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 48 卷 第 4 期 建 筑 结 构 Vol. 48 No. 4

2018 年 2 月下 Building Structure Feb. 2018

有粘结后张预应力悬挑梁设计方法
于振洲 , 于明江
1 2

( 1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4; 2 北京万年基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

[摘要] 工程设计中,多层或高层房屋端部常遇到悬挑梁结构,悬挑跨度达到 4,
5m 甚至 6m 以上。当作用较大活
荷载或墙载时,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悬挑梁结构,梁截面高度较大,即使增大配筋量,裂缝宽度仍难满足规范限值,
造成结构耐久性降低,影响结构安全,此时采用预应力悬挑梁结构是最合理的结构方案。介绍适合手算的预应力
悬挑梁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详图构造,供设计参考。
[关键词] 悬挑梁; 预应力; 配筋; 承载力; 挠度
中图分类号: TU3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48X( 2018) 04-0010-07

Design method of bonded post-tensioned prestressed cantilever beam


Yu Zhenzhou1 ,Yu Mingjiang2
( 1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 Research Group,Beijing 100044,China;
2 Beijing Vanion Construction & Investment ( Group) Co.,Ltd.,Beijing 100071,China)
Abstract: In engineering design,cantilever beam structure is common at the end of multi-story or high-rise housing
structure,with cantilever span of 4m,5m or even 6m above. When the large live load or wall load is exerted,the use of
ordinary reinforced concrete cantilever beam structure leads to large beam section height. Even if the amount of
reinforcement is increased,the crack width is still difficult to meet the code limits,resulting in decreased dur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and affecting the structural safe. The prestressed cantilevered beam structure is the most reasonable structural
scheme. The design calculation methods and construction details of prestressed cantilevered beams suitable for hand
computation were introduced for the reference of design.
Keywords: cantilever beam; prestress; reinforcement; bearing capacity; deflection

1 按裂缝控制估算悬挑梁预应力钢筋面积及悬挑 略去次应力 σ p2 项,式( 2) 可改写为:


梁截面设计力学概念 Np Np ep
σ pc = + y
1. 1 计算悬挑梁预应力钢筋面积 A p A I
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正截面受力裂缝控制等级 Np Np ep
= + = σ pc1 + σ pc2 ( 3)
为二级。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GB 50010— A W
2010) [1]( 简称混规 ) 第 3. 4. 4 条,裂缝控制等级二 式中: A 为悬挑梁混凝土毛截面面积; I 为悬挑梁混
级为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 凝土毛截面惯性矩; e p 为预加力作用点至混凝土毛
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 截面形心的距离,即预加力偏心距; y 为混凝土截面
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形心至悬挑梁上部受拉边缘纤维的距离; W 为混凝
按规范第 7. 1. 1 条,二级裂缝控制等级构件在 土毛截面上部受拉边缘处的截面矩 ,W = I / y; N p 为
荷载标准组合下,受拉边缘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后张法预应力悬挑梁的预加力,按下式计算:
σ ck - σ pc ≤ f tk ( 1) N p = σ pe A p + σ'pe A'P - σ l5 A S - σ'l5 A'S ( 4)

式中 tk 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σ ck 为荷载
f ; 略去受压区预应力钢筋项和收缩徐变引起的预
标准组合下抗裂验算受拉边缘混凝土法向应力; σ pc 应力损失项,式( 4) 可改写为:
为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在抗裂验算受拉边缘由 N p = σ pe A p ( 5)
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的预压应力 ,按下式计算: 式中: A p 为悬挑梁上部混凝土受拉区纵向预应力筋
N P N P e pn 的截面面积; 目前预应力筋通常采用七股钢绞线 ,标
σ pc = + y + σ p2 ( 2)
An In n 记为 1 × 7 标准型,常用的钢绞线规格是公称直径 d
对预应力悬挑梁结构,近似用混凝土毛截面面 = 15. 2mm,其 1 根 钢 绞 线 的 公 称 截 面 面 积 为
积 A 代替净截面面积 A n ,用毛截面重心至预加力作
用点的距离 e p 代替净截面重心至预加力作用点的
作者简介: 于振洲,本科,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Email:
距离 e pn ,取毛截面惯性矩 I 代替净截面惯性矩 I n ,并 yzhzhgshw@ 163. com。
第 48 卷 第 4 期 于振洲,等. 有粘结后张预应力悬挑梁设计方法 11

