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短文-社会媒体和数字公民。数字扫盲的紧迫性...

社会媒体和数字公民。

混乱的社会时代中的数字扫盲的紧迫性
https://doi.org/10.3991/ijet.v15i07.13239

Meidi Saputra() , Imamul Huda Al Siddiq


Universitas Negeri Malang, Malang, Indonesia
meidi.saputra.fis@um.ac.id

摘要--
技术和通信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对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都产生了影响。这种新的世界秩序通常被称为社交媒体;由于互联网的存
在,在数字时代诞生了一种新的媒体。这种媒体使公民生活的流动性变得
更快,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几乎没有边界,并导致了数字公民的概念。社
交媒体的出现无疑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自动对公民的行为造成了干
扰。由于公民没有准备好面对一个混乱的时代,黑色运动的传播、仇恨言
论、虚假新闻(骗局)、相互之间的激烈争论等现象成为一个普遍问题。
因此,在这个混乱的社会时代,数字素养是必要的,这样,成为一个聪明
的好公民就不仅仅是公民身份问题的讨论了。

关键词--社会媒体、数字公民、破坏、数字素养

1 简介

今天,全球化几乎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今天的世界已经没有真正的
地理边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再也无法回避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相互联系
,仿佛成为一个统一体,这就是所谓的地球村。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互
联网的存在,它是在全球化时代技术和信息迅速发展的结果。
据说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这是一个事实。这是因为互联网已
经成为一种通信手段,并带来了人类互动的新模式。互联网的存在也导致了传
统通信的使用转变为数字平台,更不用说智能手机技术的出现,使互联网越来
越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印度尼西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协会(APJII)与印度尼西
亚大学通信研究中心(Puskakom)合作,共同举办了这次活动。

156 http://www.i-jet.org
短文-社会媒体和数字公民。数字扫盲的紧迫性...

表示,2015年,印度尼西亚共有8810万互联网用户。而在2017年发布的weareso
cial.sg数据中,印尼有1.32亿互联网用户,这个数字在一年内增长了51%[1]-
[5]。
一个已经成为人们访问互联网的主要原因的功能是社交媒体。几乎所有的人
都在使用社交媒体,而且它已经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社交媒体的性质
是容易访问的,缩短了沟通的距离,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就肯定了社交
媒体是人类身体的延伸。这种情况符合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地球村理论,他称其为人类能力延伸的媒介--
新的互动中心,为人们提供分享、讲述故事和交流思想的空间,这使得虚拟移
民不可避免。如果说以前我们的交流和互动仅限于面对面的互动,那么现在由
于社交媒体的存在,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6]。
社交媒体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新主角,它被信息和技术的发展所扰乱。通过
互联网接入的扩散,信息和技术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用户必须面对的后果,包
括社会媒体的用户。社交媒体的存在并没有被使用它的智慧所平衡。虚假新闻
(骗局)、仇恨言论、诅咒、辱骂、不宽容的行为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
。这种现象显然对印度社会的可持续性感到担忧,因为它可能损害国家的稳定
。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克服这个问题。这些预防行动不仅要规范
人们访问社交媒体的行为,而且还要加强公民的能力。预计在公民拥有良好的
能力之后,他们可以明智地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因为他们的生活需求由于4
.0工业革命的结果而开始被打乱。

2 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图书馆研究法是一种再搜索法,它利用图书馆资源,
通过集中会见文献、阅读和记录、处理研究材料来获得研究资料[7]。

3 结果和讨论

3.1 数字公民是对社会的一种破坏

全球化的大潮带来了人们活动和生活模式的数字化,并使他们面临信息公开
的时代。现在几乎看不见的国家的地理边界肯定会使国家之间的公民互动越来
越拥挤。在 "地球村
"中的公民生活在各种活动中,这些活动可以在一瞬间完成。

iJET - 第15卷, 第7期, 157


2020年
短文-社会媒体和数字公民。数字扫盲的紧迫性...

