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5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学士学位创作(设计)报告

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夏菁

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 梁怡(副教授) 贺亮(讲师) 朱唯践(讲师)

申请学位级别 学士学位 专业名称 壁画

创作(设计)报告提交日期 2021 年 4 月 28 日

创作(设计)报告答辩日期 2021 年 4 月 28 日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2021 年 4月 28 日
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创作(设计)报告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创作(设计)报告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
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
内容外,本创作(设计)报告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
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创作(设计)报告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创作(设计)报告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创作
(设计)报告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创作
(设计)报告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创作(设计)报告被查阅和借阅 。
本人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创作(设计)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
存和汇编本学位创作(设计)报告。
本学位创作(设计)报告属于
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目录

1 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和地

位------------------------------------------------1

2 不同时期藏传佛教度母形象的美学对

比-----------------------------------6

3 基于度母形象的再创

作--------------------------------------------------------

12

参考文献和注

释---------------------------------------------------------

------------16
摘要

     度母,藏语又称为“卓玛”,是藏传佛教中非常独特的形象,是

菩萨的一种化身,经常成组出现,最常见的是绿度母和白度母,都

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篇文章我将从度母的两个形象,即

绘画形象及文字形象两方面着手,通过对藏传佛教中度母的美学研

究,探索二十一度母在藏区历史中形成的特殊的地位和其自身的美

学价值。同时,通过对其历史上的研究,和对现代的音乐结合,为

反应如今当下的历史背景,用传统材料结合歌词的故事性和宗教的

象征性进行再创作。为丰富度母在藏传佛教的故事情节的同时,表

现其本质内容背后藏区民族千百年间对度母这一形象的情感寄托和

精神联系,也是用传说故事的形式对如今时代背景下现象的反映。

关键词:度母、壁画、藏传佛教
Abstract

Dumu, also known as "zhuoma" in Tibetan, is a very unique

image in Tibetan Buddhism. It is an incarnation of

Bodhisattva and often appears in groups. The most common

ones are Green Dumu and White Dumu, both of which have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unique artistic style. In this

essay, I will start with two images of Dumu, namely the

painting image and the textual image. Through the aesthetic

research of Dumu in Tibetan Buddhism, I will explore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Dumu in the history of Tibetan.

Both status and its own aesthetic valu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study of its histor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odern music,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cur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i will uses traditional materials to combine


the story of the lyrics and the symbolism of religion to

recreate. So that enrich the plot of Dumu in Tibetan

Buddhism, and also expresses the emotional sustenance and

spiritual connection of the Tibetan’s local people to

related on i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 It also uses the

form of legendary stories to address the current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 phenomenon.

Keywords:dumu、wall painting、Tibetan Buddhism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1 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和地位

这篇文章所做的度母形象的研究,不仅仅是从藏传佛教 10 世纪

至 17 世纪之间度母壁画的“视觉形象”,还有被文字记载的神话传

说和故事共同组成的“文字形象”。由两者形象合二为一,同时来

进行的思考与创作。在宗教中,可以构成一个具体、生动的形象往

往是由绘画艺术和文字记载共同塑造而成,再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

获得极高的声誉。

藏传佛教在历史上是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属于大乘佛教。

其修习的经典和义理,组织和形式都与汉族的汉传佛教不同,它是

一个非常重视密宗的宗教,密宗是藏传佛教的精髓,所以藏传佛教

也可以称为藏密。佛教在藏区的开始,是在汉族的唐代 7 世纪时,

藏王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政权后迎娶的两位妻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

的赤尊公主都信奉佛教。她们各自带来了各自地区的佛书,造像。

不仅如此,还有天竺和于阗的佛教传入,藏区在接纳了各个地区的

佛教之后,开启了佛教在藏区的广泛传播。此时,松赞干布带头信

奉佛教,但在当时因为遭到了其他贵族和本教教徒的抵制,以至于

藏传佛教的活动圈子并不大,只能在北方的波罗王朝中传播盛行。

在赤松德赞执政的 8 世纪,佛教才开始占据优势。赤松德赞从天

竺请佛教僧人寂护大师和莲花生大师,修建了藏族历史上第一座佛、

法、僧“三宝”俱全的寺院,桑耶寺,并收复了与人作乱的山神水

1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怪及本教崇拜的各种神抵。因为他的大力推行,佛教和本地的一些

