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62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

indd 1 2017/11/20 上午 10:52:41


目錄
實修

歸處

目標

出版說明

43 25 11 8 作者簡介
4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2 2017/11/20 上午 10:52:41


回向

隨身帶著

力量

禮物

放下
158 115 89 73 55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3 2017/11/20 上午 10:52:41


2017/11/20 上午 10:52:41
作者簡介
圖滇悲桑格西
.一九六五年 生於尼泊爾
.一九七五年 出家,受沙彌戒
.一九八 年
○ 進入南印度哲蚌洛色林寺學習
.一九八五年 受比丘戒
.一九九七年 獲格西學位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4
.二 年 長住北印達蘭沙拉策秋林寺至今
○○○
2017/11/20 上午 10:52:41
圖滇悲桑格西是尼泊爾人,一九六五年在尼泊爾坭香地區出
生,父母務農。十歲時跟著哥哥圖滇旺傑格西到印度達蘭沙拉,

5
在策秋林寺出家。
格西的第一位師長杰桑諾布老師,既是格西的嚴師,也是慈
父。他經常叮囑格西:﹁一定要學道次第!為了學好道次第,一
定要學五大論!﹂所以格西在十五歲時,進入哲蚌寺洛色林學院
學習,主要依止的師長是當時洛色林卸任住持耶謝度老師,以及
於二 一
○六年底升任夏巴曲傑仁波切的洛桑多傑格西。
師長把寶貴的時間賜給格西,一手栽培格西養成理路與抉擇
經典的能力,對格西而言,感覺就像眼盲已久的瞎子重見光明!
由於恩師的教導與初嚐理路的喜悅,在十五到二十歲之間,
格西忘情地投入經論的學習。不僅成績優異,在辯經場上更是叱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5
吒風雲︵相關的故事甚至傳頌至今︶。然而,二十歲時的一場重
2017/11/20 上午 10:52:41
病,讓這一切戛然而止,並成為格西一生重大的轉捩點。
雖然拖著病體,卻仍然繼續學習經論,所以非常辛苦。﹁既
然學佛這麼辛苦,我為什麼還要學?﹂從心底冒出來的這個大疑
惑,迫使格西拋下傳統與宗教的包袱,改用公正客觀的態度,逼
視佛法與生命之間的關聯與必要性。
多年來,探究得愈深,答案也愈見清晰與肯定。也因此,就
算生活、健康陷入再大的困境,他的心裡只會想著要怎麼解決,
從未想過要走回頭路。對格西而言,學習佛法已成為誓不放棄、
永遠無悔的唯一選擇。
在 寺 院 學 習 期 間, 朝 夕 相 處 的 人 清 一 色 是 藏 系 師 長 與 出 家
人;獲得格西學位後,格西暫時離開寺院,到一些地方遊歷,因
而遇到很多不一樣的人,看到世間生活的各種樣貌。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6
三年後,格西回到達蘭沙拉策秋林寺定居,持續並大量聽聞
2017/11/20 上午 10:52:41
聖座嘉瓦仁波切、登馬洛確仁波切、日宗仁波切與東滇仁波切的
弘法教授,接受各種灌頂、口傳與教授口訣,包括︽甘珠爾︾、

7
︽丹珠爾︾、︽宗大師父子三尊全集︾等重要傳承,並利用身體許
可之時,著手編書、撰文、授課。
譯者 吳翠雯 恭書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7
2017/11/20 上午 10:52:41
出版說明
本書是從圖滇悲桑格西對同學私下的開示,翻譯節錄而成。
私下的請益,問的大多是生活裡的疑難雜症。佛法學過了,
道理知道了,但生活中不可預期的風暴來臨時,面對混亂的人生
情節,可有快速對焦的妙計?
這些開示看似零散,卻隱約指著同一個方向。
本書設定的閱讀對象,是已經學過佛法一段時間、想要以佛
法為依歸的佛教徒,所以內容會有點嚴肅,思考方向與所謂世間
常理有些不同。有些人讀了可能會有點不開心、不喜歡,甚至對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8
佛 法 感 到 不 以 為 然。 如 果 產 生 這 種 反 應, 請 先 把 這 本 書 放 在 一
2017/11/20 上午 10:52:41
邊, 別 理 它 就 好。 佛 法 裡 還 是 有 很 多 聽 了 會 很 舒 服、 順 心 的 法
寶,只是沒收錄在這本書而已。

9
格西說,有些話雖然不中聽,但還是要試著說;決心學法的
人雖然有點不想聽,還是要試著聽,然後練習做做看。
本書經過多次校訂,凡是有疑義、需要調整修訂的地方,都
請 示 過 圖 滇 悲 桑 格 西 ; 但 由 於 譯 者 學 識 淺 陋, 恐 怕 還 是 難 免 出
錯。若有任何錯誤,懇請大家不吝指正。
圖滇悲桑格西官網: http://www.geshetp.com/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geshetp/
譯者連絡信箱: wtw1386@gmail.com
謹以本書獻給具恩師長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9
譯者吳翠雯謹識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0 2017/11/20 上午 10:52:41
目標
正做出決定,然後才照著走。
打從心底反覆思惟理由,直到藏在深處的心真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1 2017/11/20 上午 10:52:41


2017/11/20 上午 10:52:42
1

這條路,我是不會回頭了。
也許旅途有點艱辛,也許時間有點漫長,但最終可以獲得我
要 的 結 果。 除 非 前 後 世 不 存 在, 那 又 另 當 別 論 ; 如 果 前 後 世 存
在,生命不只眼前這一世,那麼除了學佛,其他任何選擇我都看
不到出路。
不知你是否覺得我這話說得太武斷?若會,那麼我想問,如
果不學佛,你要做什麼?它能帶來的最好結果是什麼?那樣的結
果,捫心自問,真的值得嗎?︵ 2007.12.27

12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2
2017/11/20 上午 10:52:42
2

13
找個時間坐在佛前,好好地檢視一下自己的人生。
過去曾經做過什麼?得到什麼?現在打算著手做什麼?若按
著計畫執行,未來十年會得到什麼?二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後
呢?如果有來生,那麼,眼前你正在做的事,會為來生帶來什麼
結果?
從這個檢視,或許會有不同的發現。
我們都活得太忙了,沒學佛前忙著上學、工作、賺錢,學佛
後忙著上課、供養、拜懺。因為太忙而沒有機會檢視自己,當然
也就看不到自己現在的樣子。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3
挪出一小時,拿出唸珠,在佛前坐下來。口中慢慢唸誦六字
2017/11/20 上午 10:52:42
大明咒,心裡靜靜審視往昔的人生,以及未來可能的結果。從佛
法的角度好好地跟自己聊聊:人生活到現在,我做過哪些對與不
對的事?我打算如何過餘生?而這個人生規畫,又會為我帶來什
麼結果?︵ 2016.12.1

3

有些人雖然學佛,但學得可有可無,無法下定決心。我覺得
問題出在兩個地方,一是不認識要追求的目標,二是不認識自己
的潛能。如果真正認識佛功德,明白成佛後可以為眾生帶來無邊
的利益,並確信只要肯努力,自己一定可以達成目標,你就會下

14
定決心好好學佛了。︵ 2007.12.27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4
2017/11/20 上午 10:52:42
4

15
一時興起的決定並不可靠。
人有時會心口不一,嘴巴講的與心裡想的不一樣;心有時也
會表裡不一,表層的想法與深處的渴求各說各話。不要把決定權
交給表面的、突然產生的心;要打從心底反覆思惟理由,直到藏
在深處的心真正做出決定,然後才照著走。
例如,你覺得伴侶是學法違緣,於是決定分手。也許在幾個
月或短暫一兩年裡,你覺得自己終於可以自由學法,真好!但不
久之後,你又說終於認清自己是需要伴侶的人,急著找人作伴。
再以出家為例,有些人只看到在世間生活的難處就貿然出家,出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5
家後遇到一點困難又馬上還俗。這些做決定的方式都欠缺考慮。
2017/11/20 上午 10:52:42
無論出家或在家,單身或結婚,都有各自的辛苦。用在家人
的身分學佛,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出家人學佛也很辛苦,例如住
寺院要適應團體生活、要解決經濟的問題、有時也會被別人看不
起等等。各種選擇都有不同的難處,也會有不同的快樂。做決定
前,要把這些都想清楚。除了比較利弊得失,也要考慮自己的身
心狀態、今生的處境、後世的規畫,經過全盤考慮後再做選擇。
只要清楚知道某個決定會帶來什麼結果並欣然接受,大概沒
什麼能難倒你了。把各種選擇的利弊得失都仔細想過,並且對某
個決定必然伴隨的困難,生起勇悍承擔的決心,就能瀟灑做決定
了。︵ 2012.4.18

16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6
2017/11/20 上午 10:52:42
5

17
沒看到理由就貿然決定,是傻子的決策方式;不過,就算看
到了理由,提起心力做出決定,不久後也可能會後悔,就像某位
效法密勒日巴尊者的人說:﹁把我害得跟乞丐一樣窮的人,就是
密勒日巴尊者啊!﹂因此有些祖師建議,在生起求法的心力時,
不要馬上決定,要徐緩圖之。
但 是, 有 些 噶 當 派 上 師 說, 在 充 分 看 到 做 某 件 事 的 正 確 理
由,生起﹁我真該這樣做!﹂的強大心力時,就要把握機會,義
無反顧地做出決定。如此一來,你的人生路就頓然清楚了。
例如,要不要出家?你當然應該先仔細考慮;但是,當有一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7
天你真正看到應該出家的理由,生起決志出家的心,此時要果敢
地做決定,就去剃頭、出家、進僧團,然後你的人生就會開始邁
2017/11/20 上午 10:52:42
向另一條路。否則,若總是猶豫不決,考慮太多,就永遠做不了
決定。︵ 2017.6.5

6

我常聽到人們說:﹁如果這樣做,某某人會講我什麼;如果
那樣做,某某人又會說我什麼。﹂因此決定做或不做某事。
雖然人生難免身不由己,就像窮人也許不得不向錢低頭,但
看似自由的人不見得更自由。做某事會被稱讚,某事就是該做的
事;做某事會被批評,某事就是不該做的事。好好的一個人,成
為名符其實的傀儡、他人看法的奴僕,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

18
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人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沒有自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8
己想要堅守的道路,一切都由別人的嘴決定。︵ 2012.4.18

2017/11/20 上午 10:52:42
7

19
要設法對自己做的決定不後悔。
無論選擇什麼,都一定會有損失,也一定會有收穫,我們只
能在權衡利弊得失後做決定。若不考慮損失,只衝著收穫做出決
定,將來可能會後悔,所以要先盤算清楚。清楚知道自己會因此
失去什麼,但也清楚會因此獲得什麼,就能坦然接納,不會感到
後悔。
然而,對今生的顧戀,讓我們不敢做出明智的決定,不敢放
手前進。但如果前後世真的存在,業果之理是事實,那麼,所謂
的今生不過一剎那,哪裡值得多做考慮?不過,內心雖然決定要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9
捨棄今生,但實踐時必須按部就班,要以練心為先,不要一次跨
2017/11/20 上午 10:52:42
太大步。先嚴格訓練自己的心,直到真正有能力時,才可以全然
付諸實踐。
說真的,如果前後世與業果是事實,則這輩子的事就不必太
介意。無論別人說我們什麼、對我們做了什麼,都不值得放在心
上。一旦想清楚這個道理,從某方面來說,雖然辛苦的事情還沒
過去,雖然真正的安樂還沒到來,但我們已經先嚐到快樂的滋味
了。
正確的想法與決定,不但讓我們今生快樂,來生也快樂,這
不就是我們要的嗎?︵ 2012.4.18

20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20
2017/11/20 上午 10:52:42
8

21
一旦確定人生主軸,其他的事情自然就容易有答案。例如,
要住哪裡,就看哪裡有利於修行;要不要單身,就看獨居還是有
伴侶較有利於修行。
但如果決心學佛,會讓周圍的人失望,該怎麼辦?
要看你為什麼決心學佛。若只是為了讓心平靜一點、今生快
樂一點,因此而對親友不管不顧,似乎說不過去;但如果你至少
是為了獲得更好的來生,甚至進一步為了解脫與利益眾生而決心
學佛,那麼,就算暫時會讓對方難過,你也必須忍下來。因為,
只要身處輪迴,即使是曾經深愛的人,你就是會不由自主地對他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21
做出各種可怕的事。直到獲得解脫的那一刻,我們才能終於停下
2017/11/20 上午 10:52:42
來,不再傷害任何有情。
尤 其, 如 果 是 為 了 成 佛 而 學, 該 如 何 取 捨 就 更 清 楚 了。 因
為,盼著你完成使命的不只你一人,無數與你有特殊業緣的眾生
都在盼著。只要你成佛,他們就有機會脫離惡趣、獲得解脫、成
就佛果。不只如此,那些靠你成佛才能解脫成佛的眾生,也有很
多眾生在等著他們。如果你學佛是為了這個目的,因此而使身邊
的某些人失望了,就短暫的今生來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要真正為了成佛而學佛並不容易,必須修學菩提心才能做得
到。如果沒有實修,很難擁有這樣的心,所以要去實修,並設法
把這個目標融入你的人生。在規劃人生時,前後世是否存在、業
果 之 理 是 否 為 真、 要 不 要 解 脫 成 佛, 這 些 都 應 該 納 入 考 慮。 否

