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DOI :

10.
162
35/j.cnki.
33—
100
5/c.
200
7.0
1.0
14


论语》“亲亲相隐”章重读
———兼论刘清平、郭齐勇诸先生之失

王弘治

  提要: 在有关“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学术争论中‚儒家思想的批评者们缺少对古典文献
的整体把握‚而拥护者们利用近现代的政治观念解读传统文献也有本土化语境上的障碍。对于
“隐”字‚传统训诂释义有未尽之处‚本文从“隐”与“直” 的语义关系入手‚重新阐释了“ 亲亲相隐”
的内涵。
关键词: 亲亲相隐  檃栝  儒家
1977年生‚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讲师。(上海 200234)
作者王弘治‚男‚

“亲亲相隐”争议中的盲区
一、

近年‚
有关儒家伦理与现代性的争论成为哲学思想界的一个热点‚
其中《
论语》当中的“父子互隐”
和《
孟子》中“封象于庳”及“窃负而逃” 等章节‚更是成为诸家学者高频引用的对象。以刘清平先生为
代表的一方认为‚
儒家文献当中“父子互隐”等章节所反映的亲族伦理‚
是在现代中国实现法治的一大
障碍‚
或更直接地会成为腐败的根源;
以郭齐勇先生为代表的另一方‚
则针锋相对地反对上述意见‚进
0
一步指出儒家伦理在时下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从202年刘清平在《
哲学研究》第2期发表《
美德还是
》一文以后‚
腐败? 以“亲亲相隐”为主题的发表论文已不下数十篇。虽然争论双方的观点彼此针对‚但
无论是儒家思想的反对者还是拥护者‚
对《论语·子路》当中“亲亲相隐”这一章的事实论述‚均无任何
异议发明‚
都无条件地接受了前人旧注的基本观点‚
认为孔子的话实质上是赞许父子亲属在罪案刑罚
之前相互包庇的行为。对这一文献前提的承认‚造成了支持儒家传统一方实质上的软肋‚因此‚部分
论者在强调儒家传统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之外‚不得不引用西方法学的亲属“容隐” 的精神来解释
中国的古代经典‚
却完全没有考虑在不同经典语境中此类理论的本土适用性。
在这场热闹而富有意义的论争当中‚各执一词的两方都存在着论述的盲区。中国社会中长期存
在伦理宗族与社会法治之间的紧张张力‚
这是一个横亘在现代思想界法学界面前的严峻话题‚而从汉
代“独尊儒术”以来‚
儒家传统对于这一张力的形成‚
的确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无论是批评者还是支
持者都忽略了儒家文献和儒家学说在不同时代的差异和演变。通过对近年来的出土文献的研究‚中
— 93 —
浙江学刊 2007年第1期

国思想史上的很多原有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例如思孟学派的影响‚儒道互补等等。在先秦
儒家和汉代以后的儒家传统之间‚
不能简单地划起等号。刘清平先生等把亲情滋生腐败的责任‚直接
与孔孟挂钩‚
处理过于简单‚
未能正本溯源。从先秦儒家的大量相关论述看来‚刘先生对特定文献的
批评意见颇有以偏盖全之过。而郭齐勇先生等强调儒家伦理的普遍性超越性‚并引入一些西方政治
学的成说以证其说‚
有发覆之功‚
但这种现代化的阐释是否符合传统经典的原意‚
却值得推敲。
近代以来对于中国思想的解读‚是一个不断回到元典‚重新释读元典的过程。梁启超曾经就“民
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的句读问题作过全新的解读尝试‚
当然由于缺乏相应的文献旁证‚无法在儒家
文献内部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这种释读并非完全成功。但至少给了新时代的研究者们以很大的启示‚
论语 ·子路》“亲亲相隐” 章‚目前争论各家对
传统历史注疏对先秦元典的理解仍有未尽之处。回到《
文献的细读都有不足。
叶公语孔子曰:
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
隐‚
子为父隐‚
直在其中矣。
庄子》、《
这个故事在先秦两汉的诸子典籍如《 韩非子》、《
吕氏春秋》、《
淮南子》及《
说苑》等等中多
见引用‚
叙述略有小异‚
但从时代先后来看‚ 论语》。这个故事当中存在一个疑点‚为什么
祖源均来自《
叶公只是引证了儿子揭发父亲这一事实‚没有提到父亲控告儿子的案件‚而孔子却首先说“ 父为子
隐”‚
其次才是“子为父隐”?根据儒家一般“孝敬” 的道德观念‚孔子不是只需要简单回答“子为父隐”
就足够了么?而且在其余转述这一故事的文献当中‚
都只提到儿子揭发父亲的行为‚却没有提到过父
亲包庇儿子的做法。既然这一断章中不存在“父为子隐” 的前提预设‚孔子为什么要主动提出来呢?
诸家于此均无发明‚
而这恰恰是本文最初的立足点。

