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8

輔仁大學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二年級 唐宋文研讀課堂筆記

指導教授:曾聖益 先生

學生:林歆蕾
系級:中文系四乙
中華民國 111 年 1 月 5 日

1
課堂筆記篇目:

(一) 2022/9/6 筆記:唐宋時代、文人基礎知識

(二) 2022/9/13 筆記:唐朝文化簡述及下周課堂作業

(三) 2022/9/20 筆記:唐宋文課堂作業與昌黎先生集

(四) 2022/9/27 筆記:唐代知識(世族、士族等)

(五) 2022/10/4 筆記:歐陽詹相關著作資料

(六) 2022/10/11 筆記:資料補充及《歐陽生哀辭》講解

(七)2022/10/18 筆記: (本週課程個人因故缺席)

(八) 2022/10/25 筆記:《歐陽生哀辭》解析

(九) 2022/11/1 筆記:研讀《論佛骨表》、《潮州刺始謝

表》、《鱷魚文》

(十) 2022/11/8 筆記:《論佛骨表》引申之佛儒道三家思想

(十一)2022/11/15 筆記:《論佛骨表》講解及 SDGS 法規

(十二) 2022/11/22 筆記:(本週課程個人因故缺席)

(十三)2022/11/29 筆記:校正唐宋文研讀筆記及期末五篇

唐文作業

2
(一)2022/9/6 課堂筆記:

唐宋時代、文人基礎知識

・唐代建立於西元 618 年,距今相隔 1404 年。


・唐代結束於西元 906 年,距今相隔 1116 年。
→唐代時期總共為 292 年,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

*唐朝歷史自西元 618 年唐高祖李淵稱帝建立唐朝開始,到西元 907 年後梁太


祖朱溫篡唐為止。

初唐時國力強盛,唐太宗時期擊敗強敵東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
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擊敗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唐高宗去
世後,武則天於 690 年建國周,女主政治達到高峰,直到唐玄宗繼位後才完全
結束。

唐玄宗時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
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
於 755 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
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
影響而衰退。

・第二長之朝代為明朝,自西元 1368 年至 1644 年,總共 276 年。

・清朝自西元 1644 年起始,西元 1911 年結束,總共 268 年。

*學生須對歷史了解的重要原因:
復興傳統,明悉傳統。唐太宗對梁公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
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千百年來,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只有人
性未變,讀史正是可以知興替,可以使自己不重蹈前人的覆轍。

*補充-「宰相」之名稱概況:
歷史上未有正式稱「宰相」之職位情況。
秦漢稱其為「相國」(「相國」僅為一時之稱呼);漢唐稱其為「丞相」。
(「相」之意:「目接物」、「交接扶助」,稱君主立憲國家之大臣為
3
「相」。)
・「全唐詩」約有四萬八千多首;「全唐文」約有一萬八千多篇。
(為清代嘉慶時期編錄之<全唐文>文章數。)
(*補充:近前新出版<全唐文新編>,文章數更為增多。)

*補充-「全唐詩」之編纂:
《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西元 1705 年),在康熙皇帝主導下,蒐羅唐詩
詞的合集。「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共計 900 卷,目錄
12 卷。
這部卷帙浩繁的大書,能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編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季振宜
編《唐詩》和胡震亨編《唐音統籤》的成果。《四庫全書總目》述《全唐詩》
資料來源云:「是編秉承聖訓,以震亨書為稿本,而益以內府所藏《全唐詩集》,
又旁採殘碑斷碣,稗史雜書之所載,補苴所遺。」

*補充-「全唐文」之編纂:
《欽定全唐文》,簡稱《全唐文》,是清朝官修唐人總集。全書一千卷,並卷
首四卷,輯有唐朝、五代十國文章共 18488 篇、作者 3042 人。

清嘉慶十二年(西元 1807 年),清仁宗取得內府舊藏《唐文》一百六十冊,認


為該書「體例未協,選擇不精」,於是命詞臣加以重輯。
《全唐文》正式輯纂始於嘉慶十三年(西元 1808 年),敕令開設「全唐文館」,
由文華殿大學士董誥領銜,由廷臣學者共 107 人入館編校,以《唐文》為基礎,
取《四庫全書》內的唐人別集,以及《文苑英華》、《唐文粹》、《唐大詔令
集》、《古文苑》、《崇古文訣》、《文章辨體彙選》等總集,並搜羅《永樂
大典》所載之殘篇,「散見於史子雜家記載、志乘金石碑版者」。

至嘉慶十九年(1814 年)閏二月成書進呈欽定、御製序文後即交由內府、督理
兩淮鹽政阿克當阿等負責刊刻,嘉慶二十四年(1819 年)刊成,即揚州官本。

・唐代作家:
李白、杜甫、王維、韓愈、柳宗元、李商隱、孟浩然、白居易、陳子昂、
王昌齡、元軫、賀知章、劉禹錫、李賀、賈島、杜牧、溫庭筠、駱賓王、
王勃、高適、司空圖、李季蘭、岑參、王之渙、孟郊、崔顥、陸龜蒙。
・唐代詩人排名:
(1)杜甫 (2)李白 (3)李商隱 (4)王維 (5)韓愈 (6)白居易 (7)李賀
(8)岑參 (9)杜牧 (10)劉禹錫 (11)韋應物。

*補充:唐代的社會風氣寬容多元,科舉制度的實行,使普通百姓當官更加容
4
易,考生們可以暢所欲言,顯示自己的才華,也正是因為這開放的風氣,湧現
出大批詩人,像李白、杜甫等人,使得唐詩廣為流傳。

*補充:「佛洛伊德」、「榮格」、「阿德勒」。
佛洛伊德最著名的書籍:《夢的解析》、《圖騰與禁忌》、《性學三論》;
榮格最著名的書籍:《紅書》;阿德勒最著名的書籍:《自卑與超越》。

(*補充:中國領土面積 960 萬平方公里;台灣面積 304 萬平方公里。)


(*補充:中國目前人口約 14〜15 億(未能精確);台灣人口約 2300 萬
人。)
(*補充:唐代時稱台灣之平埔族為「百越」。)

(*補充:
為何唐代的文豪詩人數量廣闊,且作品百花齊放,較他朝崢嶸顯耀? (唐
代「諫文」的興盛)

答:劉勰之<文心雕龍・原道>篇言文章之道在於「寫天地之輝光,曉生民之耳
目」。故可知於中國文化中,文學具備政治使命,欲書寫民生疾苦、保持政治
清明,而能夠實現如此社會責任的文學方法便為「諫諍」。

中國歷朝之文人幾乎皆具懷諫諍意識,但在唐朝表現得特別明顯,這是因為唐
朝的言諫制度逐漸走向成熟,諫官之制度等皆走向制度化。

唐朝的根基穩定,經濟文化繁榮,一派盛世氣象,所以文人能夠抒發感懷,表
達個人使命,上呈諫文,文人紛紛以文學的形式進諫。如熟悉的新樂府運動及
古文運動,雖一為詩歌領域、一為散文領域,然而二者的起因皆是源於興盛的
諫諍風氣。

唐朝相較過去朝代更為看重文學的獨立和官員的文學修養,諫文於政治面向之
外亦須具有廣博學識和卓越文采,此重文敬文的風尚於是引導文人高度產出深
厚富含哲理的文書,文學具有社會傾向與寫實色彩,諫文亦優美且篇篇意廣理
深。)

(二)2022/9/13 課堂筆記:

唐朝文化簡述
5
・中國一直以來處於「中央集權制」,高權力掌握在上層官員與統治階
級手中。
(*補充-中央集權制:
是一種國家政權的制度,以國家職權統一於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
量為標誌,是地方分權的對稱。在中國,這種形式起源於秦朝,並在清
朝達到頂峰。)

・「宰相」之稱:周代時稱「隱」;春秋時稱「卿士」(意為主要執政者) ;
秦漢稱其為「相國」(「相國」僅為一時之稱呼);漢唐稱其為「丞相」。
(主掌文官、文官之最大權者稱「司圖」;主掌武官之最大權者為「大司
馬」。)

*補充-「宰相」:
「宰」原為「罪人在屋下執事者」,後引申為宰制的意思,「宰」有控制、掌
握之意。「相」是「目接物」,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
「宰相」二字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但只有遼代以為正式官名,其它
各代所指官名與職權廣狹則不同,而且名目繁多。

唐朝宰相人數與名目最多,有三省長官的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僕射、尚書右
僕射,還有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與(議、豫)朝政、參知
政事、同掌機密等等。
宋朝的尚書令和中書令為虛置,以同平章事、侍中為宰相正式官名,以參知政
事為副,兩者同議政事,輪流知印、押班、奏事,合稱「宰執」。從漢朝至唐
朝,天子待宰相之禮,逐漸降級,宋太祖廢「坐論」之禮,使宰相站立答話,
其地位大降。元豐改制,恢復唐朝的三省制度,但三省長官虛設,以副職代之,
設宰相二人,首相稱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稱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另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副相。

・唐代三省六部制:中書令為長官(約等於「宰相」之位),中書侍郎為副
長官。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的中央官制。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
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
為二十四司。三省六部是自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書省形成於
東漢(當時稱尚書台),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
書省的權力。
6
隋文帝綜合漢魏官制創立了五省六曹制,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
核與貫徹執行,因避楊忠諱,改中書省為內史省。唐朝基本上沿用了隋朝的制
度,並有所補充和發展,使其中央集權體制更加完善,因避李世民諱,改民部
為戶部。宋朝承唐制,但三省六部的主要職權都己轉移至中書門下、樞密院、
三司、審官院等機構,三省六部有名無實。

中書省:長官為中書令,副長官為中書侍郎,主要職官有中書舍人。就軍國大
事、重要官員的任免等事項,替皇帝起草詔旨,起草之責主要由中書舍人負擔,
是決策機構。

・漢代漢武帝設「中尚書」,簡稱「中書」,又兼謁者之職,故又稱
「中書謁者」。

・蒐集唐代文章最完整部書之一:
《文苑英華》(宋代李昉等人共同創作)。《文苑英華》內容:篇幅多達一
千卷,所選詩文共二萬三百餘首,選材與《文選》相銜接。

*補充-《文苑英華》:
《文苑英華》是北宋四大部書之一,為古代詩文總集,屬文學類書。宋太宗趙
炅命李昉﹑徐鉉﹑宋白及蘇易簡等二十餘人共同編纂。全書上起蕭梁,下迄唐
五代,選錄作家近 2200 人,文章近 20000 篇,所收唐代作品最多,約佔全書的
十分之九。選材與《文選》相銜接,上自南朝梁代,下至五代,按文體分賦、
詩、歌行、雜文,還收錄了詔誥、書判、表疏、碑誌等,可用來考訂史實。

・蒐集唐代文章最完整部書之二:
《全唐文》(全名《欽定全唐文》,清代官修之唐人總集)。《全唐文》
內容:全書一千卷,輯有唐朝、五代十國文章共 18488 篇(一說 20025 篇)。

*補充-《全唐文》評價:
《全唐文》蒐羅極為廣博浩大,成書以來即為研究唐朝文學與歷史之重要典籍,
俞樾評:「有唐一代文苑之美,畢萃於茲;讀唐文者,歎觀止矣」。/《全唐
文》有漏收、誤收、重出等缺失,例如:卷三百五十七收〈皇甫冉集序〉並非
高適作品,〈陋室銘〉似為偽作、非劉禹錫作品。/《全唐文》最為詬病者,全
書不注出處,大大降低了史料價值,史家陳垣說:「《全唐文》等官書,其謬尤
甚,不可不注意也。」又說:「《全唐文》不注出處,一塌糊塗,殊可笑也。」

*補充-《全唐文》之重要性及時代意義:
唐人之集,宋以後大多逐漸散佚,而此書搜遺輯夫,且收錄大量詔令、
7
書刊、表狀、碑誌,匯成總集,從而涵蓋有唐,包羅五代。有唐一代文
苑之美,畢萃於茲,堪稱唐文淵海,對研究唐代文化各方面具有重要價
值。故問世後,深為學者聽重。)

・《全唐文新編》:周紹民總主編,共二十二巨冊,兩千多萬字。為西元
1999 年新出版之《全唐文》修訂總集。

・蒐集唐代文章最完整部書之三:
《唐文粹》(又稱《文粹》、《唐賢文粹》,宋代姚鉉編)。《唐文粹》
內容:一百卷,收文、賦 1104 篇;詩 961 首

*補充-《唐文粹》:
《唐文粹》選錄《文苑英華》中唐詩以古體詩為主,但不收四六文、近體詩,
序言稱「以古雅為命,不以彫篆為工,故侈言曼辭率皆不取。」。分〈古賦〉
九、〈詩〉十三、〈頌〉五、〈贊〉二、〈表奏書疏〉七、〈文〉四、〈論〉
五、〈議〉四、〈古文〉八、〈碑〉十七、〈銘〉五、〈記〉七、〈箴誡銘〉
一、〈書〉十二、〈序〉八、〈傳錄紀事〉二。共收文、賦 1104 篇,詩 961 首。

・唐代思想主流為佛教。

・唐代文章類型以「散文」成就最高。

・唐元稹最出色之文章為「制誥文」,為其最擅長之文體。

・「制誥文體」:(1)指皇帝的詔令。(2)指成命草擬詔令。
・「知制誥」:指起草詔令,唐初始有知制誥一職。

(*補充-「佛教六根」:
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識根,為二十二根之一。
「佛教六識」:感官認知的功能,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
識六者的合稱。)

(三)2022/9/20 課堂筆記:

唐宋文課堂作業與昌黎先生集

・課堂作業:
8
1.擇選五篇「唐文」,作者不可重複(「別集」優先,總集、全集其次)。
2.摘錄為題解(文章之內容要意)、段落大意。
3.附上作者(須包含作者之介紹與時代背景)、註釋。
4.尋找後世評析,且附上個人評論心得。
(推薦尋找之作者:韓愈、劉禹錫、柳宗元、李德裕、白居易、元稹。)

・個人課堂作業之五篇「唐文」:
(1) <華陀論> (出處:《劉賓客文集》) 作者:劉禹錫
(2) <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饑狀> (出處:《昌黎先生集》) 作者:韓愈
(3)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出處:《柳河東文集》) 作者:柳宗元
(4) <牡丹賦> (出處:《全唐文》卷 727) 作者: 舒元輿
(5) <廬山草堂記> (出處:《白氏長慶集》) 作者:白居易

・《昌黎先生集》:
《昌黎先生集》為韓集古本,以南宋魏懷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
集》、《外集》為最善;廖瑩中世綵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
《遺文》(明徐氏東雅堂翻刻)最為通行。
另外,為韓集作校勘或補註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陳景
雲、王元啓、沈欽韓、方成和今人徐震。
年譜以宋洪興祖《韓子年譜》最為詳備。
趙翼《甌北詩話》、方東樹《昭昧詹言》、林紓《韓柳文研究法》中有
關部分,是評論其詩文的代表著作。
《昌黎先生集》四時卷分類編次。凡文三十卷,詩賦十卷。又《外集》
十卷,《遺文》一卷。收有賦、古詩、聯句、律詩、雜著、書、序、啟、
哀辭、祭文、碑誌、雜文、表狀等各種體例體裁的作品共七百餘篇。

・《東雅堂昌黎集註》-<昌黎先生集序> (作者:李漢):
文者,貫道之器也;不深於斯道,有至焉者,不也。《易》繇爻象,
《春秋》書事,《詩》詠歌,《書》《禮》剔其僞,皆深矣乎!秦漢已
前,其氣渾然;迨乎司馬遷、相如、董生、揚雄、劉向之徒,尤所謂傑
然者也。至後漢、曹魏,氣象萎靡;司馬氏已來,規範蕩悉;謂《易》
已下爲古文,剽掠僭竊爲工耳!文與道蓁塞,固然莫知也。

先生生於大曆戊申,幼孤,隨兄播遷韶嶺。兄卒,鞠於嫂氏,辛勤來
歸。自知讀書爲文,日記數千言;比壯,經書通念曉析,酷排釋氏,諸
史百子,皆搜抉無隱。汗瀾卓踔,淵泫澄深,詭然而蛟龍翔,蔚然而虎
鳳躍,鏗然而韶鈞鳴。日光玉潔,周情孔思,千態萬貌,卒澤於道德仁
義,炳如也。洞視萬古,憫惻當世,遂大拯頹風,教人自爲。時人始而
9
驚,中而笑且排,先生志益堅,終而翕然隨以定。嗚呼!先生於文,摧
陷廓清之功,比於武事,可謂雄偉不常者矣!

