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2

[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此節是全經之總綱,學說之根據。高度概括了《陰符經》總體內容,故曰:『盡
矣』。
「觀天之 道」謂「天之道」用「觀」而取得。不但有其客觀根據,而且有其具
體方法,而非空洞理論。自有古天文學內容,包括古代星占學在內。但全文中並
未提及三垣二十 八宿,五星淩犯等星占天象內容之事。由是可知,《陰符》著者
是從星占學的另一分支,以天象實體運動爲依據,即是應用天道運行規律所反
映出的干支八卦,建立 起一門有天道依據的數術系統遁甲式體系。經文明示
『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乎象矣』
就是遁甲式的明證。

中國古代一切傳統學術,皆是首重天道,遁甲式亦不能例外。但與六壬、太乙之
術不同,各有其特色。合稱「三式」之學。遁甲以九宮爲框架,六壬以十二地 支
爲框架,太乙以九宮十六神爲框架。太乙占國運,遁甲占兵機,六壬占百事,各
有重點,亦各無不占,然均不離以「干支」爲根據。古人發明「干支」頗不容易。
看起來很簡單,要知其所以然和探索其客觀根據就不容易。不論醫卜星相,天文
地理,宗教神學等等,無有不涉及「干支」者。

注:能通三式,乃為神。三式為六壬、太乙、奇門遁甲也。

「干支」是古天文學家研究的成果結晶,是天體運行規律的高度反映。它在天文
學中的客觀根據尚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夠重視,故不見有人具體揭示。各著作之
中,包括天文學史之中,皆多從說文解字訓詁考釋,卻缺乏從古天文學中具體
落實。遂至認爲干支屬抽象概念,記時符號而已,其實質卻鮮爲人知。將本來科
學的東 西,未能加以充分認識,反而被誤認爲是甚至肯定是「唯心」的和「迷
信」的東西。

「八卦」是形象思維和邏輯推理所應用的符號系統,用之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
物之情。在遁甲式中,八卦通天地人三盤之體,其側重在於「空間」方位的反 映
和事物形象的歸屬。自宋代而後,八卦又有先後天之分。遁甲式所用爲後天文王
八卦,未提先天伏羲八卦。可知《陰符》所用自應是「文王後天八卦」無疑。
《陰 符
經》所用八卦甲子,雖是時空統一的,但又是有所側重的。干支雖可表示空間方
位,其重點乃在於「時間」的反映。八卦雖可表示時間,其要端多主於「空間」方
位的反映。故自古皆採用干支記時,而不用八卦記時。《遁甲》用八卦作「三盤」的
定位式,天干從中順逆演布,體現時空統一的變化類比。可見古人立法的合理性
及其智慧的陳迹,用圖以明之。
 

注:上圖為《周易本義》中所記載的「後天八卦方位圖」,為解釋〈說卦傳〉中「帝
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 坎,成言乎
艮」。圖中卦位為震正東、兌正西、離正南、坎正北,稱「四正卦」;巽東南、艮東
北、坤西南、乾西北,稱「四隅卦」。宋人謂此圖為文王所創,故又 稱「文王八卦
方位圖」。按先天與後天八卦所示之方位,與常例正反相對,朱熹認為天是運轉
的,故方位也是變動的,或為較合理解釋。
 
《遁甲式三盤空間定位合圖》
 

 
注:天心星、天任星、天禽星、天輔星為四吉星,天冲星、是次吉之星;天蓬星、
天芮星、天柱星為三凶星;天英星是中平。天蓬星:原名貪狼星、天芮 星:原名
巨門星、天冲星:原名祿存星、天輔星:原名文曲星、天禽星:原名廉貞星、天心
星:原名武曲星、天柱星:原名破軍星、天任星:原名左輔星、天英星: 原名右
弼星。
  
「執天之行」,即是根據「觀天道」所獲的天道運行規律的記時「干支」爲依據,法
天則地演布奇門,得出千變萬化之一幕,用作預測和決策的行事指導,爭取計
劃的勝利。故曰:『執天之行,盡矣』。是有具體數術內容的,而非空洞詞句。
 
圖、注 by Chaoping.

