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建构:新新媒介语境下文化间传播范式研究 李静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传播与版权

CHUANBO YU BANQUAN 2022年第5期 总第108期

第三空间建构:新新媒介语境下
文化间传播范式研究
◎李 静

[摘要]
“跨文化传播”“转文化传播”以及“对外传播”的既往研究对传播实践起到了范式指导的作用,
但是在新新媒介语境下的文化间传播在向度、 限度、 维度和力度上均呈现多元化趋势。 本文使用“文化间
传播”这一表述, 旨在强调文化间交流与传播的主体间性与多元互动性。 新新媒介为文化间传播的第三空
间建构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文化间传播范式的转换需要从文化本身的属性出发, 打破西方民族文化中
心论的二元话语体系,利用新新媒介积极建构平等的协商空间、认同空间和文化共同体空间。
[关键词]文化间传播;新新媒介;第三空间;传播范式

DOI:10.16852/j.cnki.45-1390/g2.2022.05.010

“文化间传播”这一术语, 在国外文献中通常有 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源于雅克·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流


“cross-cultural communciation”
“transcultural 亡者、移民和难民的身份使他一直游离于“他者”文化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的边缘, 文化对他而言更多的是临时性而不是历史性,
以及“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等表述, 在国 是在文化差异和认同表达上的混合, 而不是在任何等
内文献中通常被称为“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传播”
“转 级制度或二元社会对立中的表现[1]。 在此思想的支撑
文化传播”以及“文化间交流”等。从这些表述可以看 下,霍米·巴巴所述的“第三空间”是指在二元对立之
出人们对文化交流和传播模式的认知变化, 也能看出 外的知识与拒抗空间, 两种文化之间存在一个第三空
文化间传播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文化间传播的研究和实 间, 其兼具两种文化的特征, 成为一个复合文化空间,
践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文化”的概念通常与传统紧密 也只有在这个空间里,话语的意义和文化的差异才能得
相连, 很少与创新或变革相联系。“跨文化”
“转文化” 到应有的阐释[2]。 与他者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的空间
与“对外传播”等范式对文化间传播与交流实践的确 是一个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间,霍
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但是, 当前新新媒介所带来的传 米·巴巴的“第三空间”旨在消解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
播不确定性和多元性使得具有明显指向性的传播范式 立,同时也为彰显文化的异质性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
陷入诸多困境。 使得这个空间承载起厚重的文化意义[3]。
本文使用“文化间传播”这一表述, 旨在强调文 第三空间的协商观植根于多元和复合空间中的协
化间的共性空间, 强调主体间的互动与协商, 融合各 商对话。我们对这个阐释空间的认同可以提供一种新的
种传播元素, 跨越非此即彼的形态局限, 探索新新媒 思路,并形成文化国际化概念,它的根基并不是充满异
介语境下文化间传播的第三空间, 为媒介化、 网络化 国情调的多元文化主义, 而是混杂文化的书写和表达,
和智能化传播背景下文化间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促进 它既不是目的文化, 也不是本族文化, 而是两种甚至
世界上不同民族、 不同种族、 不同国家在尊重差异的 多种文化竞争与协商、 解构与重构而形成的混合体[4]。
同时加强文化交流与互通, 这也契合我国当前在国际 真正承载文化意义的是这个间际空间,它是文化协商的
传播领域的新型探索需求。 前沿阵地,使人们能正视民族历史,避免政治对立,能
够以他者形象呈现自我文化[5]。霍米·巴巴的理论使我
一、解构与融合:第三空间传播范式的理念 们意识到,不同的文化并非分离迥异,文化的交界之处
(一)第三空间协商观 即是可行的协商之所和新意义的产生之地[6]。
以霍米·巴巴为首的后现代理论家对传播的论述在 (二)第三空间身份观
今天的传播范式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霍米·巴巴 后现代学者认为身份是一个不确定的动态概念。