140mm2 ; σ pe 为悬挑梁上部混凝土受拉区纵向预应
力筋的有效预应力,按下式计算:
σ pe = σ con - σ l ( 6)
σ con ≤ 0. 75f ptk ( 7)
式中: σ con 为张拉控制应力,采用钢绞线时,按式( 7)
计算; σ l 为相应阶段预应力损失值,估算预应力筋
时可近似取 σ l = 0. 20 σ con ; f ptk 为预应力钢绞线极限 图1 预应力悬挑梁根部截面预加力作用点及截面应力
强度标准值,通常采用 1 860 级低松弛钢绞线,f ptk
加了预应力的悬挑梁根部截面受外弯矩 M k 作用,此
= 1 860N / mm2 。
时梁截面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截面符合平截面假定,
则 1 860 级低松弛钢绞线的有效预应力 σ pe 为:
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梁的截面应力呈直线分布。外弯
矩 M k 使梁截面上部边缘产生拉应力 σ ck = M k y / I,
σ pe = 0. 75 × 0. 8f ptk = 0. 6f ptk = 0. 6 × 1 860
下部边缘产生压应力 σ cc = M k ( h - y) / I。为改变截
= 1 116N / mm2 ( 8) 面上部受到拉应力的状况,施加预加压力 N p ,且 N p
令悬挑梁由外部荷载 M k 产生的上部受拉边缘 作用点偏向受拉边缘( 悬挑梁截面形心上部 ) ,取偏
处混凝土法向拉应力 σ ck 为: 心距为 e p ,将预加压力 N p 向截面形心简化,则截面
Mk y Mk 形心轴处作用有压力 N p 和弯矩 M p = N p e p ,分别产
σ ck = = ( 9)
I W
生两种应力: 在 N p 作用下,梁全截面受均匀压应力
悬挑梁由预应力产生的上部边缘处混凝土的法 σ pc1 = N p / A,在 M p = N p e p 作用下,梁截面上部边缘
向压应力 σ pc 为:
处产生压应力 σ pc2 = N p e p y / I,下部边缘产生拉应力
Np Np ep Np Np ep
σ pc = + y = + ( 10) σ pt = N p e p ( h - y) / I。
A I A W
综合以上分析,施加的预加压力 N p 在梁截面上
后张法预加力为:
部边缘产生的压应力部分抵消了外弯矩 M k 产生的
N p = σ pe A p ( 11)
拉应力,使剩余拉应力小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
将 σ ck ,σ pc ,N p 代入式( 1) 得:
准值,因而避免了受拉裂缝的产生,满足了混规第
Mk y Np Np ep
-( + y) ≤ f tk ( 12) 3. 4. 4 条正截面受力受裂缝二级控制等级的要求 。
I A I
在工程设计中,施加的预加压力 N p 要适度,既
整理后得:
要能满足裂缝控制要求,又不可过大而产生影响使
Mk 1 ep
- σ pe A p ( + ) - f tk ≤ 0 ( 13) 用的结构反拱。N p 的作用点应偏向受拉边缘,其对
W A W
截面形心的偏心距 e p 越大,抗裂效果越佳,但要考
则二级裂缝控制时,预应力悬挑梁上部预应力
虑钢筋排布构造,N p 的重心距梁受拉边缘的最小距
钢筋截面面积为:
离取 70 ~ 80mm 为宜。
Mk
- f tk 2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非预应力钢筋面积
W
Ap ≥ ( 14) 当估算出悬挑梁所需的预应力钢筋面积 A p 后,
1 ep
( + ) σ pe
A W 可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相关公式求得非预应力钢筋
式中: M k 为荷载标准组合悬挑梁根部截面弯矩设计 面积 A s ,由图 2 非预应力筋拉力 A s f y 与预应力筋拉
值; f tk 为 混 凝 土 轴 心 抗 拉 强 度 标 准 值,按 混 规 第 力 A p f py 对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中点取矩,则应得:
4. 1. 2 条,预应力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40,C40 M ≤ A s f y Z s + A p f py Z P ( 15)
2
混凝土 f tk = 2. 39N / mm 。 1
As ≥ ( M - A p f py Z p ) ( 16)
fy Zs
当悬挑梁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正截面受力裂缝
x x
控制等级为二级时,可用式( 14) 估算悬挑梁预应力 Zs = hs - = ( h - as ) - ( 17)
2 2
钢筋截面面积 A p 。 x x
Zp = hp - = ( h - ap ) - ( 18)
悬挑梁根部截面预加力作用点及截面应力见图 1。 2 2
1. 2 预应力悬挑梁截面设计的力学概念 式中: M 为荷载基本组合下悬挑梁根部截面弯矩设
从图 1 和式( 12) 可知,在荷载标准组合下被施 计值; f y 为非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Ⅲ 级钢
12 建 筑 结 构 2018 年