[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此節從總綱而展開論述。「故」即所以,乃申述「觀天之道」的具體內容。
 
「天有五賊」之「賊」,即盜賊之「賊」。賊與盜對,經文中有「五賊三盜」之說。
「賊」爲明取強奪,「盜」爲暗地偷竊。即指盜竊天機有明暗兩個方面。有形象 思
維與理化思維,皆有具體內容。天之五賊即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天道中運行,占星
家可以明白地觀察到它們順逆留伏的運行,沖巳淩犯的現象,芒角動搖的狀態,
以 及隱顯五色,九洲分野等,與人間社會相聯繫,作出災祥的判斷。在《唐開
元占經》《太白陰經》《乙巳占》
《蘭台秘苑》和《天文大成》
《歷代天文律曆等志》中
有豐富的記載。但是,《陰符經》著者明顯地是「星占術」的另一分支,不用守候
靈台(觀測台)的辛苦,只從古天文家精闢創作反映「天道」規律的「干支」這個
天機來推演,從形象思維飛躍到理性思維。諸如「六壬」 「太乙」
「子平」等等數術,
無不根據干支來推演。特別是《遁甲》式,將天道運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星 和
天體空間定位的九天星,作爲天道規律的客觀依據,用干支五行和九星用作天
機全息的類比。《煙波釣叟歌》曰:『庚爲太白丙熒惑』,即是以「庚」逮捕太白金
星,「丙」代表熒惑火星。這就充分證明遁甲是用天干五行代表天文行星的事實。
這種方法,既本于天道,又不用守候靈台的辛苦,僅用干支八卦推演,即可得
到預 測效果。《煙波釣叟歌》又說:『白入熒兮賊即來,熒入白兮賊需滅』,這裏
不但證明「遁甲」是以天干五行代表金木水火土五個行星,同時又證明了「遁甲」
是用 五行代表五賊之事,與《陰符經》的隱秘若合符契。
「見之者昌」;昌,明也。遁甲式重天盤又重天干,唯天干明布天地盤之中,一
見而知,故曰『見之者昌(明)』,而地支無定住,藏於九宮之內,靠順逆推演
方可知道,是說代表五行的天干有明顯的位置,一見可知,而不與地支情況相
同。故曰『天有五賊,見之者昌』。昌,明也,明白其吉凶以定趨避之行動也。
『五賊在心,施行於天』,是說三奇六儀(即乙丙丁三奇,戊己庚辛壬癸六儀,
均指天干而言),按規定之陰九局陽九局順逆演布法則熟記於心中,即是『五賊
在心』。演布時將三奇六儀這一連串的天干或順或逆,按用局規定排布在天盤上
故曰『施行於天』。地盤亦同樣布天干,其局法定體,從天道中來。地盤不動,唯
天盤動(視運動)。也即是法天則地的類比。
 
注:演布法則為「一氣統三為正宗,陰陽兩遁分順逆」。一氣所指是節氣,每節
氣分三元,三元是上元中元下元(每節氣各十五日,每五日為一元,分上 元中
元下元),節氣的分野以冬至和夏至,冬至後以陽遁為順,夏至後以陰遁為逆,
順逆以九宮為順逆(冬至後用陽遁,就是陽一局到陽九局;夏至後用陰遁,就是
陰一局到陰九局。陽遁是陽局在九宮是順飛,陰遁是陰局在九宮是逆飛)。
 
注:陰一局
甲子從坎一宮起戊,甲子旬六儀符首為【戊】在坎一宮
甲戍旬六儀符首為【己】在離九宮
甲申旬六儀符首為【庚】在艮八宮
甲午旬六儀符首為【辛】在兌七宮
甲辰旬六儀符首為【壬】在乾六宮
甲寅旬六儀符首為【癸】在中五宮寄坤二宮改【乙】
甲則是【戊】,【戊】即是甲
六儀符首知道以後,把六儀符首【戊】放在地盤天干上,如此地盤天干和六儀符
首【戊】就在同一宮位,把地盤天干和六儀符首【戊】相同天干的前一宮位的地盤
天干,放在六儀符首【戊】的前一宮位,那麼也就是天盤的天干,然後開始逆時
針旋轉,中宮不動。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上下四方謂之宇,指空間。古往今來謂之宙,指時
間。「在乎手」,即是在掌上運算的古法,以九宮八卦爲定位,代表空 間,用記
時干支代表時間,在掌上輪算;古人稱爲「掌訣」。 《煙波釣叟歌》說:『先須掌上
排九宮,縱橫十五在其中。次將八卦論八節,一氣統三爲正宗。陰陽兩 遁分順
逆,一氣三元人莫測,五日都來換一元,接氣超神爲准的』。一般流傳的掌式多
是用的「邊九宮」法。 「活盤法」上掌,必須滾瓜亂熟後才能用,不然就用書 寫法
或用「拭盤」,即是「奇器」。
「萬化生乎身」。 《爾雅》曰:『身,我也』。指佈局之後,判斷首明。主客之分,人
我之別。即萬事萬物與我發生關係,自有或吉或凶之結果。皆由人我、物我、事我
之間的生克關係而造成。一主而百客,判斷之要端也。此節所論,層次清楚,條
理井然。
  