長慶四年冬,先生歿。門人隴西李漢,辱知最厚且親,遂收拾遺文無
所失墜,得賦四,古詩二百一十,聯句十一,律詩一百六十,雜著六十
五,書、啓、序九十六,哀辭、祭文三十九,碑誌七十六,筆、硯、鱷
魚文三,表狀五十二,總七百,並目錄合爲四十一卷,目爲《昌黎先生
集》,傳於代。又有《注論語》十卷,傳學者。《順宗實錄》五卷,列
於史書,不在集中。先生諱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餘在國史本傳。

・《昌黎集序說》補充:
(1)重要作家:皇甫湜、孫樵
(2)《典論・論文》提及之文體:奏論、書論、銘誄、詩賦
(3)李方叔(哥哥)、李瑞叔(弟弟)
(4)漢代學者:賈誼、晁錯、趙充國

・《韓昌黎文集》(《五百家註昌黎文集》)第四至五卷目錄:
 1.豐陵行
 2,匡工
 3.蒙怨句刺棄遺豈有
 4.閒宮敢推引之語云
 5.雖有不逮驅駢駢或採
 6.蛾響偷諧書
 7.天下之窮處又日繇郭無居民官無丞肘小
 8.崔前篇
 9.齒落
 10.蹈借楊丘蕃昆儼陸欽州參
11.和蘆部盧四蟲翰林錢童禁藤株歌
 12.司東部官員外郎作據此詩
 13.落句可見或無四輿七字
 14.鐘驪襲豪碧葦萌燈雪鑿蓬叟
 15.感春五首
 16.韓日元和五年
 17.酬襄十六功曹巡府西驛列中見寄
 18.韓曰皮恃為河南府功蠆公
 19.鹽鶯謚體體譚蠹令蒿
 20.體讎墓臺翼靈韓
 21.莊辯鬲府香奮生字
10
 22.忝縣尹權德輿時鳥
 23.宰裡故日作邦樓云
 24.古詩
 25.醉留東野
 26.樊日元和六年
 27.公馬可謂令作
 28.外郎
 29.作贈劉師服
 30.樊曰詩云只今年纔四
 31.十五元扣七年作也
 32.鬥匡
 33.題炭谷湫祠堂
 34.送陸暢歸江南
 35.送進士劉師服東歸
 36.唐曰在京師作次前後詩當在元和七
 37.調張籍
 38.乞君飛霞東與我高煩頑此楨含梧也徙退耳
 39.寄皇甫漫
 40.孫曰足宇持正眩州新
 41.妥人詩故云睦川支
 42.病中贈張
 43.寄崔二十立之
 44.孫日貞元四年侍郎則太真知舉故進士
 45.十六人立之中第韓日公嘗為立之作藍田
 46.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47.豫曰全作月蝕詩示公公稱其工然以具讖
 48.脆沒頗扣禁恬而作此篇或云館中本云刪
 49.啟韓愈李觀別因獻張徐州孟郊
 50.送劉師服

(四)2022/9/27 課堂筆記:

唐代知識(世族、士族等)

・史記・田儋列傳(齊:田敬仲世家,田為「齊」祖之姓。)

*補充:《田儋列傳》全文:
11
田儋者,狄人也,故齊王田氏族也。儋從弟田榮,榮弟田橫,皆豪,
宗彊,能得人。

陳涉之初起王楚也,使周市略定魏地,北至狄,狄城守。田儋詳為縛
其奴,從少年之廷,欲謁殺奴。見狄令,因擊殺令,而召豪吏子弟曰:
“諸侯皆反秦自立,齊,古之建國,儋,田氏,當王。”遂自立為齊王,
發兵以擊周市。周市軍還去,田儋因率兵東略定齊地。

秦將章邯圍魏王咎於臨濟,急。魏王請救於齊,齊王田儋將兵救魏。
章邯夜銜枚擊,大破齊、魏軍,殺田儋於臨濟下。儋弟田榮收儋餘兵東
走東阿。

齊人聞王田儋死,乃立故齊王建之弟田假為齊王,田角為相,田間為
將,以距諸侯。

田榮之走東阿,章邯追圍之。項梁聞田榮之急,乃引兵擊破章邯軍東
阿下。章邯走而西,項梁因追之。而田榮怒齊之立假,乃引兵歸,擊逐
齊王假。假亡走楚。齊相角亡走趙;角弟田間前求救趙,因留不敢歸。
田榮乃立田儋子市為齊王。榮相之,田橫為將,平齊地。

項梁既追章邯,章邯兵益盛,項梁使使告趙、齊,發兵共擊章邯。田
榮曰:“使楚殺田假,趙殺田角、田間,乃肯出兵。”楚懷王曰:“田
假與國之王,窮而歸我,殺之不義。”趙亦不殺田角、田間以市於齊。
齊曰:“蝮螫手則斬手,螫足則斬足。何者?為害於身也。今田假、田
角、田間於楚、趙,非直手足戚也,何故不殺?且秦復得志於天下,則
齮齕用事者墳墓矣。”楚、趙不聽,齊亦怒,終不肯出兵。章邯果敗殺
項梁,破楚兵,楚兵東走,而章邯渡河圍趙於鉅鹿。項羽往救趙,由此
怨田榮。

項羽既存趙,降章邯等,西屠鹹陽,滅秦而立侯王也,乃徙齊王田市更
王膠東,治即墨。齊將田都從共救趙,因入關,故立都為齊王,治臨淄。
故齊王建孫田安,項羽方渡河救趙,田安下濟北數城,引兵降項羽,項
羽立田安為濟北王,治博陽。田榮以負項梁不肯出兵助楚、趙攻秦,故
不得王;趙將陳餘亦失職,不得王:二人俱怨項王。

頊王既歸,諸侯各就國,田榮使人將兵助陳餘,令反趙地,而榮亦發
兵以距擊田都,田都亡走楚。田榮留齊王市,無令之膠東。市之左右曰:
“項王彊暴,而王當之膠東,不就國,必危。”市懼,乃亡就國。田榮
12
怒,追擊殺齊王市於即墨,還攻殺濟北王安。於是田榮乃自立為齊王,
盡並三齊之地。

項王聞之,大怒,乃北伐齊。齊王田榮兵敗,走平原,平原人殺榮。
項王遂燒夷齊城郭,所過者盡屠之。齊人相聚畔之。榮弟橫,收齊散兵,
得數萬人,反擊項羽於城陽。而漢王率諸侯敗楚,入彭城。項羽聞之,
乃醳齊而歸,擊漢於彭城,因連與漢戰,相距滎陽。以故田橫復得收齊
城邑,立田榮子廣為齊王,而橫相之,專國政,政無巨細皆斷於相。

橫定齊三年,漢王使酈生往說下齊王廣及其相國橫。橫以為然,解其
歷下軍。漢將韓信引兵且東擊齊。齊初使華無傷、田解軍於歷下以距漢,
漢使至,乃罷守戰備,縱酒,且遣使與漢平。漢將韓信已平趙、燕,用
蒯通計,度平原,襲破齊歷下軍,因入臨淄。齊王廣、相橫怒,以酈生
賣己,而亨酈生。齊王廣東走高密,相橫走博,守相田光走城陽,將軍
田既軍於膠東。楚使龍且救齊,齊王與合軍高密。漢將韓信與曹參破殺
龍且,虜齊王廣。漢將灌嬰追得齊守相田光。至博,而橫聞齊王死,自
立為齊王,還擊嬰,嬰敗橫之軍於嬴下。田橫亡走梁,歸彭越。彭越是
時居梁地,中立,且為漢,且為楚。韓信已殺龍且,因令曹參進兵破殺
田既於膠東,使灌嬰破殺齊將田吸於千乘。韓信遂平齊,乞自立為齊假
王,漢因而立之。

後歲餘,漢滅項籍,漢王立為皇帝,以彭越為梁王。田橫懼誅,而與
其徒屬五百餘人入海,居島中。高帝聞之,以為田橫兄弟本定齊,齊人
賢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後恐為亂,乃使使赦田橫罪而召之。田橫
因謝曰:“臣亨陛下之使酈生,今聞其弟酈商為漢將而賢,臣恐懼,不
敢奉詔,請為庶人,守海島中。”使還報,高皇帝乃詔衛尉酈商曰:“
齊王田橫即至,人馬從者敢動搖者致族夷!”乃復使使持節具告以詔商
狀,曰:“田橫來,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來,且舉兵加誅焉。”田
橫乃與其客二人乘傳詣雒陽。

未至三十里,至屍鄉廄置,橫謝使者曰:“人臣見天子當洗沐。”止
留。謂其客曰:“橫始與漢王俱南面稱孤,今漢王為天子,而橫乃為亡
虜而北面事之,其恥固已甚矣。且吾亨人之兄,與其弟並肩而事其主,
縱彼畏天子之詔,不敢動我,我獨不愧於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見我者,
不過欲一見吾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陽,今斬吾頭,馳三十裡間,形容尚
未能敗,猶可觀也。”遂自剄,令客奉其頭,從使者馳奏之高帝。高帝
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豈不賢乎哉!”為
之流涕,而拜其二客為都尉,發卒二千人,以王者禮葬田橫。
13
既葬,二客穿其冢旁孔,皆自剄,下從之。高帝聞之,乃大驚,大田
橫之客皆賢。吾聞其餘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則聞田橫死,亦
皆自殺。於是乃知田橫兄弟能得士也。

太史公曰:甚矣蒯通之謀,亂齊驕淮陰,其卒亡此兩人!蒯通者,善
為長短說,論戰國之權變,為八十一首。通善齊人安期生,安期生嘗乾
項羽,項羽不能用其筴。已而項羽欲封此兩人,兩人終不肯受,亡去。
田橫之高節,賓客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賢!余因而列焉。不無善畫者,
莫能圖,何哉?

秦項之際,天下交兵。六國樹黨,自置豪英。田儋殞寇,立市相榮。
楚封王假,齊破酈生。兄弟更王,海島傳聲。(全文完)

・周:姬姓→齊:姜姓
(*補充:
[周]姬姓是中國漢族上古八大姓之一,周朝的國姓,同時是中國春秋戰國時
期的吳國、魯國、燕國、衛國、晉國、鄭國、魏國、韓國等諸侯國國君的姓。
[齊]前 481 年,田乞之子田恆(田成子)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
進一步把持政權,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前 391 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
廢齊康公。前 386 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宋州(今商丘市),自立為國君,同年
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前 379 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
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1.貞元十一年九月→唐代黨爭較嚴重之時期。
2.余行之不送:清楚個人在世界上的價值。(君子不因小人之洶洶而輟其
行)

*補充-「五京制」之唐代劃分:
(1)東京:洛陽,(2)西京:鳳翔,(3)南京:成都,(4)北京:太原,(5)中京:
京兆。
「五京制」之宋代劃分:
(1)東京:開封,(2)西京:洛陽,(3)南京:應天,(4)北京:大名,(5)中京:
臨安。

・孟子:「君子有三樂」。其三樂為:
(1)父母俱存,兄弟無故。(2)仰不愧於天(天命),俛(俯)不愧於人。(3)
得天下英才教育之。
14
・宋代任官資格:
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用進士出身。(宋代嚴格
禁止官員之子參加考試)

*「世代」的劃分:以一個「身份」轉換至另一個「身份」,作為劃分的
標準。

*補充-班固<漢書・古今人表>:
自書契之作,先民可得而聞者,經傳所稱,唐虞以上,帝王有號謚。輔佐不
可得而稱矣,而諸子頗言之,雖不考虖孔氏,然猶著在篇籍,歸乎顯善昭惡,
勸戒後人,故博採焉。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又曰:「何事於仁,
必也聖乎!」「未知,焉得仁?」「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又其次
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又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唯上智
與下愚不移。」傳曰:譬如堯舜,禹、稷、禼與之為善則行,鮌、讙兜欲與為
惡則誅。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是謂上智。桀紂,龍逢、比干欲與之為善則
誅,於莘、崇侯與之為惡則行。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是謂下愚。齊桓公,
管仲相之則霸,竪貂輔之則亂。可與為善,可與為惡,是謂中人。因茲以列九
等之序,究極經傳,繼世相次,緫備古今之略要雲。

張晏曰:「老子玄默,仲尼所師,雖不在聖,要為大賢,文伯之母達於禮典,
動為聖人所歎,言為後世所則,而在第四。田單以即墨孤城復強齊之大,魯連
之博通,忽於榮利,藺子申威秦王,退讓廉頗,乃在第五。大姬巫怪,好祭鬼
神,陳人化之,國多淫祀,寺人孟子違於大雅,以保其身,旣被宮刑,怨刺而
作,乃在第三。嫪毐上烝,昬亂禮度,惡不忍聞,乃在第七。其餘差違紛錯不
少,略舉揚較,以起失謬。獨馳騖於數千歲之中,旁觀諸子,事業未究,而尋
遇竇氏之難,使之然乎?」
(《漢書·古今人表》,是《漢書》中最後的一篇。
本表是新制,在二十四史中絕無僅有。它以古代人物為經,以品第人物為緯,
按九品分了九欄。根據表序「上智」、「下愚」的理論及表所分的具體情況來
看,品第標準,是以人的品行為主,參之以事功的大小和學術的高低。)

・唐代世(氏)族/士族之爭:
自魏晉以來的中國政權,幾乎都為士族所操控。由於隋唐政權有賴關中士族支
持擁戴,且士族仍保有數百年的重閥閱、講經學之傳統,所以依舊享有優越政
治及社會地位。到了唐代,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士族們代代相傳的政治特權已經
所剩無幾;而經濟上, 經過了隋末唐初的戰亂,很多士族「名雖著於州閭」,
但也「身未免於貧賤」。
15
唐代世家大族的特徵是著重郡望,世官世祿世婚。隋唐以來都有君主致力於削
弱門閥,這些長存數百年的士族的社會、經濟地位仍十分優越。但是他們對朝
代的建立有功勞,所以君主是用溫和的政策改革削弱士族,將其逐漸排除。
唐末五代的戰亂,可說是一場「階級戰爭」。黃巢、朱溫、柳璨之流,不僅覬
覦皇位,也滿腹牢騷,對舊有的社會階級有強烈恨意,大肆殺害舊有士族。社
會對所謂的世家大族,也有普遍敵對之意,不再尊敬唐代那種門閥,也不渴望
與那些世族聯姻。於唐哀帝(892 年-908 年)末年,朱溫投當朝公卿三十餘人於
黃河中,清河崔氏、河東裴氏、蘭陵蕭氏、京兆韋杜皆遇害,當時武夫李振在
朱溫側,說道:「此輩自稱清流,今投入黃河,永為濁流!」而朱溫則笑著點
頭,史稱白馬之禍。富饒的家園與產業慘遭破壞,北方士族引以為傲的貫冊族
譜也流失,士族衰落,幾代之後,那些散居的族人已化成許多家庭,忘記共有
的傳承。最終與庶民再無區別,士族的地位由地主紳士階級取代。

