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在化学学习中的功能及教学思考 何双安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数据分析 ”在化学学习中的功能及教学思考

何双安
( 浙江省富阳中学,浙江杭州 311400)

摘要: 通过对“数据分析”类高考试题的功能评价,从课程层面厘清“数据分析”在课程内容要求中的功能,梳理教科
书中部分“数据分析”内容的呈现方式,由下到上循序渐进,体现学科观念形成的阶段性。基于知识的认识功能理解
“数据分析”在证据推理等核心素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教学层面,提出如何促进学生定量意识形成、建构“三重
表征”思维模型以及避免认识偏差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 数据分析; 证据推理; 定量意识; 教学思考
文章编号: 1005 6629( 2022) 08 0093 05 中图分类号: G633. 8 文献标识码: B

数据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在定量研究中处于核 NO 2 、O 2 、HNO 3 、H2 O,其中 H2 O 的质量为 3.06 g; 残留


心地位。从化学教学的角度来看,2020 版新教材提供 的固体产物是 Al 2 O3 ,
质量为 1.02 g。计算: x =
了大量的图像、表格类的数据,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教 ( 写出计算过程) 。
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为例,共有元素的电离能、电负 如何理解该高考试题的学业质量评价功能? 有的
性、共价半径,共价键的键长、键能,不同羧酸的 pK a ,某 教师认为这是一个计算题,计算结晶水的数目,考查学
些分子的范德华力,某些共价晶体的熔点和硬度等 14 生的计算技能; 也有教师认为要依据反应前后 Al 元素
个数据表格,为学生发现变化趋势、分析原因、解释现 的守恒来列式,因为结晶水中的氢元素加热分解后部
象、选择生产适宜条件等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在 分进入硝酸气体产物中,考查学生元素守恒观及计算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数据应有的功能,引导学生分 技能。这两 种 认 识 都 只 是 关 注 知 识 技 能 以 及 解 题 方
析、处理数据,提高获取信息、证据推理的能力。 法,还不具备新课标的评价功能。如果能从学科本原
上理解,这是定量测定实验收集的三个数据,需要进行
1 解 读 评 价 高 考 化 学“数 据 分 析 ”类 试 题 的 学 科 数据的合理筛选,考查学生实验探究中数据的处理及
功能 计算能力,这样就有了学科的功能; 如果进一步从课程
《普通 高 中 化 学 课 程 标 准 (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目标进行解读,本题以宏观质量的变化探究微观组成,
订) 》( 以下简称“新课标”) 的颁布,教、学、评的视角从 是基于“量”证据的计算推理,试题就有了考查学生化
基于化学知识点转向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证据推理 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功能。这样就上升到课程的视角认
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证据可能是某 识“数据分析”。
种确定的事实或者抽象意义的知识,也可能以数据的 显然,一道外表特征是化学计算的高考试题,对其
形式呈现。近年来高考命题以“素养”立意,基于“定量 解读间接地映射出了一种认识状况。许多教师主要是
分析”亦或“量”证据推理的试题在高考试卷中频频出 关注教什么知识,对教什么背后形成的逻辑缺乏深层
现,以 2022 年 1 月浙江高考化学 27 题( 节选) 为例: 次的理解,更多关注的是教学领域问题,而较少关注课
[1]
某学生设计实验确定 Al( NO 3 ) 3 ·xH2 O 的结晶水 程领域的问题 。因此,从课程出发,回归对学科教学
数目。称取样品 7. 50 g,经 热 分 解 测 得 气 体 产 物 中 有 的本原性认识,根植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其重要性不言

93 2022 年第 8 期
教学参考 问题讨论

而喻。 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基于证据进行
[2]
分析和推理等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
2 厘 清“数 据 分 析 ”在 化 学 课 程 学 习 中 的 要 求 与 从表述中可以发现,“数据分析”是科学探究过程
功能 中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量化”过程,其本
新课标在内容要求上规定了学生应学习的内容, 质内涵是 定 量 研 究 物 质 组 成 及 其 转 化 的 数 学 处 理 过
还在学业要求中有预期学生在学完主题内容后能做什 程,体现它的计量功能。它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么、有何素养能力表现、达到何种质量的描述。 逐步建构化学观念的有效途径。
2.1 从课程内容的表述明确所要学习的知识及 奥苏伯尔指出: 在有意义学习中,新的学习总是建
其要求 立在原先的学习基础之上的,而后继的学习又可以巩
关于必修主题 1 新课标在内容要求上的表述: 认 固和加深原先的学习。教材中部分“数据分析”内容各
识化学科学研究需要实证与推理,注重宏观与微观的 个层次上彼此关联的观念由下到上循序渐进的组织,
联系。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 如图 1 所示。

图1 教材中部分“数据分析”内容的层次性

从图 1 可以清晰地看出各阶段学科观念的发展。 的意义; 而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


