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07

前 言

一、中华古文化的延续及传承
中华文化、文明绵延五千年而不衰。自伏羲根据“河图、
洛书”而画八卦,神农尝百草(指医学),黄帝订礼仪、创文字、
定干支、制乐器,教导百姓播种五谷等。至此,我国古文化已
形成,并伴随着华夏文明,延续到了夏、商、周时期。夏、商、
周是我国古文化、古文明最为鼎盛、繁荣的时期(据出土的文
物,陶器、铜器等,即可说明这一问题)。
到了周文王时,他又根据阴阳变化、四时更替,将这一古
文化(指伏羲的八卦)演变为《周易》。
故学界指出:
“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
。“道”文化
整个贯穿着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从伏羲的“河洛”文化至黄帝
时的“天神信仰”;殷商时的“鬼神崇拜、宗祖祭祀”;周文王
又根据历史的发展将其演变成《易》辞文化,到了东周(春秋
战国)时期,老子又撮其精要、集其大成,著述成了令古今中
外叹羡的《道德经》。至此,
“道”文化正式“定名”,并伴随着
中华文明一直相沿至今。
关于“道”文化的渊源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正如国学
大师南怀瑾老先生所说:
“真正把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发挥的光
辉灿烂的,是道家老庄之学”。我国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胡孚
琛、吕锡琛教授说:
“中华民族自伏羲、黄帝、老聃(老子)一
脉相承的道学文化,是东方智慧的结晶,其学‘综罗百代,广
博精微’。”又“中国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是原始的道学文化,

1
它为人类留存下大同社会的文化基因”。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衰败历程
大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是以少数民族为
统治的中央政权。清王朝在梦想以外来文化、外来文明巩固和
加强他的统治政权的时候,曾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这些措施的实施,最终历史证明它是错误的、极左的,也是自
我走向灭亡的选择。诸如:
一、亲满抑汉。大清是以满人建立的统治政权,其唯恐汉
人不服、处处设防。在政治上满人(八旗子弟)独霸朝纲、飞
扬拔扈,欺辱、排斥汉臣。致使许多饱学之士,宁愿归隐乡野
也不愿与其效力。
二、精神丧失。为了大清江山稳固,统治者不去提倡大汉
文化,却鼓励和推行自己的满族文化,甚至在全国强行推动他
的“剃发令”
。同时为了泯灭汉文化和民族凝聚力,极力贬低、
压制、排斥本位文化,致使国学衰败、传统丢失,民族精神荡
然无存!
三、丧权辱国。当西方借用强势“外用武力、内用文化侵
略”之际。统治者不敢把枪口对准西方列强,却瞄向了自己的
同胞。如大清末期签订的一条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基本上多和西方洋人的传教士强行传教,而老百姓奋起反抗、
抵御,或杀教士,起义有关。
统治者对外卑躬屈膝,除了赔送黄金、白银外,还要割地
求和以自保;对内(老百姓)则手段强硬,毫不留情,动辄抄
家、充军、杀头,甚至还要诛连九族。

2
四、自酿苦果。当大清江山摇摇欲坠之际,皇帝依旧不忘
淫靡享乐,而大臣们则贪污腐败、相互倾轧。
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丧失;对忠良、有志之士的排斥和
压制。最终导致了大清王朝只能在东躲西藏如同丧家之犬一样
的生活中结束。
大清王朝的结束,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由于统治者
对外来文化的屈从和重视,而中华“道”文化又长期的被压制
和排斥,最终导致了极度低迷和衰败。
随着西方工业化的进程和文艺复兴的思潮,国人纷纷以奔
赴海外留洋为荣耀(诚然,借鉴、学习新的知识、事物很好,
但不能“数典忘祖”)。 回国后,穿起来的是洋装、说的是洋话、
摆的是洋谱,连吃饭都不会用筷子而必须更换刀、叉了。同时
视西方文化为旨归,崇拜西方人最文明、连西方的月亮都觉得
比中国的圆。相反,把中华文化、中华文明视为糟粕、落后、
迷信,把百姓视为愚昧、无知。故已故国学大师陈撄宁老先生
曾针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这一思潮,深刻指出:
“吾人今日谈
及道教,必须远溯黄老,兼综百家,确认道教为中华民族精神
之所寄托,切不可妄自菲薄,毁我珠玉,而夸人瓦砾。”
八十年代,在我国研究道教的部分学者当中,“崇洋媚外”
的死灰又有复燃之势。有的视“洋文化” 哪怕是别人不用的“洋
垃圾”也捧着、供着,还“洋洋得意”不可一世。也有的仅靠
“一把剪刀,一瓶浆糊”相互抄袭(文章)、大肆鼓吹;有的不
懂历史、有的不懂道教,仅凭“个人好恶、主观臆断”,做出所
谓的“专家论断”。

3
相反,当西方的工业文明走到死胡同的时候(认为“物质、
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300年的黑色文明,最终导致
了世界性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耕地锐减、粮食短缺、水荒、
干旱威逼、森林消失、草原萎缩,以及两极冰帽融化、地球加
剧升温,以致疾病、瘟疫盛行……)此时,西方学者都转过身
来,重新审视东方、认识中国。并说:
“要想了解东方文化,就
必须了解中国文化;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必须先了解道教文化”。
并一致认为“二十一世纪必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如英国天文学
家沙里斯在他的《新科学的诞生》一文中说:
“前进的唯一道路
是转过身来重新面向东方,带着对它的兴趣以及对其深远意义
的理解离开西方的污秽,朝着神圣的东方前进。
”英国皇家学者、
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则更从老子智慧中发现其伟大的世
界意义,那就是“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对于全人类可持续发
展的指导性。
至此,我国学界才真正意义上的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
重要性及世界性。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无比宏富及其包容性
中华道学文化自三皇五帝起始,延续、传承直至东周(春
秋)时期,老子撮其精要,集其大成,所著一部令世人叹羡的
《道德经》之后,诸子百家无不环绕而敬仰之。至此,“道家”
思想成了先秦“百家争鸣”局面中的主流。这正如著名学者杨
宪邦先生所说:
“老子创立的道家文化一直在中华悠久文化中起
着不可或缺的重大主干作用”

当今世界,本应是文化、种族等多元的、二十一世纪文明

4
的,共同发展的社会。可是事实证明,世界不太平。诸如霸权
主义、单边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种族歧视、军备竞赛。民族、
宗教、文化之间相互攻击、诋毁,甚至战争。无节制的对自然、
资源进行浪费、开采,引发的生态恶化、空气污染,以此诱发
的干旱、洪涝频现,疾病、瘟疫盛行……。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都把关注人类、关注
自然的目光转向了东方,转向了道教。如黎明大学陈水德教授
说:
“老子是人类能够参与自然和谐过程的导师,是人类命运日
趋衰落的救星,老子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时是人类铲除
邪恶破坏自然完美的有效利器。”美籍奥地利物理学家卡普拉在
他的《非凡的智慧》一文中指出:
“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
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日本物理学家汤川
秀树在他的(《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
一文中则说:
“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
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
况。”
道教倡导以“道”治国,以“德”治国,甚至提出了,以
“道”莅天下,其鬼不神的政治主张。只有充分认识到“处下、
不争、谦让、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哲学底蕴;不以“兵强
天下”、
“不霸权、不欺弱”,才能够为“社稷主、天下王”,而
“诚信天下”
、“誉满天下”。
道教是因“道”而得名,故谓之“道教”。道教尊“道”而
贵“德”
,以“处下、不争、柔弱、谦让、慈俭”为教义。反对
“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主张“互敬、互爱”。在道教的教义

5
中,可以看到,处处体现着“积极”的理念,这正如联合国秘
书长潘基文先生所说的“道教关于和谐、善意、合作的哲学思
想,集中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的基本理想,也是联合国努力促
进,不同文明间对话与合作的出发点。”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有人要问我们应该去学什
么、做什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在他的《想戴博士帽
先过<老子>一关》中说到:
“基督教国家的学生要求读《圣经》,
伊斯兰国家学生要读《古兰经》,中国学生要读什么?应该读《道
德经》和《论语》。让博士生读《道德经》、《论语》,有三个好
处:培育民族责任感、锻炼形象思维能力和学会如何做人。

中华道学百问,全书分上、下两册。本册分有三个章节,
即“道教历史”、
“中华道文化”、
“道教基本教义”,共一百二十
多个问答题。这些问答题,都是在日常教务中经常有人提及或
问起的,故把它们系统的、分门别类的汇编成册。本书采用图
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力求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直接、全
面的掌握和了解,什么是中华“本位”文化及道教的历史、人
物、教义等。
本书的面世得到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
长的支持并欣然题词,大功德主们的鼎力赞助以及北京白云观
刘宗明道长的校对和排版等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李 信 军
己丑年春月于北京白云观

6
目 录
第一章 道教历史
1、道教的“始祖”是谁?........................................................11
2、“道祖”指的是哪一位?....................................................12
3、“教祖”指的是哪一位?....................................................13
4、道教渊源及古代的天神崇拜发源于何时? ....................14
5、古代巫祝的起源及其职责是什么?................................16
6、鬼神崇拜及宗祖祭祀对中华民族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17
7、庄子思想对后世产生哪些影响?....................................18
8、什么是方仙术士? ...........................................................20
9、在国外历史上有类似的方士吗?....................................20
10、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方士非常盛行? ..........................21
11、方士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22
12、战国时期著名的方士有哪几位?..................................23
13、《四子真经》的作者分别是谁?..................................27
14、秦皇汉武的寻仙活动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29
15、“黄老学说”的实质意义是什么? ..................................32
16、什么是道士? .................................................................35
17、汉初张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37
18、文景盛世与道家有什么关系?......................................38
19、淮南王刘安对后世科学技术产生了怎样影响? ..........39
20、敢于向武帝陈言直谏的方士是谁?..............................44
21、道教为什么在东汉时期创立?......................................46
22、什么是“祭酒”? .............................................................47
23、《周易参同契》为何被尊为“万古丹经王”及其作者是谁?.... 48
24、黄巾起义对后世的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9
25、魏,蜀,吴三国时期著名的方士是哪几位? ..............51
26、诸葛亮与道教是什么样的关系?..................................55
27、历史上第一位女祭酒是谁? .........................................57
28、竹林七贤指的是什么? .................................................58
29、葛洪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59
7
30、“书圣”王羲之对后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 61
31、影响海内外的黄大仙是谁?.........................................62
32、道教的第一位改革家是谁? .........................................63
33、陶渊明及其田园诗与道教的情结是什么? ..................64
34、历史上为什么起义者往往打着“道教”的旗号? .............65
35、陆修静对后世道教做了哪些贡献?..............................67
36、“山中宰相”是谁及其贡献有哪些? ..............................68
37、皇帝“执弟子礼”而不愿入仕求禄的高道是谁?...........71
38、是哪一位道士推动了大唐的“贞观之治”?...................73
39、药王孙思邈对后世的贡献是什么?..............................74
40、唐朝“智多星”指的是谁?..............................................76
41、李淳风对后世的贡献主要有哪些?..............................77
42、盛唐的大“预言家”是谁?..............................................79
43、著名学者司马承祯对道教的贡献是什么? ..................79
44、著名诗人贺知章是“道士”吗? ......................................81
45、吴道子与道教有怎样的情结?......................................82
46、李白是“道士”吗? .........................................................84
47、历史上第一位定居并开发澎湖的“道士”是谁?...........86
48、“黄粱美梦”是什么意思?..............................................87
49、杜光庭对道教的贡献有哪些?........................................91
50、道教在唐代处于什么样的地位?....................................92
51、唐代有几位“公主”当了道士? ......................................93
52、唐代炼丹术的兴盛与转型是什么原因? ......................94
53、中国“理学”的奠基人是谁? ..........................................95
54、道教供奉的“妈祖”是谁?..............................................97
55、被誉为“小道藏”之“云笈七签”的编撰者是谁? ...........99
56、《悟真篇》的撰著者是谁及其影响是什么? ............100
57、苏东坡是因何修道炼丹的? .......................................101
58、林灵素真的是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吗? ....................102
59、为什么在两宋及金时期道教派别纷呈出现? ............104
60、全真教创始人是哪位? ...............................................105
61、成吉思汗请谁为其讲道释玄?....................................107

8
62、南宗的创立者是哪一位? ...........................................109
63、誉满天下的“太极拳”由谁所创? ................................ 111
64、“松雪道人”是谁? ............................................... 112
65、变革南宋“画风”的道士是谁? ...................................114
66、著名书画家倪瓒,何时皈依道教的? .......................116
67、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对后世道教的影响是什么? ............117
68、书画家、医学家傅青主缘何入道的?........................119
69、“中兴之祖”指的是谁?................................................120
70、“八大山人”朱耷是道士吗? ........................................122
71、著名画家郑板桥为什么自称“板桥道人”?.................123
72、刘一明对后世道教产生了哪些影响?........................125
73、清代道教音乐大师是谁? ...........................................127
74、近代“仙学”大师是谁?................................................128
75、“二泉映月”的作者华彦钧是道士吗? ........................130
76、使道教走向“联合国大舞台”的高道是谁?.................132
第二章 中华“道”文化
77、什么是“道文化”及其渊源? ........................................134
78、西周时期的姜太公是如何体现道文化的? ................136
79、为什么说老子是“道”文化的集大成者? ....................138
80、如何看待鬼谷子的军事思想?....................................139
81、历史上注释《道德经》最有影响的人是谁? ............142
82、中华道文化在什么朝代全面鼎盛?............................145
83、宋、元、明,“道”文化的发展状况怎样?.................147
84、中华“道”文化为什么在清朝衰败? ............................147
85、为什么说“中华文化已沉睡百年”呢? ........................150
86、为什么说“道”无国界呢?............................................153
87、为什么说“道教”是“道家”一脉传承下来的? .............156
88、为什么说“儒、道”文化本一家? ................................157
89、台湾道教发展是怎样的概况?....................................162
90、香港道教发展是怎样的概况?....................................163
91、澳门道教发展是怎样的概况?....................................164

9
92、道教在国外有怎样的影响? .......................................165
93、为什么说“道”是宇宙间的“和谐”之音? .....................170
第三章 道教基本教义
94、什么是“道、德”? .......................................................174
95、什么是“道法自然”?....................................................175
96、修道为什么要“清心寡欲”? ........................................176
97、修道为什么要追求“柔弱”? ........................................177
98、什么是“无极”? ...........................................................178
99、什么是“太极”? ...........................................................179
100、什么是“阴阳”? .........................................................180
101、什么是“五行”? .........................................................181
102、道教的“善恶承负”观是怎样的? ..............................182
103、什么是“三宝”?............................................................183
104、什么是“八卦”? .........................................................184
105、什么是“返朴归真”?..................................................185
106、什么是“无为”? .........................................................185
107、什么是“性命双修”?....................................................186
108、什么是“三花聚顶”?..................................................187
109、什么是“小周天、大周天”? ......................................188
110、什么是“戒律”?..........................................................188
111、为什么说“七情六欲”是入道之门墙?.......................189
112、为什么说道教“出世、入世”兼行? ..........................190
113、道教为什么有“忠孝之道”之称? ..............................191
114、什么是“真功、真行”? ..............................................192
115、什么是“地狱”?..........................................................193
116、什么是“恶业、恶报”? ..............................................194
117、何谓“十二愿”?..........................................................195
118、道教的“报恩”思想是什么? ......................................196
119、什么是“忏悔文”?......................................................197
120、“贫道”的含义是什么?..............................................199
121、道教有怎样的“包容”性?..........................................200
122、什么是“威仪”? .........................................................201
助印善书功德榜 .......................................................................204

10
第一章 道教历史

1、道教的“始祖”是谁?

“始祖”,黄帝,复姓公孙,因生于轩

辕之丘,故号轩辕氏。据《史记·封禅书》

说:与黄帝同时的蚩尤,暴虐无道,恶性

好战,使天下生灵涂炭,诸侯共愤。后黄

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战蚩尤

于涿鹿,终擒而诛之,使天下太平。之后,

他推算历法,教人养蚕织布,播种五谷,

造作文字,定干支,创医疗,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当天下大治之后,黄帝便生寻仙求道之心,遂往崆峒山(今

甘肃平凉市境内)向广成子(上古时的仙人)问道。据《仙鉴》

卷二载:黄帝问以治身之道,广成子说:
“至道之精,杳杳冥冥;

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

必清;毋劳尔形,毋摇尔精,乃可以长生。”并授以《自然经》

一卷。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向仙人求道并修

炼的圣贤,故被道教尊为“始祖”。

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历 4706 年(即公元 2009 年)就是以黄

帝问道广成子之时为纪元的。

11
黄帝留传下来的著作主要有《黄帝九鼎神丹经》、《黄帝内

经》、《阴符经》等。其诞辰为农历九月十六日,是日很多道观

将举行隆重道场和庙会纪念等活动。

2、
“道祖”指的是哪一位?

“道祖”,老子,姓李,名聃( dān),

字伯阳,春秋时人也。老子是伟大的哲学

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

的政治、哲学、军事、宗教、养生……影

响巨大。故司马迁说: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

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

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

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

功多。”
(《史记·太史公论六家要旨》
)。西汉王阜(84-86 年)

所作的《老子圣母碑》说:“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

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

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东汉张道陵在《老子想尔注》中说:

“老子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由上可见,老子及其提出的道,是合而为一的,即老子就

是道,道就是老子。东汉末期,道教在道家思想的基础上,正

式形成宗教组织后,即奉《道德经》为圣典,尊老子为“道祖”,

12
亦即“道德天尊”,社会上通称为“太上老君”。

近代,随着《道德经》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老子的影响

越来越大,致使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世界上古今一百位“伟人”、

“作家”之首,及“世界哲学之父”。道祖老子的诞辰为农历的

二月十五日。

3、
“教祖”指的是哪一位?

“教祖”,张道陵(约公元 34-156 年)

沛国人(今江苏丰县)。据载,张道陵曾任

东汉的江州令,终觉无益于年寿性命,于

是弃官归隐,修炼长生之道。在繁阳山他

得到了《黄帝九鼎神丹经》。后又率弟子赴

云锦山(今江西龙虎山)修炼,三年丹成,

龙虎齐现。他预知天命将移,遂又率弟子赴民风淳朴、巫风盛

行的四川传道。至蜀后,巫术之士常来破坏坛场,后张道陵在

一次次的斗法中,降龙伏虎,终于与东汉顺帝时(公元 125-144

年)在鹤鸣山正式竖起了创立“道教”的大旗。

因张道陵是奉天行道之师,故教徒称其为“张天师”,又

因凡入教奉道者,需交纳信米五斗,故俗称“五斗米道”。

张道陵亲著《老子想尔注》阐明教义,并另著道书二十四

篇,作为教徒的行动纲领。之后,张道陵将数万信徒分为二十

13
四治,并下设“祭酒”等职,分管各地。

据陆修静《道门科律》说:“五斗米道置二十四治,三十

六靖庐。内外道士二千四百人,下千二百官,章文万通,诛符

伐庙(可见,当时蜀地有很多‘借庙剑财’的巫术之士),杀鬼

生人,荡涤宇宙,明正三五,周天匝(zā)地,不得复有淫邪

之鬼。罢诸禁心(指罢除个人的私欲)
,请约治民(指廉政为民),

神不饮食(即不用铺张浪费,以供神灵),师不受钱(指不能受

贿)。使内修慈孝,外行敬让,佐时理化,助国扶命”。

由此可见,张道陵天师所创立的“道教”是维护中华民族

的传统礼教,而且极大地稳定了一方的局势,缓解了政治与民

众的矛盾。

张天师在 123 岁时与他的两位得意弟子王长、赵升三人白

日冲天而去。后世道教尊张天师为创教“教祖”,降魔护道天尊。

张天师诞辰为农历的三月十五日。

4、道教渊源及古代的天神崇拜发源于何

时?

道教渊源及中国古代的天神崇拜,约

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的后期,即部落联盟

时期。

据《尚书·汤誓》说:
“有夏多罪,天命殛(jí)之,予畏

14
上帝,不敢不正。”
《孝经》说:
“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

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指昊天上帝)
。”另据河南安阳殷墟考古

发现,卜辞中有“帝令而足年”、帝能“降 (jín)”、“降祸”

的记载。根据上述文献可以说明,在夏、商时期,先民们对上

帝的信仰就已很普遍,并视上帝为自然与社会的主宰者了。

在这一时期,古代先民不但对天神、祖先崇拜有着深刻的认

识和信仰,而且还对当时祭拜神灵方面的做法及祭坛(祭拜专

用的场地)有着严格的要求。如祭祀前必须择日(选择良辰吉

日)斋戒(泛指身心洁净)
、牲器(牲畜及供品)。具体的祭祀

则是以“昊天上帝”为最高神,以社祗神相配;天文之神以先

祖相配。祭祀还往往和社稷神一并进行祭拜。在祭坛的修建方

面,则从选址、用料均有定式。如《淮南子·齐俗训》说:
“殷

人之礼,其社用石。”据红山文化东山嘴发现平台式祭坛,被公

认为就是原始社会的祭祀遗址,距今已有五千年,坛中有成组

成群的长条立石,应该就是社神的标志。这就更说明了,中国

古代先民对天神、祖先的信仰、崇拜更加久远。

应该说,中华民族对天神、祖先的信仰是根深蒂固、源远

流长的。后世的道教直接继承了这一先民的宗教信仰,并形成

了有自己特色的神仙体系。如上古时的昊天上帝演变为玉皇大

帝;地祗崇拜演变为后土信仰;星宿崇拜则演变为斗姆元君、

15
天皇大帝、北极大帝等。

中国传统的宗教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立

的教统,前后相接,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有这伟大的

民族文化、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作基石,才有五千年不曾间断

的文化与文明。

5、古代巫祝的起源及其职责是什么?

中国古代“巫祝”的起源,是随着殷商时期先民们对天神的

崇拜和敬仰而产生的。

古代先民相信天帝的存在并能影响

活在现世的人们,为了能和天帝及神灵

进行有效的沟通,使人们的愿望能够传

达给神灵,同时神灵的意志也能为人类

所知,此时,巫祝便应运而生了。

巫祝,
“巫”是歌舞降神之意(后世道教坛场上的踏罡步斗,

咒语驱邪均源于此)
;“祝”是言辞悦神之意(后世道教的经忏、

章表、疏文、符箓等亦出于此)。

据《周礼·大宗伯》说:
“大

宗伯(官方称谓,实际就是当时

的巫祝)之职,掌建邦之天神、

人鬼、地祗之礼……”。

16
巫祝的产生和延传,直接影响到战国时期的方仙道,使之出

现了一批事神寻仙的方士。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东汉时期,道

教正式成立后,又全盘吸收了这一套理论和方法,并加以规范

和系统。这也就是后世称道教有“古巫之遗风”的原因。

6、鬼神崇拜及宗祖祭祀对中华民族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的祖先崇拜,约起源于中

世纪的上古父系氏族社会的男性

祖先崇拜。它的主要意义在于明确

和巩固父系的血统,并保证其在宗

族、家族和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

以及物质财富、政治权力等方面的继承和分配。

关于祭祖活动,在《礼记·丧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

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可见,在殷商时期,古代先民在事神前,

是需要先去祭拜祖先,之后才敬神明的。

到了周代,这时的鬼神崇拜及宗祖祭祀更为规范和系统,

并形成了“天神合一”的“天命观”。如崇拜的鬼神信仰,已形

成了以天神、人鬼、地祗共构的三个系统。即属于天神系统的

主要有昊天上帝及日、月、星、风、雨、雷、电等诸神;属于

地祗系统的主要是社稷、山川、五岳、四渎等诸神;属于人鬼

系统的则是,崇拜各姓的祖先,以及古时圣贤等。

17
尊天敬祖的重要意义在于维护华夏民族的血统、尊严和凝

聚所有炎黄子孙的归根心理及热爱祖国的向心力。

可以这样说,在世界宗教史上,古希腊、埃及、波斯及印

度等国,他们在原始社会和早期国家的基础上,也盛行着祖先

崇拜、天神崇拜和自然崇拜,但进入中世纪以后,其宗教传统

都发生了较大转向甚至断裂。如希腊宗教由基督正教所取代;

埃及与波斯转而信奉了伊斯兰教;印度则有佛教的崛起。在这

些大的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的古代传统宗教没有中断,而且

是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兴盛。

道教在东汉正式形成教团后,即高标“尊天敬祖”。之后,

所修庙堂、设坛场,用意也在于“敬神事,教民追孝也”。

道教关于在对宗祖祭祀方面,所发展起来的教理教义,主

要表现在一年三次的重大祭祀活动中。即清明日的清明节,七

月十五日的鬼节,十月初一日的寒衣节。这正如《论语》所说

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道教的这一教义,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尊祖而宗孝,

敬天而崇德”的传统美德。

7、庄子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 369-286 年)战国时期的宋国蒙地

(今河南商丘市)人。他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阐微者,战国时

18
期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后世把他与老子并

称为“老庄哲学”、
“老庄思想”等。

庄子,世称南华真人,他的著作《庄

子》即《南华真经》,分为内篇、外篇和杂

篇,共计三十三篇。这些篇章主要有《逍遥

游》、
《大宗师》、
《天道》、
《列子》、
《刻意》、
《天下》、
《应帝王》、

《达生》、《知北游》
、《在宥》
、《马蹄》、《骈拇》等。

庄子的思想在其著作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和“超

然物外、逍遥洒脱”的精神理念。同时也大量阐述了神仙实有、

神仙可求,以及重生、贵生、乐生

的理论和方法。

如《庄子·逍遥游》说,有一

座叫藐姑射的山上,山的上边住着

能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

而神气不变的神仙。他们的皮肤如冰雪珠玉一样光滑美好,容

颜犹如儿童一样永不衰老。他们不吃五谷,只吸风和饮露,能

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在养生,长寿等方面,其提出了“心斋”、“坐忘”之

法。他的这些理论直接影响和推动了后世道教的养生功法。如

“辟谷、吐纳、守一、坐忘、炼形、胎息、气功”等。

19
庄子的思想与理论,以及文学作品,艺术风格等,对后世

的文学、宗教学、养生学、炼丹术(古化学)、传统戏曲(如庄

周梦蝶)等影响巨大。被后人誉为“才华横溢、言辞之美、飘

逸洒脱”者莫过于庄周。

8、什么是方仙术士?

方仙术士,指称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与神沟通,亦或通

过修炼,或烧炼外丹(古化学、冶炼学、传统中医药学)
。可以证

得正果,蜕身成仙的这些人,在春秋战国时期通称为“方士”

9、在国外历史上有类似的方士吗?

在中国数千年的殷商之前,古代先民就相

信天神,进而有了对星宿的崇拜和自然崇拜,

以及鬼神信仰和宗祖祭祀。这时的“巫祝”

就起到了人和鬼神、天地进行沟通的桥梁和

作用。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古来有之的。

而在国外,如古希腊、埃及、波斯及印

20
度等国,他们在原始社会和早期国家的基础上,也盛行着祖先

崇拜、天神崇拜和自然崇拜。在这些大的文明古国中,都有着

不同的宗教存在和信仰,只不过是宗教形式不同,教义不同,

称谓不同,但实质意义则是殊途而同归的。

在中国,如早期道教的神职人员称“巫祝”、
“方士”;而天

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他们对具有能和神灵沟通的

神职人员则称“先圣”
、“先知”、“先灵”、
“先启者”
、“转世灵

童”、“活佛”……不一而论。

10、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方士非常盛行?

就这一问题,首先我们要站在历史

的立场去认识、去对待。而不能用狭

隘的目光,更不能用主观臆断的评判

历史上所符合时代产生的事物。

一、春秋战国,是在夏、商、周乃至更早的历史,文化基础

上继承、发展而来的。他们依旧沿袭了古

代先民的天神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以及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上,更进一步的认

为,天上不但有神仙,而且可以通过修炼

(或服食药物)自己也能成仙。特别是帝王、诸侯,更梦想自

己成为世代永存的“神仙皇帝”,以期永享人间的荣华和富贵。

21
因而他们迫切需要有一种力量,可以帮他们实现这一梦想,于

是,方士就成了他们希望、理想的寄托者。

二、在春秋战国时期,先民们对很多

事物还没有接触过,更谈不上研究和相关

的理论。如:山岳之间和海洋之上出现的

一些使他们感到惊讶和不解的云雾幻景,

深渊奇洞、海市蜃楼,以及狂风的鸣叫、

高山的回响,水中的庞然大物、大海的咆

哮和愤怒。这些都使他们感到迷惑和不解,甚至认为还有另外

世界的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方士就起到了常人不可替代的

作用。或深山采药,或泡制、或冶炼、或海洋探险、或神山寻

踪;采取静功抱元守一者,也有以动功导引炼形者。凡此不等,

皆为追求神仙大道。因而深得帝王将相的青睐和宠信,也因此,

历史使方士大兴于世。

11、方士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方士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赋

予的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文化。他

们对当时(春秋战国)及后世(秦

皇汉武直至盛唐)的历史、政治、

文化、科技、中医药学、古化学、

22
冶炼学、天文学、养生学、神学、艺术等各方面,可以说影响

非常深远。(这在其它篇章中将分别论述)。

方士深山采药,或通过矿物质的冶炼,虽然没有炼出使皇帝

吃了就成“神仙”的丹药,但他们的这一举措却推动了我国古

科技的产生和医药学的发展。应该说,他们的这一种精神是非

常积极的、现实的,具有科学意义的。

这正如英国皇家学者,
《中国科学技

术史》作者,李约瑟先生说的“道家思想

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而世界上其

他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这种不死的思

想,对于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

又“道家有一套复杂而微妙的概念,它是后来产生的中国一切

科学技术思想的基础。

也如中国社科院胡孚琛教授所说的“道家文化是拯救世界

的文化,是改变地球船航向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文化,是海

纳百川的文化,是弃旧创新的文化,是开拓创新的文化,是积

极进取的文化,是无往而不胜的文化,是走向未来大同世界的

文化。

12、战国时期著名的方士有哪几位?

