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生活大爆炸》火爆全美高校的PHD Comics科普漫画首度集结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60

版权信息

⼀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类,我就放⼼了
We Have No Idea

作者: [ 巴拿⻢ ] 豪尔赫   陈, [ 美 ] 丹尼尔 怀特森( Jorge Cham and


· ·
Daniel Whitson)

译者: 苟利军等
出品⽅:未读 探索家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录
版权信息
前⾔
第1章 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
第2章 暗物质是什么?
第3章 暗能量是什么?
第4章 最基本的物质粒⼦是什么?
第5章 质量是什么?
第6章 为什么引⼒与众不同?
第7章 什么是空间?
第8章 什么是时间?
第9章 世界有⼏维?
第10章 我们能超越光速吗?
第11章 谁在向地球发射超⾼速粒⼦?
第12章 为什么我们是由物质⽽不是反物质构成的?
第13章 发⽣了什么事?
第14章 宇宙⼤爆炸的过程中发⽣了什么?
第15章 宇宙有多⼤?
第16章 万物之理存在吗?
第17章 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
第18章 ⼀个勉强凑数的结论
致谢
参考⽂献
译后记
译者介绍
献给我的⼥⼉艾莉诺。
—— 豪尔赫·陈

献给我的家⼈,
我⼈⽣的每⼀个篇章都得到了他们的⽀持,
包括讲不好俏⽪话的部分。
—— 丹尼尔·怀特森
前 ⾔

你想知道宇宙从何⽽来吗?你想知道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吗?你
想知道宇宙最终会如何吗?你想知道时间和空间从何⽽来吗?你想了
解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单吗?
很遗憾!这本书不会告诉你任何答案。相反,这本书写的全都是
宇宙中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你可能以为这些重⼤问题的答案科学家已
经知道了,但事实并⾮如此。
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新闻:某个重⼤的发现回答了有关宇宙的
⼀个深刻问题。但是有多少⼈在此之前就知道这些问题呢?还有多少
重⼤问题还没有答案?这就是我们写这本书的⽬的,我们想给你介绍
⼀下这些悬⽽未决的问题。
在每章,我们都会告诉你⼀个重要的宇宙谜题,和你聊聊它的神
秘之处。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认为⼈类已经了解了宇宙是多么荒
唐的想法。从好的⽅⾯看,你⾄少能得到⼀点启⽰。你会知道为什么
⼈类⾄今对这么多东⻄⼀⽆所知。
我们写这本书并不是为了让你⼼灰意冷,我们想让你知道还有这
么多未知领域等待探索,我们希望你为此⽽兴奋。对每⼀个宇宙之
谜,我们都会告诉你答案对⼈类的意义,以及未知背后令⼈惊奇的事
实。我们会告诉你如何从不同的⾓度看待世界。通过了解⾃⾝的⽆
知,我们会明⽩,未来充满了各种神奇的可能。
系好安全带,坐舒服了,准备探索⼈类的⽆知吧!发现之旅的第
⼀步就是了解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在这之后,我们将开启穿越宇宙最
⼤谜团的旅程。
第1章 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
你将发现⾃⼰
其实⾮常古怪、⾮常特别
如果你是⼀个⼈(从现在开始我们将⼀直这么假设),那么你⼤
概会对周围的世界忍不住有些好奇。这是⼈性,也是你选择阅读此书
的⼀个原因。
这不是⼀种新的感受。有史以来,⼈们⼀直想知道某些问题的答
案,这些问题关乎我们周围这个世界的根本,我们对此产⽣好奇是⾮
常合理的—
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
⼤块的⽯头是由⼩块⽯头组成的吗?
为什么我们不能吃⽯头?
如果我变成⼀只蝙蝠会怎样?1
第⼀个问题—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是个很⼤的问题。这不是
因为这个话题很⼤(它不会变得⽐宇宙还⼤),⽽是因为这与所有⼈
相关。这就好像是在问你房⼦⾥⾯的每件东⻄(包括你⾃⼰)是由什
么组成的。你不需要丰富的数学或物理知识,就能明⽩这个问题影响
着我们每⼀个⼈。
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如果你是第⼀个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的⼈,
那么从最简单、最⾃然的想法开始思考会是个好主意。⽐如,你或许
会说,宇宙是由我们能看⻅的东⻄组成的,于是你可以通过⼀张列表
回答这个问题。这张列表或许是这样开头的:

但这个⽅法有很⼤的问题。你的列表会⾮常⾮常⻓,因为它需要
包括宇宙中每个⾏星上的每块⽯头,还要包括你的这份列表本⾝(它
也是宇宙的⼀部分)。如果你要⽤这张列表列出所有物体及其内部成
分,那么它会⽆限⻓。如果你不需要列出物体的内部成分,那么这张
表说不定只包含⼀项:“宇宙”。显然,不管你怎么做,这个⽅法都有
很⼤的问题。
但更重要的是,列表并不能真正找到那个问题的答案。让⼈满意
的答案不仅会记录我们眼中物质世界的复杂性—我们四周有⽆限多种
类的东⻄—还会为我们进⾏简化。这正是元素周期表(就是那个包含
氧、铁、碳等元素的表格)的重要之处。⼈们看⻅、摸到、尝到2,或
者丢给伙伴的每⼀个东⻄,全都基于元素周期表中的这些基本元素。
它揭⽰了⼀点:宇宙的构成原理和乐⾼差不多。利⽤⼀堆⼩塑料块,
你可以搭出玩具恐⻰、⻜机、海盗,或者创造⼀种你⾃⼰假想的会⻜
的恐⻰海盗。

像乐⾼⼀样,积⽊(元素)能组建宇宙⾥的许多东⻄:恒星、岩
⽯、尘埃、冰激凌、⽺驼。复杂物体是由简单的物体排列组合起来
的,通过简单的例⼦,我们会更深刻地理解这个组织原理。
可是,宇宙为什么遵循这种乐⾼式的组织原理呢?我们⽆从确定
宇宙真的可以简化成积⽊。据原始⼈时代的科学家所知,这个世界或
许在以许多不同的⽅式运转。原始⼈奥克(Ook)和古可(Groog)根
据经验总结理论,⽽他们的经验其实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每种解释对
应不同的宇宙观。
也许,东⻄的种类是⽆穷的。在这样⼀个宇宙⾥,⽯头可能是由
⽯头元素粒⼦构成;空⽓可能是由空⽓元素粒⼦构成;⼤象可能是由
⼤象元素粒⼦(让我们称它们为⼩⼩象)构成。这样⼀想,元素周期
表会包含⽆数个元素。
也许事情更加奇怪,我们可能⽣活在另⼀个宇宙,那⾥的东⻄根
本不是由微⼩粒⼦构成的。⽯头就是⽯头,我们可以⽆休⽌地把⼀块
⽯头切成更⼩块的⽯头,只要你能找到⾜够锋利的⼑。
这两种想法都可以解释奥克和古可教授在他们著名的岩⽯爆炸试
验中收集到的数据。我们之所以提到了这些可能性,可不是因为我们
认为宇宙就是这样的。我们只是在提醒你,我们所感知的这部分宇宙
有可能是这样的,⽽宇宙中我们还未曾探索过的其他物质也有可能是
这样的。
因此,在这本书⾥发现宇宙的未解之谜时,你应该感到⿎舞和激
动,⽽不是变得沮丧和消沉。这将告诉我们,还有多少未知等待着我
们去探索和发现。
在我们了解和喜爱的宇宙中,我们周围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是由微
⼩的粒⼦组成的。经过⼏千年的思考和研究,⼈们有了靠谱的物质理
论3。从奥克和古可的第⼀个试验到现在,⼈们已经突破了元素周期表
的尺度,看到了原⼦的内部情况。
据我们所知,物质是由元素周期表中这些元素的原⼦组成的。每
个原⼦都有⼀个核,核周围是电⼦云。原⼦核包含质⼦和中⼦,它们
由上夸克和下夸克组成。因此,有了上夸克、下夸克和电⼦,我们就
能制造元素周期表中的任何元素。这可太棒了!我们把⽆穷⽆尽的宇
宙成分列表简化为元素周期表,⼜进⼀步简化为三个粒⼦。我们看⻅
的、摸到的、闻到的,还有⽤脚趾碰到的⼀切都能⽤这三个最⼩的积
⽊构建起来。祝贺!这是千万个聪明的⼤脑共同的成就。

但是,尽管⼈类为此感到⾃豪,但是从两个⾮常重要的⽅⾯⽽
⾔,这个结论还不完整。
第⼀,粒⼦还有其他类型,并不是只有电⼦和两种夸克。尽管构
成普通物质仅仅需要这三种粒⼦,但是在20世纪,粒⼦物理学家们已
经发现了其他九种物质粒⼦和五种传递⼒的粒⼦。这些粒⼦有的⾮常
奇怪。⽐如,幽灵般的中微⼦可以穿过⼏万亿千⽶⻓的铅块,⽽不和
其他粒⼦相撞4。对中微⼦来说,铅块就是透明的。其他的粒⼦与这三
种构成物质的粒⼦⾮常相似,但是它们却⾮常⾮常重。
为什么会有这些额外的粒⼦?它们是⽤来⼲什么的?谁把它们“邀
请”来的?还有多少种其他类型的粒⼦呢?我们不知道,我们⽆从得
知。在第4章,我们会详细讨论⼀部分奇怪的粒⼦和它们⾝上有趣的模
式。
第⼆,虽然三种粒⼦就可以构成恒星、⾏星、彗星和腌菜,但⼈
们发现这些东⻄仅仅只占宇宙质量的很⼩⼀部分。我们所知道的唯⼀
的物质,我们觉得很普通的物质,其实极不寻常。在宇宙的⼀切东⻄
(包括物质和能量)当中,这种物质⼤约只占总量的5%。
宇宙中其余的95%是由什么组成的?我们不知道。
我们可以⽤饼图来概括⼀下,你翻到下⼀⻚就能看到它。
那幅饼图看起来相当神秘。我们仅仅了解宇宙中的5%,其中包括
恒星、⾏星,还有这些星球上的⼀切。有27%的东⻄被我们称为“暗物
质”。宇宙中剩余的68%是⼀些我们完全搞不懂的东⻄。物理学家称之
为“暗能量”,我们认为是它使宇宙膨胀,除此之外,我们对它⼀⽆所
知。我们将会在后⾯讲解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概念,以及我们是如何得
到这些确切数字的。
还有更糟的:在那5%中,仍然有很多我们不清楚的东⻄。(还记
得那些额外粒⼦吗?)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甚⾄不知道该如何提问,
才有助于揭开谜团。
这就是⼈类所处的位置。在⼏段⽂字之前,仅仅因为我们简单概
括了已知的物质,我们就觉得⼈类的智慧在探索中获得了不可思议的
成就。现在看起来,我们祝贺得太早了,因为⼤部分的宇宙是由其他
东⻄构成的。打个⽐⽅:⼏千年来⼈们⼀直在研究⼀头⼤象,却突然
发现⼤家⼀直在看的东⻄仅仅是它的尾巴!
知道了这个之后,你或许有点失望。也许你曾认为,⼈类对物质
世界的了解和掌控已经达到了巅峰。(我们连扫地机器⼈都有了
啊!)但你千万不要把这当作⼀件令⼈失望的事。这应该是⼀个难得
的机会,⼀个可以让你探索、学习和获得⻅识的机会。如果⼈类仅仅
开发了地球上5%的⼟地,你会怎样想?如果你只尝过世界上5%的冰
激凌⼝味,你会怎样想?你内⼼的科学家像渴望冰激凌⼀样渴望谜
底,为潜在的新发现感到激动。
回想⼀下,你上⼩学的时候⼀定在历史课上听到过伟⼤探险家的
冒险故事。他们向着未知的世界前进,然后发现了新⼤陆,最终描绘
了世界地图。如果你曾觉得这听起来很令⼈兴奋,那么现在你或许已
经感觉到了失落,因为所有的⼤陆都已经被发现了,所有的⼩岛都已
经被命名了。在这个卫星和GPS导航的时代,对新世界的探索似乎已
经离我们远去。然⽽,好消息是事情其实并⾮如此。
我们还有很多很多要探索的东⻄。事实上,⼈类刚刚开启⼀个全
新的探索时代。在这个我们刚刚进⼊的时代,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很可
能会被重新定义。⼀⽅⾯,我们知道⾃⼰所知甚少(还记得 5%
吗?),因此我们⼤概知道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另外,我们正在建
造⼀些了不起的新⼯具,⽐如⼤功率的新粒⼦对撞机、引⼒波探测
器,还有望远镜,它们会帮助我们找到答案。⽽现在,⼀切都在按照
预想发展。

激动⼈⼼的是,科学的谜团有确切的答案,我们只是暂时不知道
⽽已。有些问题的答案有可能在我们的有⽣之年变得明确。⽐如—在
地球之外有没有智能⽣物?这个问题应该是有答案的。⻢尔德
(Mulder)5是对的:真相就在那⾥。这类问题的答案会从根本上改变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科学的历史就是变⾰的历史,⼈类⼀次⼜⼀次突破狭隘的视⾓,
发现世界的真相。地球是平的,太阳系以地球为中⼼,宇宙以恒星和
⾏星为主—这些观点在很久以前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现在我们觉得
它们⼗分低级。可以肯定的是,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有更多变⾰,我们
现在所接受的⼀些重要观点,⽐如相对论和量⼦物理,可能被令⼈兴
奋的新想法所颠覆并取代。200年之后的⼈看我们,就像我们现在看原
始⼈。
⼈类理解宇宙的旅程远远没有结束,这也是你的旅程。我们保证
这趟⾏程⽐馅饼还要棒。
第2章 暗物质是什么?
你现在就在暗物质中畅游
根据我们有限的知识,宇宙中物质和能量的⽐例是这样的:

物理学家相信,在已知宇宙的物质和能量中,有27%是所谓的“暗
物质”,这个⽐例令⼈吃惊。这意味着宇宙中的⼤部分物质不是⼈们已
经研究了⼏个世纪的东⻄。这种神秘物质是我们熟悉的普通物质的5倍
之多。事实上,说我们的物质“普通”并不公平,因为它们在宇宙中其
实相当罕⻅。
那么暗物质是什么?它危险吗?它会把你的⾐服弄脏吗?我们怎
么知道它存在呢?
暗物质⽆处不在。事实上,你现在就在暗物质中畅游。暗物质的
存在于20世纪20年代最早被⼈提起,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真正引起
注意,因为那时的天⽂学家发现,星系的⾃转和质量令⼈困惑。
我们怎么知道暗物质存在?
星系⾃转
为了理解暗物质和星系⾃转的联系,你可以想象⼀整袋放在转盘
上的乒乓球,如果转盘转动,你⼀定能想象出乒乓球会如何从边缘被
甩出去。⾃转的星系差不多就是这个样⼦6。因为星系在旋转,所以⾥
⾯的恒星有被甩出去的趋势。把它们束缚在⼀起的东⻄只有星系⾥这
些物质产⽣的引⼒(引⼒把有质量的东⻄拉到⼀起)。星系⾃转越
快,就需要越多的质量来拉住这些恒星。反过来讲,知道了星系的质
量,你就能推测星系的⾃转有多快。
⼀开始,天⽂学家尝试通过星系中恒星的数量猜测星系的质量。
但是,当他们⽤这个数字计算星系的⾃转速度时,有些东⻄就对不上
了。测量显⽰,从恒星数量推测出的转动速度低于星系实际的转动速
度。换句话说,这些恒星本应从星系的边缘⻜出去,就像转盘上的乒
乓球。为了让这个速度合理,天⽂学家必须在计算中让星系⼤⼤增加
质量,这样才能把这些恒星拉拢在⼀起。但是⼈们看不⻅这些额外的
质量从何⽽来。如果每个星系都有某种很重的东⻄,但是这种东⻄不
可⻅,那么事情就说得通了。
这个推断⾮常特别。著名的天⽂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曾
经说过:“特别的推断需要特别的证据。”因此,这个奇怪的难题在天
⽂学界存在了数⼗年,⼀直没有得到解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
多的⼈接受了这种神秘、不可⻅,还很重的东⻄(暗物质)的存在。
引⼒透镜
有⼀个重要的线索使科学家相信暗物质真的存在,那就是暗物质
使光线弯曲的观测现象。所谓的引⼒透镜,说的就是这个。天⽂学家
有时会在天⽂观测中发现⼀些奇怪的东⻄。他们会在某⼀个⽅向上看
到⼀个星系的图像,这倒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稍微移动⼀下望远
镜,他们就会看⻅另外⼀个⼀模⼀样的星系,两个星系的形状、颜
⾊、光线都⼀样,天⽂学家确定它们是同⼀个星系7。但是这怎么可能
呢?同样的星系怎么可能在天空中出现两次?

如果有某种⾮常重(⽽且不可⻅)的东⻄处在你和这个星系之
间,那么这种现象就有了合理的解释:这个不可⻅的重块充当了⼀个
巨型透镜,弯曲了从星系发出的光线,从⽽使光线看似来⾃两个⽅
向。
你可以想象⼀下光线从星系各个⽅向发出的样⼦。现在,画两个
光粒⼦,也就是所谓的光⼦,让它们从星系出发,然后朝着你的⾝体
两侧⻜去。如果在你和星系之间有某种⾮常重的东⻄,那么天体的引
⼒会扭曲它周围的空间,使光粒⼦的运动轨迹发⽣弯曲并且朝向你。8
在地球上,你从望远镜⾥看到同⼀个星系的两个像,它们来⾃两
个不同⽅向。这种效应在整个夜空中到处都是,⾮常重的不可⻅物质
似乎⽆处不在。暗物质的存在不再是⼀个疯狂的想法。⽆论看向哪
⾥,我们都能找到它存在的证据。

碰撞的星系
关于暗物质的存在,最令⼈信服的证据来⾃⼈们观测到的⼀次⼤
规模星系碰撞。⼏百万年前,两个星系团冲向对⽅,发⽣了 “ 史诗
级”碰撞。我们不可能看到这次碰撞,但是这个过程发出的光要花⼏百
万年才能到达地球,我们可以舒服地坐在这⾥观看结局。
当两个星系团碰撞时,它们的⽓体和尘埃会呈现壮观的景象。在
巨⼤的爆炸中,巨⼤的尘埃云被撕裂。这是⼀场带有特殊效果的“豪华
演出”。你可以想象两⼤堆⽔⽓球以近乎疯狂的⾼速撞向对⽅,那景象
或许能帮助你想象星系团的碰撞。

但是天⽂学家注意到了另⼀个现象。在碰撞地点附近,他们发现
了两团巨⼤的暗物质。当然,暗物质是不可⻅的,但是天⽂学家发
现,附近星系发出的光被暗物质团块扭曲了,这就证明了暗物质的存
在。这两团暗物质沿着碰撞的⽅向运动,好像什么事都没发⽣过。
天⽂学家把这些信息放到⼀起,梳理了⼀番。曾经有两个星系
团,每⼀个都包含常规物质(主要是⽓体、尘埃、恒星)和暗物质。
当两个星系团碰撞时,⼤部分的⽓体和尘埃撞到了⼀起(你能想象的
普通物质当然会这样)。但是暗物质撞进另外⼀团暗物质中会怎样
呢?⼈们什么都探测不到!暗物质团块会继续运动,穿过对⽅,就好
像它们都是透明的。两堆恒星也会互相穿过,但那是因为它们在太空
中太稀疏了。
⽐许多星系还⼤的巨⼤物质团块就这样互相穿过了。从本质上
讲,碰撞将星系中的⽓体和尘埃剥离了。
关于暗物质,我们知道什么?
暗物质肯定是存在的,⽽且它很奇怪,和我们所熟悉的东⻄不太
⼀样。关于暗物质,我们知道:
·它有质量。

·它不可⻅。

·它喜欢和星系待在⼀起。

·普通物质碰不到它。

·其他暗物质也接触不到它。9

·它的名字很酷。

⾄此,你或许在想,天哪,我要是由暗物质构成的就好了,我会
成为⼀个了不起的超级英雄。难道不是吗?好吧,也许只有我们这样
想。
关于暗物质,我们还知道⼀点,那就是它并⾮躲在远处。暗物质
倾向于聚集在⼀起,形成⼀个⼤质量团块,并且飘浮在宇宙空间中,
和星系在⼀起。这意味着,此时此刻你很可能就待在暗物质中。⽽就
在你看书时,暗物质很可能正在穿过书和你。但是,如果它就在我们
周围,为什么它还是个谜?为什么我们⽆法看⻅和触摸不到暗物质?
⼀件东⻄明明就在那⾥,我们却看不到,这怎么可能呢?
研究暗物质⾮常困难,因为我们和它没有多少相互作⽤。我们看
不⻅它(所以它 “ 暗 ” ),但是我们知道它有质量(所以它是 “ 物
质”)。为了解释这⼀切,我们先回顾⼀下普通的物质是如何相互作⽤
的。
物质如何相互作⽤?
物质的相互作⽤有四种主要⽅式。
(万有)引⼒
如果两个东⻄有质量,那么它们就会对彼此有这种吸引⼒。
电磁⼒
如果两个粒⼦带有电荷,那么这两个粒⼦之间就会产⽣电磁⼒。
这种⼒可以让它们相互吸引,也可以让它们相互排斥,这取决于两个
电荷的电性。

实际上,你每天都会在⽣活中感受到这种⼒。你⽤⼿按住这本
书,这本书并不会被压垮,你的⼿也不会穿过纸张,因为书的分⼦通
过电磁⼒的作⽤紧密结合在了⼀起,同时会排斥你的⼿。
电磁作⽤和光、电、磁有关。后⾯我们还会谈到光,以及粒⼦和
⼒的深层联系。

弱核⼒
这种⼒在很多⽅⾯和电磁⼒相似,但它弱得多。⽐如,中微⼦就
是通过这种⼒与其他粒⼦(微弱地)相互作⽤的。在能量⾮常⾼时,
这种很弱的⼒会变得像电磁⼒⼀样强。事实上,这⼀点已经得到了证
实,就是这种弱作⽤组成了电磁作⽤。
强核⼒
这是在原⼦核内把质⼦和中⼦黏在⼀起的⼒。没有了它,原⼦核
内带有正电荷的质⼦会互相排斥,最后四散⽽逃。
暗物质如何相互作⽤?
需要注意的⼀个重点是,我们这是在描述这⼏个⼒。在某种程度
上,物理学和植物学相似。我们⽬前还不知道这些⼒为什么会存在。
我们只是记下了我们观察到的情况,我们甚⾄不知道这个列表是否完
整。但是,到⽬前为⽌,我们能够⽤这四种⼒解释粒⼦物理中的每个
实验。
那么,为什么暗物质这么暗呢?好吧,暗物质有质量,所以它有
引⼒。但是关于它的作⽤,我们能够确定的信息也只有这些了。⽬
前,我们认为它不参与电磁作⽤,不会反射或者发出光线,因此我们
很难直接看到它。暗物质似乎也没有弱核⼒和强核⼒。

除了某种我们还未发现的新作⽤,任何机制都不能使暗物质与望
远镜、探测器,还有我们的⾝体接触。这使它⾮常难以研究。
在已知物体相互作⽤的四种基本⼒中,我们唯⼀确定与暗物质相
关的只有引⼒。这就是暗物质中“物质”两个字的来源。暗物质是物
质,它有质量,所以它有引⼒。
我们如何研究暗物质?
但愿我们已经让你相信了暗物质的存在。肯定有某种东⻄在那
⾥,使得恒星不会⻜离星系,⻜向空旷的太空,它弯曲了星系发出的
光线,在宇宙碰撞中全⾝⽽退,就像慢镜头中的动作英雄头也不回地
离开汽⻋爆炸现场。暗物质就是那么酷。
但是这⾥还有问题:暗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对于宇宙的构成,
我们只研究了最简单的5%。我们不能假装知道答案。我们⽆法忽视⽐
例⾼达27%的暗物质。简单地说,我们还是不太清楚暗物质到底是什
么。我们知道它存在、知道它的个头,也知道它的⼤概位置,但是我
们不知道它是由什么类型的粒⼦构成的,我们甚⾄不知道它是否由粒
⼦构成的。从⼀种不寻常的物质推测整个宇宙时10,我们需要特别⼩
⼼。要想发现真相,真正了解宇宙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我们必
须保持开放的⼼态。
为了取得进展,我们需要检验⼀些特定的想法,验证这些想法的
推论,还要设计实验进⾏测试。暗物质说不定是跳着舞的紫⾊宇宙⼤
象,它由⼀种不可探测的怪诞新粒⼦组成—你可以这样想,但这太难
验证了,因此它在科学上不是⾸选项。11
⼀种简单⽽具体的想法是,暗物质由⼀种新型粒⼦构成,它们以
新的作⽤⼒极度微弱地与普通物质相互作⽤。⼈们为什么猜暗物质只
包含⼀种新型的粒⼦?因为这样最简单,这样的想法适合优先得到检
验。暗物质完全有可能由好⼏种粒⼦构成,就像普通物质⼀样。这些
暗粒⼦可能有各种各样有趣的作⽤⼒,可能产⽣暗化学反应,也许还
有暗⽣物过程、暗⽣命、暗⽕鸡(这是个恐怖的想法)。
这个候选粒⼦被⼤家称为 WIMP ( 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意思是弱相互作⽤⼤质量粒⼦(也就是与常规物质发⽣微
弱作⽤的某种有质量的东⻄)。我们猜测它通过⼀种新的⼒与我们这
种类型的物质相互作⽤,这种作⽤⾮常⾮常⼩,差不多发⽣在中微⼦
的级别上。有⼀阵⼦,⼈们还考虑了其他想法,⽐如,暗物质也许是
由普通物质构成的巨⼤团块(有⽊星那么⼤)。⼈们称这种东⻄为
MACHO (Massive Astrophysical Compact Halo Objects,⼤质量致密晕
天体)。12

我们怎么知道暗物质粒⼦通过引⼒之外的其他⼒与普通物质发⽣
作⽤?我们其实不知道,但我们希望它们是这样的,因为那样它们就
⽐较容易被探测到了。因此,在我们开始⼏乎不可能完成的实验之
前,我们先试着做了⼀些⾮常困难的实验。
物理学家已经设计了⼀些探测假想暗物质粒⼦的实验。⼀个经典
的策略就是将⼀个容器装满被压缩的低温惰性⽓体,容器四周全是探
测器,⼀旦⽓体中的⼀个原⼦被暗物质撞上,探测器就会响起。迄今
为⽌,这类实验还没有找到任何暗物质,但是相关设备在近期才变得
够⼤、够灵敏,有希望探测到暗物质。
另外⼀个⽅法是⽤⾼能粒⼦对撞机来制造暗物质,让普通物质粒
⼦(质⼦或电⼦)疯狂加速,然后让它们撞到⼀起。对撞本⾝就已经
⾮常精彩了,⽽且还能探索宇宙中的新粒⼦。这是因为对撞能把⼀种
物质转变成其他类别的物质。在对撞中,粒⼦并⾮通过内部的重新排
列呈现新的形态,⽽是消灭了旧的物质,产⽣了新的物质。这很像亚
原⼦层⾯上的炼⾦术(我们没有开玩笑)。这意味着,在某些条件
下,你⼏乎可以制造任何可能存在的粒⼦,⽽且不⽤事先知道你在寻
找什么。科学家正在研究这种碰撞,希望找到暗物质粒⼦产⽣的证
据。
第三个⽅法是把望远镜对准我们认为暗物质⾼度集中的地⽅,其
中离我们最近的是银河系的中⼼,那⾥似乎有很⼤⼀块暗物质。这⾥
的思路是:两个暗物质粒⼦可能会随机碰撞并因此毁灭。如果暗物质
能够通过某种⽅式与⾃⾝发⽣作⽤,那么暗物质粒⼦就能通过碰撞转
变成普通物质的粒⼦,正如两个普通物质粒⼦能碰撞产⽣暗物质⼀样
13。如果这样的反应发⽣得⾜够频繁,那么由此产⽣的普通物质粒⼦
就会满⾜特别的能量和位置分布。我们可以通过望远镜找出很可能是
来⾃暗物质的碰撞。但是,要搞清楚这个,我们需要知道星系中⼼正
在发⽣的很多事情,那是另⼀组谜团。
暗物质有什么重要之处?
⽬前,⼈类的所有发现和进步都⽆法解释宇宙的本质,⽽暗物质
是⼀条重要的线索。就我们的理解⽽⾔,我们现在的⽔平⽐原始⼈科
学家⾼不了多少。暗物质甚⾄还没有出现在我们的宇宙数学和物理模
型中。宇宙中有⼤量的东⻄在悄⽆声息地拉扯我们,⽽我们连那是什
么都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声称⾃⼰已经理解了宇宙。
现在,在你开始对离奇的、⿊暗的、神秘的、飘浮在你周围的东
⻄胡思乱想之前,请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暗物质是⼀种很棒的东⻄,
那会怎么样呢?

暗物质由⼀些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东⻄构成。我们从来没有⻅过这
种东⻄,所以它或许会有⼀些我们从来没有想象过的表现。
想想看吧,这⾥存在着神奇的可能性。
如果暗物质由某种新粒⼦构成,我们能够在⾼能对撞机⾥制造并
控制它,那会怎么样呢?如果在发现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从前不
知道的物理定律、基本作⽤⼒,或者已知⼒相互作⽤的新⽅式,那会
怎么样呢?如果这些新发现能让我们以新的⽅式控制常规物质,那会
怎么样呢?

请想象这样的情境:你⼀⽣都在玩⼀个游戏,然后突然之间,你
意识到这个游戏还有特殊的规则或者特别的玩法。在搞清楚暗物质是
什么,以及它如何产⽣作⽤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获得什么神奇的技术
和知识呢?
我们不能永远对暗物质懵懵懂懂的。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但它还
是很重要的。
第3章 暗能量是什么?
膨胀的宇宙让⼈脑洞⼤开
你也许正困惑于这样的事实:你认为⾃⼰很了解宇宙,但你能学
到的知识只占全宇宙知识的5%。如果你要去⾼智能外星⽣物那⾥进⾏
标准化考试,那么我们必须承认,你的分数很难考上外星⼈的⼤学
14。我们再回顾⼀下⼈类已经知道的东⻄吧。请看下⾯的柱状图(不
好意思,我们能⽤的图表类型不多了)。
假设你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好房⼦,它⼗分宽敞,你⾮常满
意。然后有⼀天,你发现这其实只是⼀栋百层豪华公寓最低的5层。突
然间,事情变复杂了。这栋楼有27层属于某种⾮常重但不可⻅的东
⻄,我们称其为暗物质。它们可能是很酷的邻居,也可能是很怪的邻
居。由于某种原因,它们总是躲着你。

剩下的所有68层完全是个谜。宇宙中有68%是物理学家所说的“暗
能量”。它是庞⼤的存在,但我们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你可能想知道我们为什么把这种东⻄叫作暗能量,其实我们怎么
称呼它都⾏15。为什么?因为除了知道这东⻄让宇宙快速膨胀,我们
对它⼀⽆所知。
接下来你⼤概会问:“我们怎么知道有暗能量这种东⻄?”答案
是:纯属偶然。发现暗能量对科学家⽽⾔完全是个意外,他们原本在
试图寻找别的东⻄。他们在尝试测量宇宙膨胀减慢的速度,却在⽆意
中发现,宇宙的膨胀根本就没有减慢,反倒是在加快。是时候爬上楼
梯,找出这些神秘的楼层⾥到底有什么了。
宇宙为什么会膨胀?
宇宙中超过2/3的能量是在⼈们寻找其他东⻄的时候发现的,为了
弄明⽩这是多么神奇和疯狂,我们必须回到最初的问题—宇宙是有最
初的状态,还是⼀直像现在这样?
这看上去也许是⼀个简单的问题,但事实上它有着⾮常深远的意
义。100年前,⼤多数明智的科学家认为宇宙显然⼀直是这个样⼦,⽽
且永远是这个样⼦。⼤多数⼈甚⾄⽆法想象宇宙在变化。对他们来
说,所有的恒星和⾏星都处于⼀种往复运动的永恒状态,星⾠就像挂
在屋顶的⻛铃,宇宙就像⼀间挂满永不停歇的钟表的房间。
但是某⼀天,天⽂学家注意到了⼀些奇怪的事情。他们测量我们
周围恒星和星系的光,发现所有的东⻄都在远离其他东⻄。宇宙并没
有⽼⽼实实待在那⾥—它在膨胀。
宇宙⼀直在膨胀,这意味着它现在要⽐以前⼤。如果你继续沿着
这个思路想,那么将时间往回推,你⼀定能想到在某个时刻宇宙曾经
⾮常⼩。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这很荒唐,于是将这个理论嘲讽为“⼤爆炸”。
如果他们今天还健在,提起这个理论的时候,他们⼤概会举起⼿,翻
着⽩眼,做出引号⼿势。他们取这个名字本来是想使提出这个理论的
⼈尴尬,但这⾏不通了。要知道,物理学家变得恶声恶⽓,意味着有
些东⻄从本质上改变了⼈类对宇宙的理解。

在1931年,天⽂学家发现宇宙在膨胀,这意味着它最初可能是⾮
常⾮常致密的⼀⼩点16。(注意,这个点并⾮飘浮在某个更⼤的空间
之中,它本⾝就是所有空间,详⻅第7章。)有⼀些⾮⼤爆炸宇宙学理
论与宇宙膨胀的现象并不⽭盾,但是这些理论的成⽴需要新物质持续
⽽稳定地产⽣,以保证宇宙在当前的密度下保持膨胀。
如果宇宙有⼀个开始,那么它是否会有⼀个结束?这个巨⼤、壮
丽、精彩、奇特的地⽅会如何⾛向终结?更重要的是,你还有时间完
成⼀直在努⼒创作的⼩说吗?什么东⻄能终结宇宙?答案是我们的⽼
朋友——引⼒。
当宇宙中所有的东⻄都在⼤爆炸中向外爆发的时候,引⼒是朝着
相反⽅向起作⽤的。宇宙中的每⼀份物质都会被引⼒拉扯,引⼒在尽
⼒让全宇宙回到聚集在⼀起的样⼦。这对宇宙的最终命运意味着什
么?⼈们提出了⼏个不同的理论。
这是令⼈兴奋的地⽅。关键在于,这些答案全都不对!宇宙就是
这么奇怪,正确答案是神秘的第四选项。正确答案看起来太疯狂了,
只有⼏个科学家曾经考虑过那种可能。
极为强⼤⽽神秘的⼒量在使空间扩张,这使得宇宙膨胀得越来越
快。

第四个选项是唯⼀⼀个与宇宙观测现象⼀致的选项。
我们怎么知道宇宙在膨胀?
虽然这是关于宇宙命运的重要问题,但是你不必紧张。⽆论会发
⽣什么,我们讨论的都是未来⼏⼗亿年后的事。你不仅有时间写完你
的畅销⼩说,还能写个续篇。但是,这个问题对我们很重要,因为这
种重⼤问题的答案会让我们更加了解宇宙。有时候,仅仅是提出这些
问题,就能让我们发现⼀些令⼈诧异的事情,它们还会影响我们的⽇
常⽣活。⽐如,你知道⾃⼰⼿机⾥GPS的⼯作原理吗?如果爱因斯坦
没有提出“物体以光速运动会怎么样?”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不可能
⽤上精确的GPS系统。看似和地球⽆关的问题促进了相对论的发展。
为了预⾔宇宙的最终命运,科学家需要知道宇宙的膨胀速度,因
此他们会测量周围星系离我们⽽去的速度。
你应该知道,在⼀个膨胀的宇宙中,每⼀件东⻄都会远离其他东
⻄,⽽并不只是远离中⼼。假设宇宙是⼀⽚⾯包,⽽你是上⾯的葡萄
⼲。当⾯包在烘烤中膨胀时,每⼀粒葡萄⼲都会远离其他葡萄⼲,但
是葡萄⼲还是原来那么⼤。

为了知晓宇宙的命运,我们得知道宇宙的膨胀会不会发⽣改变。
和⼏⼗亿年前⽐,其他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是变慢了,还是变快了?
我们想知道这个膨胀率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知
道物体在过去远离我们的速度,然后和现在进⾏⽐较。预测将来是⾮
常难的,但是对天⽂学家来说,调查过去很容易。宇宙是如此巨⼤,
⽽光速是有限的,光需要花很⻓时间才能从遥远的地⽅来到地球。这
意味着⾮常遥远的恒星发出的光是⾮常古⽼的,其中携带的信息也是
⾮常古⽼的。看这光就看到了过去。17

这反过来也是成⽴的。如果外星⼈在某个⾮常遥远的⾏星上通过
他们的望远镜观察地球,那么他们看到的是很久以前离开地球的光
线。此时,他们可能正在看⼏年前发⽣在你⾝上的囧事(我们就不明
说了)。
所以,⼀个物体越远,它让我们看到的光越古⽼,我们就越能从
中看到遥远的过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看到⾮常远的物体以某个速
度运动,⽽近⼀点的物体以另外⼀个速度运动,那么我们可以推断,
物体运动的速度是随着时间⽽改变的。我们可以通过遥远恒星的光谱
测量它的移动速度,警察会⽤同样的原理(多普勒效应)给你开超速
罚单。⼀颗恒星远离我们的速度越快,它的光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越
发偏红。
想知道天体的距离,我们需要⼀些科学技巧。以这个问题为例:
如何区分⼀颗很近的暗星和⼀颗很远的亮星?从同⼀架望远镜⾥看,
它们是⼀样的,都像⿊暗夜空中的暗淡⼩光点。事情⼀直都是这样,
直到科学家辨认出了⼀类特别的恒星,并且确信它们在宇宙任何地⽅
都会做同样的事情。这些特殊的恒星会以同样的速率变⼤,达到特定
⼤⼩时,它们会爆炸—准确地说,它们向内崩塌了,但是这个过程太
过猛烈,所以会产⽣⼤爆发18。这类爆发的星被称为Ia型超新星。Ia
型超新星的有⽤之处在于,它们⼀般以相似的⽅式爆发。也就是说,
经过校准之后,如果你看到⼀个暗的Ia型超新星,那么它⼀定离你⽐
较远,如果你看到⼀个亮的Ia型超新星,那么它离你⽐较近。这就像
宇宙⾥到处都放着相同的灯塔,从这⼀点我们就能想象它有多⼤、多
壮观。(宇宙神秘⽽复杂。)

天⽂学家称这些 Ia 型超新星为 “ 标准烛光 ” (他们就是那么浪


漫)。有了这些,天⽂学家就能知道遥远的物体到底有多远(以及它
们有多⽼),结合使⽤多普勒效应,他们还能知道这些物体的运动速
度。这意味着天⽂学家们能够测量宇宙的膨胀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
在意识到这些之后,有两个科学团队展开⽐赛,看看哪⼀⽅先测
出宇宙膨胀的速率。然⽽,寻找Ia型超新星是有难度的,因为它们的
爆发是⼀个持续时间不⻓的过程。为了抓住⼀颗Ia超新星,你必须持
续不断地扫描天空,找出那些突然变得特别亮然后⼜变得暗淡的亮
点。这需要花⼀些时间。
这两队科学家都假设宇宙的膨胀会减慢或者保持不变。这是合理
的。如果宇宙爆发了,⽽引⼒在试图把所有东⻄都拉回来,那就只有
两种可能,要么引⼒胜利,所有东⻄被拉了回来,要么它失败,所有
东⻄保持稳定的膨胀。
当科学家们展开测量和计算时,他们本以为引⼒会胜利。也就是
说,他们以为⾃⼰会发现,相⽐近处的(较年轻的)恒星(也就是更
晚出现的),远处的(较古⽼的)恒星远离我们的速度更快。让他们
感到迷惑的是,事情恰恰相反:⽐起过去,恒星现在远离我们的速度
更快。换句话说,宇宙的膨胀⽐以前更快了。
让我们花⼀点时间来想想这个结果有多意外。天⽂学家想到了两
件事:第⼀,宇宙在很久以前爆发了;第⼆,引⼒在试图把它重新拉
回去。可是这⾥还有重要的第三件事,关乎空间本⾝。我们会在第7章
详细地讨论这个问题。空间不是静态的空幕布,供宇宙的剧场在上⾯
演出。它可以弯曲(发⽣在⼤质量物体出现时),可以产⽣涟漪(引
⼒波),还可以膨胀。它的确在膨胀,⽽且很快。空间在匆匆忙忙地
变⼤。有什么东⻄在产⽣更多空间,把宇宙中所有的东⻄向外推。
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实际结果显⽰宇宙膨胀在开始的时候的确
减慢过,但是在最近的50亿年中,有些东⻄在促使宇宙中的事物越来
越快地相互远离。
这个使宇宙加速膨胀的驱动⼒就是物理学家所说的暗能量。我们
看不⻅它(所以它“暗”),它把所有的东⻄都向外推开(所以它是“能
量”)。它是宇宙的主要⼒量,差不多代表了宇宙中所有物质和能量的
68%。
宇宙饼图是从哪⾥来的?
在宇宙饼图中,我们对每⼀个部分给出了具体数值。5%听起来像
是个估计值,但是当你听到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占⽐时,你肯定知道这
些数字不是物理学家瞎猜出来的。那么,⼈们怎么知道宇宙中到底有
多少暗物质和暗能量呢?
对于暗物质,我们不能⽤之前的⽅法(引⼒透镜和⾃转星系)测
量它的各个部分,然后把它们都加起来。这是因为恒星和暗物质并不
总是好好地摆在⼀起,等着我们去测量,总有⼀些暗物质可能藏在我
们找不到的地⽅。19
⾄于暗能量,我们真的不知道它是什么,所以我们不能直接测量
它。
虽然我们对这些东⻄缺乏理解,但我们能⽤⼏种不同的办法测量
它们的⽐例,这真令⼈惊讶。⽽且迄今为⽌,不同的测量⽅法都得到
了⼀样的结果。
推断宇宙有多少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最精确⽅式是仔细分析⼀张宇
宙婴⼉时期的图⽚,上⾯是宇宙还是⼩不点时⾮常可爱的样⼦。20
我们将在后⾯说⼀说这张宇宙婴⼉图的来历,以及它背后的含
意,但是就现在⽽⾔,你知道有这样⼀张图⽚就⾜够了。这张图⽚叫
作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翻到下⼀⻚,你就会看到它。
好吧,它看起来并不可爱。事实上,它有点杂乱,充满褶皱(就
像⼤多数的婴⼉⼀般)。这张图⽚抓拍了宇宙形成时逃出来的第⼀批
光⼦。更重要的是,它们形成的褶皱数量和图案会真实地反映宇宙中
暗物质、暗能量和常规物质的⽐例。换句话说,如果你改变了它们的
⽐例,那么图⽚中的图案就会不⼀样。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推
断,宇宙中存在⼤约5%的常规物质、27%的暗物质和68%的暗能量。
其他任何⽐例都会使图⽚不⼀样。

测量暗能量的另⼀种⽅法是从宇宙膨胀的速率(这个数字通过超
新星的标准烛光测得)中得出结论。我们知道,暗能量在以越来越快
的速度把所有东⻄向外推。通过估算常规物质和暗物质的情况,我们
能计算需要多少暗能量才可以实现这样的膨胀。
我们还能通过观察眼前的宇宙结构来判断暗物质、暗能量和常规
物质的⽐例。宇宙通过⼀种特定的布局把恒星和星系组织在⼀起。使
⽤计算机模拟,我们能够从宇宙现在的状态回溯⼤爆炸刚刚结束的时
期,看看需要多少暗物质和暗能量才能使宇宙变成我们看到的样⼦。
如果你在模拟中没有设定适当⽐例的暗物质,那么你就不能得到现在
所看⻅的星系形状,它们在模拟中形成的时间也⽆法和现实情况对
应。暗物质巨⼤的质量和引⼒吸引可以帮助普通物质聚集到⼀起,星
系在极早期形成时必然需要这么多的暗物质。如果你试图仅从常规物
质和暗物质的⾓度解释宇宙中的所有能量,⽽将暗能量设定为不存在
(即暗物质占95%),那么你同样⽆法在模拟中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
星系。
令⼈惊奇的是,所有的这些⽅法都得出了⼀致的结论:宇宙由常
规物质(5%)、暗物质(27%)和暗能量(68%)组成。虽然我们不
了解宇宙中的每⼀个东⻄,但我们可以信⼼⼗⾜地说,我们知道它们
有多少在那⾥。我们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但我们知道它们存在。欢迎
来到“精确⽆知”的年代。
暗能量可能是什么?
我们已经向你展⽰了暗能量的⽐例,以及发现暗能量的⽅法。但
是,暗能量到底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我们知道它是⼀种⼒,当前
它正在使宇宙膨胀,把宇宙⾥所有要紧的东⻄向外推。此时此刻,它
推着我,推着你,推着我们知道的所有东⻄互相远离21。不过,我们
还不知道它是什么。

当前流⾏的观点是,暗能量来⾃空的空间的能量—没错,空的空
间。
当我们说什么东⻄是空的时,我们的意思是那⾥⾯没有“东⻄”。
说得专业⼀点,我们认为东⻄是空的反⾯。星系之间有些空间没有物
质粒⼦,甚⾄没有暗物质。现在,请考虑这个情况:如果这个空的、
没有物质的空间有能量(⽐如⼀缕红光或者嗡鸣⼀样的声波),那会
怎么样?别问为什么,它就是有能量。如果这就是事实,这个能量就
能提供⼀个引⼒效应,把宇宙向外推。

这听起来有点荒唐,却有着令⼈意外的合理性。事实上,在量⼦
⼒学⾥,真空能量的存在很⾃然。根据量⼦⼒学,⼩物体(⽐如粒
⼦)和⼤物体(⽐如⼈和腌菜)的世界运⾏规则很不⼀样。微粒可以
做到腌菜做不到的事,⽐如拥有不确定的位置,⽐如穿过不可逾越的
障碍,⽐如在被观测和不被观测的情况下呈现不同的样⼦。还有,根
据量⼦物理,粒⼦可以在本来空的空间⾥从能量中突然出现然后⼜退
回去。
量⼦⼒学给了我们不同的世界,相对论使我们放弃了绝对空间和
时间的想法。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看起来空的空间实际上
充满了可以把宇宙推开的真空能量呢?
但这个解释存在⼀个问题:根据量⼦⼒学计算空的空间应该有多
少能量时,科学家得到了⼀个太⼤的答案。这不是有⼀点⼤,⽽是⼤
了1060 〜10100倍。这简直就是个古⼽尔普勒克斯(googolplex,你可
以⾃⼰去查⼀下这个词的意思)。⼈们估计整个宇宙的粒⼦数也就
1085个。应该说,这个解释有点过头了。
暗能量还有其他解释,⽐如渗透到空间中的新型⼒或者特殊场
(就是像电磁场那样的场)。这些作⽤场中有⼀些在概念上随时间变
化,以解释宇宙的加速膨胀为何开始于50亿年前。这类理论有许多不
同的版本,它们的共同点是很难验证。毕竟,这些作⽤场中有⼀些不
与我们的粒⼦相互作⽤,我们很难探测它们。有些作⽤场可能会有新
的特征粒⼦(就像希格斯场有希格斯粒⼦),但是那些粒⼦质量⾮常
⾮常⼤,远超我们⽬前能测量的范围。那到底有多⼤呢?它们⽐我们
以前⻅过的粒⼦都重,但是没有你家猫重。

这类理论都处于发展初期,它们仅仅是最早的原型理论,引导科
学家发现更好的解释,直到我们最终了解宇宙中的⼤多数能量。通过
⽐较,暗能量使暗物质看起来简单⽽且易于理解—⾄少我们知道它是
物质。毫不夸张地说,暗能量可能是任何东⻄。如果500年后的科学家
回过头来看今天的我们,我们当前关于暗能量的讨论可能让他们觉得
滑稽,就像我们现在看原始⼈解释恒星、太阳。听古⼈说天⽓和上帝
穿的⻓袍相关,我们也会觉得离奇。我们知道有强⼤的⼒量存在,它
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关于宇宙,还有很多东⻄等着我们去学习。
这对未来意味着什么?
如果宇宙因为暗能量膨胀得越来越快,那么所有的东⻄每天都在
更快地离我们远去。随着膨胀持续加速,宇宙中物体互相远离的速度
最终会超过光速。这意味着恒星的光⽆法再传播到我们这⾥。今天,
我们能够在夜空中可⻅的星星已经⽐昨天要少了。由此可知,在⼏⼗
亿年后,夜空就只有⼏颗可⻅的星星了。有朝⼀⽇,夜空可能只剩⼀
⽚漆⿊。
假如你是未来的科学家,你将如何在⽆法看⻅恒星和星系的情况
下知道它们的存在?22如果膨胀继续下去,它可能撕裂太阳系、⾏
星,甚⾄你重重重孙⼦的⼿机。不过,我们对于宇宙膨胀的原动⼒所
知甚少,宇宙膨胀也有可能变慢。
但这会使你思考:如果夜空中曾经有更多繁星,那么我们是否错
过了什么原本明显的真相?
第4章 最基本的物质粒⼦是什么?
我们竟然如此不了解
组成物质的最⼩单位
发现⼈类的知识和科学仅仅与宇宙中5%的质量(即常规物质)相
关,你或许会有以下⼏种不同的反应。
1.你感到渺⼩和卑微,甚⾄有些恐惧。

2.你不断否认这个事实。

3.你变得对宇宙极为感兴趣。

4.你受到⿎舞,继续阅读此书。23

如果你感觉到了卑微和恐惧,那么我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本
章的⼤部分内容只关乎常规物质。顺便说⼀下,暗物质的确有⼀些难
以捉摸的物理反应、没⼈理解的化学反应,或者未知的⽣物反应,不
过由暗物质构成的物理学家⼀定认为他们的物质才是正常的。或许我
们的确不该太拿⾃⼰当回事⼉。
我们也有坏消息:对于所已知的5%,我们也不是完全了解。这或
许会让你感到很诧异。毕竟,我们在这个星球上只⽣活了⼏⼗万年,
就科学探索⽽⾔,我们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你或许会说,我们已经控
制了这个宇宙中的⼩⼩⾓落。现在,⼈们有那么多先进的技术,你或
许认为我们对常规物质的研究已经⾮常充分了。我们甚⾄可以随时随
地在线观看数⼩时⽆聊的电视节⽬。这对于任何⽂明⽽⾔都是⾥程碑
式的进步。
⾮常有趣的是,这既是对的也是错的。我们对现实有⼀定的掌控
能⼒,但我们不可能24⼩时不间断地盯着录像观察现实世界。
我们的确⽐较了解常规物质,但常规物质也的确有很多让我们疑
惑的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在甚⾄不知道构成物质的某些
粒⼦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处境。在⽇复⼀⽇的物理探索中,我们发
现了⼗⼆种物质粒⼦。其中六种被称为“夸克”(quark),剩余的六种
被称为“轻⼦”(lepton)。

然⽽,组成你周围的⼀切事物只需要上⾯⼗⼆种粒⼦中的三种:
上夸克、下夸克、电⼦(轻⼦的⼀种)。记住,上夸克和下夸克能够
组成质⼦和中⼦,这些和电⼦⼀起能够组成原⼦。既然这样,那么剩
下的九种粒⼦是做什么的呢?它们为什么存在?我们不知道。
这太让⼈困惑了。想象⼀下,你做了⼀个很棒的蛋糕,在烘焙、
装饰、品尝之后(你是个出⾊的蛋糕师,蛋糕尝起来⾮常棒),你发
现还有九种原料未曾⽤过。谁将这些原料放在了那⾥?它们应该⽤在
什么地⽅?是谁想出了⽬前的这个⾷谱?
真实的情况是,我们对于常规物质的了解还⽐不上对粒⼦蛋糕的
了解。

简⽽⾔之,我们明⽩如何将三个粒⼦(上夸克、下夸克和电⼦)
结合在⼀起,组成任何⼀种原⼦。我们也知道原⼦如何组成分⼦、分
⼦如何构成复杂的物体,⽐如蛋糕或者⼤象。但我们知道的也只有这
么多了。我们对于这⼀切⾮常熟悉,从吸汗的内⾐到太空望远镜,我
们能够制造很多很多东⻄。我们⾮常神奇,对吧?24
然⽽,我们不知事物为什么按照现有的⽅式组成,也不知道它们
能不能按照另外⼀种⽅式组成。这是宇宙⾃洽的唯⼀⽅式,还是像弦
理论学家所预⾔的那样,存在着10500个不同的版本?
到⽬前为⽌,我们并没有在基础的层⾯上了解宇宙中所有事物组
合在⼀起的原因。这就像⾳乐,我们明⽩如何产⽣⾳乐,我们会随之
起舞,也会⼀起唱歌,但我们并不明⽩这为什么会让我们产⽣愉悦的
感觉。宇宙也⼀样,我们知道它如何运转,但是不知道它为什么要这
样运转。
有些⼈或许认为这样的解释根本就不存在,或者即使存在,我们
也永远没法知道或者理解。我们将在第16章讨论这个问题。⽬前,我
们肯定还不具备那样的知识。
现在,假设你是⼀个很有好奇⼼的⼈,你对这个问题真的⾮常感
兴趣。25你或许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寻找这个答案和那些⽆⽤粒
⼦的关联。
好吧,如果想解答宇宙中最基本的“为什么”,我们⾸先要明⽩,
宇宙在最基本的层⾯上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将宇宙分
解到不能再分解。现实世界最⼩、最基本的单元是什么?如果那个单
元是粒⼦,那么我们想知道构成这个粒⼦的粒⼦的粒⼦的粒⼦是什
么,直到分⽆可分。

⼀旦发现了这样的基本粒⼦,你或许能够仔细研究⼀番,由此了
解事物为何是现在这样的。这就像在乐⾼的世界中寻找最⼩的积⽊。
如果你找到了,那么你将知道每⼀件东⻄是如何与其他东⻄联系在⼀
起的。以同样的⽅法,你也将了解现实世界深层次的真相,其中说不
定就包括暗能量和暗物质的真相。
⽬前,我们并不确信⾃⼰已经知道了宇宙中最⼩的尺⼨。就算我
们⽬前所知的最⼩微粒不可分,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组成了这些乐⾼
积⽊。但是让⼈兴奋的是,我们并⾮全⽆线索。这是宇宙填字拼图游
戏,它很像我们⾮常熟悉的⼀个东⻄:元素周期表。
基本粒⼦周期表
在撞击实验过去⼀个世纪之后,物理学家发现了⼗⼆种基本物质
粒⼦,并把它们排列在了下⾯的表格⾥。

让我们花⼀点时间了解这个表格的重要性。记住,原始⼈物理学
家奥克和古可最初的宇宙理论是这样的:
这是⼀幅完整的宇宙信息图像,但它没有什么⽤处,因为它没有
呈现任何基本的、有价值的信息。它只是呈现了显⽽易⻅的事情。后
来,古希腊⼈提出,万物是由四种元素构成的:⽔、⼟、空⽓和⽕。
现在我们知道,这完全是错误的,但是古希腊⼈⾄少在正确的⽅向上
迈进了⼀步,因为这个想法试图简化⼈类对于这个世界的描述。26
接下来,⼈们发现,元素、⽯头、⼟壤、⽔和⽺驼都是由原⼦组
成的。再后来,⼈们发现原⼦是由更⼩的粒⼦组成的,其中⼀些还可
以分成更⼩的粒⼦(夸克)。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原⼦和⽺驼都不
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如果存在⼀个宇宙的基本公式,那么我们可
以确定,不管这个公式是什么样的,它肯定不包含⼀个叫作N⽺驼的变
量。⽺驼和原⼦都⽆法定义物质的本质,它们仅仅是基本单位所堆积
出来的东⻄(抱歉,⽺驼!),就好⽐⻰卷⻛是⻛的表象,恒星是⽓
体和引⼒的表象。

为已知和未知的情况列表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规律和缺失。假设你
是19世纪的科学家(是的,你可以想象⾃⼰戴着很丑的眼镜),你并
不知道原⼦实际上由更⼩的电⼦、质⼦和中⼦构成。如果你把⾃⼰知
道的信息归纳成⼀个元素周期表,那么你会发现⼀些有趣的事情。
你会注意到,元素周期表⼀侧的元素⾮常容易发⽣化学反应,⽽
另外⼀侧的元素则是惰性的。位置相近的元素(⽐如⾦属元素)具有
相似的性质。⼀些元素⽐另⼀些更难找到。

所有这些令⼈好奇的规律都提供了⼀个线索:元素周期表呈现的
并不是最基本层⾯上的宇宙。也就是说,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东
⻄。举个例⼦:你碰到⼀群孩⼦,并且注意到了他们的共同点。虽然
各有特点,但他们的⻓相和⾏为相似,你或许会假设他们的⽗⺟是同
⼀对夫妻。同样,科学家在查看周期表早期版本的时候,也注意到了
这些规律,于是他们开始思考这背后藏着什么。
我们现在知道,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关乎电⼦轨道的排列⽅式。
我们还知道,元素周期表上每⼀个位置都有⼀个元素,⼀些元素之所
以稀有,是因为它们会产⽣放射性衰变。只要把合适数⽬的中⼦、质
⼦和电⼦放在⼀起,我们就可以得到任何⼀种元素。
重点在于,我们需要把已有的知识组织起来,仔细研究,发现其
中的规律和缺失,并且由此提出正确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
最终会在更深的层⾯上了解宇宙。
整理基本物质粒⼦表(包含夸克和轻⼦)让科学家花费了20世纪
的⼤多数时间。我们称这些粒⼦为基本粒⼦,这并不是因为它们有趣
(尽管它们确实很有趣),⽽是因为我们还没发现它们是由更⼩的粒
⼦构成的。其实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它们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粒
⼦,但它们是我们⽬前所知道的最⼩物质单位。

研究⼀下前⾯出现过的粒⼦表格,你也会注意到⼀些有趣的规
律。你会发现两种不同的物质粒⼦:夸克和轻⼦。我们知道它们有所
不同,因为夸克还会受到强核⼒的作⽤,这⼀点和轻⼦不同。你还会
注意到,构成常规物质的粒⼦都位于第⼀列(上夸克、下夸克、电
⼦)。第⼀列中有被称为电⼦中微⼦(νe)的第四个粒⼦,它像幽灵
般快速穿过宇宙,⼏乎不与其中的东⻄相互作⽤。
这还不是全部,除了这四个粒⼦,还有⼀些粒⼦位于其他列。除
了质量更⼤之外,每⼀列的粒⼦都和第⼀列很像(具有相同的特性,
⽐如电荷和⼒的相互作⽤)。每⼀列都是⼀代,⼈们已经列出了三
代。
你或许很快就会提出⼀些问题:
·这些粒⼦为什么是⼀列⼀列出现的?

