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论》与印度外交战略的古典根源 张金翠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2

DOI:10.13569/j.cnki.far.2013.02.

008

外交评论 2013 年 第 2 期 119

《政事论 》与印度外交战略的古典根源
张金翠

摘 要 作为印度古代的一位政治家和思想家,考底利耶在其《政事
论》中从世俗政治和现实主义的视角对当时的国际政治现象做出了分析和
判断。文章通过对《政事论》文本的解读及其理论的剖析,对考底利耶的国
际政治思想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梳理,以揭示其国际政治思想特征,并进而
分析和解释今日印度外交政策和国际政治行为的历史根源 。
关键词 考底利耶 《政事论》 现实主义 曼荼罗 国际体系

考底利耶( Kautilya,公元前 350—275 年) 的《政事论 》( Arthashastra) 是古代印度


的一部巨著,① 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内容从军事韬略到日常社会生活的指
导一应俱全,甚至还包括如何处理人类与动植物的关系等问题。 但该书真正的精华
还是关于“政治与治国之道 ”的论述。《政事论 》在印度也被称为“国王利益的手
册”,因为该书本来就是献给国王的。 作为孔雀帝国的三朝元老、首辅大臣,考底利
耶在辅佐君主对外征战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和修正自己的感悟见解,并将这些悉数
记录下来,形诸文字。可以说,《政事论 》就是考底利耶对治理国家和对外战略长期
思考的凝练和结晶,其本人也颇为自得,认为其中字字珠玑,是给君主的“金玉良言”。
他坚信,
在多个王国互相竞争的“丛林”体系里,
若君主对他言听计从,就有机会战胜强
敌,
雄霸四方。美国学者罗格·博斯柯认为《政事论》是一部真正的旷世经典,而考底

利耶则是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政治现实主义者”。
该书大约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用印度古典文字梵文写成,到 12 世纪之前在印

* 张金翠,上海大学军事教研室讲师( 上海 200444) 。
** 本文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应对水资源争端———中印策略的比较研究”( 项目编号:
13YS01) 的阶段性成果,同时获得上海高校一流学科( B 类) “世界史”建设项目资助。
① 曾供职于印度事务部图书馆的托马斯( F. W. Thomas) 甚至称《政事论》“也许是所有梵语文献中最为
珍贵的一部”。Franklin Edgerton,“The Latest Work on the Kautilīya Artha āstra”,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
48,1928,p. 289.
② Roger Boesche,The First Great Political Realist: Kautilya and His Arthashastra,Lanham: Lexington Books,2003.
120 外交评论 2013 年 第 2 期

度一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此后由于战乱等原因失传。 不过,幸运的是,
1904 年英国
著名梵语学者萨玛撒斯特里重新发现了该书手稿 ,并于 1909 年将其出版。1915 年
他出版了第一个英译本,①此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引起各个学科的广泛
关注和研究,尤其是在管理学和伦理学领域,而从国际政治角度来研究考底利耶学
说的学者则甚为少见。
1964 年 9 月,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乔治·莫德尔斯基在《美国政治学评论 》发
表文章介绍考底利耶的国际政治思想 ,认为他是印度战国时代的一位“国际体系理
论大师”,从而开启了在国际政治领域研究考底利耶思想的先河 。② 此后,不知何故,
关于考底利耶国际政治思想的研究又归于沉寂 。直到 2003 年,美国学者博斯柯出版
《第一位伟大的政治现实主义者: 考底利耶和他的〈政事论 〉》一书之后,对考底利耶
的研究才逐渐开始增多,并渐成热潮。
迄今为止,国内只有一篇专门研究《政事论 》的文章。 不过,此文更多关注的是
其国内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外交与军事作战方略只是简单介绍。③ 另有几篇关于
印度战略文化的论文中稍稍提到了《政事论 》,可惜都是寥寥数语,缺乏深度。 鉴于
国内研究的不足,本文拟通过文本解读与理论解析,对考底利耶的国际政治思想进
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以揭示这位世界上“第一位政治现实主义者 ”的思想特征,并进
而分析和解释今日印度外交政策和国际政治行为的历史根源 。

一、《政事论》里的政治现实主义思想

由于是在不断征战中形成的治国及外交理念 ,因此考底利耶的《政事论 》具有浓


厚的政治现实主义特色,全书通篇充斥着“权力”、“战争”与“利益 ”等字眼。 在这一
点上,考底利耶与后世的霍布斯等政治现实主义思想家的政治观念极为相似 。 霍布
斯认为,“政治的主要目的就是权力”④,考底利耶则有言,“权力就是力量,而力量能
够改变( 君主的) 思维”。⑤
( 一) 世俗政治观
在一个列国混战和帝国形成的时代,考底利耶认为君主的首要职责是拥有“权

