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0





四十二章經



宋代守遂註本&註解 师



-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 譯 - 菩


版本:2023.03.02
【概述】
《四十二章經》,一卷,東漢時期天竺僧人迦葉摩騰、法蘭共譯,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相傳是古印度傳入中國的第一部佛教聖典,為中國最早的
漢譯佛經。本經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完整佛經(如是我聞,……,信受奉行。),屬於一部經抄(原始版本應為胡本或梵本),是從原始佛教《阿含經》
四 (約佔七分之五)、《三慧經》、《法句經》等佛經中摘抄出佛法核心思想並濃縮彙編而成,簡明扼要地闡述佛教的基本教義與修道綱領,主要教化對 四
十 象是出家比丘(因此大量章節講述斷除愛欲、清淨梵行)。經文共分四十二篇(或稱四十二段),故稱《四十二章經》。

二 二
章 本經的中文異譯,所傳版本主要有三種:1)高麗藏本。為宋藏、元藏、高麗藏所收本,南朝舊文,是目前最早版本,最能保持本經之古型;2)宋真宗 章
經 註本。收於明朝之南藏,屬於中間改訂本(添加少部分經文);3)宋代守遂註本。最後改訂本(有大幅度增刪修改),流傳最廣的通行本,明朝智旭 經
之解、了童之補註、及清朝道霈之指南、續法之疏抄等,都採用此本。中間改訂本中已添入大乘禪宗思想,而守遂註本更是大幅加入大乘禪宗思想。
2 2
以流通最廣的守遂註本為例:本經序分,記載世尊成道說法的前後事蹟。正宗分,包括第一章至第四十一章。前三章是三乘共教行果,以了脫生死為本。
第四章至第八章是五乘善惡通義,說明世間、出世間善惡因果。第九章至第三十八章是大乘不共法,說明大乘不共行,並包括六度萬行。第十章至第十
二章為布施度,第十三、十四章為持戒度,第十五章為忍辱度,第十六章為禪定度,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六章為般若度,第二十七章至第三十六章為精進
度。第三十九章至第四十一章總明教、理、行,說明是教當信,是理當解,是行當修。第四十二章,總結全經。
經序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
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四 四
十 [01] 出家證果 十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 二

經 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 經

3 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 3

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
復用之。
〔①「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心非肉團,乃遍虛空,造萬有者;然不可見聞、不可味觸,斯謂真空,亦即是本(真如自性)。理解諸
法實相即無為法(相對於有為法而言,有為法即因緣造作之法,無為法即離因緣造作。)②「沙門」,梵文轉寫śramaṇa,泛指修行禁慾
苦行的宗教人士,後為佛教所沿用,成為男性出家眾的代名詞。沙門義為「勤息」,即「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③「四真道行」,
四 即四聖諦「苦集滅道」之修行功夫;道行,讀 dào heng。④「阿羅漢」,四果聖人,Arhat;「阿那含」,三果聖人,Anāgāmin;「斯陀 四
十 含」,二果聖人,Sakṛd-āgāmin;「須陀洹」,初果聖人,Srotāpanna。⑤「上十九天」,上在此處是超越的意思,即超越十九天之意; 十
二 三果聖人居於四禪九天中的五不還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⑥辭親,出世俗家;悟道,出五蘊家;證果, 二
章 出三界家。〕 章
經 經
[02] 斷欲絕求
4 4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
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①「欲」,只限於欲界眾生的心理活動。②「愛」,是通於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三界都有「愛」活動的範圍。③「內無所得,外無
所求」,萬法本具,故稱內無所得;心外無法,故稱外無所求。④「心不繫道,亦不結業」,凡夫心須繫道,方能除五欲;但悟後若仍
心繫於道,則猶登岸而不捨筏,應知法如筏,為工具而非目的,應登岸即棄。凡夫造業,皆為欲愛所驅。欲愛既除,惑種已斷,故不結
四 業。⑤「無念」,沒有遷流的妄念。⑥「無作」,沒有造作的行為。⑦「非修非證」,真如自性(佛性)本自具足,並非經由修證方有。〕 四
十 十
二 [03] 割愛去貪 二
章 章
經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 經

