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1

王陽明涉及佛教思想的言論探討

林維明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博士生

摘要

王陽明(1472-1529)
,他的本名是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明代著
名的哲學家、軍事家、及教育家,也是一位可與儒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比美的
學者。他是文武全才,由於曾築室於紹興市郊會稽山陽明洞天,所以自稱為陽明
山人,故世稱為王陽明。他三十七歲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時,提出「知行合
一,致良知學說」,因此奠定心靈覺悟的基礎。

在他的言論中,曾嘆悔錯用二十年於佛、道之學,但又說儒、佛、老、莊皆
吾所用。而且在文章內容上,有一些是佛、道的思想與術語。除非讀者已熟悉,
則對其言論很難理解。王陽明在批評佛、道時,有時以佛、道並稱,或是直接排
斥佛教及道教,或隱含融攝佛教及道教,但不明講。其論點是否正確?值得討論,
是為本文的問題意識與研究動機。

本文僅就王陽明與佛教思想的交涉加以探討。而本文的重要性是經由本文的
釐清、可回歸實相。儒家與佛教,道教應持平等心對話,如同自然界的百花齊放
與爭艷一樣,適宜使用者共享或選用。

本文可能的結構安排是:一、前言 概述撰述本文的問題意識、研究架構及
研究目的;二、王陽明批評佛、道並稱的言論探討 係為站隱其在儒家的立場而
加以批評的;三、王陽明思想融攝佛教的義理探討 包括明覺自然、無所住、無
善無惡、萬物一體、破生死、省察克治及體認真己等七個主題;四、結論 總括
本文的論述。

本文的預期成果的是在「王陽明思想融攝佛教的義理探討」中,可以發現其
明覺自然、無所往、無善無惡、萬物一體、破生死、省察克治及體認真已等七個
主題皆與佛教義理如入不二法門、明心見性、佛性、諸法無我、生死即涅槃、四
正斷(或稱四正勤)及本妙真心(或稱如來藏)相應。因此經由本文的剖析,可
以很清楚的了解,王陽明的學問是融攝佛教的義理。若是其思想去掉上列七事,
則其光芒不再。故不可忽略佛教對陽明學的影響。

關鍵詞:儒家、佛教、王陽明、良知、如來藏

1
一、前言

在《王陽明全集》中有涉及佛、道二教的批評,筆者曾撰述一文「王陽明的
儒道交涉探討」。本文擬就王陽明與佛教的交涉加以探討。王陽明在批評佛、道
時,有時以佛道並稱、或是直接排斥佛教之言,或隱含融攝佛教,但不明講。其
論點是否正確?值得討論,是為本文的問題意識與研究動機。

本文的研究進路是一、前言 概述撰述本文的問題意識、研究架構及研究目
的;二、王陽明批評佛、道並稱的言論探討 係為站隱其在儒家的立場而加以批
評的;三、王陽明思想融攝佛教的義理 包括覺明自然、無所住、無善無惡、萬
物一體、破生死、省察克治及體認真己等七個主題。四、結論 總括本研究的論
述。

王陽明對佛教的觀點有學者認為是排斥的 1、融攝的 2 或是三教混合觀念的形


成 3 ,站在學術的立場,不可唯我獨尊、排除異己。能夠如自然界的百花齊放,
是筆者撰述本文的目的。對王陽明在佛教上的誤解,筆者將引用佛教經典作反
証,以利釐清其異見。

二、王陽明批評佛、道並稱的言論探討

在本節中,筆者列出會通佛道之論、嘆悔錯用二氏之學三十年、曾發揮二氏
與儒門相通之處、及二氏自私其身,共四項。加以探討如下:

(一)會通佛、道之論 王陽明主張「儒、佛、老、莊皆吾之用」4,他認為儒、
釋、道三教之間的本體相同,差異不在本體而在功夫,這是依據三教合一
的理論,僅選擇一段他與弟子王嘉秀的對話文章 5 ,其重要性是王陽明會

1
賈豐臻《陽明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頁 88-92。
2
熊貴平, 《
《王陽明佛教觀》研究:
「同異」與「是非之辨」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頁 9。
3
王守仁撰《王陽明全集》吳光等編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其中,吳光編校序言,
頁 31。雖然柳存仁,〈王陽明與道教〉及《王陽明與佛道二教》,《和風堂文集》,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頁 847-931,1997 以及 Liu Ts’un-yen (translated) “Taoist Self-Cultivation in Ming
Thought” in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ed. W. T. deBa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uity
Press, 1968, pp.291-330 中有些論述,但是值得再進一步加以探討。
4
「儒、佛、老、莊,皆吾所用」語出《三學堂記》(全集,頁 1059)。熊貴平對此語句以佛教
的「不二」和「無住」的佛教思維方式,引用到王學中作了得詳細闡釋(參見前揭書,頁 252-277)

5
王守仁,前揭書,頁 16-17。

2
通佛道的「和而不同的精神」,立基於儒釋道無求其同異,但求其是而學
作為詮釋。其經文如云:

王嘉秀 6 問:
「佛以出離生死,誘人入道;仙以長生久視 7,誘人入道。
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究其極至,亦是見得聖人上一截,然非入道正路。
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貢,有由傳奉 8 ,一般做到大官,畢竟非入仕正
路,君子不由也。仙、佛到極處,與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遺了下一
截 9 ,終不似聖人之全。然其上一截同者,不可誣也。後世儒者,又只得
聖人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為記誦、詞章、功利、訓詁 10 ,亦卒不免為
異端。是四家者,終身勞苦,於身心無分毫益。視彼仙、佛之徒,清心寡
欲,超然於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今學者不必先排仙、佛,且當
『聖人之學明,則仙、佛自泯』11。不然,則此之所學,
篤志為聖人之學。
恐彼或有不屑。而反欲其俯就,不亦難乎!鄙見如此,先生以為何如?」

先生曰:
「所論大略亦是。但謂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見偏了如此。
若論聖人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
『一陰一陽之謂道』。但,
『仁者見之,便謂之仁、智者見之,便謂之智,
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 12 矣。』仁、智豈可不謂之道。但見得
偏了,便有弊病。」

蓍 13 固是易,龜 14 亦是易 15 。

6
王嘉秀:字實夫,王陽明的學生,好談佛、道。
7
長生久視:指長生不老。語出《老子》第五十九章:「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
長生久視之道。引文中視作立解,長生久立即不死之意。
8
科:科舉考試取士。貢:由鄉伸薦舉優良生員入仕。傳奉:不經由吏部,靠拉攏宮廷關係做
官。
9
上一截:指上達。下一截:指下學。上一截是談性與道的修養功夫,而下一截,則是講治國
平天下的實務。出自《論語‧憲問第十四》。
《四書蕅益解》頁 389 補註:
「今人離下學而高談
上達,譬如無翅,妄擬騰空」
(台中:中台禪寺,2015)
;又錢穆著《論語新解》,頁 401 指出:
「此句,說上達達於道,下達達於器,如為農工商賈」 ,下學是指學習一般技術,而上達是透
徹了解高深的道理,兩者均需貫通之意。
10
訓詁:解釋古代的語言文句。
11
本句「聖人之學明,則仙、佛自泯」。熊貴平在《王陽明佛教觀研究一同異與是非之辨》,北
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頁 228 將它定義為本篇文章的主題。然而筆者認為不合乎
王陽明觀點,故筆者加以更正為「無求三學之相異,但求其道同而學」為題。
12
鮮、少。語見《中庸》第四章:子曰: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
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質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意思是人
沒有不飲食的,但很少能真正知道滋味啊。
13
蓍,一種草。其莖,古代常用蓍筮以五十蓍竹計其數來占卜吉凶,以數為本。
14
龜,用龜甲裂紋卜卦是燒龜殼而觀其象,故以象為依據。