① Kautilya,Arthashastra,translated by R. Shamasastry,Bangalore: Bangalore Government Press,1915. 此后


该书又出现了多个英文版本,如 The Arthasastra / Kautilya,edited,rearranged,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by L. N.
Rangarajan,New Delhi: Penguin Books India,1992; Maxims of Chanakya,translated by V. K. Subramanian,New
Delhi: India Abhinav Publications,1990; The Kautilya Arthashastra,Part II,2 nd edition,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R.
P. Kangle,New Delhi: Motilal Banardisass,1992。以笔者之见,最后一个译本似乎更为精准一些。
② George Modelski,“Kautilya: Foreign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the Ancient Hindu World”,The A-
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 58,No. 3,September 1964,pp. 549—560.
③ 晋劼: 《〈政事论〉思想与策略》, 《南亚研究》, 1986 年第 4 期。
④ 〔英国〕霍布斯: 《利维坦》, 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年,第 100 页。
⑤ Kautilya,Arthashastra,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R. P. Kangle,New Delhi: Motilal Banardisass,1992,p. 283.
《政事论》与印度外交战略的古典根源 121

力”与“幸福”。他说: “拥有权力与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就确立了一个君主对另一个
君主的优势地位; 与之相反,君主就要处于从属地位,或者顶多处于平等地位。”① 换
句话说,考底利耶认为,权力乃是一个王国的生命,也是一个君主的终极使命。 但怎
样才能增强并维持权力呢?
考底利耶认为,为了使君主成就万世的霸业,“国王要经过科学的训练,不与任
何别的统治者分享土地,并终生为苍生谋福利 ”。② 为此,他告诫君主不能相信命运
或迷信,“一个人一旦托付给命运,那么便放弃了个人努力,因此必将毁灭”。③
在考底利耶生活的列国时代,激烈的社会动荡不能不在各阶级、阶层人们的心
目中有所反映。无论是婆罗门教的灵魂不死、轮回转世的说教,还是耆那教和佛教
所主张的舍生取义、以肉体痛苦换取灵魂快乐的学说,都在世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
灭的影响,而作为一国之君的国王也难以避免。 事实上,在早期印度的历史中,宗教
与迷信活动对国家政治生活都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尤其是宗教、迷信与战争的关
系十分密切,它们不仅影响到对敌战略的选择,有时还直接影响到战场上的胜负。
因此,为了让君主相信科学而不是神学 ( 迷信 ) ,考底利耶将自己的学说标榜为“科
学”。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阐释说,他的哲学是行动决定一切,如果一味迷信则必
将一无所成。对此,他反问道: “愚人失物,求诸于天,天为之何?”④
显然,考底利耶所关注的是世俗生活,而不是信仰世界。 正是在世俗政治观的
引导下,《政事论》里才留下了一些最为冷血的言论 ,并为考底利耶赢得了“印度的马
基雅维利”的名号。⑤
( 二) 权力政治观
在世俗政治观的指引下,《政事论 》的主旨是教导君主如何改进本国的实力要
素,削弱敌国的实力要素。考底利耶认为,君主的一切职责都是为了国家社稷着想,
其哲学的最终目标是“摧毁敌人,保护人民 ”。⑥ 不仅如此,他还明确指出,君主必须
遵循“鱼的法则”,即在一个“大鱼吃小鱼 ”的世界里,国王生存的唯一途径就是成为
一个拥有无上权势的征服者。⑦
在这里,考底利耶的观点与所谓“权力政治 ”( Realpolitik) 颇为类似,即君主应以
国家社稷作为从事内政外交的最高考虑 ,而不应该受到个人感情、道德伦理观和理
想的左右。在此基础上,他将君主分为“居于支配地位的君主 ”和“处于从属地位的
君主”,并对这两种情形详加论述,而对“处于平等地位的君主 ”则关注甚少。 这个事

① Kautilya,Arthashastra,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R. P. Kangle,New Delhi: Motilal Banardisass,1992,p. 291.


