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容 负刚度 阻尼伸臂体系减震性能增效研究 - 汪志昊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9

网络首发时间:2022-09-28 17:54:29

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2.1349.tb.20220923.1308.002.html

第 XX 卷第 XX 期 振 动 工 程 学 报 Vol. XX No. XX
XXXX 年 XX 月 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XX XXXX

惯容⁃负刚度⁃阻尼伸臂体系减震性能增效研究
汪志昊 1,2 ,周宇翔 1,2 ,张静雯 1,2 ,程志鹏 1,2
(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2. 河南省结构振动控制与健康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5)

摘 要 : 为 提 升 传 统 阻 尼 伸 臂(CDO)体 系 的 减 震 效 果 ,基 于 惯 容⁃刚 度⁃阻 尼 三 元 被 动 减 振 理 论 ,开 展 了 惯 容⁃负 刚


度⁃阻尼伸臂(INSDO)体系减震性能增效研究。采用 Clough⁃Penzien 谱模型模拟平稳随机激励,利用增广状态空间
建 立 结 构⁃阻 尼 器⁃激 励 系 统 的 运 动 方 程 ;通 过 Lyapunov 方 程 求 解 获 得 随 机 地 震 作 用 下 结 构 响 应 的 均 方 根 值
(RMS),基于结构最大有害层间位移角与加速度的多目标控制确定了 INSDO 体系的最优参数;分析评估了典型实
际地震作用下 INSDO 体系的减震性能。结果表明:在 El⁃Centro 和 Kobe 地震波作用下,相比 CDO 体系,INSDO 最
优化体系降低了底层位移角 RMS 均值的 57.97%,以及顶层绝对加速度 RMS 均值的 36.99%,验证了多目标优化方
法的有效性;相比单独引入惯容或负刚度单元,同时引入两种单元可进一步放大阻尼单元的位移,提升阻尼器耗能
与地震输入能量的比值,实现了 INSDO 体系减震性能增效。

关键词: 高层建筑;消能伸臂;惯容;负刚度;减震性能
中图分类号: TU973.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4523(XXXX)XX⁃0001⁃10
DOI:

受负刚度控制和惯容元件耗能增效作用的启
引 言 发 ,Ye 等[17]融 合 调 谐 惯 容 阻 尼 器(TID)与 负 刚 度 阻
尼 器 提 升 了 TID 对 结 构 的 减 震 性 能 ;Wang 等[18]提
在 超 高 层 建 筑 结 构 中 ,具 有 良 好 抗 侧 移 性 能 的 出 了 一 种 新 型 调 谐 式 惯 容⁃负 刚 度 阻 尼 器(TIN ⁃
伸 臂 结 构 体 系 占 有 重 要 地 位[1]。 然 而 ,地 震 作 用 下 SD)。 与 TID 和 调 谐 黏 滞 质 量 阻 尼 器(TVMD)相
结构仅设置伸臂加强层会产生刚度、内力突变,形成 比 ,TINSD 有 效 地 降 低 了 地 震 作 用 下 结 构 的 动 力
薄 弱 层[2]。 针 对 这 一 问 题 ,近 年 来 融 合 消 能 减 震 技 响应。
术 的 伸 臂 结 构 体 系 获 得 成 功 实 践[3⁃6]。 传 统 阻 尼 伸 为进一步实现 CDO 体系的减震性能增效,本文
臂(CDO)体 系 在 伸 臂 与 外 框 架 柱 之 间 竖 向 安 装 黏 基 于 惯 容⁃刚 度⁃阻 尼 的 三 元 被 动 减 振 理 论[19],尝 试
滞阻尼器(VD),以充分利用两者之间相对较大的竖 将 惯 容 、负 刚 度 和 阻 尼 单 元 并 联 组 成 INSD 减 振 系
向 变 形 ,实 现 耗 能 减 震 增 效 [7⁃10]
。 然 而 ,外 框 架 柱 的 统 ,提 出 了 惯 容⁃负 刚 度⁃阻 尼 伸 臂(INSDO)体 系 。
刚度有限,CDO 体系难以达到满意的结构附加模态 首 先 ,基 于 Clough⁃Penzien 谱 模 型 ,推 导 增 广 状 态 空
阻尼比 [11]
。 间 ,求 解 随 机 地 震 响 应 ;然 后 ,基 于 多 目 标 优 化 方 法
针对传统 CDO 体系的不足,基于负刚度控制的 确 定 了 INSDO 的 最 优 参 数 ;最 后 ,对 比 分 析 了 INS⁃
阻 尼 伸 臂 体 系 得 到 较 快 发 展 。 研 究 表 明 :负 刚 度 控 DO 与 CDO,IDO 以 及 NSDO 体 系 的 减 震 效 果 ,基
制有助于放大阻尼器位移,实现耗能增效 [12]
。Wang 于 能 量 分 析 方 法 阐 明 了 INSDO 体 系 的 减 震 性 能 增
等 和 Sun 等
[13] [14]
针对高层建筑在风和地震作用下的 效机理。
多 灾 害 减 振 问 题 ,开 展 了 负 刚 度 阻 尼 伸 臂(NSDO)
体 系 的 优 化 设 计 研 究 。 结 果 表 明 :相 比 于 CDO 体 1 INSDO 简化分析模型
系 ,NSDO 体 系 可 以 更 小 的 阻 尼 以 及 外 框 架 柱 刚 度
实现更优越的减振效果。具有负刚度效应的惯容元 INSDO 结 构 简 化 分 析 模 型 如 图 1 所 示 ,核 心 筒
件的引入为阻尼器的耗能增效提供了新途径 [15]
,基 结 构 视 为 均 匀 的 Bernoulli⁃Euler 梁 ,核 心 筒 的 弯 曲
于惯容阻尼器的伸臂(IDO)体系减震研究结果表明 刚 度 、单 位 长 度 质 量 和 高 度 分 别 用 EI,m 和 H 表 示 。
惯容有效提升了伸臂体系的减震效果 [16]
。 伸 臂 的 弯 曲 刚 度 假 定 为 无 穷 大 ,伸 臂 长 度 为 r;伸 臂