3
王嘉秀本身亦好談佛道,故對佛道之學未作嚴厲的批評,為以其「有
了上一截,遺了下一截」作為研討,此處所謂「上一截」
,大概是指思想
修養方面;而「下一截」則是指人事活動與事功。王嘉秀批評佛教「有了
上一截,遺了下一截」的觀點不正確。例如印順法師在《佛在人間》中指
出釋尊的出家,才是真正地走入人間。如云:
「釋尊為迦毗羅的王子,陷
在五欲享受的重圍中,這不是尊榮 16 幸福,在釋尊悲智的意境上,這是人
生的大不幸,是悲哀。他離開王宮,完成最高的犧牲,即棄世,才真正的
走入人間。自然屬於自然,一切還於一切;在自我私有的占領形態下,能
有圓滿的真理與自由嗎?這種精神,貫串在一切中。在釋尊教化弟子時
代,雖受到弟子們的推尊敬禮;但釋尊說:「我不攝受眾」 17 ,不願以統
攝者自居,是佛陀正覺緣起正法完滿的實踐,他服事病比丘洗滌 18;給盲
比丘袵 19 針 20 ;向小比丘懺摩 21 ,他不再單是王公在宰官與政客學者的朋
友,他是一切人的安慰者,誠摯的勸戒教誨者。釋尊的弟子,有王公、大
臣、后妃,也有屠戶、妓女、土匪和奴隸,有讀遍四吠陀與十八大經的名
學者,也有三個月讀不熟一偈的獃子 22 ,有威儀庠序 23 的耆年大德,也有
嬉笑跳躍的童子。他的足跡踏遍了恆河兩岸,您說他出家是消極、棄離人
間嗎?釋尊為了真理與自由,忍受一切衣食上的淡泊,但他以法悅心,怡
然自得。他受到教敵的毀謗、毒害,但他還是那樣慈悲無畏,到底在恬靜
中勝過了一切。在入滅的時候,他還在教化須跋陀羅 24,諄諄的教誨他的
弟子。他為著什麼?拋棄人間嗎?把那些稱孤道寡 25 的統治者更消極嗎?
一切屬於一切,唯有為眾生,特別是人類的痛苦,為人類的真理與自由,

15
本句隱喻儒、釋、道三學都是「道」的功用。沒有區別的,這是一種生活語言中的隱喻,參
見葉子南《認知隱喻與翻譯實用教程》,台北:書林出版公司,2014,頁 16-20。
16
尊榮:指尊貴榮耀。
17
語出《長阿含經.卷 2 遊行經》
(《大正藏》冊 1(以下簡稱 T.1)15a26-b1)。
18
語出《法句譬喻經.卷 2,18 刀仗品》
(T.4,591b9-c16)及《大智度論》卷 8(T.25,119c16-120a5)

19
袵 同「袵」
,是扣合、整理。
20
袵針是穿針,出自《大智度論》卷 10(T.25,129a4-21)

21
懺摩 比丘在大比丘面前禮大比丘說出所犯罪名,語出《雜阿含經》
(T.2,330a8-26)或《別
譯雜阿含經》(T.2,457a29-c28)

22
獃子 愚笨者。語出《增一阿含經》(T.2,601a22-c1)
23
庠序 「庠」通「詳」。庠序:安詳肅穆。
24
《雜阿含經》
(T.2,253c24-254c1);
《大般涅槃經》
(T.1,203b24-204b26)。
25
稱孤道寡 謂以帝王自居。

4
為使人類向上,此外更不為自己,沒有自己。在這人類所知的歷史中,有
比釋尊更在人間的嗎?」26 是故佛教的出家師父之所以捨棄家庭是為了能
更專心精進修持,進而積極入世,所以王嘉秀亦言:「仙佛到極處,與儒
者略同」。可見他不同意當時排斥佛、道者曾就社會制度及國家經濟收入
層面上加以攻擊佛、道。

(二) 嘆悔錯用二氏之學三十年 王陽明早年曾潛心於佛、道之學,但自龍場


「悟道」後,便全心全意的轉向儒學,其心學實受惠於二氏之學,但他絕
口不提,甚至禁止弟子研習,很顯然的這是受到傳統儒家門戶之見的影
響。如《傳習錄》云:

蕭惠好仙釋,先生警之曰:「吾亦自幼篤志二氏。自謂既有所得,謂
儒者為不足學。其後居夷三載 27,見得聖人之學,若是其簡易廣大,始自
嘆悔錯用了三十年氣力 28。大抵二氏之學,其妙與聖人只有毫釐之間。汝
今所學,乃其土苴 29,輒自信自好若此,真鴟鴞竊腐鼠 30 耳」
。惠請問二氏
之妙,先生曰:「向汝說聖人之學簡易廣大,汝卻不問我悟的,只問我悔
的」 「汝今只是了人事問 31 ,待汝辨個
。惠慚謝請。問聖人之學。先生曰:
真要求為聖人的心,才與汝說」 「已與汝一句 32 道盡
。惠再三請,先生曰:
33
,汝尚自不會!」

26
印順《佛在人間》
,台北:正聞出版社,1971,頁 11-12。
27
居夷三載 指陽明被謫貴州龍場驛站為驛丞三年(正德三年至五年,1908-1910)
,龍場在貴州
西北萬山叢棘中,居民尚未開化。陽明教築土,架木以居,故稱夷。
28
錯用了三十年氣力 陽明十七歲(弘治元年 1488)始與道士談養生,三十七歲(正德三年 1508)
龍場悟道、明聖人之學簡易廣大,實為二十年,錢德拱撰《年譜》正德九年(1514)五月謂:
王嘉秀、蕭惠好談仙佛,先生嘗警之曰:「吾幼時求經學不得,亦嘗篤志二氏。其后居夷三載,
始見聖人端緒,悔錯用功二十年。」(王守仁,前揭書,頁 1014)所以陽明習佛、道,應以《年
譜》所云「二十年」為是。
29
土苴:士塊和枯草,喻糟粕。
30
鴟鴞竊腐鼠 語意自《莊子.秋水》意思是得至了糟粕(賤物)
,而沾沾自喜,自以為得寶物。
如云:「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31
了人事問 為應酬而問。出於敷衍,而非誠心。
32
一句 指為「聖人的心」

33
一句道盡 指領悟明白,一句話就講盡了。如《傅習錄》下,陽明云:「無善無不善,性原是
如此,悟得及時,只此一句 便盡」
(王守仁,前揭書,頁 94)
。告子的人性論主張人性本無善
無惡之分(見《孟子.告子上》第二章),此與佛教的「諸法空相」及老子的「有無相生」都
是相通的,王陽明後來的「無善無惡是心之體」的四句教也是如此主張。

