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80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碩士論文

17 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城市規劃研究

——以巴達維亞、安汶、熱蘭遮與普羅民遮為例

A Study of the 17th-century Town Planning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VOC) in Asia: Case Studies on Batavia, Ambon, Zeelandia and Provintia

研究生: 邱瓊儀

指導教授: 黃恩宇

中華民國一一零年七月
國立成功大學
碩士論文
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城市規劃研究——以巴達
維亞、安汶、熱蘭遮與普羅民遮為例
A Study of the 17th-century Town Planning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VOC) in Asia: Case Studies on Batavia,
Ambon, Zeelandia and Provintia


研究生:邱瓊儀 大

本論文業經審查及口試合格特此證明

論文考試委員:

指導教授:
單位主管:
(單位主管是否簽章授權由各院、系(所、學位學程)自訂)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7 月 17 日
摘要

本研究聚焦 17 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殖民城市規劃,並選擇亞洲貿易網絡中的
巴達維亞、安汶、熱蘭遮與普羅民遮為研究對象。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海外的城市規劃,很可
能同時受到荷蘭本土理論、實踐傳統,以及海外各地的地理、軍事、政治、經濟等多重因素
的共同影響。本研究試圖結合上述因素,盡可能全面地理解公司對亚洲殖民城市的空間規劃。

本研究首先結合低地國早期的城市規劃傳統和外來思潮,梳理了西蒙·斯蒂文 (Simon
Stevin) 的荷蘭城市規劃理論與本土實踐在城市形態與內在意涵間的關聯性。接著,結合歷史
圖像和文獻史料,重現公司在四座城市的擇址、輪廓、運河水道系統、街道網格模式與各類
建築設施的空間規劃。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壟斷暴力的武力征服和製造階級不平等的治理政策
為手段,來建立海外城市,從根本上,是為了實現公司在當地貿易中獲取暴利的核心目標。
因此,本研究從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集團視角,結合各地的地理環境、經濟基礎、軍事
形勢、族群關係和公司採取的因應措施,重建公司在各地建立的靈活的商業模式,以此為基
礎,來理解和分析這些荷蘭海外殖民城市規劃的空間內涵。並進一步比較這些海外殖民城市
規劃與荷蘭城市規劃理論的異同。

基於上述分析和比較結果,本文最終得出結論:西蒙·斯蒂文的荷蘭城市規劃理論,反映
出經濟理性的思考模式,藉由城市規劃來滿足貿易的空間需求、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為荷
蘭海外殖民城市提供了系統的規劃原則。但是,該理論所提供的並非形態上的直接範本,在
海外殖民城市的實際規劃中,沒有固定的形態標準。公司會因應不同區域據點的經營目標,
基於當地的地理環境、軍事形勢和族群結構等因素,靈活地採取相應的商業模式,以此來規
劃城市的擇址、輪廓、運河網絡和重要建築與設施的佈局關係。其中,城市擇址基於公司在
當地的貿易發展戰略;有無城防系統和幾何形輪廓取決於公司與當地政權的關係;城市運河
水路系統反映出當地的貿易運輸和族群隔離需求;各類建築與設施的佈局,則充分反映出各
城市中公司與華人截然不同的商業合作關係。

關鍵字:城市規劃,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安汶,台灣

I
A Study of the 17th-century Town Planning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VOC)
in Asia: Case Studies on Batavia, Ambon, Zeelandia and Provintia
Chiung-Yi Chiu

Advisor: En-Yu Huang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olleg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SUMMARY
This study focuses on colonial town planning carried out by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in Asia in the 17th century, taking four cities in the Asian trading network as
examples. The overseas town planning carried out by this company was probably influenced
by a combination of local Dutch theories and practical traditions, as well as geographical,
militar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actors. This study is therefore aimed toward answer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 How can all of the related factors be combined in such a way as to lead
to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the company's overseas town planning process?

The study begins by revealing the relevance of the form and meaning of Simon Stevin's
theories of Dutch town planning. Then, town planning in four cities overseas is reconstructed
based on historical images and documents. The company’s establishment of cities overseas
through forceful conquest and governance policies was fundamentally carried out to achieve
the company's core goal of profiteering in terms of trade. Thus, each of the proposed factors
i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profit-oriented business group to understand the town
planning schem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mode in each city. Finally,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se schemes and Stevin's theories of Dutch town planning.

Based on the thi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Stevin's theories of
Dutch town planning reflect an economically rational mode of thinking by providing a
systematic planning principle for Dutch colonial cities overseas rather than a direct
morphological model. The company takes into account the business objectives related to
different regional locations, the local geography, the military situation, and the ethnic
structure to build a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 in each city. A flexible business model was then
used in town planning in terms of location, city contours, canal networks, and the layout of
important buildings and facilities, without a fixed standard.

Keywords: Town Planning,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Batavia, Ambon, Taiwan

II
INTRODUCTION
Town planning is designed by city managers based on their predictions of future
development needs and the current social environment. Dutch cities were dominated by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city aristocracy, where the dynamic between the two reflected the rise
of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growing democratic ideology in Holland in the 17th century. In
contrast, the colonial cities developed by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were the product of
Dutch expansion abroad with the main purpose of supporting the spice trade. They were set
up and dominated by the company with the highest level of power. The company managed
each city as a branch of a business group, given the different ethnic compos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relations in each regi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Dutch colonial cities differed greatly from that of traditional
Dutch cities, and therefore affected the town planning process. However, studies on the
history and town planning of Dutch colonial cities are relatively disjointed. In addition,
studies on overseas Dutch town planning mostly focus on the similarities to the Dutch
mainland, with a lack of discussion on the difference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in
Dutch town planning overseas is thus needed.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therefore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town planning of Dutch
colonial cities is first synthesized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f the town planning
in each location of interest. Furtherm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overseas
Dutch town planning and Dutch town planning theories based on the town planning in four
colonial cities are discussed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Th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s of
overseas Dutch colonial town planning are finally deduced.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materials analyzed in the study included historical archives, maps, and images of
four cities in Asia, including Batavia in Java, Ambon in Maluku, and Zeelandia and Provintia
in Taiwan. The methods used in the study included a document analysis, a historical image
analysis, the paradigm proposed by Dutch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Aart J. J. Mekking in
“Architecture as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ie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RESULTS AND DISCUSSI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four colonial cities and Stevin’s theories
of Dutch town planning, with possible explanation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In terms of city location, these four cities all conform to the Dutch town planning
theory, which emphasizes inland-sea shipping conditions. However,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III
choice of the location in these cities was based more on a consideration of the company's
trad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n on top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city contours, the straight or rectangular form characteristic of the Dutch
town planning theory was adopted as much as possible without increasing costs. However,
determining whether to build fortification systems and whether to adopt geometric city
contours was flexible, depending on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each city’s military
threats and funding situation at different times.

·In all four cities, a system of waterways linking the inland and the sea were established,
similar to Dutch cities. However, in overseas Dutch towns, canal systems were not necessary
and could be replaced by natural rivers and inland seas. In addition, in cities where
intercultural communities coexist, the waterway systems also functioned to segregate
communities.

·In terms of streets, these four cities also conformed to Dutch town planning theory,
where a grid of streets was created that facilitated geometric calculations of available land,
rational allocation of the maximum urban land,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real estate.
However, some of the cities were affected by previous or hasty construction in the early days
and had a relatively unstructured grid-like layout.

·The layout of buildings and facilities differed the most from Stevin’s theories of Dutch
town planning and varied greatly from city to city, reflecting the very different partnerships
between the company and the Chinese according to each city's business model. The biggest
difference with the Dutch mainland was firstly the castle, which was the militar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re of the company in the city, and occupied the outlet to the sea. In addition,
when there was greater economic dependence of the company on the Chinese, the city’s
commercial spaces were more available to the citizens. When the company was more
economically dependent on the Chinese, the Chinese had more power in the city, resulting
in greater the freedom to construct non-Christian religious buildings in these cities.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Chinese had more power, the company was more wary, which was
reflected in the proximity of the administration centers and hospitals to the castle.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comparisons, it was finally concluded that
Simon Stevin's theories of Dutch town planning reflect an economically rational mode of
thinking about 17th century Dutch cities, using town planning to meet the spatial needs
related to trade and achieving the bes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se theories provide a
systematic planning principle for overseas Dutch colonial cities, rather than a direct

IV
morphological model. The company flexibly adopted a business model in response to the
business objectives for different regional locations, the local geography, the military
situation, and the ethnic structure, using it to plan the location of the city, its contours, canal
networks, and the layout of important buildings and facilities, with no fixed morphological
standards.

V
誌謝

回首在成大讀書研究的這三年,是我求學生涯中一段難忘的歷程,有太多值得感謝的人
和事。首先要感謝黃恩宇老師,帶領我開啟了對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台灣城市與建築史的認
識。隨著認識的深入,越發覺這看似陌生而遙遠的領域,實則與我的生活經驗與生命歷程有
著緊密的聯繫。大航海時代本身就是一個極具轉折意義的時代,在當時的荷蘭社會與荷蘭東
印度公司的擴張中,主導今日社會的全球化、現代化、資本等重要概念已初見端倪;我的故
鄉布袋和水林,這兩處嘉南平原上的小鄉鎮,則分別是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築堡和
中國海盜顏思齊登台時駐扎的地點,學校所在的台南更是公司在台的總部。帶著追本溯源的
好奇心和地緣所串聯起的親切感,我展開了與這篇論文的奇妙緣分。

論文研究與寫作是一個自由地探索未知世界、充滿了樂趣和驚喜的過程,但同時也伴隨
著大量的迷茫與困惑。感謝黃恩宇老師在論文研究與寫作過程中不斷提出有益的補充與提醒,
給我很好的啟發與引導;對論文觀點論述的質疑,則是督促我不斷完善論證的力量。老師孜
孜不倦、嚴謹務實的治學態度,為學生設想、不吝分享個人研究成果的治學精神,我會銘記
在心,並以之自勉。感謝口試委員顏亮平、黃奕智老師,在論文口試中細緻而深入的點評,
一針見血地指出論文的許多不完備之處,也啟發我思考更多的可能性。感謝史論組的諸位老
師們,提供了我從未想過的視角,極大地豐富了我的視野,也鼓勵我們提出自己的看法,通
過大量的文獻閱讀和團體報告,奠定了我思考與凝練個人觀點的研究基礎。特別感謝吳秉聲
老師,在入學前給我的解惑,與我分享了很多極具啟發的觀點,並鼓勵我傾聽自己的內心。

感謝史論組同學 KIKI、佳芳、Oscar、芷榆、珮瑄、少凡、阿信,感謝與你們交流讀書心
得、辨析各種問題的每一場討論,也感謝你們包容我的執著,真誠地與我分享你們眼中的我。
那些帶著想通問題的愉悅和滿足感,騎著機車,一同迎著深夜月光回到宿舍的美好回憶,我
會永遠珍藏於心。特別感謝同門的 KIKI,時常與我交流各種方法和資訊,在論文的每次討論
中,給予我很多極具建設性的建議。感謝研究室的李京、彥伯、大維學長,追日、韶涵、瑜
瑄、阿金、庭吟幾位學弟妹在論文寫作與口試期間的幫助,特別感謝李京學長在討論與資料
搜集中提供的莫大幫助,以及韶涵對論文編排的技術指導。

感謝我的室友嘉禎,妳就像我在台南的家人,我們一同在學業上努力精進,互相照顧,
也敞開心扉,與對方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衷心期盼無論我們以後漂流到世界的任何角落,
都依舊能給予對方最真摯而溫暖的支持。感謝赤崁大樓女子宿舍的朋友們,善良體貼的以倢、
積極樂觀的芃芃、還有巧巧跟妹妹,我會想念那些我們一起煮飯、吃火鍋、聊心事、話家常
的溫暖日子。

感謝布袋阿公、水林阿公,你們築起並守護著我在台灣的家,承載了我每個寒暑的歡樂
童年。能在這三年間,親自送走你們最後一程,既難過也慶幸,我會永遠地懷念鹹鹹海風中
的魚塭和港口,和那飄著薄荷香氣的番薯園,永遠懷念水林阿公對我幼時的啟蒙和諄諄教誨,

VI
以及默默無聞的關愛。感謝水林阿嬤一直以來對我的疼愛,儘管期盼我留在身邊,但仍願意
傾聽、關心我的研究近況和計劃。感謝萬興的阿照舅舅、財源舅舅,在那段往返於學校與祖
厝的日子裡對我的關照和支持。感謝大姑姑,像對待女兒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和照顧我。感
謝我的父母,感謝你們為我提供了自由而開放的成長環境,願意平等地與我交流和論辯不同
的想法,適時地提醒我,即便有時意見相左,也總是尊重和信任我的一切選擇。感謝哥哥姐
姐,雖然長大後就聚少離多,但你們依然時刻地關心我的近況和未來規劃,真誠地與我分享
個人的經驗,珍惜我們每一次相聚的機會。

最後,感謝重言一直以來的陪伴,感謝你總是毫無保留地指出我的不足之處,在我情緒
低落和疲憊時,又總是第一時間給予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儘管相隔千里,又受到疫情的阻
隔,你依然陪伴我度過了生活中每個大大小小的挑戰,是我最信任的同伴,也是與我並肩奮
鬥、互相勉勵的最佳夥伴。

最後的最後,感謝這段研究經歷,讓我對自我形成更清晰的認知。回憶在台南的這段日
子裡,雖然留下了許多未竟的遺憾,但已有太多寶貴的人和事值得我去珍惜和回憶。願未來
依舊精彩可期!

2021 年夏日
於台南

VII
目錄

摘要 .............................................................................................................................I
誌謝 .......................................................................................................................... VI
目錄 .......................................................................................................................VIII
圖目錄 .................................................................................................................... XII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動機和目的 ......................................................................................................... 1
1-1-1 研究動機 ......................................................................................................................... 1
1-1-2 研究目的 ......................................................................................................................... 2

1-2 研究範圍與對象 ......................................................................................................... 3


1-2-1 研究範圍 ........................................................................................................................ 3
1-2-2 研究對象 ........................................................................................................................ 4

1-3 文獻回顧 ..................................................................................................................... 6


1-3-1 荷蘭城市規劃理論與實踐的相關研究.......................................................................... 6
1-3-2 十七世紀荷蘭海外殖民城市的相關研究 ..................................................................... 7
1-3-3 十七世紀巴達維亞、安汶、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城市的相關研究 ............................. 8

1-4 研究方法與步驟 ....................................................................................................... 10


1-4-1 研究方法 ....................................................................................................................... 10
1-4-2 研究步驟 ....................................................................................................................... 11

第二章 近代荷蘭本土與海外城市規劃的發展 .................................................... 13


2-1 低地國傳統與義大利文藝復興之影響 ................................................................... 13
2-1-1 低地國的傳統運河城市 ............................................................................................... 13
2-1-2 低地國的新市鎮規劃 ................................................................................................... 15
2-1-3 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理想城市........................................................................................ 17

2-2 八十年戰爭期間荷蘭城市規劃之理論與實踐 ...................................................... 18


2-2-1 荷蘭的海洋貿易與獨立戰爭........................................................................................ 18
2-2-2 荷蘭城市規劃理論的基本觀念................................................................................... 20
2-2-3 外圍城防輪廓 ............................................................................................................... 23
2-2-4 街道模式與運河網絡 ................................................................................................... 26
2-2-5 重要建築與設施 ........................................................................................................... 29

2-3 17 世紀荷蘭海外殖民城市規劃 .............................................................................. 32

VIII
2-3-1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與組織架構............................................................................ 32
2-3-2 亞洲貿易網絡的運作模式............................................................................................ 36
2-3-3 荷蘭東印度公司城市規劃概況.................................................................................... 36

2-4 小結 ........................................................................................................................... 39

第三章 爪哇的巴達維亞 ........................................................................................ 41


3-1 城市發展概況 ........................................................................................................... 41
3-1-1 城市擇址 ....................................................................................................................... 41
3-1-2 城市經營模式 ............................................................................................................... 42
3-1-3 城市建設歷程 ............................................................................................................... 46

3-2 城市輪廓 ................................................................................................................... 51


3-2-1 建城初期的不規則城市輪廓........................................................................................ 51
3-2-2 1650 年代後的矩形城市輪廓....................................................................................... 54

3-3 運河水道系統與街道網格模式 ............................................................................... 57


3-3-1 運河水道系統與街道網格模式.................................................................................... 57
3-3-2 運河網絡的經濟運輸功能............................................................................................ 59
3-3-3 運河網絡的族群隔離功能............................................................................................ 62

3-4 各類建築與設施 ....................................................................................................... 66


3-4-1 政府管理機構與設施 ................................................................................................... 66
3-4-2 宗教建築與設施 ........................................................................................................... 68
3-4-3 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 ................................................................................................... 71
3-4-4 商業建築與設施 ........................................................................................................... 74

3-5 小結 ........................................................................................................................... 78

第四章 摩鹿加群島的安汶 .................................................................................... 80


4-1 城市發展概況 ........................................................................................................... 80
4-1-1 城市擇址 ....................................................................................................................... 80
4-1-2 城市經營模式 ............................................................................................................... 81
4-1-3 城市建設歷程 ............................................................................................................... 84

4-2 城市輪廓 ................................................................................................................... 89


4-2-1 永久的不規則城市輪廓 ............................................................................................... 89
4-2-2 臨時的矩形城市輪廓 ................................................................................................... 90

4-3 運河水道系統與街道網格模式 ............................................................................... 92


4-3-1 運河水道系統與街道網格模式.................................................................................... 92
4-3-2 自然河流的經濟運輸功能............................................................................................ 95

IX
4-3-3 人工運河的族群隔離功能............................................................................................ 96

4-4 各類建築與設施 ....................................................................................................... 97


4-4-1 政府管理機構與設施 ................................................................................................... 98
4-4-2 宗教建築與設施 ......................................................................................................... 100
4-4-3 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 ................................................................................................. 103
4-4-4 商業建築與設施 ......................................................................................................... 105

4-5 小結 ........................................................................................................................ 108

第五章 台灣的熱蘭遮與普羅民遮 ...................................................................... 110


5-1 城市發展概況 ........................................................................................................ 110
5-1-1 城市擇址 ..................................................................................................................... 110
5-1-2 城市經營模式 ............................................................................................................. 112
5-1-3 城市建設歷程 ............................................................................................................. 116

5-2 城市輪廓 ................................................................................................................. 122


5-2-1 熱蘭遮的不規則城市輪廓.......................................................................................... 122
5-2-2 普羅民遮的矩形城市輪廓.......................................................................................... 126

5-3 運河水道系統與街道網格模式 ............................................................................. 128


5-3-1 運河水道系統與街道網格模式.................................................................................. 129
5-3-2 台江內海的經濟運輸功能.......................................................................................... 133

5-4 各類建築與設施 ..................................................................................................... 134


5-4-1 政府管理機構與設施 ................................................................................................. 135
5-4-2 宗教建築與設施 ......................................................................................................... 140
5-4-3 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 ................................................................................................. 142
5-4-4 商業建築與設施 ......................................................................................................... 145

5-5 小結 ......................................................................................................................... 151

第六章 結論 .......................................................................................................... 153


6-1 巴達維亞、安汶、熱蘭遮與普羅民遮之比較 .................................................... 153
一、城市擇址 ....................................................................................................................... 153
二、城市輪廓 ....................................................................................................................... 154
三、運河水道系統與街道網格模式 ................................................................................... 154
四、各類建築與設施 ........................................................................................................... 155

6-2 後續研究 ................................................................................................................ 156


一、 荷蘭東、西印度公司在其它地區的殖民城市研究 .............................................. 156
二、16 世紀起歐洲國家在亞洲的殖民城市研究 .............................................................. 157

X
三、多元族群視角下的城市空間研究 ............................................................................... 157

參考文獻 ................................................................................................................ 158

XI
圖目錄
圖 1-2-1 巴達維亞、安汶、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在亞洲貿易網絡中的關係 ................... 5
圖 1-4-1 對歷史圖像進行整合、篩選與抽象化的三步驟 ............................................. 11
圖 1-4-2 研究流程圖 ......................................................................................................... 12
圖 2-1-1 阿姆斯特丹、烏特勒支、台夫特的城市地圖 .................................................. 13
圖 2-1-2 阿姆斯特丹的堤防與水壩示意圖 ...................................................................... 14
圖 2-1-3 阿姆斯特丹、烏特勒支、台夫特的城市輪廓與運河網絡 .............................. 15
圖 2-1-4 愛塞斯泰恩和蒙特福特的城市輪廓與街道網格 .............................................. 16
圖 2-1-5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圖示和義大利的星型要塞城市帕爾馬諾瓦 ......... 17
圖 2-2-1 西蒙·斯蒂文的理想城市平面 ............................................................................. 23
圖 2-2-2 城防系統圍塑的矩形城市輪廓 .......................................................................... 24
圖 2-2-3 1627 年荷蘭城市 Grol 的防禦工事剖面 ............................................................ 24
圖 2-2-4 城市角落的棱堡設計 .......................................................................................... 25
圖 2-2-5 1649 年荷蘭的威廉斯塔德地圖 ......................................................................... 25
圖 2-2-6 16-17 世紀荷蘭本土城市的城防系統 ................................................................ 25
圖 2-2-7 城市內部的運河系統 .......................................................................................... 26
圖 2-2-8 曲線街道與不合理的地塊分割 ......................................................................... 27
圖 2-2-9 西蒙·斯蒂文理想城市的網格狀街道模式 ....................................................... 28
圖 2-2-9 荷蘭本土城市的網格狀街道 .............................................................................. 28
圖 2-2-10 西蒙·斯蒂文理想城市的商業空間佈局 ........................................................... 29
圖 2-2-11 西蒙·斯蒂文理想城市的政府管理機構佈局 ................................................... 30
圖 2-2-12 西蒙·斯蒂文理想城市的宗教社福機構佈局 ................................................... 32
圖 2-3-1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組織架構 ............................................................................. 35
圖 3-1-1 荷蘭經由巴達維亞從亞洲各地獲得的商品來源 .............................................. 41
圖 3-1-2 巴達維亞在公司貨幣流通中的樞紐地位 .......................................................... 45
圖 3-1-3 1619 年的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 46
圖 3-1-4 1628 年爪哇國王對巴達維亞的圍攻 ................................................................. 48
圖 3-1-5 1650 年的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 49

XII
圖 3-1-6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 50
圖 3-2-1 1619 年巴達維亞城市設計圖 ............................................................................. 52
圖 3-2-2 1628 年巴達維亞城防系統示意圖 ..................................................................... 52
圖 3-2-3 1667 年城防系統圍塑的巴達維亞城市輪廓 ..................................................... 54
圖 3-3-1 1619 年巴達維亞地圖中的天然河流 ................................................................. 58
圖 3-3-2 1628 年巴達維亞的運河網絡 ............................................................................. 58
圖 3-3-3 巴達維亞的運河網絡 ......................................................................................... 58
圖 3-3-4 巴達維亞的街道網格 ......................................................................................... 59
圖 3-3-5 巴達維亞的縱向運河與經濟運輸 ..................................................................... 59
圖 3-3-6 1628 年巴達維亞地圖中芝利翁河河口的海關 ............................................... 61
圖 3-3-7 1667 年巴達維亞地圖中芝利翁河河口的海關 ................................................. 61
圖 3-3-8 1688 年巴達維亞市鎮之雙向交通河口 ............................................................ 61
圖 3-3-9 巴達維亞的縱向運河與均勻分佈的橋樑 ......................................................... 62
圖 3-3-10 巴達維亞的橫向運河與無序分佈的橋樑 ....................................................... 63
圖 3-3-11 巴達維亞的橫向運河與族群隔離 ................................................................... 63
圖 3-4-1 1667 年巴達維亞的政府管理機構與設施 ......................................................... 66
圖 3-4-2 1667 年巴達維亞的宗教建築與設施 ................................................................. 69
圖 3-4-3 1667 年巴達維亞的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 ......................................................... 72
圖 3-4-4 1627 年巴達維亞發展初期的商業空間佈局 ..................................................... 74
圖 3-4-5 1667 年巴達維亞的商業空間佈局 ..................................................................... 75
圖 4-1-1 安汶在摩鹿加群島周邊香料運輸航線與季風中的地理位置 ......................... 80
圖 4-1-2 十七世紀下半葉安汶周邊地區的區域劃分 ...................................................... 82
圖 4-1-3 1605 年艦隊抵達安汶 ......................................................................................... 85
圖 4-1-4 安汶的維多利亞城堡 ......................................................................................... 86
圖 4-1-5 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 ...................................... 87
圖 4-1-3 1718 年安汶城市地圖 ......................................................................................... 88
圖 4-2-1 自然山川圍塑的不規則自然輪廓 ...................................................................... 90
圖 4-2-2 城防系統圍塑的矩形人工輪廓 .......................................................................... 91
圖 4-3-1 安汶的自然河流與人工運河 ............................................................................. 93

XIII
圖 4-3-3 安汶早期各自獨立的街道系統 .......................................................................... 94
圖 4-3-2 安汶城市街道的網格模式 .................................................................................. 94
圖 4-3-4 安汶的自然河流與商品運輸 .............................................................................. 95
圖 4-3-5 安汶的人工運河與族群隔離 .............................................................................. 96
圖 4-4-1 1680 年代安汶的政府管理機構與設施 ............................................................. 98
圖 4-4-2 1724 年安汶的舊長官公署 ................................................................................ 99
圖 4-4-3 1724 年安汶的舊醫院或市政廳 ......................................................................... 99
圖 4-4-4 1680 年代安汶的宗教建築與設施 ................................................................... 101
圖 4-4-5 1724 年安汶的新荷蘭教堂 ............................................................................... 103
圖 4-4-6 1680 年安汶的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 ............................................................... 104
圖 4-4-7 1724 年安汶的新醫院 ....................................................................................... 105
圖 4-4-8 1724 年安汶的濟貧-孤兒院 .............................................................................. 105
圖 4-4-9 1680 年安汶的商業空間佈局 ........................................................................... 106
圖 4-4-10 1724 年安汶的市場 ......................................................................................... 107
圖 5-1-1 台灣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市在中國海周邊航線中的地理位置 ........................ 110
圖 5-1-7 由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共構的雙城系統建立的經營模式 ................................ 115
圖 5-1-2 維也納凡德爾亨地圖集中的 1635 年熱蘭遮市鎮規劃圖 ............................. 117
圖 5-1-3 J.Vingboons 繪製的 1644 年大員鳥瞰圖 ......................................................... 118
圖 5-1-4 司馬爾卡頓繪製的 1648 年熱蘭遮城與大員市鎮鳥瞰圖 .............................. 120
圖 5-1-5 1652 年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 ........................................................................... 121
圖 5-1-6 赫伯特繪製的 1662 年大員鳥瞰圖 .................................................................. 121
圖 5-2-1 1662 年海岸線圍塑的熱蘭遮城市輪廓 ........................................................... 122
圖 5-2-2 1640 年代中期熱蘭遮市鎮平面重建圖,套疊於現今安平地籍圖 ............... 123
圖 5-2-3 1635 年的熱蘭遮城堡、城堡廣場上的舊商館與城市的 6 個街廓 ............... 124
圖 5-2-4 1648 年擴建並加固後的熱蘭遮城堡與城市的 16 個街廓 ............................. 124
圖 5-2-5 1652 年的熱蘭遮城堡與城市的 19 個街廓 ..................................................... 125
圖 5-2-6 1662 年的熱蘭遮城堡與城市南側新增的 4 個街廓 ....................................... 125

圖 5-2-7 1644 年的熱蘭遮城市輪廓 ............................................................................... 126


圖 5-2-8 1652 年普羅民遮平面復原圖中的城市輪廓 ................................................... 127
XIV
圖 5-2-9 1652 年的普羅民遮市 ....................................................................................... 128
圖 5-2-10 1662 年的普羅民遮市 ..................................................................................... 128
圖 5-3-1 1647 年規劃開鑿的熱蘭遮市南側運河 ........................................................... 129
圖 5-3-2 普羅民遮市西岸運河可能的位置和形態 ....................................................... 130
圖 5-3-3 1662 年熱蘭遮與普羅民遮的內海水路系統 ................................................... 130
圖 5-3-4 1662 年熱蘭遮的街道網格系統 ....................................................................... 131
圖 5-3-5 1640 年代中期熱蘭遮市鎮土地所有權人的分佈重建圖 ............................... 132
圖 5-3-6 普羅民遮的街道網格系統 ............................................................................... 133
圖 5-3-7 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市之間的內海航運系統 .................................................... 134
圖 5-4-1 1662 年熱蘭遮的政府管理機構和設施 ........................................................... 135
圖 5-4-2 1635 年城堡廣場上的舊商館和城堡北側的新商館 ....................................... 136
圖 5-4-3 1644 年新商館外新增的牛角狀防禦城牆 ....................................................... 136
圖 5-4-4 1632 年熱蘭遮城堡廣場上的刑場 ................................................................... 137

圖 5-4-6 1640 年代中期熱蘭遮市鎮各類土地所有權人分佈圖 ................................... 138


圖 5-4-7 1648 年熱蘭遮的公司醫院、附屬精神病暨傳染病院和女子懲戒所 ........... 139
圖 5-4-8 1652 年普羅民遮的政府管理機構與設施 ....................................................... 140
圖 5-4-9 1662 年熱蘭遮的宗教建築與設施 ................................................................... 141
圖 5-4-10 1635 年地圖中的墓園 ..................................................................................... 142
圖 5-4-11 1644 年的城市教堂與墓園 ............................................................................. 142
圖 5-4-12 1648 年的城市教堂與墓園 ............................................................................. 142
圖 5-4-14 1662 年熱蘭遮的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 ......................................................... 143
圖 5-4-15 1652 年普羅民遮的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 ..................................................... 144
圖 5-4-16 1662 年熱蘭遮的商業空間佈局 ..................................................................... 145
圖 5-4-17 1644 年熱蘭遮城堡前方的石造碼頭 ............................................................. 146
圖 5-4-18 1635 年熱蘭遮城堡北側新建公司倉庫的設計草圖 ..................................... 146
圖 5-4-19 1644 年熱蘭遮城堡廣場上的鑄鐵場與市場 ................................................. 147
圖 5-4-20 1648 年熱蘭遮城堡廣場上的鑄鐵場與市場 ................................................. 147
圖 5-4-21 1661 年左右熱蘭遮市西南角的市場與肉市場 ............................................. 150

XV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和目的

1-1-1 研究動機

1602 年,荷蘭政府組織成立了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荷蘭語: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 VOC),為了壟斷亞洲香料貿易,公司在亞洲各地廣設據點,建立城市,並
吸引移民前來參與貿易或從事農業、手工業。為了獲取亞洲的白銀,支持香料貿易,公司的
亞洲貿易網絡非常仰賴中國商品作為白銀的重要交易商品,卻受限於中國政府對東南沿海港
口的貿易禁令,不得不依靠駛往海外的中國商船,甚至輾轉在台灣設立貿易據點。同時,公
司也對華商的貿易企圖心與影響力心存戒備,由此形成了公司與華商之間依賴與防備並存的
張力。

本人於 2019 年開始參與黃恩宇老師所主持的 108 年度「臺南市赤崁文化園區相關歷史


場景調查考證及虛擬模型建置計畫」
,一方面認識到該研究領域的重要性與相關研究的匱乏,
另一方面,在研究期間所接觸到荷治時期城市建設的史料與文獻,也觸發本人對相關研究議
題的興趣:荷蘭自身的文化傳統,以及他們在與亞洲文明相遇時所產生的衝突與融合,會如
何反映在海外殖民城市的空間規劃上?在台灣、巴達維亞等華人大量聚集的城市,荷蘭治理
者與華商間亦敵亦友的貿易關係、變幻不定的中國海貿政策與國際貿易形勢、不同移民族群
的混居,各種複雜的因素會如何左右城市治理者的統治策略,又會如何塑造城市的獨特形態?