“隐”—“檃”—“檃栝”
二、

  “父子相隐”章的主要议题其实是讨论何为“直”。叶公认为能够揭发自己父亲罪行的躬‚可谓是
“直”人;
而孔子认为这并非是真正的直‚①既而把“直”与“隐”挂起了钩。在传统的训诂当中‚都忽略了
“隐”与“直”本身固有的语义联系。刘清平先生也直接采纳旧注的意见‚认为“隐”就是“隐匿”之义‚将
“隐”视作为“直”的品德的对立面。
“隐”字古籍中一般可训为“匿”、
“蔽”‚
这也是“隐”留存在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当中的主要义项。但
在古籍训诂当中‚
这并非唯一义项。如在《
庄子·齐物论》中: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陆德明《
经典释文》
释为“凭也”‚ “隐”一般也可以
读为去声。“隐”字存在的多义性值得深入的讨论。特别应该注意的是‚
被认为是“檃”的假借字。
“檃‚ ”“檃‚
栝也。 亦作櫽‚ ”②
亦假借作隐。
檃栝‚
是古代用来矫治原木使之正直的工具。《 “檃栝‚正曲木之木也。
荀子·非相》杨倞注: ”徐锴
《 “檃‚
说文解字系传》云: ”又云:
即正邪曲之器也。 “檃‚ ”
古今皆借隐字为之。
檃栝本为一种实用劳动工具‚在先秦诸子著作当中‚其词项又被引申为矫治纠正的意思。在《

子》当中‚
檃栝凡五见‚
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词义引申的端倪。
善者于是间也‚
亦必远举而不缪‚
近世而不佣‚
与时迁徙‚
与世偃仰‚缓急嬴绌‚府然若渠匽檃

① 有关“直躬”和“直”的论述‚参阅刘宝楠《论语正义》、程树德《 论语集释》、杨树达《
论语疏证》相关章节。
②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木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64页。

— 94 —

论语》“亲亲相隐”章重读

栝之于己也。①
故檃栝之生‚
为枸木也;
绳墨之起‚
为不直也。
直木不待檃栝而直者‚ 以其性不直也。②
其性直也。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者‚
乘舆之轮‚
太山之木也‚
示诸檃栝‚
三月五月‚
为帱采‚
敝而不反其常。君子之檃栝‚不可不谨

