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仁〉 注釋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課文

〈論仁〉-《論語》

[1] 「 不 仁 者 , 不 可 以 久 處 約 1, 不 可 以 長 處 樂 。
子 曰:

仁 者 安 仁 2, 知 者 利 仁 3。 」(《 論 語 ‧ 里 仁 》 第 四 )

[2] 「 富 與 貴 , 是 人 之 所 欲 也 ; 不 以 其 道 4得 之 ,
子 曰:

不 處 5也 。 貧 與 賤 , 是 人 之 所 惡 也 ; 不 以 其 道 得 之 , 不

去 也 6。 君 子 去 仁 , 惡 乎 成 名 7? 君 子 無 終 食 之 閒 違 仁 8,

造 次 9必 於 是 , 顛 沛 10必 於 是 。 」(《 論 語 ‧ 里 仁 》 第 四 )

[3] 顏 淵 11問 仁 。 子 曰 :「 克 己 復 禮 12為 仁 。 一 日 克 己

1 約︰節儉,引申為窮困。
2 安仁︰安於仁德,實行仁德便安心。
3 知者利仁︰知,同「智」 。利,利用。全句為聰明的人利用仁。按楊伯峻《論
語譯注》的見解:聰明的人「認識到仁德對他長遠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實行仁
德」。
4 其道︰正當/正確的方法。
5 處︰處身,這裏指接受。
6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得之,應作「去之」 。去,離棄。[粵︰許] 全句為不
是用正當的方法擺脫它(貧賤),就不會逃避它。
7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去,離棄。惡,疑問代詞,怎麼。[粵︰烏]
8 無終食之閒違仁︰終食,吃完一頓飯的時間,意指短暫。閒,同「間」 ,時間。
違,離開。
9 造次︰匆忙的時候。[粵︰糙]
10 顛沛︰顛沛流離的時候。
11 顏淵,顏回,字子淵,又稱顏子、顏淵。春秋魯國人。孔子七十二門徒之首。
12 克己復禮︰克,抑制。復,合於。

頁 40
復 禮 , 天 下 歸 13仁 焉 。 為 仁 由 己 , 而 14由 人 乎 哉 ? 」 顏

淵 曰 :「 請 問 其 目 15。 」 子 曰 :「 非 禮 勿 視 , 非 禮 勿 聽 ,

非 禮 勿 言 , 非 禮 勿 動 。 」 顏 淵 曰 :「 回 雖 不 敏 , 請 事 斯

語 矣 16。 」(《 論 語 ‧ 顏 淵 》 第 十 二 )

[4] 子 曰 :「 志 士 仁 人 17, 無 求 生 以 害 仁 , 有 殺 身 以 成

仁 18。 」(《 論 語 ‧ 衛 靈 公 》 第 十 五 )

[教師版語譯]
[1] 孔子說:
「不仁的人,不可以長期處身窮困的環境,不可以長期過安樂的生
活。有仁德的人安於仁德,有智慧的人實行仁德。」

[2] 孔子說:「富有和顯貴,這是人人盼望的;如果不是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
便不接受。貧困和微賤,這是人人厭惡的;如果不是用正當的方法擺脫它,便不
逃避。君子拋棄了仁德,怎麼成就君子的聲名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離棄仁
德,就算在倉卒、匆忙的時候也必定堅持仁德,在窮困、受挫折的時候也必定堅
持仁德。」

[3] 顏淵問怎樣實行仁。孔子道:「約束自我,使言語行動都合於禮,就是仁。
一旦這樣做到了,天下間的人都會讚許他是仁人。實行仁德要靠自己,難道靠別
人嗎?」顏淵道:「請告訴我一些實行仁德的條目。」孔子道:「不合禮的事不去
看,不合禮的話不去聽,不合禮的話不去說,不合禮的事不去做。」顏淵道: 「我
雖然遲鈍,請你允許我去實行這番話。」

13 歸︰給予,這裏是讚許的意思。
14 而,豈會。
15 目︰指實行仁德的綱目/要目。
16 請事斯語矣︰事,實行/實踐。斯,這。
17 志士仁人︰有節操的人和有仁德的人。
18 殺身,捨身。

頁 41
[4] 孔子說:
「有節操的人和有仁德的人,不因為貪生而損害仁義,只有犧牲自
己的生命來成全仁義。」

頁 42
〈論君子〉-《論語》

[5] 子 曰 :「 君 子 不 重 則 不 威 1; 學 則 不 固 2。 主 忠 信 3。

無 友 不 如 己 者 4。 過 則 勿 憚 5改 。 」(《 論 語 ‧ 學 而 》 第 一 )

[6] 子 曰 :「 君 子 坦 蕩 蕩 , 小 人 長 戚 戚 6 。 」(《 論 語 ‧

述而》第七)

[7] 司 馬 牛 7問 君 子 。 子 曰 :「 君 子 不 憂 不 懼 。 」 曰 :

「 不 憂 不 懼 , 斯 謂 之 君 子 矣 乎 8? 」子 曰 :
「 內 省 不 疚 9,

夫 何 憂 何 懼 ? 」(《 論 語 ‧ 顏 淵 》 第 十 二 )

