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9

《論仁、論孝、論君子》 思考問題

〈論仁〉
4.2 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
四)

Q1.為什麼不仁者不可以長久地居於窮困中?
會忍受不了窮困,為了財富而為非作歹。
皇侃:「君子處貧愈久,德行無變。若不仁之人久居約,則必斯濫為盜,故不可久處也。」

Q2.為什麼不仁者不可以長久地居於安樂中?
長期處於安樂,因為沒有仁心(是非、堅守正道之心),便會變得過度享受、驕奢淫逸。
皇侃:「君子富貴愈久,愈好禮不倦。若不仁之人久處富貴,必為驕溢也。」

Q3.為什麼仁者可以久處約,可以長處樂?
因為他安於仁德,與外在物質無關,故可以處於窮困之中,長期因為秉持仁心而安樂。
朱熹:「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約必濫,久樂必淫。惟仁者則安其仁而無適不然,知者則利於仁而不易所守,蓋雖深淺之不
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奪矣。」

Q4.試結合引文和原文,分析仁者和知者的分別。
《大戴禮.曾子立事》:「仁者樂道,智者利道。」
《論語.雍也》: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
的人長壽。」)
 仁者因實行仁德而感安樂;知者覺得仁德有利於己而實行,兩者有級數之別。
 安仁是安於仁,強調其靜。孔子常以仁、智並舉,兩者有什麼不同?仁是體,智是用;仁主靜,智
主動。前者像山,後者像水。
皇侃:「智者,謂識昭前境,而非性仁者也。利仁者其見行仁者若於彼我皆利,則己行之;若於我有損,則使停止,是智者利
仁也。」
《朱子語類》:安仁者不知有仁,如帶之忘腰,屨之忘足。利仁者見仁為一物,就之則利,去之則害。

補充資料
錢穆《論語新解》說「仁」:
仁者,處己處群,人生一切可久可大之道之所本。仁乃一種心境,亦人心所同有,人心所同欲。桃杏之
核亦稱仁,桃杏皆從此核生長,一切人事可久可大者,皆從此心生長,故此心亦稱仁。若失去此心,將
如失去生命之根核。淺言之,亦如失去其可長居久安之家。

徐復觀談「仁」的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對自己人格的建立及知識的追求,發出無限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對他人毫無條件地感到有應
盡的無限的責任。1

徐復觀分析,孔子提出「仁」的意義:
孔子開辟了內在的人格世界,以開啟人類無限融合及向上之機。所謂內在的人格世界,即是人在生
命中所開辟出來的世界,這可以用一個「仁」字作代表。春秋時代代表人文世界的是禮,而孔子則將禮
安放於內心的仁。此即將客觀的人文世界向內在的人格世界轉化的大標志。
違仁不違仁,乃屬於人自身內部之事,屬於人的精神世界、人格世界之事。人只有發現自身有此一人
格世界,然後才能夠自己塑造自己,把自己從一般動物中,不斷地向上提高,因而使自己的生命力作無

1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年),頁 58。
1
限的擴張與延展,而成為一切行為價值的無限源泉。知能上的成就,可以給客觀世界以秩序的建立。但
若僅止於此,則生命除了向外的知性活動以外,依然只是一團血肉,一團幽暗的欲望。由孔子所開辟的
內在的人格世界,是從血肉、欲望中沈浸下去,發現生命的根源,本是無限深、無限廣的一片道德理性,
即是仁。

Q1.孔子提出「仁」,有什麼開創意義?
使人追求、修煉個人內在的人格世界。
把人從一般動物中區別開來,通過建立人格,不斷提升人的價值和精神境界。.

