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7

中国与葡语国家关系专题研究
期中作业
學院 Faculty 葡语国家研究院
巴西与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发展对比
課程 Program 中国与葡语国家关系专题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mparison
教師 Supervisor of Brazilian modernist architecture and
周平教授
Chinese modernist architecture
姓名 Name 孙宇辰
學號 Student No. A22091100711

2023 年 3 月 21 日
澳門城市大學

摘要
现代主义建筑于 20 世纪 20 年代在欧洲逐渐兴起。那么,它是何时开
始在中国与巴西出现的?中国与巴西的现代主义建筑是在什么因素推动下
出现,映射了那一时期两国建筑师的什么思想,承载着什么样的历史。放
眼全世界,这些现代主义建筑在国内及国外所处历史地位如何。本文期望
通过介绍两位巴西重要的建筑师各自在两个学派形成过程中的工作,从一
个角度上来呈现巴西现代建筑历史如何被构建起来,以及时空不同的材料
如何在特定社会背景下被解读和阐释,并于中国进行对比,探讨两国之间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差异原因。

關鍵詞: 现代主义建筑,起源,历史图景

II
論文題目

澳門城市大學

一、 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
为确定青岛的哪些建筑可以被归为现代主义风格,我们需要界定什么
是现代主义建筑。在此之前,需先区分两个概念,即现代建筑和现代主义建
筑。现代建筑是具有时间阶段含义的概念,指现代的所有建筑活动,特别是
指建筑脱离了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建筑影响以来的整个建筑的发展阶段,大
约始于 19 世纪中叶(王受之,2012)。而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一种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冲突中以叙事的方式展开的,包括旧形式和新内容
的冲突,保守的学院派和激进的革新派之间的冲突等。我们很难从概念上定
义现代主义建筑,但可以描述它的发生情景。现代主义建筑起源于西方,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欧洲逐渐兴起,并于 20 世纪中叶在世界范围内居于主导地
位。现代主义建筑一般指的是以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和法国的
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欧洲先锋派,和以美国赖特为代表的有机建筑派,另外
还包括倡导人情化建筑的阿尔瓦·阿尔托。由于建筑师们着眼于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欧洲面临的生活资料严重缺乏,特别是公众住房极端紧张的问题,他们
在设计思想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及经济适用;运用新
的工业技术来解决问题,注意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试
图摆脱传统建筑的框架,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并废弃表面外加的
建筑装饰;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并认为空间是建筑的主角,认为建
筑美的基础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罗小未,2004)。

1927 年由德意志联盟在斯图加特举办的魏森霍夫住宅展,展出了风格
统一的住宅建筑,充分展现了钢和钢筋混凝土以及各种新材料。这是欧洲先
锋派用实物做出的一次有力的宣言。欧洲先锋派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似的形
式特征,如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没有装饰的简洁平屋顶、白色抹灰墙、
灵活的门窗布置和较大面积的玻璃。以草原式住宅为代表的有机建筑派,其
建筑作品也有一些相似的形式特征,如平面通常为十字型、立面以水平线条
为主、多采用传统的砖、石、木材料,接近自然并赋予生活气息。

VI
1.在设计理念与目标方面 :

(1)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与经济适用,运用新的工业技术来解决问题,
注意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

(2)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并废弃表面外加的建筑装饰,主
张创造现代建筑新风格。

(3)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并
认为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2. 在风格与样式方面 :

(1)摆脱传统建筑的框架,构图灵活均衡,多采用没有装饰的简洁平屋
顶、灵活的门窗布置和较大面积的玻璃。

(2)立面简单明确,具有抽象的几何属性,多采用传统的砖、石、木材
料,接近自然并富于生活气息。

VI
澳門城市大學

二、 国内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实践

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国内盛行西方古典复兴和中国传统复
兴风格。同时,装饰艺术风格也开始在国内流行。1933 年起,随着相关文章
和译文的发表,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此后,来自
国内外的建筑师围绕现代主义建筑进行介绍和讨论,并展开大量现代主义建
筑实践,其建筑风格出现了明显的转折。然而在这个转折之前,国内的现代
主义建筑的实践还经历了一个过渡阶段。期间,有少量的建筑实践已经呈现
出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其出发点大多是强调实用功能、反映建造技术和摆
脱历史样式( 赖德霖,伍江,徐苏斌,2016)。下面我们将目光聚焦于
1933 年以前的现代主义实践。这些实践的数量并不多,从 1927 年到 1932 年,
平均一年一个。

