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抗阻与末端释放训练对网球发球表现的不同PAP效应 雷正方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第 36 卷第 3 期 2019 年 5 月

JOURNAL OF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Vol. 36 No. 3 May 2019 356 - 363

体育教育训练学

传统抗阻与末端释放训练对网球发球表现
*
的不同 PAP 效应
1,
2 3 4 1
雷正方 ,王东阳 ,江栩波 ,张瑛秋
( 1.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2. 西安科技大学,西安 710054; 3.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 710062;
4.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成都 610043)

摘 要: 分别了解末端释放训练和不同负荷强度的传统抗阻训练对高水平男子网球运动员平击发球速度与准确性
的后激活增强效应及其最佳时间节点的变化。以 7 名高水平男子网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采用 4 × 6 混合实验设计,
利用手持式雷达测速仪与记录表分别对对照组、实验组的 Pre 与 Post3、
6、9、 15 min 时间节点上的平击发球速度
12、
与准确性进行科学验证与监测分析。结果发现: ( 1) 对照组在 12、
15 min 时间节点上的发球速度与 Pre 相比存在显
著性差异( P < 0. 05) ,在 12 min 节点上的发球准确性与 Pre 相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 2) 末端释放训练组
的发球速度在 6 min 节点达到了峰值,
9 min 后逐渐下降,
3、6、
9、12 min 时间点均与 Pre 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
< 0. 01) ,
15 min 节点上的发球准确性达到了峰值,与 Pre 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 < 0. 01) ; ( 3) 30% 1RM 传统抗
阻组的发球速度在 6 min 节点达到最高值,之后保持平稳变化,在 15 min 时达最低点,
6、9 min 与 Pre 相比存在显著
性差异( P < 0. 05) ,
6 min 与 3 min 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6 个时间节点上的发球准确性呈波浪式变化特
6 min 节点的发球准确性与 3 min 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 < 0. 01) ,
征,在 12 min 时达到了峰值,其中, 12 min 与
Pre 相比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 < 0. 01) ; ( 4) 80% 1RM 传统抗阻组发球速度在 3 min 节点最低,然后缓慢上升,并
在 12 min 时达到了峰值,
9、 15 min 与 Pro 相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 < 0. 01) ,发球准确性在 6 min 达到峰值,
12、
与 Pre 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 < 0. 01) ; ( 5) 在 3 min 和 6 min 节点上末端释放训练组发球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存
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 < 0. 01) ,
80% 1RM 传统抗阻组发球准确性在 12 min 节点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 05) 。末端释放训练明显提高了高水平男子网球运动员 3 min、6 min 和 9 min 时间节点上的一发球速,其中在 6
min 节点上达到了峰值,明显早于大负荷( 80% 1RM) 传统抗阻训练在 12 min 和 15 min 的最佳 PAP 节点,末端释放训
练和传统抗阻训练对网球平击发球准确性的 PAP 效应较小。
关键词: 末端释放训练; 传统抗阻训练: 网球发球速度; 网球发球准确性; 后激活增强效应
文章编号: 1001-747Ⅹ( 2019) 03-0356-08 文献标志码: A 中图分类号: G845. 822
DOI: 10. 16063 / j. cnki. issn1001-747x. 2019. 03. 016

Difference PAP Effect of Ballistic Training and Traditional


Resistance Training on Tennis Serve Performance
LEI Zhengfang1,2 ,WANG Dongyang3 ,JIANG Xubo4 ,ZHANG Yingqiu1
( 1.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2.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4,China;
3.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4. Sichuan Institute of Sports Skills,Chengdu 610043,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cute impact of the ballistic training and traditional resistance training on the tennis
serve speed and accuracy of high-level men’s tennis players and the change of the optimal time. Seven high-level men’s ten-
nis players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The 4 × 6 hybrid experiment was used to desig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t Pre and Post3,
6,9,
12,
15 min on the serve speed and accuracy by scientific validation and monitoring
analysis. ( 1)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12 min,
15 min time points and Pre in serve speed
( P < 0. 05)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12 min and Pre in serve accuracy( P < 0. 05) . ( 2) Ballistic train-
ing group: the serve speed reached peak at 6 min and decreased slowly at 9 min,the serve speed hav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12 min time points and Pre ( P < 0. 01) ,The serve accuracy were peak points at 15 min and have signifi-
between 3,6,9,
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Pre ( P < 0. 01) . ( 3) The serve speed of the traditional resistance group with 30% 1RM
reached the highest points at 6 min which remained stable after 6 min,and reached the lowest point in 15 min,there was a

* 收稿日期: 2018-07-22; 修回日期: 2018-10-16


作者简介: 雷正方( 1985-) ,男,甘肃张掖人,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网球训练理论与实践; 王东阳( 1977-) ,男,甘肃天水人,讲师,硕
士,研究方向为网球教学与训练; 江栩波( 1981-) ,男,四川成都人,网球教练,研究方向为网球训练与竞赛。
· 356·
第 36 卷 雷正方,等: 传统抗阻与末端释放训练对网球发球表现的不同 PAP 效应 第3 期