2
4.5 子曰: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
是。」(《里仁》第四)

Q1.若不以正道處富貴、去貧賤,會有什麼禍害?
處事沒有原則而只以富貴為重,會容易為非作歹,如貪污、搶劫、盜竊。

Q2.為什麼仁者能夠以正道處富貴、去貧賤?
因為仁者有自覺守住仁心,無論於富貴之中或面對貧賤之時均可以堅持正道。
錢穆:「仁者人心,得自天賦,自然有之。故人非求仁之難,擇仁安仁而不去之為難。慕富貴,厭貧賤。處常境而疏忽,遭變
故而搖移。人之不仁,非由於難得之,乃由於輕去之。惟君子能處一切境而不去仁,在一切時而無不安於仁,故謂之君子。」

Q3.試從現實生活或歷史中舉出一個實例,以體現不以其道則不處富貴/不去貧賤這個道理。
(自由作答,可參考《反身錄》:伊尹一介弗取,千駟弗顧;夫子疏水曲肱而樂,不義之富貴如浮雲;
顏子之樂不以簞瓢改;柳下惠之介不以三公易。古之聖賢,未有不審富貴安貧賤以清其源而正其流者,
而況於中材下士乎?」)

Q4.君子與仁的關係是什麼?
君子是「名」,仁心是「實」。
朱熹:「言君子所以為君子,以其仁也。若貪富貴而厭貧賤,則是自離其仁而無君子之實矣,何所成其名乎?」

Q5.孔子強調在什麼境況下不能違背仁德?為什麼要強調這種境況?
在逆境之中亦不可違背仁德。
「時窮節乃現」,只有面對逆境時,才能考驗一個人對仁德的堅守程度。
朱熹:「終食者,一飯之頃。造次,急遽苟且之時。顛沛,傾覆流離之際。蓋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貴、貧賤、取舍之
間而已也。言君子為仁,自富貴、貧賤、取舍之間,以至於終食、造次、顛沛之頃,無時無處而不用其力也。然取舍之分明,
然後存養之功密;存養之功密,則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Q6.試看以下文天祥的事跡。
宋末名臣文天祥與蒙古大軍戰於廣東,兵敗之後,吞下隨身攜帶的冰片企圖自殺,未死,但卻昏迷過去,在昏
迷當中,文天祥被俘。張弘范要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乃書《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
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弘范笑而置之,不久遣使護送至大都,路上絕食八日,不死。被關押在北京府學胡同,拘囚四年。
帝昺祥興二年(1279 年),宋亡,文天祥仍堅守初志,在給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
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裏,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
淚下哽咽哽咽。」獄中作《正氣歌》。
忽必烈愛其才,先後派出平章政事阿合馬、丞相孛羅招降,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八日,忽必烈召見文天祥,親自
勸降。文天祥堅貞不屈,答曰:「一死之外,無可為者。」
元朝又請出當時已經降元的南宋大臣,出面勸降,結果遭到文天祥的痛罵;元朝又派出已經被俘的宋恭帝勸
降,文天祥置之不理。次日押赴刑場,文天祥向南宋首都臨安方向跪拜,從容就義,享年 47 歲。
文天祥的事跡如何體現這句話?
文天祥於兵敗之後仍然誓死不降,堅持一向所守忠於宋朝的操守。即是顛沛之間、造次之間亦不會放過
仁德之心。他亦不會因為擺脫牢獄這個困境的失去自己的道德。

3
延伸閱讀
李澤厚:「仁」之所以能貫串一切行為、活動、態度、人生,並不是因為它是道德律令、「天理」、
「性體」,而是一種經由自覺塑建的心理素質即情理結構的原故也。

李零:富人常以他們的富裕、文明和秩序給窮人做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他們卻一直不明白,
窮人愛錢,愛他們擁有的一切,為什麼卻不愛有錢人。因為除了榜樣,他們什麼也不給,就連「以其道
得之」的「道」,也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孔子說,道就是仁。君子所安,只是仁,要安仁守素。
不合乎仁,雖富貴不處;合於仁,雖貧賤不去。

《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
雲。』」
分析:物質享受豐富與否不是孔子關心的事,正義與否才是他在意的。

《孟子.告子上》:「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
之所貴,趙孟能賤之。《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
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
分析:人人都想得到富貴,但是未必是真正值得享有的富貴。若人滿足於仁德,便不用再追求物質上的
富貴了。

