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号 人物/事迹 页数

1 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3 苏东坡(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4 袁中道(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5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6 杜甫(不为困穷宁有此)

陶渊明
陶渊明的诗歌世界里,有田园风光,有酒,也有安贫乐道的先贤侠客……更有对人生深刻的思
考,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对存在意义的探寻。有诗意的艺术人生,才有真正的诗歌。

陶渊明对人生最深刻的体会,是“即事多所欣”(虽未量岁工(一年的农业收获),即事(指眼前的劳动和
景物)多所欣),在最简单平凡的生活里发现美,最寻常处有诗意。“心远地自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他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犬吠鸡鸣,檐下的燕子,篱畔的菊花,不远处的南山,和风吹
过的麦田……这些构成他的诗歌世界,也投射出他的心灵世界。田园生活是一个自足的世界,
而生活的诗意就在这自足的世界里流淌。不必向外求,心灵能安顿,生活的清贫简朴又有何忧?
陶渊明的精神支柱是古代的先贤,他们坚持操守,安贫乐道,乐天知命(指顺应天意的安排,安于自己的
处境;也指以乐观的状态面对困境,以睿智的胸怀通达人生。),无往(无论到哪里,没有……)而不适。有了精神的高度,
故能珍爱当下的生活。陶诗多静态的观览,闲暇的观照,在仰观俯察间体会宇宙人生的真谛。
只有心灵的安顿,才能不躁进,摒弃名利之累,保有一份愉悦,一份欣喜。
  日常生活有诗意,这对中国文学与文化濡染至为深远。不必依赖名利、荣誉、金钱,不必
凭借奢华的物质条件,不必向名山大川寻奇访胜,眼下就有无限风光!由此而来的生活态度,
是不论何种境遇下,都能对生活持一份流连赏爱之心。东坡一生宦海浮沉,垂暮之年被贬海南,
在那瘴疠之地,处境极为困窘,他并未丧失对生活的信念,他说自己本是海南人,偶然间来到
中原,来到海南便是还乡。东坡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是笔势飞舞,辞采壮丽,在遇赦北归离开
海南时,更有那样奇丽的诗篇:“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文言文:这)游奇绝冠平生!” (被贬到这南
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在
人生的低谷,能忍耐已是不易,随遇而安更属难得,何况是善于找寻并发现诗意呢?将身心交
付给当下,在艰难中仍持一份真挚的感念,不否定现世人生的意义。从这个层面说,苏轼是陶
渊明真正的隔代知音。
人们都说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寄托了贬谪的悲感,实际上,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
发现山水之美的惊喜。这喜悦,深深地流淌在他生命中,像泉水滋润着干涸焦灼的内心,让他
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安详。“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
于空山矣。” (美丽的事物不是因为本身美丽而闻名,而要借助人(的欣赏与活动)才得以扬名。(比如)兰亭,如果没有遇到王羲之,
那么它清澈的急流和修长的竹子,也将荒芜和隐没在空山之中了)(《邕州马退山茅亭记》)柳宗元发现的美,是身
边的美,是贬所的美,是在极其痛苦心境下感受到的诗意美、刻骨铭心的美。生命也因发现了
这大美而升华,愈显其坚忍、高贵。此后,黄庭坚以为“无处不可寄一梦”,
《江行日记二则》袁中道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3),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4)。

其二

天霁。晨起登舟,入沙市。午间,黑云满江,斜风细雨大作。予推篷四顾: 天然一幅烟江幛子(5)!

作者写:“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 ‘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流行坎止,任之而已”,反映了一种一切听任自然,不勉求所


欲的人生态度,带有较浓的佛道思想的影响。作者用宋代诗人黄庭坚“无处不可寄一梦”的话来收束全文,进一步具体阐发了“流行坎止,任之而
已”的含意,在表面的旷达自解中,流出深长的感喟和虚幻的情调。人生“无处不可寄一梦”,作者在寒夜听雪,孤灯夜读之时,借古人之口发出
的这种自宽自慰的感叹,带着一股寂寞荒寒的冷气,加浓了凛冽的雪夜氛围,也加浓了全文的冷色基调。既然“无处不可寄一梦”,那末此时此地,
雪敲万竹,灯映寒窗,举凡所闻、所见、所感,也无异等于梦中。这一则短小隽永的日记,也好象一个泛着雪光的冰冷而迷茫的梦。

辛弃疾说“一丘一壑也风流”,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发现诗意,显示了相同的人生态
度。
在日常生活中发掘生命的诗意质素,源自于陶渊明对人生严肃的思考,对生命意义与价值
的探寻,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应该怎样去生活,而是在诗歌里划出闪光的心灵轨迹。活着首先
要直面人生,人生并不安逸,“衣食固其端”,人生有着不变的道理,吃饭和穿衣是最首要的。
晋陶渊明 《庚戌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诗中云: “人生归有道⑵,衣食固⑶其端。孰是都不营⑷,而以求自安⑸。”

