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935535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焦點報導

清末到日治的行政區劃變革
先前的「假官制」,惟臺灣縣改稱「臺 蕃地行政、警察行政的一元化,開啓了
中縣」。之後,桂太郎總督雖表示因應 警政與民政合一的時代。總督府至此摸
交通不便、各地情勢不同等原因,應再 索出一套有別於日本內地的地方統治機
文/藍奕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碩士、臺北市榮民服務處社會工作員)  圖/葉高華
析為「七縣一廳」,但未曾實施;直到 制,之後至日治終期未曾分流。1898年
乃木希典總督上任,於1897年5月27日 8月31日再頒布《保甲條例》,將原是
現今臺灣的行政區 日治縣制時期(1895-1901) 總督府公布新的《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官 臺灣社會基層自治組織的保甲,統合在
劃,奠基於1920年的地方 日治初期因為治安未 制》,改為「六縣三廳」,同時廢除支 辨務署警察的指揮下,以補足基層行政
制度。惟日人領臺初期亦 靖,加上殖民政府對於臺 廳,改在縣、廳之下設七十八個「辨務 機關的不足。
先沿襲1887年臺灣正式建 灣統治仍處摸索階段,在縣 署」,至此「縣、廳─辨務署─街、 1901年5月總督府更改縣廳位置與
省以後的清制,之後凡經 制時期的七年間行政區劃 庄、社」的三級地方制於焉成立。 管轄區域,將臺南縣底下的恆春辨務署
多次遞嬗,才於1920年確立 即變更了六次。1895年日軍 清領時期,地方官制僅及於縣、廳, 轄區及潮州庄辨務署部分轄區,獨立為
五州二廳的「永久根本法」 登陸後,面臨諸多反抗,乙 日治後的支廳亦僅為廳長的代理機關。乃 「恆春廳」,全臺變成「三縣四廳」。
(之後除1926年增設澎湖廳 未戰事中的總督府因應地 木希典的政策實將地方行政普及基層,辨 日治廳制時期(1901-1920)
外便無變動)。 方行政燃眉之急,於6月28 務署係獨立之官廳,總督府藉此擴充行政 甫改定四年的「縣廳─辨務署制度
本文將清末的時間點 日核定《地方官假官制》, 力量,進一步將臺灣地方基層的街、庄、 ─街庄社」三級地方制度,1901年11月
定於臺灣正式建省,回顧 劃全臺為「三縣一島廳十二 社等傳統自治體,編入地方行政體系。 再度有了重大改變。在「兒玉‧後藤」
1887年至1920年間臺灣的 ▲ 1887-1895 年行政區:三府一州十一 支廳」,區域幾乎沿襲清領 兒玉源太郎總督上任後,提出地方 的主政下,臺灣地方制度朝向完全的中
行政區劃變革。 縣三廳。
時期,惟名稱有所變動。 官制精簡,希望藉此節省經費以達財 央集權,企圖快速改善治安、強化行政
清末臺灣建省時期(1887-1895) 因當時兵馬倥傯,只有臺北縣一 政自立。1898年6月宣布改為「三縣三 效率,達到殖產興業的目標。
1887年臺灣正式建省,設三府、 處有具體實施,樺山資紀總督於8月24 廳」,將原來縣、廳下的警察署、辨務 1901年11月11日公布「勅令第202
十一縣、三廳、一直隸州(1894年臺北 日制定《民政支部及出張所規程》,除 署、撫墾署等兩百餘官署的編制,整合 號」《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官制》,地方
府下再增設南雅廳)。清廷原將省城擇 臺北縣及澎湖島廳因已辦理民政事務照 成四十四個辨務署,完成一般行政、 區劃改制為「二十廳」,廳下置「支
於今臺中,置臺灣府,1894年因經費問 舊,其他各縣、支廳改為「民政支部」、
題將省城遷至臺北府,此後臺北一直是 「出張所」,遂成「一縣二民政支部一島 日治縣制時期 (1895-1901)
區分 三縣一島廳 一縣二民政支部一島廳 三縣一島 廳 六縣三廳 三縣三廳 三縣四廳
臺灣的政經中心。「直隸州」與「府」 廳」,下設支廳或出張所,實施軍政。軍 1895年5月 1895年8月 1896年4月 1897年6月 1898年6月 1901年5月
同級,惟州下多不設縣,反映清廷在 政時期的地方廳設置,因應各地的綏靖 時間 至 至 至 至 至 至
1895年8月 1896年3月 1897年6月 1898年6月 1901年4月 1901年11月
「開山撫番」政策下對東臺灣的重視。 狀況調整,帶有機動、便宜的性質。 宜蘭廳 宜蘭廳 宜蘭廳
待局勢穩定以後, 臺北縣 臺北縣 臺北縣 臺北縣 臺北縣 臺北縣
清末臺灣建省時期(1887-1895) 新竹縣
臺東直隸州

總督府於1896年4月1日 臺灣縣 臺灣民政支部 臺中縣 臺中縣 臺中縣 臺中縣


臺北府 臺灣府 臺南府
埔裏社廳

復行民政,發布「臺灣 嘉義縣
宜蘭縣
基隆廳
淡水縣
新竹縣
臺灣縣
彰化縣

雲林縣
嘉義縣
安平縣
鳳山縣
恆春縣
苗栗縣

行政區
臺南縣
澎湖

臺南縣 臺南縣
總督府地方官官制」, 臺南縣 臺南民政支部 臺南縣 鳳山縣 恆春廳
實施「三縣一島廳十二 臺東廳 臺東廳 臺東廳
支廳」的劃分,大體承 澎湖島廳 澎湖島廳 澎湖島廳 澎湖廳 澎湖廳 澎湖廳