·这些粒⼦是⽤来做什么的?

·这些粒⼦的质量有什么规律?

·那些1/3电荷的粒⼦是⽤来做什么的?

·还有别的粒⼦吗?

你⾃然会提出这些问题。谜团会让⼀部分⼈感到害怕,所以保持
放松的⼼态很重要的。记住,我们的策略是把已知的知识组织起来,
寻找其中的规律和缺失,从⽽提出问题。提出好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
得到更深刻的答案。
⼏⼗年之前,这张基本粒⼦表更加不完整。有⼏种夸克和轻⼦还
没有被发现。不过,物理学家注意到了表中的规律,于是通过这种规
律找到了缺失的粒⼦。很多年前,物理学家就知道应该有第六种夸克
存在,因为表中为这种粒⼦留下了⼀个空缺的位置。虽然还没有找到
它,但⼈们已经如此确信它是存在的,很多的教科书都包含了这个知
识点,还预测了第六种夸克的质量。20年后,上夸克终于被发现了,
它的质量⽐⼈们预测的要⼤很多。这也是⼈们花了这么⻓的时间寻找
它的原因,这意味着很多教科书必须修改。
物理学家填补了这张重要的表格并且研究了其中的规律。在过去
的⼏⼗年当中,我们得到了某些答案,也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这些粒⼦是⽤来做什么的?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粒⼦只有三代。希格斯玻⾊⼦的发现排除了
第四代粒⼦存在的可能(详⻅第5章)。这意味着什么呢?宇宙是否存
在这样⼀个基本数呢?如果你最终要⽤⼀个⽅程来总结宇宙中的⼀
切,那么它会包含3这个数字吗?天主教徒很喜欢这个数字,但是科学
家不⼀样,他们更喜欢0、1、π、e这样的数字。那么3呢?科学家并没
有看出这个数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准确地说,我们只是略有
所知。对于粒⼦代的数⽬,⼈们也没有什么很好的解释。这很可能是
更深层规律的表象,就像⼈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看到的⼀样。⼏百年后
的科学家或许会认为我们已经得到了显⽽易⻅的线索,但⽬前我们依
旧觉得这是⼀个谜。如果想到了答案,那么你可以试着去找粒⼦理论
学家聊聊。
这些粒⼦的质量有什么规律?
在元素周期表中,原⼦的质量和性质是⾮常重要的线索,可以帮
助我们探索其背后的规律。我们从不同原⼦的质量中看到了规律,并
且推断每⼀种原⼦的原⼦核都包含有特定数⽬的质⼦和中⼦。
遗憾的是,基本粒⼦的质量并没有很明显的规律。下⾯这张表列
出了粒⼦的质量。

除了每⼀代的粒⼦质量都⽐前⼀代⼤之外,我们还没有想到其他
规律。这或许与希格斯玻⾊⼦有关,但是⽬前并没有明确的答案。让
我们看⼀下超级重的上夸克,它的重量是质⼦的175倍,这和⾦原⼦的
原⼦核重量⼀样27。另外,粒⼦质量的变化范围⾮常⼤。为什么会这
样?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还没有任何线索,也没有找到线索的影⼦。
那1/3电荷的粒⼦是⽤来做什么的?
夸克不同于轻⼦,它们可以受到强核⼒的影响,并且它们有奇怪
的分数电荷(+2/3和−1/3)。如果把上、下夸克以正确的⽅式混合在
⼀起,你能得到质⼦(包含2个上夸克和1个下夸克,电荷为2/3 + 2/3 −
1/3 = +1)和中⼦(包含1个上夸克和2个下夸克,电荷为2/3 − 1/3 − 1/3
= 0)。对我们来说,这⼀点⾮常重要(也⾮常幸运),因为电⼦的电
荷正好是−1。如果夸克的电荷多了⼀点或者少了⼀点,那么质⼦的正
电荷就不能平衡电⼦的负电荷了,我们也就得不到稳定的中性原⼦
了。如果没有这些完美的−1/3和+2/3电荷,我们就不会存在,物质世
界将没有化学反应,没有⽣物,没有⽣命。
这令⼈兴奋(或者令⼈疑惑,就看你怎么想了),因为按照⽬前
的理论,粒⼦可以携带任何⼤⼩的电荷,同样的理论适⽤于任何电荷
值。据我们所知,电荷达到这样完美的平衡完全是巧合,要归功于好
运⽓。

虽然不多,但科学的世界⾥的确有巧合。⽉亮和太阳在体积上差
别巨⼤,但是宇宙的巧合使得我们眼中的⽉亮和太阳差不多⼤,我们
也因此有可能看到神奇的⽇⾷。古代的天⽂学家⼀定⾮常困惑,但⽇
⾷也是⼀种线索。很多⼈可能沿着错误的思路思考并猜测太阳和⽉亮
的关系。但这个巧合其实并不完美,因为太阳和⽉亮的尺⼨在天空中
有1%的差别。
然⽽,对于基本粒⼦⽽⾔,质⼦和电⼦的电荷数完全⼀样,⽽且
正好正负平衡。我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根据⽬前最先进的理论,这
⾥可能出现任何数字。这才是完美的巧合。这对于电⼦和夸克的关系
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但这明显指向了更为简单的解
释。如果你丢了2000美元,在同⼀天,你的邻居捡到了2000美元,那
么你会把这归于巧合吗?你⾄少要先想想更为简单的解释28。
也许电荷的平衡是另⼀条线索:在这些粒⼦之下存在更⼩的成
分。也许这两种类型的粒⼦是同⼀枚硬币的两⾯,或者是同⼀组超⼩
粒⼦乐⾼模块的组合29。
还有别的粒⼦吗?
除了⼗⼆种物质粒⼦(其中不包括反物质粒⼦)—六种夸克和六
种轻⼦—还有传递⼒的粒⼦。⽐如,电磁相互作⽤是通过光⼦传递
的。当两个电⼦相互排斥的时候,它们实际上在交换⼀个光⼦。尽管
这在数学上并不准确,但是你可以认为⼀个电⼦朝另外⼀个电⼦发射
了⼀个光⼦,以此将后者推开。

以下是我们所了解的五种传递⼒的粒⼦。
这些再加上之前提到的⼗⼆种物质粒⼦就是我们发现的全部粒
⼦,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张表是否完整。理论并没有给出允许存在的
粒⼦上限。物质世界的粒⼦可能只有⼗七种,也可能有千百种甚⾄百
万种。我们知道夸克和轻⼦没有多少代,但是世界上当然可能存在其
他种类的粒⼦。有多少呢?我们不知道。
物质的最基本元素是什么?
这些粒⼦是⽤来做什么的呢?如果我们只需要三种粒⼦(上夸
克、下夸克和电⼦)构成常规物质,那么为什么会有⽆⽤的粒⼦?以
下是可能的答案。
 

没⼈知道,但事情就是这样的。
·
有⼈知道,事情不是这样的。
·
它们也许没⽤,也许有⽤,这要看你怎么说。
·

或许这就是宇宙存在的⽅式。这些粒⼦是宇宙中最基本的东⻄,
没有为什么,宇宙就是这样。或许还有别的宇宙包含了⼗⼏种不同的
基本粒⼦,但我们永远也没有机会看到它们。
也有可能,这些粒⼦并不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物质,它们由⼀组更
为简单的粒⼦组成,只是我们⽬前还没有发现它们。也就是说,我们
知道的这些粒⼦是更为基本的粒⼦结合在⼀起的结果。这或许能解释
粒⼦列表中的⼀些规律和巧合。这个回答或许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还
没找到证据。
或许质量⼤的粒⼦就是没有⽤处,因为它们不能合成质量最⼩的
稳定粒⼦(质⼦、中⼦和电⼦)。⼴阔⽽寒冷的宇宙主要由最轻的粒
⼦组成。要是宇宙更⼩、更热、更致密,我们也许会看到更多质量⼤
的粒⼦派上⽤场,⼀切都会不同。
我们依然在努⼒了解那5%的宇宙。尽管努⼒了很久,但是我们还
没有透彻地理解物质的本质。我们有⼀张粒⼦表,我们认为是表中的
粒⼦组成了宇宙,但是我们并不确定这张表⽬前是完整的。
令⼈⾼兴的是,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我们已经有了坚实的基
础。基本粒⼦表(物理学家称它为标准模型)⼀般会包含所有⽆法解
释的规律和⽆⽤的粒⼦,这些都是有现实依据的,我们可以把它当作
地图,在它的指引下发现宇宙的规律。发现新的粒⼦是令⼈兴奋的
事,就算新粒⼦对常规物质⽽⾔没有⽤处,我们也可以通过它们得到
更加完整的宇宙地图。
想象⼀下,如果暗物质由我们还未发现的粒⼦组成,那会怎么
样?它将让我们开始了解27%的宇宙。事实上,发现暗物质仅由1种
(与常规物质作⽤很弱的)粒⼦构成是最⽆聊的情形。如果暗物质由
许多疯狂的粒⼦,甚⾄完全不同的⾮粒⼦组成,那不是更令⼈兴奋
吗?
重点在于,要回答宇宙的基本问题,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深⼊了解
常规物质的组成。通过这种思路,我们或许可以探索对常规物质没有
明显作⽤的粒⼦或者现象。我们知道,我们暂时不能解释的事物也是
宇宙的⼀部分,因此它们也隐藏着关乎物质本质的线索。回答这些问
题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的看法。换句话说,我们不仅可以拥有
宇宙饼图,还能把它吃透。
第5章 质量是什么?
浅谈⼀些分量很重的问题
某些穿着实验服的科学家,或者穿着短裤和T恤的物理学家或许
跟你说过,⼤部分的你是空的。请不要觉得他们冒犯了你。他们的意
思是,构成⼈体的原⼦将其⼤部分质量集中在微⼩的核⼦中,周围⼤
⽚都是空的。这么⼀说,你好像能穿墙⽽过似的。
这还是有些道理的。但细究之下,这⾥的情况其实很奇怪,这与
质量的谜团有关。你看,在宇宙中,并⾮所有的重⼤谜团都关乎恒
星、星系、奇异的粒⼦。它们中的⼀些就在你⾝边,甚⾄就在你⾝体
⾥。
我们对质量有很多种描述,但没有⼀种能解释质量到底是什么,
以及我们为什么有质量。我们都能感觉到⾃⼰的质量。婴⼉时期,你
就已经有了⾃⼰的感受,你知道有些东⻄⽐别的更难推动。虽然这种
感受⼈⼈都有,但是物理学家仍在努⼒解释这背后的科学道理。在这
⼀章,你会看到,你的⼤部分质量不是由你的粒⼦质量所组成的。我
们甚⾄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东⻄有质量⽽另⼀些东⻄没有,也不知道为
什么惯性完美地平衡了引⼒。质量是神秘的,你不能责怪昨天晚上吃
的那份甜点。
继续阅读吧,了解⼀下质量的未解之谜,否则你⼀定会后悔的。
物质的原料是什么?
对于有质量东⻄,你⼤概会考虑它们包含什么。这种思路在多数
时候都是有益的,因为你可以想象⼀个具体的东⻄,它的质量等于各
部分质量之和。如果你把⽺驼切成两半,那么⽺驼的质量是这两半⽺
驼质量的和。如果你把它切成4块,它的质量就是4块质量的和。如果
你把⽺驼切成n块,你就可以把这n块质量相加,算出它的质量30。这
没错吧?

错啦!好吧,这在⼤多数情况下是对的。如果n≤1023,那就没问
题。可是⼀旦超过这个数,情况就不⼀样了。原因听起来⾮常奇怪:
⽺驼的总质量不仅仅包括它各个部分的质量,还包括使这些部分维持
在⼀起的能量。这是⼀个⾮常奇怪的道理,我们花点时间了解⼀下。
如果你从未听说过这个道理,你⼤概会觉得我们在玩⽂字游戏—
也许物理学中的质量和⽇常⽣活中的质量不是⼀回事?答案是:不,
我们的意思就是你理解的意思,但质量并不完全符合你之前的印象。
说来话⻓,我们应该先澄清质量的定义。质量是抵抗物体速度发
⽣改变的性质。如果你推了什么东⻄,它就会加速(改变速度),如
果你⽤同样的⼒⽓去推不同的东⻄,你会发现它们的加速情况各不相
同。你可以试着⽤玩具枪射击不同的东⻄,⽐如⽑⼱和沉睡的⼤象。
每粒玩具枪⼦弹携带了等量的⼒,但是它们对⽑⼱的加速效果要⽐对
沉睡的⼤象明显多了31。你会从中看出质量的不同。

你在⽇常⽣活中感受到的质量就是这样的,就这么简单。⼀头⼤
象⽐⼀条⽑⼱质量⼤,这并不是⼀个东⻄更难推动的原因,⽽是质量
本⾝的⼀种体现:同样的⼒在⼤质量物体上会创造较少的加速度。这
有时也被称为“惯性质量”,因为对加速度的抵抗通常被称为惯性。通
过施加⼀个已知的⼒并且测量其加速度,我们能测出惯性质量。(注
意,我们会在后⾯的章节讨论引⼒质量。)
定义了质量,我们就可以⽤这个定义测量⽺驼的质量了。我们还
需要使⽤合法购买的玩具枪,这把枪要经过美国国家航天局的⼯程师
校准。⼀切准备妥当,我们的⽺驼会被原⼦化,从⽽推动科学的发
展。
束缚⽺驼原⼦的结合能打破了,结合能释放了,被切成⼏块的⽺
驼总质量就会减少。如果⽺驼只切成两半,那么你可能不会注意到这
⼀点。但是如果能够把⽺驼完全原⼦化,然后再把各个部分相加,你
就能看出结合能决定了多少质量。这不是什么理论推测,⽽是实验观
测到的现象32。
对于⼀只⽺驼,这个效应并不明显。即使你打破了束缚⽺驼原⼦
的所有的化学键,⽺驼的质量和所有⽺驼原⼦的质量和也不会相差很
⼤。即使你打破了所有的原⼦使它们变成质⼦、中⼦和电⼦,也不会
损失很多质量(⼤约0.005%)。
但是对于更⼩的粒⼦,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把⽺驼的每个质
⼦和中⼦分割成夸克(每个质⼦和中⼦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还记
得吧?),我们将会看到巨⼤的质量差。事实上,质⼦和中⼦的⼤部
分质量来⾃束缚夸克的结合能。
换句话说,如果你⽐较三个夸克的质量(⽤玩具枪射击的办法测
其质量)之和,和三个夸克束缚在⼀起组成的质⼦或中⼦的质量(也
⽤玩具枪射击的办法测其质量),那么你会看到⾮常⼤的差别。夸克
的质量只占质⼦或中⼦质量的约1%,其余质量都来⾃使夸克聚集在⼀
起的能量。
这些例⼦让我们了解了储存在粒⼦之间的结合键中的能量,它使
结合在⼀起的物体质量⽐各部分的质量和更⼤。
这完全不符合⼈们的直觉。假如你拿了三颗⾖⼦,然后分别测量
它们的质量,那么三颗⾖⼦的质量⼀共是多少呢?是三者的质量和。
这很简单。可是,如果你把三颗⾖⼦放进⼀个⼩袋⼦⾥,然后⽤⾮常
⼤的能量把这三颗⾖⼦压在⼀起,那么你会突然发现袋⼦的质量⽐三
颗⾖⼦的质量⼤了很多。它称起来更重了,也更难移动了。这⼀切的
原因就在于,袋⼦的质量并不仅仅来⾃⾥⾯⾖⼦的质量,还来⾃把⾖
⼦束缚在⼀起的能量。
疯狂的是,你⾝体的⼤部分都是由这些装着⾖⼦(质⼦和中⼦)
的⼩袋⼦构成的,这意味着你⼤部分质量并不来⾃构成你的 “ 东
⻄”(夸克和电⼦),⽽是将你各个部分束缚在⼀起的能量。在宇宙
中,物体的质量包括这种起束缚作⽤的能量。

令⼈吃惊的是,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们的意思是,我们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能量会影响物体对⼒
的反应(获取加速度的⼤⼩)。推⼀下你的⼩袋⾖⼦,你也不是⾮得
感觉到其中的能量不可。我们似乎不应该关⼼束缚这些⾖⼦的是⼝⽔
还是强⼒㬵,但我们就是要关⼼这个。这是质量最⼤的谜团。尽管我
们能测量它,我们真的不知道惯性是什么,也不知道它和质量、能量
之间为什么有这种奇特的联系。可以说,我们所知道的惯性质量知识
能堆成⼀座⾖⼦⼩⼭。
粒⼦质量有什么奇怪之处?
物理还不能解释惯性这种基本的东⻄—如果知道了这个,你的脑
袋还没有爆炸,那就准备好迎接下⼀轮暴击吧:我们确定的基本粒⼦
(⽐如夸克和电⼦)也不是真正的 “ 东⻄ ” 。事实上,根本没有 “ 东
⻄”这样的东⻄,这在我们的物理理论中是不存在的。

在我们当前的理论中,粒⼦实际上是空间中不可分割的点。也就
是说,在理论上,它们处在三维空间中⼀个⽆限⼩的位置上,所占据
的空间(体积)为零。实际上它们根本没有“⼤⼩”33。你是由粒⼦构
成的,这并不意味着⼤部分的你是空的,这意味着你就是空的。
花点时间想⼀想,质量的概念竟然如此没道理。有些粒⼦的质量
⼏乎等于零,然⽽另⼀些粒⼦的质量却⾮常⼤。⽐如,电⼦的密度就
很奇怪。⼀个电⼦的密度是多少?电⼦有⾮零质量,但它的体积为
零,因此它的密度(质量除以体积)……没有定义?这根本讲不通。
我们再看⼀看除了质量其他⽅⾯都⼀样的两个粒⼦:顶夸克和上
夸克。顶夸克就像上夸克的胖表兄,它们电荷相同,⾃旋相同,相互
作⽤相同。它们都被认为是基本的点粒⼦,但是顶夸克的质量是上夸
克的75000倍。它们占据着同样⼤⼩的(零)空间,具有⼏乎⼀样的⾏
为。那为什么它们中的⼀个有那么多质量,却不包含更多的 “ 东
⻄”呢?

这看起来根本讲不通,因为粒⼦不像你通过⽇常⽣活了解的任何
东⻄。我们⾃然会基于已知的东⻄去理解新东⻄34。我们还能做什么
呢?这就像给三岁的孩⼦解释⽼虎是什么。你可能会说它“就像⼀只⼤
猫”,但那只能暂时管⽤,⼀旦孩⼦在动物园试图把⼿伸进笼⼦撸⽼
虎,你的⽼婆(⽼公)就会冲你⼤喊⼤叫,说你是不靠谱的家⻓,说
你的类⽐死板⽽⽚⾯。那些思想模型很有⽤,但是你总要记得它们有
局限性。
我们很喜欢把粒⼦想象成由某种东⻄构成的微⼩的球形物。实际
上它们并不是⼩球,甚⾄⼀点都不像⼩球,但我们可以这样想。根据
量⼦⼒学,它们是超级怪诞的场的⼩波动,弥漫在整个宇宙之中。这
意味着微⼩球模型根本解释不了它们遵守的规则。⽐如,它们可以某
刻处在⼀个不可逾越障碍的⼀端,在下⼀刻⼜出现在另外⼀端,⽽且
⽆须穿越这⼀障碍35。量⼦粒⼦能够办到的事太奇怪了—如果你把它
们想象成你知道的东⻄的话。这是因为它们和你所知道的东⻄不⼀
样。
我们⼤脑中的模型⾮常有⽤,它能提供给直觉,帮助我们完成可
视化,但我们⼀定要记住,模型只是模型,模型也有可能失效。当你
想象点粒⼦的质量时,这样的事情就发⽣了。
我们来看⼀个极端的情况:⼀个粒⼦质量为零。这说得通吗?⽐
如,光⼦的质量就是零。如果它没有质量,那么它怎么可能是⼀个东
⻄的粒⼦?如果你要求质量等于东⻄,那么你必会得到这样的结论:
⽆质量的粒⼦不存在。
与其把⼀个粒⼦的质量想象成⼀个超级⼩球⾥的东⻄,倒不如把
它当作⼀个贴在极⼩量⼦对象上的标签。
你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但是在讨论粒⼦的电荷时你就已经这么想
了。我们都知道电⼦有负电荷,但是当想到这个的时候,你⼤约也会
思考这些问题:电荷在电⼦⾥的哪个位置?是什么东⻄把电荷给了电
⼦?电⼦⾥⾯有那么多空间容纳这么多电荷吗?这类问题很蠢,因为
这样想的⼈认为电荷就是粒⼦所具有的某种东⻄,但电荷只是⼀个标
签,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值。如果你以同样的⽅式来考虑质量,事情就
说得通了。
如果电荷意味着⼀个粒⼦能受到电的影响(⽐如被其他电⼦推
开),那么质量对于⼀个粒⼦意味着什么呢?质量是给了粒⼦惯性
(阻抗运动)。但是,为什么物体有惯性?它从哪⾥来?它意味着什
么?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谁会帮我们?答案是:希格斯玻⾊
⼦。
希格斯玻⾊⼦
2012年,粒⼦物理学家宣布了希格斯玻⾊⼦的发现,这是重⼤成
就。虽然当时⼏乎没有⼈明⽩希格斯玻⾊⼦是什么,但是很多⼈都⾮
常兴奋。《纽约时报》称这是“科学进程可以提供给现代⽂明的最好例
证”。没错,希格斯玻⾊⼦显然⽐计算机、抽⽔⻢桶和真⼈秀节⽬更好
36。

什么是希格斯玻⾊⼦?这⾥有个⼩测验可以检测你的知识⽔平。
现在,试着做做这些题吧。你读完这章后再测试第⼆遍,我们希望⾄
少你的分数不降低。

(1)在成为⼀种粒⼦的名字之前,“希格斯玻⾊⼦”最容易让⼈们
想到以下哪⼀项?
A. ⼩朋友喜爱的电视节⽬⼩丑

B. 美国中情局最危险的特⼯代号

C. 《星球⼤战》中天⾏者卢克(Luke Skywalker)的⼉时好友

D. 《⻰与地下城》中的⾓⾊

(2)判断正误:如果直接吃,希格斯玻⾊⼦⽐奇多⽕辣芝⼠脆条
更容易上瘾。
( 3 )判断正误:希格斯玻⾊⼦是⼀种粒⼦,由名叫希格斯
(Higgs)和波⾊(Boson)的理论物理学家⾸次发现。
答案在脚注中,快去看看你答对了多少37。
⾮常严肃地说,找到希格斯玻⾊⼦是科学的⼀项伟⼤胜利。这证
实了⼀点:寻找规律的过程可以引导⼈们理解宇宙。
希格斯玻⾊⼦存在的想法来⾃对⼒传递粒⼦(光⼦、W玻⾊⼦和
Z 玻⾊⼦)的规律研究,以及对它们质量的研究。物理学家提出了问
题:为什么光⼦没有质量,W玻⾊⼦和Z玻⾊⼦的质量却那么⼤?它
们都是传递⼒的粒⼦。这根本说不通。
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和其他⼏位粒⼦物理学家研究了好⻓
⼀段时间,最终他们找到了⼀个⾃圆其说的办法:再编出点东⻄。没
错,就是这个意思。给⽅程添加⼀个粒⼦(希格斯玻⾊⼦)及其⼒场
(希格斯场),然后把质量当作粒⼦的标签(所以有些粒⼦的质量⽐
其他粒⼦的⼤),这就能说通了。

我们⼤致解释⼀下这个理论。
假设有⼀个弥漫在整个宇宙间的⼒场。这个⼒场能够做⼀些其他
⼒场做不了的事情:不是吸引或排斥任何东⻄,⽽是使粒⼦更难加速
或减速。这个⼒场的效果等价于惯性质量带来的效果。
粒⼦与这个⼒场的相互作⽤越多,它表现出来的惯性就越⼤,或
者说它的质量就越⼤。更进⼀步说,⼀个粒⼦与这个⼒场的相互作⽤
所产⽣的惯性就是这个粒⼦的质量。有些粒⼦会受到这个场的强烈影
响,这意味着它们需要费很⼤劲才能加速或减速,这些粒⼦的质量
⼤。其他粒⼦⼏乎不受这个场的影响,所以它们能够轻松地加速或减
速,这些粒⼦⼏乎没有质量。这就是希格斯理论中的质量。

让我们花点时间仔细思考⼀下。这既是⼀个打破常规的重要理
论,也是⼀番没意思的描述。
这是打破常规的重要理论,因为这⾥提供了另⼀种质量观。这⼀
点相当了不起。
但这很没意思,因为⼀旦你相信质量是粒⼦的⼀种神秘标签,⽽
不是实实在在的东⻄,那么这个神秘的宇宙⼒场也⽆法帮你理解质量
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这对解答最重要的问题并没有任何帮助。为什么不同的
物质粒⼦有不同的质量?希格斯理论给出的原因是,希格斯场对它们
的影响不⼀样。这个理论其实是把⼀个问题转化成了另⼀个问题:为
什么希格斯场对不同的物质粒⼦影响不同?
这个理论没有告诉我们物质粒⼦的质量遵循什么规律。这好像是
随机的,它们好像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质量值。就算它们的质量都变
了,这个理论也不会失效,现有的物理定律依然有⽤。当然,有些粒
⼦变得更重或更轻时,其他事情会因此受到很⼤的影响,⽐如,组成
昂贵的限量拿铁的质⼦、中⼦和电⼦不⼀样了(当然更普遍的影响关
乎化学和⽣物)。但是根据当前的理论,物质粒⼦的质量就是随意设
定的参数,想取什么值就取什么值。
希格斯理论的确解释了传递⼒的粒⼦为什么质量各不相同,却没
有就物质粒⼦为什么质量不同给出⼀般的解释。它没有解释为什么⼀
部分粒⼦与希格斯场的作⽤很强。质量很有可能存在⼀种规律,但是
我们⼀直没有发现。我们的理论并不⽐原始⼈的理论复杂很多。奥克
和古可通过枚举解释物质。我们最先进的宇宙理论不过是给物质粒⼦
的质量派发了数字⽽已。
也许未来的科学家会写下更简洁的理论,在这个理论⾥,质量不
再是任意的参数,⽽是更深层、更明了的总结。在未来科学家眼中,
我们的理论或许⾮常可笑、⾮常⽆知。我们也⽆从得知。
引⼒质量是什么?
这是最后⼀块拼图了。
关于测质量,你可能有别的主意。使⽤玩具枪的⽅法更为精确,
但你也可以⽤秤来测质量。秤测量的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重量和
质量紧密相关,因为东⻄的质量越⼤,地球对它的吸引⼒就越强。地
球对⼀只⼤象的引⼒⽐对⼀条⽑⼱的引⼒⼤多了。

回到⼀个粒⼦的情况,你也可以把引⼒质量想象成引⼒电荷。当
两个粒⼦有电荷的时候,它们能互相吸引,⽽且这个⼒和电荷量成正
⽐。同样,当两个粒⼦有质量的时候,它们相互吸引的⼒和质量成正
⽐。

说来也怪,你不能拥有负质量,所以引⼒永远不会造成排斥,只
会造成吸引38。从这个⽅⾯看,引⼒与其他作⽤⼒是不同的,我们会
在后⾯探究这⼀点。
这两种质量⼀样吗?

引⼒质量和前⾯提到的惯性质量⼀样吗?⼀样,也不⼀样。
说它们不⼀样,是因为这个质量叫作“引⼒质量”,它似乎决定了
⼀个对象的引⼒⼤⼩。另外,我们测量引⼒质量的⽅法(称重)和测
量惯性质量的⽅法不⼀样。39
说它们⼀样,是因为我们能够利⽤这两种⽅式测量质量,⽽且我
们还没发现哪个物体的引⼒质量和惯性质量不⼀样。
想想这有多离奇吧,根据直觉,这两个质量没有相同的道理。惯
性质量是物体对运动的阻抗,⽽引⼒质量是物体被引⼒移动的倾向。
⼀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证实这⼀点。在真空中(没有空⽓阻
⼒),让两个不同质量的物体(⽐如⼀只猫和⼀只⽺驼)⾃由下落,
你会发现它们速度相同。为什么会这样?如果⽺驼的引⼒质量更⼤,
那么地球对它的吸引⼒就该更⼤,但是⽺驼的惯性质量也很⼤,它需
要更⼤的⼒才能加速。两种质量达到了平衡,于是猫和⽺驼以同样的
速度下落。
现在,我们所掌握的物理知识还不能解释这⼀切。我们只是假设
两种物体质量相同。这个假设是爱因斯坦⼴义相对论的核⼼。爱因斯
坦从⼀个完全不同的⾓度看待引⼒。他没有将其想象成作⽤于粒⼦中
的电荷或者让粒⼦结合的能量的⼀种⼒。相对论把引⼒描述为质量和
能量周围的空间弯折和扭曲。因此,在爱因斯坦的理论⾥,这种联系
更加⾃然,但这仍然没有把问题解答清楚。惯性质量和引⼒质量到底
是两个任意的参数,还是相互联系的参数?在不破坏物理定律的情况
下,它们能不能不⼀样?
在相对论之外,粒⼦物理理论在概念上区别对待引⼒质量和惯性
质量,但是在实验中,我们认为它们是⼀样的。这是⼀条重要线索,
它们在深层次上是有关联的。
沉重的问题
先来总结⼀下,这⾥是质量的⼏个奇怪之处。
物体的质量不仅仅包括其各个部分的质量,还包括把各个部分束
缚在⼀起的能量。但是我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质量实际上就像⼀个标签或者⼀个电荷(并不是什么实实在在
的“东⻄”),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有些粒⼦有质量(受希格斯场
影响),⽽另外⼀些没有。
⽆论通过惯性还是引⼒去测量,质量都是⼀样的。但是我们还是
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有意思的是,所有的质量谜团都加深了我们对宇宙其他部分的理
解。你应该还记得,星系的旋转曲线和质量缺失的问题暗⽰我们,宇
宙中存在⼀种不可⻅物质:暗物质。实际上,我们只知道暗物质有质
量,确切地说是引⼒质量。
对于我们的存在那么重要的东⻄现在还是未解之谜—这有点不可
思议。如果物理学家不能破解谜团,我们⽆法安⼼⼊眠,那我们为什
么要给物理学家付⼯资呢?你可别这么想。科学就是这样的,你钻研
得越深,你遇到的问题就越多。你会真正明⽩质量的谜团是多么巨
⼤。
现在,我们知道的是,质量是使宇宙运转起来的⼀个基本特性,
它明显与运动相关(想想能量、惯性、引⼒)。我们⼀直在试图理解
庞⼤、神奇的宇宙,弄清楚这些联系⽆疑是有帮助的。破解质量谜团
真的是件很酷的事情。
第6章 为什么引⼒与众不同?
⼩引⼒,⼤问题
你⼀定知道什么是引⼒。控制恒星的运动,制造⿊洞,让苹果掉
下来砸在某位⼤名⿍⿍但⼜毫⽆头绪的科学家脑袋上—这些都是引⼒
的功劳。
但你真的了解引⼒吗?
引⼒的存在如此普遍,但和其他基本作⽤⼒的⼯作模式⽐较⼀
下,我们⽴刻就会发现它很另类。和其他形式的⼒相⽐,引⼒的强度
出奇地弱,⽽且它⼀般只能让物体互相吸引,⽽不能让它们互相排
斥。当你站在量⼦⼒学的⾓度看待引⼒时,事情就变得⼀点也不好玩
了。
引⼒因“不合群”⽽显得神秘,这让科学家很苦恼,因为理解世间
万物的关键就在于掌握其模式。举⽬四望,你也许会觉得这个美妙的
世界纷繁复杂,变幻莫测。不过,发现了事物背后的模式,你就能理
解这⼀切了。这就像分析某个⼈的⽹⻚浏览记录,借此多了解他⼀
些。不过话说回来,你可能对宇宙的这⼀部分没什么兴趣。

但是物理学家总是想通过模式理解物质,这也是他们痴迷于理论
统⼀的原因40。然⽽,引⼒的“不合群”是实现这个愿望的极⼤阻碍。
在这⼀章,我们会探索为什么引⼒如此特别,为什么它的⼒度只够扯
下⼀个普通的⽊⽠或者放倒⼀头⽺驼。引⼒的秘密就像⼀个深深的
洞,就让我们掉落其中吧,说不定还能吸引到⼀些答案呢。
引⼒为什么这么弱?
每个⼈都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在地球上?我们的答
案是:因为有引⼒。如果没有它,我们都会飘浮在太空中,⽽整个宇
宙也会变成⼀团漆⿊且充满尘埃和⽓体的庞⼤混沌体,没有⾏星,没
有恒星,没有奇特的热带⽔果,没有星系,也不会有你们这些爱看趣
味物理学读物的帅哥美⼥。引⼒的存在如此⼴泛,但它的⼒道⾮常
弱。
引⼒有多弱呢?粗略地说,对于其他三种基本作⽤⼒,它的强度
⼤约是1/1036倍。为了更直观地感受这个差距,你可以回想⾃⼰在⼀
年级的时候是如何学习“分数”这个概念的。你把1个⽊⽠等分成4份,
那么每份就是1/4个⽊⽠,这很容易。那如果把它等分成1036份,那么
每份……要⽐单个⽊⽠分⼦41更⼩。事实上,你可能要切200万个⽊⽠
才能成功地得到单个⽊⽠分⼦。

做个⼩实验你就知道引⼒到底有多弱了。你不需要在地下室搭建
粒⼦加速器,随便找⼀块磁铁从上⽅吸住⼀枚铁钉即可。铁钉被整个
地球的引⼒向下拽,但⼀块⼩⼩的磁铁产⽣的磁⼒⾜以让铁钉保持悬
浮,⽽不⾄于掉到地上。⼀块⼩磁铁就可以抗衡整个⾏星,可⻅磁⼒
⽐引⼒强⼤得多得多。
此时此刻,你⼤概会觉得奇怪:既然引⼒这么弱,为什么它在我
们的宇宙中如此重要?难道它不应该被其他的⼒彻底碾压吗?它难道
不应该像⻰卷⻛中的⼀个喷嚏42⼀样,毫⽆存在感吗?它怎么会让⾏
星绕着恒星转圈,让我们⽆法像超⼈那样在空中⻜来⻜去?既然其他
形式的⼒如此强劲,它们为什么没有轻易消除引⼒的作⽤,在宇宙中
彻底抹掉它?

答案是,在超⼤尺度、超⼤质量的情况下,引⼒会变得⾮常重
要。43强核⼒和弱核⼒都是短程⼒,⼀般只在亚原⼦尺度上起作⽤。
电磁⼒的强度远超引⼒,却不能成为主宰恒星和星系运动的作⽤⼒,
因为引⼒有⼀项有趣的属性:引⼒是单向作⽤⼒,只会使物体相互吸
引,⽽不会使它们分开。44这⾥的原因很简单:引⼒的⼤⼩和物体的
质量成正⽐,⽽质量不能是负的。与之相反,电磁⼒涉及两种类型的
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弱核⼒和弱核⼒也涉及类似的属性,它
们是超荷和⾊荷45,同样具有多重数值。

引⼒也差不多,但⼜不完全相同。你可以把质量当作粒⼦的引⼒
荷(gravity charge),它决定了该粒⼦会受到多强的引⼒。但质量不
可能取负值,所以引⼒不会使粒⼦相互排斥。
这⼀点⾮常重要,因为这意味着引⼒是不能互相抵消的。在⼤尺
度上,电磁⼒可以相互抵消。如果太阳基本只带正电荷,⽽地球基本
只带负电荷,那它们之间的引⼒会⼤得惊⼈。如果这是真的,我们的
⾏星早就被拽进太阳⾥了。
然⽽,地球所带正电荷与负电荷的数量基本各占⼀半,太阳差不
多也是这样,所以它们之间的电磁⼒⼏乎可以忽略掉。地球的正电荷
吸引太阳的负电荷,同时排斥太阳的正电荷;地球的负电荷吸引太阳
的正电荷,同时排斥太阳的负电荷。总体算下来,所有的电磁⼒互相
抵消。

这并不是什么巧合。在强⼤的电磁⼒作⽤下,电荷会被反复调
整,直到所有残余的不平衡都消失。在宇宙早期(那时它很年轻,只
有40万岁,那是没有⽊⽠的时代)这个过程就基本完成了,⼏乎所有
的物质都以中性的形态存在,电磁⼒也达到平衡。
既然太阳和地球间的电磁⼒总体为零,⽽且弱核⼒和强核⼒在远
距离上也没什么效果,那剩下的就只有引⼒了。这就是引⼒在⾏星和
星系尺度上成为主导的原因:其他的作⽤⼒都达到了平衡态。这就好
⽐在宴会上,其他⼈都结伴回家,只剩下引⼒孤零零地站在那⾥,尽
管它有的是吸引⼒。因为引⼒只有吸引⼒,它不会⾃我抵消。

总之,引⼒有两个⼈们⾄今还⽆法解释的有趣特性:(1)和其他
⼏种基本作⽤⼒⽐起来,它很弱,这就好⽐在战场上,其他⼈都拿着
《星球⼤战》⾥的光剑,⽽引⼒却拿着⼀把⽛刷;(2)其他的作⽤⼒
会根据物体的属性吸引或者排斥它们,只有引⼒不管三七⼆⼗⼀,统
统表现为吸引。为什么它这么特别?我们不知道。
量⼦⼒学也拿引⼒没办法吗?
尽管不完全如此,但是引⼒差不多遵循其他三种基本⼒所设定的
模式。我们可以将它同其他⼏种⼒进⾏⽐较,将质量当作某种电荷。
但是,引⼒的强度很弱,⽽且是单向的。这种明显的不⼀致意味着它
不符合现有的模式,或者还有什么重要的部分我们没有发现。
事实证明,在更深的层次,引⼒也显得很怪异。我们有⼀种可以
同时解释所有物质粒⼦和三种基本作⽤⼒的数学框架,叫作量⼦⼒
学。在量⼦⼒学⾥,所有的东⻄都可以⽤粒⼦来描述,三种基本作⽤
⼒也不例外。当⼀个电⼦推另外⼀个电⼦时,它并没有使⽤“⼒”或某
种不可⻅的⼼灵感应来驱使对⽅运动。物理学家认为,这种相互作⽤
来⾃⼀个电⼦向另⼀个电⼦扔出的某种粒⼦,这可以转移⼀部分动
量。对于电⼦,这个携带⼒的粒⼦是光⼦。在弱相互作⽤下,粒⼦交
换W玻⾊⼦和Z玻⾊⼦。粒⼦通过交换㬵⼦46来表现强相互作⽤。
在这个量⼦⼒学框架下,第4章介绍的粒⼦物理标准模型可以成功
地解释⼤多数的⾃然现象。(注意,这个 “ ⼤多数 ” 是 5% 的宇宙中
的“⼤多数”。)按照量⼦粒⼦的⽅式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在实验中看
到的现象都能得到解释,这也可以预⾔我们还未看到的东⻄,⽐如其
他种类的物质粒⼦或者希格斯玻⾊⼦。这甚⾄可以解释弱核⼒为什么
是短程⼒:因为搬运这种⼒的粒⼦质量很⼤,这限制了它们的运动距
离。然⽽,标准模型有⼀个很⼤的问题:⽤同样的理论不能很好地解
释引⼒。
引⼒⼦是基本粒⼦还是漫画中的超级恶
棍?
有两个原因使得引⼒不能⽤量⼦⼒学解释。第⼀,如果要把引⼒
融⼊标准模型,那么我们需要⼀种粒⼦⽤于引⼒的传递。物理学家创
造性地把这种假想的粒⼦命名为引⼒⼦。如果真有这种东⻄存在,那
就意味着,当你坐着或站着被引⼒吸引的时候,你⾝体的所有粒⼦和
地球的所有粒⼦在持续地互相投掷和接收微⼩的量⼦球。⽽地球之所
以会围绕太阳公转,是因为⼀股恒定的引⼒⼦流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互
换。问题是,从来没有⼈观测到引⼒⼦的存在,所以这个理论也可能
完全是错的。

物理学家不能轻松地将引⼒量⼦化的第⼆个原因是,我们已经有
了⼀个伟⼤的引⼒理论,也就是在1915年由爱因斯坦提出来的那个。
它叫作⼴义相对论,其⾃⾝⾮常完美。⼴义相对论从⼀个全新的⾓度
诠释引⼒,认为引⼒不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是空间⾃⾝扭
曲的效果。这是什么意思呢?爱因斯坦意识到,如果把空间想象成某
种动态的流体,或者⼀块可以变形的弹性板,⽽不是某种抽象的概
念,也不是躲在物质后⾯的背景,引⼒就变得很简单了。因为质量
(或者能量)的存在会弯曲它周围的空间,从⽽改变物体的轨迹。在
爱因斯坦的理论⾥,引⼒不是⼀种⼒,它只是时空弯曲的⼀种体现。

⼴义相对论认为,地球之所以会绕着太阳转⽽没有⻜向遥远的太
空,并不是因为地球被某种⼒困在了轨道上。它围着太阳转,是因为
太阳周围的空间以这样⼀种⽅式弯曲了—地球以为⾃⼰沿着⼀条直线
运动,实际上它沿着⼀个圆(或⼀个椭圆)运动。这样⼀来,引⼒质
量不再被看作部分粒⼦有部分粒⼦没有的特殊荷⼦,它衡量的是⼀个
物体可以多⼤程度地弯曲它周围的空间。尽管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怪
异,但这成功地解释了局部引⼒、宇宙尺度的引⼒,以及很多在太空
中看到的奇异现象。这可以解释光线经过天体后的偏转和GPS的⼯作
原理,还曾预⾔了⿊洞的存在。
这⾥的问题在于,⼴义相对论⾮常完美,我们觉得它很可能是对
⾃然的正确解释。可是,另⼀个基础理论—量⼦⼒学—似乎也是对⾃
然的正确解释,但我们还没有办法把它们合并到⼀起。
这两套理论之所以很难统⼀,⼀部分原因在于它们从完全不同的
视⾓理解这个世界。量⼦⼒学把空间看作平坦的背景,⽽⼴义相对论
却认为空间是动态的、有弹性的事物(时空)。那么,引⼒究竟是⼀
种时空弯曲现象,还是粒⼦之间⻜来⻜去的量⼦⼩球造成的?如果我
们的宇宙中除了引⼒之外所有的东⻄都是符合量⼦⼒学的,那么引⼒
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则。然⽽到⽬前为⽌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引⼒
⼦是真实存在的。
更⼤的问题在于,我们甚⾄⽆法想象这两套理论合⼆为⼀之后,
量⼦引⼒理论会是什么样⼦。物理学家常常⽤理论预测某种粒⼦的存
在,然后通过实验找到实证,顶夸克和希格斯玻⾊⼦都是这样被发现
的。但在统⼀两套理论上,⼈们却没有成功过,只是不断抛出⼀些荒
唐的结论,⽐如“⽆穷⼤量”。(理论上来说)理论学家是⼀群聪明
⼈,他们也有⼀些好点⼦,也许在之后的某天,这些点⼦会帮助⼈们
完成统⼀的理论—⽐如弦论或者圈量⼦引⼒—但平⼼⽽论,现在⼈们
的进展太慢了。第16章会有更多关于统⼀理论的内容。
⿊洞对撞机可以发现引⼒的秘密吗?
总的来说,在基本作⽤⼒之家⾥,引⼒是个和兄弟姐妹⼤为不同
的家伙。它可能是被“宇宙太太”收养的,也可能是她出轨的结果。引
⼒⽐其他形式的⼒弱很多,⽽且是单向的(只吸引不排斥),它似乎
⽆法像其他作⽤⼒⼀样融⼊同样的理论结构,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为什
么。这些都是宇宙中的重⼤谜团。为了解答这些难题,⼈们正在做什
么呢?
⼀种⽅法是⽤实验检验宇宙运作的规律,再想出⼀些聪明的理论
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希望能同时检验⼴义相
对论(经典引⼒)和量⼦⼒学效应,如果它们中只有⼀个是对的,我
们还要看看谁对谁错。⽐如,如果观测到两个有质量的物体相互交换
引⼒⼦,我们就可以证明引⼒必然是⼀种量⼦现象。
如果真的可以这样做那就太好了,但我们得想想这个实验有多难
做。引⼒⾮常弱,整个地球产⽣的引⼒也难以抗衡⼀枚⼩磁铁产⽣的
磁⼒。把两个粒⼦放到⼀起,它们之间的引⼒微乎其微,强⼤的电磁
⼒、弱核⼒和强核⼒却可以轻易让它们弹开。
想要观测到引⼒⼦,我们需要动⽤质量很⼤的东⻄。对于这样的
实验,我们要碰撞宇宙尺度的巨⼤物体,这样可以消除所有其他作⽤
⼒的影响。不,我们不打算撞击⼏百万千克的⽊⽠。47请把脑洞开得
再⼤⼀点,试着想想不可思议的⿊洞碰撞机。
让两个宇宙尺度的⼤质量物体相撞,这就是在量⼦层⾯探测引⼒
所需要的。显然,这不是⼈能够建⽴和操作的实验(合理的预算估计
会让《星球⼤战》中的“死星”⻜船都显得很便宜)。好在宇宙本⾝就
是⼀个充满了奇异物品的⼤世界。只要耐⼼寻找,你⼏乎可以找到任
何想要的东⻄,包括相撞的⿊洞。
这种事通常是不会按计划进⾏的,⽽且是不可重复的。不过通常
来讲,当⿊洞彼此靠近的时候,双⽅都想要吞噬对⽅。这正是科学家
们寻找的情况。在宇宙的某些地⽅,⿊洞正在彼此绕转,进⼊死亡螺
旋,在它们合并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引⼒⼦向四⾯⼋⽅放射。我们要
做的就是看到它们!这并不容易。⿊洞碰撞产⽣的引⼒⼦也不容易识
别。引⼒很微弱,这意味着即使有⼀个引⼒⼦从你⾝边掠过,你也⼏
乎感觉不到什么。还记得中微⼦吗?那个像幽灵⼀样的粒⼦能穿过1光
年厚的铅。和引⼒⼦⽐起来,中微⼦简直就像聚会上和谁都能聊两句
的交际花。实际上,⼈们通过计算发现,即使是在引⼒⼦的强放射源
附近,像⽊星那样⼤的接收器探测到引⼒⼦的频率也只有10年⼀个这
么低。
我们如何进⼊⿊洞?
既然我们很难看到单个引⼒⼦,那我们怎么知道引⼒是否可以⽤
量⼦理论解释呢?这⾥还有⼀种⽅法,就是找出某种情况,使得两种
理论给出不⼀致的预⾔。这可以⽤来检验两种理论哪个对哪个错。⽐
如,⼈们正在考虑⼀个不太现实的⽅案:探索⿊洞的内部。
⼴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在⿊洞的内部存在⼀种叫作“奇点”的地
⽅,在那⼀点上物质的密度⾮常⾼,那⾥的引⼒场强度因⽽趋于⽆穷
⼤。在那⾥,你会经历⼀种“⽆法理解”的状态,这是真的,因为那⾥
的时空会弯曲成你完全⽆法想象的形态。⼴义相对论认为,这种奇点
是可以存在的,但量⼦理论可不这样认为。根据量⼦⼒学的基本原
理,物体不可能分离到只剩下⼀个孤⽴的点(⽐如奇点),因为其中
总会存在⼀些不确定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两种理论必然有⼀个是错
的。如果我们能知道⿊洞内部到底是什么样⼦,我们就能得到⼀些⾄
关重要的线索,从⽽理解量⼦⼒学和引⼒是怎样共同作⽤的。很遗
憾,进⼊⿊洞⽽不被它摧毁,在那⾥做实验,然后从那不可能逃脱的
引⼒场⾥逃回地球,这⼀切⽬前想想就令⼈发怵。
还有别的吗?
我们不能通过⿊洞找到引⼒⼦,但我们可以通过⿊洞死亡前的旋
近得到些信息,因为它们会产⽣引⼒波。
具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时会使周围的时空产⽣涟漪,这种时空
的波动就叫作引⼒波。这就好⽐你⽤⼿在装满⽔的浴缸⾥来回移动。
⼿的运动激起的⽔波可以⼀直传到浴缸的另⼀头。⼤质量的物体在空
间⾥运动时也会带来类似的效果。运动的质量弯曲空间,对其产⽣的
扰动也会像波纹⼀样传播开来。
有意思的是,当引⼒波经过时,沿着它路径⽅向的每⼀个物体都
会被拉伸和扭曲。⼀个圆会瞬间变为⼀个椭圆,⼀个正⽅形会瞬间变
为⼀个⻓⽅形。听起来很酷,是不是?先别急着去看你⼿⾥的书是不
是正在变形,你要知道,引⼒波能够引起的时空扭曲⼤概只有原物体
尺⼨的1/1020。也就是说,如果你有⼀根1020毫⽶(10光年)⻓的棍
⼦,那么引⼒波⼤约能让它变短1毫⽶。这个效果是很难测量的。

不过,科学家既聪明⼜有耐⼼。他们建造了⼀个实验室,取名为
LIGO ( 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激光⼲涉
引⼒波天⽂台)48。它由两个互相垂直的4千⽶⻓的管道组成,科学家
利⽤激光测量两个管道顶端的距离变化。当引⼒波经过时,会在某⼀
个⽅向拉伸空间,⽽在另⼀个⽅向压缩空间。通过测量激光在每个管
道中反射若⼲次后再叠加产⽣的⼲涉条纹,物理学家可以很精确地测
出两者之间的空间是不是被拉伸或被压缩了。
2016年,在花费了6.2亿美元的经费和数⼗年的观测时间后,科学
家终于识别出了⾸个引⼒波信号。这个发现完美地证实了爱因斯坦引
⼒会弯曲时空的理论。糟糕的是,我们⽆法从中得知引⼒是如何在量
⼦视⾓下发⽣作⽤的,因为引⼒波不等同于引⼒⼦。这就好⽐证明了
光是存在的,并不等同于证明了光是由光⼦组成的。不管怎样,这是
⼀个重量级发现,应该得到⼈们的重视。
也许引⼒就是很特别?
那要怎样解释引⼒的奇特属性呢?为什么它这么弱,为什么它不
能和其他作⽤⼒的理论统⼀起来呢?
也许引⼒本来就是特殊的。没⼈规定引⼒必须和其他作⽤⼒相
似,我们也不⼀定要⽤同⼀套理论解释所有⼒。有⼀个更⼤的问题我
们必须时刻铭记于⼼:我们对宇宙的⼤部分基本原理尚不清楚。很多
时候,我们的假设会被推翻,或者只适⽤于某些特定的情况。也许引
⼒就是和我们之前看到的所有东⻄完全不⼀样,也许它并不特殊,两
种可能都存在。记住,我们的⽬的是理解宇宙,我们应该避免先⼊为
主地假设它应该是个什么样⼦。
如果引⼒真的很特殊,和其他的基本作⽤⼒不同,这也可能是解
答更⼤物理问题的线索。这可能意味着引⼒是某种更本质的存在,和
宇宙的基本结构密不可分。我们往往能从特例中学到更多东⻄,⽽且
我们也不缺乏能够解释神秘现象的精彩想法。