② Ibid. ,p. 11.
③ Kautilya,Arthashastra,p. 358.
④ Ibid. ,p. 419.
⑤ Herbert H. Gowen,“The Indian Machiavelli or Political Theory in India Two Thousand Years Ago”,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 44,No. 2,June 1929,pp. 173—192.
⑥ Kautilya,Arthashastra,p. 509.
⑦ Ibid. ,p. 11.
122 外交评论 2013 年 第 2 期

实说明,考底利耶的政治哲学主要是围绕着政治权力的损益与否来做文章 。
考底利耶还谈到了君主的政治职责。 他认为,君主除了保卫帝国的安稳,还有
三件要紧之事,即要与国民一道获得“物质之丰裕、精神之愉悦和世俗之欢乐 ”。① 为
此,他重视物质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物质不仅能够富国强兵,而且还能维持一个安
定正义的政治局面,“科学之要,惟在安民固土”,因为“财富乃人生之源泉,土地则为
人定居之根本”。②
对于这一整套权力政治观念,考底利耶自己非常看重,并且认为这种学说对君
主乃是万分重要的。为了论证观念的重要性,在《政事论》中他打了个比喻,一人“拉
弓放箭,飞矢疾走,中则杀一人,不中则一人不能伤,而有识之智者,能杀腹中之胎
儿”。③ 换句话说,他希望君主不要成为一个只能弯弓射箭的武夫,而要成为一个运
筹帷幄的有识之智者。
显然,在考底利耶所处的“战国时代”,整个国际体系都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只
能采用一切手段来保护、维持和扩张自己的权力,否则便不会感到安全。 然而,在这
样一个霍布斯的“自然状态”里,国家这种追求权力的做法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
( 三) 全面战争观
显然,考底利耶将权力看做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 ,借此不仅可以掌控境内的国
民,还可以控制境外的敌人。 为此,他主张君主应该利用手中的权力去创造或掠夺
财富,并通过对外战争来增加自己王国的领土。 在《政事论 》里,考底利耶一直相信
有所谓的“战争科学”或“战争艺术”的存在。在这种思维指导下,他创造性地将战争
分为三种形式: “公开战争、隐蔽战争和无声的战争”。④
考底利耶认为,“公开战争”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是有“确定地
点和确定时间的战争”,是经过周密筹划和缜密部署的战争 。⑤ “隐蔽战争”是游击战
争,“是突然袭击,当敌人出现错误或灾难时的战争,是地点不断变化的战争 ”。⑥ 而
“无声战争”则是一种间谍战,首要的任务是保密,“利用秘密代理人或间谍进行暗
杀,主要对象是别国的重要大臣和主要领导人 ,并同时展开秘密宣传和散布虚假信
息”,而这样的战争“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目的是削弱敌人。⑦
在对战争进行“科学分类”之后,考底利耶认为,如果国家实力强大、军队经过周
密部署,就应该采取“公开战争”,否则就应该采取后两种战争形式。 在他看来,君主
应该不断增强自己的权力,因此战争对于国家来说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更进一步,
考底利耶不仅视战争为必然,还希望君主不要为战争的残酷所吓倒。 他告诫君主,

① Kautilya,Arthashastra,p. 431.
② Ibid. ,p. 521.
③ Ibid. ,p. 453.
④ Ibid. ,p. 339.
⑤ Ibid. ,p. 342.
⑥ Ibid.
⑦ Ibid. ,p. 366.
《政事论》与印度外交战略的古典根源 123

为了征服世界,可以不择手段,全民都是可以利用的武器,“为了赢得战争,必须赢得
勇武之士的支持,即使是妇女、儿童、跛脚的人以及盲人也都可以成为征服世界的士
兵”。① 由此,也将其战争观推向了极端。
第一,考底利耶视女性为武器。 在《政事论 》中,考底利耶花费大量笔墨论述女
性作为武器的威力。首先,他主张使用妇女作为“慰安妇 ”在战争进行中发挥作用。
他说当军队扎营时,“妓女应该顺着大路部署 ”。② 其次,他还相信“红颜祸水 ”的说
法,认为君主耽于美色比沉溺于赌博或酗酒还要糟糕 。 因此,女人的这种特性,足以
使她们成为武器。最后,他主张使用“美人计 ”离间敌人。 在《政事论 》中,考底利耶
主张派出年轻貌美的女性打入敌国阵营 ,并在敌国高层人物之间施以连环“离间
计”,在他们之间散布不和或猜疑,引起相互之间的争斗和仇杀。③
第二,考底利耶主张政治暗杀。 在《政事论 》中,他主张利用一切手段杀死敌国
君主。为此他绘声绘色地描述说,可以派人藏在画像后面或藏在空墙里面,在夜间
出来,将重物砸向君主; 或者派女间谍在夜间出没,朝君主放出大毒蛇或毒烟雾。 另
外,为了刺杀敌国君主,也可以用水将其溺死、用火将其烧死或者用鳄鱼将其咬死 。④
第三,考底利耶推崇“间谍战 ”。 因为主张进行政治暗杀行动,所以他高度重视
间谍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他认为,“一个间谍 ( 杀手 ) ,单枪匹马,无论是放毒还是
放火,都能达到武器攻击之效果,甚至他的工作 ( 暗杀 ) 比一支军队能够做到的还要
多。”⑤为此,考底利耶主张利用一切可能的人手去充当间谍,“神圣的苦行者、流浪僧
人、吟游诗人、玩杂耍者、流浪汉、算命者、占卜者、占星学家、医生、精神病患者、哑
巴、聋子、酒商、面包商、熟肉经销商、煮米饭者以及米饭经销商等 ”都可以成为间谍
的合适人选。⑥
总之,在考底利耶的战争世界里,无人不可以成为士兵,无物不可以成为武器。
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动用全部国力和全体国民去打仗,这样就将整个国家变
成了一部战争机器。⑦ 显然,这是一种“全面战争 ”( total war) 的逻辑。 对此,印度学
者马利克评论说,“考底利耶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理论家 ,他在两千多年以前就阐明
了印度古代的战略文化”。⑧
( 四) 非伦理政治观
从以上对《政事论》战争观的分析可以看出,考底利耶并不在意战争的正义性。

