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2

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第 6 卷

“ 国际共同体 ”内涵之界定
与历史演进

——— 兼论 “中国道路 ”的当代启示


李伯军**

内容摘要:自“
9·11”恐怖袭 击 事 件 发 生 以 来,在 西 方 国 际 法 学 界 和 国 际
关系学界,“国际共同体”概念的政 治 功 能 与 道 德 价 值 问 题 是 一 个 被 经 常 讨 论
和引发颇多争论的热点议题。然而,西 方 学 者 们 在 理 解 “国 际 共 同 体”这 一 概
念时往往带有某种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这种色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在殖民时代,西方列强自视为 所 谓 “文 明 国 家”,将 非 西 方 国 家 作 为 被
殖民统治的对象排除在国际社会之外;二是在后殖民时代,西方国家刻意忽视
非西方世界在国际 共 同 体 构 建 过 程 中 所 处 的 重 要 地 位 和 积 极 作 用。 问 题 在
于,一方面,非西方国家本身是国 际 共 同 体 不 可 或 缺 的 重 要 成 员,缺 乏 这 些 国
家参与的共同体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共同体;另一方面,今天的国际社
会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已加速向国 际 共 同 体 方 向 演 化,非 西 方 国 家 逐 渐 开 始 从
边缘地带走向国际社会舞台的 中 央。 忽 视 上 述 这 两 个 事 实,国 际 共 同 体 最 终
将不可能真正确立起来。近年来,中 国 的 和 平 崛 起 给 国 际 共 同 体 的 演 进 提 供
了一种全新的动力和重要启示。

*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 家 社 科 基 金 青 年 项 目 “海 外 军 事 基 地 的 国 际 法 律 问 题 研 究 ”
(课题编号为: 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法治湖南建设与区域社会治理 协 同 创 新 中 心
13CGJ
平台建设阶段性成果。
** 李伯军,
1976 年生,男,湖南省益阳市人,现为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 授,法 学 博 士,博
士生导师,湘潭大学战争与武装冲突法研究中心主任,湘 潭 大 学 非 洲 与 法 律 社 会 研 究 中 心
副主任。

54
“国际共同体”内涵之界定与历史演进 

关键词:国际社会;国际共同体;国际法
目 录
一、引言
二、国际共同体的词源学考察
三、国际体系、国际社会与国际共同体概念之辨析
四、国际共同体演进的历史过程
五、国际共同体建构中的非西方视域:“中国道路”的当代启示
六、结语

一 、引   言

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反恐”成为国际社会一个共同关切的事项,而后

续美国针对阿富汗发动的“反恐战争”又使得国际社会在这个问题上开始出现
分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包括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等在内的国际知名人士、
政治家以及专家、学者等对于国际共同体的概念与组成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这
些关于国际共同体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以“什么是国际共同体”(Wha
t i
s I
nte
r-
na
tiona
l Commun
ity)为 题 被 刊 登 在 2002 年 美 国 《外 交 政 策 》(
For
eign
Po
licy)杂志上。① 时间仅仅过 去 了 一 年,
2003 年,美 国 继 而 又 对 伊 拉 克 发 动
了战争。这次战争再次引发了世人对于国际共同体命运的深入思考 。作为对
以上文章的回应以及对伊 拉 克 战 争 反 思 的 结 果,
2005 年,英 国 伦 敦 经 济 学 院
国际关系学教授巴里·布 赞 和 英 国 威 斯 敏 斯 特 大 学 博 士 安 娜 · 冈 萨 雷 斯 -佩
莱兹在英国皇 家 国 际 事 务 研 究 所 主 办 的 《国 际 事 务》(
Int
erna
tiona
l Af
fai
rs)
杂志 上 共 同 发 表 了 题 为 “伊 拉 克 之 后 的 国 际 共 同 体 ”(
Int
erna
tiona

Commun
ity’a
fte
r I
raq)一文。在该文中,二人对于国际共同体的概念进行了
梳理,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学界对于 国 际 共 同 体 概 念 的 政 治 功 能 与 道 德 价 值 的

① 关 于这方面讨论的文章,可参见 Ko f A.Annan,Noam 
i  Chomsky,e
t a
l.,Wha
t i

Int
erna
tiona
l Commun
ity?i
n Fo
rei
gn 
Pol
icy,Sep
t./Oc
t. 28~44.后 来,上 海 社
2002,pp.
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外社会科学 文 摘》杂 志 将 上 述 文 章 翻 译 成 中 文 以 《什 么 是
国际社会?》为题予以发表。具体可参见《国外社会科学文摘》
2003 年第 1 期和第2 期。

55
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第 6 卷

相互争论这一事实。① 然而,在 西 方 学 界 关 于 讨 论 “国 际 共 同 体”概 念 及 构 建


的大部分研究文献中充斥和弥漫着“西 方 中 心 主 义”的 政 治 话 语 和 强 权 逻 辑,
这一缺陷显然将严重制约国际 社 会 向 国 际 共 同 体 演 进 的 进 程。 有 鉴 于 此,在
下文的论述中,笔者首先将对国际共同体及其相关概念进行厘定和辨析 ,然后
对国际共同体这个概念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试图将
中国的和平崛起在国际共同体构建中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进行考察 。

二 、国际共同体的词源学考察

在社会学领域,德国社会学 家 斐 迪 南 · 滕 尼 斯(
Ferd
inand 
Tonn
ies)的 学
术地位和影响可以说得上是“声望卓著”,因为他被学界公认为“现代社会学的
奠基人之一”。之所以获此殊荣,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归 因 于 1887 年 他 的 那 部 传 世
之作———《共同体与社会》(
Gemi
nschaft 
und 
Ges
ell
cha
ft)的 出 版。 德 文 “
Ge-
mi
ns f”一词对应的英文词 汇 是 “
cha Commun
ity”,中 文 主 要 译 为 “共 同 体”,而

Ges
ell
cha
ft”被译为英文是“
Soc
iey”,中 文 一 般 翻 译 为 “社 会”。 在 这 本 著 作

里,滕尼斯的最大贡献便是对人类群 居 生 活 过 程 中 的 两 种 基 本 形 态 “共 同 体”
和“社会”做了全面而深入的区分和 分 析。 在 该 书 中,滕 尼 斯 将 “共 同 体”界 定
为:“人的意志在很多方面都处于相互关系之中,任何这种关系都是一种相互
(肯定的、积极的或否定的)作用。任何这种关系都是多数中的统一,或者统一
中的多数。它是由促进、方便和成 效 组 成 的,它 们 相 互 间 有 往 来,被 视 为 意 志
及其力量的表现。通过这种积极 的 关 系 而 形 成 族 群,只 要 被 理 解 为 统 一 地 对
内和对外发挥作用的人或物,它就叫一种结合。关系本身即结合,或者被理解
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这就 是 共 同 体 的 本 质,或 者 被 理 解 为 思 想 的 和 机
械的形态———这就是社会 的 概 念。”② 由 此 看 来,滕 尼 斯 是 在 将 共 同 体 与 社 会
做比较中进行界定的。“共同体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社会只不过是一

① Ba
rr Bu
y  an,Ana Gon
z zal
ez-Pe
laz,In
e terna
tiona
l Commun
ity ’aft
e Iraq,i
r  n

nte
rna
tiona
l Af
fai
rs,Vo
lume
 81,Numbe
r 1,J
anua
ry  31-52.后来该文被译成中
2005,pp.
文刊发在《史学集刊》上,具体可参见[英]巴 里 · 布 赞、[英]安 娜 · 冈 萨 雷 斯 -佩 莱 兹:《“国
际共同体”意味着什么?》,任东波、蒋晓宇译,载《史学集刊》
2005 年第 2 期。
②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43 页。

