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的生育政策智慧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

读史札记

Notes of History

古代社会的生育政策智慧
邱 涛

其中,“二曰慈幼”,设“掌幼”官员管理,针对
【摘要】中国古代多数王朝都不遗余力地促进生育。历 士民有幼弱子女却无力供养的情况,规定养育三
朝历代的生育政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鼓励婚配、奖励 个幼儿可免除“妇征”,养育四个幼儿时全家免除
多生、补助养育、减免赋役等鼓励性政策,另一类是强 征赋,养育五个幼儿时官府还派一个保姆,并供
制早婚、限惩晚婚、限制僧尼和私阉等强制性政策。历 给粮食,直到幼儿成长,能自理生活;
“三曰恤孤”,
代有效促进生育的这些政策措施中,赏罚兼施、婚育并
设“掌孤”官员管理,需经常了解孤儿的情况并
重、与民休息是核心,对于增殖人口、恢复生产、安定
给予帮助 ;
“五曰合独”,即介绍鳏寡成家,设“掌
社会、稳固政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媒”官员管理,鳏夫寡妇结姻之后,官府给予田宅,
【关键词】生育政策 婚配 人口 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
三年后才会命其为国家提供职役。管仲的人口政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策促进了齐国的人口增长,最终国富兵强、称霸
诸侯。春秋末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规定: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除了为分娩的妇女
派医生,他还制定了奖赏标准 :
“生丈夫,二壶酒,
一犬 ;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生三人,公与之
母 ;生二子,公与之饩”。这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
策,对越国国力迅速恢复,最终灭吴,成就霸业,
发挥了巨大作用。
西汉初年,秦末战乱使得人口凋零,严重影
响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百姓的徭役负担沉重,
如不服役,则需折钱交官。汉高祖针对这种状况,
规定生一个孩子可免徭役 2 年,这项政策激发了
人民生养子女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汉初的人口

古以来,多生多育、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植于中国人心中。《诗
经》云 :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 恢复,也有利于分担徭役。两汉交替间,人户几
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乎减半。东汉章帝诏令产子者免除三年徭役,并
子嗣的绵延关系着血脉传承和家族的兴旺,维系着古代社会运转、 赐予“胎养谷”三斛,免除其丈夫一年徭役。此外,
推动农耕文明的发展。因此,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朝代,官方都不 孤儿和父母无力抚养的婴儿,由国家供养。这对
遗余力地鼓励生育,以充足的劳动力劝课农桑。 经历西汉末年动荡后,东汉王朝的人口增殖和经
济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施民以惠的鼓励政策 :生育奖励与赋役减免 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人民频死。西
晋武帝咸宁元年(275 年)规定“以将士应已娶者多,
先秦时期,崇尚“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官 家有五女者给复”,即一家生育五个女孩可免除徭
方已有婚配、生育、养育的鼓励政策。管仲在齐国推行“九惠之教”, 役。北魏、北周亦有宽徭薄赋,以减轻百姓负担,