收稿日期: 2022-06-08;修订日期: 2022-08-1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8274)。
2 振 动 工 程 学 报 第 XX 卷

安 装 位 置 为 αH,其 中 ,α 为 伸 臂 的 位 置 系 数 ,取 值 范 与 地 面 之 间 的 外 框 架 柱 等 效 为 刚 度 为 kc =E c A c /αH
围 为 0~1;外 框 架 柱 的 轴 向 刚 度 用 E c A c 表 示 ;伸 臂 的弹簧。

图1 简化分析模型
Fig. 1 Simplified analysis model

INSD 由 阻 尼 单 元 、惯 容 单 元 和 负 刚 度 单 元 并 - mü g L 0
F ej = [ 6 L0 6 -L0 ] (4)
联而成,产生的等效力 F INSD 可表示为: 12
F INSD = c d ( u̇ - u̇ c )+ b d ( ü - ü c )+ k NS ( u - u c ) (1) 式中 ü g 为地震动加速度;L 0 为所划分单元的长度,

式中 cd ,bd 和 kNS 分 别 表 示 INSD 的 黏 滞 阻 尼 系 数 、 L 0 =H/n,其中,n 为有限单元个数。

惯 容 系 数 和 负 刚 度 系 数 ;u 和 uc 分 别 表 示 伸 臂 端 相 INSDO 产生的附加力向量 fINSDO 可表示为:

对于地面和外框架柱的垂直位移。 f INSDO = - 2ΓF INSD r (5)


T
式中 Γ =[0 ⋯ 1 ⋯ 0 ] 为 INSDO 安 装 位

2 INSDO 地震响应分析 置向量,矩阵中“1”为伸臂的位置。


将 u=rΓ T x 和式(1)代入式(5)可得:
2. 1 运动方程 f INSDO = - 2rΓ ( c d ( rΓ T ẋ - u̇ c )+
b d ( rΓ T ẍ - ü c )+ k NS ( rΓ T x - u c ) ) (6)
地 震 作 用 下 INSDO 体 系 的 动 力 学 方 程 可 表
INSDO 体系的运动微分方程可表示为:
示为: M r ẍ r + C r ẋ r + K r x r = F ext (7)
Mẍ + Cẋ + Kx = F ext + f (2) 式中
式中 x = [ u 1,θ 1 ⋯u j,θ j⋯u n,θ n ]T 为 结 构 位 移 矢 é M + Γ2b d r 2 Γ T - 2b d rΓ úùú
M r = êê ,
量 ,其 中 ,uj 和 θj 表 示 第 j 个 结 点 的 位 移 和 转 角 ,un 和 ë - 2b d rΓ T - 2b d û
θn 表 示 第 n 个 结 点 的 位 移 和 转 角 ;F ext 为 地 震 作 用 向 é C + Γ2c d r 2 Γ T - 2c d rΓ ùúú
C r = êê ,
量 ;f 为消能伸臂产生的附加力向量 ;M,K 和 C 分别 ë - 2c d rΓ T 2c d û
为核心筒结构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矩阵。 é K + Γ2k NS r 2 Γ T - 2k NS rΓ úù
K r = êê ú,
阻尼矩阵用 Rayleigh 阻尼矩阵构造: ë - 2k NS rΓ T 2 ( k c + k NS )û

式中 {}
a0
=
2ξ 0
C = a0 M + a1 K
ωiωj
{ }
,其 中 ,ξ 0 为 振 型 阻 尼
(3)
xr = ()
x
uc
(8)

a1 ωi + ωj 1
2. 2 系统状态空间方程
比,本文假定为 0.02;ω i 和 ω j 为需要关注的频率。
地震作用下单元产生的等效单元节点力为: 结 构⁃阻 尼 器⁃地 震 激 励 耦 合 系 统 运 动 方 程 的 状
第 XX 期 汪志昊,等:惯容-负刚度-阻尼伸臂体系减震性能增效研究 3

态空间形式为: 协 方 差 矩 阵 Γ Z = E [ ( Z a - μ Z ) ( Z a - μ Z )T ] 可
a a a

Ż b = A b Z b + B b P b (9) 通过求解 Lyapunov 方程:


