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ai Quat Lich Su Trung Hoa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

KHAI QUAT LICH SU TRUNG HOA

I. Trắc nghiệm
1.提出“仁”的学说。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2. 五代十国后期,——夺取了后周的皇权

A. 李世民

B. 赵国胤

C. 王莽

3. 分为 “春秋“ 和 “战国”两个时期的是

A.商朝

B.东周

C.西周

4.建立了西晋。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炎

5. 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政治局面被称为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6.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内外服制

7.为什么宋朝制定“崇文抑武”方针?
A.比起武将,文官更听君主的话

B.文官不能威胁中央

C.抑制武将实力膨胀

8. 唐玄宗统治后期,出现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是由于

A.崇文抑武

B.节度使制

C 分封制

9. 北宋每年要缴纳给金朝的财物称为

A 岁币

B.岁赐

C.岁贡

10. 长安就是现在的

A.西安

B.南京

C.洛阳

11.东汉中后期出现了

A.安史之乱

B ..党锢之祸

C.五胡乱华

12. 夏朝的建立者

A.桀

B.汤

C.禹

D. 纣

13. 商鞅变法废除了

A.田井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 世袭制

14.通过推举和考察的方式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做“
A.分封制

B 世袭制

C 禅让制

D.郡县制

15 下面不属于春秋五霸的是

A.吴王

B.平王

C.越王

D 楚庄王

16.根据元朝时期的“四等人制”,汉人是指什么人?

A.色目人

B.原宋朝的居民

C.北方汉族

D.南人

17. 唐太宗吸取了____灭亡的教训。

A. 隋朝

B. 唐朝

C.宋朝

D.元朝

18 武则天成为_____的皇后

A.唐太宗

B.唐高祖

C 唐高宗

D.唐玄宗

19. 武则天登基后改国号为

A. 张

B. 周

C. 李

D. 王
20. 南宋被_____所灭亡

A.辽国

B.全国

C 西夏

D.元朝

21. 项羽和..为了争夺皇帝发生了“楚汉战争”

A.关羽

B.陈胜

C.吴广

D.刘邦

22. 元朝的首都在今天的

A.北京

B.南京

C.天津

23. 西夏的建立者______是古代羌人的分支

A.女真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24. 战国后期_____越来越强大

A.齐国

B.赵国

C.泰国

D.楚国

25. 明朝废除了

A.司礼监

B.內附

C.宰相制度

D.西广

26. “烽火戏诸侯 ”是在哪个朝代的故事 ?

A.西周
B.东街

C.阻

D.商朝

27. 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 州府制

B.道路制

C.行省制

II.Trả lời ngắn

1. 周幽王做了一件什么事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烽火戏诸侯
2.中国被称为“华夏”是为什么?

唐朝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作。”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3. 汉武帝实行的 , “推恩令 ”是指 ?

汉武帝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再行分封给子弟。
4.元朝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的政策 ,这种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

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
5. 北宋和辽朝所签的流渊之盟的内容是什么 ?

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财物,称为“岁币”,(“华夏”连称本意指)

6. 燕云十六州是指如今的哪个地方 ?

如今的河北、山西两省北部以及北京市
7.什么是 “世袭制 ” ?出现在哪个时期 ?它取代了那种制度 ?

父亲死了由儿子继承王位的制度标为一世袭制,出现在夏朝,这种继承制度取代了五
帝时期的“禅让制”

8. 丞相开始设置和废除的时间是什么 ?

开始设置在秦朝;废除在明朝。

9. 礼乐制与宗法制 、分封制具有怎么样的关系 ?

礼乐制度是维系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10. 在经济方面 ,商鞅已经有了什么样的改革 ?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废井田,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 ....


11. 西周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请写出未分封制的对象和目的 。

对象 :王族子弟 、功臣 、前朝贵族. 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12. 什么事宗法制?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13. 战国七雄 ”是指那些国家 ?

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14.商秩变法的影响

影响: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15.:春秋时期列国纷争的目的是什么

16.在汉武帝的统治下 ,思想方面有什么特点 ?

尊崇儒教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17. :明成祖选拔文官到文渊阁值守 ,俗称 “内阁 ” ,官员称大學士 ,他们的日常工作主
要是什么 ? 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

18.西晋末年出现了什么宫廷政变和内乱?

西晋后期皇族内乱,史称“人王之乱”西晋元气大伤。
19. 唐太宗统治时期的 “贞观之治 ” ,在经济上有哪些特点 ?、

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政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
20 安史之乱的影响 ?

将领拥兵自重 ,中央集权削弱 ; ② 唐朝由盛转衰


III. Tự Luận

21.秦朝建立后,推行的巩固统一的措连有哪些?

秦朝为了巩固辽阔但各地文化不一的帝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方面,都推行政策
与改革。政治制度建立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与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取代过去
不同诸侯豪门的爵位制度。交通方面,兴建驰道与灵渠等交通要道以便军队前往各地平乱,
也有利各地区运输物资。经济方面,秦朝延续商鞅变法的政策,推行重农轻商,鼓励农民
增产粮食,甚至有机会获爵位。工商业方面统一货币(秦半两)与度量衡,实行盐铁专卖,
但不完全禁止商业,也鼓励如经营畜牧业的乌氏倮与丹砂的巴地寡妇清等商人[7]
2.简述秦朝統一的历史意义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 2000 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


统治基础,

2、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
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3、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全国统一,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4、在统一的环境下社会经济和文化,有可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23. 请你介绍孔子这个人物以及他的思想和成就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中国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
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潜心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诗》《书》,定《礼》《乐》,序《周
易》,作《春秋》。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即“爱人”,倡导推行“仁政”,且应以
“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都应实副其“名”;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成就
道德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 政治思想,美学思想,史学思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