22
則,表面上是個學佛人,實際生活時卻隨著世人的步伐前進,不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22
是很奇怪嗎?︵ 2012.4.18

2017/11/20 上午 10:52:42
9

23
內在,把心專注在學法遠大的目標上;外在,讓自己看起來
平凡到不能再平凡,就這樣去做吧!如果做不到,表示你對自己
的目標信心不足;如果夠相信,那麼,就算別人罵你、嘲笑你、
不體諒你,由於你要做的事情漸漸成形,所以你會在心裡微笑,
靜靜地快樂。︵ 2012.4.18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23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24 2017/11/20 上午 10:52:42
歸處
任何多餘的期待,就這樣安心地過下去。
把心交付給三寶,除了要達成的目標,不懷抱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25 2017/11/20 上午 10:52:42


2017/11/20 上午 10:52:42
1

我有時會想,如果有人對我非常好,真是危險的事!因為我
的心會慢慢覺得,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有他在就沒問題。
變成這樣很糟糕!我應該皈依的對象是佛法僧三寶,應該盡
力朝這個方向訓練我的心,並且養成習慣才對。有人對我好,若
那時我有警覺也許還好;但如果沒有,一不小心,我就會變得非
常依賴他而不是依賴三寶。
身邊的順緣愈多、愈圓滿,愈有皈依它們的危險,所以要小
心。從某個角度來看,世間圓滿是好事;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人
生有缺憾反而更好。︵ 2013.11.1

26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26
2017/11/20 上午 10:52:42
2

27
遇到困境時,我們自然會想找人幫忙。修皈依,其實是順著
已有的習慣,只是把求救的對象換成三寶。若能串習嫻熟,很容
易就能運用得上。
身為佛教徒,皈依本來就是應該盡力修持的項目,而且,臨
死 時 若 能 生 起 皈 依 心, 來 世 就 可 以 用 更 好 的 狀 態 繼 續 學 佛。 所
以,要從現在就開始訓練自己,設法生起皈依的證量。︵ 2010.9.7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27
2017/11/20 上午 10:52:42

3

對佛教徒而言,皈依既是必備的基本功,也是可以練到很深
的大法類。高手有高手要修的皈依,只求今生趨吉避凶的人也有
可修的皈依;就算把標準放到最低,只是嘴巴唸﹁皈依佛﹂也很
有幫助。由於經常憶念佛,來世見到佛像就會感到很親切,聽到
佛號馬上就會很歡喜。
經常思惟死亡無常有助於生起強大的皈依力道。正如有位上
師說的:﹁雖修最深的密續之王,若未生起死無常觀即為淺;若
已生起死無常觀,雖修入門的三皈依亦為深。﹂
︽大解脫經︾說:﹁若人聞者。至心憶念。欲壽終時。值善

28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28
知識。教令三稱。三寶名字。作如是言。南無佛陀。南無達摩。
2017/11/20 上午 10:52:42
南無僧伽。如是唱已。其人命終。不到三塗。隨意所樂。十方世
界。皆得往生。應奉諸佛。見諸菩薩。﹂這段經文的意思是,如

29
果經常憶念佛,即使臨終前一時想不起來,但經由旁人提醒,跟
著唸三皈依,下一生必定不墮惡道,而且可以隨心所欲投生到十
方 世 界 的 任 何 一 個 好 地 方, 在 那 裡 值 遇 佛 菩 薩, 聞 法 並 漸 次 增
上。︽三摩地王經︾也說:﹁清淨身語意,常讚佛功德,如是修
心續,晝夜見世依。若時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
受莫能奪。﹂
若不是過去曾經累積很大的福德資糧,今生不會這麼容易聽
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幾句話。知道這些好處並時時
回想,就會明白並相信自己正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2010.9.7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29
2017/11/20 上午 10:52:42

4

修 皈 依 時 不 要 只 想 著 自 己, 還 要 想 著 遇 到 同 樣 困 境 的 其 他
人, 以 及 處 境 比 自 己 更 辛 苦 的 其 他 眾 生, 帶 著 大 家 同 聲 對 三 寶
說:﹁我與一切有情,一起向您求救。﹂ 
我們很難做到完全不顧自己,只請三寶救別人,所以不用刻
意把自己排除在外。向三寶求救的人有自己,還有其他一切受苦
的有情,此時求救的人就成了﹁我們﹂。用這種方式修皈依,也
是在練習慈悲心。︵ 2010.9.7

30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30
2017/11/20 上午 10:52:42

5

31
眼前遇到的事,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們其實不知道。生
病可以是獲益的因緣,快樂也可能是受害的因緣。眼前得到了某
種快樂,我們可能很高興,但未來我們可能會因此受苦很久,甚
至做出傷害別人的事。
我不知道現在遇到的是不是好事,但我清楚自己的目標是利
益有情、成辦佛果位,只要能達成目標,在我身上發生什麼事都
可 以! 所 以, 一 切 就 交 給 三 寶, 就 這 樣 對 三 寶 說 :﹁ 您 看 怎 麼
好,就那麼辦!如果生病好,願我能繼續病下去,如果痊癒好,
願我能儘快痊癒。﹂把心交付給三寶,除了要達成的目標,不懷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31
抱多餘的期待,就這樣安心地過下去。這樣一來,你的皈依會非
常純淨。︵ ︶
2012.9.11
2017/11/20 上午 10:52:42

6

皈依三寶,不是因為今生不順而請三寶幫忙,是因為懼怕輪
迴、我執、煩惱而向三寶求救。那麼,佛弟子可以請三寶幫忙解
決眼前的問題嗎?
不 只 可 以, 而 且 應 該。 因 為 這 樣 不 但 有 助 於 解 決 眼 前 的 問
題,又能培養向三寶求救的習慣。養成這種習慣非常重要,因為
它 不 但 能 在 臨 終 時 幫 助 你 容 易 皈 依, 也 容 易 在 中 陰 階 段 憶 念 三
寶,從而保障你至少下輩子不墮惡趣。
︽廣論︾在﹁皈依學處﹂裡講到皈依後該做的事,其中有一
項是:﹁隨作何事,有何所需,皆當供養啟白三寶,棄捨世間諸

32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32
餘方便。﹂這段話的意思是,無論需要完成什麼事、解決什麼困
2017/11/20 上午 10:52:42
難,應當向三寶啟白,不可請託世間天神。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皈
依學處。︵ 2011.1.14

33

7

有些佛教徒在生活中一遇到困難,就去拜託世間天神。表面
上他會說:﹁就像佛教徒生病也應該看醫生,暫時解決今生的病
痛;我也只是暫時請世間天神幫忙,並沒有皈依他。﹂雖然口頭
上分得很清楚,但內心的界限卻愈來愈模糊。
一不順利就去拜託世間天神,漸漸養成習慣,遇到性命交關
的危機,例如搭飛機突然遇到亂流,在極度緊張害怕的時候,恐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33
怕就會向最習慣拜託的世間天神求救。如果不幸死亡,等於是在
皈依世間天神的狀態中往生。學佛學了半天,最後卻在這種狀態
2017/11/20 上午 10:52:42
中死亡,不是很可惜嗎?
不如做個果敢的決斷吧!從今天開始,無論什麼事都只向三
寶求救,不再拜託世間天神!或許有人認為某些事情佛幫不了,
只能拜託世間天神,但這種想法既不符合事實,又完全不合理。
﹁佛有能力救怙眾生﹂是用正理獲得的結論;﹁世間天神會幫忙﹂
只是信者恆信、完全沒有道理的說法。遇到事情就去拜託世間天
神,既不確定有效,又會養成極壞的習慣。歷史上記載某人在臨
終前祈求世間天神幫忙,後來投生為世間天神的眷屬,這其實是
想當然爾的結果。
若需要修法,就唸誦︽心經︾、
︽度母咒︾、
︽度母儀軌︾、
︽大
白傘蓋佛母儀軌︾等直接向佛祈求的儀軌,一般的求神儀軌就不

34
要用吧!這樣一來,你養成的皈依與祈求的習慣才會很純淨。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34
︵ 2011.1.14

2017/11/20 上午 10:52:43
8

35
如果有一天,生命裡出現一個很有能力、又很願意照顧我的
人,但願那時我能看出它是險崖、是警訊而不是好事,因為,我
可能會漸漸把自己整個託付給他而忘了三寶,這是很可怕的事。
就算不談來生,這輩子也沒有真正可靠的人與事。某個跟你
一起過日子、一起經歷快樂悲傷、對你關懷備至的人,說不定在
五年、十年後,你們漸漸爭執不斷,最後變成仇敵收場,這種例
子應該很常見。即便他始終如一地善待你,但一生的時間其實很
短,再怎麼美好的關係終究會在剎那間結束,從此分道揚鑣各走
各的路,成為完全陌生的人。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35
慬哦瓦尊者的︽開啟修心門扉︾是一本很好的書,內容是捨
2017/11/20 上午 10:52:43
棄今生,有機會可以看一看。捨棄今生屬於下士道的內容,但它
像 個 自 成 一 格 的 小 村 莊, 別 有 一 番 風 景。 要 設 法 讓 它 撼 動 你 的
心,而撼動的方法是去實修。︽入行論︾第八品的開頭講的也是
這些:捨棄今生,然後去修習菩提心。
了解佛法的人,會知道實修的核心是菩提心與空正見。透過
觀修死亡無常並生起些許體會,就會努力直趨佛法的核心了。
︵ 2013.10.18


9
以下這件事很重要,不只對你,對我也是。

36
如果仔細檢查,會發現我們都有皈依世間安樂的心。例如,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36
雖 然 知 道 不 要 倚 靠 金 錢, 但 只 要 想 到 能 支 持 基 本 開 銷 的 來 源 斷
2017/11/20 上午 10:52:43
了,就會感到緊張與不安。這種心情其實一直都在,只是我們沒
有察覺,然而它是不對的。當然,我們不必故意讓自己連基本生

37
活都過不下去;但不要把心交給它、不要皈依它,要這樣鍛鍊自
己的心。
唯一該皈依的對象只有三寶。雖然無法馬上做到,但要努力
成為這樣的人。從自利的角度看,只要三寶在,無論失去什麼、
即使孤身一人也可以,因為我全心託付的對象只有三寶;然而,
這不表示我從此不再與任何人建立任何關係。無始以來至今,我
維 持 的 一 切 關 係 都 是 為 了 自 己, 但 從 今 天 開 始, 我 不 再 只 為 自
己,我可以為別人而維持某種關係。
為了他人,該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但對個人而言,我一無所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37
求。就用這種心去練習看看吧!︵ 2013.10.18

2017/11/20 上午 10:52:43

10

心啊,很愛捉弄人。心說:﹁我不求快樂了!﹂結果人就變
得 容 易 快 樂 ; 心 說 :﹁ 不 管! 反 正 我 一 定 要 快 樂!﹂ 但 這 事 很
難,因為它要依賴很多因緣才行,結果人就變得不容易快樂。
不要快樂反而快樂,要快樂反而不快樂。
說實在的,讓今生快樂最好的方法就是捨棄今生,只是大家
不愛聽。不過,我也只是懂得道理,並沒有產生證量。我的修行
不好,由於沒有好好觀修無常與業果,所以我根本做不到捨棄今
生,也無法減少對今生的貪著。但是,我有體會到這個法類的珍
貴與重要。所以,在我病到無法實修,眼看著痊癒無望,今生所

38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38
有的目標與希望都落空,人生跌到谷底之時,只要想起﹁捨棄今
2017/11/20 上午 10:52:43
生﹂幾個字,緊繃的心馬上就感到放鬆。
這輩子一定會結束,何時結束很難說;結束時,為此生努力

39
的一切,在那時一點用也沒有。所以,要把眼光放遠,只要可以
獲得來世的安樂、解脫的安樂、成佛的安樂,這輩子無論發生什
麼,我都接受!
或許你也可以試試。眼光放遠,捨棄今生。︵ 2017.9.4

11
愈深入探究就會愈明白,除了三寶之外,其他的人事物都不
可保信;即便它們無意欺騙,但由於本質是苦諦,終究無可避免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39
會走到這一步。
一旦有朋友,我們就把心交付給朋友;一旦有錢,我們就把
2017/11/20 上午 10:52:43
心交付給金錢;一旦有名,我們就把心交付給名聲。皈依的對象
太多,於是無法真正皈依法。
雖然無法馬上做到,但要試著把自己的心交付給法!只要能
學到一點法,其他什麼都可以失去。心底存有這樣信念的人,再
大的困難不但無法真正傷害他,反而是助他進步的大功臣。
︵ 2013.10.18