f y = 360N / mm2 ; f py 为 1 860 级低松弛钢绞线抗拉


2
强度设计值,f py = 1 320N / mm ; Z s 为非预应力钢筋
λ =
f py Ap hp
{
f py Ap hp + f y As hs

0. 60( 一级抗震)
三级抗震)
0. 75( 二级、
( 21)

合力点至混凝土受压区高度重心的距离 ; Z p 为预应 从使用阶段看,预应力筋适当多一些,λ 大一些


力钢筋合 力 点 至 混 凝 土 受 压 区 高 度 重 心 的 距 离; 较好,但从抗震角度看则 λ 不宜过大。
a s ,a p 分别为非预应力筋和预应力筋合力点至受拉 3 预应力悬挑梁挠度验算
边缘的距离。 3. 1 悬挑梁刚度计算
求得 A s 应 大 于 或 等 于 最 小 构 造 配 筋,取 按混规第 7. 2. 3 条,要求不出现裂缝的预应力
0. 2% A c 或 45f t / f y 的较大值,此处 A c 应扣除翼缘取 混凝土受弯构件短期刚度 B s 为:
矩形梁的截面面积。 B s = 0. 85E c I0  0. 85E c I ( 22)
式中: I0 为换算截面惯性矩,可简化取毛截面惯性
矩 I; E c 为混凝土弹性模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
4 2
时,E c = 3. 25 × 10 N / mm 。
采用荷载标准组合时,受弯构件考虑荷载长期
作用影响的长期刚度 B 为:
Mk
图2 承载能力计算时悬挑梁根部截面 B = B ( 23)
M q ( θ - 1) + M k s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x 为: 式中: M k 为荷载标准组合悬挑梁根部截面弯矩 ; M q
2M 为荷载准永久组合悬挑梁根部截面弯矩; θ 为荷载
x = h0 - h20 - ( 19)
槡 fc b 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按混规第 7. 2. 5
式中: f c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40 混凝土 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取 θ = 2. 0。
2
的 f c = 19. 1N / mm ; b,h 分别为梁宽、梁高; h0 为截 则式( 23) 改写为:
面有效高度,悬挑梁上部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合 Mk
B = B ( 24)
力点至梁下部受压边缘的距离,按下式计算: Mq + Mk s
as + ap 3. 2 悬挑梁预应力反拱值计算
h0 = h - a = h - ( 20)
2 悬挑梁梁端预应力反拱值 f A 为:
式中 a 为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合力点至梁上部边 N p e p l2
缘的距离,该合力点可近似取两合力重心的中点 ,见 fA = - ( 25)
2B
图 3。 按混规第 7. 2. 6 条,考虑预压应力长期作用的
影响,可将计算的反拱值乘以增大系数 2. 0。则:
N p e p l2 N p e p l2
f 反拱 = 2f A = - 2 =- ( 26)
2B B
悬挑梁预应力反拱示意图见图 4。
3. 3 预应力悬挑梁梁端的最大挠度
预应力悬挑梁梁端的最大挠度采用长期刚度 ,
在标准组合荷载作用下,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得到
梁端下垂 的 挠 度 ( 图 5 ) ,减 去 梁 端 预 应 力 反 拱 值
图3 h0 截面有效高度 f 反拱 ,最终的挠度计算值不应超过混规表 3. 4. 3 规
定的限值。
通常采用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普通钢筋混合
配筋的所谓 部 分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既 有 利 于 控 制 裂
缝 ,又能提高能量消散能力 ,有利于改善预应力混
凝土的抗震性能 。 按《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抗 震 设
计规程 》( JGJ 140—2004 ) 第 4. 2. 3 条 ,应 满 足 预
应力强度比 λ : 图4 悬挑梁预应力反拱示意
第 48 卷 第 4 期 于振洲,等. 有粘结后张预应力悬挑梁设计方法 13

