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3

语言学研究

新闻语篇中隐喻的建构作用研究
——美媒“美国退出 TPP”报道的批评隐喻分析

汪 徽 辛 斌 程儒雅

摘 要: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
开始出现语言转向。作为一种强大的话语策略,隐喻在政治新闻话语中的建构作用也逐渐引起学
界的重视。本文以 Charteris-Black(2004)的批评隐喻分析理论为框架,分析了美国主流媒体在
“美国退出 TPP”报道中以“TPP”和“美国退出 TPP”为目标域的隐喻,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意
识形态意义和偏见,并分析了它们对社会认知的建构作用。研究显示,美国退出 TPP 对中国的影
响是多方面的,而美媒运用隐喻,大肆炒作该事件对中国的有利影响,屏蔽了其对中国的不利影
响,并宣扬中国威胁论。通过运用这些隐喻,美媒试图引导和劝说读者建构出特定的关于该事件
的心理模型,并通过这些隐喻的反复使用,使读者的心理模型不断得到加强和固化,从而促成社
会语境模型的建构,实现影响大众观点、建构政治现实的目的。鉴于此,国内媒体应该有效运用
媒体资源,主导议程设置,在国际社会上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
关键词:政治新闻话语;批评隐喻分析;建构主义;美国主流媒体;美国退出 TPP
[中图分类号]H030 DOI:10.12002/j.bisu.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39(2022)06-0068-23

引言

语言与政治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语言具有政治性和建构性,
语言反映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政治也具有语言性,政治的发展变化对语言具
有重要影响。对政治话语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
修辞学。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国际政治和
国际关系研究开始出现语言转向,语言学界也有学者开始尝试通过微观的语言
分析来剖析国际政治,拓宽了国际政治研究的思路。作为一种强大的话语策略,

[基金项目] 本文为 2021 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西方媒体‘一带一路’报道中中国形象


建构的转述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1YYB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得到南京
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国别与区域文化研究院开放课题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育部
高校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新加坡研究中心)的资助。

6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290 期)

隐喻在政治话语中的建构作用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隐喻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
经验用来理解或说明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
和认知手段,在人对世界的概念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 Lakoff(2004)的
观点,如果人们总是重复地听到同样的隐喻性话语,就会倾向于用这些隐喻来
思考问题。Charteris-Black(2005)的研究也表明,隐喻具有很强的说服功能,
可以帮助政治家获得成功。
在政治新闻话语中,媒体也经常利用隐喻来传达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意识
形态,从而实现影响大众认知的目的。政治新闻语篇通过隐喻选择以凸显源域
与目标域的某些因素,与此同时弱化和隐藏政治事件的其他方面。隐喻的选择
和作者的意识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017 年 1 月 2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就任后的第三天签署行政命令,正
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该事件引起各国媒体的热议,在媒体的相关报道和评论中充满了各种隐
喻,这些隐喻对该政治事件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影响了大众对该事件的认知。
本研究以 Charteris-Black(2004)的批评隐喻分析法为基本框架,结合运用语料
库研究法,分析美媒在“美国退出 TPP”报道中以“TPP”和“美国退出 TPP”
为目标域的隐喻,并揭示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观点及其对社会认知的
建构作用。

一、理论框架

批评隐喻分析是 Charteris-Black(2004)在其著作《批评隐喻分析之语料库
研究方法》(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中提出的一种新
的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研究方法。这一方法综合
了 CDA、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语用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把语言分析
与认知理解和社会知识结合在一起,可以解释作者在特定语篇中选择隐喻时的
意识形态动机。参照 Fairclough(1995)的 CDA 三维分析模式,Charteris-Black
(2004:35-41) 提 出 批 评 隐 喻 分 析 的 3 个 步 骤: ① 隐 喻 识 别; ② 隐 喻 描 述;
③隐喻阐释。此后,国内外不少学者运用批评隐喻分析法研究了隐喻的评价功
能、建构作用和意识形态意义。Koller(2005)从认知和社会两个层面考察了隐
喻的意识形态作用。Goatly(2007)对自创语料库中概念隐喻的批评性分析也
表明,隐喻可以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Hart(2017)以批评认知语言
学为基础,探讨了战争隐喻在英国媒体对罢工事件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功能。周

69
语言学研究

玉芳(2015)运用巴赫金符号学理论,结合批评—认知话语分析方法,分析了文
学作品中的性别隐喻,揭示了看似规约性的隐喻背后隐藏的性别歧视意识形态。
单理扬(2017)综合批评隐喻分析法和认同理论,探讨了美媒“一带一路”报
道中采用了哪些隐喻来塑造“一带一路”,并分析了隐喻间语义联动的认知机
制。李曙光、杨玲(2019)在认知隐喻理论指导下,对美国排华运动期间排华
话语中的隐喻及其政策后果进行了分析。批评隐喻分析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深入
研究语言、思维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汪徽、张辉,2014)。

二、语料收集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 LexisNexis 数据库上搜索了美国主流媒体从 2016 年 9 月 26 日到