Yb = Cb Zb + Db Pb (10) Γ̇ Z = A a Γ Z + Γ Z A Ta + E W (21)
a a a

式中 式中 E W = 2πB a S 0 B 为 输 入 激 励 的 协 方 差 矩 阵 ;
T

() ( )
a

xr 0 I μ Z 为结构响应的平均值。
Zb = ,A b = , a

ẋ r - M r -1 K r - M r -1 C r
结构响应的协方差矩阵 Γ Y 可进一步表示为:

( ) ( )
a

0 I 0
Bb = ,C b = , ΓY = C a Γ Z C aT (22)
Mr -1
- M r -1 K r - M r -1 C r a a

Db = ( ) ( )
0
M r -1
,P b =
F ext
0
(11)
由 式(22)可 得 平 稳 随 机 激 励 下 INSDO 结 构 响
应的均方根值(RMS)。
假 定 地 震 动 输 入 谱 模 型 为 Clough⁃Penzien 模
型,其谱密度函数可表示为[20]: 3 基于随机地震响应的参数优化
S ẍ = S 0
g
( ω + 4ξ ω ω
4
g
2
g
2
g

( ω 2g - ω 2 )2 + 4ξ g2 ω 2g ω 2
2

) ×
算 例 模 型 参 数 取 自 文 献[21],如 表 1 所 示 。

( ω4
( ω 2f - ω 2 )2 + 4ξ f2 ω 2f ω 2 ) (12)
Clough⁃Penzien 谱 模 型 参 数 为 S0 =4.65×10−4 m 2 /
s3 ,ω g =15 rad/s,ξg =0.6,ω f =1.5 rad/s,ξf =0.6[22]。
INSDO 体系及外框架柱的无量纲参数表示为:
Clough⁃Penzien 谱模型的滤波方程为:
ẍ g ( t )+ 2ξ f ω f ẋ g ( t )+ ω 2f x g ( t )= - q̈ g ( t )- w ( t ) cd r 2 bd r 2
c= ,μ = ,
H mEI mH 3

(13)
k NS EI
q̈ g ( t )+ 2ξ g ω g q̇ g ( t )+ ω q g ( t )= - w ( t ) (14)
2
g η= ,β = (23)
kc 2E c A c r 2
式 中 S0 为 输 入 白 噪 声 ω 的 谱 密 度 常 数 ;ω g 和 ξg 为
式中 c 为无量纲阻尼系数 ;μ 为无量纲惯容系数 ;η
地 基 土 的 第 一 滤 波 参 数 ;ω f 和 ξf 为 地 基 土 的 第 二 滤
为无量纲负刚度系数;β 为无量纲外柱刚度比。
波 参 数 ;w(t)为 基 岩 的 白 噪 声 激 励 ;q(t)
g 为第一滤
参 数 的 优 化 范 围 为 c∈(0,0.5),μ∈(0,0.1),η∈
波 器 的 响 应 ;ẍ g ( t ) 为 Clough⁃Penzien 谱 模 型 的 地 面
(−0.7,0),a∈(0,1)。
加速度。
定 义 Zg = [ xg q̇ g ] ,式(13)和(14)用
T
qg ẋ g 表1 简化算例模型参数[21]

状态空间方程表示为: Tab. 1 Parameters of the simplified example model[21]

Ż g = A g Z g + B g w ( t ) (15) 参数 数值

ẍ 0 ( t )= C g Z g (16) 核心筒抗弯刚度 EI/(N∙m 2) 1.47×1013


单位长度质量 m/(kg∙m −1) 1.08×105
式中
高度 H/m 200
éê 0 0 1 0 ùú
êê ú 伸臂长度 r/m 15
êê 0 0 0 1 úú
Ag = ê
2ξ g ω g úú
, 无量纲外柱刚度比 β 3
êê- ω f
2
ωg
2
- 2ξ f ω f
êê úú 有限单元个数 n 60
ë 0 - ω 2g 0 - 2ξ g ω g û
T
Bg = [ 0 0 0 1] ,
3. 1 单目标优化
C g = [ - ω 2f ω 2g - 2ξ f ω f 2ξ g ω g ] (17)
T 本 文 考 虑 两 个 优 化 目 标 ,即 最 大 有 害 层 间 位 移
定 义 增 广 状 态 向 量 Z a = [ Z bT Z gT ] ,结 合 式
角与绝对加速度,其中有害层间位移角定义为[23]:
(9)~(17)可 得 结 构⁃阻 尼 器⁃随 机 激 励 系 统 的 状 态
xj - xj - 1
空间方程: ϕ h,j = - θj - 1 (24)
Lj
Ż a = A a Z a + B a w ( t ) (18)
式中 ϕ h,j 为第 j 层的有害层间位移角 ;xj 为第 j 层的
Ya = Ca Za (19)
位 移 ;xj-1 为 第 j-1 层 的 位 移 ;L j 为 第 j 层 的 高 度 ;
式中
θ j - 1 为第 j−1 层的层间刚体转动位移角。
é A b B b C g ùú
A a = êê , 优化目标的减振率定义为:
ë0 Ag û
é0ù J hd =
(
max T hd( INSDO ) )
B a = êê ú ,C a = [ C b DbCg ] (25)
ëB gû
(20)
(
max T hd( BS ) )
4 振 动 工 程 学 报 第 XX 卷