春秋战国时期,天神信仰和宗祖祭祀之风非常盛行。这一

23
时期在古“巫祝”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宗教家,即“方

士”又称“神仙家”。他们较之“巫祝”则更规范,同时也产生

了更为系统的神仙理论,为当时及后世的秦汉“黄老”道家思

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春秋战国,在道教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从信仰、到理

论、到实践的转型期。即上古时的“巫祝”完全是信仰型的、

服务型的,而到战国时期的方士们则把这一信仰、理论,变为

付诸行动的实践内容。

方士们认为通过修炼,或服食药物,亦或积德累功,自己

(泛指常人)也能成神成仙。这就是所谓的“修道成仙”,“功

德成神”的起源。

这一时期,在社会上非常活跃,及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方

士主要有:苌弘,邹衍、徐福等。

一、苌弘,周灵王时期的方

士(约公元前 571-545 年)
,是

史籍记载最早的方士之一。据

《史记·封禅书》说:
“是时苌

弘以方事(即以方士之术)周灵

王,诸侯莫朝周(指周弱而诸侯强,心存不服),周力少(指国

虚君弱),苌弘乃明鬼神事(指告诫诸侯,并以天神惩罚报应之

24
道,晓之以理),设射貍首(指射杀狐狸,亦说黄鼠狼),首者

(指狐狸的头部,暗喻带头的人)
,诸侯之不来者(指内心不服,

有叛逆行为)。

根据这一史料表明,苌弘不但通晓方术,而且还是周灵王

身边的重臣、谋臣。当他看到诸侯不服,并有叛逆行为之时,

他用“善恶报应”之说,并以“杀狸儆侯”的方法来威慑诸侯。

这就是道教历来高标“忠国孝亲”的由来。也是俗称“杀

鸡给猴看”的最早典故。

二、邹衍,战国末,宣王时(公元

前 356-301 年)著名的方士、阴阳家。

阴阳五行之说最早见于《书经·洪范

篇》它的宗旨在于论述宇宙世界是由金、

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

阴阳家邹衍将五行之说进行了历史

性改造,进而提出了“天人感应”和“天

道循环”的理论,并由此创立了“五德终始”之说。他认为五

行之间是相生而又相克的。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

生水,水生木;相反,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

又克水。

根据这种相生相克及天道循环理论,认为人类的历史,包

25
括王朝的更替,万物的盛衰等等,都是按照这五行相生相克的

规律无限循环的。

“五德终始”之说,对后世的“炼丹术、中医学、养生学、

命理学、地理风水、建筑布局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徐福,又名徐市,公元前 255 年,

战国末著名方士。其幼年习读儒书,后拜

鬼谷子,即“王禅老祖”为师,研习阴阳

五行之术,之后修真炼丹、行医布道。

据《史记·封禅书》说:
“秦始皇统一

天下后,为求长生不死之药,曾派徐福率

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神山,一去不返”的记载。

那么,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神山,一去不返。他到

哪里去了呢?原来,徐福入海求神山,求仙药未得,害怕秦始

皇迁怒,故在海上飘流数日后,又率队经庙岛群岛,横渡渤海

至辽东半岛,然后沿半岛东南近海至朝鲜半岛,再折南而行,

横渡朝鲜海峡,到达日本的本州和歌山。徐福及其船队抵达北

九州的大岛后,进入濑户内海,远达纪伊半岛。从此,他们开

始了汉文化的首次传播。

徐福抵达日本后,将秦国高度发展的造船技术和政治制度、

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以及冶炼、农耕、医学、文字、货币、宗

26
教、养生、建筑、服饰、瓷器和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加以应用和传播。使日本在“绳纹”时代即发生了巨大变化。

历代日本人民把徐福尊为“丰收神”、“纺织神”和“医药

神”加以供奉和祭祀。现在,坐落在日本九州岛上的徐福纪念

碑,徐福墓和徐福祠,一直是当地人民和游人瞻仰和朝拜的圣

地。

徐福是历史上第一位开启了中日人民友谊、文化交往的先

河。他是一位杰出的探险家、航海家、宗教家、科学家,传播

汉文化的先驱者。

13、《四子真经》的作者分别是谁?

“四子”
,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文

子、庚桑子和列子。

《四子真经》指的是他们四位分别对“道”的阐述的著作。

即庄子的《南华真经》
,文子的《通玄真经》,

庚桑子的《洞灵真经》和列子的《冲虚真经》。

一、庄子,即南华真人。据司马迁《史记·老

庄申韩列传》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

言也……,以明《老子》之术。

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由他提出的万物齐同,

物我为一的“齐物论”
、“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影

27
响极大。

二、文子,姓辛名研,即通玄真人。据《通玄

真经缵义·序》说他“早闻大道,著书十有二篇。”

文子,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博学多才,兼各

家学说”而融会贯通的高道之士。像范蠡、彭蒙、

田骈、慎到、环渊等皆为其后学,并形成了对后

世具有深远影响的“黄老学说”。

三、庚桑子,姓庚桑名楚,即洞灵真人。

他的著作《亢桑子》
,全书分为《全道》、
《用

道》、《政道》、《君道》
、《臣道》、《贤道》、

《训道》、
《农道》、
《兵道》等九篇。其宗旨

在于发挥及阐释老子“道”的思想。

四、列子,姓列名御寇,即冲虚真人。《列子》全书按章分

为《天瑞》、
《黄帝》、
《周穆王》、
《仲尼》、

《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

八篇,每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其

中有我们较为熟悉的,如《窃斧者也》、

《夸父追日》
、《愚公移山》、
《杞人忧天》

等。

庄子、文子、庚桑子和列子均为老子的弟子,道教史称“四

28
大真人”。

14、秦皇汉武的寻仙活动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和汉

武帝均以横扫四夷,镇服诸侯,

统一政权,而又崇尚仙道著称。

现在有学者,一提及秦皇汉

武,就简单的、武断的将他与炼

丹、寻仙、迷信、闹剧混为一谈,甚至将其束之高阁。

这其中的原因是,有的学者是研究道教的,但不懂中医(中

医药学和道教的长生久视思想最为紧密,故必须结合加以研

究);有研究中医的却不懂道教,有研究道教兼中医的,但又不

懂历史;有研究历史的,但不懂用科学的、客观的,而是站在

狭隘的所谓的“有神论和无神论”上去做文章,亦或主观臆断、

用盲人摸象的方法,把当今社会和两千年前的社会做比较,做

出所谓的“专家论断”

诚然,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用科学的、宏观的、

唯物的观点去研究,就会发现在他们的身上和他们的背后,有

许多值得我们骄傲的、重新定位的,包含大量科技及直至现代

人还在追求的很多宝贵的思想、经验和精神财富等。

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秦皇汉武的寻仙活

29
动,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驱使下萌发产生的,并给我们

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和启发。

一、首先,我们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在秦皇汉武之前

的数千年之间,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着对“天神、祖先”的崇拜

和信仰。这一种信仰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而没有

所谓的阶级之分的。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对神仙的传说、信仰、

崇拜更加强烈,甚至有了,亦或上升到通过修炼或借助外在的

其它方法,自己也能成仙的想法,这就促使很多人萌发了各种

各样的寻仙、或修炼途径。这一种寻仙活动和修炼途径,对当

时的人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致使秦皇汉武极力推崇和身体力

行的进行试验和效仿。在帝王的推动下,这一时期寻仙、修炼

等内容的活动达到了炽热的程度。

二、秦皇汉武的寻仙心理。其实,历史上同样也包括现在,

每个人对“疾病、死亡”都是恐惧的。而冀望健康、长寿,甚

至不死,是历史上同样也包括现在,是每一个人的最大期望和

“奢求”。

纵然佛说,人活在世上就是在苦海中挣扎,只有西方极乐

世界最美好;天主、基督讲“天堂”最温馨,但每个人都不会

情愿的走向另一方。

而道教一开始就提出“长生不死”观点,提出向“疾病、

30
死亡”的挑战,这是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的。这也正如英

国皇家学者,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教授所说的“道家思想一开始

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

这种不死的思想,对于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

三、“神仙”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死观。

中国有句古话“人逢七十古来稀”
。而道教则提出“人活八

十岁是小寿,一百二是中寿,一百六是大寿”甚至以“不死为

极乐”。这在历史上也包括现代,曾引起一些人的怀疑和诬蔑,

认为是“虚妄怪诞,巫觋(xi)杂语……等。

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人们对“生”的愿望依然是那么

强烈。世界医学界也一直做着对人类生命延长、健康等构成威

胁的各种疾病进行、探索着各种各样的研究和实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道教所提出的生死

观问题,现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的寿命极限不只是七

十岁、八十岁。相反,一百二、一百六也不是极限。人类的科

研,转基因、克隆技术(仅以科技而言)的出现,认为人“长

生久视”,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并为之奋斗的,并不是“虚妄怪

诞”的设想,更不是“巫觋杂语”之谈。

四、秦皇汉武时代的寻仙活动是既继承了古文化、古文明,

又促进了道教的产生和发展。

31
世人皆知,道教一开始就承袭了古代先民的“天神”信仰,

相信有“神”和“仙”的存在。历代道教徒也一直努力着,并

凭借着古科技和超强的精神和智慧,一步步向“神”和“仙”

去靠近,以最大的心愿,企望实现“长生久视”。

道教正基于这种因素,早期的方士才去深山采药,或海洋

探险、或设鼎炼丹。可以这么说,秦皇汉武的寻仙活动,是人

类早期敢于向“疾病、死亡”进行顽强反抗,是对生命存在的

最早觉悟者、实践者。他们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道教“长生

久视”的理论和养生学、炼丹等一系列活动,极大的推动了世

界古化学和冶炼学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中医学和药物学的进

步与提高。这些神仙理论、修炼方术等,又对汉末道教的正式

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两千年后,今天的人们提供了关

于健康、长寿等方面丰厚的营养和宝贵的知识、经验和财富。

15、“黄老学说”的实质意义是什么?

“黄老”
,指的是上古时的黄帝和春秋时

的老子;
“学说”,指的是黄帝和老子所论述

的“道”的学说。史称“黄老学说”、
“黄老

道家”等。

“黄老学说”
,始于先秦时期,由文子

(即通玄真人)的弟子彭蒙、田骈、慎到、

32
环渊等人所创。

要提及“黄老学说”,为什么在先秦时期兴起并能盛行发展,

及至影响到了西汉的“文景盛世”,东汉末道教正式形成等等。

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战国末的时代背景。先秦时期正值诸侯争霸,相互吞

并,烽烟四起,战乱不断的年代。人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健

康得不到保障,生命也得不到保障。人们只能在困惑、无奈、

恐惧中,希望看到、过上一个“和平、欢乐”
,“没有战争、伤

害”,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生存的

环境空间。

这一种希望,现实是不可能的。他们也只能向“上天”祈

愿,向老子所提出的“道”的境界中去寻找,去冀想这一种美

好生活。

“黄老道家”,终于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它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与希望,也给社会带

来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黄老学说的政治思想。“黄老道家”,从一开始就提出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要求诸侯,君王们要按“黄帝、

老子”之道 的法则,做到“不以兵强天下”、
“以正治国”、
“大

国以下小国”……等。

33
同时,
“黄老道家”还对当时社会的流弊,进行了有力的抨

击,并按《道德经》的教义指出“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不

知常、妄作、凶”,“信不足、有不信”,“罪莫大于可欲,祸莫

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等。要求统治者们,要以“敬天爱民”、“互为诚信”为治国、

修身的基础,以消除战争、私欲为实现“无为而治”的大同世

界,为最高理想与目标。

“黄老”的政治主张,是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是最早的

“民本”主义者。他对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著名学者王德有教授如是评价说:
“道家富于批判精神,揭

示了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偏失,要求回到自然,对于自然的奥秘

有较深的体会”。

三、“黄老道家”对后世的影响。黄老道家自先秦兴起后,

在社会上十分盛行并受到世人尊敬。之后,在发展中随着历史

的前进,这一思想又逐渐分流。即:一支完全走向政治化,就

是西汉初实行的,以黄老而治天下的“文景盛世”的一派为代

表;另一支则走向民间,于东汉末期,促进了道教的义理和教

团的形成。

“黄老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对政治上的

34
民主,宗教上的无为,文化上的创新,民风上的谦让,诚信、

淳朴……等。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起着潜移默化的精神作

用和动力。

这正如中国社科院,著名哲学家胡孚琛、吕锡琛教授所说:

“中华民族自伏羲、黄帝、老聃(老子)一脉相传的道学文化,

是东方智慧的结晶。其学‘综罗百代,广博精微’,足以承担这

历史使命。道学是参天地、赞化育,贯中西,通古今的大学问。”

也如学者张国良先生所说:
“老子所言之道,对修身、齐家、

治学、施教,资政大有裨益,确是光昭日月的至理明言,是颠

扑不破的哲理真诠。”

16、什么是道士?

道士,是对古之“方士、隐士、术士”以

及奉道行道,以“道”为事的,这些人士的通

称。

一般学界认为“道士”,即有道之士。或信

奉道教的神职人员,称为“道士”。

其实,对“道士”的这一称谓,出现的比

战国时期的方士的确稍晚,但道士的实质与存

在则古来有之。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古之善为士者,微

妙玄通,深不可识。”这一个“士”,不是指的普通百姓,也不

35
是诸侯和君王,更不是武士或将士。而是善于“奉道、行道”

的古之澹泊名利的“隐士”和“有道之士”。

在老子的眼里,古之“有道”之士, 有“上善若水”的

性格和“功成、名遂、身退”的智慧;有“孔德之容、惟道是

从”的高尚品格与志向,又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纵情于

山水的澹泊情怀;有“不自见、不自明、不自伐、不自矜”的

宁静思想境界,又有“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超然物外的洒脱

精神;有“塞其兑、闭其门;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内在修

养,同时又有“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纵横

才华。

著名学者王平、艾玉平先生说: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似乎

有一个不变的法则,即乱中有道家人物出现。每到社会动乱到

不可救药的时候,就由道家人物出来拨乱反正,且奉行‘功成、

名遂、身退、天之道’的风范。商汤的伊尹、周朝的姜子牙,

越国的范蠡,汉朝的张良,唐代的魏征,明代的刘伯温,清代

的范文程等”

所以说,道士的称呼,不是专用在教职人员身上的(如: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尝自称板桥道人)。 而是,凡用“道”

去作为,无论“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的人士 ,

可都称为“有道”之士,即“道士”

36
当然,住在宫观庙宇的道教徒,更有称“道士”的资格。

17、汉初张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据《史记》记载:秦朝末年,韩国人

张良,为报灭国之仇,曾以家财访求刺客,

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后未遂,逃至下邳

(今江苏邳县)隐居。

一次,张良闲游至一座桥上,对面走

过来一位老翁,来到张良身边,故意把鞋

子掉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
“小子下去把鞋拾来!”张良很气

愤,想痛斥他一顿。因想到他是老者就强忍性子,下桥将鞋拾

上来。这时老者又指着脚说,
“把鞋穿上”
,张良见老者行动不

便,遂躬身跪下给老者把鞋穿好。老者见张良不但能忍下桥拾

鞋,还能谦恭地跪下为其穿鞋,便暗赞其胸志。

老人穿上鞋后笑了笑,什么也没说便起身而去。张良感到

很惊讶,望着老人远去。过了一会儿,老人又回来,对张良说:

“汝子可教也,五日后清晨到此与我相会”
。张良觉得老人举止

不凡,遂跪下行礼答应。

第五天天刚发亮,张良急忙赶到桥上,看见老者已站在桥

头,这时老人气愤地说:
“与老人相约,为何迟到?回去吧,五

日后再来。
”等到第五天,鸡叫之前,张良便来到桥上,谁知老

37
者又先到了,生气的说:“为何还是来迟?五日后再来。
”五天

后,张良半夜便来到桥上等候,过了一会儿,老人悠闲地走来,

高兴的说:“应当如此。”接着从袖中取出一部书交给张良,并

告诫道:
“你读了此书,就可以做帝王之师了,十年后天下将大

变。十三年后,你会与我济北重遇,谷城山下有块黄石就是我。”

说完飘然而去。

待到天亮后,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一部“道家”类的

《太公兵法》。之后,张良每日细心研读,不敢懈怠。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刘邦乘机起兵,其

在谋士张良、陈平的精心策划和辅佐下,终于灭秦及楚,张良

也因功被封为“留侯”

待到天下统一太平后,张良说:
“我只愿抛开人间俗事,愿

随赤松子(即黄石公‘授书老者’)神游而已。

自张良之后,其家族世袭“黄老道家”
。到了东汉末年,有

他的九世孙张道陵,在巴蜀(今四川境内)创立了“五斗米道”,

即“道教”。

18、文景盛世与道家有什么关系?

“文景盛世”是中国古代社会出现的第

一个“太平盛世”,它是在黄老“无为而治”

的治国理论指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因此

38
也被称做“黄老之治”

文景盛世,是在汉高祖刘邦灭秦及楚,是在‘道家’张良、

陈平、曹参的精心辅佐、治理下所取得的。

据史记载,汉朝建立之初,社会经济极

为衰弱,汉高祖遂采取道家的黄老之术,即

“与民休养,轻徭薄赋”的政策。同时采取

“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无为而治”治国

方略,使得君臣一心,空前团结。短短数年内,社会生产、经

济建设、人民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飞

跃。

到文帝、景帝时期,这一政策所带来的

效益更加显现。据史书上说:京师的钱太多

了,用不完以至于都生锈了;国库的粮食都

装不下,只能露天堆放;社会稳定,夜晚睡觉都用不着关门。

正是因为有了“文景盛世”的物质、文化、经济基础,才

使得汉武帝有了抗击匈奴、开疆拓土的政治雄略和丰功伟绩。

19、淮南王刘安对后世科学技术产生了怎样影响?

刘安(公元前 179-122 年)西汉时思想家,文学家,著名

方技家(古科学家)
,道家代表人物。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

汉武帝刘彻的叔父。

39
据《史记》记载,刘安十六岁继父位

做了淮南王,但他好“读书鼓琴,不喜

猎弋狗马驰骋”。当时汉武帝刘彻,喜好

文艺及方术,每次见淮南王刘安时,都

要向他虚心请教,就连武帝每向他写诏

书,都要让当时的文学家司马相如看稿、修改、润色后才派人

送去。这自然是怕诏书中词语不雅。由此可见,刘安的文采和

博学是非同小可的。

但是历史就是这样,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淮

南王就是后者。

在历史上,一提及淮南王刘安,给人的印象就是“想篡位

当皇帝,最终引来杀身之祸”。往往是片面的批判和指责。其实,

人类的欲望、贪婪,在历史上也包括现代,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脚步,甚至愈演愈烈。

淮南王刘安,崇尚黄老,但不深解“功成、名遂、身退、

天之道”的经义。相反,听信谗言追逐权位,最终导致身首异

处,这是非常可悲的。

刘安在政治上是失败的,但其在科学贡献上则是成功者,

他的《淮南子》对我国古代的政治、文学、宗教、养生、冶炼、

天文,化学、物理、地理、气象、医药、水利、度量衡等方面

40
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国际所公认。

如:他在炼丹过程中,发明了“鲜嫩柔滑、营养极佳的‘豆

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

王刘安”。同时他还在《淮南王食经》
、《淮南王食目》中强调:

甘、酸、咸、苦、辛五味变化的烹饪原则,他将五味与五行相

生克学说相配来阐发饮食之道。

据《史记》记载:刘安召方士 3000 余人,开始集体炼丹,

促进科技活动。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淮南子·天文训》中,除了反映宇宙生成演化的认识以

外,还涉及到日、月、星运转,二十八宿分布、二十四节气所

划分,干支纪年法的运用,以及观测天象,测定方向等的仪器

和方法等等。

《齐俗训》中,提到了一种在木杆上系布帛的方法,以期

用来观测布帛的飘动,以测定风向的“风向标”。

《天文训》中说:“燥故炭轻,湿故炭重。”这些,反映了

“空气湿度变化,会引起一些事物相应物理性能的变化”。这些

都为历朝施政、安排农事、祭祀,渔猎、行刑、用兵等提供了

有效依据。

《淮南子》反映出的古代物理学知识更是十分丰富。在光

学方面《天文训》中记载阳燧取火。说:
“阳燧见日,则燃而为

41
火。”阳燧,是四面镜,可以对反射,聚焦取火。这表明在西汉

时期,就有了“聚焦”的概念,这是光学史上的重大突破。

《修务训》中还提到,
“明镜之始下型,朦然未见形容。及

其粉以玄锡,摩以白旃(zhān),鬓眉微毫,可得而察”
。通过

这一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从上古的‘取水倒影,以观身姿’;

到用‘铜镜,以观其容’
,最后发展到通过‘铜镜抛光’工艺后

的“鬓眉微毫,可得而察”的进步。

在测量理论方面,
《说林训》提出:
“水虽平,必有波;衡

虽正,必有差;尺寸虽齐,必有诡”。明确认识到在测量中误差

是不可避免的。

在指南针的制作方面,
《淮南万毕术》中,有利用人造磁体

实现磁性吸引的试验。如:先用针磨铁,再用鸡血将其与铁屑

调和粘结在一起,然后用磁石将铁屑磁化;或将磁石捣碎,用

鸡血与铁屑调和粘接在一起,涂在棋子上,晒干,于是棋子便

有了磁极性。这就是“以磁石磨针”而发明指南针的记载。

《淮南子》中还有“抱壶而渡水”的记载。《淮南万毕术》

中说“鸿毛之囊,可以渡江。”这说明 在袋子里装上许多羽毛,

放在水中产生浮力,可以载人渡江。这些对浮力现象的认识和

运用,对后世的科学产生了极大影响。

在养生学方面,
《淮南子》认为形、神、气是构成生命的三

42
大基本要素,是自身精神与形体相结合的统一体,相互影响,

相互关联。并指出:
“夫血气能专于五脏而不外越,则胸腹充而

嗜欲省。胸腹充而嗜欲省,则耳目清听视达。耳目清听视达,

谓之明。五脏能属于心而无乖。则勃志胜而行不僻。勃志胜而

行不僻,则精神盛气不散矣。精神盛而气不散则理,理则匀、

匀则通、通则神、神则以视天不见,以听无不闻,以为无不成

也。是故忧患不能入,而邪气不能袭。

在医药方面,
《淮南子》则指出:药无贵贱,甚至大毒之药,

只要用的合适,便是良药。此外,
《淮南子》还认识到不同物种

对药物的反应性有所不同。如说:人食鬻(yù)石而死,蚕食

之而不饥;鱼食巴豆而死,鼠食之而肥。

《淮南子》还主张“治病求本”和“治未病”。
“治病求本”

就是把握疾病的根本,达到对症下药;
“治未病”则是预防疾病

的发生,重要的是靠加强锻炼,自我养护,所谓的“正气盛则

邪气不能入。

在谈到精神(心理)能对身体产生的危害方面,
《淮南子·原

道训》中说:
“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

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

薄气发喑(yīn),惊怖发狂;忧悲多患,病乃成积;好憎繁多,

祸乃相随。”

43
并指出:道家的追求核心是“至极乐”。即:要求摒弃世

俗的肉体感官之物质性的“乐”,而获得心灵之“乐”。

另外《淮南子万毕术》中还记载了,
“艾子令鸡子飞“的实

验。通过这一实验结果,启发了后世的“孔明灯”的问世。孔

明灯曾被作为军事上的信号。是以竹和纸做成方形灯笼,底盘

上燃以松脂油,热气充满灯中,灯就可以慢慢升起。这一发明,

开创了人类利用热气升空的思想先河。

20、敢于向武帝陈言直谏的方士是谁?

东方朔(公元前 154-93 年)字曼倩,

山东惠民人,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预

言家。

东方朔,幼年失去父母,由兄嫂抚

养长大。据传,东方朔自幼聪明善辩,

对“道、儒、易“尤精。

在历史上,一提及东方朔,大家就会联想到他的占验、拆

字之术。其实,他不但精于预占、星象等,而且还是一位忧国

忧民,敢于直言进谏,具有道家“不畏权势“的风范和高尚的

精神情操者。

如:建元三年(前 138)
,汉武帝打算在离长安近一些的地

方开辟一个范围大,规格高的上林苑,东方朔则极力反对,并

44
进谏汉武帝有“奢侈越轨”的表现。他认为在京郊扩大上林苑

是“绝陂池水泽之利”
,“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

成功,就败事,损耗五谷”的下下做法。同时还向汉武帝推荐

了《泰阶之符》的建议。

《泰阶之符》分上、中、下三台,共设有六个星座,两两

并排而斜上,如阶梯(古代观察星象的方法)。并说:“三阶平

则阴阳和,风雨时,岁大登,民人息,天下平”。

武帝时,正值“文景盛世”鼎盛所带来的繁荣时期,天下

百姓为了过上安逸、奢侈的享乐生活,纷纷弃农田而热衷于工

商。汉武帝知道“民以食为天”,庄稼不种,何保国本呢!

他召东方朔,问以治国安民之策,东方朔说:
“尧、舜、禹、

汤、文、武,是上古的事情,已经过去几千年,还很难说,我

不敢陈述。请允许我说一下,离现在不久的孝文皇帝时期,当

代老人都曾耳闻目睹的事情。孝文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

而只身穿厚黑绸,脚穿生皮鞋,用没有装饰的熟牛皮腰带挂着

剑,用蒲草编织席,兵器像木头一样没有锋刃,衣服夹里内塞

着乱絮,又没有花纹,把臣下装奏折的布代连缀起来作为宫中

的帷帐,把道德作为美善,把仁义作为准则。于是全国百姓望

风而从,俭朴成俗,毫无疑问被教化了。

现在陛下认为城中小,又设计建造建章宫,左面凤阙,右

45
面神明台,号称千门万户。墙上挂着的,地上铺着的都是绣有

图案的彩绸锦毯;连狗身上都穿着绣有花纹的毛织品,宫女的

穿戴都是金银首饰;设制专供游戏的车辆,训练它们驰骋追逐,

到处装饰着文采,上面镶嵌着各种宝物;设置舞乐艺人,郑国

女子翩翩起舞。皇上像这样过度奢侈,却让百姓俭朴不放弃农

业,这是很难做到的。陛下如果能采用我的建议,在大街上把

各种帷帐全部焚毁,摒弃快马表示不再使用,那么国家应该治

理的可与尧、舜的兴隆相比拟了。
《易》说:“端正根本,万事

治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希望陛下留意察之。

东方朔,可以称得上见多识广,能言善辩,足智多谋而又

敢于直谏。他对汉武帝成就霸业起到了很大作用。他的故事在

民间也一直流传。

21、道教为什么在东汉时期创立?

华夏民族绵延数千年,其中“道”文化一直作为主流,伴随

着历史、文化、文明的民展而发展。

故鲁迅先生说:
“中国的根柢全在

道教。”中国社科院著名哲学家胡孚琛

教授说:
“中国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是

原始的道学文化,它为人类留存下大

同社会的文化基因。”

46
从伏羲氏的先天卦(根据“河图”而演成八卦);黄帝时的

文字创造,向广成子问道;到夏、商、周的“天神崇拜、宗祖

祭祀”;
“巫祝”的上层宗教仪式和活动;春秋战国“方士、黄

老学说”以及“科技实验”;最后到两汉“道”文化。无论从理

论,还是教义的逐渐成熟和定型等。这都促使着宗教教团的产

生和发展,无疑是“历史的产物,历史的必然。”

张道陵,顺应时代发展形式,并根据中华民族这一固有的

文化、文明,宗教义理等,于东汉顺帝时(公元 126-144 年)

正式创立了“道教”。

道教的创立,标志着数千年的“道”文化从散落在社会各

阶层的现象,成为了有组织、更规范、更系统的宗教上层建筑

了。

22、什么是“祭酒”?

张道陵天师于东汉顺帝时(公元 125

-144 年),创立道教后,为了便于管理

和教化民众,遂设立了“二十四治”。

“二十四治”,即:在所辖教区分设

的二十四个活动地域,也如现在的城市、

地区划分。当时负责这一教区的最高首

领,就称为“祭酒”。

47
“祭酒”,有向教民讲解“道教”教义的义务,有处理“违

犯教规”的教民的权利,同时还要主持“宗教活动(即宗教仪

式)等”。

历史上,著名的“祭酒”有许多,如第一位女道士魏华存,

“书圣”王羲之,“田园隐士”陶渊明等。

23、
《周易参同契》为何被尊为“万古丹经王”及其作者是谁?

东汉中后期,在社会上出现了一部重

要丹书《周易参同契》
,它总结了前人的

炼养术,并根据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理论,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一部完整的

学术体系,它和中医的脉学,针灸、气功、

五运六气学术等有直接的关系,同时涉及

到诸多方面的科技发明和创造,如火药、罗盘、炼金术、本草、

数论、珠算、天文历数等。因此,
《周易参同契》一书在中国科

技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地位。

魏伯阳,名翱,自号云牙子(公元?-167 年),东汉著名炼

丹家、理论家。魏伯阳自幼酷爱道术,不肯仕宦,到处寻师访

友,求术问道。他曾在长白山遇一高人,传授给他《龙虎经》,

后又得到《三十六水法》、《太清金液神丹经》、《黄帝九鼎神丹

经》等。这些丹经都是古人炼丹经验的总结,是古人在人体生

48
命科学研究方面的智慧结晶,是东汉时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化学、

冶炼学发展的里程碑。他接受了古人和当时人的炼丹理论之后,

经过长期炼养和潜心试验,最终悟出了炼丹的奥秘,并写成了

《周易参同契》。他的这一著作,被后世尊为“万古丹经王”。

1932 年,广州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吴鲁强将《周易参同契》

译成英文,引起世界学术界重视。苏联的《苏联大百科全书》

和《普通化学教程》都对此书作了介绍;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

瑟教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三部分专题探讨《周易

参同契》的科学内容,更引起国际学术界、科技界、宗教界、

气功界的广泛关注。

24、黄巾起义对后世的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东汉末年,由于政治腐败,宦

官当权,地主豪强到处吞并土地,

农民流离失所,加之瘟疫、干旱、

洪涝不断,这使得东汉政权摇摇

欲坠,社会危机十分严重。

河北巨鹿人张角(即公元 172-184 年),得《太平经》后,

创立“太平道”
。据《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说他自称“大

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蓄养弟子。他以符水咒说之术为人

治病,颇有灵验,百姓因而信者日众。

49
之后,张角派弟子八人出使四方,以“善道”教天下,十

余年间,信徒多达数十万。青、徐、幽、冀、荆、扬、兖(yǎn)、

豫八州(即今山东、江苏、河北、

河南、湖北等地)之人,莫不响

应。张角依军事形式组织教徒,

设置“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

小方六七千人。

太平道依《太平经》为教义,

主张人人平等,反对压榨和剥削。提出“苍天已死(指东汉政

权),黄天(指新的政权)当立,岁在甲子(指甲子年,公元 184

年),天下大吉(指天下太平)的口号。

张角约定,各地太平道于公元 184 年三月十五日共同起义,

后因叛徒唐周告密,起义不得不提前进行。因为太平道徒,人

人头戴黄巾作为标志,故史称“黄巾起义”。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的两个弟弟张宝、张梁,分别称

“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
。黄巾军在各地烧官府、杀贪官,

攻州掠城,声势浩大。东汉王朝即派大军镇压,经过近一年的

激战,张角得病而死,他的两个弟弟也战死疆场,黄巾军随即

全面溃败。

这次起义虽因统治者重兵围剿而失败,但东汉政权也随之

50
陷入四分五裂。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实力膨胀起来的一些军阀集

团,如董卓、袁绍、曹操、孙权、刘备等等,又经过十多年的

混战,最终形成了魏、蜀、吴的三国鼎立局面。

黄巾起义,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虽

以失败而告终,但对后世当权者也敲响了警钟,
“水能载舟,亦

能覆舟”,即农民的力量是不容小视的,百姓的利益是不容侵犯

的。

25、魏,蜀,吴三国时期著名的方士是哪几位?