[8] 子 曰:
「 君 子 成 人 之 美,不 成 人 之 惡。小 人 反 是。」

(《 論 語 ‧ 顏 淵 》 第 十 二 )

1 君子不重則不威︰君子,有德之人。不重,不莊重。不威,沒有威儀。
2 固︰牢固。「學則不固」有兩解︰一、即使讀書,所學也不會牢固;二、學了
就不會閉塞淺陋(固解作固陋)。(建議以第一解作教學)
3 主忠信︰做人以忠誠和信實為主要原則。
4 無友不如己者︰無,同「毋」,不要。友,動詞,結交。不如,不及。此句有
二解︰一、不會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二、不會跟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5 憚︰害怕。[粵︰但]
6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坦蕩蕩,寬廣的樣子。戚戚,局促憂愁的樣子。全

句為
君子心境舒坦寬廣,小人經常憂愁恐懼。
7 司馬牛︰司馬耕,字子牛,孔子弟子。
8 矣乎︰語氣詞連用,表示疑問,相當於「了嗎」。
9 內省不疚︰省,反省。疚,病,引申為慚愧。

頁 43
[9] 子 曰 :「 君 子 恥 其 言 而 過 其 行 10。 」(《 論 語 ‧ 憲 問 》

第十四)

「 君 子 義 以 為 質 11,禮 以 行 之 12,孫 以 出 之 13,


[ 1 0 ] 子 曰:

信 以 成 之 14。 君 子 哉 ! 」(《 論 語 ‧ 衛 靈 公 》 第 十 五 )

[ 1 1 ] 子 曰 :「 君 子 病 無 能 焉 , 不 病 人 之 不 己 知 也 15。 」

(《 論 語 ‧ 衛 靈 公 》 第 十 五 )

[ 1 2 ] 子 曰 :「 君 子 求 諸 己 16, 小 人 求 諸 人 。 」(《 論 語 ‧

衛靈公》第十五)

[教師版語譯]
[5]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所學的也不穩固。(行事)以忠誠和
信貴為原則,不要結交(品德)比不上自己的人(另一說法:不要結交志向與自
己不同的人)。有了過錯,就不要害怕改正。」

10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恥,感到羞恥。而,應是「之」字。行,品行。[粵︰
杏]
11 君子義以為質︰質,本質,引申為原則。此句即「以義為質」 ,把「義」這賓
語提前。全句為君子做事以合義為原則。
12 禮以行之︰之,代詞,指事情,下二句「之」字同義。
13 孫以出之︰孫,同「遜」,謙遜。
14 信以成之︰信,誠實。成,完成。
15 君子無病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病,抱怨。[粵︰並] 不己知,即「不知

己」,否定句,賓語前置。
16 君子求諸己︰求,要求。諸,「之於」的合音字;之,代詞,指德行。
全句為君子要求自己行仁德,也就是說君子對自己的要求高。

頁 44
[6] 孔子說:「君子心境舒坦寬廣,小人經常憂愁恐懼。」

[7] 司馬牛問怎樣才算是君子。孔子說:
「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再問:
「不憂愁,不恐懼,這就是君子了嗎?」孔子說:「自我反省而不感到慚愧,有
甚麼值得憂愁恐懼呢?」

[8] 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做好事,不幫助別人做壞事。小人與此相反。」

[9] 孔子說︰「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

[10] 孔子說:
「君子做事以合於義為原則,依照禮節來實行它,以謙遜的語言說
出它,以誠實的態度完成它。」

[11] 孔子說:
「君子只因自己沒有才能而感到慚愧,不抱怨別人不知道自己(有
才能)。」

[12] 孔子說:「君子事事要求自己,小人事事要求別人。」

[教師版補充資料]
本選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論仁,有四章。第一章強調仁的重要和指出仁
者和知(智)者對仁的不同態度。仁者安於仁,因為他實行仁德便心安,不實行
仁德便不安。智者則利用仁,他認識到仁德對他長遠而言,有巨大的利益,故願
意實行仁德。二者比較,仁者體道較深,智者體道較淺,但智者若能堅持利仁,
最終亦能達於安仁之境。

第二章講君子對仁的應有態度。對於富貴,要以正當的方法得到;對於貧賤,
要以正當的方法遠離,這才是合乎仁的表現,離開這種仁的表現,就不能稱作君
子。作為君子,是要時刻實踐仁,片刻不離仁。

第三章講求仁的方法。孔子認為,「克己復禮」是求仁之道,一旦做到克己
復禮,就會得到天下人的稱許。其具體方法是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話不聽,
不合禮的話不說,不合禮的事不做。李振綱《解析〈論語〉的核心理念:仁》
(載
《現代哲學》2007 年第 5 期)一文中云:「這裏『克己』,即克制和超越自己的
生理本能、個體感性欲望;
『復禮』
,即按照社會典章制度和倫理原則行事,做到
在視、聽、言、動諸方面皆合於禮。孔子認為,如此反復多次,『禮』所體現的

頁 4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