5 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5
〔①沙門行,即是去五欲:財(去世間資財)、色(出家)、名(乞求取足)、食(日中一食)、睡(樹下一宿)。②「慎勿再矣」,
千萬不要再貪求更多了。③「愛」,貪愛。④「欲」,欲念(財色名食睡)。另:「愛」與「欲」是兩大罪魁、兩大煩惱。古文一字一
意,與現代漢語一詞一意有所不同。後文中遇此二字亦同樣解釋~〕
[04] 善惡並明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
四 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 四
十 十
二 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二
章 章
經 [05] 轉重令輕 經

6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 6
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日)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①「而不自悔,頓息其心」,卻不能自己悔過,(不能)頓時消滅其犯過之心,(犯過之心不息)。②「人有眾過」是因;「而不自
悔」是所緣緣,是在增惑;「(而不能)頓息其心」是次第緣,是在成熟惡業;「罪來赴身」是增上緣。具此三緣,罪業成熟,定受果
報。③「漸成深廣」,漸漸地,小過變成大過,輕罪變成重罪。④「自解知非」,自己能夠徹底覺悟,知道自己的不對;這一句是「斷
惑」,而後一句「改惡行善」是「息心」;斷惑、息心後,罪業自然消滅。⑤「痊」,病已痊愈。⑥「損」,病苦消滅。⑦此章對照高
麗藏本可推斷,有一處傳抄錯誤,「罪自消滅」應為「罪日消滅」。〕

四 [06] 忍惡無瞋 四
十 十
二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撓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二
章 [07] 惡還本身 章
經 經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
7 7
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
(歸),歸(禍)子身矣!」猶回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此章對照高麗藏本可推斷,有一處應為後世傳抄錯誤,「子自持禍,歸子身矣」應為「子自持歸,禍子身矣」之誤抄。〕
[08] 塵唾自污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


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①「坌」,bèn。名詞意为尘土;動詞意為聚積、灑落。這裡是動詞。〕 四

二 [09] 返本會道 二
章 章
經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經
〔求道,須解行並重。若止於博學多聞,則是有解無形,猶如說食數寶,無法得道。聽聞後要思維(守志,念念趨向菩提),思維後要
8 實行(奉道,實修),方得受用。〕 8

[10] 喜施獲福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
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①「熟食」,熱飯,譬喻成熟聖果。②「除冥」,除去黑暗,譬喻破除三障(惑障、業障、報障,眾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開悟證果)

③施之道有三:財施(濟他貧窮)、無畏施(拔他憂難)、法施(以戒定慧之法普度眾生)。〕
四 四
十 [11] 施飯轉勝 十
二 二
章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 章
經 經
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
9 9
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
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①「飯」,動詞,用飲食供養之意。②「辟支佛」,即緣覺或獨覺,緣覺即有佛住世期間聽佛講十二因緣而覺悟者,而獨覺則是在無
佛住世時代,自修自觀體悟萬法無常而覺悟者;阿羅漢斷了煩惱,但闢支佛不僅斷了煩惱,連習氣也斷了,因此智慧超勝於阿羅漢。③
「三世諸佛」,這裡指的是凡夫以分別念所能理解的佛陀之報身與應化身(指事相,實際上凡夫是無法體認佛陀之報身的)。④「無念
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指的是清淨法身境界,亦指代本自具足之真如自性(指理相)。⑤此段校量布施功德,一方面指受施對象的不同
四 所獲福報差異巨大,另一方面亦指所施者的用心不同所獲福報差異巨大。〕 四
十 [12] 舉難勸修 十
二 二
章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 章
經 經
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
10 10
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
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①「有勢不臨」,指有勢力時而不居高臨下、作威作福。②「未學」,指初學或未入門之人。③「善解方便」,指能如實、恰當地理
解體會方便法(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佛陀在世時講述的八萬四千法,都是為順應眾生之不同根基,運用種種方便施予教化)。〕

[13] 問道宿命

四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 四


如磨鏡,垢去明存,當得宿命。」 十

章 〔①「因」,主因(種子)。②「緣」,助緣(輔助條件)。③「會其至道」,體會到至高無上的真理,即徹明心性。③即便清楚六祖 章
經 惠能與神秀大師的南頓北漸之區別,但實際行持時,仍要踏踏實實從初步基礎功夫做起(譬如磨鏡,垢去明存)。④知宿命,乃六神通 經
之宿命通(悉知累劫生死之狀),六神通之前五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外道亦能修得,唯獨第六通——漏盡
11 通,唯有聖者始能證得。前五通不足貴,知宿命為通非道,而能會道,則自發神通。佛陀在此處先強調本,後解釋末。〕 11