ond.旧的习惯被新的习惯所取代。公民生活的几乎所有线路都发生了变化。换
句话说,公民的生活已经被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所扰乱。
基于上述条件,很明显,这是公民权研究中的一个新现象。通常情况下,公
民身份被称为由某种身份证明的公民地位,或从小学到高等教育获得的课程,
旨在培养优秀和聪明的公民。全球化的快速流动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导致了
数字公民权研究的诞生。数字公民的诞生是指在公民的几乎所有生活活动中使
用数字技术的影响。当然,这个词的出现显然为在混乱的时代加强和发展公民
的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事实上,这个新的挑战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必须面对
的,考虑到公民的能力在面对21世纪的生活需求时总是需要的,包括公民的数
字素养能力。正如Ferry(2014)所说,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普及所带来的信息公开
的时代已经把公民带入了使加强和培养公民的过程越来越重要的条件[8]。
数字公民的概念是由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干扰而产生的。
这一概念来自于这样一种思想:虽然时代在不断变化,但公民生活中的规范和
行为仍然必须考虑他们的规范和行为,如在使用技术、滥用技术、通信道德和
其他方面。考虑到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带来的时代进步的影响,事实证明,新的
问题甚至会破坏国家的稳定,如网络犯罪,虚假新闻(骗局),黑色运动,仇
恨言论等。因此,公民需要一种compe-
tency,作为面对21世纪生活挑战的努力,而数字公民概念中需要处理的能力之
一就是数字素养能力。

3.2 数字扫盲,加强21世纪公民在混乱时代的能力

人类生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彻底改变了21世纪人类的生活。由
于全球化和信息的流动,各种社会文化变化不断发生。甚至由于这种现象,工
业社会的标签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知识社会。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不是没有
原因的。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出现,使社区的连接更加容易,从人们如何沟通
、合作、创造工作、解决问题、做出决定到消费信息。因此,可以说,人们的
生活已经被打乱了(破坏性社会)[9], [10]。
在21世纪,人们的生活被打乱的后果显然带来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类必须
满足的需求。据悉,考虑到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已经完全改变,这导致了新
工作的出现,同时也需要新的能力。如果

158 http://www.i-jet.org
短文-社会媒体和数字公民。数字扫盲的紧迫性...

社区不具备这些能力,就很难在21世纪的生活中竞争。
21世纪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是数字素养。数字素养一词最早由[11]在其
题为 "数字素养
"的书中使用,根据他的说法,数字素养是指通过计算机呈现的各种格式的信息
,理解和使用的能力。同时,根据[12]的说法,数字素养是获取、分析、理解
和传播信息的技术技能。而[13]将数字素养定义为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寻找
、评估、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其中认知和技术能力是基础。基于上述解释
,可以得出结论,数字素养是个人在理解、评估和使用通过优先道德获得的信
息,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和互动所拥有的一套知识和能力。
数字素养能力是数字公民在面对21世纪的生活挑战时必须具备的条件。在《
学校中的数字公民》一书中,[14]断言,数字素养是理解技术的最重要方面,
因此公民可以适当地使用它。据称,人们经常发现,存在着非常复杂的技术,
但随后却没有能力适当地使用它。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被描述为一个两面的刀
片。一方面,它允许人们与家人和同事互动和沟通,但另一方面,它也伴随着
网络犯罪、虚假新闻(骗局)、黑色运动、表达仇恨的激进主义和欺诈行为的
威胁。因此,需要每个公民的意识和能力,因为如果公民没有明智的应对措施
,会干扰其他人的权利,甚至国家的稳定。因此,可以说,数字素养是公民必
须拥有的生活技能,这样他们生活中的秩序才能导致批判-
创造的心态和观点,从而对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安全和有利的影响。

4 总结

21世纪的公民随着技术的便利和无限制的数字访问而成长,他们的心态和行
动当然与上一代人不同。他们几乎所有的生活都被这个时代打乱了,如果他们
想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就需要某些能力。考虑到本世纪的公民生活在技术的
两面--
如果他们能够适当地使用它,他们将获得生活的便利,如果他们不能适当地使
用它,它将对他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这并不夸张。信息的流动使生活技能
是必要的,使他们的生活秩序包含批判-
创造的心态和观点,对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影响,这是安全和有利的。处理这
些都必须拥有的生活技能之一是数字素养能力。

iJET - 第15卷, 第7期, 159


2020年
短文-社会媒体和数字公民。数字扫盲的紧迫性...