56
“国际共同体”内涵之界定与历史演进 

种暂时和表面的共同生活。因此,共 同 体 本 身 应 该 被 理 解 为 一 种 生 机 勃 勃 的
有机体,而社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① 在此基础上,滕
尼斯又把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共同体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最早的所谓“血缘
共同体”,比如家庭、部落、部族等;二 是 地 缘 共 同 体,如 农 业 地 区、行 政 区 或 村
庄、城镇等;三是精神共同体,如 宗 教 组 织 和 团 体 等。 这 三 种 共 同 体 之 间 最 密
切地相互联系着。② 更为具体地说,在滕尼斯看来,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一种
古老集体组织形式。而且,这种共同体不但具有共同的传统、礼俗、观念、价值
观等,而且,在共同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亲密,富有人情味。而社会则
是人们基于共同目的、共同利益,而且主要是通过契约和规则确立起来的一种
松散的现代个人联合体。我们注 意 到,滕 尼 斯 的 这 部 开 创 性 著 作 的 问 世 正 是
19 世纪末西方社会普遍由传统农业社会纷纷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大时代 。
可见,滕尼斯所提出的共同体概念 主 要 是 反 映 古 老 农 耕 文 明 社 会 的 一 个 分 析
工具,而社会这个概念 则 主 要 是 对 近 代 以 来 现 代 工 业 文 明 社 会 的 一 种 界 定。
另一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r)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一书
Webe
中,对“共同体与社会”这 对 概 念 进 行 了 进 一 步 阐 发:“在 个 别 场 合 内,平 均 状
况下或者在纯粹模式里,如果而且只要社会行为取向的基础,是参与者主观感
受到的共同属于一个整体的感觉,这时的社会关系,就应当称为‘共同体’。如
果社会行为取向的基础是理性驱动的利益联系,这时的社会关系应称之为‘社
会’。”③ 从 17 世纪开始,有迹象显示,“
Commun
ity”与“
Soc
iey”这两个词含义

开始出现不同。19 世纪以来这些迹象变得格外重要,“
Commun
ity”被认为比

Soc
iey”与我们的关系更为 直 接。④ 在 规 模 更 大 的 工 业 社 会 中,人 与 人 的 互

动方式主要是非人格化的,人们的 生 活 越 来 越 依 赖 他 们 从 未 见 过 和 不 曾 相 识
的人,彼此的互动被市场力量和法律制度所支配,而共同体的这种直接性的互
动方式有别于工业 社 会 的 社 会 关 系,乃 至 19 世 纪 “共 同 体 的 失 落 ”(
Los
s o

①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44 页。
② 参见[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 与 社 会》,林 荣 远 译,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2010 年
版,第 53~54 页。
③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胡景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版,
第 62 页。
④ [英]雷蒙·威 廉 斯 (
Raymond 
Wil
lams):《关 键 词:文 化 与 社 会 的 词 汇 》,刘 建 基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年版,第 79 页。

57
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第 6 卷

Commun
ity)是当时社会 的 核 心 问 题。① 后 来,在 19 世 纪 末 20 世 纪 初,随 着
西方国家海外资本的输出由自由 资 本 阶 段 过 渡 到 垄 断 资 本 阶 段,现 代 工 业 社
会这种现象的范围由国内社会开始加速扩张到今天的全球化社会中 ,技术、市
场、资本、法律等全球化因素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国陌生人群联系在一
起,由此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国际社会,这显然有别于具有同质性文化背景的人
群所组成的一个具有直接交互 关 系 的 国 际 共 同 体。 事 实 上,这 种 大 型 的 国 际
社会的形成无疑是西方国家国内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输出
的结果。英国社会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
Ant
hony 
Giddens)在其著作《现代
性的后果》以及《第三条道路》中也指出,现代性的一个特点是远距离发生的事
件和行为不断影响我们的生活,这 种 影 响 正 日 益 加 剧。 吉 登 斯 将 这 种 现 象 概
括为一种“脱域”(
Dis-embedd
ing)现 象,即 从 生 活 形 式 内 “抽 出”,通 过 时 空 重
组来重构其原来的情境。他认为,随着国际分工的更大发展,经济交换变得越
来越“脱域”于当地社区,并在 时 空 上 得 以 重 组。 现 在,全 球 化 趋 势 正 在 加 剧,
这些影响也比以前显著得多了。②
作为一位杰出的社会学家,受当时他所处的那个特定时代的影响和制约,
滕尼斯并没 有 能 直 接 就 “国 际 社 会 ”(
Int
erna
tiona
l Soc
iey)和 与 之 相 对 应 的

“国际共同体”(
Int
erna
tiona
l Commun
ity)这种更大范围内的社会与共同体做
出进一步的分析和研 究,这 个 任 务 主 要 是 留 给 国 际 关 系 学 者 (或 国 际 政 治 学
者)和国际法学者来共同完成的。然而,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承认的是,滕尼斯
对于“共同体”与“社会”这两个范畴的开创性研究为日后国际关系学者和国际
法学者探索全球范围 内 的 最 大 社 会———“国 际 社 会”与 最 大 共 同 体———“国 际
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 且,在 很 大 程 度 上 也 为 后 人 提 供 了 一 种 便
捷而清晰的研究进路。

三 、国际体系 、国际社会与国际共同体概念之辨析

自近代以来,肇始于西方社会的“人权”“民 主”和“自 由”的 现 代 性 观 念 以

① Se
e Gordan Mar
shal(
l ),A 
ed. Dic
tionary 
of 
Soc
ioogy,2nd 
l ,New 
ed. Yok:

Ox
for
d Unive
rsi
ty Pr
ess,
1998,p.
97.
② 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 《第三条道 路:社 会 民 主 主 义 的 复 兴》,郑 戈 译,北 京 大
学出版社 2000 年版,附录:《吉登斯访谈录:现代性与“第三条道路”》。

58
“国际共同体”内涵之界定与历史演进 

一种势不可当的气势开始向全 球 范 围 内 扩 张。 而 且,这 些 观 念 都 不 同 程 度 地
为 1945 年《联合国宪章》、
1946 年《世 界 人 权 宣 言》、
1966 年《公 民 权 利 与 政 治
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条约所认可。如上所述,这种源于西方社会之现代性的
扩张进程其实在其本 质 上 集 中 体 现 为 时 下 人 们 经 常 津 津 乐 道 的 “全 球 化 ”现
象。不管人们喜欢与否,拒绝还是接受,这种全球化现象都在按照其自身的逻
辑演化和发展。然而,就是这股全 球 化 力 量 导 致 了 滕 尼 斯 所 提 出 的 共 同 体 和
社会开始分别向更大范围的国际社会和国际共同体演化。
近年来,知识界对于“国际共同体”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两种极端思潮:一
种是怀疑或否认国际 共 同 体 的 存 在,认 为 其 只 不 过 是 一 个 遥 不 可 及 的 “乌 托
邦”;另一种是热烈主张拥抱国际共同体。作为从社会学上嫁接过来的一个基
本概念,人们对于国际共同的理解出现各种偏差也在情理之中。“作为社会学
的一个基础概念,‘共同体’自被提 出 及 流 传 以 来,出 现 了 许 多 分 歧 的 定 义,一
方面是因为文化翻译近乎不可能 完 全 准 确,另 一 方 面 也 是 因 为 研 究 者 的 问 题
意识及研究途径不同所致。”① 应 该 说,上 述 这 两 种 偏 激 思 潮 都 有 失 偏 颇 和 公
允。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关于“国际共同体”这个概念的两种极端思潮,其实在
很大程度上恰 恰 给 我 们 指 明 了 该 概 念 所 同 时 具 有 的 “政 治 功 能 ”及 “道 德 价
值”。国际共同体的政治功能本身 指 明 了 该 概 念 所 具 有 的 一 种 内 在 现 实 建 构
过程,而其道德价值则为这种建构过程提供了一种方向。
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对于国际 共 同 体 的 政 治 功 能 和 道 德 价 值 的 正 确 认 知
应建立在对国际共同体这个概 念 的 正 确 理 解 基 础 之 上。 然 而,到 底 什 么 是 国
际共同体?要对这个问题予以 正 确 地 回 答,这 并 非 是 一 个 容 易 的 问 题。 所 幸
的是,作为当今 国 际 关 系 学 界 颇 具 影 响 力 的 “英 国 学 派 ”(
Eng
lish 
Schoo
l o


nte
rna
tiona
l Re
lat
ions)或者“国 际 社 会 学 派 ”(
Int
erna
tiona
l Soc
iet
y  l)
Schoo
在这方面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学术参照和分析框架。
和主流的国际关系流派———现实主义流派和自由主义流派———所不同的
是,英国学派从研究方法上综合采用了社会学、政治学以及法学等学科的研究
方法。英国学派的重 要 代 表 人 物 之 一 赫 德 利 · 布 尔 (Hed
ley 
Bul)教 授 在 其

著作《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 The 
Anarchica
l Soc
iety,A Study
Orde
of  r i
n Wo
rld 
Pol
iti
cs)一 书 中 对 国 际 社 会 的 概 念 进 行 了 详 尽 的 论 述。