126
促进人口增长、地区安定的认识和政策,即所谓“省赋役以育人, 要,而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大量增加劳动人口,
则编户巷歌矣”。唐代,沿承和坚持鼓励婚配、优待生育的政策, 是补足生产力欠缺的重要手段。因此,多数朝代都
始终如一。贞观元年(627 年),唐太宗下诏 :
“宜命有司,所在劝 有着强制早婚、限制及惩处晚婚的法令和政策。春
勉,其庶人之男女无室家者,并仰州县官人,以礼聘娶。”对于家 秋末年,越王勾践为了复仇大业,需越国快速增殖
境贫困、婚配困难之人,要求“亲近及乡里富有之家”帮扶,“资 人口,在鼓励生育的同时,还规定“壮者无取老妇,
送以济”。唐太宗还鼓励“鳏夫续娶”,寡妇再嫁,但并非强制政策, 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丈
目的重在促进生育、增殖人口,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的强制性措施。
起到积极作用。 秦汉时期坚持这种强制政策。西汉政府鉴于
宋代,民间溺婴之风盛行,南宋政府为此多次诏令为生育的 秦末战乱造成的人口凋敝,规定不分男女,年龄
家庭提供补助。对于贫困而无力抚育后代的家庭,官府还创设举 超过 15 岁,需缴纳人头税,每人每年 120 钱,称
子仓以帮扶,
“官给之米,而使举其子,所全活甚众”,或者采取“没 “算赋”;若女子 15 岁仍未出嫁,需加倍缴算赋,
官田产免行出鬻,官收其课,以给助民间举子之费”,兴办举子仓 每超过 5 年加征一级 ;若女子 30 岁还未嫁,每年
的做法在江南地区逐步流传。 就需缴算赋 600 钱。惠帝时更严格规定 :
“女子年
明代,官府重点抓大龄男女婚配问题,鼓励“各处民间男女 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即按 5 倍罚征人头
三十以上、无力备礼婚者,依洪武年间教民榜例,省令里老人等 税。一般的家庭无法承受算赋加征带来的沉重负
于各该得过人户内劝谕赈给,量出所有,互相自助以成婚配”。官 担,只得早早将女儿嫁出去。
府还对生育多胞胎的家庭予以奖励。洪武七年(1374 年),“应天 西晋时期,官府急于解决东汉末年以来战乱
府上元县民史广妻李氏一产三男,事闻,给赐钱六千,俾求乳母 导致的人口锐减问题,强制早婚的措施简单粗暴。
养之”;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河南卫军王狗儿妻周氏一产三 晋武帝泰始九年(273 年)诏令“制女年十七父母
男,事闻,遣行人给赐钞十锭,米五石”。自此,“命给衣钞”“钞 不嫁者,使长吏配之”,即地方长官对超过 17 岁
米如例”,成为明代奖励生育多胞胎家庭的定制。 而未出嫁的女子强行婚配。南北朝时期,强制早
清初,鉴于赋役制度繁杂混乱,弊端丛生。康熙五十年(1711 年) 婚的措施依然严苛。北齐武平七年(576 年),“括
决定,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将丁税按地亩征收。雍正年间将“摊 杂户女年二十已下、十四已上未嫁悉集省,隐匿
丁入亩”推行全国。赋役制度的改革,废除了通行千年的人头税, 者家长处死刑”,以重刑迫使年轻女子早婚。
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生育负担,使清代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 唐太宗时力图改变前代简单粗暴的强制婚育
推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清代康雍乾盛世的基础。 政策,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无夫家者,
州县以礼聘娶”。这也是在既面临人口增殖压力又
治民以罚的措施 :强制“催婚嫁”“促生育” 不敢粗暴施政的情况下的一种政策调整,州县出
面干涉,难免强制之意。唐玄宗时,则变通为降
通观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政府对古已有之的早婚早育、 低婚育年龄,“凡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
多子多福思想多持肯定态度,既有鼓励政策,也有在一定历史时 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低的法定婚龄。宋代
期强制“催婚嫁”与“促生育”的措施。 的婚龄也沿袭了唐玄宗时的规定。按照古人的观
先秦时期,墨子有谓“丈夫年二十,不敢毋处家,女子年 念,“男子十六而精通,女子十四而化”,方才具
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王之法也”。按照墨子的主张,如果婚后 备生育能力。这一时期的法定婚龄提前至尚不具
三年生一子,早婚十年便可多生三个孩子,实行早婚可使人口倍 备生育能力的年龄,说明官方希望用强制的办法
增。由于古代医疗水平的限制,婴幼儿夭折率很高,加上自然灾害、 尽早实现婚育。明清时期,婚育年龄又恢复到遵
战争与疫病的影响,早婚早育对人口生育率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 循传统的“凡庶人娶妇,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