・作業查詢:韓愈為「世族」或「士族」?
答:世族是指血脈相沿的家族,世代顯貴的家族,也指在南北朝時期重門閥。世
家大族指族中人員眾多,權勢地位高的名門望族,如:琅琊王氏、陳郡謝氏等。
士族是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地主階級內部逐漸形成的世代讀書做官的大族,在
政治經濟各方面享有特權。傳承形式方面,世族是血脈相沿的家族,族中的成
員都是親屬,有血緣關係,累世為官;士族是東漢世家發展出來,都是士大夫,
以學問傳家。
韓愈其人為「世族」。他於《盧氏墓誌銘》言:「夫人本宗,世族之後。」
關於韓愈世系族譜,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韓氏出自姬姓。」
《史記·韓世家》亦記載:「韓之先與周同姓,姓姬氏。」由此可知,韓氏家族
有極悠遠之歷史。

披覽各類史料,可以得知韓氏始祖是韓萬,即韓武子。而韓愈先世可追溯至漢
代韓王信,以及弓高侯韓頹當。自韓頹當以降,韓氏分成若干支系。

(五)2022/10/4 課堂筆記:

歐陽詹相關著作資料

・課堂作業-查詢歐陽詹相關資料:
(1)唐五代人物傳記資料綜合索引:
【歐陽詹(行周)】-
16
2 新唐 18/203/5786;7 新志 5/60/1605;8 全文 595/1A;9 拾遺 25/16B;
11 全詩 6/349/3898;11 全詩 12/883/9978;17 紀事(上) 35/551;
25 登科 13/1A;27 郡齋 4 上/25B;28 直齋 16/20B 。
(*上列書籍資訊:
新唐:《新唐書》(紀傳之部)、新志:《新唐書》(藝文志)、全文:《全唐文》、
拾遺:《唐文拾遺》、全詩:《全唐詩》、紀事:《唐詩紀事》、登科:《唐登科
記考》、郡齋:《郡齋讀書志》、直齋:《直齋書錄解題》)

(2)欽定全唐文:
與鄭柏義書
與王式書
送張尚書書
上鄭相公書
上董相公東風詩啟
泉州刺史席公宴邑中赴舉秀才於東湖亭序
別柳由庾序
送族叔行元下第歸廣陵序
送巴東林明府之任序
送建上人尋陽司業後留詣涇原劉行軍序
送李孝廉及第東歸序
送常熟許少府之任序
送張陲山南謁嚴相公序
送王式東遊序
送蔡沼孝廉及第後歸閩覲省序
送鹽山林少府之任序
送周孝廉擢第歸覲序
送裴八侃茂才却東遊序
送無知上人往五臺山序
送楊據見漳州李使君序
送陳八秀才赴舉序
魯山令李胃三月三日宴僚吏序
泉州泛東湖餞裴參和南遊序
送洪儒卿赴鄉舉序
曲江池記
福州南澗寺上方石像記
泉州北樓記
二公亭記
泉州六曹新都堂記
17
右街副使廳壁記
太學張博士講禮記記
同州韓城縣西尉廳壁記
懷州應宏詞試片言折獄論
自明誠論
珍祥論
暗室箴
棧道銘(並序)
陶器銘(並序)
補漢書封雍齒冊文
唐天文述
削卞和述
甘露述
有唐故銀青光錄大夫行平州別駕馬公墓誌銘
有唐故朝議郎行鄂州司倉參軍楊公墓誌銘
大唐故輔國大將軍兼左驍衛將軍御史中丞馬公墓誌銘
有唐君子鄭公墓誌銘
南陽孝子傳(並論)
弔九江驛碑材文
出門賦
五韞玉賦
迴鑾賦
將歸賦
王者宜日中賦
瑾瑜匿瑕賦
徵君洪涯子圖賦
明水賦
春盤賦
藏冰賦
懷忠賦(並序)
律和聲賦
秋月賦
德勝頌二章(並序)

(3)唐文拾遺(一):
弔漢武帝文(並序)(卷二十五-十六)

(四) <四部叢刊本> 歐陽行周文集 傳 (作者:歐陽詹):


18
歐陽詹字行周泉州晉江人其先皆爲本州州佐縣令閩越地肥衍有山泉禽魚雖能通
文書吏事不肯北宦及常衮罷宰相爲觀察使始擇縣鄕秀民能文辭者與爲賔主釣禮
觀游饗集必與里人矜耀故其俗稍相勸仕初詹與羅山甫同隱潘湖徃見衮衮奇之辭
歸泛舟飲餞舉進士與韓愈李觀李絳崔羣王涯馮宿𢈔承宣聮第皆天下選時稱龍虎
榜閩人第進士自詹始詹事父母孝與朋友信義其文章𭰹切回復明辨與愈友善詹先
爲國子監四門助敎率其徒㐲闕下舉愈愽士卒年四十餘崔羣哭之甚愈爲詹哀辭自
書以遺羣初徐晦舉進士不中詹數稱之明年高第仕爲福建觀察使語及詹必流涕從
子秬字降之亦工爲文陸洿自右拾遺除司勲郎中棄官隱吳中詔召之旣在道秬遺書
讓出處之遽洿不至還秬名益聞開成中擢進士第而里人蕭本妄言與貞獻太后近屬
恩寵赫然秬耻之㑹澤潞劉從諫表秬在幕府秬爲辨質本之僞本終得罪其子積拒命
秬方休假還家積表斥損時政或言秬爲之詔流崖州賜死臨刑色不撓爲書徧謝故人
自誌墓人皆憐之。

(五) <全唐文/卷 0817> 歐陽行周傳 (作者:黃璞):


歐陽詹字行周,泉州晉江人。弱冠能屬文,天縱浩汗。貞元年登進士第。畢關
試,薄遊太原,於樂籍中因有所悅,情甚相得。及歸,乃與之盟曰:「至都當
相迎耳。」即灑泣而別。仍贈之詩曰:「驅馬漸覺遠,回頭長路塵。高城已不
見,況複城中人。去意既已甘,居情諒多辛。五原東北晉,千里西南秦。一屨
不出門,一車無停輪。流萍與係匏,早晚期相親。」尋除國子四門助教。往樂
籍中者思之不已,經年得疾且甚。乃危妝引髻,刃而匣之。顧謂女弟曰:「吾
其死矣。苟歐陽生使至,可以是為信。」又遺之詩曰:「自從別後減容光,半
是思郎半恨郎。欲識舊時雲髻樣,為奴開取鏤金箱。」絕筆而逝。及詹使至,
女弟如言。徑持歸京,具白其事。詹啟函閱之,又見其詩,一慟而卒。故孟簡
賦詩哭之。序曰:「閩越之英,惟歐陽生以能文擢第。爰始一命,食太學之祿,
助成均之教,有庸績矣。我唐貞元己卯歲,獻書相府論大事,風韻清雅,詞旨
切直。會東方軍興,府縣未暇慰薦。久之,倦遊太原,還來帝京,卒官靈台。
悲夫!生於單貧,以徇名故心專,勤儉不識聲色。及茲筮仕,未知洞房纖腰之
為蠱惑。初抵太原,居大將軍宴席上,妓有北方之尢者,屢目於生。生感悅之,
留賞累月,以為燕婉之樂,盡在是矣。既而南轅,妓請同行。生曰:十目所視,
不可不畏。辭焉,請待至都而來迎。許之,乃訣去。生竟以連蹇不克如約。過
期,命甲遣乘,密往迎妓。妓因積望成疾,不可為也。先大故之夕,翦其雲髻,
謂侍兒曰:「所歡應訪我,當以髻為貺。」甲至得之,以乘空歸,授髻於生。
生為慟怨。涉旬而生亦歿。則韓退之作《何蕃傳》,所謂「歐陽詹者」,生也。
河南穆元道訪予,嚐歎息其事。嗚呼!鍾愛於男女,索其效死,夫亦不蔽也。
大凡以時斷割,不為麗色所汨,豈若是乎?古樂府詩有《華山畿》,《玉台新
詠》有廬江小吏,更相死類於此。

(六) <歐陽行周文集>目錄(作者:歐陽詹):
19
﹝第一卷﹞賦:
˙岀門賦 ˙石韞玉賦 ˙廻鑾賦 ˙將歸賦
˙王者宜日中賦 ˙瑾瑜匿瑕賦 ˙徴君洪崖子圖賦 ˙明水賦
˙春盤賦 ˙藏冰賦 ˙懷忠賦 ˙律和聲賦

﹝第二卷﹞雜著:
˙李評事示文集 ˙蜀中將廻留辭韋相公 ˙太原旅懷˙途中寄太原所思
˙詠德上韋檢察 ˙寓興 ˙赴洛途中作 ˙晨裝行
˙江夏留别 ˙贈徐十八晦˙送袁秀才 ˙聞鄰舍唱凉州有所思
˙送郭秀才 ˙述德上興元嚴僕射 ˙春日途中 ˙汝川行
˙許州途中 ˙銅雀妓 ˙題嚴光釣臺 ˙福州送鄭楚材赴京師
˙秋日登龍興寺 ˙登汾上閣 ˙送陸戸曹 ˙送少微上人歸德峯
˙荆南夏夜水樓 ˙送高士安下第 ˙酬裴十二秀才 ˙旅次舟中對月寄姜公
˙御溝新栁 ˙過福光寺律院宣上人房 ˙詠德上李尚書 ˙及第後詶故園親故
˙除夜長安客舍 ˙早秋登慈恩寺塔 ˙送張中丞 ˙寄林藴 ˙樂津店北陂

﹝第三卷﹞雜著:
˙益昌行 ˙題華判官汝州宅内亭 ˙登龍興寺 ˙八月十五日夜翫月
˙覩亡友題壁 ˙題秦嶺 ˙寄嚴僕射 ˙途中採摘懸壺子
˙岀蜀門 ˙韋晤宅聽歌 ˙認得越鳥聲 ˙送聞上人遊嵩山
˙題照上人房 ˙讀周太公傳 ˙山中老僧 ˙贈魯山李明府
˙留别舍弟 ˙送張驃騎邠寧行營˙題梨嶺 ˙題第五司戸侍御
˙寄弘濟上人 ˙觀送葬 ˙宿建溪即事 ˙建谿行待陳詡
˙題王明府郊亭 ˙塞上行 ˙留别郭中諸公 ˙登高懷林十二先軰
˙九日登高 ˙雨晴即事 ˙除夜侍酒 ˙元日陪早朝
˙題延平劒潭 ˙晚泊漳州營頭亭 ˙駑𩦸吟 ˙又和此首
˙水精念珠歌 ˙贈山南嚴兵馬使

﹝第四卷﹞銘:
˙棧道銘 ˙陶器銘 ˙馬公墓誌銘
˙楊公墓誌銘 ˙鄭公墓誌銘 ˙御史中丞馬公墓誌銘

﹝第五卷﹞記:
˙曲江池記 ˙太學張愽士講禮記記 ˙上方石像記 ˙右街副使廳壁記
˙泉州北樓記 ˙泉州六曹新都堂記 ˙二公亭記 ˙同州韓城縣西尉㕔記

﹝第六卷﹞頌:
˙德勝頌二章 ˙有所恨二章 ˙東風二首
20
˙片言折獄論 ˙南陽孝子傳 ˙自明誠論 ˙珍祥論

﹝第七卷﹞雜著:
˙唐天文 ˙刖卞和述 ˙甘露述 ˙暗室箴
˙吊九江驛碑文 ˙吊漢武文 ˙補封雍齒冊文

﹝第八卷﹞書:
˙與鄭伯義書 ˙與王式書 ˙上張尚書書 ˙上鄭相公書

﹝第九卷﹞序:
˙翫月詩序 ˙宴更湖亭序 ˙别桞由瘐序˙送楊行元序 ˙送林明府序 ˙送建
上人序˙送李孝廉序 ˙送常熟許少府序 ˙送張陲序 ˙送王式東遊序

﹝第十卷﹞序:
˙送蔡沼覲省序 ˙送鹽山林少府序 ˙送無知上人序 ˙送楊據序
˙送陳八赴舉序 ˙二月三日宴僚吏序 ˙餞斐叅和序 ˙送洪孺卿赴舉序

(七)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九>(作者:歐陽詹):
(1)東風二章
(2)有所恨二章
(3)玩月
(4)詠德上韋檢察(即韋相皋之弟也,名纁)
(5)寓興
(6)答韓十八駑驥吟
(7)益昌行
(8)自淮中卻赴洛途中作
(9)晨裝行
(10)新都行
(11)銅雀妓
(12)太原旅懷呈薛十八侍御齊十二奉禮
(13)李評事公進示文集因贈之
(14)徐十八晦落第
(15)春日途中寄故園所親
(16)蜀中將歸留辭韓相公貫之
(17)江夏留別華二(一作別辛三十)
(18)送潭州陸戶曹之任(戶曹自處州司倉除)
(19)福州送鄭楚材赴京,時監察劉公亮有感激鄭意
(20)初發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21
(21)汝川行
(22)智達上人水精念珠歌
(23)許州途中
(24)賦得秋河曙耿耿送郭秀才應舉
(25)送袁秀才下第歸毗陵
(26)聞鄰舍唱涼州有所思
(27)陪太原鄭行軍中丞登汾上閣。中丞詩曰「汾樓…」。輒書即事上答
(28)送少微上人歸德峰
(29)荊南夏夜水樓懷昭丘直上人雲夢李莘
(30)酬裴十二秀才孩子詠
(31)旅次舟中對月寄姜公(此公,丁泉州門客)
(32)除夜長安客舍
(33)早秋登慈恩寺塔
(34)太原和嚴長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少尹
(35)九日廣陵同陳十五先輩登高懷林十二先輩
(36)題嚴光釣臺
(37)送高士安下第歸岷南寧覲
(38)述德上興元嚴僕射
(39)及第後酬故園親故
(40)題華十二判官汝州宅內亭
(41)薛舍人使君觀察韓判官侍御許雨晴到所居既霽先呈即事
(42)元日陪早朝
(43)和太原鄭中丞登龍興寺閣
(44)詠德上太原李尚書
(45)和嚴長官秋日登太原龍興寺閣野望
(46)小苑春望宮池柳色(一作御溝新柳)
(47)蜀門與林蘊分路後屢有山川似閩中,因寄林蘊〈蘊亦閩人也〉
(48)蜀門與林蘊分路後屢有山川似閩中,因寄林蘊〈蘊亦閩人也〉
(49)讀周太公傳
(50)樂津店北陂
(51)出蜀門
(52)題第五司戶侍御
(53)建溪行待陳詡(予先發福州,陳續發,中路待之不得)
(54)述德上興元嚴僕射
(55)許州送張中丞出臨潁鎮
(56)睹亡友題詩處
(57)題秦嶺
(58)自南山卻赴京師,石臼嶺頭即事寄嚴僕射
22
(59)與洪孺卿自梁州回,途中經駱谷,見野果有閩中懸壺子,即同採摘,因呈
之〈洪亦閩人也〉
(60)韋晤宅聽歌
(61)與林、蘊同之蜀,途次嘉陵江,認得越鳥聲,呈林〈林亦閩中人也〉
(62)送聞上人游嵩山
(63)永安寺照上人房
(64)山中老僧
(65)贈魯山李明府
(66)泉州赴上都留別舍弟及故人
(67)送張驃騎邠甯行營
(68)題梨嶺
(69)秋夜寄僧(一作「秋夜寄弘濟上人」)
(70)觀送葬
(71)宿建溪中宵即事
(72)題王明府郊亭
(73)塞上行
(74)題別業(一作「廻別業留別郭中諸公」)
(75)九日廣陵登高懷邵二先輩
(76)題延平劍潭
(77)晚泊漳州營頭亭
(78)贈山南嚴兵馬使(即僕射堂弟也)
(79)除夜侍酒呈諸兄示舍弟

(六)2022/10/11 課堂筆記:

資料補充及《歐陽生哀辭》講解

・古時人物資料的出處:

(1)官府史館-身狀、行狀。
(漢朝稱「狀」,元代以後稱之「行狀」或「行述」(也謂之「事略」)。敘述死者世系、生
平、生卒年月、籍貫、事蹟的文章,留作史官提供立傳的依據。行狀始於東漢,至魏晉南北朝
開始流行,唐代則規定凡重要官員去世,都由家人簡錄其生平行事,報送中央修史機構存檔。)

(2)行狀、事略。一種傳記文體。
(記述一人生平梗概的文章,有別于正式傳記。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中》:「事略不必如行狀、
行述之具備,即一言一事,亦可成篇;或生平梗概,雖已悉書,然恐其不詳也,故亦稱略,以

23
待增益。」)

(3)墓誌。(為碑傳)
(墓誌,指放在墓裏的刻有死者生平事蹟的石刻,亦指墓誌上的文字。墓誌分上下兩層,上層稱
為「蓋」,下層稱為「底」,底部刻有墓誌銘,蓋上刻有標題。明吳訥《文章辨體序説·墓碑、
墓碣、墓表、墓誌、墓記、埋銘》:「墓誌,則直述世系、歲月、名字、爵裏,用防陵谷遷改。
埋銘、墓記,則墓誌異名。」/姚華《論文後編·目錄中三》:「字亦作志,則墓誌用之,墓誌
或文或筆,體不一定。」)

(4)神道碑。(為碑傳)
(神道碑和墓碑、墓碣、墓表是中國歷史上常見的墓葬碑刻種類。現代研究者總結神道碑的特徵:
記述死者姓氏、官職、生平;立於神道旁,早期為雙闕,後來碑、闕混合,統稱神道碑。按堪
輿師看法,應位於墳塋東南,但也有例外;適用於君王、高官、勳爵等上層統治階級。)

(5)史傳。(為碑傳)
(意思是史冊、歷史。由於客觀地記錄下歷史事件,所以大部分史書記載的歷史事件是真實
的。)

(6)祭文。
(祭文是為祭祀儀式所寫作的文章,內容視乎祭祀的性質有所不同。例如感謝神明、祭奠死者或
追懷感念等。祭文最早可追溯至漢代。人們寫祭文,習慣以「維」字開頭,維只是助詞。其辭
性又有散文、韻語、儷語,韻語又有四言、六言、雜言、騷體、儷體等。袁枚的《祭妹文》便
是駢體文。《文心雕龍·祝盟》稱:「若乃禮之祭祀,事止告饗;而中代祭文,兼贊言行。祭而
兼贊,蓋引神而作也。」祭文也可能是多人的創作,例如馮琦去世時,門生、友人多作祭文,
為他寫祭文的人就有莊天全、溫純、王錫爵以及于慎行等人。)

(7)評傳。
(評傳指帶有評論的傳記。評傳是帶有研究與評論性質的傳記。這類傳記偏重于對傳主的生平事
跡的評價,一般按照生平順序梳理和記述,在敘述中常常插入評論。強調材料嚴謹,對原始資
料進行認真的研究、考證,注明出處,不容許虛構或杜撰,如果有必要的推測和推論,也要加
上嚴格的論證說明。)

(8)年譜。
(年譜編輯最早可追溯到宋元時期,宋代洪興祖編有《韓愈年譜》,趙子櫟編有《杜工部年譜》。
1929 年錢穆寫《劉向歆父子年譜》,發表在 1930 年《燕京學報》第七期上。年譜之記事有時
會精細到以日為單位,又稱為日譜。康熙年間馮宸為其師李塨編寫年譜時所說的:「年譜猶日
譜耳,日譜記功過以策勵習行,年譜何獨不然?」。亦有人自定日譜,作為省身之工具。)
(9)著作。
24
(著作是專指創造性的文章而言的。前人沒有闡發過或沒有記載過的,第一次出現的文章或書籍,
才算是著作。因爲通常是針對某專一題材的,所以也叫做「專著」。)

・課堂講解:韓愈《歐陽生哀辭》。
1.《歐陽生哀辭》即哀悼歐陽詹的文辭。稱「生」含有敬意,為「先生省字呼之
耳」。
2.哀辭,文體名,哀吊文的一種,作辭表哀,悼念死者,因此稱為哀辭。
3.韓愈與歐陽詹情誼甚篤,歐陽詹病逝後,他含淚作此哀辭。筆力雄健,氣勢奔放,
「如長江大河,輝浩流轉,鱼鼋蛟龍,萬怪惶惑」(蘇洵《上歐陽内翰第一書》)。
4.此哀辭有兩個顯著的特色。其一是敍事言悲,皆切於情。莊子早就指出:文貴有
情,而「情莫若率」,情不真率,「雖悲不哀」。哀辭悢悢悽悽,「情主於痛傷,而
辭窮乎愛惜」,尤其貴在情文相生,懇惻動人。《歐陽生哀辭》敍事言悲皆從作者胸
臆流出,字字句句,樁樁件件,都凝聚着深摯的情感,表露出作者難以節制的悲哀和
對亡友德高才俊而不顯榮於前的遺恨。袁宏道曾經説過:「情至之語,自能感人。」
《歐陽生哀辭》全篇皆情至之語,所以能超越時間的限制感染來今的讀者,具有歷久
不衰的藝術生命力。

(*課堂補充-官員的職稱劃分:
(1)按職稱。(2)按位階(品)。(3)按本職。(4)按派職。(5)按兼職。
(6)按爵位。(7)按功勛。(8)按封賞。)

(七)2022/10/18 課堂筆記:
(本週課程個人因故缺席)

(八)2022/10/25 課堂筆記:

《歐陽生哀辭》解析

・課堂補充內容-如何以書籍查詢歐陽詹之人物資料?
書籍包含:
(1)福建通(省)志。
(2)八閩通志。
(3)泉州府(縣)志。(因歐陽詹為泉州人,故查詢《泉州府志》的資料會較查詢
25
《全唐書》、《新唐書》的資料更為齊全。)
(4)四庫全書傳記資料索引。
(5)四庫全書文集篇目分類索引-傳記。

・課堂補充內容-查詢漢字和漢字相關的網頁:
(1)漢語大辭典 23000。
(2)漢語大字典。
(3)辭源(文史辭源)。

・《歐陽生哀辭》原典:
歐陽詹世居閩越,自詹已上,皆為閩越官,至州佐、縣令者,累累有焉。閩越
地肥衍,有山泉禽魚之樂,雖有長材秀民,通文書吏事與上國齒者,未嘗肯出
仕。今上初,故宰相常袞為福建諸州觀察使,治其地。袞以文辭進,有名於時;
又作大官.臨蒞其民;鄉縣小民有能誦書作文辭者,袞親與之為客主之禮,觀
游宴饗,必召與之。時未幾,皆化翕然。詹於時獨秀出,袞加敬愛,諸生皆推
服。閩越之人舉進士,繇詹始。

建中、貞元間,余就食江南,未接人事,往往聞詹名閭巷間,詹之稱於江南也
久;貞元 j 年.余始至京師舉進士,聞詹名尤甚。八年春,遂與詹文辭同考試
登第,始相識。自後詹歸閩中,余或在京師他處,不見詹久者,惟詹歸閩中時
為然。其他時與詹離,率不歷歲,移時則必合,合必兩忘其所趨,久然後去,
故余與詹相知為深。

詹事父母盡孝道,仁於妻子,於朋友義以誠。氣醇以方,容貌嶷嶷然。其燕私
善謔以和,其文章切深喜往復,善自道,讀其書,知其於慈孝最隆也。十五年
冬,余以徐州從事朝正於京師,詹為國子監四門助教,將率其徒伏闕下舉余為
博士,會監有獄,不果上。觀其心,有益於余,將忘其身之賤而為之也。

嗚呼!詹今其死矣!詹閩越人也,父母老矣,舍朝夕之養,以來京師,其心將
以有得於是。而歸為父母榮也。雖其父母之心亦皆然。詹在側,雖無離憂,其
志不樂也;詹在京師,雖有離憂,其志樂也。若詹者所謂以志養志者歟!詹雖未
得位,其名聲流於人人,其德行信於朋友,雖詹與其父母皆可無憾也。詹之事
業文章,李翊既為之傳,故作哀辭以舒余哀,以傳於後,以遺其父母,而解其
悲哀,以卒詹志雲。

求仕與友兮,遠違其鄉;父母之命兮,子奉以行 j 友則既獲兮,祿實不豐;以
志為養兮,何有牛羊:事實既修兮,名譽又光;父母忻忻兮,常若在旁二命雖
雲短兮,其存者長;終要必死兮,願不永傷。
26
友朋親視兮,藥物甚良;飲食孔時兮,所欲無妨。壽命不齊兮,人道之常;在
側與遠兮,非有不同。山川阻深兮,魂魄流行;祀祭則及兮,勿謂不通二哭泣
無益兮,抑哀自疆;推生知死兮,以慰孝誠?嗚呼哀哉兮.是亦難忘!

・《歐陽生哀辭》課堂補充詞意解釋:
第一段、第二段:
(1)居「閩越」:福建地區。
(2)會稽:漢代前指揚州,後指杭州。
(3)觀察使:刺史之類別。
(4)上國:指中央。
(5)「鄉縣小民…客主之禮」:說明韓愈特別看重鄉下出身,卻精通且擅於讀書
之人,即言歐陽詹。
(6)繇:「由」字之誤寫。

第三段:
(1)江南:指安徽地區。
(2)登地:意同為進士之名次。
(3)嶷嶷然:形容歐陽詹其人容貌純真。
(4)燕私:指個人的閒暇時間。
(5)慈孝之「慈」:指上對下之恩慈。
(6)善虐以和:喜歡說話且話語柔和。
(7)已有得於「是」:此,指其至京城為官一事。
(8)歸為父母榮:因其為官顯耀、榮耀,故而使他人敬佩尊重其父母。
(9)以誌養誌:前之「誌」為父母之誌,後之「誌」為歐陽詹己誌。

・段落大綱:
【第一段】:
哀辭首段,敘述歐陽詹出身於世宦之家,其故鄉閩越富饒而美麗,代育才士,
但其「長材秀民」卻不肯出外作官。

【第二段】:
第二段,敍常袞為福建觀察使,親近士民,而又有文章高名,性喜掖進後生,
對文才出眾的歐陽詹尤加敬愛,李貽孫《歐陽行周文集序》說:「初見之日,
比君為芝英。每有一作,屢加賞進。」從此,歐陽詹名聲騰於江淮,並成為閩
越赴京師應進士試的第一人。讀至此,始恍然大悟首段鋪墊之妙。

【第三段】:
27
第三段,委婉敘述韓愈與歐陽詹的交誼—由聞名傾佩到「相知為深」。江南,
指宣城,韓愈少時曾在那裡生活。建中元年至貞元元年凡六年,時韓愈十三至
十八,尚在求學,就已風聞其名,但直到貞元八年同登進士第時始相識。此後,
韓愈與歐陽詹不時相聚,唯歐陽詹歸閩省親二年為分離之久者。每當他們別後
重逢,總是異常興奮,「合必兩忘其所趨,久然後去」—兩人都脫略形跡,忘
其所以,暢談良久,依依而別。結句「故餘與詹相知為深」,簡雋深沉,重逾
千鈞,它凝結著韓愈與詹十多年的深情厚誼;而今永別肝腸寸斷,復見於言外。

【第四段】:
第四段,簡敘「詹事父母盡孝道,仁於妻子,於朋友義以誠」。詹盡孝道,見
於他的《出門賦》、《送蔡沼孝廉及第後歸閩覲省序》等文,其《出門賦》云:
「出門辭家也。人有志面斯逞,予紛然以遠遊,別天性之至慈,去人情之好仇。
嚴訓誡子以勿久,指蒲柳以傷秋;弱室諮子以遄歸,目女蘿而起愁。心眷眷以
纏綿,淚浪浪而共流。惕懷安以敗名,曾何可以少留。」所以韓愈說「讀其書,
知其於慈孝最隆也」。韓愈又以切身感受讚其「氣醇以方,容貌嶷嶷然」—質
性醇厚尚義,相貌堂堂,一副高峻魁梧的樣子。韓愈任徐州節度推官時,入朝
覲見,詹以僅「從八品上」的四門館助教,率領門徒跪伏宮闕之下,舉愈為博
士,並上書呼籲。為求有利於國,有益於友,「將忘其身之賤而為之」,可謂
義重泰山,誠感世人。

【第五段】:
敘讚詹之孝超越世俗。他父母已老,卻毅然「舍朝夕之養」,遠去京師,希望
「有得於是」—在京師求仕與友。他這樣做,乃在於「以誌養誌」,即以父母
望其成名榮親的意志為意志來孝養父母。「詹雖未得位,其名聲流於人人,其
德行信於朋友…。」上文「詹之稱於江南也久」,「至京師……聞詹名尤甚」,
「餘與詹相知為深」,以及《題哀辭後》崔羣「哀生之不得位而死,哭之過時
而悲」,可證。至於「詹之事業文章」,又有李翱為之傳。如此,「雖詹與其
父母皆可無憾也」。悼慰亡友,兼以慰唁其父母,情深而意悲。後世唐進士幕
府參軍歐陽秬、唐進士韋中令門下歐陽澥、後唐狀元掌院學士黃仁穎、南唐鄉
貢進士歐陽偃、宋觀文殿大學士歐陽珣、元處士天麟黃權、明儒林學士黃永、
明進士龍游知縣黃應、潘湖八世孫明進士户刑尚書黃光升、潘湖九世孫明榜眼
南京禮部尚書黃鳳翔、清潘湖叟清大學士黃錫袞、清洪瀨金墩黃士藻、清湖口
台灣知府黃立本承行周之風接踵而至。還被稱為「八閩文化先驅者」。—《閩
政通考》云:「歐陽詹文起閩荒,為閩學鼻祖。」清潘湖叟大學士黃錫袞撰曰:
「詹為閩文祖,後賢者該其屬孫;詹為閩文宗,後賢者皆其弟子。」

【第六段(詩)】:
最後的騷體詩,一唱三嘆,饒有情韻。它與上面的散文有連綴,是上面散文的
28
濃縮和深化。其中「命雖短兮,其存者長」,是說歐陽詹不壽而終,卒年不過
四十二三,但是他的德行和表現其才華的文章,卻是與世長存的。

・《歐陽生哀辭》相關補充文章: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

・《潮州刺史謝上表》原典:
臣某言:臣以狂妄戇愚,不識禮度,上表陳佛骨事,言涉不敬,正名定罪,萬
死猶輕。陛下哀臣愚忠,恕臣狂直,謂臣言雖可罪,心亦無他,特屈刑章,以
臣為潮州刺史。既免刑誅,又獲祿食,聖恩宏大,天地莫量,破腦刳心,豈足
為謝!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臣以正月十四日,蒙恩除潮州刺史,即日奔
馳上道,經涉嶺海,水陸萬里,以今月二十五日,到州上訖。與官吏百姓等相
見,具言朝廷治平,天子神聖,威武慈仁,子養億兆人庶,無有親疏遠邇,雖
在萬里之外,嶺海之陬,待之一如畿甸之間,輦轂之下。有善必聞,有惡必見,
早朝晚罷,兢兢業業,惟恐四海之內,天地之中,一物不得其所,故遣刺史麵
問百姓疾苦,苟有不便,得以上陳。國家憲章完具,為治日久,守令承奉詔條,
違犯者鮮,雖在蠻荒,無不安泰。聞臣所稱聖德,惟知鼓舞讙歡呼,不勞施為,
坐以無事。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

臣所領州,在廣府極東界上,去廣府雖雲才二千里,然往來動皆經月。過海口,
下惡水。濤瀧壯猛,難計程期;颶風鱷魚,患禍不測。州南近界,漲海連天;
毒霧瘴氛,日夕發作。臣少多病,年才五十,發白齒落,理不久長,加以罪犯
至重,所處又極遠惡,憂惶慚悸,死亡無日。單立一身,朝無親黨,居蠻夷之
地,與魑魅為群,苟非陛下哀而念之,誰肯為臣言者?臣受性愚陋,人事多所
不通,惟酷好學問文章,未嘗一日暫廢,實為時輩所見推許。臣於當時之文,
亦未有過人者。至於論述陛下功德,與《詩》《書》相表裏;作為歌詩,薦之
郊廟;紀泰山之封,鏤白玉之牒;鋪張對天之閎休,揚厲無前之偉績,編之乎
《詩》《書》之策而無愧,措之乎天地之間而無虧。雖使古人復生,臣亦未肯
多讓。

