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啟思新高中中國語文》第三版 單元四 講讀《山居秋暝》進階思考_教師版

《山居秋暝》王維
進階思考
1 蘇軾形容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試說明《山居秋瞑》整首詩在構圖上的特色
和效果。(3 分)
整個構圖是由遠至近,由上至下的鋪排。(1 分)作者先寫遠在天邊的高山、明月,
然後再寫高聳的松林,到林間低處的泉水,(1 分)這樣起落有致的順序鋪排,更
易在讀者腦中構建一幅立體的畫面,加強「臨場感」。(1 分)
評價
考核重點:掌握內容重點和寫作手法;提出見解。

(參考 2018 年閱讀題 2)


2 你在初中已學過一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特別象徵意藴的自然景物,試在《山居
秋暝》找出這些帶有象徵意義的景物。(4 分)
象徵景物 象徵意義
清泉 / 蓮 (1 分) 保持清高純潔的本性。 / 不願同流合污的情操。(1 分)
竹 / 松 (1 分) 君子正直守節的品德。 / 可熬過逆境的堅毅。(1 分)
整合 引申
考核重點:掌握內容重點和寫作手法。

3 試根據王維《山居秋暝》和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鳥鳴澗》 王維 語譯
人閒桂花落, 人的內心閒靜察覺到桂花落下,
夜靜春山空。 夜裏寂靜的春山顯得空蕩。
月出驚山鳥, 月亮升起驚動了山中的鳥兒,
時鳴春澗中。 不時在山澗中傳出鳴叫聲。

(1) 王維這兩首詩同樣是描寫山間幽靜的景色,試運用《山居秋暝》所學,分析
《鳥鳴澗》怎樣突出山間的幽靜。(4 分)
引文運用了以動襯靜。(1 分)月亮緩緩上升,竟會驚醒山鳥,這是以山鳥
因月出而驚醒的反應反襯山中原來的平靜。(1 分)引文也運用了以聲襯靜
。(1 分)山鳥不時鳴叫,鳴聲在春澗迴盪,這是以山鳥的鳴聲反襯春澗的
清幽空寂。(1 分)

(2) 兩首詩就山中景色抒發的感情有甚麼不同?試略加說明。(2 分)
《山居秋暝》:作者喜歡山間美景,嚮往安寧清靜的山居生活,抒發樂於
歸隱山中的情懷。(1 分)
《鳥鳴澗》:作者借晚間山林寧靜清幽的氣氛,表現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
閒適寧靜的心境。(1 分)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22 1
《啟思新高中中國語文》第三版 單元四 講讀《山居秋暝》進階思考_教師版

(3) 兩首詩都出現了「空」字,試加以說明兩者所呈現的意境有甚麼不同?(4
分)
兩詩都以「空」字描寫山中的幽靜,但兩者營造的氣氛略有不同。《山居秋
暝》寫的是秋天雨後的空山,以「新雨」、「晚來秋」帶出秋意,予人清新
之感。(1 分)接着寫山中的美景和人物的活動,營造了讓人嚮往的簡樸生
活。(1 分)《鳥鳴澗》寫的是春天的空山,以「花落」、「驚鳥」突出山
間的幽靜,(1 分)營造了充滿靈氣的自然美景。(1 分)
整合 評價
考核重點:比較篇章的寫作手法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22 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