悬挑梁 YL1( YKL1) 的 3 种 T 形截面几何特征 表1

上部边缘
毛截面 形心 毛截面
梁截面 纤维处的
面积 A 位置 惯性矩 截面尺寸 / mm
b×h 截面矩
/ mm2 y / mm I / mm4
W / mm3

400 × 4. 48 × 2. 05 × 849. 2 ×
241
700 105 1010 105
图5 悬挑梁均布荷载和端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400 × 4. 68 × 2. 50 × 954. 2 ×
262
750 105 1010 105
4 设计例题
400 × 4. 88 × 3. 00 × 1 060. 1 ×
283
4. 1 某四层框架结构例题概况 800 105 1010 105
某四 层 框 架 结 构,按 7 度 抗 震 设 防,柱 网 为
7. 2m × 7. 2m,结构局部布置见图 6。端部悬挑 4. 6m 沿边梁 L1 上的混凝土女儿墙荷载:
q = 0. 10 × 1. 0 × 25 + 0. 05 × 1. 0 × 20 = 3. 5kN / m
( 或 5. 0m) ,拟采用有粘结后张预应力悬挑梁结构,
边梁 L1 荷载:
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端跨及悬挑跨部位梁板的混
0. 70 7. 00
凝土强度 等 级 采 用 C40,柱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采 用
q = 0. 2 × 0. 75 × 25 + 3. 5 = 7. 25 kN / m
C30,楼面及屋面活载均为 2. 0kN / m2 ,试设计计算
0. 80 7. 50
屋面中间部位预应力悬挑梁 YL1( YKL1) 。
边梁 L1 荷载简图见图 7。

图7 预应力悬挑梁梁端次梁 L1 荷载简图

悬挑梁 YL1( YKL1) 荷载简图见图 8。

图6 结构局部平面布置图

悬 挑 梁 YL1 ( YKL1 ) 取 2 种 悬 挑 计 算 跨 度:
4 700mm; YL1( YKL1) 取 3 种梁高计算: 700,
4 300,
800mm,梁宽为 400mm; 边梁 L1 也有 3 种梁高:
750,
700, 800mm,梁宽为 200mm。
750,
4. 2 悬挑梁 YL1( YKL1) 截面几何特征计算
根据混规表 5. 2. 4,梁的受压区 ( 在预应力作用
下楼板位于受压区) 有效翼缘宽度 b'f 按表中最小值 预应力悬挑梁 YL1( YKL1) 荷载简图

取用,b'f = b + 12h'f = 400 + 12 × 120 = 1 840mm,


梁 YL1( YKL1) 自重为:
取 b' f = 1 800mm( 表 1) 。
0. 70 7. 0
4. 3 预应力悬挑梁 YL1( YKL1) 荷载及内力计算
2 q = 0. 4 × 0. 75 × 25 = 7. 5 kN / m
屋面均布荷载为: 屋面做法 3. 7kN / m ; 120mm
2 2 0. 80 8. 0
厚混凝 土 板 3. 0kN / m ; 吊 顶 0. 3kN / m ; 静 载 合 计
悬挑梁根部截面弯矩标准值为:
7. 0kN / m2 ; 活载 2. 0kN / m2 。
14 建 筑 结 构 2018 年