据《后汉书》和《三国志》及曹植的《辩道论》等记载,

说:魏武帝曹操相信方士,曾将大批方士召集至魏国。在众多

的方士中,又以左慈、华陀、葛玄等著称。

一、左慈,字元放,庐江(今

安徽与江西交界处)人,其年轻时

曾隐居天柱山修炼,得到了(石宝

丹经)
,通晓房中,辟谷等法,擅

长六甲,晓知天文星象,且能役使

鬼神之术。曹操听说后,就请他到

魏国。一天,曹操大宴宾客,尽兴说道:
“今日高会,珍馐略备,

但少吴淞江鲈鱼耳”。左慈应道:“此可得也。”因求铜盆贮

水,以竹竿垂钓于盆中,须臾钓出一条鲈鱼。操又问:“一

51
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左慈又重钓片刻,钓出之鱼皆长

三尺余,生鲜可爱。曹操又说:“既已得鱼,恨无蜀中生姜

耳。”左慈说:这不难,即去蜀中取姜而还。曹操大笑,众

客皆惊。

曹操因天性疑人,他怀疑左慈戏弄他,遂将左慈关押在

一间房内,每天只给两杯水,一年后把他放出来,体貌如故。

曹操暗自诚服,恳请教以此术。左慈说:
“学道要清静无为,

富贵之人,名利束缚,如何学得”。后曹操怕左慈被别人所

用,决定杀他,左慈遂隐身而去。之后,左慈到吴国隐居,

收葛玄为徒,传授道法。

二、华佗,字元化,生于(公元

110-207年)安徽亳县人。三国时著名

方士、医学家、养生学家。历史上有,

“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之称。同时

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发明麻醉剂“麻沸

散”及用针灸医病的先驱者、创始人。

华陀青少年时期,正值东汉桓帝、灵帝之际,外戚宦官交

替专权,朝纲不正,买官卖官,贿赂公行。对百姓敲骨吸髓,

疯狂榨取,人民饱受深重苦难,华陀目睹官场的腐败,决心弃

绝仕途,以医济世。

52
华陀的高明之处,在于能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学说。经过他多年的研

究及医疗实践,他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

治疗手段。其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症施治,诊断精

确、方法神速,被当时及后世誉为“神医”。

华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能够实施开腹手术的著名外

科医生,他创造的“麻沸散”不仅流传于中国,也流传于朝

鲜、日本、摩洛哥等世界多个国家。

华陀不仅善于行医治病,他还特别提倡养生之道。并说: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

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

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并总结了前人养身和养心的经

验,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形态,发明了动静相

济的“五禽戏”。

关于华陀之死,均有一致的说法。据传,曹操常患头风病,

请了很多医生治疗,都不见效。后听说华陀医术高明,就请他

医治,华陀只给他扎了一针,头痛立止。曹操怕自己的病在复

发,就强要华陀留在许昌做自己的侍医,供他个人使唤。华陀

秉性清高,不慕功利,不愿做这种形同仆役的侍医。遂说回家

乡寻找药方,一去不回。曹操几次写信要他回来,又派地方的

53
官员去催,华陀推说自己妻子病的

厉害,不肯回去。曹操为此大怒,

派人将华陀抓到许昌,再次请他治

病。华陀诊断后说:
“丞相的病已经

很严重,不是针灸可以治好的,我

想给你服用麻沸散,然后将头颅打

开,施行手术,这样才能除去病根。”

曹操一听,勃然大怒,指着华陀厉声斥道:
“头颅开了,人还能

活吗?”他以为华陀要谋害他,就把华陀给杀掉了。

华陀被害至今已经有1700多年了,他的医术、医德,永远

为人们所称道。他的养生方法“五禽戏”,也一直流传至今。

三、葛玄,字孝先(公元164-244年)三国吴人。葛玄自幼

好学,博览群书,十五六岁便名震江东各地。

他喜爱老庄清朴高雅,不愿入仕为官。

据说,方士左慈离开曹操后,入吴修炼,

见葛玄天资聪颖,遂收为弟子,传以道术。据

《三国志》说:葛玄精于胎息,酷暑时潜入深

潭能一日不出水面,且擅长符咒诸法,能隐形

变化,有分身术,白虎七变等术,世人尊称他

为“太极左仙公”。

54
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孙权好道术,葛玄常与之游,

得权器重,特于方山立洞玄观”。孙权为了能把葛玄留在身边,

遂打算委任高官荣位,但葛玄不愿意接受,认为这有碍修炼。

便对弟子说,其将于八月十三日申时离开人世,果不其然,到

了那天,他躺在床上羽化而去。弟子们为他烧香守灵,过了三

天三夜,半夜突然狂风大作,蜡烛被吹灭了。风停再点燃蜡烛

时,已失去了葛玄的踪影,只见他的衣服放在床上,而且衣带

都未解开。

葛玄曾受业于左慈,之后他收郑隐为徒,郑隐又收葛洪为

徒。这一脉,在道教史上世称“葛仙派”。葛仙派,对道教的传

承与发展,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6、诸葛亮与道教是什么样的关系?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公元181-234年),山东省沂南

县人。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少年时父母双

亡,一直随叔父生活。其聪颖好学,博

学群书,精通道法,说他能上知天文,

下晓地理,中知人和,精于奇门遁甲,

有呼风唤雨之术。

关于诸葛亮与道教的关系,从正史的角度阐述的不多。但
55
有关他的“学术”及“宗教内容、思想”特征,在历史上记述

流传的并不少。如“草船借箭”说诸葛亮在鲁肃的陪同下,用

二十只船从曹操“借”走十万支箭。鲁肃问道:先生真神也,

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雾?其回答说道:
“为将者,不通天文,不晓

地理,不知奇门,不识阴阳,不看阵图,不研兵法,是庸才也,

亮于三日前已经算到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

“借东风”,说诸葛亮与周瑜,决定用“火”攻曹营,遂于

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法衣,跣足披发,上

到坛上开始作法祭风。其脚踏罡星,舞动宝剑以请神招将,口

中默诵宝章咒语以达圣。不时,果有东南风大起,遂有赤壁之

战,火烧连营而使曹操大败的残局。

“孔明秋夜祭北斗”说诸葛亮病重,自知天命将终,其在

众将的一致请求下,答应为自己祈寿。遂在军营中“设灯七盏”

(道教以南斗六星注生;北斗七星注死。此意义为向主管命籍

的星宿神祈寿。此也为道教的科仪之一),并说如七日内此灯不

灭,我命可延。后大将魏延慌忙入帐时,引风而入,将一灯吹

灭,姜维大怒,欲杀魏延,后被诸葛亮阻止,并说:
“此乃天意

也”。

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到功成名就时,依旧每日粗茶

淡饭,不求奢华对君国鞠躬尽瘁,对将士则疼爱有加,从不居

56
功自傲,反而勤俭为国,以身作则。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此前曾留下遗嘱:

“我死后,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中挖一坟,坟坑可以装

下棺椁即可,穿平常衣物,不随葬器物。”

这充分体现了道教所主张的“敬天爱民”、“见素抱朴”的

思想和超脱、豁达的精神和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论及诸葛亮之时,说“诸葛武侯”密如

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挡,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

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便

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

诸葛亮的故事从古至今,上下近两千年,在中国可谓家

喻户晓,深入人心。关于他的身世和与道教的情结,如用通俗

的、戏剧的表现手法则是,每天穿着八卦衣,手摇八卦鹅羽扇,

头戴九梁巾,足踏青布鞋,显然一幅仙风道骨的“道士”形象。

27、历史上第一位女祭酒是谁?

魏华存,字贤安(公元251-334年)

西晋著名女道士,祖籍山东任城人。

据《魏夫人传》记载,说她“幼而好

道,静默恭谨,喜读老庄,五经百氏,无

不阅览。志慕神仙,味真耽玄,欲求冲举,常服胡麻散,茯苓

57
丸,吐纳气液,摄生夷静”。

魏华存皈奉道教后,由于其知识渊博,修炼有成,故被推

举为女“祭酒”,管理一方民众。太康九年(公元288年),她得

授《太上宝文》、《八素隐书》
、《大洞真经》、《灵书紫文八道》、

《紫度炎光》、《石精玉马》
、《神真虎文》、《高仙羽玄》等经三

十一卷。这些经就是后来道教通称的《上清经》,魏华存每日勤

奋研读,宣经教化,使之大行于世。因《上清经》在社会上的

影响越来越大,随之在道教中产生了一个新的教派,该派因经

而得名,世称“上清派”
。魏华存也被后世奉为“上清派”的第

一代宗师,并尊其为紫虚元君南岳魏夫人。

上清派经杨羲、陶弘景、隋唐时的王远之、潘师正、司马

承祯等道教大师的积极推动下,使之一直成为道教众多支派中

的主流,其对道教的健康发展,教义形成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8、竹林七贤指的是谁?

“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

以崇尚老庄的嵇康、何晏为代

表的七位贤士。他们不求仕途,

鄙视官场的阿谀奉承、弄虚作

假、勾心斗角和攀比附会,富

贵淫欲、远离大道之不正之风。

58
他们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返朴归真,在自然中体会“大道”

的真谛,以此见证人原的本性。每日以竹林为伴,以山水为友,

以道为母,以自然为极乐;或谈玄论道,或鼓琴饮酒,过着无

碍心境,不为物累的恬淡生活。

竹林七贤将神仙学术与玄学相结合,著书立论,确立并开

创了历史上著名的“魏晋玄学”。这一思想体系为道教的神学、

仙学、养生学、处世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29、葛洪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

子(公元283-364年)丹阳

句容(今江苏)人。

据史记载说:葛洪为

了能读书明理,少年时常

以上山砍柴卖钱来换取纸笔,抄书诵习。十五岁开始写诗作

赋,十六岁时读《孝经》、《论语》、《诗》、《易》,尤喜“老

庄”。之后,拜郑隐为师,学习诸史百家,河洛术数,符咒

丹法等。

葛洪一生著有《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抱朴子外篇》

五十卷、
《肘后备急方》四卷、
《碑颂诗赋》、
《军书檄移章表

笺记》三十卷、
《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一卷、
《神仙

59
传》、《隐逸传》、《良吏传》各三十卷。

其中《抱朴子》涉及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宗教、哲学、

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大量的化学、易学、

科学实践记录等自然科技知识方面的内容。他在炼丹实验中

还发现了多种有医疗价值的化合物或矿物药。至今,中医外

科普遍使用的“升丹”、“降丹”,正是他在化学实验中得来

的药物。

《肘后备急方》是他对各种病症长期观察、总结的成果,

其中有许多是医学文献中最早的记录。例如,对沙虱病的记

载,以及它的病原、病状、发病的地点、感染的途径、遇后

和预防等,比国外医学界早1600年。

关于狂犬病的治疗,大家均认为是由十九世纪法国巴斯

德所证实的。而葛洪却早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就已

经认识并记载了就狂犬病的发病途径及治疗方法。

此外,他还对天花病的症状,结核病等都有了明确的记

载,而且还准确无误的指出他们的传染性及传染途径。

葛洪是历史上一位著名学者,道学理论家、炼丹家、医

学家、神仙家,他对我国古科技、医药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是我国古科技史上、道教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位伟大人物之

一。

60
30、“书圣”王羲之对后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王羲之,字逸少,(公元321-379年),山东临沂人,后

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书法家、祭酒。

据说,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七岁就小有名气,后跟随当

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之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寻师访

友,又跟张芝学草书,钟繇习楷书,可谓“兼撮众法,备成一

家”,达到了技艺娴熟,登峰造极,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境界。

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

凝之弥笃”,王羲之信奉道教,崇尚老庄哲学,由于他的家学渊

源,加之其艺术成就以及他的影响,很快便被推举为道教的“祭

酒”,做管理一方教民的工作。

晋室南渡后,王羲之无心仕途,遂辞去官职(曾为政府的

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专心于修道和书法艺术。

王羲之传世的楷书有《乐毅传》、
《孝女曹娥碑》、
《黄庭经》、

《东方朔画赞》、
《姨母贴》、
《十七贴》,行书《兰亭序》号古今

61
第一法书,据说唐太宗珍爱有加,后随之陪葬。王羲之的书论

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用笔赋》
、《记白云先生书诀》等。

书圣王羲之历经1700年。彪炳史册,千古垂青,被后世尊

为“书圣”。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代表了“书法“一词,所

谓“天下无处非王书,学书无不学王书”的历史现象。

31、影响海内外的黄大仙是谁?

黄初平,东晋年间(公元 328 年)

浙江省金华市人。

据《金华府志》说,黄初平生于

一个贫困家庭,8 岁的时候牧羊于金

华的赤松山上,15 岁的时候遇见一

道士,道士见他慧根深、有异相,遂带他入山中修炼。40 年后,

黄初平经过恒志苦修,终于炼成“回生九转丹”得成正果,后

人尊称其为“黄大仙”

黄大仙成道后,立誓度尽苦难人,遂云游四方,或点化、

或治病、或惩奸除恶、或降妖伏魔。他的事迹,为广大百姓所

传诵,纷纷立祠、建庙加以供奉。

随着黄大仙的仙迹的传播,如今黄大仙庙在我国的南方地

区,特别是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美国等。也相继建宫立观。

其中香港的黄大仙庙最为闻名,朝拜者云集,香火极其鼎盛。

62
32、道教的第一位改革家是谁?

寇谦之,字辅真,
(公元 365—448 年)

北魏著名道士,道教改革家,上谷昌平(今

属北京)人。

道教自张道陵天师于东汉正式创立

后,历经三国、魏晋长达 300 年,道教在

组织形式、教理教义以及社会影响上,均

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同时也出现诸多不利于发展的因素,

例如:有以道教的名义组织农民起义者;有以道教骗人敛财者;

更有以假借修炼的名义,进行所谓的男女阴阳和修者等等。

由鉴于道教的鱼龙混杂及现状,当时的著名道士寇谦之率先

打出清整、改革道教的旗帜。其在太

武帝的大力支持下,遂采取了一系列

革新和改造。这一改革主要体现在:

一、取消“祭酒”父业子承的世袭制;

二、除去男女合气之术;三、取消信众所交纳的“五斗米”税。

同时提出,修道者必须“以礼度为首”,提倡“轮回报应之说”。

此外还将诵经形式加以调整,即“直诵”改为“乐诵”,使道教

的斋醮科仪发生了新的变化。

寇谦之是中国道教史上有名的改革家,他摒弃了旧的教义

63
和教内组织制度,改革了道官职位的世袭制度。主张唯贤是授,

子孝臣忠,妇贞夫信,弟顺兄慈,信守五常的观念;同时提倡

“儒道兼修,持戒修行”他还创立了道教斋戒符箓的典章制度,

制定了各种斋醮和仪式。

寇谦之在北方大力整顿后的道教,出现了新的转机,使政

府得以更加重视和支持,信教人数激增,道风日盛的局面。这

一时期在道教史上,世称“北天师道”。

由于寇谦之的革新和改造,为道教能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

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和影响。寇谦之也因此成为道教发展史上“承

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后世道教徒尊称其为“寇天师”。

33、陶渊明及其田园诗与道教的情结是什么?

陶渊明,名潜,字符亮,公元(365

-427 年),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

桑(今江西九江人)
。东晋著名诗人、

辞赋家、祭酒、隐士。

据史书说:陶渊明天赋甚高而

颇自负,不屑与庸人共语,心性高

亢,耿介孤傲。二十九岁时曾走上

仕途,作江州“祭酒”
(即通领一方民众的道教官职,历史上很

多时期为“政教合一”制)
。另外,他还多次作为参军、将军,

64
而又多次辞职,最后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大诗人中一位富有思想深度的作家,就

其思想而言,他的传统观点属“道家和儒家”,他以儒家求仕入

世而又以道家追求洒脱而出世。他喜读《老子》、《庄子》乐天

而知命,淡视功名,崇尚自然。

下面且读“饮酒”一诗,以观其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弃仕归隐后,写了大量的田园诗,其中以《归园田

居五首》为最。他的名作《桃花源记》为世人所向往;
“虎溪三

笑”的故事也一直被后人广为传诵。

34、历史上为什么起义者往往打着“道教”的旗号?

道教自东汉末期,由张道陵天师正式创教后,历经三国、

魏晋以及南北朝,在短短的数百年间,全国大大小小的农民起

义竟多达上百次。而在这些起义者当中,为什么又往往喜欢打

着道教的旗号,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一现象,不但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应

65
该说它一直伴随着历史,几乎没有间断

过。这也说明了一个核心问题,即道教

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是“深根固蒂”,

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影响力、号召力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似乎用宗

教的名义,更能煽动或蛊惑民众,以期

为自己的起义“正名”或“造势”,亦

或好像更符合“天命”

农民起义,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这是中国也是世界史的一

种现象。从历史、客观、唯物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是无可

厚非的。但从宗教的发展上来审视这一利弊,则应该说“弊大

于利”。正是因为道教被一次次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虽

然道教的思想、义理以及科技等,对历朝历代作出了巨大的贡

献,但是又往往得不到统治者真正意义上的重视和支持,而是

采取一手提、一手放的双重政策,既利用又控制。

反观历史,每一次的起义及其口号,多是不同的,即有反

对统治腐败黑暗的、有报仇复国的、有做皇帝梦的、有为利益

驱使而暴乱的、更有为了一个女人而掀起战争的。这些形式虽

殊,但也有共同处,即他们希望借此“神力”来达到目的。因

此道教作为华夏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数千年的“神仙信仰”,

66
无疑,道教就成为了他们最有利用的价值和条件。这也就是中

国历史上及世界史上,为什么起义、战争,往往都和宗教掺和

在一起的原因。

35、陆修静对后世道教做了哪些贡献?

陆修静,自符德,号简寂,公元 406-477 年,乌程(今浙江

湖州)人。南北朝时期著名道士、改革家、南天师道的创立者。

陆修静少年时喜好文籍,

先以习儒而旁究象纬络谶河

图之术。因不满家庭士族官僚

的世俗生活,遂隐居云梦山修

道。

据《简寂观碑》所载,公元 461 年,陆修静从京都云游至

江西九江,因仰慕庐山胜境,遂选择了庐山东南麓金鸡峰,并

开始修建道观,命名太虚观。从公元 461 年至 467 年,他收徒

布道,扩展宫观规模。太虚观的兴起,不但扩大了庐山道教的

影响,亦为他开创南天师道奠定了基础。

泰始三年(公元 467)宋明帝命江州刺史礼请陆修静天师赴

京讲道。在京期间,朝内大臣无不虔恭闻法,后宋明帝突患重

疾,陆天师又率众设坛做法建醮,宋明帝病愈信道日甚,也引

得朝野震动。

67
陆修静一生对道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曾针对江南天师

道组织的混乱局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造,并搜集整理道经,制

定道教斋醮科仪。他认为“斋醮是求道之本”,主张“身为杀盗

淫动,故役之以礼拜;口有恶言,绮妄两舌,故课之以诵经;

心有贪欲嗔意之念,故使之以思神”。并说,用此三法,洗心净

行,心行精至,斋之义也。他在总结前代斋仪的基础上,制定

了“九斋十二法”的斋醮体系,并撰述一系列斋戒仪范之书,

从而使道教斋法不仅有了系统的仪式戒科,而且还使斋戒仪范

的理论更加完备。陆修静天师在整理道教经典的同时,还创造

了“三洞、四辅、十二类”的道教典籍分类体系,为隋唐以后

历代整理道书,编修“道藏”所沿用奠定了基础。

江南天师道,经过陆修静的整顿和改造,道经的搜集整理

以及制定道教斋醮科仪,推动了南朝旧道教的改革和士族道教

的形成。他的“南天师道”与北魏寇谦之改革的“北天师道”

一样,在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36、“山中宰相”是谁及其贡献有哪些?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公元 456-536 年,丹阳

秣陵(今江苏南京人)。道教思想家、著名医学家、博物学

家、书法家。

68
据《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记载:

陶弘景出生于一个颇有声望的世族

家庭,说他幼有异操,年四五岁乃好

书,九岁即读《礼记》、
《周易》、
《春

秋》、
《论语》、
《孝经》、
《尚书》等经

典之作。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

研读,遂有养生、出世之志。十五岁

时作《寻山志》以表明他的隐逸情趣,不为物累的脱俗归真

的志向。

公元 502 年,萧衍篡夺了齐朝政权,之后和大臣们商定国

号的事,但始终得不到统一的意见。陶弘景遂按易象推算,建

议国号为“梁”,同时又为梁武帝推算出登基的日子和时辰。从

此以后,梁武帝每遇大事,必派人快马加鞭去向他请教。后梁

武帝盛意邀请其出山辅政,他却画了两头牛送去,一头牛在水

草边自由自在的饮水啃草,一头牛带上金笼头被人牵着鼻子走。

梁武帝看后,知道他的志向不在官场,遂只好作罢。自此,世

人便尊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一生著述颇丰,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并对

天文历算、地理方物、医药养生、金丹冶炼等都有论述。据统

计他的相关作品多达七八十种,至今尚存的有《真灵位业图》、

69
《真诰》、《登真隐诀》
、《导引养生图》、《养性延命录》、《本草

集注》
、《肘后百一方》
、《陶隐居本草》、《药总诀》、《集金丹黄

白方》
、《合丹药诸法节度》、
《太清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

《帝代年历》、《华阳陶隐居集》等。其中《真灵位业图》将道

教信奉的天神、地祗、五岳四渎诸神按等级排定了座次,构成

了一个等级有序、层次分明的庞大而完整的道教神仙谱系。

陶弘景在养生学方面强调,养神当“少私寡欲”
、“游心虚

静”、“息虑无为”的主张。同时还要调节喜怒哀乐情绪,防止

劳神伤心。在炼形方面他要求必须“饮食有节,起居有度”避

免过度辛劳和放纵淫乐。

陶弘景对金丹冶炼方面尤为重视,他从梁天监四年

(505-525)进行了长达 20 年的炼丹实践活动,在获得丰富炼丹

的基础上,他总结并撰写了《太清诸丹集要》、《合丹药诸法式

节度》
、《集金丹黄白方》、《炼化杂术》等重要著作。其炼丹成

就,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后世本草学,推动古化学、冶炼学的进

展具有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陶弘景还是我国医学本草学发展史上贡献最大的著名的医

学家之一。他主张治病,要因人而异,即男女、老幼、虚实、

环境的不同,病因、病理即有很大区别和相对诊断及治疗。他

还首次将《神农本草经》中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改为按照

70
药物在自然界中的属性分类。并将药物分为玉石类、草药类、

木质类、虫兽类、果蔬类、米食类,有名未用类等七大类。此

外,他还最早提出了“诸病通用药”名目,列举出 80 余种疾病

的通用药物,这不仅给医生处方用药带来方便,而且开创了按

药物主治作用进行分类的先例。同时他还规定了丸剂、散剂、

膏剂、汤剂、酒剂的制作规程,考订了药用的度量衡。

陶弘景在天文历算和地理学方面也有很多论述及贡献。他

曾经制作浑天象一台,高三尺左右,地居中央,天转而地不动,

无论二十八宿度数,七曜行道昏明,中星见伏早晚,以机转动,

都与天相会合。他曾认真校对从三皇时起,及至《汲冢竹书》

共 50 家的年代历书,编撰成《帝代年历》五卷。此外,他还著

述有《古今州郡记(即地图、地理知识)》三卷,《西域图》一

张。为后世的天文、历算、地理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陶弘景还在书法方法、冶炼铸造方面均有丰富的论述和造

诣。他是道教史上最有声望的而且具有多才多艺的一位高道,

他为我国的古化学、冶炼学、医药学、养生学以及天文历算等

做出了巨大贡献。

37、皇帝“执弟子礼”而不愿入仕求禄的高道是谁?

王远之,字广德,又名远智,公元530-635年,隋唐著名道

士,琅琊(yá)
(今山东临沂)
,后迁徙扬州(今江苏江宁)人。

71
王远之出身名门官宦世族家庭,自幼聪明机

敏,博览群书。后拜宗道先生臧矜为师,又随陶

弘景等学习道教经典及修炼之法,不久隐居深

山,开始了他的修道生活。

是年,隋炀帝杨广,采取弑父杀兄的手段篡

夺了皇位。后于公元611年,亲自率军东征高丽,

途中他派近臣迎请王远之。在涿郡临朔宫,隋炀帝为表他的虔

恭迎请之心,遂向王远之行弟子之礼,向他请教。隋大业十二

年(公元616年)隋炀帝二次巡游江都,一路上声势浩大,千艘

大船浩浩荡荡离开洛阳,从大运河南航扬州。巡游队伍奢侈豪

华,把沿途人民搅得鸡犬不宁、倾家荡产。

王远之深知杨广弑父杀兄、欺嫂霸妹,而且腐败专横,此

次离京必遭大乱。他预知太原留守李渊父子,为人诚信可亲,

将来必有“太平天子”之位。其遂北上太原,向李渊“密传符

命”。后李渊按照他的符命行事,一步步的得心应手攻入京城,

夺得天子之位,建立了唐朝。

唐高祖建国后,不忘符命之恩,遂授予王远之为朝散大夫,

赏赐金缕冠和紫丝霞帔,声名震动朝野。王远之不爱世俗荣华,

遂辞退而赴茅山继续修炼。

王远之在茅山修炼期间,秦王李世民曾数次前往拜见。数

72
年后,李世民登上皇位,遂派人将王远之迎请至京城,重加俸

禄。王远之仍称年老体迈,不愿做官,并坚持要归隐茅山静修。

太宗李世民只得依从,遂派人护送回山。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太宗为王远之在茅山修建了太平

观,并降圣旨说:
“先生操履夷简,德业冲粹,摒弃尘杂,栖志

虚玄,吐故纳新,食芝饵术,念众妙于三清之表,返华发于百

龄之外,道迈前烈,声高自古,非夫得秘诀于金坛,受幽文于

玉芨者,其孰能与此乎!”

王远之历三朝而宠不衰,为三帝王讲经谈玄而论道,他的

言行举止,处世平淡,为后世的道教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8、是哪一位道士推动了大唐的“贞观之治”?

魏征,字玄成,公元580-643年,馆陶

(今河北)人。唐朝卓越的政治家,著名

道士。

魏征,少时丧父,家境贫寒。但他胸

怀大志,尤喜读书,后出家为道士,很早

即接受了道教思想。隋朝末年,他曾参加

了瓦岗军起义,后辅佐李世民治理国政。

据史书上说,魏征性格耿直,敢于直言犯上,深得太宗器

重。唐太宗在魏征的竭诚进谏和精心辅佐下,对政治、经济、

73
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采取了许多新的治国

方略,如重视人才、薄赋轻敛、戒奢以俭,偃武修文等。使社

会、政治稳定,生产、经济迅速发展,民族融洽、歌舞升平,

人民安居乐业,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史称“贞

观之治”的大唐盛世。

39、 药王孙思邈对后世的贡献是什么?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京兆华原(今

陕西耀县)人,唐朝著名医学家、炼丹家、

养生家。

据史书记载,孙思邈从小勤奋好学,七

岁读书,每日能背诵一千多字,有“神童”

之称。二十岁已精通诸子百家学说,融汇三

教,尤其擅长天文、历法、占卜等术。

关于孙思邈的学医经历,据《千金药方》自序所说:
“其自

小体弱多病,又看到周围百姓为病折磨而死的惨状,遂萌生了

精研医道的决心。

孙思邈一生刻苦钻研,他将唐以前所流传下来的各种药方

及自己行医的验方,同时又广泛收集民间的各种药方及经验,

遂著成了闻名于世的医学宝典《千金要方》。

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三十卷,内容极为丰富,分医

74
学总论,妇人、少小婴孺、七窍、诸风、脚气、伤寒、内脏、

痈疽、解毒、备急诸方、食治、平脉、针灸等,共计二百三十

二门,收方五千三百例。其中,该书还首创“复方”的先例,

如《伤寒论》的体例是一病一方,而他在《千金要方》中发展

为一病多方,还灵活变通了张仲景的“经方”。他有时两三个经

方合成一个“复方”,以增加治疗效果;有时一个经方分成几个

单方,以分别治疗某种疾病。这是他对医学的重大建树,也是

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

《千金翼方》是孙思邈对《千金要方》的补编书。此书共

三十卷,其中他将唐代以前本草书中没有记载的810余种药物,

进行考证和实践,并补充了很多方剂和治疗方法。《千金翼方》

和《千金要方》两部书,合称为《千金方》。《千金方》是唐以

前医药成就最全面、最有价值的系统总结,它是我国现存最早

的医学类书。

《历代名医图赞》说:
“唐孙真人(真人,即对高道的称谓),

方药绝伦,扶危拯弱,应效如神”。宋代郭思高度评价《千金方》

时说:
“世皆知此书为医经之宝”。清代医学家徐大椿说:
“用意

之奇,用药之妙,亦自成一家”。

随着盛唐文化的对外交流,
《千金方》也随之走向国外,深

深影响了诸如日本、韩国、朝鲜的汉医文化。

75
此外,孙思邈还有许多独特的贡献,如:对脚气病的观察、

研究及治疗。比欧洲于公元1642年开始作脚气病的研究早了整

整一千年。

孙思邈在炼丹活动方面,他总结了唐以前的炼丹方式、方

法、用药及配方等,最后提出了“硫磺伏火法”的论述和方法。

对我国“火药”的发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40、唐朝“智多星”指的是谁?

