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哲史二期末作業:楊曉薔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將期終作業之 Word 檔電郵給教師:kaichiu@gmail.

com

1. 試闡明華嚴宗與天台宗的圓教論述,以及你對這兩套論述的哲學評價。

中國佛教的各個宗派透過「判教」將其經典教法判別、分類,而「圓教」則是個宗派
中最究極、圓滿的教法,其談論的內容包括存有論、人生哲學:一切法如何被容納?人生的遺
憾和污點如何被容納?
華嚴宗的判教學說為「五教十宗」,依華嚴宗圓教分「同教一乘圓教」與「別教一乘
圓教」,前者為法華經所屬,後者為華嚴經所屬,而又認為華嚴經最為圓融。在法藏〈華嚴金
師子章〉中提到「即此情盡體露之法,混成一塊。繁興大用,起必全真;萬象紛然,參而不雜。
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一即一切,因果歷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圓教。」其中圓教
即「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也就是指一切萬物都是互相緣起的。這也呼應了華嚴宗
四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之說:現象與實相相互交融,真如即萬法,萬法即真如;「事事無礙
法界」之說:萬法皆從法理生成,眾多的現象既同依一真如理,彼此互相融攝無礙。
天台宗的判教學說為「五時八教」,並且以法華經為圓教,智顗《法華玄義》(卷二下)
「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槃是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
生死即涅槃,名滅諦。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名無作。」《法華玄義》卷五「凡
心一念,即皆具十法界。一一界悉有煩惱性相、惡業性相、苦道性相。若有無明煩惱性相,即
是智慧觀照性相。何者?以迷明,故起無明。若解無明,即是於明。《大經》 云:無明轉,
即變為明。《淨名》云:無明即是明。當知不離無明,而有於明。如冰是水,如水是冰。」其
中圓教便是由「即」字所示,「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無明即是明」......,即不
偏之義,沒有任何偏執便是圓融。而天台宗的圓融觀點也可從其一系列「三」的觀念可見,
「三」即是消化包容二元對立,達到「空」、「假」、「中」三諦圓融。
雖華嚴宗與天台宗都具圓教思想,然而仍有些許不同,如判教、教義等差異。從牟宗
三的角度來看,他認為在判教、和圓教方面天台宗皆較華嚴宗更為詳盡、圓融:「圓教是佛教
方面判教中的一個觀念,而判教判得最盡、解說圓教之所以為圓教解說得最明確者,則在中國
之天臺宗。」、「如說菩提,必須說『煩惱即菩提』,才是圓說。如說涅槃,必須說『生死即
涅槃』,才是圓說。如依煩惱字之本義而分解地解說其是如何如何,進而復分解地說『斷煩惱
證菩提』,或『迷即煩惱,悟即菩提』,或『本無煩惱,元是菩提』,這皆非圓說。華嚴宗就
佛法身法界說圓教,不開權,不發迹,說本無權可開,本無迹可發。這只顯一隔離佛之高,亦
非圓說。」
而我認為,雖說誠如牟宗三所說在判教方面天台宗的說明較為詳盡,且「即」一字就
是圓融,其他分解如何如何的解說皆不夠圓融。但也不能單就此去評斷何者為佳,何者最為圓
融。或許也可以從不同方面來看,華嚴宗在佛說方面雖無開權、發迹,然而將萬物相互交融
「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等想法,仍然使其在佛法果德境界上達到了圓融。畢竟
佛法的創立和延續仍是透過人來傳播,而其是否足夠圓融、是否能夠幫助人超脫,仍皆是取決
於個人的信念和選擇。

2. 試據課程講義「十、宋明理學綜論」中 3.4 a.和 b.兩段引文(即朱熹〈隆興府學濂溪先


生祠記〉和《河南程氏遺書》〈二先生語一〉「佛學只是以生死恐動人」一段),說明
理學家憑什麼認為儒家比較優秀而佛家比較遜色。 又,你認為「體用之一源,顯微之
無間」(見朱熹〈隆興府學濂溪先生祠記〉)這種理論特性,足以使得理學自別於佛家的
圓教論述嗎?

首先是世界觀。從〈隆興府學濂溪先生祠記〉中「蓋嘗竊謂先生【周敦頤,號濂溪】
之言,其高極乎無極太極之妙,而其實不離乎日用之間。 (......)其體用之一源,顯微之無
間,秦漢以下,誠未有臻斯理者。(......)蓋其所謂太極 云者,合天地萬物之理而一名之耳。
(......) 是豈離乎生⺠日用之常而自為一物哉?」可見朱熹對於周敦頤的讚許,認為其言論
雖如存於終極本體般高妙,但言論的內容仍然關心著柴米油鹽的平庸生活,藉此讚許其言論中
儒家思想的經世致用,批評佛家虛幻的世界觀。另外,從「顧孟氏既沒,而諸儒之智不足以及
此。是以世之學者,茫然莫之所適,高則放於虛無寂滅之外,卑則溺於雜博華靡之中,自以為
道固如是,而莫或知其非也。」也可見理學家朱熹對於對於儒學家孟子的崇拜,認為在孟子之
的佛學思想中並無如他這般的賢人,直到周敦頤的出現。
其次是生死觀。從《河南程氏遺書》中「佛學只是以生死恐動人。可怪二千年來,無
一人覺此,是被他恐動也。」、「佛之學為怕死生,故只管說不休。下俗之人固多懼,易以利
動。 至如禪學者,雖自曰異此,然要之只是此箇意見,皆利心也。」可見朱熹對於佛家的生
死觀,秉持著不以為然的態度,並批評佛家自私自利,認為佛家過於強調生死,並且以此加深
百姓對於生死未知的恐懼,以此利用百姓。相對的,「聖賢以生死為本分事,無可懼,故不論
死生。」儒家則對於生死則秉持著一種超然的態度。另外,「學禪者曰:『草木鳥獸之生,亦
皆是幻。』曰:『子以為生息於春夏,及至秋冬便却變壞,便以為幻,故亦以人生為幻,何不
付與他。物生死成壞,自有此理,何者為幻?』」此一對話中也可見理學家面對萬物的生滅,
傾向儒家自然消長生成、生化不息的觀念,而非佛家虛幻的想法。
「體用之一源,顯微之無間」一句原出自於程頤《周易程式傳》,意即隱微的理與顯
著的象皆來自於同一源,二者之間並無間隙,有形的物象源於無形的理,萬物以理為根本。理
學「體用之一源,顯微之無間」一句雖帶有佛學的影子,沿用了華嚴宗「理事無礙法界」之說
現象與實相相互交融的概念,卻也融合了儒學的概念,肯定世界、肯定人間世、肯定人倫日用
和人文化成,因此「體用之一源,顯微之無間」一句也可以解釋為:柴米油鹽的平庸生活皆是
由「體」(生而又生)來說明的。故我認為這樣的解釋,帶有著儒家思想的加入,使得此理學
理論確實足以和佛家的圓教論述做出區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