伏以大唐受命有天下,四海之內,莫不臣妾,南北東西,地各萬里。自天寶之
後,政治少懈,文致未優,武克不剛,孽臣奸隸,蠹居棋處,搖毒自防,外順
內悖,父死子代,以祖以孫,如古諸侯,自擅其地,不貢不朝,六七十年。四
聖傳序,以至陛下,陛下即位以來,躬親聽斷;旋乾轉坤,關機闔開;雷厲風
飛,日月所照;天戈所麾,莫不寧順;大宇之下,生息理極。高祖創制天下,
其功大矣,而治未太平也;太宗太平矣,而大功所立,咸在高祖之代。非如陛
下承天寶之後,接因循之餘,六七十年之外,赫然興起,南面指麾,而致此巍
巍之治功也。宜定樂章,以告神明,東巡泰山,奏功皇天,具著顯庸,明示得
意,使永永年代,服我成烈。當此之際,所謂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而臣負
29
罪嬰,自拘海島,戚戚嗟嗟,日與死迫,曾不得奏薄技於從官之內、隸禦之間,
窮思畢精,以贖罪過,懷痛窮天,死不閉目,瞻望宸極,魂神飛去。伏惟皇帝
陛下,天地父母,哀而憐之,無任感恩戀闕慚惶懇迫之至。謹附表陳謝以聞。

(九)2022/10/25 課堂筆記:

研讀《論佛骨表》、《潮州刺始謝上表》、《鱷魚

文》
・期中考週,彈性安排、自行運用課程。
・本週作業:研讀《論佛骨表》、《潮州刺始謝上表》、《鱷魚文》,做摘要、
段落大綱整理。
・並就<唐宋文醇>、<古文辭類纂>、<古文析義>、<古文觀止>等書,蒐集學者
對三篇文章的評論。

(一)<論佛骨表>(<諫迎佛骨表>)
全文: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昔者
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
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
帝舜及禹,年皆百歲。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其
後,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
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周文王年九十七歲,武王年九十三歲,
穆王在位百年。此時佛法亦未入中國,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漢明帝時,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後亂亡相繼,運祚不長。宋、
齊、梁、陳、元魏以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後
三度捨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用牲牢,晝日一食,止於菜果。其後竟為侯景所
逼,餓死臺城,國亦尋滅。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事,亦可
30
知矣。

高祖始受隋禪,則議除之。當時群臣材識不遠,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
推闡聖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神聖英
武,數千百年已來,未有倫比。即位之初,即不許度人為僧尼、道士,又不許
創立寺觀。臣嘗以為高祖之志,必行於陛下之手,今縱未能即行,豈可恣之轉
令盛也!

今聞陛下令群僧迎佛骨於鳳翔,禦樓以觀,舁入大內,又令諸寺遞迎供養。臣
雖至愚,必知陛下不惑於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豐人樂,徇人之
心,為京都士庶設詭異之觀,戲玩之具耳。安有聖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
然百姓愚冥,易惑難曉,苟見陛下如此,將謂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聖,
猶一心敬信;百姓何人,豈合更惜身命!」焚頂燒指,百十為群,解衣散錢,
自朝至暮,轉相仿效。惟恐後時,老少奔波,棄其業次。若不即加禁遏,更歷
諸寺,必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
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國命,來朝京
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而出之於境,不
令惑眾也。況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穢之餘,豈宜令入宮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古之諸侯行弔於其國,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
祥,然後進弔。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
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
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出於尋常萬萬也。
豈不盛哉!豈不快哉!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鑒臨,
臣不怨悔。無任感激懇悃之至,謹奉表以聞。臣某誠惶誠恐。

摘要:
諫迎佛骨,是中國歷史上儒佛矛盾鬥爭的一個重大事件。晚唐幾位皇帝都是佛
教的信仰者,佛教盛極一時,當時有識之士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依據儒學
思想,提出反佛的意見。在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憲宗將欲迎佛骨入宮內供
養三日,韓愈聽到這一消息,寫下《諫迎佛骨》上奏憲宗,極論不應信仰佛教,
列舉歷朝佞佛的皇帝「運祚不長」、「事佛求福」、「乃更得禍」,但韓愈不
但沒能阻擋憲宗迎佛骨,更險些喪命。

文章先分析唐代歷朝反佛道諫表,歸納一般朝臣反佛道的角度,以見韓愈反佛
道見解中「承先」的部分;再分析他本人抨擊佛道的重點,以了解為何他的反
31
應會如此激進;最後談他的反制措施,以見韓愈反佛道見解中「啟後」部分,
並為他反佛道的行逕提供合理的解釋。

段落大意:
(一)第一段以列舉上古時期黃帝、少昊、顓項、帝嚳、堯、舜、禹、殷湯、大
戊、武丁、周文王、武王、穆王等皆長壽的歷史現象,指出佛教傳入中國以前
君王依然安康、天下百姓太平,說明國家興盛的原因並非「佛法」造就,含有
不必事佛的意思在內。

(二)第二段以佛教傳入後,皇帝「事佛求福,乃竟得禍」的種種慘烈事實,對
比第一段未事佛卻文武百興、帝王長壽的情況,闡明「佛不足事」的道理。

(三)第三段以唐高祖對佛教「則議除之」的歷史與唐憲宗違背祖宗遺教、迎奉
佛骨帶來危害的現實,以誇耀憲宗治國之才能開明的言語,實則隱含「佛不足
事,事佛有害」的觀點。

(四)第四段敘述若唐憲宗迎奉佛骨將「傷風敗俗,傳笑四方」,從反面勸諫唐
憲宗停止迎奉佛骨之舉。韓愈深知憲宗為佛教虛妄所迷,卻以迎佛骨只是遷就
眾人貪樂之心,非為其本意的論述,言其不惑於佛,委婉地替憲宗開脫,可見
得韓愈進諫之謹慎與迫切。
(五)第五段以佛本夷狄之人闡述迎奉佛骨為異邦之舉,指出佛骨乃「枯朽之骨,
兇穢之餘」,不得入宮禁。從思想方面探究佛祖的來由,佛並不神聖,佛祖釋
迦牟尼不僅是肉眼凡胎的人,更是夷狄蠻人,再次論證佛不足事,事佛有害,
且和中國傳統相違。

(六)第六段在上述列舉事佛有害的基礎上,提出「永絕根本」的排佛措施,若
永世排佛則天下將極盛極快,以其殷切期盼勸諫憲宗革除迎佛之舉。

評論:
(一)<唐宋文醇>:
陳善:「韓文公《論佛骨表》,其說始於傅奕,奕言:「五帝三王未有佛法,
君明臣忠,年祚久長。至漢明帝,始立胡祠,然惟西域桑門自傳其教,西晉以
上,不許中國髡髮事胡。至石、苻亂華,乃弛厥禁。主庸臣佞,政虐祚短,事
佛致然。」愈特敷衍其辭耳。愈以人主無不欲壽者,以此劫之,冀從其諫耳。
不意憲宗之惑深也。愈至潮州,上表哀謝。憲宗曰:「愈愛我,但謂事佛,則
年代不永,誠不可。然」憲宗自是不善聽諫。賈誼言於文帝曰:「生為明帝,
死為明神。顧成之廟,名為太宗,當天子春秋隆盛之時,以死生言之,然文帝
不忌也。使愈當此時,庶其說得行哉!」然愈所論,與周公《無逸》之戒大
32
異。」

(二)<唐宋八大家文鈔>:
張伯行:「韓公此文,斥異端,扶世道,明目張胆,不顧利害,是宇宙間大有關
係文字。」

(三)<中國哲學史>:
勞思光:「但就思想言,則韓氏自身既不長於理論之建構,亦不精於經籍之考訓,
實未能立說以影響思想界。然其反佛教而倡儒學之精神方向,則在當時確有卓
立不群之意味。」

(二)<潮州刺使謝上表>
全文:
臣某言:臣以狂妄戇愚,不識禮度,上表陳佛骨事,言涉不敬,正名定罪,萬
死猶輕。陛下哀臣愚忠,恕臣狂直,謂臣言雖可罪,心亦無他,特屈刑章,以
臣為潮州刺史。既免刑誅,又獲祿食,聖恩宏大,天地莫量,破腦刳心,豈足
為謝!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臣以正月十四日,蒙恩除潮州刺史,即日奔
馳上道,經涉嶺海,水陸萬里,以今月二十五日,到州上訖。與官吏百姓等相
見,具言朝廷治平,天子神聖,威武慈仁,子養億兆人庶,無有親疏遠邇,雖
在萬里之外,嶺海之陬,待之一如畿甸之間,輦轂之下。有善必聞,有惡必見,
早朝晚罷,兢兢業業,惟恐四海之內,天地之中,一物不得其所,故遣刺史麵
問百姓疾苦,苟有不便,得以上陳。國家憲章完具,為治日久,守令承奉詔條,
違犯者鮮,雖在蠻荒,無不安泰。聞臣所稱聖德,惟知鼓舞讙歡呼,不勞施為,
坐以無事。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

臣所領州,在廣府極東界上,去廣府雖雲才二千里,然往來動皆經月。過海口,
下惡水。濤瀧壯猛,難計程期;颶風鱷魚,患禍不測。州南近界,漲海連天;
毒霧瘴氛,日夕發作。臣少多病,年才五十,發白齒落,理不久長,加以罪犯
至重,所處又極遠惡,憂惶慚悸,死亡無日。單立一身,朝無親黨,居蠻夷之
地,與魑魅為群,苟非陛下哀而念之,誰肯為臣言者?臣受性愚陋,人事多所
不通,惟酷好學問文章,未嘗一日暫廢,實為時輩所見推許。臣於當時之文,
亦未有過人者。至於論述陛下功德,與《詩》《書》相表裏;作為歌詩,薦之
郊廟;紀泰山之封,鏤白玉之牒;鋪張對天之閎休,揚厲無前之偉績,編之乎
《詩》《書》之策而無愧,措之乎天地之間而無虧。雖使古人復生,臣亦未肯
多讓。

伏以大唐受命有天下,四海之內,莫不臣妾,南北東西,地各萬里。自天寶之
後,政治少懈,文致未優,武克不剛,孽臣奸隸,蠹居棋處,搖毒自防,外順
33
內悖,父死子代,以祖以孫,如古諸侯,自擅其地,不貢不朝,六七十年。四
聖傳序,以至陛下,陛下即位以來,躬親聽斷;旋乾轉坤,關機闔開;雷厲風
飛,日月所照;天戈所麾,莫不寧順;大宇之下,生息理極。高祖創制天下,
其功大矣,而治未太平也;太宗太平矣,而大功所立,咸在高祖之代。非如陛
下承天寶之後,接因循之餘,六七十年之外,赫然興起,南面指麾,而致此巍
巍之治功也。宜定樂章,以告神明,東巡泰山,奏功皇天,具著顯庸,明示得
意,使永永年代,服我成烈。當此之際,所謂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而臣負
罪嬰,自拘海島,戚戚嗟嗟,日與死迫,曾不得奏薄技於從官之內、隸禦之間,
窮思畢精,以贖罪過,懷痛窮天,死不閉目,瞻望宸極,魂神飛去。伏惟皇帝
陛下,天地父母,哀而憐之,無任感恩戀闕慚惶懇迫之至。謹附表陳謝以聞。
摘要:
此篇<潮州刺史謝上表>為<論佛骨表>(<諫迎佛骨表>)之後所作。唐憲宗於閱畢<
論佛骨表>後惱羞成怒欲置韓愈於死地,經過宰相極力說情,韓愈最終被貶至潮
州為刺史。後來,唐憲宗為使國家富強,對治國政策進行改革,韓愈認為皇上
越發賢明開悟,便進諫《潮州刺史謝上表》,對皇上極盡歌功頌德之能事。

在表中,韓愈建議憲宗舉行「封禪」大典,並表示若皇上舉行大典,望降隆恩
准允他參加。韓愈在文內讚揚皇恩,闡述其思念皇恩之浩蕩,同時言明個人悔
悟之情,但實則為期盼皇上將韓愈調離荒涼險惡的潮州,重返京城。

段落大意:
(一)第一段為韓愈就進諫<論佛骨表>勸戒皇上排佛一事表述悔悟,盛讚憲宗皇
上皇恩浩大思想開明。韓愈言自己於遭貶謫後至潮州的境況,引出皇上治國有
方,國情一派輝煌,並闡明其渴望回歸朝廷,為國家施展抱負,輔佐皇上將國
家治理得更加興盛的希冀。

(二)第二段描述韓愈至潮州後,感此地偏僻孤絕,且自己已年老色衰,水土不
服之情況日益明顯,描述其落寞難受的心境和苦痛疲憊的形體,以哀淒的文字
引起憲宗的同情,再言憲宗之品德高尚,待人寬厚,使憲宗難以拒絕韓愈欲回
京之請託。

(三)第三段為韓愈言憲宗繼承過往皇帝興盛之宗業,且又更擴寬帝業興隆,稱
讚憲宗治國有加,天下昇平足夠依循古代聖王之式舉行封禪大典,且期望允准
他參加,藉大典之舉和盛讚之情,亦表明韓愈望離開潮州的心念。

評論:
(一)<唐宋文醇>:
原編者評:「晁無咎云:唐宰相如董晉,亦未足言,而晉為汴州,纔奏愈從事。
34
愈始終感遇,語稱隴西公而不姓。後從裴度,亦自謂度知己,然度亦終不引愈
共天下事。故愈躊躇發憤,太息於區區之橫,以為夫苟如橫之好士,天下將有
賢於五百人者至焉。」君子一言,以為不知其斯言之謂歟。古今學人論世之謬,
莫大於不計年歲,而隨舉一生之跡,以就吾所論之一事。今按文曰:貞元十一
年九月,愈如東京,道出田橫墓下,則其年愈方二十八歲,舉宏詞不第去。明
年董晉始表為汴州觀察推官也。其時裴度為監察御史,以論權要梗切,出為河
南功曹參軍。而乃謂愈作田橫祭文,為感董晉而怨裴度,何其不深考也。如董
晉者,能屈回紇強虜,降懷光賊臣以片言,其為人,豈又易易而曰未足言?如田
橫者,能感五百人,皆自剄以殉,而曰區區之橫,何其放言高論乃爾也?稍進便
當曰:區區之周公、孔子矣。裴度為相伐蔡,引愈為行軍司馬。愈時右庶子耳,
歸擢刑部侍郎向用矣。已而為迎佛骨事,直言極諫,貶潮州刺史。愈自為之而
自當之,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使怨斐度不己薦,真灌夫所謂不值一錢者哉!若
夫稱董晉為隴西公而不姓,乃一時行文偶爾。聞有諱君父之名者矣,未聞有諱
舉主之名者也。以此推崇昌黎,昌黎不受也。」

(二)<古文析義>:
「久心欲絕謂之如天牛形霞可望而不可即異樣神品祭鯉鍾又韓愈守口了維年月
日潮州刺史韓愈使軍事衙懽覆濟以羊焉裏體鑒潭蜚與鯉魚食璽署息星王既冥靄
山憚禍頤霸體以靈蛇惡物翩壽看酣雕虹囂塵震之離詔騁鐘醴豪後王德薄不態遠
翻割江漢之間尚書秦之似與蠻冀楚趣漸拂戀橫海之禪去京師萬里靜飄艷鳳一寫
誓盈嗇其仰剛酬爛關虺洲計旃一圍亡甚術能。」

(三)<古文辭類纂>
<韓退之女挐壙銘>:「女挐,韓愈退之第四女也,慧而早死。愈之為少秋官,言
佛夷鬼,其法亂治,梁武事之,卒有侯景之敗,可一掃刮絕去,不宜使爛漫。
天子謂其言不祥,斥之潮州,漢南海揭揚之地。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
京師,迫遣之。女挐年十二,病在席,既驚痛與其父訣,又輿致走道撼頓,失
食飲節,死於商南層峰驛,即瘞道南山下五年,愈為京兆,始令子弟與其姆易
棺衾,歸女挈之骨於河南之河陽韓氏墓葬之。」

(三)<鱷魚文>
全文:
維年月日。潮州刺史韓愈,使軍事衙推秦濟以羊一豬一,投惡溪之潭水,以與
鱷魚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澤,罔繩擉刃,以除蟲蛇惡物為民害者,驅而出之四海
之外。及後王德薄,不能遠有,則江漢之間,尚皆棄之,以與蠻夷楚越,況潮
嶺海之間,去京師萬里哉!鱷魚之涵淹卵育於此,亦固其所。今天子嗣唐位,
35
神聖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內,皆撫而有之,況禹跡所掩,揚州之近地,刺
史縣令之所治,出貢賦以供天地宗廟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鱷魚其不可與刺史雜
處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鱷魚睅然不安溪潭,據處食民畜熊豕鹿獐,
以肥其身,以種其子孫,與刺史亢拒,爭為長雄。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鱷魚
低首下心,伈伈睍睍。為民吏羞,以偷活於此邪!且承天子命,以來為吏,固
其勢不得不與鱷魚辨。

鱷魚有知,其聽刺史言: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容歸。以生以食,鱷魚朝發
而夕至也。今與鱷魚約:盡三日,其率醜類南徙於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
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終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聽從其
言也。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
不聽其言,不徙以避之,與冥頑不靈,而為民物害者,皆可殺。刺史則選材技
吏民,操強弓毒矢,以與鱷魚從事,必盡殺乃止。其無悔!