9 min and Pre ( P < 0. 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6 min and 3 min ( P <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6,
0. 05) . The serve accuracy at 6 time points was fluctuated and reached the peak points at 12min; the serve accuracy have sig-
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6 min and 3 min( P < 0. 01)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12 min and Pre ( P <
0. 01) . ( 4) The serve speed of the traditional resistance group with 80% 1RM reached the lowest points at 3 min and
reached highest points at 12 mi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9,
12,
15 min and Pre( P < 0. 01) . The accuracy
reached peak at 6 min and hav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Pre ( P < 0. 01) . ( 5) The serve speed was significant
6 min time point( P < 0. 01) ,the serve accuracy of nodes in
difference between ballistic train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3,
the 12 mi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serve accuracy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80% 1RM traditional re-
sistanc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12 min time point( P < 0. 05) . The ballistic trai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ennis serve
6 and 9 min time point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the 6 min time point,which was
speed of high level of tennis athletes at 3,
significantly earlier than the 12 min and 15 min optimal PAP time of large load ( 80% 1RM) traditional resistance training;
The ballistic training and traditional resistance training have small influence in the accuracy of the tennis flat serve.
Key words: ballistic training; traditional resistance training; tennis serve speed; tennis serve accuracy; post activation po-
tentiation

[13 - 15]
PAP( 后激活增强效应) 是指在某种特定条件的 负重和更符合专项运动特征的特点 ; 而小强度
收缩刺激后,人体肌肉收缩以及低频强制性力量的 ( 30% 1RM) 的 快 速 传 统 抗 阻 训 练 和 大 强 度 ( 80%
[1]
增加 ,是一种由于肌肉收缩经历 ( 记忆 ) 引起的肌 1RM) 的传统抗阻训练均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爆发
[2] [12]
肉运动能力提高的现象 ,主要有 3 种不同的解释 力水平 ,但是,避免不了与专项技术脱节、动作单
机制: 肌凝蛋白轻链磷酸化作用、更多神经元的募集 一固定等劣势。虽然,已有研究证实,末端释放训练
[1-4]
以及肌纤维羽状角的改变等 。20 世纪 90 年代 和传统抗阻训练在其它运动项目中都有助于不同运
[16 - 20]
至今,国外已有较多研究对抗阻训练、振动训练、等 动表现产生 PAP 效应 ,但是,均能提高爆发力
长或等动训练等对运动员运动表现的 PAP 效应进 的末端释放训练与传统抗阻训练,因两者的用力形
行了探索,然而,国内竞技体育训练仅将传统抗阻训 式却不同,对需要具备较高爆发力水平的网球平击
练等作为长期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并研究其 发球表现的 PAP 效应将如何,则需进一步思考。
产生的长期效应,却对其在专项运动表现中的急性 基于此,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验验证末
[3]
影响研究较少 。 端释放训练和 30% 1RM、
80% 1RM 的传统抗阻训练
网球发球是当今优秀网球运动员克敌制胜的强 分别对网球发球成功率、速 度 与 准 确 性 的 PAP 影
[5]
有力的 武 器 。 高 水 平 网 球 运 动 员 加 强 力 量、速 响,旨在为我国网球运动员专项准备活动与体能训
度、爆发力、柔韧性以及肌肉耐力等训练,有助于提 练等的科学化提供参考。
[6 - 7]
高运动表现 ,尤其力量训练不仅有助于预防网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球 运 动 员 运 动 损 伤,而 且 有 助 于 发 球 速 度 的 提
[8 - 11]
高 。高质量的发球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爆 1. 1 研究对象
发力水平,末端释放训练与传统抗阻训练都是提高 以 7 名高水平男子网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其
运动员爆发力的有效训练方法,但是,两者的运动形 中,国家健将 4 名,国家一级运动员 3 名 ( 见表 1) ,
2
式却不同。末端释放训练 ( ballistic training) 是在整 个月内没有中断训练且无重大损伤,实验前 2 周保
个训练动作范围内,运动员迅速克服自身体质量或 持正常规律饮食与作息且不服用任何形式的营养品、
额外负重,直至在动作末端将整个身体或额外负重 药物等,
在对照实验与干预实验的前 1 天均没有进行
释放的爆发力训练方法,如卧推末端释放、抛实心球 力量和发球训练,排除训练效应的影响,并在实验前
[12]
以及蹲跳等 ,具有动作简捷、全程加速、末端释放 告知受试者实验目的与过程,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表1 受试者基本信息一览表

人数 性别 年龄 身高( cm) 体质量( kg) 训练年限 运动等级


7 男 22. 14 ± 2. 80 183. 42 ± 5. 79 77. 42 ± 5. 71 12. 28 ± 2. 05 健将 4 名,一级 3 名

1. 2 实验与统计 1RM 传统抗阻组和 80% 1RM 传统抗阻组,各组均


1. 2. 1 实验分组 采用 Pre - Post 测试形式。
共分为 4 组,即对照组、末端释放训练组、30%
· 357·
第 36 卷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第3 期