5
此篇文章的「一句道盡」。如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因聽人誦《金剛
經》
,聽到「應無所住而起心」一句話而悟道。
「心無所住」那心不被六塵
34
所染,具有清淨心是不執取法(一切外境),是空。而「生其心」是不
取非法,是有。所謂真正的清淨心就是隨境來則應,過去不留。所以「應
無所住而生起心」就是空不離有。正是《心經》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
異色」35 。
「空」在「有」中顯現,即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著空
有兩邊,心空而寂是「止」,生其心,心朗而照謂「觀」止觀雙運;與如
實空及如實不空的本性相應。所以不能說「一句道盡」非受佛教的影響。

(三)曾發揮二氏與儒門相通之處 王陽明在嘉靖五年(1526)
《答皺謙之書(四)》
曾發揮二氏與儒門相通之處如云:

道一而已,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釋氏之所以為釋,老
氏之所以為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皆是道也,寧有二乎? 36

柳存仁指出王陽明此處所論「道為百姓日用而不知」之言,後來啟發
泰州王艮一派的風氣。 37

而在《別湛甘泉序》更說:

今世學者,皆知宗孔孟,賤楊墨 38 擯釋老 39,……聖人不得而見之矣,…


其能有若老氏之清淨自守,釋氏之究心性命者乎?……居今之時,而有學
仁義,求性命,外記誦辭章而不為者,雖其陷于楊墨老釋之偏,吾猶且以
為賢,彼其心猶求以自得也,夫求以自得,而後可與之言學聖人之道。某
幼不向學,陷溺於邪僻者二十年而始究心於老釋,賴天之靈,因有所覺,
始乃沿周、程之說而若有得焉 40 。」

34
六塵 塵是染污義,以能染污情識故謂塵,六塵是指色、聲、香、味、觸性的六境。
35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換句話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厚觀法師在《成佛之道講義》
的附錄B,曾就此主題作很詳細的剖析,參見竹北:印順文教基金會,2007,頁 351-364。
36
王守仁,前揭書,頁 173-174。
37
柳存仁,
《和風堂文集(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 895。
38
《孟子.滕文公下》第九章:
「楊氏(楊朱,約前四四○至前三六○)為我,是無君也。墨氏
(墨翟,約前四六八至前三七六)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39
韓愈(七六八至八二四)因先居昌黎,故稱韓昌黎,排斥佛老,其語:「佛老之書甚於楊墨」
出自《韓昌黎全集》卷十八。
40
王守仁,前揭書,頁 195。

6
從引文發現,王陽明並不排斥佛、道。而在正德十五年(1520)正月,
陽明避居九華山,曾作《書汪進之太極嚴二首》詩,如云:「一瞧誰將混
沌開?千年樣子道州來。須知太極原無極,始言心非明鏡台。始信心非明
鏡台,須知明鏡亦塵埃,人人有個圓圈 41 在,莫向蒲團坐死灰 42 。」

引文中「太極原無極」及「明鏡亦塵埃」出自道教與禪宗,可見陽明
受佛道思想的感染。

(四)二氏自私其身 《年譜》載嘉靖二年(1523)十一月,陽明渡錢塘江至蕭
山,張元沖在舟中問二氏,陽明云:

對佛、老的評論,參見王陽明說:「“聖人盡性至命,何物不具,何
待兼取。二氏之用,皆我之用,即吾盡性至命中完養此身,謂之仙;即吾
盡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謂之佛。但後世儒者不見聖學之全,故與二氏成二
見耳。譬之廳堂三間共爲一廳,儒者不知皆吾所用,見佛氏,則割左邊一
間與之;見老氏,則割右邊一間與之;而己則自處中間,皆舉一而廢百也。
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吾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
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43 筆者認為陽明所言:「二氏自私其身」有誤。
老子主張自然、無為,是「常道、常名」(第一章),也是「天道無親」,
表示:
「天道無偏私」
。因此,認為道教是「自私其身」是誤解。而佛教的
中心思想是「性空」
、「諸法無我」
,以利益眾生為其行為目標,故不是「自
私其身」的。所以王陽明雖然尊重佛道,但仍以儒教為貴。

從本節所論述「王陽明批評佛道並稱的言論探討」,可以發現王陽明
對佛、道二氏的見解,雖未全承認亦未積極的否定。可能是迫於當時的學
術界反對佛、道仍居多,為顧及能站穩他在儒家的學術地位之故,而所作
的權宜之策。

三、王陽明思想融攝佛教的義理

41
圓圈 代表本體,道、釋兩家皆常用。如:趙宜真《靈寶歸空訣》,後序云:「生死無常本不
干,只因貪著致多端。歸空有法原非法,日向東西一樣團」
。(《中華道藏》第三十一冊,頁 618。)
42
王守仁,前揭書,頁 639。
43
錄自《年譜》正德十六年正月或王守仁,前揭書,卷 35,年譜三,頁 1059。

7
湛若水 44 作《陽明先生墓誌銘》謂:
「變化屢遷,逃仙逃禪,一度至道」45 。
然而王陽明之學問融攝佛教的義理很多,其中重要的如明覺自然、無所住、無善
無惡、萬物一體、破生死、省察克治及體認真己等七件。此七件主題皆佛教義理,
王陽明思想中若去此七件,則不但他的思想光芒不再,其體系亦將受影響。陽明
於壬午(嘉靖元年,1523)
《答徐成之》第二書云:
「覺悟之說,雖有同於釋氏,
然釋氏之說亦自同於吾儒而不害其為異者,惟在於幾微毫息之間而已,亦何必諱
於其同,而遂不敢以言,狃于其異,而遂不以察之乎?」 46

由此引文可知,王陽明亦自知其在龍場悟道可能得自佛教,所以就上列七件
主題,分別引用王陽明《傳習錄》的論述,加以詮釋如下:

(一)陽明論「明覺自然」義 如《傳習錄》中《答聶文蔚》第二書曰:「良
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現處,只是一個真誠惻怛 47 便是他本體 48 」
。王
陽明主張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是「至誠」的心,而「致良知」是恢復至誠
的心。這顆心是真誠關切的心,從事奉父母的良知擴充運用至「本體明覺
的自然性」的普遍性及永恆性。而在《傳習錄》中《答陸原靜》言:
「『照
心非動』者,以其發于本體明覺之自然,而未嘗有所動也。有所動,即妄
矣。『妄心亦照』 49 者,以其本體明覺之自然者,未嘗不在於其中,但有
所動耳。無所動則照矣。無妄無照,非以妄為照,以照為妄也。照心為照,
妄心為妄,是猶有妄有照也,有妄有照,則猶貳也,貳則息矣。無妄無照
則不貳,不貳則不息 50 矣 51 」