2017 年 3 月 31 日期间在标题中含有“TPP”的报道。共收集相关报道 82 篇,
计 58 425 个单词。
在 Charteris-Black(2004)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框架的指导下,笔者首先
进行了隐喻识别。到目前为止,保证隐喻识别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一难题并未
被电脑识别软件所攻克,因此,本研究采用了语料库软件识别和人工识别相结
合的方法。首先,在仔细阅读和整理语料的基础上,笔者通过人工识别出其中
可能存在的源域,从而设定检索词,然后运用语料库分析软件 AntConc 3.4.4w
检索出与该源域语义相关的所有表达式。由于目前还没有开发出全面可靠的计
算机自动隐喻识别系统,在语料库方法的隐喻研究中,人工隐喻识别仍然是必
要的操作程序(周运会、吴世雄,2015)。因为软件检索结果中不可避免地存
在一些不相关的结果,如有些与源域相关的关键词在语料中并不具有隐喻意义,
因此,本研究对软件检索结果进行了人工筛选和过滤。人工识别的方法采用的
是 Steen et al.(2010)的 MIPVU 隐喻识别程序。
在 识 别 语 料 中 的 隐 喻 后, 笔 者 对 这 些 隐 喻 进 行 了 统 计、 整 理 和 分 类。
Charteris-Black(2004:89) 所 提 出 的“ 源 域 共 鸣 值 ”(resonance of source
domain)概念被用于统计各类概念隐喻在语料中的分布情况,该数值可以衡量
在特定语料库中源域的出现频次,其计算公式为:Resonance=Σtype×Σtoken。
其中,Resonance 是共鸣值,Σtype 表示某一源域类型下隐喻关键词类型之和,
Σtoken 表示各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之和。数据统计之后,笔者将这些隐喻置于
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进行阐释和分析,并在宏观层面探讨它们对社会认
知的建构作用。

7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290 期)

三、美媒“美国退出 TPP”报道中的典型隐喻分析

整理语料中的隐喻之后,我们发现,美媒“美国退出 TPP”报道中出现频
次较高的隐喻有以下几种类型:① 以“TPP”为目标域的隐喻;② 以“美国退
出 TPP”为目标域的隐喻;③ 以世界政治为目标域的隐喻;④ 以世界经济为目
标域的隐喻;⑤ 以国家为目标域的隐喻;⑥ 以世界为目标域的隐喻。
本文着重分析美媒以“TPP”和“美国退出 TPP”为目标域的隐喻的类型、
具体表现形式及其社会建构作用。对于上述标号③—⑥的其他 4 种隐喻,笔者
已另文论述,发表于《外语教学》2019 年第 3 期(详见汪徽、辛斌,2019)。
1. 以“TPP”为目标域的隐喻
以“TPP”为目标域的隐喻在语料中出现频次最高,源域多种多样,主要
包括:① TPP 是战场;② TPP 是人;③ TPP 是建筑;④ TPP 是物品。各源域
的隐喻关键词总数、关键词频次总数和源域共鸣值见表 1。

表 1 以“TPP”为目标域的隐喻的源域类型、关键词总数、出现频次及源域共鸣值统计表

源域 关键词总数 关键词出现频次总数 源域共鸣值

战场 25 287 7175

人 13 99 1287

建筑 11 69 759

物品 8 69 552

总计 57 524 9773

(1)TPP 是战场
根据源域共鸣值的高低,本研究发现,在以“TPP”为目标域的隐喻中,
源域为“战场”的出现频次最高。如表 2 所示,“TPP 是战场”这一隐喻的关键
词主要包括 withdraw、withdrawal、ally、strategy、counter 等。

表 2 隐喻“TPP 是战场”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withdraw 69 combat 3

withdrawal 41 threaten 3

71
语言学研究

续表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ally 32 withdrawn 2

strategic 31 against 2

withdrawing 18 struggle 2

strategy 17 win 2

alliance 16 winner 2

counter 12 counterbalance 2

fight 10 enemy 1

retreat 7 victory 1

war 5 shoot at 1

defeat 4 frontline 1

threat 3

源域共鸣值:25×287=7175

战争隐喻是在各种不同文化、不同语言背景下都普遍存在的一种隐喻。
Lakoff & Johnson(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中列举的第一个隐喻就是 ARGUMENT IS WAR。战争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各个阶
段,并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据统计,近 5000 年里人类共发生战
争 14 500 次(余建华、季蕙群,2002:1)。在“美国退出 TPP”报道中,美媒
也大量使用了“世界政治是战争”这一隐喻,从而派生出“TPP 是战场”这一
隐喻(汪徽、辛斌,2019),把 TPP 建构为美国在国际政治战争中用来打击中
国、对抗中国不断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的一大战场,如例(1 — 3)。
例(1)
A key goal was to lead in shaping trade rules for this century, and also to counter
the growing influence of China, which is not part of the pact.
(The Associated Press,2017 年 1 月 24 日)
例(2)
It also served strategic and security goals of strengthening alliances against
China’s regional ambitions and North Korea’s burgeoning nuclear program.
(CNN Wire,2016 年 11 月 14 日)

7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290 期)