32. 2 25. 2 悬挑梁 YL1( YKL1) 的 3 种截面高度 2 种悬挑


1 2 1 4. 32 4. 3
M静 = q静 l + p静 l = × 32. 7 × 2 + 26. 1 × 跨度所需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见表 3。
2 2 4. 7 4. 7
33. 2 27. 0 C40 混 凝 土 f tk = 2. 39N / mm2 ,有 效 预 应 力
1 1 4. 32 2
σ pe = 1 116N / mm 。
M活 = q活 l2 = × 7. 2 × 2
2 2 4. 7 悬挑梁 YL1 ( YKL1) 3 种截面高度 2 种悬挑跨
悬挑梁 YL1( YKL1) 根部截面组合弯矩见表 2。 度上部边缘剩余拉应力值见表 4。
4. 4 预应力悬挑梁 YL1 ( YKL1) 按抗裂控制估算预 剩余 拉 应 力 均 小 于 混 凝 土 抗 拉 强 度 标 准 值
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A p f tk = 2. 39N / mm2 ( 表 4) ,满足裂缝控制等级二级的
选 1 860 级低松弛七股钢绞线,公称直径 d = 要求。
15. 2mm, 1 根 钢 绞 线 的 公 称 截 面 面 积 140mm2 ,其
4. 5 预应力悬挑梁 YL1( YKL1)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
f ptk = 1 860 N / mm2 ,有效预应力 σ pe = 0. 6 × 1 860 =
态计算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1 116N / mm2 。
预应力悬挑梁 YL1 ( YKL1)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
取预应力筋合力重心距离悬挑梁上表面距离
态计算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A s ,结果见表 5。
a p = 80mm,则 3 种梁高 700,750,800mm 预加力偏
1
心距 e p 为 161, 203mm,见图 9。
182, As ≥ ( M - A p f py Z p )
fy Zs
4  25,As = 1 964mm2 , 2
Ⅲ 级钢 f y = 360N / mm ,
1 860 级钢绞线 f py = 1 320N / mm2 ,
C40 混凝土 f c =
19. 1N / mm2 ,
as = 45mm, a = ( as + ap ) /2 =
ap = 80mm,
62. 5mm。
强度校核验算: A s f y Z s + A p f py Z p ≥ M,结果 为:
1 030kN·m > 580. 6kN·m,
1 106kN·m > 680. 2kN·m,
图9 预应力悬挑梁 YKL1 截面几何参数
1 017kN·m > 590. 6kN·m,
1 017kN·m > 692. 2kN·m,
按式( 14) ,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为:
1 015kN·m > 600. 8kN·m,
1 207kN·m > 703. 6kN·m。
Mk
- f tk 以上计算所需非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A s 较小,或
W
Ap ≥
1
A
+
ep
W (
σ pe ) 小于 0,表明高强度预应力筋在强度计算时能起到
主要作用,但是非预应力筋也要配足够多,除满足最
悬挑梁 YL1( YKL1) 根部截面组合弯矩 表2
标准组合弯矩 基本组合弯矩 准永久组合弯矩
梁截面 悬挑跨度
/ ( kN·m) / ( kN·m) / ( kN·m) Mk / ( Mk + Mq )
b×h l / mm
( M k = 1. 0M 静 + 1. 0M 活 ) ( M = 1. 2M 静 + 1. 4M 活 ) ( M g = 1. 0M 静 + 0. 4M 活 )
4 300 406. 1 + 66. 6 = 472. 7 487. 3 + 93. 2 = 580. 6 406. 1 + 26. 6 = 432. 7 0. 522 1
400 × 700
4 700 474. 1 + 79. 5 = 553. 6 568. 9 + 111. 3 = 680. 2 474. 1 + 31. 8 = 505. 9 0. 522 5
4 300 414. 5 + 66. 6 = 481. 1 497. 4 + 93. 2 = 590. 6 414. 5 + 26. 6 = 441. 1 0. 521 7
400 × 750
4 700 483. 9 + 79. 5 = 563. 4 580. 7 + 111. 3 = 692. 0 483. 9 + 31. 8 = 515. 7 0. 522 1
4 300 423. 0 + 66. 6 = 489. 6 507. 6 + 93. 2 = 600. 8 423. 0 + 26. 6 = 449. 6 0. 521 3
400 × 800
4 700 493. 6 + 79. 5 = 573. 1 592. 3 + 111. 3 = 703. 6 493. 6 + 31. 8 = 525. 4 0. 521 7