圖、注 by Chaoping.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此節承前節「宇宙在乎手」的佈局內容展述其佈局原理,是本「天人合一」之說。
天與人,在遁甲中,分別以天盤九星代表天,人盤八門代表人。
 
「天性,人也」,即指天盤九星之屬性與人盤八門之屬性相同。例如:坎宮天盤
星天蓬屬水,人盤坎宮休門也屬水。艮宮天盤星天任屬土,人盤艮宮生門 也屬
土。震宮天盤星天沖屬木,人盤震宮傷門也屬木。巽宮天盤星天輔屬木,人盤巽
宮杜門也屬木。離宮天盤星天英屬火,人盤離宮景門也屬火。坤宮天盤星天芮屬
土,人盤坤宮死門也屬土。兌宮天盤星天柱屬金,人盤兌宮驚門也屬金。乾宮天
盤星天心屬金,人盤乾宮開門也屬金。中宮天盤星天禽屬土,人盤中宮寄居坤宮
死門 與艮宮生門也屬土。這就是天人屬性相同的「天性人也」的具體內容。
 
「人心,機也」是聯繫「立天之道,以定人也」的樞紐了。「機」即是 「天機」,也
是「樞機」。人心是「機」,主宰於中,而起樞機的作用。即由人心來主天(天盤)
以定人(人盤)。也即是說,天盤是據「天道」運行規律所反映的 記時「干支」爲
依據,求得天盤直符宮,直符宮下的人盤八門記時直使。這就是「立天之道,以
定人也」的具體內容。例如:陽遁一局,甲子直符屬坎一宮天蓬星, 其人盤休
門即爲直使。實在簡易,取義頗爲深刻。只要求出了天盤,就得到了人盤。確實
靠人心在作主宰。經文所述,何等明白曉暢,並非抽象的空洞大道理,且有 其
具體的落實處。
 
[天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變定基。]
 
此節承前節所述佈局後所得格局判斷之舉隅。此所謂「天」即指「天盤」,「人」即
指「人盤」。
 
「天 發殺機」即天盤受克制。「人發殺機」即人盤受克制。《奇門統宗 . 奇門秘訣
總賦》曰:『身殘毀兮!乙遇辛而龍逃走;財虛耗兮! 辛遇乙而虎倡狂』。即天
盤中的「乙」受地盤總的「辛」所克制。
「乙」爲東方木青龍。因天盤主動,故曰「龍
逃走」。『天發殺機,龍蛇起陸』即是天盤中的 「乙」受地盤中的「辛」克制,「龍
蛇起陸」即爲「龍逃走」之意。《遁甲大全》卷七有曰:『奇門上盤象天,謂九星;
中盤象人,謂八門;下盤象地,謂九宮。上 盤星也,中盤門也,下盤宮也。凡
占吉凶者,首重九星,以九星是天盤,吉凶由天故也。凡星克門吉,門克雄凶』
此天盤受克爲凶,即天發殺機之舉隅。東方木爲 青龍,乙者龍蛇之象,陽爲龍,
陰爲蛇,乙至陽宮爲龍陰宮爲蛇。又甲爲龍,乙爲蛇。八卦甲子者,形象思維與
理性思維結合應用而作出判斷,此遁甲式方法之特 色。
『人發殺機,天地反覆』,乃人盤受克,遭天地盤克制而有災禍也。 《遁甲大全》
卷七有曰:『凡出行趨避者,首重八門。以八門爲人盤,吉凶由人自取故也。凡
門克宮吉,宮克門凶,傷人、事故凶』。若天地盤皆同時克制人盤則至凶。故曰:
『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天人合發,萬變定基』。此指天盤人盤同時皆遭克制,則有一番變革之象。即天
盤直符宮與人盤直使宮二者皆受克制,定有一番鬥爭或災禍出現,是萬事萬物
複雜變化的兆基。故曰:『天人合發,萬變定基』。
此節經文有作『天發殺機,移星異宿;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地發殺機,龍蛇起
陸;天人合發,萬變定基』者。 有將「移星異宿」作「日月星辰」者。明顯是注家增
入一「地發殺機」和「移星異宿」,待欲湊足「天地人」三才之數。殊不知前有「立
天之道,以定人也」之句, 未涉及地,後有「天人合發」之結語,亦未提到地,
只是「天人」並論,其畫蛇添足破綻顯然。非原文所有可知,郭忠恕三體書迹,
既然刻碑傳世,必早有考證,今 從之。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
 