初中阶段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理解三个概念的 子,反应前后元素守恒,通过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或
意义,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从“量”的角度理解元素符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揭示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与生成
号、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三者之间的联系。如化学式 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高中阶段通过定量探究物质的组
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纯净物组成及原子个数比的式子, 成、结构及其变化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
隐含着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科学论证过程,提升证据推理能力。

化学教学 94
教学参考 问题讨论

2.2 从知识的认识功能理解“数据分析 ”的素 性和外观粘稠状;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认识路径: 决定气


养发展功能 体体积的因素有气体分子数目、气体分子大小、分子之
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可以来自实验或文献资料, 间的距离 → 气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
新课程教材中也提供了大量的 表 格 和 数 据,这 些“数 大小 → 气体分子数目、分子之间的距离是气体体积的
据”成为知识内容的一部分。知识具有的认识功能包 决定因素 → 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相
含认识角度、认识路径、推理判据。正是因为知识的这 等 → 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取决于分子数目。在隐含的
[3]
些认识功能,所以具有核心素养的发展价值 。 数据分析中建立起了概念。
2.2.1 概念形成与应用中的“数据分析” 物质的熔点在初中科学中是通过实验建立起的概
从认识角度看,借助可视化的宏观现象分析微观 念,高中的学习要上升到构成物质的微粒作用观来理
本质是化学学科最具特征的思维方式。如浓硫酸的沸 解熔点的概念。通过熔沸点数据分析,从宏观和微观
点很高( 338℃ ) ,这与硫酸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OH 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图 2 为基于熔沸
有关,由于形成分子间氢键而高度缔合,表现为难挥发 点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路径。

图2 利用“熔沸点”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路径

显然,“数据”作为“量”的证据具有解释功能,揭示 度变化的微观本质,建立起应用离子反应进行物质检
数据背 后 隐 含 的 微 观 本 质,可 发 展 学 生 的 证 据 推 理 测的定量分析方法的认识。经历以下认识路径: 强酸
+ -
素养。 强碱中和滴定 → 溶液中 H 或 OH 浓度变化 → 测滴定
2.2.2 定量分析实验中的“数据分析” 过程中的 pH → 坐标描点 → 滴定曲线; 对滴定曲线图的
“强酸和强碱滴定”测量溶液浓度是新课标中明确 模型认识,比较数据特点、pH 变化趋势,发现其规律;
规定的学生必做实验,人教版教材设置的“方法导引” 找到“溶液 pH 的突变及指示剂颜色变化”是反应已完
栏目,以便从实验中提炼更上位的“定量分析”的思想 全的判据( 宏观) ,得出反应达到终点的推理,至此获得
和方法。 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待测液的物质的量
+ -
水溶液中酸碱反应本质 H + OH  H2 O 是学生 浓度。
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认识基础。需要引导学生思考: 从学科素养发展功能上来看: 一是可以实现知识
需要测定什么量? 实验已知量是什么? 理解宏观现象 的迁移。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学生初步建立起处理定
要观察什么? 如何观察? 揭示化学反应体系内离子浓 量实验问题的思维模型,并迁移到氧化还原滴定,从溶

95 2022 年第 8 期
教学参考 问题讨论

液浓度测定拓宽到物质中元素、离子等成分含量的测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
定; 二是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能用数据、图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什么元素”“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
表、符号等描述实验证据并据此进行分析推理形成结 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
论 4 - 3”,这是学业质量评价“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 这两个问题,并没有数据显示,但隐含了定量分析推理
养水平的最高等级。 的过程。前一个问题是研究有机物分子组成时的一个
经典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模型是质量守恒定律。根据
3 促进学生定量意识形成避免认识偏差的两点 产物判断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还可能含有
建议 氧元素。后一个问题,学生很自然得出“只有钠元素一
3.1 设计“元认知知识 ”学习策略促进定量意 定存在”的错误结论,之所以会丢失氧元素,可能原因
识的形成 有: 一是受前一问题的负迁移; 二是学生缺乏从“量”
定量类化学概念是定性概念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的视角分析事物变化的直觉思维( 物质定组成观念) ,
其形成是以学生对其研究对象有一定感性认识的积累 即定量意识的缺失。为改变这种状况,通常在问题一
为基础的。 之后,及时进行教学跟进,见表 1。

表1 判断有机物是否含有氧元素的教学跟进方法

方 法 1 方 法 2

完全燃烧某有机物 0.70 g,生成 2.20 g CO 2 和 0.90 g H2 O,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设计实验


活动方式
判断该有机物是否含氧元素? 方案,探究该有机物是否含氧元素?

