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7

110 學年第二學期 太陽能電池技術與系統

指導教授:許麗

期末報告

Design of an ultra-thin silicon solar cell using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ic effects of embedded paired nanoparticles

學號:B09502081

姓名:陳學鴻

2022/5/19

1
目錄

摘要.............................................................................................3

一、前言......................................................................................4

二、核心理論介紹

1.Plasmonic effects..............................................................6

2.奈米顆粒..........................................................................6

三、分析與計算...........................................................................8

1.奈米顆粒位置分析...........................................................9

2.奈米顆粒數量分析.........................................................11

3.奈米顆粒成對半徑形式分析..........................................12

4.網格樣式分析.................................................................13

四、結論....................................................................................14

五、參考文獻.............................................................................17

2
摘要
本文將對現行薄膜矽晶太陽能電池其中最核心概念的等離子體效

應(Plasmonic effects) 以及其與奈米顆粒的交互作用進行簡單介

紹,而後進行一些實驗分析來確立奈米顆粒的位置、數量、半徑

關係和網格的精細度對於太陽能電池產能的影響,最終總結理想

薄膜矽晶太陽能電池需在表面放置成對等半徑金屬奈米顆粒,以

及在活性層嵌入成對不等半徑金屬奈米顆粒並使用細網格電路。

3
一、前言
太陽能簡介

可再生能源在已在世界各地普及,其有許多優點,例如價格便

宜,減少化學物質污染和環保。太陽能便是其中之一,在滿足全

球能源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到目前為止,已經對太陽能進

行了許多研究以及實際上的利用。太陽能電池是唯一可以直接將

光轉換成電的設備。半導體吸收入射光再利用電子-電洞對的產

生而產出光電流 。因此,光的吸收率是影響產能的關鍵因素之

一。

為何需要薄膜太陽能電池 ?

在設計和製造太陽能電池中,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效率和成

本。傳統矽晶太陽能電池由於其製造耗時以及高額的成本,使得

它很難在市場上被接受,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因此,製造成

本更低的薄膜太陽能池變成為首選,儘管其轉換效率明顯低於矽

晶太陽能電池。

傳統矽晶太陽能電池的弊端

雖然矽用途廣泛且經濟實惠,是最合適用於生產太陽能電池的材

料 (矽的能帶為 1.12 eV,即允許矽轉換大部分太陽光譜) 。然而

問題是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產能對厚度有極高的要求(需大於

4
100 微米)。因此,矽晶太陽能電池造價其中 40%是它的材料成

本。

現有可能方案

解決方案是通過減小電池厚來降低成本,但減少厚度代表著產能

直接性的降低。因此得另闢蹊徑來填補空缺,現有幾種方法可以

增加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包括使用貴金屬奈米粒子的等離子

體效應以及光柵結構來增加光子捕獲量。

5
二、核心理論介紹
1.Plasmonic effects
中文直譯為等離子體效應,概括來說即為:「當入射光子與金屬

奈米粒子交互作用,形成包括但不限於:散射、增加附近粒子吸

收光子形成激子1的頻率、降低光電子與電洞再結合頻率等效

應。」

具體運作模式

當入射光在特定共振頻率時會造成導體表面電子進行震盪,此一

現象被稱為表面等離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

而等離子奈米粒子(Plasmonic nanoparticles)是其電子密度可以

與波長遠大於該粒子的電磁輻射耦合的粒子。這些粒子與正常表

面等離子的區別在於,等離激元奈米粒子還表現出基於它們的幾

何形狀和相對位置的散射、吸收和耦合特性。以此延伸的為等離

子太陽能電池,目前先按下不表。

2.奈米顆粒
基於上述特性,這些奈米顆粒在薄膜太陽能電池中扮演兩種角色

--幫助聚光的表層顆粒以及協助內部粒子吸收光子產生電子的嵌

1 激子(exciton): 電子-電洞之間因為庫倫作用力而相互束縛住的複合態,在半導體吸收光子後形成。

6
入式顆粒。

表層

表層等離子體奈米粒子利用其電子的高密度,充當散射偶極子。

入射光在對應共振頻率下會被其進行多角度散射,使得更多光子

進入太陽能電池內部,吸收更多元的光譜頻率。

內部

因偶極子附近電場的非輻射分量,奈米粒子臨近的電場會被增

強。 因此當奈米粒子嵌入活性層(active layer) 內時,其周圍的

吸收率會增加,因為它會吸引並在周圍形成高密度的光子。

相關研究

Bridging for Carriers by Embedding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in the Photoactive Layer to Enhance

Performance of Polymer Solar Cells

(IEEE Journal of Photovoltaics, 2020)