此節承前凶格而發。測得凶格,有災禍降臨,當採取避禍趨吉的措施。 《老子》曰
『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吾既有 身,如何才
能「無身」?若說毀滅自身,吾又何存?此之所謂「無身」,實指「隱身」避患之術
《奇門秘訣總賦》說:『如遇急難,宜從直符方下而行。太陰潛形 而隱迹,六合
遁身而謀議。九天之上揚威武,九地之下匿兵馬』等等,皆爲遁甲術中的神秘學
說。『性有巧拙,可以伏藏』,是說人之智力雖有水平不等,同樣可以 用隱慝伏
藏之法進行趨避。
 
『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 「九竅」指九宮之訣竅。「邪」是指一種不常
見的現象,昔人稱爲「邪術」,今人稱爲「特異功能」。 是說遁甲趨避方法,是用
「九宮式」而非「六壬式」(二式皆有趨避說)。既用九宮中的訣竅可産生隱遁作
用的邪術。其方法有三個要點,重在天盤中的乙丙丁三 奇。 《遁甲統宗》曰:『時
下得乙者爲日奇,凡攻擊、往來者,逃凶者,宜從天上六乙出,則恍惚如神,無
人見者。從天上六丁而出,入太陰而藏,敵人自不能見 也。凡攻伐,宜從天上
六丙出,挾威火,故類王侯』。又有「急則從神緩從門」之說。
有《秘藏六陰洞微遁甲真經》上中下三卷,是宋代寫成的「法奇門」專著。在有關
《遁甲》古笈中,也有不少的符咒異說,前人早有認爲邪僻不經者,或只從其數
理部分,神學之類皆棄而不用。如《奇門一得》《奇門元靈經》《奇門法竅》《奇門
闡微》《奇門心悟》等等皆是。
奇門數理趨避之要,在於自爲「主客」。即測得利於爲主者,則後動,是爲「後發
制人」。測得利於爲客者,則先動,是爲「先發制人」。是以靜爲主, 動爲客。測
得其機,則按機行事,動靜可以由人。總之,此節是闡述趨避之法,書中不乏記
載。此一傳說神秘文化史料,未必儘是荒謬空談。
 
[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此節仍是遁甲格局又一舉隅。《煙波釣叟歌》曰:『丙爲勃兮庚爲格,格則不通勃
亂逆』。又『甲加丙兮龍回首,丙加甲兮鳥跌穴』。甲爲木,丙爲火, 火生於木,
即生火者木,初則火勢漸升,光耀照人,原爲吉象,繼則木被火焚,象奸生於
國,時機至而生變動,國必潰敗之象。謂得此局,必先吉而後凶,知此奸臣 當
道,不宜從政,隱居修煉,如老子過函谷關,張良隨赤松子遊之類,可謂聖「知
時」也。解者因有「知之修煉,謂之聖人」之句,遂誤解爲道家修煉之術,而不顧
「奸生於國,時動必潰』之聯貫。其附會顯然。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也;萬物,人之盜也;人,萬物之盜也。
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
 