宗教相结合,有一些本教的祭祀做法仪式也被吸收,出现了藏传佛

教独特风格的端倪,展现了千奇百怪的形象,或是牛头马面,或是

多手多足,或是手持各种法器,或是骑乘着龙、象、马、虎、羊、

狗等各种动物和神话形象,这些均在绘画和造像中多有呈现,这样

多重的风格结合,让藏传佛教真正融入了藏民的生活历史中。

 在这样神秘丰富的藏传佛教中,我把目光放向了其中独有的一

种形象,度母。二十一度母是菩萨的分支,菩萨是梵语“菩提萨

锤”的简称,意译“觉有情”,“道众生”。《翻译名义集》①卷一

引法藏解释:“菩提,此谓之觉,萨锤,此曰众生。以智上求菩提,

用悲下救众生。”,所以菩萨的修行也称“菩萨行”。大乘佛教中

较为提倡菩萨行自觉觉他,普度众生的信念,这也是藏传佛教的造

像中菩萨数量众多形象丰富的原因之一。藏传佛教中的菩萨分为显

教和密教两大类,密教认为佛,菩萨都有两种身,一是正法轮身,

即佛、菩萨由所修所得的真实报身,大多神态宁静,面容端庄慈祥,

这样的形象又称为寂静相。二是教令轮身,是佛、菩萨由于大悲而

展现的威猛忿怒像,以降服妖魔以及众生因无名而引起的贪、嗔、

痴等感情。他们多手多臂,手持法器,峥嵘恐怖,所以又称为忿怒

相,多为密教像。这些于汉传佛教截而不同的造像,是动和静,美

和丑的和谐统一,它既有端庄美丽的佛和菩萨,美丽动人的度母,

又有丑陋凶恶的护法神,这样强大的美丑撞击,再与藏教独特的美

学相结合,为藏传佛教创造出了丰富多彩又独树一帜的艺术形象。

2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藏传佛教的菩萨里,以八大菩萨的出现最为频繁,分别

是文殊菩萨,金刚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除诸障菩萨,普贤

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他们均为站相,菩萨形,面容端庄

姣好,身躯自然,佛经中也称他们为“天男形”。而救度佛母则是

藏传佛教中特有的形象,藏语称为“卓玛”。她被看作是是观世音

菩萨的化身,通常呈现为女性化的形象。她是度脱和拯救苦难众生

的女神,与此同时也是藏传佛教崇奉的女性本尊群,在藏族地区非

常受到老百姓的重视,被老百姓崇拜。度母可以化身为二十一位救

度母,据《大日经》②说,这些度母是由观世音菩萨的眼睛中变化出

来的,二十一位度母即有 21 个法相,分别是:(1)聂瓦巴姆 :即

奋迅度母 ;(2)色朵坚玛 :金色度母 ;(3)绰瓦嘎玛 :威猛白度

母 ;(4)祖多南迦玛 :顶髻尊胜度母 ;(5)珠玛 : 音叱咤度母 ;

(6)久丹松嘉玛 :胜三界度母 ;(7)贤绛玛 :镇彼敌度母 ;(8)

都达绛玛 :镇魔度母 ;(9)贡确松巧玛 :供奉三宝度母 ;(10)都

旺底玛 :摄魔度母 ;(11)彭巴贡赛玛 :解贫度母 ;(12)美黛巴

玛 :烈焰度母 ;(13)绰聂坚玛 :忿怒度母, 又称颦眉度母 ;

(14)哲金玛 :救饥度母 ;(15)希瓦钦姆 :大寂静度母 ;(16)

仁乃贡赛玛 :消疫度母 ;(17)欧珠贡作玛 :赐成就度母 ; (18)

都赛玛 :除毒度母 ; (19)杜俄贡赛玛 :除厄度母 ; (20)柔巴

卓玛 :明心字度母 ;(21)九丹松约玛:震撼三界度母。二十一位

度母的各自特征和文化原型是通过不一样的身色,法相和标识来区

分和表达的。其大抵分为红,白,绿,黄,黑,蓝等几种身色,具

3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有一至三个面孔,二至六双眼睛,二至二十只臂膀。二十一位度母