例(3)
The TPP was designed to counter the influence of China by agreeing to the high
trade and investment standards of the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
(The Main Wire,2017 年 1 月 24 日)
TPP 被美媒看作美国在国际政治战争中的重要战场,“美国退出 TPP”则被
美媒解读为“撤军,撤退”,如例(4 — 6)。
例(4)
There is no way to ease the concerns of those leaders about America’s retreat
from the 12-nation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rade pact, a casualty of anti-
globalization fervor, American politics and, in particular, the objections of President-
elect Donald Trump, who has called it a “disaster”.
(The New York Times,2016 年 11 月 21 日)
例(5)
Trump’s decision to withdraw from TPP opened the door for China to potentially
lead the world on global trade.
(CNN Wire,2017 年 3 月 14 日)
例(6)
Sen. John McCain (R-Ariz.) echoed those concerns Monday, calling Trump’s
withdrawal from the TPP a “serious mistake” that will give China greater authority to
dictate the 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Washington Post,2017 年 1 月 24 日)
“TPP 是战场”这一隐喻的关键词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就是“withdraw”一
词及其派生词,共出现 130 次。战争是政治家为达到既定军事目的、政治目的
和经济目的而采取的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一般情况下,发起战争的一方不
达到预定目的是不会终止战争的。撤军指的是战争的一方撤消军事行动,部队
撤离军事区。撤军往往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战略背景下采取的不得已的行
为,意味着撤军一方做出退让或希望(暂时或永久地)终止战争。撤军是战争
中的重要决定,战争中的任何一方一般都不会轻易撤军,因为撤军往往会给敌
人以机会。通过使用“退出 TPP 是撤军”这一隐喻,并和“no way to ease the
concerns of those leaders”“opened the door for China to potentially lead the world
on global trade”“give China greater authority to dictate the 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等短语搭配,美媒建构的话语意义是:美国退出 TPP 是让中国有机会
制定全球贸易规则,在全球贸易中占主导地位,令美国担忧。由此,美媒得出

73
语言学研究

“美国退出 TPP 是极其错误的战略决定”的结论。


(2)TPP 是人
在以 TPP 为目标域的隐喻中,源域为“人”的出现频次位居第二。表 3
列出了这一隐喻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关键词主要包括 dead、kill、demise、
death、bury 等,这些词大多与死亡、谋杀等带有负面语义的词汇相关。

表 3 隐喻“TPP 是人”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dead 24 fate 3

kill 19 save 3

demise 14 live 2

salvage 9 revive 2

death 9 RIP 2

bury 8 coffin 1

so long 3

源域共鸣值:13×99=1287

“TPP 是人”这一隐喻出现在众多新闻标题中,如早在 2016 年 11 月 22 日,


States News Service 就发表了一篇题为“IF TRUMP KILLS TPP, CHINA GAINS,
EXPERTS SAY”的报道。无独有偶,2016 年 11 月 23 日,CNN Wire 发表了题
为“TPP’s death hurts America and helps China + Russia”的报道。两篇报道的标
题中不约而同地运用了“TPP 是人”这一隐喻,把源喻“人”的某些属性投射
到“TPP”上:人是有生命的,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但是人的生命可能受
到威胁甚至终止;美国退出 TPP 将会造成“TPP 之死”,而谋杀 TPP 的“元
凶”是特朗普。在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退出 TPP 后,“TPP 是人”和“美国退
出 TPP 是谋杀 TPP”等隐喻充斥于各大媒体,如例(7 — 10)。
例(7)
Killing TPP is bad news for Americans, but great for China
(CNN Wire,2017 年 1 月 23 日)
例(8)
Trump’s decision to kill TPP leaves door open for China
(CNN Wire,2017 年 1 月 24 日)

7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290 期)

例(9)
Demise of TPP shifts U.S. role in world economy
(The Washington Post,2017 年 1 月 24 日)
例(10)
RIP, TPP. Now let’s redo NAFTA
(USA TODAY,2017 年 1 月 24 日)
以上几例均为美国主流媒体从 2017 年 1 月 23 日到 24 日的报道中的标题。
CNN Wire 在这两天的报道标题——例(7)和例(8)中都使用了“kill TPP”
这一短语。The Washington Post 和 USA TODAY 没有用“kill”这一动词,但是
前者在例(9)中使用了“demise”
(死亡)这一名词,后者在例(10)用了短
语“Rest in Peace”(安息吧)的缩写“RIP”。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传递的
信息相同。这些隐喻出现在新闻标题中,除了制造出耸人听闻、吸引眼球的效
果以外,还体现和渗透了美媒的观念和态度,建构出“美国退出 TPP 即意味着
TPP 名存实亡”这样的话语现实。再看例(11 — 13):
例(11)
Don’t bury the TPP yet
(Los Angeles Times,2017 年 1 月 24 日)
例(12)
SO LONG, TPP
(Pittsburgh Post-Gazette,2017 年 1 月 25 日)
例(13)
While both Donald Trump and Hillary Clinton eventually came out against the
agreement, the former made opposition to almost any U.S. trade deal a centerpiece of
his campaign, turning his surprise victory last month into the TPP’s death knell.
(New York Observer,2016 年 12 月 9 日)
例(11 — 13)也使用了“TPP 是人”这一隐喻。“Don’t bury the TPP yet”
(不要埋葬 TPP)、“SO LONG,TPP”(再见,TPP)和“the TPP’s death knell”
(TPP 的丧钟)均体现出美媒对“TPP 之死”的深深惋惜之情。
源域“人”也具有以下特点:人在垂死时也可能被拯救而获得重生。这一
特点也被媒体映射于目标域“TPP”,如例(14 — 16)。
例(14)
CAN THE TPP BE SALVAGED WITHOUT THE U.S.?
(States News Service,2017 年 1 月 26 日)