J ta =
(
max T acc ( INSDO ) ) (26)
表3 多目标优化下 INSDO 的最优参数及相应的响应比值

(
max T acc ( BS ) ) Tab. 3 Optimal parameters and corresponding response
ratios for INSDO with multi - objective optimiza⁃
式中 T hd 和 T acc 分别为平稳随机激励下结构有害层
tion
间位移角和加速度响应 RMS;BS 代表无控结构。
参数 取值
INSDO 体 系 的 最 优 参 数 采 用 广 义 模 式 搜 索 c 0.00206
法[24]确 定 。 由 表 2 给 出 的 不 同 优 化 目 标 下 INSDO μ 0.00586
的 最 优 参 数 可 知 ,最 大 有 害 层 间 位 移 角 与 绝 对 加 速 η −0.69863
度这两个优化目标存在明显竞争关系。 α 0.9
R hd 0.2694
表2 不同优化目标下 INSDO 最优参数及相应的响应比值
R ta 0.5752
Tab. 2 Optimal parameters and corresponding response
ratios for INSDO with different optimization ob⁃
jectives

优化目标
参数
有害层间位移角 加速度
c 0.00169 0.00401
μ 0.00974 0.00718
η −0.69995 −0.69922
α 0.9 0.1
R hd 0.2568 0.8515
R ta 0.6195 0.4253
注:R hd 和 R ta 分别为 INSDO 体系相对于 BS 体系有害层间位移角和
加速度比值。

3. 2 多目标优化

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平衡两个不同优化目
标之间的竞争。定义双响应目标 JDual 为:
J Dual = ζ 1 J hd + ( 1 - ζ 1 ) J ta (27)
式中 ζ1 ∈(0,1)为 权 重 值 ,可 根 据 性 能 需 求 进 一 步
确 定 。 本 文 假 定 两 个 优 化 目 标 同 等 重 要 ,因 此 ζ1 取
图2 基于单目标与多目标优化的 INSDO 响应 RMS 包络图
值为 0.5。 Fig. 2 RMS envelopes diagram of INSDO response based
表 3 给 出 了 多 目 标 优 化 下 INSDO 的 最 优 参 数 on single-objective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及相应的响应比值。图 2 给出了基于单目标与多目
表4 不同伸臂体系的参数
标 优 化 的 INSDO 结 构 有 害 层 间 位 移 角 与 加 速 度
Tab. 4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outrigger systems
RMS 包络图。综合图 2 和表 2~3 可知:相比单目标
伸臂体系
有 害 层 间 位 移 角 优 化 设 计 ,在 付 出 增 大 1.26% 有 害 参数
CDO IDO NSDO INSDO
层 间 位 移 角 的 代 价 下 ,降 低 了 4.43% 加 速 度 ;相 比
c 0.00206 0.00206 0.00206 0.00206
单 目 标 加 速 度 优 化 设 计 ,多 目 标 优 化 设 计 在 付 出 增
μ - 0.00586 - 0.00586
大 14.69% 加 速 度 的 代 价 下 ,降 低 了 58.21% 有 害 层
间 位 移 角 。 可 见 ,多 目 标 优 化 方 法 较 好 地 平 衡 了 两 η - - −0.69863 −0.69863

种单目标优化设计之间的冲突。 α 0.9 0.9 0.9 0.9

4. 1
4 基 于 最 优 参 数 的 INSDO 有 效 性 传递函数

评估 由 第 3 节 可 知 ,结 构 有 害 层 间 位 移 角 峰 值 出 现
在 结 构 底 部 ,而 结 构 绝 对 加 速 度 峰 值 出 现 在 结 构 顶
CDO,IDO,NSDO 和 INSDO 四 种 伸 臂 体 系 的 部。图 3 对比了四种伸臂体系的结构底层位移角与
参数如表 4 所示。 顶 层 加 速 度 传 递 函 数 幅 值 ,表 5 对 比 了 IDO,NSDO
第 XX 期 汪志昊,等:惯容-负刚度-阻尼伸臂体系减震性能增效研究 5

和 INSDO 体 系 的 传 递 函 数 模 态 幅 值 控 制 结 果 。 综 式中 a(t)为结构响应时程;T d 为地震持时。


合 图 3 和 表 5 可 知 :相 比 CDO,IDO 和 NSDO 体 系 , 综合图 4 和表 6 可知:相比 CDO,IDO 和 NSDO
INSDO 体 系 分 别 降 低 了 结 构 底 层 位 移 角 传 递 函 数 体 系 ,INSDO 体 系 分 别 降 低 了 结 构 底 层 位 移 角
第 1 阶 模 态 幅 值 的 50.17%,51.18% 和 0.11%,以 及 RMS 均值的 57.97%,55.26% 和 4.32%。
结构顶层加速度传递函数第 2 阶模态幅值的
80.79%,78.31% 和 6.92%。

