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6

FAKULTI PENDIDIKAN DAN BAHASA

BTPE SEMESTER 11 / MEI 2020

HBCL 3403_V2

TATABAHASA BAHASA CINA KUNO

NAMA : CHONG YOK LIN


NO. MATRIKULASI : 820311065412001
NO. KAD PENGENALAN : 820311-06-5412
NO. TELEFON : 017-9373184
E-MEL : yoklin82@gmail.com
PUSAT PEMBELAJARAN : PUSAT PEMBELAJARAN TEMERLOH

1
目次
项目 页数

封面 1

目录 2

绪论 3

古文翻译 4-16
古今词义的比较
古今汉语实词的用法比较
古今汉语虚词的用法比较
古今汉语基本句法的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17

2
绪论
从春秋时代至现今的二十一世纪,古文可说是中国人的书写语言。由于它的历史源远流长,
因此古文对现代中文的影响甚大。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也常能看到古文的意思又或者古文的典故,可
说是与现代汉语密不可分。可是,现代汉语和古文的区别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任何一个语言
的作用都是帮助人们之间沟通的桥梁,所以这些区别也提高了使用中文传达信息的功能。
古文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
语则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那就是文言文和古白话。所以,现在
的学生在翻译古文的时候常会碰到一句古文可能会有不少的解释的问题。古文的歧义问题使人在说
话的时候就需要增补来解释他们的意思。
举个例子,古文的词大都是单音节,但是现代汉语却大多数是双音节即是两个字的词。由于
有些文字有一样的发音但却有着不同的意义,所以人们就开始用两个字来解释。而且,古文的代词
没有复数形式,所以后来又造了新词。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需要改变中文,所以白
话文就离古文越来越远了。
语言的发展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但同时它也不可能变化得很大。这是因为它一方面有
发展,一方面还有它的稳固性。再加上它有继承,所以几千年前的汉语和现代汉语有许多相同的地
方,这是继承的一方面,但它也有发展的一方面,这就是古文汉语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总之,当我们学习汉语时一定要先树立历史的观点,知道它有相同,有不同,有继承,有发
展,这将有助于我们学习汉语。

古文翻译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⑴,而节叶具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
焉。 注释:
1 耳:嫩芽。
3
自蜩腹蛇蚶⑵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 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
有之也。 来都是有节有叶的。
注释:
2 蜩(tiáo)腹:蝉的肚皮。
蛇蚶(hAn): 蛇腹下的横鳞。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 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
复有竹乎? 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 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
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 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
遂⑶,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 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
则逝矣。 起、鹘(gW)鸟降落一样迅速。
注释:
(3)遂:完成。
与可之教予如此。 这是与可教给我的。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 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
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
的毛病。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 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
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
画竹才是如此吗!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子由写了《墨竹赋》给与可,说:“庖丁,是宰牛的,可
“庖丁⑷,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是(他讲的道理)却为养生的人所采纳;轮扁,是制造
轮扁,斫轮⑸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车轮的,可是(他的经验)却被读书人所运用。
注释:
(4)庖丁:厨师。《庄子·养生》说:庖丁解牛的技艺高
妙,因为他能洞悉牛的骨骼肌理,运刀自如,十九年
解了数千只牛,其刀刃还同新磨的一样,毫无损伤。
文惠君听了庖丁的介绍后,说:“善哉!吾闻庖丁之
言,得养生焉。”
⑸ 轮扁(piān),斫( zhuó)轮者也:《庄子·天

4
道》
载: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斫轮,轮扁停下工
具,说桓公所读的书都是古人的糟粕,桓公责问其
由。轮扁说:臣斫轮“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
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却无法用口传授
给别人。斫,雕斫。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 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我以为是有道者
者则非邪?” 的认识,难道不是吗?”
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子由从来不画画,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而像我呢,不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论,还学得了他的
绘画方法。

古今词义的比较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停地在变化的。汉语作为一种语言,亦是
如此,从古至今都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今汉语词汇构成的明显不
同;二是古今汉语词义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古今汉语词汇构成的不同:
古代汉语词汇构成的主要特点就是单音节占多数;而现代汉语构成则是以双音节为主,单音
节和多音节词只占少数。这也是古今汉语词汇在音节上主要的差异。因此,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
文言文中往往是两个词。
例如:
5
1)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
“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只是一个转折连词,而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虽然这样”,“然”在古代
汉语中是指示代词“这样”的意思。
2)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梁惠王上》
“地方”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名词,而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地方方圆”。