实验设计
1. 2. 2 点约 1 m 位置) ,每人完成 5 次平击发球,发球落点
采用 4 × 6 混合实验设计。 目标区为“T”点处发球线与中线组成的正方形区域
组内自变量: 网球发球测试的时间节点 ( 干预 ( 1. 8 m × 1. 8 m) ,雷达枪 ( 最大模式、 80 ~ 232 km /
前 Pre、干预后 Post 3、
6、9、
12、
15 min) 。 h) 置于受试者身后 2 m 远、 2. 5 m 高处,并对准发球
组间自变量: 对照组、末端释放训练、
30% 1RM、 落点目标区 ( 见图 2) ,5 次发球的速度数据只选取
80% 1RM 传统抗阻训练组。 成功发球的速度,发球准确性数值为 5 次发球落点
控制变量: 身高、体质量、年龄、运动等级作为控 得分值之和,发球失误记 0 分,成功发球分值依落点
制变量,排除风速 ( < 2 m / s) 、光线、温度 ( 29 ℃ ± 1 2 或 3 分; Post 发球测试在干预练
不同分别记为 1、
℃ ) 、噪音以及球拍( 每名受试者在对照实验与干预 习后的第 3、6、9、12、15 min 后进行,要求与方法同
实验用同一磅数的同一球拍,不更换拍弦) 的干扰。 于 Pre 发球测试。
因变量: 网球平击发球的速度与准确性。
1. 2. 3 实验流程
教学练习与力量测试: 在避免教学练习效应的
前提下,所有受试者在 1 周前对干预训练进行了 1
次教学练习和 1 RM 力量测试,以保证在正式实验
中完成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确定 30% 1 RM、
80% 1
RM 传统抗阻干预组的负重参考值。
实验流程: 对照组、末端释放训练组、30% 1 RM
和 80% 1 RM 传统抗阻训练实验组均依次完成 4 个
实验步骤,依次包括准备活动 ( 慢跑、拉伸、发球热
身练习) 、发球测试 ( Pre) 、实验练习干预和 5 个时
间节点的发球测试 ( Post) ,其中,准备活动结束后,
以慢走的形式间歇 3 min,然后进行 Pre 发球测试
( 见图 1) 。
准备活动: 受试者先绕网球场慢跑 5 min,使身
体微出汗,然后进行动态拉伸 ( 颈部拉伸、背后直臂
上拉、肩绕环、颈后曲肘侧拉、体侧屈、弓步压腿、侧
压腿、手腕及前臂拉伸等 ) ,最后每人完成 8 次发球
热身练习。 图1 实验流程图
发球测试: 要求受试者站于一区底线处 ( 与中

[21]
图2 发球测试示意图

末端释放训练干 预 的 具 体 内 容 与 要 求 ( 见 表 屈背展腹将球向上抛出,重复练习) ; ( 3) 半蹲跳 ( 双


2) : ( 1) 原地双手前抛药球 ( 双脚开立站于发球线 脚与肩同宽半蹲姿站立,迅速摆臂向上跳起,重复练
后,双手持药球于头部上方,后仰展腹后用力将球向 习) ; ( 4) 原地立定跳 ( 双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于底
前上方扔出,重复练习 ) ; ( 2) 俯身姿原地上抛药球 线后,迅速下蹲摆臂向前上方跳出,重复练习 ) 。 每
( 原地屈膝站立,双手持药球于双脚之间,迅速蹬地 个练习完成 1 组,每组 6 次,每个练习后组间间歇为

· 358·
第 36 卷 雷正方,等: 传统抗阻与末端释放训练对网球发球表现的不同 PAP 效应 第3 期

30 s。 推架,单手曲臂正握哑铃置于头部后方 ,伸臂将哑铃
表2 末端释放训练内容一览表 推举至肩部正上方并伸直手臂,重复练习 ) ; ( 3) 杠
序号 练习内容 次数 / 组 组数 铃半蹲(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持杠铃于双肩,下蹲至
1 原地双手前抛药球 6 1 大腿与地面平行后迅速蹬地伸膝,重复练习 ) ; ( 4)
2 俯身姿原地上抛药球 6 1 哑铃侧弓步深蹲 ( 直立姿窄站位,双手直握哑铃自
3 半蹲跳 6 1
然垂于体侧,保持右腿伸直,左腿向外跨一大步屈膝
屈髋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左腿蹬离地面快速站
4 原地立定跳 6 1
起,回到起始姿势,重复练习) 。其中,
30% 1 RM 传

传统抗阻训练干预 ( 30% 1 RM 和 80% 1 RM) 统抗阻组每个练习完成 1 组,每组 12 次,组间间歇


60 s; 80% 1 RM 传统抗阻组每个练习完成 1 组,每
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见表 3) : ( 1) 坐姿哑铃上举 ( 坐
姿,双手正握哑铃置于肩部上方,将哑铃推举至肩部 组 6 次,组间间歇 60 s。