的法相,辨识,日月轮,各种莲花之座具有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

但都具有智慧和慈悲的本性。其左手上的花代表着她想像母亲一样

热爱众生,众生就是她的孩子充满着慈悲之心。而右手的法印则表

示度母愿众生从恐惧和苦难之中解脱。手中的珍宝是愿满足众生有

情的愿望,手持骸骨意味着舍弃一切疑虑,手持弯刀象征断除一切

烦恼,弓箭意味着智慧。而耳,颈及手均以各种珠宝等饰物装饰,

则表示度母已经圆满福慧资粮。左腿弯曲象征功德圆满,右脚牵伸

表示消除一切恶行,双足金刚跏趺坐,表示度母执着于做利他之事。

       在二十一位度母中,最受人尊敬和最广为流传的是白度

母和绿度母。这一次我的毕业创作的历史背景也是由这两位度母的

故事所启发。白度母蒙古语是“查罕多罗”,她的性格温柔善良,

头脑聪颖,总是热心帮助牧民,所以也被称为救度母。其通常的造

型为双手双足各有一眼,脸上三颗眼,头戴花蔓冠,双耳大环,袒

露上身,斜披络腋,双腿盘坐在莲座上,左手手握一只莲花,右手

掌心向外,这意味着她随时接受他人的救助。而绿度母,因绘画作

品中多以绿作为身色,故由此称谓。据传,绿度母能够解除八种苦

难,即狮难、象难、火难、蛇难、水难、牢狱难、贼难、非人难,

所以又有一个俗称为救八难度母。他通常以左手手拿一只莲花,左

腿单盘,右腿向下自然舒展,脚踏莲花的形象出现。与白度母不同

的是,他只有两眼。据传闻,白度母是藏王松赞干布的尼泊尔妻子

赤尊公主转生而来,而绿度母则是唐文成公主的化身,因其温柔的

4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形象往往给人“母亲”般的亲切感和依赖感,度母这一形象逐渐被

世间众人各个阶层所广泛接受,并且广泛的推广供奉。

5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2 不同时期藏传佛教度母绘画形象的美学对比

从公元 14 世纪至近代,藏传佛教的绘画风格有其独有的特点,

是西藏艺术的独有特色,其绘画风格可以被总结成四大特征:宗教

审美理想的类型化,画面组织的程式化,造型单元的符号化和视觉

效果的平面装饰化。

      宗教审美理想的类型化就是用具体的神像刻画和画面烘

托效果来实现对神像的崇高感的。它的基础是造型图式,历史上每

当有一种外来风格传入西藏,就会被称作是一种新的造型图式被传

入,当多种风格同时存在时,藏族画师们就会修正图式,融合这些

风格,这样的变化可以简单的被归纳为“图式—修正”的模式。从

古至今概括起来,大抵有 5 个不同的类型的修正模式。(1)印度的

波罗类型。是指印度波罗王朝艺术风格,人物多呈方形特征,侧面

多呈斜方形,下巴宽大,下唇厚凸,眼睛呈弓形。(2)克什米尔类

型。指犍陀罗风格和波斯艺术结合,在阿富汗的巴米扬地区盛行的

艺术样式。人物多为圆脸,丰乳,细腰,宽臀,手足小巧。(3)尼

泊尔类型。是印度笈多王朝的艺术风格,人物特征为头部上宽下窄,

眼睛偏下,四肢修长。(4)中原汉地类型。其受汉地宗教艺术和民

间艺术影响。(5)新勉唐画派派生的“标准样式”。是纯粹的西藏

本土风格。这样的五大类型串起了整一条西藏艺术的脉络,在长期

连续不断的“图式—修正”中,西藏的艺术风格从吐蕃开始,经过

6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不同又形式多样的艺术风格影响,呈现出两种风格的转移,具体体

现为从印度,克什米尔,尼泊尔风格向汉地风格转移;从外域风格

向本土样式转移。其审美也可以总结为从静穆空灵向华丽世俗转变;

从凝重庄严向真实亲切转变,精神内核也从表达宗教精神的殊胜境

界向崇尚世俗社会物质感官刺激转变。

画面组织的程式化原则主要有两类:(1)圣像主尊式构图(以

夏鲁寺壁画《不空成就佛》和唐卡《莲花生、寂护、赤松德赞》为

例)(2)传记历史类构图(以阿基寺壁画《佛传故事》为例)。色

调的变化主要有蓝红、红绿、灰绿、绿几种阶段。佛教的组织画面

始终遵循着这一原则。

     造型单元的程式化构成和组织了画面的框架,在框架中各

个元素都需要服务于同一风格的造型单元,因此,藏传佛教的绘画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符号系统,不同的造型单元在相近的风格之间得