摘要:
據《新唐書·韓愈傳》,韓愈剛到潮州,聽說境內的惡溪中有鱷魚為害,將附近
牲口皆吞食吃盡。於是韓愈於元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寫下此篇《鱷魚文》,
勸戒鱷魚搬遷。不久,惡溪之水西遷六十里,潮州境內竟真永遠消除了鱷魚之
患。
段落大意:
(一)第一段韓愈先回顧歷史,闡明鱷魚長期肆虐的原因。古代聖王雖消除害民
惡物,但後王治理失當,無法統領遠方,而潮州距離京師有萬里之遙,故鱷魚
在此潛伏、繁殖,後王難以進行控管;驅逐鱷魚之失策,追根窮源,應歸咎於
后王。
(二)第二段筆鋒一轉,用今非昔比說明變化,現今鱷魚已無法再繼續肆虐。以
「況禹跡所揖」至「鱷魚其不可與刺史雜處此土也」層層推進,至此揭明文章
核心。韓愈從刺史的職責上闡發議論,刺史是受天子之命而來,抗拒刺史是抗
拒天子;而就刺史而言,為民除害是其職責,即使刺史體弱也不肯屈服於鱷魚,
文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三)第三段開頭正式表明韓愈驅逐鱷魚之令,為鱷魚指引去路、限定時間,仁
至義盡,但若七日內不能遷徙則格殺勿論,話語剛健嚴峻,以殺字結尾,使正
義之力更甚。

評論:
36
(一)<唐宋文醇>:
原編者評:「秀水閒居錄曰:鱷魚之狀,龍吻虎爪,蟹目龜鱗,尾長數尺,末大
如箕,芒刺成鉤,仍有膠粘,多於水濱潛伏,人畜近,以尾擊取,蓋猶象之任
鼻也。朱子考異曰:新、舊傳皆載公此文,初,公至潮,問民疾苦,皆曰:惡奚
谷有鱷魚,食民產且盡。數日,公令其屬秦濟以一羊一豚,投奚谷水而祝之。
其夕有暴風震雷起湫水中,數日,水盡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州無鱷魚患。
《潮州廟記》所謂能馴鱷魚之暴者,此也。歐陽文忠作《陳文惠公神道碑》書
公通判潮州,惡奚谷鱷魚不可近,公命捕得,鳴鼓於市,告以文而戮之,其患
並息。潮人嘆曰:昔韓公諭鱷而聽,今公戮鱷而懼。所為雖異,其使異物醜類
革化而利人,一也。吾潮間三百年而得二公,幸矣。」

(二)<古文觀止>:
蘇東坡:「扒嘗論天人之辨,以謂人無所不至,惟天不容偽。智可以欺王公,不
可以欺豚魚;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婦之心。故公之精誠,能開衡山
之云,而不能回憲宗之惑;能馴鱷魚之暴,而不能弭皇甫、李逢吉之謗;能信
於南海之民,廟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之於朝廷之上。蓋公之所能者,
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三)<謁韓文公祠>:
周玉衡:「驅鱷文章非異術,化民詩禮亦丹心。」

37
(十)2022/11/8 課堂筆記:

《論佛骨表》引申之佛儒道三家思想

・《論佛骨表》之背景概念:
釋家(佛家)、儒家、道家三派系統之間的衝突與紛爭,尤其是關於儒家、釋家
(佛家)二派系間的矛盾。

韓愈乃一醇醇儒者,向來是「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
這樣一位以復興中華文化為己任的學者,畢生行事卻多受爭議。<論佛骨表>
一文表述韓愈對佛道的看法,闡明這位優異學者為何會無視佛道發展的實際情
況,大不韙的提出既粗暴又不理性的專斷措施,企圖全面封殺佛道;以及這種
行為、文章的價值與對後世的影響。文章先分析唐代歷朝反佛道諫表,歸納一
般朝臣反佛道的角度,以見韓愈反佛道見解中「承先」的部分;再分析他本人
抨擊佛道的重點,以了解為何他的反應會如此激進;最後談他的反制措施,以
見韓愈反佛道見解中「啟後」部分,並為他反佛道行逕提供一合理的解釋。

・《論佛骨表》一文內涵的「世界」觀念:
(1)關於世界如何形成、人從哪裡來的思想:
道家-自我(自然)。/儒家-天命、使命。/佛家-因緣。

【道家-自我】:
道家思想開宗明義地提出生命源於自然的觀點,並以「道」為核心,形成了獨
特的理論體系—「道」為宇宙本體的本體論;「道」就是自然規律、「道」就
是生命本體和「道」就是「自然」。

於《老子》的學說中可以得知,化生萬物的「道」就是「無」,就是「一」。
道生一,即「道」自我生成,自我決定,道蘊含著生命,是萬物的母體,生命
源於道,也就體現著道的法則和意志,生命從一開始便獲得了本體的意義。
「道」不僅自生,而且化生萬物,整個宇宙一片生機盎然,生命賦予了這個世
界的意義,也為道找到了它的現實支點。在道家思想中,就生命而言,與「道
同一」的超越生命的自然,是生命的最高理想形態,自然生命是與道較為接近
的生命狀態,最能體現「道」的精神氣質。

老子指出,「道」是生命之源,並認為道滋育、促進著生命的成長,而對生命
38
不加任何干預和佔有,這樣一來,生命只能在「道」的哺育中自己生長,並自
為、自足、生生不息地發展。在老子的思想體系中,道以自身的功用肯定了生
命的個體精神。「道」不僅生物,還自生。

「道」的本性是自然的,自然是與道相通的,離開了自然,道就不會存在。人
作為天地化生之一物,同其他萬物是同等的,均是道的產物,而人的本性也應
是自然屬性,自然物的本性。最後認為生命的本質是自然,生命源於「道」,
道法自然。

【儒家-天命、使命】:
儒學的核心價值,即為孔子的核心價值-「仁」。「仁」的具體表現是忠恕之道,
「忠」就是盡己,就是真誠的面對自己,發揮自己的良知良能;「恕」就是推
己及人,就是無私的對待他人,讓每一個人都能真誠的面對自己。簡單的說,
忠恕就是愛己愛人,就是恢復自己本性之自然,同時也讓別人恢復其本性之自
然。

然而由於每一位的資質、才性都不盡相同,孔子因材施教,給出不同的啟發。
即使是同一個人,需要的修養工夫也不全然只是單一的方式。總的來說,儒學
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讓每一個人皆能恢復上天所賦與的純粹天性,率「天性」
而為,以達堯天舜日之大同理想。

固然「仁」是儒家的核心價值,然在孔子的時代已經是周文疲弊,禮壞樂崩,
「仁」的理想更是遙遙無期。孔子看到這種現象,知道只能從「禮」來恢復
「仁」。即從聖人依人之心性所制訂的禮節規範,來降服、克制我們的妄心,
讓我們皆能依理來待人行事。依禮而行,可以讓我們行於外而誠於中,克己復
禮,回復到合情合理的本心。雖然當時「禮」已然只是形式而少有實質精神,
然而孔子堅持保持禮的文貌,期待從文貌能昇華到禮的精神,再從禮的執行,
使自己的行為合於「理」,由外而內,進而回歸到「仁心」的自覺發用。

【佛家-因緣】:
了解佛法,前提為一定要相信「因果」,故而要皈依三寶。欲做一個佛弟子,
首先第一個條件:能不能接受因果的觀念?如果不接受的話,則不能做為佛教
弟子。就儒家來說,三綱五常,孝、悌、忠、信,仁、義、禮、智、信等等,
講的是做人的法。在佛法當中有做人的法,也有做天人的法,做菩薩的法等等。
包括了不同層次的法。個人的目標志向是什麼,佛法都相應地教予一個法。

同樣是做人,佛教裡的做人和儒家的做人前半部分是一樣的,都言要做一個好
人。佛法論明為什麼要做好人?因為因果是不虛的。如果這輩子好好的做人,下
39
輩子還能當人。如果不做人的事,則下輩子不能當人。

人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佛教因果的思想闡明:都是從個人的前因而來,爾
後再繼續創造未來。所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做者
是。」佛,是覺悟的意思。覺悟就是使人明白,沒有一個創造人類的救世主。
佛教說誰也沒有創造誰,佛陀只是說:「我覺悟了,我沒有創造真理,我只是
一個發現了真理的人,我明白了宇宙和人生的真相。」對於人生的真相,佛便
言說,原來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所承受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的,沒有誰強加
給誰。生命體像一個長河一樣,生命的現像在一息不停地向前,這生結束了,
下一生又出現,結束以後又再出現、出現。

(2)對世界的看法:
道家-規律(秩序)。/儒家-人文(詮釋)化成。/佛家-因(緣)果(綜合多因
合為緣,緣再化為果)。

【道家-規律(秩序)】:
道家思想總的思想綱領是《道德經》,《道德經》成書於春秋晚期,作者為老
子。《道德經》涵蓋了宇宙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一句話更是說出了道家的世界
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家將一維世界稱為道,二維世界稱
為無,三維世界稱為有。在整個宇宙中,一維世界走在最前面,後面跟著二維
世界,三維世界,例如:對於一塊石頭來說,先有一維世界的石頭的道,然後才
有二維世界中的無,也就是石頭的本質,遵循的規律,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以
及人對石頭的間接感知等等,接著才出現有,也就是這塊石頭的形狀,體積,
顏色,硬度以及人對石頭的直接感知等等。

三個維度之間彼此不可分割,有三維世界,必定存在與之相對應的一維和二維
世界。當看到一塊石頭的時候,這塊石頭屬於三維世界,但是這塊石頭又是由
無數個面所組詞,而無論是立體的石頭還是作為一個面的石頭,又都是由一條
條的線組成,這線就可以稱為石頭對應的道。其他任何事物皆是如此。

【儒家-人文化成】:
儒家懷人本位思想的作用力,人鬼殊途,各安其本,君子悟本,本立而道生。
本是世間萬物所共同遵循的原則,神鬼是未知的,現實世界是已知的,固然要
以人為主。因此孔子言:「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說:「未知生,焉知
死?」儒家論人,強調社會和人倫關係,中國哲學傳統中有「成己」與「成
人」,「立己」與「立人」,「己達」與「人達」,在「己」與「人」的關係
40
上,孔子主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人是什麼?是個體人還是社會的人?人與社會是什麼樣的關係?都反映在仁,
義,禮這三個概念及其關係上。《中庸,第二十章》中言:「仁者,人也,親
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由生也」。 儒家看
重人的生存品味和品質,重視人文的薰陶和修養。

【佛家-因(緣)果】:
在佛法上說,宇宙萬有的生成與壞滅,皆由於「因緣」二字。相對而言,因約
指特性說,緣約指力用說。因指一件事物生滅的主要條件,緣則為輔助條件。
因緣二字用現代語言來說,相當於條件或關係兩個名詞。宇宙間每一事物的生
滅,都具備某些條件;每一事物的存在,也必須與其他事物有著互相的關係。
凡能使一件事物生滅,或使一件事物存在的條件或關係,稱為此事物的因緣。

宇宙的生成,不是神所創造,萬物的變異,也不是上帝支配。唯有假託眾緣
(具備了該物生成或變異的各項條件)和合而生。這種由無至有的生起,就因
上說,叫做緣起;就果上說,叫做緣生。所以佛法上把宇宙間存在的事事物物,
叫做因緣所生法;而把事事物物的生起,叫做萬法因緣生。

(3)處世的態度:
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儒家-仁義禮智信,倫理。/佛家-從柔、存
誠、清淡。

・李白-近道家;韓愈-近儒家;其他文人大多儒道遊走。
・《與孟尚書書》(孟尚書:孟節)-韓愈論其為何反對佛教的主因。(韓
愈排斥「佛」,不排斥「老」)
・《與孟尚書書》全文:
愈白:行官自南回,過吉州,得吾兄二十四日手書數番,忻悚兼至。未審入秋
來眠食何似,伏惟萬福。

來示云:有人傳愈近少信奉釋氏,此傳之者妄也。潮州時,有一老僧號大顛,
頗聰明,識道理。遠地無可與語者,故自山召至州郭,留十數日,實能外形骸,
以理自勝,不為事物侵亂。與之語,雖三竺竺,要自胸中無滯礙,以為難得,
因與來往。及祭神至海上,遂造其廬。及來袁州,留衣服為別,乃人之情,非
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孔子云:丘之禱久矣。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
聖賢事業,具在方冊,可效可師。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不愧心,積善積惡,
殃慶自各以其類至,何有去聖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詩不云乎:愷悌君子,求福不回。《傳》又曰:不為威惕,不為利疚。假如釋
41
氏能與人為禍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懼也。況萬萬無此理。且彼佛者,果何人哉?
其行事類君子耶,小人耶?若君子也,必不妄加禍於守道之人;如小人也,其
身已死,其鬼不靈。天地神祗,昭布森列,非可誣也,又肯令其鬼行胸臆,作
威福於其間哉?進退無所據,而信奉之,亦且惑矣!