由于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来自国外的建筑师率先开始了现
代主义风格的试验。几乎同时,在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广泛传入国内之前,海
外留学归来的中国建筑师较早到接触到了西方现代主义,其作品也开始呈现
出现代主义特征。20 世纪 20 年代末,已在上海从业多年的匈牙利建筑师邬
达克(Ladislaus Edward Hudec,1893-1958 年)表现出对于西方现代建筑风格
转变的敏感性( 赖德霖,伍江,徐苏斌,2016)。

《中国近代建筑史第四卷》中记载:“邬达克在 1927 年设计的上海


派克路机动车库(图 1),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特征已明显呈现”( 赖德霖,
伍江,徐苏斌,2016)。该建筑位于今黄河路凤阳路东南角,由于后期改造,
现与最初的建筑形式有了很大的出入。从《邬达克》⑤一书提供的历史照片
可以看出,该建筑共四层,立面上连续的横向长窗沿街道转角曲面墙体展开。
其整齐简练的立面风格已经很接近现代主义,但具有很强的表现主义色彩

1
澳門城市大學

图 1 上海派克路机动车库历史照片
由基泰工程司的杨廷宝 1928 年设计的天津中国银行货栈(图 2,今已
不存)与邬达克的派克路机动车库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从《杨廷宝建筑设计
作品集》一书提供的历史照片和图纸可以看出,建筑平面依据功能进行布局,
采用菱形,中央设内庭院,四周为货栈。建筑共四层,立面主入口处墙面采
用竖向划分,其余均采用横向带窗,转角采用圆弧形处理。杨廷宝先生是国
内建筑师中第一个采用了圆弧转角和带状扁窗设计手法的(杨廷宝,
1983)。除了在入口门洞处能看出受古典主义影响的痕迹,天津中国银行货
栈的立面处理更多的采用几何形式,抛弃多余的装饰,整体呈现出向现代主
义风格靠近的趋势。

图 2 天津中国银行货栈透视图和平面图

与前文邬达克的作品相比,同时期活跃于上海法租界的法国建筑师事
务所赉安洋行(A.Leonard,P.Veysseyre &A.Kruze Architects)的设计很少有表
现主义的动感,而是平稳、节制,呈现出现代主义的特征,但不失古典建筑
神韵。《中国近代建筑史第四卷》中记载:“1929 年赉安洋行设计的广慈医
院隔离病房(图 3,今已不存)已糅入了现代主义简洁而抽象的形式特征”。
从书中的历史照片可以看出,该建筑共五层,立面由中间竖向体量向两侧水
平展开。为兼顾隔离的要求和对户外空间的需求,建筑采用出挑深远的开敞
阳台环绕,形成了强烈的阴影效果,表现出水平向的张力。同时,这种形式
特征也反映了其结构特征,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新型建筑材料与结构。

1
澳門城市大學
但从立面构图来看,该建筑并未完全摆脱古典主义的影响,呈现出典雅的气
质。

图 3 广慈医院的隔离病房历史照片

有香港留学背景的阎子亨在天津也有很多建筑实践,其中大部分都是
有关现代主义建筑的尝试,包括对几何形式的运用,对理性秩序的追求,对
横向水平线条的强调等(黄元昭,2015)。建于 1929 年的天津王天木故居
(图 4,今大理道 55-57 号)是他的现代主义建筑试验的起点。据《天津小洋
楼-名人故居完全档案第 1 卷》记载:“该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平屋顶,平
面依据功能需求进行空间布局,一层为客厅、餐厅和书房,二、三层为卧室,
设有阳台”。该建筑整体造型采用几何体量组合,墙面用面砖与水泥墙进行
横向划分,一、二层设白色线脚,局部屋顶采用出挑檐口,开窗采用简单的
方窗。天津王天木故居采用了几何形式的处理手法,但仍带有装饰性。