由城市輪廓、街道與運河系統和重要建築與設施構成的城市空間,與公司藉由軍事征服
與防禦、治理政策所建立的獲利經營模式互為表裡,共同實現荷蘭東印度公司通過海外殖民
獲得最大收益的根本目的。荷蘭海外殖民城市的規劃與建設,一方面受到同時期的荷蘭城市
規劃理論的影響;另一方面,又被當地的環境所塑造。由荷蘭軍事工程師西蒙·斯蒂文 (Simon
Stevin, 1548-1620 年) 所提出的荷蘭城市規劃理論,誕生於荷蘭八十年戰爭 1 (荷蘭語:
Tachtigjarige Oorlog) 期間,受到低地國傳統與義大利文藝復興規劃思潮的影響,回應了荷蘭
城市貿易的發展需求與新興的思想觀念。海外城市在某種程度上是荷蘭本土城市經濟的海外
延伸,因此荷蘭的城市規劃理論也部分適用於海外殖民城市。但是,荷蘭海外殖民城市與荷
蘭本土城市也存在很大的差異。相較於荷蘭本土,分散於亞洲各地的殖民城市,在貿易網絡
中擔任各種不同的角色,面臨著複雜的族群關係、險峻的政治軍事形勢與時刻處於動態變化

1
八十年戰爭 (荷蘭語:Tachtigjarige Oorlog) 是一場哈布斯堡尼德蘭 (或西屬尼德蘭) 與西班牙帝
國於 1568 年至 1648 年期間爆發的戰爭,其中於 1609-1621 年之間存在了十二年的和平時期 (稱為
「十二年休戰」)。八十年戰爭過後尼德蘭七省聯邦共和國獨立,成為「荷蘭共和國」,因此八十年
戰爭也被認為是荷蘭獨立戰爭。

1
的貿易局勢之中,即便是海外殖民城市之間,也具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除了對荷蘭城市規
劃理論的應用,公司在海外的城市建設過程中還需因應當地的局勢來調節、塑造城市形態。

基於上述認識,本研究將聚焦在華人密集分佈的幾座城市,逐層遞進地釐清以下問題:
這些荷蘭海外殖民城市是否存在某些空間形態與內在意涵的相似性,來源於荷蘭本土的規劃
理論與實踐?經濟貿易的形勢變化、錯綜複雜的政治關係與軍事防禦需求,以及殖民活動推
動的全球化所帶來的相異族群的共存,會否對海外殖民城市的空間形態產生影響?最後,基
於對荷蘭本土與海外殖民城市形態與意涵的認識,公司與外來移民、特別是與華商網絡的關
係,如何影響城市空間設施的佈局?本文希望通過比較城市間的相似與差異性,歸納出公司
海外殖民城市空間佈局的某些結構與原則。

1-1-2 研究目的

城市規劃是城市經營者基於對未來發展需求的預測,因應當下的社會環境而設計的產物。
為了回應上述問題,首先要對荷蘭本土與海外的城市性質形成基本的認識。荷蘭本土城市是
由中產階級與城市貴族主導的城市,反映了中產階級的崛起和日益萌發的民主思想;荷蘭東
印度公司在海外的殖民城市,則是荷蘭以香料貿易為主要目的向海外擴張的產物,由擁有至
高權力的公司自上而下地設置和主導。在各地區不同的族群構成和國際貿易關係下,該公司
將每座城市作為一個商業集團的分支機構進行管理。海外殖民城市與荷蘭本土城市的社會環
境存在很大差異,也因此會影響到城市的規劃。

然而,當前關於海外城市規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討論他們與荷蘭本土的相似性,而缺
乏對差異性的討論,難以全面地理解荷蘭海外殖民城市規劃的內在意涵。要剖析荷蘭海外殖
民城市規劃的內在意涵,需要奠基於大量的歷史研究,藉由社會運作模式的重現,來還原城
市規劃中各類空間的使用方式,但當前關於海外殖民城市的歷史研究和空間研究也比較斷裂。

因此,本研究的核心目的是要全面地理解荷蘭亞洲殖民城市規劃的結構秩序與內在意涵,
釐清這些亞洲殖民城市的規劃在何種程度上受到荷蘭城市規劃理論的塑造,又與公司的商業
經營需求、當地的自然與社會環境產生什麼樣的互動關係。為了回答該問題,又可將這一核
心目的依序劃分為以下四個研究目的:

第一,需釐清荷蘭城市規劃理論的觀念來源。荷蘭城市規劃理論與實踐在城市形態上與
低地國早期的傳統運河城市、中世紀末期的城市規劃與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理想城市存在相似
性。通過梳理低地國規劃傳統與外來思潮的理論來源與社會背景,檢視它們是否存在某些與
荷蘭共同的價值與現實需求,有助於理解 16-17 世紀的荷蘭為什麼選擇繼承或發展這些本土
的城市規劃傳統與外來思潮,進而對荷蘭城市規劃理論與實踐中的城市空間內在意涵形成更
清晰的認識。

第二,需深入地釐清 17 世紀荷蘭城市規劃理論與實踐的觀念。結合荷蘭八十年戰爭
(1568-1648 年) 的社會背景與西蒙·斯蒂文對古典規劃觀念的重新詮釋,理解他所提出的城市

2
規劃理論和同時期荷蘭城市實踐的空間意涵。由於荷蘭海外殖民城市大多是由公司總部派出
荷蘭訓練有素的工程師參與規劃,並經公司高層與亞洲的巴達維亞總督參與決策,荷蘭規劃
理論極有可能間接地影響了公司高層或海外工程師的規劃理念與偏好,進而影響城市的空間
形態。此外,學界有觀點指出,根據史料記載,西蒙·斯蒂文極可能直接參與了巴達維亞城市
的設計。因此,對荷蘭城市規劃理論與實踐的深入理解,對於探討與釐清荷蘭海外殖民城市
的空間形態內涵,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第三,揭示荷蘭亞洲殖民城市的社會活動與空間形態之間的互動關係。將從當地社會的
不同面向依序檢視城市的輪廓、街道運河模式、公共設施與住居佈局。荷蘭海外殖民城市首
先是基於貿易需求而建立的,並隨貿易繁榮而不斷發展擴張,因此首要考量的面向即是各城
市經濟貿易的運作模式;為了實現城市的貿易壟斷,公司需嚴格防範來自海外的競爭對手與
內陸當地政權的潛在威脅,因此軍事防禦也是城市建設中的重要考量因素;同時,海外殖民
城市同時是外來移民城市,不同族群之間不對等的政治關係、經濟地位與迥異的文化傳統,
公司因應上述問題而產生的不同治理模式,也將對城市形態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將以荷
蘭城市規劃理論為基礎,進一步從經濟貿易、軍事防禦與社會治理這三個角度,依序檢視城
市的空間形態,闡釋其內在意涵。

第四,揭示荷蘭在亞洲的殖民城市規劃與荷蘭城市規劃理論的關係。本研究將依次比較
海外殖民城市與本土城市規劃間、各海外殖民城市之間的差異與共性,通過界定、分析、詮
釋不同城市的空間形態與內在意涵的相同與相異,探討海外殖民城市與荷蘭城市規劃理論與
實踐的關聯性,將有助於歸納出這些亞洲殖民城市空間佈局的結構與原則。

1-2 研究範圍與對象

1-2-1 研究範圍

本研究所涉及的空間範圍為東亞、爪哇島與摩鹿加群島周邊海域,這是華人主要活動的
海域,也是早期公司亞洲貿易網絡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在沒有荷蘭資本與商品的情況下
直接購得亞洲香料,荷蘭東印度公司逐步構建了一個完整的亞洲貿易網絡,其中,由中國商
品與日本白銀構成的絲銀貿易,在 17 世紀上半葉的公司亞洲貿易網絡中扮演非常關鍵的角
色2。由於中國商品在印尼香料群島和日本都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同時中國也對胡椒等香料有
很大的需求3,因此,公司能將他們在摩鹿加群島收購的香料高價售出,換取大量的中國商品,
在亞洲重要白銀產地日本換取白銀後,收購更多摩鹿加群島的香料,以支持他們在亞洲的業
務4。

2
1630 年代,巴達維亞總督及評議會甚至直言,公司與中國和日本的貿易已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
印度次大陸的主要貿易 (包樂史, 1997) (p.178)。
3
馬爾滕·波拉 (2013)。黃金時代的荷蘭共和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 100。
4
包樂史 (1997)。巴達維亞華人與中荷貿易。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頁 167。

3
然而,受限於中國政府對東南沿海港口的貿易禁令,公司不得不依靠駛往海外的中國商
船 (包樂史, 1997),大量的中國私人船隻因此頻繁地往來於各海域之間。這些互相通航的區
域分別在公司的貿易網絡中扮演不同的貿易角色,由於地緣上的聯結,又形成了相似的族群
結構。當不同職能的城市面臨相似的族群結構、地理環境和政治局勢時,各地的軍事、貿易
和治理政策與城市空間規劃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存在哪些相似與差異,想必能從中觀察到很
多有意思的現象。

本研究的時間範圍限定在 17 世紀,這是荷蘭在海外大規模擴張、廣設據點、發展貿易的
黃金時期,同時也是公司與華商在東亞海域貿易往來的鼎盛時期。荷蘭東印度公司 (VOC) 在
1602 年成立後,先後在摩鹿加群島、爪哇島與東亞地區建立據點,荷蘭的城堡與城市規劃理
論也在同一時期被廣泛地傳播至海外各地的據點。然而,以中國海為中心的絲銀貿易,在 17
世紀中葉後接連遭到鄭氏政權的威脅、清朝政府海禁政策和日本幕府限制貿易制度的嚴重打
擊,公司最終不得不在 17 世紀末,將貿易重心由中國海轉往印度洋海域5,公司在東亞、爪
哇島與摩鹿加群島之間建立的貿易網絡也幾近瓦解。因此,本研究將把討論的時間範圍限縮
在 17 世紀這一重要的貿易時期。

1-2-2 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包括巴達維亞、安汶與台灣的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它們在公司的亞洲
貿易網絡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代表性地呈現出上述貿易網絡在東亞、爪哇島與摩鹿加
群島周邊海域的運作模式。在摩鹿加群島,受到公司嚴格出口管制的安汶,是丁香的主要產
地,為公司提供大量且低廉的高級香料;台灣的熱蘭遮與普羅民遮6,則是為了就近吸引中國
商船而專門設置的重要據點,為公司提供大量的中國商品;爪哇島上的巴達維亞,是公司在
亞洲的國際轉口貿易中心,既吸引中國商船,又是摩鹿加群島香料的集中地。如圖 1-2-1,由
中國東海延伸至南海與爪哇海的紫色航路,串聯日本出島、台灣熱蘭遮以及公司總部巴達維
亞,是中國商品與日本白銀的流通路線,也是華商的主要活動範圍;由班達海延伸至爪哇海
的藍色航路,則串聯安汶與巴達維亞,將摩鹿加群島的壟斷香料集中運輸至巴達維亞總部。
兩者共同構成摩鹿加香料、中國商品與日本白銀的商品交易網絡。

5
同上。頁 185。
6
為了就近吸引中國商船,公司曾先後試圖在澳門和澎湖設立貿易據點,卻幾經失敗,最終在 1624
年轉移至台灣西南沿海建立熱蘭遮城堡,並逐漸發展為華商聚集的城市 (Milone, 1966) (p.356)。在
巴達維亞的早期發展階段,公司也想盡辦法吸引中國帆船運送商品前來巴達維亞 (Milone, 1966)
(p.356)。

4
圖 1-2-1 巴達維亞、安汶、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在亞洲貿易網絡中的關係7

7
本研究改繪。原圖來源:Parthesius, R. (2010). Dutch Ships in Tropical Wat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VOC) Shipping Network in Asia 1595-1660.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pp.52-59.

5
1-3 文獻回顧

本節基於前述的研究目的,分別進行以下三種類型的文獻回顧:首先,整理荷蘭城市規
劃理論與實踐的相關研究;接著,通過梳理 17 世紀荷蘭海外殖民城市的發展背景和空間研
究,了解該領域研究所涉及的議題、理論視角與研究方法,供本研究借鑒,並明晰台灣、巴
達維亞及安汶在荷蘭海外殖民城市中的定位;最後,整理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的相關研究,釐
清公司在三地的經營模式與建設歷程,作為本研究進一步進行空間分析與城市比較的基礎。

1-3-1 荷蘭城市規劃理論與實踐的相關研究

西蒙·斯蒂文 (Simon Stevin) 是 17 世紀低地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與建築理論家,首


度提出了荷蘭的城市規劃理論,也是軍事工程師和莫里斯 (Maurits) 親王8的顧問。基於科恩
(J.P. Coen)9 與當局之間的通信中發現的兩條線索,史學界推測斯蒂文曾參與巴達維亞的設計。
因此,了解西蒙·斯蒂文的城市規劃理論,也是理解荷蘭海外殖民市鎮空間佈局的重要基礎。

荷蘭學者 Van den Heuvel, C.是研究西蒙·斯蒂文理論著作的權威,他所出版的‘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2005) 一書中,收錄並整理了西蒙·斯蒂文未完成的城市與建築理
論著作 De Huysbou (建築論) 的原文,其中,關於‘市鎮平面佈局’ (Vande oirdeningh der steden)
的原文提供了本研究理解荷蘭城市規劃理論的第一手材料 (Heuvel, 2005)。此外,書中還結
合斯蒂文的著作原文與其他學者的相關研究,系統化地探討斯蒂文的規劃觀念,認為他對文
藝復興規劃理論的對稱與秩序等基本觀念進行了重新的詮釋,這一觀點有助於理解荷蘭城市
規劃理論的內在意涵。

基於對斯蒂文生平和著作內容的充分認識,Heuvel 還進一步指出,應將斯蒂文提出的理
想城市理解為一種對當時土地利用方法的編纂,而非待實施的計劃藍圖 (Heuvel, 2011)。文章
結論表明,斯蒂文對海外殖民城市最大的影響並非提出一個明確的平面模型,而是土地調查
技術和臨時軍營平面的規劃和發展模式,對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荷蘭學者 Nijenhuis, W.在 ‘Stevin’s Grid City and the Maurice Conspiracy’ 一文中也提出了
相似的觀點,基於對斯蒂文政治論著和城市規劃論著的分析,作者認為,西蒙·斯蒂文關於
矩形網格狀城市平面的描述,雖然符合傳統的形態特點,但形態背後的觀念已發生了根本
性的變化,與義大利理想城市 (Città ideale) 的傳統規劃內涵存在很大差異。而斯蒂文的城
市規劃觀念,也影響了 17 世紀荷蘭城市擴張的佈局方式 (Nijenhuis, 2011)。

8
拿騷的莫里斯 (荷蘭語:Maurits van Nassau),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執政(1585–1625) ,是荷蘭國
父奧蘭治親王,即沉默者威廉的次子。威廉一世死後,繼承荷蘭執政之位。
9
揚·彼得斯佐恩·科恩 (荷蘭語:Jan Pieterszoon Coen) 17 世紀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在印尼的總督,
於 1619 年-1623 年及 1627 年-1629 年間兩度擔任總督,並致力荷蘭國力的增強。

6
至於 17 世紀荷蘭城市規劃的實踐,在 Burke, G. L.所著的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一書中,作者輔以歷史圖
像的大量荷蘭城市案例,真實地呈現出 17 世紀荷蘭黃金時代下的城市空間擴張。全書梳理
了荷蘭從 15 世紀至 17 世紀的城市發展史,在既有的歷史研究基礎上,聚焦荷蘭的城市空間
與建築成就。書中以豐富詳實的歷史研究為基礎,展示了荷蘭城市空間與其地理環境和貿易
發展歷程的緊密關聯,並強調荷蘭城市規劃理論誕生於荷蘭獨特的市民社會,與十六世紀義
大利專制政權所主導建設的城市風格存在很大差異 (Burke, 1956)。

1-3-2 十七世紀荷蘭海外殖民城市的相關研究

要理解 17 世紀荷蘭海外殖民城市的空間內涵,首先需理解城市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整
體發展和貿易網絡中的作用。Femme S. Gaastra. 的著作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Expansion and Decline 詳實地梳理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過程、在亞洲的武力擴張和據點
經營、貿易和航運,以及公司內部的管理制度 (Gaastra, 2003)。Greig, D. E. 的 The Reluctant
colonists: Netherlanders abroad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一書,則依據荷蘭東印度公司各
地據點的地理位置,逐一簡要介紹各據點的地理環境、城市發展概況和城市空間建設 (Greig,
1987)。

除了整體性的介紹,也有專門的研究,分別強調城市在公司商品貿易網絡中的角色,和
在公司政治統治中的治理功能。日本學者羽田正的《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羽田正, 2018)
和 Parthesius, Robert 的 Dutch Ships in Tropical Wat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VOC) Shipping Network in Asia 1595-1660 (Parthesius, 2010),以海洋史的視角,展示
亞洲海域在 17 世紀世界商品流通的中心地位,也建構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商品流通
網絡。烏特勒支大學藝術史教授 Gerrit Knaap 在「城堡、城市和國家:荷蘭帝國在東方的開
端」(Kasteel, stad en land. Het begin van het Nederlandse Imperium in de Oost.) 一文中則指出,
公司不僅局限於貿易和私掠,還涉入政治領域,在亞洲範圍內可以被視為一個國家 (Knaap,
2006)。

對荷蘭海外殖民城市規劃的整體研究,大多從荷蘭城市規劃理論與傳統出發,以荷蘭本
土的視角來理解海外殖民城市的空間佈局。這一研究視角的代表作,首推 Oers, R. van.出版
的博士論文 Dutch Town Planning Overseas During VOC and WIC Rule (1600-1800) (Oers, 2000),
文中應用圖像分析方法,將荷蘭海外殖民城市進行全面的篩選和分類,將歷史地圖標準化、
形式化,並系統梳理了 17 世紀荷蘭城市與建築理論家西蒙·斯蒂文的觀點,用以檢視海外殖
民城市 Colombo、Cape Town 及 Revife & Mauritsstad 的城市空間佈局。這一研究視角與圖面
分析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參考依據。Zandvliet, K.的 ‘Mapping the Dutch World Oversea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一文則詳細論述了荷蘭的土地測量方法在荷蘭東西印度公司海外殖
民城市建設中的應用,指出斯蒂文很可能雜糅了羅馬軍營和荷蘭的思想,進而影響到荷蘭海
外殖民城市的網格狀劃分方式 (Zandvliet, 2007)。

7
1-3-3 十七世紀巴達維亞、安汶、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城市的相關研究

關於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的既有文獻相當豐富,大多為歷史學者的研究,有助於增進對各
城市經營模式的認識,為本研究的空間分析提供堅實的基礎。此外,也有部分建築史或城市
規劃領域的研究成果。

其中,巴達維亞的城市研究大多集中在歷史學領域。某些著作全面地描述了巴達維亞的
發展歷程、城市空間、治理模式和人口結構,如 Haan, F. de 為巴達維亞城市 300 周年紀念所
撰寫的紀念書 Oud Batavia (Haan, 1935),Milone, Pauline Dublin 的博士論文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Milone, 1966)。Kanumoyoso, B.的博士論文 Beyond
the city wall: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Ommelanden of Batavia, 1684-1740.
(Kanumoyoso, 2011),則聚焦巴達維亞的鄉村地區的發展、治理模式和族群關係。上述研究的
成果為本研究提供了扎實的史料基礎,有助於對公司在巴達維亞的經營模式建構一個全面的
認識。

除了上述較全面的研究視角,也有部分研究聚焦在巴達維亞的族群關係。Remco Raben
於 1996 年出版的萊頓大學博士論文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1800 (Raben, 1996) 選取宗教族群作為歷史敘事的分析視角,並藉由比較
方法,推斷出公司統治之下城市多族群居住區域分佈的結構與原則。該書的研究視角、方法,
以及關於巴達維亞的族群構成與空間佈局的分析,對本研究皆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包樂史《巴
達維亞華人與中荷貿易》探討荷蘭東印度公司如何將華人海外航運網絡併入公司的貿易體系
中,並考察構成華人移民動機的推力與拉力 (包樂史, 1997)。孔復禮的《華人在他鄉:中華近
現代海外移民史》(2019) 一書則引用歐洲人的見聞實錄,生動地展示了巴達維亞的華人生活
場景,並指出公司在經濟上對華人的嚴重依賴 (孔復禮, 2019)。這些關於族群與公司互動關
係的觀點,對本研究的空間分析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安汶的城市研究也集中在歷史學領域,且相對匱乏。其中,烏特勒支大學藝術史教授
Gerrit Knaap 是研究安汶城市歷史的權威,他發表的文章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Knaap, 1991) 和 2004 年出版的著作 Kruidnagelen en
christenen: De 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en de bevolking van Ambon, 1656-1696 (Knaap,
2004) 中,對東印度公司統治下的安汶城市進行了全面且細緻的研究,包括發展歷程、空間
變遷、治理模式、貿易結構和人口結構。他發表的文章 ‘Headhunting, Carnage and Armed Peace
in Amboina, 1500-1700’ (Knaap, 2003) 和 ‘Crisis and failure: War and revolt in the Ambon Islands,
1636-1637’ (Knaap, 1992) 則聚焦公司為維持丁香壟斷,對整個安汶群島的軍事征服和持續鎮
壓。此外,Sholeh, B 的 ‘The dynamics of Muslim and Christian relations in Ambon, eastern
Indonesia’ (Sholeh, 2013) 一文,詳細地刻畫了公司在安汶積極推行新教改宗的目的和手段。
上述研究生動地展現了公司在安汶的經營模式。

8
熱蘭遮與普羅民遮的城市研究,在早期大多為歷史史料的梳理,和對台灣 17 世紀整體
歷史的建構,如江樹生的《鄭成功和荷蘭人在台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江樹生, 1992)、
冉福立的《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 (下冊論述篇)》(冉福立, 1997)。歐陽泰在 1997
年開始撰寫,2007 年出版的《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一書,則生動地還原了荷蘭殖民
體系與中國海盜、日本海商和原住民的角力和互動關係,提出由歐洲人主導、華人配合的「共
構殖民系統」概念,並指出此一殖民系統既奠基於荷蘭人與華人移民在經濟與政治上的合作,
亦有賴於荷蘭武力的強制力之保障 (歐陽泰, 2007)。新一代的歷史學者,致力於主題性地探
討荷蘭在台灣的經營模式,如韓家寶的《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韓家寶,2002)
一書,著重刻畫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經濟開發模式,並引用歐陽泰「共構殖民系統」的概念,
強調公司與華人之間互利共生的關係;鄭維中的碩士論文《荷蘭時代臺灣的社會秩序:自然
法的難題與文明化的歷程》(鄭維中, 2001) 則旨在探討荷蘭殖民統治的法政架構對台灣本地
社會的衝擊。這些歷史研究和觀點建構了本研究對公司在台經營模式的整體認識。

隨著《熱蘭遮城日誌》等原始史料和豐富的歷史學研究成果被翻譯出版,數位化圖資日
益豐富,台灣的建築史與城市規劃領域也發表了不少城市空間的研究成果,多以荷蘭規劃理
論來理解海外殖民城市的空間佈局。城市規劃學者洪傳祥發表的「荷蘭人統治下大員港埠體
系的形成與空間開發」(洪傳祥, 2003) 一文,從荷蘭固有的港埠開發傳統來切入,解釋大員
港埠的空間內涵與運作方式,「荷蘭人統治下赤嵌市街的空間規劃」(洪傳祥, 2005)一文,同
樣以荷蘭的規劃傳統來理解赤嵌市街的空間意涵,並指出赤嵌市街的規劃是整合了荷蘭堤堰
型聚落與文藝復興式市區擴建模式的空間架構,承襲了荷蘭的規劃傳統。王立武的碩士論文
《十七世紀荷蘭東亞殖民城市的空間規劃-以巴達維亞城與熱蘭遮市的比較為例》(王立武,
2012) 和李京的碩士論文《西蒙.斯蒂文之《建築論》的城市規劃觀念研究》(李京, 2018) 也
都以荷蘭城市規劃理論來檢視荷蘭海外殖民城市的空間規劃。楊一志的碩士論文《從大員市
鎮到台灣街仔 : 安平舊街區的空間變遷》(楊一志, 2000),則從政治、經濟與社會面向,分析
熱蘭遮市鎮由荷治時期到清領時期的空間變遷,提供了不同的分析視角。本研究將結合上述
研究視角展開空間分析。

此外,建築史學者黃恩宇發表的「1640 年代中期台灣熱蘭遮市鎮空間平面重建研究」(黃
恩宇,2019) 一文,則應用新近發現的地籍資料,輔以大量的歷史圖像,重建了 1640 年代中
期熱蘭遮市鎮的平面圖,清楚地還原城市的街道、街廓、建築地塊與海岸線的形式、位置與
尺寸,並將城市土地所有權人的分佈狀態呈現於重建平面圖上。本研究也將應用這一重要的
研究成果作為空間分析的基礎。

9
1-4 研究方法與步驟

1-4-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運用文獻分析、圖像分析、基於多種視角的空間詮釋,以及比較研究方法,開
展對上述三處據點的空間研究。上述各方法在本研究中的實際應用,將依序闡述之。

1. 文獻分析

文獻包括原始的檔案和二手的研究成果,分析這些文獻,有助於理解城市空間的內在意
涵。首先,需大量搜集研究文獻與專著,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整體發展背景與荷蘭海內外城
市的規劃理論、空間形態形成基本的認識,並梳理與本研究對象相關的軍事防禦、經濟貿易
與社會治理模式的發展背景,以及城市空間的既有研究。經過大量的搜集、歸納統整,分析
城市的整體發展模式、內部各種因素的關聯性與影響力。此外,還需完成史料的建立,從荷
蘭東印度公司的原始檔案中搜集重要的資訊,包括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各據點的日記、各據點
與巴達維亞總督通訊的長官書信,以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決議錄。這些檔案一方面有助於釐
清各城市發展歷程中的一些問題,對既有的研究成果進行核實或修正,另一方面,能藉由檔
案中詳細的空間記載,結合歷史圖像,還原當時城市空間的形態與使用方式。

2. 歷史圖像分析

歷史圖像是研究歷史城市空間的重要基礎,通過對歷史圖像的整理、比對與分析,能盡
可能地真實還原當時的城市空間。本研究所採用的歷史圖像是以荷蘭的數據庫「共同遺產地
圖集」(Atlas of Mutual Heritage) 為資訊來源,從荷蘭國家博物館 (Rijksmuseum)、荷蘭國家
檔案館 (the Nationaal Archief)、維基共享 (Wikimedia Commons) 等數據庫收集而來的大量高
清圖像。包括城堡與市鎮的規劃手稿、帶比例尺的城市地圖、手繪透視圖、甚至是城市重要
建築單體的手繪立面圖,有助於還原當時城市的空間。

對歷史圖像的分析,則基於荷蘭城市規劃學者 Oers, R. van. 的空間形態分析方法,如圖


1-4-1,依循圖像資訊的整合(Information)、篩選 (Deduction) 到抽象化 (Abstraction) 的三個
步驟。首先,統一各城市地圖的比例尺與指北針,將不同時期的地圖整合在同一歷史框架下,
藉由其分佈秩序來揭示空間平面的變遷;第二步,刪除不必要的空間元素,根據需求篩選出
重要元素,對圖面進行重新組織;最後,結合文獻分析所建構的城市整體發展模式,根據需
要說明的不同主題,揭示不同空間元素的組合關係,並進行對稱、朝向、軸線等不同設計概
念的空間分析。

10
圖 1-4-1 對歷史圖像進行整合、篩選與抽象化的三步驟10

3. 基於多種視角的空間詮釋

基於多種視角的空間詮釋,是本研究用以分析城市空間內涵的基本方法,取徑自荷蘭
建築史學者 Aart Mekking 教授所提出的「建築是真實的再現」(Architecture as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這一範式,即建築呈現的樣貌體現了建造者所認知的「真實」世界,是人類心中各
種意識形態與思考模式的實體化。本研究將利用這一方法,將圖像分析所還原的空間圖景,
與文獻分析所建構的城市整體發展模式相結合,從經濟貿易、軍事防禦、社會治理等視角出
發,詮釋各種空間元素的內在意涵,重建荷蘭東印度公司對各城市空間的運作與經營模式。

4. 比較研究

比較研究方法,常用於跨文化、跨國界的研究,是本研究用以歸納荷蘭殖民城市的城市
規劃與空間經營模式的方法。在進行比較時,需考量該現象是特例還是普遍存在,透過比較
分析的框架,來檢視多種比較對象的異同。通過界定、分析和詮釋,比較本研究中海外各城
市之間在城市空間規劃與經營模式上的相似性與獨特性,並進一步延伸至海外城市與荷蘭本
土城市規劃理論、規劃實踐之間的比較。最終進行整體的歸納,並推測出海外殖民城市整體
的空間結構與佈局原則。

1-4-2 研究步驟

如圖 1-4-2,本研究將依以下步驟進行:首先,需釐清荷蘭海外殖民城市規劃的發展脈絡
與歷史背景;其次,針對研究對象巴達維亞、安汶、熱蘭遮與普羅民遮,進行歷史文獻分析,
分別建構出各城市的整體經營模式;接著,藉由歷史圖像分析,將各城市的形態劃分為外圍
輪廓、街道與運河網絡以及城市的各類建築與設施,並基於多視角的空間詮釋,重建公司在
各城市的城市規劃中,所呈現出的空間經營模式;最後,對巴達維亞、安汶、熱蘭遮與普羅
民遮進行橫向比較,並進一步將其與荷蘭城市的規劃理論與實踐進行比較研究,探討其中的
相似性與獨特性,歸納出這些海外殖民城市空間佈局的結構與原則。

10
圖像出處:Oers, R. van. (2000). Dutch Town Planning Overseas During VOC and WIC Rule (1600-
1800).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55, 98, 108.

11
圖 1-4-2 研究流程圖

12
第二章 近代荷蘭本土與海外城市規劃的發展

17 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海外的殖民城市規劃,很可能受到 16-17 世紀荷蘭城市規劃理


論與實踐的影響,而荷蘭城市規劃理論與實踐的背後,則蘊含著對既有傳統觀念與外來觀念
的繼承與發展。因此,本章將結合城市規劃的發展背景和空間形態,從荷蘭城市規劃理論前
的傳統與外來思潮,在八十年戰爭期間荷蘭城市規劃理論的形成與發展,再到海外殖民城市
的擴張與實踐,依序梳理荷蘭海外殖民城市的發展背景。

2-1 低地國傳統與義大利文藝復興之影響

首先,本節將依時間序列,分別闡述對後來的荷蘭城市規劃理念產生影響的當地傳統與
外來思潮。

2-1-1 低地國的傳統運河城市

圖 2-1-1 阿姆斯特丹 (左)、烏特勒支 (中)、台夫特 (右) 的城市地圖11

由於低地國整體的地勢低窪,沿海或河流的地區存在嚴重的排水問題,但同時也坐擁絕
佳的貿易地點,由此發展出兼具水利與貨物運輸功能的運河城市 (圖 2-1-1)。其中,又以西
臨北海的荷蘭地區 (Holland)12最為典型,由於地處歐洲三條重要河流13構成的三角洲上14,荷
蘭的地勢低窪、多淤泥、多沼澤,在土地利用前必須預先進行排水與打樁工程。這些在河岸、
海岸築水壩的聚落逐步發展為城市,形成一種計劃性的、規範化的城市土地開發模式15,也

11
左圖為四幅 1400 年至 1612 年的阿姆斯特丹地圖 (Vier plattegronden van Amsterdam vanaf 1400 tot
1612) 中的 1482 年地圖,來源為荷蘭國家博物館 Rijksstudio;中圖為 1649 年烏特勒支地圖 (Map
of Utrecht),現藏於荷蘭海事博物館 The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右圖為 1558 年台夫特地圖
(Map of Delft),收錄於 1570 年出版的地圖集 Theatrum Orbis Terrarum。
12
荷蘭 (荷蘭語:Holland),即今日荷蘭 (Netherland) 國家的南荷蘭省與北荷蘭省。從公元 10 世紀
至 16 世紀,荷蘭地區 (Holland) 在政治上是統一的,是神聖羅馬帝國中的一個領,為荷蘭伯爵所
統治。至 17 世紀,荷蘭成為海上和經濟上的強大力量,是新近獨立的荷蘭共和國中實力最為突出
的一個省份。
13
斯海爾德河 (Schelde)、默茲河 (Meuse) 與萊茵河(Rhein)。
14
馬爾滕·波拉 (2013)。黃金時代的荷蘭共和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 91。
15
Burke, G. L. (1956).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London: Cleaver-Hume Press. p.33.