正上方并伸直手臂 ) ; ( 2) 哑铃平板卧推 ( 平躺与卧

表3 传统抗阻训练内容与负重参考值一览表

30% 1RM 组 80% 1RM 组


序号 练习内容
参考重量( kg) 次数 / 组 组数 参考重量( kg) 次数 / 组 组数
1 坐姿哑铃上举 8. 5 ± 2. 6 12 1 20. 6 ± 4. 6 6 1
2 杠铃平板卧推 23. 6 ± 4. 6 12 1 63. 5 ± 3. 2 6 1
3 杠铃半蹲 46. 8 ± 6. 6 12 1 124. 8 ± 8. 3 6 1
4 杠铃俯身划船 15. 4 ± 4. 7 12 1 40. 8 ± 2. 6 6 1

实验仪器
1. 2. 4 在 3 min 节点达到最低,然后逐渐缓慢上升,在 12
药球( 4 kg) 、网球 ( Willson. 2 # 比赛球 ) 、哑铃、 min 时达到了峰值; 对照组的发球速度变化较平稳。
杠铃、美国 STALKER ( 斯德克 ) 手持式雷达枪测速
仪 BASIC 型。
1. 2.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运用 SPSS22. 0 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分析 并以平均数与标准差显示。 从发球速度和准
确性角度分别经过重复测量数据多重比较配对的 t
检验( bonferroni 法 ) ,确定组内不同时间节点的差
异,以及通过多元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确定同一时
间节点下的组间差异,其中,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为
P < 0. 05,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 < 0. 01[22]。并以 Co- 图3 发球速度时间变化图
hen’s d 值对不同时间节点组内 Post - Pre 以及组间
的发球数据进行效果量判断 ( effect size) ,效果量评 2. 1. 2 发球速度变化的球形检验结果
定标准分为小效应( 0. 2 < ES < 0. 5) ,中效应 ( 0. 5 < 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比较复杂,除了
ES < 0. 8) 和大效应( ES ﹥ 0. 8) [23]。 需要满足一般方差分析的条件外,还必须进行协方
差阵的球形假设检验,若检验结果 P ﹥ 0. 05,则符
2 研究结果 合球形性,结果以一元方差结果为准; 若 P < 0. 05,
2. 1 网球发球速度的影响与变化 则不符合 球 形 性 检 验,需 对 一 元 方 差 分 析 进 行 校
[22]
2. 1. 1 发球速度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 正 。发球速度球形性检验结果显示: Mauchly's W
4 个组的发球速度在 Pre 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 0. 284,P = 0. 016,即 P < 0. 05,不符合球形性,表
在 3 min 时间点明显分开,末端释放训练组发球速 明 6 次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应该用多元
度在 6 min 节点达到峰值,
9 min 后逐渐回落; 30% 1 方差分析进行检验或用校正方法对一元方差分析进
RM 传统抗阻组在 6 min 节点达到峰值,之后保持平 行校正 ( 校正系数为 Epsilon) ,一般以 Greenhouse -
稳变化,在 15 min 达最低点; 80% 1 RM 传统抗阻组 Geisser 的校正结果为主。
· 359·
第 36 卷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第3 期