图 4 王天木故居现状照片 图 5 上海康绥公寓现状照片

建于 1932 年的上海康绥公寓(图 5,今淮海中路 494 弄)呈现出与天


津王天木故居相似的形式特征。康绥公寓的建筑师为奚福泉。奚福泉曾留学
1
澳門城市大學
德国,1930 年回国后先后供职于公和洋行和上海启明建筑事务所。在此期间,
他积极倡导现代主义建筑。上海康绥公寓是他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从
现状照片可以看出,其临街立面大面积开窗,墙面贴棕红色面砖,中间以横
向白色水泥条划分,立面形式与王天木故居相似,既呈现现代主义倾向又具
有一定的装饰性。

从以上五座建筑可以看出,20 世纪 20 年代末和 30 年代初,国外和本


土建筑师们不约而同的开始了现代主义建筑倾向的创作与实践。从设计理念
和建筑外观上,这些建筑与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仍略有不同:从设计理念上
表现为强调功能和实用性,追求直观反映建筑材料及结构技术,而非为了创
造新的建筑风格;从建筑外观上表现为并未完全摆脱古典主义的影响,这是
由于建筑师掌握的设计语言有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建筑明显受到现
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已经呈现了鲜明的现代主义风格的特征。

回到现代主义在国内起源的问题上。当我们讨论国内现代主义起源的
时候,并不能聚焦到某一座建筑。而且目前现有的文献中,也没有关于中国
第一座现代主义建筑的说法。由于现代主义在国内的出现与西方不同,并非
线性的过程,无法通过大师的代表作或历史事件作为时间节点。我们难以确
认哪一座是中国的第一座现代主义建筑,而且这种说法也意义不大。以上五
座建筑的出现,代表国内已经开始了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探索。我们可以
把它们看作是现代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前奏。随之而来的是一波现代主义实践
的风潮。

三、 巴西早期现代主义建筑
以 1940-1960 年代卢西奥·科斯塔和若昂·巴蒂斯塔·比拉诺瓦·阿蒂加
斯两位重要的巴西建筑师如何构建里约学派和圣保罗学派理论基础展开论述,

1
澳門城市大學
从历史编纂角度呈现巴西现代建筑历史如何被构建起来,以及时空不同的材
料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如何被解读和阐释。

(一)科斯塔和里约学派的构建

年轻时期的卢西奥·科斯塔(Lucio Costa,1902-1998)就已经在里约热
内卢传统主义建筑的领导人物何塞·马里亚诺·菲略(José Mariano Filho)指导下,
于 1924 年对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的殖民小镇进行了调研。1926
年,受巴西社会学家吉尔伯托·弗雷尔(Gilberto Freyre)的影响,他主要研究在
复杂的文化表现形式中葡萄牙原宗主国是如何影响巴西国家特征,并推动
“区域多样性下的民族团结”,科斯塔再次回到米纳斯吉拉斯调研了大量殖
民建筑。1929 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阿莱哈丁诺与传统建筑”(O Aleijadinho
e a Arquitetura Tradicional),认为“尽管巴西有其扩展,但其本地化差异其实
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无论好坏,都是用同一种精神和同一只手塑造的。

1930 年前后,在巴西民粹主义独裁者瓦加斯(Getulio Vargas)总统的


带领下,借鉴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治国理念,旨在建立一个新的民族国家,塑
造“新巴西人”,强调国家中每个个体都应该身心强健,才能使整个国家强
大。1931 年,巴西新政府成立了教育和公共卫生部(其总部 1936 年由科斯塔
和柯布西耶设计),从这个奇怪部门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对于塑造“新巴西
人”来说,思想和身体是同等重要的。此外,该部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
何定义国家的历史和过去,其下的一个分支机构“里约的国家历史和艺术遗
产研究院”(Serviço do Patrimônio Histórico e Artístico Nacional, SPHAN)邀请
了许多巴西知识精英加入,科斯塔就是其中的一员(图 6)。对于科斯塔而言,
他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建构一个象征新巴西的文化体系。由于巴西历史上大部
分时间被葡萄牙殖民,遗址和文物自然大多也是殖民时期的。在构建国家文
化体系过程中,如何将这些殖民时期的文化遗产阐释为一种产自巴西本土的,
而非葡萄牙宗主国或国外的就变得十分重要。因为只有这样,这个新国家在
文化方面才能拥有一个合法性的基础。