其中提到將金屬氧化物奈米顆粒(ZnO、NiOx)嵌入聚合物太陽能

電池的光敏層(photoactive layer) ,以增加激子的分離性,增強載

流子傳輸,減少電子-電洞再結合性,從而方便集合載子進行運

輸。內文將其稱之為" Bridging for Carriers "

7
三、分析與計算
為了設計等離子體太陽能電池,此使用了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FDTD) (Lumerical package)。

設定

首先設定一個體積為 400 nm × 400 nm × 1000 nm 的太陽能電

池,其完美匹配層(Perfectly Matched Layer,PML) 邊界條件

適用於頂部和底邊和其他邊的周期性邊界條件。使用波長范圍為

0.4 μm 至 1.1 μm 的平面波源。

流程

起初將奈米粒子半徑從 20 nm 上升至 100 nm 以求得最佳半徑及

最大光電流。而後將奈米顆粒嵌入電池內,分析了嵌入和非嵌入

的成對奈米顆粒。

計算

為求出最適合的結構,從馬克斯威方程(Maxwell's equations)解出

電場強度 |𝐸(𝑟, 𝜔)|。使用其和介電常數的虛部,使用方程式(1)

算出每單位的吸收光譜體積。

其中其中 E 是電場,𝑃𝑖𝑛 是入射光功率,𝜔 是頻率,𝜀0 是介電

常數。
8
而總吸收功率與波長的關係使用公式 𝐴 (𝜆) = ∫ 𝐴 (𝑟.𝜆) 𝑑𝑉 計算。

使用方程式 (2) 計算作為 x、y、z 和 𝜆 函數的發電率。

各點的總生成功率計算為 G(x,y,z)= ∫𝑔(𝑥,𝑦,𝑧,𝜆)𝑑𝜆。 最終

從中求出光電流。

各項分析

1.奈米顆粒位置分析

圖一比較了三種不同模型的吸收率與波長圖,分別是不放置奈米

顆粒(虛線)、放置一顆奈米顆粒(半徑 56 nm)(藍線)以及放置一顆

奈米顆粒於活性層(半徑 88nm)(紅線)。

從(a)圖中可見因奈米顆粒的散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了原先吸收

頻率高波長的吸收率,而在原先吸收頻率低的波長漲幅則相對不

明顯。可見其充當光柵的角色,將更多的光子導入電池內並限制

其逃離,若將電池做人體比喻,那它便是讓人吃入更多的食物

(光子)。

而從圖(b)中可見雖高吸收率波長的漲幅沒有超過前者甚至出現比

不放置奈米顆粒吸收率還低的地方,但在原先低吸收率的位置卻

出現巨大的波折,其乃是因為將這種金屬納米顆粒嵌入活性層

內,會因奈米粒子的近場散射,而集中與增強相關的電磁場,強
9
化半導體的高波長光吸收率。若沿用上述比喻則嵌入式奈米顆粒

便是幫助消化光子的益生菌,使得電池能從中搾取出更多波段的

能量。

圖一、吸收光譜 1000nm 的矽晶太陽能電池,一顆球形奈米顆粒置於表面與不放置奈


米顆粒,吸收率與波長圖(a)以及嵌入一顆納米顆粒(b)

10
2.奈米顆粒數量分析

由圖二與表一可見兩顆成對的奈米粒子在置於表面與嵌入相比於

一顆奈米粒子,在吸收率及產出光電流密度上有些微的提升。

圖二、吸收光譜 1000nm 的矽晶太陽能電池,兩顆成對球形奈米顆粒置於表面與不放


置奈米顆粒,吸收率與波長圖(a)以及嵌入兩顆成對納米顆粒(b)

表一、光電子流密度以及奈米粒子數量、位置關係

位置 半徑 光電流密度

無放置 -- -- 8.41mA/cm^2

一顆奈米粒子 表面 r=56nm 11.25mA/cm^2

嵌入 r=88nm 20.87mA/cm^2

兩顆成對奈米 表面 r1=r2=57nm 11.9 mA/cm^2

粒子

嵌入 r1=r2=88nm 21.68mA/cm^2

11
3.奈米顆粒成對半徑形式分析

由圖三及表二可見成對等半徑的奈米粒子在表面上是與不等半徑

的成對奈米粒子差別不大;而在嵌入式的不等半徑奈米粒子會比

等半徑奈米粒子光電流密度又有些微的提升。

圖三、吸收光譜 1000nm 的矽晶太陽能電池,兩顆不同半徑球形奈米顆粒置於表面與


不放置奈米顆粒,吸收率與波長圖(a)以及嵌入兩顆不同半徑納米顆粒(b)

表二、光電子流密度以及奈米粒子數量、位置關係

位置 半徑 光電流密度

r1=r2=57nm 11.9 mA/cm^2


兩顆奈米粒子 表面
r1=57nm 11.89mA/cm^2
r2=71nm
r1=r2=88nm 21.68mA/cm^2
嵌入
r1=78nm 21.84 mA/cm2
r2=89nm