发球速度组内效应检验结果显示: 因为不符合 性差异 ( P < 0. 05) ; 15 min 时间点上的 80% 1 RM


球形性,因而以 Greenhouse - Geisser 结果显示不同 传统组与末端释放训练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 P
时间测量的速度有统计学上的差异,F = 23. 750,P < 0. 05) 。这表明: 在 3 min 时间节点,末端释放训
= 0. 000,说明发球速度测试中组内时间因素主效应 练组产 生 的 球 速 PAP 效 应 明 显 大 于 其 它 组,在 6
显著,组内不同测试时间点之间的发球速度存在显 min 节点上末端释放组和 30% 1 RM 传统组产生的
著性差异; 测试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 PAP 效应要高于对照组和 80% 1 RM 组,其中,末端
义( P < 0. 05) ,说明测试时间因素的作用随分组的 释放组的效应值最大; 在 9 min 时间点上仅末端释
不同而不同。 放训练组产生 PAP 效应,而在 15 min 时,
80% 1 RM
发球速度组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 组别间方差 组相比其它组产生了较明显的发球速度后激活增强
分析结果无统计学差异,F = 1. 400,P = 0. 267,即 4 效应。
组处理因素对发球速度影响没有差异 。 2. 2 网球发球准确性的影响与变化
2. 1. 3 组内不同时间节点的发球速度变化 2. 2. 1 发球准确性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
组内 6 个时间节点的测试结果经过重复测量数 对照组发球准确性在 Pre 后缓慢上升,在 6 min
据多重比较配对的 t 检验法的分析结果显示: 对照 节点上开始下降,9 min 后又迅速上升至 12 min 时
15 min 时间节点上的发球速度与 Pre、
组在 12、 6 min 达到了峰值; 末端释放训练组在 9 min 之前变化平
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 末端释放训练 缓,之后迅速上升至 15 min 时达到峰值; 30% 1 RM
组发球速度在 3、
6、 12 min 时间点上与 Pre 相比均
9、 传统抗阻组发球准确性在 6 个时间节点上的变化基
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 < 0. 01) ,且 6、
15 min 节点 本呈波 浪 式 特 征,其 中,在 12min 时 达 到 了 峰 值;
与 3 min 时间点相比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 P < 80% 1 RM 传统抗阻组发球准确性在 6 min 之前迅
0. 01) ,其中,
15 min 节点与 9 min、
12 min 相比存在 速上升,
6 min 之后迅速下降至 12 min 节点时达到
非常显著性差异( P < 0. 01) ; 30% 1 RM 传统抗阻组 了最低点。4 个组别的发球准确性随时间的变化均
9 min 与 Pre 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6 min、 6 min 与 3 有明显的波动特征,对于组内或组间在不同时间节
min 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80% 1 RM 传 点上的发球准确性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应进一步
12 min 和 15 min 与 Pre 相比较存
统抗阻组在 9 min、 进行分析( 见图 4) 。
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且 6、 9、12、15 min 与 3 min 相比
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 P < 0. 01) 。说明包含了末
端释放训练干预的热身活动在 3、6、9、 12 min 节点
上产生了明显的发球速度 PAP 效应,在 15 min 后效
应明显减弱; 30% 1 RM 传统抗阻组在 6、
9、12 min
产生了发 球 的 速 度 效 应,6 min 时 达 到 了 峰 值,12
min 后开始逐渐减弱; 而 80% 1 RM 传统抗阻组的
发球 PAP 效应发生在 9、 12、15 min 时间节点上,在
12 min 达到了峰值。
图4 发球准确性时间变化图
组间不同时间节点的发球速度变化
2. 1. 4
组间 6 个时间节点上的发球速度进行多因素方 2. 2. 2 发球准确性变化的球形检验结果
差分析和 LSD 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 在 3 min 时间 ( 1) 发球准确性球形性检验结果显示: Mauchly'
节点上,末端释放训练组与对照组的发球速度之间 s W = 0. 284,P = 0. 019,即 P < 0. 05,不符合球形
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 < 0. 01) ,
30% 1 RM 和 性,表明 6 次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 ,应该用
80% 1 RM 传统抗阻组分别与末端释放训练组相比 多元方差分析进行检验或用校正方法对一元方差分
较,前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后者存在非常 析进行校正 ( 校 正 系 数 为 Epsilon) ,一 般 以 Green-
显著性差异 ( P < 0. 01) ; 在 6 min 时间点,与对照组 house - Geisser 的校正结果为主。
相比较,末端释放训练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 P < ( 2) 发球准确性组内效应检验结果显示: 时间
0. 01 ) ,30% 1 RM 传 统 组 存 在 显 著 性 差 异 ( P < 因素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说明发球准确性测
0. 05) ,
80% 1 RM 传统组与末端释放组之间也存在 试中组内时间因素主效应显著,组内不同测试时间
非常显著性差异 ( P < 0. 01) ; 在 9 min 节点,末端释 点之间的发球准确性存在显著性差异; 测试时间与
放组、80% 1 RM 传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 组别的交互作用没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说明
· 360·
第 36 卷 雷正方,等: 传统抗阻与末端释放训练对网球发球表现的不同 PAP 效应 第3 期

[26]
测试时间因素的作用不随分组的不同而不同 。 产生了明显提高 ; 在跳跃表现方面,Mitchell 在研
( 3) 发球准确性组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 组别 究中通过 5 次 1 RM 的大负荷深蹲练习使举重运动
间方差分析结果无统计学上的差异,F = 0. 152,P = 员 4 min 后 的 反 向 跳 表 现 产 生 了 明 显 的 PAP 效
[27]
0. 928,即 4 组处理因素对发球准确性的影响没有 应 ,Crewther 让专业橄榄球运动员采用 3 次 3 RM
差异。 的深蹲练习,其反向跳表现分别在 4、
8、12 min 后也
2. 2. 3 组内不同时间节点的发球准确性变化 产生了明显的提高
[28]
; 有关投掷表现的研究证实,
组内 6 个时间节点发球准确性的测试结果经过 无论上肢还是下肢刺激活动对随后的投掷运动表现
重复测量数据多重比较配对的 t 检验法的分析结果 更容易产生 PAP 效应,Evetovich 等让铅球运动员采
显示: 对照组在 12 min 节点上与 Pre 相比存在显著 用中等负荷的卧推练习明显提高了 8 min 后的铅球
性差异( P < 0. 05) ; 末端释放训练组在 12 min 节点 成绩
[26]
,Terzis 通过冲刺跑和反向跳刺激练习使铅
3 min 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 05) ,其中
与 Pre、 球运动员 1 min 后的铅球成绩产生了明显的 PAP
15 min 节点与 Pre 相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 P [29]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采用类似的刺激活动和