① [马来西亚]陈美萍:《共同体(
Commun
ity):一 个 社 会 学 话 语 的 演 变 》,载 《南 通 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1 期。

59
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第 6 卷

在他看来,国际社会这个概念是 与 国 际 体 系 这 个 概 念 密 切 相 关 的。 赫 德 利 ·
布尔认为,国际 社 会 ( Int
erna
tiona
l Soc
iet
y o
r Soc
iet
y o
f S
tat
es)与 国 际 体 系

Int
erna
tiona
l Sys
tem)是两个不同 的 概 念,但 又 密 切 相 关。 如 果 两 个 或 多 个
国家之间有足够的交往,而且一个 国 家 可 以 对 其 他 国 家 的 决 策 产 生 足 够 的 影
响,从而促成某种行为,那么,国 家 体 系 或 国 际 体 系 就 出 现 了。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可以 同 时 存 在,但 不 构 成 国 际 体 系。 不 过,当 国 与
国之间进行经常性的交往,而且它们之间的互动足以影响各自的行为时,我们
就可以说它们构成了一个体系。① 而如果一群国家意识到它们具有共同利益
和价值观念,从而组成一个社会,也 就 是 说,这 些 国 家 认 为 它 们 相 互 之 间 的 关
系受到一套共同规则的制约,而且 它 们 一 起 构 建 共 同 的 制 度,那 么,国 家 社 会
(或国际社会)就出现了。如果说今天的国家构成了一个国际社会的话,那么,
这是因为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利益,或许还具有某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它们认
为自己在相互打交道的时候受到一些规则的制约,必须尊重对方的独立地位,
履行业已达成的协议,并且对相互使用武力的行为加以某些限制。与此同时,
它们也相互进行合作以构建国际 制 度,比 如 国 际 法、外 交 机 关、普 遍 的 国 际 组
织以及有关战争的惯例 与 公 约 等 等。②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说,国 际 社 会 是 以 国 际
体系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的,但 国 际 体 系 可 以 在 国 际 社 会 并 没 有 产 生 的 情
况下得以存在。换句话说,两个或 两 个 以 上 的 国 家 可 能 通 过 相 互 交 往 与 互 动
关系影响对方的思想与行为,但并没有意识到它们具有共同利益或价值观念,
也不认为自己受到一 套 共 同 规 则 的 制 约 或 者 为 建 构 共 同 制 度 而 进 行 国 际 合
作。③ 从以上赫德利·布尔对国际社会和国际体系这两个概念之对比理解和

①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 界 政 治 秩 序 研 究》(第 2 版),张 小 明 译,世 界


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7 页。
②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 界 政 治 秩 序 研 究》(第 2 版),张 小 明 译,世 界
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11 页。
③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 界 政 治 秩 序 研 究》(第 2 版),张 小 明 译,世 界
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11 页。

60
“国际共同体”内涵之界定与历史演进 

界定来看,所谓 的 “国 际 社 会 ”并 不 是 我 们 这 里 所 论 及 的 “国 际 共 同 体 ”的 概
念。① 国际社会侧重强调成 员 文 化 多 样 性 的 异 质 性 及 最 低 限 度 的 团 结 性 ,并
且是一种通过法律、经济等因素人为组合起来的社会;而国际共同体侧重强调
成员的文化、观念、价值 观 的 同 质 性。 因 此,赫 德 利 · 布 尔 所 提 出 的 “国 际 社
会”这个概念只不过是滕尼斯关于“社 会”这 个 概 念 在 国 际 空 间 范 围 内 进 行 拓
展的结果。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二者也有不同。构成滕尼斯所说社会的基本
主体是我们个人,而构 成 布 尔 所 说 国 际 社 会 的 基 本 主 体 是 民 族 (主 权 )国 家。
然而,更值得指出的是,自始至终,布尔在其著作《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
序研究》里并没有对“国际共同体”这 个 概 念 进 行 过 正 面 的 界 定。 布 尔 只 是 后
来在该书中论及当代国家体系的替 代 形 式 时 触 及 了 超 越 国 家 体 系 的 “世 界 政
府”的问题。笔者以为,如果我们按照滕尼斯关于共同体和社会的比较论述这
个思路来思考国际共同体的含义的话,那么,国际共同体显然是比国际社会更
高级的一种有机联合体。这种有 机 联 合 体 在 最 低 限 度 上 至 少 体 现 为:各 国 最
终共同组成一个联合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共享着一种共同的制度、文化和价值
观,进而最终实现人类的大同。这 样 看 来,从 历 时 性 的 角 度 而 言,正 如 前 面 所
指出的,人类社会早期应是先有共同体,然后才有社会;而在国际层面,恰恰相
反,人类社会遵循的是先确立国际社会(包含国际体系),再在此基础上逐步发
展和演进为国际共同体。

四 、国际共同体演进的历史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从人类历史的 发 展 进 程 来 看,国 际 社 会 的 形 成、演 变 和 发


展是一个确凿无疑的事实问题。 如 果 我 们 认 同 英 国 学 派 的 观 念,即 认 为 国 际
社会的成员是由民族国家构成的话,那么,今天我们所处的国际社会实际乃是

① 国内有学者曾经正确地指出,将 “
Int
erna
tiona
l Commun
ity”译 为 “国 际 社 会”显 然
抹杀了这个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特定内涵以及不 同 作 者 在 使 用 这 个 词 语 时 的 倾 向 性 。 因
此,“国际共同体”在英 文 里 对 应 的 词 是 “
Int
erna
tiona
l Commun
ity”,而 国 际 社 会 对 应 的 英
语译词是“ Int
erna
tional
 Soc
iety”。然而,上 述 学 者 接 着 又 错 误 地 认 为,英 国 学 派 的 “Inter-
na
tiona
l So
cie
ty”与“ In
terna
tiona
l Commun
ity”的 内 涵 是 一 致 的。 这 方 面 的 具 体 论 述 可 参
见刘丰、张睿壮:《关 于 几 个 重 要 国 际 关 系 术 语 中 文 译 法 的 讨 论 》,载 《世 界 经 济 与 政 治 》
2004 年第 10 期。

61
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第 6 卷

欧洲国际社会的一个“扩张版”。欧洲国际社会的雏形就是由早期欧洲基督教
文明国家构成的“欧洲国家团体”(Fami
ly of Na
tions),这 个 社 会 系 诞 生 于 17
世纪中叶欧洲“三十年代战争”(
The Th
irt
y  Yea
rs’Wa rs
 1618—1648)结束之
后由欧洲各国在“威斯特法利亚和会”(
The 
Pea
ce 
of 
Wes
tpha
lia)基 础 上 所 确
立 的 “威 斯 特 法 利 亚 国 家 间 体 系 ”(The We
stpha
lian Sys
tem o
f Sove
rei
gn

tat
es)。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在西方 国 家 看 来,那 些 被 其 通 过“炮 舰 政
策”逐步强行纳入殖民体系进行统治 的 非 西 方 “野 蛮 国 家”根 本 没 有 资 格 成 为
西方“文明国家”体系的一员,更谈 不 上 在 两 者 之 间 平 等 适 用 所 谓 的 国 际 法 规
则了。自 19 世纪末期 20 世 纪 初 期 亚 洲 的 土 耳 其 正 式 成 为 欧 洲 国 际 社 会 的
“正常成员”以来,在国际联盟和联 合 国 的 推 动 下,其 他 广 大 亚 非 拉 殖 民 地、半
殖民地国家也陆续开始摆脱西方社会的殖民枷锁。1990 年,世界上最后一个
殖民地国家———纳米比亚获得政 治 独 立,这 标 志 着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国 际 社 会 正
式得以形成。
当然,国际社会这 个 概 念 一 经 提 出 便 具 有 了 十 分 重 要 的 政 治 建 构 功 能。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对于国际 社 会 的 理 解 出 现 了 诸 多 的 分 歧,而 且,期 间
夹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早在 1932 年,国际法学会在其举行的第三十七届会议上,就曾经对国际
共同体的特征进行了下列较为详细的论述:

国际共同体成员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相互依赖,这种各个成员的
个别利益的相互依赖,产生 了 一 种 全 体 的 和 更 高 的 利 益。 这 种 利 益 在 这
些成员中间创建了共同的目 标 和 责 任,这 些 目 标 和 责 任 不 仅 存 在 于 各 个
成员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和国际共同体相关的部分;国际共同体应当以这
样一种方式组织起来,即它保证各个成员的和谐合作;国际共同体的组织
应当 扩 展 到 国 家 生 活 的 方 方 面 面:政 治、经 济、社 会、知 识 界 以 及 行 政 部
门。它可以是地方的、欧洲大陆的和全世界范围的;依照此种方式组织起
来的每个国家都拥有一个国际特性:这种特性是一个政治独立的有机体,
迥异于构成它的各个个体。 依 据 这 种 特 性,每 个 国 家 都 是 国 际 共 同 体 的
一个成员,并且遵守国际法;国家是至高无上的。主权应当仅仅就国家管
理它的领土而言才被行使,在 国 家 的 边 界 之 内,它 有 权 进 行 统 治、颁 布 法
律,自由地与其他国家进行往 来;国 家 行 使 主 权 应 当 一 直 遵 守 国 际 法,尤
其是这个声明的诸种限制;权 利 受 到 一 个 或 者 被 更 多 国 家 侵 犯 的 国 际 共

62
“国际共同体”内涵之界定与历史演进 

同体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有资格向国际法庭求助;等等。①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际法学 会 对 国 际 共 同 体 的 特 征 进 行 上 述 阐 述 时 用
的是 “
Int
erna
tiona
l Commun
ity”(国 际 共 同 体 )这 个 术 语,而 不 是

Int
erna
tiona
l Soc
iey”(国际社会)一词,但其论述的内容实际阐述的是“国际

社会”的本质特征,这种“说东道西”的 表 述,其 用 意 不 但 彰 显 了 国 际 共 同 体 的
道德价值倾向,而且也体现着这个概念所具有的政治建构的功能性特征 。
“二战”的结束和随之而来的“冷战”铁幕的开启将整个世界人为撕裂为两
个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政治阵营:以 美 国 为 首 的 资 本 主 义 西 方 阵 营 和 以 苏 联
为首的社会主义东方阵营。在这种政 治 权 力 结 构 制 约 下,所 谓 的 “国 际 社 会”
也被 “一分为二”地切割成两个异质性“小型国际社会”,全球意义上之国际社
会的政治建构进程遭遇重大挫 折 和 延 缓。 在 整 个 冷 战 期 间,东 西 方 两 大 政 治
阵营陷入了两种不同的政治意识 形 态 和 社 会 价 值 观 的 激 烈 较 量 和 争 夺 之 中。
在那个时代,整个国际社会人为的分裂不但导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紧张 ,也使
得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和交往被高度扭曲和政治化。
所幸的是,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冷 战”终 于 在 20 世 纪 80 年 代 末 和 90 年
代初得以结束。“冷战”的 结 束 从 形 式 上 消 除 了 国 际 社 会 在 意 识 形 态 上 的 分
裂,并使各国重新回归到了一个“统一”的国际社会之中。但是,此时的国际社
会又遭遇着新的挑战。1999 年 9 月 15 日,联 合 国 前 秘 书 长 科 菲 · 安 南 在 一
次非政府组织会议上 曾 经 做 了 一 次 题 为 “国 际 共 同 体 的 含 义”(
The 
Mean
ing

f I
nte
rna
tiona
l Commun
ity)的演讲,具体就什么是国际共同体的问题进行了
以下回答:

什么构成了一个共同体?什么把我们绑在一起?一部分人认为是信
仰,而另一部分认为是为了捍卫一种思想。一些共同体是同根同质的,而
另一 些 共 同 体 则 是 多 文 化 的,小 若 学 校 和 村 庄,大 致 整 个 洲 际 范 围。 当
然,今天越来越多的共 同 体 是 “虚 拟 ”的,他 们 通 过 最 新 的 通 讯 和 信 息 技
术,发现和促进 他 们 共 享 的 价 值。 什 么 使 我 们 连 结 成 一 个 国 际 共 同 体?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是因为 我 们 有 着 让 世 界 所 有 的 人 生 活 更 美 好 的 共
同认识,诚如联合国宪章的 诞 生。 因 为 我 们 在 面 对 全 球 变 暖 及 大 规 模 毁

① Se
ey ste
in Heggs
tad,The I
n t
e r
nat
iona
l Communi
ty,Journa
l of Compara
tiv

Legi
sla
tion and 
Inte
rnati
onal  ,
Law 3r d Se ,
r. Vo
l. , , ,
4 1935 pp.
17 No. 265~268.

63
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第 6 卷

灭性武器的威胁方面有着 共 同 的 脆 弱 感。 因 为 有 国 际 法、条 约 和 人 权 公
约的框架。因为有共同面对 机 遇 的 认 识,这 就 是 我 们 要 建 立 共 同 市 场 和
诸如联合国等联合机构的原因。团结在一起,我们就会更强大。但是,在
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服务于 全 球 行 动 的 有 资 利 用 的 机 构 和 机 制 还 仅 仅
是个胚胎,更甭提形成什么 共 同 主 宰 全 球 命 运 的 总 体 感。 我 们 的 当 务 之
急是把“国际共同体”内涵进一步具体化。①

两相对照,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上述国际法学会对国际共同体特征的阐
述,还是作为联合国行政首长的科菲·安南对国际共同体内涵的诠释,其本质
都只不过是对我们现在所处这 个 时 代 的 一 种 现 状 的 描 述 而 已。 所 不 同 的 是,
国际法学会所描述的 国 际 社 会 特 别 注 重 民 族 国 家 的 主 权 以 及 对 国 际 法 的 遵
守,而联合国体系语境下的国际社 会 更 加 凸 显 了 对 人 权 价 值 的 尊 重 以 及 面 对
来自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性问 题 的 诸 多 挑 战。 然 而,这 些 新 的 挑 战 的 涌 现 恰
恰从一个反面凸显了国际共同 体 意 识 的 缺 失。 也 正 因 为 如 此,联 合 国 前 秘 书
长安南才在演讲中强调:国际共同体的组织机构还仅仅是个胚胎,更甭提形成
什么共同主宰全球命运的总体感。
客观地讲,世人所憧憬的国际 共 同 体 机 构 和 观 念 的 共 同 缺 失 确 乎 是 一 个
事实,安南的这种悲观判断无疑是令人沮丧的。而紧着 2001 年所发生的“
9·
11”恐怖袭击事件似乎更加深了我 们 对 原 本 脆 弱 的 国 际 社 会 在 异 质 文 明 层 面
所折射出来的裂痕之感。这个事件似乎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美国政治学者萨
缪尔·亨廷顿(
Samue
l P.Hun
ting
ton)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
The 
Cla
sh 
of

ivi
li
zat
ions)的正确。正因为如此,据说亨廷顿于 1996 年出 版 的 那 本 系 统 论
述“文明冲突论”的著作———《文 明 的 冲 突 与 世 界 秩 序 的 重 建》(
The 
Cla
sh 
of
Ci
vil
iza
tion
s and 
the 
Remak
ing 
of 
Wor
ld  r)的 销 量 持 续 列 《华 盛 顿 邮
Orde
报》图书排行榜非小说类榜首。尽管亨 廷 顿 的 这 种 “文 明 冲 突 论”有 过 分 拔 高
各个不同文明之间所发生的冲突之嫌,从而饱受世人批评、责难和非议,但是,
他的这种理论也在提醒我们:正是因为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教文明、印
度教文明等诸多异质文明之间在文化和宗教观念层面上存在着诸多潜在冲突

① The add
res
s of
 the Sec
retary-Genera
l Kofi Annan 
enti
tled “
The Meaning of In-

ernat
ional Commun i
ty”,a s de
live
red  t
o the f
ifty-s
econd  /NGO Con
DPI ference
 in New
York on 
15 Sep t
ember,1999,ava i
lable at
 http://www. un.og/News
r /Pr
ess/docs/1999/
19990915.
sgsm7133.
doc.
html,下载日期:
2014 年 10 月 22 日。