1
澳門城市大學

图 6 科斯塔在 SPHAN 的工作照片


加入 SPHAN 后, 科斯塔开始参与巴西历史遗产保护工作,在南大河
州(Rio Grande do Sul)设计了一个小博物馆来保存考古遗址。同时,他发表文
章讨论诸如巴西家具的演变和巴西耶稣会建筑,以及几篇关于阿莱哈丁诺
(Aleijadinho)的历史论文(Routledge, 2013)。不难发现此时科斯塔就在努力
建立一个理论框架,创造一个理想的桥梁连接不同历史时期的经验,以证明
巴西存在一种独特的“民族性”。

1942 年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派建筑师菲利普·古德温(Philip
Goodwin)和建筑摄影师基德尔·史密斯(G. E. Kidder Smith)赴巴西访问并收集
建筑资料。在巴西,他们受到了政府和建筑师的热情接待,其中主要是通过
科斯塔的关系,得到了诸多建筑师和 SPHAN 的协助。回美后,古德温将收
集到的材料整理后,策划了“巴西建筑:新老建筑”(Brazil Builds:
Architecture New and Old)的展览,这个展览副标题说明了主要的策展概念,
在巴西现代建筑和 18 世纪殖民建筑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这和科斯塔当时的思
考完全契合。1943 年,展览资料被集结成《巴西建筑》(GOODWIN
Smith,1943),是第 1 本用英文介绍巴西建筑的书籍,也是首次将遗产和现
代建筑混合在一起作为早期现代建筑的理论支撑的尝试(CARRANZA Luis
E, LARA Fernando Luiz,2014)。在其后的时间里,科斯塔希望从葡萄牙传
统建筑那里寻找到巴西殖民建筑的根源,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他的设
想。 1948 年,科斯塔乘船前往里斯本,在那里停留了 4 个月,试图发现葡萄
牙对巴西造型艺术形成和演化方面的影响和证据。

然而,在其后一个未公开报告中(最终于 1995 年发表),科斯塔坦诚


最初目的没有达成,在葡萄牙他观察到不同区域的建筑类型演化具有非常复

1
澳門城市大學
杂的特征,因此与殖民地间不可能建立起一个连贯的演化路径。这一观察最
终使科斯塔开始思考巴西殖民建筑独立发展的可能性(G. E. Kidder Smith)。

1949 年,科斯塔推动出版了一本传记“O Aleijadinho”,该书由罗德


里戈·布莱塔斯(Rodrigo Bretas)写于 1840 年,其重要性在于确认了 1 位 17-18
世纪交替之际的建筑师和雕塑家安东尼奥·弗朗西斯科·里斯本(Antonio
Francisco Lisboa,1738-1814)的真实存在,此前这个人的真实性一直被质疑。
其人出生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省的欧鲁普雷图(Ouro Preto), 一个美丽的葡萄
牙殖民小镇,父亲是一位葡萄牙裔木匠,母亲是其父的非洲奴役,他从小跟
随父亲学习木匠和建筑技艺。后来成为当地一位知名建筑师,最著名的作品
是欧鲁普雷图的阿西西圣弗朗西斯三一教堂(Chapel of the Third Order of St.
Francis of Assisi,Ouro Preto,1778 年,图 8)。1777 年,因患麻风病(或硬皮
症)造成身体残疾,故一般称他为“阿莱哈丁诺”(Aleijadinho),小跛子的意
思 (BALD Sunil,2001)。那么将阿莱哈丁诺置入 20 世纪巴西现代主义语
境的意义何在?