此節論述佈局後進行判斷有三個重點,叫做「三盜」。是盜竊天機奧秘的重要點。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遁甲大全》說:『凡占吉凶,首重九星, 以九星是天
盤,吉凶由天故也』。這就是「天生天殺」的道理。「盜」即是偷盜的盜,與「賊」之
明取不同。賊爲明取,盜爲暗偷。皆指竊取天機奧秘之事而有明暗 兩個方面。
「五賊」爲天干五行,明顯排布於天盤九星遁甲式中,一見而知。但「三盜」必須
通過相當的思維過程,才能作出吉凶的判斷。奇門重天盤,「三盜」又 是重要部
位;即一,天盤直符宮。二,人盤直使宮。三,地下符使宮。直使爲事之先應,
直符爲事之結果,地下符使則屬符使之後援。遁甲佈局容易,判斷頗難,八 方
四層,八卦九星,八門九宮,八將十幹,錯綜變化,茫然無頭,不得要領,難
免迷惑。《奇門統宗》凡例曰:『奇門占法,要分動靜之用,靜則只查直符直使時
幹,看其生克衰旺如何?動則專看方向,蓋動者機之先見者也』。由是可知,
《陰符經》所言「三盜」,實包括動靜二用,物我兩項。 「天地,萬物之盜」、
「萬
物,人之盜也」、「人,萬物之盜」,三者一致,即天地人皆爲「萬物之盜」與「萬
物、人之盜」二者對應。歸總只是「物、我」二者。
「三盜」實屬「萬化生乎 身」內容
之展開落實而已。
 
「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是說動用三盤八方,和靜用符使三盜,都相生相宜,
而天地人已安祥無虞了。 「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 萬化安」。「故曰」
是承前而發。謂既得三盜相宜(靜用),三才也安祥(動用),就象按時進餐一
樣,是合符生理,所以要掌握時機,縱他變化萬端,也能得到平 安。關鍵在一
個「時」字上。甘氏《奇門一得》所謂:「萬事盡包一局明」。前節舉凶格,本節論
吉象,層次鮮明,闡述精透。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此節承前節吉格凶格,從神從門趨避之妙而言。謂「急則從神」趨避妙,人皆知
其爲「神」之神妙,但「緩從門」是數理天機之應用,不用神道符咒等說,仍有神
妙之功效,其所以然則人不能知也。故曰:『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
也。』
 
[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不見,莫能知
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此節粗讀之,似贊曆法測定朔望月大小之功,月大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之說。
細味全文,其實不然。月大月小有何神秘?君子得之,怎能固躬?小人得 之,
又焉能輕命。因此,「日月有數,大小有定」之文,並非指測定月大月小之事。
「日月有數」,是說日有日之數,月有月之數。即日奇門有日奇門之數,月奇門
有月奇門之數。用日干支佈局者爲日奇門,用月干支佈局者爲月奇門,用時干支
佈局者爲時奇門。「大小有定」,是指局數有一定的規定,該用幾局就用幾局,
不可 錯用,與占事之大小有關。凡大事用月奇門佈局,如君國大事等;小事用
日奇門或時奇門,如日用百事等。皆是依據天道運行規律所反映的記時「干支」
佈局以占測 事物,故有「聖功生焉,神明出焉」之妙。「神明」即神而明之之謂,
皆讚美遁甲式之妙用也。「其盜機也,天下莫不見,莫能知也」者,是說用天道
運行規律所反 映的「干支」中有「天機」的反映,用「干支」作爲遁甲式資訊場的
展開原點,可以得出千變萬化之一幕,可以「萬事盡包一局明」。雖然「干支」匯
總有無窮的 「天機」奧秘,而又頒行天下,天下莫不見者,但其中所藏「天機」
奧秘,由是不知遁甲式者所不能知道的。
「君子得之固躬」者,即是說君子得此術可以趨吉避凶,保全自身。 「小人得之輕
命」者,是說小人得此術則胡作非爲,反致喪身。 「輕命」與「固躬」 對舉,可知
輕命即輕視性命而遭滅身之禍。此又爲擇人而授的保守思想提供理由。《煙波釣
叟歌》:『請觀歌裏精微訣,不是賢人莫傳與』。《奇門統宗 . 玄機賦》:『泄盡天
機玄妙,當爲聖主圖功,雖得千金勿授,妄傳小輩具戎,若將此法輕言,罪犯
天誅不宥』。可見遁甲式自來知之者不多,皆因要求嚴格,擇人而 授,保守過
分所至。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心生於物
死於物,機在目。]
 