《荀子.性惡》:「仁之所在無貧窮,仁之所亡無富貴。」謝墉校注:「此言仁之所在,雖貧窮甘之;
仁之所亡,雖富貴亡之。」
分析:只會追隨仁德之所在,即使貧窮亦會享受。若無仁德,富貴亦可摒棄。

《禮記.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
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
則無怨。上不怨天,不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
鵠,反求諸其身。」
分析:君子按其本分而行事,無論在任何地方,身處任何地位都悠然自得,因為其所行乃是按著道德而
做的。君子居易而不處於險地,因他們無所求。

《禮記.大學》:「君子慎獨。」
分析:君子要謹慎對待獨處時刻,獨處時容易失歹念。

《後漢書.盧植專論》:「風霜以別草木之性,危亂而見貞良之節。夫蠭蠆起懷,雷霆駭耳,雖賁、育、
荊、諸之倫未有不冘豫奪常者也。君子之於忠義,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也。」
分析:在危難之間始見一個人的品格。

《後漢書.崔駰傳》:「駰子瑗以事繫獄,獄掾善為禮。瑗間考訊時,輙問以禮說。其專心好學,雖顛
沛必於是。」
分析:崔瑗於獄中堅持專心向學。

4
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第十二)
Q1.「克己復禮」,人要抑制的是什麼?
個人的欲望(私欲)
朱熹:「仁者,本心之全德。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欲也。復,反也。禮者,天理之節文也。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蓋
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壞於人欲。故為仁者必有以勝私欲而復於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復全於我矣。歸,猶
與也。又言一日克己復禮,則天下之人皆與其仁,極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又言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預,又見其機之在我
而無難也。日日克之,不以為難,則私欲淨盡,天理流行,而仁不可勝用矣。」

Q2.「禮」和「仁」的關係是什麼?
禮主要指外在的規則禮數,仁指內心之愛。

Q3.是不是行為上規行矩步便可稱為「復禮」?
不是,外在的行事需要內在仁心的配合。

Q4.成就仁德的責任在於誰?
在於自己個人。「為仁由己」而不由乎人。

Q5.孔子提出了「視、聽、言、動」這四項實行禮的方法,試舉一些生活例子說明之。
(自由作答)
視:別人的私穩。
聽:人與人之間的是非。
言:不以言語中傷別人,按事實說話。不說狂妄的話。
動:不向人動粗,不作犯法的事。

延伸閱讀
錢穆:
克己復禮,即猶云約我以禮。禮者,仁道之節文,無仁即禮不興,無禮則仁道亦不見,故仁道必以復禮
為重。……復禮亦不專指社會外在之種種禮俗言。……禮有其內心焉,禮之內心即仁。然則克己復禮,
即是約己歸仁。惟言歸仁,若偏指內心,又不見工夫所在。言復禮,則明屬外面行事,並有工夫可循,
然後其義始見周匝。苟己之視聽言動能一一復於禮,則克己正所以成己,復禮亦正所以復己。……豈只
在禮會現行禮俗之細節處規行矩步而便謂之約禮?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五冊.君子為禮》:
顏淵侍於夫子。夫子曰:「回,君子為禮,以依於仁。」顏淵作而答曰:「回不敏,弗能少居也。」夫
子曰:「坐,吾語汝。言之而不義,口勿言也;視之而不義,目勿視也;聽之而不義,耳勿聽也;動而
不義,身毋動安。」顏淵退,數日不出,問之曰:「吾子可其惰也?」曰:「然,吾親聞言於夫子,欲
行不能,去之而不可,吾是以惰也。」
分析:孔子亦從言、視、聽、動四個方面教授顏淵以行仁義的方法,而結果是顏淵認為要徹底實行是很
困難的,但是亦不能摒棄這些道理。