① Kautilya,Arthashastra,p. 406.
② Ibid. ,p. 434.
③ Ibid. ,p. 463.
④ Ibid. ,p. 473.
⑤ Ibid. ,p. 425.
⑥ Ibid. ,p. 265.
⑦ 在这里, 考底利耶的说法与西方现代战争理论中的“全面战争”( total war) 的逻辑几乎如出一辙,因此
考底利耶的战争理论可以归结为“全面战争理论”。参见 Campbell Craig,Glimmer of a New Leviathan: Total War
in the Realism of Niebuhr,Morgenthau,and Waltz,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3。
⑧ P. K. Mallick,Principles of War: Time for Relook,Kalpana Shukla: KW Publishers Pvt. Ltd,2009.
124 外交评论 2013 年 第 2 期

在《政事论》里,完全没有“光荣”、“伟大 ”或者“荣耀 ”之类的词语。 事实上,在考底


利耶看来,只要有利于增进国家的利益,任何手段都是正义的。 显然,这是根据结果
来判断甚至是证明手段的正义。不仅如此,考底利耶还公然主张在对外关系中奉行
欺骗法则,即便有盟约在身。 换言之,一国没有诉诸战争是因为情况不允许———国
力太弱小不足以征服,而不是秉持什么道义的缘故。故而考底利耶认为,“当一国强
大繁荣之时,它会改变自己的思维”。①
针对考底利耶这种非道德政治观,美国学者亨利 · 艾尔宾斯基将《政事论 》称为
“一项政治上的权宜之计,一本马基雅维利手册 ”。② 显然,与马基雅维利一样,他们
都主张扩张权力,却都对权力的来源及其正当性不着一言。 相反,他们都将现状视
为理所当然,因此国家为了权力而扩张只是一个成败的问题: 成功则国强,失败则国
衰。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斯 · 韦伯认为考底利耶是一位“真正的激进的马基雅维
利主义者”,而且如果将《政事论》与《君主论》相比,后者显然“是无害的”。③
当然我们也知道,考底利耶的这种非道德政治观在当时的印度决不是孤立的。
先于《政事论》的另一部印度经典《薄伽梵歌》( Bhagavad Gita) 也提到,在战争中是可
以不讲道义的。在《薄伽梵歌》中,婆罗多王族的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展开大战,
般度族武艺高强的勇士阿周那( Arjuna) 面对昔日兄弟内心充满犹豫,他为战争是否具
有正义性这一问题而苦恼不已。阿周那身旁的大神克里希那( Krishna,即黑天) 反复向
他教诲“梵”的道理,
说武士要讲本分,要履行战斗的职责,不必顾忌后果,终于阿周那
被说服, ④ 这个故事说明 ,
并从容地走向战场。 在古印度列国争战的时代里,战争有自
己的目的和逻辑,在这一点上《政事论》与《薄伽梵歌》无疑是一脉相承的。
现代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理论也认为 ,在无政府状态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更多是冲突的关系,体现为国家利益的根本较量和对抗。同时,
无政府的国际体系也
是一个自助的体系,
国家为了确保自身的绝对安全,往往会置国际伦理和道义于不顾。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来,
考底利耶的《政事论》无疑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先声。