也。
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 是以杂也。④
檃栝之侧多枉木‚
“檃栝”在《
韩非子》中又作“隐栝”‚
其用例如下:
夫弃隐栝之法‚
去度量之数‚ 不能成一轮。⑤
使奚仲为车‚
自直之箭、
自圜之木‚
百世无有一‚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隐栝之道用也。虽有不恃隐
栝而有自直之箭、
自圜之木‚
良工弗贵也‚ 射者非一发也。⑥
何则?乘者非一人‚
韩非受学于荀子‚
相关的一些概念应该是有所继承的。
檃栝作为“矫正人的行为”的意义还见于其它文献‚ 尸子》:
例如《 “孔子曰:
‘自娱于櫽括之中‚直己
而不直人‚
以善废而不邑邑‚ ’” ⑦《
蘧伯玉之行也。 尸子》中这段直接以孔子的口吻道出了“檃栝”与“直”
之间的语义关系‚
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而言弥足珍贵。与此条相类似的引述还见于《
韩诗外传》和《
大戴
礼记》。
虽然在《
说文》中‚
檃与栝是可以分别单独互训的‚然而在上述引文中‚檃栝或者隐栝却是以一个
双音节词的面目出现的。古汉语当中有大量的联绵词‚
如逍遥‚
望洋‚首施……双音节联绵词的意义‚
与其文字的字面意义无关。因此‚从双音节“檃栝” 还无法直接证明“隐” 即表示“矫治”、“纠正” 的意
思‚
我们必须找到“隐”字单独使用的有关例子。以下两段文字可以提供这方面的证明:
呜呼!邦伯师长‚ 尚皆隐哉。⑧
百执事之人‚
晏子曰:
今夫车轮‚
山之直木也‚
良匠揉之‚
其圆中规‚
虽有槁暴‚ 故君子慎隐揉。⑨
不复嬴矣‚
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
尚书》中羼有汉魏以来的伪作‚但《
盘庚》三篇的真实性向来是很少受到怀
“隐”的意义是“言当庶几相隐括共为善政”‚
疑的。此处据孔传的解释‚ 即相互矫正修正的意思。〇
0
1


晏子春秋》此章与《
荀子·大略》相仿‚
都讲的是晏子为曾参送行的故事。而《
荀子》中所用的“檃
栝”‚
此处为“隐揉”。

汉书·公孙弘传》:
“臣闻揉曲木者不累日。
”颜师古注:
“揉谓矫而正之也。

“揉”字是一个单音节词‚
此处充当自由语素‚因此隐揉不是一个联绵词‚从而可以间接说明“隐”
也可以单独使用表示“矫正”的意思。
最后一个需要在语义层面上扫清的障碍是假借。
许慎《
说文解字》解释“六书”时说“假借者‚
本无其字‚ ”因此也有人认为假借
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① 《荀子 ·非相》。
② 《荀子 ·性恶》。
③ 《荀子 ·大略》。
④ 《荀子 ·法行》。
⑤ 《韩非子 ·难势》。
⑥ 《韩非子 ·显学》。
⑦ 《尸子 ·劝学》。
⑧ 《尚书 ·商书 ·盘庚下》。
⑨ 《晏子春秋 ·内篇杂上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
0
1
〇 今文《熹平石经》“隐”作“乘”。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认为“ 乘” 为“ 计” 义‚“ 言当计度之‚亦犹云隐度也”。同时认为
“隐”字当从郭璞《 尔雅》注为“度”义。“隐栝”一词至后代有审计审度义‚如《 后汉书 ·邓训传》: “ 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监领其事。
训考量隐栝‚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 ”(见引《
汉语大词典》第11册1125页)‚当从“ 矫正” 义引申而来。又‚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
·文王官人》“故得望誉征利而依隐于物‚曰贪鄙者也”‚引 《尔雅》“ 隐‚占也” 义以释。细绎原文‚“ 隐” 字恐为去声‚即“ 隐机” 之
“隐”‚当释为“凭”‚与“依”近义。王聘珍误释。

— 95 —
浙江学刊 2007年第1期

字与本字之间‚
仅仅是声音的耦合接近‚
在意义上的关联不大。比如甲骨文中常用虚词“其”假借自今
天“簸箕”之“箕”字‚
两者并无意义联系。而“檃”与“隐”也是假借的关系‚如果两者之间同样是这种语
音偶合关系‚
我们也同样无法准确指认《
论语》的“父为子隐”的“隐”字一定是“檃”字的假借或者通假‚
因为既然“隐瞒”似乎是“隐”的本义‚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考虑假借的可能呢?
“矫治”一义同样也是“隐”的本义。我们首先要突破前人关于“假借”的说法‚准确地说
笔者认为‚
“隐”和“檃”之间是六书当中“转注”的关系。“转注者‚ ”转注字间一般
建类一首‚同义相受‚考老是也。
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
由于古代语音的迁移变化‚使得原来的一个词分化为后来的两个形式。《
说文
解字》中分析“檃”的字型认为它是形声字‚
从木从隐省声。而汉字中一大部分形声字义符的产生与词
的意义引申有关‚
比如“竟” 有终止的意思‚那么“境” 字是表示土地所达到的极限位置。而“檃” 字从
木‚
与之相类。我们同样可以把这种形声字声符增生的现象视为“转注”。
至此‚ “隐”为“矫正” 是古代经师未曾注意发现的一个义项‚因此长期以来治
我们完全可以肯定‚
中国思想史的学者也没有将“隐” 同儒家和其他先秦文献中经常出现的“檃栝” 联系起来‚致使对《