且愈不助釋氏而排之者,其亦有說。孟子云:「今天下不之楊則之墨」。楊、
墨交亂,而聖賢之道不明,則三綱淪而九法斁,禮樂崩而夷狄橫,幾何其不為
禽獸也!故曰: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揚子云云:古者楊、墨塞路,
孟子辭而闢之,廓如也。夫楊、墨行。正道廢,且將數百年,以至於秦,卒滅
先王之法,燒除其經,坑殺學士,天下遂大亂。及秦滅,漢興且百年,尚未知
修明先王之道。其後始除挾書之律,稍求亡書,招學士。經雖少得,尚皆殘缺,
十亡二三;故學士多老死,新者不見全經,不能盡知先王之事,各以所見為守,
分離乖隔,不合不公。二帝三王群聖人之道,於是大壞。後之學者無所尋逐,
以至於今泯泯也。其禍出於楊、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孟子雖賢聖,不得位,
空言無施,雖切何補?然賴其言,而今學者尚知宗孔氏、崇仁義、貴王賤霸而
已。其大經大法,皆亡滅而不救,壞爛而不收,所謂存十一於千百,安在其能
廓如也?然向無孟氏,則皆服左衽而言侏離矣。故愈嘗推尊孟氏,以為功不在
禹下者,為此也。

漢氏已來,群儒區區修補,百孔千瘡,隨亂隨失,其危如一發引千鈞,綿綿延
延,浸以微滅。於是時也,而倡釋、老於其間,鼓天下之眾而從之。嗚呼!其
亦不仁甚矣。釋、老之害,過於楊、墨;韓愈之賢,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
於未亡之前,而韓愈乃欲全之於已壞之後,嗚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見其身之
危,莫之救以死也。雖然,使其道由愈而粗傳,雖滅死萬萬無恨。天地鬼神,
臨之在上,質之在傍,又安得因一摧折,自毀其道以從於邪也。

籍、湜輩雖屢指教,不知果能不叛去否,辱吾兄眷厚而不獲承命,惟增慚懼。
死罪死罪!愈再拜。

・佛教輪迴六等:
(由高至低) 佛→菩薩→(阿修)羅漢→人→高牲→惡鬼→地獄。
(人之六識:眼、耳、鼻、舌、身、意;意識會隨輪迴延續。)

(十)2022/11/15 課堂筆記:

《論佛骨表》講解及 SDGS 法規
42
・《論佛骨表》前半部分言佛教、佛骨和皇帝並沒有太大關連;
後半部分言「上行下效」之況,皇帝的作為(諫迎佛骨)將會影響人民思
想(風氣)。

・《論佛骨表》全文: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昔者
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
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
帝舜及禹,年皆百歲。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其
後,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
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周文王年九十七歲,武王年九十三歲,
穆王在位百年。此時佛法亦未入中國,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漢明帝時,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後亂亡相繼,運祚不長。宋、
齊、梁、陳、元魏以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後
三度捨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用牲牢,晝日一食,止於菜果。其後竟為侯景所
逼,餓死臺城,國亦尋滅。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事,亦可
知矣。

高祖始受隋禪,則議除之。當時群臣材識不遠,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
推闡聖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

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神聖英武,數千百年已來,未有倫比。即位之初,即
不許度人為僧尼、道士,又不許創立寺觀。臣嘗以為高祖之志,必行於陛下之
手,今縱未能即行,豈可恣之轉令盛也!

今聞陛下令群僧迎佛骨於鳳翔,禦樓以觀,舁入大內,又令諸寺遞迎供養。臣
雖至愚,必知陛下不惑於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豐人樂,徇人之
心,為京都士庶設詭異之觀,戲玩之具耳。安有聖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
然百姓愚冥,易惑難曉,苟見陛下如此,將謂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聖,
猶一心敬信;百姓何人,豈合更惜身命!」焚頂燒指,百十為群,解衣散錢,
自朝至暮,轉相仿效。惟恐後時,老少奔波,棄其業次。若不即加禁遏,更歷
諸寺,必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
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國命,來朝京
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而出之於境,不
43
令惑眾也。況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穢之餘,豈宜令入宮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古之諸侯行弔於其國,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
祥,然後進弔。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
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
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出於尋常萬萬也。
豈不盛哉!豈不快哉!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鑒臨,
臣不怨悔。無任感激懇悃之至,謹奉表以聞。臣某誠惶誠恐。

・《論佛骨表》是唐代文學家韓愈於元和十四年(819 年)向唐憲宗上的一篇
奏表。該表中心論點是「佛不足事」,集中表現了作者堅決反對唐憲宗拜迎佛
骨這一迷信舉動,充分顯示了作者反佛明儒的堅定立場和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
該表廣徵博引,説古論今,結構嚴謹,邏輯性強,感情激烈。

・第一段「伏以儒者,…」至「…上古未嘗有也。」此四句所含之意為:
(1)夷狄-法。
「夷狄」為古代對少數民族的稱呼,文章指天竺(今印度);「法」於文章指
宗教,整句意言佛教為外國所傳進中國之宗教。

(2)短暫。
言類似此般宗教思想的影響力是極為短暫的,且並無太大的作用。

(3)收本土。
應以本國人民為重,不使宗教影響國情,定下本土教化概念。

(4)立場(民族主義);思想宗教(儒)。
韓愈做此文勸戒皇帝的立場以其個人之民族主義為出發點,認為「佛教」是夷
狄(外國)之物,不應使其流傳更甚大幅散播於本國之內,所代表的群體為「整
個人民」,以人民的角度上諫;韓愈個人偏向的思想主義為「儒家」,而迎佛
骨此一舉動為「佛家」的觀念,和韓愈其人的思想有所衝突,韓愈期望國家以
「儒」為本,認為儒家起源於中國本土,更應宣揚儒家主義概念而非他國宗教
情事。
・和《論佛骨表》所論的國家思想有關、概念相類似之補充書籍:
(1)柏拉圖《理想國》。
《理想國》內容:以蘇格拉底之口進行的對話方式,設計了國家政體,達到公正
的理想之國。
(2)倪匡《神仙》。
《神仙》內容:講述現代人修仙的故事,對現代人「成仙」的經歷提出問題和探
44
討。

・補充:「SDGS」法規、定義及內容,作為課堂作業列於筆記中。
・「SDGS」法規:
主旨目標:由於氣候變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等難題如重兵壓境,
2015 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 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 17 項 SDGs
目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

指標:
永續發展目標於 2016 年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導入,此過程稱為「永續發展目標的
在地化」。地球上的所有事物、人種、大學、政府、機構和組織,都共同致力
於多個目標。各國政府必須積極尋求合作夥伴,同時將目標納入國家法律體系
並將其立法,制定執行計畫與訂定預算。此外,低度發展國家需要高度發展國
家的支持,因此國際間的協調極為重要。

永續發展目標呼籲所有國家(不論該國是貧窮、富裕還是中等收入)行動起來,
在促進經濟繁榮的同時保護地球。目標指出,消除貧困必須與一系列戰略齊頭
並進,包括促進經濟增長,解決教育、衛生、社會保護和就業機會的社會需求,
遏制氣候變化和保護環境。

第一層意義是針對 2000 年 MDGs 時代過於強調「成長」所做的改變。 「讓富


者愈富,經濟活動就會活絡起來,讓貧窮的人也有機會重新分配財富」(當政
府給予資本家更多的優惠和有利的政策,將能夠吸引投資進而改善整體經濟,
讓下層貧困階級因大環境變好而受惠)。

第二層面的意義則是,期許打造一個身障者、LGBTQ 〔為性少數群體的統稱,
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
別者(Transgender)、性別/取向疑惑者(Question)的英文首字母縮略
字。〕 等群體的權利不受到輕視,包含社會的少數族群所有人都能參與策畫的
世界。 同時擁有這兩層意義才能完整說明「不遺漏任何人」這句話。

法規項目:
1. SDG 1 No Poverty 終結貧窮: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2. SDG 2 Zero Hunger 消除飢餓: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
3. SDG 3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
生活與福祉。
4. SDG 4 Quality Education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
45
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5. SDG 5 Gender Equality 性別平權: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6. SDG 6 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 淨水及衛生: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
衛生及其永續管理。
7. SDG 7 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確保所有的人都
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永續及現代的能源。
8. SDG 8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促進包
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讓每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9. SDG 9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
設: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
10. SDG 10 Reduced Inequalities 減少不平等:減少國內及國家間的不平等。
11. SDG 11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
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12. SDG 12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責任消費及生產:促進
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13. SDG 13 Climate Action 氣候行動: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
其影響。
14. SDG 14 Life Below Water 保育海洋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以
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
15. SDG 15 Life on Land 保育陸域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
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
16. SDG 16 Peace, Justice and Strong Institutions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
度: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
系。
17. SDG 17 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
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十二)2022/11/22 課堂筆記:
(本週課程個人因故缺席)

46
(十三)2022/11/29 課堂筆記:

・校正唐宋文研讀筆記內容。(文字內容須確實核對無誤)

・唐宋文期末作業及作業格式規定:
選五篇「唐文」(僅限唐代時期之文章);
排除國、高中課本文章(含個人作業文章);
排除<古文觀止>所收錄之文章;
以「別集」、「總集」優先,排除「選集」;
五篇文章需皆為不同作者(且須研讀作者資料);

*文章內容必須包含:
(1)作者簡介。摘錄和所選文章有關之內容,古文可不用白話翻譯。(出處需來
自《舊唐書》或《新唐書》)
(2)題解。關於文章之時代背景、寫作起源,及文章的寫作模式、文章對後世的
影響。
(3)主旨。
(4)註釋。
(5)段落大意。(需分段說明)
(6)評論。(需為「學者」對文章的評論)
(7)心得見解。

*可使用之典籍:
(1)《全唐文》(2)《文苑英華》(3)《唐文粹》(以上三本約為所有唐文總數)

目錄:

<華陀論> 作者:劉禹錫 2

<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饑狀> 作者:韓愈 5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作者:柳宗元 8

<牡丹賦> 作者: 舒元輿 12

47
<廬山草堂記> 作者:白居易 17

408012641 林歆蕾
(一)選文一:<華陀論>(出處:《劉賓客文集》) 作者:劉禹錫

[作者介紹]:
劉禹錫(772 年-842 年),字夢得,河南郡洛陽縣人。唐朝著名詩人、哲學家,
中唐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詩豪之稱。因曾任太子賓客,故稱劉賓客,晚年
曾加檢校禮部尚書、秘書監等虛銜,故又稱秘書劉尚書。

劉禹錫曾在《天論》一書中提出了「天人交相勝」的觀點,認為自然界和人類
社會各有各自的規律,其作用不同,有時人勝天,有時天勝人。劉禹錫擅於寫
詩,詩風樸實流暢,其詩作受到當時的眾多詩人及民眾的喜愛,其與白居易的
交情甚篤。今存詩八百餘首,內容豐富,一部分是反映人民生活、抨擊社會現
48
實的作品,一部分是詠史、懷古、抒情的作品,一部分是融入民歌風情、民間
景況的作品,還有一些描繪山川風光的作品。由於他重視友情,與友人酬唱的
作品也非常多。

文學方面,劉禹錫是中唐文壇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韓愈、柳宗元、白居易、元
稹等同時,尤以詩歌著名,與白居易交好,合稱「劉白」,多有詩歌應酬。白
居易稱他為「詩豪」,相當推崇。政治方面,劉禹錫是王叔文永貞革新這一歷
史事件的重要參與者。他熱愛生活,關注民生,具有不屈的鬥爭精神,這些特
點在他的政治主張和文學作品中都有體現。

[原文]:
史稱華佗 1 以恃能厭事為曹公所怒,荀文若 2 請曰:「佗術實工,人命
係焉,宜議能以宥。」曹公曰:「憂天下無此鼠輩 3 耶!」遂考竟 4 佗。
至蒼舒 5 病且死,見醫不能生,始有悔之之歎。嗟乎!以操之明略見幾,
然猶輕殺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 6,以的然之理攻 7 之,然猶不能反
其恚 8。執柄者之恚,真可畏諸!亦可慎諸 9!

原夫史氏之書於冊也。是使後之人寬能者之刑,納賢者之喻,而懲暴
者之輕殺。故自恃能至有悔,悉書焉。後之惑者,複用是為口實。悲哉!
夫賢能不能無過,苟寘於理矣,或必有寬之之請。彼壬人 10 皆曰:「憂天
下無材耶!」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歎。彼
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將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
可不謂大哀乎?

夫以佗之不宜殺,昭昭然不足言也,獨病夫史書之義,是將推此而廣
耳。吾觀自曹魏以來,執死生之柄者,用一恚而殺材能眾矣。又焉用書
佗之事為?嗚呼!前事之不忘,期有勸且懲也。而暴者複藉口以快意。
孫權則曰:「曹孟德殺孔文舉 11 矣,孤於虞翻 12 何如?」而孔融亦以應泰
山 13 殺孝廉自譬。仲謀近霸者,文舉有高名,然猶以可懲為故事 14,矧他
人哉?

[題解]:
文章的開頭先點明曹操殺華佗一事。華佗厭惡服侍權貴,為曹操所惱恨。儘管
曹操的謀士為之講情,但曹操終將華佗害死獄中。後來曹操的兒子病重將死,
再也沒有神醫能救活他的兒子,曹操才發出「悔之之嘆」。作者哀痛「材能」
的不可多得,對執柄者妄殺無辜、諂媚取寵者助紂為虐的行徑表示深惡痛絕。

[段落大意]:
49
(一) 首段先介紹華佗一事。華佗不屈從於權貴,得罪了曹操。謀士荀文若為華
佗講情,稱讚其高尚醫德和高超醫術,請求曹操寬恕他,不要輕殺「材能」。
但曹操不納忠諫的雅言,恃權專橫,不顧天下人的公正歟論,終將華佗害死於
獄中。後來,曹操子倉舒病重將死,天下無神醫足以救活其子,他才發「悔之
之嘆」,但卻非因錯殺材能而悔嘆。

(二)第二段為劉禹錫呼籲撰史之人,把那些恃權的暴君輕殺材能的殘暴行為載
入史冊,希望能夠「使後之人寬能者之刑,納賢者之諭,而懲暴者之輕殺」。
以史為鏡,正衣冠明法度,使材能異士遭錯殺的偏頗行舉不再發生。

(三)第三段劉禹錫列舉了曹操殘殺孔融、孫權流放虞翻,而孔融又以應泰山殺
孝廉自譬,説明封建統治者肆意殘殺「材能之士」,是舉不勝舉的。歷史上的
賢才志士,忠諫的能臣,因為國為民而冒犯了執柄者的威嚴,而招來殺身和滅
族之禍者,更加不勝枚舉了。

[註釋]:
1.華佗:東漢時期人,古代名醫。曾為曹操針治頭風,隨手而愈,後因遲遲不
肯奉召而被殺。
2.荀文若:即荀彧,曹操的謀臣。
3.鼠輩:蔑視他人之詞。
4.考竟:拷問死於獄中。考,同「拷」。
5.倉舒:曹操的愛子。即曹衝。
6.地望:門第和名望。
7.攻:責問。
8.反其恚:使他的怒恨回心轉意。恚,怒。
9.諸:「之乎」的合音,此處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啊」。
10.壬人:佞人,巧言諂媚的人。
11.孔文舉:孔融,字文舉,建安七子之一。獻帝時為北海太守。自恃高門世族,
對曹操多所非議,後為操所殺。
12.虞翻:吳國官員。歷事孫策、孫權,屢犯顏諫爭,獲譴徙交州(今廣州)。
據《三國志・吳書・虞翻傳》載,在次宴會上,孫權親自行酒,虞翻佯醉伏地
不受,惹得孫權要殺他。眾人勸阻,孫權則説:「曹孟德尚殺孔文舉,孤於虞
翻何有哉?」
13.應泰山:即應劭,曾任泰山太守,故稱應泰山。
14.故事:成例,舊日的典章制度。

[評析]:
1.梅顯懋:作者寫此文,並非僅就事論事,而是具有普遍意義的。他指出,史
50
書記載此事,本來是為了告誡後世強權者勿濫殺才士的,「前事之不忘,期有
勸且懲也」,然而「自曹魏以來,執死生之柄者,用一恚而殺材能眾矣」。
故作者選擇這一典故,以告誡後人,是有典型意義的。華佗為罕見之名醫,其
術關乎人的生命,而曹操又是深明事理的人,卻因一怒而輕易地殺害名醫,他
人又復何説!關於華佗與曹操的故事,多有傳説,究竟孰是孰非,難以定論,
但是此文給人的啓示是:人才最為難得,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要有愛才惜
才以及積極培養人才的意識。