有⼀种⼗分⼤胆的说法,⽤“额外维度”解释引⼒为什么这么弱。
这⾥说的可不是你在漫画⾥看到的那种异次元空间,这⾥的关键在
于,你所在的空间可能⽐你以为的维度更多。⼀些物理学家提出,引
⼒强度很弱是因为它被稀释到了其他维空间⾥,形成了⼀些我们看不
到的微⼩环路。如果你把其他维空间都考虑进来的话,引⼒强度就会
像其他类型的⼒⼀样强。我们会在第9章详细讨论这个理论。
我们谈到了统⼀量⼦⼒学和⼴义相对论的⼀些困难,以及探测引
⼒⼦的困难,尽管如此,物理学家也没有放弃以统⼀的理论解释已知
的所有⼒。我们离预⾔⼀切的简单理论有多远?我们会在第16章介绍
这⽅⾯的进展。
这意味着什么?
揭开引⼒的神秘⾯纱对于理解我们所在的世界极为重要。不要忘
记,引⼒基本上是唯⼀可以在宏观尺度上发挥作⽤的⼒。这意味着,
它是决定宇宙形状和最终命运的关键作⽤⼒。引⼒可以弯曲时空这⼀
事实,也可能带来某些令⼈兴奋的结果。我们很有可能永远⽆法访问
太阳系以外的恒星系,因为那太遥远了。但如果能够解开引⼒的谜
团,那么我们或许会更清楚如何弯曲和控制空间,或者如何制造和操
控⾍洞。如果这能实现,那么凭借折叠时空的本领,⼈类畅游宇宙的
狂野梦想就可能变为现实。引⼒可能蕴藏着这⼀切的关键。谁说引⼒
只会把你困在地⾯上?
第7章 什么是空间?
为什么空间如此⼴阔?
我们在前⾯⼏章讲了和物质有关的谜题,包括组成宇宙的最⼩单
元,以及它们如何运作。可是,即便我们理解了⾝边这些有形的东
⻄,依然有⼀个隐藏在背景中的谜团悬⽽未决,这个谜团的主⾓就
是“背景”本⾝:空间。
那么,空间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你去问物理学家和哲学家空间的定义是什么,你恐怕会卷⼊
⼀场冗⻓的讨论,然后被⼀堆听起来很⾼深但毫⽆意义的词搞得晕头
转向。如果再给你⼀次机会,你⼤概不会⼀上来就找哲学家还有物理
学家进⾏这种⾼深的讨论。
空间是给世间万物当背景的⼀⽚⽆尽的虚空吗?空间是⽤来填充
物体与物体之间缝隙的虚空吗?或者,空间是某种和流动性有关的物
质,就像加满⽔的浴缸?
这样看来,空间的本质反⽽成了宇宙中最⼤的谜团。做好准备,
接下来的内容会越来越空的。
空间是个东⻄吗?
和很多艰深的问题⼀样,“什么是空间”听起来不是个很难回答的
问题。可是,如果你尝试挑战⾃⼰的直觉,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你会
发现⾃⼰很难找出⼀个清晰的答案。
⼤多数⼈把空间想象成⼀⽚空旷的场地,⽐如⼀个空荡荡的仓
库,或者宇宙万事上演的舞台。
基于这个观点,空间从字⾯上理解就是⼀个静静地待在那⾥的空
洞,等待着有什么东⻄填满。这类似于我们说的“我要留点地⽅(胃
⼝)吃饭后甜点”或者“我找到⼀个停⻋的好地⽅”中的“地⽅”。

从这个概念出发,空间即使没有被填满,它本⾝也是⼀个独⽴的
存在。这么说吧,如果宇宙中所有物质的总和是有限的,那么你总能
⾛到⼀个⾜够远的地⽅,把宇宙中所有的东⻄都甩到⾝后。49那时呈
现在你⾯前的将是绝对虚空的⽆尽世界。也就是说,空间是可以⽆限
延伸的虚空世界。
这种东⻄有可能存在吗?
这种对于空间的描述听起来合情合理,也符合我们的⽇常经验。
然⽽我们要牢记之前的教训,每当我们想当然地觉得某个事情肯定没
错(⽐如地球是平的,⽐如吃很多⼥童军饼⼲有益健康)的时候,我
们都应该抱着怀疑的态度退后⼀步,再仔细检查⼀下。更重要的是,
我们应该考虑那些能够解释同样的现象但机制完全不同的理论。也许
我们漏掉了什么,或者有某些相关的理论,在它的框架下我们对宇宙
的体验只是它的⼀个特例。鉴定前提假设有时候是很困难的,尤其是
那种看起来很⾃然、很直截了当的前提假设。
既然要重新审视空间,那我们不妨看看这些似乎合理的空间的理
论。我们是否可以假设空间必须和物质并存?如果空间本⾝只不过是
物质之间的 “ 关系 ” 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不可能存在纯粹
的“空”间,因为不包含物质的空间从概念上是说不通的。打个⽐⽅:
如果你要丈量两个粒⼦的间距,那么你要先有两个粒⼦才⾏。在没有
任何物质粒⼦的尽头,空间的概念也就终⽌了。那没有物质的地⽅⼜
是什么呢?反正不是空的空间。
关于空间,这个思考的⾓度很奇怪,它违反了我们的直觉,特别
是在我们对“⾮空间”毫⽆概念的情况下。但是⼀个理论很怪异并不代
表它没有物理学意义,就让我们保持⼀种开放的⼼态来看待吧。
我们要找的是哪种空间?
到底哪⼀种对于空间的解释是正确的呢?空间是⼀个等待被填满
的⽆穷⼤的空洞,还是必须与物质共存的东⻄?
事实上,我们可以确定两者都不是。空间绝不是什么巨⼤的空
洞,也不仅仅作为物质之间的关联⽽存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
们观测到了不⽀持任何⼀种理论的现象。我们发现空间会扭曲、荡漾
和膨胀。现在你⼀定在想:“什,什么?”如果没有⾛神的话,你⼀定
会惊讶于空间会弯曲和膨胀。这是什么意思?这怎么可能?如果空间
本⾝只是⼀个概念,那么它不可能产⽣弯曲或者膨胀这样的形变,就
像它不可能被切成丁和⾹菜⼀起炒。50如果空间是⽤来给物体定位的
标尺,那我们该如何测量空间本⾝的弯曲和膨胀呢?问得好!对⼤多
数⼈来说,空间弯曲这个概念之所以令⼈费解,是因为⼀直以来我们
都把空间脑补成⼀块看不⻅的幕布。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你可能会
把空间想象成⼀个剧院的舞台,它的地板和墙壁都是硬⽊板做成的。
你可能会觉得这世上没有什么⼒量可以掰弯这样的舞台,因为这是⼀
个抽象的框架,它本⾝并不是宇宙的⼀部分,它所包含的部分才是宇
宙。
很可惜,事情并不像你想的那样。为了能⽤⼴义相对论那样前卫
的思想来理解空间,你必须把空间当作⼀个具有物理属性的东⻄,⽽
不是把它看作⼀个抽象的剧院舞台。你必须努⼒想象空间具有的属性
和⾏为,宇宙中的物质对空间会产⽣影响。你可以掐住空间,挤压
它,甚⾄⽤⾹菜填满它。51
听到这些,你可能很想吐槽:“我去#@#¥?!?!”你⼀定觉得这
些简直是胡⾔乱语,你甚⾄会⼀脸嘲讽地把这本书扔到墙上。这些都
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为。我猜之后你还是会把书捡起来,耐着性⼦继
续听我们掰扯,因为我们还没讲到真正“丧⼼病狂”的部分呢。等我们
全都掰扯完,你⼤概已经⽆⼒吐槽了,但我们还是要认真仔细地把这
些概念掰开了揉碎了说个清楚,只有这样才能让⼤家很好地理解关于
空间的各种理论,欣赏它背后那些奇特的、尚未揭开的谜团。
黏黏空间,任你畅游
空间是⼀个具有物理属性的实体,可以荡漾和弯曲—这该如何理
解呢?
这意味着,空间不是⼀个(超级⼤的)空房间,⽽更像⼀⼤团黏
糊糊的物体。⼀般情况下,物体可以在这团黏性物质⾥顺畅移动,就
像我们可以在充满空⽓的房间⾥⾛来⾛去,⽽不会注意到周围的空⽓
分⼦。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团黏性物质会扭曲,这时穿过它的物
体的运动轨迹也会随之发⽣改变。除了扭曲,它还可以收缩和荡漾,
其中的物体也会随之发⽣形变。

⽤黏性物(以下统称为“空间黏性物”)⽐喻空间并不⼗分恰当,
但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概念。我们要明⽩,我们此时此刻所处的空间不
⻅得是某个固定的、抽象的东⻄。52相反,它是⼀个实实在在的东
⻄,可以在你察觉不到的情况下伸展、摇摆、扭曲。
或许⼀个空间的涟漪刚刚穿过你,也可能我们正沿着某个奇怪的
⽅向被拉⻓,但我们对此⼀⽆所知。实际上,直到最近我们才发现这
团黏性物⼀直在动来动去,⽽不是安静地待在那⾥,但它不粘在任何
地⽅,这导致我们之前误以为它是某种虚空。
这个空间黏性物都能⼲些什么?它能⼲的怪事可多了。
⾸先,它可以膨胀。让我们认真思考⼀下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
着空间中的物体,即使它们并没有移动,也会距离彼此越来越远。还
是⽤我们之前的⽐喻,你可以想象⾃⼰坐在⼀⼤团黏性物⾥,这团包
裹着你的黏性物忽然开始膨胀。这时你对⾯还坐着⼀个⼈,即使你们
俩相对这团黏性物都没有移动,你对⾯的这个⼈也会离你越来越远。
我们怎么知道空间在膨胀呢?难道我们⽤来测量距离的尺⼦不会
随着空间⼀起膨胀吗?的确,组成尺⼦的原⼦之间的空间也会膨胀,
这些原⼦也会彼此远离。假设我们的尺⼦是⽤很软的太妃糖做的,那
么它会膨胀。但如果我们有⼀把很坚硬的尺⼦,它内部的原⼦之间有
很强的结合⼒(电磁⼒),那么这把尺⼦可以维持原有的⻓度,利⽤
这种尺⼦我们可以观察空间是否膨胀了。
之所以说空间可以膨胀,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现象—暗能
量就是这样被发现的。我们知道宇宙在早期曾以⼗分惊⼈的速度膨胀
和扩张,如今相似的事情仍在持续发⽣。第14章有关于⼤爆炸(宇宙
早期膨胀的机制)的讨论,第3章有关于暗能量(⼀种正在推动宇宙膨
胀的物质)的讨论,如果感兴趣的话,你可以看看这两章。
其次,空间还可以扭曲。黏黏空间就像太妃糖⼀样可以被挤压变
形。在爱因斯坦的⼴义相对论⾥,空间的这种特性正是引⼒的本质—
空间弯曲产⽣了引⼒。53如果物体具有质量,那么它周围的空间就会
扭曲形变。
⼀旦空间发⽣形变,其中的物体就不再沿着设想中的轨迹运动
了。在⼀块被弯折的黏性物⾥运动的棒球不再沿直线运动,它的运动
⽅向会朝着黏性物弯曲的⽅向发⽣偏转。如果空间被⼀个质量很⼤的
物体(⽐如保龄球)严重扭曲,那么这个棒球的轨道甚⾄会变成⼀个
环状,就好像⽉球围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或者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
道。

这种情况我们⽤⾁眼就可以观察到!⽐如,光线在经过太阳或者
暗物质团这类⼤质量天体时会发⽣偏转。如果引⼒是具有质量的物体
之间的相互作⽤⼒—⽽不是空间弯曲的表现—那它对光⼦应该没有影
响,因为光⼦是没有质量的。因此,只有⽤空间弯曲理论才能解释为
何光⼦的轨迹会发⽣偏转。
最后,空间可以荡漾。如果空间可以伸展和弯曲,那么它有这种
特性也不算离谱。有意思的地⽅在于,拉伸和弯曲是可以在空间这个
黏性物⾥进⾏传播的,这就是引⼒波。如果空间瞬间被扭曲,这种形
变会像声波或者液体中的波纹⼀样向外传递。这只有在空间具有某种
物理属性时才会发⽣,如果空间只是⼀个抽象的理念或者某种虚空,
那就不会产⽣这种现象了。
我们之所以知道空间的这种波动性是真的,是因为:(1)⼴义相
对论预⾔了它的存在;(2)我们已经探测到了它的存在。在宇宙的某
个地⽅,两个⽆法摆脱彼此的⼤质量⿊洞以疯狂的速度互相绕转,同
时它们对周围空间造成的巨⼤形变如同⽔中涟漪⼀般扩散⾄宇宙深
处。借助⾼灵敏度的仪器设备,位于地球上的我们探测到了这些空间
的涟漪。
你可以把这种涟漪想象成空间反复伸展和收缩所产⽣的波。实际
上,当这⼀涟漪经过某处时,本地的空间会沿着某⼀个⽅向收缩,同
时沿着另⼀个⽅向膨胀。
这听起来太荒唐了,如何确定这是真的?
空间是⼀个实实在在的东⻄,⽽不仅仅是纯粹的虚空,这个听起
来很疯狂的想法来⾃我们的实际经验。观测结果明确指出,空间中物
体的间距并不是在某种隐形的抽象背景下测出来的值,⽽是取决于这
个空间黏性物的属性,这就是我们过⽇⼦、吃饼⼲、切⾹菜时所在的
空间。
如果把空间想象成某种具有物理属性和⾏为的⽣动物体,或许我
们的确可以解释它的扭曲和拉伸,但这⼜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如,你可能会觉得我们以前称为空间的东⻄应该叫作物理学黏
性物(“物㬵”),可是这个黏性物必然被另⼀种物体包含,那么装它
的这个容器就⼜变成空间了,不是吗?这个想法很机智,不过根据我
们已有的了解(尽管极为有限),这个容器并不是必需的。当我们谈
论弯曲时,这种弯曲并不是该黏性物相对于它所在的某个背景所发⽣
的形变,这是⼀种从本质上改变了空间中不同区域的相关性的形变。
不过,空间不需要容器不⼀定意味着这个容器不存在。说不定在
我们讨论的空间之外真的有更⼤的“超级空间”,⽽那才是⼀⽚⽆穷⽆
尽的虚空。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从知晓。
宇宙中是否存在没有空间的区域呢?既然空间就像⼀团黏黏球,
那么会不会有些地⽅的空间不黏?会不会有些区域什么都没有?这些
我们⽬前也说不清楚。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是假定空间存在的,当空间
不存在时这些物理定律⼜会变成什么样⼦?对此,我们⼀⽆所知。
事实上,对于空间的这些新认识是⼈们近期才有的,我们对空间
的认知还处于初期阶段。在很多⽅⾯,我们依然受困于⾃⼰的直觉。
在原始⼈忙着狩猎觅⾷和采摘史前⾹菜的时期,这些直觉还是挺有⽤
的,但是空间的本质和我们想象中的样⼦差别太⼤了,在理解它的过
程中我们必须摆脱直觉的束缚。
空间如何弯曲?
如果这些关于空间弯曲的黏糊糊的概念还不⾜以让你脑仁⼉疼的
话,那么请继续思考关于空间的奥秘吧—空间是平的还是弯的?如果
是弯的,空间朝哪个⽅向弯?

⼀旦你接受了空间可塑的设定,⼀些古怪的问题也就不难回答
了。如果有质量的物体会扭曲它周围的空间,那空间会不会在整体上
有⼀个曲率呢?换句话说,空间这块黏性物不是平直的,你知道戳它
⼀下空间就会抖动和形变,但那会是什么样的形变呢?它会整体下沉
吗?它会笔直地挺⽴吗?对于空间,这些都是可以探讨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会极⼤地影响我们对宇宙的看法。举个例
⼦,在⼀个平坦空间⾥,如果你沿着某个⽅向⼀直⾛下去,那你可以
⽆限地⾛下去。但是在⼀个曲率空间⾥,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假如
空间整体曲率为正,那么你沿着某个⽅向⼀直⾛下去的结果是从相反
的⽅向回到起点!如果不喜欢被别⼈从背后偷袭,那你可要注意了。

曲率空间的概念不太好理解,因为我们的⼤脑不擅⻓去想象这类
东⻄。为什么空间会有曲率呢?我们在⽇常⽣活中(躲避捕⾷者或者
找钥匙的时候)接触的三维空间看起来挺稳定的呀(即使被能操控空
间曲率的外星⼈袭击了,我们也相信空间可以迅速恢复原状)。
空间有曲率到底意味着什么?让我们花⼀秒钟时间假装⾃⼰是⽣
活在⼆维空间⾥的⽣物。我们所在的世界就像⼀张薄薄的纸⽚,换句
话说,我们只能朝两个维度的⽅向移动。假如我们⽣活的这张纸⽚是
严格意义上的平⾯,它就被称为平坦空间。

如果这张纸⽚由于某种原因弯折了,那这个空间就是弯曲的。
折弯这张纸的⽅法有两种,⼀种是让纸上的所有曲线都朝着同⼀
个⽅向弯曲(曲率为正),另⼀种是让纸上所有曲线朝着不同的⽅向
弯曲(曲率为负),得到的形状很像⻢鞍或者薯⽚(健康指数为
负)。
现在最酷的部分来了:如果空间各处都是平坦的,那代表空间的
这张纸⽚就可以向四周⽆限伸展。但如果空间各处都具有正曲率,那
它最终只有⼀种形状,那就是球形,更严谨的说法是球状体。这样⼀
来,我们⽣活的空间就变成了⼀个封闭体。它就好像⼀个⼟⾖的⼆维
表⾯在三维空间⾥的等价物,⽆论你沿着哪个⽅向⼀直⾛下去,最终
都会回到起点。
我们⽣活的空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是平坦的还是有曲率的?
我们到底可不可以说平房是平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确知道答案,空间看上去确实是平坦的,
误差在0.4%以内。科学家们通过两种不同的计算⽅法得出的结果是:
空间(⾄少我们能观测到的空间)的曲率很接近零。
他们⽤的是哪两种⽅法呢?⼀种是通过测量三⾓形的内⾓之和计
算空间曲率。在平坦空间⾥,三⾓形的内⾓之和是遵循⼀定规律的,
但在曲率空间⾥情况就不同了。我们把空间⽐作⼀张纸,在摊平的纸
上画的三⾓形和在弯曲的纸⾯上画的三⾓形并不⼀样。

科学家已经测出了宇宙空间中的三⾓形的内⾓和,他们采⽤的⽅
法是观测早期宇宙(还记得第3章介绍的微波背景辐射吗?),研究不
同地点之间的空间关系。测量结果显⽰空间是平坦的。
另⼀种⽅法基于空间弯曲的根源:宇宙的能量。⼴义相对论指
出,宇宙中⼀部分特定的能量(严格地说是能量密度)会决定空间弯
曲的朝向。事实证明,我们测量到的能量密度恰好使得我们观测范围
内的空间不会被弯曲(在0.4%的误差范围内)。
这也许会让你失望,原来我们并没有⽣活在⼀个很酷的三维封闭
式⼟⾖⾥。是啊,谁不希望坐着⽕箭摩托⻋像世界⻜⼈埃维尔·克尼维
尔(Evel Knievel)那样⾼速环游宇宙呢?我们⽣活的宇宙是个⽆聊的
平坦空间,这是挺让⼈扫兴的,但你不好奇它为什么是这个样⼦吗?
据我们所知,“宇宙是平坦的”这件事可是个宇宙级别的巨⼤巧合。

你想想看,既然曲率是由宇宙中物质和能量的多少决定的,那只
要物质和能量⽐现在多⼀点点,空间就会朝着某个⽅向弯曲,如果物
质和能量⽐现在少⼀点点,空间⼜会朝着另⼀个⽅向弯曲。⽬前宇宙
拥有的物质和能量似乎刚好可以在我们所能观测的范围内让空间保持
平坦。具体地说,这个能量密度是每⽴⽅⽶五个氢原⼦这么密。如果
是每⽴⽅⽶六个氢原⼦,或者每⽴⽅⽶四个氢原⼦,那宇宙就是另⼀
种样⼦了。它会更加凹凸有致,反正不是现在这样。
还有更奇怪的呢。空间的曲率也会反过来影响物质的运动,⽽物
质的多少⼜会影响空间曲率的⼤⼩,这就是反馈效应。也就是说,如
果宇宙在早期拥有的物质稍微多⼀点或少⼀点,那今天的宇宙所拥有
的能量密度就不会刚好维持⼀个平坦的空间,⽽会使空间越来越不平
坦。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平坦的空间,这意味着宇宙在早期就极其平
坦,或者存在其他的机制维持空间的平坦。
这是空间最神秘的属性。我们不清楚空间是什么,也不清楚它为
什么恰好是现在这种平坦的样⼦。我们对空间真是⼀⽆所知。
空间的形状
谈到空间的本质,空间曲率并不是唯⼀困扰我们的难题。⼀旦接
受了“空间不⼀定是⽆穷⼤的空洞,它更可能是⽆穷⼤且具有物理属性
的东⻄”这样的设定,那么你就可以提出与之相关的各种奇怪问题。⽐
如:空间到底有多⼤?它拥有怎样的形状?
⼤⼩和形状的背后是空间的数量和分布。你可能觉得这没什么意
思。我们知道空间是平坦的,空间不像⻢鞍或者⼟⾖(或者骑在⻢鞍
上的⼟⾖)。既然空间是平坦的,那就意味着它可以⽆限延伸,对
吗?那可不⼀定!

空间可能是平坦且⽆边界的,也可能是平坦且有边界的,空间甚
⾄可以更奇葩,它可以是平坦且⾃循环的。
空间怎么会有边界呢?其实,平坦的空间也没道理⾮得是⽆边⽆
际的。举个例⼦:你可以把⼀个盘⼦看作是具有平滑连续边界的⼆维
平⾯。根据边界处某些奇异的⼏何属性,三维空间也可能有边界。
更让⼈好奇的是,平坦空间也可以循环。这像我们玩电⼦游戏
(⽐如《爆破彗星》《吃⾖⼈》)的时候,移出画⾯边界的主⾓⾃动
跳⼊对侧的边界。空间也可能具有类似的属性,也许它可以通过某种
我们尚未知晓的⽅式⾃我连接。⽐如,⼴义相对论就曾预⾔⾍洞的存
在。空间上相距很远的两个地⽅可以通过⾍洞相连。是否存在某种简
单的途径可以让空间的边界全都连接在⼀起呢?这我们就不清楚了。
量⼦空间
就像像素构成了电视机屏幕,空间是否可能由离散的空间⼩单元
组成?或者,空间⽆限平滑,在任意两点间都存在⽆数个点?
古代科学家可能没想过空⽓是由细⼩离散的分⼦组成的。毕竟,
空⽓连绵不断,可以充满任意体积的区域,还⾃带有趣的动⼒学特
性,可以形成⻛和⽓候。⽽我们知道,关于空⽓我们喜欢的⼀切(夏
⽇微微拂⾯的凉⻛,还有呼吸顺畅的感觉)实际上是数⼗亿空⽓分⼦
综合运动的结果,那不是单个分⼦本⾝的属性。
平滑空间的理论听起来更靠谱。这是因为我们曾尝试在空间中滑
⾏,这个过程既轻松⼜连贯。没有⼈会像电⼦游戏⾥的⾓⾊那样,抽
筋似的从⼀个像素点蹦到另⼀个像素点,对不对?
不过,我们真的能肯定吗?
然⽽,基于我们⽬前对宇宙的了解,⽆限平滑的宇宙反倒更令⼈
惊讶。这是因为我们知道,除此以外的所有东⻄都像⼥童⼦军饼⼲⼀
样可以量化。⽽且,量⼦物理认为存在⼀个量化的最⼩尺度,⼤约是
10−35⽶54 。从量⼦⼒学的⾓度来看,空间也应该是可以量化的。不
过,还是那句话,我们不清楚是不是这样。
⽆论如何,你不能阻⽌物理学家⼤开脑洞!如果空间是可以量化
的,那么当我们在空间⾥移动时,我们实际上是从⼀堆微⼩单元组成
的区域蹦到了另⼀堆微⼩单元组成的区域。也就是说,空间可以看作
是⼀个由节点连接成的⽹络,这就好⽐⼀个由地铁站点组成的线路系
统,每个节点代表⼀个地点,⽽节点之间的连接代表了这些地点的相
互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哪个地点挨着哪个地点)。这个观点不同于
把空间仅看作物质之间关系的代表,因为即使没有物质,空间的这些
节点也可以存在。
这很有趣,因为即使没有物质,空间的这些节点也可以存在。它
们就是那样独⽴存在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空间其实是这些
节点的关系,⽽宇宙中的所有粒⼦本质上只是空间的属性⽽不是组成
空间的元素。⽐如,它们可能是空间节点的某种振动模式。55
这听上去可能有点牵强,其实不然。⽬前的粒⼦理论也基于空间
中⽆处不在的量⼦场。什么是场呢?就是空间各处都有⼀个相关的
数,或者⼀个相关的值。在粒⼦理论中,粒⼦就是场的激发态。我们
所说的空间可以量化的理论和这种观点差不多。
顺便告诉你,物理学家其实很喜欢这种脑洞—看起来很基础的东
⻄(⽐如空间),其原理竟然⽐⼈们想的更深奥。这让他们觉得⾃⼰
已然窥探到了隐藏在幕后的真相。甚⾄有些⼈猜测节点之间的关系源
于粒⼦间的量⼦纠缠。不过,这只是激动的理论学家的数学猜想。
空间的未解之谜
总结⼀下,迄今为⽌关于空间的未解之谜包括以下⼏个。
1. 空间是个实实在在的东⻄,可它究竟是什么?

2. 我们已知的空间就是全部了吗?在它之外是否存在某种更⼤的
元空间?
3. 宇宙中是否存在⽆空间的区域?

4. 空间为什么是平坦的?

5. 空间是可量化的吗?

6. 为什么会计部的安娜不尊重其他⼈的私⼈空间?

读到这⾥,⽆论你是看懂了还是⿇⽊了,我们都要带你了解关于
空间最最疯狂的学说(没错,后⾯还有更疯狂的)。如果空间是个实
体—不是背景,也不是画框—具有诸如扭曲和产⽣涟漪这样的动⼒学
属性,甚⾄可以被量化,那么我们就要问了:空间还能做什么?
也许空间就和空⽓⼀样,可以拥有不同的物态。在极端条件下,
它可能会变成让⼈意想不到的模样,就像空⽓有液态、⽓态、固态这
些不同的形式。我们熟悉的、喜爱的、占⽤(其实⽤不完)的空间所
呈现的样⼦也许只是众多形态中罕⻅的⼀种,⽽在宇宙的其他地⽅还
存在着其他形态的空间,等着我们去研究和掌控。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利⽤的最奇妙的⼯具就是质量和能
量扭曲空间的特性。想了解空间是什么以及它能变成什么样⼦,最好
的⽅法就是在极端条件下观察它,⽐如观察空间如何被⿊洞这个宇宙
级别的⼤质量天体挤压和拉扯。如果可以近距离观察⿊洞,我们就可
以看到空间是如何被撕碎的,这就像观察你如何被⼀堆废话搞得脑袋
炸裂。
令⼈振奋的是,我们⽐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观测空间的这种
异常形变。之前,我们还⽆法探测到宇宙中穿⾏的引⼒波,⽽现在我
们已经可以探测到摇晃和扰动空间这块黏性物的宇宙事件了。或许在
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更加接近空间的本质,从⽽解答环绕在我们周围
的有关空间的深奥问题。
所以,节省点脑容量,思考这些问题吧,可别把存储空间都⽤完
了。
第8章 什么是时间?
⼀起探索时间的(未知)本质
空间、物质这类基本概念⽐我们设想的要深奥得多。除此之外,
还有哪些基本概念看起来平淡⽆奇,但背后另有⽞机呢?终于到了探
讨这个问题的最佳时机了:什么是时间?
假如你是造访地球的外星⽣物,你时常在咖啡店和杂货店徘徊,
试图通过偷听周围⼈的谈话来学习地球⼈的语⾔,你会发现⼈类经常
谈论时间,但是⼏乎从不谈论时间本⾝究竟是什么!

我们每天都要查看时间。我们会谈论糟糕的⽇⼦、美好的⽇⼦、
久远的⽇⼦、疯狂的⽇⼦;我们会节省时间、遵守时间、抽出时间、
花费时间、削减时间、打发时间;我们会发现时间到了、时间过了、
时间结束了、时间不够了。时间不等⼈!有时候时间过得⻜快,有时
候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有时候时间让我们度⽇如年。我们经
常觉得时间不够⽤,但时间究竟是什么?它是⼀个像物质和空间⼀样
实在的东⻄,还是⼀个凌驾于我们经验之上的抽象概念?
如果你期待物理学家明确回答有关时间的深奥谜题,那恐怕还为
时尚早。时间的本质依然是物理学界最⼤的谜团。就让我们花点时间
仔细聊聊这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吧。
时间如何定义?
和宇宙相关的所有问题中,最有趣的往往是那些看似简单但却极
难回答的问题。当你抓⽿挠腮也想不出答案的时候才会意识到,我们
其实并不了解那些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基本事物。
这些基本问题可能会点醒我们,让我们发现⾃⼰⼀直以来对它们
的认识其实是错误的。(你⼤概还记得,⼈们曾对下⾯这些话坚信不
疑—“地球是平的”“在你⾝上放⼀些⽔蛭就能治好你!”)⼀旦我们得
到了确切⽽具体的答案,我们对宇宙的看法以及在宇宙中的⾃我定位
都会发⽣变化。这可是⼀场赌注很⾼的赌局!
第⼀步,我们需要定义什么是时间。说到底,这就是解决⾼难度
问题的物理⽅式。⾸先,我们要给研究对象⼀个严谨的定义,然后借
助数学描述,⽤逻辑推演和实验检验它。

那么我们如何定义时间呢?如果你当街随机采访⼀些路⼈,让他
们给出⾃⼰的定义,你⼤概会听到类似这样的回答。
“‘当时’和‘此时’之间的差别就是时间。”

“时间可以告诉你事情是何时发⽣的。”
“钟表上显⽰的那个就是时间啊。”
“不知道时间就是⾦钱吗?⾛开⾛开,别耽误我时间!”

这些定义都很合理,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你可以接着
问:“那要如何定义‘当时’和‘此时’呢?”“‘何时’⼜是什么意思?”“钟表
不也是受限于时间的吗?”“哪位有空回答这个问题?”

看起来我们关于时间的探讨很难继续下去了,5657给出定义只是
第⼀步,却已经这么困难了。不过,我们也不⽤太焦虑。⾯对⼀个熟
知的基本概念却给不出精确描述,这种情况⼜不是头⼀次出现,尽
管“什么是时间”听上去像五岁⼩孩就能回答的问题。58⽽且,这也不
是物理学特有的现象,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其他学科⾥。关于什么
是⽣命,⽣物学家已经争论了好⼏⼗年。(甚⾄有⼀个⼤型游说团为
僵⼫争取权益。)神经学家关于意识的争论更激烈,哥斯拉学者59对
怪物的定义也各执⼀词。
定义时间的困难有⼀部分来⾃我们⽇常⽣活中对它产⽣的刻板印
象。时间帮助我们把已经过去的“现在”与此时此刻的“现在”建⽴联
系,我们把此刻的“现在”称为“当下”,然⽽“当下”⼗分短暂,转瞬即
逝。你可以在品尝过巧克⼒蛋糕后再回味⼀会⼉那甜美的味道,但“当
下”⽆法品尝也⽆法挽留。每⼀刻都会从鲜活的体验嗖地⼀下变为褪⾊
泛⻩的回忆。
时间也关乎未来。通过以往和现在的经验推知未来是很重要的能
⼒。⽆论是渴望熬过下⼀个冬天的原始⼈,还是需要有地⽅给⼿机充
电的现代⼈,⼈⼈都需要基于过往的经验未⾬绸缪。我们很难想象没
有时间概念⼈要如何⽣存。

时间的概念对物理学也⾄关重要。事实上,物理学⾃⾝的定义就
包含了时间的概念!物理学,按照权威(维基百科)的说法,就是⼀
门“研究时空中物质及其运动”的学科。⽽“运动”这个概念也是基于时
间的。物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过去发⽣的事推测未来可能发⽣的
事,并研究我们应该做何反应。抛开时间谈物理学是毫⽆意义的。
糟糕的是,任何⼈能够想到的关于时间的任何定义都逃脱不了⽇
常经验的影响。你想想看,就连思考时间这件事都需要时间!外星物
理学家对时间的理解可能是另⼀番模样,因为他们有属于⾃⼰的⼀套
关于世界的体验和思维模式。那种深奥的、外星⼈特有的思维模式,
受困于⾃⼰主观经验的地球⼈⽆法了解。
快说吧,什么是时间?
我们就从雪貂说起吧。
让我们设想⼀个常⻅的情景,以便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家如何看待
时间。假设你的宠物雪貂正在家⾥筹划⼀个恶作剧,它们打算在你进
门的时候把⼀个装满⽔的⽓球砸到你的头上。这种事情太常⻅了,不
是吗?
1. 你吹着⼝哨悠然⾃得地回到家门⼝,对即将发⽣的恶作剧毫不
知情。
2. 捧着⽔⽓球的雪貂们蓄势待发。

3. 你将钥匙插⼊锁内。

4. 雪貂发起进攻。

5. 你变成了落汤鸡。

6. 雪貂笑得前仰后合。

以上每幅图对应⼀个瞬间,呈现了你和雪貂的位置和动作。每幅
图都是静⽌的。如果抛开时间这个概念,那宇宙就是这种不具有变化
和动感的静⽌图像。
幸好宇宙⽐这有趣得多。⼀幅图不是孤⽴存在的,借助时间这个
概念,图和图会通过两种重要的途径建⽴联系。
⾸先,时间会将这些定格的图摆成⼀串,这样它们便有了先后次
序。假如我们打乱这个次序,事情看上去就有些诡异了。

其次,时间赋予了它们因果关系。这意味着某⼀时刻宇宙中正在
发⽣的事情决定了紧接着将要发⽣的事情,这就是⼈们通常说的前因
决定后果。⽐如,前⼀秒还窝在沙发⾥吃冰激凌的你,不可能下⼀秒
就出现在⻢拉松赛场。
物理学家的⼯作就是搞清楚这种因果关系,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宇宙可能或不可能变成什么样⼦。有了相关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根据
某⼀幅静⽌图像推测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图像和不可能出现的图像。正
是因为有了时间,我们才可以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否则我们只
能脑补⼀个静态的宇宙,因为任何⼀种变化或运动都离不开时间的概
念。
怎样才能把上⾯这些概念和我们⽇常⽣活中对时间的体验结合起
来呢?我们可以把这些定格画⾯以很短的时间间隔串起来,使它们变
成画⾯⾃然流畅的电影,只要这个时间间隔⾜够⼩,画⾯想多流畅就
可以有多流畅。60

物理学中经常⽤到的数学⽅法(微积分)就是为此发明的:将很
多微⼩量合并为⼀个平滑变量。看电影的时候,由于画⾯刷新的频率
很⾼,我们不会意识到这其实是由⼀系列定格画⾯组成的。同样,宇
宙的运⾏和演化也可以看作是遵循物理规律依次出现的⼀系列定格画
⾯,⽽时间决定了它们的出场次序和节奏。
我还是不太懂!
如果你觉得上⾯所说的时间的定义还是不够清晰、不够令⼈满意
的话,那你还需要再等等。物理学家、哲学家,还有五岁⼩孩就这个
问题已经争论了⼏百年之久。到⽬前为⽌,对于时间的定义还没有出
现⼀个⼤家都认可的描述。61即使翻开物理学教科书,你也极少能看
到涉及这类问题的内容。时间具有的神秘属性之⼀就是,它很难被确
切定义。它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看待世界和理解世界的⽅式之中,我们
最多只能泛泛地谈论时间,并试图⽤微积分和雪貂这些⽞乎的词分散
读者的注意⼒。
能让我们判断⾃⼰在宇宙中处于何种位置的⼀整套⼯具都默认时
间是持续向前流动的,这在⼤部分情况下是对的。62不过,既然时间
的定义尚不明晰,我们依然可以问东问⻄。为什么会有时间?为什么
时间似乎只能向前流动?它真的只有这⼀种流动⽅向吗?有⼈说时间
是时空的⼀部分,那为什么它和空间的差别这么⼤?我们能回到2001
年去买⾕歌的股票吗?
是时候深⼊探讨⼀下时间了。
时间是第四维度吗?
如果把时间想象成⼀条可以沿着它航⾏的连续轨道,你会⽴刻想
到另⼀个极为相似的宇宙基本概念:空间。⼀个事件可以在时间线上
被分解成若⼲定格画⾯,⼀个运动过程也可以在空间中被分解。这种
相似性让我们很⾃然地思考空间和时间之间是否存在紧密的关联。
事实上,现代物理学认为空间和时间⾮常相似,很多情况下,我
们可以把时间看作⼀个可以移动的维度。先把这个结论放⼀放,和往
常⼀样,我们借助简化的宇宙模型进⾏思考。我们熟悉的空间是三维
的,但我们要把它简化成⼀维的,也就是说,在空间⾥你只能沿着⼀
个⽅向运动。
接下来想象⼀下你家的雪貂是如何在这个⼀维空间⾥⽣活的。清
晨,雪貂醒来,开始了新⼀天的繁忙⽣活(要知道⽔⽓球的恶作剧可
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在你回家之前,它去了好⼏趟⽓球商店。

上图显⽰了雪貂在⼀维空间⾥的移动路径。这个路径也可以⽤空
间—时间的⼆维平⾯来展⽰。事实上,如果你把时间当作第四维,物
理学中⽤来表达运动的数学公式将更为简洁(这⾥假设空间是三维
的,关于多维空间的内容详⻅第9章)。
把两个概念放在⼀起考虑,你会发现它们是更⼤框架下的⼀部
分,这感觉还是很让⼈满⾜的。不过,这⼀操作通常是引导我们深⼊
思考某个概念的第⼀步。这就像你第⼀次把巧克⼒和花⽣酱混着吃,
你觉得这味道好极了,于是你会琢磨怎么把这种吃法发扬光⼤。

但别⾼兴得太早。把时间⽐作空间并不意味着时间具有空间维度
所具有的全部属性,时间在好多⽅⾯和空间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异源
⾃时间的某些基本属性,我们希望通过研究这些差异来理解时空这个
更宏⼤的概念。到⽬前为⽌,我们还不太清楚该从何处⼊⼿。
时间和空间有什么区别?
对⽐时间和空间可以让我们看到它们的相似之处,但更重要的
是,这也让我们注意到了它们的不同之处。你和时间的关系不同于你
和空间的关系。
⾸先,你可以在空间⾥随⼼所欲地移动,你可以绕着圈⾛,也可
以转⾝返回你刚去过的地⽅。你可以改变移动速度,快⼀点或者慢⼀
点。你也可以停下来待⼀会⼉。但是在时间线上,你就没那么⾃由
了。

你在时间线上的运动是匀速的,⼀秒是⼀秒,⾮常精确。63对于
时间,你不能⾛回头路或者绕圈⼦,你不能⼼⾎来潮地返回之前某⼀
时刻并出现在和当时不⼀样的地点。你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造访同⼀个
地⽅,但不能在同⼀时间出现在不同的地⽅。
这就是事情的奇怪之处:⼀个东⻄具有固定的位置在你看来是很
正常的,但你不觉得它可以拥有固定的时间。这是因为时间像波⼀样
向前推进。过去的时刻永远不会再出现了(就像柜台上被吃掉的⼥童
⼦军饼⼲)。但你在空间中的位置却⽐较随意,有⼀些地⽅是你此⽣
都未曾去过的,也有⼀些地⽅是你去过很多次的。从⽣到死,时间的
流逝永远都只有⼀个⽅向。除⾮拥有⼀段传奇的⼈⽣(⽐如乘坐殖⺠
太空船花费⼏代⼈的时间前往另外⼀个星系),否则你在时间线上的
运动和在空间维度上的运动必然⼤不相同。

尽管在我们的理论当中,把时间想象成另外⼀个维度是出于数学
上的便利,但我们要时刻提醒⾃⼰,时间与空间维度是有区别的。这
个区别的根源在于,空间是由相互关联的地点组成的,⽽时间不是。
在我们看来,时间将具有因果关系的定格宇宙画⾯连接了起来,这决
定了我们能利⽤时间⼲什么。
我们可以回到过去吗?
这本书⾥的内容可能会让你怀疑这世上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发⽣
的。我们现在认为不可能发⽣的事,在我们对宇宙有了更好的理解之
后也许会成为可能。要知道,有不少过去觉得难以实现的事情如今都
成为了⼈们⽇常⽣活的⼀部分,⽐如通过⼀个便携的电话设备获取⼤
量知识和⽆⽤的信息。64
但关于时间旅⾏这件事,现代物理学家们⾮常肯定地认为它不可
能发⽣。任何有关时间旅⾏的理论都有悖于宇宙运⾏的基本规则。65

在某些科幻⼩说⾥,外星⼈或者具有更先进⽂明的⼈类可以在时
间线上来回移动,就和我们在⾛廊上⾛来⾛去差不多。这些⼩说读起
来很有意思,但在物理学的⾓度看,它们的问题很⼤。66
⾸先,回到过去会打破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你想要⼀个合
情合理的宇宙,那就不能⼩看这件事。你要是不介意先有结果后有原
因(⽐如,你先收到了买书的信⽤卡账单然后才去买书,或者你还没
做早饭你家雪貂就已经把它吃完了),那就算了,算你脑洞⼤。
没有了因果律,事情会变得荒诞离奇。举个例⼦:频繁遭遇⽔⽓
球恶作剧之后,你变得越来越警惕,你养的雪貂发现这个把戏已经不
好玩了,于是它们造了⼀台时间机器,回到2005年,那时候你还没养
雪貂,是个天真⽆邪⼜容易被捉弄的⼈。如果它们⽤恶作剧成功吓到
了当时的你,这很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如果那时候的你
正打算养雪貂,那这个恶作剧的出现会不会让你改变想法呢?如果你
真的改变想法不养雪貂了,那未来的你就不会在雪貂频繁的捉弄下变
得警惕⽽有所防范,也没有雪貂去制造时间机器了!可是这样⼀来,
2005年的那⼀次恶作剧事件就不存在了,那么你还会选择养雪貂,以
此类推,你被困在了⼀个关于雪貂的、不⾃洽的、⽆限循环的怪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时间旅⾏是不可⾏的,因为它违反了因果
律,另外,对养雪貂这件事,你要三思⽽后⾏。这就是著名的雪貂悖
论。67

更重要的是,你需要仔细考虑这些有趣科幻⼩说⾥的设定。68在
⼩说中,外星⼈在虚构的时空⾥移动,但别忘了,“移动”已经包含了
时间的概念。这些外星⼈起初位于时空中的某处,之后到达了另⼀
处,那么这⾥说的“之后”⼜是什么意思?作者出于善意,在时空的概
念中再次加⼊了时间线的概念,结果却弄巧成拙,因为把时间类⽐为
空间维度很难⾃圆其说(哪怕是在虚构的世界中)。
为什么时间只会进不会退?
既然⽆法在时间线上倒着⾛,那你肯定要问这个问题:为什么时
间⾃⼰不可以倒流?
时间倒流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奇怪。烤箱总不能把烹饪好的⾷物
变回⽣⾷材吧?炎炎夏⽇⾥的饮料总不会⾃⼰结出冰块来吧?被吃掉
的⼥童⼦军饼⼲总不会⾃⼰⻓回来吧?你习惯了⼀切按照正常的次序
发展,如果它们逆向发展,你会怀疑⾃⼰是不是出现了幻觉。
同理,你会记得曾经发⽣的事,但你不会记得未来发⽣的事。69
如此看来,时间有它⾃⼰偏好的⾛向,⾄于原因没⼈知道。

⻓久以来,物理学家对这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时间只进不退?)
百思不得其解。事实上,“前进的时间”本⾝⼜该怎么理解呢?也许在
其他宇宙⾥,时间还有其他的流动⽅向,⽽那⾥的物理学家可能也会
把那个⽅向称为前。所以,这个问题应该这样描述:为什么时间朝它
流动的⽅向流动?
我们先来想⼀想:如果时间可以朝着其他⽅向流动,那宇宙还能
正常运转吗?物理规律还起作⽤吗?假设你正在看⼀段记录宇宙中某
⼀事件的视频,你是否能观察出这个视频是正着放的还是倒着放的?
⽐如,视频⾥有⼀个球在上下弹跳,只要它的运动是完美的(不会因
为摩擦⼒或空⽓阻⼒⽽损失能量),那这段视频正着播放和倒着播放
看起来没有差别!这种情况也适⽤于罐⼦中⽓体分⼦的运动,以及河
流中⽔分⼦的运动,就连量⼦⼒学作⽤下的物理过程倒着放也没问
题。70不仅如此,⼤多数物理规律在时间线上倒过来都没问题。
上⾯提到的球的完美弹跳过程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在现实中⽆
法忽略摩擦⼒和空⽓阻⼒什么的,它们会将球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并消
耗。即使是你家雪貂最爱的超级弹跳球也会弹得越来越低,最终停在
地板上,在这个过程中,⽤来⽀持弹跳的能量被转化为热能,⽤来加
热空⽓中、球中或者地⾯上的分⼦。
现在,你可以想象⼀下,记录球的真实弹跳过程的视频如果倒着
播放,看上去会有多奇怪:球先是停在地上,然后忽然开始弹跳,还
越弹越⾼。能量的流动⽅式也变得很奇怪:空⽓、球和地⾯逐渐冷却
下来,失去的热量转化为球的运动能。
毫⽆疑问,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很清楚地辨别这段视频是正着播
放的还是倒着播放的。类似的例⼦还有:烹饪⾷物、融化饮料中的冰
块、吃饼⼲。可是,既然⼤多数物理作⽤倒过来都没问题—特别是关
于热和扩散的微观物理过程—为什么这些宏观过程看起来却具有⽅向
性呢?原因在于⽤来描述系统⽆序程度的量—熵—在时间上有很强的
⽅向性。
热⼒学第⼆定律告诉我们,熵永远随着时间增加。熵可以看作衡
量事物⽆序程度的物理量。设想⼀下,某天你忘记了喂你的雪貂,它
很不⾼兴,把你家客厅搞得⼀团糟,还打翻了摆放整⻬的、有作者签
名的本书限量版,拜它所赐,客厅的⽆序程度增加了,熵也增加了。
如果你回家后重新收拾好了客厅,那熵⼜会降低,但这是个费⼒
的事情。其间你会⼀边释放热能和怨⽓,⼀边嘀咕着稍后怎样和室友
抱怨养雪貂的坏处。结果,你释放的热能⼜增加了熵,整体⽽⾔,熵
还是增加了。每当你想恢复⼩范围内的秩序时—把书摆放整⻬、在纸
上做记录、⽤吸尘器打扫卫⽣—你通常都会以⽣热的⽅式制造破坏秩
序的副产品。⼀般来说,让熵随时间减少是不可能的。
(注意:这是⼀个关于⼩概率事件的说明。暴躁的雪貂也可能忽
然间变得有组织有纪律,这样它们的熵会减少,但此类情况出现的概
率⾮常低。单个意外事件是可能存在的,但整体⽽⾔,熵永远是增加
的。)
这样下去最终导致的结果令⼈不寒⽽栗:在⾮常遥远的未来,随
着熵的不断增加,宇宙的⽆序程度达到顶峰,迎来“宇宙的热死亡”。
那时候,宇宙各处将具有相同的温度,换句话说,任何⼩范围内井然
有序的⼦结构(⽐如⼈类)都不存在了,所有事物都变得彻底⽆序
了。⽽在达到这个状态之前,⼩范围内的秩序还是可以存在的,因为
宇宙的整体⽆序程度还没有饱和,眼下以进⼀步增加整体熵为代价,
你可以制造局部的秩序。
看看宇宙的过去,你会发现,越早的宇宙熵越低(越有序),这
样可以⼀直追溯到宇宙初期的⼤爆炸时刻。宇宙在⼤爆炸时期的模样
像新房⼦在搬家卡⻋和⼩孩⼦到达之前那样⼀尘不染。在起始状态下
拥有多⼩的熵,这决定了宇宙会在多久之后迎来热死亡。如果起初宇
宙的⽆序程度就⾮常⾼,那热死亡很快就会到来。还好我们的宇宙初
期看起来⾮常有序,熵还要经过很久才会达到最⼤值。
为什么宇宙起源于熵很低的状态呢?我们不清楚。我们只觉得很
幸运,因为宇宙有⾜够多的时间完成各种有趣的事,⽐如创造⾏星、
⼈类和冰激凌。
熵有助于我们理解时间吗?
熵是为数不多的和时间流动⽅向有关的物理量之⼀。
⼤部分改变熵的物理过程(⽐如空⽓分⼦间的碰撞)都是可逆
的。但总的来说,它们都遵循⽆序程度随时间增加这⼀原理。所以,
时间和熵是有联系的,但到⽬前为⽌,我们只知道⼀种联系:熵随时
间增加。

这是否意味着熵使得时间只能前进,就像⾼⼭上的流⽔只能往低
处流动?或者,熵只是在跟随时间的脚步,就像被⻰卷⻛裹挟的残骸
那样⾝不由⼰。
即便熵是随时间增加的,这个规律依然⽆法解释时间为何只能前
进。你可以构想另⼀个宇宙,那⾥的时间是向后⾛的,熵是随着时间
减少的,它们之间依然相互关联,热⼒学第⼆定律依然成⽴!
因此,熵虽然是个线索,但能提供的帮助很有限。不过,它毕竟
是为数不多的关乎时间如何运转的线索之⼀,还是值得关注⼀下的。
尽管很多⼈猜测熵是解开时间⾏进⽅向之谜的关键,但我们还是毫⽆
头绪,我们甚⾄不知道要如何弄清楚这件事。
时间和粒⼦
通常,微观粒⼦的⾏为不具有时间上的⽅向性。⽐如,⼀个电⼦
既可以辐射⼀个光⼦,也可以吸收⼀个光⼦。两个夸克可以融合成⼀
个Z玻⾊⼦,⼀个Z玻⾊⼦也可以衰变为两个夸克。⼤多数情况下,你
⽆法通过观察粒⼦间的相互作⽤来分辨时间是向哪个⽅向流动的。但
也有例外,有⼀种粒⼦的作⽤在时间线上从前往后看和从后往前看是
不⼀样的。
弱核⼒与核衰变有关,以W玻⾊⼦和Z玻⾊⼦为媒介粒⼦,这种
⼒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时间⽅向性。细节暂且不重要,你只需要记住这
个很弱的效应确实存在。⽐如,当⼀对夸克被强核⼒结合时,它们会
有两种可能的排列⽅式,⽽弱核⼒允许它们在两种⽅式之间来回切
换,但是从某⼀种⽅式切换到另⼀种⽅式⽐切换回来需要更⻓的时
间。所以,如果观看这⼀过程的录像,你会发现正着播放和倒着播放
的过程是有区别的。
这和时间有什么关系呢?细节我们不清楚,但这似乎是个有⽤的
线索。
每个⼈感受到的时间都⼀样吗?
在20世纪前,科学研究普遍认为时间是普适的,时间对于宇宙中
的万事万物都⼀样。⼈们认为,把完全⼀样的时钟分别摆放在宇宙的
不同地点,它们会永远显⽰同样的时间。毕竟,这就是我们从⽇常⽣
活中得到的经验。如果⼤家的⼿表⾛起来速度不⼀样,那岂不是要乱
套了!
但是,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空间和时间合并为时空( space-
time ) 71 后,⼀切都不⼀样了。爱因斯坦预⾔,运动中的时钟会变
慢。假如你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前往附近的其他恒星,那么和留在地球
上的⼈相⽐,你的时间会⾛得更慢。这和《⿊客帝国》不⼀样,你并
没有感觉时间变慢了,地球上的时钟就是会⽐太空船上的时钟要⾛过
更⻓的时间。对每个⼈来说,时间经过的速度是⼀样的,都是每秒⼀
秒,但如果我们之间具有超⾼的相对运动速度,那我们⼿⾥的时钟显
⽰会不⼀致。瑞⼠的钟表匠听到这个肯定会吓⼀跳。
⼀模⼀样的时钟以不同的速度计时,这似乎完全不合逻辑,然⽽
宇宙就是这样。我们知道这是真的,因为这就出现在我们的⽇常⽣活
中。以⼿机、汽⻋、⻜机上都会有的GPS系统为例,它⼯作的关键在
于,GPS卫星在被巨⼤地球弯曲的时空⾥以⼏千千⽶的时速绕着圈运
动,那上⾯的时间⾛得更慢。如果没有这⼀点,GPS就⽆法精确同步
来⾃各个GPS卫星的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进⾏三⾓定位。宇宙的运
转确实遵循某些逻辑规律,但有时候这些规律和你想的不⼀样。在时
间这件事上,最让⼈头痛的是宇宙中的速度上限:光速。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任何东⻄,哪怕是短信和快餐宅急送,
都不能超光速运动。突破光速会带来奇异的后果,挑战我们关于时间
的认知。
我们先澄清⼀个概念,这个速度上限适⽤于从任何⾓度测量任何
速度的任何⼈。当我们说“没有任何东⻄”会跑得⽐光更快时,⽆论你
从什么⾓度去理解,这个没有就是真的没有。
让我们来做⼀个简单的思维实验吧:假设你坐在沙发上打开⼀个
⼿电筒,对你来说,⼿电筒的光正以光速向外扩散。
然⽽,如果你的沙发被固定在某个⽕箭上,⽽这个⽕箭已经被点
燃并开始以超⾼速移动,这时坐在沙发上的你打开⼿电筒,情况⼜会
怎样呢?如果你把⼿电筒指向⽕箭前进的⽅向,此时⼿电筒发出的光
是以光速和⽕箭速度之和向外传播的吗?
我们会在第10章详细讨论这个话题,关键在于,为了保证每个观
察者看到的⼿电筒的光都是以光速传播的,⼀定存在某个测量值,对
不同的观察者来说它的值是不⼀样的,⽽这个测量值就是时间。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点,我们沿⽤之前的⽅法,把时间看作时空
的第四维度。你可以这样想:宇宙的速度上限约束的是你在时空坐标
系中的总速度。如果你坐的沙发固定在地球上,你在空间维度上(相
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为零,那你在时间中的运动速度就可以快⼀
些。

但如果你坐在⽕箭上,⽽⽕箭(相对于地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
运动,那么你在空间中穿⾏的速度会⾮常快,为了保证在以地球为参
照系的时空中,你的总速度不会超过光速,对于地球上的时钟⽽⾔,
你在时间维度中的速度必须变慢。
不同的⼈会对时间的流逝给出不同的描述,你的脑筋可能要转好
⼏个弯才能想明⽩这⼀点,但世界就是如此。更奇怪的是,这可能会
让⼈们对事情发⽣的先后顺序产⽣不⼀致的看法,尽管这些看法都如
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真实体验。⽐如,虽然没有⼈撒谎,但两位运动速
度不同的观察者会在“哪位赛⻋选⼿是冠军”这个问题上出现分歧。
假如你的⽺驼和雪貂赛跑,那么你会认为赢家是谁取决于参赛者
相对于赛场的运动速度以及实际的位移。对此,你的宠物也有各⾃的
看法。对了,还有你的祖⺟,如果她正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旅⾏,她会
认为你们都不对。事实上,⼤家可能都是对的!(请注意,不同的⼈
对于参赛选⼿的起跑时间也有不同看法。)

不同的⼈会经历不⼀样的时间,这⼀点实在令⼈难以接受,因为
我们倾向于认为宇宙具有⼀个绝对的进程。我们以为,宇宙的历史⾄
少在理论上可以写成⼀个(超级⻓⽽且⼤部分内容超级⽆聊的)故
事,每个⼈都可以从中看到⾃⼰的亲⾝经历。如果不考虑⽆⼼的过失
和模糊的记忆导致的差错,那么这个故事应该符合每个⼈的经历。然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明确指出,凡事都是相对的,甚⾄对事件的描
述也取决于它的记录者。
最终,我们不得不放弃“时间的流动⼀成不变”这个想法。有些事
情看似不可思议,却可以很神奇地经受住检验,就像我们对时间的认
识。物理学的每⼀次⾰命性突破都会带来类似的结果,我们被迫放弃
了直觉的引领,转⽽遵循数学推导这种不受主观感受影响的研究⽅
法。
时间会停⽌吗?
我们通常不指望时间停⽌。我们眼中的时间除了前进就是前进,
它怎么会停⽌呢?然⽽,我们还不能肯定时间是否真的不会停⽌,因
为我们还没弄清楚它为什么只会前进。
⼀些物理学家认为时间的⽅向是熵增加原理决定的,或者说时间
流动的⽅向本质上就是熵增加的⽅向。可如果真是这样,宇宙的熵达
到最⼤之后会发⽣什么事呢?到了那个时候,宇宙各处都达到了平
衡,再也不会有任何秩序。在那样的宇宙中,时间是否会停⽌或者失
去意义?⼀些哲学家推测,到了那时,时间的⽅向和熵的原理可能会
反过来,让宇宙⼜收缩回⼀个奇点。但这个观点与其说是科学预测,
倒不如说是深夜被药草熏出来的脑洞。

还有⼀些理论认为,⼤爆炸时刻诞⽣了两个宇宙,其中⼀个时间
向前流动,⽽另⼀个时间向后流动。还有更夸张的理论认为时间具有
多个⽅向。为什么不可以呢?既然空间可以有三个(或更多个)维
度,那时间为什么不可以?还是那句话,我们对此⼀⽆所知。
是时候做个总结了
这些触及时间本质的问题异常深刻,它们的答案可能会撼动现代
物理学的根基。意义重⼤的问题总是会激励⼈们思考再思考,但与此
同时,解决它们的难度也不容⼩觑。
如果是你,你会⽤什么办法研究这类问题呢?它们不同于本书中
提到的另⼀些可以⽤实验解决的问题,我们既不能为了研究时间⽽暂
停它,也不能对同⼀个现象反复进⾏时间上的观测。总的来说,只有
名誉教授和⼗分执着的年轻研究者才会涉⾜如此⾼⻛险的研究领域。
将来,我们也许可以正⾯接受挑战,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可
能在解答其他问题的时候获得启发,碰巧找到突破⼝。总之,时间会
证明⼀切。
第9章 世界有⼏维?
从新的维度探索未知
想要深⼊了解事物的本质,你必须对基本假设保持怀疑,并且重
新审视那些看似早已有了答案的问题,⽐如下⾯这⼏个:
·肯尼迪是被外星⼈暗杀的吗?