64
“国际共同体”内涵之界定与历史演进 

的可能,才显示出不同文明之间进 行 友 好 对 话 与 交 流 以 达 到 相 互 尊 重 和 相 互
包容之和平共处之目的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然而,在笔者看来,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与其说是揭示了世界各大文明
之间在文化和宗教等观念层面上 发 生 冲 突 的 这 一 事 实,还 不 如 说 是 反 映 了 西
方国家在主导构建现代国际体系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历史愧疚感和现实责任感
这个问题,当然,同时也折射出非西方国家针对在迈向现代性道路过程中所遭
遇到的种种不公正的待遇所产生的 不 满。 可 以 说,国 际 交 往 中 的 “文 明 冲 突”
确实是国际社会在向国际共同体方向进化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个最大困难和挑
战。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后起的发 展 中 国 家 几 乎 全 部 都 是 被 迫 进 入 由 西 方 社
会主导建构的由民族国家组成 的 国 际 社 会 之 中 的。 因 而,无 论 是 在 领 土 和 主
权层面,还是在历史和文化层面,这些国家正遭遇双重挑战:一方面,国家主权
的先天孱弱导致这些国家的领土边界纷争不止和国家权力的低下 ;另一方面,
因受历史上西方殖民统治的缘故,这 些 国 家 的 历 史 和 文 化 被 人 为 割 断 而 未 能
提供国家认同的纽带。从国际法 上 来 看,这 些 后 起 的 国 家 在 形 式 上 具 备 了 民
族国家的一切构成要素,诸如拥有 一 块 确 定 的 领 土、一 群 定 居 的 居 民、一 个 中
央政府以及国家主权等。然而,悲剧的是,这些国家的中央政府始终无法在其
领土内确立合法而有效的统治性权威,整个国家经常陷入持续的内乱之中,这
一点在许多非洲大陆国家里表 现 得 尤 为 突 出。 在 非 洲 大 陆,许 多 国 家 一 般 都
是从部族社会直接跨入到民族国家行列的。在个人对国家认同感远没有确立
起来之前,部族或部落认同在这些国家里往往替代了国家认同。因此,在国家
权力孱弱以及政府管理效能低下的情况下,许多非洲国家里的各个部族、种族
和宗教派别之间产生的各种矛盾和 冲 突 往 往 无 法 缓 和。 加 之,自“冷 战”结 束
以来,受西方民主化浪潮的冲击和影响,这些国家在制度建设还很缺乏的情况
下就过早引入了西方的多党制民主。所有上述这些因素都使得这些非洲国家
常年陷入内战的黑洞之中而无法 自 拔。 对 此,美 国 宾 州 大 学 教 授 爱 德 华 · 曼
斯菲尔德(
Edwa
rd 
D.Mans
fie
ld)和 哥 伦 比 亚 大 学 教 授 杰 克 · 施 奈 德 (
Jack
r)在其著作《选举到厮 杀:为 什 么 新 兴 民 主 国 家 走 向 战 争 》(
Snyde Ele
cti
ng 
to
t :Why 
Figh Eme
rgi
ng 
Demo
crac
ies 
Go 
t War)中也指出,西方民主制在大
o 
部分新兴国家中遭遇了失灵和失败。这些国家在引入西方多党竞选后不但没
有带来民主,反而导致政治和社会陷入分裂,党派纷争不止,部族、种族和宗教

65
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第 6 卷

矛盾重重,最终国 家 走 向 分 裂 和 战 争。① 另 据 联 合 国 秘 书 长 报 告 的 统 计:自


1970 年以来,非洲境内爆发了三十多场战争,其中绝大多数起源于国内。仅
在 1996 年,武装冲突就祸及53 个非洲国家中的14 个国家,造成的死亡人数
在全世界战争死亡人数中占一半以上,并造成超过 800 万人的难民、返回家园
者和流离失所的人。这些冲突的后果严重损害了非洲为保证其各国人民的长
期稳定、繁荣与和平所进行的努力。②
毫无疑问,在西方国家 眼 里,许 多 非 洲 国 家 无 疑 应 被 纳 入 “失 败 国 家 ”行
列。这些国家的失败不但必然导致其在国际社会层面无法承担有效的国际法
律义务,而且,这种情形也造成了其国内政局不稳、犯罪丛生和内乱四起,进而
也严重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在西方国家看来,国际社会对
这些国家进行人道军事干涉便在情 理 之 中。“冷 战”结 束 以 来,为 了 应 对 非 西
方国家的“失败”,西方国家社会祭出“国际社会”(联合国)这面大旗,或者干脆
弃国际社会于不顾而频频对这些“失 败 国 家”进 行 所 谓 的 人 道 军 事 干 涉,其 结
果是导致这些国家国内和地区局 势 进 一 步 复 杂 化,这 让 世 人 再 次 见 证 了 国 际
社会在维护国际秩序(维护主权权威)与国际正义(保护基本人权)之间的紧张
关系。笔者认为,对于西方国家社会 来 说,无 论 是 最 初 的“人 道 军 事 干 涉”,还
是后续加以修正的 “保 护 的 责 任”(
Respons
ibi
li
tyt
 o 
Pro
tet),这 些 新 干 涉 主

义的理论和思潮始终都无法解决干涉的合法性与干涉的有效性之间存在的固
有矛盾。联合国的授权无疑在很 大 程 度 上 代 表 了 国 际 社 会 的 共 识,也 是 国 际
干涉的合法性来源。然而,这种国 际 共 识 经 常 因 国 际 社 会 的 分 歧 与 分 裂 而 无
法及时获得,从而也使得国际社会 无 法 对 一 国 国 内 发 生 系 统 而 重 大 的 侵 犯 人
权事件做出及时的反应。20 世纪 90 年代发生在卢旺达境内的那场种族大屠
杀的历史悲剧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然而,矛盾的是,当国际干涉的决
策快速而有效地做出时往往又 难 以 谋 取 这 种 行 动 的 合 法 性 支 持。 笔 者 以 为,
在当今时代,应对这种两难的尴尬,最 好 的 一 个 办 法 是 需 要 承 认 两 个 事 实:一
个事实是,国际社会依然主要由主 权 国 家 构 成;另 一 个 事 实 是,主 权 国 家 依 然

① See 
Edwar
d D.Mans
fie
ld,Jack  r,El
Snyde ect
ing 
to 
Fight:Why  Emerging De-
mo
craci
es Go 
to  ,
War MIT Pres ,
s 2007.
② 参见联合国秘书长的报告: 《非洲境内冲 突 起 因 和 促 进 持 久 和 平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
全文 见:
htp:
t //www.
un.
org/ch
ine
se/abou
tun/sg/r
epo
rt/s
98-318/r
epo
rt.
htm,下 载 日 期:
2014 年 2 月 28 日。

66
“国际共同体”内涵之界定与历史演进 

是人权的终极捍卫者。这样一来,我 们 又 回 到 了 民 族 主 权 国 家 建 构 的 这 个 历
史原点上。就此而言,对绝大多数 发 展 中 国 家 来 说,在 国 内 层 面,强 化 其 中 央
政府在国内层面的权威和主权以 及 提 升 其 管 理 国 家、尊 重 人 权 和 造 福 人 民 的
执政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 国 际 层 面,强 调 主 权 和 不 干 涉 的 价 值 以 维 护
最低限度的国际秩序也至关重要。对于这一点,本人在其拙著《不干涉内政原
则研究———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分析》一 书 中 也 反 复 强 调:对 于 国 际 社 会 而 言,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和不干预内政 原 则 始 终 是 维 护 国 家 间 彼 此 独 立、尊 重 各 国
文化的多元性以及进行国 际 合 作 和 达 成 最 低 限 度 的 国 际 秩 序 的 基 础 价 值。①
笔者认为,承认上述提到的那两个事实,其实也只不过是承认另外一个事实罢
了,即当今国际社会依然是一个由 众 多 历 史 和 文 化 迥 异 的 主 权 国 家 所 组 成 的
极其松散的联合体而已。因此,长期以来,在非西方国家的现代性道路的选择
和民族国家的建构等问题上,笔者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
说,民主制是无法经由外部力量而在一国国内强制加以推行成功的 ,而往往只
能通过内部渐进的方式内生而 成。 对 于 傲 慢 的 西 方 国 家 来 说,与 其 通 过 外 部
武力干涉的方式在这些国家强推 西 方 的 自 由、民 主 模 式 而 导 致 这 些 国 家 常 年
陷入内战之中,还不如让这些国家的国内权威政权得以继续保持和强化 ,并且
在着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以渐进的方式推进国内民主、法治化进程。近年来,
西方国家在索马里、卢旺达、苏丹、伊 拉 克、利 比 亚、阿 富 汗 等 国 强 制 推 行 民 主
化的失败之实践证明:一国国内秩序一旦被外力强行予以打破,随之而来的往
往就是永无休止的内乱和人道悲 剧,在 该 国 实 现 自 由 和 民 主 价 值 的 目 标 也 将
变得遥不可及。