图 7 阿莱哈丁诺,阿西西圣弗朗西斯三一教堂
在布莱塔斯的书中,阿莱哈丁诺的残疾阿莱哈丁诺的残疾形象显然
与理想中具有英雄气质的“新巴西人”是完全对立的,在当时巴西官方宣传
资料中,“新巴西人”所展现出的是一种身体健康和精神饱满的形象。然而,
他的传奇经历对于巴西底层大众而言,却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激励效果。 因为,
和巴西的大多数人一样,他是一个混血儿和穷人,凭借超越自我创造出高于
自身存在的价值。当共和国为了经济独立和民族认同而努力奋斗时,这样的
榜样对于多种族的工人阶级、穷苦的和未受过教育的巴西大众而言,远比古
典英雄一样的角色更加贴近他们的现实,而容易获得认同。

1
澳門城市大學
当被嵌入这种叙事结构中后,阿莱哈丁诺的建筑作品不仅是巴西-葡
萄牙巴洛克建筑风格中的普通案例,也成为了巴西文化中所蕴含的一种独特
性,并且与国家和民族发生了关联。科斯塔通过对比阿莱哈丁诺和与其葡萄
牙前辈建筑师的作品,认为尽管他的建筑是巴洛克风格,但通过创新他已经
将葡萄牙巴洛克建筑转化为具有巴西自己特点的巴洛克建筑。进而,科斯塔
又将巴西最著名和多产的建筑师尼迈耶加入了这个新谱系中:“……阿莱哈
丁诺不仅启发了现代建筑师,而且赢得了他们最高的敬意,特别是里约建筑
师尼迈耶……”

1956 年,新当选的巴西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Juscelino
Kubitschek,1902-1976)决定在巴西利亚修建新首都,旨在展示一个现代巴西
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同时拉动巴西内陆发展。里约学派也迎来了其最顶峰时
期。1960 年,巴西利亚初步建成,巴西首都正式迁移。巴西利亚的建筑几乎
是尼迈耶一个人完成的,他得到了宝贵的机会去精炼和发展其设计语言,为
巴西利亚的公共建筑群创造了一种壮观的组合。1964 年,巴西利亚落成后几
年,巴西独裁军政府上台,里约学派的建筑师也受到了重创,大量左派建筑
师或被驱逐和流放,或被禁止从业,直到 1980 年代军政府下台后,流亡的建
筑师才得以归国,被禁建筑师才得以重新执业。

(二)阿蒂加斯和圣保罗学派的构建

20 世纪初始,因为咖啡产业和铁路的修建,圣保罗成为巴西主要的
经济城市,资本所积累的大量财富为城市发展和艺术奠定了基础。巴西关于
现代主义建筑最早的讨论就产生于 1920 年代的“圣保罗艺术周”,其早期的
现代主义建筑实践也产生于圣保罗,巴西大多数工程人才也都从圣保罗开始
其执业生涯。但是好景不长,1930 年代世界咖啡产业的崩盘导致国家经济和
文化重心再次回到里约[6]。随着科斯塔和尼迈耶等大量杰出的里约建筑师登
上巴西现代建筑舞台,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即使是圣保罗的大型公共建

1
澳門城市大學
筑和商业建筑也都被委托给了里约建筑师,圣保罗的建筑师默默无闻地从事
着一些工业项目和小项目,在巴西利亚建设同一时期,圣保罗学派正在默默
地积聚成形。

1950 年代的里约学派建筑实践,无论是在巴西国内,还是在世界建
筑界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其建筑风格在巴西处于一种支配性的地位。然而,
一旦一种建筑语言成为一种规则,将无可避免地导致建筑的平庸化和模式化,
这对于这种语言的创建者和追随其后的年轻建筑师都意味着一种瓶颈。事实
上,科斯塔在 1953 年回应瑞士艺术家马克斯·比尔(Max Bill,1908-1994)时就
坦陈,目前的巴西建筑急需一个冷水澡。对于里约学派建筑师最严厉和深刻
的批判,却来自于里约学派的先锋尼迈耶。