44
湛若水 號甘泉,1466-1560,字元明,廣東增城人,從學于陳白沙(名獻章,1428-1500)入
試選庶吉士,在北京與陽明定交,誓言共倡經學。
45
王守仁,前揭書,頁 1152。
46
同上注,頁 666-667。
47
惻怛:憂傷愁苦,即指真正關切之意。
48
王守仁,前揭書,頁 74。
49
照心非動,妄心亦照 照心中含妄心,是因有活動,所以在妄心中包含了照心。由於良知一
直存在,照心與妄心只是一個心,
「無照無妄」之心即心之本體,即是無善無惡的心,那麼「有
照有妄」豈非即是「有善有惡」的意之動嗎?將心一分為二,良知被無明遮蔽,而「至誠」
消失;必須要「致良知」的工夫去作為善去惡的功夫,才能使良知恢復「至誠」的不息狀態。
50
不貳則不息 妄是妄心,照是覺明,心一也,照心無明即是妄心。然而,本體之明未曾息,
故曰:妄心亦照,中庸「生物不測」
,此改為「不息」取大意。不貳則不息,是佛教所言真妄
不貳,照心固照,妄心亦照,而此真心常在,固謂不息。
51
王守仁,前揭書,頁 57。

8
在引文中,王陽明說「無妄無照則不貳」,如同佛教《維摩詰經》所
言:「生死涅槃為不二,若見生死性無縛無解,不生不滅,如是解者是入
不二法門」 52 ,而《六祖壇經》云:「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
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佛報身」53 ,所以王陽明的「明
覺自然」之義應受佛教之影響。

(二)陽明論「無所往」義 如《傳習錄》云:「無所往而生其心 54 佛氏曾有是


言,未為非也,明鏡之應物 55,研者妍,媸則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
心處。姸者妍,媸者媸,一過而不留,即是無所住處」 56 。「無所住」其
意思是說,就像每一個人用鏡子照自己,美醜自顯,一過而不留痕跡,那
麼明鏡的比喻和明心的重要性如何?《傳習錄》又云:
「聖人之心如明鏡,
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只怕鏡不明,不怕物來不能照,
講求事變,亦是照時事,然學者卻預先有個明的功夫」。 57 引文在闡釋明
「心」的重要性,只要「心」清淨,自然能「隨感而應,無物不照」。鏡
中觀花,所見皆為幻象,但明心卻是觀實相,就如同惠能所說的「菩提本
無事,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58 ,在敦煌本另有一偈:
「身為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明鏡本清境,何處染塵埃?」59 ,即是明心
見性的功夫,因此「無所住」義,不能不說受到禪宗思想影響的具體表現。

(三)陽明論「無善無惡」義 在《傳習錄》有討論到「無善無惡」的言論,
例如薛侃問去花間草,陽明就提出「無善無惡者,理之靜」60 表示無善無

52
《維摩詰所說經》
,《大正藏》T.14,551a7-9。
53
《六祖壇經》
,《大正藏》T.48,354c10-12。
54
無所住而生其心 語自《金剛經》第十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大正藏》T.8,749c22-23)
此句有二個重點,無所住是不著相,生其心是生起清淨心。即以無所得心而行六度萬行,其
內心永保清淨,絕不退轉。
55
明鏡之應物 如《六祖壇經》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T.48,348b24-25)王陽明常用之。如辛未正德六年(1511)《答黃宗賢應原忠》云:「若常
人之心,如斑垢駁雜之鏡,須痛加刮磨一番,盡去其駁蝕,然後纖塵即見,纔拂便去,亦自
不消費力,到此已是識得仁體矣。若駁雜未去,其間故自有一點明處塵埃之落,固亦具得,
亦才纔拂便去。至於堆積於駁蝕之上,終弗之能見也」 (王守仁,前揭書,頁 126),而在辛巳
正得十六年(1521)平宸濠後居越時,有《夜坐》一首詩,云:「千聖本無心外訣,《六經》
須拂鏡中塵」 (同前書,頁 650) ,是因為鏡本無住而應物,又須勤拭,故陽明屢次談及。
56
王守仁,前揭書,頁 61。
57
同上注,頁 11。
58
《六祖壇經》
《大正藏》T.48,349a7-8。
59
蔡銘宗《六祖壇經闡微》台北:黃彩霞出版,2006,頁 57-58。
60
王守仁,前揭書,頁 26。

9
惡是處在天理的靜態,薛侃知此是佛教語,故問與佛教之區別所在,陽明
則回答:「佛氏著在無善無惡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 61 。其
意思如同上一節所述「有了上一截,遺了下一截」之說。而在答黃以方問:
「何以先生嘗謂善惡只是一物」?陽明說:「善惡皆天理,謂之惡者,本
非惡,但于本性上過與不及之間」
。謂就本性上而言,無善惡之分別。如
《六祖壇經》言:「一者善,二者不善,……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
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62 。陽明在答陸原靜,亦答:「不思善,不思
惡時認本來面目 63,此佛氏為未識本來面目者設此方便。本來面目即吾聖
門所謂良知,……隨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及佛氏之常惺惺 64 ,亦是常存
他本來面目耳」65 。而陽明攻擊佛教說:「但佛氏有個自私自利知心,所
以便有不同耳,今欲善惡不思,而心之良知清淨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
將迎意必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惡時用致知之功,則已涉於思善之
患」。此時陸原靜言:「今澄欲求寧靜,愈不寧靜,欲念無生,則念愈生,
如之何而能使此心前念易滅,後念不生,良知獨顯,而與造物者遊乎?」
而陽明答曰:「欲求寧靜,欲念無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將迎意必之病,
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寧靜,良知只是一個良知而善惡自辨,更有何善何惡可
思?良知之體,本自寧靜,今卻又添一個寧靜。本自生生,今卻又添一個
欲無生,非獨聖門致知之功不如此,雖佛氏之學亦未如此將迎意必也,只
是一念良知,徹頭徹尾無始無終,即是前念不滅,後念不生,是佛氏所謂
斷滅種性 66 入於槁木死灰 67 之謂矣」 68 。文中「徹頭徹尾,無始無終即是

61
同上注。
62
《六祖壇經》T.48,349c25-28
63
「不思善不思惡」 句出《六祖壇經.行由品》 :
『惠能遂出,盤坐石上,惠明作禮云: 「望行
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即為法而來,可屏息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
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T48,349B54-26)

實際上這是概括一切思維活動的相對概念,這時刻那一個才是你的本來面目,就是後來禪宗
「參話頭」的由來。
64
常惺惺 惺:靜中不昧,惺惺:了慧。語出《明覺禪師語錄》卷三:「玄沙問僧:近離甚處?
云:瑞崖。沙云:瑞崖何言句?僧云:常換主人翁,自云諾惺惺者,他後莫受人瞞」(《大
正藏》T.47.690c3-5)。
65
王守仁,前揭書,頁 58。
66
斷滅種性 意為使心靈處於死寂狀態,其後果是不能悟入唯識 語出《成唯識論》卷九:何
謂大乘二種種性? 一、本性住種性 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
性 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薰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性,方能漸次悟入唯識(《大
正藏》T31.48b6-11)。而「斷滅見」是說諸法因果各別,故非為常,因果相續故非為斷,撥
無此因果相續之理謂之斷滅之見,即斷見。
67
槁木死灰 出《莊子.齊物 論第二》云:「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
乎」?