五 、国际共同体建构中的非西方视域 :
“中国道路 ”的当代启示

   然而,近年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迅速和平崛起这一事实则是后起的发
展中国家在民族国家建构道路上的另一番全新图景。

① 具体可参见李伯军:《不干涉内政原 则 研 究———国 际 法 与 国 际 关 系 分 析》,湘 潭 大


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67
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第 6 卷

因而,在许多人看来,中国的和平崛起似乎给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
山(Franc
is Fukuyam)在 其 著 作 《历 史 之 终 结 与 最 后 一 人 》① (The End of
Hi
sto
ry and t
he Las
t Man)里所提出的“历史终结论”( Theory of End 
of His-

ory)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围绕这个问题,国际舆论界涌出了各种否定或肯
定中国崛起的声音,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中国模式
论”等。有趣的是,瑞士日内瓦外交 与 国 际 关 系 学 院 张 维 唯 教 授 作 为 “中 国 模
式论”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历史终结论”的 提 出 者 弗 朗 西 斯 · 福 山 教 授 为 此 还
进行了一次对话。两位学者对话的焦点自然集中在“中国模式”的出现是否能
终结“历史终结论”的问题上。在笔者 看 来,仅 仅 通 过 一 次 “对 话”是 不 大 可 能
回答清楚上述颇具挑战性的重大政 治 理 论 问 题 的。 而 且,所 谓 的 “中 国 模 式”
是否真正存在还是一个问题,这主 要 是 基 于 三 个 方 面 因 素 的 考 虑:首 先,如 果
从一个国家所走的现 代 性 道 路 这 个 问 题 来 说,所 谓 的 “中 国 模 式 ”和 “西 方 模
式”在其本质上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只不过,西方国家率先步入现代发达国家
行列而已,而中国其实依然在通往现代性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其次,一个国家
的“发展模式”最终 应 该 是 成 功 了 的 “完 成 时”而 不 是 “进 行 时”。 而 事 实 恰 恰
是,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总量确实有了显著的提升,而国家法治建设却远远
没有完成。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如 何 克 服 政 治 权 力 的 过 度 集 中 以 及 经 济 改 革
成果被少数人攫取和享用这两个弊端,这依然是一个严峻而巨大的现实挑战。
显然,一个国家在其国内制度建设还远未完成的情况下来奢谈所谓的“中国模
式”是不合时宜的。最后,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假定应该是可以成功复制到其
他国家身上的。然而,即便未来中国的制度建设得以最终完成,成功实现从古
代文明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 型,中 国 模 式 能 否 复 制 到 其 他 发 展 中 国 家 身
上也是大存疑问的。因为从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
一个国家通过复制 他 国 的 现 代 化 发 展 模 式 而 最 终 获 得 成 功 的。 这 个 事 实 说
明:每个国家发展的成功方式从来都 是 “独 一 无 二”的,进 而 也 是 不 可 复 制 的。
历史地看,即使是英国、法国、美国 和 德 国 等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的 现 代 化 道 路 从 来
都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各异其趣的。因此,与其用“中国模式”这样的华丽辞
藻来概括中国的初步成功,还不如用“中 国 道 路”这 样 的 朴 素 词 汇 来 说 明 中 国
发展的独特性。

① 参见[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 结 及 最 后 之 人》,黄 胜 强、许 铭 原 译,中 国 社


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68
“国际共同体”内涵之界定与历史演进 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不能因为西方发达国家
的现代性暴露出了某些固有的弊 端 而 对 国 家 的 现 代 化 建 设 加 以 抵 制 或 拒 绝,
也不能将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 经 常 施 以 强 权 和 霸 权 行 为 而 迁 就 于 现 代 性。
如前所述,自近代以来,对于后起 的 发 展 中 国 家 来 说,全 球 化 与 世 界 一 体 化 的
深入发展表明:通往现代性的国 家 发 展 道 路 似 乎 是 一 个 不 二 的 必 然 选 择。 事
实上,不容否认的是,这些国家 也 正 朝 现 代 性 这 个 目 标 而 迈 进。 只 不 过,这 些
国家行走的方式和途径各异而 已。 而 且,它 们 在 走 向 现 代 化 的 征 途 中 已 经 并
将继续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英国历史学家艾伦·麦克法兰在其著作
《现代世界的诞生》中指出,相对于 西 方 国 家,和 大 多 数 发 展 中 国 家 一 样,中 国
目前显然正走在通往现代世界 的 道 路 上。 然 而,麦 克 法 兰 对 中 国 道 路 寄 予 厚
望。这不仅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和 历 史 悠 久,而 且 因 为 中 国 近 年 来 经 济 的 飞 速
发展。与此同时,麦克法兰也提醒 中 国,在 走 向 现 代 化 的 过 程 中,中 国 未 来 面
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一方面既能做到保持自身独特的文化和个性,另一方面
又能充分汲取西方文明 所 能 提 供 的 最 佳 养 分。① 历 史 早 已 告 诉 我 们,一 个 民
族的文化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而 不 被 淘 汰,就 必 须 不 断 充 分 汲 取 其 他 民 族
文化的营养而更新自己的文化。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来 说,西 方 之 所 以 能 在 近 代 率
先步入现代社会,这在很大程度上 是 因 为 萃 取 了 东 方 文 明 尤 其 是 中 国 文 明 和
阿拉伯文明养分的结果。在这方面,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所著的《西方文明
的东方起源》② 一书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论证,这同时也是对“西方中心论”的一
个有力驳斥。而另一方面,中国在近代的落伍恰恰说明了中国文化在陷入“自
我封闭循环”的发展怪圈后必然将导致没落这一历史发展规律。因此,东西方
文明各有其值得加以发扬和摒 弃 以 及 相 互 借 鉴 的 地 方。 从 这 个 方 面 看,西 方
基督教文明从“人性本恶”之悲观 政 治 哲 学 的 理 念 出 发,希 望 借 助 法 律 和 武 力
等“外力”来实现国家治理和社 会 秩 序。 因 此,西 方 社 会 在 创 造 现 代 法 治 社 会
以维护公共社会秩序以及主导世界科技革命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对人类文明
的进步确实作 出 了 重 大 贡 献。 不 过,不 可 否 认 的 是,基 督 教 作 为 一 种 “一 神
教”,具有向外部世界文明强制输送“福 音”和 “民 主”的 狂 热 性,这 种 特 性 注 定

① 参见[英]艾伦·麦克法 兰 主 讲,清 华 大 学 国 学 研 究 院 主 编,刘 北 成 评 议,刘 东 主


持:《现代世界的诞生》,管可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年版。
② 参见[英]约翰 · 霍 布 森:《西 方 文 明 的 东 方 起 源 》,孙 建 党 译,山 东 画 报 出 版 社
2009 年版。

69
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第 6 卷

了西方文明国家对外扩张的固有本性。在这方面,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 家 L.
斯塔夫里阿诺斯(
S. Lef
ten 
Stav
ros 
Stav
rianos)在其著作《全球通史》里也解释
道:欧洲的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可 用 欧 洲 基 督 教 的 扩 张 主 义 来 解 释。 与 欧 洲 其
他大宗教完全不同,基 督 教 浸 透 了 普 济 主 义、改 变 异 端 信 仰 的 热 情 和 好 战 精
神。而且,为了使异端和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基督教会总是毫不犹豫地使
用武力。基督教的好战源自犹太游牧民族所崇拜的复仇和惩罚之神 。基督教
作家常用战争做比喻,将人间世界看作上帝与撒旦交战的战场。因此,丝毫不
奇怪的是,基督教首领在执行有关 对 外 传 播 福 音 的 命 令 时 常 采 用 种 种 强 有 力
的方法。① 其结果是,国际社会孜孜以求的和平与秩序在西方国家固守之 “零
和博弈”的国家安全观中迟迟难产。不仅如此,现代西方社会所崇尚的物质主
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技 术 主 义 带 来 了 诸 如 人 性 的 扭 曲、环 境 的
恶化、犯罪率上升以及人际关系 的 紧 张 等 一 系 列 严 重 的 社 会 问 题。 而 作 为 以
“人性本善”为国家治理之 基 本 理 念 的 东 方 文 明 国 家 代 表———中 国 和 印 度,则
乐观地认为,人民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化而成为守法的国民的。而且,只有通
过教化,才能从内心深处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制,而不是被外力强制地加以违心
地屈从,从而最终达成一种和谐的社会伦理秩序。正是在这一点上,子曰:“道
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② 对此,英国
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曾经做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他认为,拯救 21 世纪
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 儒 家 思 想 和 大 乘 佛 法。③ 这 样 看 来,从 实 现 人 类 永 久
和平的国际社会秩序这个长远目标而言,以 依 赖 武 力、法 律 等 “外 力”而“从 外
求”秩序的西方文明与依赖道德和教化等“从内求”秩序的东方文明,就其手段
和方式这个角度而言,二者都不可或缺,不可偏废。
笔者以为,值得世人充分肯定的是,“中国道路”的独特性和初步成功事实
上给其他正走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极其宝贵的发展
经验:在 1945 年《联合国宪章》中 所 载 明 的 诸 多 当 代 普 世 价 值 中,对 于 发 展 中
国家来说,在一个“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各国之间的关系基于利用资源