徐茂公,原名徐世绩,字懋(mào)功,

后赐封李姓,公元594-669年。曹州离狐

(今山东东明)人,唐朝名将、著名道

士。

据史书说,徐茂公曾拜隐逸之士学

习道术,故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

推算他人身前身后之事,精于谋略和行军布阵,人称“神机

妙算”先生。

徐茂公足智多谋,善于借时制胜。他的军事才学被唐太

宗极为赞赏,尝说:
“古之韩(信)白(起),卫(青)霍(去

病)岂能及之”。还被太宗誉为国之“长城”。

徐茂公一生信道、奉道而行道,常教人知足寡欲,谦虚

退让,对功名利禄看的很淡。每次战后所得朝廷封赏,他都

76
分发于手下将士,并常言:“我是山东一田夫耳”。

徐茂公去世登真后,唐高宗悲痛地流泪为他送别,并说:

“绩奉上忠,事亲孝,历三朝未尝有过,性廉慎,不立产业。

今亡,当无赢资。有司其厚赗(fèng)恤之”。唐高宗遂按照汉

代卫青、霍去病的坟墓样式安葬徐茂公,以表他对大唐的丰功

伟绩。

41、李淳风对后世的贡献主要有哪些?

李淳风,字道之,公元602-670年,陕西

歧州人,祖籍山西太原。唐朝著名道士,天

文学家、数学家、阴阳家。

李淳风的父亲李播,曾为地方官吏,后

因不得志遂弃官而为道士,他曾注《老子》,

撰写《方志图文集》十卷,并作《天文大象赋》等。这些。对

李淳风一生的学术取向无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重大作用和影

响。

李淳风少年时拜至元老道长为师,学道于天台山,精通道

法、占卜、天文、历法、阴阳五行等术数。

他的传世名著《乙巳占》是一部综合性的占星著作,其中

保存了许多现已失传的古代文献资料,书中他对风力的大小做

的分级是清晰而科学的,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给“风”定级

77
的人。

李淳风在为太史令管理典籍,天文、历法、祭祀、修志期

间曾预测“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为天下”,唐太宗为此深为

忧虑,便密询他是否果有此事,他说:
“臣仰稽天象,俯察历数,

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为亲属,自今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太

宗又问他,如果将可疑者都杀掉,能否幸免此难?他回答说:
“天

之所命,人不能违也。王者不死,徒多杀无辜”
。李淳风以天命

不可违的说教,制止了太宗的屠杀计划,武则天得以活命。历

史证实了他的预言,于是李淳风和袁天罡(gāng)被时人称为“东

方双绝”。

李淳风对天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撰写了著名的《晋书》、

《隋书》中的《天文志》
、《律历志》和《五行志》,将历代累计

下来的天文知识按一定的次序进行了整理和分类,以此编成《历

代天文律历志汇编》一书。同时他制造了中外闻名的世界上第

一台天文观测仪器──浑天仪,并写出了一部世界天文史上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太初历》

在数学方面,他注释和校订了《算经十书》,其对数学的“定

式”和发展做出了详尽的算数方法和科学的计算程式。此外,

他还写了一部《演齐人要术》,其中他提倡的“农道合修”思想,

对后世研究农桑之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理论。同时也为道

78
门中以“农道合修”提供了修行内核和基础。

42、盛唐的大“预言家”是谁?

袁天罡,益州(今成都)人。其擅长占卜术,为大唐预言

家,天文学家,一生著有《六壬课》
、《五行相书》等。

袁天罡曾跟随唐著名道士李淳风、孙思邈学习术数,医药、

相术等。

传说袁天罡为李渊父子相过面,也曾给武则天算过。他的

“代唐者,必武氏”的预言为千古传诵。

袁天罡为唐朝司天监(即管理天文台的官长),为大唐撰定

历法,颁布历书以及观察星体,气象的变化等,以此测定气候、

四时变化及国运吉凶等。

袁天罡与其师李淳风合作,经过长期研究、推算、著作了一

部至今应运的《推背图》。《推背图》的预言,主要是对中国治

乱兴替之间的重要事件而作出的,由唐开始一直预言到未来的

世界大同,当中共包括六十象,
“六十”代表着循环周而复始的

意思,它的奥秘性与应验性在中国历朝历

代都广为盛传。

43、著名学者司马承祯对道教的贡献是什

么?

司马承祯,字子微,自号白云子,公

元 647-735 年,洛州温(今河南温县)人。
79
唐代著名道士、道教学者、内丹养生家、书法家。

司马承祯 21 岁入道,拜著名高道潘师正为师,学习符箓、

辟谷、导引、服饵等术。

司马承祯曾先后多次被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诏入京城

讲经说法。并同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

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十人,先后往来赋诗论道,意气相投,

遂结为“仙宗十友”。

他擅长书法,尤精篆隶,自成一体,号称“金剪刀书”。唐

玄宗曾让他用三种字体书写《道德经》,刊行于世。司马承祯在

内丹修炼方面,他主张将入道、修道、得道,依次分为“五渐

门”和“七阶次”,循徐而渐进 。
“五渐门”即斋戒(指浴身和

洁心)、安处(指深居静室)、存想(指收心复性)、坐忘(指物

我两忘)、神解(指万法通神),称神仙之道,五归一门。
“七阶

次”即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他重视

服气,养神的内丹修炼,并以此作为成仙的途径和方法,这是

对唐代道教外丹修炼的一种转变,开启了五代、北宋内丹之先

河,并对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司马承祯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天隐子》、
《坐忘论》、
《修

真秘旨》、《服气精义论》、《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道体

论》、《上清含象剑鉴图》等。

80
司马承祯一生淡泊名利,一心向道,为道教的继承和发展,

理论创新等,作出了极大贡献。他羽化登真后,唐玄宗闻之下

诏说:
“混成不测,入寥自化。唯独立有象,而至极则冥。故王

屋山道士司马子微,心依道胜,理会玄远,遍游名山,密契仙

洞。存观其妙,逍遥得意之场;亡复其根,宴息无何之境。因

以名登真格,位在灵官。林壑未改,通霄以旷,言愈高烈,有

怆于怀,宜赠徽章,用光丹箓。可银青光祿大夫,号真一先生”。

并御制碑文刻于桐柏山顶。

44、著名诗人贺知章是“道士”吗?

贺知章,字率真,号石窗,公元

659-744年,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唐朝著名诗人、道士、书画家。

贺知章出身贫寒,以至孝闻名乡里。

37岁时考中状元,官至集贤院学士、礼部

侍郎、秘书监等。他爱才若渴,热心提

携诗坛后辈。当李白还是一介布衣来到京城后,举目无亲,前

途渺茫的时候,遂作了一首《蜀道难》。后被贺知章读后,赞叹

不已,称他为“谪仙”下凡。遂向皇室推荐李白,唐玄宗极为

重视,任为翰林。

贺知章高逸豁达,擅长书画,尤喜饮酒作诗,与司马承祯、

81
陈子昂、宋之问、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

自己则号称“四明狂客”。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赞他“知章

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可见其率真与旷达。

天宝三年,贺知章见李林甫把持朝政,不愿与其为伍,遂

辞官做了道士。并奏请唐玄宗为他的村宅赐名为“道士庄”,他

的家为“千秋观”。他在回到故乡的时候,感慨万千的写了《回

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

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

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表达了他的眷恋故土

强烈而复杂的情怀。

贺知章入道后,对李白的影响很大,他也在齐州受道箓,

正式成为道士。

贺知章的书画作品传世的不多,现能见到的只有草书《孝

经》和楷书《龙瑞宫记》等。其用笔酣畅淋漓,点画激越,粗

细相间,虚实相伴;结体左俯右仰,随势而就。他的草书风格,

拉开了盛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序幕,对后世

以深远影响。

45、吴道子与道教有怎样的情结?

吴道子,公元680-759年,河南阳翟(今

禹州市)人。唐朝著名画家,有“画圣”

82
之称。历史上道教称其为“吴道真君”、“吴真人”。

吴道子,少孤,曾拜高道贺知章为师,学习书画艺术及诗

赋等,因其深信“黄老”道学,后改名为“道玄”。据说,吴道

子对书法兴趣不大,故一直没有太大长进,而他对绘画则一点

就通,遂专攻一技,没有多久便名噪京城。唐玄宗听说他画画

好,便召为内教博士,在宫廷作画。

吴道子一生,主要从事宗教壁画(即神仙画)的创造,作

品以道教、佛教题材为主。他是道教神仙人物境界绘画的始祖,

故历代道教绘画神仙题材的,莫不以其作品为范本。

他的巨幅《五圣朝元图》是最有影响的道教作品之一。
《五

圣朝元图》是吴道子画在洛阳邙山老君庙东西两壁的神仙画卷。

东壁是:
“东华天帝君、南极天帝君、扶桑大帝”及其部众;西

壁是“西灵天帝君、北真天帝君”及其部众。他的神仙画风格,

一直影响到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如北宋武宗元的《朝元

仙仗图》、元代永乐宫壁画、明代法海寺壁画等。

宋代大文豪、书画家苏轼,曾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

说:
“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

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他画人物,如以灯取影,

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术,不

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

83
地,运斥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己”。

唐朝天宝年间,吴道子的画,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一幅

画能值二十石(dàn)米。玄宗知道后,给他赠了一个美名“封

笔吏”。从此以后,没有皇帝的圣旨,他便不能随意作画。吴道

子一气之下,告病回到了故乡阳翟。他说,我不懂的丹药的烧

炼,故不可轻易触及。遂在老家和几个窑工一起烧制起了瓷器,

即后来名扬海内外的“钧瓷”

46、李白是“道士”吗?

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公

元701-762年,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人。唐朝著名诗人,道士。

相传李白的出生不同寻常,他的母

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而生,因此给

他取名李白、字太白。长大后的他确有

“仙气”,常漫游天下、学道练剑;饮

酒作诗,豪迈任侠;尚才轻物,笑傲王侯。

李白之所以能成为世人皆知的一位大诗人,还有一个传奇

的典故。说他小时候不用功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便悄

悄溜出去玩耍,当他走到山下一小河边时,见一位老婆婆在石

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
“老婆婆,您磨铁棒做

84
什么呢?”老婆婆说:
“我在磨绣花针”。李白很惊讶地又问:
“这

么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老婆婆

笑了笑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

针。
”李白听后,想到自己不用功读

书,心中惭愧。从此以后,李白发

奋攻读,终于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继

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

李白的一生是离奇而坎坷的,他受儒家“达则兼济”思想的

影响,希望能够安社稷、济苍生。但事与愿违,仕途上的不顺,

官场上的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秉性刚正不阿的他,岂能甘愿

为尘,故不久便隐居山林,并在安陵受道箓当了道士。如他在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任我不得

开心颜”蔑视权贵,孤傲王侯的个性,展露无遗。

他受道箓后,就开始学习烧炼外丹和内丹的功夫,同时还

写了大量的隐居与修炼相关的诗。如:《山中问答》:“问余何

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

天地非人间。”以及《元丹丘歌》
、《题元丹丘山居》、
《赠嵩山焦

炼师并序》等。

李白的一生,是辉煌的、积极的,同时又是孤独的、无奈

85
的。我们从他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迈

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从“天生我才必有用”

的自信到“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郁闷。可以看出,诗

人内心世界的激情与漠视王公贵族的任侠洒脱的秉性。

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曾称赞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

极之表。”贺知章则称他为“谪仙下凡”。杜甫吟诗说他“自是

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的确,在中国文学史上,“诗

仙”二字,仅李白一人可当之。

47、历史上第一位定居并开发澎湖的“道士”是谁?

施肩吾,字希圣,号华阳子,公元

780-861年,新城县贤德上施家人。唐朝著

名诗人、道士(别号栖真子)。

据史记载,施肩吾于宪宗元和二年

(807)考中进士,任江西观察使。后学道

于洪州(今南昌)西山之游惟观(今万寿

宫),晚年率领他的族人一同渡海赴澎湖列

岛(今台湾)定居和开发。

关于施肩吾的赴台定居和开发,据《续修台湾府志》中,

有他的一首《题澎湖屿》诗:“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

里。 黑皮年少学采珠,手把生犀照盐水”
。这首诗描写了他的

86
族人和当地居民一起生活、劳动的情景。他的另一首《感忆》

诗中写道:
“暂将一苇像东溟,来往随波总未宁。忽见浮云归别

坞,又看飞雁落前汀”。则生动地记述了他们一行东渡澎湖的心

情及领略到大海的壮丽风景。另一首《赠友人归武林》说:
“去

去程何远,悠悠思不穷;钱塘江上水,直与海潮通。”道出了诗

人与友人的情谊,同时他又借朋友而去,来抒发自己对故乡的

思念。他的诗,对后世文人的词赋影响很大,被誉为我国最早

的海疆诗。

施肩吾定居澎湖后,给当地带去了先进的科学、经济、文

化知识,传播开发了农业生产,改变了澎湖当时的单一的采集

经济。使得澎湖列岛经济、农业、道教文化等迅速发展。

历史上留传下来的,有关他的诗歌及道教著作极为丰富。

主要有《西山集》十卷;
《全唐诗》收录他的诗多达 196 首;
《万

首唐人绝句》诗集有他的作品也多达 151 首。道教著作主要有

《西山群仙会真记》
、《太白经》、《华阳真人秘诀》、《黄帝阴符

经解》
、《钟吕传道集》
、《三住铭》一卷和《座右铭》等。

48、“黄粱美梦”是什么意思?

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山西芮城人,唐末著名道士、

诗人、养生家。道教“八仙”之一。

据传,吕岩弱冠之时即通晓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被地方

87
称为“神童”。然而连续三年的考试,都与金榜无缘,他遂生隐

遁之念。

吕祖成仙得道,济世度人的故事,从

宋初一直延续至今,可谓家喻户晓。其

中,在他未成道之前,有一个“狗咬吕

洞宾,不识好人心”的典故很有意义。

说:吕岩有一个好朋友,叫苟杳(yǎo),

苟杳因父母双亡,家庭贫寒而无钱读书。

吕岩深知他为人忠厚善良,而且勤奋好学,遂把他接到自己家

中住宿、生活、供他读书习文。

一天,有人来到吕岩家里,说要给苟杳订一门亲事。吕岩

一听,深怕苟杳为贪恋床第之欢而误了前程,连忙推却。可苟

杳知道后,非常高兴愿与结亲,吕岩没有办法也只得同意,但

提出一个条件:“结婚头三晚,我要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

听大吃一惊,非常生气,但又想这么多年人家一直供着自己住

宿、生活,学费等。常言说:
“寄人篱下,怎得不低头”
,在说

结婚的花费还得人家出呢!思前想后,还是咬咬牙答应了。

结婚这天,吕岩喜气洋洋,而苟杳却无脸见人,躲到一边

去了。到了晚上,客人散尽,吕岩走进洞房,见新娘子倚床而

坐。吕岩不去掀新娘子的红盖头,而是坐在灯下埋头读书,一

88
连三晚都是如此。到了第四晚,苟杳走进洞房,看见新娘子正

在伤心落泪,低头埋怨说:
“郎君为何一连三晚都不上床,只顾

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亮而去,莫非嫌我不成?”

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新娘子抬头一看,也大吃一

惊,怎么丈夫换了个人?半天,苟杳才恍然大悟,双脚一跺,

仰天大笑:
“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以此来激励我啊!”

几年后,苟杳果不负重望,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又过了几

年,吕岩家不幸遭了大火,全部家财化为灰烬。没办法,只得

去找苟杳帮忙,兄弟多年不见,自是悲喜交加,但一连数月过

去了,苟杳只管好吃好住,对拿银子,重建家园的事,只字不

提。吕岩很生气,不由仰天长叹:“人情薄如纸,一阔脸就变,

滔滔然天下皆是也!”遂不辞而别。

回到家乡,吕岩远远就见自家临时搭建的破茅屋换成了新

瓦房。走进家门,更是惊讶,厅院里停放着一口棺材,他老婆

正在放声痛苦。吕岩纳闷,遂问:
“你这是哭谁呢?”老婆回头

一看,惊恐万状:
“你是人,还是鬼?”吕岩更觉诧异,后经询

问才知道。原来他离家不久,就来了一帮人给他盖房子,前天

中午又有一帮人抬来一口棺材,说吕岩在苟杳家得重病去逝了。

这时,吕岩明白了,原来都是苟杳搞的鬼、玩的把戏,遂操起

利斧,狠劈棺材,棺材劈开了,可里面竟是金银和布帛,还有

89
一封信。吕岩打开信,上面写道:
“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

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
”吕岩如梦初醒,

苦笑一声:
“贤弟,你帮的我好苦啊!
”这就是俗话常说的,
“苟

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典故。后人将苟杳与“狗咬”相传,

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关于“黄粱一梦”的典故,是说吕岩受真人钟离权的点化。

“吕岩遇真人钟离权,俩人在客栈谈玄论道,不觉已半夜时分,

钟离权说肚子饿了,就亲自架灶煮起了黄粱(小米)粥,而吕岩

则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在“梦里”
,他状元及第,之后又平步

青云,官位一路攀升,还娶了两个达官贵人的女儿,他们和睦

幸福,生儿育女,后来又成为当朝宰相,权势显赫无比,富贵

荣耀。然而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突然间祸从天降,其被重罪

抄家,妻儿老小被流放边陲,只剩下自己一人贮立于风雪之中,

无限孤凄,令他暗自伤心长叹……突然间,他从噩梦中惊醒。

这时,钟离权笑着对他说:‘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xū)’。

吕岩知道站在面前的是仙人,遂恭拜钟离为师。”这就是“黄粱

一梦”的来源。后来吕岩又经“十试”皆不动心念,钟离祖师

遂向他传授了“金液还丹法”
,后又学“天遁剑法”等。

吕岩随钟离祖师“学道、悟道、修道、成道”后,云游天

下,应时显化,到处度化苦难、有缘之人。

90
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关于吕祖的诗赋很多,其中多以内丹修

炼及劝人向善的为最。如《直指大丹歌》、
《敲爻(yáo)歌》、
《渔

父词》一十八首、《谷神歌》、《寄白龙洞刘道人》、《五言》等。

49、杜光庭对道教的贡献有哪些?

杜光庭,字宾至,号东瀛子,浙江缙

云人,一说长安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

道教理论家、斋醮科仪集大成者。

据《古今图书集成》及《全唐文》记

载,杜光庭于唐懿宗咸通年间举进士不

第,遂入天台山修道,为陶弘景的七传弟

子。后因其学贯古今,声振朝野,而被召为“皇子师”
,赐号“广

成先生”、“谏议大夫”
、“蔡国公”等。

杜光庭在辅政及修炼的同时,著述不辍,其对道教各派的

教义均作了深入的研究,对道教的理论、科仪的整理、发展等

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道教神仙传记的编撰方面,其主要有《神仙感遇记》、
《墉

城集仙录》、《录异记》
、《道教灵验记》等。同时,他又广泛收

集全国各大名山及河、海、川、漠等神仙遗迹及洞天胜境等,

编辑成《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这部传记对研究道教及我国地

理、历史、文化、风俗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91
在注释道教经典方面,他撰有《道德真经广圣义》五十卷、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等。在道教斋醮科仪的整理及编

撰方面,其代表作是《道门科范大全》。此书删定各种科仪汇为

一辑,达八十七卷。经校定后的斋醮科仪,内容更加丰富、详

实、简接,为历代道教徒所重视并一直沿用至今。

50、道教在唐代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唐朝,在我国历史上,无论在政治体制、社会稳定以及科

技创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各个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开明。以唐太宗为

例,太宗皇帝采取的治国方略,

是“君无为而臣有为”、
“亲忠良

而远奸佞”并能“率先垂范”、
“以

身作则”、
“任人唯贤”等。以此

打破传统封建王朝的“专制、暴政”制度,最终取得了史称“贞

观之治”的大唐盛世。

二、重科技创新。在唐朝政权的大力重视和扶持下,各方

面的科学技术,均有巨大发展。如:天文、医药、农业、金属、

制造业、冶炼、军事(以火药发明为代表)等,均呈现出了空

前的发展和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又为大唐的繁荣与昌盛奠

92
定了雄厚的物质

基础。

三、重视传统

文化。常言说:
“民

族的,才是世界

的”。在唐代,这无疑得到了具体的验证。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

和提倡,我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时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

的局面。如: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古文化(诸子百家)、宗教

以及书画艺术、养生(武术)文化、建筑、雕艺、音乐、诗词

歌赋等等。这其中,他们又以最古老的“道”文化为最。从唐

建国之初,高祖李渊就颁布了《先老后释诏》,即:“全国以道

教为首,儒教次之,佛教最后”
。并命天下学子、百官学习《道

德真经》从此钦定了道教作为“国教”的地位。

纵观大唐数百年,他们均以“民族文化,高于一切外来文

化”、“民族精神即为中华脊梁”为主线。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政

策,贸易、文化相互交流,互通为战略。达到了“十方宾服,

四夷来朝”的盛世王朝。

51、唐代有几位“公主”当了道士?

由于唐政权对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道教作为我国固有的

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无疑受到皇室的青睐与信奉。

93
“公主”做女冠当道士,在唐代认为是

及其荣耀的。如:武则天最钟爱的女儿太

平公主,为了给外婆追悼亡灵,就拜师入

道;武则天驾崩后,唐睿宗就把西城公主

和隆昌公主度为道士,为死去的武则天追

福。两位公主成为道士后,分别取了道号,

西城公主为“金仙”、隆昌公主则为“玉真”。唐睿宗还在京城

分别给她们修建了金仙观和玉真观。之后,她们两人又去四川

青城山修炼,羽化后,即葬于此山。

52、唐代炼丹术的兴盛与转型是什么原因?

中国炼丹术源于黄帝(曾铸鼎于荆山,开始炼制丹砂,进

而提炼出“黄金”),之后历经春秋战国、先秦两汉以及魏晋南

北朝的大力发展,至唐代已经相当成熟。其中,火法炼丹和水

法炼丹又有新的成就和发现,用药的品种大为增加,所用的植

物类药也开始增多,实验操作也

更为复杂、科学、进而达到了鼎

盛。

唐代著名的炼丹家以孙思

邈为最,李白、白居易、韩愈、

柳宗元,杜牧等人亦嗜之不倦,炼制不辍。

94
众所周知,炼丹术实为中医学、药物学、化学和冶炼学的

综合体。当炼丹家发现服食丹药也不能飞升成仙的情况下(当

时都相信服药成仙的理论)
,即对外丹的作用和功能(服之过量,

还有副作用,和现代医学用药观念相同)产生了怀疑。唐朝末

期,以钟离权、吕洞宾所倡导的内丹术(即修炼自身的精、气、

神)为代表的“钟吕金丹道”
,由此而兴起。

随着“内丹术(相对外丹而言)”理论与功法的发展,这一

修炼途径和方式方法,又积极地促进和推动了我国的气功、武

术的兴盛和发展。

53、中国“理学”的奠基人是谁?

陈抟(tuán)
,字图南,号扶摇子,公元

871-989 年,河南鹿邑人。五代及宋著名高道、

哲学家、道教理论家、理学奠基人。

陈抟,自幼敏学好进,十五岁即通晓儒家

学说及道教玄理,能书善文且精医卜星相之

术。

据传,陈抟在武当山隐居修炼长达二十多年,善于养生,

精于辟谷,能经年不食。后赴华山云台观修炼,常与谭峭、吕

洞宾、钟放等人谈道论术,切磋玄理。

“睡功”又称“龙蜇(zhē)法”
,是陈抟老祖修炼的一套

95
静养功法,他常能一睡数月而不醒,犹如冬眠蜇伏而不知饥饿、

不知岁月。

周世宗闻其名,被请入宫中问以道术,他回答说:
“皇上为

四海之主,应该以治国安民为念,怎能留意黄白升仙之事!”周

世宗遂赐其号为“白云先生”。赵匡胤登上大宝后,也邀请他入

宫问以治国之道。他献“杯酒释兵权”之策。又问以国家之后

的事,他说:
“一汴、二杭、三闽、四广。
”众人不解其意,但

最后历史证明了大宋王朝的更迭与变迁。即:一建汴京,二建

杭州,结局是三逃福州(闽)
,四绝崖山(广)。宋太宗杀兄(宋

太祖)夺位登上皇位后,害怕天下人不服,想借陈抟之口,宣

传他的“君权神授”,但却遭到回绝。后又请教他如何治国安民,

陈抟只说:
“远近轻重”四字(即: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

万民、重赏三军)。太宗特别高兴,特赐号“希夷先生”

陈抟在历史上有“天才”、
“全才”

之称。他集政治、哲学、道学、社会科

学、书法、医学、棋艺于一身。他首绘

“太极图”、
“先天方圆图”、
“八卦生变

图”等一系列《易》象图式,并发表“太

极阴阳说”。宋代大儒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张载的《太和论》、

邵雍的《皇极经世》
、程颢(hào)
,程颐(史称二程)、朱熹等

96
人的《易传》,均是学习和研究陈抟的“太极文化”,而最终形

成了宋代“理学”。

陈抟老祖还著有《龟鉴》、
《心相篇》、《易龙图序》、《正易

心法》
、《三峰寓言》、
《高阳集》
、《钓潭集》、
《木岩集》、
《诗评》

等。其中《易龙图序》(龙图,即:“河图”、“洛书”的简称),

因在历史上只有这方面的记载,而没有图式形象,故两汉时期学

者们为此争论不一,陈抟老祖将道学文化,用言简意赅的图文

罗列方式方法推出后,人们才知道“龙图”是一个物象数理起

源图示。后来科学界也认定“河图为数学之母,数学是科学之

母”。
(泛指我国历史上的数学及科学,不仅仅指宋代)。南宋数

学家秦九韶在《术数九章》自序中就说:
“自爰河图洛书,八卦

九畴”,以此可见,其中之真谛。

54、道教供奉的“妈祖”是谁?

林默娘,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

(960)
,福建湄洲人,道教尊称为

天妃、天后、天妃娘娘、天上圣母

等。为海上保护神。

据传,林默娘出生之时,红光

满室,异气氤氲。由于出生后一个

多月,从来没有哭过,故取名为默娘。她自幼聪颖灵悟,八岁

97
读书,过目不忘,喜烧香礼神。十三岁得道典秘法,十六岁又

观井得符,成人后能上观天文星象,懂医治病,常为穷人济困

疗疾,深得百姓拥戴。

林默娘成仙后,常率随从千里眼、顺风耳,乘云于岛屿之

间。如过往船舶遇难,只要诚心口诵妈祖圣号,她就会应声显

化,解救于千里之外。明圣祖朱棣以诗盛赞说:
“洪涛巨浪帖不

惊,凌空若履平地行”
。即是对妈祖圣力护佑的写照。

妈祖庙,在海内外影响巨大,从祖国东北的丹东及至天津、

山东、浙江、福建、广东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庙宇众

多,香火极盛。这其中大陆以湄洲“祖庙”闻名,台湾则“庙

不过数里既有之”,可见妈祖灵迹之盛。后随着国际的交往与文

化交流,妈祖信仰已波及世界各地。

妈祖以热爱人民、热爱劳动、见义施仁、扶危济困、安境

保民的高尚情操并以此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吸引着越来

越多人的关注与信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妈祖文

化已上升为人类传承文明、发展进步的世界性课题,妈祖也因

此在更多的时候被作为联结世界各地华人的情感纽带,成为一

位“世界和平女神”。

每年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的诞辰日,世界各地的妈祖信

仰者齐聚祖庙,而台湾则用轿抬供着妈祖巡游宝岛,所到之处,

98
焚香拜祷,香火之旺,冠于寰宇,被誉为“东方麦加”。

55、被誉为“小道藏”之“云笈七签”的编撰者是谁?

张君房,字尹方,公元 962-1030 年,

岳州安陆(今湖北)人,宋代著名道士,

道学理论家。

据宋史记述,真宗皇帝崇奉道教,

并对道书的收集和整理尤为重视。他发

现道教早期的经典著作,有的年久失修

已遭破损;有的珍贵资料被盗窃或流失民间。遂下令重新修订

经藏(zàng),进一步扩充内容。为完成这一巨大工程,真宗皇

帝特下诏把国家图书馆所珍藏的道书发送到浙江杭州,命王钦

若统领这一工程。

由于张君房文辞华美、理论深厚,在道教界威望高、德行

重,遂被这一次的修藏选定为“著作佐郎”具体负责主持这一

工作。张君房接受了帝命之后,遂在各地又精挑细选了十余位

道士,并结合苏州、越州、台州等地的旧《道藏》
(为唐时编修),

经过他们多年的努力修订、收集和整理,终于编成了当时号称

“天下第一藏”的《大宋天宫宝藏》
,全藏为 4565 卷。其内容

广博,涉及到了宋以前的道教各种经典,符图及政治、哲学、

科技、外丹、内丹、医药、音乐、书画、农业、天文、地理……。

99
《大宋天宫宝藏》的修成,标志着民族文化体系的延续和

继承。但由于卷帙浩繁,常人难以遍读和取阅。张君房遂又在

此基础上,撮其精要万余条,编辑成一部《云笈七签》共 122

卷。由于《云笈七签》为《大宋天宫宝藏》的精华、缩影,故

被称为“小道藏”。

张君房自称“《云笈七签》
,习之可以阶云汉之游,览之可

以极天人之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更赞其书“类例既明,

指归略备,纲条科格,无不兼该”。

56、《悟真篇》的撰著者是谁及其影响是什么?

《悟真篇》作者,张伯端,字平叔,

道号紫阳,公元 987-1082 年,浙江天

台人。宋代著名道士、养生家、南宗开

山祖师。

据《临海县志》说:张伯端曾做过

府吏,后因误解侍女致死,觉着自己虽

满腹经论,到头来却是如此糊涂、草率,再加上看到官场的黑

暗,痛定之后,遂决定退出官场去追求与世无争、隐逸洒脱的

道家生活。

宋神宗熙宁二年,张伯端云游至四川青城山遇真人刘海蟾,

并得受“金丹药物火候之诀”,遂专心修炼,终将感悟所成。后

100
返回浙江天台上,传徒授业,并著《悟真篇》流行于世。

《悟真篇》的精义在于内丹修炼,它将人身比作炉鼎,以

“精”、
“气”为药物,
“神”为火候,经过“炼精化气”、
“练气

化神”和“炼神返虚”三个阶段,终将成就轻健纯阳之体。张

伯端在修炼方面主张“先命后性”、
“性命双修”。强调“儒释道”

三教同源。

《悟真篇》是继承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的内丹修炼方

法和理论大行于世的。它的形成对宋以后道教的发展,特别是

内丹和养生等,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后世道教徒将《悟

真篇》和汉代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并称为“丹经之王”,

加以继承和发挥。

57、苏东坡是因何修道炼丹的?