13
塑造了荷蘭地區特有的城市面貌。在克服了地形的限制後,荷蘭地區將主要資本與勞動力投
入運輸業、捕魚業和紡織製造業16,不斷發展對外貿易與海上力量,在 17 世紀一躍成為海洋
貿易中的強大力量。

圖 2-1-2 阿姆斯特丹的堤防與水壩 (Dike-and-Dam) 示意圖17

為防止洪水氾濫、充分利用沼澤地,荷蘭 (Holland) 地區從 8 世紀就開始發明各種技術


手段對海水和內河水進行控制,隨著貿易擴張又進一步發展圍海造田18的技術,並擴散至其
它城市,這些由水壩、水閘與運河共同構成的水利工程,塑造了這些城市的輪廓與城內運河
網絡。如圖 2-1-2,在阿姆斯特丹大型河流的出海口,水壩19有效地攔斷河床,河流在水壩的
阻擋下沿兩側的替代運河流入大海,受大壩阻隔的下游部分成為供外海船隻停泊卸貨的外港,
大壩和兩側運河之間的上游部分則作為內港 20;在重要河流流經的城市,如台夫特和烏特勒
支,則沒有設置水壩,而在城內開鑿了大量的城內運河,在運河兩岸修建堤防,以排乾沼澤
地中的水分,並通過水閘控制,將城內運河中剩餘的水排出城外。如圖 2-1-3,這些在河流外
圍開挖的環繞式護城河,形成近似橢圓形或矩形的城市外圍輪廓,同時發揮護城河的防禦作
用;較窄的、平行於主要河流的城內運河21,除了承擔水利功能,也為城市內部的人員與貨物

16
馬爾滕·波拉 (2013)。黃金時代的荷蘭共和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 91。
17
圖片來源:Burke, G. L. (1956).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London: Cleaver-Hume Press. p.42.
18
圍海造田,是指在沿江河、沿湖或沿海的區域通過修築堤壩(或海塘),再將河水、湖水或海水
排出,以取得可利用土地的一項工程方式;與之相對的,將土砂或廢棄物倒入海中則是「填海」 ,
兩者並不等同。經圍墾取得的土地則被稱為圩田 (polder)。
19
大壩成為重要的貿易港口,也因此成為各種貿易與市民活動的中心,是城市公共建築,如市政
廳、市場、公秤所的所在地。
20
Burke, G. L. (1956).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London: Cleaver-Hume Press. p.41.
21
其中,台夫特的城內運河較為特殊,除了三條平行於主要河流的運河,奠定城市基本模式外,城
內還密集地分佈大量垂直於主要運河的運河,這可能是為了服務於城市製造業的發展需求。從 13
世紀下半葉開始,台夫特陸續發展以進口穀物為基礎的啤酒釀造業以及以進口羊毛為基礎的紡織
業,成為不斷擴張的製造業大城。垂直分佈的運河,一方面有助於將原料輸送至城市各區域的工業
區,也便於將商品匯集運輸至城外,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將工業生產中可能產生的污染阻隔在居
住區與商業區之外。

14
運輸提供便利,並發揮著城市分區22的作用23。運河上方密集地設置了大量橋樑,以確保街道
暢通無礙。

圖 2-1-3 阿姆斯特丹 (左)、烏特勒支 (中)、台夫特 (右) 的城市輪廓與運河網絡24

除了基本的土地排水外,在地基上打樁也是城市土地開發前的必要建設,由此形成了荷
蘭地區特殊的土地開發模式,也塑造出較為規整、有序的城市街道紋理。由於沿海地區的地
下水位很高,幾乎接近地面,所以在荷蘭城市裡蓋房子,必須先在地基上打好樁,把房子建
在樁上。這就使得土地所有者無法隨心所欲地到處建房,只能在市政當局的組織下,對城市
各地段逐次開發,並提供必要的市政服務設施 (芒福德, 2005)25。也因此,荷蘭自 11 世紀就
發展出一種規劃的、系統的、綜合的城市實踐。由公爵、牧師或商人主導的市政當局,根據
廣泛接受的組織原則,如建築用地的標準化尺寸、街道和運河的固定尺寸,結合經濟、社會
與法律環境,聘請測量員測量並規劃新市鎮或市鎮擴張的平面佈局,實際的建造則由私人來
主導 (Rutte, 2016)26。由此形成了規整有序的街道劃分方式。如圖 2-1-1,在阿姆斯特丹、烏
特勒支與台夫特的城市地圖中,街道大多垂直水平於城內運河,呈現出密集的魚骨狀。但是,
街道之間的疏密程度並不完全一致,也不完全暢通,街道本身的形式也呈現出順應地形、較
自然的彎曲狀,在統一規劃中又透露出自然發展的痕跡。

2-1-2 低地國的新市鎮規劃

13 世紀末至 14 世紀初,隨著歐洲的農業發展,越來越多農業剩餘產品在市場上流通,
促成了貿易的快速發展27,在中世紀的特許制度下,歐洲興起了規劃和建設新城的熱潮28,也

22
為了便於駁船裝卸,工業區與倉庫通常緊鄰運河;較寬廣的主要運河兩岸,保留給重要的商業和
住宅用地;工業用地與底層工人的住宅分佈在較狹窄的運河周邊;水道之間的低地則用於設置與對
外貿易不太直接相關的商店、工坊、社會福利機構與房屋等建築。
23
Burke, G. L. (1956).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London: Cleaver-Hume Press. pp.64-65.
24
本研究繪製。圖片出處:
25
芒福德 (2005)。城市發展史。北京市: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頁 455。
26
Rutte, R. (2016). Atlas of the Dutch urban landscape. International Planning History Society
Proceedings, 17(5), 13-26. p.24.
27
Boerefijn, W. N. A. (2010). The foundation, planning and building of new towns in the 13th and 14th
centuries in Europe: An architectural-historical research into urban form and its cre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Amsterdam University. p.12.
28
同上。p.15.

15
蔓延至低地國。在低地國,城鎮的建立往往與土地的利用有關,是提供農民居所與產品交易
服務的重要地點。為了賺取市場的通行費與攤位租金 29,封建領主從皇帝手中獲得特許狀,
建立城市和市場,並壟斷和控制貿易地點,藉此獲得可觀的獲利。因此,領主們在新建城市
時,首先需選擇具有戰略意義的地點,例如位於交通要道的渡口或收費點,接著才獲得皇帝
的授權,建造城市,並通過鼓勵政策吸引外來居民定居30。歐洲的這一貿易繁榮過程,伴隨著
貨幣、法律、官僚機構、民族國家、民主、度量衡的標準化,也帶來城市空間的秩序化31。實
際上,矩形輪廓與網格狀的街道模式,無論是理論還是城市實踐,都普遍地流行於該時期的
歐洲32,被廣泛應用於這些領主們開拓領地而預先設計的特許城市33。

圖 2-1-4 愛塞斯泰恩 (Ijsselstein) (左) 和蒙特福特 (Montfoort) (右) 的城市輪廓與街道網格34

荷蘭 13-14 世紀末新規劃建造的一批小型城鎮中,如圖 2-1-6,也出現了大量符合矩形輪


廓與網格狀街道形式的城市。或許因為大多位於海拔稍高的內陸地區,也可能是因為城市規
模較小,這些城市幾乎沒有城內運河,而且城內大多都設有城堡 (castle),市場設置在寬闊的
街道、加寬的橋樑上或運河沿岸,與荷蘭 (Holland) 地區沿海城市存在明顯的差異。包括 13
世紀獲得城市地位的埃爾堡 (Elburg),在 1330 年代同一時期先後獲得城市特許狀的蒙特福
特 (Montfoort)、愛塞斯泰恩 (Ijsselstein) (圖 2-1-4) 和菲亞嫩 (Vianen),以及在 1407 年獲得
城市特許狀的萊爾丹 (Leerdam)等城市。這種類型的城市是由荷蘭貴族 (Dutch nobles) 委託
建造的,他們的城市建設受到三重動力的推動:包括保護領地的軍事需求,吸引外來貿易的
經濟目的,以及提高他們個人聲望的政治目的35。

29
同上。p.17.
30
Burke, G. L. (1956).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London: Cleaver-Hume Press. p.53.
31
Boerefijn, W. (2016). About the Ideal Layout of the City Street in the Twelfth to Sixteenth Centuries:
The Myth of the Renaissance in Town Building. Journal of Urban History, 42(5), 938–952. p.10.
32
同上。pp.3-6.
33
芒福德 (2005)。城市發展史。北京市: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頁 321。
34
圖片來源:Blijdenstijn, Roland & Utrecht (Netherlands : Province). Tastbare tijd: cultuurhistorische
atlas van de provincie Utrecht. Amsterdam: Publicatie van de Provincie Utrecht door PlanPlan, 2007. p.219.

35
Burke, G. L. (1956).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London: Cleaver-Hume Press. p.53.

16
2-1-3 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理想城市

15 世紀火炮的發展和提倡人權與科學的文藝復興運動,共同形塑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
的城市規劃理論,科學理性的幾何學被廣泛應用於城市防禦工事的技術改良和城市秩序比例
的塑造。由於火藥的發展,鐵製砲彈取代了石製拋射物,足夠的水平的防禦距離變得更為必
要,中世紀高聳、平直的城墻與石造塔樓不僅不夠穩固,反倒還容易成為攻擊目標36,這迫
使義大利的軍事工程師們運用幾何學知識探索新型的城市防禦工事。在義大利興起的文藝復
興運動之下,講究秩序和比例的文藝復興建築理論也隨之誕生 37。基於對神權的批判和對人
文主義的推崇,義大利建築理論家希望透過恢復古典的比例來重塑古典社會的理想秩序。其
中,義大利建築理論家亞伯提 (Alberti) 在 1485 年出版的《建築十書》(De reaedificatoria) 中,
涉及不少關於城市規劃的論述,書中延續維特魯威的觀點,並結合歐基里德《幾何原本》
(Euclid’s Elements) 的幾何學原理論述建築的比例關係38。

基於軍事防禦的考量,由棱堡圍塑、幾何對稱的圓形或多邊形城市輪廓更加受到青睞。
基於炮彈攻擊的防禦考量,中世紀的方形與圓形堡壘存在死角,棱堡則能夠更好地掩護鄰近
的城墻39,因而取代了中世紀的堡壘形式。此外,圓形或多邊形的城市輪廓,能夠更好地實現
棱堡間的協防。在由棱堡圍塑的多邊形城市中,棱堡能相互掩護,無論從哪個方向被進攻,
都可以從側後方對攻城的敵人進行反擊。

圖 2-1-5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圖示 (左) 和義大利的星型要塞城市帕爾馬諾瓦40 (Palmanova) (右)

36
Heuvel, C. V. D. (1982). De verspreiding van de Italiaanse vestingbouwkunde in de Nederlanden in de
tweede helft van de zestiende eeuw. Vesting: Vier eeuwen vestingbouw in Nederland, 9–18. p.9.
37
隨著 1415 年《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 Libri Decem) 手稿的發現,義大利掀起了對維特魯威
(Vitruvius) 研究的復興,特別是在 15 世紀後半時期印刷術發展後,更蔚為熱潮 (Heuvel, 2005)
(p.36)。
38
李京 (2018)。西蒙.斯蒂文之《建築論》的城市規劃觀念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頁
34。
39
Heuvel, C. V. D. (1982). De verspreiding van de Italiaanse vestingbouwkunde in de Nederlanden in de
tweede helft van de zestiende eeuw. Vesting: Vier eeuwen vestingbouw in Nederland, 9–18. p.10.
40
圖片來源:威尼斯的理想城市帕爾馬諾瓦 (Den venetianiska modellstaden Palmanova), 1572-1680
年繪,作者未知,維基共享資源 Wikimedia Commons。

17
在此基礎上,軍事建築師進一步提出了有利於軍事防禦的放射狀城市街道,由此構成了
理想城市的星形要塞 (圖 2-1-5) 形式。在 15 世紀,許多義大利建築師,如 Filarete, Francesco
di Giorgio, Leonardo, Fra Giocondo, Peruzzi 等等,提出具有放射狀佈局 (radiale stadsplan) 的
防禦型城市的理論規劃。這一理想的向心形式 (ideale centraal-vorm) 能夠實現中心廣場與城
門、棱堡之間的最短距離,有利於提升城市的軍事力量 41。或許是受到義大利星型防禦城市
的觀念影響,這些以軍事防禦為考量的城市設計受到亞伯提的認可,他認為,由於能提供更
大的容量、更安全的防禦效果以及愉悅人心的城市景觀,圓形輪廓與彎曲的街道模式更具優
勢42。

2-2 八十年戰爭期間荷蘭城市規劃之理論與實踐

八十年戰爭期間,荷蘭面臨與西班牙長期對抗的軍事威脅,同時也進入荷蘭貿易發展的
黃金時期,出現大量城市擴張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荷蘭軍事理論家斯蒂文綜合了低地國傳
統與外來思潮的規劃理念,首度提出了荷蘭城市規劃理論,同一時期,荷蘭各大貿易城市也
在大規模向外擴張。本節將闡述荷蘭城市規劃理論的基本觀念,並結合上節內容和同時期的
荷蘭城市實踐,依次分析荷蘭城市規劃理論在外圍城防輪廓、街道模式、運河網絡,以及重
要建築與設施的空間形態特點,及其與城市發展背景的關聯性。

2-2-1 荷蘭的海洋貿易與獨立戰爭

早期低地國城市貿易的蓬勃發展,塑造了以荷蘭地區為首的城市商人在政治權力中的主
導地位,卻在西班牙統治時期遭遇中央嚴重的宗教和政治打壓,由此爆發了反抗中央專制集
權,追求各省聯盟獨立,建立荷蘭共和國的八十年戰爭。

地處窪地的荷蘭 (Netherland) 很早就發展出捕魚、運輸業的傳統,逐漸形塑出當地貿易


為主的經濟模式,荷蘭城市也因此逐漸發展出政治協商的傳統,在中央政治中掌握較強的話
語權。 14-15 世紀,荷蘭隸屬於當時法國華洛亞王朝的勃艮第分支43統治下的尼德蘭地區44,
由於戰爭、糧食短缺,荷蘭沿海地區開始加入漢薩同盟,進行與波羅的海的糧食貿易45,推動
了城市的發展,也帶動了周邊鄉村地區農業的商業化。為了爭取尼德蘭地區繁榮市鎮的稅收,
勃艮第的統治者一方面承認各省的主權 46,強化各省公爵的特權地位,以獲得各省公爵的支

41
Heuvel, C. V. D. (1982). De verspreiding van de Italiaanse vestingbouwkunde in de Nederlanden in de
tweede helft van de zestiende eeuw. Vesting: Vier eeuwen vestingbouw in Nederland, 9–18. p.13.
42
李京 (2018)。西蒙.斯蒂文之《建築論》的城市規劃觀念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頁
100。
43
公元 1384 年,法國國王約翰二世的第四子,即菲利浦二世 (Philip II),被其父封為勃艮第公爵,
開創法國華洛亞王朝的勃艮第分支。
44
尼德蘭 (Netherlands) 指稱低地國家 (Low countries) 地區 (包括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 ,也是
今日荷蘭的國名。
45
馬爾滕·波拉 (2013)。黃金時代的荷蘭共和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 91。
46
每一個領地都形成了一個集合體,通過不同的機制,以不同的法律、習俗進行統治,由各公爵們
單獨繼承 (馬爾滕·波拉, 2013) (p.11)。

18
持47;另一方面, 為了避免各領地間的衝突,又設置三級會議48 (Estates General),將尼德蘭地
區各自分散的諸侯領地,納入一個可以共同協商的鬆散聯邦 (安博遠, 2013)49。三級會議成為
凝聚各諸侯領地的中央機構,有效地建立起一種共同利益的意識,也奠定了後世荷蘭的政治
協商傳統。

然而,尼德蘭地區城市經濟與地方政治間的和諧關係,隨著西班牙統治後中央集權的強
化而劃下終點。15 世紀末,隨著人們發現直接通往東印度的航道,國際貿易的焦點逐漸由地
中海轉移至大西洋。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安特衛普,成為葡萄牙轉運東印度香料的
集散地,發展為全球重要的貿易中心。此時的荷蘭 50是安特衛普商業上的附屬地區,基於波
羅的海地區的散裝貨物貿易,逐漸發展出龐大的商船隊、網狀的商業結構和運輸公司股份制
(part-ownship of shipping firms)51國際轉運貿易興盛的同時,荷蘭的政治環境卻在不斷惡化。
由於勃艮第與哈布斯堡王朝的聯姻,尼德蘭地區在 1482 年後進入西班牙統治時期。此後歷
屆的西班牙統治者不斷加強中央集權,強化對國會的控制、鎮壓宗教改革運動,為發動戰爭
而加重稅賦52,激起尼德蘭地區的貴族、新教徒、城市官吏等新興中產階級與城市貴族的強
烈不滿。

新興中產階級與城市貴族在經濟實力與政治地位上的不平衡問題,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專
制統治之下日益激化,引發 16-17 世紀荷蘭的獨立戰爭,催生了後來荷蘭共和國的獨立。長
期以來對自己的政治邊緣地位感到不滿的鄉紳們要求在省內獲得更大的政治權力,並減輕宗
教迫害,1568 年,荷蘭省與澤蘭省爆發起義,奧蘭治的威廉 (William, Prince of Orange)53 成
為這場鄉紳起義的領導人,開始了曠日持久的獨立戰爭。 54尼德蘭地區反抗西班牙的勢力組
成烏特勒支聯盟 (The Union of Utrecht)55,奠定了荷蘭共和國的雛形。烏特勒支聯盟內部,
隨著君主權力的消失,鬆散的政治聯盟傳統再度得到強化, 聯盟的共同事務由設在海牙的三
級會議 (the States General) 決定,並由奧蘭治親王威廉 (William, Prince of Orange) 擔任執

47
馬爾滕·波拉 (2013)。黃金時代的荷蘭共和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 11。
48
1464 年,菲利普三世 (Philip III) 設置三級會議 (Estates General)。
49
安博遠 (2013)。低地國家史。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頁 111。
50
同上,意指位於今日荷蘭王國本土西岸的一個地區和前省份。
51
馬爾滕·波拉 (2013)。黃金時代的荷蘭共和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 95。
52
馬爾滕·波拉 (2013)。黃金時代的荷蘭共和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 17。
53
奧蘭治的親王威廉 (William, Prince of Orange) ,1544 年被封為法國南部奧蘭治 (Orange) 的親
王,而且也在荷蘭、布拉班特和盧森堡擁有領地。
54
馬爾滕·波拉 (2013)。黃金時代的荷蘭共和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 18。
55
1579 年,為了維持王權的統治和天主教的信仰,阿圖瓦、瓦隆弗蘭德 (Walloon Flanders) 和埃諾
伯爵領地結成阿拉斯聯盟 (The Union of Arras)。同年,荷蘭和澤蘭省與烏特勒支、弗里斯蘭、海爾
德蘭省及格羅寧根的奧摩爾一起結成了烏特勒支聯盟 (The Union of Utrecht),1579 至 1581 年間,
處於加爾文教控制下的弗蘭德和布拉班特的城鎮也加入了這一聯盟,包括安特衛普、布魯塞爾和根
特這些大城市。直至 1648 年兩股勢力都一直處於戰爭狀態。

19
政56。在 1594 年的攻城戰爭後,確定了尼德蘭地區以南北為界的分界線57,58。荷蘭在海內外
的擴張沉重地打擊了西班牙的國力,1648 年,5 月 15 日,共和國代表團在明斯特市政廳與
,自 1568 年開始的八十年戰爭終於結束,
西班牙代表團簽署了永久停戰協定《明斯特條約》
荷蘭共和國自此被歐洲所有大國承認為獨立國家。

在長達八十年的獨立戰爭期間,共和國在宗教與政治上的解禁與寬鬆,吸引了大量海外
移民,也推動歐洲貿易中心由安特衛普逐漸轉移至以阿姆斯特丹為代表的荷蘭各城市,促成
城市經濟的繁榮發展,也造就了荷蘭 17 世紀的黃金時期。16 世紀末,由於南美洲白銀的發
現,安特衛普的香料集散地地位逐漸遭西班牙帝國境內的城市所取代;另一方面,1585 年,
安特衛普遭西班牙軍隊攻陷,許多信奉新教的商人被迫改信天主教 59,起義者在此後封鎖了
安特衛普的航道,宗教與貿易的雙重衝擊促使商人們從安特衛普逃往西北歐的其它商業中心
60
。安特衛普商人的大量資本與廣泛的貿易關係網絡融入以阿姆斯特丹為首的荷蘭城市,結
合荷蘭在造船與遠洋航行上既有的技術優勢,開啟了荷蘭向海外拓展貿易的新時代,也讓共
和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強國。

2-2-2 荷蘭城市規劃理論的基本觀念

一部服務於荷蘭自身經濟政治傳統與軍事防禦需求的城市規劃理論著作,也在此期間應
運而生。荷蘭軍事理論家西蒙·斯蒂文晚年所著的建築理論著作《建築論》(Huysbou) 一書中
收錄了關於市鎮規劃的完整論述 ‘市鎮平面佈局’ (Vande oirdeningh der steden) ,該書內容涉
及建築設計、軍事工程與城市規劃等方面的討論,雖然在 1649 年才由後人集結出版,但此前
可能已在君主、政治家與公民精英共同構成的管理圈內廣泛流傳61,也很可能是為 1600 年莫
里 斯 親 王 (Prince Maurice of Orange) 62 (1567-1625) 開 設 的 軍 事 工 程 課 程 63 提 供 的 教 案

56
安博遠 (2013)。低地國家史。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頁 143。
57
八十年戰爭 (1568-1648) 後,低地國家被最終劃分為北尼德蘭,即荷蘭共和國 (Dutch Republic)
(今日荷蘭的前身),以及受西班牙統治的南尼德蘭 (Royal Netherlands) (今日比利時的前身)。
58
安博遠 (2013)。低地國家史。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頁 146。
59
羽田正 (2018)。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新北市:八旗文化。頁 70。
60
馬爾滕·波拉 (2013)。黃金時代的荷蘭共和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 96。
61
Nijenhuis, W. (2011). Stevin’s Grid City and the Maurice Conspiracy. Early Modern Urbanism and the
Grid: Town Planning in the Low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 10, 45-62. pp.36, 52.
62
1584 年,奧蘭治親王威廉 (William, Prince of Orange) 遭暗殺後,威廉之子,拿騷的莫里斯
(Maurice of Nassau) 繼承成為起義的軍事領袖,陸續被任命為各省執政,並於 1590 年被任命為聯盟
的海軍統帥和海軍上將。
63
1600 年,新興的荷蘭共和國仍深陷與西班牙的戰爭,為加強軍事工程師的軍事攻防知識,莫里
斯親王在萊頓大學創立了分支學院教授新學科——荷蘭數學 (Duytsche Mathematique),斯蒂文 曾
受邀編寫課程教材 (Heuvel, 2011) (p.63)。

20
(instruction)64。為因應持久有序的城市擴張現象提出有效的城市平面佈局策略,也是斯蒂文
撰寫此文的重要目的之一65。

西蒙·斯蒂文的城市規劃理論承襲了文藝復興對古典建築理論的復興,強調對稱與秩序兩
大原則66,以及類比的設計方法67,但又進行了新的詮釋。首先,斯蒂文認為,對稱 (symmetry)
這一古代希臘建築的核心原則,原意應為鏡像對稱 (like-sideness)68之意,是師法自然的,而
非人體局部與整體間的比例關係69。他也反對教條地模仿理想人體比例的和諧秩序 (order),
認為並不存在一種普世的美的標準,而應關注建築的本體,即其真實結構的內在秩序 70
(order)71。最後,在設計方法上,他譴責 16 世紀的矯飾主義將文藝復興知識陷入虛假的模仿、
具欺騙性的符號遊戲,認為這種人體與建築間的類比 (resemblance),應修正為內在價值與外
在形式之間的類比72(comparison),即運用數學來實現外在形式與城市所追求價值之間的比較,
並藉助測量 (measure) 技術來實現這種比較73。

這一觀念折射出荷蘭在獨立戰爭中想捍衛的政治環境與社會觀念,即從對神權與君主的
崇拜,轉向對純粹科學理性的崇尚,斯蒂文也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一套新的城市規劃模式:城
市建設應依循由整體向局部構思、由局部向整體執行的秩序 (order) 與鏡像對稱 (symmetry)
的原則,通過測量 (measure) 整體,將複雜的城市整體平面分割為同質性的正方形 (square),

64
Heuvel, C. V. D. (2011). Multilayered Grids and Dutch Town Planning. Flexibility and Temporality in
the Design of Settlements in the Low Countries and Overseas. Early Modern Urbanism and the Grid: Town
Planning in the Low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 10, 27-44. p.63.
65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p.349-351.
66
Heuvel, C. V. D. (2011). Multilayered Grids and Dutch Town Planning. Flexibility and Temporality in
the Design of Settlements in the Low Countries and Overseas. Early Modern Urbanism and the Grid: Town
Planning in the Low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 10, 27-44. pp.39-40.
67
Nijenhuis, W. (2011). Stevin’s Grid City and the Maurice Conspiracy. Early Modern Urbanism and the
Grid: Town Planning in the Low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 10, 45-62. pp.48-49.
68
因此,斯蒂文更偏好使用新詞‘mirror symmetry’,即 ‘like-sideness’,來表示一個物體的左右部
分具有相同形狀、尺寸及外觀 (Heuvel, 2005) (p. 39)。
69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9.
70
Stevin 將自然秩序 (natural order) 二分為分析 (analysis) 和想象描述 (imaginative depiction) 兩部
分,Stevin 在這裡強調的是自然秩序中的分析,即科學的秩序 (scientific order),並認為這才是真實
的內在秩序。他引述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書中的片段 ‘Parts of Animals’ (Heuvel, 2005) (p.65),提
出在構思建築或城市佈局方案時,應先考慮最終目的,由整體向局部發展;開始執行時,則由局部
入手,逐步形成整體。
71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p.40-41.
72
以城市規劃為例,城市的內在價值是為市民提供便利性及舒適性,外在形式則是由房屋有序組織
而成的城市集合體 (Heuvel, 2005) (p.347)。
73
Nijenhuis, W. (2011). Stevin’s Grid City and the Maurice Conspiracy. Early Modern Urbanism and the
Grid: Town Planning in the Low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 10, 45-62. pp.48-49.

21
以利於進一步運用算數分析,將科學的解決方案轉換為建築的組織形式。他反對教條地模仿
人體,主張應該利用科學方法真正回歸到自然本身。

另一方面,為了協助荷蘭城市在八十年戰爭中抵禦來自西班牙的軍事威脅,斯蒂文也在
城市規劃理論中融合了對義大利文藝復興軍事防禦理論的學習。早在 16 世紀,荷蘭與西班
牙之間的戰爭就迫使雙方陣營採取緊急的防禦行動,將義大利的防禦工事引入城市建設,許
多義大利文的軍事建築著作,因此在低地國廣為流傳 74,義大利城堡工程師也受邀至低地國
協助新建城市防禦工程75,引入稜堡式的要塞系統 (gebastioneerde vestingstelsel)76。但是,相
較於建設新的理想城市,完善現有城市的防禦工事更符合低地國的需求,低地國的軍事工程
的理論著作與實際建設77,都在義大利的基礎上進行了本土化的調整。斯蒂文在 1594 年出版
的著作《城堡的藝術》(De Sterctenbouwing),就不太關心提出理想的方案,而致力於完善現
有城市的防禦工事,他在書中彙整了當時所有城堡建築的觀念 78,並將這些觀念轉化成為適
合低地國環境條件的一系列實用建議,包括城墻、堡壘和運河的設計,這些構成了後來「舊
荷蘭系統」的基礎79,並融入了他在 ‘市鎮平面佈局’中的城市規劃設計。

基於上述觀念,斯蒂文在‘市鎮平面佈局’ (Vande oirdeningh der steden) 一文中提出理想


城市平面圖 (圖 2-2-1)。下文將從城市外圍輪廓、內部街道運河網絡與公共設施佈局這三個
方面,結合荷蘭本土城市規劃實例,來闡述該理想城市的規劃內容。需要注意的是,該平面
是基於平坦地形所提出的,目的是將較簡單的形式作為普遍規則 (rule),便於以此為參照,
推算在山地、山谷、森林、河流、沼澤等複雜地形中如何獲得最大利益80。這種以經濟為主的
考量,也體現在城市的擇址方式。斯蒂文提出,城市的最佳位址應為土壤肥沃,且位於由遠
方國家發源而來、可通航的大型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因為這一地點擁有分別通往海洋及內陸
的雙向 (two-way) 交通,糧食與手工品的進出口,都需要經過該河口,如此一來,不僅有利

74
Heuvel, C. V. D. (1982). De verspreiding van de Italiaanse vestingbouwkunde in de Nederlanden in de
tweede helft van de zestiende eeuw. Vesting: Vier eeuwen vestingbouw in Nederland, 9–18. p.13.
75
1540 年代開始,義大利城堡工程師受查理五世之邀,為根特 (Gent) 、安特衛普 (Antwerpen) 等
城市建造了新式義大利城堡要塞系統 (Nieuwitaliannse vestingstelsel) (Heuvel, 1982) (p.11) 此後,與
當地工程師進行了廣泛的合作。16 世紀中葉後,低地國開始出現從事義大利式防禦工事建造的本土
建築師,為烏特勒支 (Utrecht) 與台夫特 (Dleft) 等城市增築了義大利式 (Italiaanse stijl) 的石造稜
堡。
76
Heuvel, C. V. D. (1982). De verspreiding van de Italiaanse vestingbouwkunde in de Nederlanden in de
tweede helft van de zestiende eeuw. Vesting: Vier eeuwen vestingbouw in Nederland, 9–18. p.10.
77
義大利的防禦系統建設出現了本土化的改良,有愈來愈多的要塞城堡,以荷蘭的方式
(Nederlandse wijze) 即土造的強化構造予以強化,這種構造可快速施工、較為便宜、也符合荷蘭的
處境 (Heuvel, 1982) (pp.15-16)。
78
Heuvel, C. V. D. (1982). De verspreiding van de Italiaanse vestingbouwkunde in de Nederlanden in de
tweede helft van de zestiende eeuw. Vesting: Vier eeuwen vestingbouw in Nederland, 9–18. p.16.
79
Burke, G. L. (1956).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London: Cleaver-Hume Press. p.115.
80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3.

22
於城市的對外貿易,還能獲得通行費 (tolls) 及賦稅 (duties) 的收益81。這充分地反映出以貿
易為本的荷蘭觀念。

圖 2-2-1 西蒙·斯蒂文的理想城市平面82

2-2-3 外圍城防輪廓

西蒙·斯蒂文主張,矩形是最佳的城市輪廓形式 (圖 2-2-2),這是以經濟考量為主,並綜
合了藝術美感的選擇。斯蒂文強調,選用矩形輪廓形式的主要目的是獲得最大收益,選擇長
方形而非正方形,也很可能是為了符合荷蘭國內以運河為長軸的形態特徵。這種形式,一方
面符合鏡像對稱 (symmetry) 的原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多邊形市鎮中常見的地塊前後寬
窄不一的問題,有利於進一步劃分為均勻的長方形地塊 83,實現由整體向局部構思、由局部
向整體執行的設計與建造秩序 (order)。這種對經濟的考量,與 13-14 世紀荷蘭新建的一批矩
形城鎮非常相似;這一規劃理論也回應了對古典理論的傳承,反駁了以亞伯提 (Alberti) 為代
表的文藝復興理論家更青睞的圓形輪廓 84。因此,基於經濟考量而選擇的矩形輪廓,僅適用
於地形平坦的城市,在其它地形上則需要基於成本考量,重新調整城市形態85。

81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p.351-353.
82
圖片來源: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7.
83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3.
84
李京 (2018)。西蒙.斯蒂文之《建築論》的城市規劃觀念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頁
100。
85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3.

23
圖 2-2-2 城防系統圍塑的矩形城市輪廓86

圖 2-2-3 1627 年荷蘭城市 Grol 的防禦工事剖面87

為了因應來自城外的軍事威脅,斯蒂文在矩形輪廓的基礎上引入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防
禦軍事理論的城防系統,採用由護城河與防禦土墻棱堡共同構成的舊荷蘭系統。如圖 2-2-3,
防禦工事整體由土製的城墻 (De Wall) 與棱堡構成,護城河 (Stats graft) 沿外側環繞,外側
再加固土製的斜堤 (glacis)。此外,為了彌補矩形輪廓的缺陷,防範因棱堡88無法呈直角而可
能出現的防禦漏洞,斯蒂文通過幾何學的計算,得出解決方案並提出了矩形城市的防禦工事
設計,以確保矩形市鎮的防禦性能:如圖 2-2-4,市鎮的每個角上有一座矩形棱堡,以該方案
為例,旁邊稜堡脅側89的 AB 邊長度是矩形稜堡脅側 CD 邊的兩倍,如此,則矩形棱堡前側的
DE 邊可受到 AF 邊 (AB 邊的一半,與 CD 邊等長) 的掩護90。

86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7.
87
1627 年荷蘭城市 Grol 的防禦工事剖面,作者 Commelin,1651 年繪。出處:Frederick van
Nassauw Prince van Orangien, zijn leven en bedrijf (Amsterdam, 1651)
88
棱堡(bastion) ,歐洲近代防禦要塞的重要部位,突出於要塞主體,平面成菱形或箭形,上面佈
署火砲。
89
稜堡脅側(flank)稜堡側邊的兩個面。
90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5.

24
圖 2-2-4 城市角落的棱堡設計91

圖 2-2-5 1649 年荷蘭的威廉斯塔德 (Willemstad) 地圖92

圖 2-2-6 16-17 世紀荷蘭本土城市的城防系統93

同一時期的荷蘭本土城市,皆採用了舊荷蘭系統的外圍城防系統,但大多沿用城市既有
的輪廓形式,僅有少數新建城市採用文藝復興的多邊形輪廓。雖然在 16 世紀末期荷蘭爆發

91
圖片來源: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7.
92
圖片來源:威廉斯塔德地圖 (Map of Willemstad), 1649 年繪,作者未知,荷蘭海事博物館 (Het
Scheepvaartmuseum) 藏。引自數據庫「記憶」(The Memory)。
93
本研究改製。原圖來源:Rutte, R. (2016). Atlas of the Dutch urban landscape. International Planning
History Society Proceedings, 17(5), 13-26. p.21.