10
前念不滅,後念不生」,陳榮捷引但衡今言:「此意思是神會(670-762)
所謂佛性,惠能(638-713)所謂把茅蓋頭 69 ,猶是知解宗門面語」70 。柳
存仁認為「陽明所答前念不滅,後念不生,看似與佛家所謂不生不滅相同,
但佛家的不生不滅並非指修養之事,而陸澄所問 前念易滅,後念不生
是一種哲學上的寧靜境界,陽明並未回答陸澄所問,而只是強辯」71 。筆
者以為修持中所謂「前念易滅,後念不生」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僅是一種
感覺中的心情清淨的境界,如《大智度論》所言般舟三昧 72 。如云:「佛
以般若為母,般舟三昧為父,三昧能攝持亂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觀諸
法實相」73 。所以有滅者,即:「如所言,諸法實相,無有滅者,有人憶
想分別,取諸法相,壞實法相,用二法說,是故有滅實相法中,無有滅也
74
」。然此與前境不同的實法相,其境界甚高,如云:「畢竟空如虛空,
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75 ,也就是如云:「無生名為涅槃,以涅槃不生
不滅故,涅槃者末後,究竟不能更生」76 ,所謂大乘菩薩不入涅槃,就是
不入此境。上述陸原靜所問「前念易滅,後念不生」與陽明所答「前念不
滅,後念不生」顯然有別。陽明云:「本自生生,今卻又添一個欲無生」
所指的就是實相法,而「前念不滅,後念不生」即佛教的空生滅相,然而
陸原靜的問題「前念易滅,後念不生」就如同去除貪嗔痴三念的有關修養
功夫,尚不觸及佛性的本體論,故兩者是有區別的。

陽明在《傳習錄》中曾言:「知來本無知,覺來本無覺,然不知則遂
淪埋 77 」78 引文中的「淪埋」如同陽明所言:
「佛氏所謂斷滅種性,入於槁

68
王守仁,前揭書,頁 58-59。
69
《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云:「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
會出,曰:「是諸佛之本原,神會之佛性」。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
汝回去有把茅蓋頭,也只成知解宗徒」。(T48.359b29-c4)意思是此物原無名字,汝卻稱本源
佛性。日後你若有茅蓬存身,不再精進修持,僅能是一位咬文嚼字,偏重知解末節者。
70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 修正版,頁 229。
71
柳存仁,前揭書,頁 903-904。
72
般舟三昧 又叫佛立三昧,即行者於九十日不間斷,常念阿彌陀佛,不休息,則諸佛隨即現
前。
73
《大智度論》卷 34,T.25,314a22-25。
74
同上注,頁 313a15-17。
75
同上注,頁 292b24。
76
同上注,頁 303a20-21。
77
然不知則遂淪埋 「良知」人人本具,「致知」亦為古仙人道。然而若不去知覺,則在不知
不覺的狀態下,「良知」就隨時會被淪陷埋設掉。

11
木死灰之謂矣」。假若王陽明的心學重在不思善不思惡,認本來面目,則
一剎那的斷滅種性,正是本來面目的我空法空的境界,然而佛教或儒家了
悟此意境,並不提倡斷滅種性,陽明想借用佛教的意境莊嚴儒門,此點也
可在嚴灘問答 79 中得知,如云:『汝中(王龍溪)學佛家實相幻相之說 80 ,
先生曰:「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汝中
曰:「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是本體上說功夫,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
幻是功夫上說本體」先生然其言,洪于是時尚未了達,數年用功,始信功
夫本體合一,但先生是時因問偶談,若吾儒指點人處,不必借此立言耳」
81
。』 82 。佛教所說的實相是一切法因緣而生是故「性空」,而客觀的世
界都是「幻相」。如《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
電,應作如是觀」83 。陽明借用實相說本體,而幻相說功夫,但是這種說
法很難讓一般人理解;所以教誡弟子不要借此立言。那麼何者是正確的言
論則不可不辨別?概第一句前有心無心是指無自私心。言有「本心」即無
「私心」,故有心、無心皆實,而有「私心」則無「本心」,有心、無心
皆幻。說本體容易落入「無」一邊,故說「無心俱是幻」;而說功夫,則
容易落入「有」一邊,故說「有心俱是幻」。其實佛教的觀點「實相」是
空,而幻相是有或稱為色。《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
空,空即是色」。空與色是一體兩面,無分別的。

(四)陽明的「萬物一體」義 陽明闡釋「天地萬物與人原本是一體」的觀點,
如云:

朱本思 84 問:
「人有虛靈 85,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類,亦有良知否?」
先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

78
王守仁,前揭書,頁 82。
79
嚴灘問答 西漢末年嚴光(子陵)隱居浙江桐廬縣富春江邊的富春山,後人稱此處為嚴子陵
釣台、嚴灘、子陵灘。此條傳習錄記嘉靖六年(1527)與王汝中(畿)、錢德洪之間的問答,
史稱「嚴灘問答」。
80
實相幻相:佛教名詞,實相是指宇宙萬物的實體或本質。即所謂的佛性是永恆不變的,而幻
相則是指宇宙萬物所呈現的表象,現象是虛幻不實的。
81
洪于是時尚未了達……不必借此立言耳 此段是錢德洪所追加的。他說「數年用功,始信功
夫本體合一」。表示從天泉證道到嚴灘問答,本體與功夫是核心問題,他相信兩者應當合一,
可見其所加此段的重要性。
82
王守仁,前揭書,頁 101。
83
《金剛經》T.8,757a7-8。
84
朱本思:名得之,字本思,號近齋,江蘇靖江人,王陽明學生。
85
虛靈,指心,即人的頭腦。古人不知人的思維器官是大腦,以為是心在思維。

12
以為草木瓦石矣。豈為草木瓦石為然。天地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天地矣。
概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風雨露雷
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只一體……故能相通耳」 86 。

引文主要再反映陽明「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人的存在價值判斷天地
萬物的價值,重點是人心良知是天地萬物的精華。人之所以與天地萬物為
一體是因為同此一氣,故能相通耳,即表示他不否定客觀世界的物質性和
實在性。佛教主張天地萬物一切皆具平等性。所以,在《六祖壇經.卷七》
云:「轉第七識為平等性皆智」87,佛教的第七識稱為末那識即執著我見,
當它轉為平等性智時,就是一切無分別,平等心是證諸法平等之理,就是
對一切眾生不起怨親差別之見,等垂憐憫。惠能大師曾說:「平等性智,
心無病 88 」,表示平等性智,能使心無分別病。所以「萬物一體」義是佛
教所追求的境界,即諸法無我。陽明的學說未必承襲佛教,但是佛教的境
界較高,例如《六祖壇經》云:「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頌
曰:「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陸,忍則眾惡無喧。若
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
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
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89。顯示若欲修行,在家亦可。
心平何勞持戒,即是「自他置換」的平等觀,佛教重視宗教修行,而儒家
是站在道德立場,但其基本原則「萬物一體」是一致的。