《禮記.曲禮上》: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逾節,不侵侮,不
好狎。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5
(禮是用來制定人與人關係上的親疏,判斷事情之嫌疑,分辨物類的同異,發明道理的對錯。依禮而言,
不可以隨便討人喜歡,不可說些做不到的話。依禮則行為不越軌,不侵犯侮慢別人,亦不隨便與人稱兄
道弟裝作親熱。自己時常警惕,實踐自己說話的話,這可稱為完美的品行。品行修整而言行一致,那就
是禮的實質。)
分析:禮是分別是非的準則。做人要言出必行,不輕率,穩重。
禮的定義:社會生活中由於風俗習慣而形成的行為准則、道德規範和各種禮節。

李澤厚:
在孔子時代,個體的心理建構和人性塑造(仁)與社會秩序、政治體制(禮)是相聯接而混同。在今天
就不能適用了,而應予以分疏、解構。作為外在社會政治體制的「禮」只能規範、管轄人們的行為,它
所要求的是一種公共奉行的社會性的道德,如正義;在現代便以所謂奉公守法為基本底線和標誌。作為
內在心性修養和人性境界的「仁」,涉及的是人性情感的培育塑造,它是一種個體追求的宗教性的道德。
宗教性道德(教、私德)應可通由重教育而光大之,社會性道德(政、公德)則通由法律而明確規範之。
使人的心理和行為均獲得真正理性的成長和約束,這就是我所謂的禮仁分疏。2

Q1.李澤厚對禮、仁的解釋是什麼?
禮:外在行為規範,現代以法律規範之。
仁:內在心性修養,應用教育培育。

Q2.李澤厚的看法跟孔子的有什麼不同?
李:禮仁應分開。孔子:禮是仁的體現,不能分開。

Q3.你認同李氏的看法嗎?
(自由作答)
認同:不必每人都有仁心才守法,要令仁性較弱的人奉公守法,社會秩序才能井然。
不認同:只以守法規限人的行為而跟仁德培養割裂開來,易使人不知羞恥,誤以為凡合法的事皆可做,
而心中沒有行事的準則。

2
李澤厚:《論語今讀》(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 年),頁 277-278。

6
15.9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第十五)
Q1.孔子認為生命和仁德如果有衝突的話,應當如何抉擇?
應當選擇犧牲生命而選擇仁德。

Q2.有人說孔子輕視生命,這個說法正確嗎?
不正確。孔子重視生命,重視的是如何活得有意義,而活得有意義就是實行仁義。若果不能實行仁德時,
孔子認為與其生,不如死。
錢穆:「孔門論學所重在如何生,苟知如何生,自知如何死。知有不該求生時,自知有不避殺身時。殺身成仁,亦不惜死枉生。
所重仍在如何生。」
李零:「孔子熱愛生命,決不輕易玩命。但生命誠可貴,仁義價更高。」

Q3.試從現實生活或歷史當中,舉出一個例子,說明「殺身成仁」這個道理。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謙: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延伸閱讀
《孟子.滕文公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富貴不能使他奢侈,貧賤不能使他動搖,暴力不能使他屈服。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Q1.大丈夫憑什麼而可處於富貴、貧賤、不屈?
大丈夫以仁義為行事原則,外在的享受或威迫都不能使他屈服。

Q2.大丈夫和仁者有何相似之處?
堅守原則不隨便屈服。

7
〈論仁〉總結圖

克己 復禮
取捨
欲望 仁義

1.物質(利)
—財富(富)
循「道」
—權位(貴) 得富貴

2.生命
以求生為
殺身
終極考慮 成仁

3.擺脫逆境之欲
—貧、賤
顛沛之際
—顛沛、造次 不違仁

8
〈論孝〉

2.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
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為政》
第二)
Q1.孔子以「無違」解答弟子問孝。不要違背的是什麼?
不要違背禮節(不是不要違背父母旨意)

