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决定回到社交

原创 WANSHAN 三联生活周刊 8月4日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1049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WANSHAN

我是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医生说我是快速循环型,“快

速”是因为身体和情绪在短时间内会出现剧烈变化。我曾经

在一个月里有好几次抑郁发作,认知和行动能力都严重受

限,有时候连行走都是困难的,只能静静地待在家里歇着。

经过治疗,现在已经比发病早期稳定很多,症状也减轻了,

但它对我生活的改变显然是巨大的,特别是重新回到社交活

动中时,一切都是全新的体验。
发病早期,我的脑力和体力都相当有限,对社交网络极度恐

惧,所以微信上我一直处于失联状态。朋友们出于担心会定

期询问我的情况,我总是过好久才机械地回复他们说我很

好,不用担心,然后继续消失在对话框里。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无论用多少语言来表达“双相”(或者抑郁症)的状态,似乎

也无法到位。有时候不想说太多不是因为所谓的“病耻感”,

更多的沉默是不知道要怎么去说清楚,这当中的认知鸿沟是

很难通过微信聊天和几个饭局就可以缩小的。

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外地学习、工作,在家乡这座城市几乎

没有朋友,所以和朋友再见面聚会都是短暂而珍贵的。大家
一起吃饭、看电影,聊聊最近发生的事情,在这种社交场合

里,“双相”这种慢性的烦恼说多了就没意思了,对听众来说

没意思,对我来说,说得多了也疲乏了。我总觉得不好的东

西如果被说得多了,记忆会强化这件事的影响,加深苦恼。

而且,我也不想给对方造成负担。

《丈夫得了抑郁症》剧照

但是,面对自己的这个变化,我还是要让他们知道,“有的

时候,我需要休息,你可能会找不到我”,或者“如果有情况

我突然要离开,就让我回家休息好了,不用太在意”。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跟亲近的朋友们袒露我的情况以后,

我渐渐收到了很多这样的反馈:“我感觉我也抑郁了”“我怎么

感觉有时候跟你很像,我有时候也突然情绪低落,我会不会

也是⋯⋯”“我感觉我应该是轻症,你觉得呢?” 
遇到这些问题,一时间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无法凭借自

己的经历来判断他们是不是“双相”或者“抑郁”。而且,这时

候总会有种混合着“你知道我发作时有多难受吗?”和“你以为

这种病是什么普通的病吗?”的复杂情绪,是一种不被理解

的孤独感,还带着一种熬过来的患者的骄傲。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误解的存在是必然的。身边的人可能没

法理解我发作时的痛苦,但朋友们会不停地给我发微信询问

情况,甚至大老远来我的城市看我,家人们会在我最困难的

时候给予我最直接的照顾及经济支持。后来我才知道,原来

关闭微信三天以上,就不会再接收新的消息了。那些已经发

出来的,你还没有看到的消息不会留下任何的记录,就再也

找不回来了。所以在我失联的那段时间里,当我打开微信看

到消息,通常是因为朋友一直都在发消息确认我的情况。
《摩登爱情》剧照

“不理解”对当下的我来说并不重要,每个人都会承受不同的

痛苦。作为一个“双相”患者,我更清楚这一点,我不会因为

我是“双相”就要求得到更多的理解,因为这个理解的壁垒实

在太高了,他们对理解所做的“尝试”就已经足够了。有一次

跟朋友聊天,我提到了美剧《摩登爱情》里安妮·海瑟薇饰演

的“双相”患者跟我的情况很像,过了一阵子,又有一个朋友

给我发来微信,她说:“我看了那集,真的无法想象你这几

年都是怎么过来的。”心里突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这

种理解确实让人感到没那么孤独了,但我不会强求。

END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