[作者简介]李静(1983—),女,江苏宿迁人,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 50 -
新媒体
XINMEITI

霍米·巴巴对西方殖民霸权的反思认为,被人们认为理 塑文化间传播的格局、 思路和实践方式, 其延展了人


所当然的许多想法常常带有政治色彩, 其被用来建构 类的交流意境, 使文化间传播的重心从现实空间走向
和证明周围的世界。 而第三空间身份观在不同的文化 虚拟空间。从霍米·巴巴等人对后现代话语空间的阐述
或意识形态互动中产生。 例如,“国家”身份被视为一 可以看出, 新新媒介可能成为 5G 时代第三空间建构的
种再生产的过程, 国家叙事行为本身具有连续性、 累 有力工具, 其可促进话语体系的重构。 但是我们也看
积性、 重复性和递归性。 国家叙事策略在异和同的文 到, 一方面, 虚拟空间提供了文化间传播平等交流的
化间整合与重构, 正是通过这样的过程, 现代社会的 场域, 交互融合打破了传统文化间传播的边界; 另一
[1]
观念矛盾成为国家身份书写的场所 。 方面, 媒体技术的发展本身并不能消解文化偏见、 文
第三空间身份观具有两种特征: 一种是由个别群 化冲突与文化霸权。 因此, 我们需要注重技术与交际
体主导身份建构规则并强加于其他群体, 这往往导致 主体的有机融合, 寻求媒介化语境下第三空间的建构,
霸权文化身份; 另一种是多数群体通过第三空间建构 以不同的交际身份实现不同层面、 不同领域、 不同时
各自的身份, 克服刻板印象, 消解歧视偏见, 尊重不 空的文化交流。
同文化身份, 注重平等文化身份的建构。 第三空间身 (一)定与不定:新新媒介的多维向度
份观应是在大多数群体中建构文化身份不同侧面的平 保罗·莱文森认为,新新媒介的核心特征为每个消
等空间, 各个文化主体的民族文化身份、 国家文化身 费者都是生产者, 新新媒介对消费者总是免费, 对生
份、 文学文化身份、 网络文化身份等都能得到尊重, 产者有时也是免费的, 其充满竞争又互相催化, 不限
并能进行平等互动交流。 于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的功能, 新新媒介最终将超越
(三)第三空间认同观 用户的控制[10]。 新新媒介具有新媒介的特征, 区别在
霍米·巴巴认为,后现代情境下的文化语境彼此杂 于其社交性更强, 并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双重特性。
糅, 发展出存在于语言认同与心理机制之间既矛盾又 其确定性体现在, 一是新新媒介如微博、 微信、 推特
模糊的新过渡空间[7]。 各种文化元素在全球化时代互 (Twitter)以及脸书(Facebook)等, 容易形成相对稳
相渗透交融, 跨文化传播必然涉及文化认同问题, 包 定的传播对象群体, 且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制订相对
括利益认同、 价值认同、 关系认同等方面[8]。 我们 完善的传播策略; 二是新新媒介与旧媒介相辅相成,
对文化差异问题的阐述在文化表征及其权威论述的层 其并未完全脱离旧媒介, 如新新媒介所需要的服务器
面上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划分, 在表示现在的过 或终端等。 其不确定性体现在, 一是新新媒介信息的
程中, 文化被以传统的名义重新定位和重新阐释。 霍 生产者、 传播者、 消费者和评价者趋向复杂, 很难固
米·巴巴借鉴了理论家法农的观点,即所谓稳定和连贯 定, 甚至可能不是“人”的操作, 这给多元文化传播
的殖民话语和身份的基本矛盾心理的探索。 在反抗殖 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是新新媒介具有很强的动态
民统治开辟的空间中, 他把对国家和民族的理解表现 性, 信息的传播与覆盖、 记忆与遗忘、 存储与删除以
为既定传统和不断创造性行动的结合。 及竞争与淘汰都成为常态, 同时信息在新新媒介的传
第三空间的认同观表现为, 一是超越二元的边界, 播模式下也可能失去控制, 起到与预期相反的效果。
建立包容性的文化认同观。霍米·巴巴所称的“超越领 在此背景下, 如何在新新媒介语境下进行文化间的平
域”的边界, 表面上意味着一种迷失、 一种方向的紊 等交流成为值得学者们深思的命题。
乱, 实际上代表了一种释放后辩证的行为, 即拒绝结 (二)时空维度:建构超越文化差异的协商空间
构和霸权, 在一个异质空间里叙述和言说自身的存在, 新新媒介传播的后结构主义特征可以为文化间传
以及在特定空间建构不同的身份。 二是尊重文化多样 播提供超越差异的协商空间。“时空”概念在物理学上
性,建立文化间的融合观。霍米·巴巴认为,在第三空 体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哲学上体现一种关于存
间语境下, 人们经历多重身份互动建构的过程, 文化 在的思维方式。人们对“时空”的感知和对“差异”的
融合使过程文化身份既具有本土文化价值观念, 又具 接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文化间传播能否顺利进行。 我
[9]
备异域文化的叙事特色 。 第三空间的文化融合又能 们只有允许不同意见相互接触、 沟通和辩论, 通过多
进一步促进文化认同观的延续和深化, 促进不同交际 样性的对话表述, 才能在空间上拓展本土文化的异域
主体之间第三空间的扩展, 推动各个交际主体文化价 融合, 在时间上建构与各国历史文化的对话。 新媒体
值体系在世界文化价值体系中的融合与发展。 对协商空间的建构体现在人们能够利用新媒体建构多
层次、 多维度和多元文化特征的虚拟网络社区, 能够
二、 建构与重塑: 新新媒介语境下文化间传 融合不同民族、 种族和群体的文化和交流的需求, 消
播的第三空间 解时空带来的认知上的差异, 促进不同文化间多元交
新新媒介作为现代国际传播的重要媒介, 正在重 流模式互通互融,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和包容。