二、“曼荼罗理论”与外交战略选择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外交战略。 为了让君主永久立于不败之地,
考底利耶在《政事论》里为君主构建了一个颇为复杂的国际体系理论。 这一理论体
系也被称为“曼荼罗理论”,它从国家的地缘政治因素出发,认为国际政治的本质就

① Kautilya,Arthashastra,p. 337.
② Henry S. Albinski,“The Place of the Emperor Asoka in Ancient Indian Political Thought”,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 2,No. 1,February 1958,p. 64.
③ 转引自 Roger Boesche,“Moderate Machiavelli? Contrasting the Prince with the Arthashastra of Kautilya”,
Critical Horizons,Vol. 3,No. 2,2002,pp. 253—276。
④ 〔古印度〕毗耶娑: 《薄伽梵歌》, 黄宝生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年,第 1—30 页。
《政事论》与印度外交战略的古典根源 125

是“中心国、盟国、敌国和中立国”这几种类型的不断分化与组合。 不仅如此,为了与
“曼荼罗理论”配套,考底利耶还具体设计了六条“外交法则”供君主选择。
( 一) “曼荼罗国际体系”理论
“曼荼罗”( mandala) 是佛教对宇宙的一种理解和解释,其原型来自于印度的婆
罗门教,是一种动态的等级体系。它在梵文中的意思是“圆圈 ”,意为“神圣的空间 ”
或“宇宙的缩图”,主旨是要表达一种神圣的世界秩序 。
在《政事论》中,考底利耶认为那些志在征服的君主处在某个“曼荼罗花环 ”的包
围之中,他的邻国是天然的敌人,而敌国的邻国又是天然的盟友,并且这个“曼荼罗
花环”在敌人和盟友构成的同心圆中又会反复出现 。① ( 参见图-1) 。

图-1 “曼荼罗国际体系”示意图。太阳代表“征服者”,
黑球代表“敌人”,白球代表“盟友”,花球代表“中立者”。
来源: 作者自制。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国际体系模型 ( 如果国家足够多的
话) ,征服者居于中心位置 ( 图中的太阳 ) ,与征服者直接相邻的是敌人,位于敌人周
边的国家是盟友,但与盟友相邻的国家又是敌人的盟友,与敌人的盟友相邻的是盟
友的盟友,依此类推,便可以将敌人与盟友清晰地区别开来 。②
考虑到国家的具体实力情况,考底利耶认为,在这个国际体系中,主要存在四种
行为体: 征服者,这是野心勃勃的霸权国,它要吞并列国,实现自己称霸和构建帝国
的雄心,是体系中的“太阳”; 敌人,征服者的邻国,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是“天然的
敌人”; 盟友,这一类国家居于征服者或敌国的附近 ,实力强大,可以与之结成联盟以
干预敌国的行为; 中立者,这一类国家实力强大,与征服者、敌国或盟友距离较远,但
也有足够的力量牵制和影响以上三者 。③

① Kautilya,Arthashastra,pp. 307—358.
② Ibid. ,p. 293.
③ Ibid. ,pp. 358—378.
126 外交评论 2013 年 第 2 期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以征服者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从征服者的角度来看,其他国
家要么是他的盟友,要么是他的敌人。必须指出的是,在这个国际体系里,“盟友 ”和
“中立者”只是一种策略性的暂时定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是潜在的强敌 ( 当
然,也可以策略性地成为盟友) 。
对于考底利耶的这一国际体系理论 ,美国学者萨卡尔称之为“曼荼罗学说 ”( the
Doctrine of Mandala) ,认为其主要着眼点在于维护国家主权 ,即一个国家不仅要对内
树立权威,对外也不能被别国所限制。 在实践上,它体现了“扩张崇拜 ”和“征服渴
望”的思维,君主是这一国际体系的中心,也应当成为这个“曼荼罗体系的主人 ”。①
约瑟夫·J·斯宾格勒则认为,考底利耶的“国王圆圈 ”( circle of kings) 理论体现了
“均势”思维。② 莫德尔斯基也认为,考底利耶构建了一个复杂的“国际体系 ”,而“均
势”思维是他理论的根本出发点。③
需要指出的是,考底利耶所论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理论,而是一个高度动态的模
型。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国家都可以成为这个体系中的“太阳 ”,因此每个国家都
可以构建自己的“曼荼罗”国际模型。 考底利耶认为,当击败敌人或战争失利之时,
国君当务之急是抓紧建立新的均势,直到下次自己或别人打破均势状态为止。 另
外,由于“曼荼罗”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均势模型,只要体系中还有别的国家,从理论上
来说均势状态都可能达成。即使在出现霸权国的状况下,也不意味着“曼荼罗 ”理论
的失效,因为还可以采用“离间之计”而使大国分裂。
与此同时,这个理论也表明国际社会将永久处于“战国状态 ”,因此国家在无政
府状态的国际体系里只能弱肉强食,否则只能被吞并或消灭,于是国家追逐霸权不
仅是荣誉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曼荼罗国际体系 ”
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曼荼罗国际体系”是一种国际力量状况评估。 考底利耶是国王的主要谋
士和首辅大臣,他需要向国王提供具体的“治国之道 ”,因此在他为君主构建的这个
国际体系中,国际秩序的稳定与否并不是他关心的核心问题 ,相反他只关心君主如
何稳妥地打破这样一个暂时的平衡状态而逐渐成为霸主 。 因此,可以说“曼荼罗体
系”要么是战争前的国际力量分布图 ,要么就是战争之后的国际力量评估图,中心只
有一个———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局势并保持自己在体系中的有利地位 ,尤其需
要防止自己被别国或敌对的同盟体系所孤立 。
第二,“曼荼罗国际体系 ”是一个“零和博弈体系 ”。 作为对印度“战国时代 ”国
际战略的一种理论总结,显然“曼荼罗国际体系 ”是一个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世界。 这