[14] 請問善大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①「何者為善,何者最大?」在這個世間,究竟什麼是最好、最善的?什麼東西是最大、最重要的?②「行道守真者善」,真是真如
本性,如如不動者也,動則成為妄念。然凡夫無不動念者,故須修行,起念則覺而滅之。是以古人云「不怕念起,但怕覺遲」。凡夫起
念不覺,隨念而馳,愈馳愈惑。修行者覺是一念,制之不起,謂之守真,即謂之善。「志與道合者大」,生死事大也,了脫生死,謂之
四 大事。眾生心惑於見思,則入生死,見思惑斷,則出生死。志者願也,道者心也,志與道合,即矢志去惑明心,以了生死,是最大事也。〕 四
十 [15] 請問力明 十
二 二
章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 章
經 經
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
12 12
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①「何者多力?」什麼是最有力量的?(忍辱,大乘佛法,必行六度,而以忍辱為中樞。)。②「何者最明?」什麼是最光明的?(心
垢滅盡後的真如自性)。③「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在天地還沒形成之前(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真如自性一直存在)。此句及
其後所形容的,是大圓鏡智之境界。〕
[16] 捨愛得道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濁)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


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四

二 〔修道即是去障見性,了脫生死。不解此理,惟知禮拜,無濟生死大事,僅獲福報而已。若求去障見性,當知障性之物為何。障者惑也。 二
章 惑有粗細,粗為見思惑,細為塵沙惑。惑何由起?皆起於愛與欲。故去惑障,必自去愛欲始。①據林崇安考證,「澄水」應是「濁水」 章
經 之誤抄。〕 經

13 [17] 明來暗謝 13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
而明常存矣。
〔道如炬,冥室如無明,無始以來,眾生本性即迷於無明暗室,一旦見道,即是開發性光,無明即滅。〕
[18] 念等本空

四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 四


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十

章 〔①「念無念念」等四句較難理解,「念」是「心念」之意,第一個「念」是佛陀所教之念,後兩個「念」是「能念之心」與「所念之 章
經 法」,即要做到能所雙亡,才與佛法相應,最終「念空、無念亦空、空亦空」。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都是同樣的句式,也 經
都是同樣的涵義,即要做到在「念、行、言、修」之時,不起分別心,能所雙亡。②「會者近爾」,領會(這個道理)的人(就與道)
14 近了。③「言語道斷,非物所拘」,能講得出來、能意想得到的,都不是道;道不會被有形的物質所限制,真如本體更非言語所能描述。〕 14
[19] 假真並觀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①「天地」,天為時間萬事;地為空間萬事。此為破凡情俗見,天地萬事,皆是無常。②「非常」,即不長久,無常之意。③「世界」,
世是遷流之意,即時間三際(過去、現在、未來);界,指方位,即空間十方(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
佛法亦分世界為二種:器世間(物質)、有情世間(眾生)。④「靈覺」,靈明的覺性,即是我們的真如自性。⑤「觀天地,念非常;
四 觀世界,念非常」是就假的一方面來說的;「觀靈覺,即菩提」是就真的(真如佛性)這一方面來說的。〕 四
十 [20] 推我本空 十
二 二
章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章
經 〔①「四大」,我們的身體是由「地(堅者)、水(潤者)、火(暖者)、風(動者)」四種元素和合組成的,在佛學上稱為內四大。〕 經

15 [21] 聲名喪本 15
佛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
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盡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22] 財色招苦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
四 患。 四
十 十
二 〔①「財」,金錢。②「色」,美色。特別說明:財色為五欲之首,但財、色本質上是中性之物,無好無壞,但因凡夫之貪心而去執著、 二
章 追逐,遂有隱患,而這種隱患不僅僅是針對肉身與精神的,更是針對法身慧命的。〕 章
經 經
[23] 妻子甚獄
16
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 16

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①「妻」,妻子。②「子」,孩子。③「情愛於色,豈憚驅馳?」,出於對心儀之美色的情、愛,哪裡害怕為其奔波勞碌呢?憚,dàn,
怕、畏懼。④五欲中之財名,或可有斷之者,色斷之最難,以其與生俱來故也。〕
[24] 色欲障道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 四