5 鸣谢

该研究得到马朗大学资助号的支持。SP DIPA 042.01.2.4000923/2019

6 参考文献

[1] Watie, EDS.(2011).Komunikasi dan Media


Sosial.信使》,第三卷,第1期,2011年7月版。Semarang:Universitas Semarang.
[2] Juditha, C. (2011) Hubungan penggunaan situs jejaring sosial facebook terhadap perilaku
remaja di Kota Makassar.Jurnal Penelitian IPTEKKOM Volume 13, No. 1, Juni
2011.Makassar: Balai Besar Pengkajian dan Pengembangan Komunikasi dan
Informatika Ma-kassar. https://doi.org/10.31346/jpkp.v18i2.1231
[3] Prisgunanto, 1. (2012) Pengaruh Tingkat Kepercayaan Berkomunikasi di Jejaring Sosial
Internet (Social Media) Terhadap Perilaku Beli Mahasiswa (Survei Asosiatif Netter
Kaskus Mahasiwa Jurusan Teknologi Informasi di beberapa Kampus di Jakarta) 。Juni
2012 Volume 4, No 1, Tahun 2012.雅加达:Universitas Multimedia Nusantara.
https://doi.org/ 10.31937/ultimacomm.v4i1.412
[4] Siswanto, T. (2013) Optimalisasi sosial media sebagai media pemasaran usaha kecil
menengah.Jurnal Liquidity Vol. 2, No. 1, Januari-Juni 2013, hlm.80-86.雅加达:Univer-
sitas Muhammadiyah Prof Dr Hamka. https://doi.org/10.32546/lq.v2i1.134
[5] Kemendikbud.(2017).Materi Pendukung Literasi Digital.雅加达:Tim GLN Kemendik-
bud
[6] Sudin, S. (2013).Analisis Pemanfaatan Facebook sebagai Ruang Publik.Skripsi.Jurusan
Ilmu Komunikasi, FISIP UNHAS
[7] Zed, M. (2004).Metode peneletian kepustakaan.Yayasan Obor Indonesia.
[8] Feriansyah, 2014.Warga Negara Digital Sebagai Instrumen Menuju Warga Negara Global
( Penelitian Grounded Theory Tentang Dampak Kemajuan Teknologi Informasi dan
Komunikasi Terhadap Praktik Kewarganegaraan.万隆:Sekolah Pascasarjana Univer- sitas
Pendidikan Indonesia.Tesis.Tidak Diterbitkan. https://doi.org/10.17509/jpis.v24i1.1606
[9] Soh, T., Arsad, N., & Osman, K.
(2010).21世纪技能与学生对物理学的态度和认知的关系。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7(C), 546-554.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0.10.073
[10] Techataweewan, W., & Prasertsin, U.
(2017).使用混合方法研究为泰国本科生制定数字素养指标。Kasetsart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https://doi.org/10.1016/j.kjss.2017.07.001
[11] Gilster, P. (1997).数字素养.New York, NY:John Wiley & Sons.
[12] Bawden, D. (2008).数字素养的起源和概念。In C. Lankshear, & M. Knobe (Eds.),
Digital literacies:Concept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pp. 17e32).New York, NY:Pe-ter Lang.
[13] 美国图书馆协会。(2013).数字素养、图书馆和公共政策。信息技术政策办公室数字
扫盲工作组的报告。取自http://www.districtdispatch.org/wpcontent/uploads/2013/01/201
2_OITP_digilitreport_1_2 2_13。
[14] Ribble, M. & Bailey, G., (2007).学校中的数字公民。华盛顿特区。Interna- tional
Society for Teehnology in Education.

160 http://www.i-jet.org
短文-社会媒体和数字公民。数字扫盲的紧迫性...

7 作者

梅迪-
萨普特拉是马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法律与公民系的讲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公
民和公民教育、公民社会学、政治生活和流行文化公民。
伊玛目胡达-
西迪克是马兰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的讲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经济和工
业社会学、伊斯兰寄宿学校问题和公民社会学。

文章提交于2020-01-18。重新提交2020-02-06。最终接受2020-02-
08。最终版本按作者提交的内容发表。

iJET - 第15卷, 第7期, 161


2020年
©
2020.这项工作是在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at/deed.en

_GB("许可证")下发表的。

尽管有ProQuest条款和条件的规定,您可以根据许可证的条款使用该内
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