① Benoy Kumar Sarkar,“Hindu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
13,No. 3,August 1919,pp. 400—414.
② Joseph J. Spengler,“Kautilya,Plato,Lord Shang: 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Proceedings of the Amer-
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Vol. 113,No. 6,December 15,1969,pp. 450—457.
③ George Modelski,“Kautilya: Foreign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the Ancient Hindu World ”,pp.
549—560.
《政事论》与印度外交战略的古典根源 127

意味着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寻求扩张和取得霸权 ,因为扩张和征服是获得安全的最佳
乃至唯一的途径。因此,从表面上看体现为一种类似于“进攻崇拜 ”的意识,而实质
上国家间争夺的主要对象是领土 : 要么在战争中扩大领土,要么在战争中失去领土。
显然,这是一个“零和博弈”的世界,更增加了国家的不安全感。
第三,“曼荼罗国际体系”是一个以征服者为中心的敌我联盟体系 。 在这个体系
里,行为者其实可以进一步简化为“敌人”、“盟友”、“盟友的盟友”( 敌人 ) 和“敌人的
敌人”( 盟友) 四种。因此,在一个多国的国际体系中,征服者必须审时度势确立盟友
与敌人,以让自己在每一种国际体系中( 在那个战国时代,国家的诞生或消亡是非常
正常的现象,因此君主要不断地根据实际状况来调整自己的同盟体系 ) 都能达到力
量“均衡”。从这个角度来看,君主必须对国际体系的变化非常敏感,并能及时做出
战略调整,否则就会陷于不利。
( 二) 现实主义外交战略
外交战略是通过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政策取得的 。 考底利耶认为,一位君主要想
获得成功,唯有明白如何在针对邻国的各种策略中做出战术上的选择 。 为此,考底
利耶为我们提供了“六重法则”,即和平、战争、中立、备战、联盟和离间。
( 1) 和平。考底利耶说,“当一国处于下风之时,应该寻求和平。”①这说明,当一
国处于劣势时,应谋求与强大的一方协调和共处。 当然,这种暂时的和平完全取决
于君主所处的具体国际环境: 当一国实力较弱时应该采取非敌对的手段,而当君主
实力较强时则完全不必如此。因此,很容易看出这里的“和平”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 2) 战争。考底利耶认为,在众多敌人中,“强国适合于暗中骚扰,弱国则适合
于兼并。”②这说明,在考底利耶看来,和平仅存于强者之间,而强国对于弱国或弱国
面对强国则只有战争。
( 3) 中立。考底利耶认为,“当敌人没有强大到要毁掉我的国家,而我的力量也
没有强大到要压倒敌人之时,应该采取中立 ( 策略 ) 。”③ 这意味着君主将暂时采取冷
漠的战术,
并在“曼荼罗国际体系”中保持中立。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考底利耶所说的
“中立”只是针对势均力敌的国家而言的,
对于小国或强国则需要采取另外的策略。
( 4) 备战。在考底利耶看来,外交的目的就是备战,不光要削弱对手,还要构建
自身的优势,但最终的着眼点还是征服。 因此,外交政策是由战争前的一系列行动
所构成的: “通过这种办法,征服者应该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的盟国体系 。 在这一体系
内,与对手结成朋友,但暗中派出间谍进行不断的破坏。 如果不能这样去做,或不能
保持秘密行动,则以前取得的成果必将毁于一旦 ,就犹如大洋里漂浮的破船。”④
( 5) 联盟。考底利耶认为,缺乏防卫自己所需的实力的国家,应寻求他国的保