12
人生似乎有應付不完的麻煩事,雖然情節會換,但基本上就
是沒完沒了。就在某個困境終於好轉些、可以鬆一口氣時,另一

40
個 麻 煩 又 來 了。 不 必 對 這 種 情 況 大 驚 小 怪, 也 沒 有 什 麼 好 感 嘆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40
的。還沒獲得解脫前,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如果留在輪迴可以
2017/11/20 上午 10:52:43
解決問題,又何必努力追求解脫?
想解套,唯一的方法是證空性。所以,不管你覺得自己是不

41
是這塊料、能不能修、能不能證,都沒有商量的餘地,一定要在
空性上努力,因為它是獲得解脫唯一的方法。不做這件事,其他
事做得再多,都不可能解脫;若不解脫,困難就會不斷地向你湧
來,你頂多只能暫時喘口氣,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輪迴沒有起點,但可以有終點,就看你要不要出手解決。輪
迴 的 根 本 是 我 執, 消 除 我 執 的 方 法 只 有 修 無 我、 證 得 無 自 性 之
理。如果這些話是真的,那麼不論你能不能證得,光是能沾到一
點邊、讀一點書、聽一點法,都表示你非常有福報。若不是過去
生曾經很努力,很難有這種機會。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41
所以,不要因為聽不懂空性而氣餒,要因為有機會學習空性
而感到無比振奮!︵ 2014.3.3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42 2017/11/20 上午 10:52:43
實修
時,你是整天都在實修的人。
慢慢增加每天實修的時間,希望走到人生終點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43 2017/11/20 上午 10:52:43


2017/11/20 上午 10:52:43

1

試著把人生最主要的道路導向佛法,讓三寶成為你真正皈依
的對象。
人生偶有難以抉擇的時刻。目標不同,作法就會不一樣。若
把最根本的目標放在佛法上,就會有不同的決定。就算因此失去
眼前的好處、承受看似不必要的辛苦,你也會清楚自己到底是為
了什麼。
無論能不能馬上做到,希望你能努力往實修的方向邁進。把
它當成目標,逐步培養實修的能力,慢慢增加每天實修的時間。
希望走到人生終點時,你是一個整天都在實修的人。

44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44
就這樣去試試看吧!︵ ︶
2013.11.1
2017/11/20 上午 10:52:43
2

45
若真心想學佛,就要把人生最根本與最重要的主軸放在觀修
道次第上。這件事與你的錢夠不夠用、工作順不順利、日子開不
開心沒有關係。錢夠用也好,缺錢也罷;遇到困難也好,快樂也
罷,不管你的人生發生或沒發生什麼,都必須持續觀修道次第。
你可能一開始修得還不錯,後來卻愈修愈糟。即便在這樣的
時刻,也不要失去心力。你可以做點調整,例如放寬心、減少一
點觀修時間,運用一些方法度過難關,但就是不能放棄。
持之以恆,才能做到究竟。很多人就是在這種停滯期、覺得
自己沒進步的時候放棄了。記住一件事:無論壞的煩惱或好的習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45
性,只要有修、有串習,它必定會在心裡留下影響力。若你真正
2017/11/20 上午 10:52:43
相信這個道理,就會明白為何觀修必須是人生的基調,是無論如
何都必須堅持做下去的事。︵ 2012.4.18

3

如何安排生活,才算把觀修道次第排在人生第一順位?
你可以有時完全專心投入實修,例如閉關一個月,每日觀修
兩到三座;或者每天固定騰出一段時間做觀修。此外,為了使觀
修不斷進步,所以你要去學習。觀修是主軸,學習是使觀修進步
的助力。例如,你要觀修中觀見或菩提心,但你發現自己對它們
不夠熟悉,或者雖然學過,但仍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所以必須

46
進一步研讀經論或者去上課。除了安排觀修的時間,還要學習相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46
關的經論,這些都是該做的事。
2017/11/20 上午 10:52:43
為了有更好的觀修品質,所以也要淨罪集資,有時唸百字明
咒,有時供曼達、供水、做大禮拜,這些都是偶爾要花時間做的

47
事。在有做這些事情的前提下,再依著你的角色,在生活中盡力
幫助他人。
就用這樣的方式過日子吧!把人生根本的目標決定好,其他
的事情,例如住哪裡、住多久這些問題,自然會隨著人生目標做
調整,不必非如何不可。︵ 2012.4.18

4
我們有時很奇怪,在順緣不足時很想好好學佛,但當那些違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47
緣終於排除時,想學佛的心就跟著減弱了。
我 們 會 說 :﹁ 只 是 生 不 逢 時 而 已, 否 則 我 可 以 非 常 努 力 學
2017/11/20 上午 10:52:43
佛。﹂﹁如果不必賺錢,我會努力學法。﹂﹁如果我恢復健康,
就會精進修行。﹂然而,當身體痊癒了、經濟寬裕了,我們也可
能依舊不學法。
為什麼會這樣?我認為根本原因是不夠相信業果。只要還沒
對業果生起強烈的信心,很多與學法相關的事情,做起來都會感
到困難,任何小事都可以成為學佛的障礙。︵ 2012.4.18

5
為了逐步培養實修的能力,首先要學會如何做略修。長期略
修 後, 可 以 試 著 對 熟 悉 的 內 容 提 出 質 疑、 做 一 點 觀 察 修, 問 自

48
己:﹁是真的嗎?﹂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48
此時,也許你會產生一些邪見與懷疑,也可能因此悶悶不樂
2017/11/20 上午 10:52:43
好幾天。沒有關係,此時你要不斷祈求,同時繼續思惟。一旦想
通,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答案,會成為你心中堅固的定解。

49
為了順利進行觀察修,你也要稍微懂得如何辯經。因為,心
裡產生邪見時,你必須懂得如何用理由成立正確的見解,才能消
除邪見;抉擇是與非時也需要提出理由,才能做出真正能說服自
己的結論。
若覺得沒有能力與自己辯論,可以在生起疑惑與邪見時讀經
論。在心中現起錯誤的想法時,刻意去讀經論,書中的某些文詞
應該會化為威力強大的火炮,直接修理這些邪見。
許多人對修的認識不完整,要不就只做聞思,要不就認為只
有止住修才是修。事實上,修包括觀察修與止住修。然而,或許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49
因為真正的觀察修並不容易,知道觀察修並清楚執行方法的人似
乎不多。︵ 2012.4.18

2017/11/20 上午 10:52:43
6

做觀察修不只是為了產生新的證量,也是為了讓心對於已證
得的內容,產生更大的力量。就像我曾經舉過的例子,對某人產
生強烈的貪心或瞋心,其實是觀察修造成的結果。
如果僅僅知道就夠了,讀過的書就不必再讀,聽過的法也不
必再聽。然而,正是為了增加心的力量、為了自然生起某種心或
證量,所以才要不斷地重複。也因此,同樣的經論讀了很多次,
雖然沒有增長新知,但每一次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只要內心慢
慢改變,就是有效。
參加講經法會也是如此。若能按照聽聞軌理,用正確的態度

50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50
聽法,一面聽,心就會隨之轉變。心被改變一次、兩次、三次,
2017/11/20 上午 10:52:43
這就是串習!
習慣才能成自然,所以要不厭其煩,精勤串習。︵ 2012.4.18

51
7

要慢慢增加實修的量,希望你可以透過實修真正體會法味。
安排生活時,也許偶爾有重要的事必須外出、必須與外人接
觸, 但 人 生 真 正 的 目 標、 內 心 真 正 的 著 力 點, 希 望 能 放 在 實 修
上。如果做得到,不但能獲得究竟的利益,就算只談眼前也很有
收穫。你的目標就掌握在自己手上,你要的東西就在自己房裡,
不必外求,於是你的心會非常從容穩定。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51
外面的世界,若你運氣好,有機會可以利他當然很好;若暫
時不能利他也沒關係。如果別人看重你,那也很好,因為你既掌
2017/11/20 上午 10:52:43
握基本目標,又能利益他人;如果別人不把你當一回事、大家都
看不起你,那就更棒了。因為在這個狀態裡,沒有你必須維護的
關係,沒有產生慢心的機會,也沒有人來打擾你,這些都會讓你
的實修愈來愈精純。
總之,試著把實修變成人生最重要的事。慢慢增加實修的時
間,持之以恆、養成習慣。︵ 2013.10.18

8
若一開始沒有下功夫,就不會嚐到滋味;嚐不到滋味,就撐
不久。所以,當你決心開始實修,起步時要逼自己多努力一點。

52
如果你學過經論、有概略的基礎,可以從現在開始用三年的時間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52
去實修道次第,並配合淨罪集資去努力。
2017/11/20 上午 10:52:43
實際操作時,你可以一邊實修,一邊花兩三個月的時間淨罪
集資,然後暫停一下;然後再繼續兩三個月,然後暫停一下。在

53
這個過程中,如果你的心因為實修而轉變,就是開始嚐到法味。
淨罪集資的作法,可以按照︽廣論︾的加行六法去做。閉關
期間盡量不要跟任何人連絡,否則,在你周圍不容易形成有利於
觀修的內在環境。與外界接觸愈多,觀修時會愈覺得自己在孤軍
奮 戰。 在 那 樣 的 狀 況 下, 你 身 處 的 環 境 恐 怕 不 足 以 支 持 你 做 實
修。︵ 2013.10.18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53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54 2017/11/20 上午 10:52:43
放下
之前,只是未死之前暫時有用啊!
親友、財富、身體、名聲,使用期限只到未死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55 2017/11/20 上午 10:52:43


2017/11/20 上午 10:52:43
1

我們心裡多少都有一些放不下的人、想不開的事、捨不下的
物。如果只看這一輩子,這些放不下的人事物,當然有相對上的
重要與不重要;但如果把時間拉長,考慮到前後世,就會看到一
個事實:這些人事物,不過在這一生還活著的短暫時光裡勉強派
上一點用場,到了最困難、最孤單、最需要幫助的時刻,還是只
能一個人面對。死亡的那一刻,周圍的人真的一點用也沒有。
心裡無時無刻掛念的人,在你真正有需要時,他其實不會在
場。人生很短,缺了他就算再難受,也只是一下子而已,會過去
的。︵ 2013.11.1

56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56
2017/11/20 上午 10:52:43
2

57
與親友分離、與財物分離、甚至與自己的身體分離,都是一
定會發生的事,只是我們的心接不接受而已。分離是遲早的事,
無論你是否接受,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反正一定會發生。
既然早晚要分開,這段關係的意義與價值就不在於是否天長
地 久。 在 還 沒 與 身 體 分 開 前, 我 們 需 要 花 力 氣 維 生, 但 在 此 同
時,若能隨分隨力幫助他人、累積福德、種下佛法習氣以利益來
生,這種使用身體的方式就有意義;如果不能增加活著的附加價
值,無論你多麼努力活,最後難免一死,都是白努力一場。
親友、財富也是如此。雖然最後終究要分離,但在活著的時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57
候,盡量朝著利益對方、讓更多有情獲益的方向去做看看。如果
2017/11/20 上午 10:52:43
可以發揮正面的效果,這樣的相聚就有意義。
反正都是要分開,可以無憾地分開不是很好嗎?︵ 2013.11.1

3

對今生的貪戀,會干擾臨終前想投生淨土的心,所以要思惟
死亡無常、業果與輪迴過患,設法把對今生的貪著減到最小。就
算無法完全消除,至少要經常想:﹁親友、財富、身體、名聲,
只是未死之前暫時有用啊!﹂一旦死了,這些東西就跟你完全分
開,一點用也沒有。一定要經常這樣提醒自己,否則很容易以為
在死後它們依然很重要。

58
如果擔心死後會被人批評,表示你並沒有真正認清:你的名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58
聲只與今世的你有關。死了之後,你會投生成為另一個人或另一
2017/11/20 上午 10:52:43
種處境的有情。若你投生在名聲極好的家庭,一出生就被捧在掌
心、受人愛戴,就算前世的你被罵到體無完膚,跟你一點關係也

59
沒有;若投生到極低賤的階級,一出生就備受輕視,那時,就算
前世的你被立銅像、受萬人朝拜,過去的盛名對那時的你有什麼
用?一點用也沒有!
我們以為名聲是死後依然重要的東西,但只要仔細想過就會
知道,這種看法實在愚蠢!如果沒有好好思惟死亡無常、認清事
實,很容易成為這種傻瓜!沒死之前,需要人家一點掌聲、一點
讚美,這倒無可厚非,因為這會讓你覺得舒服;但如果連死後的
名聲也要在乎,就太不聰明了。
我這樣說,可能會傷到某些人的心吧!有些大人物很在意死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59
後是否留名千古,似乎很深謀遠慮的樣子,但從某個角度來看,
過度在乎死後的名聲,真傻啊!︵ 2013.10.10