為道者矣! 十

章 〔①《阿毗達磨論》中,愛有六種:眼觸色塵生愛、耳觸聲塵生愛、鼻觸香塵生愛、舌觸味塵生愛、身觸觸塵生愛、意觸法塵生愛。② 章
經 《阿毗達磨論》中,欲望心有十種:女色、財寶、聲名、飲食、睡眠、家宅、田園、衣服、眷屬、官爵,這十種都是貪欲。③《大智度 經
論》把色分為六種:顏色、形容、威儀、語言、細滑、人相。④「色之為欲,其大無外」,這種情色的欲望,大到沒有能超過它的。⑤
17 「賴有一矣,若使二同」,還好在財色名食睡五欲當中只有色欲這麼厲害,假設還有另一個像色欲這般厲害的欲望。〕 17
[25] 欲火燒身

佛言: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①「愛欲之人,猶如執炬」,迷戀愛欲的人,就好像手中握著一個火把。②「燒手」,譬喻害道。〕
[26] 天魔嬈佛

四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 四
十 十
二 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二
章 〔①「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天神(即魔王波旬,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把如花似玉的女兒獻給佛,要破壞佛 章
經 的道心(不讓他修持成佛)。②「革囊眾穢」,魔女雖然形貌生得漂亮,但滿肚子充滿屎尿等骯髒污穢之物,且心不端正,只不過是一 經
個臭皮囊罷了。③「即得須陀洹果」,天神(波旬)聽佛說法後,當下證得初果(入聖流)。一些人會疑問魔王波旬在佛陀成道前即證
18 得初果聖人了,為何後續還會不斷阻撓佛陀傳法?其實這就是因緣轉換,此波旬境界提升後,欲界第六天之天主由新的天神更替而已。〕 18
[27] 無著得道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
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
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①「尋流」,順流,譬喻修行之人順從佛道。②「不觸兩岸」,譬喻走中道,超越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等二邊之極端。③「不為
四 四
十 人取」,不被他人撈取,譬喻破愛網,參見前述二十三章之「妻子甚獄」,若被打撈,困於愛網牢獄,則無法繼續修道。④「不為鬼神 十
二 所遮」,譬喻不被各種邪見干擾、阻擋。⑤「不為洄流所住」,譬喻要精進前行,不能原地打轉或退步;或指代不要被六道輪迴所局限, 二
章 而始終在六道中打轉。⑥「亦不腐敗」,腐敗是譬喻不相信佛法、誹謗佛法之人(朽木不可雕);腐敗亦有解為著相而修。⑦「決定入 章
經 海」,譬喻必定得道(證悟解脫)。〕 經
[28] 意馬莫縱
19 19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
意。
〔①「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意即凡夫之我見,若信之,即是信無明愛見我慢,故復云「汝意不可信」。②「慎勿與色會,色會
即禍生」,須戒男女之欲,不然,貪瞋癡慢疑愈染愈深,輪迴生死,永無解脫之期,故警之曰「色會即禍生」。修大乘法,在家可許有
妻室,然非謂不戒女色,乃戒之於心也,如維摩詰大士,但此法行之尤難。通法八萬四千,不論小乘大乘,在家出家,若不斷男女之欲,
決無可成者也。③「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阿羅漢已斷見思惑,真心之光已現,如上弦月,雖微而能照破凡情,故可信也。〕
四 [29] 正觀敵色 四
十 十
二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 二
章 章
經 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 經