Q2.如何在父母生時以禮對待他們?
以禮事奉父母。若在父母作錯事則加以規勸,不讓父母及自己不合於禮。

Q3.傳統葬禮、祭禮有什麼禮節?
葬禮:披麻戴孝、守孝三年、請道士和尚超渡……
祭禮:祭前齋戒、沈思父母生前言行、準備祭品……

延伸閱讀
錢穆:
孔子乃言無違者,無違於禮,能以禮事親,斯為孝。父母有不合禮,子女不當順其非,必自以合禮者事
父母,斯對父母為至敬,此即是孝。若順親非禮,是謂其親不足與為善,又自陷非禮,此乃違逆其親之
甚。故無違為孝,乃為懿子一人言之。不違禮為孝,乃為天下萬世一切人言之。其父果賢,子不違,仍
是不違禮。孔子兩次所言,義本相通。

《孟子.滕文公上》:
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雖然,吾嘗聞
之矣。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達於庶人,三代共之。
(孟子說:「……曾子說: 『父母活著的時候,按照禮制侍奉;去世了以後,按照禮制埋葬,按照禮制祭祀,這可以說是盡孝
了。』諸侯的禮制,我未曾學過;但即使未學我也曾經聽說過:要服喪三年,穿著粗布緝邊的孝服,喝稀的粥食,從天子到普
通民眾,夏、商、周三代都是這樣做的。」)
分析:具體指出如何葬之以禮,例如服喪三年,穿粗布孝服,吃喝清淡的食物。

9
2.7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為政》第二)
Q1.孝應包含哪兩個層面?
孝養和孝敬。

朱熹:養,謂飲食供奉也。犬馬待人而食,亦若養然。言人畜犬馬,皆能有以養之,若能養其親而敬不至,則與
養犬馬者何異。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胡氏曰:「世俗事親,能養足矣。狎恩恃愛,而不知其漸流於不
敬,則非小失也。子游聖門高弟,未必至此,聖人直恐其愛踰於敬,故以是深警發之也。
Q2.據朱熹所說,敬和愛的分別在哪裡?
敬是建基於愛之上的,但要保持一定距離以保持敬重。

延伸閱讀
《孝經.天子章》: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
天子之孝也。」
(孔子說:「熱愛自己父母的,不敢對別人不好。尊敬自己父母的,不敢怠慢別人。熱愛和尊敬父母能充分表現出來,並且使
道德教化落實到百姓身上,使四海之人也紛紛效法。這就是天子的孝道。」)
分析:培養孝心亦培養了人的仁心,推己及人而愛護別人。至於天子之孝是要用自己對父母的愛敬影響
到全國百姓,使國家秩序井然。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敬者,主一無適之謂。
分析:敬即是專一無雜念的意思。
如何體現於「孝」的行為上?侍奉父母時保持專注,盡心待雙親。

10
4.18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里仁》第四)
Q1.孔子建議我們在勸諫父母時應用什麼語氣?為什麼?
用輕微婉轉的語氣。因為我們應用敬重的態度侍奉父母,故不宜用直接激越的語氣和言辭勸諫父母。
朱熹: 此章與內則之言相表裏。幾,微也。微諫,所謂「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也。見志不從,又敬不違,所謂
「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也。勞而不怨,所謂「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熟諫。父母怒不悅,而撻之流血,
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也。

錢穆:此章見父子家人相處,情義當兼盡。為子女者,尤不當自處於義,而傷對父母之情。若對父母無
情,則先自陷於大不義,故必不本於至情以冀父母之終歸於義。如此,操心甚勞,然求至情大義兼盡,
則亦惟有如此。苟明乎此,自無可怨矣。

Q2.錢穆說這一條可見子女侍奉父母時應當「情義兼盡」,試解釋這個意思。
義:有是非之心,見父母做得不錯應該勸諫。
情:對父母當敬重和親愛,故不以過於直接的說話勸諫父母。

延伸閱讀
《禮記.檀弓》:「事親有隱無犯,事君有犯無隱。」
分析:國君,可以毫無保留,犯顏直諫;三諫不從,就哭;哭也不行,就溜。父母不一樣,只能曲裡拐
彎,委婉勸說。
Q1.為什麼有這個建議?你覺得合理嗎?
對國君是重義:因為對國君勸諫是有關國家大事,關係重大,故必須直諫。
對父母是重情:勸諫父母時要婉轉,因為重視父母跟子女之間的感情。