- 51 -
传播与版权
CHUANBO YU BANQUAN 2022年第5期 总第108期

首先, 相关媒体利用新新媒介的多种模态还原和 区日益成为表达身份的舞台,“国际人”通常能够起到


建构传统文化场景。 文化间传播场景式的浸入, 以及 文化传播作用。 例如, 国外常见的社交平台 Facebook
语言传播辅之以多种模态, 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 和 Twitter,国内常用的微信、微博、腾讯会议、B 站
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交汇融合, 更能促进文明之间 以及各种在线论坛互动平台。 新新媒介资源不仅可以
的深入理解。例如,河南卫视的春晚节目《唐宫夜宴》 让地理位置相距甚远的个人或国家建立大规模的网络
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以现代科技进行呈现, 以 联系, 而且可以为代表不同利益的社区之间就个人身
多种媒介途径对外传播, 在国内外获得众多好评。 其 份和共同身份进行协商提供机会。 然而, 目前新新媒
次, 相关媒体利用新新媒介平台回应争议性议题和传 介平台的国际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 如我国的 B 站海
播交流文化价值理念, 可快速有效地回应或消解意识 外平台, 受限于平台属性和国家媒体管理规范等, 其
形态领域分歧所带来的误解, 消除时空带来的交流鸿 国际新新媒介之间的合作还未全面展开。 未来, 在如
沟。 例如, 我国的 Chinadaily 海外版不仅关注中国文化 何开展规范化的国际间新新媒介合作方面还有一定的
的传播, 而且关注中国对国际舆论的回应, 其成为中 探寻空间。 最后, 各国利用新新媒介平台打造国家品
国在国际主流社会发声的重要媒体。 再次, 各国发挥 牌身份, 促进文化间传播的符号化。 新新媒介的优势
新新媒介“短平快”的优势, 开展文化外交或教育交 之一是其丰富的网络模态, 如网络语言、 网络音乐、
流。 例如, 后疫情时代, 很多国家已开始利用新新媒 网络图画、 网络动画等, 当符号可以代表国家品牌形
介开设网上大学课程, 这也是新新媒介时代文化间传 象、 彰显国家文化底蕴时, 交际主体的话语就更容易
播的一种新路径。 同时, 各个国家的高层领导对话也 进入对象国文化的大众群体。
开始使用新新媒介平台, 这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为国 (四)价 值 维 度: 建 构 平 等 叙 事“文 化 共 同 体”
家间开展外交活动和文化交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最 空间
后, 相关部门设置新新媒介传播体系化议程, 鼓励政 一方面, 价值维度的平等叙事交流重在超越文化
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联合打造国际文化间传播系统化 霸权主义, 尤其是盎格鲁 - 撒克逊文化背景下学术界
对话平台。 近年来, 我国智库不断进行国际文化交流 盛行的后殖民文本和学术范式。 西方政界、 学界和知