以互通有无。

     视觉效果的平面装饰化也是一个特殊的绘画语言系统的呈

现。藏传佛教的绘画是程式化的也是符号化的,它在发展期间始终

不断的吸收多元文化的风格,兼收并蓄,绘画风格得以逐渐呈现出

华丽且图案化的艺术效果。在拥有这样典型的艺术风格的同时,这

样的装饰化还会产生传播文化的作用,同样一个图案,在千年历史

跨度中,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尽相同的表现形式,会跟各自国家的风

格结合,展现出不同的风貌。

7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不同时期的藏传佛教绘画,承载了属于那个独有的绘画魅

力,度母作为藏传佛教中广受欢迎的形象,也贯穿了整个藏传佛教

绘画的脉络。

     在公元 7 世纪至 9 世纪时期,藏区在吐蕃王朝阶段,历经

231 年。在松赞干布时代,佛教分别从唐朝、天竺、于阗、尼泊尔

等国家传入,此时印度教正处于衰落期,佛教在印度教的包围下,

传播范围很小,直至赤松德赞时代得以发展。吐蕃造型风格的绘画,

在帛画中体现的比较多。《救度佛母》,曼陀罗帛画局部,在风格

上明显不同于唐代汉风脸型,是藏族早期的绘画风格体现,其脸似

儿童,圆润明美。而其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度母两条腿的造型出

现了透视缩减的写实体现。这说明在此时,藏族的画风还没有图像

化程式化,绘画风格比较大胆,而这一写实源头是犍陀罗佛教艺术。

吐蕃时期的佛教美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它

仍有印度样式留存,但也能看到后期的特点。

     吐蕃王朝灭国后,在 10 世纪至 12 世纪,柯曰建立了古格

王朝,古格兴佛,发起了复兴活

动,被称为“上路弘法”。此时,

由于丝绸之路的贯通,一种由犍

陀罗风格和波斯艺术相结合的艺

术风格兴起,被称为克什米尔绘

画风格。这个风格多用红蓝两色,

喜欢用明暗的渲染来表现光线和

8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立体感,人物眼形如鱼、眼尾细长、眼珠圆小,女性皆长颈细腰,

强调妖娆、性感的女性特征。《度母》,是公元十一世纪托林寺壁

画。人处于正圆的背光中,蹄形头光,上身赤裸,修长而丰圆,淡

红色的渲染非常有效的表达了身体的起伏。左边的乳房用渲染画出

了透视变化,具有希腊写实的特征。发冠往下,是具有印度特征的

“纱丽”从头顶披至背后。

     公元 11 世纪至 13 世纪,波罗王朝走向终结,同时敦煌艺

术开始走下坡。此时,《度量经》被翻译成了藏文引入了西藏,它

是一本论述造像基本尺度规则的经书,强调佛教造像若度量失准,

比例不当的恶果,用威慑和恐吓的方法来建立理论权威。以《度量

经》为基础,结合早期的绘画经验,藏民族绘画逐渐产生了成熟的

理论体系。《绿度母》是在这个时期一幅非常著名的唐卡,也是如

今传世的唐卡中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唐卡作品。是公元 1080 年以前,

僧人为纪念阿底夏和仲顿巴而制,

度母左右两上角分别是两位大师的

形象。这个时期的绘画以波罗风格

为主,加以汉地的某些因素和吐蕃

时期的风格。这张画人物端正修长,

构图为棋盘格,每一龛形外都有竖

立如峰的条状山形图案,这种图案

式和装饰性,而这正是这一时期的

风格特征之一。此外,这张作品中

9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主尊外八位度母坐姿优美,动势变化,上首的狮像及人物隐于树石

间,胁侍菩萨在两旁盘坐而非站立的姿态,以及色调上用明艳的朱

砂红,浓艳而稳重,这些都是其独有的特点。

    在同一时期的西夏,也有一张形式

独特的缂丝唐卡《绿度母》,条格状的植

物图案是后弘期早期流行的绘画风格,主

尊与卫藏的着装风格明显不同,短上装,

装饰大为减少,人物比例精准,没有刺激

感官的夸张特征和妖艳的波斯化特征,是

藏族艺术史中高品位的人体艺术作品。色

彩上同一于绿蓝冷灰下,有别于藏地暖红

色调。

     公元 13 世纪末至 15 世纪末,是

藏族地区艺术的鼎盛时代。“夏鲁风格”指十四世纪受尼泊尔艺术

风格影响在萨迦寺和夏鲁寺形成的绘画形式,这一风格特点有(1)