《孝經.諫諍》: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
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
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
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Q1.與原文比較,對「孝」的看法有何異同?
同:都提及父親做事有錯時應勸告他。
異:《論語》還提到勸而不止時應如何面對父母。

Q2.有人批評儒家面對父母勸而不止時的態度過於軟弱,你認同嗎?
(自由作答)

11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第四)

朱熹:知,猶記憶也。常知父母之年,則既喜其壽,又懼其衰,而於愛日之誠,自有不能已者。

Q1.為什麼知道父母的年紀之後要既喜且懼?
喜:因父母高壽而喜悅
懼:因父母老邁力衰而恐懼

錢穆:此章描寫孝子心情,甚當玩味。惟其憂樂之情深,故喜懼之心篤。
孝心即仁心。不孝何能仁?當知能對別人有同情,能關切,此乃人類心情之最可寶貴者。孔子特就孝道
指點人心之仁。人當推廣孝心以達於仁,若以自私之心對父母、處家庭,初視若亦無達孝道,然心不仁,
亦將不孝。此心是一,即仁便是孝,即孝便是仁,非謂仁孝可有先後之分別。

Q2.從這一句可見,仁、孝有什麼關係?
仁講求關切別人的心,而因父母之年紀而喜懼,正是兒子關心父母的表現。

12
〈論君子〉
1.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學
而》第一)

朱熹:輕乎外者,必不能堅乎內,故不厚重則無威嚴,而所學亦不堅固也。
Q1.為什麼人不莊重,會影響到學習?
為人處事輕佻的話,學習便不能專注,故所學到的知識亦不牢固。

Q2.你認為人要怎樣才算莊重?
(自由作答)例如處事認真,外表上言語要端莊不輕佻。

Q3.忠、信的意思是什麼?
忠:盡自己的能力辦事。
信:對別人要有信用。言出必行。

錢穆:或說:人若各求勝己者為友,則勝於我者亦將不與我為友,是不然。師友皆所以輔仁進德,故擇
友如擇師,必擇其勝我者。能具此心,自知見賢思齊,擇善固執,虛己向學,謙恭自守,賢者亦必樂與
我友矣。
李澤厚:在邏輯上作為普遍原則,任何人將不可能有朋友,所以這只是一種勸勉之詞。
李零:孔子說,要向道德高、本事大的人學習,「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4.17)

Q4.有人說「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不合邏輯,故不值得參考,你認同嗎?
(自由作答)不認同。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要勸勉人結交朋友時要謹慎,要選一些道德高的人作為自己
的朋友,達見賢思齊的效果。

Q5.為什麼人們不敢面對自己的過失?孔子教我們要怎樣做?
因為人們的自尊心作祟,自以為是,不肯認錯。
孔子教我們要面對,不要害怕糾正自己。

Q6.試舉出一次你面對錯誤的經過。
(自由作答)

延伸閱讀
《呂氏春秋.觀世》:
故周公旦曰:「不如吾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
於己者處。賢者之可得與處也,禮之也。
Q1.引文中的「累」和「益」是什麼意思?試按文意加以說明。
累是負累,與道德不及自己的人結交,當他幹不道德的事之時,你或許要為他辯護,又會令你尷尬。
益是益處,因朋友不賢於己,自己亦不能從朋友身上學到什麼做人的道理。

劉向《說苑.雜言》:
孔子曰:「丘死之後,商也日益,賜也日損;商也好與賢己者處,賜也好說不如己者。」注:商是子夏;
賜是端木賜,子貢。
分析:這一句引孔子門人的例子說明無友不如己的意思。