(二)古今汉语词义的差异:
汉语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很多词语的词义都有所改变,因而导致汉语古
今词义产生了很大的区别。其中,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词义变化程度的差异
词义变化程度的差异是指词在古今汉语中意义的差异的大小,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异比较大,而有的
则比较小一些。
例子:
1)孟子去齐。《孟子.公孙丑下》

“去”在句中的意义是“离开”,而现今意义是“前往”,意思和现代相反。
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期友曰:“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
“过”在句中的意义是“拜访”,而现今意义是“经过”。
3)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走”在句中的意义是“跑”,而现今意义是“步行”。
4)梧鼠五技而穷。《荀子.劝学》
“穷”在句中的意义是“尽”,而现今意义是“缺少衣食钱财”,与“贫”是同义词。

6
以上例子中的 1,2 和 3 中的词,古今意义差异较大,而 4 中的“穷”则古今意义差异比较小一些。

二)词义范围的差异
词义范围的差异是指词的意义范围发生了变化。它主要表现在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
移三个方面。

词义范围的差异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由原义发展为新义,反 ≈由原义发展为新义,所 ≈词义在发展过程中,古

映客观事物的范围有所扩 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有所 今义之间,既没有扩大也

大,既由部分到整体,由 收敛,既由整体到部分, 没有缩小,而是所指定客

个别到一般。 由一般到个别。 观对象有了变化,由一类


事转到另一类事,由甲范
围转到乙范围,但新旧词
义之间一般还具有一定的 7
联系。
例子: 例子: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例子:
《鸿门宴》 《触龙说赵太后》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 河”古义特指“黄河”, “ 丈夫”古义泛指一切男 《捕蛇者说》
现在泛指所有的河流 子,现在特指女子的配偶 “ 涕”古义指“眼泪”,
现在则指“鼻涕”

三)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主要指褒贬色彩不同。由于风俗习惯和社会思潮的改变,往往引起人们对事物
的爱憎与善恶评价的变化,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更替,使古今词义产生了差异。
例子: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走狗”古义指得力干将,是褒义词,而现在是贬义词,指竭力帮助主子做坏事的人。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古今词义的比较
则非耶 “则”在句中是“难道”,而今义是“榜样”的意思。

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在句中是“聚集”,而今义是“草木茂盛”。

扫取寒梢万尺长 “扫取”在句中是“画出”,而今义是“顺手抓取”。

吾言妄矣 “妄”在句中是“说错话”,而今义是“狂乱的”。

料得清贫馋太守 “料”在句中是“估计”,而今义是“预料”。

余因而实之 “余”在句中是“我”,而今义是“多出来的”。

8
以书遗余曰 “遗”在句中是“赠送”,而今义是“遗失”。

类似上面这些古汉语词汇都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构成法理解,否则就很容易曲解文言文真正
的含义。因此,我们只有在了解并掌握古今汉语构成的不同特点之后才能准确地阅读文言文并掌握
文言文的内容。

古今汉语实词的用法比较
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的意义,它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通常能单
独回答问题的词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
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主要特点:
1)通假字:
就从广义的通假字来看,从读音和字形的角度上看,大致有五种情况:①音同形似、 ②音同形异、
③音近形似、 ④音近形异 和⑤音异形似。据统计,中学教材中共出现了 180 个通假字。古代汉语
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通“才”,“禽”
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
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
“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古今通假字的比较
而心识其所以然 识,通“志”,记住
而养生者取之 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
乃见其所欲画者 见,通“现”,暴露

9
2)辨析词的古今义:
注意不要把双音词(比如连绵词、偏义复词之类)拆开理解,更不要把两个相邻的单音词看
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中加线的词都是两
个单音词,如果以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来释义,就大相径庭了。文言以单音词居多,现代汉语以双音
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辨析古今词义的比较
则非耶 “则”在句中是“难道”,而今义是“榜样”的意思。