2017/11/20 上午 10:52:43
4

雖然敵人不一定會把你害得很慘,就像親人不一定會非常愛
你一樣,但一般而言,親友對你有益,怨敵對你有害。不過,要
記得這些區別不是永遠,它有期限,期限只到今生。這輩子嚥下
最後一口氣、從死亡的那一刻開始,對你而言,親友與敵人再也
沒有區別,金子的價值跟石頭一樣。
就算無法完全放下對今世的貪著,至少要常跟自己說:﹁這
些,都只是未死之前暫時的事啊!﹂否則,以金錢為例,就算你
在臨終前分配了遺產,也知道那些錢死後一點都帶不走,但你其
實放不下,而這種放不下的心態,會大大影響來世的去處,尤其

60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60
是想去淨土的人,很可能會因此無法如願。
2017/11/20 上午 10:52:43
有 些 人 會 在 未 死 之 前 寫 遺 囑 交 代 後 事, 包 括 遺 體 要 不 要 火
化、告別式千萬不要通知某個討厭鬼等等,但其實死都死了,屍

61
體與土石無異,怎麼弄都可以吧,有什麼好在意的呢?
表面上,我們都知道死了以後這些都不關自己的事,但是,
如果沒有認真提醒自己:﹁親友、財富與名聲,只是未死之前暫
時用一下啊!﹂則這些聽起來愚蠢可笑的事,恐怕將無可避免地
發生在自己身上。︵ 2013.10.10

5
確立人生目標後,就會知道其他的人事物都只是暫時借用而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61
已。事實是如此,只是我們一直不願意面對。
借 住 在 旅 館, 這 旅 館 不 是 永 久 的 住 所, 只 是 暫 時 休 息 的 地
2017/11/20 上午 10:52:43
方,因此,即使它再破爛也不值得擔心,再富麗堂皇也不值得高
興。雖然就眼前來說,這旅館的好壞會帶來暫時性的苦樂,但我
們不會對它做長久的打算;不過,若是平日長住的房子,就會有
不一樣的心情。然而,就算房子在我們名下,其實也是暫時的住
所,不可能永遠住在那裡,所以跟借來的差不多。
房子是借來的,身體也是。身體只是今生投胎時,從父母那
裡借來的,最後還是得放下離開。名字其實也是借來的,在還活
著的這段期間,人家若說圖滇悲桑好,我就高興,若說圖滇悲桑
壞,我就生氣;但死後,不管人家再講什麼,都不關我的事,而
且,說不定下輩子的我也很討厭圖滇悲桑,也跟著罵:﹁從前那
個名叫圖滇悲桑的人是壞蛋,他做過很多壞事。﹂哈哈!既然名

62
字也有使用期限,不是永遠的,不就跟借來的差不多嗎?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62
既然只是暫時借用一下而已,又何必太在意?︵ 2012.4.18

2017/11/20 上午 10:52:43
6

63
密勒日巴尊者把一切都拋掉了,在他眼中沒有財物受用,也
沒有親人好友,更完全不在乎名聲。他只在乎自己做的事情如不
如法,至於他人的眼光,例如當他衣不蔽體,成了世人眼中所謂
不知羞恥的人時,他都不在乎。密勒日巴尊者做得到,因為他心
裡完全沒有對世俗的貪著,但我們恐怕不行。
雖 然 做 不 到 像 密 勒 日 巴 尊 者 一 樣, 但 至 少 可 以 提 醒 自 己 :
﹁一切都只是未死之前暫時的事啊!﹂一旦死了,這個屍體有人
處理也好,沒人處理就這麼放著也沒關係!死狀是趴著也好,兩
腳彎曲沒伸直也行!死了之後,大家愛稱讚就稱讚,愛毀謗就毀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63
謗,隨別人高興!遺產被敵人拿走也好,被親人拿去也罷,寶物
2017/11/20 上午 10:52:43
一直被埋在土裡也沒什麼好可惜的,都無所謂!如果可以先堅決
地這樣打定主意,就不至於在臨終時去想一些根本不重要的事。
臨終時,最好能夠想著菩提心、想著成佛的希願;如果做不
到,至少要提起心念,想著要去淨土。這些訓練平常就要做,希
望練到最後、練到臨終時,至少要有憶念的能力。這樣一來,我
們曾造過的能投生淨土的業,就能在此時順利醒覺,成熟感果。
尤其,如果在中陰階段想起要去淨土,在想起的下一剎那,人就
到 淨 土 了。 若 能 成 功, 就 是 辦 成 了 一 件 非 常 有 意 義 的 大 事!
︵ 2013.10.10

64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64
2017/11/20 上午 10:52:43
7

65
我們常把愛與貪混為一談。
愛, 會 為 了 利 益 對 方 而 做 任 何 事, 包 括 為 了 利 益 他 而 責 備
他,甚至勇敢地離開他;貪,會把自己看得最重要,不管能不能
利益到對方,都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在一起,永遠不可以分開。
然而,現在被你深愛的人,過去曾經被你傷害過很多次。前
輩子的事你不記得,但未來你也不會停手,會繼續對他做出各種
可怕的事。為什麼?因為身在輪迴,因為完全被煩惱控制,一點
自由也沒有。除非痛下決心,徹底從輪迴離開,完全擺脫煩惱的
控制,才能終於不再傷害你深愛的人。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65
如果你真的愛他,那麼,至少要努力成為一個永遠不再傷害
他的人。︵ ︶
2011.1.21
2017/11/20 上午 10:52:44
8

要純粹為了利益他人而放棄自己,對我們是一件難事;但若
做 得 到, 就 絕 對 不 會 吃 虧。 問 題 在 於, 我 們 所 謂 的 犧 牲 並 不 純
淨,利他的心混雜了世間八法。例如,我們覺得自己是為了別人
才放棄學法、放棄造善業的機會,但也許我們只是在交換,想要
博得別人的感激或好評。
但如果你完全無私,
﹁只要他好就好,我怎麼樣都沒關係!﹂
百分之百為了對方而放棄自己的安樂,則眼前就算你失去再多,
從長遠看絕對不會吃虧。
可惜的是,我們的犧牲通常混雜了世間八法,所以變成是為

66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66
了討好別人而放棄遠大的目標。︵ 2011.1.21

2017/11/20 上午 10:52:44
9

67
為了圓滿對方想要永遠在一起的願望,我們把難得的暇滿身
完全耗在上面。假如生命只有今生,為了今生的快樂,也許我們
可以考慮為了在一起而放棄學法。但今生一定會結束,然後呢?
如果,緊接而來的然後,是一起投生為野獸、互相撕咬呢?這是
你想要的嗎?
生 命 不 是 只 有 眼 前 這 一 世, 要 顧 念 的 人 不 是 只 有 今 生 的 父
母,而是所有曾經是我父母的無邊眾生。雖然為人子女應該要滿
足父母的願望,但眼前我們不能為了讓父母高興,而放棄學法成
佛的目標,因為,若完全聽從今生父母的意願,會使無邊如母有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67
情的願望落空。
2017/11/20 上午 10:52:44
決志走大乘道的人,做的任何事都關係到眾生的苦樂。只要
能提早一天成佛,就能提早一天對眾生開示佛法;提早一天對眾
生講法,成千上萬的眾生,有些就能早一天脫離惡趣,有些早一
天解脫,有些早一天發菩提心成為菩薩,有些就能早一天成佛。
於是,這些提早一天成佛的佛,就可以提早一天為眾生講法,提
早一天讓更多的有情離苦得樂。
仔細想過後就會知道:我現在的選擇,與無量有情是否繼續
受苦有關。因此,即使暫時讓父母失望了,即使自己心裡也很不
想那樣做,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那更大的義利,是不應該被
放棄的。
不過,在不放棄利益眾生的前提下,還是應該盡力讓父母歡

68
喜。盡量照顧他們的心,說些可以安慰他們的話,花些時間陪伴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68
他們。在一起相處的時光裡,試著用善巧的方法引導他們朝向佛
2017/11/20 上午 10:52:44
法。然而,若努力後依然無計可施,那也只能接受,因為這件事
情真的很難兩全。︵ 2011.1.21

69
10

說實在的,要百分之百幫到別人很困難。只要我們學到的法
還無法真正調伏自己,就很難幫到別人。
雖然還做不到,但還是要盡力善待並利益別人。只要方法正
確,你對他愈好,他或許會愈喜歡你、愈願意聽你的話,這樣一
來,你就愈有機會帶他走向佛法,幫助他獲得最究竟的快樂。
要時時朝這個方向祈願,並盡力以正確的動機做做看。在真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69
正相處的時候,辛苦是難免的,但還是要盡力。最好能幫助他們
成佛、解脫;若不行,就先幫助他們投生淨土;再不行,就先幫
2017/11/20 上午 10:52:44
助他們擁有平靜與容易喜悅的心;再不行,至少讓他們聽到一聲
佛號,這總做得到吧?把目標放在最高遠的地方,但實踐時要配
合現況,從眼前能做的地方下手。
你自己的動機一定要調整。做對的事,但不要強求結果。心
裡 要 有 利 他 的 藍 圖, 並 且 去 執 行 它。 這 個 計 畫 在 眼 前 可 能 辦 得
成,也可能辦不成,但不論結果如何,都要試著做做看。   
︵ 2011.1.21

11
面對很難相處卻又不得不照顧的家人,我們難免覺得挫折無

70
奈。 此 時, 若 換 個 角 度 想 : 這 個 人 就 算 不 是 家 人, 也 是 一 個 有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70
情, 是 我 經 常 唸 誦 的﹁ 為 利 眾 生 願 成 佛 ﹂ 裡 的 一 位 眾 生。 面 對
2017/11/20 上午 10:52:44
他,我該怎麼做?
就算眼前直接能做的事情看似與佛法無關,也無法馬上利益

71
到對方,但由於我們的動機是要究竟幫到他,所以就很值得盡力
試看看。
我們還不是菩薩,目前也做不到完全符合標準的菩薩行,但
無論眼前的責任是照顧病人還是為人父母,都應該努力向菩薩看
齊。照顧生病的家人,是在照顧一個需要幫助的有情,是在效學
菩薩行,而且佛經說病人是大福田,所以這樣做也會累積很多福
德資糧。
若想要完全擺脫在家人的麻煩,只有出家一途;但出家人也
有要解決的問題,問題也許來自健康狀況,也許來自周圍的環境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71
或友伴。總之,無論什麼決定,都會有伴隨而來的挑戰。既然沒
有十全十美的選項,我們只能選一個,然後把隨之而來的困難試
2017/11/20 上午 10:52:44
著轉為道用,讓它成為淨罪集資的機會,或是成為增長慈悲心的
助緣。
練久了,我們會成為善於實修的人。︵ 2011.1.21

72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72
禮物
變成學法的因緣,就是賺到了!
不論發生什麼事,只要懂得運用思惟,把它轉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73 2017/11/20 上午 10:52:44


2017/11/20 上午 10:52:44
1

世間的事到底什麼才算好事,真的很難說,因為什麼都可能
發生,而我們對事情的發展一點把握也沒有。以死期來說,如果
明天就是死期,一般人都會覺得不是好事。但誰知道呢?如果活
久一點,卻在多活的時間裏造下可怕的惡業,真的有比較好嗎?
身為佛教徒,我們知道造善業確定是好事,造惡業確定是壞
事,至於其他的事情,例如生病好還是痊癒好?活著好還是死了
好?有伴好還是單身好?完全無從判斷。我們頂多只能根據個人
可以稍微掌握到的範圍,製造出一個﹁這樣比較好﹂的感覺,然
而,事實上究竟什麼是好事,我們根本不知道。

74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74
雖然很難從表面上判斷好壞,但只要懂得運用,不論發生什
2017/11/20 上午 10:52:44
麼事,若能把它轉變成學法的因緣,就是賺到了!︵ 2013.11.1

75
2

像我們這樣的平凡人,非常容易受到外緣的影響,由於心性
與知見都不穩定,未來我們到底會做出什麼事、內心會怎麼想,
恐怕不容易真正預料得到。我們想活得久一點,但在多活的這段
時間裡,不知會遇到什麼事,面對這些因緣,也不知自己到時會
怎麼反應。
例如,因為今天或今年沒死,於是有機會遇到某個引發極大
煩惱的因緣,因而造下極重的惡業,與其如此,若能避開,在遇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75
到那件事之前就死掉,不是很好嗎?當然,我們也可能因為今天
或今年沒死,而有機會遇到一個非常好的因緣,因而造下極重的
2017/11/20 上午 10:52:44
善業,若能如此,當然活久一點比較好。
除非你能預知未來的發展與全貌,否則,到底活多久才是好
事,真的很難說。既然很難說,所以,萬一有一天,你知道自己
活不長了,先不必急著悲傷難過,因為它不一定是壞事啊!
︵ 2013.10.10


3
生病可以是好事。
若身體很健康,就不容易想到自己會死;不念死,就不會想
到法;就算想到法,也會因為法不入心而不修;就算有去修,但

76
心裡想要的仍然是這輩子的安樂,不會為來生做準備。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76
不為來生準備會怎麼樣?如果來生不存在,不準備就不會怎
2017/11/20 上午 10:52:44
麼樣;但如果來生存在,而我們又一點準備都沒有,來生就可能
會過得非常辛苦。明明有機會可以避開痛苦、獲得更好的來生,