< 0. 01) ,与 3、
6 min 相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 P [30 - 33]
负荷却并没有发现 PAP 效应 。
< 0. 05) ; 30% 1 RM 传统抗阻组在 6 min 节点与 3
3. 1 末端释放训练对网球发球速度与 准 确 性 的
min 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 P < 0. 01 ) ,12 min
PAP 影响
与 Pre 相 比 也 存 在 非 常 显 著 性 差 异 ( P < 0. 01 ) ;
末端释放训练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爆发力水
80% 1 RM 传统抗阻组在 6 min 节点与 Pre 比较存
平,与其动作简捷迅速,符合专项动作特征、整个运
在显著性差异 ( P < 0. 01) ,
15 min 与 12 min 比较也
动范围内全程加速以及需要产生最大爆发力的最佳
存在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 这表明: 4 个组的发 [12]
负荷等特点密切相关 ,在神经因素方面,其最大
球准确性 PAP 的最佳时间节点不同,末端释放训练
爆发力的增加主要是通过运动单位募集数量的增加
组在 12 min 和 15 min 节点达到了最佳值,30% 1 [12,
34]
和高阈值运动单位的优先激活实 现 的 。PAP
RM 传统抗阻组在 6 min 和 12 min 节点的发球准确
与疲劳的平衡关系大小决定了肌肉在随后收缩活动
性效应 较 明 显,而 80% 1 RM 传 统 抗 阻 组 的 最 佳
中收缩反 应 增 强、减 弱 或 者 没 有 任 何 变 化 等 的 表
PAP 效应在 6 min 和 15 min 节点。
[3]
现 。在研究中,利用末端释放训练干预后的高水
组间不同时间节点的发球准确性变化
2. 2. 4
对组间 6 个时间节点上的发球准确性数据进行 平男子专业网球运动员的平击发球速度在 3 min 节

多因素方差分析和 LSD 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 对 6 点突增,在 6 min 时达到顶峰,


9 min 后逐渐下降,其

个时间节点上的发球准确性组间比较得知: 80% 1 中,在 3、


6、 12 min 时间点上与 Pre 相比均具有非
9、
RM 传统抗阻组在 6 min 节点与对照组相比存在非 常显著性差异 ( P < 0. 01) 。 在 3 ~ 6 min 阶段,末端
常显 著 性 差 异 ( P < 0. 01 ) ,与 末 端 释 放 训 练 组 和 释放训练干预产生的 PAP 效应在逐渐增加的同时,
30% 1 RM 传统抗阻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 P < 疲劳也开始逐渐积累,但由于 PAP 效应大于疲劳效
0. 05) 。这表明: 在 12 min 节点上,
80% 1 RM 传统 应,使发球速度提高的特征更加明显,并在 6 min 时
抗阻组的发球准确性 PAP 效应明显小于其它 3 组, 达到了最高点; 在 6 ~ 9 min 阶段,疲劳积累逐渐大
其中,对照组的效应值最高,其次是 30% 1 RM 传统 于 PAP 效应,使发球速度开始缓慢下降,在 9 min
抗阻组和末端释放训练组。 后,疲劳持续累积并明显 大 于 逐 渐 消 退 的 PAP 效
应,从而使发球速度迅速下降,至 15 min 时达到最
3 分析与讨论 低点。发球准确性在 9 min 之前变化平缓,9 min 之
目前,国外学者对 PAP 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 后迅速上升至 15 min 时达到了最高值,其中,在 12
于抗阻训练在冲刺跑、跳跃以及投掷等爆发性运动 min 节点的发球准确性与 Pre、
3min 相比存在显著性
表现中的 PAP 影响。Alves 等采用 85% 1 RM 的半 差异( P < 0. 05) ,在 15 min 节点上与 Pre 相比存在
蹲练习和 5 m 跨步跳的刺激练习使专业足球男子运 非常显著性差异 ( P < 0. 01) ; 在 9 min 之前,发球准
动员 2 min 后的半蹲跳、
15 m 冲刺跑成绩均得到了 确性变化相对稳定,由于 PAP 效应的持续增加,运
[24]
明显的提高 ,Linder 等让短跑运动员完成 4 RM 动员力尽所能追求平击发球的速度的同时增大了发
的半蹲练习,对 9 min 后的 100 m 冲刺产生了明显 球失误率的风险,但是,当 9 min 后,疲劳持续累积
[25]
的 PAP ,Evetovich 等在研究中发现中等负荷的深 与 PAP 效应减弱,运动员发球速度逐渐下降,发球
蹲练习使足球运动员在 8 min 后的 30 m 冲刺跑也 准确性反而提高。
· 361·
第 36 卷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第3 期