25
獨立戰爭後,也出現了按照義大利星型城市樣式新建的軍事要塞城市,如具有重要軍事戰略
意義的威廉斯塔德 (Willemstad)94 (圖 2-2-5 和克倫德特 (Klundert),呈現出多邊形的城市輪
廓,但這些城市在荷蘭並不具代表性95。16-17 世紀期間,城市輪廓形式大多遵循既有的城市
紋理向外擴展,如圖 2-2-6,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城市的外圍城防系統則進行了大幅調整,陸
續由中世紀的圓堡改造為棱堡形式。

2-2-4 街道模式與運河網絡

圖 2-2-7 城市內部的運河系統
(左:西蒙·斯蒂文的理想城市平面96,右:1482 年阿姆斯特丹地圖97)

斯蒂文在理想城市平面中呈現的內部街道運河網絡,由三條運河系統與網格狀街道構成,
其中,運河系統的形式受到荷蘭傳統運河城市很大的影響。基於斯蒂文建立理想貿易城市的
假設,城市的最佳擇址應為大型通航河流出海口處的三角洲,這完全符合荷蘭 (Holland) 沿
海地區的地理位置,也因此同樣會面臨沼澤地形造成的城市排水問題,以及大量貿易貨物的
運輸需求。斯蒂文所提出的理想城市平面中的運河系統,與荷蘭 (Holland) 沿海地區的貿易
大城市呈現出高度的相似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位於阿姆斯特爾河 (Amstel) 出海口的荷蘭
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

如圖 2-2-7,在斯蒂文所提出的理想城市平面與 1482 年阿姆斯特丹地圖中,城市中軸線


上都有一條貫穿內陸與海洋的雙向 (two-way) 中央運河,不僅便於進出口貿易貨物的運輸,
還能在河流出海口設立海關,徵收通行費與稅賦。沿中央運河兩側開鑿的較窄的、平行於主

94
威廉斯塔德 (Willemstad),根據沉默的威廉的命令,在 1583 年被重建為軍事要塞城市。
95
Burke, G. L. (1956).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London: Cleaver-Hume Press. p.123.
96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7.
97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四幅 1400 年至 1612 年的阿姆斯特丹地圖 (Vier plattegronden van
Amsterdam vanaf 1400 tot 1612) 中的 1482 年地圖,荷蘭國家博物館 Rijksstudio。

26
要河流的次要運河則環繞在城市內部,構成城市水利工程的一部分,能有效地將城內運河中
剩餘的水排出城外98,同時也承擔城內商品貿易的運輸職能。

網格狀街道模式,則是斯蒂文通過幾何學論證,比較直線 (straight) 街道與曲線 (curved)


街道二者的優劣而得出的最優解。他首先從感受出發,指出行人在筆直的街道上能馬上看到
更多建築物,從而獲得更有趣味的行走體驗,反駁了亞伯提認為曲線街道更安全且優美的觀
點99;並進一步利用幾何學理論,以最大利益為標準,證明在曲線街道下,建築地塊的劃分不
利於充分利用空間資源。如圖 2-2-8,上下圖中的 AB 皆為曲線街道,上圖由平行線 CD、EF、
GH 劃分地塊,在地塊 CDEF 中建造的建築物,∠DCE 是斜的,而∠CEF 是尖銳的,不利於
設置桌子、碗櫥等方形家具;下圖採用非平行線來劃分地塊,則一些地塊和房間的前方會比
後方寬數倍,也會對使用造成極大的不便。

圖 2-2-8 曲線街道與不合理的地塊分割100

因此,如圖 2-2-9,在地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由筆直街道所構成的網格狀街道是最佳的
街道形式。斯蒂文還以最便利、舒適的建築單元尺寸為基礎,配合軍事防禦工程的尺寸,推
算出合理的街道、街廓尺寸。為了確保行人可以有獨立的人行通道,每條街的盡頭都能落在
棱堡及幕墻101的中心點,則每條街道寬 60 尺 (feet),兩側的房屋前皆預留 10 尺 (feet) 寬的
門廊 (gallery),兩側門廊之間則保留 40 尺 (feet) 的開放街道專供馬車通行。在大城市裡,
為了使兩棟房屋背靠背設置,最便利的街廓 (block) 長度是每邊 360 尺 (feet)102。這從形態
上繼承了低地國新規劃市鎮中的網格狀街道,也反駁了文藝復興理想城市所崇尚的放射形街
道。

98
Burke, G. L. (1956).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London: Cleaver-Hume Press. p.46.
99
李京 (2018)。西蒙.斯蒂文之《建築論》的城市規劃觀念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頁
82。
100
圖片來源: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63.
101
幕墻 (curtain),防禦要塞位於稜堡與稜堡之間的主牆體。
102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5.

27
圖 2-2-9 西蒙·斯蒂文理想城市的網格狀街道模式103

這種互相垂直的網格狀街道模式也在同時期荷蘭本土城市的擴張中得到充分體現。16 世
紀後半葉,阿姆斯特丹城市議會 (Council) 開始關注城市的大規模擴張問題,並於 16 世紀末
委託 Hendrik Jz. Staets104 籌劃了著名的“三條運河規劃 (plan of the three canals)”,以三條
非常寬闊的同心運河奠定了城市擴張區域的運河與街道網絡 105。如圖 2-2-9,在阿姆斯特丹
16 世紀末開始的擴張中,紳士運河 (Heerengracht) 與王子運河 (Prinsengracht) 之間的區域
抹除了舊有的街道模式,新修的排水堤壩與巷弄,被建造成與主運河垂直的模式 106 ,萊頓
新擴張區域的街道模式也呈現出類似的形態變化。

圖 2-2-9 荷蘭本土城市的網格狀街道
(左:1612 年阿姆斯特丹地圖;右:1649 年萊頓地圖)

該時期城市新開發區域的街廓與地塊尺寸也受到嚴格的規定。在阿姆斯特丹的“三條運
河規劃”中,城市議會對城市土地行使強制收購權,將新開發的土地劃分為尺寸、形狀合適

103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7.
104
亨德里克·雅各布斯 (Hendrick Jacobsz. Staets) (約 1558/1559-約 1630/1631 年),阿姆斯特丹的城
市木匠,是阿姆斯特丹運河帶 (canal belt of Amsterdam) 設計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105
Burke, G. L. (1956).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London: Cleaver-Hume Press. p.147.
106
Burke, G. L. (1956).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London: Cleaver-Hume Press. p.145.

28
的地塊,在公開市場上銷售,制定了嚴格的建築法規,並規定地塊尺寸約 26 尺寬,180 尺深,
恰與斯蒂文提出的理想街廓深度 360 尺 (feet) 相符。為了確保足夠的採光與綠化,還規定建
蔽率不得超過 56%,兩處背靠背的建築之間間隔不小於 160 尺,以確保相對地塊之間的花園
至少有 80 尺深107。

2-2-5 重要建築與設施

西蒙·斯蒂文的理想城市平面中,還呈現出各種類型公共設施的空間佈局,城內的公共設
施可大致分為商業建築、政府管理機構與宗教社福機構三類,從整體上繼承了荷蘭城市的傳
統,呈現出以貿易為核心的城市空間佈局。商業建築與政府管理機構各自集中在城市長邊與
短邊的中軸線上,在城市中心點垂直相交,宗教社福機構則以城市中央的大教堂為核心,均
勻地向城市四周發散。

圖 2-2-10 西蒙·斯蒂文理想城市的商業空間佈局108

其中,城市商業建築以城市主要運河為軸心,分別向兩岸擴散,佔據了主要運河與次要
運河之間的城市核心地帶 (圖 2-2-10),也反映出以商業交易為核心的貿易城市特點。其中,
大市場 (Great market) 位於市鎮的中心位置,由於地點優越,肉市場 (Meat hall) 及魚市場
(Fish hall) 也設在此處,且緊鄰運河,便於販賣居民日常所需的新鮮食品,如魚肉蔬果等。交
易所 (Exchange)與外國商人住宅 (Foreign merchants’ houses) 也集中在市場周邊,共同構成

107
Burke, G. L. (1956).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London: Cleaver-Hume Press. p.152.
108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7.

29
主要運河沿岸的城市貿易中心,便於發展海洋與內陸之間的進出口貿易。其它市場各自設
在主要運河與次要運河之間的中心處,便於運輸貨物109。

圖 2-2-11 西蒙·斯蒂文理想城市的政府管理機構佈局110

另一方面,以市政廳與王室住宅或宮廷為代表的政府管理機構,沿城市短邊分佈,與主
要運河的中心點垂直相交,構成象征統治者主導地位的城市中軸線 (圖 2-2-11)。市政廳
(Town hall) 是城市的行政管理中心,緊鄰城市貿易中心,便於行使司法、貿易、公共環境等
市政管理職能,市政廳司法部門的附屬設施監獄 (Prison) 和感化院 (House of correction) 則
分別位於市政廳兩側111。王室住宅或宮廷 (Princely house or court) 則是城市最高統治者的住
宅,出於安全防禦考量設置在城市邊緣,受城內運河的阻隔而獨立於城市主要貿易範圍之外。

這一選址方式隱含了城市政治觀念由專制向共和的過渡時期特點。自 13-14 世紀起,在


荷蘭創立大量新城市的貴族們,為了確保免於不可預測的災禍,強化對市鎮的控制,會選擇

109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9.
110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7.
111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61.

30
將住宅設置在一處獨立於市鎮外的城堡112(castle) ,並設置壁壘113 (ramparts) 和壕溝 (moats)
加強城堡的防禦能力。但是,這一傳統隨著新興勢力的崛起而受到挑戰。反對者認為,這種
設計服務於施行嚴刑峻法的殘暴親王 (prince),應與之相反,將王室住宅設置在市鎮中央,
接受市民的擁護,這有利於市鎮的發展,因為外國商人不願冒險將他們的財富委託在專制統
治下的市鎮。為了平衡兩種看法間的矛盾,斯蒂文提出介於二者之間的折衷方案,既不將王
室住宅設置成以壁壘(ramparts) 和壕溝 (moats) 防備市鎮的城堡,也不將它設在市鎮中心,
而是設在市鎮邊緣。如此,則親王外出時需穿越市鎮,被公眾觀看,但為了確保親王的安全,
也同時在市鎮棱堡 (bastions) 之間、幕墻 (curtain) 中間的城墻上設置一處通往市鎮外、專供
王室住宅內部通行的大門 (gate)114。根據這一方案,親王將會把其政府的所有最高委員會議
事廳 (supreme council chambers) 都設置在宮廷 (royal court) 內部,以利市鎮的發展115。

除了城市中心的大教堂,城市的其它宗教建築與社會福利機構都分佈在城市邊緣地區,
受到城內運河的阻隔 (圖 2-2-12)。教堂是城內唯一的宗教建築類型,為了方便城內居民進行
日常禮拜,大教堂 (The Great church) 設置在魚市場對面、城市橫縱軸線交叉的中心點上,
其它四座教堂則均勻地分散在城市各區域的中心,以確保市民都能在短距離內抵達教堂 116。

學校與社會福利機構分佈在城市邊緣地勢較低窪的地區,受到城內運河的阻隔。教授各
種作戰技術的大學(University),包含擊劍學校 (fencing school) 與射擊場 (archery range),設
置在城市核心貿易區域外的次要運河沿岸,救濟院 (Poorhouse) 則隱蔽地設置在學校後方。
由於各種社會福利設施的管理者受到城市的統一監管,斯蒂文主張將這些共同性質的設施集
中安置在一棟適當的大型建築中,因此這裡的救濟院 (Poorhouse) 實際上整合了各種社福機
構的功能,如老人之家 (old men’s house)、醫院 (hospital)、麻風病院 (leper’s house)、盲人之
家 (blind people’s home)、貧窮孤兒院 (needy orphans home)、救濟院 (hospice)、孤兒院
(orphanage)、老年婦女之家 (old women’s home)、傳染病院 (plague hospital)、天花醫院 (pox
hospital)、瘋人院 (mad house) 等117。在荷蘭 16 世紀末的新區開發計劃中,工業區與慈善團

112
城堡(castle),源自拉丁文 castrum/castellum,古羅馬時代的軍事要塞或兵營。歐洲中世紀時,
該字指涉封建領主居住的防禦要塞。17 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海外的區域代表性大型防禦要塞,有
時也以 kasteel 稱呼;如爪哇的巴達維亞城堡(Kasteel Batavia)、安汶的維多利亞城堡(Kasteel
Victoria)、福爾摩沙的熱蘭遮城堡(Kasteel Zeelandia) ;但這些大型防禦要塞亦常僅以堡壘(fort)
稱呼之。
113
壁壘(rampart),歐洲近代防禦要塞的外圍厚實主牆體。
114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9.
115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61.
116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9.
117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61.

31
體,也分佈在城市邊緣的新開發區,這裡提供廉價且擁擠的住房,成為外來移工與貧民的容
身之所118。

圖 2-2-12 西蒙·斯蒂文理想城市的宗教社福機構佈局119

2-3 17 世紀荷蘭海外殖民城市規劃

本節將從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亞洲貿易網絡的生成到荷蘭海外殖民城市的規劃建設
模式,依序闡述荷蘭在海外建設殖民城市規劃的發展緣由與共同規律。

2-3-1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與組織架構

16 世紀末,長期供應香料的西班牙陷入多方戰爭,又將信奉新教的荷蘭排擠在香料貿易
之外,導致原先倚賴西班牙供應香料的荷蘭商人失去了獲利空間120;另一方面,由於哈布斯
堡王朝的專制壓迫與國力的整體衰弱,大量商人、金融業者、手工業者紛紛湧入以阿姆斯特
丹為首的荷蘭城市,荷蘭本身的造船與航海技術與大量資本結合121,為跨海貿易提供良好的
條件。1595 年,為了獲得亞洲香料,荷蘭商人開啟了對亞洲海域的首次探索,隨即引發荷蘭

118
Burke, G. L. (1956).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London: Cleaver-Hume Press.
119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7.
120
羽田正 (2018)。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新北市:八旗文化。頁 73。
121
Gaastra, F. S. (2003).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Expansion and Decline.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15.

32
和澤蘭省許多港口的東印度貿易熱潮,各地紛紛成立早期公司 (Voor-Compagnieen)122。由於
貿易競爭激烈,導致香料價格下跌123,嚴重損害了各公司與各城市投資者的利潤。

為了避免香料貿易的削價競爭,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並獲得在亞洲發展軍事、設
立 據點 的 特 許 狀。 1602 年 ,在 中 央 政府 的 居 中 協調 下 , 據 點位 於 荷 蘭 省阿 姆 斯 特 丹
(Amsterdam)、台夫特 (Delft)、荷恩 (Hoorn)、鹿特丹 (Rotterdam)、恩克華生 (Enkhuizen) 和
澤蘭省米德爾堡 (Middelburg) 的六間公司合併,組成了「聯合東印度公司」(荷蘭語: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 VOC),即荷蘭東印度公司。公司獲得三級會議 (the
States General) 授予的特許狀,可享有為期 21 年、從荷蘭共和國經好望角東部穿越麥哲倫海
峽的貿易壟斷權。此外,也獲准以三級會議 (the States General) 之名,享有在東印度建設要
塞、任命總督、僱傭士兵、與當地統治者締結條約等的許多權利124,對亞洲的航運貿易也越
來越成為一種對抗西班牙與葡萄牙、具侵略性的軍事力量125。

荷蘭東印度公司藉由建構一套自上而下、從荷蘭本土延伸至海外各據點的組織架構 (圖
2-3-1),來實現聯合公司對海外的整體經營。聯合公司的核心權力機構為各分部代表組成的董
事會 (the boards of directors),公司實質的經營方針,由董事會中選出的 17 名執行董事開會
決定,稱為「十七紳士會議 (the Meeting of the Gentlemen XVII)」126。公司參考葡萄牙經營亞
洲的做法127,在 1609 年任命首位亞洲總督(Governor-General),並於 1619 年在巴達維亞成立
印度高級政府 (the Hight Government of the Indies) 。權力核心由總督 (Governor-General) 及
印 度 評 議 會 128 (Council of the Indies) 構 成 , 總 幹 事 (Director-Genral) 則 是 僅 次 於 總 督
(Governor-General) 的第二位領導者,全面控制公司在亞洲的所有貿易。各地據點的管理模式
與巴達維亞類似,由一名領導者與議會共同運營,負責傳達上級政府指令並進行日常決策,
各據點 (settlements) 的重要性與地位差異則反映在官員的頭銜 (圖 2-3-1) 上129。

這一組織架構幫助位於荷蘭總部的跨國公司有效地掌握海外情況並下達指令,實現貿易
利潤的最大化。
「十七紳士」董事會每年召開三次,通常配合荷蘭與亞洲的通航時程,主要目
的是制定亞洲進口商品清單,決策內容也包括派往亞洲的船隻與人員數量、出口亞洲的商品
種類與數量、印度評議會 (Councils of the Indies) 成員的升遷任免、出資者的股息等。年度審

122
Gaastra, F. S. (2003).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Expansion and Decline.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p.16-19.
123
羽田正 (2018)。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新北市:八旗文化。頁 81。
124
同上。
125
Gaastra, F. S. (2003).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Expansion and Decline.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20.
126
同上。p.149.
127
同上。p.39.
128
印度評議會 (Council of the Indies) 的成員由各地辦公室中最有能力的六名部長(‘the most capable
ministers’) 組成,總督擔任議會 (Council) 主席 (chair),但不允許獨立於議會做出任何重要決定。
為防止權力分散,中央權力集中在總督手中 (Gaastra, 2003) (p.66),印度評議會 (Council of Indies)
僅擔任從旁輔助的角色 (Gaastra, 2003) (p.39)。
129
Gaastra, F. S. (2003).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Expansion and Decline.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p.60&70.
33
議結果將送往亞洲,成為巴達維亞高級政府 (the High Government) 的指導準則130,巴達維亞
也會將每年董事會的決議指令,下達至各地據點。相反地,來自各商館與要塞的資金、商品、
船隻和人員需求等報告會匯集到巴達維亞,印度評議會有義務每年一次,向母國的「十七紳
士」董事會進行報告131。

為了維持貿易穩定,連接荷蘭總部與海外據點的巴達維亞高級政府,逐漸演變為具有國
家性質的中央政府,除了處理日常貿易事務,還要維護公司控制區域內的主權、維持與其他
亞洲國家的關係,並管理兼具防禦與攻擊能力的軍事組織132。雖然巴達維亞總督與印度評議
會隸屬於「十七紳士」董事會管轄,但由於信件往返曠日費時,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時間,亞
洲內部日常業務的判斷幾乎都由巴達維亞總督直接進行133。演變至後來,連發動戰爭或與當
地君主簽署協議這樣的重要事件,高級政府都會在未經董事會授權的情況下直接進行決策134。
巴達維亞儼然已從公司在亞洲的辦事處逐漸演變為具有國家性質的中央政府135。

130
同上。pp.153-155.
131
同上。. p.66.
132
同上。p.66.
133
羽田正 (2018)。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新北市:八旗文化。頁 101。
134
正如總督 (Governor-General) 範里貝克 (Van Riebeek) 在 1714 年所總結的: 「祖國的紳士們在那
裡做出他們認為最好的決策,但是我們在這裡基於我們自己的良知下判斷。」(Gaastra, 2003) (p.68)
135
Knaap, G. (2006). Kasteel, stad en land. Het begin van het Nederlandse Imperium in de Oost.
Leidschrift, 21(2), 29.

34
董事×20
8
阿姆斯特丹分部 長官+政治議會
Amsterdam chamber Governor &
Council
of Police

董事×12
4
澤蘭分部 VOC 擁 有 領 土
Zeeland chamber 權的海外地區

董事×7
1
台夫特分部
董事×17 Delft chamber
總督+印度評議會 商館館長+議會
十七紳士會議
Governor-general & Director &
Meeting of the
Council of the Indies Council
Gentlemen XVII 董事×7
1
鹿特丹分部
Rotterdam chamber
VOC 沒 有 領 土
董事×1
權的海外地區
輪流選自 Z, D,
R, H, E 分部 董事×7
1
荷恩分部
商館館長+議會
Hoorn chamber
Commanders
/Residents /Chief
十七紳士 Officers &
附屬委員會 1
董事×7 Council
Committees from 恩克華生分部
the Gentlemen XVII Enkhuizen chamber
較不重要的據點

圖 2-3-1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組織架構136

136
本研究翻譯、重製。原圖來源:Gaastra, F. S. (2003).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Expansion
and Decline.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150.

35
2-3-2 亞洲貿易網絡的運作模式

為了在沒有荷蘭資本與商品的情況下直接購得亞洲香料,荷蘭東印度公司逐步構建了一
個完整的亞洲貿易網絡。由於亞洲人對歐洲的商品不感興趣,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貿易
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逆差,需要從歐洲運載大量的貴金屬向亞洲購買商品。然而歐洲貴金屬的
主要來源是敵對國西班牙生產的銀元,為了減少對西班牙白銀的依賴137,荷蘭東印度公司試
圖通過在亞洲內部進行貿易交換,獲得購買印尼群島香料所需的商品與貴金屬,並逐步建構
出一個完整的亞洲貿易網絡。

1619 年,時任巴達維亞總督 (Governor-general) 的科恩 (Coen) 向「十七紳士」董事會


勾勒出他對這一貿易與運輸網絡設想的基本結構138:

「古加拉特(Guserat)紡織品必須在蘇門答臘海岸交換胡椒和黃金;來自萬丹(Banten)的胡
椒,用於交易來自印度烏木海岸 (Coromandel Coast) 的 reals 和紡織品;中國商品和黃金則用
於 交 易 檀 香 、 胡 椒 和 reals ; 來 自 日 本 的 白 銀 可 交 換 到 中 國 商 品 ; 來 自 印 度 烏 木 海 岸
(Coromandel Coast) 的紡織品可交易得到香料、其他商品和西班牙銀圓(pieces of eight);從阿
拉伯傳來的西班牙銀圓(pieces of eight),可以用來交易香料和其他小商品,確保一個補償另
一個,一切貿易都在往來的船隻間完成,不需用到來自荷蘭的資金。139」

根據科恩 (Coen) 的設想,公司可用印度烏木海岸 (Coromandel Coast) 的紡織品交換蘇


門答臘沿海與印尼群島的胡椒、香料;用中國商品交換印尼群島的香料;用中國商品交換日
本白銀,再購買印尼群島的香料。如此一來,即便沒有來自荷蘭的資本,也能夠大量購得印
尼群島的香料。憑藉這一來一回的轉手貿易所賺取的價差,光是在亞洲內部也可實現極大的
貿易獲利140。

2-3-3 荷蘭東印度公司城市規劃概況

為了串聯貿易網絡,荷蘭東印度公司需要在亞洲建立相當大量的貿易據點,包括以香料
為主的貿易商品產地,和支持這一亞洲貿易網絡運作的輔助據點141。其中有些據點是香料的
產地,如生產丁香、肉豆蔻和肉豆蔻乾皮的安汶 (Amboina)。亞洲貿易網絡的輔助據點,則

137
馬爾滕·波拉 (2013)。黃金時代的荷蘭共和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 100。
138
Gaastra, F. S. (2003).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Expansion and Decline.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p.153-121.
139
英譯版本:'Guserat textiles must be traded for pepper and gold on the shores of Sumatra; pepper from
Banten for reals and textiles from the coast ( of Coromandel); Chinese goods and gold for sandalwood,
pepper and reals; silver can be got from Japan for Chinese goods; the textiles from the Coromandel coast
for spices, other merchandise and pieces of eight; pieces of eight from Arabia for spices and other small
goods, making sure that one compensates the other, and that all is done in ships without money from the
Netherlands.’ (Gaastra, 2003) (p.121)
140
Gaastra, F. S. (2003).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Expansion and Decline.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71.
141
Oers, R. van. (2000). Dutch Town Planning Overseas During VOC and WIC Rule (1600-1800).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52.

36
包含控制海峽、驅逐勢力的軍事用途,維護公司控制區域內的主權的政治作用,以及重要商
品交易和荷蘭歸國船隻匯合的貿易用途,其中最典型的是巴達維亞 (Batavia),它兼具軍事、
政治與貿易的多重功能,是荷蘭在亞洲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管理兼具防禦與攻擊能力的軍事
組織,同時也是亞洲船隻的重要匯合點142。

公司據點所在區域與地點的選擇,受到上述政治權力、軍事控制與貿易獲利等多重考量
的影響,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區。17 世紀間,荷蘭獲取了大量富饒的海外據點,範圍涵蓋印尼
的香料群島、錫蘭、印度以及西非的黃金與奴隸海岸等供應大量貿易商品的地區,除了在幾
乎是處女地的土地上新建城市,荷蘭也通過征服葡萄牙接管其城市,其中,由於公司在印尼
群島和錫蘭兩地的政治統治權日益擴大,公司據點大量集中在這兩地143。貿易的獲利考量與
軍事防禦戰略也是建立據點時擇址的重要依據。沿海地點有利於壟斷內陸與海外的商品流通,
為貿易獲利提供最佳機會,同時又能可發揮控制外來船隻的軍事功能,防範來自歐洲的競爭
對手,因此公司據點大多位於河流沿岸或沿海地區。這也符合坐落在大型河流出海口的三角
洲上,善於向世界海洋探險與征服的荷蘭傳統144。

選擇合適的據點後,公司即開始對新據點的規劃與建設,通常遵循從繪製地圖、設置城
堡到規劃城市的標準規劃流程。首先,要選定據點所在地點,並繪製反映當地情況的地圖;
接著,在地圖上設置一座或多座城堡 (citadel);最後,配合城堡 (citedel) 的位置,在地圖上
規劃城市的平面形式。最終,藉助指南針和土地測量技術,形成一個明確的規劃方案,所有
計劃建造的土木工程與建築物都會在方案中清楚地標示出來,城堡要塞 (fortification) 與市
鎮的設計也納入了符合規劃理論的標準特徵。但在實際建造過程中,會根據具體情況對規劃
方案進行修正145。這種預先規劃的思想也反映在農業土地的開發中,自 1620 年開始,為了有
效管控農業生產情況,地籍圖被應用於一些地區,如錫蘭 (Ceylon)、爪哇 (Java)、台灣 (Taiwan)
和班達群島 (Banda Islands),以實現對農業生產的壟斷與控制146。

荷蘭的海外殖民城市與西班牙有很大差異,很可能受到歐洲軍營建設方法的影響。相較
於嚴格遵守本土城市佈局規範的西班牙殖民城市,荷蘭海外殖民城市採取因地制宜的發展原
則,各地城市的實際建設情況有很大差異,但皆遵循某些通用的特性,可歸納為以下幾點147:

1. 所有城市都坐落在河口或海灣;

2. 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集中在一座四棱堡或五棱堡內;

142
同上。p.158.
143
同上。p.153.
144
同上。p.158.
145
Zandvliet, K. (2007). Mapping the Dutch World Oversea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State Contexts of
Renaissance Mapping, 3, 1433-1462. p.1445.
146
同上。p.1446.
147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33-34.

37
3. 城市無論有無城墻,與堡壘 (fort) 之間都間隔一片空地 (esplanade);

4. 據點的輪廓形式為矩形,長邊為主要街道或運河;

5. 城市呈矩形形式,但未必規則,城市建設較靈活,並不拘泥於細節;

6. 相較於荷蘭國內城市,海外殖民城市的地塊分割較不規律且狹窄。

這種靈活的規劃方式很可能是受到歐洲軍營建設方法的影響,有記載顯示,一位運用羅
馬思想的軍營設計師 David de Solemne,從 1630 年就開始為公司服務148。

為了進一步清晰地認識荷蘭海外貿易城市的空間形態,荷蘭城市規劃學者 Oers, R. van.


將 17 至 19 世紀間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海外建設的殖民城市進行全面的整理,並建立了篩選標
準,從中篩選出圖像信息、文獻資料豐富的 11 處城市加以分析149,總結出一些城市形態的普
遍規律,可從城市輪廓、街道模式與公共設施佈局三方面分述之。

東印度公司領土上建立的城市輪廓大多由城墻或護城河構成的城防體系圍塑,用以抵禦
來自當地政權的威脅。由於當地統治者與君主對荷蘭在當地的經營構成了不容小覷的威脅,
隨時有可能從城市的四面八方展開入侵行動,城市外圍的城墻就成了必要的防禦措施,為了
強化防禦工事,城墻外大多還會環繞運河或經人為調整過的河流,形成內外雙重防護的城防
體系。不過,當城市的主要威脅來自海外的歐洲海軍力量而非內陸本土政權時,如南非的開
普敦 (Kaapastad),城市與河流或海洋間的大型防禦要塞 (fortress) 即可提供足夠的防禦,城
市就不會再設置城墻等外圍城防體系150。

城市的街道大多呈現出不規則的網格狀模式,即街道互相垂直相交,但道路間的街廓尺
寸各異,不完全符合理想規劃中的街道形態。這種模式廣泛地出現在不同方式取得的據點,
既被應用於佔領並重建的據點,如安汶 (Amboina),也同時被應用於荷蘭新建的據點,如巴
達維亞 (Batavia)。或許是因為靈活有序的特點,可以滿足不同功能目的,這種街道模式無論
是在貿易導向的據點、純粹是行政管理中心,還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據點,都廣受青睞。嚴
謹遵循幾何形式的理想網格狀模式,則主要被應用於完全由荷蘭在西印度全新開發的原始據
點,不僅由垂直相交的筆直街道構成,街道間的街廓尺寸也連續一致,呈現有序、管理良好
的社會象征151。

至於城市公共設施的佈局,最顯著也最重要的是獨立於城市之外的城堡,城堡沿海岸線
分佈,或位於河流出海口附近,以便同時抵禦來自外部與內部的威脅。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本

148
Zandvliet, K. (2007). Mapping the Dutch World Oversea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State Contexts of
Renaissance Mapping, 3, 1433-1462. p.1448.
149
Oers, R. van. (2000). Dutch Town Planning Overseas During VOC and WIC Rule (1600-1800).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31.
150
Oers, R. van. (2000). Dutch Town Planning Overseas During VOC and WIC Rule (1600-1800).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154.
151
Oers, R. van. (2000). Dutch Town Planning Overseas During VOC and WIC Rule (1600-1800).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p.155-156.

38
質是海上力量,城堡 (citadel) 是殖民與軍事管理中心,因此這種選址方式可以有效地整合海
上的力量以及對領土堡壘的控制。一方面,它能與周邊其它防禦工事 (fortifications)相結合,
有效地抵禦外部攻擊;另一方面,也可以單獨防禦,用來抵抗來自城市內部的潛在威脅。為
了確保能從城堡 (citadel) 向據點開火,城堡 (citadel) 外墻與據點的首排房屋之間,需保留
開放的空地。這一空地被稱為廣場 (esplanade),被用作練兵場 (drill ground)、花園或交易廣
場 (market square)152。

城市的貿易設施與政府管理設施,則分別集中分佈在互相垂直交叉的兩條軸線上。城市
貿易商品的匯集、儲存和對外銷售空間都集中在一條發源自內陸、經城市向港口與海洋延伸、
垂直於海岸的長軸 (Long lines) 上,構成城市的主要軸線。由河流或人造運河構成的次要軸
線,垂直於長軸,串聯起城市公共空間與公司的城堡和花園。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擁有自己的
種植蔬菜的公司花園,其目的和對水源的重視一樣,是為了加強城市的自我供給能力。此外,
出於防禦和管理目的而廣泛應用的土木工程設施,也是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元素153。

上述段落從城市輪廓、街道模式與公共設施佈局三方面勾勒了荷蘭東印度公司海外殖民
城市的大致面貌,接下来三章將以此為基礎,依序對巴達維亞、安汶、熱蘭遮與普羅民遮的
城市空間形態與社會歷史進行更深入的分析與闡釋,並對上述觀點加以檢驗,以期增進對公
司海外殖民城市空間與內在意涵的認識。

2-4 小結

本章結合各時期城市的發展背景與空間形態,梳理了從早期荷蘭傳統與外來思潮,到荷
蘭城市規劃理論與本土實踐,再到海外殖民城市建設的發展脈絡。首先,本章追溯至荷蘭城
市規劃理論的緣起,探究當地傳統與外來思潮如何對荷蘭的城市規劃理念產生影響;接著,
簡要說明在 16-17 世紀荷蘭政治變革與經濟發展的鼎盛時期,由斯蒂文提出的城市規劃理論,
以及同時期的荷蘭本土實例,分析荷蘭本土城市的形態特征;最後,將闡釋荷蘭東印度公司
的成立與亞洲貿易網絡的藍圖,如何影響荷蘭在海外成立殖民城市的選址與建設模式,並由
此引出本文的研究對象——巴達維亞、安汶、熱蘭遮與普羅民遮。

第一節依時間序依次簡述荷蘭傳統運河城市、低地國的新市鎮規劃和義大利文藝復興的
理想城市的發展背景和相應的空間形態特點。自 11 世紀起,荷蘭地區因應當地低窪地形而
發展的圩田工程傳統,逐漸形塑出荷蘭水路貿易城市中兼具水利與運輸功能的運河系統,統
一的、系統的城市規劃方法,以及規整有序的街廓與地塊分割模式。13-14 世紀,因歐洲農業
剩餘產品所引發的貿易熱潮,帶動以獲利驅動的新城建設潮流,低地國的領主們也基於壟斷
和控制貿易的目的,在具有戰略意義的交通要道設立了大量獲特許狀的新市鎮,並廣泛地採

152
Zandvliet, K. (2007). Mapping the Dutch World Oversea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State Contexts of
Renaissance Mapping, 3, 1433-1462. p.1445.
153
Oers, R. van. (2000). Dutch Town Planning Overseas During VOC and WIC Rule (1600-1800).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p.158-159.