77
卻因為沒有想到自己會死,錯過準備的機會,吃了大虧。
與其如此,不如生病吧!如果生病能讓你想到自己離死亡很
近,讓你很想學法修行,讓你雖然能做的不多,但只要有做的都
很清淨,即使只唸一句六字大明咒,也不再摻雜對今生的顧念。
這 些 清 淨 的 法 行 能 消 除 來 生 極 大 的 困 苦、 帶 來 無 量 的 快 樂。 尤
其,如果因為這場病,策發你想投生淨土的欲願,並努力成辦投
生淨土的因,則生病就是無與倫比的大禮物。︵ 2012.9.11


4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77
病得很辛苦的時候,如果做得到,就想一想其他正在受苦的
2017/11/20 上午 10:52:44
眾生,觀想自己把他們的苦拿過來承受,觀想他們因此鬆了一口
氣,變得快樂又舒服,然後隨喜自己做得對!做得好!給自己正
面的肯定。
如果還做不到,就先只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想一想自己在
輪 迴 中 的 處 境 : 只 要 還 在 輪 迴 裡, 就 會 一 直 苦 下 去。 現 在 苦 完
了,以後還會再苦。既然如此,不如現在更苦一點。來吧!以後
要受的苦,來世要感果的惡業,現在都一起成熟,一起加到現在
這個病苦上吧!
﹁我不怕苦,現在再苦都沒關係,只求來世再值遇佛法、再
有機會學佛之時,不再像今生這樣,想學佛卻因為生病而不能好
好學。但願來世,我能在沒有任何違緣、沒有任何困難的狀況下

78
全 力 以 赴!﹂ 帶 著 這 樣 的 想 法, 殷 重 地 向 三 寶 啟 白、 祈 求、 發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78
願,然後勇敢地領受病苦。
2017/11/20 上午 10:52:44
若能勇敢承受,雖然不能確定來世要感果的惡業,是否真的
能提前成熟;但可以確定的是,那些惡業必定都會因此淨除。由

79
於勇敢承受,那些會讓你在數千年、數萬年間在惡趣中受苦的罪
業,會隨著你每日承受的苦痛而漸漸淨除。這樣一來,生病真是
好事。
若沒有甘心承受,只是單純地經歷病痛,不確定能否淨除重
大的惡業;但若能甘心承受,一定會淨除重大的惡業。
︵ 2012.9.11

5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79
很多人會這麼說:﹁有病痛是好事,因為它在提醒我們應該
注意自己的身體。只要在惡化前設法治療,就有機會恢復健康。
2017/11/20 上午 10:52:44
怕的是身體明明已經出了問題,卻沒有一點徵兆,由於事前完全
不知情,一旦爆發就無法挽回了。﹂
佛法的觀點也是如此。生病是好事,因為它在提醒你注意自
己造過的惡業。過去世造惡業而感得的病痛,是在提醒你要斷惡
業、修懺悔。再者,會生病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投生輪迴,只要身
處輪迴,早晚都會走到這一步,會生病、受苦、然後死亡。所以
生病是在跟你通風報信:﹁因為在輪迴投生,所以才會發生這種
事!﹂
想要永遠不再受病苦,光是開刀治療不夠,必須完全離開輪
迴才行。輪迴的根本是煩惱,煩惱的根本是我執,所以生病是在
提醒你斷除我執,是為了讓你永遠不再生病而發出的善意提醒。

80
︵ 2012.9.11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80
2017/11/20 上午 10:52:44

6

81
病得辛苦的時候,會覺得這苦很漫長、很難熬。但事實上我
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若死期就在明天,病痛的時間就只剩下
今天,一下子而已,哪裏會漫長?
會覺得難熬,是因為我們認為自己不會死,於是想著明天也
會像今天一樣,要繼續生病受苦。是自己的心去蒐集這些苦、堆
積在心頭,才會覺得要受的苦好像很多,但事實卻不一定如此。
苦與樂是觀待的產物。就好比當我們享有世人眼中美好的一
切,覺得自己好快樂時,聖者覺得我們是在受苦,而且還以苦為
樂,這樣的我們讓他們很不忍心、深感憐憫。同樣的,現在就算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81
病得再重再苦,至少沒有在地獄,不是餓鬼與畜牲,和他們比起
2017/11/20 上午 10:52:44
來, 生 病 的 自 己 其 實 是 處 在 享 福 的 狀 態! 就 在 我 們 覺 得 很 苦 之
時,在地獄有情的眼中,會覺得我們過得好快樂、好令他羡慕!
︵ 2012.9.11


7

若已準備好下輩子能投生淨土的因,也把一切善根匯集在一
起,全力回向於投生淨土,而且你想要投生淨土,是為了成佛利
益一切眾生,在這種狀況下,你能如願投生淨土的機會非常大。
一旦如願投生淨土,你就會在順緣俱足、違緣全無的環境繼
續學習直到成佛;在成佛之前,你將漸漸有能力利益一些眾生;

82
成佛之後,你更可以為無邊眾生帶來無盡的義利。投生淨土,就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82
是這麼一件極有意義的大事。
2017/11/20 上午 10:52:44
既然這樣,現在生一點病沒關係吧!很快就結束了。人生其
實 很 短, 這 很 短 的 時 光 又 已 過 了 一 大 半, 剩 下 的 時 光, 就 算 再

83
苦、 再 病、 再 艱 辛, 也 只 是 一 下 子 而 已, 哪 裡 值 得 在 意 呢!
︵ 2012.9.11


8

受苦是一種很珍貴的經驗。受苦時,要善加運用這個經驗去
修悲心。
這個社會到處都是辛苦的人,有些窮人身體受苦,連買止痛
藥的錢也沒有;有些人一個人獨居,生病時沒力氣出門看病,周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83
圍 又 沒 人 幫 忙, 這 種 情 況 在 印 度 非 常 普 遍。 此 外, 在 這 個 時 代
裡,因為內在想法而受苦的人非常多。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比
2017/11/20 上午 10:52:44
我們苦上百千倍的人多的是。
與人相比,畜牲、餓鬼、地獄道眾生受的苦就更大了。想想
他們的處境,試著修悲心,之後再回頭看自己,就會覺得這一點
苦實在不算什麼。
再想想,我連這點小苦都覺得好難受,其他有情受的苦那麼
大、 那 麼 痛, 他 們 要 怎 麼 承 受? 而 且 他 們 不 是 現 在 苦 完 就 沒 事
了,由於不懂得如何避免重蹈覆轍,所以他們現在受的苦,以後
還要繼續再受。怎麼辦哪?真希望我能消除他們的苦!真希望有
情 只 要 見 到 我、 聽 到 我 的 名 字、 觸 碰 到 我, 他 們 的 痛 苦 就 能 消
除!要具備這種能力,只有成佛才行!
若能如此運用受苦的經驗,再苦都值得!運用自己受的苦,

84
轉向眾生修悲心,而後思惟菩提心。即使只思惟很短的時間,就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84
已經種下成佛的種子。
2017/11/20 上午 10:52:44
如果知道佛的功德有多麼廣大,無邊有情要靠我們成佛才能
獲得安樂,而成佛的根本是自心相續的菩提心。這種菩提心,即

85
使只是造作的,都要很有福報才有機會模仿。所以,在因為受苦
的因緣而思惟菩提心之後,要記得修歡喜心,要想:﹁是因為這
場病,才有機會修菩提心,真是病得太好了!﹂︵ 2012.9.11


9
如果佛法裡講的死亡無常是真的,那麼在規劃人生時,它就
應該被考慮進來。此時,我們在很多方面的計畫,包括做事的方
向就會連帶受到影響。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85
雖 然 下 述 問 題 與 前 後 世 有 關, 但 我 覺 得 換 個 方 式 問 或 許 更
好。問問自己:﹁一百年後,我會怎麼樣?要做什麼?﹂雖然問
2017/11/20 上午 10:52:44
法不同,但意思其實一樣。我們今生的種種計畫,規劃得再長,
大概也就是五、六十年。然而,在這之後呢?你有什麼打算?
如果沒有前後世,當然就不必想那麼遠,只要考慮還活著的
五、六十年,選擇有利的事情去做就行了。但如果前後世真的存
在,那麼,在你有規劃的五、六十年之後,該怎麼辦?真的敢放
著不管嗎?
我們不敢放著明天、明年的苦樂不管,我們不會說:﹁只要
此時此刻沒問題就好,明天管他的!﹂也絕不會說:﹁只要今年
平 安 無 事、 快 樂 度 過 就 好, 明 年 過 得 多 苦 都 無 所 謂!﹂ 既 然 如
此,我們又如何敢說:﹁只要在五、六十年內風平浪靜,這之後
遇到再多困難都無所謂!﹂如果我們真的相信死了之後不是什麼

86
都沒有,在五、六十年後還有以後,那麼,我們一定會安排後續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86
的計畫。如果根本不想安排,其實就說明一件事:我們並不相信
2017/11/20 上午 10:52:44
有來生。
相信前後世與業果,是學佛人非常重要的基礎。若這兩者不

87
穩固,無論你學得再多,都像是在冰上蓋房子,太陽一出來就會
融化。︵ 2012.4.18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87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88 2017/11/20 上午 10:52:44
力量
心力。
說,佛法要練就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不退的
雖然佛法要學的內容非常多;但從另一方面來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89 2017/11/20 上午 10:52:44


2017/11/20 上午 10:52:44

1

若什麼事情都只考慮自己這一方,那就不用想很多,也不用
顧慮是否對別人有益,只要單方面考慮自己的意願與好處就行,
但菩薩不會這樣做。菩薩會考慮自己想要成辦的目標,同時也會
盡力顧全別人的需要。如此一來,等於是讓自己陷在一大堆不易
解決的麻煩中。
雖然很麻煩,但因為要學菩薩行,所以不能馬上放棄,不可
以膽怯退縮、覺得自己做不到而喊停。菩薩會站在自己與對方中
間,努力想出雙贏的辦法。他會想:﹁對方的現況是如此,而我
也不應該放棄目標。在這種狀況下,我可以怎麼做?﹂因為必須

90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90
把 別 人 和 自 己 都 考 慮 進 來, 就 必 須 不 斷 發 展 新 思 惟、 試 驗 新 方
2017/11/20 上午 10:52:44
法,於是他被訓練成一個很能思考、很靈活的人,很多事情漸漸
難不倒他,而且累積了許多經驗,日子一久,自然而然就變得很

91
厲害,在很多方面他都會是專家。
對自己要成辦的目標有不退怯的心力,但同時也希望對方的
心願與需要能被滿足。想要兼顧兩方,就不得不絞盡腦汁去想辦
法。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會對世間事務變得很專精。這當然不容
易,所以,在這過程中,一定要有強大的心力作為後盾。這強大
的心力,就是我們要去練的。練,才會有。︵ 2011.1.21

2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91
我們總說要成辦無上的佛果位,但又很容易因為過程中的一
點小事而停下腳步。想一想,我們到底為什麼要成辦佛果位?是
2017/11/20 上午 10:52:44
為了利益無數的有情,為了徹底幫助他們淨除無邊的痛苦,所以
才設定這個目標。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大事,為了完成這件大事,
在過程裡遭受一點小小的麻煩,值得那麼介意嗎?
遇到麻煩時,其實是進步的好機會。我們現在面對很多事情
會感到束手無策,一方面是因為缺乏訓練,二方面是因為我們習
慣一遇到事情就把責任推給對方。當我們覺得是對方的問題時,
又怎麼會積極地設法解決呢?所以,在很想抱怨、很想責怪對方
時, 試 著 把 解 決 問 題 的 責 任 扛 起 來。 心 裡 清 楚 知 道 自 己 要 做 的
事,也決心去完成它,同時,也關照對方的現況與需要,而後努
力去思考,尋找兩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
萬一暫時想不出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就要權衡輕重。最後,

92
你也許會因為自己要成辦的目標的確非常重大,而選擇暫時放下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92
對 方 的 需 要 ; 也 許 你 會 為 了 對 方 而 犧 牲 要 做 的 大 事。 選 擇 後 者
2017/11/20 上午 10:52:44
時,若完全沒有摻雜任何自利作意,這種作法會增長非常多福德
資糧,但由於犧牲了聞思佛法的機會,智慧資糧會有一些虧損。