语》的“亲亲相隐”章都采取了单一化片面化的解读。

“亲亲相隐”内涵的重新解读
三、

在辨析清楚“隐”字另一重训诂含义之后‚我们就能够为“亲亲相隐” 章的意涵提供另一种训释的
可能:
如同檃栝可以使不规则的木料成为良匠手中的可用之材‚
父亲是在潜移默化之中端正儿子行为
的榜样;
又如同矫正曲木需要柔和的外力作用与相应的施力时间‚
儿子也应该采取不过火的行动来纠
正父亲的不当行为。孔子所谓的“直在其中”即是在传统的伦理关系内塑造亲子彼此正直的人格。诉
诸于刑法的“直”‚
并非真正地发自自我良知的“直”‚
远不是孔子理想中“直”的原貌‚这与孔子“道之以
刑‚
齐之以政”和“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的差别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仅仅提供一种新的训诂可能性‚
还不足以解构业已形成的对儒家思想的一套体系化建制化的解
读。我们必须回到元典的文本中来审视新的诂义‚
确定它是否能够得到更多的文献佐证。
对于“隐匿”的“隐”‚《
首先‚ 论语》中存在着一些负面的评价:
子曰:
侍于君子有三愆‚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①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这一章节中的“君子”还不是纯然是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小人之“君子”‚应当释为君父大人。在此
处‚《 “隐”不是一种可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解释“隐”的意思是“隐匿不尽情实”。孔子认为对于尊长‚
以接受的态度‚
甚至是一种过失。如果把“亲亲相隐”同样解释成为尊长“隐匿”情实‚那么无论此处的
“君子”是指后世所谓“先君子”的父亲‚
或是指传统贵族君子的“官长”‚
此章与《
子路》亲亲相隐章的传
统理解之间显然有矛盾。然而这同一本书中的矛盾却并未得到过多的重视和解释。
此外‚《
礼记》中也有文字集中提到“隐”:
事亲有隐而无犯‚
左右就养无方‚
服勤至死‚
致丧三年;
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
至死‚
方丧三年;
事师无犯无隐‚
左右就养无方‚ 心丧三年。②
服勤至死‚
这一节是儒家关于君、
亲、师三者养生送死态度的重要论述。但是传统传注当中却存在着难以通
主要问题也就是由“隐” 和“犯” 的理解引起的。对此‚郭齐勇先生已有相关文字论及‚③但对
解之处‚

① 《论语 ·季氏》。
② 《礼记 ·檀弓上》。
③ 郭齐勇:《 “爱有差等”的争鸣》‚《
关于“亲亲互隐”、 2005年第3期。后引观点俱见此文。
江苏社会科学》

— 96 —

论语》“亲亲相隐”章重读

“隐”的解释仍从孔颖达旧疏‚
将“事亲有隐无犯”解读为过错有小大之分而区别对待‚实际上未能彻底
通释“隐”和孙希旦所谓的“ “直谏” 的意义。郭齐勇先生认为“隐” 不是“无条件的包庇、窝藏”‚
谏”、
那么“有条件”的“隐”就不属于包庇和窝藏了么?在这个逻辑上‚对“隐” 的解读无疑会陷于五十步笑
百步的困境。
郑玄注认为“隐‚
谓不称扬其过失也。无犯‚不犯颜而谏。《
论语》曰: ’” 唐代孔颖
‘事父母‚ 谏。
达《
礼记正义》云“据亲有寻常之过‚
故无犯。若有大恶‚亦当犯颜‚故《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
孝经》云:
论语》曰‘事父母 谏’‚
于不义’是也。《 论语 ·里仁》“事父母
是寻常之谏也”。这里所引用到的《 谏
章”和《
孝经·谏诤章》都是在说明子女需要如何来对父母谏失‚所强调的是对父母谏失时应有的态
度‚
而绝非宣扬如何来隐匿、
包庇父母的过失。孔颖达所谓的“若有大恶‚亦当犯颜” 实际是对《
礼记》
原意的画蛇添足。
另外‚
在《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
礼记·内则》中:
说‚
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
宁孰谏。父母怒‚
不说‚
而挞之流血‚
不敢疾怨‚ ”
起敬起孝。

