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

2122 /中國歷史科/T2A2

香港道教聯合會青松中學
二零二一至二零二二年度
下學期考試
中四級 中國歷史科
試題

日期:2022 年 7 月 12 日 總分:90 分
姓名:______________ 時間:8:30–10:30(120 分鐘)
班別:__________( ) 頁數:共 5 頁

考生須知
一. 本卷共分兩部份,第一部份為必答題,佔 40 分。第二部分設三題,考生
須在第三題至第五題選答二題,各佔 25 分。全卷共答三題。
二. 請將答案書寫在答題簿內。
三. 作答時須書明題號、注意標點及字體。

第一部份:必答題(40 分)
1.
資料一:隋唐時期的戶口統計

1
2122 /中國歷史科/T2A2

A 根據資料一,隋文帝在位期間戶數出現甚麼變化?請據資料一解釋(2 分)

B 以下哪一項最能形容唐太宗貞觀年間的戶數變化?請把答題寫在答題簿上,並
據資料一解釋。(2 分)
平穩增長 / 大起大落 / 缺乏規律
C 根據資料一的數據,隋文帝在位時的戶數比唐太宗之時為多,這是否足以說明
隋文帝的統治比太宗優秀?試從資料範疇和歷史背景兩方面略加解釋。(6 分)

2.
資料二 資料三

A.一般朱元璋畫像存世有兩種版本,一為明清宮中所藏御容,一為民間所流傳的
版本。試分辦資料二及資料三分屬哪個版本?(2 分)並據資料二及三解釋你的原
因。(4 分)

B.你認為資料二及資料三的畫像哪一張比較貼近朱元璋的真實長相?試解釋你
的理據。(4 分)

C.你認為在對待官員及善待百姓二方面,唐太宗及明太祖哪一位比較優秀?試以
史實解釋你的看法。(20 分)

2
2122 /中國歷史科/T2A2

第二部份:考生須在三題中選答 2 題,每題佔 25 分。
3.本題與唐代安史之亂及其影響有關。
資料一: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全國兵力分佈表
兵鎮名稱 士兵數量 將領種族
中央 唐中央軍力 80000 漢人
地方節度使 平盧 37500 胡人
范陽 91000 胡人
河東 55000 胡人
朔方 64700 漢人
朔西 73000 漢人
隴右 75000 胡人
安西 24000 胡人
北庭 20000 漢人
劍南 30900 漢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 15400 漢人

資料二

資料三
安史之亂,首尾不過八個年頭,但對外的威力自此大衰,內治也陷於紊亂,唐朝
就一天比一天衰落了。 ──林達禮:《中華五千年大事
記》

3
2122 /中國歷史科/T2A2

(1) 試據資料一分析安史之亂發生的原因。(6 分)

(2) 試寫出資料二地圖中英文字母 A 至 D 所代表的地方或民族。(4 分)

(3)你贊成資料三林達禮的看法嗎?試以史實說明你的意見。(15 分)
(考生宜先分析林氏之意見,就林氏所分析的二方面輔以史實發表意見。)

4.此題與宋太祖之集權政策有關。
資料一:宋代地方行政架構及長官示意圖

資料二
分遣禁旅戍守邊境。立更戍法,使往來道路,以習勤苦,均勞逸。故將不專其
兵,兵不致於驕惰。」
脫脫等《宋史、兵志》
語譯:分別派遣中央的( C ),防守邊境地方。立更戍法,希望使兵士藉往來於駐地的道路,習
慣行軍的勞累辛苦,並一齊均分勞苦和安閑。因此將領不能夠完全控制士兵,而士兵亦不會流
於懶惰。

(1) 請寫出資料一中 A 及 B 代表的官員名稱(2 分),並說明他們的職責。(4 分)


(2) 根據資料二,行更戍法的軍兵稱為甚麼?(1 分)宋太袓推行更戍法有甚麼好
處?(3 分)
(3) 你認為宋太祖在軍事方面的集權措施是否是宋代積弱的主因?試以史實解釋
你的看法。(15 分)(考生需將宋代積弱原因作出比較,顯示各原因的主次關係。)

4
2122 /中國歷史科/T2A2

5.本題與清代民族統治政策有關。
資料一:戴逸《簡明清史》
清代的民族統治政策是比較成功的,緩和了漢人的反抗,加強了對邊境各族的
直接管治,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民族之間的團結,促進了邊疆地區的經濟發
展,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為今天中國的版圖奠定了基礎。

資料二:羅香林《中國民族史》
此種(邊疆民族政策,在滿清皇室及其部族看來,自是得計,但與整個民族的治
平進步,則矩離甚遠。

(1) 試解釋在清民族統治政策中,針對一般百姓及讀書人,清朝推行了甚麼政策
來緩和了漢族的反抗。(10 分)
(2) 你較同意資料一或資料二對清代民族政策的評價呢?試以史實解釋你的看
法。(15 分)