脸形方正略短,头部上宽下窄,上大下小,五官集中,额部偏大

(2)构图布局中有迦楼罗鸟、舞蹈龙人、龙女、摩羯鱼、卷草鱼尾

等古老形制。台座间饰异兽珍禽、力士、舞乐的供养天女形象。

(3)线描都是没有变化的铁线描,人物面部、衣带、首饰的宝珠等

都是表现立体感和光泽的“高光点”或是装饰亮线。(4)造型单元

更为卷草化,在局部细节中可以找到其律动感和组织方式,中原的

艺术特点使衣带有宽肥飘动的趋势。此时,《绿度母》是能够代表

10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西藏佛教绘画水准最高的唐卡杰作。它将所有早期绘画的经典形象

集中于一个华丽繁复的建筑结构中,用深浅两色的台座展现了前后

层次。背景全黑,有效的衬出前方的主题形象,建筑中繁多复杂的

图案,碎极而整,雅致和谐,造成棕色调的环境,反衬绿度母背后

的朱砂红,在构图和用色上独具匠心,不落俗套。而制作上“三矾

九染”的方法则工细精深,作品表现了丰富的层次变化,勾线不仅

仅是黑红两色,还有蓝、赭、浅红、深黄、浅黄、玫红的线条,图

案样式数不胜数,称得上是这一时代的“百科全书”,从中能看出

西藏文化粗旷雄健的性格的同时,还蕴藏着敏感精微,从容和谐,

文雅阴柔的多重性格。

     公元 14 世纪至 17 世纪,古格王朝遭遇了灭佛—黄教兴佛

—天主教于佛教斗争,直至灭亡。这两个世纪的跌宕起伏中,古格

样式逐渐成熟,这一风格以优美、富丽、高贵、细腻为特色,并放

弃了粗放的西部波罗风格,色彩关系漂亮而独特,橘红和暗绿的对

比色调关系创造了强烈又和谐的色彩效果。《度母》是在杰吉拉康

殿中的壁画,这一殿中壁画色彩强烈又统一,深蓝托起暗红赤金两

主色,深沉但不压抑。度母在其中身姿美丽婀娜,其红色如血如酒,

浓艳醉人。

此后,在不知不觉间,西部的绘画风格被悄然改变。后面的

300 年间,经历了不断的新画派的融入,各式各样的画派兴起,出

现了一阵混乱的时期。在之后独占鳌头的噶赤派发展 400 年,风格

11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逐渐稳定,并且向汉区的工笔画靠拢,绘画风格转入现代。独具风

格的绘画风格稳定下来。

3 基于度母形象的再创作

    受到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影响,我对于西域的神秘又庄严的形象产

生了兴趣。度母的形象不仅仅局限于绘画形象,同时还有文字形

象,即神话故事,这还存在于各个藏区民族的口口相传中。这种多

元的形象共同构建了人们心中的度母形象,这样的形象是立体生动

的,所以藏民们才能深信不疑的崇拜。同时,这样的传奇故事与宗

教绘画相结合,共同成为了我创作的灵感。而神话故事中,最广为

人知的故事是,相传在千百年以前,藏地世间饱受瘟疫困扰,民不

聊生。在绝望和痛苦中,有智者前去拜见高僧指明出路,高僧旨意

众人需张挂度母经旗,广念度母心咒,瘟疫自会离去。而后,众人

们纷纷照做,度母如传闻间降临世间,手捏莲花口念度母咒,她的

咒语带来了带来一股清风,被吹过经旗的风接触过的人们都痊愈了。

藏地的人们对此深信不疑,不仅仅是瘟疫,有烦躁的心事、或者加

重的病情时,都会默念度母心咒,以求内心慰藉。

12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2020 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里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当一

