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

语言风格:前者多用骈文,用词华美;后者多用

散文,语言清丽。

写景手法:前者通过高低、远近、动静变化,视
比较《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
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写景;后者只用18个字勾
勒出一幅空明的月光图。 游》的语言风格、写景手法和情感
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散文汪洋恣
肆,明白畅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
情感:前者表达了融情山水的志趣;后者表达了
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清新豪健,善
作者 苏轼 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苏轼
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
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诗
欣喜之情 “欣然起行” 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有点儿遗憾 “念无与为乐者”

苏东坡的散文名篇《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承天
急切、激动、渴望 “遂”“寻”
地点 寺,指的是湖北黄州的承天寺。苏东坡曾谪居黄
情感变化
州,其间写下此文。南宋后期,该寺毁于兵灾
心有灵犀的喜悦 “怀民亦未寝”
题目 时间 夜
从容、闲适 “相与步于中庭”

干什么 游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闲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时间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十日所作诗篇中“


潜龙”一语遭谤,被下御史台狱,于是年十二月二
十八日始出狱,史称“乌台诗案”。元丰三年二月
面对明月,“无与为乐”的孤独 月色入户,想邀人取乐 原因
到达黄州贬所,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却“不得签书
公事”,实为看押。这篇文章开头即说“元丰六年
“闲人”东坡和张怀民,两个被贬的失意官员 贬官之人张怀民 对象 大纲 写作背景 十月十二日”,表明他在黄州贬所已经快满四年
了。张怀民(名梦得)此时也谪居黄州,暂寓承天
承天寺,是佛门之地,有一丝孤独之感 黄州承天寺 地点
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都因贬而获“闲”。本
文即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在黄州任上所作
月光虽美,似乎也有丝清冷之意 庭院赏月 内容
的。

“入”字用得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
法,写月似乎也通人情,善解人
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十分优美,动
意,知道人的寂寞,主动来与人
你觉得“月色入户” 人游兴),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
为伴。
中哪个字用得 跟我同乐,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
好?好在哪里? 有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
仿佛有“长夜漫漫无心睡,明月有 翻译 照在院中)庭院的地面像积水般清澈透明,水
情来相邀”之意。
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
树枝叶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光呢?哪里没有竹
“亦”说明张怀民与作者的处境相
“怀民亦未寝”中 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
同,情怀自然也一致。见明月而未
寝,体现出被贬官之人的抑郁寡欢
的“亦”说明了什 分析 罢了。
么?
之情。

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绘
庭院景色。写月光好像积水般清澈透明,水中有
藻、荇交横,原来是竹柏的影子,真可谓月光如 庭下如积水空
水,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 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
古人常用竹柏比喻君子、友人,苏轼借景抒情, 也。
表达了他与张怀民深厚的友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