127
读史札记
Notes of History

并听婚娶”。不过,超过成婚年龄而未婚有违礼法,民间女子的实 绩的重要标准。唐代把户口增减放在地方官考绩
际初婚年龄一般早于 14 岁。 的第一位,宋代也规定“县令考课,以户口增减
在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时期,限制僧尼、严禁私阉,也是增 为黜陟”。赏罚兼施,双管齐下,以达到政策目标。
加育龄人口、促进生育的强制性举措。南北朝佛教流行,僧尼众 婚育并重。家庭是人类繁衍的基本单位,婚
多而不能生育。北魏肃宗熙平二年(517 年)令 :
“自今奴婢悉不 配与生育是人口生产的两大环节,也是实现社会
听出家,诸王及亲贵,亦不得辄启请。有犯者,以违旨论”。唐代 稳定的重要方面。历代官方往往二者并重,从强
佛教兴盛,寺院膨胀,“天下僧尼,数盈十万”,严重影响了国家 化婚配着手,通过物质奖励与赋役减免,促使民
财政收入与人口的增长。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年),傅奕疏请“令 众多生多育,以达到增加人口、恢复和发展经济、
匹配,即成十万余户,产育男女,十年长养,一纪教训,自然益国”。 稳固政权的目的。
唐武宗时掀起灭佛运动,强制“归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大秦 与民休息。减轻百姓负担,生育政策才能有
穆护、祆僧二千余人,……收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增 效发挥作用。历代王朝多采用奖励生育、减免赋
加了大批育龄人口。明代,禁止育龄妇女出家。洪武六年(1373 年) 役的政策,实质是轻徭薄赋,配合人口增殖,快
规定 :
“以民家多女子为尼姑,女冠自今年四十以上者听,未及者 速恢复生产、稳定社会,才能从根本上减轻人民
不许”。 负担,休养生息,方能政权稳固。否则,百姓负
五代时期曾盛行权贵蓄养宦者的恶习。北宋针对这种私阉男 担过重,即使国家有鼓励生育的措施,仍是治标
童为宦的恶状,诏令“人臣家不得私养宦者,……士庶敢有阉男 不治本,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童者不赦免”。元代,养宦之风再盛,明朝建立后,洪武五年(1372 年) 如今,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的现代婚育观念
规定“毋阉人子为宦者,犯者抵罪”。明清时期,还出现为求进宫 深入人心,但历史上促进生育的传统仍可为我们
而自阉的现象。从明世宗开始就诏令“锦衣卫缉事衙门巡城御史 提供经验和教训。显然,减轻人们的生活负担,
严加访拏究问。今后各处军民敢有私自净身者本身并下手之人处 降低婚配、生育成本,合理的生育政策是经济与
斩,全家发烟瘴地面充军,两邻并歇家不举首者俱治以罪”。尽管 社会均衡发展的支撑与核心内容,只有政策、社
对自阉的处罚很严厉,但因少数宦官地位显赫,仍有平民为求生 会和经济各环节协调,方能实现民族发展与社会
路或求富贵,铤而走险,明清两代未能禁绝。 进步。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
研究生王一帆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国古代生育政策的核心

大力促进婚育、增加人户,以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 【参考文献】
①黎翔凤 :
《管子校注》,北京 :中华书局,2018 年。
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历朝历代官方生育政策大致包含两种 :一
②《国语》,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是鼓励性措施,包括鼓励适龄男女婚配,给予刚生育或生育多子
③班固 :
《汉书》,北京 :中华书局,1999 年。
女的家庭以物质奖励并减免赋役,对无力抚养子女的家庭提供一
④范晔 :
《后汉书》,北京 :中华书局,1999 年。
定补助 ;二是强制性措施,包括强制早婚,限制和惩罚晚婚、僧 ⑤王溥 :
《唐会要》,北京 :中华书局,1955 年。
尼出家,打击私阉等不利于生育的现象。 ⑥徐松辑 :
《宋会要辑稿》,北京 :中华书局,1957 年。
纵观中国历史上有效的生育政策的核心,主要在于 : ⑦房玄龄等 :
《晋书》,北京 :中华书局,2000 年。
赏罚兼施。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使得历朝历代的生育政策以 ⑧欧阳修等 :
《新唐书》,北京 :中华书局,2000 年。

增殖人口、充足劳动力为目标。历代统治者均明白这是治国的重 ⑨张廷玉等 :
《明史》,北京 :中华书局,2000 年。
⑩司马光 :
《资治通鉴》,北京 :中华书局,1956 年。
要方面,
“治国有二柄,一曰赏,二曰罚”,因此中国古代的生育政策,
责编 / 李丹妮 美编 / 杨玲玲
既有奖励措施又有强制措施。户口增减也是多数朝代考核官员政

12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