图4 不同地震作用下各伸臂体系底层位移角时程比较
Fig. 4 Comparison of time history curves of bottom story
drift of each outrigger system subjected to different
seismic excitation
图3 不同伸臂体系传递函数幅值对比
Fig. 3 Comparison of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s for differ⁃ 表6 不同地震作用下结构底层位移角 RMS 控制结果
ent outrigger systems Tab. 6 Control results of structural bottom story drift
RMS subjected to different seismic excitation
表5 不同伸臂体系传递函数幅值控制结果
降低幅度 λ2 /%
Tab. 5 Control results of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s for 地震波
IDO NSDO INSDO
different outrigger systems
EI 波 1.39 60.85 63.22
降低幅度 λ1 /%
传递函数幅值 Kobe 波 4.03 46.44 52.71
IDO NSDO INSDO
平均值 2.71 53.65 57.97
底层位移角第 1 阶模态 −1.01 50.06 50.17
注:λ2 为 IDO,NSDO 和 INSDO 体系相对于 CDO 体系底层位移角
顶层加速度第 2 阶模态 2.48 73.87 80.79
RMS 降低的百分比。
注:λ1 为 IDO,NSDO 和 INSDO 体系相对于 CDO 体系传递函数幅值
降低的百分比。
图 5 为两条地震波作用下 CDO,IDO,NSDO 和
INSDO 结 构 体 系 顶 层 绝 对 加 速 度 时 程 比 较 。 表 7
4. 2 实际地震作用下结构减震效果分析
给出了两条地震波作用下结构顶层绝对加速度
首 先 选 取 El⁃Centro 和 Kobe 地 震 波 进 行 分 析 , RMS 控 制 结 果 。 综 合 图 5 和 表 7 可 知 :相 比 CDO,
加 速 度 幅 值 调 整 为 0.35g。 图 4 给 出 了 两 条 地 震 波 IDO 和 NSDO 体系,INSDO 体系分别降低了结构顶
作 用 下 不 同 伸 臂 体 系 底 层 位 移 角 时 程 比 较 ,表 6 为 层 绝 对 加 速 度 RMS 均 值 的 36.99%,30.54% 和
两条地震作用下结构底层位移角 RMS 控制结果。 3.11%。
实际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的 RMS 可表示为[25]: 由 图 6 给 出 的 不 同 阻 尼 器 的 阻 尼 力⁃位 移 滞 回
1

Td 曲 线 对 比 结 果 可 知 :惯 容 和 负 刚 度 单 元 的 同 时 引 入
a RMS = [ a ( t ) ]2 dt (28)
Td 0 可 进 一 步 放 大 阻 尼 单 元 的 位 移 ,进 而 实 现 伸 臂 体 系
6 振 动 工 程 学 报 第 XX 卷

图5 不同地震作用下各伸臂体系顶层绝对加速度时程比较 图6 不同地震作用下阻尼器的阻尼力⁃位移滞回曲线对比

Fig. 5 Comparison of time history curves of top story abso⁃ Fig. 6 Comparison of damping force⁃displacement hysteretic

lute acceleration of each outrigger system subjected to curves of dampers subjected to different seismic exci⁃

different seismic excitation tation

表7 不同地震作用下结构顶层绝对加速度 RMS 控制结果 估 INSDO 体系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减震性能,从


Tab. 7 Control results of structural top story absolute ac⁃ FEMA⁃P695 中 选 取 了 28 条 近 场 地 震 动[28],各 条 地
celeration RMS subjected to different seismic ex⁃ 震动的加速度谱如图 8 所示。
citation 图 9 为 28 条近场地震动作用下不同伸臂体系下
降低幅度 λ3 /%
地震波
IDO NSDO INSDO
El⁃Centro 波 4.65 34.37 37.13
Kobe 波 8.25 33.39 36.86
平均值 6.45 33.88 36.99
注:λ3 为 IDO,NSDO 和 INSDO 体系相对于 CDO 体系顶层绝对加速
度 RMS 降低的百分比。

减震性能增效。
弹性结构动力方程可以用以下能量平衡方程
[26]
表示 :
EK + EC + ED + ES = EI (29)
式中 E K 为 结 构 动 能 ;E C 为 固 有 阻 尼 耗 能 ;E D 为 阻
尼器耗能;E S 为弹性应变能;E I 为地震输入能。
其中,动能 E K 和弹性应变能 E S 只是相互转化。
图 7 给出了两条地震波作用下各伸臂体系的能
量 比 E D /E I 。 表 8 为 两 条 地 震 波 作 用 下 各 伸 臂 体 系
能量比控制结果。综合图 7 和表 8 可知:相比 CDO,
IDO 和 NSDO 体系,INSDO 体系将能量比均值分别
提高了 45.88%,39.96% 和 2.79%。
图7 不同地震作用下各伸臂体系的能量比
鉴 于 具 有 长 周 期 、高 能 量 特 征 的 近 断 层 脉 冲 型 Fig. 7 Energy ratios of each outrigger system subjected to
地 震 动 对 高 层 建 筑 的 破 坏 程 度 更 大[27],为 进 一 步 评 seismic excitations
第 XX 期 汪志昊,等:惯容-负刚度-阻尼伸臂体系减震性能增效研究 7