04 05
焦點報導

廳」,廳治所在地不另設 廳制時期下的支廳, 之民,從根本上確立具現


支廳,稱為「廳直隸」, 只是廳的派出機關,如 代意義的地方制度是必要
地方行政層級精簡為二級 1904年警視總長大島久滿 的。」1920年7月,總督府
制(廳─街庄社)。對於 次所言:「無論普通行政 公布《臺灣州制》、《臺
此番改制,總督府稱係 或警察行政,皆由廳長即 灣市制》、《臺灣街庄
「廢止縣及廳,將縣、廳 決即行,以期簡潔靈活、 制》,將二十廳改為「五
部分事務併入辨務署,並 統合下級行政各部,此乃 州二廳」,並規定州、
稍提升其地位,以之為 頗符時宜之制。」惟支廳 市、街庄不僅是行政區
廳,使其直屬總督府,以 長皆由警部擔任,可透過 劃,也是地方公共團體。
期統合事務」─ 故表面 警察權指揮保甲;支廳長 此制度於1920年10月
上為「廢縣置廳」,實際 藉由指揮保甲,實際上能 1日實行,將臺灣西部十個
▲ 1898 年底行政區:三縣三廳 39 辦務署
上是將辨務署予以擴充, 對基層街庄進行支配。 廳改制為五個州(臺北州、 ▲ 1901 年臺灣行政區劃:二十廳 ▲ 1909 年 10 月行政區:十二廳

使之提升為「廳」的規模;而原來介於 總督府為了殖產興業及掌控地方, 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 達,促進國家的殖產興業。另一方面,


總督府與辨務署之間的縣、廳則廢止。 自1897年開始進行基層行政的整備,設 五州之下轄三市四十七郡,市、郡同 日本內地在1910年代進行地方制度整
如此一來,實降低了地方官署的層級, 置「街、庄、社長」,由辨務署長指揮; 級;郡下轄263街庄(相當於今日的鄉 備,朝鮮的地方制度亦因應1919年爆發
使總督府能夠更明快的統合地方政務。 之後不斷進行基層自治體街、庄、社的合 鎮),形成「州─郡─街庄」三級制。 的「三一獨立運動」,在1920年確立。
1909年5月,地方官官制依勅令第 併,在1909年告一段落─臺灣拓墾以來 東部則仍行舊制,為花蓮港廳、臺 結語
129號再度修訂,二十廳裁併為「十二 自然形成的3,131個街、庄、社、鄉聚落, 東廳兩廳,兩廳之下轄六支廳,共兩街 綜觀1920年以前地方制度的成立,
廳」,共刪除基隆廳、深坑廳、苗栗 經土地調查後,在1905年統合成486個 十八區,並沒有像西部改為郡、街庄。 可說是由變動無常,到逐漸定著的過
廳、彰化廳、斗六廳、鹽水港廳、蕃薯 街、庄、社長轄屬空間,1909年改制為 1926年7月高雄州澎湖郡升格,改設澎 程。表面上制度改易頻繁,實質上,以
藔廳、鳳山廳,唯一新增由花蓮港支廳 「區」後,更減到455個。日本殖民政 湖廳,並於廳下設兩支廳管轄原郡下街 下兩項特徵卻不斷的被強化,甚至成為
升格的花蓮港廳。總督府認為二十廳的 府一改清治時期地方基層行政仰賴聚落 庄。1937年總督府公布《臺灣廳制》花 1920年新制度實施的基礎:1.1897年辨
劃分基於治安考量,使中央便於指揮調 自治的做法,將街、庄、社層級正式納 蓮港廳、臺東廳施行街庄制,改支廳為 務署掌有警察權後,警政、民政合一成
度警察力量。逮治安綏靖、交通基礎建 入行政體系,同時以配有警察權的地方 郡、改區為庄。終戰時,「五州三廳」 為常態。2.不斷的整合基層街庄行政,
設完成後(縱貫鐵路於1908年通車), 官廳加以掌控。 之下轄十一市五十一郡兩支廳,郡、支 並以地方行政結合保甲制度,將其納入
小區域的廳便無必要。 日治州治時期(1920-1945) 廳之下轄67街264庄。 總督府的支配體系。要言之,臺灣地方
1919年10月, 1920年臺灣的地方制度,確立了 制度的警察性、官治性是一貫的。
日治廳制時期(1901-1920)
分期 行政區劃 首位文官總督田健治 終戰前地方行政制度的根本。此變革一 1920年的新地方制度不僅是行政
桃仔園廳

鹽水港廳

蕃薯藔廳
宜蘭廳
深坑廳
基隆廳
臺北廳

新竹廳
苗栗廳
臺中廳
彰化廳
南投廳
斗六廳
嘉義廳

臺南廳
鳳山廳

阿猴廳
恆春廳
臺東廳
澎湖廳

二十廳時期 郎上任,宣示「內地 改廳制時中央集權的作法,更因地方公 區劃,州、市、街庄更為地方團體,實


(1901年11月 -
1909年10月) 延長主義」的方針, 共團體成立,被視為劃時代的創舉。此 踐了地方分權,並擴大人民參與公共事
花蓮港廳

並表示:「為使本島 時,日本已治臺四分之一世紀,殖民政
宜蘭廳

臺北廳
桃園廳
新竹廳

臺中廳

南投廳

嘉義廳

臺南廳

阿緱廳

臺東廳

澎湖廳

十二廳時期 務。雖然此制度離「地方自治」太過遙
(1909年10月- 民眾真正盡到國民的 府意識到行政事務日趨繁雜,唯有成立 遠而遭受批判,但是影響深遠。時至今
1920年8月)
責務、成為立憲自治 地方團體才能造就地方公共事業的發 日,臺灣的行政區劃仍不脫其遺緒。

06 0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