① 参见[美]斯塔夫里· 阿 诺 斯:《全 球 通 史———1500 年 以 后 的 世 界 》,吴 象 婴、梁 赤


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1~12 页。
② 语出《论语·为政第二》,载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 2006 年版。
③ 参见[英]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 21 世纪:汤因比与池田
大作对话录》,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社 1997 年版。

70
“国际共同体”内涵之界定与历史演进 

空间的有限性和追逐利益的无限性的不可调和性而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竞争
状态之中,“和平”相对于“人权”更具有急迫性,“秩序”相对于“自由”往往显得
更为重要,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 能 建 立 起 一 个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现 代 法 治 社 会。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坚持不干涉他国内部事务和
反对外来干涉的原因所在。这条宝贵的发展经验转化为中国国内时常性提及
的通俗化的政治性话语就是:中国在走向法治、和谐的现代社会之发展道路上
始终离不开一个和平与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据此,“中国道路”的初步成功
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但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即发展中国家建设现 代 国 家 的 路 径 并 不 是 唯 一 的,而 是 “条 条 道 路 通 罗 马 ”。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中国道路”的经验和教训着实显得弥足珍贵,也给广大
发展中国家以信心。

六 、结   语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世界除了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之外,绝大部分发展中国
家依然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 艰 难 前 行。 不 仅 如 此,从 各 个 国 家 的 文 化 和 文
明的差异性来说,当今国际社会包含有基督教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
度教文明等诸多不同文明类型。 大 体 估 算 起 来,这 些 异 质 文 明 分 布 于 全 世 界
200 多个主权国家和地 区。 在 这 些 国 家 里,生 活 着 数 量 多 达 70 多 亿 的 人 口,
这些人分属于 3000 多 个 不 同 的 民 族,使 用 着 的 教 派 别 也 特 别 繁 多,大 约 有
3—4 万个。显而易见,国 际 社 会 各 个 成 员 之 间 这 种 发 展 程 度 和 水 平 的 多 样
性、差异性和层次性说明,赫德利·布尔所提供的国际社会的理论化概念与当
今国际社会的现实内涵还存在相当的距离。 因此,
20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在其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 指 出:“确 认 在 相 互 信 任 和 理 解 氛 围 下,
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 作 是 国 际 和 平 与 安 全 的 最 佳 保 障 之 一,希 望
在承认文化多样性、认识到人类是 一 个 统 一 的 整 体 和 发 展 文 化 间 交 流 的 基 础
上开展更广泛的团结互助,认为尽 管 受 到 新 的 信 息 和 传 播 技 术 的 迅 速 发 展 而
积极推动的全球化进程对文化多 样 性 是 一 种 挑 战,但 也 为 各 种 文 化 和 文 明 之
间进行新的对话创造 了 条 件。”显 然,当 今 国 际 社 会 所 体 现 出 来 的 这 种 “多 样
性”和“复杂性”对于那些盲目鼓吹“国 际 共 同 体”时 代 已 经 来 临 的 乌 托 邦 人 士
来说无疑是一支清醒剂。而且,更 为 重 要 的 是,包 括 英 国 学 派、现 实 主 义 学 派

71
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第 6 卷

和国际法学派等在内的各种主流 学 说 也 存 在 一 个 缺 陷,即 都 过 分 强 调 国 家 或
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 位 和 作 用,而 忽 视 了 个 人 在 国 际 社 会 向 国 际
共同体演进的过程中所发挥的 巨 大 作 用。 一 方 面,国 家 和 国 际 组 织 的 行 为 对
于个人的现代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这真是奇怪的,
在这国家主义的时代,人民日常 生 活 却 渐 渐 的 趋 于 国 际 化。 世 界 人 民 都 有 意
或无意的卷入于这牵连难解的 国 际 关 系 漩 涡。 个 人 的 行 为、欲 望 与 习 惯 等 各
方面都可看出受世界性的 影 响。”① 而 另 一 方 面,一 旦 个 人 摆 脱 国 家 领 土 边 界
的控制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 动,国 家 主 权 和 个 人 人 权 之 间 关 系 的 紧 张 将
不可避免地在国际层面成为被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我们已经见证
了国际社会围绕该问题所引发的种种争议和斗争对国际共同体观念的形成所
产生的消极后果,而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因此,国际社会在向国际共同 体 演 进 的 过 程 中 所 遭 遇 的 困 难 和 挑 战 无 疑
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英国 学 派 的 另 一 位 新 近 代 表 人 物 巴 里 · 布 赞 (
Bar
ry
an)教授进一步指出,现 在 的 国 际 社 会 由 两 部 分 组 成:一 是 源 自 于 近 代 欧
Buz
洲并向全球扩张的“同质性”国际社 会 (欧 洲 国 际 社 会);二 是 由 世 界 不 同 区 域
文化体系与欧洲国际 社 会 进 行 互 动 并 达 成 妥 协 后 所 形 成 的 “异 质 性 ”国 际 社
会。② 目前,这种异质性国际 社 会 充 其 量 也 只 能 算 是 国 际 共 同 体 孕 育 的 一 个
初期阶段,这个社会依赖于大量的 道 德 规 范、宗 教 规 范、礼 仪 规 范 和 法 律 规 则
等维系着最低限度的国际秩序。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先生曾经说:“任何一个政
权、任何一个宗教、任何一种思想 都 无 法 征 服 世 界,或 者 按 照 自 己 的 设 想 重 塑
世界。世界的多样化特征太明显了,不同的种族、文化、宗教、语言及历史要求
各国通过不同的道路实现民主 和 自 由 市 场。 在 全 球 化 的 世 界,各 个 社 会 因 卫

① 贝来 (Bai
ley,S.H ):《国 际 社 会 的 结 构 》( The Framework of In
ternat
iona

So
cie
ty),万良炯译, 商务印书馆 1935 年版, 第 1 页。
② Bar
r Bu
y  an,Fr
z om In
t e
rnati
ona
l System 
to 
Inte
rnati
onal So
cie
ty:St ruc
tura

Rea
lism 
and Regime 
Theory 
Mee
t t
he 
Engl
ish 
Scho
ol,I
nte
rna
tiona
l Or
gan
iza
tion,Vo
l.47,
No. , ,
3 1993 Summe r
 I ,
sue p.
s 349.

72
“国际共同体”内涵之界定与历史演进 

星、电视、互联网及便捷的旅行条件相连,因此,各个社会就会相互影响。”① 另
外,英国学者齐格蒙特·鲍曼认 为,在 某 种 程 度 上,“共 同 体”(
Commun
ity)这
个词还是一种“感觉”(
Fel)。他 指 出,“令 人 遗 憾 的 是,‘共 同 体’意 味 着 的 并