表8 不同地震作用下各伸臂体系能量比控制结果
Tab. 8 Control results of energy ratios of each outrigger
system subjected to different seismic excitation

提升幅度 λ4 /%
地震波
IDO NSDO INSDO
El⁃Centro 波 3.56 49.46 52.21
Kobe 波 8.27 36.72 39.54
平均值 5.92 43.09 45.88
注:λ4 为 IDO,NSDO 和 INSDO 体系相对于 CDO 体系能量比提升的
百分比。

图8 所选地震记录的反应谱 图9 选定地震作用下各伸臂体系的平均响应包络对比图
Fig. 8 Response spectra of the selected seismic records Fig. 9 Comparison diagram of average response envelopes of
each outrigger system under selected earthquake
的 有 害 层 间 位 移 角 与 峰 值 加 速 度 的 包 络 图 ,表 9 进
表9 选定地震作用下各伸臂体系的响应控制结果
一 步 给 出 了 28 条 近 场 地 震 动 作 用 下 不 同 伸 臂 体 系
Tab. 9 Control results of response of each outrigger sys⁃
的 平 均 响 应 控 制 结 果 。 综 合 图 9 和 表 9 可 知 :相 比
tem under selected earthquake
CDO,IDO 和 NSDO 体 系 ,INSDO 体 系 分 别 降 低 了
降低幅度 λ5 /%
结 构 底 层 峰 值 有 害 层 间 位 移 角 均 值 的 11.55%, 结构响应
IDO NSDO INSDO
9.21% 和 4.60%,以 及 结 构 顶 层 峰 值 绝 对 加 速 度 均
底层有害层间位移角 2.34 6.95 11.55
值的 25.99%,21.18% 和 4.07%。
顶层峰值加速度 4.81 21.92 25.99
注:λ5 为 IDO,NSDO 和 INSDO 体系相对于 CDO 体系响应降低的百
5 结 论 分比。

(1)基 于 控 制 随 机 地 震 作 用 下 结 构 最 大 有 害 层 CDO,IDO 和 NSDO 体 系 ,基 于 最 优 参 数 的 INSDO


间 位 移 角 与 加 速 度 的 多 目 标 优 化 方 法 确 定 了 INS⁃ 体系分别降低了结构底层峰值有害层间位移角均值
DO 的 最 优 参 数 ,通 过 实 际 地 震 作 用 下 INSDO 体 系 的 11.55%,9.21% 和 4.60%,以 及 结 构 顶 层 峰 值 加
的减震效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速度均值的 25.99%,21.18% 和 4.07%。
(2)基 于 传 递 函 数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相 比 CDO, (5)INSD 减 振 系 统 通 过 融 合 惯 容 单 元 和 负 刚
IDO 和 NSDO 体 系 ,基 于 最 优 参 数 的 INSDO 体 系 度单元的优势,实现了阻尼单元位移的进一步放大,
分别降低了结构第 1 阶模态底层位移角传递函数幅 有 效 提 升 了 INSD 阻 尼 耗 能 与 地 震 输 入 能 量 的 比
值 的 50.17%,51.18% 和 0.11%,以 及 结 构 第 2 阶 模 值,实现了 INSDO 体系的减震性能增效。
态 顶 层 加 速 度 传 递 函 数 幅 值 的 80.79%,78.31% 和
6.92%。
参考文献:
(3)在 El⁃Centro 和 Kobe 地 震 波 作 用 下 ,相 比
CDO,IDO 和 NSDO 体 系 ,基 于 最 优 参 数 的 INSDO [1] 黄 信 ,朱 旭 东 ,胡 雪 瀛 ,等 . 不 对 称 收 进 框 架 -核 心 筒 -
体 系 分 别 降 低 了 结 构 底 层 位 移 角 RMS 均 值 的 伸 臂 高 层 结 构 抗 震 性 能 分 析 与 设 计[J]. 建 筑 结 构 学
57.97%,55.26% 和 4.32%,以 及 结 构 顶 层 绝 对 加 速 报,2020,41(S2):349-356.
度 RMS 均值的 36.99%,30.54% 和 3.11%。 Huang Xin,Zhu Xudong,Hu Xueying,et al. Perfor⁃
(4)在 所 选 28 条 近 场 地 震 动 作 用 下 ,相 比 mance-based seism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symmetric
8 振 动 工 程 学 报 第 XX 卷