試 卷 完

5
2122 /中國歷史科/T2A2

香港道教聯合會青松中學
二零二一至二零二二年度
下學期考試
中四級 中國歷史科 參考答案
1.
A 急增(1 分),於 8 年間大幅增加 270 萬戶。(1 分)
B 平穩增長(1 分),18 年只增加 80 萬。(1 分)
C 不足以証明隋文帝的統治比唐太宗優秀。
資料範疇 戶數能反映社會經濟情況,但只是其中的一環,僅憑此判斷隋文帝
比太宗統治質素屬以偏概全。(3 分)
歷史背景 開皇九年,隋文帝統一全國,南方戶口亦入於隋之下,其人口增幅
較多自是合理之事。(3 分)
2.
A 資料一為宮中所收藏(1 分)
資料二為民間流傳。(1 分)
因為資料一功筆細緻認真,官方作品不會馬虎(2 分)。資料二圖像線條粗陋,有
的服飾冠帶不合明朝規制。 (2 分)
B
資料一@各 2 分,共 4 分 資料二@各 2 分,共 4 分
近真像 官方作品,畫師可見真人 可較自由表現出朱元璋容貌
不近真像 因有忌諱,會有美化 未必見過真人
C.
對待官員 善待百姓
唐太宗 重視人才如房杜,善納諫諍:魏 推均田制,鼓勵墾荒
徵 租庸調制,輕減徭役
屏風記名考核政績 去奢省費,多次放宮女出宮

貞觀九年後漸不克終 晚年生活奢侈
明太祖 猜忌功臣 黃冊魚鱗圖冊
跪對廷杖 嚴懲貪官

3.
(1)試據資料一分析安史之亂發生的原因。(6 分)
資料所在 解說
節度使半為胡人 玄宗誤採李林甫之言﹐以胡人為鎮帥﹐因此蕃人如安祿山等
能掌地方軍政大權,易於作亂
內輕外重 府兵敗壞,轉用彍騎,戰鬥力下降,邊兵善戰,只安祿山便
擁兵 18 萬,遠比中央 8 萬多。

6
2122 /中國歷史科/T2A2

(2)A 長安 B 吐蕃 C 回紇 D 南詔
(3)你贊成資料三林達禮的看法嗎?試以史實說明你的意見。(19 分)
對外的威力自 贊成:回紇恃功苛索、吐蕃擾邊、南詔為患
此大衰, 天可汗制不復見
不贊成:自怛羅斯之役已失西域霸主之位
聯回抗吐能維持西北邊靖,雖不如前,但未致大衰
內治也陷於紊 贊成:宦官干政、藩鎮割據、財政枯竭
亂 不贊成:以藩鎮制藩鎮,無藩鎮能取代中央,宦官要倚仗中央
權威,財政上的改革亦使中央具財力支持下去,元和中興可見。

4.
(1)
A 是漕師/轉運使司(1 分) 職責是將地方所有收入,除了必要開支,其餘解送
京師(2 分)
B 是通判(1 分) 監督知州,一切政令須由通判副署,可直接向皇帝
報告大小事情。(2 分)
(2) 禁軍(1 分),使士兵習勞苦、平均分配勞佚、將不專其兵。(各 1 分)
(3)你認為宋太祖在軍事方面的集權措施是否是宋代積弱的主因?試以史實解釋
你的看法。(15 分)(考生需將宋代積弱原因作出比較,須顯示各原因的主次關係。)
贊成 重文輕武,文人掌軍,影響軍隊士氣
禁軍廂軍,地方無力保護中央
更戍法,兵將分離,戰鬥力弱
募兵制,兵多而弱、缺乏訓練,加重財政負擔
不贊成/ 文人掌軍不一定失敗,如范仲淹
部分贊成 禁軍宋初曾為一時勁旅,只是太宗三次西征失敗,精銳尽失
王安石置將法已改善
各種冗費,冗兵只佔三分一,且江南富庶,政府財政還可負擔
+其他原因
行政淹滯:宰相權力削弱,難有作為,台諫權重,政出多門,各
不相知,互相掣肘,互相攻謁,官吏因循保守,敷衍塞責,內耗
人才
地理原因:汴京處黃河中下游之地,無險可守。失燕雲十六州,
胡騎三四日可達汴京。
財政枯竭:冗官、冗兵、冗祿大大消耗公帑,加上皇室的奢靡,
對外戰敗而納幣求和

7
2122 /中國歷史科/T2A2

5.
(1) 試解釋在清民族統治政策中,針對一般百姓及讀書人,清朝推行了甚麼政策
來緩和了漢族的反抗。(10 分)
百姓 讀書人
輕徭薄賦 廣開開科舉
停止圈地 編纂典籍

(2) 你較同意資料一或資料二對清代民族政策的評價呢?試以史實解釋你的看
法。(15 分)

贊成資料一 贊成資料二
各民族直接由中央管治,如改土歸流, 族分離及隔離政策,如禁止漢藏通婚,
伯克制,有助大一統國家形成 禁止學習漢語,使漢族與才數民族之間
產生隔閡,某些民族出現離心傾向。
各民族在清統治下,得以發展壯大,清 清軍對部分少數民族進行軍事鎮壓,如
大力開發邊疆地區,大興屯田,杜絕土 西北回族,使清中葉後邊疆叛亂四起。
司橫徵暴斂,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