39
用標準化、秩序化的矩形輪廓和網格狀街道。15 世紀火炮的發展和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則
催生了幾何學對義大利軍事防禦工程的改良和對城市秩序、比例的塑造,綜合上述的防禦與
美感考量,圓形或多邊形的城市輪廓和放射狀的城市街道受到義大利軍事工程師的提倡。

第二節闡述了荷蘭城市規劃理論的發展背景、基本觀念,並結合上節內容和同時期荷蘭
本土城市的建設與擴張實例,說明城市形態的規劃主張及相應的目的。荷蘭城市規劃理論誕
生於 16-17 世紀八十年戰爭的背景之下,同時也是荷蘭貿易發展的黃金時期,各大城市在經
濟發展的推動下紛紛向外擴張。由荷蘭軍事理論家西蒙·斯蒂文所提出的荷蘭城市規劃理論,
一方面延續了低地國傳統運河城市和特許城市的特點,強調城市的獲利功能,主張兼具水利
與貨物運輸功能的城市運河、網格狀街道和矩形城市輪廓;另一方面,也吸收了義大利的軍
事防禦理論,因應八十年戰爭的軍事防禦需求,建立起以幾何學為基礎的棱堡外圍城防體系。
此外,基於崇尚純粹科學理性、摒棄神權與君主崇拜的荷蘭政治理念,斯蒂文也重新詮釋了
義大利文藝復興對古典建築理論的復興,強調對稱與秩序的自然原則,以科學的幾何學方法
來計算和詮釋城市規劃的空間形態。這一規劃理論以追求最大利益為目的,以理性的科學技
術為手段,重新檢視並解構了古典與文藝復興規劃理論的觀念原則,制定出一套測量方法,
並基於荷蘭貿易城市的擇址需求,提出一套城市建設的基本模型。

最後一節則闡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與亞洲貿易網絡的藍圖,如何影響荷蘭在海外
成立殖民城市的選址與建設模式:16 世紀末期,荷蘭的經濟繁榮與獨立戰爭中西班牙的香料
封鎖,促使荷蘭將貿易與軍事戰場延伸至海外;為了壟斷海外香料的巨大利益,荷蘭東印度
公司在中央政府的居中協調下成立,在海外重要的戰略地點設置殖民城市,依公司在各地的
獲利需求經營各地據點,建構了由航路串聯的亞洲貿易網絡;公司與亞洲貿易網絡的運作模
式,最終塑造了公司在海外殖民城市的擇址與規劃建設模式。最後,本節概括了其它研究關
於海外殖民城市規劃流程和空間形態特點的討論,並引出本文的研究對象——巴達維亞、安
汶、熱蘭遮與普羅民遮,期以本研究的分析,對上述觀點加以檢視,歸納出這些荷蘭海外殖
民城市空間佈局的結構與原則。

40
第三章 爪哇的巴達維亞

本章關注公司在亞洲的總部——巴達維亞。以下章節將首先簡述公司在巴達維亞的城市
擇址、經營模式與建設歷程,再依序從城市輪廓、街道運河紋理與建築與設施這三個空間層
次,一一剖析巴達維亞的城市空間,揭示其中所隱含的規劃意圖。理解公司如何將城市空間
與軍事防禦、治理政策和貿易財政等面向的手段相結合,實現對巴達維亞的經營獲利。

3-1 城市發展概況

自 1609 年,荷蘭董事會任命一名總督 (Governor-General) 來掌管亞洲事務後,就開始積


極尋求一處適合設立中央政府、船隻集合點與貨物進出口港口的地點154,最終,巴達維亞憑
藉良好的航運地理優勢和相對單純的政治環境,成為公司亞洲總部的所在地。

3-1-1 城市擇址

圖 3-1-1 荷蘭經由巴達維亞從亞洲各地獲得的商品來源155

公司最早將總部設在香料群島的安汶 (Ambon),但安汶離歐亞航路太遠,馬六甲海峽
(Malacca Strait) 又被葡萄牙人控制。於是公司嘗試以爪哇島上的萬丹 (Banten) 為總部,企圖

154
Gaastra, F. S. (2003).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Expansion and Decline.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40.
155
本研究改繪。原圖來源:原圖名稱為 “The origin of the Hollandia cargo in Asia”,引用自
Parthesius, R. (2010). Dutch Ships in Tropical Wat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VOC) Shipping Network in Asia 1595-1660.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p.63.

41
藉此扼守巽他海峽 (Sunda Strait) 的交通要道156,卻遭遇當地蘇丹 (Sultan) 政權與強勢的貿
易保護政策 (包樂史, 1997),以及來自華人157和英國勢力的激烈競爭。最終,公司轉而選擇
鄰近萬丹的雅加達地區,該地具有良好的航運地理優勢。向西可經由歐亞航路的交通要道巽
他海峽 (Sunda Strait),縮短返回荷蘭的航程;向東可經爪哇海到達摩鹿加群島;向北又能穿
越南海,與馬尼拉與中國東南沿海城市通商 (圖 3-1-1)。而且由於是萬丹政權下轄的領地,
軍事實力較弱。1619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憑藉優勢武力158奪得萬丹政權在雅加達的領地159,
將中央政府設在雅加達 (Jacatra),改名為巴達維亞160 (Batavia)。巴達維亞成為公司在亞洲的
國際轉口貿易中心,同時也是集行政、貿易、軍事中心為一體的總部,在公司的整個亞洲貿
易體系中佔據特殊地位161。

巴達維亞城市內部的水文和地形條件,非常符合斯蒂文關於貿易城市的擇址原則,卻也
帶來了相應的水土保持問題。巴達維亞位於芝利翁河的河口三角洲,周圍的土地是一片低窪
的衝積平原162,由內陸向海洋延伸的大型河流芝利翁河,為城市提供了通往海洋與內陸的雙
向交通,有利於在內陸地區、城市和海外之間發展糧食與商品的進出口貿易,也有助於公司
從中獲取通行費 (tolls) 及賦稅 (duties) 收益。這一絕佳的貿易地點與荷蘭 (Holland) 地區的
Rhine 和 Maas 河口的貿易城市非常相似,卻也同樣衍生出相應的水土保持問題。在雨季,河
流附近的地區會被河流淹沒,道路系統經常被泥漿淹沒,而無法通行163,成為未來巴達維亞
城市規劃與建設中必須加以考量與解決的問題。

3-1-2 城市經營模式

為了將巴達維亞建設成為公司的中央政府、船隻集合點與國際轉口貿易樞紐,公司藉由
軍事征服與治理政策的威懾力來確立公司的統治地位,並成功地在巴達維亞建構獲利的經營
模式。自建城之初,巴達維亞的東西兩側就一直面臨著來自當地爪哇政權的威脅,當局也因
此長期地高度關注城市的防禦體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公司需時刻防範來自西部萬丹與東
部馬打蘭政權對城市和鄉村地區的侵擾,一面是被公司 奪取了土地與城市的西側萬丹

156
查忻老師的講座。
157
萬丹蘇丹 (Sultan) 政權已與中國人簽訂協議 (Milone, 1966),允許其控制當地的胡椒貿易 (包樂
史, 1997)。
158
1618 年,雅加達 (Jacatra) 爆發政治內鬥 (Gaastra, 2003)(P40) ,科恩 (Coen) 藉機佔領了雅加
達 (Jacatra) 的倉庫,與萬丹王國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聯軍展開激烈的戰鬥 (羽田正, 2018) (p.88),
最終依靠優勢武力奪得據點。
159
在公司佔領並建立巴達維亞城市前,雅加達 (Jayakarta) 是一處位於芝利翁河 (Ciliwung River)
河口的港口市鎮,它是雅加達親王 (Prince of Jayakarta) 的領地,也是萬丹蘇丹國的附庸國。
(Milone, 1966) (p.111) 它的西側被萬丹蘇丹國 (Banten Sultanate)的領土包圍,東側和南側則被馬打
蘭第二王國 (the second kingdom of Mataram)的領土包圍。 (Milone, 1966) (p.117)
160
Batavia 名稱源自於自羅馬帝國時代就住在現在荷蘭一帶的巴達維亞族。
161
Gaastra, F. S. (2003).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Expansion and Decline.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75.
162
Kanumoyoso, B. (2011). Beyond the city wall: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ommelanden of
Batavia, 1684-174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82.
163
同上。

42
(Banten) 政權,另一側是東側的馬打蘭 (Mataram) 政權,它對周邊領土的征服野心逐漸擴張
至整個爪哇島,對巴達維亞和萬丹都構成了嚴重的威脅164。“我們必須時刻警惕來自內外的
攻擊,確保我們不受威脅;要做到這點,就要把我們的城市加固好,並在封閉的堡壘 (redoubt)
中駐扎一支規模相當的軍隊,嚴懲一切暴行。”這段話顯示出公司對城市防禦體系的關注,
對城市防禦的高度關注同時也表現在公司駐軍的比例上:巴達維亞及其周邊地區的公司僱員
人數在四千到五千人之間波動,其中高達一半是士兵165。

城市外部的潛在敵人中,最具威脅性的是持續向外擴張領土的馬打蘭政權。巴達維亞最
初與馬打蘭政權 (Mataram) 之間形成微妙的合作關係166,隨著馬打蘭政權進一步向爪哇西部
實行軍事擴張,巴達維亞終止了二者的關係167,並由此引發 1628-1629 年馬打蘭政權發動的
兩次圍城攻擊。雖然巴達維亞最終取得圍城戰的勝利,但城市遭到了嚴重破壞,戰事的慘烈
程度也迫使城市的防禦設施在 1630 年代做出大幅的完善與調整。萬丹政權城外鄉村地區的
不斷侵擾,也導致城市的發展被更加嚴格地限縮在城墻內部。直到第三次萬丹戰爭168 (1656-
1659) 後,公司與萬丹政權談和,局勢趨於穩定,公司才開始向城外的鄉村地區擴展農業經
營事業169。

除了來自城外的威脅,巴達維亞建城之初,還面臨著對城內亞洲族群的經濟依賴與政治、
文化威脅的雙重矛盾,公司試圖採用族群隔離170方法和族群自治的治理政策來平衡這種矛盾。
在巴達維亞,亞洲各族群的龐大勢力讓公司倍感威脅,巴達維亞的第一代統治者最初希望建
立一個荷蘭人與混血兒共同構成的基督教社會,但迫於經濟形勢,他們又不得不採取與之相
悖的政策,將亞洲人納入他們的城市空間內171。因此,公司採用東南亞國際港口城市的常見
做法,將外國商人集中在他們所屬族群的一個首領之下,在其社區內給予他們部分自治的管

164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99.
165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98.
166
從建城以來,由於農業發展尚未成熟,巴達維亞在大米供應上依賴於馬打蘭政權,後者試圖通
過使節制度形成一種由大米供應主導的君臣關係。
167
1624 年後,馬打蘭政權試圖持續征服爪哇島東部與西部的政權,以實現對爪哇島的統一,於是
要求公司幫忙對付西部的萬丹 (Banten) 政權。巴達維亞的決策者認識到,馬打蘭 (Mataram) 政權
野心勃勃的征服計劃也將威脅到公司在巴達維亞的統治,因此,維持萬丹 (Banten) 政權的獨立,
實際上有助於共同抗衡馬打蘭 (Mataram) 政權的征服計劃。1628 年 3 月,時任巴達維亞總督的科
恩 (Coen) 拒絕了馬打蘭政權要求他出兵協助對抗萬丹 (Banten) 並派遣使節的要求,隨後還封鎖了
馬打蘭港口的商品出口 (Haan, 1935) (p.80)。
168
由於 1651 年英荷戰爭在歐洲爆發,巴達維亞以英國在萬丹的貿易利益為由,再度對萬丹港口實
施貿易封鎖,引發萬丹對巴達維亞周邊地區的報複式突襲和騷擾。Guillot, Claude (1990). The
Sultanate of Banten. Gramedia Book Publishing Division. P42.
169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305.
170
種族隔離並非荷蘭本土的政策,在荷蘭的董事們幾乎從未接觸過有關種族融合或隔離的問題,
他們只是非常籠統地表達吸引亞洲人民到城市定居的願望,並敦促官員善待他們 (Raben, 1996)
(p.165)。
171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65.

43
轄權172,173,並試圖在空間上予以隔離。其中,首批定居巴達維亞的華人是最早擁有自己的首
174
領甲必丹 (Captain) 的族群。城內的法律也由法律的統一政策改為民法多元175、刑法統一176
的司法體系。

此外,為了強化統治地位,當局還建立了以純歐洲血統與基督教信仰為標準的價值體系
177
,藉此強調公司基督教政權的正統地位。巴達維亞城市的主要群體,受到以下四種階層的
地位排序:首先是擔任公司高級職位的歐洲人;其次是自由公民階層,主要由歐洲工匠和職
員、歐亞混血基督徒、馬爾迪吉基爾人(Mardijkers)、印尼基督徒組成;接著是華人與摩爾人
這類亞洲非基督徒商人;最後是非基督教的印尼奴隸,大多是巴厘人,和一些爪哇人。178巴
達維亞當局依照這樣的階層地位排序進行政治與經濟資源的分配,也賦予這些族群不同的政
治與社會地位。

基於上述治理政策所確立的穩固統治,公司得以發展在巴達維亞的國際轉口貿易和稅收
獲利。其中,巴達維亞最重要的貿易獲利來源是國際轉口貿易,如圖 3-1-4,巴達維亞是公司
在亞洲的貿易樞紐,因此公司需仰賴來自不同地區的外國商人提供各地的商品,通過與他們
的交易,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海外的商品,實現商品的交換。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的香料壟斷
貿易所排除的對象是以歐洲為貿易對象的歐洲其它各國船隻,但來自中國的華商、當地的馬
來商人的香料貿易依然得以持續179,180。其中,華人在巴達維亞早期的國際貿易中發揮著非常
關鍵的作用181。在巴達維亞的早期發展階段,由於公司的亞洲貿易網絡非常仰賴中國商品作

172
以華人為例,甲必丹的選舉與任命是由市議會(schepenen) 召集傑出的華人,通過與華人社群密
切協商後提出的人選,否則將引發華人精英階層的申訴與居民的遊行抗爭 (Raben, 1996) (p.201)。
1678 年開始,隨著華人人數不斷增加,當局增設了雷珍蘭 (Luitenant) 與朱葛礁 (secretaris) 等副官
員協助甲必丹 (Kanumoyoso, 2011) (p.64) 。甲必丹的選舉程序也被標準化,逐漸形成了由副官員升
任成為甲必丹的慣例。(Raben, 1996) (p.201)
173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200.
174
1619 年,巴達維亞建城初期,總督庫恩 (Coen) 就任命他的密友蘇鳴崗 (Souw Beng Kong,又
稱 Bencon) 擔任華人的首領,即甲必丹 (Captain),將華人置於自己首領的控制之下,由首領代表
他們與政府打交道 (包樂史, 1997) (p.71)。
175
在民法中,施行法律所依循的指導原則是“各族群內部的法律管理”。
176
在刑法中,荷蘭的規範則被統一地強制應用於城內所有族群,因此大多數刑事案件都涉及違反
基督教道德準則的行為,比如在 1647 年犯通姦罪的奴隸和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在週日工
作或開店、在新教教堂舉行禮拜時賣酒的華人。
177
1653 至 1678 年在任的總督約翰·馬特索科爾 (Joan Maetsuycker) ,再度主張將巴達維亞建成一
個基督教殖民地 (Raben, 1996) (p.200)。
178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142.
179
例如在 1693 年,公司在巴達維亞將價值 194,891 銀元的胡椒、紡織品和香料出售給來自中國的
華商,同時,又從他們那裡購買了 109,923 銀元的小麥、絲綢、紡織品和瓷器 (包樂史, 1997)
(p.121)。
180
羽田正 (2018)。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新北市:八旗文化。頁 91。
181
巴達維亞的對華貿易不斷遭到中國鄭氏政權的威脅、中國與日本政府政策的影響。17 世紀後半
葉,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打擊後,公司逐漸將貿易重心由中國海轉往印度洋海域 (包樂史, 1997)
(p.185),華人轉而開始多樣化發展其貿易仲介的服務 (孔復禮, 2019)。17 世紀末,面臨日本的貿易
限額與對華貿易的微薄利潤,公司最終將商品來源由中國海轉向印度洋。

44
為重要的交易商品,卻受限於中國政府對東南沿海港口的貿易禁令,不得不依靠駛往印尼群
島的中國商船 (包樂史, 1997),巴達維亞當局不僅降低中國船隻的通行費,還啟用以甲必丹
(Captain) 為代表的中國官員制度182,甚至通過非法的利益合作,來鼓勵華商輸入對公司有利
的商品。

圖 3-1-2 巴達維亞在公司貨幣流通中的樞紐地位183

公司的另一項重要收入來源,是財政稅收,包括直接徵收或通過 1622 年施行的包稅制


184
所征得的各項稅收。除了船隻通行費、國際貿易的進出口稅,還有轉包給荷蘭與中國商人
徵收的當地稅賦185。隨著城市發展與華商勢力的壯大,華人幾乎掌控了城市與周邊地區的稅
務承包186。同時,向華人個人徵收的人頭稅187也是公司稅收的主要來源。此外,在巴達維亞

182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357.
183
公司錢幣在亞洲的流通路線圖 (江樹生, 1992) (p.90),取材自 Arent Pol 所著「聯合東印度公司貿
易用錢幣」書中插圖所畫的該公司錢幣在亞洲流通的情形。黑線表示各地運送白銀到巴達維亞去鑄
成錢幣,由左到右分別是荷蘭到錫蘭、波斯及印度到巴達維亞、巴東到巴達維亞、日本到巴達維
亞。灰線表示把錢幣分銷出去,即由巴達維亞運往亞洲各地購買貨物,分別到達紅海、印度、暹
羅、中國、日本、印尼、班達海地區。
184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73。
185
包樂史 (2015)。看得見的城市:全球史視野下的廣州、長崎與巴達維亞。臺北市:蔚藍文化。
頁 86。
186
包樂史 (1997)。巴達維亞華人與中荷貿易。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頁 71。
187
早在巴達維亞建城之初,華人繳交的人頭稅就成為城市稅收的主要來源,並支持了城市早期建
設所需的龐大資金。1619 年 10 月 9 日,當局頒布人頭稅 (poll tax) 的法案,規定 16 至 60 歲的華
人,每人每個月需繳納 1.5 里爾 (rijksdaalders) 的稅賦,以免除他們的一切徭役和民兵義務,由華
人甲必丹 (Captain) 負責收稅。(Kanumoyoso, 2011) (p.64) 17 世紀 30 年代,華人支付的人頭稅佔公
司在城市征集的人口稅和其他稅收所得總合的一半以上 (包樂史, 1997) (p.71)。

45
內部需求與生產而興起的各類產業中,包含批發零售業、手工業、營建工程業、農業和服務
業等,華人幾乎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3-1-3 城市建設歷程

公司在巴達維亞的建設,可依發展目標分為商館、城市和郊區種植園三個時期,反映出
公司不斷擴張的發展策略。其中,城市建設的整體空間結構,在 1630 年後出現了較大的變
化,因此城市的建設又可再細分為兩個時期。即:商館建設時期、城市建設初期、城市建設
成熟期與郊區建設時期,下文將依序說明各時期空間形態的變遷歷程。

◼ 1610-1619 年:商館時期

圖 3-1-3 1619 年的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字母 A 所示即為公司商館拿騷 (Nassau)188


(圖左側為北)

1610 年,公司獲得萬丹 (Banten) 蘇丹國的附庸國——雅加達 (Jayakarta) 親王的許可,


在市鎮東岸建立公司商館 (trading post),命名為拿騷 (Nassau)。市鎮由芝利翁河劃分為東西
兩個區域:西岸設有市鎮統治者雅加達親王的宮殿、清真寺和市場;而在東岸,原住民聚落

188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 中的附圖。圖片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46
與宮殿隔河相望,中國人聚落則位於河流出海口附近189。公司在此建立的木造商館,與中國
人聚落相鄰,承擔著臨時中央倉庫與船隻匯合點的雙重職能190。

為了伺機攻佔城市,實現將貿易中心由萬丹轉移至雅加達的戰略目標,公司在商館建成
三年後,又將木造結構改為石造,並不斷強化構造、新增建物,以逐步增強商館的防禦和貿
易功能191。1618 年雅加達爆發政治內鬥192,科恩 (Coen) 趁勢在 1619 年擊敗了萬丹 (Banten)
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聯合軍隊193,逐出萬丹政權在當地的勢力,並成功控制了據點。1619 年,
公司將中央政府設在雅加達 (Jayakarta),改名為巴達維亞 (Batavia)194,由時任第四任總督科
恩開始執行城市的建設。

◼ 1619-1629 年:城市建設初期

由於建城初期勞動力和建築材料短缺,科恩選擇了最節約成本的方案,將巴達維亞城堡
與城市的地點設置在舊商館與既有聚落的位置。如圖 3-1-2,他放棄了在芝利翁河 (Ciliwung)
西岸新建大型城堡的計劃,最終決定在東岸舊商館的原址 (編號 A),基於既有基礎進行巴達
維亞城堡 (Batavia Castle) (編號 B) 的建設195;市鎮的所在位置則集中在東岸,沿城堡以南分
佈,這實際上延續了巴達維亞被征服前的空間屬性——當時這裡位於舊商館的南邊,分佈著
公司職員住宅與中國人聚落。他將親手繪製的巴達維亞市鎮草圖寄回荷蘭共和國,顯示出城
堡的輪廓,與帶有城墻及防禦工事的小規模城市輪廓196。

如圖 3-1-4,該時期的城市主體結構在 1628 年時已建設完成,由自然蜿蜒的芝利翁河和


東側的城墻共同構成。公司在市鎮東邊建立了首座以夯土填充的木製城墻197,充分利用芝利
翁河的防護功能來圍塑城市。在這一不規整的範圍內,確立了南北軸線南北向的軸線,由城
堡的中央大門,沿王子街 (prince street) 向南延伸至新市場廣場——即後來的市政廳前方。
此外,還充分利用現有的東西向水路,建構出一個與南北軸線相交的矩形運河網絡198。

189
Kanumoyoso, B. (2011). Beyond the city wall: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ommelanden of
Batavia, 1684-174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54.
190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0.
191
Kanumoyoso, B. (2011). Beyond the city wall: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ommelanden of
Batavia, 1684-174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54.
192
Gaastra, F. S. (2003).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Expansion and Decline.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40.
193
羽田正 (2018)。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新北市:八旗文化。頁 88。
194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112.
195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1.
196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2.
197
同上。p.15.
198
同上。p.12.

47
圖 3-1-4 1628 年爪哇國王對巴達維亞的圍攻199

由於沒有專業的土地測量員200,該時期的城市規劃,尚不包含對城市街道、運河的統一
規劃,街道紋理因此呈現出較不規則的面貌。在城市建設初期,房屋與街廓的分佈秩序,是
在工頭 (荷語:fabriek) 的監督下依現實情況進行調整的201。直至 1625 年,首位專業的土地
測量員 (荷語:landmeter) Frans Florisz van Berckenrode 才被派往巴達維亞,開展市鎮的土地
測量與劃分工作202。

◼ 1629-1650 年代:城市建設成熟期

1628-1629 年馬打蘭圍攻中,城市南端的區域遭到嚴重摧毀,曝露出城市既有輪廓無法
準確計算防禦範圍的弊病 (圖 3-1-4)。這場戰爭的經驗對此後的城市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公司在隨即對城市整體結構進行了徹底的改造。經過 1930 年代三位總督203任內的持續建設,
市鎮的防禦體系被不斷強化,又陸續開鑿了城市內部運河系統,最終在 1650 年代重新確立
了巴達維亞的城市結構204。

199
原圖名為「1628 年爪哇國王對巴達維亞的圍攻」(Belegering van Batavia door de koning van Java,
1628),反映了 1628 年馬打蘭攻城時的場景。是荷蘭皇家版畫協會的作品,繪製於 1857-1859 年
間。圖片來源:荷蘭國家博物館 Rijksstudio。
200
同上。p.17.
201
同上。p.12.
202
同上。p.17.
203
三位總督與在任時間分別為:賈桂斯·斯佩克斯 (Jacques Specx) (1629-1632),亨德里克·布勞威
爾 (Hendrik Brouwer) (1632--1636),安東尼·范·迪門 (Antonio van Diemen) (1636-1645)。(Raben,
1996)
204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2, 15.

48
如圖 3-1-5,原先作為城市邊緣護城河的芝利翁河,在 1630 年代被拉直成為城市的中軸
線,中軸線兩側分別由城墻與護城河環繞,圍塑出幾乎對稱分佈的矩形輪廓。戰後的 1630 年
代初期,由華人承包商楊康 (Jancon) 對蜿蜒的芝利翁河進行了拉直整頓205;在城市南端,公
司也隨即開鑿護城河、興建了城墻,以切除防禦範圍外的市鎮空間;在城市東側,城市原有
的木製城墻及附屬棱堡被拆除,新的磚造城墻和棱堡在原址東側不遠處得到重建,平行於新
拉直的南北向的芝利翁河206;在城市西側,公司從新的城市南側邊界向西延伸,開鑿一條與
之垂直的西側護城河207。1638 年起,市鎮西、南和北側的木製城墻也陸續被改建為磚石城墻
208
。由此,城市的整體結構在 1630 年代重新得到確立。

圖 3-1-5 1650 年的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209 (圖左側為北)

此外,公司將更多的重心放在西半部新開發區域的城市內部建設。公司在城市西半部制
定了完善的街道規劃,既尊重、配合東岸既有的街區格局,又呈現出更規則的街道與地塊劃

205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97.
206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5.
207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92.
208
包樂史 (1997)。巴達維亞華人與中荷貿易。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頁 222。
209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 中的附圖。圖片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49
分方式,在每條街道的末端皆設有棱堡210,並逐步完善城市西半部的防禦工事和內部的運河
系統。

◼ 1650-1690 年代:郊區建設時期

圖 3-1-6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211

1650 年代起,隨著城市發展漸趨飽和,公司的建設與發展重心開始正式由城內轉向郊區。
最早的郊區建設,是自 1648 年開始,由中國私人企業家出資,陸續在城外開展的運河與相關
水利設施建設212。直至 1650 年代,為了保護城市和日益發展的種植園,在總督約安·馬策伊
克爾 (Joan Maetsuyker) 任內 (1653-1678),公司才開始在城市東、南、西側的郊區建設大量
堡壘 (redoubts)213,並修建道路以連接堡壘 (redoubts),這些堡壘 (redoubts) 大多位於河流、

210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5.
211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圖片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212
Kanumoyoso, B. (2011). Beyond the city wall: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ommelanden of
Batavia, 1684-174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82.
213
通常用於指涉規模較小的堡壘。

50
運河的交匯處214。如圖 3-1-6,在公司對農業發展的大力提倡之下,1667 年的城市外圍地區,
已遍佈由公司整齊劃分的種植園。

1650 年代後的郊區建設,是由多種內外因素所推動的。早在 1630 年代,基於公司自給


自足的物資供給需求和郊區農業發展的潛力215,城南外的芝利翁河沿岸就已在公司的鼓勵下
發展出稻米、甘蔗等的農業生產216。然而,由於與馬打蘭和萬丹政權的關係仍不穩定,公司
不願承擔風險在郊區投資大規模的基礎設施。直到 1650 年代起多種因素的推動下,公司才
正式向郊區擴張。首先,第三次萬丹戰爭217 (1656-1659)後,公司與萬丹政權談和,局勢趨向
穩定;與此同時,市鎮的發展趨於飽和,居住環境與生活品質逐漸惡化,富裕的官員開始在
城外建造附花園的寬敞豪宅218,郊區的防禦需求漸增;此外,1662 年台灣貿易基地的喪失導
致公司在中國海地區原有航運急劇衰落219,為了彌補貿易上的獲利缺口,公司開始大力鼓勵
農業發展,郊區的種植面積得到迅速擴張220。1675 年,荷恩甚至提出要將巴達維亞城及其周
圍地區發展為一個“以爪哇農業為基礎的殖民地”計劃221。

3-2 城市輪廓

由於外部軍事形勢嚴峻,巴達維亞又是公司亞洲總部所在地,必須確保安全,因此巴達
維亞的城市輪廓由城防系統圍塑而成,規劃時需考量兩大重點,一是防禦,盡可能防堵來自
城市內外的威脅;二是經濟考量,在保障安全無虞的情況下,盡可能節約成本,以最少的建
造成本創造更大的使用空間。

3-2-1 建城初期的不規則城市輪廓

建城初期,迫於物資人力短缺,總督採取大量因地制宜的變通策略,著重在經濟考量。
1619 年,公司佔領巴達維亞後的首要目標,就是要在巴達維亞建立一個大型城堡作為公司的
總部。在巴達維亞,城市的防禦系統不同於荷蘭沿海的貿易城市和斯蒂文在理想城市中的規

214
Kanumoyoso, B. (2011). Beyond the city wall: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ommelanden
of Batavia, 1684-174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85.
215
Kanumoyoso, B. (2011). Beyond the city wall: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ommelanden
of Batavia, 1684-174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55.
216
Kanumoyoso, B. (2011). Beyond the city wall: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ommelanden
of Batavia, 1684-174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81.
217
由於 1651 年英荷戰爭在歐洲爆發,巴達維亞以英國在萬丹的貿易利益為由,再度對萬丹港口實
施貿易封鎖,引發萬丹對巴達維亞周邊地區的報複式突襲和騷擾。Guillot, Claude (1990). The
Sultanate of Banten. Gramedia Book Publishing Division. P42.
218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305.
219
包樂史 (1997)。巴達維亞華人與中荷貿易。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頁 183。
220
Kanumoyoso, B. (2011). Beyond the city wall: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ommelanden of
Batavia, 1684-174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89.
221
包樂史 (1997)。巴達維亞華人與中荷貿易。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頁 75。

51
劃,不僅由城墻和護城河構成,還包含了承擔城市主要防禦功能的城堡,以便同時防禦來自
城市內外的威脅。

由於資金、勞動力和建築材料短缺,城堡的擇址、形式與建材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取
捨,取捨的對象也透露出城堡對城內的防禦強度更甚於城外。在城堡的選址上,科恩 (Coen)
放棄了原先在芝利翁河 (Ciliwung) 西岸新建大型城堡的計劃,最終決定在東岸舊商館
(Jacatra Fort) 的原址,基於既有基礎進行巴達維亞城堡 (Batavia Castle) 的建設222;在城堡的
形式上,選用四邊形這種施工快速、節省材料的形式;而在選用的建材上,北邊兩個棱堡的
防禦力比南邊要弱,只有南邊臨城市的鑽石 (Diamant) 和紅寶石 (Robijn) 棱堡是用石頭砌
築的,其它兩座北邊臨海的藍寶石 (Saphier) 和珍珠 (Parel) 棱堡僅由土和木板構築而成。這
表明城堡的主要防禦對象是城內的敵人,至於來自外國的敵人,則主要依靠軍艦進行打擊和
防禦223。

圖 3-2-1 (左) 1619 年巴達維亞城市設計圖224


圖 3-2-2 (右) 1628 年巴達維亞城防系統示意圖225

城市的規劃地點則基於城堡的選址,位於芝利翁河東岸。為了在低建造成本下盡可能地
擴充城市空間,在 1619 年的城市規劃圖紙 (圖 3-2-1) 中,城市輪廓採用不完全規整的形式,
而在實際建造 (圖 3-2-2) 過程中,迫於資金人力的短缺,城市的輪廓形式也越來越不規整。
西蒙·斯蒂文曾直接參與該階段的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規劃226,雖然他本人的手稿已逸失,但
現存其他手稿中呈現的城市輪廓,很可能受到他的直接影響。在 1619 年的城市規劃圖紙227

222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1.
223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45.
224
圖片來源: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
225
本研究繪製。底圖是「1628 年爪哇國王對巴達維亞的圍攻」(Belegering van Batavia door de
koning van Java, 1628)。底圖來源:荷蘭國家博物館 Rijksstudio。
226
(Stevin, 1964) (pp.32-33) 轉引自李京 (2018)。西蒙.斯蒂文之《建築論》的城市規劃觀念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頁 75。
227
李京 (2018)。西蒙.斯蒂文之《建築論》的城市規劃觀念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頁
75。

52
中,為了充分利用芝利翁河的防禦和運輸功能,擴大城市空間,沿運河一側的城市輪廓順應
運河的自然蜿蜒,呈現出不規則的彎曲狀,另一側才採用垂直於海岸線的幾何形式。在實際
的建造中,如圖 3-2-2,為了在有限的材料運用下盡可能地擴展城市空間,又進一步將原規劃
中垂直於城堡的東側輪廓改為傾斜的角度228。

防禦工事的建造結構也迫於物資人力的短缺,由規劃圖紙中均勻分佈的棱堡改為較簡易
的城防結構。為了並同時加強東側的防禦工事,以應對來自城外東西兩側的爪哇政權威脅229,
總督科恩 (Coen) 延續規劃圖紙中的設計,充分利用芝利翁河彎曲的特性,將其作為城市西
側與南側的天然護城河;又在 1623 年新建一條長而傾斜的護城河230,以連接城堡護城河與芝
利翁河,形成城市東側的屏障。沿著護城河內部建造了包覆土塊的木製城墻,用以保護當時
佔據了公司大部分土地的公司花園,也可在未來遭遇攻擊時可以將牲畜引入,防止牲畜在交
戰期間四處逃竄231。但為了節約成本,規劃圖紙 (圖 3-2-1) 中均勻分佈的棱堡未落實在實際
的防禦工事建設 (圖 3-2-2) 中,除了唯一一座海爾德蘭 (Gelderland) 棱堡,其它棱堡皆被簡
易的堡壘232取代,且大多為土造的哨所。

該時期的城市輪廓雖然符合斯蒂文對經濟效益的重視,但不規整的輪廓形式,不利於精
準地計算防禦範圍、合理分佈城市的防禦工事,因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防禦功能。1628-1629
年,由於公司拒絕協助進攻萬丹政權並終止農產品採購233,引發馬打蘭政權向巴達維亞連續
發動兩次圍城攻擊234。在第一次圍攻期間,如圖 3-2-2,呂溫內運河 (Leeuwinnegracht) 以南
至芝利翁河 (Ciliwung) 彎道間的城市南端,由於超出了有效防禦範圍,很快就遭到大規模燒
毀235,第四條橫向運河也在圍攻中遭沖毀,城市南端成為城市的防禦破口,甚至在敵軍攻城

228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47.
229
巴達維亞建城之初,城市的東西兩側都面臨著來自當地爪哇政權的威脅:一面是西側的萬丹
(Banten) 政權,它被公司奪取了土地與城市;另一面是東側的馬打蘭 (Mataram) 政權,它對周邊領
土的征服野心逐漸擴張至整個爪哇島,對巴達維亞和萬丹都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Haan, 1935) (p99)。
230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47.
231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5.
232
自左向右依次為:土造的弗里斯蘭堡壘,土造的哨所,土造的格羅寧根堡壘,土造的哨所,石
造的海爾德蘭堡壘,土造的烏特勒支堡壘和石造的荷蘭堡壘。(1628 年巴達維亞地圖)
233
巴達維亞最初與馬打蘭政權 (Mataram) 建立了農產品的合作,與當地的萬丹政權、馬打蘭政權
之間存在微妙的三角平衡關係,卻隨著馬打蘭的軍事擴張而逐漸瓦解。從建城以來,由於農業發展
尚未成熟,巴達維亞在大米供應上依賴於馬打蘭政權,後者試圖通過使節制度形成一種由大米供應
主導的君臣關係。1624 年後,馬打蘭政權試圖持續征服爪哇島東部與西部的政權,以實現對爪哇島
的統一,於是要求公司幫忙對付西部的萬丹 (Banten) 政權。巴達維亞的決策者認識到,馬打蘭
(Mataram) 政權野心勃勃的征服計劃也將威脅到公司在巴達維亞的統治,因此,時任巴達維亞總督
的科恩 (Coen) 在 1628 年 3 月拒絕了馬打蘭政權要求出兵協助對抗萬丹 (Banten) 並派遣使節的要
求,隨後還封鎖了馬打蘭港口的商品出口 (Haan, 1935) (p.80)。
234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80.
235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2.