苏轼,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公元 1037-1101 年,眉州眉

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家。

据史记载,苏东坡多才艺,集诗、

词、文、书、画并崇尚老庄清静、豁达

的精神境界,因此而服气炼丹。苏东坡

的一生是宦海沉浮、坎坷波折的一生,

几经进退,使他感到世幻无常,遂对道

教玄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01
如他在《上清储祥宫碑记》中说:
“道家者流,本出于黄帝、

老子,其道以清静无为为宗,以虚名应物为用,以慈俭不争为

行,合于《周易》,何思何虑仁者静寿之说。”

可以说,老庄返朴归真、朴素的辩证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是深远的,他曾以此做《醉香记》
、《睡乡记》反映出他的安贫

乐道、恬淡自适、随遇而安的观念。苏轼晚年喜读陶渊明的“田

园诗”,以此更体现出了崇尚质朴、不慕荣利、傲视王侯的心境。

苏东坡对道教养生功法可谓情有独钟。他的弟弟苏辙因气

血亏损,加之消化不良而引起的常年咳嗽、面黄、无力等。后

随道士练习服气、辟谷等养生法而得痊愈。苏东坡也效仿其弟,

遂到天庆观拜师学艺,习炼养生及外丹火候等。

苏东坡一生著述颇丰,仅流传下来的诗词就多达三千多首。

关于他对气功养生疗疾的认识和感受,也写了《养生论》传述。

他的这一思想和理论,对后世的养生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58、林灵素真的是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吗?

“宋徽宗崇尚道教,最终导致亡国

的下场”、“重用道士,祸国殃民”、“林

灵素善用幻化之术迷信皇帝”等。

这一种言论,是某学者于八十年代

102
对道教提出的歪曲和评论。在道教史上制造了一起冤假错案,

给民族文化,道教的发展蒙上了晦涩难愈的阴影和创伤。就这

些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以期揭开徽宗时期

的历史面目。

一、宋徽宗赵佶,崇奉道教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民

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在中国历史上,大凡不是“崇洋媚外”、

“具有民族气节”的皇帝,皆信奉土生土长的我中华之道教。

二、林灵素是道士,宗教以经典为传承,上为国家、下为

百姓祈福念经,实属正常。就现代而言也是如此,大凡国家有

事,五大宗教莫不响应之。各自均按其教义举行祈福、禳灾的

宗教活动。这也无可厚非!

三、徽宗皇帝,世人皆知,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天才,

善书法且自创“瘦金体”。现代人经常说一句话,
“有文凭不一

定有才学,有文化不一定懂管理”。当皇帝同样也不一定会“御

人之术”,宋徽宗就属于后者。

四、徽宗皇帝宠信蔡京等流,远君子、近小人,贪图享乐、

荒诞放纵。致使忠臣不能尽其忠,小人反倒得势逞其强的局面。

这焉有不败的道理!

五、徽宗时代,可谓天灾人祸不断,全国各地不是干旱就

是冰雹雪灾,各地聚众起义者此起彼伏。如梁山聚义、方腊称

103
帝等。可以说内忧外患、政治混乱、社会动荡、民心浮散,这

也为徽宗亡国带来必然。

六“重用道士”就“祸国殃民”吗?唐代皇帝重用道士,

为什么反而达到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呢?西汉时期

也是以“黄老无为之治”不也达到了“文景盛世”吗?

研究历史,是站在正史的立场和角度呢?还是站在主观臆

断,仅靠猜测去研究呢?

诚然,如果我们能客观的从正史的角度去研讨,就会发现

徽宗皇帝亡国及屈尊被俘的真正原因之所在。如参考《二十四

史》第十三卷,第 148-172 页的最后评论,说:


“北宋后期的祸

乱,章惇(dūn),蔡京是首恶份子,赵良嗣则开其祸端”。这大

宋亡国与道教何干、与林灵素何干?真可谓“满腹经纶的文盲,

粉饰华丽的乞丐”更是“学者信口雌黄,历史颠倒断肠”啊!

59、为什么在两宋及金时期道教派别纷呈出现?

宋朝末期,政治混乱、社会

动荡、民心浮散加之天灾人祸,

内忧外患等。这些因素加剧了宋

朝的衰亡,同时也加速了金庭的

建立。

纵观这一时期的历史,不外乎政治上的腐败和皇帝荒诞放

104
纵,忠良得不到重用,而像蔡京、高俅以及秦桧等流,则如日

中天、把持朝政。对上阿谀奉承,讨取欢心取得宠信;对同僚

则拉帮结派、打击排斥;对百姓压榨剥削、巧取豪夺;对外则

卑躬屈膝一味求和,以得自保。

道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因此在国人的心目中、

记忆中,可谓根深蒂固,故当国破家碎、山河易主之际,很多

饱学之士及具有民族气节、忠良义士等,不愿苟且偷生以效金

庭,更不愿意参加抗金复宋的斗争(原因是看透了宋朝末期的

腐败)
。故纷纷皈依、信奉了“民族宗教”──“道教”
,以求

隐逸和超脱,寻找自己心灵中的一方净土。这也正应了一句古

话“自古圣贤崇黄老,天下隐士多道家。”

在历史发展的推动下,这一时期道教史上也新增加了一些

道派,这些派别主要有,以王重阳(陕西)所创立的“全真教”;

以卫州(河南)萧抱珍所创立的“太一道”
;以沧州(河北)刘

德仁所创立的“大道教”为标志。由于饱学、忠义之士的加入,

使道教在教义、教理、社会影响等各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

提高,也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了金元时期道教的迅速壮大和影响。

60、全真教创始人是哪位?

王重阳,原名中孚,字允卿,入道

后改名喆(zhé),字知明,号重阳子,

105
陕西咸阳人,公元 1112-1170 年,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

出生于一个祖业丰厚,财贯乡里的富庶家庭。其自幼接受儒家

思想,修进士业,才思敏捷,善于文章。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

他看到金人铁骑南下,到处残暴杀戮,遂弃文习武,数年后,

应试夺得武举。但身为汉人,仅给了他一个监管乡里的酒税小

官,他感到世事炎凉,怀才不遇,遂辞官入道修行。

起初,他在家乡挖了一个墓,称“活死人墓”,上面还挂了

一块牌子“王害风之灵位”(害风即疯子之意)。他在墓中每日

打坐修行、参玄悟道。数年后,即公元1167年,他突然东出潼

关,去往山东一带传道布教。一路上,风餐露宿,在经过洛阳

时,他前往太清宫拜谒,之后在大墙壁上提诗一首,以抒其志。

诗云:“丘谭王风捉马刘,昆仑顶上打玉球。你还般在寰海内,

赢得三千八百筹”。

当时谁也不知道这首诗究竟是什么意思,只到数年后,人

们才明白原来他在去山东传道之前,就把他要收的七大弟子的

大“姓”都预知到了。

重阳祖师到山东后,先后收马丹阳、丘处机、谭处端、王

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刘处玄为弟子。并在登州、莱州、宁

海等地创立“七宝会”
、“金莲堂”、“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

会”、
“三教平等会”。通过数年传道,十方受戒、皈依者接踵而

106
至,徒众遍及山东各地。

重阳祖师于金大定八年八月八日,高标“三教同源”的旗

帜,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道教派别“全真道”
。之后,他要求信徒

不但学习《道德经》,还要学习儒家的《孝经》和佛教的《般若

心经》
。认为三教殊途而同归,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

来一祖风”。

重阳祖师著述颇丰,现流行于世的有《重阳全真集》、《教

化集》
、《重阳立教十五论》
、《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
《云中录》、

《韬光集》、《分梨十化集》等。

61、成吉思汗请谁为其讲道释玄?

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公元

1148-1227年,栖霞(今山东)人。金元时

期著名高道、理论家、养生家、龙门派创始

人。

据《道藏·金莲正宗记》说他:“东别

海山,南游汴梁,岁月既久,志气弥坚,师

资之道过于胶漆,玄关妙键多所启明。”之

后他又去姜子牙曾经垂钓的地方“潘溪”和“龙门”等地苦志

修行。

公元1190年,邱祖回山东传道布教,深受百姓拥戴,声望

107
与日俱增。金兴定三年(1219)成吉思汗和南宋皇帝派来的邀

请使者同时抵达。在这种情况下,西行去见成吉思汗呢?还是

南行、去见南宋皇帝呢?多数人认为,宋朝从太祖赵匡胤到历

代帝王,均对道教以礼遇,理应南下;同时又都认为成吉思汗

的部队凶悍粗野,杀戮成性,难以理喻,弄不好还有生命危险。

邱祖在认真分析和推测后,告诉使者“我们道人见帝,从无跪

拜礼,入帐稽首而已。”
(表示去见成吉思汗)。翌年,邱祖决定

去面见成吉思汗,并以诗言其大志:
“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

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索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

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极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他

从众弟子中挑选了十八人随行,由登州出发,至燕京,出居庸

关西行,开始了三年的艰苦跋涉。

时值近八十岁高龄的邱祖,一路上讲经布道、弘扬玄义。

三年后他们一行终于抵达今阿富汗境内的雪山行军大营(当时

成吉思汗已横扫欧亚等国)
。两人见面后,邱祖行抱拳礼,成吉

思汗问以长生之药,他回答说:
“我没有长生之药,但有长寿之

道,养生当以清心寡欲为要。”成吉思汗又问以治国之道,他说:

“欲统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须敬天爱民为本……”成

吉思汗大悦,并命令左右记下,以育后人。之后,成吉思汗赠

给丘祖玺书(即盖有大汗印章的圣旨)和虎符(即信物,一如

108
上方宝剑),并命其掌管天下道教之事。

邱祖西行的圣迹,被后世的历史学家誉为“一言止杀”
(即

邱祖讲道后,使成吉思汗深受感动,当即赦免数万被俘士兵,

并决定撤出战场)。清朝乾隆皇帝还曾为此特书一幅对联“万古

长生不用餐霞求密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邱祖是历史上年龄最高,行程最远的旅行家、外交家、养

生家、诗词家,他将汉文化及宗教、医学等进行了传播和发扬,

同时他还是地理学家,其将沿途的风土民情及国外的山水地貌

等做了大量详细的记录,最后由他的弟子李志常整理写成一部

《长春真人西游记》传世。邱祖一生弘道布教,手不释卷,著

述颇丰,主要有《磻溪集》
、《大丹直指》、《鸣道集》、《摄生消

息论》及《西游原旨》等。

62、南宗的创立者是哪一位?

南宗,即南宋时期,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

一支以内丹功法修炼为主的宗派,实相对于

北方、北宗而言的。

白玉蟾,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

又号海南翁,公元 1194-1229 年,广东琼山

人。南宋著名道士、诗人、书画家、南宗创

立者。

109
白玉蟾少年即谙九经,能诗赋,善于书画。曾拜陈楠为师,

学习、隐居于武夷山,尽得玄妙。后云游于我国南方地区,传

经布道。

白玉蟾所创建的内丹派南宗和其内丹派学说,对宋以后道

教的修炼及理论有较大的影响。其内丹学说的中心为“精、气、

神”说。据称: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其精不是

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xián)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

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岂知此精此

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三者未尝相返离,结为一块大无边。”

他主张内丹性命双修,先命后性,以三教合一为基础,提出“圣

即仙之道”、
“心即佛之道”
,后人称其为“心通三教,学贯九流”。

白玉蟾以内丹功法兼行神霄雷法,他将内修与雷法相结合,

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内丹宗法。

关于他的书画艺术,至今尚见的有,草书《足轩铭》、行书

《仙庐峰六咏》诗卷、草书《天朗气清》诗卷等。他亦善画竹,

且工画人物等。其说“竹之清虚石坚硬,以此发明真心性。”现

其画迹犹存的有《修篁映水图》、《紫府真人像》、《展上公像》、

《纯阳子像》、《醉道士图》等。

后世评说:白玉蟾才华横溢,不但书画著称于世,而且气

度不凡,无论是在理论创建上,还是在内丹、雷法修为方面,

110
都堪称当世第一人。

白玉蟾祖师一生传世的著作较多,雷法方面的主要有《雷

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注》、《书符内密》、《坐炼工夫》、《玄珠歌

注》等;诗词方面的主要有《海琼集》、《海琼集词》、《海琼问

道集》
、《上清集》、《玉隆集》
、《武夷集》等。

63、誉满天下的“太极拳”由谁所创?

太极拳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武

当剑刚柔相济、名扬天下。由武当派

创始人张三丰祖师所创立的“太极

拳、剑”,在我国民间广泛应用和传

播,之后又随着国际文化间的交流,

现已走向世界各地、誉满全球。这是

继道教中医、气功养生等之后的又一

为“人类健康”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张三丰,名全一,字君宝,号玄玄子,公元1247-?年,辽

阳懿州(今辽宁彰武)人。元末明初之际的著名道士、道学

理论家、太极拳创始人。

据说,张三丰在五岁时得了眼疾,因医治无效,父母遂

舍其出家,在碧云宫当了道童。长大后龟形鹤骨、大耳圆目。

常习道经过目不忘,一有闲暇兼读儒、释两家之书,随手披

111
览,便知大意。

之后,云游至陕西宝鸡,见山幽谷静,遂在金台观隐居

修炼。元仁宗延佑元年(1314),在终南山遇火龙真人,被

授于丹诀。泰定甲子年(1324),他又到湖北武当山,苦修

数载。

一日,他看见“蛇鹊相斗”,便根据阴阳之理,悟出一

套动静相间、刚柔并进、以柔克刚的“太极拳”法。道成功

满后拂袖云游天下、传授道术,后莫之所终。

张三丰祖师所创立的太极拳,在道教各派中相继延传,

后有信徒在民间广泛应用和传播。随着太极拳在各地的演

变,又逐渐分为“陈式、杨式、吴式”等以及“八卦掌、形

意拳”等功法。但万变不离其宗,他们均以张三丰为鼻祖,

以道教阴阳学说为拳法理论基础。太极拳的创立,标志着道

教早期的如五禽戏、八段锦、内丹养生功法的又一进步和提

高。它将动与静、意与形有机的融为一体,将天人合一、一

阴一阳相辅相成,既相克又相生的理念,化为一种搏击与内

养相结合的终极理论与功法,传之于世,惠及人群。

64、“松雪道人”是谁?

赵孟頫 (fǔ),字子昂,号松雪

道人,水晶宫道人,公元1254-1322

112
年,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代著名书画家。

据史书记载,赵孟頫为宋室后裔(yì),南宋灭亡后,

他便归隐乡里,常与道士于山水之间游,或谈玄论道、或挥

毫遣性,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后来元世祖闻其名,招

至入宫,赞赏他的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之后又得到

了成宗、仁宗的重用,曾一度成为兵部郎中、荣禄大夫等。

但也多受他人排挤,常有人冷嘲热讽的说他是前朝遗老、宋

之贵人。赵孟頫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

赵孟頫一生信奉道教,喜读“老庄”之微言,并与著名

道士吴全节、张留孙等交往甚厚,故养成一种处世豁达、超

然、与世无争的平淡性格。遂处逆境但也悠然,常把时间用

在书画艺术上,不与俗人计较个中得失。体现出了道家的“达

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风格。

赵孟頫的艺术信念,坚持并钟情于魏晋“竹林七贤”的

返朴归真;崇尚王羲之笔墨的“潇洒更清真,落笔奔腾思人

神”的艺术风格。通过追求魏晋情怀这一途径,既表达了他

的沧桑之感,又寄托了他对汉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切感情。

赵孟頫的书画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

《元史》说:“孟頫篆籀(zhòu)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

遂以书名天下。”元代鲜于枢在《困学斋集》中说:
“子昂篆,

113
隶、真、行、草为当代第一。”其书风特点遒劲、飘逸、结体

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并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同誉为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作品以行楷居多,现存的主要

有《赤壁赋》、《六体千字文》
、《归去来兮辞》、《玄妙观重修山

门记》
、《洛神赋》、《兰亭十三跋》
、《道德经》等。他的绘画作

品则以《幼舆丘壑图》
、《秋郊饮马图》、《百骏图》,《赵氏三世

人马图》等为最。

赵孟頫深受“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以至于影响到了他

的书法和绘画的艺术和风格。同时他的这一风格又不仅主宰了

整个元代艺术思想,而且还直接影响到了明代前中期书法和绘

画的发展。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

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作出的重大贡献。

65、变革南宋“画风”的道士是谁?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公元1269-1354年,

江苏常熟人,后过继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元代著名道士、

书画家、作曲家。

据《常熟县志》说:黄公望自幼聪

敏勤学,有神童之称。长大后,博览

群书、经、史、九流之学无不通晓。

工书法,通音律、能作乐曲,尤精山

114
水画。与“松雪道人赵孟頫”齐名。与“王蒙、倪瓒(皈依道

教)、吴镇(梅道人)”并称“元四大家”。

黄公望可以说“少有大志”,想在政治上大展身手,以期光

耀门楣,福荫子孙。但他所生活的元朝统治者,在早期选拔政

府官员时,并不采用科举任贤制度,而是规定汉人做官必须要

从当吏开始,到一定年限,视办事能力,在决定能否正式录用。

他也曾找人自荐当过小吏(即管田粮杂物的小官)。但由于他秉

性刚正,且才艺双绝,故常遭到别人的嫉妒和排挤。政治上的

不得志,生活上的困难,大环境下的压抑,使他变的心灰意冷,

遂绝弃了仕途之望,归隐道教。之后与著名道士金蓬头、莫月

鼎、冷启敬、张三丰等交往甚厚,常在一起谈玄论道,切磋技

艺。

黄公望一生勤学苦练,才艺双绝,他的名画至今保存逾百

幅之多。现除有《江山胜览图》、
《潘溪渔隐图》、
《天池石壁图》、

《九峰雪霁图》、《芝兰室图》
、《秋山幽寂图》、《雨岩仙观图》、

《陡壑密林图》、
《仙山图》、
《快雪时晴图》、
《秋山无尽图》等。

并著述有《大痴道人集》、《论画山水》、《写山水诀》等外,还

有一幅《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他在富春江畔隐居了七年时间所画成的,

画中山峰起伏,林峦蜿蜒,平岗连绵,江水如镜。可谓如真似

115
幻,堪称千代佳作。清代著名画家邹之麟把他的画常与王羲之

的《兰亭序》相比,更被后人誉为“画中之兰亭”。

黄公望深受道教“虚静”、
“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的

熏染,从而发展了董源(宋初著名画家)画派的风格,彻底改

变了南宋院体的画风,在绘画艺术上开创了一代风貌,对后世

以巨大影响。

66、著名书画家倪瓒,何时皈依道教的?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公

元1301-1374年,江苏无锡人。元

时著名书画家、收藏家、道士。

据史记记载:倪瓒,家颇有资财,

工于诗,善书法和绘画,四方名

士常来拜访求教。所居之阁,叫“清阁”,十分幽静,如脱离尘

世。其藏文物古玩字画无数。将古鼎、字画、名琴、陈列于阁

内两边,四时花木,萦绕其外,树木竹林,绿荫葱葱,故自号

为“云林居士”。

39岁时,倪瓒受其兄的影响,跟随金月岩学道,正式成为

全真道徒。

倪瓒生平好学,诗词书画具精,诗词有古意,书法以汉隶

见长,有晋人之风,尤以山水画为最。

116
其作品现存的主要有《渔庄秋霁图》、《狮子林图》、《雅宜

山斋图》、
《江岸望山图》
、《修竹图》、
《雨后空林图》、
《溪幽图》

等。

倪瓒与大痴道人黄公望、梅道人吴镇、王蒙,被后人尊为

“元四大家”

67、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对后世道教的影响是什么?

张宇初,字子旋,别号耆(qí)山,

公元?-1410年,江西鹰潭人。正一派道

士、四十三代天师、书画家。

张宇初自幼喜读书,除熟谙符箓斋

醮之法外,还博采众长,尤善于词墨,

为当时雅士名人所重。

公元1377年,其正式成为第四十三

代天师。明洪武十三年,受皇帝敕封为“大真人”,总领天

下道教之事。之后多次受命做各种斋醮大典。永乐四年,由

于其文辞广博,被诏为编修《道藏》之大员。

张宇初天师,是历史上天师当中,文才高、德行重,而

颇令敬仰的一代宗师。他对后世道教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些

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整顿正一道之宗风。随着大环境的变化,政府

117
的腐败、官场的黑暗,争名夺利、勾心斗角,物欲横流的不

良风气,也逐渐进入清静无为的、以度己度人为宗的圣地。

有鉴于此,他借道教全真派之清规戒律,著作《道门十规》

以清整和净化正一派之风气。

二、重视内丹清修。由于正一派长期多重斋醮和符箓,

而轻内丹修炼。故在个人修养、行持等方面,明显不及全真

派的道风道貌及行持修为。故他提出,正一派道徒必须以“坐

圜(huán)守静为入道之本”。强调“性命双修”才是成道

的根基。

三、三教并重。他针对当时社会上的时弊和考虑三教文

化相融的重要性,故提出“三教并重”的思想,加强相互学

习、交流和互为借鉴。这为三教文化的共同发展、兴盛以及

维护社会稳定等起到了重大作用。

张宇初天师一生勤于著述,文绩颇丰,主要有《度人经

通义》四卷、
《龙虎山志》十卷、
《道门十规》一卷、诗文集《岘

(xiàn)泉集》十二卷等。他的绘画作品,以墨竹、梅兰、山

水为最。其所画的《夏林清隐图》为世人所惊羡!现收藏于日

本博物馆。

68、书画家、医学家傅青主缘何入道的?

118
傅山,字青主,号朱衣道人、石道人,

公元1607-1684年,山西大同人。明末清

初著名道士、书画家、医学家。

傅山,年少之时博闻强记,经史百家,

无所不精。关于他后来出家入道之事,还

有一段历史故事。傅山曾学于山西提学袁

继咸,袁原为兵部侍郎,因为官清廉,为

人耿直,敢于直言,得罪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等流,故被诬陷

以致入狱。傅山知道后遂联络生员(指大学生)百余名,联名

冒死上疏为袁诉冤请愿,经过七八个月的斗争,方使袁继咸的

冤案得以昭雪。而傅山也因此名扬全国。但通过这一次的冤案

和斗争,使他对官场、仕途产生了厌倦。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
,李自成和清军先后攻占北京,

清朝建立。傅山力保全节,为反抗剃发国策,遂于寿阳五峰山

道观出家,宁死不为清廷效力。因常穿红色道袍,遂自号朱衣

道人,别号石道人。并写诗言志说“贫道初方外,兴亡着意

拼……”可见他“尚志高风,介然如石”的品格和气节。

傅山的医学成就颇大,他在总结和研究前人的基础上,又

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创新的生化汤、完带汤、易黄汤等

以及所著的《傅氏女科》、《青囊秘诀》至今流传于世,仍为医

119
家临床使用。

他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造诣深厚,成就之大,在清诸

儒中,无出其右者。他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关

于他的美学思想,则提出“四宁和四毋”。
“四宁、四毋”其解

释为:
“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真毋安排”。

体现出了他对“道”的理解和真悟。据《画征录》说:
“傅青主

画山水,皴(cūn)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

彰显了他的真纯不羁,朴实无华,率性而生,自然天成以及品

性孤高的个人魅力和傲视权贵的为道者之心态。

在学术方面,他崇拜并深入研究《老子》、
《庄子》、
《荀子》、

《淮南子》、《鬼谷子》等著作并加以注解。他的美学理论、医

学成就、传统思想以及爱国情怀,对其后产生以巨大影响,树

立起了一座令后人敬仰、怀念、学习、继承的丰碑。

69、“中兴之祖”指的是谁?

王常月,字平,号昆阳,山西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人。

清初著名道士、龙门派第七代宗师、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

方丈。

王常月,因少时有疾患,后遇道士张麻

衣治愈,遂对道教产生信仰。入道后云游名

山,访道参玄数十年。之后在河南王屋山拜

120
赵复阳为师,成为龙门派第七代宗师。王常月在接受了其师赵

复阳《天仙大戒》的衣钵后,便决定在全国弘法传戒(此前传

戒比较简易,而且多是单传密授)
,广度有缘、苦难之人。

清初,王常月被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道众,推举礼请

为“方丈”(指人天教主、代天宣化)。顺治十三年,其得到统

治者的支持并封为国师,让他在白云观公开传戒。王常月祖师

在京期间,曾三次传戒,度弟子千余人。其中乾隆(时为太子)

也来参加皈依受戒,为了纪念此次受戒活动, 他还专赠“金钟”、

和“玉罄(qìng)”。白云观一直保存至今。

为了使民族文化复兴,王常月祖师于1669年,率弟子数人

长途跋涉,先后在江苏、南京、浙江、湖北等地传戒度人。之

后,他的弟子们又效仿其赴各地传戒讲道。据统计,清代龙门

派传戒弟子多达一万余人,信徒则遍布华北、华东、华中、乃

至甘肃、云南、两广等地。因此,清初道教的振兴,全赖王常

月祖师丕振玄风、殚心竭虑、苦心修行所得,故被后世道教徒

尊称为全真龙门派“中兴之祖”。

70、“八大山人”朱耷是道士吗?

朱耷(dā),字个山、道郎,

号八大山人,公元1626-1705

年,江西南昌人(因祖上受封

121
于此)
。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道士。

朱耷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其从小受到家族的影响,八

岁能吟诗,十一岁便可绘画,可谓才俊出少年。

明代灭亡后,朱耷便在江西奉新县落发为僧,参禅念经。

后他抱着对清王朝的不满以及承继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心里,

遂依然又去了“青云谱”道院,正式皈依了道教。

青云谱,历史悠久,相传早在2500年前,周灵王太子晋就

曾在此炼丹修道。西汉时南昌县尉梅福也弃官隐居于此。晋朝

的许逊也在此始创“净明道”。朱耷到青云谱后,将它重建规整,

从此便隐居此地,修真悟道。

朱耷所画的画、写的字,非常有个性,表现了鲜明的爱和

憎,他抱着对清王朝誓不妥协的态度,把满腔悲愤发泄于书画

之中。他善画鼓腹的鸟、瞪眼的鱼、甚至禽鸟也是一足着地。

以示与清廷“势不两立”。他的书法“八大山人”四字,常联缀

一挥而就,形似“哭之”、“笑之”的姿态。他在《孔雀图》中

借诗讽刺当朝权贵说:
“孔雀名花雨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

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对汉族士大夫的屈膝求荣,

投降新主子的奴才丑态,形容的惟妙惟肖,骂得也体无完肤。

朱耷书法、绘画有他的“不与俗人共语”的特点,即不为

清廷贵族画一花一石、一字一墨。凡是出高价来买的,或送给

122
达官显人的,他一概拒之门外。相反农民、贫士、小儿来求,

则都高兴而作。表明了他倔强的性格、高风亮节的气魄和不为

清廷折腰的精神与胆识。

朱耷一生勤于写作,他的画品留传下来的主要有《双鹰图》、

《古梅图》、《秋荷图》
、《荷塘戏禽图》、《鱼鸭图》、《杂花图》、

《大鱼乐图》、《芙蓉芦雁图》
、《鱼乐图》、《杨柳浴禽图》、《椿

鹿图》
、《芭蕉竹石图》等。

“八大山人”朱耷的绘画艺术,对我国画坛影响巨大,三

百多年来,画界的写意派能手,无不受其影响。如乾隆年间的

“扬州八怪”
、清末的吴昌硕、近代的齐白石等。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画坛巨匠,遂把“青

云谱”道院,经过重新维修后,改成“八大山人纪念馆”,以供

世人参观览胜。

71、著名画家郑板桥为什么自称“板桥道人”?

郑燮(xiè),字克柔,号板桥道人,

公元1693-1766年,兴化(今江苏扬州)

人。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

据史记载,郑板桥幼年家贫而且丧

母,由乳母教养,其从小就跟随父亲学

习书画。后在亲朋的资助下,认真读书,

123
于康熙年间中秀才、雍正年间中举人、乾隆时中进士。49岁出

住山东范县、后又调至潍县任县令。

他在任期间,爱护穷苦百姓,怜民如子。相反对奸商奸吏

则毫不客气,动辄罚银,然后分发于贫苦人家。他的作为深得

老百姓拥护和爱戴,但同时也得罪了达官显贵,不久他就被撤

职罢官。

在郑板桥离职返乡之时,潍县百姓沿途痛哭挽留,他却画

了一幅竹子并提诗相赠,说: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tuó)萧

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在他回到扬州老家后,终日以卖画为生,闲暇之际则交往

与高道大德,从他的作品当中可以得知,他与娄真人、石道人、

刘道士相往交厚。体现出了“古来明哲崇黄老,天下隐贤多道

家”的真意。他在《道情诗》中说:
“羡庄周(指庄子),拜老

聃(指老子)”写出了他的内心真实世界。在《宿光明殿赠娄真

人》诗中更说:
“老聃庄列人中仙,未闻白日升青天;五千妙文

南华诠,虚静恬淡返自然。”

郑板桥的书法与绘画都蕴藏着“道”的意境,如他的“难

得糊涂”完全体现了《道德经》的“大智若愚”思想;他的艺

术创作又完全吻合了《道德经》的“大巧若拙”、“见素抱朴”

之真谛。不求妩媚、华丽,而追求真性情、真意气。更体现了

124
庄子所说的:
“真悲、真怒、真亲”要率性而为,不伪饰造作。

通过这些说明了,郑燮为什么自称“板桥道人”的原因之所在。

板桥道人郑燮,其一生坎坷而曲折,但他并不为外界环境

所左右。相反的,他乐观、豁达而大度。如诗所云:
“咬定青山

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劫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他一生勤于著作,书画不辍,现存于世的作品非常之多。

其中诗一千余首,词近百首、曲十余首、对联百余幅,碑廊匾

额数百通、块,书画作品则一千余幅。

72、刘一明对后世道教产生了哪些影响?

刘一明,号悟元子,素朴

散人,公元1734-1821年,山

西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人。

清代著名道士、养生家、医

学家。

刘一明,少年时读儒家经典,颇勤奋。亦好技艺以及医卜

星相、地理博物、书法绘画等。后觉世事无常,加之清廷排斥

汉臣,勾心斗角、私结朋党、枉曲贤良等,遂绝仕途而皈依道

门。

他先后游历甘肃、陕西、宁夏、青海等地。最后选择了甘

肃的兴隆山,作为他隐居修道之地。在兴隆山其潜心专研经典,

125
修行、养生长达40余年。他通过亲身体验将理论附注于纸墨,

写了大量的著作问世。之后,他的门人又通过当时的木刻印刷,

大量发行他的养生、医学、经典等,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引起

巨大反响。

在内丹养生方面,刘一明认为“《易》非卜筮炼度之书,实

皆穷理尽性至命之学”
。并将医、易理论相结合来阐释内丹学说。

主张“丹道即易道,圣道即仙道”。他强调绝情舍爱、忍辱守垢。

在《修真九要》中,其论述了九要的要旨是:勘破世事,积德

修行、炼己筑基、和合阴阳、审明火候、外药了命、内药了性

等。主张“先命后性”
、循序渐进的“性命双修”之法。

在医学方面,他精通眼科、妇科和儿科。并编著了《眼科

启蒙》
、《经验奇方》
、《经验杂方》等。其中《眼科启蒙》为现

代人对眼科疾病更深的认知和治疗起到了巨大作用。

刘一明是清代道教界中声望高、影响大、理论丰的一代高

道,他对道教在清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73、清代道教音乐大师是谁?