93
︵ 2011.1.21


3

大部份的人都想當善良的人,但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真正
去做的時候,會遇到很多挑戰,會經常在成全別人與捨棄自己之
間感到難以抉擇。
在利他的時候,若什麼都不能捨、一點虧都不肯吃,恐怕很
難真正幫得上忙。要不就得減少自己的安樂,要不就得放棄原有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93
的 悠 閒, 要 不 就 得 捨 得 一 些 金 錢, 甚 至 還 得 犧 牲 一 點 名 聲。 所
以,在利他心的背後,需要有捨心做為堅強的後盾。
2017/11/20 上午 10:52:44
從某個角度來說,學法其實就是在練習一顆能捨的心。能捨
的意思,不是要你把錢財都丟掉,而是要你去除內心對於錢財、
名聲、身體等的耽著。愈能捨,在法上能達到的層次就會愈高,
內心深處的安樂也會愈大。
因此,若決定要利他,就要先有心理準備,對於日後可能產
生的麻煩,要先接納它們發生的可能性。若能在事前下定決心:
﹁即使他恩將仇報,我也不要失去慈悲心。﹂如果大事情都難不
倒你,小事情就簡單多了。︵ 2010.12.3

4

94
當遇到困難時,菩薩們會用﹁一定有辦法解決的!我來想想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94
看﹂的正面態度面對,盡力去設法解決。貝瑪杰參老師就是一個
2017/11/20 上午 10:52:44
很好的例子。
貝瑪老師很重視實修,但白天他都在講經、寫書、幫學生上

95
課,沒時間修;晚上七點開始學生都去辯經場集合,貝瑪老師就
有空了,但那時四周環境很吵,直到晚上十一點之前,整個辯經
場沸沸揚揚聲音很大,用那段時間實修的效果不好,沒辦法修。
怎麼辦呢?
貝瑪老師的解決辦法,是把睡眠時間分為兩段。白天的事情
忙完後,晚上七點就去睡覺,睡到十一點左右。起床後,貝瑪老
師先去繞塔,直到一點左右,整個寺院已變得悄然無聲,貝瑪老
師就開始實修直到清晨四點半,而後再去睡覺直到早上七點。對
他而言,實修是需要的,睡覺也是需要的,那就用前後兩段比較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95
吵雜的時間睡,把中間最安靜的時間用來實修。
貝瑪老師的身教讓我想到:只要肯去想辦法,自己想要做的
2017/11/20 上午 10:52:44
事情,還是有機會可以做的。︵ 2011.1.21

5

︽寶積經.善臂菩薩會︾說:﹁如此布施,若無有力不能學
之、不能捨財。是菩薩應如是思惟:﹃我今當勤加精進,時時漸
漸斷除慳貪吝惜之垢。我當勤加精進,時時漸漸學捨財施與,常
令 我 施 心 增 長 廣 大, 乃 至 生 有 終 不 懈 怠, 心 常 歡 喜。﹄ …… 善
臂!菩薩摩訶薩如是行施,不以為難、以為喜樂,速疾具足檀波
羅蜜。﹂
菩薩應該要把身體、財物與一切受用,完全捨給一切有情,

96
但這件事情又無法馬上做得到,該怎麼辦?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96
佛陀說,要帶著心力開始練習!不過,雖然要努力,但也必
2017/11/20 上午 10:52:44
須量力而為。例如,菩薩在開始學布施時,就算很想也不可以布
施身體。佛陀清楚地規定,在證量未達一定水準之前,不可以布

97
施身體。身體必須捨,但目前不可以捨,因為還沒有到達可以捨
的程度。
再以財物為例,若有能力捨,就練習布施一萬元;沒辦法就
練習布施一千元;再沒辦法就布施一百元;再不行就布施十元;
再不行就布施一元,要這樣去練習。若做不到每天布施一塊錢,
那就每個月布施一塊錢;還是做不到的話,就每年布施一元。
若你的現況不允許真正布施財物,至少可以用想的:﹁布施
是很好的,吝嗇是不對的。﹂由於串習的影響,會讓你在下輩子
一聽到有布施的機會就很開心,否則,下輩子聽到人家講布施,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97
你恐怕會皺起眉頭說﹁嘖!﹂
持戒也是如此。你可以盡力持守菩薩戒;不行的話就持比丘
2017/11/20 上午 10:52:44
戒;再不行就持沙彌戒;再不行就持居士戒;再不行就持為期一
天的八關齋戒。如果這樣還是做不到,就選其中一戒守一天,例
如今天不殺生;如果還是做不到,就調整成今天晚上不殺生;若
還是做不到,那就再退一步,改成一小時不殺生;如果無法做到
完 全 不 殺 生, 那 就 換 成 不 殺 人 ; 若 這 樣 的 誓 言 你 還 是 無 法 說 出
口, 就 換 成 不 殺 比 丘。 不 只 布 施 與 持 戒, 還 有 忍 辱、 精 進、 靜
慮,以及學習經論也都是如此。帶著心力付諸實踐,至少邁出一
小步,慢慢就會進步。
總之,要開始鍛鍊自己。一旦開始練習,好的習慣就會漸漸
養成,而且來世還會做得更順手。如果連試都不試,或是試了一
下就輕言放棄,來世很難有機會繼續進步。

98
大乘經典的說法對象,大多是見道位以上的菩薩。但我讀這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98
段經文時,覺得佛陀似乎是特別講給我聽的。他是一切遍智,所
2017/11/20 上午 10:52:45
以他知道未來某一時,在達蘭沙拉的某位有情偶爾會感到心力低
落, 覺 得 自 己 能 力 不 足、 做 不 到, 所 以 就 趁 著 給 大 菩 薩 們 講 經

99
時,抽空講了這一段話。
在這段經文裡,佛陀一再放低標準,然後說:﹁就算起點非
常微不足道,也要開始做。只要開始做了,就有機會養成習慣;
一旦養成習慣,來世你自然會對這些事情很有好感,就會進一步
去努力,慢慢一定會進步。如果你現在因為覺得做不到而完全放
棄,來生也就沒有機會了。﹂︵ 2007.12.27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99
2017/11/20 上午 10:52:45

6

就算目前還做不到真心為了利益眾生而誓願成佛,頂多只能
在表面上模仿,口頭上跟著唸誦﹁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
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即便如此,也絕對不要失去想要利益
眾生的心力。
學佛法這件事情,講起來很奇怪。從一方面來看,佛法要學
的內容非常多;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佛法要練的只有一件事情,
就是不退的心力。雖然每個人的精進程度不同,能否真正實修也
情況各異,再加上身體狀況、智力高低、是否需要上班工作、能
投入的時間多寡都不一樣,但是,只要肯用絕不回頭的心力走這

100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00
條路,就算你因為種種限制而走得很慢,但一定會到達目標。
2017/11/20 上午 10:52:45
當然,如果只談眼前這一生,努力不一定會有結果;就算心
力強又很聰明,也不保證一定能辦到,因為死亡無常,所以很可

101
能在獲得成果前,這輩子就結束了。然而,生命不只眼前的這一
世,只要有不退的心力,保證百分之百會到。至於速度的快慢,
就與智力高低、實踐時的力道大小、以及個人運用的方法有關。
這些可以不同,但凡是能到達的人,都必定具備不退的心力。
因此,雖然眼前我什麼也做不了,但我仍覺得充滿希望,一
點也不氣餒。︵ 2007.12.27

7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01
無論任何事,在還沒開始做之前,要好好檢查自己的動機。
我們不可能一開始就有很清淨的動機,所以要經常檢查、盡力去
2017/11/20 上午 10:52:45
修正。隨著不斷修正的過程,動機會愈來愈清淨,終有一天,會
自然地生起清淨的動機。所以,即使目前只能用唸誦文句的方式
來修正動機,也要盡力這樣繼續做下去,慢慢就會養成習慣。
再者,若你很清楚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真的可以為別人帶
來好處,而﹁能利益別人﹂正是你做這件事情的主因,那麼別人
說或不說什麼,其實不重要。甚至,就算你後來發現自己的動機
不太對,也不一定要因為動機錯誤就停下來。
如果是明知故犯、故意用壞的動機做事,那這件事情就完全
不應該做,必須立刻停下來。因為,就算表面上看似有人受益,
但漸漸地,這件事情最後會整個反過來傷害對方。但如果不是故
意的,只是忽然生起一些不好的念頭,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你會

102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02
因為動機錯誤而無法造下善業、無法為自己帶來任何好處,但因
為有益於對方,所以還是可以繼續做下去。
2017/11/20 上午 10:52:45
在發現自己動機錯誤時,我們可能會想:﹁我的動機不好,
造的不是善業,所以還是別做了。﹂但我覺得,只用這種想法決

103
定做或不做某事似乎不太對。因為,我們做的事,不一定都要對
自己有利吧?
因為動機錯了、沒有造到善業,所以我什麼好處都得不到;
雖然我什麼都沒得到,但是別人有得到,這就行了!這種想法會
讓心變得快樂,一旦心快樂了,自己也就被利益到了。你看!轉
個方向思考,本來退縮到角落的心,一下子就又充滿活力、開朗
起來了。
﹁ 只 要 他 好 就 好, 我 沒 關 係!﹂ 真 希 望 自 己 偶 爾 可 以 試 試
看,當個不計較自己得失的人。︵ 2012.4.18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03
2017/11/20 上午 10:52:45

8

如果,你偶爾也有心力不繼、不想把眾生離苦得樂的責任扛
在肩上的時候,以下這個想法對我有用,不知對你是否有用。
輪迴沒有開始,我們已在其中流轉很久,與眾生在各種關係
中相處過無數次。某一世,有情是我的父母,他在無暇處投生過
千千萬萬次,這一世好不容易投生為人,終於得到可以學法修行
的機會,可是他生了我,為了照顧我長大而沒空學法修行。多生
多劫以來僅此一次的機會,就因為我而失之交臂。因為錯過了,
所以接著他又投生到了無暇處,繼續在輪迴中流轉。
輪迴中,某一世,我是有情的父母。我的孩子明明得到了學

104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04
法的機會,但我因為對今生的種種顧念、因為對他的貪戀而阻止
2017/11/20 上午 10:52:45
他學法。因此直到現在,那孩子仍繼續在輪迴中流轉受苦。
輪迴中,某一世,我是有情的朋友。這個朋友具足了學法的

105
順緣,但我是他的惡友,勸他不要學法,誘騙他跟我一起浪費人
生。因此直到現在,那朋友仍繼續在輪迴中流轉。
輪迴中,某一世,我是有情的家人,這位家人很想學法,但
我讓他有忙不完的瑣事、處理不完的麻煩而無暇學法。某一世,
我是持邪見的老師,我的學生明明很想學習清淨的正法,但我引
導他們走向邪路。於是直到現在,他們都還在輪迴中繼續受苦。
輪迴無始,從以前到現在,一世又一世的生命流轉中,很多
有情被我拖累,所以直到現在都還留在輪迴中受苦。造成這種局
面的原因雖然很多,但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我,我難辭其咎。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05
既然有情繼續受苦與我有關,那麼,幫助有情解脫輪迴苦的
責任,理當由我來扛。若我不扛,又該誰扛?
2017/11/20 上午 10:52:45
用 以 上 的 思 惟 訓 練 你 的 心, 應 該 有 助 於 生 起 強 大 的 心 力。
︵ 2011.1.21


9

如果有人傷害你,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傷害,你會感到生氣
或不高興。引發這種情緒的原因,只是因為在眼前的時空裡,他
對你做的事。然而,如果把時間拉長,不只眼前,把更久遠前的
事情都包括進來一起計算,你的反應會不會有點不一樣?
不要僅以眼前看到的、腦子記得的情節去決定我們的情緒反
應,試著想想那些確實存在的無數前世,雖然我們不記得,但由

106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06
於每一種投生我們都經歷過,每一種苦樂我們都領受過,每一種
角色我們都扮演過,所以,我們已經做過無數次傷害對方的事。
2017/11/20 上午 10:52:45
我們看到對方來傷害自己的次數,就是今生的這一次;但我們沒
看到的、在過去生自己曾傷害對方的次數,卻是百千萬次。既然

107
我害過他那麼多次,今生他就害我這麼一次,又有什麼關係呢?
他傷害我,對我說刺耳的話傷我的心,或者直接做出讓我蒙
受重大損失的事,但同樣的事情,我也都對他做過了,而且不只
一輩子,好多輩子我都這樣對待他。今生被他傷害時,我覺得難
以忍受,但我已經好多輩子都讓他這麼難受;今生他做了讓我覺
得 好 困 擾 的 事, 陷 我 於 難 以 掙 脫 的 困 境, 但 在 過 去 的 好 多 輩 子
裡,我也給他製造了好多的困難與麻煩。我讓他難受過那麼多次
了,這輩子輪到他讓我難受一次,又有什麼關係?
以上這種想法,當你自己一人在家、沒有正面遇到怨敵時,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07
拿出來想一想,應該會管用吧!︵ 2011.1.21

2017/11/20 上午 10:52:45

10

學佛到底要投入多少時間與努力,沒有絕對的標準,因為每
個人的智力、健康狀況、性格習慣都不一樣,只能根據個人的狀
況盡力去做。
最重要的是持續學下去的決心,因為學佛考慮的不只眼前的
這一生。這一生做不完、學不完的事,要在來生繼續;若來世也
學不完,再來世還要再繼續,直到完成為止。正因為這是一件要
持續做到底的事,所以才說﹁盡力就是了!﹂
從你們的角度看,我也許是個懂得稍微多一點的人,但從我
自己的角度看,我經常覺得自己是個才剛起步的人。我們要做的