3. 2 传统抗阻训练对网球发球速度与 准 确 性 的 球准确性分值下降。
PAP 影响
4 结论
根据 PAP 与疲劳关系的相关研究,骨骼肌在收
缩活动中同时产生了疲劳和 PAP,其承受的负荷量 末端释放训练和大负荷 ( 80% 1 RM) 的传统抗
越大,恢复的时间越长,短期的间歇由于疲劳程度超 阻训练均对网球平击发球速度产生了较大的 PAP
过了 增 强 效 应 本 身,不 会 表 现 出 良 好 的 PAP 效 效应,而小负荷 ( 30% 1 RM) 传统抗阻训练产生的
[3]
果 。在本研究中,30% 1 RM 和 80% 1 RM 传统 PAP 效应较小; 末端释放训练产生的 3、6 和 9 min
抗阻组对发球表现的差异性影响,主要与运动员所 有效发球 速 度 PAP 节 点,明 显 早 于 大 负 荷 ( 80%
受负荷强度大小和恢复时间长短的影响有关 。在发 1RM) 传统抗阻组的 12 min 和 15 min 节点; 传统抗
球速度方面,
30% 1 RM 传统抗阻组在 6 min 节点达 阻训练对网球发球速度的 PAP 效应与负荷大小有
到最高值,之后保持平稳变化,在 15 min 达最低点, 关,
30% 1RM 负荷的传统抗阻训练产生的发球速度
其中,
6、9 min 与 Pre 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而 80% PAP 效应在 Post 5 个 时 间 节 点 间 的 变 化 较 稳 定,
1 RM 传统抗阻组在 3 min 节点达到最低,然后逐渐 80% 1RM 负荷的传统抗阻训练产生发球速度 PAP
缓慢上升,在 12 min 时达到了峰值,在 9、12 和 15 效应的波动幅度较大,在预刺激后的恢复后期达到
min 与 Pre 相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由于 30% 1 了 PAP 峰值; 末端释放训练和传统抗阻训练对网球
RM 传统抗阻组的负荷强度较小,产生的 PAP 效应 平击发球准确性 PAP 效应均和发球速度 PAP 效应
和疲劳也较小,虽然发球速度在 6 min 节点达到了 有明显的负相关特征; 末端释放训练在 3、
6 和 9 min
最高点,但是其值较低,并整体表现出平稳的变化特 时间节点 上 的 发 球 速 度 均 高 于 其 它 组,而 80% 1
征; 而 80% 1 RM 传统抗阻组的负荷强度较大,产生 RM 传统抗阻训练在 15 min 节点的发球速度最高,
的 PAP 效应与疲劳反应均较大,由于预刺激后的即 对照组 12 min 时间点的发球准确性分值最高,其它
刻产生的疲劳效应大于 PAP 效应,使运动员发球速 时间节点上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度在 3 min 时间点达到最小值,然而,在 3 min 之后, 参考文献:
随着疲劳逐渐消退,PAP 效应表现出来,使发球速度 [1] 侯世伦,张新,王安利. 下肢力量与负荷后恢复时间对后
逐渐提高,并在 12 min 节点达到了峰值,当 12 min 激活增强效应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
后 PAP 效应逐渐消失,发球速度再次回落。 在发球 ( 5) : 65.

准确性方面, 30% 1 RM 传统抗阻组在 6 个时间节 [2] 王安利,张新. 力量训练的理论探索及实践进展: 后激活


增强效应的 生 理 学 机 制[J]. 中 国 学 校 体 育 ( 高 等 教
点上的变化基本呈波浪式特征,在 12 min 时达到了
育) , 10( 1) : 80 - 83.
2014,
峰值,与 Pre 相 比 也 存 在 非 常 显 著 性 差 异 ( P <
[3] 宋兆铭,张辉,张诚,等. 预激活增强效应对散打运动员
0. 01) ,而 80% 1 RM 传统抗阻组发球准确性在 6
冲拳峰值功率的影响[J]. 体育科学,2015,35 ( 11) : 52
min 节点上与 Pre 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
- 60.
6 min 之后迅速下降,在 12 min 节点达到最低。 发 [4] SALE D G.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role in human per-
球准确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与运动员发球 formance[J]. Exercise & Sport Sciences Reviews,
2002,
30
落点的选择有密切关系,而且与运动员发球技术动 ( 3) : 138 - 143.
作的稳定性和发力链的协调性有关,而发球技术动 [5] 陶志翔,祁兵,胡亚斌,等. 对网球发球体系的探究[J].
作的稳定性与发力链的协调性又受运动员体能和疲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7( 12) : 1695 - 1697.
2004,
劳的影响较大,30% 1 RM 传统抗阻组由于预刺激 [6]REID M,SCHNEIKER K.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in ten-

负荷强度较小,产生的疲劳和 PAP 效应均较小,对 nis: curr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J]. Journal of Science &
Medicine in Sport, 11( 3) : 248.
2008,
运动员发球技术动作稳定性的影响也较小 ,从而使
[7] KOVACS M,ELLENBECKER S,TODD S. A performance
发球准确性在 Post 5 个时间节点上的变化相对稳
evaluation of the tennis serve: implications for strength,
定; 而 80% 1 RM 传统抗阻组虽然预刺激负荷强度
speed,power,and flexibility training[J]. Strength & Condi-
较大,在 6 min 前发球速度下降的同时,却提高了发
33( 4) : 22 - 30.
2011,
tioning Journal,
球准确性, 6 min 之后发球速度逐渐提高,而发球准
[8] MARQUES C,MARIO A. Strength training in adult elite
确性逐 渐 下 降,至 12 min 达 到 最 低,总 之,80% tennis players[J]. 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2011,
1 RM传统抗阻组的发球速度与准确性存在负相关 33( 4) : 22 - 30.
特征,主要是因为受试运动员在追求内角一发平击 [9] COHEN D B,MONT M A,CAMPBELL K R,et al. Upper
发球最快速度的同时使发球失误增加,从而导致发 extremity physical factors affecting tennis serve velocity
· 362·
第 36 卷 雷正方,等: 传统抗阻与末端释放训练对网球发球表现的不同 PAP 效应 第3 期