张孔山,名合修,号半髯(rán)

子,浙江人。清代著名道士、音乐家、

作曲家。

张孔山自幼喜爱音律,成年后入

126
四川青城山当道士。他在参玄悟道的同时,又深深迷上了道教

虚无飘渺、如有似无、梦真且幻的“仙乐”。之后,他常登临山

巅,遥望云海汹涌,或探千年古洞、体验空寂与虚幻;或坐泉

水溪边,倾听山水轻咽、河谷低鸣。

工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将修行与感悟、音乐与山水融为

一体,创作出了一首首令古今中外为之叹羡的古琴曲。

高道张孔山作为蜀派古琴杰出的代表,一生传谱的琴曲除

了最有影响的《流水》外,还有《高山》、
《化蝶》、
《孔子读易》、

《平沙落雁》、《醉渔唱晚》
、《潇湘夜雨》、《渔樵问答》等。他

在成都还与唐彝铭共同搜集历代古琴秘谱,合编为《天闻阁琴

谱》共一百四十余首。

其中,他的《流水》还被作为东方音乐的杰出代表,于1977

年随同其它一批世界名曲,由太空飞船“旅行者二号”带入太

空,在茫茫的宇宙中寻觅人类的知音,让宇宙倾听到人类心灵

与自然的美妙对话,可谓“太空里的高山流水,宇宙间的天籁

之音”。

古琴大师张孔山,为了收集古琴资料,整理创编增强古琴

的表现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他将古老的道教

音乐通过古琴使之走向世界、飞向太空。

74、当代“仙学”大师是谁?

127
陈撄宁,字子修,号圆顿子,公元

1880-1969年,安徽怀宁人。当代道教理论

家、养生家、医学家。

其十岁时,读《神仙传》,于是萌发了

学仙之念。后考中秀才。十五岁学中医、25

岁又考入安徽省高等政法学堂,后因病退

学。他起初为了学医治病,四处求医无效,只好走入佛门。经

过一段体验,他认为佛学理论脱离人类现实生活,佛教修炼对

于人类肉体来说无能为力。遂又到上海白云观,用数年时间通

读了《道藏》。他认为道教则是解决当时(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中国思想问题的最好工具。如说:
“吾人今日谈及道教,必须远

溯黄老,兼综百家,确认道教为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寄托。切不

可妄自菲薄,毁我珠玉,而夸人瓦砾。须知信仰道教,即可以

保身;弘扬道教,即可以救国”。也就是说,道教是中华民族的

思想支柱,是中华民族抵抗外来文化侵略的最有力的精神武器。

他通过学习和研究后发现,道教所提出的丹道、养生都是

人类至宝,故边学、边研究、边宣传,遂于1933年在上海公开

创办了《扬善半月刊》
,1939年又创办了《仙道月报》,大力弘

扬民族文化和养生知识。在民族危机严重、道教文化极其消沉、

人才缺乏的近现代史上,陈老能独树一帜,为保存和发扬道教

128
学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7年4月,中国道教协会正式成立,他被选为副会长兼秘

书长。1961年,众望所归,陈老被全国道教界推选为第二届会

长。

陈撄宁先生从事道教研究六十余年,治学精勤、务实求真。

他领导全国道教界的工作后,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经

典著作、养生功法的研究和实践以及弘扬民族文化上。其中他

将《道藏》所收录的各书按内容分为道学、道通、道功……等

十四大类。并著《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识道家学术之全体》。

以及《黄庭经讲义》
、《孙不二女丹诗注》、《灵源大道歌白话注

解》、
《最上一乘性命双修二十四首丹诀串述》、
《论性命》、
《辩<

楞严经>十种仙》、
《<老子>第五十章研究》、
《<南华>内外篇》、
《口

诀钩玄录》等。晚年又撰写了《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静功

总说》
。并主编了《道教知识汇编》、《中国道教史提纲》等。

陈老对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仙学”思想以及

养生功法、功理的研究,可谓“功载千秋,德臻人寰”被誉为

当代的“仙学”大师。

75、“二泉映月”的作者华彦钧是道士吗?

华彦钧,俗名阿炳,因双目失明,又被称“瞎子阿炳”,公

元1893-1950年,江苏无锡人。道教正一派道士、著名音乐家、

129
作曲家。

据载,阿炳的父亲华雪梅,为无锡市

道教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其擅长音乐,

吹拉弹唱样样都会,尤精于琵琶,号称

“铁手琵琶”。

阿炳一岁多母亲秦氏就去世了,故

从小就在庙内当了小道士,跟随父亲生活。他学习非常刻苦,

13岁就学会了许多乐曲,掌握了多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到了十

七岁,他在全省已是闻名的“小全才”了。由于其天生聪慧,

又勤于用功,加之口才、文辞出众,故深受百姓赞誉。阿炳22

岁时,父亲华雪梅病故,他代替父亲成了雷尊殿的当家人。

由于阿炳酷爱音乐,后来结识戏子并合唱双簧戏曲,被当

时庙内的老道长发现,认为戏子为下九流(当时的封建思想),

不能与之相处。阿炳性格倔强任性,不听劝告,终被赶出庙门。

离开庙后,于1927年阿炳因得眼疾,双目相继失明。双目

失明后,他开始走上了靠上街卖艺为生的道路。

由于他的二胡曲远近闻名,常有请他去演出者,但他有一

条规定,只要是地主豪绅,给多少钱也不去。为此,他经常遭

到砸场和暴打,但他依然不改这一信念。甚至还把地主阶级的

欺霸无赖的行为编成曲子,到处传唱。

130
日军侵华占领无锡后,阿炳非常气愤,特别是对软骨头的

汉奸走狗更是恨之入骨,他又编曲痛骂,骂出了普天下老百姓

的心声,同时他也一次次的被折磨、被毒打。

1950年,阿炳终于迎来了新生活的曙光,但他的陈年疾疴、

肺病复发,因治无效,不幸去世,终年只有57岁。

阿炳一生从事道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其演奏、创作、改编

和承袭的乐曲多达二三百首,可惜绝大部分均已失传。中央音

乐学院杨萌浏、曹安和教授幸好为他录制了《二泉映月》、《听

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曲和《昭君出塞》、《龙船》、《大浪

淘沙》三首琵琶曲。

其中《二泉映月》二胡曲,为他的杰作。日本世界音乐指

挥家小泽征尔先生,在指挥演出《二泉映月》后失声痛苦。说:

“这首曲子太感动人了,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阿炳的音乐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他的《二泉映月》

集中反映了清末及二十世纪初的国难频仍、以及本人的凄凉、

悲惨的坎坷人生。

76、使道教走向“联合国大舞台”的高道是谁?

闵智亭,号玉溪,公元

1924-2004年,河南省南召县人。

当代著名高道、书画家、第六届

131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亚洲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

闵智亭道长由于家学渊源,少年时就喜读《留侯传》及陶

渊明诗词,常有出世之想。1942年因日寇蹂躏中原,他就辍学

流亡,后到陕西华山出家修道,拜刘礼仙道长为师,宗奉全真

华山派。

为了学习道教史料及科仪,他先后赴西安、武汉、杭州、

上海等地。跟随多位道教前辈潜心习艺、参道悟玄,为他日后

琴、棋、书、画、天文星象、斋醮科仪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

闵道长历任西安八仙宫监院、西安市政协常委。陕西省道

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副秘

书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道教学院副院长、道教文化研究

所所长。第六届当选为全国道教协会会长、道教学院院长及全

国政协常委等职。

2000年8月,闵会长在“联合国宗教与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

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宗教领袖致祈祷词,呼吁“世界和平、

永无战争”;“国家统一,社会安宁”表达了中国宗教界爱好和

平的心声。后又在会上代表中国道教界阐述了中国道教“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主张,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得到安南秘书长

的热情会见。

132
2002年6月,他出席了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亚洲宗教和平委

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当选为“亚宗和”主席(共设六位主席),

扩大了中国道教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彰显了新中国道教徒的精

神风貌。

133
第二章 中华“道”文化

77、什么是“道文化”及其渊源?

有人一提及“道”文化,就会联想

到老子的《道德经》,并认为“道”文

化是老子所提出、所独有。这一种说法

应该较为片面、主观、具有很大的局限

性。其实“道”文化,是古来有之的。

如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

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这说明了“道”是非常

久远的,连老子自己也认为“道”是

自古以固存的。如《道德经》第二十

五章又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

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

“道”。也就是说“道”,是先天地而

存在的,老子本人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是勉强的给它取

了一个名字,叫做“道”。

世界史是一部曲折的宗教史、战争史,这是历史学家所肯

定的。中国史也同样具有这一特性,如最早的文化、政治、礼
134
仪,均是出于对“天神、地祗、祖先”的崇拜,而衍化的宗教

文化(即祭祀文化)、宗教礼仪乃至宗教音乐,舞蹈等以期为当

政者的服务和奠定社会的发展基础而产生的。

再如被尊为中华文明起源的初祖“伏羲”,根据“河图”演

化成“八卦”
(这一时期,只有图象模式,而没有卦辞),“道”

文化由此而生。到了黄帝时期,他令仓颉(jié)造字,并制定

干支,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制乐器、创医学并订礼仪,又向崆

峒山广成子问以治国之策及修身之道,终而成仙。到了周文王

时期,他又根据伏羲氏的八卦,演变为《周易》。这一《易》象

的推迁与演变一直和“道”文化相辅相成。如《易》的图象很

突出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太极图》
。而“太极”文化本身就是

“道文化”的主干。

有学者指出:
“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
。“道”文化

整个贯穿着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从伏羲的“河洛”文化至黄帝

时的“天神信仰”;殷商时的“鬼神崇拜、宗祖祭祀”;周文王

又根据历史的发展将其演变成《易》辞文化,到了东周(春秋

战国)时期,老子又撮其精要、集其大成,著述成了令古今中

外叹羡的《道德经》。至此,
“道”文化正式“定名”,并伴随着

中华文明一直相沿至今。

关于“道”文化的渊源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正如国学

135
大师南怀瑾老先生所说:
“真正把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发挥得光

辉灿烂的,是道家老庄之学。
”我国著名学者,哲学家胡孚琛、

吕锡琛教授说:
“中华民族自伏羲、黄帝、老聃(老子)一脉相

承的道学文化,是东方智慧的结晶,其学‘综罗百代,广博精

微’。”又“中国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是元始的道学文化,它为

人类留存下大同社会的文化基因。”

78、西周时期的姜太公是如何体现道文化的?

“道”的特性,是由“阴、阳”两种自然

属性所构成的,它能“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如把它用在人事方面则是“‘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概莫能外。

殷商时期,纣王暴虐无道,杀人成性,

只知道攻城掠地,贪淫享乐。各方诸侯心存不满而未有与之抗

衡之力。而周文王(西伯姬昌)心胸宽厚、体恤民力、爱护百

姓,因而深得天下人的爱戴和拥护。文王之后,武王又在姜尚

(即姜太公)的协助下,打败了纣王成为各方诸侯的盟主。建

立了大周天下,而姜尚也成为了历史上最早的以“道”佐人主

者的典范、著名军事学家。

姜尚,名望,字子牙,东吕乡人(今山东日照市)。相传其

先世为贵族,后家道中落,沦为平民。但姜尚少年时即有抱负,

136
虽贫寒但不能夺其志,刻苦用功。长大后曾在商朝为官,但纣

王昏庸无道,他遂辞官隐居,潜心修炼。数年后,姜尚得知周

文王施行仁政,社会清明,民心淳厚,便决定西行助文王夺得

天下之心。遂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到了渭水之滨(今陕西

境内)的西周领地,终日垂钓,待机出山。

他的钓鱼方法很奇特,即短竿长线,且线系直钩,不用诱

饵,钓竿也不放在水里,反而离水面有三尺高。别人嘲笑他不

会钓鱼,他却说:
“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

而不愿在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钓王与侯”。这

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谚语典故的由来。这表明他

的入仕不搞阴谋、不曲意逢迎,而是以“道法自然”的心态去

应对。

不久,文王在 溪与正在钓鱼的姜尚相遇。通过谈话,文王

发现其不但学识渊博,而且通晓历史时势、治国安邦之策,遂

恭请出山相助。文王去世后,武王姬发继位,封姜尚为“国师”

尊为“师尚父”。公元前1062年,武王在姜尚的协助及军事指挥

下,一举击败纣王,终将灭商而建立了大周天下。

姜太公的治国、军事等经天纬地之才,在《封神演义》中

被描绘、发挥的淋漓尽致,体现了“道”文化在他的一生中所

起到的作用和影响。而他本人也在后世道教的形成和发展中,

137
一直兴盛而不衰(全国各地均建有太公庙、祠等)。如在道场(法

事)活动或驱邪避秽等,即写“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或“太

公在此,诸神退位”等,以此来净化坛宇、祈吉保安。

79、为什么说老子是“道”文化的集大成者?

“道”文化自伏羲(和

神农,轩辕为上古时的三

皇)演画八卦(当时只有

卦象,而没有卦辞),历经

黄帝(其继承上古“道”

文化,并崇拜神仙信仰,将其礼仪化),文王(将卦象根据阴阳

变化、四时更替、写出卦辞文字)一脉相承数千年以来,从“实

存”而“无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德经》

第一章),到东周(春秋)时期,老子撮其精要,集其大成,将

数千年的“道”文化,进行总结和归纳,最终写出了令古今中

外叹羡的《道德经》
。《道德经》的问世,标志着“道”文化的

正式“定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和形成(道教的前身、指道家)
。至此,
“道”才被世人所认知。

老子是博古通今的大圣者,自古及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如孔子说:
“吾闻老聃(老子)博古知今,通礼乐

之源,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

138
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指老

子,曾为守藏之官吏)
,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

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

术……。”

英国科技史专家、皇家学者李约瑟先生说:
“老子是世界性

的”。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说:
“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

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即

将达到的状况。”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

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中国著名学者张景志先生说:“老子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的

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和武术产生了广

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方

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各种文化观念。”

80、如何看待鬼谷子的军事思想?

鬼谷子,姓王名诩(xǔ),世称“王

禅老祖”,公元前390-320年,河南淇

县人。战国时期著名隐士、思想家、

139
纵横家、阴阳家、养生家、历史上第一位开设军事院校的奠基

人。

相传王禅老祖,最早学习道家及阴阳学术。擅长天文星象、

易经八卦之学。之后又研究《太公兵法》及养生长寿之道,终

而有成。世称奇才、全才。其一生著有《鬼谷子》一书,影响

深远,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王禅老祖,一生不慕荣贵,不求仕途,甘愿清心寡欲,笑

游方外而常年居于鬼谷洞修炼及传授阴阳之道、纵横之术,时

人称之为“鬼谷先生”。他的门徒众多。但在历史上有影响的则

为苏秦、张仪、庞涓、孙膑,数人而已。

关于他的军事思想,包括治军、用兵、战争(战争哲学及

处世观)等,从各方面来看,都可在《道德经》中找到很多的

出处和答案。如老子说:战争不是好事情,老百姓都厌恶它,

有道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假如不得已而为之的话,则要做到“胜而不美”。

打了胜仗,不要自鸣得意,不要大搞庆功宴会,应以“丧礼处

之”为好,为什么这样呢?老子说:因为战争太残酷“杀人众

多”。同时指出“兵强则不胜”的哲学观,骄兵必败的教训给我

们阐明了他的这一历史答案。

老子说,作为一名政治家、军事家、应该尊天道,顺人道、

140
效法自然、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处世,更不能靠武力去夺

取、征服别人,逞一时之强、贪一己之利。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如果以“道”治国的话则民可安,以“道”

作战的话则能“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关于用兵之事,

老子认为如果以自己强大的国力、兵

力逞强于天下,则会很快得到报应的

“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并说: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

必有凶年”。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最

好办法,相反“不知常,妄作、凶”。还会更让事态复杂化、甚

至带来灾难。

在“道”的视野里,没有高低、大小、强弱之别。故老子

提出,大国与小国之间、强与弱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包容、

理解和诚信。
“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
。为此,他提

出了“大者、强者”更应处下的主张。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走

向世界和谐、和平的大同世界“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战争是相互的,双方的、残酷的、但为了不让战争产生正

面冲突和造成重大伤亡,老子主张以军事谋略取胜,如提出“将

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

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同时他又指出战争的祸端与

141
根源,说: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从而又打出比方“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

於郊”。可见当政者“有道”或“无道”是给百姓(天下)直接

带来“幸福”还是“灾难”的主宰着。

王禅老祖在效法“道”的“无为、不争、处下、谦让”的

思想下,也由此育人授徒。如《孙子兵法》最为突出的观点就

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道德经》也主张以“道”取胜,方

使人口服心服。从“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

争”以及“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敢进寸而退尺”
、“祸莫大

于轻敌”、“哀兵必胜”的道家军事思想,和后世兵家所推尊的

军事哲学及主张,都是不谋而合的,又是一线贯穿而来的。

在今天的河南王禅老祖故里,淇县云梦山(道观),现存有

他的许多圣迹,其中鬼谷洞前的山门上有一幅楹联写道:
“出水

帘跨扶青牛,执拐杖驾起祥云”。说明古时人们就把他奉为神仙

朝拜了。晋代郭璞《游仙》诗更说:
“清溪千仞余,中有一道士。

云生梁栋间,风生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

81、历史上注释《道德经》最有影响的人是谁?

《道德经》自老子之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诸家

无不环绕而敬仰之,一时注家蜂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同时都又对《道德经》曾为我国历史的政治、军事、文化、

142
宗教、艺术、养生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均是肯定的、一致

的。

如安徽大学哲学系孙以楷教授指出:
“道家哲学为中国古代

哲学提供了本原本体论基础,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方式,提供了

道德、太极、阴阳、有无、理、气、心、性……等一系列基本

范畴。儒、墨、法、名、阴阳各家都在这本源论基础上,运用

辩证的思维方式……共同造就了具有无比宏富博大的中国哲学

之树。”

著名学者李德建先生说:
“老子的‘道

学’对老子以后的诸子百家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他是百家之祖。”

那么,谁对《道德经》注释的起点高、

有深度、有影响而被大众所公认呢?纵观

历史上数千家的注释论著,或“引文而释”

或“引文自诠”者,当首推《河上公章句》。可见河上公的《老

子注》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是巨大的。

河上公,史称“河上丈人”,道教尊为“河上真人”。据《史

记·乐毅列传》所载,他当生活于战国末期,他的著作《老子

注》则流行于汉代。关于他的身世,据《太平御览》卷507《逸

民部七》引皇甫士安《高士传》说:河上丈人者,不知何国人

143
也。明老子之术,自匿姓名,居河之滨,著《老子章句》,故世

号河上丈人。当战国之末,诸侯交争,驰说之士咸以权势相倾。

唯丈人隐身修道,老而不亏,传业于安期先生,为道家之宗焉”。

另据《神仙传》记载说,汉文帝对老子的《道德经》推崇备至,

不仅自己熟读它,还要求王公大臣们也必须诵读,且不通其经

义者不得入朝。尽管汉文帝喜读老子经言,但因深奥玄妙,常

有不得其解处,为此他常派人四处寻访高道,以期开悟明示。

后得知河上公道全德备,遂即派人前往请教。来使见到河上公

后,毕恭毕敬的把汉文帝不明白的地方说了一遍,河上公听后,

微微一笑说:
“道尊德贵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够通过别人来代

问呢?”于是汉文帝亲自驾临他所居住的河边小茅屋。河上公

看到他来后,也不出来迎接。这时,汉文帝有点不高兴,就说:

“《诗经》讲过,普天下哪一片土地不是君王的,四海之内又有

谁人不是君王的臣民。老子不也说,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

大’吗?君王属于这‘四大’之一,你即是有道行,可不也是

我的子民吗?为何如此自高自大,将君王不放在眼里?”河上

公听罢,又微微一笑,突然纵身一跃,稳稳地悬在空中,俯首

说道:
“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中又不为人之所累,怎么能算你

的子民呢?”汉文帝知道真正遇见了高人,连忙下马躬身下拜,

说:
“我实在是无德无才,承蒙祖上福荫,才继承了帝业。我深

144
知才疏学浅,恐怕不堪重任。虽然我忙于治理世事,可我一心

向道,但由于我的愚钝无知,对经中许多地方仍有疑惑,希望

您能给予我教诲。”河上公见文帝言真意切,遂取出两卷经书给

他,并告诫他须认真研读,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汉文帝自从

得此真经后,每日恭读研习,并以此号令天下,遂有历史上“文

景之治”的盛世出现。

《河上公章句》
,为后人学习和研究老子及道教提供了重要

依据,它有力的宣扬了“道”的思想,推动了道教的传承和发

展。

82、中华道文化在什么朝代全面鼎盛?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

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

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

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自老子提

出“道”这一最高哲学命题后,百家无不环绕而敬仰之,一时

注家蜂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都又对《道德经》

曾为我国历史的政治、哲学、军事、文化、宗教、艺术、养生

145
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均是肯定的。

随着“道”文化的传承、衍化和发展,到了东汉末年,张

道陵充分吸收、继承古“道”文化和中华民族固有的“神仙信

仰、鬼神崇拜和宗祖祭祀”以“道”而就,正式创立了独具中

国特色的“道教”。

“道教”的创立与形成,标志着华夏古文化从民间的、思

维的、散落的,正式成为了有信仰、组织、体系的上层建筑。

之后,在历史的推动下,
“道教”伴随着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的

发展,最终形成并达到了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道教的鼎盛,

体现了华夏古文化、古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也体现了大唐政权

对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和继承。有人说:“道教盛,则国必强,

国弱则道教必衰!”以此来看,这一论断是很有深度、见地的。

盖道教为中华传统文化,国家重视它,必然是国泰民安、社会

清明之时;相反,道教衰弱之际,也肯定是内忧外患,江河易

主、政治、文化颓败之时。

大唐盛世,以道教为国教,以中华文化高于一切外来文化,

以华夏文明为骄傲,以民族精神、民族气节为中华脊梁。全面

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文化,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政治、文

化、贸易等全面交流、互通,以此达到了四夷咸服,十方来朝

的“大唐盛世”。

146
83、宋、元、明,“道”文化的发展状况怎样?

宋、元、明时期,统治者均尊重和

支持道教并视“道”为本位文化,故

道教在整体上发展较好。在这一历史

阶段,教内可谓高道辈出。如宋时以

陈抟老祖的“太极图”及“阴阳学说”

等,直接推动了宋“理学”
(即新儒学)

的形成与鼎盛。金元时期以王重阳祖师为代表的全真“三教合

一”思想,推动了道教的变革与发展。丘处机大真人,不远万

里去给成吉思汗讲道止战,他的“一言止杀”大功大德,使道

教一度延为国教。明时以张三丰祖师所创立的“太极拳”及“养

生功法”流行全国(之后逐渐盛行、风靡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明后期道教中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即:

有心术不正而攀附权贵者、有装神弄鬼敛人钱财者、有不学无

术而欺世盗名者。这些现象的发生,直接导致了教内矛盾的突

出、统治者的疏远,致使道教呈现停滞不前及下滑趋势。

84、中华“道”文化为什

么在清朝衰败?

大清是中国历史上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是

147
以少数民族为统治的中央政权。纵观大清两百多年的历程,从

它的昌盛到没落、从建国到结束,虽然是历史发展性的必然,

但也从中可以看出,多有人为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如我们能直

剖深层,以此去探讨这一问题则会发现,有很多令我们值得去

深思、去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随着西方文艺复兴和

工业文明的冲击,大清王

朝在梦想以外来文化、外

来文明巩固和加强他的统

治政权的时候,曾采取了

一系列相关的方针和政

策。这些措施的实施,最终历史证明它是错误的、极左的,也

是自我走向灭亡的选择。下面几项为清末亡国的政治策略:

一、亲满抑汉。大清是以满人建立的统治政权,其唯恐汉

人不服、处处设防。在政治上满人(八旗子弟)独霸朝纲、飞

扬拔扈,欺辱、排斥汉臣。致使许多饱学之士,宁愿归隐乡野

也不愿与其效力。

二、精神丧失。为了大清江山稳固,统治者不去提倡大汉

文化,却鼓励和推行自己的满族文化,甚至在全国强行推动他

的“剃发令”
。同时为了泯灭汉文化和民族凝聚力,极力贬低、

148
压制、排斥本位文化,致使国学衰败、传统丢失,民族精神荡

然无存!

三、丧权辱国。当西方借用强势“外用武力、内用文化侵

略”之际。统治者不敢把枪口对准西方列强,却瞄向了自己的

同胞。如大清末期签订的一条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基本上多和西方洋人的传教士强行传教,而老百姓奋起反抗、

抵御,或杀教士、起义有关。

统治者对外卑躬屈膝,除了赔送黄金、白银外,还要割地

求和以自保;对内(老百姓)则手段强硬,毫不留情,动辄抄

家、充军、杀头,甚至还要诛连九族。

四、自酿苦果。当大清江山摇摇欲坠之际,皇帝依旧不忘

淫靡享乐,而大臣们则贪污腐败、相互倾轧。

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丧失;对

忠良、有志之士的排斥和压制。最终

导致了大清王朝只能在东躲西藏如

同丧家之犬一样的生活中结束。

大清王朝的结束,中国历史翻开

了新的一页。由于统治者对外来文化

的屈从和重视,而中华“道”文化又

长期的被压制和排斥,最终导致了极度低迷和衰败。

149
85、为什么说“中华文化已沉睡百年”呢?

历史推动了清王朝的结束,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但由于大清统治者长期压制和排斥本位文化,致使传统丢失,

道教陷入极度低迷衰败的状态。

随着西方工业化的进程和文艺复兴的思潮,中国传统道教

再次陷入低谷。为什么会这样呢?即当时的风潮是,能奔赴海

外留洋是莫大的荣耀(诚然,借鉴、学习新的知识、事物很好,

但不能“数典忘祖”),故纷纷效仿。回国后,穿起来的是洋装、

说的是洋话,连吃饭都不会用筷子而必须更换刀、叉了。同时

视西方文化为旨归,崇拜西方人最文明、连西方的月亮都觉得

比中国的圆。相反,把中华文化、中华文明视为糟粕、落后、

迷信,把百姓视为愚昧、无知。故已故国学大师陈撄宁老先生

曾针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这一思潮,深刻指出:
“吾人今日谈

及道教,必须远溯黄老,兼综百家,确认道教为中华民族精神

之所寄托,切不可妄自菲薄,毁我珠玉,而夸人瓦砾。须知信

仰道教,即可保身;弘扬道教,即可救国”。也就是说,道教是

中华民族的思想支柱,是中华名族抵抗外来文化侵略的最有力

的精神武器。

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但这一“挟洋自重”

的“崇外思想”和“全盘拿来”主义,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

150
和国成立才得以结束。但好景不长,以江

青、王洪文为集团的四人帮搞的“文化大

革命”,再一次把中华文化推向了万丈深

渊。他们把传统文化视为糟粕、宗教视为

牛鬼蛇神,加以丑化和鞭挞。1978年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贯彻和落实宗教政策,开放宗教(佛

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活动场所,为受迫害

的宗教人士、干部平反昭雪。

八十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全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

物质生活、消费水平快速提高。就在这一片形式大好背后,在

我国学术界的部分人员当中,
“崇洋媚外”的死灰又有复燃之势。

有的视“洋文化”哪怕是别人不用的“洋垃圾”也捧着、供着,

还“洋洋得意”不可一世。也有的仅靠“一把剪刀,一瓶浆糊”

相互抄袭(文章)、大肆鼓吹;有的不懂历史,仅凭“个人好恶、

主观臆断”,做出所谓的“专家论断”;更有以“要想出名靠绯

闻、要想出书靠骂人”的信条,来给自己涂点粉、添点彩。由

于认识上的、学识上的问题,故在这一阶段,中华文化没有新

的、大的进展和成果。

相反,当西方的工业文明走到死胡同的时候(认为“物质、

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300年的黑色文明,最终导致

151
了世界性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耕地锐减、粮食短缺、水荒、干旱

威逼、森林消失、草原萎缩,以及

两极冰帽融化、地球加剧升温,以

致疾病、瘟疫盛行……)此时,西

方学者都转过身来,重新审视东方、

认识中国。并说:
“要想了解东方文

化,就必须了解中国文化;要想了

解中国文化,必须先了解道教文化”。并一致认为“二十一世纪

必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如英国天文学家沙里斯在他的《新科学

的诞生》一文中说:
“前进的唯一道路是转过身来重新面向东方,

带着对它的兴趣以及对其深远意义的理解离开西方的污秽,朝

着神圣的东方前进。”英国皇家学者、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

生则更从老子智慧中发现其伟大的世界意义,那就是“天人合

一”的整体和谐对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民族精

神、气节、素质的快速提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德治国

的战略实施;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坚强信念;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进程,必将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人类、文化多元的大环

境中率先崛起。

152
“百年国耻、百年沉睡”
,炎黄子孙已觉醒,华夏民族已

振奋。相信,并祈愿人民未来的生活更幸福、未来的明天更美

好、未来的祖国更繁荣,未来的世界更和谐、更精彩。

86、为什么说“道”无国界呢?