13
孔子提出「君子」的意義:
孔子打破了社會上政治上的階級限制,把傳統的階級上的君子小人之分,轉化為品德上的君子小人之分,
因而使君子小人,可由每一個人自己的努力加以決定,使君子成為每一個努力向上者的標志,而不復是
階級上的壓制者。使社會政治上的階級,不再成為決定人生價值的因素,這便在精神上給階級制度以很
大的打撃。同時,孔子認為政治的職位,應以人的才德為選用的標準,而不承認固定的階級繼承權利,
此即所謂《春秋》譏世卿。這便加速了中國歷史中貴族階級的崩潰,漸漸開辟了平民參政之路,有如漢
代出現的鄉里選。儘管此一參政的形式,還很不完全,但對我們民族的生存發展而言,卻關係甚大。3

3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頁 41-42。

14
7.37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第七)

 朱熹: 坦,平也。蕩蕩,寬廣貌。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程
子曰:「君子坦蕩蕩,心廣體胖。」
 錢穆:君子樂天知命,俯仰無愧,其心坦然,蕩蕩寬大。….小人心有私,又多欲,馳競於榮利,耿
耿於得喪,故常若有壓迫,多憂懼。本章分別君子小人,單指其心地與氣貌言。
 李零:這是講君子、小人在精神狀態上不同。君子於人無所不容,故襟懷坦蕩。小人成天算計別人,
故老是一肚子牢騷。

思考問題
Q1.為什麼君子心地寬廣?
1. 君子依正道(仁義)行事,行無愧疚。
2. 君子樂天知命,對功名不強求。

Q2.有什麼事會使小人常常憂愁?
1. 幹不道德的事怕給人發覺。
2. 求不得功名利祿,為得失而擔憂。
3. 常常算計著別人,工於心計。

延伸閱讀
《論語.里仁》: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說:「君子團結群衆而不拉幫結派,小人拉幫結派而不團結群衆。」)

《論語.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說:「君子和睦相處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處。」)

Q1.試綜合分析君子與小人的特質。
君子:心胸廣闊,行事講求道德,與人結交時能廣納意見而與眾人和洽相處,亦能團結群眾。
小人:心胸狹隘,行事只求利益,與人結交時只因利益而聚首,和洽流於表面,只顧拉幫結派,謀求私
利。

15
12.4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 」子
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顏淵》第十二)

 朱熹:言由其平日所為無愧於心,故能內省不疚,而自無憂懼,未可遽以為易而忽之也。
 錢穆:問心無病,仰不愧,俯不怍,斯無所用其憂懼矣。孔子亦非教司馬牛恝然於其兄而無動於心,
此有義命之辨,學者當從實境中磨練。
 李澤厚:懼此處指的並非對某種具體事物的害怕,而是對人生之畏,即對那無定而必然的現實性個
體死亡的恐懼。如果問心無愧,沒有內疚,則證明如此一生和當下存在都屬於自己,不欠天理,不
欠別人,在情感上超然自立,深感自己的生命富有,而「不憂不懼」。

Q1.人不可能沒有憂愁,不畏懼。那這句話的意義在什麼地方?
1.行事磊落,常常反省自己,做人便可問心無愧
2.行於正道,不因得失而感到憂愁。

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第十二)

 朱熹: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君子小人,所存既有厚薄之殊,而其所好又有善惡之異。故其
用心不同如此。

思考問題
Q1.君子如何辨別事情孰美孰惡?
以是否合乎道德作標準。合道德的就成全別人,不合道德的絕不助紂為虐。

延伸閱讀
《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
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
人為善。」
(孟子說:「子路這個人,不但不忌諱他人指正過失,反而會因此感到開心;夏禹則是一聽見其他人提出很好的建議,就虛心
接受。舜的心胸更是寬大,無論是自己的親朋好友或是陌生人,他都會慷慨以對,並且能拋棄自己的成見,接受別人的意見,
樂於吸取他人的優點來為善,推己及人。從他還是個農夫開始,到他從事陶土製造、當漁夫,甚至成為君王,依舊延續這樣的
好習性。採納他人的長處為自己的長處,吸取他人做善事的經驗,持續行善並推行於他人,等於幫助他人行善。所以君子的至
高美德,就是幫助他人行善,為善最樂!」)

Q1.引文哪一句跟原文的意思相近?試摘錄並說明之。
「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兩均都說明做人應幫助他人行善,不自私。