20 惡念。 20
〔此章承接上一章,針對「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之問題,從身(眼視)、語(耳聽、言語)、意(觀想)三門給出解決方案。此
章專為出家人說法。聖人施教,以常人為準,常人觸境,莫不動念,故當防之以道。人之六根,以眼耳意為利,此三者塵遠亦能接之也。
三者之中,意又最利。防範之道,即是眼不看女色,耳不聽女聲。不看不聽,勢不能時,意須正心觀想。〕
[30] 欲火遠離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四 〔①眾生心如明珠,能照萬相,蔽於欲塵,則失照用,修道即是去此欲塵,以現其明,塵盡心明,即是成佛。②「夫為道者,如被乾草, 四
十 火來須避」,夫是文言文的發語詞,「這個」的意思;被,音 pī,同「披」;這修道的人,就像身披著幹草(容易著火)做成的衣服, 十
二 碰到火必須趕快逃避。這裡的乾草譬喻眾生六根,烈火譬喻外境的六塵(此處尤指六塵中的色塵,即男女之色;世俗中也用「乾柴烈火」 二
章 來譬喻男女之色欲)。〕 章
經 經
[31] 心寂欲除
21 21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
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
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①修道必須去五欲,否則不出輪迴。五欲之中,財名去之尚易,食睡亦可漸減,惟色欲去之最難。②「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
曾有一人淫欲心強盛(以至於影響正常生活),(為解決這個問題)他想自己把生殖器割下來。③「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
四 四
十 功曹,漢代一官職名稱,相當於現在的參謀長、總司令之類,屬於發號施令的指揮官。心就像指揮官,只要指揮官不發號施令(不發淫 十
二 欲心),隨從人等(淫欲的邪念、語言、行為)也就都止息了。④「偈」,梵文轉寫為 gatha,是佛教的一種文體,一般都是每句四字、 二
章 五字、六字或七字,每四句成為一偈,沒有押韻的。⑤「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吾人彈指之微,皆動 章
經 於心,心動而與之相應者,有五十一所。心如主人,所如處所。主人行動,不離是等處所,惟其中五所,異乎尋常。一為觸,六根之觸 經
六塵也。二為意,觸則有意焉。三為受,喜怒哀樂之感受也。四為想,想其所受也。五為思,微細不斷,令人造作也。是為五俱心所,
22 22
言之雖有序,而動則同時,猶之握拳,五指無分先後。 此偈之前二句,為釋欲之一念,生於意心所,意復生於「思、想」二心所。五俱
心所但舉其三,尚有「觸、受」,略之何也?此二者皆是被動,而「意、思、想」始為一念之主動,明乎主動,自知調伏之道矣。二心
即是「思、想」二心所,是若寂然不動,則意不生,意不生,縱觸外物而不受,不受則本性不染。非色亦非行,即是心經中之「五蘊皆
空」。⑥「迦葉佛」,梵文轉寫為 Kāśyapa;葉,音 shè;中譯為飲光佛,是過去七佛中第六佛,亦為賢劫第三佛,是釋迦牟尼前世之師。

[32] 我空怖滅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四 〔①這一章說明人生充滿了煩惱與痛苦,舉出了憂愁和恐怖這兩種煩惱,是從愛、欲而來的,假使人生沒有愛、欲的話,也無所謂憂愁、 四
十 恐怖了。②佛經中記載了七種憂愁:身力、壽命、疾病、罪惡、殃禍、別離、死亡。③亦記載了五種恐怖:不活、惡名、大眾威德、死 十
二 亡、墮惡道。〕 二
章 章
經 [33] 智明魔破 經

23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 23
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
道果。
〔本章以戰事喻修道:①「一人」,喻學道之心;②「萬人」,喻無始諸惑,即八萬四千煩惱;③「掛鎧」,喻持戒;④「意或怯弱」,
喻受戒後或不能持,或持而不能久;⑤「半路而退」,喻修定不固;⑥「格鬥而死」,喻慧力不足;⑦「得勝而還」,喻證道。〕
[34] 處中得道
四 四
十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 十
二 二
章 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 章
經 經
「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
24 24
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
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①「其聲悲緊」,悲其聞思修之未得,誦經之聲,遂不平。②「曾為何業」,問其所好之事,非農工商等職業也。③「弦緩不鳴」,
琴弦鬆弛發不出聲響。④「弦急聲絕」,琴弦緊繃亦發不出聲響。⑤「急緩得中諸音普矣」,琴弦不鬆不緊則宮商角徵羽諸音皆全。⑥
「於道若暴」,對於道,心過於急躁。⑦「罪必加矣」,造罪必當加倍於常人矣。〕

[35] 垢淨明存
四 四
十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十
二 二
章 [36] 展轉獲勝 章
經 經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
25
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 25