75
语言学研究

例(15)
On its face, all this constitutes a powerful case for reviving TPP.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2017 年 2 月 15 日)
例(16)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decision to pull out of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s promised, is prompting other member countries to seek ways to
salvage the trade pact.
(The Associated Press,2017 年 1 月 24 日)
例(14 — 16)反映出部分美国媒体在叹息 TPP 灭亡的同时,仍抱有对特朗
普收回成命、让 TPP 重新复活的幻想。
读者都是人,人都要经历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其中分离与死亡是最令人
悲伤的。美媒大量运用“TPP 是人”这一隐喻,使 TPP 这一复杂的政治经济概
念变得直观,旨在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接受他们反对美国退出 TPP 的立场和
观点。
(3)TPP 是建筑
表 4 列出了“TPP 是建筑”这一隐喻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关键词主要包
括 pull out of、exit、collapse、build 等。

表 4 隐喻“TPP 是建筑”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pull out of 32 pillar 2

exit 12 demolish 2

collapse 8 fall apart 2

build 3 foundering 1

cornerstone 3 shatter 1

foundation 3

源域共鸣值:11×69=759

很多媒体把 TPP 看作是建筑,是美国组建范围更广的贸易集团的基础,把


奥巴马政府看作是这一建筑的搭建者,如例(17)和例(18)所示。
例(17)
China wasn’t part of TPP, but the pact was meant to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for a

76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290 期)

wider pan-Pacific trading bloc.


(States News Service,2017 年 1 月 26 日)
例(18)
Some analysts in Australia agree, arguing that the TPP is built around a deal
betwee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if the U.S. pulls out, the trade pact would
collapse.
(States News Service,2016 年 11 月 23 日)
源域“建筑”具有以下特性:搭建的过程耗时费力,人们不会轻易决定搭
建建筑;人们在搭建建筑前会精心设计,搭建时也会努力使建筑物更加结实、
美观;建筑物搭建完成后,建造者会有很强的成就感;建筑物可以为人们遮风
挡雨,保护人的安全;建筑遭到破坏乃至坍塌会带来很多毁灭性的后果,如威
胁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美国媒体认为,美国退出 TPP 则是离开了 TPP 这一建
筑物的庇护,如例(19);或是相当于摧毁 TPP 这一建筑的支柱,如例(20);
甚至直接导致整个建筑的坍塌和分崩瓦解,如例(21),损坏美国与他国的贸
易关系,动摇美国在全球经济中规则制定者的地位,影响美国国家安全和威胁
美式和平。
例(19)
President Donald Trump has begun carrying out his campaign pledges to undo
America’s trade ties — starting Monday with executive action to pull the United
States out of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NN Wire,2017 年 1 月 23 日)
例(20)
The move shatters a key pillar of President Obama’s drive to strengthen U.S.
influence in Asia and throws the Western world’s trade agenda into disarray.
(CNN Wire,2016 年 11 月 22 日)
例(21)
The collapse of the TPP would help China, which was not included in the TPP,
set global standards in its own way.
(The Main Wire,2017 年 1 月 24 日)
(4)TPP 是物品
也有很多美国媒体把 TPP 看作是物品。TPP 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本
来是抽象的、无形的,因为被比作物品,而被赋予了具象的、有形的特点:物
品可以被人珍视、爱惜,但也可以被无情地抛弃、丢弃。美国退出 TPP 被这些

77
语言学研究

媒体看作是“把 TPP 当垃圾扔掉”,这一隐喻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如表 5 所示。

表 5 隐喻“TPP 是物品”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abandon 23 junk 2
reject 23 jettison 1
scrap 10 throw 1
dump 8 rip up 1
源域共鸣值:8×69=552

例(22 — 25)分别使用了动词 abandon、dump、scrap、jettison 与 TPP 搭配,


均认为 TPP 是美国政府的重要经济战略,是美国“重返亚洲”的关键一步,意
在指责特朗普过于草率,把 TPP 这一原本重要的战略当作垃圾扔掉,这将动摇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让中国获益。
例(22)
Meanwhile, abandoning TPP will only increase China’s influence over Asian
economies while gutting U.S. credibility as a leader on trade.
(Los Angeles Times,2017 年 1 月 24 日)
例(23)
Asia economies hold trade pact talks after Trump dumps TPP.
(The Associated Press,2017 年 2 月 27 日)
例(24)
Trump signs orders to scrap TPP, initiate hiring freeze
(UPI,2017 年 1 月 23 日)
例(25)
President Trump’s decision to jettison the largest proposed free trade deal in
history leaves the door open for Beijing to push its own brand of trade in a region that
is home to many of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economies.
(CNN Wire,2017 年 1 月 24 日)
2. 以“美国退出 TPP”为目标域的隐喻
以“美国退出 TPP”为目标域的隐喻是本研究中探讨的最重要的隐喻之一,
源域主要有 9 个,其中 4 个隐喻分别是“TPP 是战场”
“TPP 是人”“TPP 是建
“TPP 是物品”这四大隐喻的派生,即“退出 TPP 是撤军”“退出 TPP 是谋
筑”

7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290 期)

杀”“退出 TPP 是摧毁建筑”和“退出 TPP 是扔垃圾”。这 4 个隐喻上文已举


例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另外 5 个隐喻分别是:①退出 TPP 是贸易;②退出
TPP 是让位;③退出 TPP 是自我伤害;④退出 TPP 是馈赠;⑤退出 TPP 是冒险。
这些源域的类型、关键词总数、关键词出现频次总数和源域共鸣值见表 6。