巴西建筑历史学家雨果·濑川(Hugo Segawa)在《巴西建筑 1900-


1990》(Archi- tecture of Brazil, 1900-1990)( SEGAWA Hugo M,2013)一书
中写道,这篇文字极大地影响了巴西同时期的建筑师,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
种“新”风格的始点,也就是后来的圣保罗学派。他认为圣保罗学派的形成
受到尼迈耶的自证书启发,这暗示了两个学派间的一种传承性和连续性。而
另一位巴西建筑历史学家费尔南多· 路易斯·拉腊(Fernando Luiz Lara)则视圣保
罗学派为里约学派之间一种断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拉美现代建筑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政府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支
持。这一点在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家表现得非常明显,早期的现代
主义建筑大师都是在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完成了大量的项目,而这些政府大多
数是奉行国家主义的独裁政府。这种关系遭到巴西左翼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批
评,其中最激烈的是建筑和艺术评论家马里奥·佩德罗萨(Mario Pedrosa),一
个托洛茨基主义者,为了打破“巴西艺术界的封闭小圈子”,发表文章提醒
大家警惕巴西独裁政府与其资助的现代建筑之间的关系。当时,在巴西共产
党内部斯大林主义占据上风,其中的一群建筑师也批评当前的巴西现代建筑
中现代美学语言和大众形式的脱离,提倡“革命大众的艺术”。

在 1950 年代早期,阿莱格莱港(Puerto Alegre)重要的建筑师德梅特


里奥·里韦罗(Demetrio Ribeiro,1916-2003)提出巴西需要一种可以“被大众理
1
澳門城市大學
解的建筑”,他认为现代建筑和人民大众脱离,为取悦资产阶级而服务,因
此他提倡参考并回归传统建筑形式。而在北方圣保罗,另一位重要的建筑师
若昂·巴蒂斯塔·比拉诺瓦·阿蒂加斯 则反对这种逐渐增强的传统主义和民族主
义倾向。对于这种“复古主义”和以刻板的图像来迎合大众的做法,他给予
了严厉的批评,同时他也批评了现代建筑成为资本控制下的一种形式操作,
他认为巴西人民的理想不是获取一个住宅,而是民族解放,并从各种压迫中
解放出来;他希望探索的是一条巴西的现代建筑之路,既不同于传统建筑,
也不同于西方现代建筑。

对于圣保罗学派建筑形式和风格而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与里约
学派之间的一种连续性。圣保罗学派建筑最突出的特征“结构即建筑”,这
一点可以追溯到尼迈耶 1958-1960 年间的自我总结。至于更加具体的项目借
鉴,则是里约建筑师阿方索·爱德华多·里迪(Affonso Eduardo Reidy,1909-
1964)的里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项目(Museum of Modern Art in Rio,1952 年,图
8)。而在这个建筑中,很多用于定义圣保罗学派建筑的特征就已经出现了,
例如外框架体系、暴露混凝土和巨大的架空层公共空间等。

图 8 里迪,里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回到最初里约学派和圣保罗学派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一种传承还是一
种断裂的问题,从理论基础和意识形态来看,圣保罗学派确实与里约学派有
着根本性的差别,但从建筑语言,甚至一些主要的形式特征来看,圣保罗学
派确实延续了里约学派的建筑语言。因此,两位巴西建筑历史学家在讨论传
统时,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导致了结论的不同。1964 年军政府上台后,尽管在
1
澳門城市大學
政治上受到很多打压,圣保罗建筑师依然没有放弃他们乐观的乌托邦理念,
寻找任何可以救赎巴西社会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建筑学应该为民主社会和大
众提出一种空间模式。 对于他们,城市成为新的战场,被设想为一个争取民
主的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相遇和会面,都市空间应该属于每一个人,并被
每一个人所使用和管理,在这个意义上,最大化建筑中的公共空间,也就是
集体空间,就意味着使私有产权最小化。对此,圣保罗学派重要建筑师保罗·
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1928-)和意大利裔的巴西女建筑师丽
娜·博·巴尔迪(Lina Bo Bardi,1914-1992)有各自的实践原则和不同思考,后期
的塞吉奥·费罗(Sergio Ferro)的批判更加严厉,实践更加不同。在圣保罗学派
中,内部存在的不同意见和争论从未平息过,尽管各自的解决路径不同,但
都具有相同关注点。因此,圣保罗学派的特征并不仅是形式上的相似性,而
是他们共同的初衷。

