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

物语

衣冠
C l o t h e s

蹀躞带:唐代官员的“皮带”
文 大音希声 图 光影剑客
形偏心孔环组成。
蹀 躞 带 饰、 一 件 玉 带 扣、 四 件 圆 首 矩 形 銙、 八 件 圆 形 带 銙 和 一 件 圆

▲ 常见古装影视剧中,
浪迹江湖的武者、 步演变成为等级划分的标志。当时规定
唐 代 玉 梁 金 筐 宝 钿 真 珠 装 蹀 躞 带, 出 土 于 窦 皦 墓, 由 一 件 忍 冬 形

游历河山的文人,配刀剑、暗器或是酒壶、 挂环数量为 13 个环,环上套挂若干小带,


折扇于腰间却不松不落。这样的场景确有 以便悬挂各种日常用具。用蹀躞带区分身
依据。在古时,用于固定这些器物的便是 份高低的做法以唐朝为盛,它成为了文武
当时的“腰带”了。 百官身份地位的象征。
古时的腰带,根据制作材料可分为布 唐代蹀躞带上的“銙”制作材料繁多,
带和革带。布带柔软有弹性,
文人常使用; 除了玉以外,还有犀、金、银等。佩戴不
革带坚固,约束牢靠,武人须佩戴。 同材质不同样式的“銙”
,使一条官员日
从战国中期到南北朝,革带迎来了发 常使用的看似普通的“腰带”起到了区分
展的黄金期。而在众多革带当中,以蹀躞 身份的作用。扬州曹庄隋炀帝墓中出土了
带最具代表性。由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便 一条完整的帝王十三环蹀躞带,上面的挂
于骑射的需求,无论是胡服还是各种贴身 环便是金镶玉做的。
装饰都需要简便化,相应的,便于存放小 从唐朝开始对蹀躞带的佩戴便有了
物件的蹀躞带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 正式规定。如《唐会要·章服品第》载:
“文
蹀躞带,由鞓、銙、铊尾和带扣四部 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十三銙。四品服
分组成。整条皮革带身为“鞓”;悬于带 深绯,金带十一銙。 五品服浅绯,金带
下的玉制装饰片为“銙”
,用以挂物 ;革 十銙。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
带两端的半圆形、方形带板为“铊尾”
, 九銙。
”由此可见,在唐代,可通过蹀躞
作为皮带尾部的装饰 ;用于衔接、紧扣的 带的材质、
“銙”的数量来判断一位官员
部分便是“带扣”
,类似于如今的皮带扣。 的品级高低。
蹀躞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源于 另外,到了唐代,蹀躞带一度被认为
古代西域的草原文明,兴于中原,经过中 是文武官员必佩之物。如算袋、
刀子、
砺石、
原文化的洗礼后,又赋予了蹀躞带多元的 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这七种
地域文化色彩。 物品一定要悬于带上的习惯,被称为“蹀
值得一提的是,蹀躞带不仅是地域文 躞七事”
。在盛唐时期,
更是盛行佩戴“蹀
化相融的象征,还具有约定身份地位的作 躞”
。从皇室宫廷到普通官僚,均以配用
用,用于挂物的“銙”是身份象征中最为 蹀躞带为荣。同时,根据“鞓”的颜色也
重要的部分。 能区分等级,据《新唐书》和《旧唐书》
从南北朝开始,蹀躞带上的挂环便逐 的记载,最高等级的“鞓”
,底色为紫色。

环球人文地理 11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