此節承前文既「保守」又「玄妙」,而有「亂傳匪人遭天遣,閉道獲天誅」之慮。故
又不厭其繁,反復申述「專一」,「精思」勝過師授之理,鼓勵人專 研,不但不
局限于師承,並有突破局限、自學可以成材,無師可以自通之指導思想,最爲可
貴,令學者鼓舞。舉出「瞽者善聽,聾者善視」之實例,爲「絕利一源, 用師十
倍」之論證。由此又推之「三反晝夜,用師萬倍」之可能。 「思之思之,鬼神通之」,
若將一個問題集中思考三日三夜,必能得到新的可喜成果。
但「精思」、
「專一」頗不容易,每有外界干擾,引誘轉移,功虧一簣。關鍵在於視
覺。《老子》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與《陰符經》:『心生 於物死於物,機
在目』是一個道理。也即是說,研習《陰符奇門》或有師承,或無師承,只要進行
「精思」、
「專一」,避免外界干擾與誘移,是同樣可以弄懂弄通 的。
《戰國策》中
的蘇秦,懸梁刺股,簡練揣摩,期年而後成者,即是得其術得其理無師自通之
明證。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至樂性餘,至靜則廉。]
 
此節論述《遁甲》「天盤」類比天道之意義。天既生萬物又殺萬物,吉凶由天,無
恩而生大恩。雷風暴作,折殊髮屋,迅猛異常,蠢然無情。任其高興時 以顯其
無窮的威力(至樂性餘);當平靜後,又天下皆同,廉潔公正,都享安寧(至
靜則廉)。這就是類比天道「活盤」運轉之式,一動全動,廉潔公正,無恩而生
大恩之義。「雷風」乃大自然現象,代表天之行事。何以獨舉「雷風」爲用?因雷在
卦爲震,以象天威;風在卦爲巽,以象命令;震爲陽,代表幹,直符之喻也。巽
爲陰,代表支,直使之喻也。符使雖分陰陽,而五行屬性如一。加臨于八方,又
各有所之。加陽星爲開,百事吉,爲「至樂性餘」乎。加陰星爲闔,百事凶,爲
「至 靜則廉」乎「廉則無情」,非正必凶也。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氣,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
生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此節承前節天盤與人盤「活盤」旋轉所涉及中五宮天禽星與人盤中五宮直使應用
方法問題的專門論述。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是說天盤活盤旋轉,取法天動地靜之式。一動全盤轉動
不私于一方。如此則中五宮處於中軸,恒定不動,不見變化,如何應用?中五宮
天 盤名「天禽星」,人盤無門,直符直使當中五宮時如何應用呢?這也是一個
值得探討的特殊問題,故《陰符經》特別用了四十六個字來闡明其用法,也是相
當必要 的。《遁甲符應經 . 九星所值宮第三》曰:『中宮者土,火之子,金之母,
所寄理於西南坤位也』。《遁甲統宗》卷二:『中五宮陰陽遁俱寄坤宮』。 《遁甲演
義》《武經總要》《太白陰經》 《協紀辨方》
《象吉通書》等,中五宮均寄坤二 宮死
門。或謂土之長生在申,故中五寄坤二死門。但必然顯得死門多而生門少,很不
自然,顯屬人爲,昔人亦有評論。 《陰符經》著者提出「禽之制在氣」的辦法, 禽
即天禽星,氣即節氣,制即制度,即是說中五宮的應用應根據節氣來均衡寄用
於生死二門,不可呆寄於坤二死門。若是呆寄死門則顯得死門多生門少。所以要
均衡 寄用,以體現「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的迴圈寄用方法。生即生門,死
即死門。即冬至後中五寄坤二死門,夏至後中五寄艮八生門。 改進中五呆寄坤
二死門之法。同時,又引述「恩生於害,害生於恩」的事理來說明這一問題。又進
一步評論說「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意思是說,中五宮呆寄坤二死 門,是只知
空間(天地)文理爲正確的是愚人之見。「我以時物文理哲」,意思是說,我根
據時間事物(時物)來迴圈寄用,才是聰明的方法。
 