vertical setback high-rise structure with frame-core tube- [J].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outrigger system[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10,37(9):7-11.
2020,41(S2):349-356. [10] 谭平,方创杰,王磊,等 . 新型消能伸臂体系的动力可
[2] 丁 洁 民 ,王 世 玉 ,吴 宏 磊 . 黏 滞 阻 尼 伸 臂 桁 架 在 超 高 靠度[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49(1):33-38.
层 结 构 中 的 应 用 研 究[J]. 建 筑 结 构 学 报 ,2016,37 Tan Ping,Fang Chuangjie,Wang Lei. Dynamic reli⁃
(S1):48-54. ability of noval damped outrigger system[J]. Journal of
Ding Jiemin,Wang Shiyu,Wu Honglei. Application r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2014,49(1):33-38.
search of viscous damping outrigger truss in super high- [11] Wang M,Nagarajaiah S,Sun F F,et al. Dynamic char⁃
rise building[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16, acteristics and responses of damped outrigger tall build⁃
37(S1):48-54. ings using negative stiffness[J]. Journal of Structural
[3] 杨青顺,甄伟,陆新征,等 . 带端部阻尼器伸臂桁架的 Engineering,2020,146(12):04020273.
抗 震 性 能 试 验 研 究[J]. 工 程 力 学 ,2018,35(2): [12] 方国威,孙天威,彭凌云,等 . 具有负刚度特征的半周
47-58. 摩 擦 阻 尼 装 置 的 开 发 及 应 用 研 究[J]. 振 动 工 程 学 报 ,
Yang Qingshun,Zhen Wen,Lu Xinzheng,et al. Exper⁃ 2021,34(2):347-356.
imental study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damped Fang Guowei,Sun Tianwei,Peng Lingyun,et al. De⁃
outriggers[J]. Engineering Mechanics,2018,35(2): 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half-cycle friction damping
47-58. device with negative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J]. Journal
[4] 解琳琳,陈越,李爱群,等 . 防屈曲可更换伸臂桁架弦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2021,34(2):347-356.
杆 抗 震 性 能 试 验 研 究[J]. 工 程 力 学 ,2022,39(3): [13] Wang M,Nagarajaiah S,Sun F F. Optimal design of
96-103. supplemental negative stiffness damped outrigger sys⁃
Xie Linlin,Chen Yue,Li Aiqun,et al. Experimental tem for high-rise buildings resisting multi-hazard of
research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uckling restrained winds and earthquakes[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replaceable chord in outrigger[J]. Engineering Mechan⁃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2021,218(11):104761.
ics,2022,39(3):96-103. [14] Sun F F,Wang M,Nagarajaiah S,et al. Multi-objec⁃
[5] 朱 亚 宁 ,林 楷 奇 ,蒋 庆 ,等 . 牺 牲 -耗 能 型 伸 臂 桁 架 的 tive optimal design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of negative
设 计 和 试 验 研 究[J]. 工 程 力 学 ,2019,36(2): stiffness damped outrigger structures considering damp⁃
104-113. ing cost[J]. Engineering Structures,2021,229(2):
Zhu Yaning,Lin Kaiqi,Jiang Qing,et al. Design and 111615.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sacrificial-energy dissipation out⁃ [15] 张 瑞 甫 ,曹 嫣 如 ,潘 超 . 惯 容 减 震(振)系 统 及 其 研 究
rigger[J].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19, 36(2) : 进展[J]. 工程力学,2019,36(10):8-27.
104-113. Zhang Ruifu,Cao Yanru,Pan Chao. Inerter system
[6] 周 颖 ,李 宏 描 ,邢 丽 丽 . 混 合 控 制 消 能 减 震 伸 臂 桁 架 and its state-of-the-art [J]. Engineering Mechanics,
上 海 中 心 抗 震 性 能 研 究[J]. 振 动 与 冲 击 ,2016,35 2019,36(10):8-27.
(21):188-195. [16] 刘良坤,潘兆东,谭平,等 . 旋转惯容阻尼伸臂控制体
Zhou Ying,Li Hongmiao,Xing Lili. Aseismic perfor⁃ 系 减 震 性 能 研 究[J]. 建 筑 结 构 学 报 ,2021,42(2):
mance of Shanghai center with hybrid control energy dis⁃ 37-45.
sipation outriggers[J].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 Liu Liangkun,Pan Zhaodong,Tan Ping,et al. Re⁃
2016,35(21):188-195. search on damping performance of damped outrigger
[7] Smith R J,Willford M R. The damped outrigger con⁃ control system with rotation inertia damper[J]. Journal
cept for tall buildings[J].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21,42(2):37-45.
and Special Buildings,2007,16(4):501-517. [17] Ye K,Nyangi P. H ∞ optimization of tuned inerter
[8] 薛建阳,罗峥,隋,等 . 位移放大型黏滞阻尼伸臂桁 damper with negative stiffness device subjected to sup⁃
架 减 震 效 果 及 动 力 试 验 研 究[J]. 建 筑 结 构 学 报 , port excitation[J]. Shock and Vibration, 2020(5):
2022,43(7):21-31. 7608078.
Xue Jianyang,Luo Zheng,Sui Yan,et al. Seismic miti⁃ [18] Wang H,Gao H,Li J,et al. Optimum design and per⁃
gation effect and dynamic test study of displacement-am ⁃ 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tuned inerter-negative-stiff⁃
plified viscously-damped outrigger[J]. Journal of Build⁃ ness damper for seismic protection of single-degree-of-
ing Structures,2022,43(7):21-31. freedom structur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
[9] 汪 志 昊 ,陈 政 清 . 高 层 建 筑 加 强 层 粘 滞 阻 尼 系 统 的 优 cal Sciences,2021,212:106805.
化 分 析[J]. 湖 南 大 学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2010,37 [19] 陈 政 清 . 三 元 被 动 减 振 理 论 与 它 的 一 种 实 现 方 式 ——
(9):7-11. 电 涡 流 轴 向 阻 尼 器[M]. 北 京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
Wang Zhihao,Chen Zhengqing. Optimization analysis 2016:40.
of the outrigger damping system for high-rise building Chen Zhengqing. The Theory of Ternary Passive Vibra⁃
第 XX 期 汪志昊,等:惯容-负刚度-阻尼伸臂体系减震性能增效研究 9