·空间是否具有三个以上的维度?

·宇宙的原动⼒是否来⾃独⾓兽?

·⼀个⼈可以天天只吃棉花糖⽽不⻓胖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多数⼈的回答是“不”或者“你该去看⼼理医⽣
了”,但有时重新审视这种问题,你会打开全新的思路,⽽新的认知可
能⼤⼤影响你的⽇常⽣活。
空间是某种黏性的物质⽽不是空洞的背景—如果你接受了这⼀
点,那么现在请你假装系上安全带,因为探索多维空间的脑内过⼭⻋
即将发⻋。

在我们熟悉的三维空间之外是否存在维度更多的空间?是否有某
些粒⼦或者⽣物可以在这些维度⾥运动?如果真有其他维度存在,那
它们是什么样⼦?我们可以⽤这些维度来存放鞋⼦或者肚⼦上的赘⾁
吗?这些维度可以缩短我们上班的路程吗?这可以让我们抄近路去拜
访遥远的天体吗?这些听起来很荒谬,但⼤⾃然的真相往往⾃带荒谬
感。
我们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不过有些很吸引⼈的理论认为更⾼维度
的空间是有可能存在的。就让我们假装戴上3D眼镜,⼀起探索宇宙可
能拥有的不为⼈知的⼀⾯(⼏⾯)吧!
什么是维度?
我们要先明确地定义维度。⼩说和电影中的维度(dimension)通
常指这样⼀个平⾏宇宙:⼀个和我们的世界相隔绝的独⽴空间,有⼀
套不同的运⾏规则,那⾥的⼈可以拥有超能⼒。也许他们晚上出门会
碰到闪闪发光的路⼈,还可以通过“时空门”进⼊另⼀个平⾏世界。这
类故事很有趣,平⾏世界可能真的存在,但科学家说的维度可不是这
个意思。
同⼀个词在流⾏⽂化中的含义和在科学领域的含义竟然不⼀致?
这往往是科学家的错。当科学家需要给新想法或新发现命名时,他们
会:( 1 )创造⼀个新词(⽐如,⽤ “ 系外⾏星 ” 命名太阳系外的⾏
星);(2)使⽤具有相似含义的词(⽐如,⽤“量⼦⾃旋”表⽰粒⼦的
某种物理属性,实际上这些粒⼦并不是真的在⾃转,只是这个属性和
⾃转运动具有相似的数学描述);(3)借⽤已有的词并赋予它完全不
同的含义(⽐如,粲夸克并不迷⼈,但它在英⽂中就是叫 charm
quark,有⾊粒⼦并没有颜⾊,但听起来还是政治不正确)。

科学家⼝中的维度并不是某个可以⽤棉花糖付账的巧克⼒平⾏世
界,知道真相的你⼤概会指着科学家的⿐⼦,埋怨他们偷换概念。不
过我劝你不要这样做,因为在⼏百年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就开始使
⽤这个词了,所以偷换概念的其实是科幻⼩说家。
在物理学和数学领域,维度指的是运动的⽅向。如果你画了⼀条
直线,那么沿着这条线进⾏的运动就叫作⼀维运动。
在⼀维世界⾥,所有⽣物都⽣活在⼀根⽆限⻓的线上。因为不存
在其他的运动⽅向,所以⼀维科学家永远不能插队或是彼此交换位
置。他们就像项链上的珠⼦和串起来的棉花糖,永远⽆法摆脱同⼀位
邻居,就算这位邻居很美丽或者很美味。

接下来请再画⼀条直线,与之前的那条直线垂直。这样⼀来,沿
着第⼆条直线的运动就完全独⽴于沿着第⼀条直线的运动了。如果两
条线之间的⾓度⼩于直⾓,那么沿着第⼆条直线的运动也会有⼀部分
是沿着第⼀条直线的。在这样两条直线决定的平⾯上的运动就是⼆维
运动。
沿⼀条直线的运动具有⼀个维度,⽽两条直线所构成的平⾯上的
运动就具有两个维度。现在,我们已经描述了⼀维世界(线)和⼆维
世界(平⾯)。要获得第三个维度,你只需要再画⼀条与前两条直线
分别垂直的直线。第三条直线延伸的⽅向,就是平⾯的上⽅和下⽅。
这就是维度的含义:每个维度都代表⼀个独⽴的运动⽅向,独⽴
的意思是,你在某⼀个⽅向上的运动与其他⽅向上的运动⽆关。
三个以上的维度可能存在吗?
前⾯画出的三个维度涵盖了我们熟悉的所有运动⽅向:上下、左
右和前后。在三维世界⾥,我们找不到和这三个⽅向都垂直的第四个
⽅向,这样看来,我们的世界肯定是三维的,对吗?可是,我们的世
界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维度呢?物理学家还⽆法解释这⼀点。要知
道,在数学中,你可以有四维空间、七维空间,甚⾄两千维空间。
看到这⾥,你可能会想,拜托,如果真的存在更多维的空间,那
我肯定能感受到啊!
真的吗?我们真的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维度更多的空间吗?这个问
题我们要认真想⼀想了。⽐如,万⼀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其他维度,⽽
我们却没有感觉,那怎么办呢?换句话说,你之所以坚信空间只有三
个维度,也许只是因为你感受不到第四个维度。

想象⼀下,如果你是个⽣活在⼆维平⾯中的⼆维物理学家,你像
书上的字和画⼀样被困在纸上,那么你的感知也会受到⼆维平⾯的局
限,你看不到平⾯以外的东⻄。因此,你意识不到你所⽣活的扁平世
界飘浮在⼀个三维世界⾥。同样,我们⽣活的这个三维世界也可能飘
浮在⼀个更⾼维的空间⾥。说不定四维、五维、六维空间⾥的物理学
家⼀直都在观察我们,嘲笑我们的狭隘,就像我们嘲笑那些被圈住的
蚂蚁⼀样。
但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感受不到其他维度呢?表⾯上看,这很奇
怪也很不公平,但仔细想想,这其实和你感知世界的⽅式有关。⼈脑
是以三维的模式感知世界的,事实证明,这样的确有利于我们在地球
上⽣存。但这并不表⽰我们可以感知这个世界的⼀切,相反,我们会
⽆视那些和⽇常⽣活关系不⼤的部分,⽽这部分可能正是理解宇宙本
质的关键。
⽐如,你对光线很敏感,因为有了光,你很容易发现天敌,也很
容易找到棉花糖。但你感觉不到也注意不到那些围绕着你的暗物质,
⽽这正是宇宙运⾏规律的重要线索。再举个例⼦:你感觉不到每秒有
1011个中微⼦穿过每平⽅厘⽶的⽪肤,如果能感觉到它们,你可能会
了解很多关于太阳以及粒⼦相互作⽤的知识。
我们每天沐浴在那些对现代物理学家来说⼗分重要的信息中,但
我们的⾝体⽆法直接察觉它们的存在。那是因为,对于⼈类的进化,
这类信息的获得既困难⼜⽆⽤。在撒满棉花糖的草原上,这些东⻄不
能帮助⼈们提⾼活下来的概率。
再看看这个问题—我们的世界有可能存在三个以上的维度吗?答
案是肯定的。从数学上讲,这⼀点也不奇怪。我们感知不到的维度是
有可能存在的,那是我们完全不熟悉的维度。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探讨
这个问题。
如何理解四维空间?
如果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添加⼀个维度,那么在这个新维度上,
运动会是什么样⼦?我们很难想象三维之外的运动。为了便于理解,
我们先降低⼀个维度再思考。假设我们实际上是⼆维⼈,然后我们突
然发现⾃⼰可以在三维世界中移动。

就算你是三维世界中的⼆维⼈,你的⼆维⾝体仍旧只能在三维世
界的⼆维“切⽚”中思考和感知⼀切。通常情况下,这就是你的极限
了。不过,如果你忽然获得了在第三个维度中活动的能⼒,你就可以
出现在三维世界的不同切⽚中。你的⼆维感知系统和⼆维世界观意识
不到第三维中的运动,但是如果不同切⽚中的事物看起来不同,你会
发现⾃⼰所处的⼆维切⽚变化了。如果你可以打破原有的⼆维空间概
念,发展出三维空间概念(⽽没有引发⼆维偏头痛),那么你可以把
所有这些⼆维切⽚的景象拼接成⼀个更⼤的三维世界。
现在,我们⽤这个⽅法推断四维空间的情况。如果世界确实有第
四维,⽽你忽然可以在该维度上运动了,那你就能观察世界是如何沿
着第四个维度变化的。在沿着第四维运动时,你会发现周围的三维世
界在发⽣变化。如果你拥有过⼈的智⼒和想象⼒,你就可以将所有的
信息在脑内整合成⼀个四维模型。

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已经在做这件事了。如果你认为时间是第四
维的运动⽅向,那就更是如此了。你⾝边的三维世界会随着时间的推
移⽽变化,你可以在头脑内将不同时刻三维空间的定格图像缝合在⼀
起,形成⼀个四维(三维空间+⼀维时间)世界。你⽆法想象这四个
维度作为⼀个整体是什么样⼦,但你可以把三维定格图像沿着时间线
串联起来。
维度更多的空间在哪⾥?
你可能会问:如果(除了时间以外)真的有第四维,那为什么从
来没有⼈看到过它?
我们之前也提到过,我们⽆法驾驭或感知⾃⼰在更⾼维度中的运
动,因为这部分能⼒⽆关也⽆益于我们的⽣存。即便如此,如果它和
那三个寻常维度⼀样,是线性维度,那我们应该已经注意到它了。就
算我们只能在三维空间⾥感知事物,如果有东⻄在其他维度上运动,
我们也会看到它在三维空间⾥反复出现和消失,这很容易引起我们的
注意。
因此,我们可以相当肯定地说,不存在和其他三个空间维度相似
的第四个维度。其他维度即使存在,也是以某种隐秘的、难以捉摸的
⽅式存在。有这样⼀种可能:我们已知的所有⼒和物质粒⼦都⽆法进
⼊这些维度。也就是说,不会有物体在第四维中滑动,也不会有能量
(通过作⽤⼒的媒介粒⼦,⽐如光⼦)扩散到这些维度中。这类令⼈
费解的维度有可能存在吗?有可能,但是如果任何已知的粒⼦都难以
进⼊这些维度,那我们发现和研究它们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另⼀种可能是,只有某些特定的粒⼦可以进⼊更⾼的维度,这些
粒⼦⽐其他粒⼦更稀有、更难研究,也更难被发现。最重要的是,更
⾼的维度也可能因为⾃⾝的特点⽽不易被发现。那会是什么样的特点
呢?⽐如,这些维度可能是弯曲的,可以构成⼩的圆圈或环。这意味
着在这种维度中运动不会让你⾛得很远。事实上,如果沿着⼀个环状
的维度移动,最终你会回到起点。
如果你觉得维度可以弯曲成环状这个想法过于匪夷所思,那么你
不是唯⼀这么想的⼈。就连最聪明的⼈也觉得这难以理解。事实上,
说不定所有的空间维度都是环状的。就我们所熟悉的三个空间维度⽽
⾔,这个环应该⾮常⾮常⼤—⽐观测可及的宇宙范围还要⼤。(在第7
章⾥,我们讨论过这种可能。)72

假如这些维度⾮常⼩⽽且是环状的,只有少数特定的粒⼦可以进
⼊,那事情就说得通了。在三维空间中的我们看来,物体在这些⼩的
环形维度中的运动所引起的变化并不⼤。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办法
寻找这些维度的。这⼀点我们后⾯还会探讨。
这些更⾼的维度是否存在?我们是否⽣活在有三个以上空间维度
的宇宙中?我们不知道。但是,从物理学上讲,宇宙是可能存在⾼维
空间的。更令⼈兴奋的是,我们有可能发现它们。继续读,你会了解
我们可能通过哪些途径揭开这个谜团,让⾃我感觉良好的四维物理学
家对我们刮⽬相看。
其他谜团的答案和维度更多的空间有关
吗?
物理学家之所以认为更⾼的维度可能存在,⼀个重要原因是,它
们的存在有助于揭开另⼀些宇宙谜底。说得具体⼀点,更⾼维度的存
在可以解释引⼒为什么这么弱。
在四种基本作⽤⼒中,引⼒的强度⾮常弱,简直不能和其他三种
⼒相⽐较。弱核⼒、强核⼒和电磁⼒之间也有⼀些强弱差异,但是在
引⼒⾯前,它们都是肌⾁发达的超级英雄,⽽引⼒则是神奇双⼦73的
宠物猴⼦。物理学家真的不想看到这种不⼀致性。虽然他们平时总是
聚在⼀起对各种事情争论不休,但他们都向往物理定律的和谐统⼀。
因此,关于引⼒的众多疑问之⼀就是:引⼒这么弱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引⼒⽐其他作⽤⼒弱得多?更多的维度或许可以解释这个
现象。⼤多数作⽤⼒随着距离的增加会变弱,变弱的速度取决于空间
维数的多少。空间的维度越多,被稀释到其他维度的⼒也就越多。
想想看,如果有⼈在派对上放了个屁,那会出现什么情况?离放
屁的⼈越近,你闻到的臭味就越浓。⽽在远离罪魁祸⾸的地⽅,臭⽓
分⼦(⼜称臭粒⼦或臭⼦)会散布到空⽓中并被稀释。
换⼀种情况,如果这个⼈在狭⻓的⾛廊⾥放屁,那么⾛廊⾥的每
个⼈都会闻到很浓的臭味。74但如果此⼈站在⼏条⾛廊的交叉处放
屁,那么臭味会沿着不同的⽅向扩散,各个⾛廊⾥的⼈闻到的臭味会
少⼀些。臭⽓的稀释速度取决于新鲜空⽓补充的速度,⾛廊越多,新
鲜空⽓就越多,稀释的速度也就越快。

虽然没有味道,但是作⽤⼒也有这种特点。如果在我们所处的三
个空间维度之外还有两个空间维度,那么某物体对我们的作⽤⼒(⽆
论是引⼒还是电磁⼒)不仅会扩散到我们所在的三个维度,还会扩散
到另外两维中。因此,当我们远离作⽤⼒的源头时,相⽐只有三个维
度的情况,作⽤⼒减弱的速度会更快。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额外的维度必须是⼩于1厘⽶的环形,因为到
⽬前为⽌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只有引⼒受这些维度影响,也就是说
其他作⽤⼒扩散不到这些维度。
如果存在第四维和第五维,其尺⼨不超过1厘⽶,⽽且它们都是环
状的,只有引⼒可以扩散到这两个维度,其他作⽤⼒都不⾏,那会出
现什么情况呢?相距不到1厘⽶的物体之间的引⼒会被稀释到另外两个
维度,于是⼒的强度随着距离的拉⻓会下降得很快。对于⼤于1厘⽶的
距离,这两个维度就起不到这种作⽤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地⼼引
⼒如此微弱了:在距离很近的物体之间,引⼒原本的强度和其他作⽤
⼒⼀样,可⼀旦超过了1厘⽶,⼤部分引⼒就会被稀释到其他维度中
去,剩下的就很弱了。

引⼒是否真的像⾛廊⾥放的屁⼀样被稀释了呢?我们不敢肯定。
更多维度存在的可能及其对引⼒的削弱作⽤⽬前还停留在理论层⾯。
令⼈惊讶的是,我们其实有办法寻找其他维度。
寻找新的维度
有更多维度存在的想法听起来不错,这可以简单⽽直观地解释为
什么引⼒⽐其他作⽤⼒弱很多。不过,你可能也发现了,这个想法其
实很容易检验。你要做的就是测量短距离间的引⼒,如果这个引⼒很
强,那就说明⼩的环状维度存在。可惜的是,要做到这⼀点并不容
易。测量引⼒听起来很容易(称体重就是测量引⼒),但那是因为我
们习惯了远距离测量它。当你站在秤上的时候,你测量的是你和整个
地球之间的引⼒。别忘了,你们俩当中有⼀个体积相当⼤。

测量短距离的引⼒完全是另⼀回事。如果你想测量间距1厘⽶的两
个物体之间的引⼒强度,那么你必须使它们的质⼼相距不超过1厘⽶,
这意味着它们的个头⼉必须⾮常⼩,这也意味着它们不会有很⼤的质
量。如果质量太⼩,引⼒也会弱得⼏乎测不出来(别忘了,引⼒很
弱)。举个例⼦:两个相距1厘⽶的铅制轴承滚珠之间的引⼒⽐⼀粒尘
埃在地球上的重量还要⼩。
但是物理学家有个特点,⼏乎不可能的事情只会让他们更兴奋。
更重要的是,这个实验有可能证实更多维空间的存在。于是,总有聪
明绝顶的⼈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脑洞⼤开的实验⽅案。
在过去⼏年⾥,物理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已经测出了引⼒在毫⽶
尺度上随距离的变化情况。他们发现,⾄少在相隔1毫⽶时,引⼒的强
度依然遵循⼤尺度上的规律。但这并不代表其他维度⼀定不存在。这
个结果只是说明,如果这些维度存在,那么它们的尺⼨⼩于1毫⽶。
物理学家还有⼀个特点(他们有很多特点):对于没有通过实际
测量证实或否认的现象,理论学家会不管三七⼆⼗⼀地随意开脑洞。
物理学家可以说这个理论适⽤的尺度低于⽬前实验可以达到的最⼩尺
度。因此,在这件事上,我们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存在其他的维
度,那它们的尺⼨必须⼩于1毫⽶。
让我们振作起来
测量引⼒可以检测其他维度是否存在,但这不是唯⼀的办法。粒
⼦对撞机也可以帮助⼈们检测到其他维度。没错,那些标价100亿美
元、⻓度达到27千⽶的机器除了希格斯玻⾊⼦之外还能发现别的东
⻄。
那么,我们要如何利⽤粒⼦对撞机探测其他维度呢?想象⼀下,
你的⼿⼼⾥有⼀个微⼩的粒⼦,⽐如⼀个电⼦。这个粒⼦不仅仅出现
在我们熟悉的三维空间中,它也可能同时在其他维度中运动,⽽那些
维度是环状的,所以在我们熟悉的维度中这个粒⼦看起来是静⽌的。
这个粒⼦在其他维度中的运动会有什么影响呢?
如果这个粒⼦在其他维度中运动,那就意味着它在那些维度中是
有动量的,也就是说它有额外的能量。不过,这个粒⼦在我们熟悉的
维度中并不运动,所以额外的能量在我们看来会体现为额外的质量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质量和能量紧密相关)。换句话说,如果⼀
个粒⼦在其他维度中运动,那么你会发现它⽐那些没有在其他维度运
动的粒⼦更重。
这就是我们利⽤粒⼦对撞机探测其他维度的⽅法。我们让粒⼦相
撞,如果发现⼀个粒⼦看起来⼗分像电⼦(电荷相同,⾃旋相同,各
⽅⾯相同),但⽐普通的电⼦更重,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它是⼀个在其
他维度中运动的电⼦。
事实上,如果真的存在其他维度,我们应该可以找到已知所有粒
⼦的对应版本,它们和原先的粒⼦唯⼀的差别就是质量更⼤。多维空
间理论预测,存在⼀种特定粒⼦组成的“塔”(即卡鲁扎-克莱因塔,
Kaluza-Klein tower),这些粒⼦可以依照固定的间隔按质量⼤⼩进⾏
排列。75如果能找到这样⼀组可以规则排序的粒⼦,我们就可以证明
更多维空间的存在。
更多维度的存在还意味着什么?
其他维度(即使是那种⼩⼩的环状维度)如果存在,还有别的事
情会变得有趣。按物理学家所说,引⼒之所以这么弱,是因为它的强
度被其他维度稀释了,也就是说,引⼒原本和其他作⽤⼒⼀样强⼤。
它不是个软弱的家伙,⽽是⼀个伪装成弱者的超级英雄。
这意味着,制造⿊洞没有我们之前以为的那么困难!
通常,你需要把⼤量的质量和能量放⼊很⼩的空间才能制造⿊
洞。但是粒⼦,特别是具有相同电荷的粒⼦(⽐如质⼦),不喜欢彼
此靠得太近。我们需要借助某个毁灭性的事件(⽐如恒星塌缩)使⾜
够多的粒⼦靠得⾜够近,以便达到形成⿊洞所需要的临界密度。但如
果引⼒的短距离作⽤很强,那么加强版的引⼒会让质⼦形成⿊洞的过
程更容易发⽣。⽇内⽡的⼤型强⼦对撞机就能做到这⼀点。

是的,你没听错,⽇内⽡的⼤型强⼦对撞机可以制造⿊洞。假设
存在⼩于⼀毫⽶的其他维度,那么⼤型强⼦对撞机可以每秒制造⼀个
⿊洞。
这是不是太可怕了?这些⿊洞难道不会越⻓越⼤,然后吞噬地球
和所有的棉花糖吗?别紧张,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不相信,你可以到
这个真实存在的⽹站76上查看⼀下,看看世界是否已经被⼤型强⼦对
撞机毁灭了。这个⽹站的创建者承诺持续更新。
幸运的是,即使⼤型强⼦对撞机能够创造这样的⼩⿊洞,它们的
⼒量也远不及恒星塌缩形成的⼤⿊洞。这些⼩可爱还来不及吞噬瑞⼠
和地球上其他的地⽅,就迅速蒸发了。另⼀个能让你松⼝⽓的理由
是,⾼能粒⼦轰击地球和相互碰撞已经有数亿年的历史了,如果粒⼦
碰撞真的会产⽣⾜以吞噬⾏星的⿊洞,那该发⽣的早就已经发⽣了,
我们根本就不会存在。
弦理论
物理学家⼀直在试图以统⼀的、⾃洽的、完整的理论模型描述所
有的基本作⽤⼒(引⼒、强核⼒、弱核⼒和电磁⼒)。⽆论这个理论
是否存在,这都是⼀个崇⾼的⽬标。虽然最终的答案离我们还很遥
远,但是⼈类已经获得了很⼤的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物理学家提出了⼀些有趣的候选理论,弦理论就
是其中之⼀。弦理论指出,宇宙不是由零维点状粒⼦构成的,⽽是由
微⼩的⼀维弦构成的。这⾥说的“⼩”不是迷你棉花糖那么⼩,⽽是
10−35 ⽶那样的尺度。理论上,这些弦能以多种⽅式振动,每种振动
模式对应⼀种粒⼦。远距离观察时,弦状结构不明显了,⼈们会觉得
这些弦看起来像点状粒⼦。

这个理论有⼀个特点:如果引⼊更多维度,数学描述会更简单、
更⾃然。弦理论也有分⽀,每⼀种弦理论预测的宇宙维数各不相同。
超弦理论认为宇宙有⼗维空间。玻⾊弦理论偏爱有⼆⼗六维空间的宇
宙。可是多出来的这⼆⼗三个维度都在哪⾥?为什么我们没发现它
们?这就好⽐你以为你家只有四⼝⼈,却忽然发现有⼆⼗⼆个兄弟姐
妹藏在壁橱⾥。
和试图解释引⼒的强度为何这么弱的理论⼀样,为了与我们的经
验相符,弦理论中增加的这些维度也是⾃我闭合的环状维度,⽽不是
可以⽆限延伸的那种维度。
总结
了解宇宙的⼏何结构对于理解这个世界来说是⾮常基础的环节。
揭开出⼈意料的宇宙真相,发现世界原来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这
个过程会带给你⽆与伦⽐的满⾜感。难道你不想知道外⾯是否还有更
多维度吗?
除了让⼈们获得满⾜感,寻找其他维度还有更实际的意义。也许
我们会发现这些维度的存在还有别的好处。⽐如,它们也许能储存能
量,或者让我们进⼊之前⽆法到达的空间。说不定它们还有别的神奇
的功能。谁知道呢?

另外,找到其他维度有助于我们研究宇宙是如何运转的(即另外
95%的宇宙是如何运转的)。就算我们最终发现这些维度并不存在,
这个结论也很重要。有了这个结论,我们就可以思考为什么空间只有
三个维度,⽽没有四个维度、三⼗七个维度、⼀百万个维度。三维空
间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到⽬前为⽌,在短距离上测量引⼒的实验并没
有带来⼈们意料之外的结果,⼤型强⼦对撞机也没有发现任何⿊洞以
及任何在其他维度中运动的粒⼦。换句话说,还没有证据表明弦理论
对世界的描述是正确的,或者引⼒可以扩散到其他维度中去。现在,
我们还是不知道宇宙空间究竟是⼏维的。
更奇怪的是,还有这样⼀种可能:宇宙中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
维度,也许我们这⼀⼩块空间是三维的,但宇宙的其他地⽅存在四维
空间或者五维空间。
⾄少有⼀点是很清楚的:宇宙还有很多秘密有待我们去发现。我
们要做的就是沿着正确的⽅向继续探索。
第10章 我们能超越光速吗?
不能。
好吧,我们应该说得再详细⼀点。
物理学⾥有许多我们不是很确定的东⻄,但是有⼀点没有疑问—
在宇宙中,任何东⻄(光、宇宙⻜船、仓⿏)的速度都⽆法超越真空
中的光速,即300000000⽶/秒。77
我们来⽐较⼀下:惊慌的仓⿏逃跑的速度⼤概是0.5⽶/秒;世界上
跑得最快的⼈全⼒冲刺的速度⼤概是10⽶/秒;⾏驶的机动⻋最快能达
到340⽶/秒;太空⻜船在轨道上的速度⼤约是8000⽶/秒,这只是真空
光速的 0.0025% 。在⽇常⽣活中,你⽆论如何也⽆法接近速度的极
限,但⽆论如何这个极限是存在的。这是⼀条⽆法打破的规律,⼀个
恒久的提⽰,尽管宇宙充满了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有些事你的确⽆法
在这⾥做到。

这个速度极限是真实存在的,这没有⼀点疑问。描述这⼀极限的
理论(相对论)已经在⾮常⾼的精度上得到了反复验证。光速不可超
越作为⼀条原理已经渗透进了现代物理的诸多细节。要是这个极限并
不属实的话,我们肯定早就察觉到了。因此,⽆论你做什么、你认识
谁,或者你是谁,你都不可能跑得⽐真空中的光还快。
这是我们宇宙的⼀个奇特之处。我们将看到,这个速度极限会引
出各种奇怪的结果,它不仅会妨碍宇宙中不同位置的⼈沟通,还会让
诚实的⼈对事情发⽣的先后顺序莫衷⼀是。
⽽且,虽然这个速度极限已经在现代物理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但是还有⼀些相关的谜团困扰着物理学家。⽐如:这个速度极限究竟
从何⽽来?为什么这个速度极限是300000000⽶/秒,⽽不是300000000
千⽶/秒,或者3⽶/秒?这个上限会变化吗?系好安全带吧,我们就要
全速驶⼊这个宇宙中最⼤的谜团了。
宇宙的速度极限
爱因斯坦引⼊的可不是凭空说出了宇宙最⼤速度的概念。为什么
宇宙应该有速度极限?为什么你不能跳上⼀枚⽕箭,点⽕起⻜,然后
⼀路不停地加速,以疯狂的速度穿过星系?如果宇宙空间是空的,那
到底是什么在阻挠你,使你⽆法想⻜多快就⻜多快?
直觉上,我们认为宇宙空间空空如也,所以在宇宙中⾏进的⼈可
以不断加速,但这种认知正是问题所在。正如你在第7章所读到的那
样,空间并不是⼀个空空的舞台,你不可以嗖的⼀下⻜进去。空间是
⼀个东⻄,它会弯曲、拉伸、产⽣涟漪。如果你以不负责任的速度横
冲直撞,它还会发脾⽓。事实上,宇宙的速度极限给了物理学家启
⽰,他们认识到空间并不是完全空⽆⼀物的。
所以,关于这个速度极限我们知道什么呢?⾸先,它不会直接阻
⽌你加速。就算你试图超过光速,你也不会突然撞到墙上,更不会被
星系警察拦下来,你的引擎不会突然爆炸,你的苏格兰⼯程师(就是
外号叫⼩苏哥78的那个⼈)也不会⼤吼⼤叫说他不知道⻜船能否承受
这样的速度。
如果你有⼀艘太空⻜船,那么你把油门踩到底之后会发⽣这样的
事:你会花⾮常⾮常⻓的时间才能接近光速。即使你有10个g,也就是
通过10倍的引⼒得到了⼤约100⽶/平⽅秒的加速度,达到了顶级战⽃
机⻜⾏员⼀般能承受的最⼤限度,那你也需要花费⼏个⽉的时间才能
接近300000000⽶/秒。在加速期间,你会被挤在椅背上动弹不得,既
不能挠挠⿐⼦也不能去洗⼿间。这可⼀点也不舒服。
加速了很⻓时间后,你会遇到这样的事:你不会⻜得⽐光速更
快。事情就是这样,这⾥没有什么戏剧性的变化。你就是永远也不会
达到光速。你会越来越快,但在某个时刻,你会发现加速变得越来越
困难。⽆论你多使劲踩油门、⽆论你踩多久,就算你的⾯部表情⽆⽐
坚毅,你也永远达不到或超过300000000⽶/秒。

这时,⽆论你向引擎注⼊多⼤的能量,你的加速度都会越来越
⼩,你永远不能达到光速。这就像⼤叔⼤妈试图回到⼆⼗多岁,重新
拥有苗条的⾝材:时间没少花,能量也没少花,但事情就是办不成。
宇宙中有⼀个速度极限,这件事真的很奇怪。想象⼀下:即便没
有其他任何⼒施加在你⾝上,也会有什么东⻄阻⽌你跑得更快。这是
⼀个嵌⼊时空构造的渐进的极限。当你⾛过门厅或者开⻋上路时,它
也在起作⽤(但愿你是听的有声书,⽽不是⼀边开⻋⼀边看书)。也
许你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效应在速度⽐较低的时候同样存在。虽然在
低速时它很不明显,完全可以直接忽略,但它确实存在。这意味着相
对论并不仅仅在接近光速时⽣效,它⼀直在妨碍你运动。如果你想超
过光速,时空就会弯曲。你觉得⾃⼰能投三分球?那么你最好在投篮
时稍微多⽤⼀点⼒,因为空间会试图让你投个“三不沾”。

宇宙的速度上限不是⼀个简单上界或者天花顶,从我们以往关于
速度的直觉来看,它仿佛在以⼀种扭曲的⽅式起作⽤。作为时空性质
的⼀部分,宇宙速度极限怪异地限制了世上所有的速度。
这有什么⼤不了的?
关于这⼀点,你⼤概会想:那好吧,就算我们不能跑得⽐光速还
快,这⼜有什么呢?我最近也没有打算把⻋⼦开得那么快呀。
当然,300000000⽶/秒的速度极限不会真的影响你的⽇常⽣活。
但是它会对我们的宇宙观产⽣深远的影响。我们曾经坚信,时间,即
事件发⽣的顺序,对每个地⽅的每个⼈来说都是⼀样的。现在我们必
须放弃这个观念了。
讲道理的⼈都会认为已经发⽣的事已经发⽣了,在能够给出证据
时,我们通常可以就⼀件事是否发⽣了得出⼀致的结论。但是,这个
宇宙其实不是这样的。对不同的⼈来说,事件发⽣的顺序可能完全不
⼀样,这⼀切都归因于宇宙的速度极限。
为了真正理解宇宙中的速度极限为何能引发这么奇怪的事情,我
们可以想象这样⼀种情况:假如你给宠物仓⿏买了⼀⽀⼿电筒。你猜
怎么着?让我们更疯狂⼀些,⼲脆假设你给仓⿏买了两⽀⼿电筒。

现在,假设仓⿏把⼿电筒分别指向两侧,然后同时打开。我们思
考⼀个⾮常简单的问题:⼿电筒发出的光⼦⻜得有多快?
很简单,对不对?答案就是光速c(还记得吧,光线是由光⼦组成
的)。每个光⼦将向不同⽅向以光速发出。如果你的仓⿏懂得测量这
些光⼦相对地⾯的运动,那它将会发现它们的速度正是光速(当然
了,我们得假设它接受过实验物理学的⾼等教育)。

这讲得通,对吧?这⾥没有任何争议,我们都知道,⼿电筒发出
光,光束会以光的速度前进。
现在,我们稍微开⼀点脑洞。假设仓⿏站在⼀个叫作地球的巨⼤
岩⽯球上,并随之在宇宙空间中⻜速运动,⽽你飘浮在宇宙空间中,
穿着太空服,看着地球在你眼前向右⾏进,上⾯载着你⼼爱的仓⿏,
⽽它正拿着两⽀光⼦发射器(也叫作⼿电筒)。
所以,你会看到地球以速度VEarth向右移动。现在,我们想知道
你,我们的宇航员读者,你看到的两束光⼦在以多快的速度运动?
如果光⼦是以光速相对⻉莎(顺便提⼀句,那是仓⿏的名字)运
动,⽽你正看着⻉莎从你眼前经过,那你的直觉会让你把两个速度相
加。你会想,右侧光⼦的速度为 c + VEarth ,左侧光⼦的速度为 c-
VEarth。但是如果c是光速,那是否意味着你将看到⼀束光⼦⻜得⽐光
速快,⽽另⼀束光⼦⽐光速慢呢?

不,那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东⻄能⽐光速还快,连光本⾝都不
能!所以到底发⽣了什么?
先想想和地球以相同⽅向运动的光⼦(右边那束),直觉告诉
你,这个光⼦应该运动得⽐光速还快。但是光速是不可超越的,事实
上你还是会看到这边的光⼦以光速发射出去。这之所以奇怪,是因为
⻉莎也会看到光⼦以光速离开它,尽管你和仓⿏速度不同。
这岂不是很违背逻辑和道理吗?其实,真正被颠覆的是我们的预
期,我们以为所有⼈看到的东⻄都⼀样。我们⽆法回避这个事实:这
个奇怪的宇宙中存在着⼀些反直觉的现象。
向左运动的光⼦也很奇怪。你⼤概会天真地认为这些光⼦会⽐光
速慢(c-VEarth),因为这些光⼦从地球上发出,⽽地球在向右运
动。但是,像光⼦这样的⽆质量粒⼦具有另⼀个奇怪的特征,在真空
中它们总是以宇宙所允许的最⼤速度运动,永远不会慢下来。79

因此,光总是以光速运动,⽆论是谁来测量它,也不管观测者运
动得多快。这意味着当你飘在太空中看着地球从⾝边⻜过时,你将看
到那两束光⼦相对你以分毫不差的光速运动,⽽在地球上的⻉莎教授
也将看到两束光⼦相对它以光速运动。
关于宇宙速度极限还有⼀件让⼈兴奋的事:它对物体之间的相对
速度,⽽不是绝对速度有效。
这是因为在宇宙中根本不存在绝对速度。你⼤概认为漂浮在太空
⾥是⼀种很特别的情况,因此你有权判定运动速度的快慢。但实际
上,你和地球也在相对于某些东⻄(⽐如太阳、银河系中⼼,甚⾄我
们所在的星系团的中⼼)运动。即使真的存在这么⼀个宇宙中⼼(其
实没有),⼜有谁知道你相对于它的真实速度是多少呢?绝对速度没
有什么意义。
宇宙速度的极限说明,任何东⻄在任何⼈眼中不会⽐光速快。这
就是事情的奇怪之处。从这⾥出发,后⾯的事情会越来越奇怪。
事情变得更离奇
仓⿏相对你在运动,但你和你的仓⿏都会看到光以同样的速度从
⼿电筒发出。这已经很奇怪了,但接下来事情将变得更加不可思议。
假设仓⿏的两边各有⼀个靶⼦,那么哪⽀⼿电筒发出的光⼦会先
击中靶⼦呢?

⻉莎看到的光⼦在各⾃的⽅向以相同速度运动,⽽且两个靶⼦和
它的距离都相等。因此,如果你问它这个问题,那么它会说那些光⼦
同时击中了靶⼦。
但那和你看到的不⼀样。
你看到两束光⼦以光速(相对于你)离开⼿电筒,但是你同时也
看到⻉莎(还有靶⼦)在运动。因此,当光⼦向各⾃的靶⼦⻜过去的
时候,你会看到其中⼀个靶⼦向光⼦运动,⽽另外⼀个靶⼦向着远离
光⼦的⽅向运动。结果就是,你将会看到⼀侧光⼦(左边的那个)⽐
另⼀侧的光⼦先击中⽬标靶⼦。

换句话说,你们俩看到了事件完全不同的结果。⻉莎看到光束同
时击中⽬标靶⼦,⽽你看到了光⼦先击中其中⼀个靶⼦。神奇的是:
你们俩都是对的!
如果你还有更多宠物的话,事情还会变得更不可思议!80假设此
时你和你的仓⿏正在感受宇宙的神奇,⽽你的猫(我们叫它拉⾥,也
就是Larry)正坐着宇宙⻜船(SS猫号)回家。它返回的⽅向和地球相
对于你的⽅向是⼀样的(向右),但是此时它的速度⽐地球快。所
以,当拉⾥从它的⻜船窗向外看的时候,它会看到⻉莎和地球相对于
它的⻜船向左运动。
在拉⾥眼中,⻉莎的光⼦同样是以光速运动的,因为它也必须遵
循宇宙速度极限,但是看到⻉莎向左运动的它会说右边的光⼦先击中
了靶⼦!

现在我们得到了三个互相冲突的报告:⻉莎看到光⼦同时击中靶
⼦;你看到其中⼀个靶⼦先被击中;拉⾥⼀边吃惊地发现你在太空中
进⾏物理实验,⼀边看到了另外⼀个靶⼦先被击中。⽽且你们全都是
对的!
我们不仅要接受宇宙的速度上限,还要放弃旧的观点。我们不能
再认为对任何地⽅的任何⼈⽽⾔,事件都是同时发⽣的。我们甚⾄不
能再假设⾃⼰能够对宇宙中发⽣的事情进⾏统⼀的描述,尽管这貌似
⾮常合理。⼀切都得取决于你问的是哪⼀只宠物!
历史就是历史
所有这些应该⽴刻使你警惕起来。这意味着在宇宙中事件没有绝
对的先后,公正的⼈(和他们公正的宠物)会对发⽣的事情进⾏各不
相同但同样正确的描述!
从另⼀个⾓度来想。通过以不同速度运动,你可以改变事件的顺
序。因为你、你的仓⿏和你的猫都在以不同的速度运动,所以你们看
到了同⼀件事以不同的顺序发⽣。这完全违背直觉,因为我们更喜欢
想象宇宙有统⼀的历史,所有事都有明确的先后次序。但是,在我们
的宇宙中这是不可能的,普适的时间和同时性的概念都不存在。这就
是光对每个⼈以相同速度运动的结果,这归根结底是因为宇宙存在最
⼤速度的极限。
打破因果链
我们能不能重新排列事件的顺序呢?⽬前,最超前的观测者是
猫,它看到右边的光⼦先击中了靶⼦。如果猫的⻜船真的突破了宇宙
的速度极限,那么会发⽣什么事呢?随着猫⻜得越来越快,在它眼中
光⼦从离开⼿电筒到击中靶⼦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实际上,在某个时
刻,如果拉⾥的速度⾜够快,它会看到光⼦在离开⼿电筒之前就击中
靶⼦了!

但是这讲不通,因为这违背因果律。你懂的,效果是由原因引起
的,⽽不是反过来。在⼀个没有因果律的宇宙⾥,⽣活将变得很疯
狂:在你打开煤⽓灶前⽔就煮开了;你还没有对忽视宠物感到愧疚,
就已经被它们锁在了柜⼦⾥。在这样⼀个光怪陆离的宇宙⾥,你很难
理解事情是如何发⽣的,⽽且有可能⽆法建⽴合理的物理定律。
这⾥顺便提⼀下我们是如何知道宇宙具有普适的速度极限的。在
1887年,两位科学家阿尔伯特·A.迈克尔逊(Albert A.Michelson)和爱
德华·W.莫雷(Edward W.Morley)进⾏了⼀项实验,和我们的仓⿏实
验情形相似(尽管没有仓⿏)。他们在实验中发出了⼀束光,然后将
其分成了互相垂直的两束。接下来,他们测量这两束光被⼀⾯镜⼦反
射回到原点所需要的时间是否相同。就像仓⿏⻉莎⼀样,他们发现在
任何⽅向上两束光都花了同样⻓的时间回到原点。地球以某个速度相
对于宇宙的其他部分运动,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论你的相对运动是
多少,光速总是⼀样的。
从这⼀点,我们能得出结论:没有什么东⻄能跑得⽐光还快,因
为那将破坏因果律(⽐如拉⾥看到光⼦在离开⼿电筒之前就击中了靶
⼦)。打破因果律可不是个⼩事情,就算是初犯,也是宇宙级的⼤罪
过。
局部原因
那么最⼤速度为什么存在呢?猫和仓⿏的速度和这些有什么关系
呢?这其中有什么⽤意呢?
我们能从什么原理以任何讲得通的⽅法推出这个速度极限吗?简
单的答案是,我们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证明宇宙⼀定有速度极限,但
是我们有⼀个⾮常好的借⼝—为了让宇宙有局部和因果可⾔,速度极
限很有必要存在。
说到因果律,它的存在似乎是宇宙中⼀个合理的必要条件。⾄于
局部,我们指的是能够影响你的事物的数量受限于你附近的事物的数
量。如果宇宙中没有速度极限,那么任何地⽅发⽣的事都可能⽴刻影
响地球。在这样⼀个宇宙中,理论上外星⼈的国家安全局能够实时读
取你发给你朋友的信息(甚⾄阅后即焚的图⽚)。外星科学家还能开
发⼀种武器瞬间杀死地球上的所有⼈。万幸的是,我们有⼀条铁律限
制了万物(包括光、⼒、引⼒、⾃拍照,还有外星⼈的死亡光束)的
速度,这意味着只有你周围的事物才能和你有因果联系。

如果我们不希望被遥远外星⼈建造的瞬时⼤规模杀伤性武器影
响、不希望原因和结果错乱,那么我们就必须接受⼀些看似怪异的事
情,⽐如⼈类和宠物对于⾮因果事件的顺序有点分歧。
为什么是这个速度?
我们认为宇宙存在最⼤速度是有道理的,这让宇宙有局部和因果
可⾔。
但是物理学⾥的常事⼜发⽣了,⼀个问题的答案引出了另⼀个更
深层的问题:为什么宇宙要有前因后果?我们不能期望宇宙特意设计
成这样,只为了让⼈脑觉得合理。81为什么最⼤速度必须是特定的值
呢?
讨论宇宙为什么有前因后果已经⾮常难了,更不要说得到⼀个让
⼈满意的答案了。因果律已经深深植⼊了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不可
能简单地跳出去,然后考虑⼀个没有它的宇宙。我们⽆法⽤逻辑和推
理来考虑没有逻辑的宇宙,这既做不到也不合适。这肯定是⼀个深奥
的谜团,⽽且科学本⾝就是建⽴在因果律和逻辑之上的,因此这个问
题很可能根本⽆法⽤科学回答。或许我们永远也⽆法解答它,⼜或许
它与棘⼿的意识密不可分。
这⾥还有⼀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宇宙的速度极限为什么是这个
值?没有哪个理论给出答案。⼀个基于因果律但光速更快的宇宙局域
性会减弱,⽽⼀个基于因果律但光速较慢的宇宙会有更强的局域性。
但那样的宇宙按理来说也不是不能存在,在物理学中光速的值没有道
理⼀定是某⼀个数字。也许,我们只是恰好测到了300000000⽶/秒。
这个值对我们来说⾮常快,但是对于星际旅⾏来说⼜显得太慢。
此刻,我们不知道速度极限为什么是这个值,但是我们就⼀些不
同的可能性进⾏猜测。
也许这就是唯⼀可能的值,这个光速隐藏着和时空有关的宇宙本
质。⽐如,如果时空真的是量⼦化的,那么也许光速源⾃时空相邻节
点的信息传递⽅式。吉他弦的粗细和拉紧程度决定了波沿着弦传播的
速度,光速的情况可能与之相似。
也许某⼀天,我们会发现时空的统⼀理论,从中找到光和信息以
特定速度传播的原因,由此解答所有的问题。但到⽬前为⽌,这就像
盼着宠物为你准备晚餐⼀样不可思议。
另⼀种可能是,宇宙中光速的值只是零和⽆穷⼤之间的正数,没
有特定值。光速为零对应⽆相互作⽤的宇宙,光速⽆穷⼤对应⾮局部
的宇宙。如果宇宙的速度极限可以是任意正数,那为什么是这⼀个?
我们不知道。要是有⼈宣称⾃⼰知道答案,那他要么是从未来穿越回
来的物理学家,要么就是患了严重的妄想症。⽆论如何,千万不要请
他替你照看你的宠物。
也许这个光速不是普适的,它只在我们这部分宇宙有效,是由⼤
爆炸结束后时空凝结的⽅式造成的。或许在宇宙的不同区域,光速由
随机的量⼦⼒学过程决定,也就是说,宇宙的其他部分有着完全不同
的光速值。这些猜想没有哪⼀个能够达到完整理论的标准,更别提可
供验证的科学假设了。但是这样想⼀想却⾮常有意思。
过去和将来
既然我们不清楚光速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我们怎么知道它将
来会不会变化呢?我们怎么知道它以前是否和现在⼀样呢?
我们不能通过穿越时空验证事实,但宇宙已经给了我们⼀间漂亮
的古代天⽂博物馆:夜空。
记住,当我们展望星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正在发⽣的事,
⽽是过去发⽣的事。⼀个物体离得越远,它的光就要花越⻓的时间来
到我们这⾥,我们看到的它也就越古⽼。通过观察离我们更远的物
体,我们能够探索过去。在观察天体绕⾏、碰撞和爆发的时候,天⽂
学家发现,遥远的星并没有突破宇宙速度极限的迹象。
正确预⾔未来是⾮常困难的。我们可以基于140亿年的历史⼤胆推
测未来,这看来可靠,但是隐含了⼀个前提,那就是宇宙在过去和将
来会⼀直以同样的⽅式运转。这⼀点纯粹是假设。我们知道宇宙在过
去曾经有过截然不同的好⼏个时期(⼤爆炸之前的时期、⼤爆炸暴胀
时期,以及当前的膨胀时期),我们哪⾥有信⼼说宇宙未来不会改
变?
也许我们能访问其他星球
光速旅⾏是⼀个吸引⼈的可能性,这不仅因为每⼀个⼈都想赢得
与光⼦的赛跑,还因为⼈类有探索宇宙的愿望。登陆未知的星球,访
问遥远的恒星,我们也许会⻅到外星⼈并和他们愚蠢的宠物交朋友—
没有⼈会拒绝这种机会。
如果你也急着跳上第⼀艘宇宙⻜船去访问其他星系,那宇宙中有
速度极限当然会让你⾮常伤⼼。毕竟,最近的恒星离太阳系也有
40000000000000000⽶远。

但是我们也许问错了问题。与其问“我们能跑得⽐光还快吗”不如
问“我们能在⼀个合乎情理的时间范围内⻜到遥远的恒星上去吗”对于
这种情况,答案可以⾮常诱⼈—“有钱的话,这也不是不可能。”
记住,光速是你(或者你的猫)在太空中⻜⾏的最快速度。但是
太空不是画着⻩线的抽象背景幕布,它是⼀个动态的物质,可以膨胀
和收缩。

关键来了:如果能挤压我们和遥远星球之间的空间,我们就可以
在合理的时间内到达那⾥,⽽不需要在太空中⻜得太快。这能实现
吗?这个想法也许靠谱。我们还不太了解时空的本质,但是我们知道
它能够被扭曲或压缩。遗憾的是,这样做需要巨⼤的能量,如果⽤仓
⿏跑⻜轮的⽅式制造能量,那我们需要⼀⽚⼩胖仓⿏的海洋,它们还
得不要命地⻜奔。科学家估计,能够通过压缩空间⻜往远处的宇宙⻜
船会消耗⼤得不切实际的能量。
⾍洞?
还有⼀种缩短旅途的⽅法,那就是利⽤⾍洞。这个⾍洞可不是你
为了养蜥蜴⽽建造的蠕⾍农场中的⾍洞,这是⼴义相对论预⾔的那个
⾍洞。在合适的环境中,宇宙两处相距⾮常远的地⽅可以由⼀个⾍洞
连接,这样⼀来,你就可以通过它从这⾥⾛到那⾥。在科幻⼩说中,
⼈们穿过⾍洞的时候总是会看到疯狂闪动的光线、听到巨⼤⽽沉闷的
响声,⼩说⾥的⼈物还会被吓尿82。事实上,没有⼈知道穿越⾍洞是
怎样的过程,也许那和跨过⼀道门没什么区别。
的确,如果空间不⽌三维,那么有些地⽅也许只是在三维空间⾥
⾮常遥远,在其他维度⾥却是相邻的。想象⼀下,如果宇宙像⼀卷卷
起来的卫⽣纸,那么空间就是⼀层叠着⼀层的。我们以为相邻的区域
实际上可能是被⾍洞贯穿的不同层的时空。
这听起来也许有些异想天开,但实际上不和当前的任何物理定律
冲突。遗憾的是,⾄今所有的计算都指向了⾍洞的不稳定性,它们可
能会在瞬间塌缩,在此之前你甚⾄没有时间和空姐要⼀杯饮料。

此外,我们不知道如何建成⾍洞,所以我们必须先穿过它们,看
看它们通向哪⾥。这就像在曼哈顿街头蒙住眼睛乱摸,随便上⼀辆陌
⽣⼈的⻋,还希望他能带你去洛杉矶。
让我们保留这个梦想
你,我们勤奋的读者,本可以幻想超光速旅⾏,却在读过了这么
多段落后被浇了⼀盆冷⽔。但让我们先把实际需要考虑的问题(⽆法
实现的能量要求,以及⽆法实现的制造曲率引擎和⾍洞的技术要求)
放到⼀边,别让这些烦⼈的细节⼲扰我们了不起的星际旅⾏计划。
压缩空间或者穿越⾍洞是极⼤的挑战,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起勇
⽓。物理学家把星际旅⾏从“完全不可能”变成了“很难很贵”,这已经
是进步了。