悬挑梁 YL1( YKL1) 3 种截面高度 2 种悬挑跨度所需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A p 表3


标准组合 上部边缘处 预加力偏心距 ( 1 / A + ep 所需预应力
梁截面 悬挑跨度 Mk / W Mk / W - f tk 配筋 Ap
弯矩 截面矩 ep = y - 80 / W) σpe 钢筋截面面积
2 2
b ×h l / mm
Mk / ( kN·m) / ( N / mm ) / ( N / mm ) 2 / mm2
W / mm3 / mm / ( N / mm4 ) Ap / mm
4 300 472. 7 5. 57 3. 18 690 选 6 s 15. 2,Ap = 840
400 × 700 849. 2 × 105 241 - 80 = 161 0. 004 61
4 700 553. 6 6. 52 4. 13 896 选 7 s 15. 2,Ap = 980
4 300 481. 1 5. 04 2. 65 588 选 5  15. 2, Ap = 700
400 × 750 954. 2 × 105 262 - 80 = 182 0. 004 51
4 700 563. 4 5. 90 3. 51 778 选 6  15. 2, Ap = 840
4 300 489. 6 4. 62 2. 23 505 选 5  15. 2, Ap = 700
400 × 800 1 060. 1 × 105 283 - 80 = 203 0. 004 42
4 700 573. 1 5. 41 3. 02 683 选 6  15. 2, Ap = 840
第 48 卷 第 4 期 于振洲,等. 有粘结后张预应力悬挑梁设计方法 15

悬挑梁 YL1( YKL1) 的 3 种截面高度 2 种悬挑跨度上部边缘剩余拉应力值 表4

外弯矩产生的 预加力 Np Np 偏心弯矩 悬挑梁上部


预应力产生的上部
上部边缘拉 选用的预应力 预加力 产生的均匀 产生的上部边 边缘剩余拉应力
梁截面 悬挑跨度 边缘总压应力
应力① 钢筋面积 Np = A p 压应力② 缘压应力③ ① -④
b ×h l / mm ② +③ =④
σck = Mk / W Ap / mm2 σpe / N σpc1 = Np σpc2 = Np ep / W σck - ( σpc1 + σpc2 )
σpc1 + σpc2 / ( N / mm2 )
/ ( N / mm2 ) / A / ( N / mm2 ) / ( N / mm2 ) / ( N / mm2 )

4 300 5. 57 840 9. 374 × 105 2. 09 1. 78 3. 87 5. 57 - 3. 87 = 1. 70


400 × 700
4 700 6. 52 980 10. 937 × 105 2. 44 2. 07 4. 51 6. 52 - 4. 51 = 2. 01
5
4 300 5. 04 700 7. 812 × 10 1. 67 1. 49 3. 16 5. 04 - 3. 16 = 1. 88
400 × 750 5
4 700 5. 90 840 9. 374 × 10 2. 00 1. 79 3. 79 5. 90 - 3. 79 = 2. 11
5
4 300 4. 62 700 7. 812 × 10 1. 60 1. 50 3. 10 4. 62 - 3. 10 = 1. 52
400 × 800 5
4 700 5. 41 840 9. 374 × 10 1. 92 1. 80 3. 72 5. 41 - 3. 72 = 1. 69

悬挑梁 YL1( YKL1) 的 3 种截面高度 2 种悬挑跨度所需非预应力钢筋面积 As 表5

混凝土受
非预应力 预应力筋
基本组合 选用的预应 压区高度 非预应力
梁截面 悬挑跨度 有效高度 筋内力偶臂 内力偶臂
弯矩 力钢筋面积 2M 钢筋面积
b ×h l / mm h0 = h - a x = h0 - h20 - Zs = Zp =
M / ( kN·m) Ap / mm2
槡/ mm
fc b
h - a s - x /2 h - a p - x /2
A s / mm2