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①「中國」,佛法中興之國。〕
[37] 念戒近道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
四 不得道。 四
十 十
〔①「憶念」,憶,憶是偶憶,不相繼也;念,念是念茲在茲,念念相繼也。②「不順吾戒」,不能夠依順我所制定的戒律。〕
二 二
章 [38] 生即有滅 章
經 經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
26 26
「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
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釋迦牟尼問此問題的用意不在於只是讓大家明白生死之間有多久,真正的目的是想告訴大家生命轉瞬即逝,生死只在頃刻之間,人生
無常,要抓緊時間修行。①「人命在幾間」,人的生命,從生到死會有多久呢?②「子」,文言文「你」的意思。③「善哉」,梵文 sādhu,
義譯為「勝、完、正、好、善成」,為賞歎讚美之辭。〕
[39] 教誨無差
四 四
十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十
二 〔眾生有八萬四千種心(印度所說八萬四千、藏地所說十萬,都是形容極多之意),故佛陀宣說八萬四千種法。所謂:歸元無二路,方 二
章 章
便有多門。門門皆可入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只在於是否與自己相應。〕
經 經
[40] 行道在心
27 27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法為內道,不假外求。修道即是修心,心即是道,離心則無道。不知修心,縱茹素禮拜,行數十年,猶不入道。①「無如磨牛」,
不要像磨坊裡拉磨的牛一樣。〕
[41] 直心出欲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


沙門當觀情欲,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四

二 〔①「如牛負重」,牛喻人;負重喻人之罪業。②「行深泥中」,深泥喻苦報。③「疲極」,喻眾生負無始重罪,消業的過程很艱難。 二
章 ④「不敢左右顧視」,左右喻五欲六塵。⑤「出離淤泥」,喻斷惑證果。⑥「情欲甚於淤泥」,淤泥但污其身,而情欲則污其心,心污 章
經 必下墮。⑦「直心」,即不敢左右顧視(左右顧視,形容貪染五欲六塵)。〕 經

28 [42] 達世知幻 28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
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
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
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四 〔①「吾視」,佛用智慧眼觀照。②「王侯位如過隙塵」,世間至高的地位,也不過像渺小、短暫如門縫中一瞬即過的塵埃。③「紈素 四
十 十
之服如敝帛」,輕薄華貴的絲織品如同破布。④「訶子」,原稱訶黎勒,種子橄欖形,長 3~4 公分,徑 1~1.6 公分。⑤「阿耨池」,阿
二 二
章 耨達池之簡稱,周圍有八百里,恆河之發源地。⑥「塗足油」,印度屬熱帶,為防蚊蟲叮咬,手足須擦油,稱為塗足油。以上所講的王 章
經 位、金玉、紈素、大千界、阿耨池水等五種,是以佛眼來觀察,世間法都是虛假的;接下去自「方便門」到「如四時木」,所講的是佛 經
眼觀一切出世法都是如幻如化的,主要是為了破除眾生的執著。⑦「方便門如化寶聚」,善巧方便之法,猶如幻化之寶,僅為滿足眾生
29 的暫時需求。⑧「無上乘如夢金帛」,無上乘即佛乘,而佛性本自具足,成佛並沒有額外得到什麼,就像夢中出現的珍寶一樣。⑨「佛 29
道如眼前華」,種種佛道,為對凡情;凡情不生,佛道何有?所謂‘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也。⑩「禪定如須彌柱」,須彌出海,
風浪不能漂動;禪定持心,境識不能遷惑。然須彌無實法,不過四寶四微合成;禪定亦無實法,不過諸心心所四分合成耳!⑪「涅槃如
晝夕寤」,成佛的境界,如同日夜都是清醒著。⑫「倒正如六龍舞」,顛倒或正見,好像六條龍在空中飛舞(六龍喻六根,六根隨六塵
境界而轉,如六龍舞)。⑬「平等如一真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真如理地。⑭「興化如四時木」,興化,即上興佛法下
化眾生。木生於春,長於夏,秋凋而冬滅,無外乎自然緣起;佛菩薩亦隨緣度生,因緣具足則應世,緣盡則入涅槃。〕

〖參考資料〗
四 四
1. 自立法師——《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十 十
二 2. 宣化上人——《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 二
章 3. 雪廬老人——《佛說四十二章經表注講義》 章
經 4. 蕅益大師——《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經
5. 林崇安——《四十二章經略析》
30 30
6.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簡基益——《四十二章經的文獻與義理研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