表 6 以“美国退出 TPP”为目标域的隐喻的源域类型、关键词总数、出现频次及源域共鸣
值统计表

源域 关键词总数 关键词出现频次总数 源域共鸣值

贸易 6 38 228

让位 7 32 224

自我伤害 5 30 150

馈赠 5 24 120

冒险 4 19 76

总计 27 143 798

(1)退出 TPP 是贸易


在以“美国退出 TPP”为目标域的隐喻中,“退出 TPP 是贸易”这则隐喻
出现频次最高,这一隐喻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见表 7。

表 7 隐喻“退出 TPP 是贸易”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benefit 14 loss 4

gain 9 beneficiary 1

cost 9 windfall 1

源域共鸣值:6×38=228

贸易是一种商业行为,一般是指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货品或服务交
易。做贸易的目的是使贸易各方获利,做贸易时,各方通常希望自己一方的利
益实现最大化。但是,有时由于种种原因,贸易中的某一方可能会遭受损失。
如例(26)认为,在“退出 TPP”这场“贸易”中,美国获利甚微;例(27)、
例(28)则直接指出,这一“贸易”对美国来说是不合算的,美国受损严重,
而中国“将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79
语言学研究

例(26)
“I don’t see any benefit in trying to crawl back into our shell as a country,”
Senate Majority Whip John Cornyn, R-Texas, told CNN.
(CNN Wire,2017 年 1 月 23 日)
例(27)
“It demonstrates the costs to the United States, not only in the economic terms,
but broader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terms, of withdrawing from TPP,”says Joshua
Meltzer, a senior fellow at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CNN Wire,2017 年 3 月 14 日)
例(28)
Many supporters of the agreement have warned against junking the TPP, saying
it could harm U.S. relations with key allies in the region, like Japan, and result in
substantial economic benefit for China — which could step in and pick up the slack
left by the deal’s death.
(UPI,2017 年 1 月 23 日)
(2)退出 TPP 是让位
也有一些媒体把美国退出 TPP 识解为“让位”或“割让”,这一隐喻的
关键词和出现频次如表 8 所示,例(29)和例(30)都用了“cede”一词。根
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 8 版,2014),“cede”的释义是“to give sb.
control of sth. or give them power, a right, etc., especially unwillingly”,这一隐喻
的使用反映出美媒认为美国退出 TPP 是把原本属于美国的经济主导权和世界影
响力“拱手割让”于中国。

表 8 隐喻“退出 TPP 是让位”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vacuum 8 gap 2

cede 8 abdicate 1

back 6 abdication 1

void 6

源域共鸣值:7×32=224

8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290 期)

例(29)
“By cancelling TPP, we are simply ceding economic dominance to China in
Asia,”Cohen says.“They are the economic powerhouse.”
(States News Service,2017 年 1 月 26 日)
例(30)
New Zealand Prime Minister Bill English said he agrees with his predecessor
John Key’s view that the U.S. risks ceding some influence to China in the Pacific
without the TPP.
(The Associated Press,2017 年 1 月 24 日)
例(31 — 33)分别通过 void、vacuum 和 gap 等词,把美国退出 TPP 建构
为“因美国退让而产生真空、空白或缝隙”,认为即将填补这一空缺的将是其
他国家,其中排在首位的便是中国。
例(31)
The fall of the TPP also creates a power vacuum that China is happy to fill.
(States News Service,2017 年 1 月 26 日)
例(32)
While I do believe the deal’s economic benefits alone make it worthwhile, there’s
an even more compelling reason to support the TPP: Its loss all but ensures that trade
agreements initiated by China will fill the vacuum.
(New York Observer,2016 年 12 月 9 日)
例(33)
As America under a new leader backpedals on doing business with other nations,
China and Russia appear poised to fill the gap.
(CNN Wire,2016 年 11 月 23 日)
(3)退出 TPP 是自我伤害
“退出 TPP 是自我伤害”是传统隐喻“国家是人”的引申,可以引导读者
调用自身感受来识解退出 TPP 对美国的影响。隐喻“退出 TPP 是自我伤害”的
关键词和出现频次见表 9。

表 9 隐喻“退出 TPP 是自我伤害”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hurt 10 harm 2

81
语言学研究

续表  

blow 8 wound 1

damage 9

源域共鸣值:5×30=150

例(34 — 37)采用了“退出 TPP 是自我伤害”这一隐喻,如例(34)和例


(35)认为退出 TPP 对美国有害,伤害了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例(36)把
退出 TPP 描述为“美国自残的伤口”,例(37)则把退出 TPP 看作对美国的沉
重打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有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本能,并且在一般情
况下不会用任何方式来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但是人有时可能会有意无意地伤
害自己,如在患有心理疾病时或在未意识到某一行为对自己产生的后果的情况
下;自我伤害往往被认为是错误的、愚蠢的、值得同情的。“退出 TPP”被美媒
定性为“自我伤害”,也自然地就被定义为错误的行为。
例(34)
TPP’s death hurts America and helps China + Russia
(CNN Wire,2016 年 11 月 23 日)
例(35)
Kerry said failure to pass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would not only hurt
American business but embolden rivals and enemies like China and North Korea as
well as cast doubt among U.S. allies in the region over American resolve.
(The Associated Press,2016 年 9 月 28 日)
例(36)
Rejecting TPP“would be a gigantic self-inflicted wound on our nation,”he said
in October at 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CNN Wire,2016 年 11 月 14 日)
例(37)
Washington’s abandonment of the pact is widely seen in the region as a blow
to American prestige and an opening for China to negotiate trade rules, win friends
among Asian nations and assert regional leadership.
(The New York Times,2016 年 11 月 21 日)
(4)退出 TPP 是馈赠
馈赠礼物是人类社交活动中的重要方式之一,礼物是在社会交往中一人赠