108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08
事情其實都一樣,都是在自己現有的狀況與限制中,盡力。
︵ 2010.12.3

2017/11/20 上午 10:52:45

11

109
你 說 你 回 頭 看, 發 現 自 己 浪 費 了 大 半 光 陰 而 懊 悔 不 已。 然
而,難得的人生裡,我們究竟能花多少時間在學法上,每個人的
情況都不一樣。
從事實的角度看,是啊!你真的浪費了好多時間;不只你,
像我這樣病了好多年,也是浪費了很多時間,我很清楚自己到底
錯過了什麼。在經歷數十萬、數百萬、數億輩子惡趣苦之後才終
於得到人身,在得到很多次人身之後,才終於聽到一點菩提心與
空正見的教法,並且對教法生起一點信心,這樣的機會真的好難
得啊!在終於獲得這種機會的時刻,正是應該要日以繼夜努力的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09
時刻,但是,好奇怪啊!我們竟然在種種的藉口與不得已中,就
2017/11/20 上午 10:52:45
這樣把機會浪費掉了。
懊悔或許有道理,但光懊悔沒有用。我們都一樣,只能在眼
前的限制下盡力。所謂盡力就是,盡你所有的可能去努力,不要
回頭、不要鬆懈。該花多少時間學佛,沒有統一的標準,因為每
個 人 的 情 況 都 不 一 樣。 但 是, 你 要 多 多 思 惟 前 後 世 與 業 果 的 道
理,努力生起定解,並且打從內心生起這樣的決斷:﹁除了學法
修行,其他的都沒那麼重要。﹂然後,如果留在某地對你學法修
行比較有利,就讓自己能夠待得下來;如果離開才是好事,就讓
自 己 有 能 力 走 開 ; 如 果 必 須 一 個 人 生 活, 就 讓 自 己 可 以 獨 自 生
活;如果必須與伴侶共住,就讓自己在那樣的情況下也可以繼續
學法。

110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10
總之,若你真正決志學法,世間的這些變化,包括要待在哪
裡、要不要跟某人結伴生活、別人對你的看法,都不是那麼重要
2017/11/20 上午 10:52:45
了。雖然沒辦法馬上變得這麼純粹,但至少要讓自己不受這些事
情控制,必須設法讓自己變成這樣的人。只要你肯花時間加強思

111
惟業果、前後世與死亡無常,就會具備這樣的能力。
有了這樣的能力後,一方面你會很精進,另一方面你將會很
快樂。這一生無論發生什麼事,對你而言都是可以的,無論人生
情節如何變換,沒有什麼是你不能接受的。試著讓自己變成這樣
的人吧!︵ 2012.4.18


12
花時間仔細想清楚,聞法學法到底有沒有幫助?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11
如果它的確對今生來世都有益,不只有益,而且能帶來究竟
的 利 益, 那 麼, 為 了 真 正 實 現 這 些 益 處, 即 使 需 要 關 門 實 修 十
2017/11/20 上午 10:52:45
年、百年、千萬年,無論遭遇任何困苦我都欣然接受。在還沒開
始 前, 若 能 這 樣 擴 大 心 量、 提 振 心 志, 有 助 於 未 來 不 會 中 途 退
轉。
想想看,我們一天花多少時間在世間的工作上?這樣的生活
我們過了多少年?如果你認同前後世存在,那麼,這種生活我們
不 知 過 了 多 少 輩 子, 勞 而 無 果 卻 依 舊 樂 此 不 疲。 從 這 個 角 度 來
看,我們哪裡是所謂提不起心力的人呢?如果,我們肯把其中一
半的時間挪出來,用在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上,會帶來什麼不同的
結果?若能帶來好處,為何一直以來我都不這樣做?
這些問題,很值得我們好好想一想。︵ 2012.12.10

112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12
2017/11/20 上午 10:52:45

13

113
我們已在佛前發起菩提心、決心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成佛,
所以,每一天中,即便時間不多,也要設法學佛修行。就算一天
只能用十五分鐘,或是一星期用十五分鐘,再不行就一個月用十
五分鐘,再不行就一年用十五分鐘,無論在任何的窘境下,也要
學法修行。
總之,我這一生再也不回頭!在學佛的路上,一直以來我總
是遇到困難就走回頭路,但這種作法根本行不通,所以我不會再
這樣做了。即使因為身體或其他種種因素,一年只有十五分鐘可
以修行也絕不放棄,因為,一旦放棄等於是完全撒手,連根都保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13
不住。所以,即使只有這麼少的時間可以做,也絕不放棄。
2017/11/20 上午 10:52:45
我們都要設法擁有這樣的心力。若能常常思惟學法修行的益
處,一旦獲得實踐的機會,就會感到十分滿足。一旦嚐到這樣的
歡喜,我們就不會回頭了。
西藏的牧民喜歡吃肉,一位老人家因為牙齒都掉光了,所以
家人就沒有給他肉吃。他說:﹁怎麼沒給我肉?﹂家人說:﹁因
為你沒有牙齒!﹂他說:﹁雖然沒牙齒,但我還有牙齦可以咬!﹂
我們也要像這樣啊。︵ 2012.12.10

114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14
隨身帶著
牙繼續。
的能力。所以,就算無法非常努力,也要能咬
只要能持續,就會像滴水穿石般蓄積非常強大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15 2017/11/20 上午 10:52:45


2017/11/20 上午 10:52:45
一、目標隨時在
1

願我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的任何利益,都能不求任何回報
地成辦它。
2
本來跟我差異不大的人,已有百千萬億人已經成佛、正在成
佛、將要成佛。若我也努力,沒理由不能成佛。

116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16
2017/11/20 上午 10:52:45
3

117
盡力幫助他人,不僅展現了人的天性,也是使人生有意義的
最好方法。
4

那些可愛的人,已經有好多人愛了,與其擠著去湊熱鬧,不
如去愛那些不可愛的人吧!那些長得醜、行為惡劣、誰都不愛的
人,就由我來試試看吧!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17
2017/11/20 上午 10:52:45
5

盡力去利益他人吧!不但能讓他人獲益,而且也是自己獲得
安樂的根本。

6

你要利益的一切有情不在遠方。所謂利益一切有情,並不是
等一切有情都到齊了,然後你一口氣地利益他們;要從一一利益
每個人開始,最終才有辦法利益一切有情。因此,就從你身邊的
父母、祖父母、公婆、岳父母開始,利益一切有情吧!

118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18
2017/11/20 上午 10:52:45

7

119
這回,好不容易暫時脫離無暇,暫時擁有了學佛的順緣。因
此,這回我是來學佛的。這回的時間是學佛的時間,這回的機會
是學佛的機會。

8
學 佛 人 追 求 的 安 樂, 有 由 近 而 遠、 由 小 而 大 幾 種 不 同 的 層
次。要設法看得遠一點、大一點。因為,愈耽著於眼前的安樂,
就愈容易錯過究竟的安樂;愈著眼於小小的目標,就愈容易失去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19
大大的成果。
2017/11/20 上午 10:52:45

9

只 要 還 未 從 愚 痴 大 夢 醒 來, 在 六 道 中 受 苦 的 夢 境 就 不 會 結
束。不過這句話,沒人解釋就不會真正聽懂。

10

為了集資淨罪你可以做大禮拜;若因為身體狀況做不了,可
以去持咒;若不能持咒,還有很多其他的替代方案。但是,為了
解脫與成佛,一定要學空性,沒有其他的替代方案。

120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20
2017/11/20 上午 10:52:45

11

121
菩提心是佛果的種子,這句話有充分的理路與經典根據。因
此,若不在菩提心上積極努力,其他無論做得再多,就像拚命在
沒有種子的田裡澆水,絕不可能開花結果。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21
2017/11/20 上午 10:52:45
二、皈處隨心依

1

你任何時候都不是一個人。

2
有人一直打從心底深愛你,任何時候都在關注你,而且他的
能力與智慧都非常高。所以任何時候你都有人陪、有人保護。你
認識他嗎?

122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22
2017/11/20 上午 10:52:45

3

123
任何困難都是自己製造的。雖然我們最愛的人是自己,卻一
直給自己找麻煩;雖然我們想對自己好,但把錯的當成對的,苦
的當成樂的。弄錯了,所以受苦了。因此佛才那麼希望並努力幫
助我們看清事實。

4
佛與我們同樣都在無數劫中努力很久,但他們最後是二利究
竟,我們卻一事無成。因此,從今天開始,我要向佛看齊,拋掉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23
我的一貫作法,學習佛的作法。
2017/11/20 上午 10:52:45

5

世間天神、密續本尊與釋迦牟尼佛三者,我們在遇到困難時
會向誰求救?說世間天神能救,無論經典或理路都沒有清淨的根
據;說密續本尊能救,雖有經典根據但無法用理路成立;說釋迦
牟尼佛能救,無論透過經典或理路,都能得到確定的結論。但我
們的作法卻恰恰相反,三者之中,我們覺得釋迦牟尼佛的能力最
弱,密續本尊稍微好一點,世間天神最厲害。我們這種作法,真
是迷信中的大迷信!

124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24
2017/11/20 上午 10:52:45

6

125
做該做的事、誠實無愧、盡力利益他人。就算全世界都罵我
也無所謂,因為佛菩薩看得很清楚,他們會稱讚我、喜歡我,這
就夠了;若做了不該做的事,就算全世界都稱讚我,又有何用?

7
若你覺得自己沒人幫忙、沒人守護,就試著去幫助、守護一
個人吧!自然就會有人幫助並守護你;若你覺得自己沒人愛,就
試著誠心去愛別人吧!自然你會感到有一個人真心愛你。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25
2017/11/20 上午 10:52:45

8

無誤的口訣才是真口訣。一旦是錯的,就算它再稀有、再珍
貴、再容易實踐、講得再好聽,都不值一顧。

9

受什麼苦樂,主要看造了什麼業。有人以為這表示我們沒有
自由,但其實這正表示我們對苦樂有絕對的自由。雖然,當苦果
成熟時,我們無從閃躲;但未來要受苦或得樂,要發生或不發生
什麼,由自己全權決定。所謂的業,與自己的所作密切相關;既

126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26
然是由自己的作法決定,自主權顯然就在自己手上。
2017/11/20 上午 10:52:45

10

127
不要只相信外在的說法,要檢視內在的真義。好好分析清楚
利弊得失,然後做出取捨。

11

為 了 得 到 想 要 的 快 樂, 我 們 受 盡 了 辛 苦, 但 從 沒 真 正 快 樂
過;為了離開痛苦,我們日夜都在努力著,但結果呢?
我們在錯亂顯現的世間昏了頭,所以反覆做著各種無效的努
力。為了阻止我們繼續迷糊下去,所以佛陀宣說無常、苦、空、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27
無我的道理,但這些道理與我們既有的認知完全相反。要不就是
2017/11/20 上午 10:52:45
佛陀弄錯,否則就是我們錯得離譜。如果佛是對的,那麼,幫助
我們認清真相,是唯一能救我們出苦的方法。他給我們的這味法
藥、這個加持,真的非常珍貴啊!

12

讓我們苦的不是事實,而是誤認事實。

13
有人能親見佛與本尊,聽來真令人羡慕。但在見到之後,猜

128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28
猜佛與本尊都對他們做什麼?要不就是親自對他們說法,要不就
是要他們去跟某位上師學法。
多次,卻極少值遇佛法。這次,我終於可以在佛法裡過日子了。
在惡趣中投生無數次,中間偶然得到一次人身;得到人身很
14

129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29 2017/11/20 上午 10:52:45


2017/11/20 上午 10:52:45
三、修行隨處練
1

從 過 去 祖 師 們 的 傳 記 可 知, 他 們 有 成 就 並 不 是 因 為 智 慧 過
人,而是毅力過人。只要能持續,就會像滴水穿石般蓄積非常強
大的能力。所以,就算無法非常努力,也要能咬牙繼續。

2
對於只能利益短短一輩子的事,例如學歷、工作、地位,我

130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30
們都肯花五、六十年的時間努力;但對於能帶來究竟、穩定安樂
的事,卻不肯花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努力。這到底是為什麼?
2017/11/20 上午 10:52:45

3

131
千萬不要善待敵人!要仇視敵人、滅敵絕不可手軟!但必須
先認清敵人是誰,不要錯認。導師釋迦牟尼佛說:﹁真正的敵人
是煩惱。﹂

4
不學法時,你有很多藉口可以用;但將來面對業果,再多的
藉口都沒有用。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31
2017/11/20 上午 10:52:45

5

登馬洛確仁波切說,擔心利益別人會讓自己吃虧,表示你其
實不明白﹁利他是自己安樂的根源﹂。

6

說﹁我們﹂時,要練習擴大範圍,從我們家、我們國家、我
們人類,到我們有情。

7

132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32
無論多麼隱密地做了好事或壞事,別以為你瞞得了所有人。
2017/11/20 上午 10:52:46
至少有個人你瞞不了,那個人就是你自己。

133

8

你 對 某 個 人 說 了 刺 耳 的 話、 傷 了 他 的 心, 也 許 轉 眼 你 就 忘
了,但這傷疤可能就這樣留在他心裡一輩子;你對某個身陷困境
的人伸出援手、幫了他的忙,也許轉眼你就忘了,但這份溫情可
能就這樣留在他心田、開出美麗的花,綻放一輩子。
9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33
我們看見的,不一定就是事實。
2017/11/20 上午 10:52:46

10

若你不想培養愛他執,那就在深信業果的前提下,盡力發展
愛我執吧!