4 300 580. 6 840 700 - 62. 5 = 133. 1 588. 5 553. 5 A s < 0,配 4  25


400 × 700
4 700 680. 2 980 637. 5 159. 7 575. 2 540. 2 A s < 0,配 4  25
4 300 590. 6 700 750 - 62. 5 = 123. 5 643. 3 608. 3 A s = 123,配 4  25
400 × 750
4 700 692. 0 840 687. 5 147. 6 631. 2 596. 2 A s = 144,配 4  25
4 300 600. 8 700 800 - 62. 5 = 115. 7 697. 2 662. 2 A s < 0,配 4  25
400 × 800
4 700 703. 6 840 737. 5 137. 7 686. 2 651. 2 A s < 0,配 4  25

悬挑梁 YL1( YKL1) 预应力强度比验算( 满足二级抗震等级) 筋张拉端采用 QM 夹片式锚具,预应力筋固定端采


表6 用挤压式锚具,其性能应达到Ⅰ类锚具的要求。 锚
选用
悬挑 具支承处应设置钢垫板和螺旋筋。4) 依据预应力钢
梁截面 的 hp = As hs = ①
跨度 A p h - 80 ① ② 绞线束的外径选用预应力混凝土所用金属波纹管。
b×h / mm2 h - 45 ①+②
l / mm
/ mm2 孔道压力灌浆的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 M20,水
4 300 840 688. 0 0. 60
400 × 700 620 655 463 灰比宜 为 0. 4 ~ 0. 5,为 减 少 收 缩,砂 浆 中 宜 掺 入
4 700 980 802. 0 0. 63
0. 01% 水泥用量的铝粉。5 ) 预应力筋下料切断或
4 300 700 619. 0 0. 55
400 × 750 670 1 964 705 499
4 700 840 743. 0 0. 60
4 300 700 665. 0 0. 56
400 × 800 720 755 534
4 700 840 798. 0 0. 60
注: ①表示 f py A p h p ; ②表示 f y A s h s ; ①,②的单位均为 kN·m。

小配筋率外,还应满足预应力 强 度 比 λ ≤ 0. 75 ( 二
级、三级抗震等级) 的要求,结果见表 6。
预应力悬挑梁 YL1 ( YKL1 ) 斜截面承载力 ,按
混规第 6. 3. 2 条 、6. 3. 4 ~ 6. 3. 7 条 计 算 ,具 体 计
算略 。 预应 力 悬 挑 梁 YL1 ( YKL1 ) 挠 度 计 算 结 果
见表 7 。
图 10 为预 应 力 悬 挑 梁 YL1 ( YKL1 ) 详 图 。 说
明如下 : 1) YKL1 为有粘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悬挑
梁 。2) 预应力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预应力筋 注: ①为 2  25; ②为 2  25; ③为 4  20; ④为 2  16; ⑤

采用1 × 7 标准型公称直径 d = 15. 2,极限强度标准 为 2  18; ⑥为 2  18; ⑦为 12@ 100; ⑧为 10@ 400。

值 f ptk = 1 860MPa,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3) 预应力 图 10 预应力悬挑梁 YL1( YKL1) 详图


16 建 筑 结 构 2018 年

悬挑梁 YL1( YKL1) 梁端反拱 表7

预应力梁 均布和集中荷
端向上反 均布荷载 梁端集中荷 载下梁端向
预加力
悬挑 短期刚度 长期刚度 拱 f 反拱 下梁根部 载下根部 梁端总挠度
梁截面 Np = 预加力偏 下挠度
跨度 Bs B 弯矩标 弯矩标 f = ( M kl /4 △f = f + f 反拱
b×h A p σ pe 心距 e p = - Np
l / mm 2
/ ( N·mm ) / ( N·mm2 ) 准值 M kl 准值 M k2 / mm
/N e p l2 / B + M k2 /3) /
/ ( kN·m) / ( kN·m)
/ mm ( l2 / B) / mm

4 300 0. 522Bs 9. 374 ×105 -9. 44 364. 3 108. 4 7. 96 - 1. 48


400 ×700 5. 66 ×1014
=2. 955 × 161
5
4 700 1014 10. 937 ×10 -13. 16 435. 2 118. 4 11. 08 - 2. 08

4 300 0. 522B s 7. 812 ×10 5


-7. 28 368. 9 112. 2 6. 64 - 0. 64
400 ×750 6. 91 ×1014 =3. 61 × 182
5
4 700 1014 9. 374 ×10 -10. 44 440. 7 122. 7 9. 25 - 1. 19