8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290 期)

与他人的物品,目的是表达祝福、敬意或友善之意。礼物往往是精心挑选的、
接受礼物者所喜爱的东西,接受礼物者通常被认为是获利的一方。“礼物”这一
源域的上述特点被映射到目标域“美国退出 TPP”上,反映出美媒认为美国退
出 TPP 对中国有利这一观点。隐喻“退出 TPP 是馈赠”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见
表 10。

表 10 隐喻“退出 TPP 是馈赠”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chance 7 hand 5

opportunity 6 gift 1

give 5

源域共鸣值:5×24=120

在例(38)中,美国退出 TPP 被比作是特朗普送给中国的一份最大的礼物。


例(39)是“退出 TPP 是礼物”和“TPP 是汽车”这两则隐喻的结合,把美国
退出 TPP 看作是美国把 TPP 的“车钥匙”送给了中国,同时免费附赠一箱汽油。
例(38)
That would be the biggest gift any US president could give China, one with
broad and deep consequences, economic and strategic.
(UPI,2017 年 1 月 23 日)
例(39)
On Monday, Donald Trump handed Xi the car keys and threw in a free tank of
gas, abandoning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in one of his first official acts as
president.
(CNN Wire,2017 年 1 月 24 日)
除了有形的礼物以外,更多的媒体报道认为美国退出 TPP 是馈赠了“机会”
这一无形的礼物给中国,如例(40)和例(41)。这使中国拥有可以主导亚太
地区、与美国竞争全球经济领导者地位的机会。
例(40)
China appears pleased at the opportunity it’s been given.
(CNN Wire,2017 年 1 月 24 日)

83
语言学研究

例(41)
If Donald Trump walks away from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hina will be
handed a chance to dominate the region more than ever before.
(The New York Times,2016 年 11 月 21 日)
(5)退出 TPP 是冒险
冒险是指不顾危险或者冒着失败或输掉的风险进行某种活动,冒险的刺激
性、风险性等主要特征主要来源于其结果的不确定性。隐喻“退出 TPP 是冒险”
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见表 11。

表 11 隐喻“退出 TPP 是冒险”的关键词和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隐喻关键词 出现频次

risk 15 bet 1

dangerous 2 gamble 1

源域共鸣值:4×19=76

例(42 — 44) 运 用“ 退 出 TPP 是 冒 险 ” 这 一 隐 喻 强 调 了 美 国 退 出 TPP


给美国带来的诸多风险,如“降低世界影响力”“放弃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
位”“削弱美国经济影响力”等。
例(42)
New Zealand Prime Minister Bill English said he agrees with his predecessor
John Key’s view that the U.S. risks ceding some influence to China in the Pacific
without the TPP.
(The Associated Press,2017 年 1 月 24 日)
例(43)
Former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Michael Froman said earlier this month
Trump risks “abdicating” trade leadership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it would
create an opportunity for China to step in with its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deal that includes Australia, China, India, Japan, New Zealand and South
Korea.
(UPI,2017 年 1 月 23 日)
例(44)
But without the deal, Lee and others have warned that US economic influence in
the region is at risk of eroding and — without a counterbalance — China’s power will

8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290 期)

only increase.
(CNN Wire,2016 年 11 月 14 日)
赌博是一种代表性的冒险活动。例(45)把退出 TPP 看作是特朗普的赌博行
为。因为赌博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所以赌博带有极大的随机性、偶然性和刺激
性。虽然赌博的目的是获取更大利益,但是由于赌博结果的不确定性,赌徒们往
往会输得很惨。通过“退出 TPP 是赌博”这一隐喻,CNN Wire 凸显了退出 TPP
这一行为的后果不可预知的特点,意在指责特朗普以美国的前途为赌注。
例(45)
Trump’s bet is that, through his negotiating prowess, force of will and willingness
to walk away from the table, he can convince other countries to accept terms that
previous presidents — from George H. W. Bush and Bill Clinton on NAFTA to Barack
Obama on the TPP — have not been able to achieve.
(CNN Wire,2017 年 1 月 23 日)