对于遥远未来的技术发展预⾔可能歪打正着,也可能变成笑话,
所以我们不会给出任何预⾔。但⼈类从古到今的⾜迹似乎暗⽰了前⽅
的技术奇迹。⽽且,既然没有什么基本的物理法则限制星际旅⾏,那
我们还是可以期待这件事的。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实现星际旅⾏呢?
我们也不知道。
μ⼦⼀直在超光速旅⾏!
物理学对极⼩的东⻄⾮常谨慎。⾃然法则似乎总是有⼀个⼩漏
洞,信不信由你,总有⼀个粒⼦“特⽴独⾏”。⽤律师的眼光重读那些
法则,你⼤概会注意到,速度极限是真空中的光速。这⾥为什么要
说“真空中”呢?因为光速的⼤⼩取决于它的传播介质。空⽓中、玻璃
中、⽔中和鸡汤中的光速都⼩于真空中的光速。这是因为光⼦需要花
时间与讨厌的鸡汤粒⼦(我们叫它们“汤⼦”)相互作⽤,所以它们的
整体速度会降低。
因此,如果你问: “ 光的速度能不能超越? ” 那么答案是: “ 可
以。”在某些介质中,粒⼦可以⽐光⼦更快,尽管这个速度永远不会⾼
于真空中的光速。⽐如,⼀个⾼能的μ⼦能够⽐光⼦更快地穿过⼀个
冰块。严格地讲,这确实是“⽐光还快”的运动,尽管这看起来很狡
猾,⽆法令⼈满意。

这不能帮你在⼀颗遥远⾏星上成为地主,并因此成为传奇,但这
的确会促成⼀些有趣的现象。当⼀艘船在湖⾯上开得⽐它产⽣的⽔波
还快时,那些波就叠加到⼀起产⽣了尾迹。如果⼀架⻜机⻜得⽐声速
还快,那么它会产⽣⾳爆。当⼀个μ⼦以⽐光还快的速度穿过⼀块冰
时会发⽣什么呢?会产⽣“光爆”!这也被称为切伦科夫辐射。物理学
家通常⽤这种爆所产⽣的暗淡的蓝⾊光环探测这种粒⼦并测量它们的
速度。
也就是说,如果整个宇宙突然变得满是鸡汤(或者冰),那么从
技术上讲,你有可能⽐光跑得更快,并且⼀路发射蓝⾊的光环,直到
到达你的新家。
总结
我们能⽐光速跑得还快吗?
答案:可以,也不可以,也可以,也不可以。
第11章 谁在向地球发射超⾼速粒⼦?
太空中到处都是⻜⾏的“⼦弹”
如果某天早上,你醒来时发现⾃⼰的房⼦正在被扫射,那可算得
上⼗万⽕急了。你肯定不会悠然地穿好⾐服,开始新的⼀天,等着经
费可怜的科学家去解决这个问题。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这恰恰是你在此时此刻的处境—如果你把地
球当作你的房⼦,⽽把宇宙射线当作⼦弹的话。每天都有⽆数这样
的“⼦弹”在击打我们的⼤⽓层,它们携带的能量加在⼀起⽐⼀次核爆
还要多。
令⼈不安的是,我们完全不知道这种扫射从何⽽来。
我们不知道“⼦弹”从何⽽来,不知道它们的数量为何这么多,也
不知道这种⾼能弹药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这背后可能是外星⼈,也可
能是我们从未⻅过的全新事物,就连脑洞⼤开的科学家也想象不出这
是怎么⼀回事。
这些神秘的宇宙射线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不停地被它们以巨⼤的
能量攻击?快去找个掩体吧,找到了再来了解这个宇宙之谜。
宇宙射线是什么?
宇宙射线”这个叫法可能有些故弄⽞虚。这只不过是⼀种来⾃太

空的粒⼦。恒星和其他天体都在不断地向我们发射光⼦、质⼦、中微
⼦,甚⾄某些重离⼦。8384

我们的太阳就会产⽣很多太空粒⼦。我们都知道太阳会发光,但
除此之外它还会发出⾜以穿透你的⾝体并引发癌症的⾼能光⼦(包括
紫外线、伽⻢射线)。但这些都⽆法与来⾃太阳聚变炉的中微⼦相提
并论,每秒都有数以千亿计的中微⼦从你的指尖掠过。中微⼦⼏乎不
与其他物质发⽣作⽤,所以你感觉不到它,也不必为此担⼼。⼀般来
说,在1000亿个中微⼦中,只有1个会注意到你的存在,并与你拇指中
的1个粒⼦相触。普通的中微⼦会不经过任何相互作⽤,它们会直接穿
过地球。因此,尽管你躲不开铺天盖地的中微⼦,但中微⼦也实在懒
得攻击你。
还有更重要的带电粒⼦,它们会对⼈体这⼀“精密装置”构成威
胁。质⼦和原⼦核就是这种粒⼦。⾼能质⼦可以撕裂⼈体。宇航员要
特别⼩⼼,并确保始终能有效防护⾼能质⼦,这⽐记得涂防晒霜复杂
多了。除此之外,太阳像任何巨⼤的⽕球⼀样难以预测。⼤多数时
候,它以极⾼的温度对我们“⼩⽕慢煎”,但有时它也会消化不良,从
⽽出现耀斑。耀斑会将等离⼦束发射到遥远的太空,并释放出额外的
有害粒⼦。任何置⾝太空中的⼈都时刻注意和太阳有关的精准天⽓预
测,⼀旦探测到这种耀斑就要⽴刻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关键是,每
时每刻都有⽆数太空粒⼦在击打着地球,⽽且它们携带着很多能量。

幸运的是,地球上85的我们得到了⼤⽓层的保护。⼤部分击中地
球的⾼能粒⼦都与覆盖在地球表⾯的空⽓和⽓体分⼦发⽣了猛烈的碰
撞并分解,从⽽形成了⼤规模的低能粒⼦⾬。你也许好奇过北极光或
南极光是从哪⾥来的,它们就是宇宙射线流被北极和南极的磁场偏转
⽽发出的光。
但是,这种保护只在地球表⾯起作⽤。如果你在远⾼于地球表⾯
的地⽅待上⼀定的时间—⽐如去当空乘⼈员或⻜机偷渡者—你会被更
多这样的辐射伤害。糟糕的是,给⻜机安装的防晒层对此也没有什么
效果。
这些粒⼦有多快呢?在地球表⾯上,制造⾼速粒⼦的世界纪录是
由⼤型强⼦对撞机保持的,它能将粒⼦加速到 10 万亿电⼦伏特
(1013eV)。任何东⻄达到万亿的级别都很了不起,⽽这些太空粒⼦
携带的能量更加令⼈惊奇。宇宙粒⼦每时每刻都在带着1013eV这个级
别的能量冲击地球。它们现在就在以每秒每平⽅⽶1个的速率冲向我
们。如果你觉得这能量听起来太⼤,那就对了,因为它们所携带的能
量相当于每秒钟都有1辆缓慢移动的校⻋降落在我们这个世界的每平⽅
⽶地⾯。
然⽽,接下来我们还要提到以更⾼能量击中地球的宇宙射线。它
们的速度相当快,⼤型强⼦对撞机加速的粒⼦相⽐之下就是缓慢爬⾏
的婴⼉。我们所⻅过的到此⼀游的最⾼能粒⼦以超过1020eV的能量撞
向地球,这差不多是⼤型强⼦对撞机制造的最⾼速粒⼦能量的两百多
万倍。太快了,这是创纪录的太空粒⼦。物理学家戏称它为“我的天啊
粒⼦”(Oh-My-God particle)。死⽓沉沉的物理学家竟然像⻘少年⼀
样⼤惊⼩怪,他们受的刺激显然不⼩。
令⼈意外的是,带有这种疯狂能量的粒⼦很常⻅。每年⼤约有5亿
这样的粒⼦到达地球,也就是说,每天要来上百万个,或者每秒有300
个。此时此刻,当你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有超过1000个这样的粒⼦
(其能量相当于20亿辆缓慢移动的校⻋)击中了地球。
但是,关于能量如此之⾼的粒⼦,这⾥有⼀个令⼈震惊的事实:
我们并不知道宇宙中有什么东⻄可以发射出这么⾼能的粒⼦。
是的,我们每天被数以百万计的超⾼能粒⼦连续轰炸,却不知道
它们是怎么来的。如果你让天体物理学家(基于现有知识)估计太空
中的粒⼦最快能达到什么速度86,他们会:(1)感谢你提出这么棒的
问题;(2)举出⼀些极端的例⼦,⽐如爆发的超新星喷射出来的粒
⼦,或者被⿊洞像弹⼸⼀样抛射出去的粒⼦;(3)仍然给不出令⼈满
意的答案。基于⽬前我们对宇宙中事物的了解,太空中粒⼦所能达到
的最⾼能量约为1017eV,这仍⽐每天击中地球的那些超⾼能粒⼦弱上
千倍。
想象⼀下,你的法拉利经销商告诉你他卖给你的⻋最⾼时速是200
迈,结果你把它开到了20万迈的时速。你会得出结论,世界级法拉利
专家也所知有限。87
宇宙射线的情况就是如此。我们⽆法以宇宙中我们所知的任何道
理解释击中地球的宇宙射线的能量级。这意味着宇宙中⼀定有某种不
为我们所知的新天体。
好吧,这句话看上去逻辑清楚,但这仍然是⼀种令⼈难以置信的
表述。⼈类对宇宙(⾄少对它的5%)有所了解,对星空也有过⼏个世
纪的观察,还制造了⾼精度的⼯具,但宇宙中仍存在我们从未看到过
的东⻄。这些带有疯狂能量的宇宙射线来⾃哪⾥对我们来说仍然是未
解之谜。有趣的是,这些粒⼦藏着其源头的线索,于是我们可以⽴即
潜⼼研究这个谜题。
它们从何⽽来?
如果有什么东⻄在向你发射超⾼能量的某种东⻄(雪球、⽔果⻨
⽚、⿐屎,等等),你⾸先要做的就是四处看看东⻄是从哪⾥扔来
的。这些疯狂的⾼能粒⼦是否来⾃某种恒星?它们是否来⾃某个超⼤
质量⿊洞?它们是否来⾃某个外星世界?或者,它们是从四⾯⼋⽅来
的吗?
幸运的是,这些粒⼦的能量越⾼,我们就越能顺着它们的⽅向找
到它们的来源,因为能量充沛的粒⼦不容易被路上的磁场或引⼒场影
响并弯折⽅向。
但是,要想弄清楚它们究竟从何⽽来,你还需要⼀些实例。这就
像寻找屋顶上的狙击⼿,他们射击的次数越多,我们就越容易找到他
们。确定这些宇宙射线来源的难点在于,地球是⼀个相当⼤的⽬标。
即使每天都有数百万宇宙射线击中地球,安装好探测器并在正确的时
间捕捉到它们也是很困难的。我们之前说过,每秒钟都有⼏百个这样
的粒⼦击中地球,我们没有撒谎,但是地球是⼀个⾮常⼤的地⽅。所
以更有意义的数字是宇宙射线击中的某个探测器所占 据的⾯积,⽽
这是以平⽅千⽶计量的。
⼤型强⼦对撞机能量级(1013eV)的粒⼦每秒⼤约有1000个到达
地球表⾯的每个平⽅千⽶。离奇能量级(1018eV)的粒⼦⽐较稀少,
每年每平⽅千⽶掉落1个。1020eV以上能量级的粒⼦堪⽐稀世珍宝,
每千年每平⽅千⽶掉落⼤约1个。
这就使得弄清楚它们从何⽽来变得⾮常困难,因为即使你建造了
⾮常⼤的探测器,它捕捉到超⾼能粒⼦的机会也是⾮常渺茫的。迄今
为⽌,所有宇宙射线望远镜探测到的超⾼速粒⼦加在⼀起也不算多。
直到现在,我们还不能准确为这些疯狂的宇宙“⼦弹”定位源头。
好消息是,我们确实掌握了⼀条重要线索:它们不可能来⾃很远
的地⽅。可⻅光可以传播数⼗亿千⽶⽽不会散射或减速,所以我们能
看到遥远的星系。只要试着遥望⼀下洛杉矶盆地对⾯的⾼⼭,你就会
意识到我们能在夜空中看到遥远的星星是多么不可思议。88太空在我
们看来清澈⽽空旷,但对于带电⾼能粒⼦来说,在太空中穿⾏就像在
拥挤的⽕⻋站⾥⾏⾛。组成了宇宙幼年图景的光,也就是宇宙微波背
景,使整个宇宙充满了⼀种光⼦雾。宇宙射线与这种雾发⽣作⽤,很
快就会减慢速度。1021eV能量级的粒⼦只要经过⼏百万光年的⾃然减
速过程,能量就会降低到1019eV左右。
这意味着我们所看到的超⾼能粒⼦⼀定来⾃⽐较近的区域,否则
光⼦雾会让它们减速。如果它们来⾃⾮常遥远的地⽅,那么唯⼀的可
能就是它们出发时携带了⾼得极其离谱的能量。如果能够排除这种情
况,那么我们就只能得出结论,⽆论是什么89发出了这些超⾼能的粒
⼦,它⼀定在我们星系的邻近区域。这是⼀条有⽤的线索,因为它将
太空中某个巨⼤的部分移出了讨论范围,但可供讨论的空间范围(从
科学⾓度⽽⾔)仍然⼤得吓死⼈。

总⽽⾔之,这些线索意味着……
显然,宇宙中还有新事物在等待我们去发现。
我们如何观察它们?
当⼀个超⾼能粒⼦撞击⼤⽓层顶部时,它⼀定要与许多⽓体分⼦
碰撞之后才能到达地球表⾯(谢天谢地)。当⼀个1020eV的粒⼦撞击
⼀个⼤⽓中的分⼦时,它会⼀分为⼆,它的能量也会平分给两个粒
⼦。这两个粒⼦随后⼜会撞击其他分⼦,产⽣拥有1/4能量的四个粒
⼦,以此类推。最后,会有⼏万亿个带有109eV能量的粒⼦在⼀瞬间
冲到地球表⾯。这种粒⼦⾬的范围⼀般有⼀两千⽶,主要由⾼能光⼦
(γ射线)、电⼦、正电⼦和μ⼦组成。我们知道有超⾼能粒⼦撞击地
球,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么⼤的范围内观测到这么强的簇射。

不过,观察⼤范围的超⾼能粒⼦⾬需要⾮常⼤的望远镜。幸运的
是,我们不需要建造超级宽的粒⼦探测器—没有⼈能做到这⼀点。我
们让很多较⼩的粒⼦探测器以点阵的形式分布在⼀⼤⽚空地上。南⾮
的⽪埃尔·俄歇宇宙线观测站(Pierre Auger Observatory)90就是这么
做的。你可以在⼀⽚3000平⽅千⽶的⼟地上装1600台粒⼦探测器,然
后养⼀万多头奶⽜。91

这种⽅法⾮常适合观察超⾼能宇宙射线所产⽣的簇射,它听起来
规模很⼤,因为事实确实如此。但要记住,在1平⽅千⽶的范围内,超
⾼能粒⼦每千年才会出现⼀次。所以即使覆盖了3000平⽅千⽶的范
围,这样的现象你每年也只能探测到⼏次,数⼗年的观察也不⼀定能
解开这个谜题。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为了缩⼩这些粒⼦的来源范围,并对它们
的来历有所了解,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例研究。但以现有技术建造更
⼤的望远镜可是相当烧钱的。⽪埃尔·俄歇宇宙线观测站的望远镜耗费
了⼤约1亿美元的巨资。
这⾥还有⼀个⾮常有趣的想法:我们可以试着寻找已经为其他⽤
途建造起来的什么东⻄,然后把它改造成宇宙射线望远镜。92如果要
描述完美的宇宙射线望远镜,我们希望它满⾜以下⼏点。
1. 视野覆盖全球

2. 价格超低

3. 有超棒的⾳响系统
已经建造并布置完毕
4.

别急着嘲笑我们,请先花点时间思考⼀下这是否可能。会不会有
⼀个已经存在的粒⼦探测器⽹络,不仅遍布全球,⽽且在⼀天中的⼤
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如果你刚⽤智能⼿机把这个问题输⼊⾕
歌,那么答案可能⽐你想象的更近。

事实上,智能⼿机的数码相机就可以⽤来探测粒⼦。为⽇料⼤餐
和萌娃拍出美照的科技使得它们对由⾼能粒⼦撞击⼤⽓层⽽产成的粒
⼦⾬⼗分敏感。⽽且智能⼿机随处可⻅(截⾄我们撰写本章时已有30
亿活跃⽤户),它们可以编程、联⽹、定位,到了晚上则会闲置。
如果这些智能⼿机通过运⾏App开启摄像头并探测粒⼦,那么它
们可以成为分布⼴泛、覆盖全球的宇宙射线探测⽹络。有些科学家93
提议,如果有⾜够的⼈(⼤约⼏千万)在夜间⼿机闲置时运⾏这个
App,那么由此形成的⽹络就可以观察到更多我们原本有可能错过的
⾼能宇宙射线。运⾏这个App的⼈越多,这个⽹络就越⼤,收集的宇
宙射线就越多。说不定你也能为这项研究贡献⼒量!也许你⼀直想成
为天体物理学家,如果这个疯狂的想法有效,你就能参与破解宇宙谜
题了。
它们可能是什么?
天体物理学家⽆法解释这些粒⼦的⾼能量—当我们这样说的时
候,我们是指他们⽆法⽤已知的物体去解释这么⾼的能量。如果你让
他们⼤开脑洞,想象有可能⽣成这种⾼速粒⼦的新型物体,那么他们
会提出很多有趣的想法。
天体物理学家是⼀群有创意的⼈,但⼈类探索太空的历史告诉我
们,宇宙更有创意。以下是有可能解释这个问题的⼏个观点—记住,
更有可能发⽣的情况是,这些解释没有⼀个是正确的,实情⽐疯狂科
学家的想象更令⼈震惊。
超⼤质量⿊洞
⼀个流⾏多年的解释是,这些⾼能粒⼦来⾃星系中⼼⽆⽐强⼤的
⿊洞。这些⿊洞的质量⽐我们的太阳还要重⼏千倍甚⾄⼏百万倍。除
了已经被这种⿊洞94吞噬的物质之外,还有质量巨⼤的⽓体和尘埃在
围绕着它旋转,排队等候被吞噬。这些物质受到巨⼤作⽤⼒的影响,
并被观察到会产⽣惊⼈的辐射。然⽽,⼈们在数⼗年的观测中看到的
少量超⾼能宇宙射线似乎与这些活跃星系核的位置并不相符。这就意
味着这不太可能是正确的解释,⼤家可以继续开脑洞了。
外星科学家
有些科学家怀疑我们不是唯⼀想要分解并研究物质的智慧物种。
假如外星⼈—没错,我们说的是有智慧的地外⽣物—制造出了⾜够⼤
的粒⼦加速器,能更好地对物质进⾏分解,那么会发⽣什么呢?我们
看到的超⾼能宇宙射线可能只是边⾓料,是外星⼈在实验中排出的污
染物质。谈到外星⼈,你还可以考虑更为有趣和离奇的可能性。如果
这些粒⼦被发现来⾃同⼀个地点(⽐如⼀个邻近恒星的宜居星球),
那意味着什么?这将是怎样⼀个令⼈惊奇的发现啊!

《⿊客帝国》
还有更疯狂的想法。有些科学家猜测,我们的宇宙可能是某个宇
宙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更⼤的元宇宙中的⽣物可能正在⽤我们的宇宙
做某种实验。95我们怎么会知道这个呢?在模拟过程中,运⾏我们这
个宇宙的计算机可能出现bug。96如果这种模拟把宇宙分成了⼀个个巨
⼤的⽅块,再在每个⽅块中运⾏物理模型,那么对于在很多⽅块之间
⾼速穿⾏的物体,模拟就会给出奇怪的结果。换句话说,超⾼能宇宙
射线⽅向上的运动规律可能让我们的宇宙看起来像是模拟出来的。

⼀种新的作⽤⼒
我们试图通过已知的物质和⼒来理解这些粒⼦—这个谜题之所以
是个谜题,说不定是因为它必须⽤我们暂时不知道的物质和⼒去解
释。这个可能性令⼈激动、让⼈着迷。也许这些粒⼦来⾃某种未被发
现的新作⽤⼒。如果这样的作⽤⼒存在并且与这些宇宙射线相关,那
就⼀定有某种原因能够解释我们为什么没在其他地⽅看到它起作⽤。
但是,最近关于暗能量在全部能量中占68%的发现告诉我们,我们的
确应该思考未知的宇宙⼒量,这不算瞎琢磨,也许这些粒⼦就是新作
⽤⼒的线索。
⼀种普通的可能
当然,答案也有可能平淡⽆奇,并不包含对于宇宙性质的颠覆性
⻅解。也许这些粒⼦来⾃恒星或者只有研究者和爱好者感兴趣的新天
体⽣命周期的未知阶段。这似乎并不能改变我们的宇宙观,不过我们
还是可以怀揣梦想的。
宇宙信使
你到现在才知道⾃⼰时刻都在被“超能太空⼦弹”扫射。如果你没
有看过这⼀章,你可能会继续过幸福的⼩⽇⼦,完全不会想到有某种
怪异⽽未知的东⻄在向你开⽕。
不过,你现在知道也晚了。正如你通过第8章所了解的,你⽆法回
到过去。但是,知道了这个,你也许会多花⼀点时间仰望星空,并且
常想起宇宙中那些令⼈震惊的未解之谜。
与其把这些宇宙射线想象成想要伤害你的“⼦弹”,不如把它们当
成某种信使。想象⼀下:它们在太空中⻜⾏了⼏⼗亿千⽶,带来了某
种我们之前从未⻅过或想象过的全新事物的信息。它们带来的是巨⼤
能量过程存在的证据,这背后可能是新的作⽤⼒、未知的宇宙机制,
或是外星⽣命形式。它们带来的是令⼈惊奇的发现。
你⼀定不想躲避这样的“⼦弹”!
第12章 为什么我们是由物质⽽不是反
物质构成的?
这个答案不会令你失望
数学和物理学的关系⾮常密切。它们就像在⼀个屋檐下住了很多
年的室友,⼤多时候相处融洽,有时也会互相指责对⽅吃了⾃⼰的⾷
物。97
说得具体⼀点,物理学的定律需要数学描述,⽐如E=mc2,物理
学的问题需要通过数学计算来解答,⽐如,“我最多能偷偷切下多⼤的
蛋糕⽽不被室友发现?”英语是莎⼠⽐亚的语⾔,⽽数学是物理学的语
⾔。如果你不懂数学,你就会觉得阅读物理学家的⼗四⾏诗是⾮常痛
苦的事。98不过话⼜说回来了,即使你懂数学,物理学家写的诗也不
怎么拿得出⼿。

从另⼀⽅⾯来说,物理学使数学变得有⽤。如果没有物理学,数
学将仅涉及抽象的概念,⽐如虚数和⼤额的退税。物理学还能激发数
学家去探索新的数学问题。⽐如,弦理论是物理学终极理论的⼀个备
选,它的发展就为数学领域注⼊了很多新的⻅解。
有时,直觉会成为我们理解物理世界的障碍,这时我们最好求助
于数学的引导。因此,当我们试图理解量⼦粒⼦的怪异⾏为或是各种
形式的所得税时,数学就成了我们的救星。在这些情况下,我们能做
的就是跟着数学⾛。只要你把数字都算对了,你就可以相信数学会⽐
你的直觉更接近现实。你可能觉得⾃⼰不可能拿到1.2亿个亿美元的退
税,量⼦粒⼦不可能穿越障碍,但如果数学上讲得通,那么这些就是
有可能发⽣的事情。

但事情也不总是这样。有时数学预测的结果并不符合物理学理
论,这时我们不能再听数学的了。假如你开了⼀家蛋糕公司,你要为
巧克⼒蛋糕测试⼀种新型的投射快递系统,那么你要多快的速度发射
蛋糕才能让它们沿着抛物线轨迹落在顾客的门⼝呢?要计算这个问
题,你需要求解⼀个类似y = ax2+ bx + c这样的⽅程。因为⽅程中有⼀
个x2,所以你会得到两个解。
这两个解有⼀个是物理解,它会告诉你如何发射巧克⼒蛋糕,⽽
另⼀个解给出的却是毫⽆意义的答案。它会告诉你,你的初始速度应
该是负的,也就是说你要把蛋糕向后直接射到地上。这个解在数学上
是正确的,但它不是合乎常理的物理解。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出现,是
因为数学模型没有设置物理约束,⽐如蛋糕⽆法穿越坚固的地⾯。巧
克⼒蛋糕有可能在天空中碎成块,造成安全隐患,这些也没有体现在
数学模型中。关于数学,我们就说这么多吧,在这本书中我们只关⼼
物理。
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快速选出需要的解。物理学家对这种事
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会⻢上丢掉在物理上讲不通的数学结果,因为
我们眼中的宇宙不是那样的。
可是,聪明的物理学家(和企业家),你们要注意了,某些看似
荒唐的数学结果没准是讲得通的。诺⻉尔奖(和巨额利润)说不定正
等着你呢。在本章,我们要聊⼀聊负数解如何让⼈们发现了反粒⼦和
反物质。最后⼀块诺⻉尔奖级别的巧克⼒被“⾮法”吃掉100年之后,有
关它们的⼀些问题依然在等待解答。
镜像粒⼦
我们从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说起,为了了解量⼦⼒学中⾼
速运动的电⼦,这位物理学家对⼀些⽅程进⾏了研究。

在此之前,在量⼦⼒学领域,物理学家已经整理出了低速运动的
电⼦的⽅程。在20世纪初,量⼦⼒学的⾰命性成就让⼈脑洞⼤开,⼈
们由此重新思考物质在最⼩尺度上的⾃然属性。量⼦⼒学迫使物理学
家放弃了他们⼀直以来最简单、最根深蒂固的假设:(1)事物不能同
时出现在两个地⽅;(2)精确重复两次同样的实验应该出现相同的结
果。⼤家⼀起开脑洞吧!

世纪初的物理学家彻底改变了我们天真的宇宙观,⽽且这样的
20
改变不⽌⼀次。除了量⼦⼒学的哲学狂想之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相
对论⾰命。相对论证明了宇宙的速度极限,⼈们突然发现,时间居然
是相对的,⼏个诚实的⼈竟然有可能⽆法就同⼀件事发⽣的情形达成
⼀致。

狄拉克仔细观察了两个疯狂的数学结果,它们正确地描述了两种
不可思议的物理学理论。他问⾃⼰:如果我把它们结合在⼀起,那会
怎样呢?如果他当时就想到了更疯狂的结果,那么我们得说,狄拉克
猜对了。
他建⽴了⼀个⽅程(即狄拉克⽅程),以量⼦⼒学和相对论的双
重⾓度描述⾼速运动的电⼦。这个⽅程简洁⽽清晰,只是存在⼀个⼩
问题。99
狄拉克发现,他的⽅程对带负电荷的普通电⼦成⽴,对带有相反
电荷的电⼦也成⽴。100也就是说,他的⽅程表明,物理学定律对带正
电荷的电⼦也是成⽴的。他将这种正电⼦称为反电⼦。这种反电⼦在
很多⽅⾯都跟电⼦⼀样:它的质量和普通电⼦相同,量⼦特性也和普
通电⼦相同。但它的电荷和普通电⼦相反。这让⼈有些迷惑不解,因
为⼈们从来没有发现过这样的粒⼦。
有⼈可能倾向于把这⼀结果归为⼀种数学假象,认为应当忽略
它。但是这引起了狄拉克的极⼤兴趣。如果这不仅仅是数学闹出的错
误,⽽是现实情况的反映呢?毕竟,有哪条物理学定律禁⽌反电⼦存
在吗?没有。
事实上,狄拉克审视了这个⽅程,并提出所有粒⼦都有相应的反
粒⼦。
就这样,狄拉克不只预测了⼀种新粒⼦,他还预测了整整⼀系列
新的粒⼦。这可不是⼀件⼩事。表⾯上看,这种想法有点疯狂。每⼀
种粒⼦都有相反的版本,这就像⼀部诡异的电影,其中每⼀个好⼈都
有⼀个邪恶的双胞胎兄弟(姐妹)。就粒⼦⽽⾔,粒⼦和反粒⼦不仅
(关乎电磁⼒的)电荷不同,(关乎弱核⼒和强核⼒的) “ 颜⾊电
荷”也不同。在电影中,这就相当于好⼈个⼦⾼、⾝材胖、⿊发、爱吃
⿊巧克⼒,⽽坏⼈个⼦矮、⾝材瘦、⾦发、爱吃⽩巧克⼒。这太可怕
了!
这是⼀个疯狂的想法,但它碰巧是对的。事实上,科学家已经多
次观察到了反粒⼦。就在狄拉克提出这个想法不久后,反电⼦(当时
被称为正电⼦)就被探测到了。如今,⼏乎每⼀种我们知道的带电粒
⼦都被证实拥有反粒⼦。反粒⼦很容易在粒⼦碰撞中出现,在CERN
(欧洲核⼦研究组织),每年都有⼏⽪克101的反粒⼦被制造出来。来
⾃太空的宇宙射线有时会携带反粒⼦,有时会在与⼤⽓相撞时产⽣转
瞬即逝的反粒⼦。
反粒⼦在最⼩尺度上体现了物理学中的对称。你应该把粒⼦/反粒
⼦对想成硬币的正、反两⾯,不要认为它们两个互不相关。记住,宇
宙中的⼀个粒⼦不是只有⼀位“⼿⾜”,每⼀个物质粒⼦都有两个更重
的“表亲”。⽐如,电⼦有μ⼦和τ粒⼦,它们与电⼦有着⼏乎相同的量
⼦特性(电荷和⾃旋相同),但是质量更⼤。电⼦已经有好⼏位“亲
⼈”了,它既有较重的“表亲”⼜有反粒⼦。⽽且,这些较重的“表亲”当
然也有⾃⼰的反粒⼦。
还有更神奇的解释!“超对称猜测”提出,粒⼦还有第三种镜像—
超粒⼦,它类似于原来的粒⼦(电荷相同,质量也许相同),但量⼦
⾃旋不同。宇宙中到处都是哈哈镜,粒⼦的模样以不同⽅式复制、扭
曲。

但是,这些新粒⼦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粒⼦会有孪
⽣版?102为什么反粒⼦不常⻅?
反粒⼦湮灭
很多科幻⼩说中重要的设定严格来说都不科学,⼀些关于反物质
的错误概念也常常出现。你可能听说过这个:⼀个粒⼦碰到它的反粒
⼦时会发⽣爆炸。这听起来很荒唐,对吧?
实际上,这⼀点被证明是真的。

当⼀个粒⼦遇到它的反粒⼦同胞时,它们可不是拥抱⼀下就⾏了
—它们会毁灭对⽅。这两个粒⼦会消失,它们的质量会完全转化,成
为某种⾼能的作⽤⼒携带粒⼦,⽐如光⼦或㬵⼦。我们称这⼀过程
为“湮灭”。原来的粒⼦将踪迹全⽆。这不仅发⽣在电⼦和正电⼦⾝
上,也发⽣在夸克碰到反夸克、μ⼦碰到反μ⼦时。把孪⽣粒⼦放在⼀
起,你会看到⼀场⼤戏和⼀次能量的⼤爆发。所以,科幻⼩说中反粒
⼦这个不可思议的特征是真的!
质量中储存着很多能量,这可是⼀件⾮常重要的事。众所周知,
爱因斯坦的质能⽅程(E = mc2)让⼈们明确了能量和质量的联系。光
速c已经是⼀个很⼤的数值了,这⾥还要平⽅,所以⼀点点质量就承载
了相当⼤的能量。当两个粒⼦完全湮灭时,其中储存的巨⼤能量被释
放了出来。1克反粒⼦和1克正常粒⼦结合在⼀起可以释放超过4万吨的
爆炸当量,⽐美国在第⼆次世界⼤战中投放的原⼦弹威⼒⼤⼀倍多。
⼀枚普通的葡萄⼲差不多就有1克重,⼀枚葡萄⼲加⼀枚反葡萄⼲就是
⼀个⼤规模杀伤性⼲果化武器。

湮灭的概念可能对你来说有些陌⽣,物体变为闪着光的超炫能量
并不是你每天都能看到的景象。103那么,两个东⻄在⼀起湮灭到底是
⼀个怎样的过程呢?是不是它们相互靠近、碰到⼀起,然后“嘭”的⼀
声就全部变成能量了?
请记住,这些粒⼦是量⼦⼒学意义上的物体,它们实际上并不是
什么⼩圆球。有时,你可以把粒⼦当成⼩圆球,有时,你需要使⽤量
⼦波动的图像,这两种理解粒⼦的⽅法都有缺点和不靠谱的情况。这
就好⽐那个每年在家庭野餐会上出现的傻叔叔。
当我们说“两个粒⼦⾜够近”时,这两个粒⼦没有接触,实际上它
们并没有表⾯。你可以换个思路,想想它们的量⼦⼒学特征叠加,两
个粒⼦会消失并进⼊另⼀种能量形式,⼤多数情况下它们都变成了光
⼦。其他种类的粒⼦可能在这种能量中诞⽣,具体情况取决于这种能
量的⼤⼩。这正是⼤型强⼦对撞机中发⽣的事,⼈们让普通的常⻅粒
⼦撞到⼀起,从⽽产⽣新型粒⼦。
在某种程度上,粒⼦的相互作⽤最终都将使原来的粒⼦湮灭并产
⽣新粒⼦。那么,粒⼦和反粒⼦作为拥有相反电荷的两个镜像版本,
它们的相互作⽤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它们会相互吸引,所以更容易碰
到⼀起。它们还完美互补,这意味着它们会湮灭为某种中性粒⼦,⽐
如光⼦。
还要记住的⼀件事是,当粒⼦相互作⽤时,某些东⻄是守恒的。
⽐如,⼈们发现,电荷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粒⼦在相互
作⽤前后的总电荷是相同的。这是为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这背后是什么,我们只是在实验中看到了这样的模式,并把这纳⼊理
论。
当⼀个电⼦和它的反粒⼦正电⼦相互靠近时,相反的电荷(−1和
+1)会将它们拉得更近。⼀旦碰上,相反的电荷就会完全抵消,两个
粒⼦也会烟消云散,光⼦登场。如果两个电⼦相互靠近,那它们的负
电荷会相互排斥。如果你通过某种⽅法成功地克服了它们的互斥⼒,
那么你会得到⼀个净的负电荷(−2),电荷在碰撞前后是守恒的,所
以这时不可能出现光⼦。
⽽电荷也不是我们观察到的唯⼀守恒的东⻄。你可能想知道是不
是任意两个带有等量相反电荷的粒⼦都能相互湮灭(⽐如⼀个带−1电
荷的电⼦和⼀个带+1电荷的反μ⼦)。答案是不能。我们的宇宙似乎
还有另外⼀个法则:“电⼦性”和“μ⼦性”必须守恒。你不能⽤⼀个⾮电
⼦来毁灭⼀个电⼦。你只能⽤电⼦的反粒⼦去做这件事。104电⼦的表
亲μ⼦和τ粒⼦也⼀样。

故事还没有结束。有很多东⻄都是守恒的,⽐如保留了由三个夸
克组成的粒⼦数,即“三夸克性”。所有的守恒都是⼈们在观察粒⼦间
相互作⽤时发现的。105这些法则似乎将完全湮灭限制在了粒⼦和反粒
⼦的碰撞相贴上。
为什么宇宙中有这些奇怪的法则?我们不知道。也许有⼀天,我
们能够证明这些法则只不过是深层次之下简单的粒⼦⾏为得到的⾃然
结果。但就现在来说,反粒⼦⼀定藏着宇宙基本法则的重要线索。
⼀个相反的你
反粒⼦就是正常粒⼦的影⼦孪⽣粒⼦,它们在⼀起会湮灭彼此,
就像两个⼩⼩的综合格⽃选⼿⼤打出⼿,⾄死⽅休。信不信由你,还
有⽐这更有趣的事情。
事实上,反粒⼦可以像正常的粒⼦那样组合,⽣成中⼦和质⼦这
样更复杂的粒⼦的反粒⼦。⽐如,你可以把两个反下夸克和⼀个反上
夸克组合在⼀起⽣成⼀个反中⼦。这样得到的反中⼦仍然是电中性的
(就像中⼦⼀样),但它的内部是由反粒⼦构成的。你也可以把两个
反上夸克和⼀个反下夸克组合成⼀个反质⼦。除了带负电,反质⼦与
质⼦⼀样,因为它也是由反粒⼦构成的。

还有更奇怪的。⼀旦你拥有了反电⼦、反质⼦和反中⼦,你就有
可能制造出反原⼦!⼀个正电⼦和⼀个负质⼦与它们所对应的正常粒
⼦运动规律⼀致,只是所带电荷相反。如果你同时得到了⼀个反电⼦
和⼀个反质⼦,这个反电⼦就会围绕反质⼦旋转,接下来你将得到反
氢!
理论上说,如果你把⾜够多的反粒⼦组合在⼀起,你就可以得到
反的任何东⻄。⽐如,你可以⽤两个反氢和⼀个反氧组成反⽔。反⽔
的外观、触感和性质和正常的⽔没什么差别,但是如果你喝掉它,你
就会⽴即爆炸,变成⼀团闪光。我们必须承认,这并不能让你感觉到
清凉。

那为什么不继续呢?如果你能制造出反⽔,你⼗有⼋九也能制造
出任何原⼦和分⼦的相反版本。也许你还可以制造反化学构成、反蛋
⽩质和反DNA。
也许这世上还有⼀个由反物质构成的地球。也许有⼀个⼈和你⻓
得⼀模⼀样,但那个⼈由反物质组成。这个家伙可能开着⼀辆反物质
⻋,⽣活在反物质房⼦⾥,甚⾄正读着由反物质纸做成的这本书的反
版,那⾥⾯的笑话确实很有趣。106
实际上,我们的物质没有本质上的“物质性”,反物质也没有“反物
质性”。如果情况颠倒过来,我们由“反粒⼦”组成,那么我们很可能就
会称反粒⼦为“物质”,⽽称正常的粒⼦为“反物质”。那只是名字⽽
已。换句话说,说不定我们⾃⼰才是反的!(此处应有恐怖⾳效。)
这难道不是⼤反转吗?
当然,所有这些关于反粒⼦和反物质的讨论都回避了⼀个问题:
这些反物质都在哪⾥?
反物质秘事
我们知道反粒⼦是存在的,狄拉克⽅程很好地描述了它们在⾼速
运动下的⾏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了解它们。实际上,我们宇
宙的这个奇怪现象引出的问题⽐答案更多。

为什么反粒⼦会存在?我们的现代粒⼦理论需要它们,你可能还
会想到其他奇怪的情形(可能有邪恶的第三粒⼦和恶毒的第四粒
⼦)。
其他问题包括:反粒⼦是与正常的粒⼦完全相反,还是在运动、
质地、味道,以及对巧克⼒的品味上有微妙的差别?反粒⼦与粒⼦在
受引⼒影响时的表现是⼀样的还是相反的?
最⼤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是由物质⽽不是反物质构成
的?
如果你充满正能量,那你应该可以处理好负⾯情绪,接下来请继
续阅读并了解更多有关这些谜团的知识。
宇宙为什么不是反宇宙?
物质和反物质之间有⼀个⾮常⼤、⾮常重要、⾮常明显的区别:
物质⽆处不在,⽽反物质⼏乎⽆处可寻。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所拥
有的物质要远远多于反物质。

如果物质和反物质相等且互为相反版本,那么我们就会期待在宇
宙⼤爆炸中有同样多的粒⼦和反粒⼦出现。我们按这个思路想下去,
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如果每个正常的粒⼦都有⼀个对应的反粒⼦,那
么最后所有的粒⼦都会与它们的反粒⼦相碰并彼此湮灭,宇宙中所有
的物质都会转变为光⼦。因为看书的你还活着,⽽且你肯定不是由光
⼦构成的107,所以我们知道事情并⾮如此。也就是说,物质在造物那
⾥⼀定得到了⽐反物质更多的偏爱。
这种不平等(⾄少)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可能性1
在宇宙⼤爆炸时,产⽣的物质⽐反物质稍微多⼀点。绝⼤多数的
物质和反物质都湮灭⽆踪了,但在反物质被耗尽后,有微量的物质遗
留了下来,变成了今天的星系、恒星、巧克⼒蛋糕和暗物质。
这种可能性解释了我们所看到的情况,但是它转移了核⼼概念。
它把“为什么今天的宇宙是由物质⽽不是反物质构成的”这⼀问题转换
成了“为什么宇宙最初有更多的物质⽽不是反物质”这⼀等价的问题。
遗憾的是,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后者。(另外,⼤多数有关早期宇
宙的现代理论都解释不了物质和反物质最初产⽣中的不对称性。)

可能性2
在宇宙⼤爆炸中,有相同数量的物质和反物质出现,但是随着时
间的推移,这些粒⼦⾃⾝的某种性质造成了物质多于反物质的现状。
如果存在某种物理机制使得反物质⽐物质消失得更快,或者产⽣
的物质多于反物质,那么这种可能性就是存在的。粒⼦⼀直在不停地
出现和毁灭,即使粒⼦和反粒⼦在出现和毁灭的⽅式上有⼀点⼩⼩的
差别,这在总体上也会产⽣巨⼤的不平衡。108

可能性2看起来可能更有道理。但是,宇宙有多⼤的可能天然地倾
向于制造和保存更多的物质⽽不是反物质呢?109物理学⼤体来说是对
称的。据我们所知,任何正常粒⼦能做的事,反粒⼦也能做。⽐如,
⼀个中⼦可以衰变为⼀个质⼦、⼀个电⼦和⼀个反中微⼦(这被称为β
核衰变,这个过程时时刻刻都在发⽣)。⼀个反中⼦也可以衰变为⼀
个反质⼦、⼀个反电⼦和⼀个中微⼦。
也许这种倾向很微⼩。在研究粒⼦时,物理学家试图从物质与其
⾃⾝的反物质间的振荡中寻找粒⼦间微弱的不平衡。遗憾的是,尽管
有证据表明这种不平衡存在,但我们还是完全⽆法解释今天看到的这
种巨⼤差异。
总之,⼀定还有别的什么可以解释物质和反物质之间的不平衡。
这个答案藏着另⼀个问题的线索—为什么⼀开始就有两种粒⼦?但到
⽬前为⽌,我们还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等⼀下,也许反物质在别的地⽅
也许我们全都搞错了。也许宇宙中的物质和反物质是等量的,只
是被分隔在了不同的地⽅。地球和周围这些东⻄肯定是由物质构成
的,但是远处也许还有其他区域是由反物质构成的。事情会不会是这
样呢?
物质和反物质⾮常相似,我们⽆法仅从发出的光来分辨⼀个遥远
的恒星是由物质还是反物质构成的。哪⼀种恒星都有相同的核反应,
会以同样的⽅式产⽣光⼦、释放能量。

让我们先从近处说起。我们知道地球上没有多少反物质,因为地
球是由物质构成的,这⾥的任何反物质都会引发爆炸。让我们往远处
⾛⾛。地球的邻近空间会有较⼤的反物质区域吗?太阳系中会不会有
反物质构成的⾏星呢?
绝对不可能!你应该还记得物质和反物质碰到⼀起会发⽣什么,
这⽐亲属之间的政治对话更具爆炸性。如果⽉球是由反物质构成的,
那么每当它被流星击中都会出现特⼤爆炸和刺眼的闪光。⼀颗像葡萄
⼲那么⼤的流星就可以带来堪⽐核爆的影响。⽽地球和⽉球每天都在
不停地被⼤⼤⼩⼩的普通物质流星造访,所以我们知道⾄少⽉亮不是
⽤反奶酪做的。
这⼀点对于⽕星和太阳系的其他⾏星同样成⽴。如果⽕星是由反
物质构成的,那么我们会时常看到爆炸的光⼦。事实上,在⼀个物质
区域附近有任何明显的反物质聚集,你都将看到持续不断的湮灭和光
⼦释放现象。我们在附近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确信太阳
系是由物质构成的。

还有,我们已经派由物质构成的物体(包括⼈)去探索太阳系
了,⽬前还没有任何⼈、任何东⻄变成耀眼的闪光。110
天⽂学家扩⼤了探索的范围,在整个银河系中寻找由反物质构成
的星系。到⽬前为⽌,我们还没有看到反物质和物质相会产⽣的耀眼
光⼦。他们甚⾄还考虑了整个星系由反物质构成的可能性。但是,如
果真的有这样的星系,我们就会看到物质星系和反物质星系之间的宇
宙空间因粒⼦的湮灭⽽被照亮。⽬前,天⽂学家已经把这项技术推得
⾜够远了,他们确信我们的整个星系团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这就是我们对宇宙进⾏直接观察的极限了。关于更⼤的世界,我
们还不能给出确切的判断,因为星系团之间的空旷区域太⼤,就算那
⾥有物质和反物质相遇,我们也⽆法看到。
尽管如此,宇宙的其他部分仍然更有可能由普通物质构成。如果
宇宙是由物质星系团和反物质星系团构成的,那么早期宇宙中的物质
和反物质必定相隔很远,⽽这⼜会引发⼀系列新的问题。
简⽽⾔之,在可观测的宇宙范围内,任何地⽅都没有⼤团反物质
存在的迹象。我们为什么只能看到物质,却看不到反物质呢?这个谜
题依然有待破解。
中性物质
所有粒⼦都有对应的反粒⼦吗?所有带电粒⼦都有反粒⼦,但中
性粒⼦的情况就有点不⼀样了。
⽐如,光⼦就没有反光⼦。也许有⼈会说,光⼦就是它⾃⾝的反
粒⼦,这与其说是回答问题,不如说是回避问题。你最好的朋友是你
⾃⼰,这是否意味着你没有朋友?Z玻⾊⼦和㬵⼦也⼀样。你可能注
意到了,这些都是承载⼒的粒⼦。但是带电的W粒⼦也是承载⼒的,
它就有反粒⼦。为什么有的粒⼦有反粒⼦⽽有的没有?我们不知道。

物理学家相信,带零个电荷的中微⼦很可能有反粒⼦,这种反粒
⼦带有与弱核⼒相关的相反电荷数(即“超荷”)。但是,中微⼦是⼀
种神秘的⼩粒⼦,我们很难对它进⾏研究,所以说不定中微⼦也是它
⾃⼰的反粒⼦。
我们如何研究反物质?
我们可以⽤反粒⼦构造反物体—这⼀想法⾮常吸引⼈。它不仅
酷,还具有启发意义。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反物质与正常物质有什么区
别,这有助于解释反物质为何存在。
遗憾的是,⽤(由反粒⼦构成的)反物体做实验是极其困难的。
⽤正常粒⼦构造物体就已经够难的了(要做⼀块巧克⼒蛋糕,你
需要1025个质⼦、1025个电⼦和许多爱⼼),但你不⽤担⼼成品接触
正常物质粒⼦后发⽣爆炸。
科学家直到最近才成功地让反质⼦和反电⼦在实验室⾥友好共处
并产⽣反氢。2010年,科学家成功地制造出了⼏百个反氢原⼦并将它
们储存了⼤概20分钟。111这是了不起的技术成就,但⽆法回答有关反
物质的问题。想象⼀下,如果你只能⽤那么⼀点时间看看⼏个氢原
⼦,那你能对宇宙有多深的了解呢?
我们确实取得了不⼩的成就,但是在反物质制造和安全储存技术
发展得更好之前,我们⽆法加深对反物质的了解。⽬前,我们每年只
能在CERN⽣产⼏⽪克的反物质,也就是说,如果要⽣产相当于半个
葡萄⼲⼤⼩的反物质,那么我们要花⼏百万年的时间。即使到了那个
时候,我们也需要利⽤电磁场发明⼀种⽆接触的器⽫。
奇特的物质
我们现在知道了关于反物质的⼏件事。我们知道反物质是存在
的;我们知道反物质与物质电荷相反;我们知道反物质与物质在⼀起
会湮灭并释放光⼦。我们还不算⼀⽆所知。
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更多。⾸先,我们不知道反物质为什么存
在。这是否隐藏着物质构成的线索?还有其他形式的物质吗?物质和
反物质对称,但我们的宇宙肯定更偏爱物质。
这些问题可能会让你对反物质产⽣戒⼼。你显然不想碰触它,但
你不妨想⼀想我们能从它⾝上学到的东⻄—这还挺酷的。
以这个问题为例:反粒⼦会像物质粒⼦那样受重⼒影响吗?
我们知道反物质存在,⽽且现有理论预测它会像普通物质⼀样受
重⼒影响。但我们观察的反物质还不够多,所以我们还⽆法回答这个
基本问题。重⼒是⼀种相当弱的⼒,有了⼤量的粒⼦,我们才能对其
重⼒进⾏测量,⽽反物质恰恰相当稀少、相当不稳定。

但是,如果反物质在这⽅⾯与物质不⼀样呢?回想⼀下,反粒⼦
的关键特征是,在电磁⼒、弱核⼒和强核⼒⽅⾯,它们的电荷都和普
通粒⼦相反。既然如此,在引⼒这个⽅⾯,反物质有没有可能也与物
质相反呢?引⼒对反物质的作⽤会不会和物质相反呢?如果这是真
的,⽽且我们找到了利⽤这种“反重⼒”性质的⽅法,那会发⽣什么
呢?你⼩时候梦寐以求的⻜⾏⻋和反重⼒靴有可能被制造出来!
到了那⼀天,我们可能会把这个东⻄的名字从“反物质”改为“超棒
物质”。
第13章 发⽣了什么事?
我们⼀⽆所知。
第14章 宇宙⼤爆炸的过程中发⽣了什
么?
那在那之前呢?
如果被告知⾃⼰诞⽣在⼀个神秘的环境中,你会不会感到万分好
奇?如果有⼈说你是突然出现的婴⼉,没有⼈知道你来⾃试管、⼯
⼚,还是外星⼈的实验室,你难道不会感到惊惶不安吗?
对于你的⾝份⽽⾔,你的来历和成⻓过程是不可缺失的组成部
分。你很清楚⾃⼰是如何来到这世上的,这使你确信⾃⼰是历史⻓河
中的⼀个正常⼈。
但对宇宙来说,情况并⾮如此。
我们的宇宙出现于约140亿年前(后⾯我们会讲到我们是如何知道
这件事的),我们并不能说它诞⽣在神秘的环境中。事实上,科学家
知道在宇宙刚刚诞⽣之后发⽣了“宇宙⼤爆炸”,但是他们不太了解宇
宙诞⽣的瞬间、宇宙诞⽣的原因,以及宇宙诞⽣之前发⽣了什么。
在本章,我们将讨论关于这⼀超凡事件我们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切。剧透预警:宇宙不是从试管⾥培育出来的。
我们怎么知道宇宙曾经发⽣过⼤爆炸?
记住,科学是有极限的。科学很有⽤,可以回答问题,但它也有
局限性。科学理论需要做出预测,并通过实验证实。举个例⼦:如果
你就猫的⾏为总结了⼀套理论,那么你应该⽤玩具枪打它⼀下,看看
它的反应是否符合你的理论。

如果⼀个理论⽆法通过实验检验,那么它就成了哲学、宗教和猜
想之类的东⻄。⽐如,有⼈可能提出,在我们的星系和仙⼥座星系之
间的太空深处,漂浮着⼀种粉红⾊的玩具⼩猫。⽬前的科学技术还⽆
法对这个具体的说法进⾏检验。因此,这不属于科学,深空猫咪的⽀
持者只能靠信念或其他东⻄坚持⾃⼰的观点。
在历史上,很多理论完成了从⾮科学到科学的跨越。在科学技术
的发达程度⾜以探测原⼦之前,物质由细⼩微粒构成的想法早就存在
了。有了更强⼤的新⼯具,这样的理论就从哲学进⼊科学领域了。
宇宙⼤爆炸的情况也是这样。
在过去,⼈们对早期宇宙的看法⼀直源于纯粹的猜想,直到最
近,情况才发⽣改变。毕竟,你要研究的事发⽣在140亿年以前。更重
要的是,你如何做实验去证明你的理论呢?我们⼜不可能为了科学让
宇宙⼤爆炸再发⽣⼀次。
幸运的是,宇宙⼤爆炸留下了⼀⼤堆“烂摊⼦”。那⾥有各种各样
的线索供我们分析。在过去50年,我们的技术、数学和物理学都有了
了不起的发展,我们终于可以在科学领域探讨宇宙⼤爆炸了。我们可
以通过现有的宇宙⼤爆炸理论预⾔“烂摊⼦”⾥能找到什么东⻄,并对
此进⾏检验。即使爆炸发⽣在很久以前,这也算预测。
但是,我们具有这种能⼒,并不⼀定意味着我们知道关于宇宙⼤
爆炸的⼀切,尤其是在此之前发⽣的事。为了了解我们所不知道的宇
宙⼤爆炸,让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知道什么。
关于宇宙⼤爆炸,我们知道什么?
宇宙⼤爆炸的想法出现在20世纪早期,当时的科学家发现,⼈们
能看到的所有星系都在往远处跑,这意味着宇宙在膨胀。
宇宙学家试图通过爱因斯坦的⼴义相对论来弄清楚这⼀发现的含
义,因为相关⽅程描述了时空与引⼒是如何相互作⽤的。在这个过程
中,他们从理论中发现了膨胀的宇宙。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了⼀件
奇事。如果沿着这个膨胀的过程向回追溯,那么理论将得出⼀个和我
们直觉⼤相径庭的结论:整个宇宙曾经被包含于⼀点(奇点)之中,
它的质量巨⼤,体积为零,密度⽆穷⼤,并且绝对没有停⻋位。

从⼀点膨胀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浩瀚宇宙,这个过程被我们称为
宇宙⼤爆炸。这就是我们宇宙的起源。
很多听说过宇宙⼤爆炸的⼈都把它想象成⼀场爆炸,并认为这和
炸弹爆炸的场景差不多。在他们的想象中,在⼤爆炸之前,所有的物
质都集中在⼀个⾮常⼩的空间⾥,之后所有物质向外⻜越整个空间,
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宇宙。
如果你很难相信这些,那就对了。宇宙⼤爆炸中发⽣的事情远⽐
这复杂,其中蕴含着很多⾄今未解的谜团。继续往下读你就懂了。
⼤谜团1:量⼦引⼒
我们的宇宙曾经是⼀个超级⼩的点,现存于世的所有事物都曾共
处⼀地,被挤压成零体积的⼀点—这讲得通吗?实际上,根据⼴义相
对论,这讲得通。