① Kautilya,Arthashastra,pp. 299—300.
② Ibid. ,p. 286.
③ Ibid. ,p. 297.
④ Ibid. ,p. 366.
128 外交评论 2013 年 第 2 期

护。作为一个政治现实主义者,他认为道德法则或国际义务均无足轻重,但联盟至
关重要。然而,联盟维持的条件是什么呢? 在《政事论 》里,考底利耶明确表示,国家
之所以保持联盟是因为联盟对自己有利 ,当“一国军队强大,盟国便会友好,甚至敌
人也能转化为朋友”。① 因此,联盟的建立与维持“要视自身利益、自己面临的困境和
敌人力量的增长而定”。②
( 6) 离间。考底利耶认为,假如遭到联盟反对,国君应该在联盟里施行“离间 ”
之计,直到联盟体系走向衰弱,而这个时候国君就应该抛弃盟约的约束。 他说,“聪
明的征服者,应当趁邻国忙于相互交战之际,夺取其领土,孤立其国家。”③ 即使是与
之谈判的国家,国君也不要忘记派出间谍离间其国内的各种政治势力 ,直到他们中
间出现裂痕。④
考底利耶指出,通过对上述六种法则的单独或综合运用,就能够建立一个足以
确保自己生存的强大帝国。其中,“和平”、“联盟”和“离间”是处于弱势地位国家的
策略,“中立”是处于平等地位国家的策略,“备战”和“战争”则是处于强势地位国家
的策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政事论》大约写于孔雀帝国建立的过程之中。“和
平”、“联盟”和“离间”完全是小国的生存智慧 ( 孔雀帝国建国之前 ) ,因为在不断的
争战中,小国常常危在旦夕。“备战”和“战争”则是帝国的生存逻辑。

三、《政事论》对印度现代外交战略的影响

对于考底利耶的国际战略思想,美国学者钱德拉塞卡兰认为是非常现实主义
的,一些理论如今还具有高度的适用性 。⑤ 印度学者比赫拉也认为,迄今在处理与地
区邻国的关系时,印度的决策者们都还服膺考底利耶的理论 。⑥
第一,印度的外交遗产。 考底利耶的思想无疑是印度外交战略的宝贵遗产,尤
其在后冷战时期它更成为印度分析国际政治结构的一种框架 。 正如澳大利亚学者
罗斯塔·德里奥斯所指出的那样,“它远不是深奥难懂的,而是让印度从更加现实的
角度来解读国际关系。”⑦印度学者西斯卡·隆德也主张,在东盟未来的发展问题上,

① Kautilya,Arthashastra,p. 389.
② Ibid. ,p. 389.
③ Ibid. ,p. 339.
④ Ibid. ,p. 356.
⑤ Pravin Chandrasekaran,“Kautilya: Politics,Ethics and Statecraft”,http: / / mpra. ub. uni-muenchen. de /
9962 / ,2012-06-18.
⑥ Navnita Chadha Behera,“Re-imagining IR in India”,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Pacific,Vol. 7,No.
3,2007,pp. 341—368.
⑦ Rosita Dellios,“Mandala-build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a Paradigm for Peace”,http: / / epublications.
bond. edu. au / hss_pubs /99,2012-06-12.
《政事论》与印度外交战略的古典根源 129

