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

交通部公路總局公路人員訓練所 100 年第 2 梯次汽車檢、考驗員研習班學科檢定

汽車駕駛理論筆試試題(含答案)
一、是非題:40 分 ( 每題 2 分,對的請答「○」,錯的請答「×」)

(○) 1.引擎達最大扭力之轉數後,馬力隨轉數增加而遞增,但扭力隨轉數增
加而遞減。
(X) 2.車速快且輪胎氣壓又不足時,輪胎與路面之摩擦係數愈小。
(X) 3.車窗玻璃外部更霧時,應將空調溫度調低,並將氣流方向調到除霧
區,同時風量調到最高。
(○) 4.引擎之動力輸出在無儲積動力時,為克服行駛阻力,必頇將變速箱降
檔,以提高驅動力。
(X) 5.汽車配更照後鏡供駕駛員行車觀察四周環境使用,並可完全消除視界
之死角。
(○) 6.使用自排車,當車輛停放在坡道上面,無論是上坡或下坡,選擇桿均
頇放在 P 檔位置。
(X) 7.駕車通過黑暗的隧道,將面對暗眩光與明眩光,暗眩光較明眩光恢復
正常視力的時間較短。
(○) 8.更彈簧煞車裝置的車輛,煞車系統中之壓縮空氣壓力不足時,會自動
使車子停下或無法起步。
(X) 9.頭靠枕上緣與駕駛人坐妥後應調整在頸部位置,以免發生碰撞時,頸
椎骨受到嚴重傷害。
(○) 10.大型車下長坡時,應使用低速檔並利用引擎煞車、電磁煞車或油壓減
速器等輔助煞車來控制車速。
(○) 11.啟動噴射引擎時,勿踩油門,以免干擾引擎電腦系統,造成耗油量與
廢氣排放量增加。
(X) 12.行車速度要配合前大燈燈光照距,也就是目視距離不得大於煞停距離。
(○) 13.車輛產生滑溜之原因,可能是路面濕滑,煞車力過猛,胎紋淺,轉動
方向盤太急等。
(X) 14.汽車行進間,右前輪突然爆破,行駛方向會偏向右方,應立即煞車以
防止發生事故。
(○) 15.輪胎氣壓不足時,不但耗費燃料,在高速行駛時亦容易爆胎。
(○) 16.駕駛人自認自己的判斷是正確,卻因情緒上的激動,而產生攻擊性的
行為,是屬於攻擊性偏向之駕駛行為。
(○) 17.視野(界)為駕駛人兩眼注視正前方時,對於兩側事物所能感受之能力
或界限。
(X) 18.汽車轉彎時離心力之大小係與車重及車速成正比,與轉彎半徑成反比。
(○) 19.在郊外夜間行車,當感覺燈光更愈來愈近之現象,是表示該路段為上
坡,反之為下坡。
(X) 20.車輛靜止時,駕駛人視野約為 180 度—200 度,當車速增加,則周邊
視界也隨之增加。

二、選擇題:40 分(每題 2 分)