tion Reduction and Its Realization——Eddy Current Ax⁃ [24] Xu J Q,Spencer B F J,Lu X L,et al. Optimization of
ial Damper[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structures subject to stochastic dynamic loading[J].
2016:40. Computer-Aided Civil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20] Wen Y K,Gomez F,Li D X,et al. Generalized opti⁃ 2017,32(8):657-673.
mal design of multiple tuned inerter dampers for control [25] 韩 建 平 ,周 伟 . 基 于 汶 川 地 震 记 录 的 地 震 动 强 度 指 标
of MDOF structures under stochastic seismic excitation 与 SDOF 体 系 响 应 的 相 关 性[J]. 土 木 工 程 学 报 ,
[J]. 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2021, 2010,43(S1):10-15.
29(1):e2853. Han Jianping,Zhou Wei. Correlation between ground
[21] 刘 裕 禄 ,魏 树 利 ,王 建 . 设 置 消 能 伸 臂 的 高 层 建 筑 结 motion intensity indices and SDOF system responses
构 地 震 反 应 控 制 研 究[J]. 建 筑 结 构 学 报 ,2020,41 based on the data of Wenchuan earthquake[J]. China
(S2):86-95.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10,43(S1):10-15.
Liu Yulu,Wei Shuli,Wang Jian. Study on seismic re⁃ [26] Morales Beltran M G,Turan G,Yildirim U,et al. Dis⁃
sponse control of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s with tribu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 input energy in tall build⁃
damped-outrigger system[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 ings equipped with damped outriggers[J]. The Structur⁃
tures,2020,41(S2):86-95. 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2018,27(8):
[22] 刘良坤,潘兆东,谭平,等 . 消能伸臂体系简化算法及 e1463.
控制效果研究[J]. 振动工程学报,2020,33(6):1131- [27] 江 义 ,杨 迪 雄 ,李 刚 . 近 断 层 地 震 动 向 前 方 向 性 效 应
1140. 和滑冲效应对高层钢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J]. 建筑结
Liu Liangkun,Pan Zhaodong,Tan Ping,et al. The 构学报,2010,31(9):103-110.
simplified algorithm and control effects of the damped Jiang Yi,Yang Dixiong,Li Gang. Effects of forward di⁃
outriggers system[J]. 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rectivity and fling step of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on
2020,33(6):1131-1140. seismic responses of high-rise steel structure[J]. Journal
[23] Fang C J,Spencer B F J,Xu J Q,et al. Optimiza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10,31(9):103-110.
of damped outrigger systems subject to stochastic excita⁃ [28] Heintz J A. FEMA P-695 Quantification of Building
tion[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9, 191(15) : Seismic Performance Factors[R]. Washington DC:
280-291.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2009.

Seismic mitigation enhancement of damped outrigger system based on


inerter and negative stiffness

WANG Zhi-hao1,2 ,ZHOU Yu-xiang1,2 ,ZHANG Jing-wen1,2 ,CHENG Zhi-peng1,2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Communication,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45,China;2.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45,China)

Abstract: To enhance the seismic mitigation performance of conventional damped outrigger(CDO) system,this study investi⁃
gates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inerter-negative stiffness damped outrigger(INSDO)system,which is based on the
three-element passive mitigation system consisted of inerter,stiffness and damper. The Clough-Penzien spectrum model is adopted
to simulate stationary stochastic seismic excitation,and the motion equations of the structure-damper-excitation system are then ex⁃
pressed utilizing augmented state space method. The root-mean-square(RMS)of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under stochastic excita⁃
tion is calculated via the solution of Lyapunov equation,and optimal parameters of INSDO system are determined by multi-objec⁃
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maximum harmful inter-story drift and acceleration control.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INSDO
system under typical natural seismic records is further evalu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DO system,the opti⁃
mum INSDO system can reduce the bottom average story drift RMS by 57.97% and the top average absolute acceleration RMS by
36.99% under El-Centro and Kobe excitations,which further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Compare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inerter or negative stiffness element alone,the combination of two kinds of element can further am ⁃
plify the displacement of damping element,and realiz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INSDO system by improving the
energy dissipation ratio of damper and seismic input energy.

Key words: tall building;damped outrigger;inerter;negative stiffness;seismic mitigation

作者简介: 汪志昊(1980―),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15093408299;E-mail:wangzhihao@ncwu.edu.c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