切信息都尚不明确,除却对死亡的恐惧外,还有对前路一无所知的

迷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乐队出了一首以度母为内容的歌

曲,并用这首歌去宽慰自己和同处于一种心境中的人们。这首歌的

名字叫《兰若度母》,它的歌词是:众生万过皆因果/本是无争无灾

祸/浑浊之花挂青天/零落零落何处躲/无言劝了千万般/无有一个回

头看/流离之子在深海/俯首静候登彼岸/太阳落到半山腰/山上老牛

在吼叫/没来由大声叫/叫醒了牧童快快跑/乘大风快快跑/慌慌张看

见了/见那人握一朵花/那人穿蓝罗袍/金光明晃晃照/照着污泥沼/也

照着绿丝绦/照着寰宇天地万物齐声道/(除瘟疫度母心咒)/嗡哒啦

嘟哒啦/嘟啦南摩哈啦嗬啦/吽哈啦嗦哈。兰若度母既为消灾度母,

这首在疫情中的歌曲是作者在疫情间恰好发烧,在内心的极度不安

下听着度母心咒逐渐平静下来,随后,希望把这个心咒的力量带给

大家的心而作。它非常强烈的画面感和生命力吸引了我,歌中讲述

了牧羊的牧童无意间撞见降世的度母为人世间的瘟疫普渡众生的景

象,度母的心咒作为副歌,在一遍一遍的循环中逐渐尾声。这首歌

的歌词简单但是有力量,在听完后我十分想要把它的故事实现下来,

这是我毕业创作的灵感来源。

     这次创作属于二次创作,在人物的刻画和传达上虽受限于

原本艺术作品的表达,但是同时,已经被艺术加工的故事让画面更

加概念和益趣。在创作中,由于藏传佛教的唐卡和壁画风格过于异

域和形制化,我的绘画内容中形象和色彩更多是与敦煌壁画和青州

13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石刻的艺术风格相结合。 在建筑和飞天上借鉴了莫高窟第 217 窟与

榆林窟第 25 窟的风格,与藏传佛教中独有的度母形象一起,实现了

对这个歌词所描述的场景下的刻画。 

    我的绘画材料选择了用绢,绢是中国传统的一个材料,历史

又称为帛画,因为画在帛上而有这个称谓。选用这个材料,是因为

我想要画一张 5 米的长卷,而绢更加符合我想要的故事的流通性。

这一想法来源于中国传统长卷,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青绿山水

的长卷,古人常用这种方式去谱写一整条完整的故事线,利用随行

随看的特点让内容更加清晰的展现给观众。与西方的传统构图方式

不同,他们常常用一整面完整的画面和严谨的透视讲故事,如圣像

画和壁画等,这样的画面富有震撼和规整感,但是缺乏流通性,与

我想要完整讲述一个故事的理念相悖。我的毕业创作整篇分成四个

部分,度母降世,瘟疫遍行,广挂经旗,普渡众生。这是一个倒叙

的故事,度母降世:在群山之中度母口念度母心咒,一只脚随意的

垂下,盘坐在莲花座上被祥云簇拥着,周围有无数飞天盘旋。而在

山的另一头,则是正在放羊的牧童,越过山头目睹了这一切。牧童

遥遥之中,与度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仿佛与其对视,谱写了故事

的开端。瘟疫遍行:于此同时,从度母眼中可以看到山下的城镇之

中,此时正被瘟疫所带来的黑暗所笼罩着,处处都弥漫着居民痛苦

的哀唤。居民们不堪这生灵涂炭的场景,纷纷开始向上苍祈愿。这

一段的建筑,我参考了隋朝的敦煌壁画第 420 窟的坡顶上蓝色 富有

规整和形制感的建筑。广挂经旗;于是,城镇中的智者前去向高僧

14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祈求度母的庇护,高僧让大家纷纷挂上经旗默念心咒。居民的诉求

通过漫山的经旗,被远在山外的度母听到,度母听闻有如此惨事,

不禁落下一滴泪来。因为我偏爱魏晋时期人物的造像精简特别的形

态,度母我参考了青州石刻造像,其身后的背光则是中唐时盛行的

水波折纹,想用此引出后面度母默念心咒后所带来的效果。普渡众

生:这篇故事走到了尾声的同时也是开篇所提到的景象。度母在得

知灾难后,现世降临于世间。她用她的度母心咒刮来了一阵风,祥

风吹下来形成了大雨,挤走了瘟疫,治愈了这个城镇,而这一切被

山那头的牧童所目睹。

它如同电影的叙事方式一样,拥有时间和空间的流通性,从看

到度母到转眼瘟疫再到度母,长卷的一步一画,可以让这个故事连

贯起来。选用这个主题,也是因为在 2020 年,全球都陷入了一场灾

难之中。我在这样的日子听到了这样的一首歌,感动于这个世界上

大家虽然距离遥远,但是仍然拥有同样一份期盼,虽然我们或许在

经历苦难、疾病、生灵涂炭,在如此动荡不安的时局中,音乐绘画

这些艺术作品仍在闪烁着他们的生命力。

15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夏菁-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形象研究及再创作

参考文献

【1】于小冬,《藏传佛教绘画史》,2016
【2】德吉卓玛,二十一度母德起源与职能,中国西藏 1998.6

16

《翻译名义集》,南宋平江(治所在今江苏苏州)景德寺僧法云编


《大日经》,我国密教与日本真言宗之最主要圣典,共七卷。详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收在
《大正藏》第十八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