(五) 陽明的破生死義 他的學說可能受佛教的薰習,故與一般儒書不同,如


云:問:「夭壽不二 90 」,先生曰:「學問功夫,於一切聲利嗜好俱能脫落
殆盡,尚有一種生死念頭毫髪掛帶,便於全體有未融釋 91 處。人於生死念

86
王守仁,前揭書,頁 94。另《大學問》云:「陽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
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憫恤之心焉,是其仁之與草木而為一體也……明明德者,立天地萬物為一
體也……是之謂盡性」」(同上注,頁 798-799),在甲戍正德九年(1514)《書王嘉秀請益
卷》亦言:「仁者以天地為一體,莫非己也,故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古
人所以能見人善,若己有之,見人不善則惻然,若己推而納諸溝中者,亦仁而已矣」(同上
注,頁 229)。而在乙酉嘉靖四年(1525)撰《親民堂記》亦云:「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
體也……元善喟然而嘆曰:大人之學若是其簡易也,吾乃今知天地萬物之一體矣!」(同上
注,頁 212)。
87
《六祖壇經》T.48,356b15。
88
同上註,356b18-19。
89
同上註,T.48,352 b28-c7。
90
夭壽不二《孟子.盡心上》:「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朱熹《孟子集注》
云:知天而不以夭壽二其心,智之盡也;事天而能修身以俟死,仁之至也。二:懷疑、動搖、
夭壽不二,不以壽命之長短而懷疑動搖自己的心。
91
融釋 融會貫通,如釋重擔,心情舒暢。

13
頭,本從生身命根 92 上帶來,故不易去。 若於此處見得破,透得過,此
心全體方是流行無礙,方是盡性至命 93 之學」 94 。

陽明在此引文的意思是為學功夫若完全擺脫名利,但仍有一「貪生怕
死」的念頭存在,即無法與本體融會貫通,人的生死念頭原本來自生命根
源,不易去除,若看破生死,此心才能暢通無碍,才是盡性知命的為學。
而「夭壽不二」即如同生死與涅槃,「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
二之性即是實性……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
妙用恆沙」 95 ,是大乘佛教的見解, 陽明加以引用。

(六)陽明的省察克治功夫

本節所選的一篇是與弟子陸澄的對話,論「為學工夫」96 就是要「省
察克治」。正是應用佛教的「四正勤」觀念。經文如云:

教人為學,不可執一偏:初學時心猿意馬 97,拴縛不定,其所思慮
多是人欲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久之,俟其心意精定,只懸空
靜守如槁木死灰 98、亦無用,須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
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
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
捕鼠 99,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載鐵 100 ,

92
命根 佛教術語,第八識(阿賴耶識)有住識功能,而使色心相續假名為命根。並非另有命
的實體存在。《唯識述記》卷二本曰:「命謂色心不斷,是命之根」(T.43,280c20-21)《大
智度論》卷 29 云:「人無命根,則餘根皆滅,有命根,故餘根有用」(T.25,273a5-6)。例
如大軍無主將,不能指揮戰事,可見命根的重要性。
93
盡性至命 語出《周易.說卦傳》:「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意為符
合順應天道人德以及事物的道理,窮盡了事理和人性以至于其發展的必然性,「命」為必然
性。
94
王守仁,前揭書,頁 95,另在《傳習錄》第六條,亦云:「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是固知勉
行事,(頁 5),而 134 條,曰:「以夭壽不二,修身以俟為知至仁盡,聖人之事,若鄙人之
見,則與失子正相反矣。夫盡心、知性、知天者,生知安行、聖人之事也;存心養性事天者,
學知利行,賢人之事,夭壽不二修身以俟者,困知勉行學者之事也,豈可事以盡心知性為知,
存心養性為行乎?」(頁 38)。
95
《六祖壇經》,《大正藏》T.48, 360a5-15。
96
(明)王守仁撰,前揭書,頁 14。
97
心猿意馬:猴性好動,馬性愛跑,以心諭猿猴,而意如馬,表示心意不定。或稱「心馬」 。如
佛教《觀心諭》: 「戒為制心馬,雖持五部律,不知問觀心,心馬終不調」(大正藏 46 册(簡
稱 T.46)
,頁 585b4)其意思謂:雖持戒律,但不觀心,則心仍不能調伏,應置心「觀法實相」。
98
槁木死灰:毫無生趣或寂寞無情。
《莊子齊物論》:
「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答焉似喪其
偶。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99
以“貓之捕鼠"喻“省察克治"工夫出自禪門語錄。宗杲著,
《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云:
晦堂云:
「汝見世間貓捕鼠乎?雙目瞪視而不瞬,四足踞地而不動,六根順向,首尾一直,然

14
不可姑容與 101 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
掃除廓清。到得無私可克,自有端拱 102 時在。雖曰:「何思何慮」 103 ,
非初學時事。初學必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誠 104,只思一個天理,到得天
理純全,便是「何思何慮」矣。

陽明對於靜坐中的思慮紛雜,提出「省察克治」的方法。《年譜》八
年癸酉冬十月,至滁州,孟源問:「靜坐中思慮紛雜,不能強禁絕?」先
生曰:「紛雜思慮,亦強禁不絕;只就思慮萌動處省察克治,到天理精明
後有個物各付物的意思,自然精專無紛雜之念。《大學》所謂「知止而後
有定」也 105。「知止而後有定」根據王陽明的注釋曰:「盡夫天理之極,而
無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
須外面潻一分,……至善只是此心純乎天理之極便是,更乎事物上怎生
求?」106 陽明的意思是於一切事物上力求順乎天理。即是陽明所謂「省察
克治」就是在念慮中分辨善惡。陽明言:「善念發而知之,而充之;惡念
發而知之,而遏之,知與充與遏者,志也,天聰明也,聖人只有此,學者
當存此」 107 ,這種省察克治的念慮工夫,正如佛教四正斷(或稱四正勤)

後舉無不中。誠能心無異緣,意絕妄想,六窗寂靜,端坐默究,萬不失一也。」 (石峻等編《中
國佛教思想資料選撰》第三卷,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頁 455-456) ,又祩宏《禪
關策進》云: 「後參皖山長老,教看「無」字,十二時中要惺惺如貓捕鼠,如雞抱卵,無令間
斷(T.48, 1099 b2-4),其意思是未透徹時,注意力要集中。陽明想借此比喻,要人們對於各
種物欲必須經常加以省察克治,從而順應天理。
100
斬釘截鐵:形容做事有決斷力,語出《景德傳燈錄》卷 17 云: 「唐末洪洲雪居道贋禪師謂眾
曰:學佛法底人如斬釘截鐵始得,時一僧出曰:便請和尚釘鐵,師曰:口裏底是什麼?」 (T.51,
。另《碧嚴錄》卷二亦曰:
335b11-21) 「垂示云:斬釘截鐵,始可為本分宗師」
(T.48,157a16)。
101
如容與 姑且容許。
102
端拱 端坐拱手,表示省察克治工夫完成,自然與天理合,即可輕鬆愉快。
103
何思何慮 語出《易經 繁辭傳下》(第五章)云:「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
一致而百慮, 天下何思何慮?」。
《傳習錄》145 條(答周道通書)引上蔡嘗問「天下何思何
慮」?陽明答『云殊途,云百慮,則豈謂無思無慮耶?心之本體即是天理,天理只有一個,
更有何思何慮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動,原自感而遂通,學者用功,雖千思萬慮,只是要復他
本來體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來,故明道云: 「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
而順應」。若以私意去安排思索,便是用智自私矣。何思何慮正是功夫,在聖人分上便是自然
的,在學者分上便是勉然的。尹川卻是把作效驗看了,所以有發得太早之說。』 (王守仁,前
揭書,頁 51)