此節經文,完整一氣,脈絡鮮明,絕非附會可知。中五宮用法各有不同,早在
《陰符經》著者已有此論述。《甘氏奇門一得》有曰:『世傳五禽寄于二宮,重借死
門 以配之,不知始誤李鑒。考之唐荊川值李九峰來謁,陳純陽祖師之說,但當
趨五飛乾,詳究其用,寄者無驗,而不寄者百不一爽,則此是彼非,不辨自明
矣』。甘氏 是用飛宮法,隨九宮次序飛布,增一中門(或跳躍中宮),似比活
盤法寄宮合理自然,但不符合天體活盤運轉之客觀現象。 《遁甲統宗》卷二有「陽
遁寄坤宮,陰遁 寄艮宮」之說,與《陰符經》之說相合。《奇門元靈經》卷二:『五
中宮,陽遁借生門直使,天芮爲直符。陰遁借死門直使,天任爲直符。」。 《奇門
法竅》更有隨 四季寄用生杜死開之說,還有隨八節寄用八門之說。可知中五宮
的用法很有幾種,也很重要,關係著學歷的見解層次和師承派系的區分。在流傳
的《遁甲》古笈中, 多以中五呆寄坤二宮,雖然《陰符經》早已得出改進之方法
很少有人應用,可知呆寄坤二之法有他的偶中性。前人也早以用時間檢驗證明,
也許是「重數不重理」 之故吧。
此節原文之後,有的版本有『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奇期聖,我以不
奇期聖,故曰沈水入火,自取滅亡』這一大段。顯然是由前文之式演繹增入。謹
增一「不」字以表反人之見,不但未明前文意,文風亦不相類。與原著也不相屬。
碑林宋郭忠恕書迹簡潔可貴。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此節論述「靜」生萬物,「動」成變化之理,動靜本是相對存在,動爲陽、靜爲陰
陰陽相推,方見變化。「靜」屬自然之道,以生萬物,「動」屬變化 之道,以見天
地之心。靜爲體、動爲用,靜與動對,浸與流異,浸乃動之微,言天道運動,觀
察起來肉眼不能直接覺察,象水在「浸」一樣,所謂「天地密移,疇覺 之哉」。隨
不能直觀感覺,但日月往來,陰陽推移,可知天地運動的迅速與運動的實在。遁
甲式天地盤的類比,天盤活盤象天運轉,地盤不動象地之靜止(視運 動),來
體現天地之道「浸」的幾微變化。即是法天則地創奇門,以體天地之道,以類萬
物之情。
此節注家斷句多作「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我則認爲
「陰陽勝」斷句未妥,應作「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方妥。因後有「陰陽相
勝之術」和「相推而變化」之句,即是「陰陽勝陰陽」之意。若以「陰陽勝」斷句則
語意不全,有失陰陽二字之謂語也。
 
[至靜之道,律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
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乎象矣。]
 
此節經文之前,他種版本有「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用而制之」一節。郭
忠恕三體書無此一節。文風不相類,似注文評語誤入正文。今從郭氏。
此末節揭出,律曆所不能契者,於是有「奇器」,只用「八卦甲子」,將千變萬化
鬼神莫測之機,用陰陽相勝之術,明確地顯示出來。或神奇隱藏而去。 「奇器」
即是九宮遁甲式,以九宮爲框架,以八卦甲子爲素材。
 
張良注曰:『六癸爲天藏,可以伏藏也』,即是《遁甲》中的內容。李鑒《神機制敵
太白陰經》卷九有曰:『凡六甲爲青龍,可以建福。六乙爲蓬星,可以建德。六
丙爲明堂,可以出入。六戊爲天門,可以往來。六己爲地産,可以伏藏。天至三
凶神之宮,六庚爲天獄。六辛爲天庭。六壬爲天牢。天藏之中爲六癸,可以隱藏
也』。此「八卦甲子,神機鬼藏」者,即指八卦甲子之中有隱藏之神機,頗有濃厚
的神秘色彩。清徐大椿注《黃帝陰符經 . 序》曰:『陰符,贊易之書也, 其末章
所雲:奇器,指八卦甲子。前後所論,皆所以剖明之也』。惜徐大椿未知《陰符
經》即是《遁甲經》元始古笈。雖不中,不遠也。從此揭出,層次顯然,脈絡 相貫
若不明遁甲之說,又何以知陰符之然哉。
 
結束語
 
陰符自古幾人得,奇器原來爲兵設;豁然貫通無他意,遁甲奇門句句切;
無怪蘇秦椎刺股,可知黃石授此訣;本來數術不足信,聊將管見抉其秘。
 
霍斐然于巴縣天文鄉
一九九三年春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