⑵ 有道:有常理。
⑶ 固:本、原。端:始、首。
⑷ 孰(shú):何。是:此,指衣食。营:经营。
⑸ 以:凭。自安:自得安乐。

解决生存问题,这是安身立命之本。晋代以来,战乱频仍,政治黑暗,士人为了自我保全于乱
世,访道求仙之风盛行,加上玄学兴盛,标举老庄哲学,提倡宅心玄远,崇尚自然,于是他们
找到了隐遁山林的人生之路,希冀由此求得长生,成仙得道。陶渊明则异于此。他选择的是躬
耕隐居的道路,不逃避现实人生,也不希冀成仙。躬耕,也许不是陶渊明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但他通过亲身参加劳作,懂得了生活之不易。最重要的是,通过躬耕的体验,他明白了人生是
忧乐相交的,也即“欣慨交心”。“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庄稼
收成受天气影响,有好有坏,不完全取决于人力,辛勤耕作可能意味着收获,也可能努力尽付
东流。因此,天地间的万物包括人都有盛有衰,不如委运任化。因此,他“当忧则忧,遇喜则
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皆适”,(蔡居厚《蔡宽夫诗话》)“读陶诗当察其乐中有忧,
忧中有乐。”(乔亿《剑溪说诗》)努力生活,保持自然的质性,便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安顿。
  与之相呼应的,是陶渊明对死亡的态度。有人说,陶渊明一再于诗中说到死亡,应是没有
勘破这个困惑,否则不会如此纠结。其实,东汉末年以来,生死问题一直困扰人们,生死是文
学的重要主题。悼亡伤逝,悲凉之雾,遍被诗坛。陶渊明对生死的关切,是一种时代的情绪。
但他并不期待彼岸世界,也不相信“腾化”(成仙)之术。“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
(《感士不遇赋》),宇宙万物无不处于“化”中,人也不能例外,不能“腾化”便只能“顺
化”,不必为死亡的到来过于忧虑,也不必为死后的未知而困惑。既然人生是苦乐相交的,那
么就担当苦,享受乐,然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以自
然的态度对待生,以泰然的态度对待死,这就是陶渊明的生死观。
  故而,他的绝笔之作《拟挽歌词》三首,想象自己死后的情景,“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
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对活着的人充满理解,不希望自己的死带给他们长久的悲哀。
歌于斯,哭于斯,这就是人生。“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秉大自然之气而生,死后复
归于大自然,与山川日月为伍,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在弥漫着生死之嗟的魏晋诗坛,
陶渊明这种出奇的冷静,是他呈现给世界最后的面孔,也许我们不能说他完全勘破了生死的困
惑,但他确实努力说服自己,希望不再为死亡的到来而忧虑。一千多年后,法国哲学家蒙田说:
“对死亡的熟思也就是对自由的熟思。谁学会了死亡,谁就不会再有被奴役的心灵,就能无视
一切束缚的强制。谁真正懂得了失去生命不是一件坏事,谁就能泰然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
陶诗中跳跃着的,是一颗自由之心,自由之心是诗意的源泉,对死亡的体验便是充满诗意的回
归。这诗意源于庄子,并滋润着后世文学。新月派诗人朱湘有一首《葬我》:“葬我在荷花池
内/耳边有水蚓拖声/在绿荷叶的灯上/萤火虫时暗时明/葬我在马缨花下/永作着芬芳的梦/葬我在
泰山之巅/风声呜咽过孤松/不然/就烧我成灰/投入泛滥的春江/与落花一同漂去/无人知道的地
方。”死亡并不值得惧怕,它如同一场奇特而美妙的旅行。如果没有陶渊明对死亡的平静感悟,
恐怕也没有朱湘对死亡的诗性体验。
在陶渊明的时代,不乏形而上的思考,也不乏对艺术美的追求,然而没有人像陶渊明这样,
以整副身心感受人生的诗意,在诗歌中真诚地描画心灵的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位超
越时代的哲人,他是孤独的,却为后人留下了一抹绚丽的、永不褪色的精神晚霞。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
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
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
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
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
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 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
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
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
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
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
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
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
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
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
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作品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⑴,卷我屋上三重茅⑵。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⑶,下者飘转沉塘坳⑷。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⑸。

公然抱茅入竹去⑹,唇焦口燥呼不得⑺,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⑻,秋天漠漠向昏黑⑼。

布衾多年冷似铁⑽,娇儿恶卧踏里裂⑾。

床头屋漏无干处⑿,雨脚如麻未断绝⒀。

自经丧乱少睡眠⒁,长夜沾湿何由彻⒂!

安得广厦千万间⒃,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⒄,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⒇! [1]  
注释译文
编辑 播报

词句注释
⑴ 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

⑵ 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⑶ 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⑷ 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⑸ 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⑹ 入竹去:进入竹林。

⑺ 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 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 秋天漠漠向昏黑: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⑽ 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⑾ 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
……裂。

⑿ 床头屋漏无干处: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
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⒀ 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⒁ 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⒂ 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⒃ 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⒄ 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此处泛指贫寒的士人们,包
括广大穷苦人民在内。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⒅ 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⒆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⒇ 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2]  [3-4]
   

白话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
跑进竹林去了。

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
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
死也心甘情愿! [4]  [5]
   

创作背景
编辑 播报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八月。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
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今湖南岳阳)。乾元三年(760)春天,杜
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上元二年八月,
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
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4]  [5]
   

作品鉴赏
编辑 播报

整体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
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
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
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
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
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不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
“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
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
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
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
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
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
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
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
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
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
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
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
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
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
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
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
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
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
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
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
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
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
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
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
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
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
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
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
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
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
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
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
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
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
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
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
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
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