104
思誠 擇善固執,修至極致,自然可徹證本性。《中庸》云:「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
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也就是說「思誠」即省察克治的工夫。
105
王守仁撰,前揭書,頁 1013。
106
同上註,頁 2-3。
107
同上註,頁 19-20。

15
108
的應用。

有關「何思何慮」的義理,但衡今云:「孔子說:何思何慮。無思無
慮者。所思所慮,則滯于有。無思無慮,則墮于無。深得孔子立言之旨。
亦佛氏所謂立一切法,亦不立一切法」109。其中所言「佛氏所謂立一切法,
亦不立一切法」,出自《金剛經》曰: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是謗佛,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110。正是「心無所往」111 的心境。
亦如《般若心經》所云:「(心)無所得」112 。其實在《大乘密嚴經》曰:
「名依相起,二從分別生,正智與如如,遠離於分別」113 即表示智慧可中
止相貌和名言等分別式的認知,而彰顯無分別的實在性,稱之為如如,又
叫空性,不生不滅,無相。所以佛所說的一切法真實空性就是本文所言的
「何思何慮」。

本節所引「論為學工夫」經文,主要在論述為學之道必須從簡單入手;
循序漸進。舉例說:善於製弓箭者必須先練習用柳條編織簸箕。在「省察
克治」的工夫上,佛教四正勤是說對已生之惡;為除斷而勤精進,對未生
之惡為除斷而勤精進,對未生之善為生而勤精進。而對已生之善為增長而
勤精進。一心精進行此四法故名四正勤。而能斷除懈怠故名四正斷。而佛
教所說的五法是一切因緣而生,每一法各具有一定的相貌稱為「相」,而
將每一相安立一個名字稱之為「名」,分別所有一切名、相稱為分別,而
「正智」是正確的智慧。由正智所證得的真實性稱為「如如」,此五法含
蓋所有一切諸法。佛教所言四正勤、四正斷或五法皆為達到「空性」的循
序漸進的方法,與陽明所言初學者必思「省察克治」修到天理純正,就是
「何思何慮」。兩者具有異曲同工之效。

(七)陽明的「體認真己」義 《傳習錄》中有一篇與弟子蕭惠談論「體認真己」
114
的經文如云:

108
四正斷如《雜阿含經》卷 31,878 經云:
「比丘已起惡,不善法斷生欲,方便精勤心攝是為斷
斷;未起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攝是名律儀斷;未起善法,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攝受,
是名隨護斷;已起善法增益修習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名修斷,爾時世尊即說偈唁: 「斷斷及
律儀,隨護與修習,如此四正斷諸佛之所說」( 《大正藏》T2, 22163-14)
。陳榮捷《王陽明傳
習錄詳註全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 修正版,頁 204。
109
引自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 修正版,頁 204。
110
《金剛經》T.8, 751c13-15。
111
同上註,T.8, 750b23。
112
《般若心經》T.8, 848c13-14。
113
《大乘密嚴經》T.16, 740c8-9。
114
(明)王守仁撰,前揭書,頁 32。

16
這心之本體,原只是個天理,原無非「禮」,這個便是汝之「真己」
。這個「真己」,是軀殼的主宰。若無「真己」便無軀殼,真是有之
115

即生,無之即死。汝若真為那個軀殼的己,必須用著這「真己」便須常
常保守著這個「真己」的本體,戒慎不睹,恐懼不聞,惟恐不聞 116,惟
恐污損了他一些,才有一毫非禮萌動,便如刀割,如針刺,忍耐不過,
必須去了刀,拔了針,這才是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汝今正是「認賊
作子」 117 ,緣何卻說有為己之心,不能克己?……先生曰:「啞子吃苦
瓜,與你說不得 118。你要知此苦,還須你自喫。」時曰仁 119 在傍,曰:
「如此才是真知 120 ,即是行矣。」一時在座諸友皆有省。

本「體認真己」的引文是出自《傳習錄》的 122 條及 125 條,王陽明與弟子


蕭惠談論私心難克問題,蕭惠問: 「己私難克,奈何?」先生曰: 「將汝己私來,
121
替汝克」 。這是達磨對慧可安心公案的借用,所不同的是慧可悟到「一切諸法,
本來空寂」122。包括心也是空。然而王陽明則是要明瞭何謂真己。這個真己是人

115
「真己」就是《楞嚴經》所云:
「如來藏,本無生滅」(大正藏 T19. 118b27)

116
戒慎不睹,恐懼不聞:語出《中庸第一章》 :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意謂:君子在人不見之處異常警戒謹慎,在人聽不到之所,也常惶恐畏懼。可睹可聞者色與
聲。不可睹不可聞者是心的本體「真己」 。平常人日常生活見色聞聲之際祇知有可聞可睹之聲
色,而不知有不可聞不可睹的「性真」,此「真己」是寓於尋常聲色,而不流於聲色。《傳習
錄》125 條云:「劉觀時問:未發之中,是如何?」先生曰:「汝但戒慎不睹,恐懼不聞,養
得此心純是天理,便自然見。」 (王守仁,前揭書,頁 33)
。而有關不睹是本體,戒慎恐懼是
功夫的問題,陽明的回答是: 「見得真時,便謂戒慎恐懼是本體,不睹不聞是工夫亦得。」 (王
宗仁,前揭書,頁 92)。王龍溪言:「先師嘗謂人曰:戒慎恐懼是本體,不睹不聞是工夫……
工夫不離本體,本體即是工夫,非有二也。 (參見《王龍溪先生全集》卷一,頁 94)
。岡田武
彥說:歸寂派雖提倡戒慎,但認為戒慎是「不睹不聞」之本體上的工夫,而不是發用上的工
夫。否則就不能超越有無之空相擺脫內外之迷惑,而使本體工夫一以貫之(参見其著作《王
陽明與明末儒學》頁 128)。
117
「認賊作子」,出自《楞嚴經》卷一曰:「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
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想相,惑汝真性。由汝無
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大正藏 T19, 108c18-21)
。意謂:以好
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為真心,等於是認賊為子。
118
語出《碧嚴錄》卷一第三條: 「二十年來曾苦辛的注釋:自是爾落草,不干山僧事,啞子喫苦
瓜。」(T48, 145a1-2);王曉昕(2018)頁 177,未列出處;而鄧艾民(2000)頁 140 列卷 3
是錯誤的。
119
曰仁是徐愛的字,
「徐愛,字曰仁,號橫山,余姚人,從守仁游,守仁器之,妻以女弟,舉正
德進士。歷官南工部郎中,守仁良知之說,學者初多未信,愛疏通辨析,暢其指要,年三十
一卒,守仁哭之慟」。語出:葉聖淘點校《傳習錄》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頁 3。
120
真知 即是行。《傳習錄》(第五條)陽明語: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所以必說個
知,方才行便是….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
(王守仁,前揭書,頁 4)即知行合一之義。
121
王守仁撰,前揭書,頁 32。
122
《楞伽師資記》中「慧可傳言:
「於眼起定念不斷,觀眼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乃至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萬物皆然也」(
《大正藏》T.85, 1286 a19-21)