内则》与《 孝经·谏诤章》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对父母之过进行相谏‚甚
论语》事父母 谏章及《
至要坚持到“挞之流血”。而“不敢疾怨‚
起敬起孝” 即是《
论语》事父母 谏章中所谓的“又敬不违‚劳
而不怨”。这些文字中对子女向父母进谏所提出的要求‚实际上也就相当于《
尚书》在《
舜典》和《
皋陶
谟》里两次提到的“直而温”的中庸品格。此外‚《
老子》中所谓的“直而不肆”‚以及后世所谓的“直而不
犯”‚
也均是指同样的品格特征。既然“隐”就有“直”的意思‚
所以“有隐而无犯”即相当于“直而温”。
郑玄《 檀弓》“有隐而无犯”‚
内则》中注引了《 然而却杻于“隐”字为“隐匿”的释义‚未在《
檀弓》中反
内则》‚
引《 说明“隐”并非无谏。如果从《
内则》出发‚
我们就能理解《
檀弓》这一节的确义了:
“有隐无犯”是指对父母相谏要下气怡色‚不要直亢强辩。事君“有犯无隐”‚则恐怕是因为“下气
怡色柔声以谏”近乎“巧言令色足恭”‚
无法自立于朝堂;如果按照郑玄的解释“有犯无隐” 是指“既谏‚
人有问其国政者‚
可以语其得失”‚
恐怕总是有背后谤讥之嫌。事师“无犯无隐” 应不是指对师长不要
劝谏‚
而是师生之间无所谓“犯”“隐”‚
交流意见可以较为自由‚即譬如《
论语》中所见的孔子与众弟子
之间的关系。这三者所强调的三种伦常关系‚
分别凸出了亲子之间的孝慈、君臣之间的恩义和师生之
间的特殊感情。
我们现在可以在新的诂义上‚
调和《 荀子 ·子道》和《
礼记》的“有隐无犯” 与《 孝经 ·谏诤章》中所
引的孔子关于“争子”的不同表述了。
“子从父命‚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 孝乎?臣从君命‚ ”三问‚孔子不对。孔子趋出‚以语子
贞乎?
“乡者君问丘也‚
贡曰: 曰:‘子从父命‚
孝乎?臣从君命‚ ’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
贞乎? ”子贡
“子从父命‚
曰: 孝矣; ” 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
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
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
毁。父有争子‚
不行无礼;
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
从之之谓孝‚ ”①
之谓贞也。
“若夫慈爱恭敬‚
曾子曰: ” 子曰:
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是何言
与‚
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
虽无道‚
不失其天下;
诸侯有争臣五人‚
虽无道‚
不失其国;
大夫
有争臣三人‚
虽无道‚
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
义‚
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
臣不可以不争于君;
故当不义‚
则争之。从父之令‚ ”②
又焉得为孝乎!