方面的实践。 例如, 中国全球化智库的议程设置不仅 识界固有的价值体系认同机制使得文化间传播的权力
紧跟国际热点和国家战略理念, 而且注重议程设置的 框架始终处于二元划分的图景之下。 我们需要超越这
系统性, 尤其是近年来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全球智库创 些固有的思维框架, 建构平等的叙事交流意识形态空
新年会, 其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深化对中国 间, 通过现实和虚拟的交流平台来融合多元价值体系,
对外传播中智库因素的认识以及文化间传播存在的问 重新审视叙事方式、 叙事内容和叙事途径。 语言和其
题和解决路径, 而这些议题在之前都有过小范围的讨 他符号只是不同文化对同一世界的不同认知, 第一,
论。 但是目前国家文化间传播从整体上来看还需要进 不同文化具有负载不同意义的符号; 第二, 近现代世
一步系统规划, 以克服碎片化交流现象, 共同制订更 界体系的全球化为人们展现了多样的文化, 以及在此
多长期的前瞻性的文化间传播规划。 基础上衍生的对世界和生命的不同理解[11]。 不同文化
(三)身份维度:建构多元文化身份的认同空间 本质上并无高低优劣之分, 同时不同文化之中又蕴藏
在文化间传播中多元文化身份的建构是一个动态 共同的价值取向, 这也使得建构平等叙事共同体意识
复杂的互动过程。 在文化间传播中的权力不平等现象 空间成为可能。
仍然存在, 因此交际主体应批判性地思考和建构自身 另一方面,各国建构超越“国家文化共同体”的子
文化身份, 开展平等、 互信和互鉴的文化交流, 利用 空间。这里所说的“文化共同体”源于本尼迪克特·安
新媒体建构多元共融的身份认同空间, 助力文化间平 德森的“想象共同体”概念, 该术语最初被用来描述
等交流长期有序地开展。 国籍因素和人口特性,“文化共同体”的意涵在于它强
首先, 文化间传播利用新新媒介资源建构多元文 调文化间的共性。所谓超越国家的“子空间”,重在建
化交际主体, 既是本土文化的传播者, 又是他者文化 构非国家行为体的共同体空间, 推动文化间传播价值
的鉴赏者。 文化间传播更加凸显的是其主体性, 当交 认同模式由下而上的发展。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
际主体以单向传播为唯一交际路径时, 将会关闭交流 即使人们从未见过面, 他们也有可能根据特定交流因
的大门, 这违背文化间传播的根本目的。 新新媒介建 素, 感觉自己属于同一个群体, 在身份和国家的创造
构的虚拟网络社区能够为个人、 群体和国家提供互动 中, 国家被想象为有限的空间, 因为即使是最大的国
交流的平台, 向他者展示自身的公众形象, 促进多层 家也具有边界[12]。而“想象共同体”的成员,即使他
次的理解和认同。 其次, 各国加大国内外新新媒介间 们从来没有见过面, 也感觉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
的合作,构建“国际人”的新型交际角色。新新媒介社 18 世纪首先在欧洲盛行的两种想象 (下转第57页)

- 52 -
新媒体
XINMEITI

[14]蔡思雨, 李阳, 施艳萍 . 疫情影响下科研人员线 (01):10-11.