17
的「心」是「性」或「天理」 ,而非一團血肉的心,錯認了,就是「認賊作子」。
陽明的「真已」就是《楞嚴經》所稱不生不滅的「本妙真心」 (或稱如來藏),人
人本有如來藏,但迷而不知,但執外緣,自取流浪。對於心的本體,在陽明的觀
點是不可言說,如《楞伽師資記》所言: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明,
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123
。因此可說陽明的「真己」如佛教的「真如」。故說其為「攝佛入儒說」。
佛教把有情的心識分為八種,即眼、耳、鼻、舌、身五種感官的識及意識和
執持我見的「末那識」和能藏自己所種的善惡種子的「阿賴耶識」 ,
《楞伽經》把
124
第八識稱為「如來藏藏識」 。淨者為「如來藏」 。而不淨則稱為「藏識」
。故「阿
賴耶識」是真妄一體的識。與世間互為因。有煩惱造業而感苦果。若是斷掉苦因,
則沒有煩惱及造惡業的因,則可證真實性,而得到平等清淨的解脫,即悟本具的
如來藏。 「阿賴耶識」與前七識的關係如同海與波浪的關係,若無心風(諸煩惱)
鼓動心海,而形成前七識的波浪,則將常現無生滅的相。離於無常,我執的戲論,
故自性無垢,畢竟清淨,這就是每位覺者本具的心性本淨稱之為「如來藏」,也
就是真我,如同陽明所稱為的「真己」。

五、結論

根據本文的剖析,在王陽明批評佛道並稱的言論探討中,可以發現王嘉秀批
評佛教「有了上一截,遺了下一載」的觀點是錯誤的,佛教是不忍眾生苦,才出
家修行,而以眾生無邊誓願度為己任。陽明所言:「一句道盡,來自佛教就如六
祖因「應無所住而生起心」一語而悟道。陽明所謂「道為百姓日用而不知」後來
啟發王陽明弟子的泰州學派學風,王陽明的詩亦有來自禪宗和道教的思想。王陽
明曾說儒、佛、老、莊,皆吾之用表示他融攝佛、道,但又稱二氏「自私其身」
是偏見,可能是迫於當時的學界反對佛、道的權宜之策。

而在融攝佛教的義理主題方面中,在明覺自然上,「無妄無照則不二」與佛
教的不二法門相應;而無所住是明心見性,是禪宗所追求的目標;無善無惡是佛
教的佛性觀念,「前念易滅,後念不生」是一種修持心清淨的方法,如般舟三昧。
而「前念不滅,後念不生」是不生不滅是佛性。「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是
指本具清淨心。而「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是指自私心。說本體,容易落入
「無」的一邊,故說「無心俱是幻」;而說功夫,容易落入「有」邊,故說「有
心俱是幻」,陽明借用佛教的「實相」觀念說「本體」,而使用幻相說「功夫」,
但是儒家不離現實的客觀世界,這種說法很不容易讓一般的民眾理解,所以教誡
弟子仍不該使用。這種說法,會讓人誤解,但是他心理還是同意佛教實相、幻相
的說法。

123
同上註,頁 1283 a19-21。
124
《大乘入楞伽經》
《大正藏》T.16, 619 c27-28)。

18
有關「萬物一體」是自他互換,天地萬物與我同為一體的觀念,而儒家是站
在道德的立場,佛教則是站在宗教家的修持觀點。「破生死義」所云「夭壽不二」
是不二法門,生死即涅槃的大乘佛教見解,「省察克治」功夫是應用佛教四正勤
的觀念,至於「體認真己」,與佛教的如來藏相應,而儒家的真己是具有道德觀
念,如來藏則是常清淨的心。

總而言之,王陽明的學說融攝許多佛教的觀念,所以熊貴平說:「王學不是
『陽儒陰釋』,而是儒學的一種新形態,它與佛教禪宗相似的原因是兩者都把『道』
內在化了」;同時,它也不是「儒體佛用」。確切地說,它是「儒因佛緣」。即在
「成為聖人」,這一儒學的動因中生發出來的。佛教因素在形成過程中,只是起
了助緣作用,經過改造的佛教因素成為王學的有機成分,但不是核心要素。而吳
光則認為王陽明學說是折衷朱熹、陸九淵的儒家思想,會通佛教和老子的「和而
不同精神」體現一種多元和諧的文化取向,為全球化時代的多元和諧交流的文化
觀。因此由以上兩位學者對王陽明的看法,可知王陽明是一位會通儒、釋、道三
學的一位學者。

19
參考資料

Liu Ts’un-yen (translated) “Taoist Self-Cultivation in Ming Thought” in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ed. W. T. deBa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8, pp.291-330.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T.1, No.1。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T.1, No.7。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T.2, No.99。

失譯《別譯雜阿含經》,《大正藏》T.2, No.100。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大正藏》T.2, No.125。

西晉‧法炬共法立譯《法句譬喻經》,《大正藏》T.4, No.211。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經》,《大正藏》,T.8, No.235。

唐‧玄奘譯《般若心經》,《大正藏》T.8, No.251。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T.14, No.475。

唐‧實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大正藏》T.16, No.672。

唐‧地婆訶羅譯,《大乘密嚴經》,《大正藏》T.16, No.681。

唐‧般刺蜜帝譯,《楞嚴經》,《大正藏》T.19, No.945。

龍樹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T.25, No.1509。

護法造,唐‧玄奘譯,《成唯識論》,《大正藏》T.31, No.1585。

唐‧窺基譯,《唯識述記》,《大正藏》T.43, No.1830。

宋‧惟蓋竺編,《明覺禪師語錄》,《大正藏》T.47, No.1996。

宋‧重顯頌‧克勤評唱,《碧嚴錄》,《大正藏》T.48, No.2003。

明‧祩宏《禪關策進》,《大正藏》T.48, No.2024。

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大正藏》T.51, No.2076。

唐‧淨覺集《楞伽師資記》,《大正藏》T.85, No.2837。

20
[明]王守仁撰,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
《王陽明全集》
,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12。

[明]王守仁撰 王曉昕譯注《傳習錄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8。

王龍溪《王龍溪全集》台北:文化書局,1970。

石峻等編《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撰》第三卷,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

柳存仁《和風堂文集(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日]岡田武彥著,吳光、錢明、屠承先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重慶:重慶出
版社,2016。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 修正版。

陳鼓應、蔣麗梅《老子-導讀及譯注》,香港:中華書局,2012。

賈豐臻《陽明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頁 88-92。

葉子南《認知隱喻與翻譯實用教程》,台北:書林出版公司,2014,頁 16-20。

張松輝注譯《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5。

鄧艾民注《傳習錄注疏》
,基隆:法嚴出版社,2000,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熊貴平,《
《王陽明佛教觀》研究:
「同異」與「是非之辨」》,北京:社會科學文
獻出版社,2016。

蔡銘宗《六祖壇經闡微》台北:黃彩霞出版,2006。

趙宜真《靈寶歸空訣》,《中華道藏》第 31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5。

謝冰瑩、李鍌、劉正皓、邱燮友、賴炎元、陳滿銘編譯《新譯四書讀本》台北:
三民書局,2013 六版。

錢穆《論語新解》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11。

釋印順《佛在人間》,台北:正聞出版社,1971。

釋厚觀《成佛之道講義》,竹北:印順文教基金會,2007。

釋智旭《四書藕益解》台中:中台禪寺,2015。

2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