11

環境與友伴對初修業者非常重要,所以盡量不要跟壞朋友走
得太近。偶爾不得不相處時,要提起正念正知,不斷提醒自己:
他這樣是錯的。如此才不易沾染那些惡行。

134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34
2017/11/20 上午 10:52:46

12

135
照鏡子時,鏡中人給你的表情,正是你給鏡中人的表情。

13

我們只能對著內心製造的對象,貪瞋嫉妒;誰也無法對著所
謂真正的對象,貪瞋嫉妒。
14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35
把對方放到自己的立場來,把自己放到對方的立場去,看看
2017/11/20 上午 10:52:46
在這樣的狀況下,自己會怎麼做。然後你才終於知道,自己很多
作法都要改一改了。

15

祖師說:﹁在身體的關房裡,心這個修行者,在閉正念正知
的關。﹂任何時候都要依止正念正知,看看自己正在做什麼,這
是修行者必備的基礎。
16

136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36
學法就是在學如何改變,改變的重點在改變心,改變心的重
點在改變欲求,改變欲求的根本在改變看法。看法變了,欲求就
2017/11/20 上午 10:52:46
會 變 ; 欲 求 變 了, 心 就 會 變 ; 心 變 了, 身 口 的 行 為 就 會 跟 著 改
變。這才是學法修行之意。

137

17

傷害一切,一切就會傷害你;利益一切,一切就會利益你。

18
被人傷害,若是有益於我的好事,我就不該恩將仇報、傷害
恩人;若是有害於我的惡事,我就不該跟著學壞,認惡人為師。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37
2017/11/20 上午 10:52:46

19

不要相信煩惱,不要當煩惱的僕人。

20

被人欺負一兩次或許還好,若一直被人欺負,你會忍不住大
吼:﹁我到底要忍到什麼時候?﹂被煩惱欺負一兩次或許還好,
但從小到大,從無始到現在,煩惱一直在害你、讓你吃虧、身心
受創,你到底要忍到什麼時候?在煩惱面前你一直是個順民,對
煩惱言聽計從,但你到底要看煩惱的臉色到什麼時候?

138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38
2017/11/20 上午 10:52:46

21

139
就 算 你 真 的 想 報 復, 也 要 真 正 報 復 到 啊! 看 看 你 的 復 仇 計
畫,頂多傷到敵人的皮毛,自己卻遍體鱗傷。

22

我們享有的身體、財富、知識、受用、善根等,本錢是父母
出的,因此在獲益之時,本來就應該要供養一份給父母才對。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39
2017/11/20 上午 10:52:46
四、放下隨法行

1

今生的雜事,永遠做不完;但僅此一次能學法的今生,很快
就在雜事中耗完了。

2
所謂人生,從某種角度來算似乎很長,但從另一種角度去看
其實很短。因為實在太短暫了,所以發生再好的事也沒什麼好驕

140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40
傲;發生再壞的事也不過短短一剎那,何必放在心上?
2017/11/20 上午 10:52:46

3

141
當要去下輩子的時間到的時候,能帶得走並對你有益的,只
有曾經造過的善業,以及種在心田的學法習氣。

4

萬 事 萬 物 都 是 無 常、 都 在 剎 那 間 就 變 化 了。 上 個 剎 那 結 束
了,這個剎那是新的;昨天也結束了,今天是新的。每一天都是
新的,無論你做什麼都是新的。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41
2017/11/20 上午 10:52:46

5

財物、身體以及慈悲心等內在功德,這三種東西,愈後面的
愈重要。發生緊急意外時,我們會放下財物,只帶著身體逃;死
亡時,我們會放下身體,帶著內在功德到下輩子。所以,不要為
了財物而糟蹋身體,不要為了身體而糟蹋慈悲心。

6
利益他人時,我們看似不求任何回報,但內心深處恐怕仍潛
藏著期待。因為,受惠於你的人,若後來對你做了不好的事,你

142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42
會特別生氣或失望,可見你心裡仍有微細的期待。連這點期待都
2017/11/20 上午 10:52:46
拋掉吧!幫助對方前,先在心裡堅定地想:﹁幫完他之後,他要
怎麼對待我都可以。﹂這樣一來,就能連絲毫的期待都丟掉。

143

7

今 生 即 將 結 束, 下 輩 子 能 到 人 天 善 趣 的 通 行 證, 準 備 好 了
嗎?

8
若不在得到人身、值遇佛法的現在修行,難道要等以後投生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43
為畜牲時再修嗎?若不在身心還有一點力氣的現在修行,難道要
等以後老到視茫髮蒼、什麼都記不住時再修嗎?
2017/11/20 上午 10:52:46

9

該撥點時間好好想一想了:過去自己一直在做的事,為自己
帶來什麼結果?現在,自己正在做些什麼?正在做的這些事,若
繼續做下去,十年後的自己會成什麼樣子?三十年後呢?

10
造惡業時陪在你身邊的朋友、財富與名聲,在你受惡果時都
不會陪你。

144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44
2017/11/20 上午 10:52:46

11

145
金銀是外在的財寶,福德資糧與聞思修的習氣等是內在的財
寶。在你死時,帶不走外在的財寶,但內在的財寶會隨你而行;
外財只能暫時利益今生,內財則能恆久利益你直到究竟。

12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為了完成一個任務而來,不是為了久
住而來。所以要掌握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做好隨時離開的準備。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45
2017/11/20 上午 10:52:46

13

若你還年輕,那就在佛法上努力吧!因為你有機會在今生就
獲得很大的成果;若你已中年,那就在佛法上努力吧!因為若再
不開始,身體會漸漸無力,記憶會漸漸衰退,想學也學不了;若
你是老人,那就在佛法上努力吧!因為世間一切苦樂冷暖你都嚐
過,該是為來生做準備的時候了。

14
別再對輪迴抱任何期待,該死心了。如果我們只在輪迴裡努

146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46
力過幾天、幾月或幾年,沒結果還有話說,還值得再試試看。但
2017/11/20 上午 10:52:46
是,輪迴裡的事,我們已經做過太多、做得太久,根本沒有用,
應該要另外尋找出路。若已經找到出路,就要努力精進。

147

15

不必成為別人眼中的好人,但要成為自己眼中的好人;不必
被別人喜歡,但要被自己喜歡;不必贏得別人的掌聲,但要贏得
自己的掌聲。盡力成為一個誠實又願意利他的人吧!久而久之,
你會愈來愈為自己高興。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47
2017/11/20 上午 10:52:46
五、禮物隨境有

1

若不懂得運用,藥亦成毒;若懂得運用,毒亦成藥。外緣最
後會變成促成好事的順緣,還是帶來壞事的惡緣,就看你要怎麼
運用。

2
沒 有 足 夠 的 心 力 與 勇 氣 就 無 法 面 對 痛 苦, 這 樣 的 人 很 難 成

148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48
佛。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把它當做心力鍛鍊場、成佛計
2017/11/20 上午 10:52:46
畫的一部份,勇敢地迎向它吧!

149

3

感受不到快樂,就不會快樂。我們經常身在福中不知福,直
到受苦才知自己曾在福中。所以,痛苦是教你懂得快樂的老師。

4
巨 大 的 困 難, 對 人 生 會 產 生 重 大 的 影 響, 是 發 生 轉 變 的 機
會。 至 於 要 朝 向 善 還 是 惡 的 方 向 改 變, 決 定 權 在 自 己 手 上, 所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49
以,就看你了!
2017/11/20 上午 10:52:46
六、力量隨身帶

1

為法而辛苦時,要記得修歡喜心。因為,無始以來至今,我
們已為了世間無義之事受盡辛苦卻空無所獲;這回,能為了學法
而付出辛勞、受累受苦,真是好有福報啊!

2
若好好學法修行,就能避開三惡趣等無量大苦,既然如此,

150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50
今生的一點小苦,又何足掛齒?
2017/11/20 上午 10:52:46

3

151
噶當派有位格西說:﹁觀修道次第時,若能兼修集資淨障、
向本尊與師長祈禱並精勤修習,即便你本來以為自己恐怕修一百
年也修不起來,然而,凡是有為法都一定會改變,終有一日會生
起證量。﹂
在修行這條路上,不必感到怯懦,不必懷疑自己到底何時才
會生起證量。只要持續累積正確的因緣,一旦因緣俱足,成果或
許在幾年間就會突然產生。

4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51
事 情 還 沒 開 始 做 之 前 要 想 清 楚 : 目 標 正 確 嗎? 做 了 有 好 處
2017/11/20 上午 10:52:46
嗎?好處是眼前的還是長遠的?我的能力夠嗎?一旦想清楚、下
決心之後,遇到困難很正常,設法解決就好,不用大驚小怪。遇
到一點難事就打退堂鼓的人,成不了大事。

5

你說空性與菩提心很難學,這話也許有道理,但你不一定有
道理。你曾經為了得到大學文憑花了很多時間努力讀書,可見你
不是不能努力的人。然而,你曾在空性與菩提心上花時間嗎?每
天 多 少 時 間? 總 共 多 少 年? 若 你 至 少 用 當 年 一 半 的 努 力 而 沒 結
果,才有資格說它們難。沒努力就直接說難,不是公道話。

152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52
2017/11/20 上午 10:52:46

6

153
︽入行論︾:﹁久習不成易,此事定非有。﹂只要肯下功夫
練習,沒有什麼困難的事。

7

有人覺得自己提不起心力、對佛法生不起信心、不想改變,
因此打了退堂鼓。然而,不該就這樣走回頭路。我們是可以改變
的, 佛 法 提 供 的 正 是 改 變 的 方 法。 運 用 方 法 朝 著 想 要 的 方 向 改
變,就是實修佛法在做的事。透過這些方法,沒心力的可以生起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53
心力,沒信心的可以生起信心,不想做的可以變得想做。若人人
2017/11/20 上午 10:52:46
天生都做得到,又何必學佛與實修呢?

8

愛是一種奇特的珍寶,它與其他財寶很不一樣。其他財寶愈
用會愈少,但愛這種珍寶愈用會愈多。所以,別捨不得愛,出手
闊綽點!

9
由慈愛展現的笑顏,是發自心底的微笑,也是最美的首飾;

154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54
慈愛是心田上最美的花朵。
2017/11/20 上午 10:52:46

10

155
疼愛可愛的小孩,是大家都會做的事;疼愛又老又醜的人才
值得自豪,因為你做了一件別人都做不到的事。

11

金銀等飾品只能為年輕人加分,老人就算戴上它們也不會變
美;然而,慈愛的飾品無論誰戴了都很美。再老再醜的人,只要
心裡生起了慈愛心,展現出來的面容,就是很美啊!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55
2017/11/20 上午 10:52:46

12

知道惡業會讓我們受苦,很好;但也要知道善業會讓我們得
樂。這很重要。

13

貪欲是一切苦的根本;慈愛是一切樂的根本。
14

156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56
任何的安樂、妙善與圓滿,都是來自利他心。這句話不容易
了解,但了解的人就有能力推理:若生起不可思議的利他心,就
2017/11/20 上午 10:52:46
會得到不可思議的圓滿結果。依於慈悲菩提心可以成佛,道理就
在這裡。

157

15

做 到 別 人 做 不 到 的 事, 心 裡 會 覺 得 自 己 真 了 不 起。 既 然 如
此,就捨棄自己去利益他人吧!就去愛你的敵人吧!若做得到,
才是真正做到非常了不起的大事。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57
回向
教法得護持,長久住世間
願除苦良藥,一切安樂源
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
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

158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58 2017/11/20 上午 10:52:46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59 2017/11/20 上午 10:52:46
捨了,就得了 / 圖滇悲桑格西作 ; 吳翠雯譯. --
[臺北市] : 圖滇悲桑格西工作室, 2017.12
 面 ;  公分
ISBN 978-986-92859-1-9(平裝)

1.藏傳佛教 2.佛教修持

226.965 106021187

書名:捨了,就得了
作者:圖滇悲桑格西
譯者:吳翠雯
審訂:如性法師
校對:林芝安、白啟光
ISBN:978-986-92859-1-9
出版者:圖滇悲桑格西工作室
出版月份:2017年12月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免費結緣

采實-25K-苦藥-(P1-160)-DO-6校.indd 160 2017/11/20 上午 10:52:4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