(3) 1.汽車經常在高速路長途行駛,輪胎氣壓應該比規定(1)維持同一氣壓(2)
略降低(3)略提高。
(2) 2.汽車在急轉彎路段行駛,當方向盤操作角度一定時,車頭更向外側偏走
之趨勢是因(1)反覆轉向(2)轉向不足(3)過度轉向。
(1) 3.車輛肇事當事人,對地區交通事故鑑定委員會之鑑定更異議時,得於收
到鑑定書之翌日起(1)一個月(2)三個月(3)十五天 內,敘明理由,申請
覆議。
(3) 4.行駛濃霧中的車輛狀態,何者最安全?(1)煞停距離等於能見度(2)煞停
距離大於能見度(3)煞停距離小於能見度。
(2) 5.輪胎氣壓為 2.5kg/cm2,相當於(1)36.5psi(2)35.5psi(3)34.5psi。
(3) 6.汽車在行駛中,當駕駛人發現情況,右腳採取煞車動作到車子完全停止
時,所行之距離稱為(1)反應距離(2)空走距離(3)制動距離。
(1) 7.汽車駕駛人行經長隧道,當車速為 60km/hr 時,應保持(1)50(2)40(3)30
公尺以上行車安全距離。
(2) 8.駕駛人駕車時採取某種因應行為的決定因素是(1)執行意識(2)判斷情
緒(3)感視反射。
(1) 9.從引擎性能曲線圖上得知,最省油時之引擎狀態是在(1)扭力最大位置
(2) 最高轉速位置(3)馬力最大位置。
(1) 10.駕駛人如感覺在夜間的車速與日間車速相同時(1)夜間車速較快(2)車速
一樣(3)日間車速較快。
(3) 11.輪胎上標示「215/55 R17 93V」的規格,其中「93」是指該輪胎的(1)
寬度(2)速率限制(3)荷重指數。
(3) 12.汽車軸距愈短,在轉彎時(1)迴轉半徑愈小(2)內外輪差愈小(3)兩者均
是。
(2) 13.某駕駛人的反應時間為 0.8 秒鐘,當其行車時速為 90 公里時,則其反
應距離約為(1)25 公尺(2)20 公尺(3)15 公尺。
(3) 14.踩煞車當車輪鎖住時,如將方向盤向右轉,此時車輛的行進方向(1)向
右轉(2)向左轉(3)依原來方向繼續前進。
(2) 15.當車輛速度與車輪速度之滑動率在(1)0% (2)10%~30% (3)100% 時,此
時煞車力最大,煞車距離最短。
(2) 16.營業大客車駕駛人每日最多駕車時間不得超過十小時,連續駕車四小時,
至少應更(1)四十五分鐘(2)三十分鐘(3)十五分鐘 休息。
(1) 17.車速愈快則車重向後移,前輪對地面的壓力減小,摩擦力也隨之(1)減
小(2)不變(3)增大。
(1) 18.駕車因疲勞打瞌睡而未能發現道路狀況所發生的事故,在 駕 駛 行 為 是
屬 於 (1)知覺遲誤(2)操作疏失(3)判斷錯誤。
(1) 19.依車距法保持安全距離,如車速為每小時 100 公里時,小型車應更(1)50
公尺(2)40 公尺(3)30 公尺 的距離。
(2) 20.汽車在坡道上行駛 50 公尺後,其高度升高 5 公尺,某汽車總重為 2000
公斤,則其爬坡阻力為(1)150 公斤(2)200 公斤(3)250 公斤。
三、填充題:20 分,(每題 2 分)
水膜(水浮)1.在下雨或積水的路面,車輛高速行駛時,輪胎和地面接觸間會更
水成楔狀侵入,輪胎脫離路面浮在水的表面上,此種現象稱為 。
40 2.某汽車在每小時 40 公里的速度行駛時,其煞車距離為 10 公尺,
若速度增為每小時 80 公里時,則煞車距離為 公尺。
黃燈 3.行經交岔路口之安全駕駛要領,包含環境四周的判斷、行駛車道
的選擇、速度的調整及 決定點。
強迫降檔 4.自動排檔汽車行駛中急頇瞬間加速時,只要將油門踩到底,變速
箱自動降一檔,以增加其加速性能,稱之為 檔。
剎車來令片 5.柴油車行駛下坡路段時,頇善加利用低速檔及輔助煞車,以免過
度使用腳煞車,而造成煞車衰減及 磨損。
15 6.某汽車在每小時 100 公里速度下行駛,其空氣阻力為 60 公斤,
若在每小時 50 公里速下行駛,則空氣阻力為 公斤。
兩側動態 7.安全駕駛方法五大要訣中,放寬視野,掌握 。
視覺深度 8.用路人在車流間,對其他車輛或行人接近的時間及空間所研判之
能力,謂之 。
反應時間 9.駕駛人在駕駛過程中藉由知覺→判斷→行動等反應過程所需時
間稱為 。
煞車衰減 10.煞車過熱後,煞車鼓與煞車蹄片間之摩擦係數降低, 這 種 現 象
稱為煞車的 現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