[個人心得]:
文章揭示了在封建社會里的黑暗統治之下一切志士仁人處境的艱難,斥責統治
者的兇殘。借古諷今,筆鋒森然,通篇悲憤。殘暴的統治者輕易便下手殺戮,
不顧賢人提出的寬恕理由,奸佞的小人們在旁邊吹噓,這樣的人哪裡都有,殺
了也沒什麼惋惜的。等到後悔了,才會發出惋惜,但是被處死的人已經不能獲
得生命了,怨惜之意可見一班。

(二)選文二:<御史 1 台上論天旱人饑狀>(出處:《昌黎先生集》) 作
者:韓愈
[作者介紹]:
韓愈(768 年-824 年 12 月 25 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自
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
諡文,世稱韓文公。唐代文學家,與柳宗元是當時古文運動的推行者,合稱
「韓柳」。著作收錄《昌黎先生集》。

韓愈主張「文道合一,明道為主」,柳冕首先提出「文以載道」,周敦頤首先
寫出「文以載道」四字,宣揚儒道,攘斥佛、老,「破駢為散」,反對六朝以
來的駢文文風,主張恢復三代兩漢自然質樸的文體,「言貴獨到」,「詞必己
出」,要「文從字順」。韓愈主張思想復古、文學復古,以復古道為目的,復
古文為手段,而所謂道,是指儒家的道。韓在繼承的基礎上亦有所創造和革新,
主張學古文「師其意不師其辭」「唯陳言之務去」。
貞元、元和年間,韓愈和柳宗元開始寫作古文,由於有理論有創作,故有成就。
韓愈有自信,百折不回,又善宣傳,廣收門徒,遂形成聲勢浩大的社會運動。
繼承前人之經驗,意志堅強,大力提倡古文。正如李漢「昌黎先生集序」說:
「時人始而驚,中而笑且排,先生益堅。」他既有理論,又有優秀作品示人,
51
得到李翱、皇甫湜、張籍、孟郊等文友和後進支持,故能領導古文運動。

儒學在魏晉南北朝以來,受佛道兩教大盛所影響,漸漸失去統治地位。韓愈本
身主張復古,反對佛教。為儒教爭取統治的地位,以代替佛教或道教統治的地
位。為後來宋明理學產生了先驅作用。韓愈在他的道統傳承的說法中把孟子說
成孔子的繼承人,並認為聖人之道在孟子以後失傳,使孟子在道統中具有了與
孔子同等的地位,這就把孟子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影響到後來宋明理學的學者
把《孟子》一書列入四書,使孟子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真正提高起來。而另外
在宋代《大學》被尊為四書之一,獲得了儒家重要經典的地位,而闡揚《大
學》其實在韓愈已經開始。

[原文]:
右 2,臣伏 3 以今年以來,京畿 4 諸縣,夏逢亢 5 旱,秋又早霜,田種
所收,十不存一。陛下恩逾慈母,仁過春陽,租賦之間,例 6 皆蠲免。所
征至少,所放 7 至多。上恩雖宏,下困猶甚。至聞有棄子逐妻,以求口食,
坼屋伐樹,以納稅錢 8,寒餒 9 道塗,斃踣 10 溝壑。有者,皆已輸納;無
者,徒被追征。臣愚以為此皆群臣之所未言。陛下之所未知者也。
臣竊見陛下憐念黎元 11,同於赤子 12。至或犯法當戮,猶且寬而宥之,
況此無辜之人,豈有知而不救?又京師者,四方之腹心,國家之根本,
其百姓實宜倍加憂恤。今瑞雪頻降,來年必豐。急之,則得少而人傷;
緩之,則事存而利遠。伏乞特敕 13 京兆府,應今年稅錢及草粟等在百姓腹
內 14 征未得者,並且停征,容至來年蠶麥,庶得少有存立。

臣至陋至愚,無所知識,受恩思效,有見輒言,無任懇款慚懼之至,
謹錄奏聞。謹奏。

[題解]:
《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飢狀》是韓愈於貞元十九年(西元 803 年)上書皇上期望
減免百姓賦税的狀。文章開篇描寫嚴重的災情,接著將皇帝的仁德與百姓的苦
難交織在一起敍寫,構成強烈的對比。韓愈認為造成這一嚴重情況的原因,是
地方官吏橫徵暴斂的結果,請求皇帝特敕京兆府停徵今年京畿地區的税收。文
章記述清晰,形象生動,直言不諱,感情強烈;多用當時口語,明白曉暢。

[段落大意]:
(一)首段列舉了京畿一帶受災的具體情況。說明百姓生活困難,路上到處是挨
餓受凍的人,死去便倒在溝壑裡更没人掩埋;向窮苦的人追索稅金也因貧困而
交不出。這些情况,都是群臣不敢向上反映的;也是皇帝所不了解的。

52
(二)第二段韓愈向皇帝建議免除百姓當年租稅。他先稱讚皇帝的寬宏和明慈,
言陛下愛惜顧念百姓,甚至犯死罪者皆寬大處理;何况這些無辜的老百姓呢?京
師是國家的中心和根本,對京師百姓更應加倍愛護。希望皇帝特别下令將今年
尚未收到的赋稅停收,等到來年收成繁榮時再議,使老百姓可以勉强活下去。

(三)最後一段為韓愈表明自己的心意,言自身愚魯無知,僅因為受到國
家和皇帝的恩惠,希望有所報效,故而想表述自己所望見的真實情況,
期望國家能夠更好。

[註釋]:
1.御史:諫官,唐代設置的一種官職名稱。
2.右:古時寫文章是從右往左的豎行寫法,因此「右」代指右邊的文章標題。
3.伏:俯伏着,一種謙恭的用語。
4.京畿:都城及其周邊一帶。
5.亢旱:大旱。
6.例:一概,大抵。
7.放:放免,也就是蠲免。
8.税錢:德宗建中元年(780)起正式實行兩税法,其中户稅按户收錢,地稅按
墾田收穀物,這「税錢」就是户税錢。
9.餒:飢餓。
10.踣:仆倒。
11.黎元:古代稱百姓為「黎民」,黎元就是百姓。
12.赤子:嬰兒,因為初生嬰兒皮膚髮紅,所以叫「赤子」。
13.敕:詔書。
14.腹內:唐朝時的一種俗語,公文中也常常用到,相當於後來的「名下」。

[評析]:
1.童第德《韓愈文選》:文體明白曉暢,兼用當時口語,如拆屋、瑞雪、百姓
腹內等等,務求人人都解,就是韓愈自己所説的「當時之文」。

2.峻峰補評:文章有理有據,文字淺顯明白,不加修飾,自有一種沉著樸實、
直率誠懇的氣度。

[個人心得]:
這篇奏狀寫得平實允正,有理有據,如實揭露了人民無以為生的慘狀,也向朝
廷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文字淺顯明白,不加修飾,白描質樸,卻有一種沉
著樸實、真率誠懇的氣度。
奏狀風格為韓愈所屬的議論文特色,言詞誠懇卻有力,讀來使人足以清晰知曉
53
人民困苦,更覺察其為生民著想之心,反映了韓愈的思想、精神和情操。

(三)選文三:<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出處:《柳河東文集》) 作者:
柳宗元
[作者介紹]:
柳宗元(773 年-819 年 11 月 28 日),字子厚,唐代中期士大夫、文學家與思
想家,河東人,亦稱柳河東、柳柳州,柳宗元家勢顯赫,世代為官。年輕時仕
途得意,平步青雲,曾參與王叔文的永貞革新,不幸旋即失敗,獲罪貶謫永州,
自此長期流放,身心寂寞痛苦,十年後改授柳州刺史,卒於官,享年四十六歲。

柳宗元以文學、思想、經學、宗教等領域的成就著稱。文學方面,柳宗元在古
文與韓愈齊名,為唐代古文運動領袖,而古文運動的先驅是陳子昂 ,提倡「文
以明道」,作品永州八記堪稱山水遊記典範之作,為中國遊記文體的先河,影
響深遠;傳記與寓言亦各有佳作存世,其擅用曲筆寄託個人悲憤;柳詩以山水
著稱,風格多變,常與陶淵明相提並論。思想方面,柳宗元關懷民間疾苦與百
姓福祉,自視為儒家改革者,為中唐儒學復興運動的代表人物。

柳宗元主張天與自然跟人事無關,反駁迷信習俗,上承荀子、王充的理性主義
思想。他認為郡縣制優勝於封建制,封建非聖人本意,所著《封建論》對後人
多所啟發。經學方面,柳宗元追隨啖助、陸淳的春秋學,主張經學不可淪於瑣
碎,須闡述聖人義理,影響後世的春秋學。宗教方面,柳宗元認同佛教,並做
為其仕途失敗的慰藉。他認為儒、釋兩者並無衝突,可以並存互補。後世編撰
柳宗元作品《柳河東集》傳世。
54
[原文]:
得楊八 1 書,知足下遇火災,家無餘儲。僕 2 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
蓋將弔而更以賀也。道遠言略,猶未能究知其狀,果若蕩焉泯焉 3 而悉無有,
乃吾所以尤賀者也。足下勤奉養,樂朝夕,惟恬安無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煬 4
赫烈 5 之虞 6,以震駭左右,而脂膏滫 7 瀡 8 之具,或以不給,吾是以始而駭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虛倚伏 9,去來之不可常。或將大有為也,乃始厄困震悸,
於是有水火之孽,有羣小之慍,勞苦變動,而後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遼
闊誕漫,雖聖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以足下讀古人書,為文章,善
小學 10,其為多能若是,而進不能出羣士之上以取顯貴者,蓋無他焉。京城人
多言足下家有積貨,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獨自得之,心蓄
之,銜忍 11 而不出諸口,以公道之難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則蚩蚩者以
為得重賂。

僕自貞元十五年見足下之文章,蓄之者蓋六七年未嘗言。是僕私一身而負公
道久矣,非特負足下也。及為御史尚書郎,自以幸為天子近臣,得奮其舌 12,
思以發明足下之鬱塞。然時稱道於行列,猶有顧視而竊笑者,僕良恨修己之不
亮,素譽之不立,而為世嫌之所加,常與孟幾道 13 言而痛之。乃今幸為天火之
所滌蕩,凡眾之疑慮,舉為灰埃。黔其廬,赭其垣,以示其無有,而足下之才
能乃可顯白而不汙。其實出矣,是祝融、回祿之相吾子也。則僕與幾道十年之
相知,不若茲火一夕之為足下譽也。宥 14 而彰之,使夫蓄於心者,咸得開其喙
15,發策決科者,授於而不栗,雖欲如向之蓄縮受侮,其可得乎?於茲 16 吾有

望於爾!是以終乃大喜也。古者列國有災,同位皆相弔,許不弔災,君子惡之。
今吾之所陳若是,有以異乎古,故將弔而更以賀也。

顏、曾之養,其為樂也大矣,又何闕焉?足下前要僕文章古書,極不忘,候
得數十幅,乃並往耳。吳二十一武陵 17 來,言足下為《醉賦》及《對問》,大
善,可寄一本。僕近亦好作文,與在京城時頗異。思與足下輩言之,桎梏甚固,
未可得也。因人南來,致書訪死生。不悉 18。宗元白。

[題解]: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是柳宗元寫給好朋友王參元的一封信。這封信
首起寫自己從楊八那裡得知了王參元家裏失火的消息,中間五段則分別
說明「始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三層意思,著意闡述自己
所以致書祝賀朋友家失火這個奇論的原因,層層遞進。末尾寫自己想念
王參元,傳遞了對友人的深切關愛之情,更包含着對友人前程的無限關
懷之意。曲折抑揚,淋漓酣暢,入情入理。
55
[段落大意]:
(一) 首段先交代自己從朋友楊敬之處得到王家失火的消息,描寫作者自
己聽到消息時思想情緒的變化,「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蓋將
吊而更以賀也」。始、中、終從時間的角度,反映了作者對「失火」一
事的認知;駭、疑、喜則交代了思考的結果,簡潔概括了把安慰改為慶
賀的原因,這句話亦是全文的綱領。

(二)第二段分為三個層次進行說明。首言王家經歷火災,一「唯恬安無
事是望」之人遭劫,確實使人感不幸駭怕,此乃人之常情的反應,這是
第一層。第二層分析「中疑」的原因,老子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
之所伏」,但柳宗元認為如此過於長久而荒誕,對一個有志向的人而言
是種生命消耗。柳宗元並不認為「火災」與「大有為」之間有必然聯繫,
且他自己也命運多舛,對這類說法表示不解和懷疑。第三層分析「終
喜」的原因,是全文重點。至此筆鋒一轉,挑明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展
露行文的用意;言其明知王參元的才幹,但因王家有財,怕推薦他將被
人嫌為收賄,從而影響自己的名譽仕途。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賄賂公行、
猜忌橫行等不合理的現象,也流露了作者對懷才不遇之士的深切同情。

(三)第三段言如今大火雖燒掉了王家的財產,卻亦算是種幸運,作者終於
有機會能推薦他了,看似滑稽可笑的言語中包含無盡的悲哀。這次王參
元家失火,雖然家產蕩然無存,但可為之延譽,正好為他的揚名提供了
機會,故值得慶賀。柳宗元意圖借這常人看來十分荒唐的想法,有力地
抨擊不合理的社會風氣。

(四)末段,作者引用古人事例表明自己的想法。《左傳·昭公十八年》載,
宋、衞、陳、鄭災,陳不救火,許不弔災。現在自己面對朋友家遭遇火
災,不僅不吊反而過分地賀,這樣的做法貌似與古人的「不弔」相同,
但性質完全不同,柳宗元聲明自己所說的反話,做的是反事,並非希望
朋友遭遇火災而傾家蕩產。而後柳宗元引用顏回、曾參這兩位賢人的事
例鼓勵朋友學習先人的安貧樂道,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志趣。

[註釋]:
1.楊八:名敬之,在楊族中排行第八。柳宗元的親戚,王參元的好朋友。
2.僕:自謙之詞,柳宗元自指。
3.蕩焉泯焉:蕩然無存。
4.煬:焚燒。
5.赫烈:火勢猛烈的樣子。
56
6.虞:憂慮。
7.滫:淘米水。
8.瀡:古時把使菜餚柔滑的作料叫「滑」,齊國人稱之為「瀡」。
9.倚伏:出自《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為禍是福依託之
所,福又是禍隱藏之所,禍福可以互相轉化。
10.小學:舊時對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的總稱。
11.銜忍:含在口裏忍住不説。
12.奮其舌:這裏指對皇帝勸諫、上疏等。
13.孟幾道:孟簡,字幾道,擅長寫詩,尚節好義,是柳宗元的好朋友。
14.宥:寬恕。
15.喙:鳥獸的嘴,這裏借指人的嘴。
16.於茲:從此。
17.吳二十一武陵:即吳武陵,排行二十一,柳宗元的學生、朋友。
18.不悉:意謂不再一一具説了。古時書信中的套語。

[評析]:
1.清·林雲銘《古文析義》:「是書以聞失火,改吊為賀,立論固奇。縱
橫轉換,抑揚盡致,令罹禍者破涕為笑,則其奇處耳。」

2.清·張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鈔》:「奇思雋語,出於意外。」

3.清·過珙《古文評註》:「失火而賀,最是奇情恣筆。」

[個人心得]:
這封信,作者通過奇特的構思表達了嚴肅的社會問題,在幽默的筆調中寄寓著
深切的感慨,令人回味再三。
行文以層層遞進的方式,揭述柳宗元對社會不合理現象的無奈,題目及首段讀
來令人疑惑不解,為何好友家失火值得慶賀?再敘讀才因而解惑,概因社會歪扭
的風氣,使文人對抱有功名和家產感到惶惑,更使優異能人不敢舉薦知識份子。
柳宗元未以嚴厲肅直的行文方式批判如此偏頗的情況,而借好友家失火的事件
諷刺不公,獨特生趣卻深懷重要義理,為上佳之奇想文章。

57
(唐宋文研讀筆記 二年級上學期 完)

5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