为了印度的明天,应构建以印度为中心的“曼荼罗共同体 ”。① 显然,这里“曼荼罗体


系”不仅是一个敌友判断的标准,也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构想,或者说是对国际社会的
一种直观的认识。
第二,印度“鹰派”的政治“导师”。按照“曼荼罗理论 ”,印度的“天然敌人 ”是巴
基斯坦和中国,而俄罗斯和日本则是印度的“天然盟友 ”。 纵观印度独立之后的外交
战略,人们惊讶地发现竟与古老的“曼荼罗理论”存在惊人的相似性。
近些年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与中国之间“安全困境 ”逐渐形成,更造成印度
与邻国之间的不信任,结果也愈发地促使印度的一些政治家 ( 特别是“鹰派 ”人物 ) 秉
承考底利耶的理论。对此,印度著名“鹰派”学者马立克说: “中国亚洲政策的主要目
标是阻止一个同等的竞争对手的崛起。 一个真正的亚洲对手将挑战中国作为亚太
地区‘中央王国’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北京要推行一项遏制印度的政
策,以及通过代理人战争包围印度的原因 。”②
为了给考底利耶的“邻国天敌论”做注脚,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布
拉马 切拉尼更在其《亚洲神像: 中国、印度与日本的崛起 》一书中公开呼吁,印日应
·
该结成联盟共同遏制中国的发展。 在切拉尼看来,印度与日本是“天然的盟友 ”( 因
为中国是印度和日本的共同邻国 ) ,因此两国应该采取“地缘政治实用主义 ”的战略
来应对日渐显现的“中国巨人”的威胁。③
第三,印度外交日渐“考底利耶化 ”。 印度学者艾哈默德认为,“除了甘地之外,
印度所有著名领导人都为考底利耶所倾倒 。”④ 不仅如此,印度的一些政治人物还公
开表示对考底利耶国际政治思想遗产的钦佩 。 印度前外长亚施旺特 · 辛哈就曾直
截了当地用“曼荼罗”模式来阐释印度外交战略。他强调: “考底利耶谈论的‘曼荼罗
圈’已日渐成为思考印度外交政策的一个有益的框架 。”⑤印度另一位前外长、财长和
现任总统普拉纳布·穆克吉也曾说: “印度现在的外交政策根据实际环境可以扩展
为一系列的圆圈,从近邻一直扩展延伸开来。”⑥ 而其范围非常之广,不仅包括苏伊士
运河和南中国海,还包括西亚、波斯湾、中亚、东南亚、东亚、亚太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等。
现任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梅农则阐释得更为清楚: “从更宽广
印度前外交秘书、

① Siska Lund,“A Mandala for the South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System”,The Culture Mandala,Vol. 6,No.
1,2003,pp. 34—38.
② J. Mohan Malik,“India Goes Nuclear: Relations,Benefits,Costs and Implications”,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Vol. 20,No. 2,August 1998,pp. 194—195.
③ Brahma Chellaney,Asian Juggernaut: The Rise of China,India,and Japan,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2010,pp. 3—28.
④ Imtiaz Ahmed,State and Foreign Policy: India's Role in South Asia,New Delhi: Vikas Publishing House,
1993,pp. 217—218.
⑤ Yashwant Sinha,“12th SAARC Summit and Beyond”,February 3,2004,www. meaindia. nic. in / speech,
2012-06-18.
⑥ Pranab Mukherjee,“Indian Foreign Policy: A Road Map for the Decade Ahead”,ww. mea. gov. in / speech,
2012-06-18.
130 外交评论 2013 年 第 2 期

的视野来说, ”①显然,
我们的安全基于一系列扩大了的同心圆。 这些扩大了的“同心圆”
是以印度为中心的,
而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印度日渐沉迷于“印度中心论”的幻想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印度的对外战略思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首
先,核心层次是“古典的国际关系理论”,以考底利耶等古代思想家的理论为基础 ,强
调印度的国家荣耀,并对邻国保持一种战略压制状态; 其次,中间层次是“现实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以肯尼斯·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为基础,并辅以米尔斯海默
式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后者常常体现在印度“鹰派”学者和官员的思维里; 最后,边
缘层次则是“相互依赖理论 ”,通常表现在印度的一些温和派( “鸽派 ”) 官员和学者
的思维里,比如印度前商务部长、现任农村发展部部长、著名经济学者贾伊拉姆 · 拉
梅什所发明的“中印度”( Chindia) 概念,就是这种思维的体现。② ( 参见图-2)

图-2 印度国际体系思想示意图
来源: 作者自制。

结 语

如今考底利耶的思想已经与印度的其他经典 ,如《罗摩衍那 》( Ramayana) 和《薄


伽梵歌》,一起构成了印度传统哲学的基础,也成为印度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根源。
通过对这些传统思想的解读,人们可以了解印度外交战略的过去并预知其未来 。
虽然过于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使考底利耶的国际政治思想与当今的国际潮流
格格不入,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考底利耶的思想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印度人的心中 ,
并仍对印度当代的外交战略产生着相当程度的影响 。 因此,对考底利耶的国际政治
思想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挖掘,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① Shiv Shankar Menon,“India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May 4,2007,www. meaindia. nic. in / speech,
2012-06-18.
② Jairam Ramesh,Making Sense of Chindia: Reflections on China and India,New Delhi: India Research Press,
2005,pp. 3—1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