12
4.網格樣式分析

在矽晶太陽能電池中,導電的網格也扮演著引響效能的重要角

色,而圖四、表三則代表不同精細程度的網格在表面放置一顆球

型奈米顆粒的矽晶太陽能電池後量測出的光譜吸收率及光電流。

可以看到細網格及超細網格的結果極為相近,出於製造時間及成

本因素,選擇細網格作為設計。

圖四、網格尺寸對表面具有一個球形奈米顆粒的電池性能的影響(a)吸收光譜和
(b)光電流

表三、網格尺寸與光電流數值
粗網格 細網格 超細網格
光電流(mA/cm^2) 11.19 11.51 11.52

13
四、結論
理論關係

綜上所述,頂部表面的奈米粒子與嵌入式奈米粒子有著截然不同

的作用,表面奈米粒子負責將入射光子散射以增加光子進入電池

內部的機率;而嵌入式奈米粒子則是利用其電場特性使得激子更

容易產生與分離以及減少電子-電洞的再結合從而產出更多光電

流。

而從實驗中得知,放置兩顆奈米粒子(r 表面=57nm、r 嵌入=88nm)在

表面及嵌入內部相對於僅放置一顆奈米粒子

(r 表面 =56nm、r 嵌入=88nm)均有不錯的效能提升,分別從

11.25mA/cm^2 升高到 11.9mA/cm^2(表面)以及 20.87mA/cm^2 變

為 21.68mA/cm^2(嵌入)。

而在兩顆奈米粒子的半徑關係實驗下可見在表面位置等半徑

(r=57nm)與不等半徑(r1=57nm,r2=71nm)的光電流密度差異並不

大(11.9mA/cm^2、11.89mA/cm^2),推測表面影響散射的主要因

素為幾何形狀,體積大小並不佔主導地位。嵌入式奈米顆粒中等

半徑(r=88nm)較不等半徑(r1=78nm、r2=89nm)效益較差

(21.68mA/cm^2、21.84mA/cm^2),推測其主要工作原理牽涉庫倫

作用力與半徑體積較有關連。

14
設計統整

要設計一個薄膜矽晶太陽能板電池,其目的便是在因厚度而產能

較傳統矽晶太陽能板差的情況下,盡可能得填補差距並且保持低

厚度、低成本,進而得到高收益性。

因此我們採用在表面上放置成對等半徑金屬奈米顆粒(如圖六-

b),在活性層嵌入成對不等半徑金屬奈米顆粒(如圖六-f),並且使

用細網格電路(見圖七最右)來使光電流產率最大化。

未來展望

儘管目前有紀錄最高效率的薄膜太陽能板已到達 10%-13%,仍只

有傳統矽晶太陽能板的 75%,但等離子體效應還是一個很新的概

念,而現有科技對奈米材料的進展尚未透徹,相信在未來這個

25%的差距會漸漸被縮小直至克服。

15
圖六、模擬矽晶太陽能電池示意圖(a):表面上一顆球形銀奈米顆粒(b):表面上具
有相同半徑的成對球形銀奈米顆粒(c):表面上不同半徑的成對球形銀奈米顆粒
(d):嵌入的球形銀奈米顆粒(e):嵌入的具有相同半徑的成對球形銀奈米顆粒
(f):嵌入的具有不同半徑的成對球形銀奈米顆粒。

圖七、不同粗細網格對比,由左而右分別為粗網格、中網格、細網格

16
五、參考文獻
[1]文章標題: Design of an ultra-thin silicon solar cell using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ic
effects of embedded paired nanoparticles
作者: Abolfazl Jangjoy, Hamid Bahador, Hamid Heidarzadeh

發行出處:Optics CommunicationsVolume 450, 1 November 2019, Pages 216-221


期刊名稱: Optics Communications(www.elsevier.com/locate/optcom)
if 值查詢網站: https://www.resurchify.com/impact/details/12352

[2]P8 相關研究
Deyan He,Junshuai Li,Yali Li,Yujun Fu,Qiming Liu,Yahui Zhang,Yanzhou Wang,Li
Zhang,Caidong Xie,Wenjie Zhang,Zonghao Wu。Bridging for Carriers by Embedding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in the Photoactive Layer to Enhance Performance of Polymer
Solar Cells。 IEEE Journal of Photovoltaics ( Volume: 10, Issue: 5, Sept. 2020)

[3]圖一至圖六均來自[1]期刊內
[4]圖七來源:
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Meshes-used-in-the-simulations-a-coarse-mesh-b-
medium-mesh-and-c-fine-mesh_fig4_303815706

1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