知识分类 ① 程序性知识 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的教学是一种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的知
“怎么计算和判断”的知识,形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
学习特点 识。教师给予一定的任务情境,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
后做什么的步骤。
加工。

注: ① 安德森知识分类理论。

常态教学中常用方法 1 进行跟进,但教学效果甚 从定性感知走向定量描述,从元认知出发促进学生形


微,这是为 什 么 呢? 笔 者 认 为,方 法 1 的 设 计 是 按 照 成自动化的“量化”思维习惯。
“程序性知识”进行教学,学生没有形成元认知。方法 2 3.2 建构相互联系的“三重表征 ”思维模型促
按照元认知知识进行教学,基于课程目标“能解释证据 进定量思维的发展
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 随着化学知识内容的深入,容易出现将化学方程
找证据的途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需要测量 式等同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将所有反应都当作基元反
哪些数据、如何测量等问题。充分利用实验方案所呈 应处理的认识误区。为此,将知识进行结构化方式的
[4]
现的有关“量”的证据,提升学生对于“量”的敏感性 。 认识,如图 3 所示。

图3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问题的结构化认识

化学教学 96
教学参考 问题讨论

以热化学方程式的符号表征为中介,
把宏观的放热、
吸热现象与微观世界的微粒运动联系起来,即化学键的 参考文献:
断裂、
生成是化学反应中的焓变的本质原因,
通过数据分
析,
实现三重表征的意义建构。但热力学研究不涉及时 [1 ] 王伟.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武

间,
即不涉及速率及反应机理。对比化学反应的焓变与 汉: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反应进程中能量变化图之间的本质区别,建立起化学反
( 2017 年版)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应是有“历程”的认识,以反应历程图作为认知模型,几
[3 ] 王磊,魏锐. 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高中化学课程内
个基元反应就包含几个“能峰”,“峰”的高低表示活化能
容和学业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解
的大小,
从而建立起“活化能”概念、活化能数据仅对基
读[J]. 化学教育,2018,( 9) : 48.
[5]
元反应具有物理意义的认识 ,
避免产生认识误区。 [4 ] 薛青峰. 在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定量观建构的实践与
总之,从培养“量”的意识到发展“量”的思维,这样 思考[J]. 化学教学,2020,( 9) : 60.
形成的“定量观”是对学科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的本原 [5 ] 吴星. 中学化学学科理解疑难问题解析[M]. 上海: 上

性认识,具有超越课堂时空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 海教育出版社,2020.


( 上接第 88 页)

价进行充分的设计、审慎的实施非常重要,需尽力将评 法的认识、理解与信念的重任,如果将实验考试方式与
价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课程学习方法割裂开来,考试也就失去了促进学生学
五是以学生为中心。实验考试的设计与过程须关 习的巨大功能。正因为如此,改变实验教学与考试的
注学生的真实学习,需超越学科领域的实验操作技能, 思维模式以及开发新的评价工具以支持这种改变,是
将更宽泛的学科素养包含在内,如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目前普通高中实验考试进一步改革的关键。
能力、学习参与度等。
新西兰的高中科学实践能力考查在这方面进行了 参考文献:
一些尝试,他们要求学生在开放式的探究活动中解决
相应的研究问题。以化学考查为例,考试组织者设计 [1 ]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DB /

了这样的考查任务: 研究在不同条件下游泳池水中次 OL]( 2019 11 30) http: / / www. gov. cn / xinwen /2019-11 /30 /
content_5457115.htm.
氯酸钠的浓度( 如紫外线照射、pH 或不同浓度的氯稳
[2 ] 省教育厅关于全省普通高中艺术( 音乐、美术) 、体育与
定剂) ,完成考查任务的时间大约为两到三周的课堂学
健康、通用技术、理科实验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DB / OL]
习时间。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 2020 06 02) http: / / www.xinghua.gov.cn / art /2020 /6 /2 / art_
以及他们提交的研究报告进行评分,教育行政部门负
49674_2760508.html.
责对评价结果进行核查与审定。应该说,这一考试设 [3 ] 王峰.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
计关注了化学学科学习的关键技能,创新了考试的内 径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0: 16.
容与方式,一定程度上兼顾了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平衡, [4 ] NCCA / HEA. ( 2011 ) . From Transaction to Transition:
值得实验考试设计者研究与借鉴。 Outcomes of the Conference on the Transition from Second to
Third-Level Education in Ireland. In Transition from Second to
Third Level Education in Ireland [R]. Retrieved from http: / /
4 结语
www.transition.ie / files / HEA_NCCA_Transitions.pdf.
评价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评价方法、评价任务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以及提供评价报告的方式,都在向学校和学生传递着
(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能够反映学生 [6 ] Wiliam D.. Education: The meanings and consequences of
的学习状况,也体现了学科学习的特点与性质。实验 educational assessments [J]. Critical Quarterly,2000,42 ( 1) :
考试承担着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方 105 ~ 127.

97 2022 年第 8 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