16
14.27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第十四)
Q1.為什麼孔子言語和行動之間,更重視行動?
因為落實行動才有實際效果,說話可以儘管誇誇其談,不必負責任。

延伸閱讀
儒家崇尚多做少說:
《論語.里仁》: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恭之不逮也。」
《論語.學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論語.學而》:子曰:「君子……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Q1.試舉一實例,說明行動比說話重要。
(自由作答)例如政客於當選前宣傳其宏大的政綱,但上任後卻未能落實。

Q2.你認為現今重視演說能力這個世界上,孔子這個思想意義何在?
(自由作答)我們不必否定演說的能力,但仍要警剔自己有沒有言過其實。

15.18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靈公》第
十五)

朱熹:義者制事之本,故以為質榦。而行之必有節文,出之必以退遜,成之必在誠實,乃君子之道也。

Q1.這句話提出了數個道德品質,哪一個是根本?
義。

Q2.為什麼孔子要提出其他三項品質?
這可具體說明以義為原則而行事時,有何具體表現:
合禮是行事的規則;謙遜是說話時的語氣態度;誠實是待人接物的態度。

17
15.19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衛靈公》第十五)

 錢穆:賜之達,由之果,求之藝,皆能也。學以成德,亦必各有其能。貴德賤能,非孔門之教。人
之知於己,亦知其能耳。
 李澤厚:要義在把握個體的價值和尊嚴,即走自己的路,為自己所當為,作自己所當作,「毀譽無
動乎中,榮辱在所不計」,自身實在存於自我認識中而不在「人知」也。

Q1.孔子這個主張的意義在於何處?
孔子看重人要把握自己的價值,人要在乎的是自己有沒有能力,至於能否得到別人賞識,自己未能控制,
不必介懷。

延伸閱讀
《論語.憲問》:子曰:「不患人之己知,患其不能也。」
《論語.學而》: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憲問》: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下學人事,上達天命)

李零:孔子經常說,別在乎別人知不知道自己,但這段話卻透露出,他對自己不為人知還是非常在乎
的,而且有點酸酸的無奈。他雖說「不怨天,不尤人」,但還是慨嘆,知他者只有老天。

Q1.你認同李零的話嗎?試結合孔子的生平事跡,分析孔子的心境。
(自由作答)孔子仍是希望別人重用自己的,從他周遊列國求不同君主錄用可知。終不為世所用,他心
中仍然不免有點沮喪失望。他失望的,不是自己個人名譽權位,而是道之不傳。孔子認為最重要的還是
他堅守正道,堅持道德,不委曲求全,他說「不容然後見君子」,正可見孔子的襟懷。

15.21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第十五)

錢穆:君子非無所求,惟必反而求諸己。雖不病人之不己知,亦恨沒世而名不稱。雖恨沒世無名,而所
以求之者則仍在己。小人則務求諸人。故違道干譽無所不至,而卒得沒世之惡名。以下三章,義實相足,
故編者牽連及之。

Q1.君子向自己要求什麼?
要求自己有能力,有道德。

Q2.小人向別人求什麼?
小人要求別人賞識。

Q3.若抱著小人的心境處世,會造成什麼問題?
當他只求人賞識,便可能拋棄原則,不擇手段。若最終失敗,亦會諉過於人,不願承擔責任,不反省自
身能力。

18
參攷資料

1. (魏)何晏注;(宋)刑昺疏:《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年。
2.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
3.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 年。
4.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年。
5. 錢穆:《論語新解》,北京:三聯書店,2002 年。
6.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
7.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年。
8. 李澤厚:《論語今讀》,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 年。
9. 李零:《喪家狗—我讀《論語》》,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年。
10. 夏傳才:《論語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年。
11. 李長之:《孔子的故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年。
12. 楊伯峻、劉殿爵譯:《論語(中英文對照)》,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13. 孫欽善:〈《論語》說略〉,王寧等著:《十三經說略》,北京:中華書局,2015 年。

1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