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在句中是“聚集”,而今义是“草木茂盛”。

扫取寒梢万尺长 “扫取”在句中是“画出”,而今义是“顺手抓取”。

吾言妄矣 “妄”在句中是“说错话”,而今义是“狂乱的”。

料得清贫馋太守 “料”在句中是“估计”,而今义是“预料”。

余因而实之 “余”在句中是“我”,而今义是“多出来的”。

以书遗余曰 “遗”在句中是“寄予”,而今义是“遗失”。

3)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一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
类。要掌握一词多义,首先必须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归纳和整理,主要是要熟记典型例句
(包括成语)、在阅读理解时类比推断;其次要借助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假借义的知
识,在特定的语境中揣摩其含义。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
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
10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古今词义一词多义的比较

而节叶具焉 助词≈了
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 无义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兼词≈啊
执笔熟视 仔细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熟练
而节叶具焉 但是≈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 就≈表承接

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表承接

4)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都有活用现象,除一般
的活用,要特别注意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用法。词类活用在一定的语
境中是有其规律性的,根据其句法位置和上下文意,一般不难判定其用法和推断其含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词类活用的比较

余因而实之 形容词做动词,实,证实
初不自贵重 意动用法,贵重 以…为贵重, 觉得…
贵重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名词做状语,蜩腹蛇蚹,像蝉破壳而
出,蛇复长出鳞一样。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古今汉语虚词的用法比较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
词、助词和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
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
11
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
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文言文常见的虚词有 18 个,如: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
于、与、则、者、之。在文言文中,也必须掌握文言虚词,以助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常见虚
词的用法可以整理成表,以便于记忆。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古今词义虚词用法的比较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 对≈表对象
与可没于陈州 在≈表地点

士大夫传之 代词,指代与可之言
一寸之萌耳 结构助词“的”
生而有之也 代词,指代节叶

以追其所见 来,从而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把……,表对象
与可以书遗余曰 把……
吾将以为袜材 把……当作

实词和虚词:
事项 实词 虚词
从功能上看 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或谓语 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份
从意义上看 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 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什么具体
质、处所、时间等等 的意义
如“的、把、被、所、呢、吧” 有的表示某种逻辑概念,如“因为、
而且、和、或”等等

12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实词 虚词
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 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
(即能单独成句)。 (不能单独成句)。
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
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 例如“吗”“ 的”总是后置的(好吗、新的),
例如“有”可以组成“我有”“ 都有”,也可以 “被”“ 也”总是前置的(也去,被发现)。
组成“有人”“ 有进步”“ 有吗”。
实词是开放类 虚词是封闭类
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于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成 所谓封闭类,是指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
员的大类 大的类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古今汉语基本句法的比较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
过也。
庖丁,解牛者也 判断句
轮扁,斫轮者也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吾将以为袜材 省略句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定语后置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3
足相蹑于其门 状语后置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结论
从春秋时代到二十世纪,古文是中国人的书写语言。由于它的历史悠久,所以导致古文对现
代中文有巨大的影响。在现代中文里能常看到古文的意思或者古文的典故。可是,现代汉语和古文
的区别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一个语言的用意都是帮助人们之间的沟通,所以这些区别也提高
了用中文传达特别的信息的功能。
尤其是古文非常简要,解读古文的技巧是比较复杂的。因此,现在的学生在翻译古文的时候
常会碰到一句古文可能会有不少不同的解释的问题。古文的歧义问题使人在说话的时候就需要增补
来解释他们的意思。举例,古文的词大都是单音词,但是现代汉语却大多是两个字的词。由于有些
字有一样的发音但是有不同的意思,所以人们就开始用两个字来明确解释。而且,古文的代词没有
复数形式,所以中国人又造了新的词。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改变中文,所以白话文就离古文越来越远了。同样地,在中国
的三国演义中也用了不少白话。那时候,白话被人觉得是比较低下,所以神曲和三国演义由于它们
的书发展得不错,同时也获得了提高写白话文的合法性了。

14
古文虽然对现代汉语非常重要,但是跟拉丁语一样对老百姓没有那么直接有用。语言的发展
是让它成为帮助人们之间沟通的工具。后来,因为大多数的人都用白话文,少用了古文,所以白话
文最后就成了国家的书写语言。
我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很自然的,学习古文不但能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社
会生活知识,而且能让我们深入了解中文的发展、历史以及现代汉语的本源。

(5989 个字)

参考文献

http://wyw.5156edu.com/html/z4852m7655j476.html
https://www.zqnf.com/zhishidian/164.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976060101gwq8.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201/21/99076_889118081.shtml
https://www.xzbu.com/9/view-929105.htm
http://sc51678.com/gaosan/yuwen/wysc/index.html

15
1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