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s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約瑟‧柯舒斯 (Joseph Kosuth) 在 1969 年的文章”哲學之後的藝術”(Art after

philosophy)談到杜象(Marcel Duchamp)的作品對藝術的影響,” (在杜象之後)所


有的藝術(在本質上)都是概念的,因為藝術只能夠概念式地存在”。1917 年杜象
所創作的作品”噴泉”(Fountain),除了在當時以及之後引起相當多的討論之外,
我想,最重要的一點,是杜象揭示了一項劃時代的里程碑,藝術終於可以不必
為其它任何一種目的服務,藝術不必為美學服務,藝術可以免於工藝。這個徹底
的解放,讓藝術家感到自由自在,甚至藝術家本人可以不必然熟悉作品製作過
程的技術細節。從另一個角度看,與其說是藝術家得到解放,不如說是傳統定義
下的非藝術家(沒有手藝天份或訓練者)降低了被誤判為藝術絕緣者的機率。人類
在探索及了解藝術本質的過程中,一直在五種感官的美與享受(或者不悅)當中,
反覆地肯定與否定藝術的定義。藝術是表現技法嗎?很多時候我們會清醒地說不
是,但是表現技法高超的作品又常令我們改變心意。藝術是工藝水準嗎?也許不
是,但真正感動人心的作品在當時可能出自一個手藝高超的工匠。藝術是超越的
終極的指涉嗎?或許在很多場合我們認為藝術有它自身的純粹的形式的美,無關
乎境界或哲學,但我們也常被作品說服,相信有超越人的力量存在的境界。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電腦科技發展的使然,概念藝術(conceptual art) 成了解讀軟體
藝術最重要的基礎,就像同一個時期的榮格(Carl Jung)尚未被重視的理論,悠悠
地來到當今新時代(New age)運動者的書櫃上。概念藝術在李維特(Sol LeWitt)的認
知中,是將藝術品的概念(concept)與執行(execution)分開來,並且將”概念”提
昇到整個作品中最重要的面向。順著這個脈絡發展,李維特創作了許多指令,交
由他人來完成,並且將概念視為促使作品完成的機器。或許 1960 年代科學家與
工程師孜孜不倦地實現杜林機(Turing machine),成為現今電腦的原型的同時,
藝術界回敬的正是 1960 年代開始蓬勃發展的概念藝術與指令藝術。我們很難不
去想像這其間的關連,但恐怕也無法釐清是科學還是藝術先影響了對方,共時
性與榮格的集體潛意識或許是真的在發揮作用。
如果我們肯定創作”概念”的人是藝術家,那麼,數學家在當今是第一個應該
變成藝術家的人,因為”數字”純粹是概念,並且數字也是所有概念中的概念,
當我們一產生概念,就由零變成一。
如果我們肯定編輯”指令”並交付他者執行,就是所謂的指令藝術,那麼,程
式設計師是第一個應該被承認的藝術家,因為他每天在做的事就是編輯指令,
交由積體電路來完成。
很顯然地,上面兩個樂觀的推論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發生太多次。擁有科技專業
的人並沒有學習到表現(expression)的重要,相反地,擁有美學訓練的人通常缺
乏運算的思維。DBN 的角色,如同軟體藝術中的素描訓練,是一切軟體藝術表
現的基礎,與其說它是一套跨領域分工合作的平台,不如說是人人都該獨力完
成並且從中探索自己內在運算慣性的基礎習作。
這次與銘傳資訊傳播系同學實驗性的課程,並不能被簡化成是老師用專業帶領
學生,因為這個混沌未明的領域,所有的人都是新手,課程的進行常常充滿新
奇的挑戰與實驗性的嘗試。我記得這些日子當中,經常是前一天重看約翰尼斯伊
忝(Johannes Itten) 的<<格式與造形原理>>,隨後的課程便從這些包浩斯學校的教
學過程與作品的靈感當中變化出練習題,或者在反覆咀嚼雷可夫(George Lakoff)
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闢喻>>後,忽然茅塞頓開並且突發奇想地找到新的教學方
向。一路上為了能讓資訊背景的學生能夠學到 DBN 的本質,我們成功或失敗了
許多回合,收穫最大的,我想是所有參與這過程的人,而我真正想說的是,受
益最多的應該是我本人,能夠在一個原野中毫無拘束地嘗試,並且有一群不管
我帶他們走去哪都信任我學生,這使得我覺得不能夠獨享這些教學成果。以下就
是學生們在探索自己內在運算慣性的一些實例,在他們邁向藝術家的路上,我
除了提供一些素材之外,盡可能保持沉默。

蔡奇宏: 期初習作

黃湘尹: 期初習作 黃俊業: 期初習作


蔡奇宏: 期中習作

黃俊業: 期中習作

林威辰: 期末習作

最後提供在課堂上白板所寫下關於譬喻的置換與創作的類型,也許不完全成熟,
但是也算是自我內在奮力想去看清當今的”互動設計”與”數位藝術”的過程
中,所歸納出的心得。
互動設計: 譬喻置換

MusicBottles Toast

譬喻型創作 Sculpture by Richard Long: England 196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