(三)小结

科斯塔的目标是寻找巴西现代建筑的合法性根基,为一个新国家寻
找文化认同。从研究巴西葡萄牙殖民时期建筑到亲赴葡萄牙探寻殖民建筑之
根,再回归到巴西本土殖民建筑,前后历经三四十年的努力,将巴西现代主
义建筑的根源嫁接在巴西殖民时期巴洛克建筑传统之上,建立了一个精彩的
历史和理论体系。二战后的阿蒂加斯对于“国家主义”并不感兴趣,而是深
受左翼的共产主义影响,他的目标是解放所有受压迫者的同时,寻找到巴西
自身的建筑道路。通过改造意识形态,吸收里约学派和英国粗野主义的建筑
实践经验,关注形式美学如何和社会伦理结合,从里约学派的国家纪念性表
达转变为体现公共性的集体纪念性表达,同样经历了 30 多年的不断努力,将
当下社会的方方面面与巴西现代主义建筑已有的传统整合在一起,构筑了一
个影响至今的圣保罗学派。在这两次努力中,传统与其说是被发现,不如说
是根据社会现实和建筑理论的需要被定义和建构出来的。

四、 结论

1
澳門城市大學
在西方发展现代建筑的几十年中,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根
本没有精力去搞建筑,更不要说现代主义研究了。中国建筑的“现代主义”
不得不置于政治语境中去建构,“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讲
就是“资本主义式”的符号,要封闭的中国一下子接纳西方现代建筑思想仍
需一定的时间。因此,在建国十周年期间,北京建造的十大建筑:人民大会
堂、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农业展览馆、新侨饭店、中国
美术馆等等,钧杂糅了民族风格和苏联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并没有过多的受
“少即是多”的现代建筑风格的影响。只有偏隅的一角会有少许现代主义作
品的出现,比如 1953 年杨延保设计的北京和平宾馆。直至 1977 年结束,中
国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推行,“形式主义”不再有效时,现代主义建筑才开
始真正意义上的风行。

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却相当的短暂。因为当我们开出
国门真正想去接纳世界的时候,西方国家的建筑风格已经出现了多元化的趋
势,并且主刮后现代主义的风潮。于是,眼花缭乱的中国建筑师便生硬的在
自己的建筑上加上点罗马山花墙,伊斯兰风格的穹窿顶,再刷上点俗艳的色
彩。功能主义被弱化了,搞起了形式堆砌主义。并且这种热潮席卷开来便一
发不可收拾,甚至挤退了带着中国特色的很多建筑。当今天我们穿梭在中国
城市的街道,我们很难感受到带有地域性味道的气息,“千城一面”的城市
现象让我们的中国味消散得快找不到影子。

巴西现代建筑的发展和两个学派的形成并不是某个人的努力结果,
而是一大批杰出人才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因为本文主要是介绍其历史编撰和
理论建构,因此,对于很多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巴西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没有
进行介绍,对于两个学派的建筑思想和形式特征也没有给予说明。而是将重
点放在科斯塔和阿蒂加斯两人通过不断的思考、试错、修正和自我批判建立
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原则的过程。

1
澳門城市大學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 (2012). 世界现代建筑史.
2 罗小未. (2004).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3 赖德霖,伍江,徐苏斌. (2016). 世界现代建筑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 国
近代建筑史.
4 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 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
5 黄元炤. (2015). 中国近代建筑纲要, 536.
6.PICCAROLO Gaia. Lucio Costa's Luso-Brazilian Routes: Recalibrating 'Center'
and 'Periphery'[M]//PATRICIO Del Real, GYGER Helen. Latin American Modern
Architectures: 7。Ambiguous Territories.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8.GOODWIN Smith. SMITH G E. Kidder, and Museum of Modern Art[M]//Brazil
Builds; Architecture New and Old, 1652-1942. 2nd Edi.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1943.
9.CARRANZA Luis E, LARA Fernando Luiz. Modern Architecture in Latin
America: Art, Tecnology, and Utopia[M].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2014.
10. BALD Sunil. In Aleijadinho's Shadow: Writing National Origins in Brazlian
Architecture[J]. Thresholds, 2001 (23): 74-81.
11.SEGAWA Hugo M. Architecture of Brazil, 1900-1990[M]. New York: Springer,
201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