53
期間充當臨時駐扎地;此外,位於芝利翁河西岸,未受保護的英國人聚居區也在戰火中全毀
236
。在軍隊與市民的聯合抵抗下237,巴達維亞兩度取得了圍城戰的勝利,但城市遭受嚴重的
破壞,總督科恩也在第二次圍攻期間因染病而不幸喪生238。

3-2-2 1650 年代後的矩形城市輪廓

馬打蘭圍攻所曝露出來的城市防禦漏洞,城內人口的擴張,以及巴達維亞人力、物資條
件的逐步改善,都促使公司採用更加規整的城市輪廓形式,強化城市的防禦,重新計算和規
劃城市的防禦工事建設。由此確立了近似鏡像對稱的矩形輪廓 (圖 3-2-3),有利於兼顧城市
的土地容量、劃分與防禦效果。

圖 3-2-3 1667 年城防系統圍塑的巴達維亞城市輪廓239

首先,當局對蜿蜒的芝利翁河 (Ciliwung) 河道進行了拉直整頓240,以便更好地劃分地塊、


也有利於實現西半部與東半部的對稱關係241。在城市東半部,基於馬打蘭圍攻中的慘痛教訓,
城市南端的界限被重新劃定,公司在戰爭中遭到摧毀的南側運河舊址以南,重新開挖一條新
的運河作為南側護城河;傾斜的東側人工運河也被填平,在東側人工運河向東偏移處,重建
了一條平行於城內運河的東側護城河。城市西半部也以芝利翁河為軸,近似對稱地開鑿了外

236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81.
237
同上 p. 82.
238
同上 p. 87.
239
本研究繪製。底圖是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底圖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240
同上 p. 97.
241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5.

54
圍護城河。至此,在科恩繼任總督賈桂斯·斯佩克斯 (Jacques Specx) (1629-1632 年在任)的主
導下,奠定了巴達維亞的城市輪廓242。這種形式非常符合斯蒂文在理想城市中所規劃的矩形
輪廓。

但是,或許是為了節約成本,城市輪廓的組成結構,即外圍城防系統沿用了較滯後的中
世紀防禦工事技術,未採用當時荷蘭城市普遍流行的舊荷蘭系統的棱堡形式,也不符合斯蒂
文城市規劃理論中的主張。1630 年代後,城市東半部與西半部的城墻、沿城墻均勻分佈的堡
壘 (redoubt),以及便利城內外通行的城門 (poort) 陸續建設完成。其中,堡壘大多採用半圓
堡 (rondeel) 或樓堡 (toren) 的形式,僅在城市的需重點防禦的角落,拼貼式地設置了幾座棱
堡 (bastion),外城河也僅平直地圍繞在城市邊緣、未順應堡壘形式。這有別於斯蒂文的理想
城市與同時期荷蘭城市擴建方案中採用的舊荷蘭系統,包括有序分佈的棱堡,以及貼合棱堡
形式、呈鋸齒狀的外城河形式。

這一現象在後來的總督亨德里克·布勞威爾 (Hendrik Brouwer) (1632-1636 年在任) 任內


才被揭露為嚴重的工程失誤,但並未受到荷蘭總部的重視。總督指出,城市東側的棱堡(bastion)
未根據荷蘭防禦工事的新形式進行設計,採用的是古老的石造圓堡 (roundels),而非能承受
重型加農炮 (canon) 攻擊的棱堡 (bastion),將造成防禦上的隱患。當他將問題回報公司總部
時,荷蘭董事會指示其保留原樣即可,而應將重點關注在城堡及其內部倉庫的防禦;此外,
根據 1628-1629 年圍攻戰事的經驗,這些陳舊的歐洲風格的防禦工事,也足以抵禦爪哇人了
243
。公司總部未積極地採取補救措施,也顯現由於當地政權的武裝力量發展較落後,即便是
舊的外圍城防系統,也足以應付巴達維亞所面臨的軍事威脅。相較於外部防禦,公司對內部
的防禦顯得更加周全244,1633 年,政府曾寫道,巴達維亞的防禦工事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程度:
“在它的內部,除了唯一的上帝,我們沒有人可以害怕。”245

隨著外部敵人的威脅逐漸消退,城防體系也日益鬆散,並開始發揮著對不同階層與不同
種族、宗教族群的隔離作用。首要的隔離對象,是出於宗教文化差異,自建城之初就一直存
在的非基督教族群。種族隔離並非荷蘭本土的政策,在荷蘭的董事們幾乎從未接觸過有關種
族融合或隔離的問題,他們只是非常籠統地表達吸引亞洲人民到城市定居的願望,並敦促官
員善待他們。但在巴達維亞,亞洲各族群的龐大勢力讓公司倍感威脅,於是,巴達維亞的第
一代統治者最初希望建立一個荷蘭人與混血兒共同構成的基督教社會,但迫於經濟形勢,他
們又不得不採取與之相悖的政策,將亞洲人納入他們的城市空間內。面臨著對亞洲族群的經

242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91.
243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4.
244
用於城內運輸的內城河,同樣也發揮著防禦的功能,能有效地保護棱堡內的守軍,以防止城內的
突襲 (Haan, 1935) (p.95)。1653 年,公司在烏特勒支街與芝利翁河交匯處建立的中點 (Middelpunt)
堡壘,也具有對內防禦的功能,它的建造是為了防止來自內部的威脅,以消除馬打蘭使團在城內的
眾多隨從所引發的不安 (Haan, 1935) (p.101)。
245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80.

55
濟依賴與政治、文化威脅的雙重矛盾,公司起初試圖採用城市內部隔離的方式246來平衡這種
矛盾。

到了 17 世紀中葉,隨著這些非基督徒的勢力日益擴大,給基督教在城墻內的發展帶來
了嚴重的挑戰,公司開始以城墻為界,將亞洲異教徒文化排除在城市之外,實行與早期內部
隔離政策不同的城外隔離政策247。這一政策始於對爪哇人的驅逐248,並逐漸擴散其他亞洲異
教徒群體。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隨著不同血統的亞洲人口快速增長,最初針對爪哇人的隔
離政策,逐漸擴大到其他人口群體,城市的隔離政策249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或許是
礙於華人在城內重要的經濟地位,在 1650 年代的這波隔離政策之下,華人是唯一仍然可以
住在城墻內的異教徒群體250,251。

同一時期,出於防火目的,在城市東半部與西半部先後頒布的城內建材禁令,導致貧窮
的城市居民也成為需要被城墻隔離的對象。在城市發展初期,城內大多是以爪哇當地工法建
造的房屋,採用木竹、棕櫚葉等簡易建材。在多次火災的侵擾後252,城市東半部對城內建材
的管控漸趨嚴格,最終在 1654 年頒布法令,規定城市東半部的所有房屋都必須以磚石材料
建造,不再既往不咎,只有公司的工匠、奴隸區和所謂的班達區仍得以維持竹造房屋253。而
在城市西半部,儘管稍微滯後於東半部,居民們也同樣經歷了建材法規漸趨嚴格並最終全面
禁止的過程254。房屋的磚石化規範改變了城市內部的社會和種族結構,該法令迫使貧窮的華

246
公司很早就按照宗教信仰對人口的居住範圍進行規範,試圖以城內運河為界,將摩爾人、爪哇
人隔離在城市內的西北角區域 (Raben, 1996) (p.165),只有基督徒被認定為市民,還在市政府享有
專門向他們開放的職業種類,並享有法律特權 (Milone, 1966) (p.272) 。
247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65.
248
1640 年代,爪哇人口迅速增長,引發了當局的擔憂,1656 年萬丹軍隊對巴達維亞周邊鄉村地區
的侵擾,又加深了這種不信任,為了防止城內的爪哇人與其同胞通敵,當局對他們的態度變得非常
強硬 (Raben, 1996) (p.165),所有爪哇人都被逐出城外,集中安置在城外的西側與南側
(Kanumoyoso, 2011) (p.57),還在城北計劃開鑿一個單獨供爪哇人使用的港口,以便將爪哇人隔離在
城市主體之外。
249
非基督徒亞洲人被逐出城市後,被安置在城外分配的土地上,受到登記和身份識別制度的監
管,由自己的頭人代表管理,同時還承擔著對城市的軍事僱傭職能。 (Raben, 1996) (p.165)
250
直到 1740 年華人大屠殺後,華人才正式被驅逐出城外,城市當局也明令禁止將城內的房屋賣給
異教徒和穆斯林,郊區的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進城佔領了華人的空間 (Raben, 1996)
(p.174),至此,城市防禦工事完全實現了對異教徒族群的隔離。
251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272.
252
1622 年,一場嚴重的火災導致多處華人住宅全毀,政府強制規定這些房屋必須以磚結構重建,
到了 1630 年代,又進一步規定房屋的屋頂要用瓦覆蓋,也應以磚而非竹子重建搖搖欲墜的老屋。
253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9.
254
1640 年代,石造房屋逐漸取代了竹造房屋。1657,一場大規模的火災將城內五十棟房屋全數燒
毀。到了 1667 年,竹造房屋的禁令從東半部擴及整個城市範圍,城內的所有竹造房屋都遭到全面
禁止 (Kanumoyoso, 2011) (p56)。

56
人、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和摩爾人 (Moors) 不得不遷出城外255,256出於城市防火安全
考量而日益嚴格的建材禁令,從結果上導致貧窮的城市居民,即便是基督徒,也不得不被排
擠出城市空間之外。

3-3 運河水道系統與街道網格模式

巴達維亞的內部平面格局具有強烈的荷蘭風格,即貫穿全城的運河網絡,以及垂直水平
的街道網格模式,這些都反映出荷蘭本土圩田工程與地塊分割的規劃傳統,同時又發展出符
合當地需求的形式特點。巴達維亞的運河網絡, 因土地排水需求而得以開鑿,一方面發揮了
商品運輸的通達作用,與荷蘭本土相同;另一方面,又起到族群隔離的阻礙作用,兼具通達
與阻礙的雙重作用,後者是巴達維亞所特有的現象。

3-3-1 運河水道系統與街道網格模式

沿海、多河流的地理位置為巴達維亞帶來巨大的貿易商機,卻也同時帶來沼澤地形的水
土保持問題。為了排出土地中的水分、減少災害,運河與堤壩成為巴達維亞城市建設與郊區
農業開墾前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也由此塑造了遍佈全城的運河網絡。挖掘運河有三重目的:
首先,它能使沿海土地排水,以便於奠定安全堅固的建築基址;其次,它能容納更多雨水,
改善雨季的河流徑流;第三,挖掘運河的泥土可用於修築河岸堤壩,將其有效地抬高到高於
洪水位的水平,以實現防洪功能257。早在 1628 年前的城市建設初期,為了排水和挖土,以抬
高芝利翁河河岸的地勢,芝利翁河東岸既有的三條東西向河流258 (圖 3-3-1) 就被挖直為運河
259
,接著又向南邊擴張開挖第四條橫向運河260,並以新挖掘的縱向老虎運河串聯四條運河,
共同構成一個矩形的運河網絡 (圖 3-3-2)。此後,運河的數量隨著城市範圍的擴大而不斷增
加,最終形成遍佈全城的矩形運河網絡 (圖 3-3-3)。

255
其中又以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為主要代表,他們無力負擔建造石造房屋的高額費用,
石造房屋租金高達竹造房屋的四倍,即使是用租的,他們也無力負擔 (Raben, 1996) (p.19)。
256
Kanumoyoso, B. (2011). Beyond the city wall: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ommelanden
of Batavia, 1684-174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56.
257
Kanumoyoso, B. (2011). Beyond the city wall: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ommelanden of
Batavia, 1684-174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82.
258
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姆斯特丹運河 (Amsterdamgracht)、綠色運河 (Groenegracht) 和呂溫內運河
(Leeuwinnegracht)。
259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46.
260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47.

57
圖 3-3-1 (左) 1619 年巴達維亞地圖中的天然河流261
圖 3-3-2 (右) 1628 年巴達維亞的運河網絡262

圖 3-3-3 巴達維亞的運河網絡263

在運河系統的基礎上,巴達維亞的街道呈現垂直水平的網格狀模式,有利於更經濟地在
街廓內部分割地塊。在前述的矩形運河網絡之下,城市內部的街道也依照垂直水平的方向與
運河相交,劃分為長方形的街廓。其中,南北向的王子街 (Prinsenstraat) 被認為是城市的主
要街道,它貫穿城市北端的城堡大門 (Kasteelspoort) 與南邊的市政廳264,成為具有象征意義
的城市中軸線。在 1630 年代後城市向西擴張而形成的新格局下,巴達維亞的中央運河成為
城市的中軸線,相較於城市東半部,新規劃的城市西半部街道呈現出更加規整的網格模式 (圖

261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 中的附圖。圖片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262
本研究繪製。底圖是「1628 年爪哇國王對巴達維亞的圍攻」(Belegering van Batavia door de
koning van Java, 1628)。底圖來源:荷蘭國家博物館 Rijksstudio。
263
本研究繪製。底圖是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底圖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264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46.

58
3-3-4)。這承襲了荷蘭本土在城市建設前預先進行整體圩田開發的規劃傳統,也呼應斯蒂文
規劃理論中對直線街道的青睞265。

圖 3-3-4 巴達維亞的街道網格266

3-3-2 運河網絡的經濟運輸功能

圖 3-3-5 巴達維亞的縱向運河與經濟運輸267

265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5.
266
本研究繪製。底圖是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底圖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267
本研究繪製。底圖是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底圖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59
運河在巴達維亞城市中發揮的首要功能是商品的運輸,其中最重要的是連接巴達維亞港
口與內陸、可通航的大型河流,即芝利翁河 (Ciliwung),它也是城市的中央運河。此外,四
條人工開鑿的城內縱向運河,以及將其串聯、引入芝利翁河的外圍內城河,沿芝利翁河兩側
近似對稱分佈,能有效地將海內外流經城市內部的產品輸送到城市各區域,或將城市生產的
產品輸送至城外,促進城市內的經濟貿易活動,與芝利翁河共同構成了一個高效、暢通的經
濟運輸網絡 (圖 3-3-5)。這一運河佈局與 15 世紀的阿姆斯特丹、斯蒂文的理想城市 (圖 2-2-
7) 高度相似,主要運河與兩側的次要運河都將城市進行對稱式的分割,並順應著城市長邊,
由內陸向城市縱向延伸。

城市的主要運河——芝利翁河,擁有分別通往海洋及內陸的雙向 (two-way) 交通,首先


是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運輸通道。由於糧食與各種商品的進出口,都需要經過芝利翁河口,
公司控制這條運河後,不僅能有效壟斷來自海外與內陸的貿易獲利,還能向往來船隻徵收通
行費 (tolls) 與賦稅 (duties)268。從 1620 年開始269,芝利翁河河口就已經設置了海關270,用
以徵收通行費271。從 1622 年後芝利翁河成為城市外圍的護城河 (圖 3-3-6),再到 1631-1632
年間拉直整頓272成為城市的中央運河後 (圖 3-3-7),海關始終設置在芝利翁河河口。同時,海
關還附設軍事衛隊,以檢查並確保進入巴達維亞的外國人交出他們的獵槍與長矛273。另一方
面,伴隨著 17 世紀後半葉郊區的農業發展,1648 年後沿芝利翁河向南、西、東方向開鑿、
延伸的內陸運河274,也有效地建構以芝利翁河為軸、串聯郊區農產品與城市及海外商品的貿
易運輸交通網 (圖 3-3-8)275。

268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p.351-353.
269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241.
270
在 1628 年、1667 年巴達維亞地圖 (圖片來源?) 中,海關被稱為收費站和樹 (Tolhuis en
boom),因為在舊時,芝利翁河口由一棵樹幹或橫樑封閉,橫樑上插著鐵銷。
271
1622 年後,某些通行費已經租給了中國的楊康 (Jancon),但公司本身仍在繼續徵收通行費,直
到 1676 年,為了有效地打擊走私,荷蘭才下令將通行費的徵收權全部出租 (Haan, 1935) (p.241)。
272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97.
273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240.
274
Kanumoyoso, B. (2011). Beyond the city wall: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ommelanden of
Batavia, 1684-174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83.
275
李京 (2018)。西蒙.斯蒂文之《建築論》的城市規劃觀念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頁
58。

60
圖 3-3-6 (左) 1628 年巴達維亞地圖中芝利翁河河口的海關 276

圖 3-3-7 (右) 1667 年巴達維亞地圖中芝利翁河河口的海關277

圖 3-3-8 1688 年巴達維亞市鎮之雙向交通河口278

此外,芝利翁河和與之平行的多條運河共同構成的運河運輸網絡,也有利於城內貿易的
發展。不僅促進了海外與內陸商品在城內的流通,形成沿線繁榮的商品交易市場;還能高效
地將城內各區域生產的商品匯集至中央運河輸出。1619-1629 年間,城市的主要市場集中在
城堡廣場和市政廳廣場,始終位於芝利翁河與東側的老虎運河 (編號 A) 之間;1630 年代後,
隨著東西部的城市擴張與多條縱向運河的開鑿279,芝利翁河成為城市中央運河,魚市場280、
米市281、肉市場、公秤所也向西移282,沿著芝利翁河兩岸分佈,各種銷售農產品、食品、生

276
「1628 年爪哇國王對巴達維亞的圍攻」(Belegering van Batavia door de koning van Java, 1628) (局
部)。原圖來源:荷蘭國家博物館 Rijksstudio。
277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 (局部)。原圖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278
圖片來源:李京 (2018)。西蒙.斯蒂文之《建築論》的城市規劃觀念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成
功大學。頁 58。
279
1632 年,政府在老虎運河東側開鑿了開曼運河 (Kaymans gracht) (編號 B) (Haan, 1935) (p.94),
又分別於 1636、1637 年在城市西半部開鑿了犀牛運河 (Rinocerosgracht) (編號 D) 與容克運河
(Jonkersgracht) (編號 C) (Haan, 1935) (p.99)。
280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60.
281
同上 p. 365.
282
同上 p. 367.

61
活用品與中國商品的攤販與商店,也佔據了河兩岸最好的貿易地點283,還發展出各種豐富多
樣的商品交易市場。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避免運河阻礙通行,在每一個街廓的角落,即與街
道的交叉口處,運河上方都設有橋樑 (圖 3-3-9),便於行人通行。

圖 3-3-9 巴達維亞的縱向運河與均勻分佈的橋樑284

3-3-3 運河網絡的族群隔離功能

巴達維亞的運河網絡還有另一個特殊的功能,即隔離功能,由無序分佈、且平行於海岸
的運河,以及疏密不一的橋樑共同構成城市的運河隔離系統 (圖 3-3-10)。藉由這些運河的阻
隔,看似四通八達的街道網格,在實際運作中無法完全暢通。運河的阻隔系統主要集中在兩
個區域 (圖 3-3-11),分別為城市東半部的奴隸區、工匠區,和西半部北側亞洲非基督徒的聚
居區。這反映了城市中的兩套評價體系:一方面,是以歐洲基督教為中心的信仰與血統體系,
信仰異教的亞洲人被視為是最具威脅性、需要謹慎防範的對象;另一方面,是以資本為中心
的評價體系,在這樣的體系中,經濟文化水平較低的印尼基督徒,以及從事噪音、空氣污染
工作的公司奴隸,成為需要被隔離的對象。公司利用運河的隔離作用,來防範異文化與經濟
弱勢這兩類族群對城市內部的負面影響。

283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209.
284
本研究繪製。底圖是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底圖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62
圖 3-3-10 巴達維亞的橫向運河與無序分佈的橋樑285

圖 3-3-11 巴達維亞的橫向運河與族群隔離286

285
本研究繪製。底圖是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底圖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286
本研究繪製。底圖是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底圖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63
為了對城內的亞洲非基督徒實行隔離與內部監控,公司很早就按照宗教信仰對人口的居
住範圍進行規範,試圖以城內運河為界,將摩爾人、爪哇人等亞洲非基督徒隔離在城市內的
西北角區域287。如圖 3-3-11,在總督安東尼·范·迪門 (Antonio van Diemen) (1636-1645 年在任)
的 主 導 下 288 , 從 北 向 南 依 次 開 鑿 了 爪 哇 運 河 (Javaansche gracht) ( 編 號 D) 、 中 國 運 河
(Chineezen gracht) (編號 E)、和馬來運河 (Maleische gracht) (編號 F) 這三條橫向運河289,並
且在一定時間內維持了這種隔離制度。運河的族群隔離功能,除了體現在運河名稱上,在 1634
年巴達維亞最高政府向荷蘭總督的報告中,也能得到明確的印證290。藉由數條東西向、橋樑
分佈稀疏的短運河,爪哇人、華人、馬來人和摩爾人被阻隔在城市主要空間之外,並保持各
族群間的相互獨立。

另一處隔離族群的運河設置在城市東半部的東側城市邊緣,被用來安置為公司服務、
經 濟 地 位 較 低 的 印 尼 基 督 徒 與 公 司 奴 隸 , 形 成 班 達 區 291 (Bandaneeskwart) 、 奴 隸 區
(Slavenkwartier) 和工匠區 (Ambachtskwartier)。在 1630 年代後新修的開曼運河 (Kaymans
gracht) , 成 為 他 們 與 西 側 城 市 空 間 之 間 的 分 界 線 ; 延 長 的 阿 姆 斯 特 丹 運 河
(Amsterdamschegracht) (編號 A)、呂溫內運河(Leeuwinnegracht) (編號 C) 則進一步將該區域
劃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出租或出售給印尼基督徒,南部用來安置公司的奴隸 292 。這些印
尼基督徒293大多是公司軍隊的士兵,由印尼東部的自由印尼基督徒和改信基督教而獲得解放
的印尼奴隸組成,受到公司的信任與資助 294;公司奴隸則是公司從各地劫掠、購買的華人、
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爪哇人和非基督教印尼人295。由於奴隸受到公司或華人私人企
業的僱傭,在營建業或手工業中承擔操作性的工作296,1659 年後,木匠、炮兵與磚匠陸續遷

287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65.
288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97.
289
同上。p. 99.
290
1634 年,巴達維亞最高政府向荷蘭總督報告:“我們目前正在開鑿一條運河,將被稱為馬來運
河,因為爪哇人和馬來人將會被安置在這裡,覆蓋在城堡對面的威爾肯 (Viercant) 棱堡 (bastion)、
上艾瑟爾 (Overijssel) 與格羅寧根 (Groningen) 堡壘 (redoubt) 的射程範圍內,運河還能有效地將
他們與城市的一切都隔離開。”(Raben, 1996) (p.164)
291
用於安置印尼基督徒,在 1635 年地圖中被標記為班達區 (Bandaneeskwart)。
292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96.
293
自由的印尼基督徒往往來自印尼東部各地、曾受到天主教改宗的地區,包括班達島、安汶和其
它印尼東部島嶼;改信基督教而獲得解放的印尼奴隸則大多是來自巴厘島等地的奴隸。他們在皈依
基督教時能從公司獲得一筆固定現金,組成公司軍隊的連隊,並定期獲得大米配給 (Milone, 1966)
(p.184)。他們的生活圍繞著教堂的儀式節奏,也通過西方法律來解決民事爭端,但生活方式則根據
經濟水平而定,只有經濟能力較強的印尼基督徒才會穿著歐洲的服裝 (Milone, 1966) (p.186)。
294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183.
295
包括早期由總督科恩 (Coen) 派船到中國沿海及海上中國船隻劫掠的華人 (Milone, 1966)
(p.193)、從印度運來的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以及當地的爪哇人,後來大多是來自印尼東部
巴厘的非基督教印尼人 (Milone, 1966) (p.364)。
296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364.

64
移至奴隸區,這裡也成為由奴隸區 (Slavenkwartier) 與工匠區297(Ambachtskwartier) 共構的隔
離區298。

剩餘的城市空間沿芝利翁河東西兩岸分佈,是城市公民歐洲人、歐亞混血與馬爾迪吉基
爾人 (Mardijkers) 的主要居住區域,內部交通通暢,城市東半部雖然也有運河,但運河流經
的每一處路口上方都設有橋樑,行人得以自由通行而不受阻隔。根據一份約 1650 年的巴達
維亞地籍圖,在各區域的房屋所有權人中,歐洲人主導了城市東半部的房屋市場299,来自印
度孟加拉和科羅曼德的基督徒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則在城市的西半部,佔有絕對多
數。歐洲人300、歐亞混血301與馬爾迪吉基爾人302之間,雖然存在著因歐洲血統純正度而產生
的等級分化,但是都被視為城市公民,都信仰基督教,能夠積極地參與公司的行政與軍事體
系,定期獲得巴達維亞當局的津貼,也具有接受社會救濟補助的公民資格,能夠不受限制地
居住在城內303。

然而,隨著城內非基督徒勢力的擴大,藉由城市西北側運河系統對亞洲非基督徒實行的
族群分區政策,在 17 世紀中葉後升級為城外隔離政策,公司開始以城墻為界,將亞洲異教徒
排除在城市之外304。或許是由於華人在城內資本市場的主導地位,他們不僅是唯一仍然可以
住在城墻內的異教徒群體305,還在城市的中央運河沿岸廣設商店,據 1650 年的地籍圖顯示,
華人甚至仍在城市東半部擁有不少的房屋所有權306。由此也映射出公司在防範異文化與追求
利益的互相角力下,產生對華人既忌憚又依賴的矛盾情感。與西北側的情形相反,由於印尼

297
最初,所有的工匠都住在城堡內,當城堡逐漸變得太過擁擠時,木匠棚被搬到了城堡前廣場
(Galgeveld) 上。1659 年,這些木匠棚被搬到了公司奴隸區的南半部,1660 年,炮兵和磚匠也跟著
遷移進來並形成工匠區 (Ambachtskwartier),與奴隸區 (Slavenkwartier) 之間一度以一條橫貫的運河
相隔 (Haan, 1935) (p.352)。
298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52.
299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64.
300
歐洲出生、血統純正的歐洲人,在公司中擔任高級官員,其他歐洲人在公司行政體系和軍隊中
擔任行政職務、工匠,或從事零售業與服務業 (Milone, 1966) (p.155)。
301
歐亞混血的身份待遇需根據他們歐洲父親的態度而劃分為歐洲人或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得到父親承認的歐亞混血,被稱為歐洲人;未被承認的,則被稱為歐亞人
(Mixtiezen),與馬爾迪吉基爾人獲得相似的待遇 (Milone, 1966) (p.164)。
302
大多數的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擔任公司的士兵和巴達維亞的城市民兵,持續獲得公司
分配的現金和大米。有些人也擔任公司和私人企業的秘書,少數人也擔任教師或牧師,或從事沿海
貿易和種植業。
303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155.
304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65.
305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272.
306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64.

65
基督徒與奴隸受僱於公司,受到公司的嚴格掌控,城市東側對印尼基督徒與奴隸的隔離,因
此得到了長期的延續。

3-4 各類建築與設施

巴達維亞城市的對外貿易與城內貿易共同以芝利翁河為中心,形成連接內陸與海洋的商
業軸線;城市的政府管理機構以城堡和市政廳這兩大權力機構為核心,始終平行於或與商業
軸線重疊;教堂在 17 世紀中葉後成為城內唯一的宗教建築類型,在沿芝利翁河兩岸佔地寬
廣,形成與商業軸線競逐的宗教軸線;社會福利機構則始終位於城市邊緣地帶、弱勢族群聚
集的區域。

3-4-1 政府管理機構與設施

圖 3-4-1 1667 年巴達維亞的政府管理機構與設施307

巴達維亞的政府管理機構,以城堡和市政廳這兩大權力機構為核心,在城市發展初期構
成了城市的中軸線,隨著 1630 年代後城市範圍的擴張與中軸線的西移,它們的位置始終沒
變,平行於新的城市中軸線。它跟荷蘭城市一樣佔據了城市的中軸線,但不同的是,這一軸
線並未平行於海岸、與商業軸線垂直,相反地,巴達維亞的政治軸線與商業軸線同樣垂直於
海岸,並與之形成了較高程度的相互重疊。

307
本研究繪製。底圖是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底圖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66
如圖 3-4-1,這一軸線分佈特點是綜合了兩種因素的考量結果。不同於荷蘭國內的王室住
宅或宮廷 (Princely house or court) 僅是政治權力中心,巴達維亞的城堡是公司在城市中的統
治中心,既是政治、軍事中心,也是貿易中心。一方面,公司在城內掌握絕對的政治權力308,
為了強調統治權威,公司需確保以城堡和市政廳為主體的政府管理機構佔據城市的中軸線;
另一方面,為了軍事防禦與貿易獲利,又必須將城堡這一統治中心設置在出海口。這樣便於
將海外的各種商品匯集至城堡內的倉庫,以發展巴達維亞的國際轉口貿易;由於公司的勢力
與威脅大多集中在海洋,為了抵禦來自海洋的威脅勢力、及時在海外各據點間調度兵力,城
堡也必須佔據出海口的位置。在這些因素的綜合考量之下,政府管理機構所構成的政治軸線
遵循著與貿易軸線一致、從海洋向內陸延伸並佔據城市中軸線的生成邏輯。

市政廳 (編號②) 與城堡 (編號①) 之間的關係並非互相獨立,而是城堡的治理職能在城


市中的擴散和延伸。伴隨著城市建設的啟動,市政廳在 1627 年建成,原本附屬於城堡的職能
逐漸釋放到新建的市政廳中,附設監獄、人質室,還有警衛的宿舍,以實現對城市市民的治
理。此外,市政廳還承擔臨時性的經濟與宗教職能。市政廳廣場 (Stadshuisplein) 和城堡前廣
場一樣,成為市場和民兵的活動場所309,市政廳的二樓也設有教堂,在內城葡萄牙教堂和馬
來教堂 (Binnen en der Maleische kerk) 建成之前,這裡是当地基督徒舉辦宗教儀式的臨時教
堂310。隨著城內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市政廳所承擔的經濟與宗教的臨時性職能逐步向城市釋
出,並不斷擴大服務於城市治理的行政職能與規模。1665 年,市政廳向西擴建,原先設置在
城堡內的司法委員會 (de Raad van Justitie)、市政委員會 (het College van Schepenen)、孤兒委
員會 (dat van Weesmeesteren)、民事軍事法庭 (de Burgerlijke Krijgsraad) 和婚姻事務委員會也
都在這裡開會311。

除了附屬於市政廳的監獄,1641 年,公司還在城市西南角的熱蘭遮堡壘 (Zeelandia


redoubt) 臨時設置女子懲戒所 (Spinhuis)312,並在不久後正式在城市西半部的邊緣地區建立
女子懲戒所 (編號③)。據女子懲戒所的規章制度規定,被關在這裡的女性必須靠為屋裡幹活
來謀生313。懲戒所的後院內有十五間房間,供管教人員使用;此外,還設有一間祈禱室和一

308
華人最初受到政府的友好對待,在市政評議院有自己的代表,在涉及市政的事務中擁有發言
權,但 1666 年後政府對華人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Raben, 1996) (p.200):1666 年評議院僅存的
華人成員、甲必丹顏二官 (Siqua) 死後,公司就再沒有任命新的華人議員接任他在市政評議院的位
置 (包樂史, 1997) (p.76)。由於缺乏政治權力,他們的許多商業活動不得不通過行賄公司官員才得
以進行 (Milone, 1966) (p.359)。
309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282.
310
同上 p.280.
311
同上 p.280.
312
同上 p.293.
313
同上 p.294.