4 300 0. 522B s 7. 812 ×10 5


-6. 77 373. 5 116. 1 5. 64 - 1. 13
8. 29
400 ×800 14 =4. 33 × 203
4 700 ×10 9. 374 ×10 5
-9. 71 446. 2 126. 9 7. 85 - 1. 86
1014
注: 以上挠度计算结果表明,悬挑梁端总挠度约为 1 ~ 2mm,且数值不大,说明施加的预应力量值是适当的。

张拉后,切断多余长度时,应使用砂轮锯,严禁采用 封堵。8) 悬挑构件必须在混凝土达到 100% 设计强


电气焊切割。6) 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 75% 度时,方可拆除模板的支撑。
以上方可进行张拉,张拉控制应力为 0. 75f ptk ,锚固 参 考 文 献
时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收缩量不得大于 5mm。7) [1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S]. 北京: 中
预应力筋张拉结束后,在距离锚具 30 ~ 50mm 处切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 ] 陶学康.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手册[M]. 北京: 中国
去多余长度,用专门的建筑防腐油脂密封夹片及外
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露的钢绞线封端帽,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对锚具进行

( 上接第 20 页) The effect of ground transmission time on the response of


于地下室; 在建筑端部区域大多数上部结构框架柱 long sreuctures[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弯矩和剪力均有不同程度减小,除中部区域上部结 of America, 55( 3) : 627-640.


1965,
[3 ] 潘其健. 上海虹桥搜候( SOHO) 结构设计[J]. 建筑结
构框架柱轴力有减小趋势外,其余柱轴力均有增大。
构, 44( 14) : 56-63.
2014,
( 3) 对于超长结构,行波输入使水平向位移在
[4 ] ZANARDO G,HAO H,MODENA. Seismic response of
建筑端部影响比在中部影响要明显,行波效应对上
multi-span simply supported bridges to a spatially varying
部结构的影响较地下室明显,且随着波速减小影响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增大,波速小于 410m / s 时行波效应影响较明显。 and Structural Dynamics,2002,16( 31) : 31-39.
( 4) 在结构的顶部和端部,行波效应主要表现 [5 ] 楼梦麟,黄明开. 上海浦东机场( 二期) 候机楼水平地
为结构位移增大,向中部逐渐减小,楼层中间几层位 2009,39( 2) : 8-
震行波效应时程分析[J]. 建筑结构,
移减小,r 值均小于 1. 0。r 值在整个楼内不同部位 11.
变化较复杂,不同地震波及不同波速作用对结构的 [6 ] 楼梦麟,张喜,林巧. 水平地震下双塔楼结构的行波地
影响会有一定差别。 震反应分析[J]. 力学季刊, 33( 1) : 137-145.
2012,
( 5) 实际设计中针对行波效应对结构内力影响 [7 ] 伍松,张新培,高少波,等. 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
规律,有针对性采取措施,首层框架梁增加预应力 反应行波效应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 27( 2) :
2011,
筋,增强整体性,梁进行加腋,对影响较明显的柱增 219-224.
大配筋率和加密箍筋,对抵抗行波效应影响有较好 [8 ] 苏亮,
董石麟. 水平行波效应下周边支承大跨度单层球
的效果。 面网壳的地震反应[J]. 空间结构, 12( 3) : 24-30.
2006,
[9 ] 刘枫,杜义欣,赵鹏飞,等. 武汉火车站多点输入地震
参 考 文 献
反应时程分析[J]. 建筑结构, 39( 1) : 11-15.
2009,

[1 ] HOUSNER G W. Historical view of earthquake [10] 赵鹏飞,潘国华,杨荣伟,等. 武汉火车站复杂大型钢


engineering [J]. International Geophysics,2002, 81 结构体系研究[J]. 建筑结构, 39( 1) : 1-4.
2009,
( A) : 13-18. [11] 丁阳,
王波.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在地震行波作用下的
[2 ] BONGDANOFF J L,GOLDENBERG J E,SCHIFF A E. 响应[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2( 5) : 71-76.
200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