[J].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1994,22 ( 6 ) : [22] 武松,潘发明. SPSS 统计分析大全[M]. 北京: 清华大
746 - 750. 学出版社,
2014: 101 - 105.
[10] ELLENBECKER T S,ROETERT E P. Testing isokinetic [23] COHEN J. A power primer[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muscular fatigue of should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rotation 112( 1) : 155 - 159.
1992,
in elite junior tennis players[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24] ALVES J M V M,REBELO A N,ABRANTES C,et al.
1999,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29( 5) : 275 - 281. Short - term effects of complex and contrast training in
[11] PUGH S F,KOVALESKI J E,HEITMAN R J,et al. Up- soccer players’vertical jump,sprint,and agility abilities
per and lower body strength in relation to ball speed dur- [J]. J Strength Cond Res, 24( 4) : 936 - 941.
2010,
ing a serve by male collegiate tennis players[J]. Perceptu- [25]LINDER E E,PRINS J H,MURATA N M,et al. Effects of
2003,
al & Motor Skills, 97( 1) : 867 - 872. preload 4 repetition maximum on 100 m sprint times in
[12] 王锋,李成梁,王新雷,等. 论末端释放训练及其在竞技 collegiate women[J].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体育中的应用[J]. 体育科学, 35( 4) : 82 - 90.
2015, 24( 5) : 1184 - 1190.
2010,
Research,
[13] WILSON G J,NEWTON R U,MURPHY A J,et al. The [26] EVETOVICH T K,CONLEY D S,MCCAWLEY P F. Post
optimal training loa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ath- - activation potentiation enhances upper and lower body
letic performance[J]. Medicine Science in Sports Exer- athletic performance in collegiate men and women athletes
25( 11) : 1279 - 1286.
1993,
cise, [J].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2014,
[14] ZARAS N,SPENGOS K,METHENITIS S,et al. Effects of 29( 2) : 336 - 342.
strength vs. ballistic - power training on throwing perform- [27] MITCHELL C J,SALE D G. Enhancement of jump per-
ance[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2013,12 formance after a 5 RM squat is associated with postactiva-
( 1) : 130 - 137. tion potenti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
[15] WINCHESTER J B,MCBRIDE J M,MAHERET M A,et ogy, 111( 8) : 1957 - 1963.
2011,
al. Eight weeks of ballistic exercise improves power inde- [28] CREWTHER B T,KILDUFF L P,COOK C J,et al. The
pendently of changes in strength and muscle fiber type ex- acute potentiating effects of back squats on athlete per-
pression[J].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 formance[J].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
search, 22( 6) : 1728.
2008, search, 25( 12) : 3319.
2011,
[16] NEWTON R U,KRAEMER W J,HKKINEN K. Effects [29]TERZIS G,KARAMPATSOS G,KYRIAZIS T,et al. Acute
of ballistic training on preseason preparation of elite vol- effects of countermovement jumping and sprinting on shot
leyball players[J].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 put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cise, 31( 2) : 323 - 330.
1999, Research, 26( 3) : 684 - 690.
2012,
[17] BADR M A. The effect of the ballistic training program on [30] COMYNS T M,HARRISON A J,HENNESSY L K. Effect
the maximum power and som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quatting on sprinting performance and repeated expo-
for shooting the penalty corner in field hockey[J]. Dami- sure to complex training in male rugby players[J]. Journal
7( 1) : 78.
2014,
etta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2010,24 ( 3 ) : 610
[18] JAGGERS J R,SWANK A M,FROST K L,et al. The a- - 618.
cute effects of dynamic and ballistic stretching on vertical [31] WHELAN N,HARRISON A J. Resisted sprints do not a-
jump height,force and power[J]. Journal of Strength & cutely enhance sprinting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22( 6) : 1844.
2008,
Conditioning Research,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2014,28 ( 7 ) : 1858
[19] Nibali M L,Chapman D W,Robergs R A,et al. Consider- - 1866.
ations for determining the time course of post - activation [32] WITMER C A,DAVIS S E,MOIR G L. The acute effects
potentiation[J]. 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 Metabo- of back squats on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 in men and
2015,In Press( 11) : 1163 - 1170.
lism, women[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2010,
[20] LIOSSIS L D,FORSYTH J,LIOSSIS C,et al. The acute 9,
206 - 213.
effect of upper - body complex training on power output of [33] MOIR G L,MERGY D,WITMER C,et al. The acute
martial art athletes as measured by the bench press throw effects of manipulating volume and load of back squats on
exercise[J]. Journal of Human Kinetics,2015,39 ( 1 ) : countermovement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167 - 175.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2011,25 ( 6 ) : 1486
[21] FERNANDEZ J,ELLENBECKER T,SANZ - RIVAS D,et - 1491.
al. Effects of a 6 - week junior tennis conditioning pro- [34] SALE D G. Neural adaptation to resistance training[J].
gram on service velocity[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1988,20
Medicine, 12( 2) : 232.
2013, ( 5) : S135.

· 36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