67
間關押室314,被用於關押和教化生活放蕩的女性,例如,1713 年 7 月,未婚生子的安娜和女
兒約翰娜、瑪麗被政府一起關進了女子懲戒所315。

此外,因應公司海外貿易城市中特有的文化衝突和貿易走私問題,巴達維亞設有大量附
有絞刑台的刑場,以強化政府的統治權威,其擇址也根據目標人群的所在地而進行調整。根
據地圖顯示,1627 年後城堡前廣場東側就設有法庭和絞刑架316 (Gerechtsplaats) (編號⑤),市
政廳廣場上則設有行刑台317 (straftooneel) (編號④)318。1740 年後的地圖中,又相繼在城外
河 流 出 海 口 的 收 費 站 (Boom) 北 側 319 ( 編 號 ⑥ ) 和 城 市 西 北 角 的 格 羅 寧 根 棱 堡 (Punt
Groningen)外320 (編號⑦) 增設絞刑架,這些城外的絞刑架能有效地震懾外國人“在那裡,被
吊死的人又被絞死,被肢解的人被放在輪子上,被割下的頭顱被插在針上,都是為了警告外
國人在城內要守規矩。”321一方面,刑場有助於維護城內秩序,另一方面,由於公司官員和
其他外國商人的走私猖獗,刑場也有很強的嚇阻作用,以避免走私行為持續威脅公司的貿易
壟斷獲利。

3-4-2 宗教建築與設施

在宗教建築方面,荷蘭人與亞洲基督徒的教堂與墓園在城內獲得良好的發展空間,在芝
利翁河兩岸佔地寬廣,形成與商業軸線競逐的宗教建築中軸線;華人寺廟與墓地,則與之形
成強烈對比,在 17 世紀下半葉受到城市的排擠,遷移至城市外的鄉村地區。巴達維亞教堂的
分佈方式與斯蒂文理想城市中,以抵達教堂的最短距離為原則,沿中心大教堂向城市各區域
輻射的分佈方式截然不同,反映出公司藉由建立公司主導的宗教軸線,來與商業軸線競逐城
市中軸線的意圖。

公司藉由擴增基督徒的人數規模和建立新教教堂,建立新教在城市中無可動搖的主導地
位,來強調他在政治上的話語權,服務於荷蘭與亞洲基督徒的教堂規模和數量因此不斷擴增,
且始終設置在芝利翁河沿岸 (圖 3-4-2)。最早的教堂是供公司內部使用的城堡教堂 (編號①),

314
同上 p.293.
315
同上 p.317.
316
1681 年地圖。阿姆斯特丹大門 (Amsterdamsche poort) 上方的時鐘在 6 點 10 分,而剛剛升起的
太陽投下長長的陰影。城門依舊緊閉,橋樑升起;腳手架周圍設置了強大的軍事守衛,並配備了幾
門火炮,騎兵巡邏隊開路過城。當一切準備就緒後,鐘聲開始響起,被傳喚的人被帶到會議室進行
身份確認,在那裡宣讀他們的名字。被判處死刑的人都穿著白衣。然後鐘聲開始第二次響起,他們
被帶到了腳手架上。一切準備就緒後,鐘聲第三次響起,法官們井然有序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於
是法庭秘書在敞開的視窗前宣讀判決書。(Haan, 1935) (p.290)
317
1629 年地圖 Bird's eye view map of the siege of Batavia
318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290.
319
1740 年地圖
320
1770 年地圖
321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290.

68
隨著城市發展,公司在市政廳西側設置了服務於城內荷蘭市民的新教堂322(Nieuwekerk) (編號
②)。皈依新教的亞洲基督徒,包括說馬來語的印尼人和說葡萄牙語的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他們使用的教堂建築最初依附於荷蘭教堂,首度出現在 1628 年馬打蘭圍城後
的舊教堂 (編號⑤所在地點) 與芝利翁河河岸之間,由一個簡陋的木棚搭建而成,用馬來語
以及葡萄牙語進行講道323,後來還臨時轉移至市政廳二樓的教堂舉辦324。

圖 3-4-2 1667 年巴達維亞的宗教建築與設施325

由於引入荷蘭人的政策失敗326,公司轉而從印度和印尼東部引入大量的亞洲人,並施行
基督新教的推廣政策327,328,以擴大城內亞洲基督徒的規模。隨著亞洲基督徒的規模擴大,公
司又分別設置了專供印尼人和馬爾迪吉基爾人使用的馬來教堂和葡萄牙教堂。1651 年,政府

322
1632 年,市政廳西邊開始建造新教堂,工程延宕至範·迪門 (Antonio van Diemen) 總督在 1636
年至 1645 年的任內,才重啟並完工 (Haan, 1935) (p.295)。這座教堂或許是以 1620 年在阿姆斯特丹
建造的北教堂 (Noorderkerk) 為範本,在平面上呈十字型。
323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01.
324
同上 p. 302.
325
本研究繪製。底圖是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底圖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326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155.
327
來自印尼東部的印尼人和吸收了葡萄牙文化的印度人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在接受基
督教洗禮後能從公司獲得一筆固定現金,並定期獲得大米配給,奴隸也能因此獲得自由 (Milone,
1966) (p.184)。
328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184.

69
在芝利翁河 (Ciliwung) 西岸的公司花園 (Compagniestuin) 裡,將英國小屋的舊址改建為一
座石造教堂329,作為服務馬爾迪吉基爾人的葡萄牙教堂 330 (Portugeesche Kerk) (編號③)331。
此外,由於 1663 年後的竹造房屋禁令332,貧窮的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開始大量遷
至城市東南角定居333,也逐漸在周邊形成另一處葡萄牙外城教堂334(Portugeesche Buitenkerk)
(編號④)。1669 年,在芝利翁河東岸、城市南端的醫院庭院中央,一處小房子也被改建為馬
來教堂 (Maleische kerk) (編號⑤),供印尼基督徒進行佈道335。1747 年,應德國連隊官員的強
烈請求,路德教堂 (Luthersche kerk) (編號⑥) 正式落成,也沿著芝利翁河河岸,坐落在阿姆
斯特丹運河以南、与芝利翁河东岸相邻的紳士街 (Heerestraet) 的西北端336。

荷蘭人與亞洲基督徒的墓園,也大多分佈在芝利翁河沿岸,環繞著教堂建造,並佔有整
個街廓。最早的關於墓園的記載,是 1632 年在市政廳西邊建造的新教堂。最早的墳墓位於新
教堂的中央,到了 1654 年,教堂周圍已陸續佈滿了基督徒平民的墓地,教堂與墓園共同被圍
墻包圍,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街區337。同年,葡萄牙內城教堂所在的花園也建立了公墓,1660
年,當局還專門為馬爾迪吉基爾人規劃了公墓338,教堂周邊的墓園佔地面積很大,很多荷蘭
人的墳墓也設在其中339。1669 年,隨著城內空間飽和與馬爾迪吉基爾人的大量湧出,城市東
南角外也設置了馬爾迪吉基爾人的墓園340。

相較於教堂的建設與蓬勃發展,華人寺廟在城內的發展受到嚴重的打壓,甚至在 1650 年
的反異教運動後被迫遷移至城外的鄉村地區341。華人的墓園未受到當局的完整規劃,也零散

329
這裡原本是為了說馬來語的印尼基督徒設置,但隨著說葡萄牙語的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人口的快速成長,這裡遂改為主要為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服務的葡萄牙教堂
(Portugeesche Binnenkerk)(Haan, 1935) (p.303)。
330
來到巴達維亞的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從天主教改信新教,但是對天主教仍有殘餘的忠
誠,因此,17 世紀時他們在自己的葡萄牙教堂做禮拜,用葡萄牙語做禮拜,在洗禮、結婚和死亡方
面的儀式更加繁瑣,他們的墓地也有更多的鮮花祭品 (Milone, 1966) (p.176),他們的生活方式也被
葡萄牙同化,不僅說葡萄牙語,還穿著歐洲人的服飾 (Milone, 1966) (p.179)。
331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02.
332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
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p.19.
333
同上 p. 304.
334
1669 年,這裡設置為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服務的講道木棚與公墓,每週五晚上都吸引
大量城內的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湧出城外,當局還特意為他們開放南邊的新城門
(Nieuwpoort) (Haan, 1935) (p.304)。1695 年,木棚被改建為石造教堂,葡萄牙外城教堂
(Portugeesche Buitenkerk) 正式落成 (Haan, 1935) (p.305)。
335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03.
336
同上 p. 310.
337
同上 p. 296.
338
同上 p. 301.
339
同上 p. 302.
340
同上 p. 305.
341
根據 Nederlandsch-Indisch plakaatboek, 1602-1811 一書記載,在約 1650 年的規定中曾提到,城
內的華人寺廟在反異教運動 (A campaign against paganism) 中,應宗教委員會 (the Religious
Council) 的要求,遭到拆除。(Salmon & Lombard, 1980)

70
地、自發地分佈在城市外圍的鄉村地區342。據法國學者蘇爾夢的調查,在 1650 年前,巴達維
亞城內與城墻南側曾分別設有華人寺廟。但 1650 年左右,應宗教委員會的要求,城內的華人
寺廟在巴達維亞的反異教運動中遭到拆除,在雷珍蘭 (Luitenant) 郭訓官 (Guoxun Guan) 的
倡議下343,重新在城市西南部新建佛教寺廟觀音亭344 (Guanyin ting) (編號⑦);城墻南側的寺
廟也被改建為堡壘 (redoubt)345。

即便如此,城內的華人政商顯要仍對於以寺廟為載體的華人宗教活動保持著非常積極的
參與度,華人也通過在城內舉辦臨時性的節日慶典,以非宗教的方式避免挑動政府的敏感神
經,維持城內活躍的華人組織活動。在巴達維亞鄉村地區的華人寺廟,現存的 18-19 世紀的
香爐、碑文、功德碑中,華人官員甲必丹、雷珍蘭等政商顯要仍是主要捐贈者,他們的題詞
或署名時常佔據首位 (傅吾康, 1988)。在 18 世紀初,一位荷蘭人關於華人在巴達維亞慶祝農
曆新年的記載,顯示出當地華人如何興高采烈地與其他族群一同友好和睦地舉行大型慶典活
動。根據記載,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穿行於巴達維亞街道 (孔復禮, 2019) :

在街道四處,有少數身著節日盛裝的華人,有很多荷蘭人,還有許多苦力,他們每人手
中或持小鼓,或「騎」紙馬,或坐車,或舉著「魚燈」等不同動物造型、用蠟燭照亮的紙燈
籠,到處是震耳欲聾的喧鬧聲……不時還可以看到有人在門前表演哇揚戲346,荷蘭人帶著妻
女前來觀看。有茶水和甜點款待觀眾。華人喝茶,其他人則品嘗甜點。

3-4-3 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

巴達維亞的社會福利機構,包含醫院、孤兒院、濟貧院,與荷蘭城市的情況一樣,始終
位於城市邊緣地帶、弱勢族群聚集的區域。貧窮與疾病往往互相絞合,而在空間上,醫院、
孤兒院與濟貧院的職能也往往整合在同一處機構或緊密相鄰,在巴達維亞的不同族群的社會
福利機構中都反映出這樣的規律。無論是由公司設立並經營、僅向基督徒開放的孤兒院、濟
貧院,還是由政府主導和參與營運、華人出資的中醫院,整體而言,這些收容弱勢群體的社
會福利機構,如圖 3-4-3,在城市整體格局中始終處於邊緣地帶。

巴達維亞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社會福利取決於他的族群身份,醫院 (編號①-③)、孤兒院、
濟貧院 (編號④-⑤) 等社會福利機構僅適用於城內的基督徒,華人由獨立的華人醫院 (編號
⑥) 進行收容與救助,其他身份的族群則完全被排除在城內的社會福利體系之外。精神病患
者的收容方式很清楚地反映出不同族群的居民所享有的社會福利差異:當地原住民的瘋子會

342
現存的已知墓地,是 1644 年第一代華人甲必丹蘇鳴崗的墓,位於巴達維亞東南方的芒菓路亞
(Mangga Dua) 地區 (傅吾康, 1988) (p.112)。
343
傅吾康 (1988)。印尼華文銘刻彙編(上冊)。新加坡:南洋學會。頁 5。
344
觀音亭 (Guanyin ting),即今日的金德院。
345
Salmon, C., & Lombard, D. (1980). Les Chinois de Jakarta: Temples et vie collective = The Chinese of
Jakarta: temples and communal life. Paris: E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p.12.
346
「哇揚」(Wayang) 是流行於印尼爪哇地區的一種皮影戲 (孔復禮, 2019) (p.99)。

71
被他們的家人或以其他方式簡單地鎖在街區裡;華人 (Chineezen) 會被安置進了中醫院
(Chineesch Hospitaal);基督徒 (Christenen) 則被送往醫院 (Hospitaal) 或濟貧院 (Armhui)347。

圖 3-4-3 1667 年巴達維亞的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348

其中,主要服務於公司駐軍和奴隸的醫院 (編號①-③) ,會產生嚴重的污染,是城內的


嫌惡設施,但同時也是重要的保護對象,因此它的分佈位置比較特殊,根據這兩種因素的綜
合考量而不斷發生變動。一方面,醫院會污染水源、空氣等周邊環境品質,因此應盡可能地
遠離城市;另一方面,由於醫院主要服務於公司全體駐軍、以及居住在駐軍宿舍和奴隸宿舍
的人349,兼具軍事後勤中心的功能,因此也不能偏離城市的防禦體系,以防止城外爪哇人的
偷襲,確保醫院受到充足的安全防護350。巴達維亞最早的醫院351(編號①) 位於當時城市南側
的護城河內側,同時滿足城市衛生與保障醫院安全的兩項條件;在 1628-1629 年間的馬打蘭
圍城期間,醫院遭燒毀352,城市南部也由於超出防禦範圍而緊急疏散,醫院的安全受到極大
的威脅,為了躲避戰火而輾轉遷移至城堡前廣場 (編號②) 上;1632 年,戰後的城市防禦體

347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14.
348
本研究繪製。底圖是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底圖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349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35.
350
同上 p. 322.
351
巴達維亞最早的醫院建於 1632 年前,位於後來城市南側的城墻外,在馬打蘭政權的圍城期間遭
燒毀 (Haan, 1935) (p.322),後來為了躲避戰火,又輾轉遷移。
352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22.

72
系重建後,政府決定將醫院353(編號③) 遷回新的城防體系內,新醫院位於新的城市範圍的南
端,緊貼城市南側城墻,再度達到避免污染與確保醫院安全的平衡。

服務於城內弱勢基督徒的濟貧院、孤兒院等社會福利機構,則綜合了醫院的職能,高度
整合在同一處建築量體中,而且隨著城市格局的變化而遷移,始終位於城市中較弱勢的邊緣
地區。1633 年,濟貧院與孤兒院的雛形——一家照顧貧困基督徒的慈善醫院 354 (Diaconie
hospitaal) (編號④) 就已出現在城市東北部老虎運河 (Tijgersgracht) 的東側,位於當時城市範
圍內水路交通較不便利的城市東側邊緣;隨著城市向西擴張,相較於歐洲人聚集的東半部,
城市西半部是亞洲人的聚居區,成為比較經濟、政治地位較弱勢的區域,濟貧院、孤兒院也
隨著城市佈局的改變遷移至城市西半部的邊緣區域。1662 年後,孤兒院 (Weeshuis) 和濟貧
院 (Armhuis) (編號⑤) 也隨著城市佈局的改變相繼遷移至城市西半部的邊緣區域,即城市西
南 角 街 廓 內 、 緊 鄰 城 市 內 城 河 的 房 屋 , 同 時 還 充 當 了 醫 院 (hospital) 、 精 神 病 院
(krankzinnigengesticht) 和 養 老 院 , 與 孤 兒 院 共 同 構 成 了 一 片 區 域 , 被 稱 為 窮 人 區
(armenbuurt)355。作為一家醫院,濟貧院不僅要收治病人,還要收治他們的家屬,包括歐洲人
(Europeanen) 、歐亞混血人 (Mixtiezen) 和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在內的基督徒都被
接納,其中,主要服務於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 和單身的歐洲男子356。

華人的社會福利機構則獨立於服務基督徒市民的社會福利機構之外,設置在濟貧院 (編
號⑤) 周邊,雖然名為中醫院 (Chineesche Hospitaal) (編號⑥),但實際上也兼具醫院、孤兒
院、濟貧院乃至精神病院的多重角色357。由於華人內部缺乏對貧窮弱勢者的互助組織,1640
年後,在華人遺產管理機構“武直迷358”(Boedelmeesters) 的提議下,政府決議在城市西半部
設立中醫院,由於其公益色彩,更多地被視為濟貧院 (Armhuis)。該委員會向政府指出,中國
人在生病和喪失工作能力的情況下,對其貧窮的同胞表現得多麼 "無情和野蠻";這些不幸
的人 "因饑餓、腐敗、臭氣和污穢 "而 "消亡"。作為回應,政府在烏特勒支街以北的犀牛運
河西側捐出一塊土地,在那裡修建中醫院359,並委由武直迷向中國人的出殯徵稅360,以備維

353
直至 1642 年,新的石造醫院才終於落成,地點位於新開挖的城市南運河內,即圍城戰火中燒毀
(Haan, 1935) (p.81) 的舊教堂 (Oudekerk) 的原址,因此又稱城內醫院 (Binnenhospital)。醫院的建造
期間,城市東半部南側石墻正在修建中,政府巧妙地決定將新的城墙作为医院的外墙 (Haan, 1935)
(p.323)。
354
它也兼具收養老人與貧困家庭的功能,還附設了一些收容貧困孤兒的房屋,即孤兒院 (Haan,
1935) (p.312)。1639 年,慈善醫院被改建為石造建築,並向東擴張至開曼運河 (Kaymans gracht)
(Haan, 1935) (p.312)。
355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12.
356
同上 p. 314.
357
同上 p. 344.
358
1640 年,巴達維亞設立了一個專門的華人監護人機構,稱“武直迷 (Boedelmeesters)”,來調解和
處理華人遺產、債務糾紛,旨在杜絕華人在商務中營私舞弊的行為。當局又指派兩位荷蘭人和兩位
華人擔任武直迷機構的成員。(包樂史, 1997) (p.227)
359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42.
360
包樂史 (1997)。巴達維亞華人與中荷貿易。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頁 227。

73
持。中醫院的運營資金,一部分來自于對華人社會特別徵收的稅收 (喪葬、哇揚皮影偶戲、
婚禮、遣送華人),一部分來自于由莊園主管理的華人遺產。此外,華人社會偶爾也會直接出
資修繕,所以無法確定公司或後來的政府在這個機構中的份額和華人的份額361。在 1661 年至
1667 年間,原來的竹造醫院重建為石造醫院,並安排歐洲人進駐362。

3-4-4 商業建築與設施

巴達維亞是公司的轉口貿易中心,提供倉儲、轉運與市場交易的功能,將摩鹿加群島的
壟斷香料、爪哇島的商品、與亞洲各國貿易的貨物,儲存在巴達維亞的公司倉庫363。公司在
巴達維亞的主要獲利來源,可大致分為三類,分別為:國際貿易的獲利、城市內部的產業經
營、從當地征得的稅收。公司在這些方面都嚴重地依賴華人364。

圖 3-4-4 1627 年巴達維亞發展初期的商業空間佈局365

巴達維亞的商業建築,包括服務於國際貿易與城內貿易的商業空間,隨城市向西擴張而
不斷向西遷移,但始終沿城市的中軸線分佈,並佔據由海洋通往內陸的水路運輸要道,與荷
蘭沿海貿易城市的佈局十分相似。建城初期,城内商業空間集中在城市中軸線上的城堡與市

361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43.
362
同上 p. 342.
363
王立武 (2012)。十七世紀荷蘭東亞殖民城市的空間規劃——以巴達維亞城與熱蘭遮市的比較為
例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頁 66。
364
孔復禮 (2019)。華人在他鄉:中華近現代海外移民史。臺北市:臺灣商務。頁 97。
365
本研究繪製。底圖是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底圖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74
政廳前方廣場,形成連接城堡與市政廳的東西向商業軸線 (圖 3-4-4);1630 年代初,隨著芝
利翁河 (Ciliwung) 的拉直工程、城市西岸的擴張與防禦工事的建設相繼完成,城市的中軸線
轉移至芝利翁河,城市的商品交易中心也開始向芝利翁河 (Ciliwung) 沿岸區域轉移;1650 年
代後,芝利翁河(Ciliwung) 沿岸正式成為城市的經濟活動中心,形成由海岸沿芝利翁河向內
陸延伸的東西向商業軸線 (圖 3-4-5)。

圖 3-4-5 1667 年巴達維亞的商業空間佈局366

其中,由公司主導的國際貿易集中在以城堡為核心的沿岸地區,包含公司的城堡 (圖 3-
4-4、3-4-5 編號①) 與周邊的外國商人的居住區、修繕船隻的木工場 (圖 3-4-5 編號 3、4),
以便將摩鹿加群島的香料與亞洲各地的商品從海外匯集至城堡倉庫,開展公司的轉口貿易事
業。在城市發展初期,如圖 3-4-4,華商住宅密集地分佈在城堡南側街廓的前排房屋367;1630
年代城市西岸擴張建設完成後,如圖 3-4-5,公司又在緊鄰城堡西側的位置,專門闢出中國運
河 (編號 B) 與馬來運河 (編號 C),並在城堡對岸處相繼設置公司木工場 (Timmerwerf der
Company) (編號 3) 與華人木工場368(Timmerwerf der Chineezen) (編號 4)。位於河流出海口的
收費站 (編號 2),能有效攔截來往於海外與城市間的商船,以徵收船隻通行費。

366
本研究繪製。底圖是 1667 年巴達維亞城堡與城市地圖 (Kaart voorstellende het Kasteel en de Stad
Batavia in het jaar 1667)。底圖來源: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 Tropenmuseum in Amsterdam。
367
據一份約 1650 年的罕見文件顯示,華人在城市東半部持有的地籍大多集中在城堡前側的三個街
廓內 (Raben, 1996) (p.164)。
368
華人木工場 (Timmerwerf der Chineezen) 位於中國運河南面,為私人船廠,特別是中國船工所服
務,附近還設有鐵匠鋪。工場建築位於米市對面,包含用於製糖與繩索加工的大倉庫、儲存木材的
倉庫以及老闆與監工的住宅 (Haan, 1935) (p.351)。

75
華商與公司城堡間緊密相鄰的空間佈局,反映出 17 世紀華商在公司國際轉口貿易中的
高度參與。如前文所述,中國與印度的絲織品在日本和印尼香料群島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因
此,在公司發展初期,為了抵抗中國政府對沿海港口的貿易禁令,巴達維亞當局除了從日本
出島的商館間接進口中國商品外,還想盡辦法吸引中國帆船運送商品前來巴達維亞369,不僅
降低中國船隻的通行費,還啟用以甲必丹 (Captain) 為代表的中國官員制度370以提升華商前
來貿易的意願。

其它的城內貿易空間則沿著芝利翁河兩岸,由城堡向城市內陸延伸。以中國官員為首的
華商、親屬及他們所組成的商業協會,通過行賄、經營官場關係、參與城中的各項事業,逐
漸累積資本371,主導了城市內部的進出口貿易、零售業與內陸鄉村地區的農業生產,在連接
內陸與海洋間的城市運輸路線上佔據重要地位,形成東西向的城市商業軸線。

在城市發展初期,如圖 3-4-1,巴達維亞的城內貿易空間集中在城堡與市政廳間的軸線
上,公司先後將市場設立在城堡前廣場372與市政廳前廣場373。為城市居民提供魚肉生鮮的魚
市場、肉市場與批發市場 (編號③周邊),最初都集中在城堡前廣場。隨著城市向南擴張,公
司 也 在 市 政 廳 廣 場 設 置 新 市 場 (Nieuwemarkt) , 廣 場 的 東 側 分 佈 有 一 整 片 中 國 攤 位
(Chineesche kramen),廣場西北角則設有服裝市場 (Kleedenpasar) (編號④),長期租賃給華人
甲 必 丹 374 ; 城 堡 與 市 政 廳 之 間 的 兩 條 運 河 , 綠 色 運 河 (Groenegracht) 375 與 呂 溫 內 運 河
(Leeuwinnegracht) 的沿岸,也分別發展出菜市場 (Groentemarkt) (編號⑤) 以及銷售蔬菜水果、
雞蛋、魚乾和煤油燈 (karwaat) 等各種日用品的黃昏市場 (avondpasar376) (編號⑥)377。

369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356.
370
公司將軍銜授予來自中國的華商與少數船長,作為向巴達維亞輸入中國商品與勞工的獎勵;定
居在巴達維亞的華商,如果願意時常返回中國以刺激同鄉前往巴達維亞貿易,也會被授予軍銜
(Milone, 1966) (p.357)。擁有這些頭銜的人都是有權解決小事的知名人士,可以在華人族群中進行仲
裁,還經常擔任政府顧問,在城市的司法程序中發揮作用。(Milone, 1966) (p.272)
371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p.356-357.
372
關於巴達維亞市場的最早記錄出現在城堡前廣場上,標註在 1622 年巴達維亞地圖中的編號 C
(Breuning, 1954),顯示為魚市場與批發市場 (Vischmarkt en Grootemarkt) ,肉市場 (Vleeschhal) 與
魚市場 (Vischmarkt) 設置在同一棟建築物中,位於大河東側 (Haan, 1935) (p.367)。
373
1627 年,市政廳廣場開始出現關於市場的記載,被稱為「新市場」(Nieuwemarkt);此外,廣場
的東側分佈有一整片中國攤位 (Chineesche kramen),廣場西北角則設有服裝市場 (Kleedenpasar),
被長期租賃給華人甲必丹 (Haan, 1935) (p.360)。
374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60.
375
城市東岸的綠色運河 (Groenegracht),又稱綠色市場運河 (Groenemarktsgracht),原為教堂運河
(Kerkgracht) (1632 年巴達維亞地圖中的編號 9) (Breuning, 1954),後因菜市場而得名 (Haan, 1935)
(p.361) (1635 年巴達維亞地圖的編號 7 中首次顯示為綠色運河) (Breuning, 1954)。
376
黃昏市場 (avondpasar),又稱 Pasar Borong,即什麼都賣的市場 (Haan, 1935) (p.361)。
377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61.

76
1630 年代後,城內貿易空間隨著城市中軸線的轉移,陸續遷移至芝利翁河沿岸,並在
1650 年代後確立了圖 3-4-2 所示,由海岸沿芝利翁河向內陸延伸的東西向商業軸線。華商所
主導的零售業,包括銷售農產品、食品、生活用品與中國商品的攤販與商店,佔據了河兩岸
最好的貿易地點378。在居民日常所需的生鮮食品方面,魚市場379 (編號 5)、肉市場與屠宰場
380
(編號 7、8) 陸續由城堡前廣場轉移至芝利翁河西岸,一排排由華人經營的水果、魚肉、
蔬菜攤販 (編號 9、10、11)381 也從東半部的運河沿岸遷移至芝利翁河東側沿岸。而在其它商
品的交易方面,除了在芝利翁河西岸街道沿線密集分佈的華人商店382,在芝利翁河 (Ciliwung)
與呂溫內運河 (Leeuwinnegracht) 相交處的中點橋 (Middelpuntsbrug) 上,還形成了中國人交
換貨物、出售贓物的銷贓市場 (Gauwdiefs383markt) ,供歸國荷蘭市民購買中國瓷器的瓷器市
場 (Porceleinmarkt) 以及受到年輕人青睞的花市 (Bloemenmarkt) (編號 12)384。

華人在巴達維亞城市內部貿易中的重要作用385,歸功於華商舉足輕重的國際貿易地位、
由此獲得的貿易特權,以及華人勤儉刻苦的特質386。在巴達維亞城市建設初期,為了鼓勵華
商輸入對公司有利的中國商品,公司官員除了出台前述的各種獎勵制度,還藉由私下的利益
協定,默許華商從事違反公司貿易壟斷政策的非法進出口貿易,允許他們為自己的私人企業
提供一定的進口商品387。華人僱用大量的爪哇勞力,在鄉村地區經營蔬果種植及豬、牛肉的
養殖,並承包了公司的漁產拍賣壟斷權,完全掌握了巴達維亞農產品批發供應的貨源388。這
讓他們能以較低的商品成本發展極具優勢的零售業。此外,勤儉刻苦的中國勞工,通過積極

378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379
1636 年,魚市場從東岸的城堡前廣場遷至西岸的馬來運河 (Maleische gracht) 以北區域 (Haan,
1935) (p.360),與米市 (rijstmarkt) 共同形成一處廣場 (Haan, 1935) (p.365)。印尼人在周邊海域捕
魚、在沿海的魚塭養殖魚,政府對漁產拍賣的壟斷權則長期被租給華人 (Milone, 1966) (p.380) 。
380
華人是豬肉的主要供給與消費者,肉市場的選址與華人的居住區域緊密相關。 1740 年華人大屠
殺後,公司將肉市場遷至城外,使華人攤販不進城就能販賣豬肉。1746 年,肉市場(Vleeschhal)被
正式安置在城市東側的鹿特丹城門 (Rotterdammerpoort) 外 (Haan, 1935) (p367)。
381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62.
382
同上。
383
Gauwdief,荷蘭語,意指手指靈巧的小偷或狡猾的騙子。
384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
362.
385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355.
386
正如 1700 年一位外國訪問對於巴達維亞華人的描述 (孔復禮, 2019) (p.96):他們不僅在城裡經
營各類店鋪,出售茶葉、瓷器、絲綢和漆器,他們自己也是勤勞努力的從業者,他們是優秀的鐵
匠、木匠,他們製作精緻的家具……這裡的所有雨傘都是他們生產的。他們懂得如何油漆,如何鍍
金。他們會釀酒,他們耕種大片農田。他們在巴達維亞附近的工廠裡製磚、製糖,並且出售他們的
產品……巴達維亞的所有農業生產都依靠他們……他們不僅一年到頭生產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他們
還送貨上門。他們出售的各類食品、織物、漆器、瓷器,茶葉和其他各種物品,價格都十分合理。
387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p.355-356.
388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380.

77
參與城市的建設活動與私人企業的工業生產活動,逐漸累積資本,在巴達維亞創辦了大量的
小企業與零售商店389。

公司在城內貿易中的獲利,則多來源於稅收,為了向城內的進出口貿易徵收進出口稅,
並對購買產品的消費者徵收消費稅,公司最早從 1620 年就開始設置公秤所 (Waag),公秤所
的選址位於碼頭周邊,並隨著商業軸線的轉移而不斷調整。首座有明確地點的公秤所 (圖 3-
4-4 編號③) 出現在 1651 年河東岸的城堡前廣場 (Galgeveld) 上,隨著商業軸線西移,公司
又在芝利翁河西岸 (Ciliwung)、肉市場的北面新設公秤所 (圖 3-4-5 編號 6)。公秤所的租借
權也一直掌握在中國官員手中,首位承包者是巴達維亞首任華人甲必丹蘇鳴崗 (Souw Beng
Kong),買家只要進行任何重量超過 50 磅的貨物交易,都要支付 1%的拍賣費390。

3-5 小結

公司在巴達維亞建立據點和規劃城市,是最初為了建立和經營公司在亞洲的轉口貿易中
心,而採取的物質手段。公司首先對據點進行軍事征服和暴力壟斷;接著通過建立族群隔離
和以歐洲血統與基督教信仰為標準的價值體系,來加強控制、維持公司的統治地位;最終成
功地建立起由城市轉口貿易、農業開墾和稅收這三大獲利來源共同組成的經營模式。

荷蘭董事會積極尋求一處適合設立中央政府、船隻集合點與貨物進出口港口的地點,由
於巴達維亞良好的歐亞航運地點和雅加達政權相對薄弱的軍事實力,公司在 1609 年將其奪
取並建設為公司在亞洲的“首都”,或許由於總部在公司貿易中的重要作用,巴達維亞的地
形與輪廓形式,都非常符合斯蒂文理想城市中的構想,也塑造了巴達維亞的運河系統。巴達
維亞位於自內陸發源而來、可通航的大型河流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利於發展轉口貿易和
農業生產,為了解決沼澤地勢的排水問題,公司在此建立了環繞全城的城市運河系統。周邊
爪哇政權嚴峻的軍事威脅,則導致坐落於爪哇廣大腹地沿岸的巴達維亞,必須長期受到防禦
工事的保護。起初公司為了省錢,利用自然的河流,城市輪廓呈現出部分線條彎曲的不規則
形式;後來在馬打蘭政權圍攻中慘遭破壞,曝露出防禦工事的嚴重問題,加上人口暴增,公
司才重新規劃為近似對稱的矩形城市輪廓,非常符合斯蒂文理想城市中的形式。

公司的轉口貿易經營非常仰賴與亞洲各地商人,特別是與華商的合作,但他們的龐大勢
力又讓公司倍感威脅,公司為此採取了族群隔離和製造階級差異的治理政策,確立基督教政
權的統治地位,其手段鮮明地反映在城市輪廓與運河系統的隔離,以及宗教建築的空間佈局
上,由此形成的強大控制力也使得城市治理機構、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得以在城內擴散。為
了將亞洲異教徒對公司統治權威的影響降到最低,公司採用族群隔離制度,將亞洲異教徒的
治理獨立於城市體系之外,城內無序分佈、平行於海岸的運河與疏密不一的橋樑共同構成的

389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358.
390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p.368.