《道德经》说:
“天下”

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第

二章)。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

下”,若可托“天下”(第十

三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指做出榜样)……夫唯

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知其雄,守其雌,

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

其辱,为“天下”谷(第二十八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第二十九章)。夫乐

杀人者(指借用强势兵力于天下)
,不可得志于“天下”
(第三

十一章)。执大象(道),
“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第三

十五章)。不欲以静,
“天下”将自正(第三十七章)。万物得一

(道)以生,侯王得一(道)以为“天下”正(第三十九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第四

十六章)。修之(道)于“天下”,其德乃普……以国观国、以

153
“天下”观“天下”(第五十四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

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

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

与之争(第六十六章)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

先(第六十七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

胜……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第

七十六章)。

以此看出,在老子的眼里,是没有大、小、贵、贱之分;

男、女、老、幼之别;高、低、前、后之嫌,更没有国与国、

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不同。在"道"的视野中,天下万物是没

有区别的,本是一体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

为一)
,同属于宇宙、自然的一份子。

道教承袭了这一教义,并视这一教义为准则,加以践行和

发挥。两千年来,
“道”这一命题,已成为了人类对阴与阳(观

察世界、事物的两面性)及其最高标准和最低界限的两个明显

的衡量标准。

如:常把好的帝王,称为“有道”的明君;相反则为“无

道”的昏君。治国称“治国之道”;军事则称“用兵之道”。当

官称“为官之道”;经营则称“经商之道”
。常言,对人要“厚

道”;对老人要“孝道”。男人要行“正道”、女人则守“妇道”,

154
千万不能走“邪门歪道”等。创事业有一套,称他懂“致富之

道”;劝穷人不要气馁,应“安贫乐道”、多学一点“门道”等

等。做人要讲“道德”
,办事要讲“道理”
,处事则讲“处世之

道”。鼓励别人说“天道酬勤”;劝人则讲“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干事业应放眼长远,要有“发展之道”;管理要会“用人

之道”。宇宙间有“天体轨道”、天地间有“阴阳之道”,人世间

则讲“和谐之道”。

世界上除语言的发音表述不同外,其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

看法均是相同的。就连各大宗教(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很大程

度上也存在着这一致性。如:无不把修行好、德行高的人称之

为“有道”。
“有道”的人“仙逝”后(指去世),往往则又称为

“得道”或“成道”。同时都又把宣经传教活动称为“布道”
、“传

道”等。

在武术方面也是如此,如把摔跤称之为“柔道”,散打称之

为“空手道”
、“跆拳道”等。李小龙则根据道教的阴阳学说,

创造了一套威震世界的功夫,
“截拳道”。人们又善于把锻炼身

体,气功等称之为“养生之道”。把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则称

之为“替天行道”。同样,喝茶的称“茶道”,弹琴的称“琴道”、

行医的称“医道”……等。

“道”是衡量善与恶、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它既是

155
人类对真、善、美的最高尊称及信仰,同时又是鉴别恶、假、

丑的唯一标准和评价。故说:
“道”人人都需用,而且都在用。

所以要想堂堂正正、风风光光的做人、处世、成事,那就必须

“信道、守道、用道”,
“依道而行”、
“尊道而贵德”。唯知“是

道则进,非道则退”才能完善品格、完善人生!

87、为什么说“道教”是“道家”一脉传承下来的?

在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研究道教的部分学者,持道

家和道教是两码事的观点。他们的依据是,老子提出了“道”,

但是没有创立教派(指道教),故不具有宗教性质,认为不能混

为一谈。

当然,这一种声音随

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振

兴。文化、素质、阅历等

层面的不断提高,这一些

学者基本上改变了看法,

认识到了这一问题。

其实,我们常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不正是这样一代

一代传承下来的吗!如果没有“三皇五帝”的古文化、古文明,

就没有《道德经》。没有《道德经》,哪有“道家”思想。而恰

恰是有了《道德经》,有了“道家”思想,才有力的促进和推动

156
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而道教的形成以及信仰、

教义等也正是禀承了这一古老传统才得以建立的。其实这一文

化传承现象,也正像家族血脉传承式的延续一样,没有祖父、

哪有爷爷。没有爷爷,哪有父亲、哪有自己?

所以说,
“道家”和“道教”乃至上古时期的“道”文化,

以至后世道教及宗教衍化和传承都是历史现象、必然现象、自

然现象。这是任何一个具有民族自尊心理、懂的历史发展,客

观审视文化传承现象的基本认知和规律。这是任何人不可否认

的。

正如安徽大学孙以楷教授所说:“道教因‘道’而得名,他

们把老子奉为教主,又以《老子》为经典。因此,道教与道家

的联系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浙江大学孔令宏教授说:“老子的

人生态度深刻影响了道教人士仙风道骨的品格,使其形成与世

无争、淡泊名利、乐善好施、博爱济众,超

迈脱俗的主流风格”。

88、为什么说“儒、道”文化本一家?

中国社科院教授胡孚琛先生说:“中国

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是元始的道文化,它为

人类留存下大同社会的文化基因。”

道学文化自三皇五帝起始,延续、传承,

157
直至东周(春秋)时期,老子撮其精要、集其大成,所著一部

令世人叹羡的《道德经》之后,诸子百家无不环绕而敬仰之。

至此,
“道家”思想成了先秦“百家争鸣”局面中的主流。这正

如著名学者杨宪邦先生所说:
“老子创立的道家文化一直在中华

悠久文化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大主干作用”。

而孔子的“儒家”思想,要

比“道家”较晚,且在当时诸

侯争霸的大环境下,中肯的说

并不为“显学”。故有孔子问礼

于老子之后的“犹龙之叹”。这也正如郭沫若先生所指出的“老

子与孔子同时,且为孔子的先生,在吕氏门下的那一批学者也

是毫无疑问的”。两汉之际,“文景盛世”即以“黄老”无为而

治,达到了历史上第一个“清

平盛世”。这为后来汉武帝北

击匈奴、开疆拓土奠定了雄

厚的人力、财力、物力基础。

值得提出的是,
“道家”思想,是“以民为本”来作为政治

基础的。如指出:
“圣人(指统治者)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就是要统治者必须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同时还告诫

统治者“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

158
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为什么老百姓饥饿、贫困、难以治理,甚至反抗(不怕死)。就

是因为官吏们贪污腐败,只知

道纵情享乐而不管老百姓的死

活所造成的。为此,他还深刻

的对统治者提出了批判和教

育。说:
“我(以下均指统治者)

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

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这些尖锐的批评,对于统

治者一心想独断朝纲,唯我独尊的诸侯乃至皇帝来说,无疑是

削弱他们的政治权利。故从汉武帝开始,实行了他的“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而“儒家”的“三纲五常”唯君

独尊的思想,正迎合了统治者的胃口和政治需求。著名学者胡

孚琛教授曾精辟论断说:
“道学文化是母系氏族共产制的大同社

会形成的人类最古

老的文明,是中国文

化的源头活水。尽管

周文王、周公旦、孔

子、孟子倡导的父权

家长制儒学文化后来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每到国家和民族危难

159
之际仍有不少拯危扶颠的民族精英到道学文化中汲取再生的力

量,这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亡而复存,衰而再起的根本原因”。

关于谈到“儒学”和“道学”在

中国历史上无论从哲学、政治、文化、

军事、科技等各方面的影响及贡献

上。英国皇家学者、《中国科技史》

作者李约瑟教授指出:“中国历史上

科学的起源和发展是和道家、道教而

不是和儒家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是科学人道主义最早的发源

地之一。在古代,儒家提供了人道主义,而道家提供了科学”。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我

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也要归功

于阅读孔子,而主要是老子。

我国著名学者黄友敬老先生

指出:“我从道儒佛医武诸家

理法,溯流而上,探索到它们

的源头—《老子》;同时从文学、历史、哲学和社会科学而循流

索源,走到它们的源头—《老子》”。中国著名作家、学者林语

堂先生在他的《中国哲人的智慧》中说:
“在孔子的名声远播西

方之前,西方少数的批评家和学者,早于研究过老子,并对他

160
推崇备至”。

不管“儒”前,还是“道”

先,也不论影响,贡献大

小、多少。儒道文化都是

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文

化,都是一个母体文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也不难发现,从先

秦时期的“儒、道”文化兴起,

直至近代,其间都是贯穿着“儒

道”互补、互济、甚至有“共兴”

或“共辱”的特性。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

程,有人要问我们应该去学什

么、做什么?中国科学院

院士杨叔子教授在他的

《想戴博士帽先过<老子

>一关》中说到:
“基督教

国家的学生要求读《圣

经》,伊斯兰国家学生要

读《古兰经》,中国学生要读什么?应该读《道德经》和《论语》。

让博士生读《道德经》、
《论语》,有三个好处:培育民族责任感、

161
锻炼形象思维能力和学会如何做人。

89、台湾道教发展是怎样的概况?

台湾道教,据清代杜臻《澎湖台湾纪

略》说,唐代著名道士施肩吾率族至台,

始有道教。之后,茅山、正一、清微、全

真等派也相继传入台湾广大地区。清光绪

二十一年(1895年),清廷与日本帝国签订

《马关条约》,将宝岛台湾割让给了日本。

日本侵占台湾后,为了消灭汉民族的文化意识和破坏民族凝聚

力,曾大肆毁坏道教庙宇,限制道教发展等。但由于台湾民众

的极力反抗,日本统治者才不得不放宽政策。

1949年,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随国民党同达台湾。至此,

台湾道教在国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得到了较快的传承和发展。

张天师为了使台湾道教更加规范和有效的管理,遂成立“台湾

省道教协会”
(后改为中华道教会),并在各市县也相继成立分

会和支会。同时还积极筹备和成立了香港、菲律宾、美国、加

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驻外办事机构。

台湾道教,宫、观、庙、堂、祠、社、院、坛等场所众多。

据1992年1月2日安维芬《台湾庙多》说:
“台湾各种宗教寺庙教

堂约15000余座。其中道庙6518座,佛寺1588座,基督教堂1721

162
座,而且尚未准予登记的神坛还有4820余座。数字显示,台湾

民间信仰以道教为最盛、佛教次之,基督教排第三。

台湾道教供奉的神灵以“三清道祖、玉皇大帝、妈祖(天

后、天妃)、吕祖、张天师、真武大帝、财神、药王、土地、城

隍、保生大帝、文昌帝君、开台圣王等为最。台湾信徒众多,

根据调查,信仰道教的民众占全台湾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之

多。可谓村村有庙,家家礼神敬祖,体现了炎黄子孙,崇拜华

夏祖先、古贤圣哲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

90、香港道教发展是怎样的概况?

香港道教,据记载在清时便建

有轩辕祖祠、天后宫、侯王庙等。

公元1842年,
清廷被迫与英帝国签

订《南京条约》,英国占领香港大

部分地区。1860年,清廷与英帝国

再次签订《中英北京条约》,香港南九龙半岛被英国强占。1898

年,清廷再一次被迫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北

九龙(新界)被强行租用,租期为99年。

公元1967年,香港道教界共同发起成立了“香港道教联合

会”。“道联会”所辖宫、观、祠、堂、阁、坛、馆、洞、院、

园、舍等一百余座活动场所,会员多达数十万。该会宣称以“忠、

163
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为立德基石,以“劝人向

善、怜孤恤寡”为宗旨。同时兴办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等。

香港道教著名宫观主要有:
“圆玄学院、蓬瀛仙馆、青松观、

啬色园(黄大仙庙)、云泉仙馆、省善真堂、竹林精舍、竹林仙

馆、飞雁洞、纯阳仙洞、蓬莱阁等。主要信奉的祖师、仙真有:

“三清道祖(以太上老君为主)、黄大仙、吕祖、妈祖、财神、

太岁、药王、土地神等为最。

在香港道教各庙中,尤以黄大仙庙香火最为鼎盛,每日香

客云涌,朝拜进香,祈愿、还愿者不绝于道。青松观则为了弘

扬道教传统文化,曾先后在美洲、欧洲、澳洲、新加坡等地建

有多处道观等。蓬瀛仙馆除和其他宫观一样建有多所安老院、

学校、诊所外,还建有电视频道、道教资料库、道乐团等宣教

机构。

总之,香港道教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在内地八十年代

之初,有很多宫观惨遭文革破坏而无能力修复时,香港道教界

同仁积极支援。除修复多处大的宫观外,还帮内地兴办公益事

业,诸如修桥铺路、捐建希望学校、敬老院等。充分体现了道

教济世利人、助危扶贫的优良传统。

91、澳门道教发展是怎样的概况?

164
澳门道教,明代初即有妈祖

阁,清时正一、全真等派相继传

入。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

廷被迫与葡萄牙签订了《和好通

商条约》又称《北京条约》,澳

门被侵占。

现今澳门地区主要的宫观有:妈祖庙、吕祖宫、医灵庙、

紫阙玄观、云泉仙馆、哪吒庙、康真君庙、关帝庙、女娲庙、

太清观、北帝庙等。

信奉的神灵有:三清道祖、妈祖、真武大帝、东岳大帝、

北岳大帝、土地神、城隍、财神、文昌帝君、药王、吕祖、哪

吒、女娲娘娘等。

澳门道教与香港、台湾相比,则庙少、人也少,发展较慢。

1999年,随着澳门的回归、
“道教协会”的成立,澳门道教开始

与内地及港台道教界进行广泛的联系与交流,现已呈现出发展

较快的新景象。

92、道教在国外有怎样的影响?

随着我国历史上大唐盛世社会的

发展,政治、文化、贸易等,对外相

互交往、交流,中国道教也随之传入

165
朝鲜、日本、越南、韩国及东亚等国。

其中,越南、朝鲜、日本传入的较早。在越南,史学界均认

为在中国的魏晋南北朝之际,道教就传入并影响了其文化的发

展,并对越南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道”这一哲学思想,在越南文人的

作品中,可以说随处可见。同时文人

在仕途上失望、无能为力时他们都用

“道家”的无为、清静、抱朴等来表

现他们超然物外,追求宁静自在的情

怀。
“柔弱胜刚强”的道家哲学,也成

为越南人在处世层面的指导思想,引

领着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

而据朝鲜史籍《三国史记》记载:公元3世纪时,老子《道

德经》
、《列子》已在百济、新罗社会中流传。唐时,道教正式

传入朝鲜。道教在朝鲜除吸引了大量的信奉者外,同时它还对

朝鲜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日本和道教可谓历史渊源流长。道教的长生乃至成仙信仰,

可直溯至我国的先秦时期,多少位方士去深山采药、大海中探

险。其中,方士徐福就率三千童男、三千童女远达日本。即今

日日本乃有徐福墓、徐福纪念馆等遗迹。在日本的习俗中,特

166
别是在对“道”的崇拜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他们把摔跤运

动,称之为柔“道”;把散打称之为空手“道”;把高于一切的

民族信仰则称之为武士“道”精神。

而韩国在医学方面,则受“道教、道家”,经典、养生、阴

阳学说,医学等影响深刻。

在其它国家,随着华人的外出和文化上的交流,道教在世

界各地分布也十分广泛。但道教与其他宗教不同的是:

一、不是教职人员外出传教(更没有强行传教的先例),而

是历史上国外使节、商人等将道教带回自己的国土进行了不自

觉的传播和信奉;华人、华侨远赴国外,往往将带着对祖国的

眷恋和热爱,带着对祖先的崇拜、神仙的敬仰,而修建宫、庙、

祠、堂等,加以供奉和朝拜。故有学者说: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

就有庙宇;有庙宇的地方,就有道教信仰”。

二、道教尊崇“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处下、不争、谦

让、慈俭”为教义。对外、对内不求张扬但“得”柔弱(柔弱

不同于字义上的软弱和懦弱)
。这一教理和教义正和中华民族的

性格“不强势、不霸权、不欺弱”相一致。

三、在世界各地,对道教信仰的角度、层面均有所不同。

如:有信仰道祖、神灵,以期护佑吉祥、如愿的;有将道教视

为哲学,加以学习和研究的;有将“道家”思想,作为政治、

167
军事范畴,加以探索和运用的;有学习道教养生、气功、太极、

强身健体的;也有学阴阳五行、中医治病的;也有将道教作为

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去追求和体验的……。

总之,国际学界公认为“道教文化,

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可以说,每个

人只要走进道教,不管是否有信仰、有

何信仰,都会有收获。这也正如著名学

者邓华祥、肖忠生所说:
“《道德经》讲

的是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讲的是

人类大悟性、大智慧、大超脱、大解放、

大无为、大超越、大认识,是一种恬静

的精神境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胡孚琛

教授则说:“道学文化是拯救世界的文

化,是改变地球船航向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文化,是海纳百

川的文化,是弃旧创新的文化,是开拓前进的文化,是积极进

取的文化,是无往而不胜的文化,是走向未来大同世界的文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内地道教与世界各国道教界联系

极少,对世界道教缺少了解和认识。而在台湾的第六十三代张

恩溥天师,则一直努力、从事着向国外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

工作,并且联系十分广泛。据1952年台湾《中华日报》编印的

168
《世界要览》及台北“嗣汉天师府”驻海外办事处调查统计(注:

仅和天师府有联系的道观)
:北美洲设坛或庙54座、南美洲85座、

欧洲98座、非洲54座、大洋洲130座。亚洲,包括日本12座、韩

国11座、泰国9座、缅甸7座、印尼4座、印度2座、菲律宾258座、

马来西亚135座、新加坡198座。同时天师府还在美国、加拿大、

菲律宾、新加坡等国设有办事机构。

(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人再

做过统计,现在的数量将远远超过以

前的数字)。

随着国际上对道教文化的认识和

重视,二十世纪初及至七八十年代,

世界上拥现出一大批热衷于研究东方

文化的专家和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及影响,有力的推动了道

教的传承和发展。这些国际著名学者主要有,日本:小柳司气

太、武内义雄、吉冈义丰、福井康顺、洼德忠、酒井忠夫、石

川忠久、蜂屋邦夫、三浦国雄、吉田纯等教授。英国:李约瑟、

彼得龙、鲁桂珍(英籍华裔)等教授。法国:葛耐、马伯乐、石

泰安、康德漠、施舟人等教授。美国:韦尔奇、西文、斯特里

克曼、萨梭、顾立雅等教授。加拿大冉云华教授、澳大利亚柳

存仁教授、瑞士霍曼教授、德国赛德尔教授、荷兰威舒尔克教

169
授……。

在各国的著名学者中(注:近现代又出现了一批新的专家

和学者,因篇幅有限,故未录入)
,公认为日本学者“人数多、

成果丰、有深度”,而受到同行者们的青睐与关注。

93、为什么说“道”是宇宙间的“和谐”之音?

道教是因“道”而得名,故

谓之“道教”
。道教尊“道”而

贵“德”,以“处下、不争、柔

弱、谦让、慈俭”为教义。反对

“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主张

“互敬、互爱”。在道教的教义中,可以看到处处体现着“积极”

的理念,这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所说的“道教关于和

谐、善意、合作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的基本

理想,也是联合国努力促进,不同文明间对话与合作的出发点。”

当今世界,本应是文化、种族等多元的、二十一世纪文明

的,共同发展的社会。可是事实证明,世界不太平。诸如霸权

主义、单边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种族歧视、军备竞赛。民族、

宗教、文化之间相互攻击、诋毁,甚至战争。无节制的对自然、

资源进行浪费、开采,引发的生态恶化、空气污染,以此诱发

的干旱、洪涝频现,疾病、瘟疫盛行……。

170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都把关注人类、关注

自然的目光转向了东方,转向了道教。如黎明大学陈水德教授

说:
“老子是人类能够参与自然和谐过程的导师,是人类命运日

趋衰落的救星,老子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时是人类铲除

邪恶破坏自然完美的有效利器。”美籍奥地利物理学家卡普拉在

他的《非凡的智慧》一文中指出:
“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

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日本物理学家汤川

秀树在他的(《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

一文中则说:
“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

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

况。”

道教倡导以“道”治国,以“德”治国,甚至提出了,以

“道”莅天下,其鬼不神的政治主张。只有充分认识到“处下、

不争、谦让、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哲学底蕴;不以“兵强

天下”、
“不霸权、不欺弱”,才能够为“社稷主、天下王”,而

“诚信天下”
、“誉满天下”。

道教注重人格修养。要求以“道”修身、以“道”处世。

对上不谄媚、对下不粗横,而是对内对外不卑不亢、淡泊宁静。

道教的这一种人格修养,正如俄文学家托尔斯泰所称赞的“做

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浙江大学孔令宏教授则说:
“老

171
子的人生态度深刻影响了道教人士仙风道骨的品格,使其形成

与世无争、淡泊名利、乐善好施、博爱济众,超迈脱俗的主流

风格。”

道教尚科学重实践,反对不切实际、弄虚作假。道教追求

健康、长生的科学精神,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提炼、实践的诸

如炼丹、养生、太极、中医……,就是为全人类所做的重大贡

献。宗教讲科学,是道教的一大特色。正如著名物理学家爱因

斯坦所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瘸子、而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

子。”关于科技成果及其智慧,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教授对道

教推崇备至,说:
“道家有一套复杂而微妙的概念,他是后来产

生的中国一切科学技术思想的基础”;并断言“在中国文化技术

中,哪里萌芽了科学,哪里就会寻觅到道家的足迹”

道教倡和平反战争。
《道德经》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

子之器”。军队是用来维护和平、维护稳定的。如把军队看作是

强权、霸权、扩充、侵略的利器,那是不吉利的,不得人心的,

是违背“天道”的。老子说: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吾不敢进寸而退尺。”同时指出: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只要

搞侵略、搞霸权、是得不到好下场的,结果必然是以“失败而

告终”的。

总之,
“修之(“之”均指“道”
)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

172
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只要信道、用道,无论一个人、一个

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是无往而不利的。有鉴于此,

笔者以为: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必然是一个迷失方向的国家;

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必然是一个短命的民族;一个没有信仰

的人,必然是一个堕落的人。

道教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以老子之道入世可以修

养治平,以老子之道出世可以超凡入圣。得大道之滋润,用大

道而生辉。大道文化,光昭日月,福泽群生。其必然是二十一

世纪全人类乃至宇宙之间的“和平”之声、“和谐”之音。

173
第三章 道教基本教义

@94、什么是“道、德”?

“道”和“德”,是我国最古

老的、悠久的文化和文明。它一

直伴随着华夏的历史,上下传承

了数千年,始终起着规范、约束

人心的、行为的尺度和标准。在

古代,道和德实存而无名,有名而不相联,直至老子的《道德

经》问世之后,世人始把道和德联称,谓之“道德”了。

“道德”
,这一意义非常广泛,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境界,也

可以把它通俗的看做“社会道德”和“人伦道德”。简单的来说

就是,凡是社会公认的、好的、能做的,即为“道德”高尚,

必受众人颂扬;相反,只要大众公认是违背社会道德或人伦道

德的,只要做了,即为“道德”低下,也必受社会指责和唾骂。

而在道教,除要坚守这一“社会道德”和“人伦道德”外,

还必须恪守更高层次的“宗教道德”,即自己的“信仰”。道教

视“道”为最高教理,我们的信仰及全部教义均是围绕“道”

来展开的、践行的。如果失去了对“道”的崇拜、践行,即表

示丢失了自己最根本的“信仰”。

因此,历代道教徒无不“尊道而贵德”
,以“道”为最高信
174
仰,以“德”为成道的基石。进而积功累德,清心寡欲、为而

不争、淡泊名利、慈心于物、济世利人……。以期渐臻自己的

信仰、德行和修为,从而最终实现“修道、得道、成道”的愿

望。

@95、什么是“道法自然”?

历史上,老子首先提出“自

然”的观念来解释“道”和“德”,

并以此作为人们的活动准则。老

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意为道生万物

以及天、地、人的活动过程都是“自然无为”的,并非“道”

之上还有一“自然”实体的存在。庄子继承老子的天道自然思

想,主张人生的目的就是任其自然。道教承续、吸收“自然”

观念后,认为“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则即是天

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间,其行为的最高法

则也应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则。自然,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

形式,它生化万物,万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长(生而不

有),不存在强加的任何因素(为而不恃),从而保证了自然界

的和谐(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而人修大道,就当效法道的自

然本性,顺应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

175
性,并致力于保护、维护自然界的和谐。对于人世间的一切东

西,都不要强求,应顺应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必须尊道

而贵德,要知足、知止、使心神平和,精神得到升华。

@96、修道为什么要“清心寡欲”?

“清”指清静、无污也;“心”即心灵、心态;“寡欲”指

克制、减少欲望。

《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意即抱守淳真素朴,减少私心和欲望。又说: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

于欲得”。人的罪恶、祸患,没有比贪欲和不

知足更大的了。所以说“欲”比什么都可怕。

诚然,如能淡泊处世,宁静心辕,做到“不

欲以静”,自然将“自正”。也只有“知足心常乐,无求品自高”,

才是修道之人的智慧希求。

人在欲海之中,难免受到各种企求、奢望、情感等影响。

而这些欲望的产生和纵欲的行为,又会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以

至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故对于修道信道的人来说,这些欲望就

是大魔,是修真进业的绊脚石,如不即时扳除,就很难清静身

心,得道成真。

故“少私寡欲”、“淡泊心志”是修道得道的基石,也是常

176
人对名利、声色、财货等祈求成功,幸福的一剂良药。

@97、修道为什么要追求“柔弱”?

道教是以“不争、处下、谦让、柔弱”

为教义。值得指出的是,其中的“柔弱”

不是“软弱”,更不是“懦弱”。而是主

张其行为不能太刚强、太张扬,因为“刚”

者易折,而“强”者易失。

故道教不但不主张刚强、张扬、锋芒毕露,反而要求“柔

弱”,甚至还要以比柔弱更“柔”的“水”,来做为修道者效仿、

践行的标准和方法。《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

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也就是说,唯有最

柔弱的“水”才符合大道。它不刚不强,不诈不伪;能涨屈洼,

随方就圆,总利万物而不相争。这才是最上的善、最高的德。

学道、修道,就必须依“水”性为标准、为榜样而真履实

践。以期甘愿“处下、居后、不争、寡欲、知止”。以“柔弱”、

“不争”涵养自我;以“上善若水”、“济世利人”成就自我;

以“刚强、张扬、争名夺利、背道违德”来反观心志,检验诸

魔,从而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只有做到“柔弱不争”的人,才是符合大道的人。
《道德经》

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够战

177
胜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才是一个“完美”的人、
“得道”

的人。

@98、什么是“无极”?

《道德经·二十八章》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
,复归于无极”。意为圣人深知明亮,

却安守于暗昧,并以此作为天下的楷

模和法式,这样永恒常存的“德”就

不会有差失,最后返归于虚静无穷的

根本。《庄子·在宥》中说:“入无穷

之门,以游无极之野”。
《列子·汤问》

则说:“物之终始,初无极矣”。其意

义相同。河上公在他的《老子注》中,

从养生长寿的角度讲“无极”。他认为

“人能为天下法式,则德常在于己,不复差忒也”。如此“则长

生久寿,归身于无穷极也”。河上公的这一种观念,打开了后世

道教内丹炼养的先河。宋初陈抟老祖作《无极图》,集中表述了

其内丹修炼的理论。他将《无极图》自下而上,先为“炼精化

炁”,继以“练炁化神”,最终“炼神还虚,复归于无极”,达到

“脱胎成仙”的最高境界。

在道教的教义中,“无极”常与“太极”对举。把“无极”

178
视为混沌未判之前的状态。如常说“与道合真”,即在具体的修

炼过程及返回到元初的终极状态,就称之为“复归无极”。因此

说“无极”即“道”,“道”即“无极”。

@99、什么是“太极”?

《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所指“太极”是至高无上的宇宙本原,

即太极剖判,产生天地阴阳,再由天

地阴阳产生春、夏、秋、冬四时,由

四时产生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
《太清玉册》

上说:
“无极而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

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两仪生四

象,四象生八卦,造化定矣”。
《太上老君太素经》也说:
“太极

动而分阴阳,阴阳生四时。因而出现天、地、风、雷、水、火、

山、泽八种自然现象,进而推衍为宇宙间的万事和万物”。宋代

理学汲取《周易》和《太极》学说,建构而成以“太极,为最

高宇宙本体的思想体系,认为太极即道、太极即理、太极即心。”

在道教的教义中,
“太极”常与“阴阳”对举。故说“太极”

即“阴阳”;“阴阳”即“太极”。以此加以阐释和发挥大“道”

的玄义。

179
@100、什么是“阴阳”?

阴阳者,
“阴”者暗也;
“阳”者明也。

《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

以为和”。道教认为“天地、日月、昼夜”

乃至“男女、脏腑、气血”等皆分属阴阳。

万物的产生和衍化也都离不开“阴”与

“阳”,所谓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传

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卷上说:“夫阴阳

者,道之本。寒暑生杀动静之气也,而清浮圆动明阳也,浊沉

方静暗阴也。阳不能独生,待阴而成;阴不能自成,须阳以生。

一消一息,有虚有盈,二气和合,万象乃形。

阴与阳是天地万物都不可须臾相离的至宝,得“阴阳”者

生,失“阴阳”者亡。《太平经》说:“天下凡事,皆一阴一阳

乃能相生,乃能相养”。故“天失阴阳则乱其道,地失阴阳则乱

其才,人失阴阳则绝其后,君臣失阴阳则其道不理,五行四时

失阴阳则为灾”。

那么,具体来说何为“阴阳”呢?即“天为阳,地为阴;

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男子为阳,女子

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前为阳,后为阴;人身为阳,体内为

阴;……。”

180
101、什么是“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

行为构成万物的五种物质元素,据《白

虎通》说:
“伏羲两夫妇,正五行,始

定人道”。
《通鉴前编》说:
“燧人氏作

(坐)观星辰而察五行”。
《史记历书》

则称:
“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

消息,正闰余”。由此可知,“五行”

之说,在燧人氏、伏羲时代已有之。到了战国时期,阴阳家邹

衍,著论终始五德之运,把五行同天地、万物、社会运转等联

系起来加以阐释和发挥。道教创立后,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并

进而将其与教义相结合。认为万物(五

行)既相生又相克,循环往复。如木生

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反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

土、土克水。

随着“五行”学说影响的扩大,这一教义又辐射到了诸如

内丹、饮食、医学、音乐、术数、地理等方面。如“五行主五

脏”
(心、肝、脾、肺、肾)、“五行主五官”
(耳、鼻、口、眼、

形)、
“五行主五色”
(青、赤、黑、白、黄)、
“五行主五音(宫、

181
商、角、徵、羽)”
、“五行主五味”
(酸、苦、甘、辛、咸)、
“五

行主五方”(东、西、南、北、中)……。

总之,五行学说在我国历史上,直至现代都起到了重大而

深远的作用和影响。在教义上,
“五行”又常与“阴阳”相对举。

故世人常说:懂的“阴阳五行”之道,尽矣!

@102、道教的“善恶承负”观是怎样的?

在上古时期,古代先民就对天、

地有了崇拜和信仰,并相信天地出

现的异常变化,都是对人类善恶报

应的必然反映,并因此形成了“天

人感应”之说。
“感应”:即有感(指

行为)
,必有应(指结果)
。感与应,也就是承与负的关系。
“承

负”者,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作恶,子孙遭殃。即有

所做(行为),必有所获(结果)一样。通俗的来说也就是“因”

与“果”的关系。

春秋时期,老子在他所著的《道德经》中明确指出:
“道者

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有

不信焉”。意为善与恶是个人行为,“道”是不会强加于人的,

而最终得到的结果,吉凶祸福完全是个人行为善恶的必然报应。

182
故道祖说:
“其事好还”
(指行为,很快得到报应)。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指善于行道的人)……。

道教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到后果,因为“天道”报

应是丝毫不爽的。它近则报在自身,远则报于子孙。
《太上感应

篇》说:
“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

语恶、视恶、行恶、三年,天必降之祸”。所谓的“祸福无门,

惟人自召”。

@103、什么是“三宝”?