但是,有了⼴义相对论,⼈们才清楚地认识到,宇宙在最⼩尺度
上是⼀个奇怪的地⽅,充满违反⼈们直觉的、以概率性法则存在的量
⼦物体。⼈们认为,当质量致密得使量⼦⼒学效应的重要性凸显时,
⼴义相对论的预测会失效。这情形就像宇宙形成早期所有东⻄都被挤
压在⼀个不可思议的⼩空间⾥。
有时候,你不能把⼀个理论的逻辑推论照单全收。想象⼀下,你
测量了猫的个头⼉如何随着时间⻓⼤,然后尝试推出这只猫以前的个
头⼉。如果你盲⽬计算,那么你将会算出这只猫曾经是⼀个⽆穷⼩的
猫奇点,甚⾄曾经是个负数。这可真是“惨绝猫寰”。

⼴义相对论和宇宙⼤爆炸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包含相
对论的量⼦理论,所以我们真的不知道如何预测宇宙早期发⽣的事。
也就是说,开始于奇点的宇宙⼤爆炸图景很可能并不准确。在那样的
时刻,量⼦引⼒效应⽀配了整个宇宙,但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如何描述
它。
⼤谜团2:宇宙之⼤
把宇宙⼤爆炸简单地看作⼀场从⼀点开始的爆炸还会带来另⼀个
问题。即使宇宙是从⼀个⽆穷⼩的点或是⼀个量⼦⼩斑块膨胀⽽来
的,仍有某些事与我们所看到的不相符—⾄少宇宙不该这么⼤。

为了理解这⼀点,让我们⾸先想想宇宙中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别
光盯着你⼿中的书、你膝盖上的猫、窗外的世界,请想⼀想遥远的星
⾠。如果你拥有⼀台⼤功率的望远镜,能够捕捉从遥远恒星⻓途跋涉
到我们⾝边的光,那么你最远能看到哪⾥呢?答案取决于宇宙有多
⽼。
你看到了某个东⻄,这意味着从那个东⻄出发的光⼦成功到达了
你的眼睛或望远镜。光⼦的⾏进速度有⼀个极限,它们只能以光速前
进,所以当你看到⼀个极其遥远的东⻄时,你看到的其实是很⻓时间
之前的它。
也就是说,你能看到多远取决于宇宙从诞⽣到现在经过了多久。
如果宇宙是5分钟前诞⽣的,那么你最多只能看到5分钟乘以光速
这么远的距离,也就是9000万千⽶。112这听起来很远,却只是地球到
⽔星的距离。
这就是可观测宇宙的概念。对于宇宙,你的视野范围是⼀个圆
球,你的头是球⼼,光从宇宙诞⽣到现在跨越的距离是半径。如果这
个球的表⾯上有⼀点在最早的时刻向你发出了⼀个光⼦,那么它刚刚
来到你⾝边。这限定了我们能看到的边界。
这个球外的任何恒星、⾏星和猫咪发出的光都没有到达我们这
⾥,所以我们⽤任何望远镜都不能看到它们。就算球外有超亮的超新
星或是巨⾏星那么⼤的粉⾊猫咪,我们也肯定看不⻅。奇怪的是,这
个概念在某些⽅⾯很像古⽼的地⼼说,只不过我们每⼀个⼈位于各⾃
的可观测宇宙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球会越⻓越⼤,我们也将看到更⼴阔的宇
宙。每⼀年我们都会看得更远,因为更远处物体的光会到达我们这
⾥。信息以光速来到我们这⾥,这意味着我们的视野在以光速变得⼴
阔。
但是与此同时,宇宙中的所有事物也在离我们⽽去,所以在我们
的视觉边界要和这些逃离我们视野的东⻄赛跑。这是怎样的⼀场赛跑
呢?别忘了,宇宙中的东⻄⽆法跑得⽐光速更快。
所以,如果宇宙中万物最早是⼀个微⼩⽽有限的量⼦点,宇宙⼤
爆炸开始之后在空间中不断彼此远离,那么我们视界的扩张速度会⽐
宇宙中星星和猫咪远离我们的速度快。我们看得越来越远,我们的视
界很快就会超越整个宇宙。
那会是怎样的⼀种景象呢?那意味着我们能够看到宇宙之外,没
有任何恒星(或者应该说过去没有任何恒星,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很久
以前的景象)的地⽅。我们会看到空⽆⼀物的地⽅,那是星空的尽
头。

但是现在,我们在任何⼀个⽅向都看不到星空的尽头。宇宙仍然
⽐我们的视界更⼤,即使它已经140亿岁了。很显然,宇宙从⼀个⼩点
膨胀⽽来—这个理论存在问题。113
这还不是最糟的。
⼤谜团3:宇宙太光滑了
更糟的地⽅在于,宇宙太光滑了。
在你看来,宇宙可能令⼈⽣畏且杂乱⽆章,但它也有⼀致⽽均匀
的⼀⾯。我们可以在宇宙微波背景(详⻅第3章)中看到这种均匀的性
质。

举个例⼦:假设你现在很饿—你可以告诉你的朋友,看物理学⽅
⾯的书会燃烧很多卡路⾥—并打算⽤微波炉加热⼀块点⼼。⼏分钟
后,⼤家都知道,点⼼的中⼼会变得很热⽽外⽪却没那么热。

现在,想象你在点⼼⾥,为周围经过加热的⾷物测量温度。
如果你站在点⼼的中⼼,你会发现周围各处的温度都⼀样。
但是如果你站在⽐较靠边的位置,那么你会发现,靠近中⼼的那
⼀侧很热,靠近外⽪的⼀侧温度⽐较低。

你可以在地球上对宇宙做同样的事情。我们可以测量击中地球⼀
边的宇宙微波背景光⼦的温度,并与击中地球另⼀边的宇宙微波背景
光⼦温度进⾏⽐较。结果令⼈惊讶:各个⽅向的温度是相等的(约为
2.73K)。
我们不太可能正好位于宇宙微波加热的中⼼,所以我们只能得出
这样的结论:整个宇宙的温度都差不多。也就是说,⽐起刚经历过核
爆的点⼼,宇宙更像⼀盆备好多时的洗澡⽔。

为了弄清楚这个现象意味着什么,你需要⾸先明⽩,来⾃宇宙微
波背景的光⼦向我们展⽰了宇宙最早的图景。
早期的宇宙⽐现在热得多、稠密得多。在那时,宇宙热到连原⼦
都⽆法形成,所有物质都处于⼀种叫作等离⼦态的浮动离⼦状态。电
⼦⾃由地到处乱窜,因为能量太多、太过贪玩,所以它们⽆法向单⾝
的核⼦承诺什么。
但是,随着宇宙冷却,没过多久,⼀切都改变了。温度下降到⼀
定程度,带电的等离⼦就变成了中性⽓体,电⼦开始围绕着质⼦旋转
并形成各种原⼦和元素。在这个过程中,宇宙由不透明变得透明。
在等离⼦态阶段,光⼦总会撞到⾃由来去的电⼦和离⼦。但是,
⼀旦电⼦与质⼦(和中⼦)形成了中性原⼦,光⼦就不怎么受它们的
影响了,这时光⼦可以⾃由地前往别处。对这些光⼦来说,原本雾蒙
蒙的宇宙突然就变得透明了。宇宙⼀直在变冷,⼤多数光⼦仍然在不
受⼲扰地⻜⾏着。
我们在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时探索到的就是这种光⼦。奇妙的
是,这些光⼦的温度似乎在任何地⽅都是⼀样的。
⽆论你往哪个⽅向看,你看到的光⼦都具有相同的能量。宇宙微
波背景⾮常均匀,就像某种经过了⻓时间混合,已经趋于平衡的东
⻄。⽐如,如果你让点⼼冷却很⻓⼀段时间,点⼼的温度也会变得很
均匀。最后,所有分⼦的温度都差不多。
记住,宇宙中的这些光⼦⾮常古⽼,它们在宇宙⼤爆炸之后不久
就出现了,个个都是140亿岁的“⽼⼈家”。114从某⼀个⽅向遥望天
空,你会看到140亿岁的光⼦从很远很远的地⽅进⼊你的眼睛。如果你
往相反的⽅向看,你也会看到同样古⽼的光⼦从同样遥远的地⽅赶
来。
如果这些光⼦来⾃宇宙的两端,那么它们为何拥有相同的能量
呢?它们是怎样找到机会相互混合并交换能量的?要想相互混合并拥
有同样的温度,这些光⼦的交流速度似乎应该⽐光速更快。
⼀个暴胀的答案
如果宇宙起源于⼤爆炸,那么宇宙为什么这么⼤、这么均匀?在
30年前,对于这个问题,⼈们还完全摸不着头脑。现在,⼀个⾮常有
说服⼒但⾮常疯狂的解释出现了。你准备好了吗?
如果说,在宇宙诞⽣的那个瞬间,在⼤约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秒的时间⾥,时空本⾝的结构
扩张了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倍,那⼜会怎样?115要知道,这
个膨胀速度超过了光速。
“砰!”—问题解决了。

什么?时空在⼀瞬间以这样的速度扩张听起来特别荒谬?如果你
真的这样想,那也不奇怪。
事实上,物理学家就是想拿这个来解释宇宙为什么这么⼤、其温
度为什么这么均匀。他们把这个过程叫作“暴胀”。好吧,这名字听起
来不太正经。疯狂的是,这个解释很可能是对的。
我们先说⼀说这个猜想为什么可以解释宇宙的规模。
可观测宇宙以光速扩⼤,但仍然⽐实际的宇宙要⼩,⽽后者的增
⻓速度应该⼩于光速。然⽽,暴胀论告诉我们,有那么⼀⼩会⼉,宇
宙的膨胀速度是⽐光速要快的。
宇宙内部的东⻄仍然受到宇宙速度上限的限制,它们在空间⾥的
速度并不⽐光速快。但是根据暴胀论,空间本⾝在膨胀,它创造新空
间的速度快于光在其中⻜⾏的速度。116
这就是宇宙从⼀个微⼩⽽有限的点膨胀⾄⽐可观测宇宙还要⼤的
过程。在暴胀过程中,宇宙变得⽐可观测宇宙更⼤,⼀些东⻄去了⾮
常遥远的地⽅,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接收到那些东⻄发出来的光。
这个空间扩张的过程⾮常惊⼼动魄。宇宙在不到10−30秒的时间
⾥变⼤了1025倍。在暴胀结束后,宇宙还在扩张,其速度原本⽐之前
慢得多,但暗能量⼜使这个速度有所加快。现在,可观测宇宙有了⼀
丝赢得赛跑的机会,因为它仍在以光速扩张。可是,宇宙在可观测宇
宙之外还有多⼤的部分没被我们看到呢?我们不知道,这是第15章的
话题了。
那么暴胀论如何解释宇宙的均匀呢?
解释这⼀点意味着找出(宇宙不同端点的)早期光⼦相互混合从
⽽达到温度均衡的⽅法。这只有在光⼦⽐当前扩张速度预测的更为靠
近时才会发⽣。
暴胀论认为,这些光⼦在时空快速膨胀之前的某个时间点靠得很
近,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在暴胀之前,宇宙是⼀个⾮常⼩的地⽅,光
⼦有⾜够的时间实现均衡,从⽽达到同样的温度。
⼀旦暴胀开始,那些光⼦便被拆散并送到遥远的地⽅。我们根本
⽆法想象相隔这样远的光⼦可以拥有同样的温度。但这只是现在的情
况,在暴胀前,它们曾很亲密地待在⼀起。
我们⼤功告成了吗?
听起来很荒谬的暴胀论就这样把所有问题都解释清楚了。
不过,令⼈惊奇的是,这个过程⾄今仍未结束。现在,暗能量仍
然在制造新的空间,只不过速度没有以前那么疯狂了。
现在,暴胀论已不再停留在数学论证阶段,相关的观测结果提供
了⽀持这种理论的证据。117
你可能会问,我们要如何证实发⽣在140亿年前的事呢?事实上,
暴胀论预⾔了我们今天可以在宇宙微波背景的微⼩“涟漪”中看到的某
些具体特征,其中⼀些可以通过观测证实。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暴胀
论⼀定正确,因为还有其他理论也预测到了同样的特征,但这⾄少让
暴胀论更为可信了。
事实上,我们就是通过这种⽅法了解宇宙的起源的。从这些“涟
漪”中,我们能够估计出宇宙中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占⽐,并且把
这些信息和宇宙膨胀速率放在⼀起建模,估算宇宙的“年龄”。
暴胀论还有其他合理之处。我们在第7章谈到,空间是⼀个动态变
化的东⻄,会被较⼤能量和物质弯曲,但宇宙中刚好有适量的物质和
能量使空间保持较为平坦的状态。这看起来像是⼀个奇怪的巧合。暴
胀论让这个巧合变得不那么奇怪了—膨胀恰恰倾向于让空间看起来更
平坦。⼀个较⼤的⾏星,其表⾯肯定⽐⼩⼀点的⾏星看起来更平。暴
胀论早就告诉⼈们空间是平坦的。
太好了!宇宙⼤爆炸得到了解释。为了让这⼀切说得通,我们做
出了疯狂的时空膨胀模型。好在实验可以证明暴胀论很可能是对的。
但是,我们不知道暴胀产⽣的原因。
时空为什么会如此疯狂地膨胀呢?我们不知道。暴胀论本⾝也是
⼀个谜团。我们只是提出了正确的问题⽽已。
警告:前⽅哲学
现在,我们必须离开科学的地盘,进⼊哲学和形⽽上学那模糊的
世界。
⽬前,⼈们关于这些问题的⼤多数想法都⽆法得到检验,尽管这
些想法很有趣(也很疯狂)。也许在未来,更加聪明的科学家会想办
法检验它们,并找出令⼈震惊的真相。
暴胀从何⽽来?
我们真的不知道暴胀从何⽽来吗?
事实上,物理学家对于暴胀是有⼀些想法的。好消息是,根据其
中⼀个想法,我们不需要找到任何全新的、宇宙尺度上的、强⼤的⾃
然作⽤⼒,我们只需要找到⼀种全新的物质。
这个想法是这样的:也许早期宇宙中充满了⼀种不稳定的新实
体,它使时空快速膨胀。
看到了吧?这很简单。现在我们只需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这种全新的物质是如何让时空膨胀的?

2. 这种新物质现在去哪⾥了?

理论上说,物质有可能让时空膨胀。我们在讨论⼴义相对论和引
⼒时也说过,物质会弯折和扭曲时空。
但这到底是⼀个怎样的过程呢?引⼒总是在吸引,由此让有质量
的物体靠近。但是,质量和能量还有让时空扩张的特性,这意味着物
体会彼此远离。我们可以把这当作⼴义相对论的⼀项“⼩条款”。这个
特性就是物质的能动张量的压强项。这听起来很专业,但意思不难理
解,说⽩了就是在⼀定条件下(负压),物质可以让空间膨胀。
那么,当暴胀停⽌时,引发暴胀的物质去哪⾥了?答案是,引发
暴胀的物质不稳定,它最后会衰变或分解为正常的物质。
我们来总结⼀下:也许早期宇宙中充满了某些带有负压的东⻄,
这使得时空发⽣不可思议的⾼速膨胀。最后,这种引发暴胀的东⻄变
成了更为常⻅的物质,疯狂的膨胀就这样停⽌了,于是⼜⼤⼜热的宇
宙充满了稠密的正常物质。
这似乎很疯狂,但可以解释暴胀从何⽽来。记住,暴胀论本⾝就
是个看起来很疯狂的理论,但它化解了我们对于早期宇宙的诸多困
惑。
我们不知道这种奇怪的东⻄是什么,但是它的这些特性对于物理
学家⽽⾔并不离谱。在过去的数⼗年间,随着暗能量的发现,⼈们发
现宇宙中完全有可能存在引发膨胀的强⼤斥⼒。我们知道暗能量让宇
宙膨胀得越来越快(详⻅第3章),但我们不知道引发暴胀的东⻄是什
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吗?我们不知道。
在宇宙⼤爆炸之前发⽣了什么?
宇宙⼤爆炸本⾝已经够神秘了,但它还关系到更⼤的谜团。⽐
如:为什么会有宇宙⼤爆炸?宇宙⼤爆炸之前发⽣了什么?
我们可以把宇宙⼤爆炸当成⼀个特殊时刻。当时,整个宇宙是⼀
个极⼩的点,时间t = 0,⼀切都来⾃这最初的⼀刻。
现在,我们把这⼀个⼩点换成⼀个模糊的量⼦斑块(它可能很
⼩,也可能⽆限⼤),把爆炸换成暴胀以及之后由暗能量驱动的膨
胀。这个问题仍然有意义,但我们必须在新的背景下重新表述它。我
们不再问⼤爆炸之前发⽣了什么,我们要问这个暴胀的量⼦斑块从何
⽽来。
这个斑块必定会变成我们的宇宙吗?有没有别的可能?这个斑块
会再度出现吗?它真的出现过吗?我们不知道。
令⼈兴奋的是,这些问题很可能是有答案的,只要有合适的⼯
具,我们就能想办法寻找证据并解答它们。接下来,我们要聊⼀聊宇
宙起源的⼏种可能,这⾥既有很简单的想法,也有脑洞⼤开的理论。
也许答案就是没有答案
不是所有问题都有让⼈满意的答案,因为不是所有问题都提得恰
当。举个例⼦,“你死了会怎么样”就是个不该提的问题。你死了还有
你吗?“为什么我的猫不爱我”也是个不该提的问题,我们⽆法知道猫
有没有可能爱上铲屎官。
从不拐弯抹⾓的数学问题也有可能陷⼊这种困境。史蒂芬·霍⾦曾
经指出,“宇宙⼤爆炸之前发⽣了什么”这个问题和“北极的北边有什
么”⼀样没意思。在北极点,你能去的所有⽅向都是南⽅,这⾥没有更
往北的地⽅了。地球的⼏何特征决定了这⼀点。如果时空是在宇宙⼤
爆炸的那⼀刻产⽣的,那么在此之前,时空并不存在。我们不可能知
道“之前”发⽣了什么。

宇宙现在的运转遵循物理学定律,宇宙⼤爆炸也应该可以⽤物理
学定律去解释。但我们位于时空内部,对于⼤爆炸之前发⽣了什么,
我们很有可能接触不到关键信息。暴胀可能毁掉了之前的世界,没有
留下任何可供我们发现和研究的线索。这真令⼈不满,但是科学没有
义务讨好我们。
也许⼀切的关键在于⿊洞
暴胀论的核⼼问题是:引发暴胀的致密物从何⽽来?看看宇宙,
我们的⽬光落在了⿊洞上。在⿊洞的视界内部,物质会受到强烈的挤
压。有些物理学家猜测,引发暴胀的奇怪负压有可能是在⼀个巨⼤的
⿊洞内部形成的。
事实上,我们可以再往前⼀步—也许我们的整个宇宙就存在于⼀
个包含了所有已知⿊洞的巨型⿊洞内。事实上,我们宇宙中的⿊洞确
实有可能容纳了它们⾃⼰的微型宇宙。这些想法⽬前还⽆法检验,但
它们听起来⾮常酷。

也许存在⼀个循环
也许,宇宙⼤爆炸不⽌⼀次,我们所知道的那次只是其中之⼀。
在遥远的未来,宇宙中膨胀的过程可能会发⽣逆转,导致宇宙坍缩,
也就是“⼤挤压”。这种挤压会把所有的恒星、⾏星、暗物质和猫都挤
进⼀个微⼩⽽致密的斑块中,并引发⼀次新的⼤爆炸。挤压,爆炸,
挤压,爆炸,挤压……这可能是⼀种周⽽复始的循环。然⽽,这种解
释在理论上存在⼀定的问题,涉及挤压中宇宙的熵减情况。不过话⼜
说回来,这只是⼈们在缺乏线索时的猜想。如果愿意考虑⼀些疯狂的
想法,我们说不定能找到某个突破点。
当然,把这个想法从创造性的猜想变为可检验的科学假设是⾮常
难的。宇宙⼤爆炸很可能已经毁掉了上⼀个周期存在的⼀切证据,这
意味着在下⼀次⼤挤压毁灭我们之前,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答案。
也许宇宙不⽌⼀个
另⼀种可能是,具有负压的这种怪东⻄膨胀得很快,并且在膨胀
过程中产⽣了更多怪东⻄。尽管这种怪东⻄会衰变成正常的物质,但
是它有可能衰变得没有那么快。
如果这种东⻄产⽣的速率快于衰变的速率,那么宇宙会⼀直暴胀
下去,因为新产⽣的怪东⻄总是⽐衰变的怪东⻄要多。如果这个理论
是正确的,那么这些东⻄引发暴胀的过程现在还在持续。
发⽣衰变的地⽅是什么样的呢?每⼀处衰变之地都代表了宇宙⼤
爆炸在那⼀部分空间的完结。在这样的地⽅,充满正常物质的宇宙开
始缓慢地膨胀。
每⼀处这样的地⽅都可以形成⼀个“⼝袋宇宙”,我们就居住在某
⼀个“⼝袋宇宙”中。暴胀⼀直在持续,多重宇宙不断地出现。如果暴
胀持续产⽣空间的速度快于光在其中穿越的速度,那么不同的“⼝袋宇
宙”永远不会有交集,因为它们之间的物质暴胀得太快了。
其他的“⼝袋宇宙”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当然不知道。也许,每⼀
个“⼝袋宇宙”都和我们的宇宙相似,拥有同样的物理学定律,只是随
机初始条件略有不同。“⼝袋宇宙”的结构也⼤致相同。如果暴胀⼀直
在继续,那外⾯可能存在⽆穷多个“⼝袋宇宙”。
“⽆穷”是⼀个⾮常强⼤的概念,因为这意味着每⼀种可能都会发
⽣,⽆论它有多么不可能。在⽆穷多的宇宙中,⼀个⼏乎不可能的事
件甚⾄可以发⽣⽆数次,只要它不是完全不可能。如果这个理论是正
确的,那就意味着其他的宇宙可能容纳着地球的翻版。它们中有的居
住着没有经历过⼩⾏星灾难的恐⻰,有的居住着殖⺠北美的维京⼈,
有的居住着另⼀个你,正在读⽤丹⻨语写的这本书。在某处,你的猫
可能真的喜欢你。
宇宙⼤终结
我们能够研究宇宙⼤爆炸的物理学线索—这个事实本⾝就令⼈惊
讶。这就像⼀个⼈有望凭⼀⼰之⼒了解⾃⼰出⽣时的场景,别忘了,
你不认识当时在场的任何⼈,⽽且这件事发⽣在140亿年前。
对于那样的时间尺度,我们在地球上的⼈⽣只不过是⼀个瞬间。
但我们却在这个瞬间审视宇宙、寻找线索、回溯时间的原点、展望可
观测宇宙的最远处。
在这个瞬间之外,⼈类会发现什么?也许有⼀天,⼈们会明⽩暴
胀从何⽽来,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新物质或者已有物质的新特性。
也许还有更激动⼈⼼的事发⽣。也许有⼀天,我们的知识会超越
宇宙的起点,我们将看到宇宙⼤爆炸之前发⽣了什么。我们会在另⼀
边找到什么呢?是飘浮在怪东⻄中的其他宇宙,还是正在遭受挤压的
另⼀个世界?
现在,这些都是哲学问题,但是在未来的某⼀天,它们有可能具
有科学意义。⽽我们的后代(以及他们的宠物猫)会知道问题的答
案。
今天的哲学,明天的科学。
第15章 宇宙有多⼤?
它为什么这么空?
在⼀个晴朗的⽇⼦爬上⼭顶,你会为美景⽽惊叹。你将有机会⼀
览连绵数千⽶的⼤好⻛光,除⾮那⾥有⼀家咖啡店。
这种体验肯定会让你印象深刻,因为早上喝咖啡的时候,你从家
中窗户只能看到⼏⽶远的景⾊—除⾮你是拥有顶层豪宅的亿万富翁。
或许你家跟旁边那栋楼近得不得了,邻居可以从你背后偷偷看到这本
书。

然⽽,每晚仰望星空的时候,你会看到更为宏⼤的景象。你可以
凝望⼏⼗亿千⽶外的深空。每⼀颗星星都像宇宙海洋中的⼀座⼩岛。
仰望⽆边⽆际的天空时,你会看到⽆数会发光的⼩岛飘浮在空中的奇
景。在这⽚⼴袤的星⾠之海中,你所居住的地⽅只是地球这座⼩岛的
⼀个⾓落,这样的景象或许会令你恍惚。
这种景象之所以能够出现,是因为宇宙⼤得令⼈难以置信,并且
⼤部分地⽅都是空旷的。
如果星星彼此靠得更近,夜空会变得更加明亮,⼈在夜⾥⼊睡也
将变得更为困难。如果星星之间离得更远,夜空会暗得令⼈压抑,我
们对宇宙其他地⽅的了解也会变少。
更糟的是,如果太空不那么“透明”,这样的美景将被笼罩在雾霭
之中,我们甚⾄难以认清地球在宇宙的哪个地⽅。令⼈欣喜的是,太
阳发射的光能够很好地穿透星际⽓体和尘埃,我们的眼睛也很擅⻓接
收这种光,尽管红外线和波⻓更⻓的电磁波穿透⼒更强。
即使不是亿万富翁,我们也都是⾮常幸运的⼈,因为我们都能看
到太空深处。但是看到并不意味了解。我们的祖先跟我们看到的景象
相同,但他们得出了很多错误的结论。在史前时代,最富有的⼈也对
⾝边的伟⼤知识⼀⽆所知;⽽今天,在望远镜和现代物理学的帮助之
下,⼈们可以深⼊地探索太空,并了解⼈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知晓恒
星与星系的分布。
但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并不⽐古⼈多很多。已知的⼀切只会让我们
提出更多问题: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有更多的星星吗?宇宙有多⼤?
在那么远的地⽅我还能买到⼀杯还不错的拿铁咖啡吗?
在本章,我们要讲的是最⼤的主题:宇宙的⼤⼩和结构。
请坐稳,我们要出发了。
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你正在地球上的某个地⽅读这本书,具体地点不重要。也许你正
坐在沙发上逗弄宠物仓⿏,也许你正躺在阿鲁巴岛上的吊床⾥,也许
你在某个咖啡店的厕所⾥。在宇宙的宏⼤尺度之下,这些细枝末节都
变得⽆关紧要,哪怕你是个⼟豪,拥有⾃⼰的⼩型空间站。
我们地球和它的七个姐妹⾏星118绕着太阳转,太阳绕着银河系的
中⼼旋转。我们的星系是⼀个巨⼤的盘状旋涡星系,明亮的中⼼延伸
出⼏条旋臂。我们⼤约位于银河系其中⼀条旋臂的中间。我们的太阳
是银河系中上千亿颗恒星中的⼀员,它既不是最古⽼的也不是最年轻
的,既不是最⼤的也不是最⼩的。⾦发姑娘119觉得刚刚好。当你在夜
晚仰望群星时,你看到的基本都是这条旋臂上的恒星,从宇宙尺度
看,它们是我们的近邻。在晴朗的夜晚,如果远离光污染的话,你会
看得⾜够远,可以看到星系盘的其他部分。它看起来像⼀条很宽的带
⼦,其中密密⿇⿇地布满了恒星,好像泼在天空中的⽜奶。你在夜空
中看到的⼀切差不多都属于我们星系,因为它们最近、最明亮。

根据最新消息,宇宙的其他部分密布着其他星系,⽬前⼈们没有
发现飘浮在星系之间的孤星。100年前,天⽂学家还以为恒星均匀地点
缀在太空中。他们不知道恒星会聚集在⼀起形成星系,直到建造了威
⼒⾜够强⼤的望远镜,⼈们才明⽩那些模糊的遥远天体究竟是什么。
⼈们原本以为⾃⼰⽣活的星系就是整个宇宙,结果却发现它只是宇宙
中可⻅的数⼗亿星系中的⼀员。这在当时⼀定是极为不凡的重⼤发
现。在此之前,⼈们刚刚发现地球不是宇宙中唯⼀的⾏星,⽽我们的
太阳也不过是众多恒星中的⼀颗。每⼀次这样的发现都会使我们前进
⼀⼤步,但在宇宙的尺度上,我们的⼀⼤步不算什么。

最近,我们发现星系在宇宙中也不是均匀分布的。它们倾向于聚
集在⼀起形成松散的星系群120和星系团,这些⼜组成了更⼤的超星系
团,每个超星系团中都有数⼗个星系团。我们所在的超星系团的重量
⼤约是太阳质量的1015倍。真够重的!
根据我们⽬前知道的情况,在超星系团的尺度之下,宇宙的结构
层级分明:卫星绕着⾏星转,⾏星绕着恒星转,恒星绕着星系的中⼼
转,星系绕着它们的星系团的中⼼转,星系团绕着超星系团的中⼼
转。奇怪的是,事情到此为⽌了。超星系团不会再形成巨星系团、超
巨星系团或超凡星系团,但它们做了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它们形成了
横跨数亿光年却只有数千万光年厚的⽚状和纤维状结构。这些超星系
团构成的⽚状结构极为巨⼤,它们弯曲形成不规则的球状和丝状结
构,将空荡荡的宇宙巨洞包裹其中。那⾥没有超星系团也没有星系,
不过说不定你会找到⼀些恒星、卫星或者超级富豪。
超星系团组织是宇宙中⼈们已知的最⼤结构。如果你继续放⼤视
野,你会看到恒星—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状结构这⼀基本模
式在其他地⽅反复出现,⽽不会看到更⼤规模的结构。接下来没有什
么有趣⽽复杂的巨型结构了。那些⽚状结构就像随机散落在地板上的
积⽊,均匀地遍布宇宙。为什么这种模式以这样的尺度为终结?超星
系团⽚状结构形成的“泡泡”从何⽽来?为什么宇宙在这⼀层次上如此
均匀?
有⼀件事情是显⽽易⻅的:在这样的尺度之下,我们微不⾜道。
我们在宇宙中没有占据什么特殊的地位。我们住的地⽅不是什么核⼼
地带,我们不是宇宙版曼哈顿的居⺠。121 在拥有数⼗亿星系122,每
个星系有上千亿颗恒星的宇宙中,提到⽣命和智慧,我们也不⼀定有
那么特殊。
它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我们的读者是兼具学问和颜值的⼈123,所以你⼀定知道,我们在
银河系中的位置就是这么⼀回事。但是这也引出了⼀个⾮常有趣的问
题:为什么宇宙会有这样的结构?
以另⼀种形式存在的宇宙并不是很难想象的东⻄。为什么所有的
恒星没有聚集在⼀起形成⼀个巨星系呢?为什么每个星系不是只有⼀
颗恒星呢?星系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宇宙中的恒星不能像⽼房⼦⾥
悬浮的尘埃⼀样均匀分布?

说到底,宇宙为什么⼀定要有结构呢?宇宙似乎也可以⼀开始就
是均匀和对称的,粒⼦在各个地⽅有着完全相同的密度。如果这些是
真的,那么我们会得到⼀个什么样的宇宙?如果宇宙⽆限且光滑,那
么每⼀个粒⼦在每个⽅向都会受到相同的引⼒,这意味着没有⼀个粒
⼦会被迫向任何⽅向移动。所有粒⼦永远不会聚集在⼀起,⽽宇宙也
是凝滞不动的。如果宇宙有限且光滑,那么每个粒⼦都将被吸引到⼀
个共同的地⽅:宇宙质量的中⼼。124
在每⼀种情况下,你都不会找到任何聚集在局部的团块或结构。
宇宙要么是均匀的,要么聚集到⼀处。
关于宇宙如何变得结构遍⽣且不均匀,物理学家有⼀套不错的说
法。理论上讲,早期宇宙中微⼩的量⼦涨落被时空的快速扩张(⽐如
暴胀)拉伸成了⽆数巨⼤的褶皱,为恒星和星系在引⼒作⽤下的形成
埋下种⼦,这⼀过程也受到了暗物质的助推,并且从某⼀时刻开始,
暗能量将空间拉伸到更远的地⽅。
呼,让我喘⼝⽓。我们说了这是⼀套不错的说法,可没说它简
单。
你看,为了使今天的宇宙有⼀定的结构,你需要它在年少时具有
某种成团性。125⼀旦有了哪怕最微⼩的质量团块,⼀个局部的引⼒热
点就出现了,它能将越来越多的原⼦拉到⼀起,并使它们远离所有其
他原⼦的引⼒作⽤。
你可以想象⼀下,好⼏家星巴克咖啡店均匀地分布在⼀座城市
⾥。每⼀位咖啡爱好者都能被最近的⼏家店吸引,但这些咖啡店和他
的距离都差不多,所以他总是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去哪⼀家店。然
⽽,如果某⼀家咖啡店通过冲泡过程中的⼀点⼩变化⽽制作出了更加
⾹醇的咖啡,那么这⼀家店就会吸引更多的客⼈。客⼈多了,就会有
更多咖啡店来到同⼀条街,这⼜吸引了更多的客⼈……这样的反馈环
路会造成某种级联,很快就会有星巴克店开在其他的星巴克店中,促
使星巴克奇点产⽣。如果没有最初的那个热点,这⼀切就⽆从开始。
在星巴克诞⽣之前的早期宇宙,那个最早的“热点”对于今天的恒星和
星系结构绝对是⾄关重要的。

那么,在宇宙的婴⼉时期,是什么造成了第⼀个“热点”呢?我们
所知道的讲得通的机制只有量⼦⼒学的随机性。
这不是猜想,⽽是已经被观测到的事实。你可以回想⼀下我们从
宇宙微波背景中看到的宇宙婴⼉时期的样⼦,它向我们展⽰了宇宙在
从⾼热带电的离⼦态冷却为中性⽓态占主流的时刻。在那幅图像中,
我们看到的宇宙是均匀的,但⼜不完全均匀。⼀些微⼩的涟漪体现了
早期宇宙中的量⼦涨落。
在宇宙⼤爆炸中,暴胀极⼤地拉伸了空间,并将那些微⼩的涟漪
放⼤成了时空构造中的巨⼤褶皱。接着,这些时空褶皱⼜产⽣了团块
聚集和引⼒热点,并在之后发展出更复杂的结构。

总之,量⼦层⾯上的随机事件的空间被快速扩张放⼤了,这引发
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切。如果没有暴胀,宇宙看起来会很不⼀样。
物理学家怀疑,宇宙中之所以没有⽐超星系团的⽚状和球状结构
更⼤的结构,是因为引⼒还没有⾜够的时间把那些⼤家伙拉到⼀起。
事实上,今天宇宙中的某些部分直到最近才开始受到彼此的引⼒影
响,因为引⼒作⽤同样受光速的限制。
未来⼜会如何呢?如果暗能量没有使宇宙不断扩张,那么引⼒将
继续发挥聚集作⽤,由此形成更⼤的形状和结构。不过,暗能量的影
响也不容⼩觑。宇宙中有两种相互竞争的作⽤:引⼒把事物聚集到⼀
起,暗能量却要把它们拉开。在这⼀刻,两种作⽤似乎得到了完美的
平衡,这意味着我们⽣活在⼀个完美的时代,所以我们⻅证了宇宙中
这些庞⼤的结构。
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活在宇宙的奥兹曼迪斯126 时代只
是⼀个巧合吗?127 ⾃以为特殊(⽐如地球是宇宙的中⼼)的想法应
该让我们警惕,因为我们很有可能是在抚慰⾃⼰脆弱的⾃尊⼼。
据⼈类现在掌握的知识,我们似乎⽣活在⼀个特殊的时代。但事
实是我们也不能确定这⼀点,因为我们不敢确定暗能量的未来。如果
它继续将宇宙拉伸,那么星系和超星系团就不会有⾜够的时间聚集成
更有趣的结构。但如果暗能量有所改变,那么引⼒就有机会把宇宙中
的事物拉到⼀起,形成我们还没来得及命名的全新结构。50亿年后再
来查看有没有更新吧!
引⼒和压⼒
⽆论如何,宇宙中之所以有结构,是因为量⼦涨落带来了最初的
密度褶皱,后者⼜被暴胀放⼤,从⽽为我们当前宇宙的形成埋下了种
⼦。但是,这些种⼦⼜如何⻓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星、恒星和星系?
引⼒和压⼒之间的平衡是关键。
在宇宙⼤爆炸之后约40万年间,宇宙还是⼀个有着微⼩密度褶皱
的炽热中性⽓团。引⼒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有所⾏动的。
这时每⼀样东⻄都是中性的—这⾮常重要。所有其他的作⽤⼒都
在这⼀点上达到平衡。强核⼒使夸克结合成了质⼦和中⼦,电磁⼒将
质⼦和电⼦拉到⼀起形成了中性的原⼦,但是引⼒既不能被平衡也不
能被抵消。它还是⾮常耐⼼的:在漫⻓的亿万年间,这些褶皱吸引周
围的⽓体,形成了越发致密的团块。

宇宙已经存在了很⻓时间。你可能想知道,为什么引⼒还没有将
所有东⻄聚集成⼀个⼤团块,形成超⼤的恒星、巨⼤的⿊洞,甚⾄巨
型星系。事实是,宇宙中刚好有⾜够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让引⼒将空间
变“平”,空间不会弯曲到⾜够使所有事物重新聚集到⼀起。记住,暗
能量在使空间扩张,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在⼤尺度上事物都在相互远
离。
即使⽆法赢得这场拔河⽐赛,引⼒仍然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在最
初的密度褶皱中形成的⽓体和尘埃成为团块,只不过这些团块在整个
宇宙中是分散的。
如果引⼒把这些⽓体和尘埃的团块拉到⼀起,那么会发⽣什么
呢?这取决于这些团块有多⼤。

⼀⼩团物质的引⼒只能形成⼩⾏星、⼤岩⽯,或者星冰乐。这些
东⻄之所以没有在引⼒的作⽤下坍缩成⼀个⼩点,是因为它们还有来
⾃内部的压⼒。岩⽯中的原⼦不愿意挤得太紧,它们会“反抗”。你试
过把岩⽯挤成⼀枚钻⽯吗?那可不容易。这些东⻄最终的状态是引⼒
和压⼒之间达到平衡的结果。
质量更⼤的东⻄,⽐如像地球那么⼤的⾏星,其引⼒⾜够把中⼼
的岩⽯和⾦属压缩成熔化的岩浆。地球中⼼滚烫的岩浆就是这么产⽣
的。如果你想嘲笑引⼒不够强,不如先问问⾃⼰是否有能⼒把岩⽯榨
成灼热的岩浆。
这就是我所想到的。
如果有⼀团⾜够⼤的物质,引⼒还可以通过炽热的离⼦态把这团
物质变成⼀颗恒星。恒星从本质上说就是处于不断爆炸中的热核弹。
唯⼀能使它们不散架的就是引⼒。引⼒也许弱⼩,但是可以把⾜够多
的物质聚集到⼀起产⽣不断爆炸的核弹,并且使其维持数⼗亿年之
久。这些恒星之所以没有⽴即坍缩成更致密的天体是因为其内部有压
⼒。⼀旦燃料消耗殆尽,⽆法再提供对抗引⼒的压⼒,恒星就会坍缩
成⿊洞。
这种引⼒和压⼒之间的平衡存在于惰性岩⽯、中⼼为熔岩的⾏
星,以及恰好能⾃我维持的核聚变动⼒恒星之中。这还能解释为什么
恒星会聚集成星系⽽不是和⿊洞随机散落在全宇宙。

记住,宇宙中的⼤部分质量不是⽤来形成⾏星、恒星和咖啡⾖的
那些物质。⼤约80%的质量(总能量的27%)是以暗物质的形式存在
的。暗物质可能具有我们不太了解的作⽤,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它
的质量对引⼒效应是有贡献的。但它没有电磁⼒和强核⼒,所以它也
没有⽤来对抗引⼒的同⼀种压⼒。它会像普通物质那样聚集到⼀起,
但是会持续地聚集下去,形成巨⼤的暗物质晕。在有暗物质晕形成的
地⽅,普通物质会被强⼤的引⼒拉进去。事实上,⽬前⼈们认为是暗
物质让宇宙更快地形成了早期的星系。在没有暗物质的宇宙中,最初
的星系需要多花好⼏⼗亿年的时间才能形成。然⽽,我们现在看到的
星系在宇宙⼤爆炸之后仅仅⼏亿年就形成了,这要感谢暗物质引⼒的
⽆形之⼿。
星系也会被引⼒拉到⼀起,但它们有很多种不同的压⼒可以对抗
引⼒,所以不会坍缩成巨⼤的⿊洞。具体情况因星系⽽异。旋涡星系
没有坍缩是因为它们旋转得⾮常快,⾓动量能够有效地使所有恒星保
持距离。这也是暗物质没有坍缩成更稠密团块的原因。暗物质粒⼦的
速度和⾓动量使得引⼒很难将它们拉到⼀起。

所以,我们看到的宇宙充满了由超星系团构成的巨⼤⽚状和球状
结构,其中每个星系都有数千亿颗恒星在围绕着⿊洞旋转,还有很多
⽓体、尘埃和⾏星。⾄少⼀颗⾏星上居住着⼈类,我们正在仰望群
星,并思考⾃⼰的存在。
但是这番景象会延伸到多远的地⽅呢?
这些巨⼤的⽚状和球状结构会永远延伸下去吗?或者,宇宙中所
有的物质更像是虚⽆之中的孤岛或者⼤陆?
宇宙到底有多⼤?
宇宙的⼤⼩
如果我们能喝⼀杯⼋倍意式超浓缩咖啡并且以极快的速度⻜过整
个宇宙,那么我们会更清楚地知道物质在宇宙中是如何排布的,更重
要的是,我们会知道宇宙能延伸到多远的地⽅。
遗憾的是,⼤多数咖啡店顶多提供四倍意式超浓缩咖啡128,⽽且
我们在宇宙中东奔⻄跑并到处拍照的速度有上限。这意味着在开发出
曲速引擎(warp drive)之前,我们只能试着利⽤从辽阔的外部世界来
到地球的信息回答这些问题。
来⾃外太空的光让我们看到了怪异⽽美丽的宇宙画⾯,但光只有
138亿年的时间可以到达我们这⾥。这意味着在138亿光年之外,任何
物体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不可⻅的。可能有星系那么⼤的蓝⾊巨⻰在我
们的视线之外⼜蹦⼜跳、吞云吐雾,我们却不知道。当然,没有证据
表明这样的⻰存在,但是我们视野之外的东⻄⼜有多⼤可能跟我们⾝
边的东⻄⼀样呢?⾃然的世界充满了古怪离奇和出⼈意料的东⻄,等
着我们去发现。
可观测宇宙是⾮常⼤的。我们看不到外⾯有什么,但我们仍能想
象它有多⼤。以下是⼏种可能。
A.因为没有什么能跑得⽐光速还快,所以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定
是宇宙的年龄与光速的乘积,也就是138亿光年。

因为空间本⾝可以扩张得⽐光速快,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原本在
B.
我们的视野之中后来⼜超越了我们视野的东⻄。因此,可观测宇宙的
半径最⼤为465亿光年。

可观测宇宙是最偏远的两家星巴克咖啡店之间的距离,新的分
C.
店建成速度太快,科学家⽬前⽆从得知可观测宇宙的半径。
正确答案是B。因为空间在扩张,所以我们能看到那些曾经离我
们⽐较近的东⻄。可观测宇宙要⽐光速乘宇宙的年龄⼤得多,这就是
我们可以看到的宇宙。
好消息是,我们可以看到⼏⼗亿个星系⾥1021颗恒星中的1080〜
1090个粒⼦。另⼀个好消息是,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在以每年⾄少1光年
的速度增⻓,我们不⽤为这种增⻓做任何事。129我们要感谢数学的威
⼒。按体积算,可观测宇宙的增⻓更加惊⼈,因为每年增⻓的空间都
⽐上⼀年更⼤。你永远也不会有机会踏⾜的绝美星系已经多得让你⽆
法理解了。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宇宙万物都在远离我们,与此同时,空
间本⾝也在扩张。有⼀些东⻄与我们的距离增加得太快,来⾃它们的
光永远也⽆法到达我们这⾥。换句话说,可观测宇宙可能永远也⽆法
追上真实的宇宙,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永远也看不到宇宙中的⼀切。
坏消息是,我们不知道宇宙的确切范围。事实上,我们可能永远
也不会知道这个。如果你想成为宇宙制图师,那这个消息就太糟糕
了。
让我们猜⼀猜
宇宙有多⼤?让我们来猜⼀猜。
也许⽆限空间中存在有限宇宙
也许,宇宙的⼤⼩是有限的,只不过空间扩张使我们⽆法看到宇
宙的边界。⼀些科学家研究了这种可能性,并试图通过听起来合理的
假设估计宇宙的⼤⼩。以下是⼏个例⼦。
·在暴胀之前,宇宙的⼤⼩差不多等于光速乘以它存在的时间,因
为空间还没有开始伸展。
·宇宙中的粒⼦数量是⼀个相当⼤的数字。

·没有⼈知道⽐1020更⼤的数字是个什么概念,所以你基本上可以
随便猜⼀个数。
将这些假设与⼈们当前对于宇宙⼤爆炸和暗能量的了解相结合,
你就能得到关于宇宙⼤⼩的⼀个估计值。
但这个估计值的具体数字可能多达1020个。如果这听起来依然是
个悬⽽未决的问题,那就对了。如果有⼈说你的房⼦⾯积在2000平⽅
⽶到1023平⽅⽶之间,那你⽴⻢就知道他在瞎猜。即使你相信宇宙中
物质数量有限这⼀未经证实的假设,你仍然不知道宇宙有多⼤。
尽管存在这些不确定性,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仍有可能计算出宇宙
的⼤⼩。
也许有限空间中存在有限宇宙
如果宇宙的确是弯曲的,那么空间也许就像球体的表⾯,属于三
维甚⾄更⾼的维度。在那种情况下,空间本⾝是有限的。它绕着⾃⼰
转了个⼤圈,朝着⼀个⽅向前进并最终回到了出发的地⽅。这可能令
⼈震惊,但我们⾄少能知道宇宙是有限的⽽不是⽆限的。
这样的情景让⼈头⼤。光在这样的宇宙中也会绕圈(这⾥假设这
⼀圈⾜够⼩),甚⾄有可能不⽌⼀次地经过地球。这是我们有可能看
到的现象!这意味着你会在天空中多次看到同样的天体—这个天体的
光每绕⼀圈你就会看到它⼀次。130遗憾的是,科学家试图在星系结构
和宇宙微波背景中找寻这样的效应,却没有发现任何证据。如果宇宙
是有限的⽽且会绕圈,它⼀定是⽐我们能看到的部分要⼤。
也许宇宙是⽆限的
空间可能是⽆限的,它所容纳的物质和能量也是⽆限的。这是⼀
个令⼈匪夷所思的可能,因为⽆限是⼀个奇怪的概念。这意味着宇宙
中的各个⾓落正在发⽣⼀切可能发⽣的事情。⼀件事不管有多离奇,
只要它发⽣的可能性不为零,它就能发⽣。在⽆限的宇宙中,有某个
跟你⾮常像的⼈读着这本书印在波点帆布上的版本。在⽆限的宇宙
中,有居住着蓝⾊巨⻰的⾏星,每条⻰的名字都是塞缪尔,它们总是
搞不清楚谁是谁。这些听起来是不是很离奇?没错。但是在⽆限的宇
宙中,任何可能发⽣的事都会发⽣。想知道某件事在⽆限的宇宙中会
发⽣多少次,你只要⽤它发⽣的概率乘以⽆穷⼤就好。任何事,只要
概率不为零,它就⼀定会发⽣—⽽且会发⽣⽆穷多次。也就是说,⽆
限的宇宙中有⽆穷多住满了糊涂蓝巨⻰的⾏星。怎么样,是不是脑洞
⼤开?
但是⽆限宇宙中的景象与我们所看到的⼀切相符吗?⽆限宇宙也
是通过⼤爆炸形成的吗?是的,只要你不再假设宇宙⼤爆炸是从⼀个
点开始的。你可以想象⼀下,宇宙⼤爆炸同时发⽣在各个地⽅。这太
烧脑了,但这恰恰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致。在这样⼀个宇宙中,宇
宙⼤爆炸会在各个地⽅同时发⽣。

以上哪⼀个才是真实的情况呢?我们不知道。
为什么宇宙这么空?
另⼀个关于宇宙结构的重要谜题是:为什么宇宙这么空?为什么
恒星和星系之间会有这样的距离?
太阳系的宽度⼤约是90亿千⽶,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在⼤约40000亿
千⽶远的地⽅。我们的银河系有⼤约10万光年宽,离我们最近的仙⼥
座星系却在⼤约250万光年远的地⽅。
⽆论空间有多⼤,也⽆论它是什么形状,宇宙中都有⾜够的地⽅
让各种东⻄离得更近⼀些。难不成某个宇宙家⻓故意让⾃⼰的孩⼦分
开,防⽌它们在后座上争吵?

幸运的是,“空旷”只是⾓度问题,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划分为两
个不同的问题。
1. 为什么我们不能⽐光速更快?

2. 为什么空间会因宇宙⼤爆炸膨胀⾄今?