① 《
荀子 ·子道》。
② 《
孝经 ·谏诤章》。

— 97 —
浙江学刊 2007年第1期

把这两段与“亲亲相隐”相联系‚
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孔子所谓的“直在其中” 的含义。这种建
“互直”‚从儒家文献中的直接表述看来‚都丝毫不逊色于直躬告发自
立在家庭伦理基础上的“互隐”、
己的父亲的那种道德勇气。孔子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良有以也。而刘清平先生从一些文献片断
和个别训释出发‚
对儒家精神和价值观进行全面的批判‚
实未能掌握本文上引文献中所包含的争子
谏的一脉线索。孔子并没有直接批评叶公和直躬的那种“直”‚而是表明“直” 的实现存在着另一种选
择‚
把基于家庭伦理的正义观念推及至国家天下‚
这样的选择符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推而广
之、
顺序为之的传统儒家逻辑。与此相较‚
郭齐勇先生引入区分私人领域和公共空间的近代政治观念
来论证“亲亲相隐”的合理性‚
似乎与这一传统又是有所 格的。
应当注意到“亲亲相隐”章当中‚
关于“隐”训为“隐匿”‚
主要都是汉儒的意见。何晏的《
论语集解》
当中‚
对“隐”字没有引用任何一家的解释。那恐怕是因为从汉代以来‚有关“隐” 字的解释已趋于固
定‚
并且进入了汉代的律例‚
于是汉魏时期编修《
集解》时都认为没有加释的必要。程树德《
论语集释》
盐铁论·周秦篇》、汉宣帝诏令和《
当中引用了较全的汉代的文献如《 白虎通 ·谏诤篇》等。但在汉代
较早的文献当中‚
有关“隐”的理解却并非与后来完全一样。
楚昭王有士曰石奢‚
其为人也‚
公而好直‚
王使为理。于是道有杀人者‚石奢追之‚则父也‚还
返于廷‚
曰:“杀人者‚
臣之父也。以父成政‚
非孝也;
不行君法‚非忠也;弛罪废法‚而伏其辜‚臣之
”遂伏斧锧‚
所守也。 曰:“命在君。
”君曰:
“追而不及‚ ”石奢曰:“不然。不
庸有罪乎?子其治事矣。
私其父‚
非孝也;
不行君法‚
非忠也;
以死罪生‚
不廉也。君欲赦之‚上之惠也;臣不能失法‚下之义
”遂不去鈇锧‚
也。 “贞夫法哉!石先生乎!
刎颈而死乎廷。君子闻之曰: ”孔子曰:“子为父隐‚父为
子隐‚ ”诗曰:
直在其中矣。 “彼己之子‚ ”石先生之谓也。①
邦之司直。
吕氏春秋·高义》、《
石奢故事还见于《 史记 ·循吏列传》、《
新序》等‚都是赞扬他本人“公而好直”
的品行。韩婴《
外传》的体例是引述前史故事‚
最后来说明《
诗经》一些篇章的题旨。此篇石奢的故事‚
虽然引用了“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却无论与通行的《
论语》释义‚还是用我们所论证的“父子相互规
正”都有一定的出入。石奢没有逮捕父亲‚但却向楚王进行了揭发‚并且自伏于法。《
韩诗外传》夹杂
着荀子的“礼制”和韩非“任法”的思想‚应当可以视作先秦儒家由荀子以下这一脉思想到汉代早期的
一个流变过程‚
正处于“亲亲相隐”从“相互矫正”‚
向“相互隐匿”语义演变的过程当中。

四、结 语

从对“亲亲相隐”的重新阐释出发‚
可以隐约窥见孔子所规划的一个更符合正当伦理规范的人情
与法理的分野。自然‚
先秦以后儒家形成的“春秋折狱”、
重情轻法的作法是必须得到承认的。但元典
中蕴含的种种多元可能性‚不能因此而一笔抹杀‚从而将传统思想资源一概归入到现代伦理建设的
“包袱”之列。对“亲亲相隐” 的重新阐释‚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过去争辩双方“情法对峙” 的冲突焦点。
“亲亲相隐”从此可以被认识为在法律介入前的一种正义成立的社会环境‚我们可以从《
论语》此章中
探味到孔子“必也使民无讼”的意旨‚
即在伦理的基础上强调对应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在风俗中敉平
不义产生的根源。而在此论述中‚法律并非是完全受到排斥‚它可以被设定为伦理后的一种预备状
态‚
我们至多可以认为“无讼”是一种情法互补的状态‚
而非绝对的矛盾。

责任编辑:任宜敏

① 《
韩诗外传 ·卷二 ·第十四章》。

— 9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