天有“三宝”日、月、星;教有

“三宝”道、经、师;人有“三宝”

精、气、神。

老子《道德经》说:
“吾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

不敢为天下先”
。道教承袭老子之说

加以衍化,作为信道、修持之法。并将其与教义、经典、师传

相结合,以此提出“道、经、师”三宝之说。

在道教的教义中,尊崇并供奉的“三宝”为。
“道”者,即

元始天尊(为道宝);“经”者,即灵宝天尊(为经宝);“师”

者,即道德天尊(为师宝)。“三宝”为道教最高的“三清”尊

神。
(注:全国各大宫观、庙宇均建有三清殿,内供元始、灵宝、

183
道德(太上老君)三位天尊)

道教徒不但要用身、心、意,虔诚皈(guī)奉“三宝”,而

且还必须依“道”奉行“忠、孝、节、义”。只有“忠国、孝亲、

尽节、全义”才符合道教提出的“皈依三宝”后,即可“常侍

天尊,永脱轮迴;生生世世,得闻正法;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104、什么是“八卦”?

八卦,又称单卦、经卦、三爻(yáo)卦等。据《周易·系

辞下》说: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

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

八卦”。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也说:“伏羲之纯厚,作易八

卦”。

八卦是如何组成的呢?据《周易》图载:八卦由阳爻“—”

和阴爻“--”组合而成。每三爻组成一卦,它的名称和符号表

现为:乾、坤、震、巽、坎、离、

艮、兑。八卦象征和对应天、地、

雷、风、水、山、泽等自然现象。

为什么说阴阳即八卦呢?据

《周易·系辞上》说: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184
@105、什么是“返朴归真”?

“朴”,意为没有雕琢之木,

保持着固有的朴质。
“真”指先天

淳真之性,即道性。

《道德经》说:“专气致柔,

能婴儿乎”?“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

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在道教的教义中认为,“朴”最符合“道”性,婴儿最符合

“道”性。不华丽,但得质朴;不虚伪、不奸诈、但得淳真,

素静而无欲。

作为修道、信道者,就应该摒弃

私欲及伪性,返归于“淳真”、
“质朴”

的先天(如婴儿)之性,以期臻达“与

道合一”的境界。

106、什么是“无为”?

《道德经》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

为”、“为无为,则无不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

185
之教”、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在道教的教义中,
“无为”主要是作为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

延伸和阐发的。如对待社会政治和人生处世态度方面,
《老子河

上公注》说:
“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

《老子想尔注》则以无为而无不为作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

平的根本,抨击“贪宠有为”的人,
“必欲好衣美食,广宫室,

高台榭,积珍宝”,而令百姓劳弊。因而道教提出,治理天下应

要顺乎社会发展,与民休养生息。人的行事应效法天道自然无

为,而不能私欲妄为等。

另一方面,道教将“无为”作为自己修身、行道、养德等

来应用和阐发的。如《正一修真略仪》说:
“故万法去来,由心

自造。夫唯无为无造,故能无所不造。人能淡泊清静,真气自

全。是故无为也能为万物之主,而无所不为焉”。
《元气论》说:

“无为者,乃心不动也。不动也者,内心

不起,外境不入,内外安静,神定气和”。

107、什么是“性命双修”?

性命者,
“性”为性功;
“命”为命功。

“性”为神,即意念活动;“命”为气,

即元气。
“性”为先天,
“命”为后天。邱

祖《大丹直指》说:“金丹之理,在一性

186
命而已”。所谓性命,一般认为性即心性,命即生命。

在修炼上,有主张“先性后命”者;也有主张“先命后性”

者。孰不晓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乃是一个整体,是不可

能分而修之、分而行之的。故修道之人应“性命双修”。所谓贤

人之学,“存心以养性,修身以立命”。

性命双修之法,最初必以“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少

思以养神”。通过“修心炼性,炼气修命”,使人的精神和肉体

发生根本变化,脱胎换骨,返老还童,永葆青春。

@108、什么是“三花聚顶”?

“三花”,指人身的精、气、

神。“顶”,即鼎,此处指人头顶

的百会穴,又称泥丸宫。

《金丹四百字》说:
“以精化

为气,以气化为神,以神化为虚”

精、气、神之真阳化而为一,达

于一处,故曰“三花聚顶”。
《太上老君清静经图注》说:
“欲念

不生,则入真静,三花自然聚顶,五气自然朝元”。

“三花聚顶”,指打坐修炼时达到的一种自然景象。意即完

全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唯有头顶“泥丸宫”犹如天窗开启,

阳光透射,呈现无比清凉、舒适之感。(实指修炼功夫的境界)。

187
@109、什么是“小周天、大周天”?

“周天”指意念导引精气沿经络循环绕

行,称之为“周天”功法。“大和小”,小周

天功法指意念导引精气打通任督二脉,称为

“小周天”;如是打通身内的奇经八脉,则称

之为“大周天”。

道教内丹家要求修炼时,将精气在体内

按照经络路线循环运转,因其阶段、功法不

同而分为大、小周天。
“小周天”,指内气(意

念导引精气)从下丹田开始,沿会阴穴、尾闾上行过夹脊、玉

枕、经百会、下行鹊桥,在沿任脉下行至丹田。如此按照任督

二脉往复运行,此时任督已通,是为“小周天”。

“大周天”,指在小周天修炼的基础上,先通过炼精化气,

打通任督二脉,当内气在丹田发动时,丹田部位会产生一股热

气流的感觉,然后让意念导引这一股暖气流经奇经八脉,十二

经络流经全身,按气机升降开合的规律在全身循环运行,日久

功成,是为“大周天”

修炼大、小周天功法,必以心平气和、呼吸微绵;断烦恼、

绝思虑,方能入静下手。

@110、什么是“戒律”?

188
“戒”解也、界也、止也。

能解众恶之缚、能分善恶之

界、防止诸恶也;
“律”则是

指规则、约束条文。合而为

一,戒律就是指道教为约束、

规范道教徒言行举止、防范其违反教规而制定出的警戒条文。

“戒”强调通过外界的约束来戒除种种恶行、恶习等;
“律”则

强调自律,即靠自己来规范自己、完善人格和道德。

道教最早的戒律,是出自张道陵祖天师的“老君想尔戒”。

该戒分三行九条,即: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此上

最三品;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此中最三品;行无欲、行

知足、行推让,此下最三品。

之后,随着道教的发展,清规戒律也随之不断加强和完善。

又相继出现了诸如:三皈五戒、八戒、三坛大戒、三百戒、千

二百戒等。戒律从早期的向神“叩首思过”
,过渡到“跪香,迁

丹(劝离)、杖逐(强制赶出)等”。

111、为什么说“七情六欲”是入道之门墙?

“七情”指七种感情和心理状态;
“六欲”指六种感觉器官

所产生的刺激和欲望。

七情者,喜、怒、哀、乐、爱、恶、欲为七情。七情变化,

189
一般属于正常的心理活动,但如变化过大,可导致气机失常,

内脏功能失调。故《上清经》说:

“六欲务尽,七情宜除”。《太上

老君清静经图注》说:“七情者,

喜、怒、哀、乐、爱、恶、欲是

也。喜多伤心、怒多伤肝、哀多

伤肺、欲多伤脾、爱多伤神、惧

多伤胆、恶多伤情。此为七情牵心之伤也。”

六欲者,眼、耳、鼻、舌、身、意、为之六欲,又称“六贼”。

《太清元道真经》说:
“人不能长存者……因六贼妄生。目妄视,

耳妄听、鼻妄香臭、口妄言味、身妄作役、意妄思虑。故终不

能归根也。”故道教视‘七情六欲’,为修行入道之大敌,需日

日自省、时时谨防。”

@112、为什么说道教“出世、入世”兼行?

道教的修行及处世观,

既不 同 于儒 家的 全 讲“ 入

世”,也不同于佛教的全讲

“出世”,而是出世、入世

兼行之。道教的"入世"即讲

修人道,且奉行“功德于民,

190
功德于国”终而“功成、名遂、身退”的法则;而“出世”即

讲修仙道,主张“清心寡欲、为而不争、损己利人、积功累德”。

道教的这一出世入世兼修的思想,据《史记·老子韩非列

传》记载,孔子问礼,老子说:
“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

蓬累而行”。这就是道教出世入世思想的根源。后来孟子将这一

教义译为“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被儒家所倡导和

应用。

道教的入世、出世兼行观,既不追求功利的“入世”,也不

专注自我“孤寂”的“出世”,而是牢牢的掌握两种处世法来进

行品德修养,放开人我观念、是非观念;事来则应,事去则静,

不使事务绕心,而使本心处于常清常静境界,以无为化导自身,

除去一切私心杂念,常使性灵朗然觉照。

@113、道教为什么有“忠孝之道”之称?

道教素有“功德成神”、“功德成仙”、“忠孝之道”、“忠孝

神仙”之说。

道教的处世观,以入世和

出世兼行,故入道既修人道又

修仙道。这一种双修之法,既

不同于儒家的全讲“入世”,

也不同于佛教的全讲“出世”,

191
而是同修互补。

道教讲修道进业,必以“忠、孝、悌、信、刚、柔、和、

静、虚、灵为得道之门”。

忠孝者,忠于国、孝于亲合于天地,盖为四大恩。不报者

不能成道、不能全神。故说:
“忠孝之家,庆云常绕,吉神远照”。

悌信者,兄弟为手足,交友需诚信。不悌不信,难全人道。

故说:悌信诚,则大道可学、大道可知、大道可成。

刚柔者,志刚而性柔也。志不刚则生退道之志,性不柔则

为败道之累。故说:“志刚大丈夫,性柔真君子”

和静者,谦让平和静定也。礼下于人,谦恭自小,心平性

柔,得意处不喜,失意处不忧;事前不想,事后不计;人短不

知,己长不觉。故说:
“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

虚灵者,虚灵真性不昧也。虚其心则精神圆满,一气浑然,

无内外、无左右、无前后、无上下。视富贵如浮云,视名利如

霜露。故说:道前无贤愚,名利知真假。

“忠孝之道”靠的是真履实践,来不得半点虚假。故修道

学人,须依祖师诫训,脚踏实地,真功真行任修、富贵名利宜

除,当不失大丈夫信道、修道之志也。

@114、什么是“真功、真行”?

192
“真功”者,真一不二,为而清修也。

“真行”者,真一不二,济世利人也。

《晋真人语录》说:“若要真功者,

须是澄心定意,打迭精神,无动无作,真

清真净,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乃真功也”。

“若要真行者,须要修仁蕴德,济贫

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或引善人入道修行,所为之

事,先人后己,与万物无私,乃真行也”。

真功真行,须日日打点、时时留心,乃修真成道之阶梯,

为仙度人之津梁矣!

115、什么是“地狱”?

“地狱”,阴间之狱也,即人生时作恶,

死后受苦之地也。作恶和行善成对比,所

谓行善得福,死后自能进得天堂;而作恶

之人则不然,其生时作恶,死后即被打入

十八层地狱之中,转入六道轮回不得复生

为人。

道教认为,人的思维意念是产生行为

的基础和根源,故说:“一念之差,不是天堂即地狱”。人的一

切苦难和烦恼,皆由自己所致。
《皇经集注》卷七《功德品二十

193
八章》说:“地狱无门,唯人自召,

天堂有路,昧着难行。况生来正性,

即诸真经,常持永念,地狱天堂,

一切不染,永登玄真矣”。

@116、什么是“恶业、恶报”?

“恶业”指做的坏事、起的坏心、说的坏话等。
“恶报”指

得到报应。

据《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说:
“人

有十恶:贪、嗔、痴、杀、盗、淫、

妄语、两舌、恶骂也”
。这十种恶行,

以身有三种恶业、心有三种恶业、口

有四种恶业。其中,身有三恶业者,

即杀生、偷盗、邪淫也;心有三恶业

者,贪、嗔、痴也;口有四恶业者,两舌、恶骂、绮语、妄言

也。“十恶之病”,贪(贪欲)
、嗔(嗔怒、性暴)、痴(痴迷)、

杀(杀生害命)、盗(偷盗)、淫(邪淫)、妄语(说假话)、两

舌(是非)、恶骂(失德),乃修真之大忌也。

《洞真三天秘讳》说:
“此诸恶不诫,不能离身,犯之者身

遭众横,鬼神害命,考楚万痛,恒无一宁,履善遇恶,万向失

利,死入地狱”。

194
《太上感应篇》说:
“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

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行善得福,作恶得祸。种瓜得瓜、种

豆得豆、善恶之报,鉴之甚速,丝毫不爽。

@117、何谓“十二愿”?

“十二”者,数也。“愿”者,心念、祈盼也。

十二愿者:

一愿风调雨顺,二愿五谷丰登。

三愿皇王万寿,四愿国土清平。

五愿民安物阜,六愿福寿康宁。

七愿灾消祸散,八愿水火无侵。

九愿聪明智慧,十愿学道成真。

十一愿诸神拥护,十二愿亡者超升。

同时还祈愿:一切飞禽走兽,一切蝼蚁蛇虫,一切冤家债

主,一切男女孤魂。四生六道,一切含灵。闻经听法,早得超

195
升。

“十二愿”是道教徒日诵功课时,虔诚发心祈愿的功德事,

也是修行、度人的具体表征。故历来道教徒均依此口诵而心维、

奉道而行之。

@118、道教的“报恩”思想是什么?

“报恩”,即报答恩德,此指

为孝。道教认为,人生难得,现

既为人,实大幸事,故当珍惜。

具体表征应学:
“乌鸦反哺”之德,

做人则更应以“孝”回报父母。

因而道教提出:
“百善孝为先”的观念,同时力倡历史上感天地、

泣鬼神的“二十四孝”
,以供世人学习和操行之。

在道教的教义中,报恩是大修行、大善念、大作为、大功

德。同时提出,不孝不足以为人、不足以信道、修道,更不足

以功德圆满、飞霞超升。道教把“孝”列为必报的“四重恩”

之一,要求加以日诵、心维而真履实践之。

祖师的“报恩诰”如是说:
“玄元应化,武曲分真,垂念我

等众生,有相脱生父母,怀耽(dān 也指丹)十月,乳哺三年,

辛苦百千。 殷勤寸念,怜我父母,日渐衰朽。我今持念平等,

悉灭险峻贪嗔,礼帝为师,祈恩报本。 愿我现在父母,福寿增

196
延,过去宗祖,早得超生。大圣大慈,大仁大孝。八十二化, 报

恩教主,佑圣真武 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

终劫济苦天尊。

每日诚心诵此“报恩诰”,可使现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宗

祖,早得超升。同时自己也增长善芽、生发智慧、道益日隆,

德业渐臻也。

119、什么是“忏悔文”?

道教认为,每个人随时都会犯有过错的。如口劝祸、说谎、

是非、骂人等业;身犯邪淫、妄动等业;心犯贪、嗔、欲等业。

可谓罪业重重、孽障难除。故提出,非诚心“忏悔”莫能消、

莫能除;非发愿“忏悔”不能入道、不能进业、不能全其德。

故“忏悔文”说:
“经功浩力不思议,回向十方诸圣众;愿见

真心求忏悔,河沙罪障悉消除。 忏悔我等,自从囊劫,乃至今生,

假火风地水以成形,恋香色味声而触法。贪嗔嫉妒,恶口妄言,杀

197
盗邪淫,恣情纵欲,逆辱父母,悖负君师。不敬天地神祗,呵风骂

雨,不信罪福因果,昧理欺心。遂致报对升沉,轮回辗转,受诸苦

恼,无有休停。皆由一念之差,障迷自性,妄认六尘之幻,沉溺爱

河。今而既获人身,叨亲正教,岂非千生庆幸。一旦遭逢,自合省

心,早求度世。若夫似前流荡,毕竟迷失本来,一堕冥途,化为异

类。是故思沉沦苦,发清静心,皈奉圣真,特求忏悔。丐怜愚昧,

原赦罪愆,解释报冤,蠲(juān)消魔障,所觊(jì)命逢昌运,名

注丹台。际遇真师,亲闻至道,精修妙行,增长善芽。尽节玄门,

怡神真境。他日运应灭度,自性不致昏迷。径生十善之家,能通

宿命。还证上乘之道,承侍虚皇。

愿国安民丰,时和岁稔(rěn);

愿真风丕(pī)阐,道化兴行;

愿凶恶化贤,邪魔归正;

愿兵刑罔措,囹圄空闲;

愿沉滞升迁,冤仇和释;

愿参玄学者,悟道成真;

愿历劫宗亲,俱皆超度;

愿历世师友,同证真常;

愿所有眷缘,增崇福慧;

198
愿所伤物命,早生人天;

愿绝食荤酒,不相杀害;

愿持身端正,不履邪淫;

愿悉破悭(qiān)贪,悉除险峻;

愿言无诳妄,行贵纯真;

愿弱己饶人,潜忍忿怒;

愿慈心下气,恭敬一切;

愿不堕边夷,不随邪见;

愿结交仙友,栖集清虚;

愿智慧开明,神通恢廓;

愿广行方便,普济群生;

愿永断执迷,咸归正道;

尘劫有尽,我愿无穷;

尘劫有尽,我愿无穷;

尘劫有尽,我愿无穷。”

@120、“贫道”的含义是什么?

“贫道”
,即清贫之意,也为谦称。学道之人是不怕清贫困

苦的,唯把刻苦修道作为人生至乐和目标。道士自称“贫道”,

有戒除华想欲念、贪嗔与痴妄,并以此时刻警省自己、锤炼自

己。

199
在教门中除自称“贫道”外,相

互称呼则为“道长”
、“道友”、“道

兄”等,这些称呼是没有男女性别、

门派之间的不同。如:对姓张的,称

之为“张道长”、姓李的称“李道长”。

教内一般以“道友”和“道兄”称呼居多。如“张道友”、“张

师兄”;
“李道友”、
“李师兄”等。既表现了同道、同门的尊敬,

又体现了情同兄弟姐妹、志同道合的手足之谊。

@121、道教有怎样的“包容”性?

道教常讲“有容乃大”、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为而不争”、

“功成而弗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一

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

天下先”、
“上善若水”……。

在教务上,常有人问,

有的宗教说信仰了他的宗

教,就不能在信仰另外的宗

教,甚至为了宣传自己,不惜大搞口舌战,相互诋毁、攻击、

有的还动用暴力、武力等。道教有这样的说法或观念吗?

道教是“不争、处下、谦让、贵柔”的宗教。在道教的教

义中认为,信仰了道教,完全还可以信仰其它宗教。但作为个

人的信仰,千万不能盲目、随众凑热闹,要认清宗教与邪教的

200
本质、宗教与宗教在教义上的区别。

当今世界,是种族多元、经济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多元

的社会,唯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交往与交流,增进和

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互敬和互信,才符合世界多元文化的发

展与进步。极端主义、狭隘主义、本位主义,是不利于世界的

发展和进步的。

道教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唯一的华夏民族固有的、最悠

久的宗教,但其从不排斥任何一个宗教的传入和发展。甚至高

标“三教合一”,并提出“诸教共荣”等观念。

随着世界文化、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团

结、友谊、和谐才是造福于人类和平、幸福的主旋律。唯有“包

容、处下、不争、谦让”才能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从而和睦、

和谐、发展和进步。

122、什么是“威仪”?

“威仪”指凡行之事,均依

仪轨之例。道教威仪,非常繁多,

其涉及到宫观内方方面面的事

情。如:大到宫观修建,安神塑

像、开光、法会等,均要依定式,

格式、仪式如法举行;小到称谓、穿衣吃饭、言行举止等均有

威仪法度。
“威仪”是道教徒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

201
内容。“威仪”又是衡量每一位道教徒是否规范、虔诚的尺度,

故历来受到道教徒的重视和维护。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道教如何“上香”、“叩拜”等威仪,以

便信众参仿。

道教上香为“三柱”(居士在家可烧一柱)。

先将三柱香,按中、左、右分别平行插于香炉内。插香时

默念“祝香咒”: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焚玉炉,心存帝前,

真灵下盼,仙佩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三天(六天、九天)”
(注:

插第一柱香,默念径达三天;插第二柱香,默念径达六天;插

第三柱香,默念径达九天)

叩拜时,抱拳躬身行礼(居士可自然抱拳,以左手抱右拳

即可)。叩拜时以左手掌压右手掌,头触掌背。默念:“无上道

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再起身,如前叩拜,默

念:“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再起身,

如前叩拜,默念:
“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如此三次谓之三礼,每跪拜下去叩三首,三次共九叩。通

称“三礼九叩”大礼。请参照下图:

202
双手自然垂伸,右手在 接上动作,双手抱拳由眉
内左手在外合抱成拳,然后 际自然随身体前俯,做俯
上举至眉际,一般高以不超 首鞠躬姿式。稽首礼成。
过眉际为度。

叩首的做法是:在稽首礼成之后,继续
躬身,然后双手分开,先以右手摁地(或拜
敬香时,双手持香,亦如 垫上),左手覆于右手上,同时,双腿屈膝跪
抱拳作揖式。 于地(或拜垫上),以头触及左手手背,此即
《周礼》所谓“空首”礼。
叩首的另外做法是以头触地,称做“五
体投地”,即双脚、双手、头皆着于地。

参考书目:
《二十四史》中国华侨出版社
《道教大词典》中国道教协会
《中国宗教纵览》周燮藩主编
《百家论道》李信军主编
《老子研究》一、二、三册李德建主编

203
助印善书功德榜

刘培民 1500 元、潘紫钰 1200 元


郭佑凤、李森林、王进、许婷婷、张建立、张文玲各 1000 元
鲍然 800 元、金平 700 元
赵永 666 元、阎德利、郑京生、班文亮各 600 元。
郭香英、周日正、杨岩苹、黄宋和、刘光、霍珍、李霞、谢经举、解飞、
陈桂玲、马斌、杨素莲、李祖芳、高丽、武连起各 500 元
吴楠 400 元
杨民、王茜、五行火、王祥美、微言、韩美林、赵秀芬、项金水、刘玉娥、
杨华平、李勇、陈爱东、郑志淼、周戬、郑志辉各 300 元
张爱丽、李煜、可明、刘志敏、容年旺、范齐温、俊英、博妮、王晓峰、
陈鸿儒、牢林凯、庞海泉、段永三、李天吉、陈锁茂、龚龙平、周小强、
严大森、赵建平、暴自筌、于桂琴、李晓玲、陈通、陈才英、郑宝平、
桂胜利、付雅琪、陈朴、张娟、周晓彤、蔡晓云、邢又琦、扬扬、陈娟、
传文彩、宋立刚、杨军、房跌各 200 元
胡銖莹、马奸朱、黄桀、元姜各 150 元
龚彩云、耿兰萍、徐忠平、谢淑君、连绿洲各 120 元
郑仁峰、王国振各 110 元
100 元者:
黄志业、刘亚红、谢维毅、曹凤梅、刘文英、海亮、孙正、徐艳波、王雯、
韩玲、张正红、郑浮飞、吕俊杰、杨确仁、毛春林、邢保氏、娄丽、于艳
勋、孙永可、颜于、王以民、崔淑英、赵文瑞、邓国凉、郝静、刘颖、于
振尖、叔忠、张文寻、张蕾、张意浓、阎德侯、闫冬、何秋阳、李雅芳、
高松文、胡青、林少华、杨东生、叶宝行、张金慧、刘桂英、齐志新、王
国平、杨新园、崔伟民、石靖、郑佳明、斗丽、何文军、刘翠荣、贾瑞辉、
邴春红、郑国丽、郑国强、门立俊、刘志勇、刘桂华、丛建平、马长江、
刘建河、张澜、李振、任庆玲、李素敏、张禄君、何总祥、王佑、艳寻、
朱凯、王靖、岳贺军、苏华、马志远、王静勇、沈鑫、朱小玲、朱子刚、

204
嵬文、张少安、王福文、柴翔胤、韩憨宁、张福山、任宝剑、于洪、董淑
艳、李军、白纪元、李山帮、王友英、张金华、张炎、庄胜园、孙擎寜、
张冬梅、王立军、王斌、王野、周明、孟先章、杨志忠、于淑红、卓雪彤、
魏青、张雯雯、朱玄白、王欣如、刘工线、袁春芳、岳永成、魏庆军、王
素洁、莫翠兰、王培旺、赵锡华、王静茹、索强、胡珊福、李梅、赵佳勋、
王淑萍、赵羽、李櫻、侯松玲、张欣、王优优、卢启秀、曹金贵、陈浩、
王莹、卢雪松、华彤、程旭、王海江、窦春雨、蓝婷婷、佟碧云、集古宽、
郝立忠、陈阮、钟红蕾、王维、闫世忠、赵东、谢斌、卢来文、丁克勇、
赵庆、常因、傅坤、王世贝、张晖、林松全、徐金荣、卫刚普、冯广志、
王黄辉、陶振宇、晏殊光、沈一武、赵立、王帛、马丽娜、张蕾、蓝世纪、
赵安、周静、张勇、薛永阁、马红静、周玉洁、高伟丽、张颖、韩建辉、
金一、赵新、曲文竹、范柏涛、王了义、王了达、张菊、张伟、赵传秀、
王代茹、何小军、董军、邢丽敏、范义杨、刘继春、卓静华、李毅松、阮
志强、于洋、王兵、王林彤、温佳琳、晋步、熬黛、苗兴根、赵世亮、康
遵、操一飞、向新华、蔡鑫、韩建国、王怡君、王光、陈慧安、张龙丽、
姚建华、杜丽、刘玲、毕全云、胡红亚、张美羽、张静、荤庆福、田峰、
李宁、李瑞和、马宇鹏、吕蔷、徐若一、闫东、张钦、徐小君、张艳、李
波、潘磊、杨丽佳、李义、杨丽佳、苗国强、刘尧军、吴宇文、武志军、
李昂、迟文、李博伦、杨立强、柯志全、安延、柯顺成、董良、康冉东、
毛军、周西林、彭庆、关秀来、王金刚、李旭、谢林、付静、李炳敏、蔡
怡君、赵炳勋、郑营、邹忠军、胡妹玲、耿兰萍、张然、钮喜风、孟祥文、
乔和红、王志琼、周怀川、俞华、王雷、董鹏、李玉秀、刘东生、张博、
常小军、刑京击、牛增智、孙茂华、杨建雄、付永烈、李春珍、李子明、
郭鹏、马天娇、芳玲、鲁迪、韩梦琳、程媛媛、伍致礼、蒋苹、郭志刚、
张功尧、杨建平、杨荣凯、李东山、暴自筌、刁桂琴、全德振、李晓婷、
张东东、高佳丽、文雪庆、赵倩、单洋、张玉琴、单晓松、曲云婷、李财
乾、陈一珍、冯素琴、杜泽金、林宝莲、冯金凤、孙铭婕、杜丽萍、冉晶
晶、季伟涛、珍娟、王雪珍、张雁冰、林怡君、刘玉福、李辰、郭峰、王
志刚、常文光、谭武华、陈秀顺、王庆生、郭建波、黄伟明、徐英华、黄
开坤、徐永凯、吴宁义、段宏伟、崔文兵、陈子君、光学、张可森、王飞、
王君、赵杰、秦飞、孙梅、王志红、韩玲、李海滨、孟勇、魏乐、赵佳明、
205
郑立才、郑守志、郑亚娜、郑维娜、张途霞、王永杰、顾娟、王鹏、韩云
和、梁月忠、李春芳、梁宇、何文华、方子凯、罗雪晴、何玉涛、张学诚、
刘福鑫、秦文才、王蕴青、刘晓峰、刘文英、苏鸥、孟庆玲、蒋训飞、张
雪琪、袁维亚、朱晓彤、吕庆海、王战、李俊、陈柱、胡珠玲、张然、钮
喜峰、于大龙、朱菊芬、苏丽航、贾双平、郭艳萍、谢昱、刘明、周方明、
张伟东、杜春莉、郭新、孔祥超、谢天、张杰、王宁、王莉、刘华荣、犹
隶军、张忠玲、李光、魏建平、曹柏勇、王文娇、秦颖非、王艳梅、宋年
辉、韩非、刘辉、刘志远、石百川、申色、澄寂、赵罗华、李李赛、姚宇、
梅磨生、刘宝珍、李艳荣、卢旭峰、韩淑珍、刘云杰、黄云兰、王磊、吴
秀玲、付子康、陈婉玉、杨柳、杨慕涵、木阳林、肖鹏宇、李霞、邢国斌、
杜伊佳、张敏、徐理乾、滕瑞秋、王思茹、李英生、黄文广、张立功、王
丽淼、刘淑藻、张珍、吕琼、高伟、王新宁、洪婉瑜、侯静、何时焕、房
晓玲、冯小龙、张梦蝶、空迅胤、刘铁雄、王志华、王云建、邓娟、张海
燕、王蕊、马明明、张安琪、张浩然、张文、马素、苗军、平武、刘春生、
殷清华、吴文琦、龚媛媛、杜明凡、刘迎节、黄慧宁、邵天华、白然、邹
晓、孙玉红、刘阳、石泰龙、李继东、刘淑华、严云顺、王雪、班文亮、
胡世坤、周树军、刘丽、刘佳、陈荆、张福勋、李凯、夏桂荣、郝春喜、
高林、刘学应、靳军、宋冬梅、赵青云、冯青青、高淑萍、张晓华、黄志
业、李玄、蔡诗芸、高雪阳、张云海、魏振清、张振东、金正黑、杨艳琴、
多新、高淑娇、舒文、李春华、陈永超、张新、吴论、石碗娟、张俊华、
赵宇驰、冯及、王优、丘磊、黄晓萌、董长宝、刘丽媛、王铁军、陈家瓦、
杨丽萍、王飞、郑凤琴、张玉华、王姿鹤、程全丽、朱学华、李迎新、张
博、张福光、李强、李道明、关平训、郭庆发、冉婷宗、苏福龙、冯颖、
魏天华、何翔宇、刘佳楠、高淑兰、马玉鹏、赵金阳、胀启顺、孙建华、
刘璐希、尚平、安秀英、陈桂莲、王颖、潘思志、付新鹏、张明建、徐彤、
杨忠兰、黄志杰、梅金兰、付玉、高乐平、阮姜、王金明、刘伟、刘建如、
叶颖、马玄宗、李庆安、鈡清箫、赵仁、王军、魏云忠、李建哲

20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