四、美媒使用的隐喻的意识形态意义及其对社会认知的建构作用

美国退出 TPP 并不一定意味着 TPP 会彻底死亡或终止,因为其他 11 个成


员国正在希望通过努力继续维持 TPP,尽管没有美国参加的“TPP-1”的影响
会小很多。此外,由于美国内部对于 TPP 一直意见不一致,再加上 TPP 其他成
员国希望美国回心转意,不排除美国在未来会重新介入或重新谈判 TPP 的可能
性。美国建立 TPP 旨在抑制中国经济影响力,围堵中国,但是美国退出 TPP,
中国也未必是最大赢家。奉行“美国第一”的特朗普,不会把全球贸易主导权
拱手让人(李晓喻,2017)。特朗普选择“退出”TPP,并不是放弃利益,而
是想通过不同的政治、经济战略来追求更大的利益。美国退出 TPP 并不意味着
美国放弃其对全球事务和规则制定的领导权,也不意味着美国愿意看到中国主
导亚太区域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毕吉耀、张哲人,2017)。因此,美国退出
TPP,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表面上来看,美国退出 TPP 将改变中国在
经济上被“围堵”的现状,增加加入其他贸易合作谈判(如 RECP)的可能性,
给中国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但从本质
上来看,美国退出 TPP 背后可能隐藏了更大的政治经济目的。
在以“TPP”和“美国退出 TPP”为目标域的隐喻中,美国主流媒体运用
具体的、普通读者所熟悉的概念来描述复杂的、抽象的“美国退出 TPP”这一
事件。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源域,但它们都隐含了这些媒体非常类似的意识形态

85
语言学研究

观点,即①美国退出 TPP 将直接导致 TPP 的死亡和终结;②美国退出 TPP 有


利于中国主导亚太地区经济,占领全球经济领导者地位,有损美国利益;③美
国退出 TPP 是错误的决策。通过有选择性地使用这些隐喻,美媒把源域的属性
映射到目标域中,使自己的观点合法化,并很自然地说服读者接受。
在国际关系领域,所有的叙述活动都是政治活动。叙述为人们提供理解和
认识上的框架和视角,建构一系列的故事情节,由此引导和影响人们对外部 /
内在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刘永涛,2011)。隐喻是表征与评价行为和事件的一
种方式,隐喻所形成的概念化会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变成简单的有形的事件模型
(Hart,2014:161)。读者在阅读这些报道的过程中,会在媒体特意选择的隐
喻的指引和劝说下,建构出关于“美国退出 TPP”的语境模型。van Dijk(2002)
在以反移民话语为例、探讨政治话语和政治认知之间的关系时曾指出,当读者
不断地接收媒体的类似话语而没有相反的或其他可供选择的信息时,关于穆斯
林、少数民族、英国人以及移民的个人语境模型便会被推广为社会共享的抽象
表征,形成种族偏见和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同样,美媒反复使用上述隐喻来传
递相同的观点,会使读者建构的关于“美国退出 TPP”的语境模型得以不断地
加强和固化,从而促成社会心理模型的产生,使它们想表达的意识形态意义被
社会广泛接受和传播。

读者个人语境 影响各国政府的
模型建立 •美国媒体通过反复 决策
• 美国退出TPP,对 使用类似隐喻加强
• 通过隐喻凸显和炒 •建构国际关系现实
中国造成多种可能 和固化已形成的个
作事件对中国的有 •框定对外政策议程
影响 人语境模型
利影响,过滤和隐 •建构负面的中国形象
藏其对中国的不利
美国媒体的 影响 社会心理
隐喻选择 模型建构

图 1 美媒“美国退出 TPP”报道对社会认知的建构作用示意图

美媒作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因素,其作用现已得到确认。新闻媒体反映
中美关系中的问题,通过舆论作用于美国的立法、行政等部门,进而影响美政
府的对华政策(乔木,2001)。如图 1 所示,美国退出 TPP 对中国的影响是
多方面的,而美媒运用隐喻,大肆炒作美国退出 TPP 对中国的有利影响,屏
蔽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并宣扬中国威胁论,建构和渲染出了“美国的竞争对
手”“美国的敌人”“乘虚而入的获利者”等负面的中国形象。隐喻通过映射

86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290 期)

选择性地建构国际关系现实,构成对外政策的认知基础,通过隐喻的框架作
用框定对外政策的议程,通过隐喻推理建构对外政策的选项(傅强、袁正清,
2017)。美媒对与美国退出 TPP 相关的世界政治、经济问题的表征势必会影响
和误导普通民众的观点,进而影响各国政府机构对事件的判断和决策。

结语

话语不是透明的传播媒介,新闻媒体总是从特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出发来报
道新闻事件,并促进和巩固意识形态的再生产(Fowler,1991)。隐喻是对政治
问题进行概念化和对世界观进行建构的一种重要手段(Charteris-Black,2004:
47-48)。以隐喻为切入点来解读美国媒体的中美关系话语,可以丰富中美关系
研究的方法论,拓展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的视野和空间。通过分析美国主
流媒体在“美国退出 TPP”报道中以“TPP”和“美国退出 TPP”为目标域的
隐喻,本文发现,美国主流媒体运用隐喻使意识形态意义和观点自然化和合法
化,从而实现了影响大众观点、建构社会心理模型和建构政治现实的话语目的。
鉴于美国主流媒体“美国退出 TPP”报道中的隐喻负载丰富的意识形态意义并
具有极强的劝说功能和社会建构作用,中国读者应增强批评性阅读意识,理性
和全面地看待“美国退出 TPP”这一事件的影响;中国媒体应该有效地运用媒
体资源,主导议程设置,巧妙地运用话语策略,在国际社会上建立自己的话语
体系,发出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Charteris-Black J. 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2004.
[2]Charteris-Black J. Politicians and Rhetoric :The Persuasive Power of Metaphor
[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2005.
[3]Fairclough 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M].
London :Longman,1995.
[4]Fowler R.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M]. London :
Routledge,1991.
[5]Goatly A. Washing the Brain :Metaphor and Hidden Ideology[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7.
[6]Hart C. Discourse, Grammar and Ideology :Functional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s

87
语言学研究

[M]. London :Bloomsbury,2014.