光速是我们在宇宙中衡量远近的标尺。如果光速⽐现在快得多,
那么我们就能看得更远、⾏进得更快,宇宙中的事物看起来也不会那
么远了。如果光速⽐现在要慢,那我们就更不可能造访附近的星星或
者是向它们发送短信了。131

另⼀⽅⾯,我们也不能全怪光速。如果宇宙⼤爆炸没有让空间在
⼀瞬间膨胀太多太多,那么今天的万事万物都将离得更近。如果暗能
量没有把⼀切都推得越来越远,那么星际旅⾏的前景也不会每时每刻
都变得更为暗淡。132我们可以想象⼀个适当膨胀的宇宙,那个宇宙不
会像我们的宇宙⼀样⼤得离谱。
所以,宇宙的空旷要归因于两个量的作⽤,⼀个是决定了距离尺
度的光速,另⼀个是把万事万物都拉得更远的空间膨胀。我们不知道
它们为什么是现在这样,但如果你对它们做出了更改,你就将得到⼀
个与我们的宇宙看起来截然不同的另⼀个宇宙。我们有这么多巨⼤的
谜团,但只有⼀个宇宙可以研究,所以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宇宙组织
的唯⼀⽅式。我们不知道别的宇宙会不会有⾮常⼩的膨胀,那⾥的⼈
会不会⽐我们更加亲近彼此。
总结
当你⼀边品热咖啡⼀边仰望星空时,别忘了反思这个事实:我们
关于宇宙⼤⼩和结构的所有知识都来⾃我们在地球上所能看到的情
况。当然,我们已经向其他⾏星派出了探测器,也向太空发射了望远
镜,甚⾄还把⼈送上了⽉球,但是从宇宙的⾓度来看,我们基本上只
是在原地打转。我们对于宇宙的了解全部基于我们从宇宙的某个⾓落
进⾏的观察和猜测。
处在这样⼀个普通的位置,我们已经回答了⼀些年代久远的问题
(天上的星星是什么?它们为什么会移动?),也纠正了⼀些⻓期存
在的错误观念(我们处在宇宙的中⼼)。
但是然后呢?我们的宇宙是有限的还是⽆限的?⼏⼗亿年后,宇
宙的结构会发⽣什么变化?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影响我们对宇宙和
⼈类⾃⾝的看法。
第16章 万物之理存在吗?
如何最简洁地描述宇宙?
直到不久前,⼈类才对周围的世界有所了解。
在⼏百年前,也就是科学还没怎么进步的年⽉,⼈们经常会对⼀
些常⻅的事感到困惑。古⼈⽆法理解闪电、星星、疾病、磁⼒,还有
狒狒。这个世界仿佛充满了神秘的事、强⼤的⼒量和怪异的动物,它
们都超出了⼈的理解范围。

最近,这种困惑被酷酷的信⼼代替。我们⾃以为了解了周围的世
界。这对于⼈类的历史来说,还是相当新鲜的。你基本上不会在⽇常
⽣活中遇到⾮常神秘的事。你⼏乎没⻅过让你觉得完全⽆法解释的
事。闪电、星星、疾病、磁⼒,还有狒狒,你知道这些的背后是⾃然
规律。这些事物⼗分复杂、令⼈敬畏,但它们都会受到物理定律的约
束。事实上,迷茫⽽找不到解释的体验是⾮常珍贵的,我们宁愿花钱
去再感受⼀次,也正因如此,魔术表演才显得⼗分有趣。
除了理解,我们还能掌控⾝边的事物。我们可以定期让重达400吨
的⻜机⻜越⼤洋,可以控制芯⽚中⼏⼗亿晶体管的量⼦⼒学效应,可
以将⼈体切开并植⼊器官,也可以预测狒狒兴奋状态下的交配习性。
是的,我们⽣活在⼀个满是奇迹的时代。
我们这么善于解释现实世界中的⼤趋势和⼩细节,这是否意味着
我们已经知道了⼀切呢?我们的理论解释得了万事万物吗?
你应当已经想到了,答案绝对是“不”,除⾮你没看前⾯那些章
节。我们对宇宙中到处都是的东⻄(暗物质)以及超强的能量(暗能
量)⼏乎⼀⽆所知。我们的控制⼒只存在于宇宙中的⼀个⼩⼩⾓落,
我们被浩瀚的⽆知之海所环绕着。
我们要⾯对这⼀点:我们理解周围的世界,却对宇宙⼀⽆所知。
我们离发现终极理论—万物之理(Theory of Everything,ToE)—还有
多远?这样的理论存在吗?它是否可以解释宇宙中所有的谜团?
是时候跟宇宙的⼤脚趾133对决⼀番了。
什么是万物之理?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聊聊万物之理。简⽽⾔之,万物之
理就是 “ 对时空以及宇宙中所有物质和⼒最深⼊、最简洁的数学描
述”。
让我们分析⼀下。
这个定义中包含了“物质”,因为这个理论必须能够描述构成宇宙
的⼀切事物。这个定义中还包含了“⼒”,因为我们不希望这个理论仅
仅描述惰性的物质团块。我们想要知道物质是如何相互作⽤的,以及
万物之理能做到什么。

这⾥还包含了“空间”和“时间”,因为我们知道这两个概念都在某
种程度上具有延展性,并影响着宇宙中的物质和⼒(同时也受这两者
影响)。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这个理论“最简洁”“最深⼊”,因为我们希
望这个理论对宇宙进⾏最本质的合理描述。它应该是不可简化的、梗
概性的(使⽤尽可能少的变量和未解释常数)。⽽且,它应该能在最
⼩的尺度上描述整个宇宙。我们想要找到构成万事万物的最⼩积⽊,
我们还想知道让它们组合在⼀起的最根本的机制是什么。

你看,我们⽣活在⼀个洋葱般的宇宙当中。这样说并不是因为它
让每个剥开它的⼈流泪,也不是因为它是所有好汤的必备原料,⽽是
因为它是由很多不同的“层”构成的。

上⾯这幅图展⽰了原⼦的结构。原⼦拥有由质⼦和中⼦组成的原
⼦核,以及围绕着原⼦核旋转的电⼦。这很可能是最⼴为⼈知的⼀个
科学模型。提出这个模型是⾮常了不起的成就,我们这样说不仅是因
为这个模型有名⽓,还因为它意味着⼈类不再将原⼦当作物质的基本
单位。⼈类由此明⽩了⼀个更深的道理:物质是由更⼩的零件构成
的。
这还不算完。在这些⽐原⼦还⼩的零件中,有⼀些实际上是由更
⼩的部分构成的。⽐如,质⼦和中⼦是由夸克构成的。不仅如此,在
这种尺度下,微粒的运动⽅式也和我们所料想的全然不同。事实上,
这⾥的不同点多得不能再多了。电⼦、质⼦和中⼦不是聚集在⼀起
的、相互环绕的、具有坚硬表⾯的⼩圆球。它们是由波定义的、受不
确定性⽀配的、模糊不清的量⼦粒⼦。

但是,这些观点只在某种程度上成⽴。你可以说原⼦像弹球,这
有助于你理解⽓体原⼦如何在容器中横冲直撞。你也可以说原⼦是被
电⼦环绕的紧密粒⼦团,这有助于你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新的
量⼦粒⼦观点则可以⾮常好地解释各种⾃然现象。
关键是,在我们所⽣活的宇宙中,很多理论确实可以在完全忽略
较⼩尺度的情况下发挥作⽤。换句话说,你可以精确地预测某样东⻄
所有⼩零件的集体⾏为,即使你并不知道每个⼩零件在做什么(你甚
⾄不需要知道它们是否存在)。
举个例⼦,经济学研究可以描述群体⾏为,但经济学家其实不需
要分析每个个体的⼼理。众多购物者和商⼈的⾏为决定了物价的宏观
变化,这可以⽤⼏个⽅程来描述。你可以研究和描述⼀个群体的经济
⾏为,⽽不需要了解任何个体的选择和动机。

物理学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如,即使我们还没有发现物质的
最基本单元,并且仍不知道引⼒如何在量⼦理论体系下起作⽤,我们
依然能够准确地预测⼀只狒狒从屋顶跳进游泳池时会发⽣什么。⽜顿
⼒学可以预测狒狒的抛物线运动,流体⼒学可以告诉我们⽔的泼溅情
况,⼼理学可以解释你为什么不喜欢游泳池有狒狒的味道。
事实上,宇宙中的理论也是⼀层⼀层的。我们在了解DNA之前就
有了进化论。我们在知道希格斯玻⾊⼦等粒⼦之前就把⼈送上了⽉
球。
这⼀点⾮常重要,因为终极理论这样⼀个能让所有物理学家甩着
⼤⾐,丢下⻨克⻛,振臂⾼呼“是的,我们做到了!”然后转⾝离开
(这很可能意味着失业)的理论会描述⾃然最基本的核⼼。这⼀终极
理论不会去描述⾼层次的现象,⽽会描述宇宙基本构件本⾝及其构成
机制。134

这让万物之理的概念变得有些微妙,因为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
100%确定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理论。在我们看来⼗分基础的理论,其
背后也许还有宇宙洋葱的另⼀层。我们要如何辨别其中的区别呢?
更糟的是,如果宇宙有⽆穷多层怎么办?终极理论会不会根本不
存在呢?
把宇宙层层剥开
既然我们已经定义了万物之理,下⾯我们就来说说⼈类在理解⾃
然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最深层次的进展,不管它是否能帮你把狒狒弄出
游泳池。
我们可以问的⼀个问题是,宇宙中是否存在最⼩距离。我们习惯
于把距离看作可以⽆限分割的东⻄。在0和0000.1之间,你可以找出⽆
穷多个距离。但如果事实并⾮如此呢?如果在某个临界点,更短的距
离会失去作⽤和意义呢?如果现实世界就像屏幕的像素⼀样,那⼜会
怎样呢?如果有这样的⼀个距离,那么⼀旦我们描述了这⼀尺度上的
物体和相互作⽤,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理论是最根本的,因为不会再
有任何更⼩的东⻄了。但如果不存在这样的距离,如果事物可以⽆限
⼩或是可以在⽆限⼩的距离下移动,那么我们就永远⽆法确定下⼀层
还有没有其他东⻄。

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个思路是思考这样⼀个问题:我们要描述的
对象,也就是这些“积⽊”,它们是否真的是最基础的?我们已经发现
的电⼦、夸克和其他粒⼦是不是宇宙中最⼩的零件?还有更⼩的粒⼦
存在吗?
还有最后⼀个问题:这些对象是如何相互作⽤的?它们是有很多
种不同的作⽤⽅式(作⽤⼒),还是只有⼀种作⽤⽅式,只是表现不
同?宇宙中各种作⽤⼒的最基本描述是什么?
让我们从最⼩的距离开始。
最⼩距离
我们的宇宙是否有最⼩距离或者基本的分辨率?现实世界是不是
像素化的?让我们花点时间思考⼀下现实世界可以被像素化的想法有
多奇怪。
量⼦⼒学告诉我们,我们不能绝对精确地知道⼀个粒⼦的位置。
那是因为,量⼦⼒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有随机性的。但是除此之外,量
⼦⼒学还告诉我们,⼀个粒⼦的精确位置是“不确定的”,突破了某个
界限,在更⼩的尺度上,位置信息就不存在了。这是⼀条线索,宇宙
中可能有⼀个最⼩的有意义距离,我们或许可以把这种量⼦距离理解
为像素。
但是如果现实世界是像素化的,那这些像素有多⼩呢?我们真的
不知道。物理学家东翻⻄找,把⼏个关于宇宙基本信息的基本常数结
合起来,进⾏了粗略的猜测。这些常数中有量⼦⼒学中的普朗克常数
h。这是⼀个⾮常重要的数字,因为它关乎能量的基本量⼦化,你可以
把这理解为能量的像素化。

为了得到⼀个能够定义距离的数字,物理学家⽤普朗克常数乘以
另外两个常数:宇宙的最⼤速度(c)和引⼒的强度(G)。将这些常
数以特定的⽅式组合在⼀起,我们就能得到⼀个可以代表单位距离的
数 字 。 135 这 个 数 字 ⾮ 常 ⾮ 常 ⼩ , 只 有 10-35 ⽶ , 也 就 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我们称这个数字为普朗克⻓度。它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还不太清
楚,但是它可能给出了对宇宙像素的粗略估计。把这些数字组合在⼀
起其实没有什么道理,但它们每⼀个都代表了量⼦层⾯的物理学要
素,所以合在⼀起时,它们也许能提供关于宇宙基本尺度的线索。
我们能证实这件事吗?还不⾏。我们⽤于探索微⼩距离的⼯具,
已经从可以探测可⻅光波⻓(约10-7⽶)的光学显微镜,发展到了电
⼦显微镜,后者可以在约10-10⽶的尺度上探测物质。此外,⾼能粒⼦
对撞机可以在约10-20⽶的尺度上观察质⼦的内部。
遗憾的是,这意味着我们距离检验普朗克⻓度的真相还有15个数
量级那么远。也就是说,我们很可能仍旧⽆法搞懂很多细节。有多少
细节呢?想象⼀下,如果你拥有的最⼩的尺⼦或你眼睛能看到的最⼩
的东⻄有1000000000000000(1015)⽶⻓,相当于太阳系宽度的100
倍,那你必然对⼩于这个尺度的事情⼀⽆所知。在15个数量级的尺度
上,你会错过很多很多。

我们还有希望在普朗克⻓度上探索事物的真相吗?技术进步在⼀
两百年的时间⾥让我们从(光学显微镜下)10-7⽶的世界来到了(粒
⼦对撞机中)10-20⽶的世界,我们很难预测未来的科学家会让我们看
到什么。但是,如果我们根据粒⼦对撞机的使⽤⽅法进⾏推断,那么
要想在普朗克⻓度上看到东⻄,加速器的能量就要⽐我们今天⽤的这
个⾼出1015倍。遗憾的是,这意味着它的个头⼉也要增⼤1015倍,⽽
花销将增⻓1015倍。这么多个1015实在让⼈难以承受。
我们没有宇宙像素化的确凿证据,但是量⼦⼒学和我们⾄今已经
测量到的宇宙常数强烈暗⽰着宇宙最⼩距离的存在。当然,这个距离
肯定⾮常⾮常⾮常⾮常⼩。
最⼩粒⼦
我们所发现的电⼦、夸克和其他基本粒⼦真的是宇宙中最基本的
粒⼦吗?很可能不是。
电⼦、夸克和它们所有的表亲看起来很有可能是某种东⻄的涌现
现象,或许它们只是更⼩、更基本的粒⼦或粒⼦群的集群结果。

我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我们⾄今发现的所有粒⼦都能在⼀
张很像元素周期表的表中找到⾃⼰的位置。正如第4章提到过的,我们
⾄今发现的最⼩粒⼦都可以排进下⾯这张表中。
这种整⻬的排列和其中的模式告诉我们,这⼀切背后可能还有别
的东⻄在发挥作⽤。科学家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找到了线索,发现所
有元素都是电⼦、质⼦和中⼦的不同组合。这张表则让物理学家怀疑
这些粒⼦可能是由⼀些更⼩的粒⼦构成的,其中可能涉及某种尚未确
定的定律或法则。不论如何,线索就在那⾥。
我们要如何知道电⼦和夸克中都有什么呢?我们得让各种东⻄不
断地相互碰撞。
如果⼀个粒⼦实际上是由更⼩粒⼦构成的复合粒⼦,那么这些更
⼩的粒⼦就必须通过某种具有结合能的约束⽅式拴在⼀起。⽐如,⼀
个氢原⼦实际上是⼀个质⼦和⼀个电⼦通过电磁⼒结合形成的,⽽质
⼦实际上是三个夸克通过强核⼒结合形成的。
如果你⽤低于⼩粒⼦之间结合能的能量去撞击⼀个复合粒⼦,那
么这个复合粒⼦会表现得很像⼀个实⼼粒⼦。⽐如,如果⼀只狒狒将
⼀个棒球很轻柔地扔到你的⻋上,你会看到那个球弹开,⽽你和狒狒
都会觉得你的⻋是⼀个整体。但是,如果狒狒重重地掷出那个棒球,
棒球所携带的能量⽐将⻋⼦所有零件维持在⼀起的能量还⾼,那么它
就会把⻋打掉⼀块。你会看出你的⻋有更⼩的零件,并且这⻋产地很
可能是美国。
所以,要知道电⼦和夸克是否由更⼩的粒⼦组成,⼀种⽅法就是
让它们⽤越来越⾼的能量去撞击。如果撞击能量⽐让电⼦和夸克维持
在⼀起的能量还要⾼,那么它们就会被拆散,我们也就能知道它们是
由更⼩的部分构成的了。
但是我们实际上并不知道电⼦和夸克是不是由更⼩的零件构成
的。就算它们真的有更⼩的零件,我们也不知道需要多⼤的能量才能
把它们击散。到⽬前为⽌,我们的对撞机,包括⽇内⽡那台超贵的⼤
家伙,都没有⾜够的能量找到⽐电⼦、夸克或是它们的表亲更⼩的粒
⼦。
还有⼀种⽅法:我们也许能通过计算得出基本粒⼦周期表的规
律,并且找出能填到表⾥的新粒⼦。如果找到电⼦和夸克的更多表
亲,我们就有可能推断出表中模式的含义,摸出深层结构的更多线
索。这可能会告诉我们是否有更⼩的零件潜藏在我们现有的粒⼦集
中。
最基本的⼒
构建万物之理的最后⼀块拼图是对宇宙中基本作⽤⼒的描述。
我们知道,物质粒⼦会以⼏种不同的⽅式相互作⽤,但是这⾥⼀
共有多少种⼒呢?它们会是同⼀现象的不同部分吗?
找到宇宙中作⽤⼒的最基本描述⽆关强弱,关键是要找出我们所
知的哪些⼒是⼀回事。
举个例⼦:如果你让原始⼈科学家奥克和古可列出宇宙中所有的
⼒,他们可能会交出下⼀⻚那张表。
这个列表还可能包含更多似乎毫不相⼲的经历。但是时间⻓了,
科学家逐渐明⽩其中的很多⼒都是相互关联的,表中的内容可以概括
为⼏种⼒。我们知道,让⼈从⽺驼上摔下来的⼒和让天上的⼤光球
(太阳)运动的⼒都是引⼒。我们也知道,物体(树枝、乳⻮象)相
互接触时发挥作⽤的⼒也是同⼀种⼒,那就是相互靠近的原⼦相互排
斥的⼒。
电磁⼀体的观点 19 世纪才出现。詹姆斯 · ⻨克斯⻙( James
Maxwell )发现电流能够产⽣磁场,⽽移动磁体可以⽣成电流。因
此,他写下了当时所有已知的电磁⽅程式(包括安培定律、法拉第定
律、⾼斯定律),发现它们是完全对称的,电和磁完全可以作为概念
以另⼀种⽅式重写。它们不是两种不同的东⻄,它们是同⼀枚硬币的
两⾯。
最近,同样的事在弱核⼒和电磁⼒上重演了。两种看似截然不同
的⼒被发现是同⼀枚硬币的两⾯。相似的数学描述可以把它们概括为
同⼀种⼒(弱电⼒)。另外,我们都熟悉和热爱的光⼦背后还有⼀种
更深层次的⼒,这种⼒能⽣成传递弱核⼒的W玻⾊⼦和Z玻⾊⼦。
我们把奥克和古可列出的表变成了上⾯这样。
我们能把⼒的数⽬减少到什么程度呢?有没有可能所有这些⼒本
质上都是同⼀种⼒呢?
宇宙中有唯⼀的⼒存在吗?我们不知道。
我们离万物之理还有多远?
万物之理以最简洁、最基本的⽅式描述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这意
味着,只要宇宙的最⼩距离存在,万物之理就能在这个最⼩尺度上成
⽴,它必须将宇宙中最⼩的积⽊也纳⼊“管辖”。它还必须以最统⼀的
⽅式描述所有积⽊之间所有可能产⽣的相互作⽤。
到⽬前为⽌,我们已经有了⼀些关于宇宙最⼩距离的线索和想
法。我们有⼀张不错的表,包含⼗⼆种物质粒⼦,这些粒⼦⽬前还⽆
法进⼀步被分解。我们总结了这些粒⼦相互作⽤的三种可能(弱电
⼒、强核⼒、引⼒)。
我们离万物之理还有多远?我们不知道。但是没有什么能阻⽌我
们进⾏⼤胆的猜测。
以⽬前的趋势推断,对于宇宙中的物质、⼒和空间,我们最终有
可能得到只描述⼀种粒⼦和⼀种⼒的万物之理。它也许会指出宇宙的
最⼩像素,或者证明这种像素不存在。

有了这个理论,你应该能够剥开宇宙万物的每⼀层,⽤⼀种⼒、
⼀种粒⼦解释⼀切。
这样看来,我们还是有⽅向的。记住,我们⾄今掌握的所有理论
只涵盖了宇宙的5%!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宇宙其余的95%。毫不
夸张地说,我们只能让“⼤脚趾”发痒。
引⼒与量⼦⼒学的统⼀
将引⼒与量⼦⼒学结合在⼀起的难度,是我们追求万物之理的⼀
⼤障碍。下⾯我们来谈⼀谈这件事。
本来,对于宇宙,我们有两种理论(确切地说是理论框架):量
⼦⼒学和⼴义相对论。在量⼦⼒学中,宇宙中的每⼀样东⻄,甚⾄包
括⼒在内,都是量⼦粒⼦。136量⼦粒⼦是实体的微⼩扰动,因为具有
波动特性,所以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这些扰动在宇宙的某个层⾯四
处运动,它们相互作⽤时会交换波状粒⼦。我们有强核⼒和弱电⼒的
量⼦理论,但却没有引⼒的量⼦理论。
⼴义相对论是⼀个经典的理论,这意味着它的提出早于量⼦⼒
学。它不假设宇宙是量⼦化的,也不假设物质和信息是量⼦化的。但
是⼴义相对论⾮常擅⻓将引⼒模型化。在⼴义相对论中,引⼒不是两
个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是空间的弯曲。当某个物体具有质量
时,它就扭曲了周围的时空,使得附近所有的东⻄都向这⼀物体弯
曲。

这样,我们就有了能解释多数基本作⽤⼒的伟⼤粒⼦理论(量⼦
⼒学),以及引⼒的伟⼤理论(⼴义相对论)。现在的问题是,这两
个理论不相容。
如果我们能以某种⽅式将两个理论融合到⼀起,那就太棒了,那
样我们就能得到⼀个通⽤的理论框架,可以由此构建⼀种万物之理。
遗憾的是,这还没有实现,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
当物理学家试图将量⼦⼒学和⼴义相对论融合到⼀起时,出现了
两个⼤问题。第⼀个问题是,量⼦⼒学似乎只在平坦、⽆趣、⽆弯曲
的空间中有效。如果你试着让量⼦⼒学对弯曲且摇摆不定的空间中的
引⼒发挥作⽤,则会有奇怪的事发⽣。
要知道,起初,为了让量⼦⼒学有意义,物理学家必须应⽤⼀种
被称为“重正化”的特殊数学技巧。这让量⼦⼒学能够处理⼀些奇怪的
⽆限问题,⽐如点粒⼦电⼦的⽆限电荷密度问题,还有电⼦辐射⽆限
多低能光⼦的问题。通过重正化,物理学家能把所有这些⽆限问题扫
到地毯之下,假装⼀切都好。

遗憾的是,当你试图把重正化应⽤到弯曲空间的量⼦引⼒论中
时,它就不起作⽤了。你刚摆脱了⼀个⽆限问题,另⼀个就接踵⽽
⾄。⽆论你想要藏起多少,后⾯都有⽆限多的问题在等着你。也就是
说,⽬前的量⼦引⼒论总会给出包含⽆限性的疯狂预测,这意味着它
们⽆法被检验。⼤家对此的理解是,引⼒有某种反馈效应。空间弯曲
得越厉害,引⼒就越强,其吸引的质量也越多。引⼒的反馈效应显然
是⾮线性的,⽽在弱电⼒和强核⼒的量⼦描述中不存在这种情况。
整合⼴义相对论和量⼦⼒学的第⼆个问题是,这两个理论对引⼒
的⻅解有很⼤差异。如果我们要把引⼒纳⼊量⼦⼒学,那么就需要找
到传递它的粒⼦,但从没有⼈⻅过这种粒⼦。严格地说,我们直到最
近才掌握了探测此类粒⼦(还记得第6章中的引⼒⼦吗?)的技术,⽽
且我们还没有探测到它们。
因此,这两个描述宇宙运⾏的理论很难融合,我们甚⾄不知道它
们是否有融合的可能。我们不知道引⼒⼦会是什么样⼦,⽽量⼦引⼒
的融合理论总会做出有⽆限倾向的⽆意义预测。
也许我们还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融合这两种理论的数学⼯具,或者
我们的融合⽅法有问题,也可能两种原因都有。我们知道如何计算量
⼦⼒学中的⼒,但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它去计算空间的弯曲情况。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功告成了?
现在,让我们假设科学家成功造出了太阳系那么⼤的粒⼦加速器
—我们称它为RLHC(Ridiculously Large Hadron Collider,胡扯淡的⼤
型强⼦对撞机)—并由此得到了普朗克⻓度,也就是最⼩的有意义距
离上的基本物质元素。我们可以想象,⼀旦掌握了这⼀物质元素,我
们就能够解释这些物质的基本量如何相互作⽤并共同形成更⼤尺度上
的⾃然现象。
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功告成了呢?
⾃发明奥卡姆原理剃⼑的威廉137以来,科学家和哲学家都爱简洁
的解释胜过冗⻓复杂的理论。举个例⼦,假如你某天回到家,发现游
泳池有⼀股狒狒味,那么你会猜测国际犯罪组织将⼀滴狒狒⾹⽔滴到
了游泳池⾥并以此设计抢劫贾斯汀·⽐伯(Justin Bieber)和三个专业
篮球运动员,还是猜测你的宠物狒狒偷偷⼲了坏事呢?
如果两个理论都能解释⼀件事,那么⽐较简单的那⼀个更有可能
是正确的。物理学家运⽓⼀向很好,他们总能发现不同现象背后的相
同本质,并成功地简化理论。
我们可以追问是否有最简洁的理论,就如我们可以追问是否有最
⼩的粒⼦。我们有可能证明宇宙有最⼩距离或最⼩粒⼦,但我们能证
明万物有最简洁的理论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件事已经⼤功告成了
呢?我们可能认为⾃⼰已经成功了,却⼜发现外星物理学家拥有更简
洁的理论。
我们⾸先要考虑如何衡量⼀个理论的简洁度。什么样的理论才是
简洁的理论呢?理论是不是越容易描述越好?是不是公式越对称越
好?是不是要看看它能否写在⼀件T恤上?
⼀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数字的个数。假设你想出了⼀个万物之
理,你的公式中有⼀个数字。先别管这个数字到底是多少,反正它很
重要,我们假设它是最基本的粒⼦“微⼦”的质量,⽽且⼈们必须知道
这个数字的具体值才能应⽤这⼀理论(⽐如预测从⽺驼背上摔下来需
要多⻓时间)。你⾃然会想到使⽤对撞机测量微⼦的质量,然后再把
这个值代⼊你的理论。瞧,你的理论完成了,然后你坐在被撞瘪了⼀
块的⻋⼦⾥,等候诺⻉尔奖委员会喊你去领奖。
可是这时另⼀个⼈带着另⼀个万物之理出现了。他的理论有⼀点
不同:该理论推导出了微⼦质量的准确值,这个值⼀定是精确的那⼀
个,否则这个理论就不会成⽴。他不需要测量这个值,他的⽅程告诉
了他这个值应该是什么。这样⼀来,他的理论就⽐你的少了⼀个⼈为
的变量。
你的⽅程可能看起来⽐其他⼈的更具有⼀般性,他的⽅程却呈现
了更多关于宇宙的信息。这是因为他的⽅程会告诉我们为什么微⼦的
质量必须是那个值。它涉及的数字更少,这意味着它更简洁、更基
础。你可以对诺⻉尔奖说再⻅了。
通过这个例⼦,我们希望说明这⼀点:想知道我们是否找到了万
物之理,有⼀个⽅法是数⼀数这个理论涉及多少个⼈为的数字。这样
的数字越少,我们就越接近“洋葱”的中⼼。
也许这个中⼼没有任何数字,也许宇宙的精华是⼀种了不起的数
学,我们知道的所有数字(⽐如引⼒常数、普朗克⻓度、乳⻮象踩到
你脚的次数)都能从中推导⽽来。
⽬前,标准粒⼦模型中还有很多参数。下⾯列出了其中的21个,
这还不涉及引⼒、暗物质或暗能量:
⽤于描述夸克和轻⼦质量的12个参数
决定夸克之间相互转化的4个弱混合⾓(也叫温伯格⾓)138
决定弱电⼒和强核⼒强度的3个参数
⽤于希格斯理论的2个参数
站在梨树上的1只鹧鸪139(理论值)
真相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判断⼀个理论是不是万物之理。没⼈说
得准宇宙中的数字是不是随机的。如果我们发现最终的理论中有数
字“4”,这是否意味着数字“4”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基本数字也可能是在宇宙早期随机设定的,在其他的⼝袋宇宙
中,它们有着不同的值(详⻅第14章关于多重宇宙的讨论)。要⼩
⼼,⼤多数这样的观点都背离了可证伪的科学假设,沉⼊了⽆法检验
的哲学深海。
伸⼿去够“脚趾”
既然我们距离探测普朗克⻓度还有15个数量级,并且仍在奋⼒寻
找可以描述5%宇宙的统⼀理论,那么我们也许该试试另⼀种⽅法了。
如果我们不穿过“洋葱”的每⼀层向下钻研,⽽是从中⼼出发,结
果⼜会如何呢?
⽬前,我们离“洋葱”的中⼼⾮常之远,可以⾃由地进⾏猜测。

也许宇宙是由某种微粒构成的,⽐如⾹肠⼦或是狒狒⼦。
只要你提出的万物之理最终能够解释我们今天看到的粒⼦和⼒,
那么从技术上说你的理论就是驳不倒的。难道对宇宙本质的探索是⼀
场没有规则的智⼒游戏吗?这也没错,但玩家仅限哲学家和数学家。
如果你想对它抱以科学的态度,那你的理论就不能只进⾏描述⽽不进
⾏可检验的预测。它必须得到证实。你的狒狒⼦理论要和⾹肠⼦理论
区分开。
弦理论
在现代理论物理学中,弦理论⼤概是最流⾏也最有争议的理论。
它指出,宇宙中的时空可能有⼗维、⼗⼀维,甚⾄更多。这些维度我
们看不到,因为它们要么呈卷曲状,要么⾮常⼩(详⻅第9章),其中
充满了微⼩的弦。

这些弦在振动,因为有多种振动⽅式,所以它们可以表现得很像
我们已经发现的任何⼀种粒⼦。它们甚⾄可以解释我们尚未⻅过的粒
⼦,例如引⼒⼦。更棒的是,弦理论被认为具有数学之美、理论之
美。弦理论是⼀种真正的万物之理,因为它统⼀了所有的⼒,在最基
本的层次上描述了现实。不过,在弦理论教的信徒名单上签下你的名
字之前,你还需要知道⼏个⼩细节。你可以认为这些是争议,也可以
为此有所顾虑—好吧,这⾥的问题可能⽐较严重。
第⼀,尽管弦理论有希望描述整个宇宙,但它现在还没能完全做
到这⼀点。物理学家还没有找到弦理论⽆法成为万物之理的迹象,但
这个理论还很不完整。它的数学⽅法仍在完善当中,⽽在把它看作是
⼀个完整的描述性理论之前,还有⼀些部分需要落实到位。
第⼆,弦理论只是⼀个描述性的理论,它⽆法做出任何我们能够
检验的预测。⼀个理论拥有数学之美并不意味着它能在科学上提出有
效的假设。
为了让⼈们搞清楚宇宙的最⼩单位到底是微⼦还是振动的弦,每
⼀种理论都必须做出可供检验的预测。因为弦理论⽬前只在普朗克⻓
度上研究物体,所以我们还⽆法对其进⾏科学检验。从这⼀点看,弦
理论很像深空猫咪理论,它可能是对的,也可能不是,但在没有实验
证实的情况下,是否相信它是⼀个哲学、数学或信仰问题,⽽不是物
理学问题。

当然,在未来的某⼀天,更发达的实验技术和更聪明的物理学家
可能会在可检验的尺度上找到宇宙所具有的⼀种特性,⽽这种特性正
好契合弦理论的独特之处,这样⼀来弦理论也就通过了检验。但这还
未成为现实。
关于弦理论的最后⼀个难题是参数⽅⾯的。弦理论所预⾔的动⼒
学是由时空维度的数量和形状决定的。⼈们可以通过很多种⽅法选择
维度。很多是多少呢?⼤约有10500 种,⽐宇宙中的粒⼦数多10410
倍,⽐你的脸书好友数多10497倍。弦理论的进⼀步公式化有望将这个
数字缩⼩,但如果你打算以参数的个数来判断⼀个理论的完成度,那
么弦理论还有很⻓的路要⾛。
要蒙“圈”了
另⼀种完全不同的理论提出了最⼩层次的空间量⼦化。在这个理
论中,空间由不可分的微⼩单位组成,这被称为“圈”。你可以这样理
解:圈的直径就是普朗克⻓度(10-35⽶)。⾜够多的这种圈交织在⼀
起,就有可能衍⽣出所有的空间和物质。
这个被称为“圈量⼦引⼒论”的理论可以将引⼒和其他的⼒统⼀,
并解释宇宙最⼩单位的本质。遗憾的是,它也遇到了和弦理论⼀样的
难题:在没有办法进⾏证实的情况下,它⽆法晋升为⼀种科学理论。
它倒是做出了⼀个具体的预测,即宇宙⼤爆炸是⼀个被称为“宇宙⼤反
弹”的循环过程的⼀部分。在这⼀过程中,宇宙反复不断地进⾏膨胀和
收缩。虽然这⼀理论有可能得到证实,但科学家要再等⼏⼗亿年才能
看到下⼀次⼤反弹,然后才能申请领取梦寐以求的诺⻉尔奖。

这些都只是⼈类为这个问题迈出的试探性脚步。基于这些想法或
者受这些观点的启发,物理学家也许能够找到万物之理,解释万事万
物,并做出可检验的预测。
这到底有没有⽤?
在回答与⽇常事物有关的问题时,万物之理有多⼤⽤处?
从实际的⾓度讲,⽤处不⼤。
即使万物之理可以揭⽰宇宙在其最基本层⾯上的内在运⾏机理,
它在实际的⽅⾯可能还是没有多⼤的⽤处。它肯定没办法帮你设计罩
住游泳池的防狒狒⽹。
宇宙就像涌现效应的多层洋葱,这⼀想法的有趣之处在于,不同
的理论在不同的层次上同时有效。⽐如,当你想描述⼀个弹球的运动
时,你可以根据上⾼中时学到的⽜顿⼒学,把整个球作为⼀个受⼒物
体来看待。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画出⼀条简单的抛物线,⽤⼀⾏数
学公式把情况说清楚。

你也可以⽤量⼦场论来描述这个弹球,对组成弹球的1025个粒⼦
进⾏量⼦⼒学的模型化,追踪它们在与彼此和环境相互作⽤时发⽣了
什么。这不现实,但在原理上讲得通。从理论上说,这样得出的答案
也是对的,只不过我们完不成这个任务。
如果有关于最底层现实的正确理论,那么理论上我们可以从中得
到⼀切知识—从星系形成到流体⼒学再到有机化学。但实际上,这简
直是天⽅夜谭,⽽且科学不是这样研究的。

宇宙在多层次上可理解、可描述,这已经⾜够令⼈惊奇了。你不
需要从最底层研究有机化学或试图理解我们对狒狒的执念。你会头痛
的,不是吗?没有⼈指望⼀个冲浪者去了解弦理论,并计算出⼀个波
浪中有1030个粒⼦在运动中帮助他从冲浪板上站起来。烤蛋糕时,你
也不希望拿到⽤夸克和电⼦写成的菜谱。140

如果在⼈类开启发现之旅时,早期的科学家必须从最基本的粒⼦
开始进⾏研究,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取得任何进展。
从头顶到“脚趾”
在寻找万物之理的过程中,⼈类⼀直在努⼒,我们想要获得从未
获得过的科学成就:揭⽰宇宙最深层、最基本的真相。
已经得到证明的是,⼈类很擅⻓系统地描述周围的世界。从化学
到经济学再到狒狒⼼理学,我们将很多科学的描述⽤于改善⽣活、治
疗疾病,以及获得更快的⽹速。这些描述不够基本,只能描述涌现现
象,但这并不影响它们的实⽤性和有效性。
我们只是不能从这些理论中得到揭⽰宇宙真正运⾏机制的满⾜
感。
我们想知道最深层次的真相。这不是因为它能帮我们制服狒狒,
或者改善我们的刷剧体验,⽽是因为它将帮助我们理解我们在宇宙中
的位置。

遗憾的是,和宇宙中⼤多数重要问题⼀样,万物之理对我们来说
也是⼀个谜。⽬前,我们怀疑我们所知的最⼩粒⼦可能⽐宇宙的基本
构件⼤1015倍。⼆者的尺度差距堪⽐星系和恒星。那可能就是我们与
真正的万物之理之间的距离。
⽽且,我们还⽆法成功地⽤⼀个理论描述所有的⼒。引⼒仍然与
量⼦⼒学玩不到⼀起,尽管经过了⼀个世纪的调解。我们仍然⽆法保
证宇宙中确实有这样的⼀种万物之理存在。
但是这些统统⽆法说服我们停⽌寻找。每当我们揭开⼜⼀层真
相,每当我们向宇宙洋葱的中⼼⼜前进了⼀步,都会有新奇的结构出
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对⾃⼰的存在⽅式产⽣全然不同的理解。
第17章 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
为什么没有外星⼈造访我们的星球?
如果你到国外旅⾏,你会兴致盎然地发现,当地⼈的⽣活⽅式与
你在家乡的⽣活⽅式有很多不同之处。
那边的咖啡是⼤杯装且味道寡淡的,还是⼩杯装且浓烈得让⼈头
疼呢?厕所是可以关起门来保护隐私的⼩房间,还是⽆法掩饰你⽔⼟
不服的简陋⼩隔间?点头的意思是好、不好,还是表⽰你想在冰沙⾥
再加点眼球和触⼿?那⾥的⼈吃饭是⽤叉⼦、筷⼦、⼿,还是蝴蝶
⼑?他们的⻋⼦沿着道路左边、右边,还是随便哪⼀边开?141更重要
的是,他们的⽣活围绕着什么展开?是攒钱、寻找真爱,还是惹⾃⼰
的亲戚⽣厌?

另⼀⽅⾯,你也能找到很多与你家乡相似的地⽅:不管哪⾥的⼈
都会吃饭、睡觉、交谈。哪怕他们的早餐⾥有⼩眼球,哪怕他们会⽤
鞋⼦盛淡咖啡,归根结底,他们也像你⼀样会吃会喝。
重要的是,⻅识其他⽂化能让你了解⾃⼰的⽂化中有哪些部分是
全⼈类共有的,它们⼀般来⾃⼈类的基本需求(包括吃饭、睡觉、熬
夜)。⽽某些看似很基本的需求,也可能只是⼀部分⼈的选择(包括
厕所有隔间、餐具⽤陶瓷、早餐吃触⼿),可能因地域不同⽽有所改
变。观察其他的⽂化可以很好地帮助你认清你以为的普适价值。
早餐吃什么的原则同样适⽤于科学。我们关于宇宙的很多错误观
念都来⾃对地球经验的过度推⼴。上千年来,⼈类把⾃⼰想象成宇宙
的中⼼,甚⾄误认为我们的世界就是整个宇宙,⽽太阳和星星都是只
为我们⽽存在的道具。以我们在地球上的经验来看,这些完全是顺理
成章的想法。
也许在5000年后,我们再回头看现在的观点,也会认为⾃⼰幼稚
得叫⼈尴尬。天⽂学已经给我们上了艰难的⼀课—我们只是浩瀚宇宙
中⼀个不起眼⾓落⾥的⼀颗微粒上的⼀群⼩⼩的⼈。我们还有别的误
解吗?我们是不是把地域性的东⻄当成了全宇宙普适的东⻄?你能在
半⼈⻢座α星凌晨3点买到好吃的煮眼球吗?
从经验上讲,我们所能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关乎⽣命本⾝—⽣命
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还是罕⻅的?
宇宙中是到处都有⽣命,还是只有地球上有?仅探索地球和附近
的星球,我们很难得出结论。我们是像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那样⽣活
在丛林深处,对外⾯的⽂明世界⼀⽆所知,还是⽣活在⼴阔沙漠中孤
单的绿洲⾥?遗憾的是,这两种可能性都与我们的经验相符,所以我
们分辨不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如果—这是⼀个⼤写的如果—在某个地⽅有⼀种智慧⽣命,那我
们紧接着就要问: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到他们?为什么我们还没有收
到任何信息、信件,或是⽣⽇晚会邀请?我们是宇宙中唯⼀觉醒的⽣
命吗?其他⽂明是离我们太远,还是故意⽆视我们,让我们放任⾃
流,就像对待躲避球游戏中⼤家都不理睬的⼈⼀样?

如果能和掌握了科技的外星⽣命接触,我们能学到什么?他们对
世界的了解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我们主要通过电磁辐射(例如可⻅
光)探索宇宙,因为我们的眼睛能够接收光。也许外星⼈发现宇宙充
满其他形式的信息(中微⼦或某种我们尚不知道的粒⼦),也许他们
对万物的运⾏有着全然不同的描述。也许他们没有眼睛!这些都是⼤
胆的猜想,但是所有这些都有可能符合事实,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哪⼀
种情形会出现在我们的宇宙中。
甚⾄,跟外星⼈学习的想法本⾝就做出了很多关于有知觉⽣命传
递信息的假设。他们写书吗?他们会不会直接连通⼤脑,将信息瞬间
传递给彼此?他们也有数学吗?数学是我们地球⼈创造出来的吗?他
们有科学这回事吗?说起来叫⼈尴尬,我们的科学直到最近才真正起
步。即使到现在,很多科学家还是会把很多时间花在喝咖啡和尬聊
上,偶尔灵光乍现,⽤极少的时间得到实际的进展。

在本章,我们将讨论关于⽣命的深层次问题。我们是孤独的吗?
如果不是,那为什么外星⼈还没有来找我们?我们想要接触他们吗?
如果和外星⼈接触,我们会了解到哪些关于⽣命、宇宙和万事万物的
知识?142
外星⼈存在吗?
如果全宇宙只有地球有⽣命,那么这⾥⼀定是有什么极为与众不
同的地⽅。在辽阔的宇宙中,我们的孤单意味着⽣命是极为罕⻅的。
如果宇宙是⽆限的,那么作为某种唯⼀的存在,我们就不光是罕⻅的
了,我们⼏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在⽆限的宇宙中,任何只有⼀点点存
在的可能性的事物都⼀定会出现。事实上,任何具有有限存在概率的
事物都会出现⽆限多次。只有那些存在概率⽆限⼩的事物才会只出现
⼀次。
如果我们不是孤独的,那么我们就会更强烈地感受到,⽣命,甚
⾄智慧和⽂明都⽆法使我们在宇宙中拥有特殊的地位。这意味着⼈类
的经验对于揭⽰宇宙本⾝任何深刻⽽有意义的⽅⾯都是微不⾜道的。
这种感觉既令⼈感到卑微⼜引⼈兴奋。
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是特殊的,还是平凡⽆趣的?

问题在于,我们很难把地球上的经验套⽤在整个宇宙中。我们只
知道两种可能:(1)我们是宇宙中唯⼀的⽣命;(2)宇宙中到处都
是⽣命,我们之所以还没有⻅到外星⽣命,是因为他们与我们相距甚
远,或者与我们相差太⼤,我们没有认出他们。
假如你是⼀个⼩学⽣,有⼀天你意外地发现数学卷⼦⾥夹了⼀张
写着答案的字条,你先是很兴奋,但随后就开始疑惑——你是唯⼀得
到答案的⼈吗?也许这本来就不是考试,只是没⼈告诉你。也许还有
其他孩⼦得到了答案,但他们不想让别⼈知道。你不知道你是不是唯
⼀的幸运⼉。如果其他学⽣都没有答案,他们就永远也想不到去问这
件事。你拥有答案这个事实并不代表你特殊,也不代表你不特殊。从
你⾃⼰的经验出发,你⽆法知晓关于更⼤图景的⼀切。

就⽣命⽽⾔,我们能做的事情⽐⾝处上述情景时多⼀些,但也有
限。我们可以环顾地球,研究存在于其上的各种⽣命。如果在不同⽣
物之间有⼀些特性(例如⽪肤颜⾊、对冰激凌⼝味的偏好)差异很
⼤,那么我们就能确信它们对于⽣命不是必要的和基本的,其他星球
上的⽣命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选择(也许蒜味冰激凌在兹莱布罗克⻄
亚星球上⼤受欢迎)。另⼀⽅⾯,如果地球上所有形式的⽣命对某些
东⻄(例如能源和⽔)都有需求,我们就可以猜测这些可能对任何地
⽅的⽣命都很重要。这⼀论点尤为有⼒,因为我们可以证明,⽣命共
有的⼏个要素都是各⾃独⽴的⼏次进化的结果。举个例⼦:地球上的
绝⼤多数动物都有眼球。(我们没开玩笑!)
把这⼀问题以数学形式记录下来可能有助于对其中的⼀些重要⽅
⾯进⾏分析。如果想估计附近邻居的⼈数,你可以做⼀个详尽的⼊户
调查,也可以⽤周边的住房数乘以⼀个典型家庭的平均⼈数。
我们也可以⽤以下⽅程估计有可能与我们打交道的智慧物种的数
⽬(N):
N = n恒星 × n⾏星 × f宜居 × f⽣命 × f智慧 × f⽂明 × L

右侧各个变量的意义如下。
n恒星:银河系中恒星的数⽬

n⾏星:每个恒星系统中的⾏星平均数

f 宜居:可以产⽣⽣命的⾏星⽐例

f ⽣命:实际发展出⽣命的宜居⾏星⽐例

f 智慧:有⽣命⾏星中发展出智慧⽣命的⽐例

f ⽂明:智慧⽣命中发展出科技⽂明并向太空发送了信息或派出
了宇宙⻜船的⽐例
L:他们与我们同处⼀个时代的概率

这是⼀个⾮常简单的数学公式(被称为“德雷克⽅程”),但它⾮
常有⽤,因为它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了⼏个部分,并证明了只要有⼀个
部分为零,那么我们将永远也⽆法收到外星⼈的消息,即使他们真的
存在。
但是要记住,这只是我们基于经验的⼀种估计。从根本上说,星
际旅⾏现在对我们来说还不现实。我们可能⼩⼼翼翼地列出了⽣命的
最普遍要求,但这可能只基于我们所能想象的⽣命形式。⽣命完全有
可能以我们⽬前⽆法想象的形式存在着。也许有的⽣物新陈代谢慢得
不可思议,⽣命周期⻓得⽆法想象;也许有的⽣物极其庞⼤,与外界
环境或其他同类⽣物之间界线模糊。记住,关于智慧⽣命存在的必要
条件,我们的认识有可能是完全错误的。⽽确定这些条件的唯⼀途
径,就是在宇宙的其他地⽅找出实例。
以此警告在先,下⾯就让我们来逐⼀解释⽅程中的每⼀项。
恒星数(n恒星)
天⽂学家已经确定,我们的银河系中恒星的数⽬极为庞⼤,约有
1000亿颗。这样⼤的⼀个数字很让⼈振奋,因为⽅程中的其余各项可
能全都是极为微⼩的概率。
为什么只关注我们的星系呢?我们的可观测宇宙中⼤约还有⼀两
万亿个星系。恒星之间的距离在我们的星系中很远,在其他星系更是
远得叫⼈绝望。在那样的尺度上旅⾏或通信⼏乎没什么希望,除⾮我
们依靠像⾍洞那样的“漏洞”或是借助曲率引擎。让我们暂时先把⽬光
停留在我们的星系,将那⼏万亿个星系放到我们的后⼝袋中,等我们
沮丧到⽆以复加时再考虑它们。

宜居⾏星数(n⾏星×f宜居)
在我们星系的所有恒星中,有多少伴有适合⽣命居住的⾏星呢?
什么样的⾏星才是宜居的呢?⽣命的家园⼀定是像地球这样的岩质⾏
星,还是有很多种其他可能?
例如,也许有些⽣命可以⽣活在巨⼤⽽寒冷的⽓态巨⾏星的⼤⽓
顶层,也许还有些⽣命可以在⼩⽽热的⾏星表⾯的岩浆中游泳。
让我们先把搜寻范围集中在类地⾏星上,它们是岩⽯世界⽽不是
⽓体⾏星,⽽且它们的⼤⼩和接收到的太阳能也与地球差不多。这种
思考⽅式具有较⼤的局限性,但是考虑到地球是我们所知的唯⼀拥有
⽣命的⾏星,这也更为现实。
那么,我们的星系中有多少像我们星球这样舒适的⾏星呢?我们
的望远镜还⽆法找到可能正绕着遥远的明亮恒星运⾏的暗淡岩⽯⾏
星。这不仅是因为那些⾏星太远,还因为它们距离它们的恒星要⽐距
离我们近得多,这意味着它们的光芒被恒星彻底掩盖了。如果你注视
着⼀个巨⼤⽽明亮的聚光灯,那么你可能永远也发现不了它旁边的⼩
⽯块。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直到最近才知道⼀颗典型的恒星周围有多少颗
⾏星,以及它们中有多少与地球相似。然⽽在过去的⼏⼗年中,天⽂
学家也发明了⼀些⾮常聪明的技巧去间接地探测⾏星。他们可以探测
恒星位置的微⼩摆动,这意味着这颗恒星被其⾏星的引⼒轻微地拉动
了。他们还可以探测恒星亮度的周期性变化,这意味着绕其运⾏的⾏
星正从它前⾯经过。运⽤这些技巧以及其他⽅法之后,天⽂学家有了
⼀个惊⼈的发现:⼤约五颗恒星中就有⼀颗拥有和地球⼤⼩相似的岩
质⾏星,且其表⾯接收的太阳能与地球差不多。这就意味着仅仅在银
河系中,就有数百亿颗⾏星可能成为宜居⾏星。啊哈!到⽬前为⽌,
对外星旅游业来说还是好消息多。
拥有⽣命的宜居⾏星数(f⽣命)
就“本地”⽽⾔,我们这⾥有⼤约1000亿颗恒星和⼤约200亿颗类地
⾏星。“200亿”意味着有很多的培养⽫可以⽤来创造⽣命。这个数字似
乎很令⼈⿎舞,但是现在我们要思考更复杂的问题了:有多少宜居⾏
星真的拥有⽣命?
我们⾸先要问:⽣命的必要成分是什么?通过研究地球上种类众
多的⽣命,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为了进⾏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物质交
换,⽔似乎总是必需的;⼤量的碳似乎也必不可少,因为要⽣成很多
复杂的化学物质并提供⽀撑结构,例如细胞壁和⾻骼;此外,⽣命还
需要氮、磷、硫等⽣成DNA和关键蛋⽩质。
我们所知道的⽣命可以在没有这些元素的情况下形成吗?有⼈猜
测硅可以代替碳的功能。这是⼀个拓宽思路的有趣尝试,但是硅要⽐
碳重得多也复杂得多(硅有14个质⼦,碳有6个质⼦),对于开辟⼤量
新⽣命之路来说,它们的数量可能还不够充裕。
这⾥还有⼀个更微妙的问题:对⽣命来说有这些成分是否就⾜够
了呢?如果某个地⽅有⼀颗温暖宜⼈的⾏星,那⾥有巨⼤的海洋和充
⾜的这些元素,它们四处游荡并相互碰撞,在这种情况下,⽣命出现
的概率有多⼤呢?这在⽣物学中是最深刻和最基本的问题,很难回
答。在地球这⾥,我们知道⽣命起源于⽔覆盖地球表⾯⼏百万年之
后。但是我们对其中的细节所知甚少,我们当然也不知道,对于搅拌
这锅化学汤并耐⼼等待的时间来说,这样的年头是异乎寻常地短,还
是过于漫⻓。
科学家尝试过重复某些从⽆⽣命的化学汤中培育出有机体的公认
的必要步骤。⼀个著名的实验是在这样的化学汤中加⼊电⽕花以模拟
原始地球上的闪电效应。弗兰肯斯坦143倒是没有造出来,但是出现了
形成⽣命所需的复杂分⼦。这意味着,⾄少对于某些步骤来说,你可
能只需要各种材料⻬全,然后等待正确的能量注⼊,能量的来源可能
是地热、闪电,或者是外星⼈的激光武器。

所以,我们⽬前对于⽣命如何从地球的贫瘠环境中孕育出来所知
甚少。144如果我们知道得多⼀点,那么对于条件和地球相似的其他星
球,我们就能对⽣命存在的概率做出合理的推断。在此之前,我们真
的不知道地球上⽣命出现的过程是必然会发⽣的,还是只有百万分之
⼀甚⾄千万亿分之⼀的机会。记住,⽣命可能会以极为不同的形式出
现,⽽每⼀种都伴随着从贫瘠之汤中诞⽣的独有概率。
事实证明,地球不是附近唯⼀有构建⽣命的化学组分的地⽅。同
样的东⻄⼈们已经在⽕星上发现了很多(包括液态⽔!),但是到⽬
前为⽌,外星还没有任何⽣命存在的证据,不管是⼤是⼩。

太阳系中的其他地⽅可能不会被你列为度假⽬的地,但是它们也
都是承载⽣命的合理候选地。⽊星的卫星欧罗巴很可能有巨⼤的地下
海洋,⽽⼟星的卫星泰坦有⼤⽓层,还有能构建早期⽣命形式的化学
物的海洋。虽然还没在地外找到真正的⽣命,但我们⾄少知道⽣命的
各种成分还是分布甚⼴的。
我们的猜测没有任何根据,我们能完全确定地球就是⽣命起源的
地⽅吗?在所有难以置信的可能性中,有⼀个听起来像是来⾃科幻⼩
说,但真实概率并不为零,那就是⽣命起源于别处,⼜被陨⽯带到了
地球。
如果你觉得这个想法很可笑,那可能是因为你以为这意味着微⽣
物造了微⽕箭,⼜花了数不清的年头才降落在地球上。实际上,微⽣
物不需要建造它们⾃⼰的⽕箭也能完成星际穿梭。当某个巨⼤的物体
(⽐如⼀颗⼩⾏星)撞到⼀颗⾏星时,撞击会把⾏星的⼀些碎块送⼊
太空。这些⼩碎块会⻜⾏⼀段时间—有时是很⻓⼀段时间。它们有时
会在太空中游荡⼏⼗亿年,有时会因为太靠近⼀颗恒星⽽变成⻜灰。
但是它们偶尔也会落⼊另外⼀颗⾏星的怀抱。科学家在地球上发现了
⼀些极有可能来⾃⽕星的⽯块,它们就是这样来到地球的。如果这些
⽯块中正好有活的有机物、微⽣物,甚⾄微型动物,并且它们能在真
空的太空⾥⽣存145,那么⽣命从⼀颗⾏星跃⼊另⼀颗⾏星也就不是不
可能的了(就算这令⼈难以置信)。

虽然我们还不能证明这是真的,但如果这就是真的,那就意味着
外星⽣命真的存在——我们⾃⼰就是外星⽣命!事实上,科学家曾经
发现过⼀个显然来⾃⽕星的⽯块,它的内部甚⾄有⽆法解释的奇怪痕
迹,很像⽣命体,类似于地球上的微⽣物。很多科学家都⽆法确定它
们能作为⽕星有过⽣命的证据,但是这确实证明了⼀点:如果⽕星
(或其他地⽅)曾经有⽣命,它们可能会搭便⻋来到年轻的地球,并
在上⾯播下种⼦。
这不是让我们怀疑我们的曾曾曾曾祖⽗是地外⽣命,⽽是给了我
们⼀个机会。如果其他⾏星上存在⽣命,那么我们就有可能通过研究
⼩⾏星发现证据。这些星际的垃圾碎⽚可能没有创造⽣命的条件,但
如果它们来⾃遥远的⾏星,它们就有可能携带着那些遥远世界存在⽣
命的证据。
拥有智慧⽣命的宜居⾏星数(f智慧)
微⽣物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形成复杂⽣命乃⾄智慧⽣命呢?
这肯定需要充⾜的时间,也就是说可能摧毁脆弱的初始种群的灾
难要相隔⾜够远,让⽣命有时间发展壮⼤。在地球上,智慧⽣命出现
在5万年到100万年之前,具体年代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智慧⽣命(有⼈
认为我们现在也还不够格)。从⽣命出现到智慧⽣命出现,这中间怎
么也有数⼗亿年了,所以这不是⼀个很快的过程。
这对⽣命可能出现的地点施加了⼀些约束条件。例如,如果⾏星
太靠近星系的中⼼,它将笼罩在来⾃中⼼⿊洞和中⼦星的残酷辐射之
中。这种辐射会给脆弱的⽣命带来毁灭性打击。

⽣命还有⼀个不想太靠近⽼年恒星和致密的星系中⼼的理由:那
附近所有的天体都有可能通过碰撞或是引⼒扰动,改变流星和⼩⾏星
的轨道,这种东⻄砸落到⾏星表⾯会引发灭绝事件。⼀些科学家推
测,在我们的太阳系中,两颗巨⼤的地外⾏星(⼟星和⽊星)起到了
某种宇宙清道夫的作⽤,它们俘获了很多天体,如果没有这两颗⼤⾏
星,那些天体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
另⼀⽅⾯,你也不能离星系中⼼太远,因为你需要⾜够多的重元
素来完成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元素只能通过恒星中⼼的聚变作⽤形
成,并在之后的坍缩及爆炸过程中扩散出来。⽽在星系边缘,这些恒
星相对稀少。这还不仅仅是时间够不够的问题,也许智慧⽣命并不是
必然会出现的,⽽是需要好的运⽓或特殊的环境。智慧⽣命是否需要
灵活的双⼿去开发⼯具并对环境加以改造?科技⽂明是否需要复杂的
社会群体去形成语⾔和符号性思维?如果恐⻰没有因为那颗巨⼤的⼩
⾏星⽽灭绝,今天或是以后的地球上是否会存在智慧⽣命?我们不知
道。

简⽽⾔之,对于简单⽣命转化为复杂⽣命或是发展成为智慧⽣命
并拥有科技⽂明的频率,我们⼏乎完全不了解。很多⼈对这些问题冥
思苦想,有⼈甚⾄得出了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论点,去说明为什么⽣命
应该是罕⻅的或是普遍的。但是,这些理论毕竟都从我们局部的经验
外推⽽来,所以它们⽆法摆脱⼀个共同的缺陷:我们不知道我们这种
智慧⽣命有哪些特性是个别的和⾮根本的,⼜有哪些⽅⾯是普适的和
根本的。
我们很容易在地球上审视智能⽣命演化的具体细节,并认为所有
的细节都是必需的。它们中的⼀些肯定⼗分独特,甚⾄在宇宙中极其
罕⻅。这是否意味着⽣命就是罕⻅的呢?未必如此。关键问题在于:
我们的经验能否总结出我们所知的⽣命的唯⼀可能?那是否仅仅是我
们所知⽣命的众多可能之⼀,甚⾄是通往我们没有想象过的⽣命的众
多可能路径之⼀?
就f智慧这个因⼦来说,它可能是1、0.1、0.0000000000001,甚⾄
更⼩。
拥有先进通信技术的⽂明数(f⽂明)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先假设⽬前已经考虑过的各部分(n恒星 × n⾏星
× f宜居 × f⽣命 × f智慧)最终给出的数字很⼤。我们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假装
这是真的,但这可以让我们继续思考其他部分,避免仓促收尾。
如果银河系中有其他智慧⽣命,甚⾄就⽣活在我们附近,我们怎
样才能探测到他们呢?我们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会使⽤电磁辐射的
多个波段:⽆线电波、可⻅光、X射线等。我们的选择源于我们对视
觉的热爱,因为我们的眼球可以接收这种波段携带的信息。但是外星
⼈会⽤什么呢?也许他们更愿意⽤中微⼦束、暗物质冲击波或者空间
本⾝的涟漪来发送信息。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主要感觉器官可能是什
么,以及他们可能会对什么敏感。我们甚⾄不知道他们是否有感觉器
官。