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 [20]蔡欢乐, 朱言欣, 雷璐碧, 等 . 新型冠状病毒肺
情报,2021(05):67-76. 炎相关知识、 行为和心理应对: 基于网络的横断面调
[15]Glik D C.Risk Communication for Public Health 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20(02):152-155.
Emergencies[J].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2007 [21]Rubin A M.Audience Activity and Media Use[J].
(28):33-54.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1993(01):98-105.
[16]崔秀菊 . 基于 UTAUT 模型的移动学习用户接受 [22]李文彬, 沈涵, 张晓炜 . 从失衡到平衡: 我国地
影响因素研究[J]. 软件导刊,2014(12):4-6. 方政府提升公民满意度策略存在的不足及应对[J]. 广
[17]周涛, 鲁耀斌 . 基于社会影响理论的虚拟社区用 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05):12-22.
户知识共享行为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04): [23]徐若然 .UGC 类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用户使用行为
78-83. 探究:基于 UTAUT 模型[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
[ 18 ]Ferrer R A, Klein W M.Risk Perceptions and (06):93-105.
Health Behavior[J].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24]王俊秀, 周迎楠, 刘晓柳 . 信息、 信任与信心:
2015(05):85-89. 风险共同体的建构机制[J]. 社会学研究,2020(04):
[19]严亚琼, 陈冬峨, 郭蕊, 等 . 公众对 SARS 的理 25-45,241-242.
性认知与风险认知相关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4

(上接第52页) 形式是小说和报纸, 这些媒介手段 [3]倪蓓锋 . 论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J]. 中央民族


呈现了一种想象中的国家共同体。 而当今盛行的新新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128-132.
媒介拓展了“想象共同体”的边界, 打破了传统文化 [4]顾晓乐 .“第三空间”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
交流中的有形共同体概念,延伸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养实践探索[J]. 外语界,2019(04):67-75,96.
对“想象共同体”的界定,更多地关注“文化共同体” [5]袁源 .“第三空间”学术史梳理:兼论索亚、巴巴
的虚拟空间构想。 与詹明信的理论交叉[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180-188.
三、结语 [6]常江, 史凯迪 . 霍米·巴巴: 理论建构是一种赋
在新新媒介语境下, 文化间转播的范式转换需要 权的政治: 文化错位、 流散与身份政治[J]. 新闻界,
从文化本身的属性出发, 打破二元的思维模式和西方 2019(01):14-19,70.
民族文化中心论的话语体系, 推动各个交际主体站在 [7]乔小六 . 论《红楼梦》英文版翻译第三空间建构
第三方的视角, 重新审视新新媒介对文化间传播范式 [J]. 贵州社会科学,2013(12):43-46.
的颠覆与重构, 充分发挥新新媒介对各国文化和子文 [8]赵永华,刘娟 . 文化认同视角下“一带一路”跨文
化的积极建构作用, 以适用于第三空间的叙事方式, 化传播路径选择[J]. 国际新闻界,2018(12):67-82.
在网络时代建构不同文化身份, 寻求共同价值认同空 [9]肖珺 . 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J]. 武汉
间,实现文化间的交流、倾听、协商、共享与融合。 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04):122-128.
[10]保罗·莱文森 . 新新媒介[M].2版 . 何道宽,译 . 上
[参考文献] 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1]Homi K.Bhabha.The Location of Culture[M].New [11]孙英春 . 跨文化传播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
York:Routledge,1994. 版社,2015.
[2]李新云 .“第三空间”的构建: 论后殖民理论对中 [ 12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
国翻译研究的启示[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M].
(05):65-68. London:Verso,2006.

- 57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