[7]Hart C. Metaphor and intertextuality in media framings of the(1984-1985)British
Miners’ Strike :A multimodal analysis[J]. 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 2017,
11(1):3-30.
[8]Koller V.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social cognition :Evidence from business media
discourse[J]. Discourse & Society, 2005,16(2):199-224.
[9]Lakoff G. Don’t Think of an Elephant :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M].
White River Junction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2004.
[10]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1]Steen G L,Dorst A G,Herrmann J B,et al. A Method for Linguistic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From MIP to MIPVU[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10.
[12]van Dijk T A.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political cognition[C]//Chilton P & Schäffner
C. Politics as Text and Talk :Analytic Approaches to Political Discourse. Amsterdam :
Benjamins,2002 :203-237.
[13]毕吉耀,张哲人 . 正本清源——对美国退出 TPP 保持冷静客观[J]. 中国经贸
导刊,2017(4):43-45.
[14]傅强,袁正清 . 隐喻与对外政策——中美关系的隐喻之战[J]. 外交评论,2017,
34(2):85-112.
[15]霍恩比(Hornby A S.).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 8 版)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
[16]李曙光,杨玲 . 美国排华隐喻话语的认知批评分析[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9(1):15-23.
[17]李晓喻 . 退出 TPP 是特朗普送给中国的“春节礼物”?[J]. 中国外资,2017
(3):24.
[18]刘永涛 . 语言与国际关系 :拓展政治分析的新视角[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
(7):44-56.
[19]乔木 . 对美国新闻媒体影响中美关系的实证分析[J]. 国际论坛,2001,3(6):
66-71.
[20]单理扬 . 媒体话语的隐喻叙事研究——以美国主流报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隐
喻塑造为例[J]. 山东外语教学,2017,38(4):17-26.
[21]汪徽,辛斌 . 美国媒体对中国形象的隐喻建构研究——以“美国退出 TPP”相关
报道为例[J]. 外语教学,2019,40(3):32-38.
[22]汪徽,张辉 . 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兼评 van Dijk 的《话语与语境》
和《社会与话语》[J]. 外语研究,2014(3):13-19.

8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290 期)

[23]余建华,季蕙群 . 影响历史的 100 战争[M]. 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24]周玉芳 . 巴赫金符号学理论对性别隐喻的批评认知分析[J]. 俄罗斯文艺,2015
(2):131-137.
[25]周运会,吴世雄 . 国外语料库隐喻研究综述[J]. 外语学刊,2015(1):72-78.

收稿日期:2021-03-08
作者信息:汪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国别与区域文化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10044,
研究方向:批评话语分析、二语习得。电子邮箱:wanghui@nuist.edu.cn
辛斌,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研究方向:批评语言学、
语用学、篇章语义学。电子邮箱:13770501252@163.com
程儒雅,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10094,研究方向:区域国别研究。电子邮箱:
chengruya@njust.edu.cn

Research on the Social Constructive Role of Metaphors in News Coverage


of “US Withdrawal from TPP” by Mainstream US Media
Wang Hui1 / Xin Bin2 / Cheng Ruya3
(1.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2.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3.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 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constructiv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the
“linguistic turn” began to appear at the forefron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udies in the late 1980s. As a powerful discourse strategy, the
constructive role of metaphors in political news discourse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attention in academic circles. By drawing on Charteris-Black’s (2004) theory of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taphors with “TPP” and “US
Withdrawal from TPP” as target domains in the reports on “US Withdrawal from
TPP” by mainstream media in the US, thus revealing the ideological meaning and
biases hidden in these reports and analyzing their constructive impacts on social
cognitio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lthough the impact of US withdrawal from TPP
on China is multifaceted, the US media use metaphors to emphasize the favorable
impact of this event on China while concealing its adverse impact on China, and
to promote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Through the use of metaphors, the US media
attempt to persuade readers to construct a certain mental model about this event. By
repeatedly using these metaphors to convey the same point of view, the US media

89
语言学研究

intend to strengthen the mental model constructed by the reader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levant social context model, an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nfluencing the public’s views and constructing reality. In light of this, domestic media
should use media resources effectively in order to impact the agenda setting and to
establish its own discourse system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Keywords: political news discourse;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constructivism;
mainstream US media; US withdrawal from TPP
(责任编辑:刘继安)

(上接第 67 页)

addition, different African countries have individual focus of attention; for example,
Egyp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bilate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xchanges, Ethiopia to
labor and employment issues, and Zambia to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
study also revealed that African media generally expresse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China-Africa relations and affirmed China’s positive role in Africa’s economic a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but there were still concerns despite the overall positive
attitudes. By analyzing negative discourses, the study identified the specific concerns
of African countries and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media on African media. The
suggestion is that, in order to promote healthy China-Africa rel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argeted measures in African countr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tuations
and concerns of each country, and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China-Africa media
cooperation to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discourse.
Keywords: African media; reports on China-Africa relations; differentiated
interests and needs;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public support
(责任编辑:栗 娜)

9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