他们也可能不通过辐射进⾏对外沟通,⽽是派出机器⼈探测器去
探索宇宙。如果这些探测器能够对⼩⾏星进⾏开采并⾃我复制,那么
它们就可以实现爆发式增⻓,并且在⼤约1000万年到5000万年的时间
⾥探索完整个星系。这听起来时间很⻓,但和星系的寿命⽐起来还是
相当短的。
我们再⼀次为厘清思绪⽽进⾏简化,假设他们的确使⽤电磁辐
射,就当这是⼀种概率未知但必须存在的巧合。
如果他们没有向我们发送信息,⽽只是漫⽆⽬的地向太空进⾏⼴
播,或者只是从他们的电视和⽆线电⼴播中泄露了⼀些电磁辐射,那
么我们不⼤可能收到他们的信息,除⾮他们离我们⾮常⾮常近,或者
我们建造了更⼤的望远镜。这种信号实在是太微弱了。我们最强⼤的
射电望远镜—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博(Arecibo)146—也只能接收
1/3光年内⼴泛发送的微弱信号。但离我们最近的(太阳系外)恒星也
要⽐这个距离远10倍以上。我们要想接收到来⾃遥远星⾠的信息,它
就必须⼏乎是直接对准我们发送的。
我们同处⼀个时代的概率(L)
宇宙不只空间巨⼤,⽽且历史悠久。130亿年以上的宇宙历史⾜够
恒星们形成、燃烧、暗淡、死亡⼏轮了。任何⼀个新的恒星周期发⽣
地⼀旦形成了⾜够多的重元素,都可以成为创造类地⾏星和⽣命宜居
条件的备选地。这意味着外星⽣命可能存在的时间跨度是极⻓的。但
是,要想与他们交流,我们就必须与他们同处⼀个时代。
智能物种作为⼀个整体的寿命有多⻓呢?我们的经验有限,很难
进⾏推测,但⼈类历史在不断重演着⽂明的兴起和覆灭,⽽这些⽂明
⼤多以数百年为期。我们现在的⾃毁能⼒远超以往任何时期。在500
年、5000年或500万年后,我们还在接收信息吗?我们还存在吗?
⼀种完全有可能的情况是,在⼏百万年前或⼏亿年前,外星⽂明
曾经存在过,繁荣过,向太空发送过信息,然后⾛向了⾃我毁灭……
同样的过程也可能发⽣在⼏百万年后或⼏亿年后。要想与外星⼈交
流,我们就得盼着他们要么到处都是,要么存活很⻓时间。
想象你⾃⼰还在读⼩学,你的学校不让所有学⽣同时休息,⽽是
随机地为每个学⽣指定休息时间。你有多⼤概率可以跟你的朋友,甚
⾄跟任何别的学⽣⼀起休息呢?如果你的休息时间只有5秒钟,⽽你们
学校只有2个学⽣,你就只能⾃⼰玩躲避球游戏了。⽽如果你的休息时
间有5⼩时,或者你的学校有200亿个学⽣,那么情况就⼤不⼀样了。
那么他们到底在哪⾥?
即使我们为德雷克⽅程中所有的⾃变量都设定⼀个乐观的值,并
假设银河系中到处都是⻓寿的外星⽂明,我们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
答。
外星⼈想跟我们交谈吗?从我们的⾓度来看,这个问题似乎很荒
唐——谁会不想跟外星智慧⽣命交流⼀下呢?想⼀想我们可能由此了
解到的东⻄吧!但这假设了我们有⽂化上的共同⽴场。我们并不知道
这些假想的外星⼈可能想要什么。也许他们曾经与其他物种交流过,
结果很糟糕,于是他们在⻓达10000年的时间⾥没有再查看过星际邮
件,也没有再更新过太空脸书。

即使是在异常幸运的情况下,即使有⼀种外星智慧⽣命存在,并
且在离我们很近的地⽅向我们发送了⽆线电信号,我们⼜如何确定⾃
⼰能够察觉这⼀切呢?我们有从天空接收信号的射电望远镜,但是我
们不清楚他们的信号是什么样的。当然,我们知道⾃⼰会怎样发送信
息,但是要想让外星⼈向我们发送我们能够识别的信息,我们和他们
就需要有⼀系列共同的知识基础:互通的交流符号、兼容的数字编码
系统、相似的时间观念,等等。外星⼈有可能思考得太快或太慢,以
⾄于我们根本⽆法识别他们的信息。(如果他们每⼗年只发⼀⽐特的
信息会怎么样?)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也许他们现在就在向我们
发送信息,然⽽我们却⽆法将他们的信号从噪声中分辨出来。
年,美国俄亥俄州的⼀个射电望远镜探测到了⼀个奇怪的信
1977
号。它持续了72秒,是从⼈⻢座⽅向的某个地⽅发出的。这个信号⾮
常强烈,并且它的强弱变化⾮常像你所期待的那种深空信号,当晚值
班的科学家⽴刻把它记了下来并在打印件上写下:“哇!”遗憾的是,
这个“哇!”信号再也没有出现过(尽管科学家⼀直在耐⼼守候)。关
于它,⼈们没有可信的地球范围内的解释,它也⽆法被明确地界定为
某种地外信息。(这并没有阻⽌科学家在2012年回复这条信息。万⼀
联系上了呢?)
更糟的是,⼀些接近妄想的情况也是我们⽆法排除的。也许我们
被古⽼的外星种族包围,但他们避免与我们接触,只为观察我们⾃然
进化的过程,我们就好像待在某种可笑的宇宙动物园⾥。也许,掌握
⾼科技的物种很多,但是⼤家都只是倾听⽽没有⼈发⾔,这是出于⾼
度谨慎和被⼊侵的恐惧。也许,他们已经到访过我们的星球,只是⾏
动异常诡秘⽽没被我们发现。考虑到我们对假想外星种族的假想科技
⼀⽆所知,任何可能性都是有待讨论的。
⼤家都在哪⾥?
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在其他⾏星上发现⽣命?到底是所有形式的⽣
命都很罕⻅,还是微⽣物很普遍但复杂⽣命很罕⻅?还是复杂⽣命很
普遍但智慧⽣命和⽂明很罕⻅?还是能够使⽤iPad且精通科技的外星
⼈遍布整个银河系只是不跟我们说话?还是这些外星⼈曾经存在过并
在⼏百万年前灭亡了?还是他们正在和我们说话只是交流⽅式不被我
们理解?
尽管从这样的相遇中学到东⻄的想法很诱⼈,但是第⼀次接触147
的危险也是真实存在的。想想在⼈类历史上⼀个强⼤的⽂明遇到⼀个
弱势⽂明时常常发⽣什么吧——更原始的⼀⽅很少会有好的结局。在
我们还没有掌握探访其他⾏星或恒星的能⼒时,我们是否应该将我们
存在的迹象散播出去,邀请我们星系中的客⼈到访并随意享⽤我们冰
箱中剩下的馅饼(甚⾄我们⾃⼰)呢?
我们能跟他们学物理吗?
星际旅⾏困难重重,那么星际对话呢?
想象⼀下这样的对话会是什么样的吧。由于距离漫⻓,每⼀条信
息都要传递⼏年(或⼏⼗年、⼏百年),在最乐观的情况下,外星⼈
的思维⽅式与我们相似,我们仍需要通过⼏条信息才能达成⼀些基本
的通信协议。⽽宇宙超⼤的尺⼨和较慢的速度极限意味着任何这样的
对话都要花费⼏代⼈的时间。以我们社会的进步速度和我们科学观的
发展进程来看,在接收到答案时,我们可能已经发现⾃⼰之前的问题
是多么愚蠢和选择不当了。

我们是孤独的吗?
也许有⼀天,你会拿到⼀本名为《孤独星球》(甚⾄《孤独星
系》)的旅⾏指南。通过这本⼿册,背包客们能够得到很棒的建议,
⽐如去半⼈⻢座α星的赫⾥兹克⻄泼德(Hrzxyhpod)聚会需要带些什
么,或者在开普勒61b星上去哪⾥能买到最好吃的触⼿味棒冰。这本⼿
册会有多⼤?它会有⼏百⻚厚吗?它会不会把整个宇宙中以各种奇怪
⽅式演化⽽来的N多⽣命实例都编录在册?它会不会只有⼀⻚,除了
描述地球上的⽣命之外再⽆其他内容?

这仍然是最⼤的科学谜团之⼀:⽣命有多稀有?
⼀⽅⾯,我们这种特殊类型的⽣命看起来就不可能存在。想⼀想
为了能让你在这⼀时刻的这个地⽅读这本等着获奖的物理书148⽽必须
发⽣的所有那些不可思议的巧合吧。我们的太阳必须刚好有适当的⼤
⼩和温度,我们的⾏星必须在适当的轨道上运⾏,⽔必须奇迹般地
(可能从深空中的某处通过彗星或冰质⼩⾏星⻜过天际)降落到这
⾥。在这颗⾏星上,原⼦和分⼦必须形成适当的组合,某⼀天,必须
有雷电击打出⽣命的第⼀点星星之⽕。这⼀点星星之⽕有多⼤的可能
发展成燎原之势呢?在这⽚冷酷⽆情、怪⽯嶙峋的⼤地上,它必须经
历多少不可思议的巧合,才能⼀点⼀点发展壮⼤,直到成为我们?⾄
少可以这样说,⽣命这种错综复杂的机制似乎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但这是针对我们这种具体类型的⽣命来说的。诚然,有⼀⻓串的
事件序列必须通⼒合作以专门制造出⼈类,但是如果其中⼀个事件没
有发⽣,也许会有另⼀个物种或另⼀种⽣命形式⽣活在我们的星球。
要论证⽣命并不普遍存在,就要证明任何其他的事件序列都会导致⼀
个没有⽣机的星球。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命的所有可能形式,我们⽆
法证明这⼀点。
我们之所以不知道如何精确地估计产⽣⽣命的条件,是因为我们
只有⼀个数据样本:我们⾃⼰。如果你只⻅过⼀次闪电,你要怎样估
测它的发⽣概率呢?也许我们对于地球上的⽣命就充满了偏⻅,并因
此对⽣命或许多达数百万种的其他诞⽣⽅式视⽽不⻅。也许我们⾃⼰
⽣命的开始就像⼀道不太可能发⽣的闪电,但在整个宇宙中可能到处
都有“电源插座”。⽽我们并不知道!

要记住,就算⽣命存在的概率极⼩,我们仍然⽣活在⼀个⼤得⽆
法想象的宇宙中。在庞⼤到不可思议的宇宙中,存在数不清的星系,
每个星系中⼜有数不清的恒星和⾏星。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取决于
这样两个因素:(1)⽣命存在的可能性;(2)宇宙的浩瀚⽆垠。如
果第⼆点打败了第⼀点,那我们仍然有望找到外星朋友。如果你掷⾜
够多次骰⼦,那么⼏乎不可能的事也很有可能会发⽣。
但有⼀件事是确定的:真相就在那⾥(你可以在脑海⾥播放《X档
案》的背景⾳乐)。要么其他⾏星上(现在、过去,或者将来)有⽣
命存在,要么没有。答案是客观的,不管我们是否在这⾥,不管我们
是否问出了这个问题。
任何⼀个答案都令⼈兴奋不已,⽽其中⼀个就是真相。
好消息是,我们已经对宇宙的⼤⼩、构成,以及它的⾏星数量开
始有了切实的了解。在这颗⾏星的整个⽣命史中,第⼀次有⼈为探索
宇宙睁开双眼,将我们的知识领域扩展到了新的极限。
也许,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类是这个⼴袤宇宙现在和未
来所拥有的唯⼀⾃我觉醒之光。
也许,宇宙的每⼀个⾓落都充满了⽣命,有⼏百万种不同的分⼦
排列⽅式可以产⽣能⾃我复制、承载意识和⾷⽤眼球的⽣命,⽽我们
⾃⼰只是其中的⼀种。
答案也可能介于两者之间,⽣命是罕⻅的,但⼜没有那么罕⻅。
也许宇宙的历史⻓河中只有有限的⼏个⽣命站点,由于时空太过深
邃,不同星球上的⽣命永远也不会相互联络或彼此了解。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应忘记这⼀点:⽣命是存在的,我们就
是最好的例证。
第18章 ⼀个勉强凑数的结论
终极之谜
这本书终于快结束了。
如果你买了、借了或偷了这本书,是因为你想要找到宇宙重⼤问
题的答案,那你很可能找错了书。149这本书⾥没有答案,只有问题。
在前⾯的17章中,你知道了我们还有很多需要破解的谜团。我们
不知道宇宙的95%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对宇宙中的很多东⻄(⽐如
反物质、宇宙射线、宇宙的速度极限,等等)都不甚了解,这可能会
让你感到有⼀点失望。发现⾃⼰被名为暗物质的未知物质围绕、被名
为暗能量的东⻄拉扯,谁都难免如此吧?这⾜以让准备踏出家门的⼈
⼼慌。

但同时,我们希望你从本书中学到了最重要的⼀点:我们应该对
我们不知道的这⼀切感到兴奋。我们还不知道如此多的宇宙基本真
相,这意味着前⽅仍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发现在等待着我们。谁知道沿
着这条道路,我们将会得到什么令⼈惊奇的⻅解,开发出什么令⼈惊
叹的科技?⼈类探索与发现的时代远未终结。
如果你真的把这⼀点铭记在⼼,那么你就可以听我们讨论这本书
的最后⼀个谜团了。它来⾃这样⼀个被很多⼈称为“终极之谜”的深刻
问题:
宇宙为什么存在?
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可能会让你们中的某些⼈担忧。毕竟,⾮
常重要的另外⼀点就是要时刻注意“科学的边界”。在你能提出的所有
问题当中,有⼀些是在科学范围之内的,因为它们的答案是可检验
的。⽽其他问题的答案则⽆法通过实验来检验,这些问题可能更深刻
也更引⼈⼊胜,但它们已经脱离了科学的疆域,更适合容⾝于哲学王
国的领⼟。“宇宙为什么存在?”——这听起来就离归⼊哲学范畴的那
类问题不远。
为什么?因为当你问出这个问题时,你真正想要寻找的是基于某
种宇宙基本规律或事实的解释,它要证明宇宙必须存在,并且不可能
是任何其他的样⼦。如果宇宙可以变成另⼀种模样,那么另⼀个问题
就来了:为什么宇宙是现在这样?
即使你找到了合理的答案,并且发现⼀些基本规律不能以任何其
他⽅式存在(也就是没有任意参数或随机参数),你还是要⾯对更多
的问题:
基本规律为什么存在?宇宙为什么要遵循这些规律?
如你所⻅,这些问题即使对于哲学家来说也是⾮常棘⼿的,它们
的答案显然很可能存在于科学范围之外。
事实上,有可能我们在这本书中解释过的很多谜题都超出了科学
探索的范畴。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永远也⽆法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呢?

可检验宇宙
对于有的问题,我们可能永远也得不到答案,但有的问题也会从
哲学领域迁⼊科学范畴。随着我们遥望宇宙和洞察粒⼦的技术不断进
步,我们可以⽤科学去检验的事物也在逐渐增多,可检验宇宙的范围
也越来越⼤。
你可能想起了前⽂中的可观测宇宙。它是指我们实际上可以看到
的那部分宇宙,宇宙⾃诞⽣以来经过了很⻓的时间,⾜够这部分发出
的光到达我们这⾥。除此之外的所有⼀切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的,
因为它们发出的光还没有到达我们这⾥。
与之类似,可检验宇宙是指我们可以通过科学了解的那部分宇
宙。它不只包括了我们视野的外边界(我们能看到的最远的太空),
还包括了我们视野的内边界(我们所能看到的最⼩空间和物质单
位)。它包括了我们在最⼩尺度和最⼤尺度上所能分辨的精细程度和
精确程度的极限,它也包括了我们的理论和理解能⼒的极限。150
就像可观测宇宙⼀样,可检验宇宙也⽐完整的宇宙⼩得多。这就
意味着还有太多的知识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但是最激动⼈⼼的是,
尽管还有很多问题远在科学的疆域之外,但是科学本⾝也从未停⽌过
成⻓。

就像可观测宇宙⼀样,可检验宇宙也在不断膨胀。每当我们开发
出新的技术和新的⼯具,可检验宇宙就⼜变⼤了⼀些。我们理解周围
世界和回答宇宙未解之谜的能⼒每年都在提⾼。事实上,令⼈感到惊
奇的是,可检验宇宙是在加速增⻓的。
⼏百年前,当科学处于萌芽阶段时,可检验宇宙还⾮常⼩,⽽且
增⻓缓慢。在科学探索的最初⼏⼗年,我们的科技和我们理解⾃然并
为之建⽴模型的能⼒相当有限。
在⼀百多年以前,因为科技进步给了我们探索周围环境的新⼯
具,所以可检验宇宙开始了快速的增⻓。如今,我们已经可以回答从
前留给哲学家的有关量⼦物理、宇宙形成和物质本质的问题。
时⾄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可检验宇宙正在经历它⾃⾝的宇
宙暴胀,这是我们从未⻅过的、超越⼀切的膨胀。现在,我们可以深
⼊研究宇宙⼤爆炸,还可以研究宇宙的边缘。我们可以猜测并有希望
弄清楚空间是不是⽆限的,或者它是否弯曲得像⼀个⼟⾖。我们可以
深⼊观察质⼦的内部,并把物质加速到光速的99.999999%。我们甚⾄
已经开始将⽆⼈驾驶的宇宙⻜船发射到太阳系之外,并让探测器在彗
星表⾯着陆。

对于如今依然在可检验宇宙之外的问题,以上那些成就⼜意味着
什么呢?我们应当回顾近代的历史,并为我们知识的快速增⻓⽽深受
⿎舞。今天开发出来的科学⼯具和技术在未来将继续增加我们所能研
究的事物的数量,以及可能拥有可检验答案的问题数量。
是否有⼀天,我们将有能⼒回答最深刻的宇宙问题呢?
我们不知道。
但这⽆疑将是⼀段激动⼈⼼的旅程。
致 谢
我们感谢以下诸位提供的宝贵科学⻅解和验证,他们是 James
Bullock 、 Manoj Kaplinghat 、 Tim Tait 、 Jonathan Feng 、 Michael
Cooper 、 Jeffrey Streets 、 Kyle Cranmer 、 Jahred Adelman 和 Flip
Tanedo。

我们⾮常感谢为本书初稿提供反馈意⻅的读者,他们是 Dan
Gross 、 Max Gross 、 Carla Wilson 、 Kim Dittmar 、 Aviva Whiteson 、
Katrine Whiteson 、 Silas Whiteson 、 Hazel Whiteson 、 Suelika Chial 、
Tony Hu、Winston Cham和Cecilia Cham。

我们特别要感谢的是我们的编辑Courtney Young,感谢她对本书
的信⼼和对我们稳步有序的指导,我们也要感谢Seth Fishman帮本书找
到了归宿。感谢格内特公司(Gernert Company)的团队成员,包括
Rebecca Gardner 、 Will Roberts 、 Ellen Goodson 和 Jack Gernert 。⾮常感
谢河源图书公司(Riverhead Books)的各位为这本书的制作和发⾏付
出的时间和才智,包括Kevin Murphy、Katie Freeman、Mary Stone、
Jessica Miltenberger、Helen Yentus和Linda Korn。

我们还要感谢多年来⼀直在⽹上持续关注着我们的各位朋友,是
你们激励了我们继续做有趣的事情。
最后,我们还要感谢许许多多的科学家、⼯程师和研究者,是你
们的⼯作把我们的知识前沿不断向前推进。这本书因你们的思想⽽存
在。
参考⽂献
第 1 章 & 第 2章
这⾥提到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例来⾃普朗克团队(Planck)2013年的测量。更新的测
量数据也有,但其中涉及的原理没有本质的变化。
详⻅⽹址:https://arxiv.org/abs/1303.5062
星系旋转曲线由薇拉·鲁宾(Vera Rubin)和肯特·福特(Kent Ford)在20世纪六七⼗年
代最早提出。
详⻅⽂献:Vera Rubin, W. Kent Ford Jr., Norbert Thonnard. 1980.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38: 471–87.

引⼒透镜实际上包含两种不同的⽅法。强引⼒透镜表现的是单⼀星系发⽣强烈形变,⽽
弱引⼒透镜从统计基础上测量许多星系的微⼩形变效应。
详⻅⽹址:https://arxiv.org/abs/astro-ph/9801158
https://arxiv.org/abs/astro-ph/0307212

这⾥提到的星系碰撞关乎⼦弹星系团。⼈们对碰撞的研究发现,暗物质没有很强的⾃相
互作⽤。
详⻅⽹址:https://arxiv.org/abs/astro-ph/0608407
https://arxiv.org/abs/astro-ph/0309303

关于暗物质的已有知识,以及寻找WIMPs的综述⽂章⽹上已有资料。
详⻅⽹址:http://arxiv.org/abs/1401.0216

第 3章
这些Ia型超新星是由⾼红移超新星搜索团队(High-Z Supernova Search Team)和超新星
宇宙学项⽬(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所找到的。尽管这些超新星没有同样的观测峰值
亮度,但是它们有⼀个可以被校准的特征光变曲线,也就是它们在当地的总亮度随着时间变
化的函数曲线。这些超新星可以通过这种⽅式帮助我们测量距离。
详⻅⽹址:https://arxiv.org/abs/astro-ph/9805201
https://arxiv.org/abs/astro-ph/9812133

⽂献:Phillips, Mark M. 1993.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413, no. 2: L105–108

第 4章
关于我们当前对粒⼦的理解,有许多细节可以从粒⼦数据组(Particle Data Group)的⽹
站找到。
详⻅⽹址:http://pdg.lbl.gov

第 5章
N=1023 时,结合能与⽺驼块的能量差不多,这是⼀个宏观物体内⼤致的原⼦数(阿伏
伽德罗常数)。
放射性衰变试验可以观察结合能对质量的影响,中⼦⻉塔衰变(neutron beta decay)就
是⼀个例⼦。⼀个中⼦的质量为939.57 MeV,衰变成⼀个质⼦后质量为938.28 MeV,⼀个电
⼦的质量为0.511 Mev,中微⼦质量可以忽略。于是,消失的质量为939.57-(938.28+0.511)
=0.78 MeV,质⼦结合能变低,转变成质⼦、电⼦和中微⼦的动能。⼀个相反的例⼦是氧分
⼦(O2),它的质量⽐两个氧原⼦的质量少,因为两个氧原⼦互相吸引形成氧分⼦后会释放
能量。
本章提到的0.005这个数字基于如下事实:每个核⼦的结合能⼀般为1〜9 MeV,⽽核⼦
的质量接近1000 Mev。
上夸克和下夸克的质量要⼩于5 MeV,⽽质⼦和核⼦的质量⼤约是1000 MeV,所以核
⼦内的夸克总质量⼤约占15/1000或1%。
顶夸克的质量约为 170000 MeV ,上夸克的质量约为 2.3 MeV ,⼆者的⽐例⼤约是
1∶75000。

关于希格斯场如何⼯作还有它是如何解决了W玻⾊⼦和Z玻⾊⼦的质量问题还有更专业
的解释
详⻅⽹址:http://arxiv.org/abs/0910.5095
https://vimeo.com/41038445

第 6章
有⼏种⽅式可以⽐较引⼒和其他⼒的强度。我们可以⽐较引⼒的耦合常数α =Gm g
2
e /

h=1.7518×10 ,和电磁⼒耦合常数(也叫精细结构常数)1/137 = 7×10 ,这个⽐值是


-45 -3


10-42

但是物体受到的引⼒和电磁⼒还取决于质量和电荷。⽐如,如果你⽐较两个质⼦的引⼒
和电磁⼒(电荷=1,质量=1000 MeV),会发现:
F = G(m m /r )
g p p
2


Fem = ke qpqp/r2 )
(m m )/k (q q ) = [G(m ) ] / [ k (q ) ] = [6.674 × 10−11 Nm /kg
Fg/Fem = G p p e p p p
2
e p
2 2 2

(1.67 × 10 kg) ] / [8.99 × 10 Nm /C (1.6 × 10 C) ]= 8 × 10


−27 2 9 2 2 −19 2 −37

结果⾮常接近1 × 10 。 −36

引⼒波会以极其微⼩的效应扭曲空间。由LIGO第⼀个发现的引⼒波导致的空间变形⽐
例约为1×10 。 −21

详⻅⽹址:https://arxiv.org/abs/1602.03837

第 7章
根据WMAP 卫星2013年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测量和对⼤三⾓形⾓度之和的研究,空
间平坦度在0.4%以内。
详⻅⽹址:http://map.gsfc.nasa.gov/universe/uni_shape.html
https://arxiv.org/abs/astro-ph/0004404

第 8章
关于时间之箭的更多内容,我们推荐肖恩·卡罗尔(Sean Carroll)的⼀本好书:《从永
恒到这⾥》(From Eternity to Here)。

第 9章
太阳中微⼦流量约为每平⽅厘⽶每秒 7×1010 个粒⼦。这⼀数据来⾃克劳斯 · 格鲁彭
(Claus Grupen)所著《天体粒⼦物理学》(Astroparticle Physics)。
关于引⼒和电磁⼒之间的差异,详⻅第6章的讨论。
有关量⼦⼒学及其时间观的脚注指向不确定性原理,这把能量上的不确定和时间上的不
确定联系到了⼀起。

第10章
想更加了解相对论,你可以去看⼀看《给科学家和⼯程师的现代物理》( Modern
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作者约翰·R. 泰勒(John R. Taylor)、克⾥斯·D. 扎菲拉
托斯(Chris D. Zafiratos) 、迈克尔·A. 杜普⽣(Michael A. Dubson)。
光速是每秒299792458⽶。这是⼀个⾮常精确的数字,它现在也被⽤来定义1⽶的⻓度。
在研究战⽃机的驾驶问题时,⼈类对重⼒加速度的忍耐极限已经得到了研究。这⼀点在
夫 · 鲍尔丁( Ulf Balldin )所著的《严酷环境的医学特点》第⼆卷第 33 章( Extensive Air
Showers Medical Aspects of Harsh Environments, Volumn 2, chapter 33)中有所体现。

在3个重⼒加速度(30m/s )的情况下,耗费1千万秒(1/3年)能达到光速。注意,保
2

持这样的加速度需要持续增加的能量。
离开地球最近的恒星有4.2光年远,也就是4.0×10 ⽶远。 16

第11章
彼得·格⾥德(Peter Grieder)的《⼤范围的空⽓簇射》(Extensive Air Showers)较为全
⾯地介绍了宇宙射线及其探测机制。
超⾼能宇宙射线减速是由于它们与产⽣于宇宙早期的背景光⼦(宇宙背景辐射光⼦)相
互作⽤,这被称为GZK(Greisen-Zatsepin-Kuzmin)效应。
注意,这⼀章的许多数值都是近似值。⾼能粒⼦的流量有很⼤的不确定性,但是定性不
受影响。

第12章
CERN每分钟能制造1千万个反质⼦。

详 ⻅ ⽂ 献 : Niels Madsen, 2010. Cold Antihydrogen: A New Frontier in Fundamental


Physic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1 克反物质加1克普通物质会释放2g × c 的能量,也就是(2 × 10 kg)(3×10 ⽶/秒)


2 −3 8 2

= 1.8 × 1014 J = 4.3×107kg

科学家也在寻找反物质构成的星系。
详⻅⽹址:http://arxiv.org/abs/0808.1122
CERN的ALPHA实验制造并且分析了反氢。

详⻅⽹址:https://home.cern/about/experiments/alpha

第14章
根据普朗克(Planck)卫星2013(2015)年的数据,宇宙的年龄是136(138)亿年。
1964年,阿诺·彭⻬亚斯(Arno Penzias)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偶然发现了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使他们获得了1978年的诺⻉尔物理学奖。根据2013年普朗克卫星的数
据,宇宙变得透明的时间是在⼤爆炸后的38万年。
详⻅⽹址:https://www.mpg.de/7044245
关于暴胀理论,这⾥我们⽤了⽐较粗糙但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暴胀开始于⼤爆炸之后的
10 秒,在很短的⼀段时间⾥膨胀了10 倍。
-30 25

第15章
银河系内恒星的数量没有确定值,估计在1千亿到1万亿之间。
详⻅⽹址: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dr-sten-odenwald/number-of-stars-in-the-milky-
way_b_4976030.html

可观测宇宙的星系数量也没有确定值,估计在1千亿到2千亿之间,可能达到2万亿。
详⻅⽹址:http://www.space.com/25303-how-many-galaxies-are-in-the-universe.html
https://arxiv.org/abs/1607.03909

超团质量⼤约是太阳质量的10 倍。 15

详⻅⽹址:http://arxiv .org/abs/astro-ph/0512234
模拟显⽰,星系的形成依赖于暗物质的存在。
详⻅⽹址:http://arxiv.org/abs/astro-ph/0512234
在任意⽅向上,可观测的宇宙的⼤⼩估计为142.6亿秒差距,或者465亿光年,也就是
4.40 × 10 ⽶。
26

详⻅⽹址:https://arxiv.org/abs/astro-ph/0310571
宇宙中粒⼦数的估计是⾮常粗略的,主要来⾃恒星数⽬的估计和暗物质与普通物质的⽐
例,因为暗物质的质量是未知的,所以这⾥有很⼤的不确定性。
详⻅⽹址:http://www.universetoday.com/36302/atoms-in-the-universe/
第16章
质⼦的半径⼤约是10 ⽶,但是它的定义有⼀点哲学意味。
-16

LHC的碰撞能量达到了10 TeV,也就是10 eV,对应10 ⽶。


13 -20

第17章
有像地球⼀样⾏星的恒星⽐例的估计来⾃开普勒卫星数据。
详⻅⽹址:http://arxiv.org/abs/1301.0842
陨星公报数据库(Meteoritical Bulletin)当前包含了177个被记录为关乎⽕星起源的陨
⽯。
详⻅⽹址:http://www.lpi.usra.edu/meteor/index.php
推荐阅读
《穿越平⾏宇宙》( Our Mathematical Universe ),作者⻢克斯 · 泰格⻢克( Max
Tegmark),Knopf出版社2014年出版。

《从永恒到这⾥》(From Eternity to Here),作者肖恩·卡罗尔(Sean Carroll),Dutton


出版社2010年出版。
《七堂极简物理课》( Seven Brief Lessons on Physics ),作者卡洛 · 罗伟利( Carlo
Rovelli),Riverhead出版社2015年出版。
译后记
PHD Comics出书了,还是天⽂学⽅⾯的科普书。这是我最喜欢
的⽹络漫画之⼀。⼗多年前,我在美国读研究⽣的时候⾸次接触PHD
Comics,作者豪尔赫•陈通常会⽤夸张⽽⽣动的漫画描绘理⼯科研究⼈
员的种种⽣活趣事和囧事,配以理科⽣常⽤的梗作为对话。作为理科
博⼠⽣,我当然对他们画中所⾔⼼有戚戚焉,从⼀⻅倾⼼到现在成为
忠粉,我时常感叹创作者敏锐的洞察⼒和丰富的表现⼒。2017年初听
到PHD Comics要出书的消息时,我⾮常兴奋地与很多朋友分享,包括
同为忠粉的合译者尔欣中博⼠。不过,当时我们都不知道会有机会翻
译此书。
翻译此书有些机缘巧合。因为⼀直喜爱他们的漫画,所以我对他
们的新书很是期待,也很期待⾃⼰有机会将此书翻译成中⽂。之前做
过书的翻译,我也⼤概了解整个翻译流程,知道⾸先需要国内出版社
获得版权。偶然听说此书版权早已被国内某个出版品牌买⾛,我便准
备打听⼀下。不过,⽬前出版科普图书的品牌太多,这种消息打听起
来如同⼤海捞针,我也没抱啥希望,只是向之前联系过的⼏家出版社
问了问。结果⽆⼼插柳柳成荫,有⼀家说他们已经购得版权,但是还
未找到合适的译者。我听到后喜出望外,很快就和对⽅签订了译者合
约。这个图书品牌就是未读。
接下来,我就约了⼏位有经验的朋友⼀起翻译此书。我们在翻译
的过程中发现,这本书的可读性⾮常好,它还保持了PHD Comics⼀贯
诙谐幽默的⻛格,可以说是少有的趣味性和科学性都很好的图书。它
不需要你具备⾼深的数理基础,是⼀本⼈⼈都能读得懂也会爱读的
书。在这⾥,我想说⼀下翻译此书的另外⼀个初衷:中国科技已经得
到很⼤发展,然⽽科技的中⼼依旧在英语国家中,我们翻译此书,是
想在带给⼤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把有趣的表达⽅式传递给⼤众。
在过去的⼏百年中,尤其是在最近的100年,⼈类在科学领域取得
了巨⼤发展和突破:⼈类登上了⽉球、“旅⾏者⼀号”探测器⻜出了太
阳系、哈勃望远镜看到了100多亿年前的宇宙图景、引⼒波被直接探测
到……即便如此,在⾯对⼤⾃然和宇宙时,还有⽆数的谜团让我们困
惑:光速为什么有个上限?质量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世界仅仅由三
种基本粒⼦构成?就像此书的书名所⾔,对95%的世界,我们依旧⽆
知,宇宙和⾃然界还有太多奥秘。不过读者也不必为此感到担⼼和焦
虑,其实正因如此,⼈类才有了孜孜不倦追求理解⾃然的乐趣。⽽本
书作者写此书的⼀个重要⽬的就是激励年轻读者在未来解决其中的某
些问题。
记得诺⻉尔奖获得者吉普·索恩教授在⼀次演讲中说过,“我们对
宇宙认识的巨⼤⻜跃开启于400年前伽利略将望远镜指向天空的那⼀
刻,⽽如今,引⼒波的直接探测⼜为我们开启了⼀扇认识宇宙的新窗
⼝,⾃此之后的400年,我们的认识⼜会有多⼤的⻜跃呢?”引⼒波是
⼀扇窗⼝,⽽之后或许还会有其他的探测窗⼝被打开。这些新的窗⼝
注定会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众多发现,解开其中的⼀些谜团。
本来此书早应该在书店⾥销售了,可是科学的部分容不得⼀丝⻢
虎,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校对,保证科学翻译的准确性。现在,我们
很⾼兴看到此书的中⽂版终于要出版了,我们感觉⼀项任务完成了,
⼀个愿望实现了。最后,我们衷⼼希望读者能够喜欢这本书。
苟利军
2018年初冬于北京
译者介绍
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台研究员,恒星级⿊洞及其爆发研
究课题组负责⼈,中国科学院⼤学教授。
张晓佳,北京⼤学天体物理学博⼠,⾹港⼤学地球科学系博⼠
后,主要研究⽅向为早期⾏星形成与轨道演化。
郝⼩楠,北京⼤学学⼠,英国斯特灵⼤学硕⼠,经济学编辑,天
⽂爱好者。
尓欣中,德国波恩⼤学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台和意⼤利罗
⻢天⽂台博⼠后,云南⼤学中国⻄南天⽂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
向为引⼒透镜。
1 根据美国哲学家托⻢斯·内格尔(Thomas Nagel)所⾔,这个
问题是有史以来最为⼴泛引⽤的哲学论⽂题⽬。剧透:答案是“我们永
远⽆从得知”。(这个有点类似庄⼦的“⼦⾮⻥”的故事。—译者)
2 是的,包括三年级的时候,你朋友品尝的那只蜥蜴。

3 以试验、数据和实验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只有⼏百年的历史,但
是⼈们思考这些问题的历史已经有⼏千年了。
4 这是我们想象的。没有⼈可以真的做出这项实验。

5 ⻢尔德是科幻⽚《X档案》中的⾓⾊。—译者
6 尽管星系通常要⽐转盘⼤很多。
7 这个说法不太严谨。通常说来,引⼒透镜形成的两个星系图像
的形状差别很⼤,天⽂学家主要依靠光谱认证两个像来⾃同⼀个星
系。—译者
8 引⼒引起光线弯曲是由爱因斯坦推测出的,后来得到了证明,
所以⼈们说他是⼀个⾮常聪明的⼈。
9 暗物质也许能通过某种未知的新⼒感觉到⾃⼰被别的东⻄穿
过。
10 也许你今天午餐吃的是奶酪三明治,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
午餐都是奶酪三明治。
11 尽管在我们写这本书的⽇⼦⾥,科学基⾦还是⽆法预测的东
⻄。
12 Neutral Electric Random Decay Spin, 缩写为NERDS,在英⽂
⾥正好是书呆⼦的意思。此处是作者开的⼀个⼩玩笑。——译者
13 如果两个普通物质粒⼦能转变成两个暗物质粒⼦,那么这个
过程也是可逆的。两个暗物质粒⼦也能转变成两个普通物质粒⼦。
14 这也许是好事,因为它们⾷堂的饭菜都⾮常怪异。

15 好吧,不是什么都⾏,“⿊暗⾯”这个名字就已经被占⽤了。

16 我们⽆法在这⾥写下⾜够多的 “ ⾮常 ” 来表⽰这个点有多致
密,整个宇宙都被压缩进了这个点。
17 Cthulhu,⼀种庞⼤⽽神秘的邪灵,源⾃美国作家H. P.洛夫克
拉夫特(H. P. Lovecraft)所创作的⼩说。—编者
18 天⽂:这可⽐迈克尔·⻉(Michael Bay)电影⾥的爆炸劲爆多
了。
19 就像你丢掉的袜⼦和不知道放在哪⾥的钥匙。
20 奉承⼀下我们的创造者吧,这总归是件好事。
21 拆散我们的不是破碎的爱,⽽是暗能量。
22 如果你打算看星星,最好不要把野营的⽇期再推迟10亿年。
23 并且把本书推荐给你的朋友。
24 但我们还不能制造会⻜的⻋。
25 这应该是个合理的假设—如果你连脚注都忍不住要看看的
话。
这⾥的“等等”包含了多少东⻄?想想看吧。
26

27 这估计会让你印象深刻。

28 或许你应该搬家。

29 如果被你踩到,它们也会痛。

30 这是⼀个思想实验,请不要真的去切⽺驼。

31 这可能取决于你打了⼤象的哪个部分。在慎重考虑之后,我
们认为你不该在家⾥做这项实验。
32 还没有⼈成功地把⼀只⽺驼原⼦化,但是有⼈做过类似的实
验。在此声明⼀下,我们不⽀持把⽺驼原⼦化。不过,如果你决定把
你的秘鲁朋克摇滚乐队命名为“原⼦化的⽺驼”,那么我们爱你。
33 有⼀些关于粒⼦⼤⼩的定义结合了它们周围的虚拟粒⼦,我
们使⽤的是严格的定义。
34 ⽤已知的知识描述未知事物是物理的核⼼⽬标,这会使你在
鸡尾酒会上显得⾮常聪明。
35 量⼦隧穿效应已经被证实。某些超微显微镜已经在应⽤这种
效应了,这是真的。
36 退⼀步说,希格斯玻⾊⼦⾄少⽐这些东⻄中的某⼀个重要。

37 好吧,答案太明显了,没必要说出来了。其实这个测试真正
⽬的是检测你看书的时候有没有开⼩差。
38 ⼏乎永远不会有排斥。暗能量和暴胀也许是由于引⼒排斥。

39 这是⽜顿的观点。接下来,我们会了解⼴义相对论,在那⾥
没有引⼒,质量更像扭曲的空间。
40 说真的,物理学家其实有很多愿望。

41 ⽊⽠的分⼦叫⽊⽠⼦,它们很⼩、很甜。

42 或者⼀个屁。

43 引⼒喜欢⼤质量的家伙,对于这⼀点它不能说谎,其他的⼒
也不能否认。
44 关于这个话题的更多信息详⻅第14章。

45 ⾊荷有红、蓝、绿三种。为了平衡⼀个红荷的粒⼦,你可以
加⼀个蓝荷的粒⼦和⼀个绿荷的粒⼦,或者找⼀个拥有反红荷的反粒
⼦。
46 别因为我们编了个⽊⽠⼦就不相信我们。㬵⼦是真实存在
的!
47 好吧,其实我们真的是那么想的。
48 在本书翻译期间,LIGO的三位主科学家因为引⼒波的探测获
得了2017年的诺⻉尔物理学奖。—译者
49 你要⾛很久很久,我们建议你带上这本书。

50 加利福尼亚⼈除外,他们能⽤⾹菜做各种事。

51 请关注我们的下⼀本书,《物理学家教你做菜》( Cooking
with Physicists)。

52 之所以说把空间⽐作黏性物不恰当,是因为黏性物依然是⼀
种存在于空间内的东⻄,虽然空间有着和黏性物相似的特性,但我们
并不清楚它是不是也和黏性物⼀样存在于某种东⻄之内。
53 爱因斯坦名⾔⾥没有这⼀句—黏性物从不掷骰⼦。

54 这个数字看起来难以置信,但真不是我们瞎编的。这个⻓度
被称为普朗克⻓度,是⻓度的⾃然单位,也是⽬前有意义的最⼩可测
量⻓度。详细内容⻅第16章。
55 FunkyTown ,美国 Lipps Inc 乐团在 1979 年推出的迪斯科名
曲。—译者
56 此句为英国经典科幻剧《神秘博⼠》(Doctor Who)中的经
典台词。—译者
57 出⾃迈克尔 · 哈默( Michael Hammer )的嘻哈⾦曲 U Can not
Touch This,其中⼀句歌词是“Stop ... Hammer time!”
58 物理学家:永远⻓不⼤的五岁⼩孩。
59 抱歉,孩⼦们,其实这种⼯作不存在。

60 准确地说是⼏乎可以。因为不确定性原理也适⽤于时间,所
以它难免会有⼀点不尽如⼈意。
61 说句公道话,恐怕也没有⼀个公认的定义可以描述 “ 任何
事”。
62 ⾄少,在我们熟悉的这5%的宇宙范围内是这样的。

63 如果你旁边有个⿊洞,或者你正在以极⾼的速度移动,那么
在旁观者看来,你的时间可能会变慢或变快,但在你⾃⼰看来,⼀秒
还是⼀秒。
64 这倒也不⼀定,有时候⼿机信号很差。

65 作者在调侃电影《回到未来》中发明时光机的布朗博⼠。在
英⽂中,博⼠和医⽣都叫Doctor。—译者
66 物理学⾃古以来就是破坏娱乐⽓氛的神器。

67 我们认为这是⼀个著名的悖论。

68 双鸭悖论:两只鸭⼦在公园⾥谈论时间旅⾏,它们发现,如
果鸭⼦A回到过去,和⾃⼰的奶奶结为⼀对,那么鸭⼦A的奶奶就不会
遇到它的爷爷,那么也就没有鸭⼦A了;但这样⼀来鸭⼦A也不会回到
过去和奶奶在⼀起,于是奶奶和爷爷在⼀起,鸭⼦A⼜会诞⽣……—
编者
69 如果你记得未来将要发⽣的事,请给我们打电话,我们要咨
询你。
70 波函数坍缩是⼀个例外。有些⼈认为它是不可逆的⾃然现
象,另⼀些⼈认为它只是量⼦退相⼲的表现。也有⼈只是为了不同意
⽽不同意。
71 爱因斯坦在命名这⽅⾯并没有什么创造⼒。

72 此梗来⾃歌⼿普林斯·罗杰·尼尔森(Prince Rogers Nelson),


他的艺名曾是“王⼦”。后来,他⽤图中的符号来代表⾃⼰,于是⼈们
称他为 “The Artist Formerly Known as Prince” (曾被称为王⼦的艺术
家)。—译者
73 美国DC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译者

74 在⼀维世界⾥,臭味总量不变。

75 轻⼦中的μ⼦与τ⼦并不是电⼦在多维空间中的对应版本,因
为它们三者之间不存在固定的质量差异。
76 hasthelargehadroncolliderdestroyedtheworldyet.com

77 这事关“时空穿越”,继续往下读你就知道了。
78 这是《星际迷航》的梗,进取号上的苏格兰⼯程师昵称为
Scotty。—译者

79 是什么使⽆质量粒⼦(如光⼦)以光速运动?如果变慢,光
会更奇怪。如果⼀个⽆质量粒⼦的速度可以低于最⼤速度,那么⼀个
有质量的物体就能够追上它。接下来会发⽣什么呢?⼀个⽆质量粒⼦
只有运动的能量(它没有质量)。如果你能赶上它的话,那它对你⽽
⾔就没有运动,也就是说,它没有运动也没有质量,因此它什么都没
有。这证明和问题⼀样奇怪,光线要以最⼤速度运动,这样才合理。
80 没错!
81 当然,你可以认为,在⼀个有因果关系的宇宙⾥,智能⽣物
会发现它,然后将其建⽴到他们的逻辑体系中,即使他们不理解这是
从哪⾥来的。
82 最后⼀条是我们编的,但是所有关于⾍洞旅⾏的情形也都是
编的,所以为什么不⾏呢?
83 美国著名歌⼿、钢琴演奏家,有“灵魂歌王”之称。—编者

84 美国著名⼩说家,其代表作为《华⽒451度》。—编者

85 如果你此时正在国际空间站⾥读这本书,请发张照⽚给我
们。
86 我们就问过。

87 没错,天体物理学家在这⾥被⽐作了法拉利经销商。

88 你还会意识到洛杉矶不是⼀个呼吸新鲜空⽓的好地⽅。

89 或者⽆论是谁(此处应有恐怖⾳效)。

90 ⽪埃尔·俄歇宇宙线观测站位于阿根廷的门多萨,是⽬前世界
上最⼤的宇宙射线探测器,占地3000平⽅千⽶,但每年只能捕捉到⼤
约20次的超⾼能粒⼦⾬。—译者
91 这些奶⽜没有任何科学⽤途……据我们所知没有。

92 ⼤爆料:本书的⼀位作者想出的这个主意。不,不是画漫画
的那个,是另⼀个。
93 说到“有些科学家”,我们指的是丹尼尔和他的朋友们。更多
信息请访问⽹站http://crayfis.io。
94 洞”对于某种实际上⾮常致密和坚硬的物体来说似乎是⼀个

糟糕的名字, “ ⿊质量 ” ( black mass )倒是挺贴切的,可惜英⽂⾥
的“⿊弥撒”抢先⽤了这个名字。
95 是的,道格拉斯 · 亚当斯( Douglas Adams )⾸先提出了这⼀
想法,但这是被认真的科学家认真对待的问题。我们是认真的。
96 如果它被⽤来运⾏Windows,我们希望系统不会崩溃。

97 我说,要是数学⽼是把美味的巧克⼒蛋糕搁在冰箱⾥好⼏
天,那也怨不得物理学忍不住下⼿。
98 “我可否将你⽐作⼀个夏⽇的⽆穷和?”—《艾萨克·⽜顿佚诗
集》。
99 注意,他将量⼦⼒学与狭义相对论⽽不是⼴义相对论统⼀了
起来,前者意味着粒⼦在平坦空间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后者
意味着粒⼦在被⼤质量物体扭曲的空间中运动,这仍是⼀个谜题。
100 更疯狂的是,他的⽅程对反时间⽅向运动的正常的负电荷电
⼦依然成⽴。
101 1⽪克(picogram)等于10-12克,该单位可以表⽰为pg。—
译者
102 双⽣题材的电影倒是挺受欢迎的。

103 和燃烧⼀样,这是储存的能量变为光的化学转化。

104 顺便说⼀句,电⼦中微⼦也具有电⼦性。⼀个电⼦中微⼦和
⼀个反电⼦中微⼦能够⽣成⼀个W玻⾊⼦。
105 三夸克粒⼦(⽐如质⼦和中⼦)被称为重⼦,所以“三夸克
性”通常⽤“重⼦数”来指代。
106 并且书⾥有反脚注,以负数编号。

107 你很棒,但还没有那么棒。

108 宇宙不休假。从不。

109 如果你认为物质/反物质在出现和毁灭上的不对称与最初在
宇宙⼤爆炸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和反物质数量的不对称⼀样奇怪,那么
你的观点很有道理。但是我们能对前⼀种情况进⾏检验。
110 暂时没有!

111 换算成学术时间单位,这相当于1.0个茶歇。

112 这⾥假设空间本⾝不会扩张—我们待会⼉会讲到这⼀点。

113 这⾥假设宇宙是有限的。如果你不这样假设,你就根本⽆法
谈论这个问题,因为⽆限的宇宙总是⽐我们看到的要⼤,但是接下来
你⼜要⾯对新的问题了:⽆限的宇宙是怎样产⽣的呢?
114 它们不喜欢讨论这个问题。不要问。

115 注意,在这⾥,“⽐光速快”的意思是,新空间的增⻓拉⼤距
离的速度⽐光穿越距离的速度要快。
116 记住,空间是⼀个东⻄,⽽不只是⼀个背景(详⻅第 7
章)。
117 更直接的证据是,⼈们发现了暴胀的引⼒波,但是近期科学
家发现这是个乌⻰事件。
118 冥王星,再⻅!
119 ⾦发姑娘(Goldilocks),英国童话《⾦发姑娘和三只熊》
中的⼈物,喜欢不软不硬的椅⼦、不热不凉的菜,常被⽤来⽐喻“刚刚
好”的状态。—译者
120 我们的星系被机智地命名为“本星系群”。

121 我们顶多是波基浦⻄市⺠。(波基浦⻄市是纽约州东南部的
⼀个城市,位于整个纽约都会区的最北部。—译者)
122 最新的观测表明存在着上万亿个星系。—译者

123 你是不是瘦了?你看起来棒极了!

124 如果空间是弯曲的,宇宙还有可能有限但没有中⼼。你可以
想⼀想球体的表⾯,它是有限的,却没有中⼼。
125 早期宇宙完全处在失控的状态,真的。

126 《奥兹曼迪斯》是诗⼈雪莱的⼀⾸⼗四⾏诗,奥兹曼迪斯是
埃及法⽼拉美⻄斯⼆世的希腊⽂名字,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
的强盛年代,他本⼈也拥有相当光辉的战绩。—译者
127 “观吾⼤尺度超星系团,尔等强者,尽皆屈服!”(作者恶搞
了《奥兹曼迪斯》中的诗句,原⽂为:“观吾⼤业,尔等强者,尽皆屈
服!”—译者)
128 如果我们要两份四倍意式浓缩咖啡,⼈们会向我们投来诧异
的眼光。
129 这取决于空间扩张速度,⽬前这个速度是⼤于零的。
130 引⼒透镜效应使我们在天空中看到的天体复本与此不同,引
⼒透镜效应会扭曲我们所看到的天体。⽽在这种情形中,重复的版本
看起来都是未扭曲的。
131 漫游费会要⼈命的。

132 不好,暗物质。这很不好。

133 万物之理的英⽂缩写ToE也有“脚趾”的意思,后⽂还有多处
这样的双关。—译者
134 恶搞⾃美国传奇说唱歌⼿声名狼藉先⽣( The Notorious
B.I.G.),他是匪帮说唱代表⼈物,图中是其标志性打扮。—译者

135 普朗克⻓度等于(hG/c3)1/2 = 1.616 x 10-35⽶,其中h是普朗


克常数,G是引⼒常数,c是光速。
136 量⼦⼒学有⼀种更现代、更有⼒的理论,这就是量⼦场论,
在这⾥,宇宙的基本元素是⽆处不在的场,⽽粒⼦只是得到了激发的
场所在的位置,但是这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内。
137 在 14 世纪,威廉 · 奥卡姆( William Occam )发明了 “ 奥卡姆
剃⼑”,这是剃削技术的重⼤突破,这也许是⼈们第⼀次公认东⻄还是
简洁的好。
138 最近有⼈发现,中微⼦也能相互转化,这意味着还有另外4
个参数存在。
139 出 ⾃ 圣 诞 歌 曲 《 圣 诞 ⼗ ⼆ 天 》 ( The Twelve Days of
Christmas)的歌词,指耶稣。—译者

140 超市总会出售很多夸克和电⼦,只是不单独打包。
141 说你呢,意⼤利。
142 “42” 除外。(道格拉斯 · 亚当斯的科幻⼩说《银河系漫游指
南》中“关于⽣命、宇宙和万事万物的答案”就是“42”。—译者)
143 出⾃玛丽·雪莱的⼩说《科学怪⼈》。在⼩说中,⼀个怪诞
的科学家⽤科学⼿段制造了⼀个⼈造⼈。此处是作者的⼀处误⽤,弗
兰肯斯坦是科学家的名字,⽽不是⼈造⼈的名字。—编者
144 作者中没有⼀个⼈是⽣物学家,但即使是我们认识的⽣物学
家也承认⾃⼰在这个问题上的⽆知。
145 百度⼀下“⽔熊⾍”,准备好⼤吃⼀惊吧。

146 现在最⼤的是我国贵州的500⽶FAST望远镜。—译者

147 指⼈类与外星⽣命的第⼀次相遇,⼀般认为来⾃美国作家默
⾥ · 莱因斯特( Murray Leinster ) 1945 年的中篇科幻⼩说《第⼀次接
触》(First Contact)。—译者
148 他们会给低级趣味的物理书颁奖的,对吧?

149 我们知道这个警告提得稍微有点晚。

150 最后⼀条有点可怕:如果宇宙有着完美的解释并且可以⽤⼀
个优美的数学理论来描述,但这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那我们该怎
么办?
Table of Contents
版权信息
前⾔
第1章 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
第2章 暗物质是什么?
第3章 暗能量是什么?
第4章 最基本的物质粒⼦是什么?
第5章 质量是什么?
第6章 为什么引⼒与众不同?
第7章 什么是空间?
第8章 什么是时间?
第9章 世界有⼏维?
第10章 我们能超越光速吗?
第11章 谁在向地球发射超⾼速粒⼦?
第12章 为什么我们是由物质⽽不是反物质构成的?
第13章 发⽣了什么事?
第14章 宇宙⼤爆炸的过程中发⽣了什么?
第15章 宇宙有多⼤?
第16章 万物之理存在吗?
第17章 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
第18章 ⼀个勉强凑数的结论
致谢
参考⽂献
译后记
译者介绍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