不是一种我们可以获得和享受的世界,而是一种我们将热切希望栖息、希望重
新拥有的世界”② 。从这两个 方 面 来 看,很 显 然,当 前 的 国 际 社 会 与 国 际 共 同
体之间的距离依然非常遥远,而另一方面,作为适用于我们这个国际社会的国
际法,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只是大国 之 间 进 行 博 弈 的 一 种 “游 戏 规 则”。 诚 如 法
国学者雷蒙·阿隆先生所指出的:国 际 法,已 经 成 为 全 球 体 系 的 国 际 法,其 实
质仍旧是欧洲法 (
Jus 
Eur eum)。 它 的 适 用 范 围 首 先 局 限 于 基 督 教 国 家,
opa
后推广到欧洲国家。它随后扩及所谓的文明国家,而后又是爱好和平的国家。
因此,“主权平等”之说原是为特权国家,亦即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社会中的大
国所保留的,现在则明确地 赋 予 所 有 国 家———从 殖 民 帝 国 解 体 中 出 现 的 大 小
不一的一切国家。③
然而,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是,即便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国际社会已
经进化成了一个同质的国际社会,也并不意味着国际共同体即将诞生。对此,
法国学者雷蒙·阿隆给我们提出 了 警 告:没 有 国 家 的 同 质 性、观 念 的 亲 近 性、
宪法实践的相似性,这种国际共同体就是不可想象的。尽管如此,这一必要条
件仍然不够充分,各国必须金盆洗手,同 意 说“永 别 了 武 器”,必 须 毫 无 顾 虑 地
同意将它们的 争 执 交 予 法 庭 定 夺,即 便 争 执 的 对 象 是 领 土 和 财 富 的 重 新 分
配。④ 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所憧 憬 的 那 个 国 际 共 同 体 要 达 到 雷 蒙 · 阿 隆 先 生
所指出的上述条件在现阶段乃 至 可 预 见 的 将 来 都 是 十 分 困 难 的。 在 这 方 面,

① Se
e Le
e  Yew,U .
Kuan  S.:Oppo
rtun
iti
es 
in 
Asa;Cha
i llenge
s i
n t
he 
Middl

Ea
st,Spe
ech 
gi a
ven tSou
  the
rn 
Met
hod
ist 
Uni
ver
siy,Da
t l
las,Oct
ober
 19,2006.亦可参见
[新加坡]李光耀 (口述),[美]格雷 厄 姆 · 艾 利 森( Graham Al
li
son 美]罗 伯 特 ·D.
)、[ 布莱
克 威尔(
Rober
t D.
Bla
ckwi
ll)、[美]阿里·温尼(
Al Wyne)编写:《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中
i 
信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56 页。
② [英]齐格 蒙 特 · 鲍 曼:《共 同 体 》,欧 阳 景 根 译,江 苏 人 民 出 版 社 2003 年 版,第
4 页。
③ 参见[法]雷蒙·阿隆:《和平与战争:国 际 关 系 理 论》,朱 孔 彦 译,中 央 编 译 出 版 社
2013 年版,第 700 页。
④ 参见[法]雷蒙·阿隆:《和平与战争:国 际 关 系 理 论》,朱 孔 彦 译,中 央 编 译 出 版 社
2013 年版,第 701~702 页。

73
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第 6 卷

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最高一体化水平的欧洲联盟大厦在走向“欧罗巴合众国”
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挫折和挑战无疑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例证 。
尽管国际社会在向国际共同 体 演 变 的 过 程 中 存 在 诸 多 的 挑 战 和 困 难,有
关国际共同体的理念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也仅仅停留在诸如孔子 、但丁、沃尔
夫、格劳修斯、卢梭、康德、爱因斯坦等先哲们提出的各种理论之中,不过,不可
否认的是,这些有关国际共同体的 诸 种 理 念 确 实 在 精 神 上 指 引 和 鼓 励 着 现 时
代的我们朝那个美好的目标迈进。另外,更值得欣慰的是,现时代的理论家们
在前人思考的基础上,对西方主导的现代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一方面,这
其中既有西方社会内部学者的反思,如美国学者雅克·布道在其《建构世界共
同体》一书中更是明确指出,在一 个 经 济 常 常 成 为 宰 制 性 力 量 的 现 代 社 会 中,
人类顽强地抵抗着消费主义、享 乐 主 义 对 人 心 和 人 道 的 腐 蚀 和 颠 覆。 他 进 而
主张,人类应在自利与团结、经济与伦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此基础上,将谋
求建立人类共同体的“大同理想”之 愿 景 带 回 到 今 天 的 现 代 社 会,从 而 为 全 球
化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 向。① 另 一 方 面,这 里 面 更 有 中 国 理 论 家 对 西 方 现 代
社会理论的理性批判和重构,如中 国 当 代 哲 学 家 赵 汀 阳 教 授 在 其 引 发 海 内 外
学界强烈关注的《天下体系———世界 制 度 哲 学 导 论》一 书 中,以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中独有的“天下”概念构建了一 种 全 新 的 国 际 共 同 体。 在 这 个 共 同 体 里,每 个
人都在尝试将彼 此 的 伤 害 达 到 最 小 化,从 而 实 现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永 久 和 平。②
从理论上说,赵汀阳的这种共同体观念超越了建立在“个体理性”(优先考虑将
个人利益最大化)基础之上的西方世界观。毫无疑问,这些理论家对西方国际
共同体理论的反思和批判更使得我们在由国际社会迈向一个令人向往的国际
共同体的道路上增添了更多的可能和希望。
(本文编辑:胡雨桥)

① 参见[美]雅克·布道:《建构世界共同体》,万俊 人、姜 玲 译,江 苏 教 育 出 版 社 2006


年版,导论部分以及第一章。
② 参见赵汀阳:《天 下 体 系———世 界 制 度 哲 学 导 论 》,江 苏 教 育 出 版 社 2005 年 版,
前言。

74
“国际共同体”内涵之界定与历史演进 

The 
Def
ini
tion 
and
 the 
His
tor
ica
l Evo
lut
ion 
oft
 he 
Conno
tat
ion

f“
o I
nte
rna
tiona
l Commun
ity”
———And
 the 
Con
tempo
rar
y En
ligh
tenmen
t o
f he “
t Chi
nes
e  y”
Wa
L iBo
  un

Ab
str
ac :
tS i
nce
  ·
9 11t
err
ori
sta
 tt
a ,
cks as
 the
 two 
hot
 top
ic ,
st he 
pol
it-

cal
 func
tions
 and 
mor
alva
  l
ues
 of
 the
 conc
ept
 of“
int
erna
tiona
l commun
ity”

re 
oft
en 
dis
cus
sed 
byt
 he 
Wes
tern 
scho
lar
s o
f i
nte
rna
tiona
l l
aw 
and
 in
terna-

iona
l r
ela
ti r,usua
ons.Howeve lly,t
he We
ste
rn s
cho
lar
s unde
rst
and
 the
conc
ept
 of“
int
erna
tiona
l commun
ity”wi
tht
 he “We
ste
rn-c
ent
rism”t
heo
ry.
Th
ist
 heo
ry i
s ma
inl
y r
efl
ect
ed i
n two a
spe
cts:F
irt,dur
s ing
 the
 co
lon
ial

ra,t
he We
ste
rn powe
rs r
ega
rded
 thems
elve
s a
s so-c
all
ed he “
 t civ
ili
zed
coun
tri
es”,t
he 
non-We
ste
rn 
coun
tri
es 
wer
e a
lways
 exc
luded
 fr
om 
the
 in
ter-
na
tiona
l commun
ity;t
he s
econd
 is, dur
ing
 the pos
t-co
lon
ial
 ea,t
r he
We
ste
rn 
coun
tri
es 
del
ibe
rat
ely
 igno
ret
 he
 impo
rtan
t pos
iti
on 
and 
act
ive
 ro
le
of
 the non-We
stern 
countr
ies
 int
 he pr
ocesso
 ft
 he e
stab
lishmento
 fi
 nte
rna-

ionalcommun
  it
y.Wh ie,on
l  t
he one hand,the 
non-We st
ern 
countr
ies a
re

he i
ndi
spens
abe pa
l rts
 of
 in
terna
tiona
l commun
ity;on
 the o
t r hand,
he
unde
r t
heimpe
  tus 
of 
globa
liz
aton,t
i oday,
int
erna
tiona
l soc
iet
y ha
s begun
 to
evo
lve
 towa
rds
 in
terna
tiona
l commun
ity, t
he non-We
ste
rn coun
tri
es
gradual
l beg
y  in
 to 
edge
 toward
 thec
 ente
r stage of
 in
ternat
ional
 commun i
ty.

f  we
 igno
ret
 hesetwo
  f
 acs,t
t he i
nterna
tional commun i
ty wi
llno
  tr
 ea
lly be

stab
lished
 in
 the
 fu
tur
e.I
n r
ecen
t ye
ars,t
he 
Chna’
i s pe
ace
ful
 ri
se 
has 
pro-

ided 
a new 
impe
tus
 and 
animpo
  rtan
t en
ligh
tenmen
t a
s t
o t
heevo
  lut
ion 
of

hei
 nt
erna
tiona
l commun
ity.
Ke
y  Wo
rds: I
nte
rna
tiona
l  Soc
iey; I
t nte
rna
tiona
l  Commun
ity;

nte
rna
tiona
l Law

7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