78
運河隔離系統,也發揮了族群隔離的功能。這一城內隔離政策並不成功,隨著外部軍事威脅
逐漸消退,城內非基督徒勢力日益擴大,公司開始以城市輪廓為界,將華人以外的亞洲異教
徒隔離在城市之外391。另一方面,公司也刻意製造以歐洲血統和基督教信仰為標準的階級不
平等,除了在政治與經濟資源的分配上向基督徒嚴重傾斜,在宗教建築的佈局中,公司將城
內服務於各族群的新教教堂全部設置在城市中軸線芝利翁河的兩岸,並將異教的華人寺廟排
擠出城外,以凸顯新教政權在城市中的正統地位。憑藉上述治理手段,公司在城市建立起基
督教政權的穩固統治,城堡的治理職能釋放至城市中央的市政廳中;在戰爭期間一度被遷移
至城堡周邊,在戰爭結束後也很快遷往遠離城堡的城市邊緣地區;服務於基督徒與華人的社
會福利機構,則分別位於城市的邊緣,這些都足以彰顯出公司對城市控制力的信心。

藉由軍事征服與治理政策所建立的基督教統治,公司得以開展在亞洲的獲利事業。公司
在巴達維亞的首要經營項目,是結合倉儲、轉運與市場交易功能的亞洲轉口貿易中心,為了
控制城市進出口、收購與交易來自各地的貨物,由公司經營的亞洲轉口貿易的相關建築與設
施,圍繞著控制中央運河出海口的城堡分佈。公司城堡內的倉庫和城堡周圍用以修繕公司船
隻的木工場,都集中在芝利翁河的出海口,以便將摩鹿加群島的香料與亞洲各地的商品從海
外匯集至城堡倉庫。城市發展初期,華商的住宅也密集地集中在城堡廣場南側街廓內的前排
房屋,反映出華商在 17 世紀公司轉口貿易中與公司的緊密合作關係。

巴達維亞城內部分的進出口貿易、零售業與內陸鄉村地區的農業生產,則由華人主導,
公司藉由徵稅或收購從中獲利。芝利翁河串聯了內陸與海洋之間的商品運輸航道,既能從國
外引入進口商品,又能將內陸的農產品向城市與海外輸出。芝利翁河兩岸,因此成為各類交
易市場和公秤所的所在地,也形成大量的華人攤販與街屋;由芝利翁河向外擴張的城內運河
網絡,則串聯起城市內部的商品運輸路線。公司在城市出海口和市場周邊分別設置收費站和
公秤所,以便對進出口商品和城內交易徵收各項稅務;位於芝利翁河口的公司城堡,也能將
公司收購的爪哇農產品,經由芝利翁河的路線輸送,集中至城堡倉庫內。

這些多層次的城市空間元素,從城市輪廓、街道與運河系統到城內的各類建築與設施,
共同串聯起整個城市的防禦、治理和貿易活動,最終實現公司的獲利目的。

18 世紀,華人數量劇增、在貿易中的重要性減弱後,公司也藉由 1740 年的華人大屠殺事件將華


391

人逐出城外。

79
第四章 摩鹿加群島的安汶

本章將聚焦安汶,這裡地處摩鹿加香料群島的中心位置,也是公司從東南亞壟斷香料的
重要據點。以下章節將首先簡述公司在安汶的城市擇址、經營模式與建設歷程,再依序從城
市輪廓、街道運河紋理與建築與設施這三個空間層次,來理解公司如何將城市空間與軍事防
禦、治理政策和貿易財政等面向的手段相結合,實現對安汶的經營獲利。

4-1 城市發展概況

1605 年,公司從葡萄牙手中奪取安汶城市 (圖 4-1-2) 及其所在的安汶群島 (Amboina


Islands),首度獲得當地的最高統治權,成為荷蘭殖民帝國開始的標誌。公司通過在安汶地區
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征服、擔任地方統治者的角色,獲得巨大的商業利益,在全球摩鹿加香料
貿易,特別是丁香貿易中佔有最大份額。

4-1-1 城市擇址

圖 4-1-1 安汶在摩鹿加群島周邊香料運輸航線與季風中的地理位置392

392
本研究改繪。原圖來源:原圖名稱為“The region of the Spice Islands indicating the routes and
monsoon winds”,引用自 Parthesius, R. (2010). Dutch Ships in Tropical Wat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VOC) Shipping Network in Asia 1595-1660.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p.42.

80
荷蘭人征服東印度的目的是為了透過壟斷香料,控制歐洲市場的價格,以獲得巨大收益。
由於丁香、肉豆蔻皮、肉豆蔻等高級香料的產地位於現在印尼東部的摩鹿加群島與班達群島
,位於摩鹿加群島中心、臨近班達群島的安汶島 (圖 4-1-1) 就成為公司設置據點的理想位
393

置。此外,公司與葡萄牙在摩鹿加領地的爭端,也是荷蘭新教與西班牙天主教的宗教戰爭在
海外的延續394。

安汶 (Ambon)395是在葡萄牙人統治期間,由城堡外的聚落逐漸發展而來的城市。城市所
在的安汶島位於摩鹿加群島中部,地處活火山和地震頻發的不穩定地塊,山脈橫穿島嶼,從
中流淌出小河,流向遍佈棕櫚林與紅樹林沼澤的海岸396。安汶城坐落在 Soya 山腳下,城市的
地勢沿山地向海岸傾斜 397 。三條寬廣的河流平行地分佈在城市內,其中,懷托摩河 (River
Whytomo) 與大象河 (River Olifant) 從內陸一路延伸至海洋。1576 年由葡萄牙人建造的城堡,
就設在寬廣的懷托摩河的出海口旁,用以抵禦來自北摩鹿加特爾納特 (Ternate) 蘇丹的武裝
威脅398。公司佔領安汶後,也著手進行城市的重新規劃和改造。

4-1-2 城市經營模式

公司通過與當地政權簽訂條約來獲得丁香的壟斷權,並藉由大規模的軍事征服,強迫當
地居民遵守條約,以實現公司對丁香種植與貿易的壟斷。17 世紀初,公司從葡萄牙人手中征
服的領土並未種植丁香,丁香產地集中在獨立的希圖 (Hitu) (圖 4-1-2, 編號 1) 和特爾納特蘇
丹在安汶群島上的領地。雖然公司已與特爾納特蘇丹簽署合約,以公司的武裝保護為交換條
件,向特爾納特蘇丹換取丁香貿易的壟斷收購權399,但由於蘇丹王國對其臣民缺乏權威400,
當地丁香種植者不滿公司的壟斷收購,不願遵守條約,公司仍然無法實現丁香的壟斷。於是,
1624 至 1658 年間,公司在安汶群島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統稱為“安汶戰爭 (the Amboinese
Wars)”。戰爭期間,公司所信賴的安汶基督徒一度在 1636-1637 年間爆發叛亂,導致公司軍
隊瀕臨戰敗,在總督 (Anthonie van Diemen) 的及時救援下才渡過險境。1650 年代,公司最
終成功征服了安汶群島上的獨立國家和特爾納特蘇丹在該地區的叛亂屬地,進而實現了在當
地丁香生產的壟斷。為了維持長期控制和保障了當地的和平穩定,公司在城內維持了極高的

393
羽田正 (2018)。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新北市:八旗文化。頁 84。
394
Knaap, G. J. (2003). Headhunting, Carnage and Armed Peace in Amboina, 1500-1700.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6(2), 165–192. p.166.
395
安汶或安波那 (印度尼西亞語:Ambon;荷蘭語:Amboyna;西班牙語:Amboina;葡萄牙語:
Nossa Senhora de Anunciada,葡萄牙語意譯為聖母領報) 是安汶島上的主要海港城市,是今日印度
尼西亞馬魯古省的首府。
396
Greig, D. E. (1987). The Reluctant colonists: Netherlanders abroad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Assen, The Netherlands; Wolfeboro, NH, USA: Van Gorcum. p.153.
397
同上。p.154.
398
Knaap, G. J.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05.
399
Knaap, G. (1992). Crisis and Failure: War and Revolt in the Ambon Islands, 1636-1637. Cakalele, 3, 1-
26. p. 3.
400
Knaap, G. (2006). Kasteel, stad en land. Het begin van het Nederlandse Imperium in de Oost.
Leidschrift, 21(2), p. 29.

81
駐軍比例:在 1694 年安汶的男性居民中,公司職員的比例達到 43%,其中更有高達近 75%
的職員屬於公司的海軍或陸軍部隊401。

圖 4-1-2 十七世紀下半葉安汶周邊地區的區域劃分402

為了保障當地的和平穩定,除了強大的武裝力量,公司還通過嚴格的統治規則,來強化
公司對當地的長期控制403。維多利亞城堡內的政治議會 (Political Council)404 成為整個安汶
省 (Province of Amboina) (圖 4-1-2) 的最高統治機構,不僅需負責制定關於安汶城市 (Kota
Ambon)管理的重要決策,也要管理整個安汶地區,對上一級的巴達維亞高級政府負責405。為
了防範城內市民的威脅,公司也牢牢地掌控各族群領袖的提名權。城內的非公司職員,即城
市市民 (burgers),以階層遞減,依次被劃分為歐洲人 (European)406、華人 (Chinese)407 和原

401
Knaap, G. J.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5.
402
圖片出處:Knaap, G. (2004). Kruidnagelen en christenen: De 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en
de bevolking van Ambon, 1656-1696. Leiden: Brill.
403
Knaap, G. (2003). Headhunting, Carnage and Armed Peace in Amboina, 1500-1700.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6(2), 165–192. p.168.
404
17 世紀末時,議會成員包含長官(Governor)、公司內部管理的領導者高級商務員
(opperkoopman)、公司駐軍的領導者(captain)、律師或法官 (fiscaal),以及軍隊的書記官 (the
garrison bookkeeper)。
405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0.
406
歐洲自由民群體 (Vrijburgerij) 一部分是由於與亞洲女性結婚後無法返回荷蘭,而滯留在當地的
公司離職員工;另一部分是公司在 1611 年為了防止殖民地的軍事獨立,從荷蘭本土直接移民至當
地的荷蘭人,但該政策很快就宣告失敗 (Knaap, 1991) (p.111)。
407
華人市民群體 (Chinese citizenry) 差不多是在 1619 年巴達維亞成立前後來到安汶,可能是 1619
年巴達維亞鼓勵華人移民的政策,所間接導致的結果。

82
住民市民 (indigenous burgerij)408 這三大族群,雖然各族群都擁有各自的領袖409,但族群領袖
的人選皆由安汶的政治議會 (Political Council) 統一提名,缺乏決定權,僅具有執行政策的行
政職能,族群的自治權受到很大限制410。

此外,公司也藉由嚴格的人口控制,提升歐洲人與原住民的移民比例,以削弱華人的勢
力,並推行宗教同化政策,確保公司在城內的絕對統治優勢。在各族群中,擁有成熟貿易網
絡與信貸體系的華人群體,在走私貿易中極具優勢,受到公司的強烈警惕,被要求繳交人頭
稅,以取代城市的軍事義務411。至於原住民群體,雖然在階層上最低,但他們實際上是從東
南亞各地流入的移民,更受公司信任,不僅與歐洲人一同納入城市的民兵體系,在公司 1673
年至 1694 年間的人口統計中,公司還大量引入東南亞人,並篡改人口統計數據,將大量的原
住民登記為歐洲市民,導致歐洲人的比例大幅提升412。除了控制人口,維持自身宗教的主導
地位也是公司強化和鞏固自身統治政權的重要手段。1605 年公司取代葡萄牙成為安汶統治者
後,將剩餘的印度教信徒413、少部分的穆斯林 (Muslims) 和天主教徒414改造為基督教徒415。
公司在城內積極推行新教,建立教堂並發展學校,新教成為城內唯一被允許公開信仰的宗教,
到了 1700 年,約有 90-100%的原住民市民成為基督徒416,有效地強化和鞏固荷蘭主導的基督
教統治。

1650 年代後,公司完全征服安汶地區並控制了鄉村的進出口通道,實現對丁香生產與貿
易的壟斷,嚴格的進出口限制,從結果上導致公司幾乎壟斷了安汶的進出口貿易。安汶城
(Kota Ambon) 既是安汶省 (Province of Amboina) 的對外貿易港口,也是地方的貿易中心417。
城市對外出口貿易的唯一商品是丁香,這也是公司在安汶的最大獲利來源,這些收益大多上
交給巴達維亞總部,由安汶支部將安汶鄉村地區的丁香收集並集中輸送至安汶城,再由安汶
港口出口至巴達維亞。為防止丁香走私,公司嚴格規定離港的私人船隻必須為空船,安汶的

408
原住民市民群體 (indigenous citizenry) 在 17 世紀被公司當做泛指初安汶人以外的亞洲人的標
籤,包括 1605 年葡萄牙統治所遺留的馬爾迪吉基爾人 (Mardijkers)、1656 年大量的望加錫
(Makassar) 前戰俘,以及數量最龐大的解放奴隸,包含望加錫人 (Makassar)、蘇拉威西的布頓人
(butonese)、布吉人 (buginese) 和巴厘人 (Balinese)。
409
安汶的首位華人甲必丹 (captain) Herman,是信仰基督教的華人,在 1619 年獲得公司提名任
用。
410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1.
411
同上。p.112.
412
同上。p.113.
413
安汶城市及周邊地區的居民,最初信仰主張萬物有靈論的印度教 (animist-Hindus)
414
葡萄牙佔領安汶後,居民被強迫改宗天主教(Catholicism)。
415
Sholeh, B. (2013). The dynamics of Muslim and Christian relations in Ambon, eastern Indone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 4(3), 303–311. p.305.
416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2.
417
同上。p.118.

83
進口商品的需求又低418,導致大量私人船隻不得不在缺乏獲利的情況下退出城市的進出口貿
易。

安汶 (Amboina) 支部的收入來源,則來自安汶地區的內部貿易與財政稅收419,各族群的
市民也積極地參與城內貿易。其中,公司有一半的收益來自內部貿易,佔公司獲利最大宗的
是公司在城堡前的公司布店 (Company’s cloth shop) 販售印度紡織品的收入,同時也包含銷
售米和釘子、 船帆等手工製品的少量收益420。另一半則來自財政收入,包含公司直接徵收的
文件批准、船隻通行證、進出口稅、房屋拍照和市場攤位稅等稅收,以及從 1620 年起開始實
施徵收的農業包稅制。其中,最重要的承包稅收來自蒸餾酒 (arak) 和當地自製的棕櫚酒
(sageru),該項目的稅務承包主要受到華人的掌控421。

但是,由於政治權力與經濟實力不匹配,華人在安汶扮演的貿易角色具有可替代性,導
致華人在安汶內部貿易中的地位極為脆弱的。1650 年代下半葉至 1660 年代上半葉,政府採
取措施,規定所有華人除非離開安汶或成為基督徒,否則僅可從事農業與手工業,禁止參與
安汶省的內部與對外貿易422。這一充滿敵意的政策,有多種成因,一方面反映了以歐洲人為
主體的公司對華人在經濟上的恐懼,他們擔心華人規模龐大且成熟的貿易網絡與信貸體系,
會誘使他們從事丁香的走私,進而威脅到公司的丁香貿易壟斷,而在政治上更有影響力的歐
洲市民,則擔心華人在內部貿易的競爭力與主導地位會威脅他們自身的貿易獲利;另一方面,
中國東南沿海的鄭成功在 1662 年佔領了公司在台灣的據點423,也讓公司忌憚華人在的政治
軍事領域的潛在威脅。反華情緒後來因仰賴華人進口大米而稍有平息,但又此起彼伏424,這
也從側面反映出,公司在安汶的貿易發展,從整體上並不依賴於華人群體。

4-1-3 城市建設歷程

安汶建城於 1575 年,由葡萄牙殖民政權所建立。在 1605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奪取安汶


城市時,城市已初具規模,公司以此為基礎,在此後的一個世紀內對城市重新展開規劃,可
大致以 1650 年代為節點,劃分為城市建設初期與城市建設成熟期。

◼ 16 世紀:葡萄牙在安汶建立城堡與城市

1576 年,葡萄牙人在安汶的河流出海口處建造了長方形的城堡,用以抵禦來自北摩鹿加
特爾納特 (Ternate) 蘇丹的武裝威脅,城堡外的聚落也逐漸發展為城市425。葡萄牙的領土擴

418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7.
419
同上。p.116.
420
同上。p.116.
421
同上。p.117.
422
同上。p.111.
423
同上。p.112.
424
同上。p.112.
425
同上。p.105.

84
張和天主教壟斷政策,引發當地政權的不滿,導致在葡萄牙佔領後的三十年間,安汶城市長
期陷入與安汶穆斯林的戰爭狀態426。如圖 4-1-3,呈現出 1605 年公司艦隊初抵安汶時,葡萄
牙統治下的城堡與城市面貌。在戰爭局勢下,葡萄牙政權仍未在城內建立城墻等防禦工事427,
而將安汶當地的基督徒村莊遷至城堡旁,為他們提供安全的庇護428,城市的其它房屋也大多
集中在城堡周邊429。直至 1605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聯合特爾納特政權,從葡萄牙手中奪取安
汶城市及其所在的安汶群島 (Amboina Islands),荷蘭才首度獲得在當地的最高統治權,也成
為荷蘭殖民帝國開始的標誌430。

圖 4-1-3 1605 年艦隊抵達安汶431

426
同上。p.106.
427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0.
428
Knaap, G. (2003). Headhunting, Carnage and Armed Peace in Amboina, 1500-1700.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6(2), 165–192. p.174.
429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09.
430
同上。p.106.
431
1605 年艦隊抵達安汶 (Aankomst van de vloot te Ambon, 1605),繪製於 1644-1646 年間。圖片來
源:荷蘭國家博物館 Rijksstudio

85
◼ 1605 年至 1650 年代前:公司的城市建設初期

該時期公司對城市建設的重點,在於強化城堡對海外與城市的防禦能力。該時期的城市
建設,同時伴隨著公司為了實現丁香壟斷,而在 1624 至 1658 年間在安汶群島發動的一系列
的戰爭,統稱為“安汶戰爭 (the Amboinese Wars)”432。

圖 4-1-4 安汶的維多利亞城堡433

公司佔領葡萄牙在安汶的城堡後,隨即將城堡原址改建為四角棱堡,在外圍開鑿護城河,
以強化城堡自身的防禦能力;為了防範來自城市的潛在威脅,還將圍繞在城堡周邊的城市房
屋向南遷移數百米,以確保公司城堡與城市之間保留一定距離的空地434,如圖 4-1-4 所示。
1614 年,公司將其改名為維多利亞城堡 (Fort Victoria)。此後數十年間,城堡的防禦墻體、護
城河與城堡規模還在不斷地強化和擴張435。

432
Knaap, G. (2003). Headhunting, Carnage and Armed Peace in Amboina, 1500-1700.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6(2), 165–192. p.168.
433
安汶的維多利亞城堡 (Description The castle Victoria in Amboina),年代未知,結合街道紋理和維
多利亞城堡的名稱推測,應於 1614 年後不久。圖片來源: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
434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09.
435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08.

86
此外,如圖 4-1-4,在荷蘭佔領安汶後,城市街廓自由地向外擴張,仍未在城市外圍建立
起防禦工事,也未形成明確的城市邊界。這是因為公司所發起的戰爭都集中在安汶群島的其
它區域,對安汶城市周邊地區保有較強的掌控力,公司因而認定,城市需防備的敵人來自海
外而非內陸。直到 1616 年、1636 年來自內陸的安汶基督徒兩度爆發起義,並向城市發動攻
擊,公司才在城市外圍增築臨時木柵加以防衛436。城市的不同區域各自發展出街道與街廓,
雖然都呈現出垂直分割的模式,但未形成連貫的整體規劃。

◼ 1650 年代後: 公司的城市建設成熟期

1650 年代,公司成功征服了安汶群島上的獨立國家和特爾納特蘇丹在該地區的叛亂屬地,
實現了對當地丁香生產的壟斷437,此後,城市的丁香貿易得到大規模的發展,公司也將發展
重心更多地集中在城市空間的規劃和建設上,包括政府機構、街道與防禦工事。

圖 4-1-5 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438

436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0.
437
Knaap, G. (2003). Headhunting, Carnage and Armed Peace in Amboina, 1500-1700.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6(2), 165–192. p.168.
438
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 (Description Plan of the Castle Victoria, the city
and partly the surroundings of Amboina),年代未知,推測為 1680 年代地圖,因圖中有完整的城防系
統,安汶的城防系統修築於 1680 年代,1687 年後傾頹,該圖所處時期應介於二者之間。圖片來
源: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

87
圖 4-1-3 1718 年安汶城市地圖439

由於城堡和城市在 1674 年遭地震摧毀,原來設置在城堡中的政府官員的住宅被遷移至


城內;為了修復和強化城堡的防禦能力,公司又於 1679 年,在城堡墻壁外加築石塊,並在城
堡南側靠近城市的一側開鑿一條新的護城河440,如圖 4-1-5 所示。

圖 4-1-5 所反映的大約是 1680 年代安汶城市的空間形態,此時城市外圍新建的城墻、堡


壘與護城河,形成了近似矩形的城市輪廓,城市的街道也在該時期得到整合。由於 1665 年望
加錫 (Makassar) 入侵的謠言甚囂塵上,公司再度興築了臨時木柵;1680 年代,在長官
Padtbrugge 的主導下,公司決定征用大量的安汶村民,大舉興建了城市外圍的城墻、堡壘與
護城河441,形成圖中近似矩形的城市輪廓。不過,這一建設所動用的勞力引發了嚴重的民怨,
防禦工事也由於不敵暴雨的沖刷,在 1687 年遭到摧毀 (如圖 4-1-6 所示),此後安汶再沒有這
樣的嘗試。原先各自獨立的街道系統 (圖 4-1-4),在整合後則呈現出近似矩形、各區街道互

439
1718 年安汶城市地圖 (Plattegrond van de stad Amboina, 1718),繪製於 1747-1780 年間。圖片來
源:荷蘭國家博物館 Rijksstudio。
440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0.
441
同上。

88
相連通的街道網格模式,基本上奠定了安汶的城市街道格局;公司也強化了對城市土地和房
屋的管理,在 1680 年代正式建立地籍管理機構442。

不過,上述構成城市輪廓的防禦工事在安汶城市中未充分發揮的防禦作用,而且由於不
適應當地環境,在安汶漫長的城市發展歷程中僅短暫存在不到十年。由於防禦工事建設給當
地居民造成過重的徭役,引發了嚴重的民怨;城墻、堡壘與護城河,也不敵暴雨的沖刷,在
落成不久後隨即在 1687 年遭到摧毀 ,如圖 4-1-6 所示,在 1718 年的安汶城市地圖中,城墻
與堡壘已不復存在,護城河也淪為破碎的、失去防禦功能的水溝。此後安汶再沒有關於城市
防禦工事建設的嘗試443。

4-2 城市輪廓

安汶 (Ambon) 城市外圍城防系統的存續與城市所面臨的軍事威脅緊密相關。由於當地
多暴雨的季風性氣候,沖刷力強,在安汶修建並維繫土製防禦工事的成本極高。也因此,安
汶的外圍城防系統只是臨時性的城市輪廓,當軍事威脅不復存在時,自然山川又重新成為界
定城市實際範圍的外圍輪廓。值得注意的是,人造的防禦工事雖然很快就被摧毀,但它曾經
塑造的邊界在日後仍舊潛在地影響了城市的空間佈局。

4-2-1 永久的不規則城市輪廓

由於公司在當地擁有優勢的軍事實力與穩定的政治關係, 公司在 1605 年統治安汶後,


仍延續葡萄牙時期不設置防禦工事的做法,長期維持著由自然山川所圍塑的有機城市輪廓
(圖 4-2-1)。在葡萄牙統治期間,安汶是由城堡外圍聚落逐漸發展出來的城市444,城內從未設
置城墻或護城河等人造防禦工事。公司佔領安汶後,獲得安汶島上的大多數土地,還與島上
的特爾納特 (Ternate) 蘇丹屬地及其它小型的地方政權都締結了聯合抵抗葡萄牙的軍事互助
條約,而且,這些政權的軍事實力薄弱,對公司而言也不足為懼。公司由此判斷,城市的軍
事威脅主要來自海外,而非來自高山的內陸原住民,因此並不注重城市的防禦工事,而僅將
防禦重點放在臨海的城堡445。安汶從建城之初就不受到城墻或護城河的保護446的傳統,因此
而得到延續。

雖然在 1630 年代後,由於當地局勢的不穩定,矩形防禦工事曾一度成為確立城市邊界


的臨時性輪廓,甚至在 1680 年代建成永久性的土造防禦工事,但隨著局勢的穩定和土造防

442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09.
443
同上。p.110.
444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07.
445
同上。
446
同上。

89
禦工事的崩毀,城市輪廓很快又恢復至原有的自然形式,此後城市也再無修建防禦工事的嘗
試447,廢棄的、支離破碎的護城河則得以延續,在城內發揮人工運河的空間隔離功能。

圖 4-2-1 自然山川圍塑的不規則自然輪廓448

4-2-2 臨時的矩形城市輪廓

1630 年代當地基督徒叛亂後,公司才開始重視來自內陸的威脅,但僅僅是因應危機而短
暫設置的臨時性木柵,隨著海外勢力的威脅與日俱增,安汶當局才終於決議在 1680 年代建
立永久性的城市防禦工事,也由此構成了近似矩形的城市輪廓 (圖 4-2-2)。1636 年,由於公
司在壟斷丁香的軍事征伐449中,過於頻繁地調用當地基督徒的 hongi450,451,引發了安汶基督
徒的嚴重不滿與叛亂,一度引發公司的統治危機,當局鎮壓叛亂後,隨即在城市外圍建立了
臨時性的木柵;1665 年,望加錫人 (Makassarese) 即將攻打安汶的傳言,再度引發當局的恐

447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0.
448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1680 年代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 (Plan van
het kasteel Victoria, de stad en gedeeltelijk de omstreken van Amboina),作者匿名,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編號 1328,鄭斯文重製。
449
1624 至 1658 年間,公司在 Ambon 當地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統稱為“安汶戰爭 (the
Amboinese Wars)”,強迫當地丁香種植者遵守公司與蘇丹王國的條約,以實現公司對丁香的壟斷。
450
Hongi 是由摩鹿加群島的傳統獨木舟 kora-kora 所組成的更大型的艦隊,傳統上被用於軍事征
伐,也被公司用來作為戰爭工具 (Knaap, 2003) (p.169) 。
451
Knaap, G. (2003). Headhunting, Carnage and Armed Peace in Amboina, 1500-1700.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6(2), 165–192. p.182.

90
慌,城市再次設立了臨時木柵;1672 年英法戰爭爆發452後,安汶長官 (Governor) 最終決議
在 1680 年代建設永久的防禦工事,以取代此前的臨時防禦木柵。

圖 4-2-2 城防系統圍塑的矩形人工輪廓453

城市的外圍防禦工事呈現出近似矩形的輪廓,也將既有的自然資源充分納入城市的防禦
體系,充分反映斯蒂文所主張的利益最大化的規劃原則。1680 年代,在安汶長官 (Governor)
帕特布魯格 (Padtbrugge) 的主導下,通過開鑿護城河454、修築土製堤岸455,由東南、西南、
東北側的防禦工事所圍塑出的城市輪廓,與西北側的海岸線共同勾勒出近似矩形的幾何形式
(圖 4-2-2),呼應了斯蒂文規劃理論中對矩形這種更便利形式的偏好456,有利於計算和劃分土
地,充分發揮土地的可使用資源;城內的大象河 (River Olifant) 被納入防禦工事西南側的一
部分,節約了原先開鑿運河與砌築城墻的建設成本,在保障城市防禦功能的情況下,盡可能
地實現了利益的最大化。

防禦工事的結構則採用由棱堡、護城河與防禦土墻共同構成的舊荷蘭系統,與斯蒂文理
想城市中的城市外圍防禦工事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安汶城市防禦工事整體由土製的城墻 (De
Wall) 與棱堡構成,護城河 (Stats graft) 沿外側環繞,護城河外側再加固土製的斜堤 (glacis)。
雖然棱堡分佈的密度很低,但防禦工事的整體結構,特別是棱堡與護城河的組合形態,與同

452
Knaap, G. (2004). Kruidnagelen en christenen: De 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en de bevolking
van Ambon, 1656-1696. Leiden: Brill. p.41.
453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1680 年代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 (Plan van
het kasteel Victoria, de stad en gedeeltelijk de omstreken van Amboina),作者匿名,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編號 1328,鄭斯文重製。
454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07.
455
Knaap, G. (2003). Headhunting, Carnage and Armed Peace in Amboina, 1500-1700.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6(2), 165–192. p.176.
456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p.353.

91
時期荷蘭本土所採用的結構類似,包括斯蒂文在理想城市中提出的防禦工事,以及同時期荷
蘭本土城市擴張區域的外圍城防系統。

但是,即便是永久性的防禦工事,它的存在也僅僅是短暫的,由於這種土製結構不符合
當地的氣候條件,建設又需耗費大量人力,在建成後的十年內很快就遭到暴雨摧毀,難以為
繼,而且此後再也沒有重建。在防禦工事的修建期間,安汶長官 Padbrugge 大規模地強制征
用城市周邊的安汶村民,大舉開鑿城市護城河與溝渠,過重的徭役引發當地人的不滿,甚至
成為長官在 1687 年被召回巴達維亞的原因之一。建成不久後,安汶先後遭遇兩次暴雨,導致
護城河與堡壘遭到無可挽回的摧毀457。顯然,荷蘭的土製防禦工事難以適應安汶充足且猛烈
的降水,與此同時,公司又已經在 1650 年代後控制了內陸的軍事威脅,實現對丁香生產貿易
的壟斷,幾乎不再有防禦工事的必要性。因此,在此次嘗試失敗後,安汶再無城市防禦工事,
由此形塑的近似矩形的輪廓也不復存在。

4-3 運河水道系統與街道網格模式

安汶的水路系統與街道網格承襲自葡萄牙的城市建設,城內沒有人工運河,只有數條由
內陸通往海洋的自然河流,街道系統雖依垂直水平分割、但受河流阻隔而各自分散,整體呈
現出較原始、自然的形式。在公司佔領後的城市改造中,街道依據垂直水平的原則,被重新
整合為一體的矩形街道網格模式;自然河流得到延續,承擔城市與鄉村之間的產品運輸功能;
17 世紀後半葉還開鑿了人工運河,以實現對族群的監控和隔離。

4-3-1 運河水道系統與街道網格模式

或許是由於島嶼特定的水文與地勢環境,安汶與荷蘭澤蘭 (Zeeland) 群島上的城市相似,


未在城內建立系統化、用於土地排水的運河網絡,僅以大量的自然河流輔以少量人工開鑿的
溝渠來實現城市土地排水 (圖 4-3-1)。安汶地處安汶島沿岸的 Soya 山腳下,地勢向海傾斜458,
且位於三條寬廣的河流之間,包括東北面的懷托摩河 (River Whytomo) (編號 A) 、瓦亞拉特
河 (River Wayallat) (編號 B) 和西南面的大象河 (River Olifant) (編號 C)459。島嶼多山、陡峭
的地勢條件不利於蓄水,沿岸地帶又有數條自然河流,發揮排水功能,城內修建運河網絡來
排水的需求並不大。因此僅在東北側、東南側的城市邊緣區域開鑿狹窄的溝渠 (編號 E),用
於山嶺排水, 而未系統化地修建運河排水系統。

457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0.
458
Greig, D. E. (1987). The Reluctant colonists: Netherlanders abroad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Assen, The Netherlands; Wolfeboro, NH, USA: Van Gorcum. p.154.
459
同上。

92
圖 4-3-1 安汶的自然河流與人工運河460

原先受到自然河流阻隔而在城市各區域各自發展的安汶街道 (圖 4-3-2),經由整合後呈
現出近似矩形、各區街道互相連通的街道網格模式 (圖 4-3-3)。如圖 4-3-2,在公司初抵安汶
時,安汶的街道受到自然河流的分隔,在懷托摩河 (River Whytomo) 東北方、懷托摩河與大
象河之間的三個區域各自發展出獨立的街道系統,雖然內部都採用垂直水平的劃分方式,但
區域間僅由一條道路連通,未形成整體的街道網格系統。在後來的城市改造中,城堡前的街
道系統成為基準,城市西南側的街道得到重新規劃,如圖 4-3-3,雖然由於先前沒有規劃,導
致城市的街廓劃分的尺寸各異,街道也時斷時續,未能完全貫通城市內部,但二者被串聯成
一個近似矩形、街道互相連通的街道系統,整體上仍呈現出一體化的、互相垂直的街道網格
模式。

460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1680 年代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 (Plan van
het kasteel Victoria, de stad en gedeeltelijk de omstreken van Amboina),作者匿名,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編號 1328,鄭斯文重製。

93
圖 4-3-3 安汶早期各自獨立的街道系統461 (無比例尺,北方朝上)

圖 4-3-2 安汶城市街道的網格模式462

461
本研究加註。原圖來源:安汶的維多利亞城堡 (Description The castle Victoria in Amboina),年代
未知 (結合街道紋理和維多利亞城堡的名稱推測,應於 1614 年後不久),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
462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1680 年代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 (Plan van
het kasteel Victoria, de stad en gedeeltelijk de omstreken van Amboina),作者匿名,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編號 1328,鄭斯文重製。

94
4-3-2 自然河流的經濟運輸功能

圖 4-3-4 安汶的自然河流與商品運輸463

在安汶的水路系統中,自然河流承擔了城市的主要運輸職能,如圖 4-3-4,通往城堡正前
方的懷托摩河 (River Whytomo),由內陸延伸至海洋,可視為城市的中央運河,是公司丁香壟
斷貿易的運輸路線,因此受到公司的嚴格掌控,市民則被排除在航道之外。1640 年代,安汶
島唯一重要的出口商品丁香被公司壟斷,市民被禁止參與丁香種植和貿易,Ambon 也在 1650
年代公司完全征服當地統治者後,控制了整個鄉村地區的經濟,成為全省的丁香出口與商品
進口通道464。懷托摩河與相鄰的城市主要街道紳士街 (de Heeren-Straat)465,由城堡向城外延
伸,共同形成城市與鄉村地區之間主要的水陸運輸路線。為了壟斷懷托摩河的運輸航道,公
司不僅佔據了河流周邊地區的土地,還在河流與城市的交接處設置可開合的吊橋和大量的軍
事防禦和倉儲運輸設施466,密集監控和防範市民的走私活動。

463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1680 年代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 (Plan van
het kasteel Victoria, de stad en gedeeltelijk de omstreken van Amboina),作者匿名,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編號 1328,鄭斯文重製。
464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5.
465
1718 年安汶城市地圖 (Plattegrond van de stad Amboina, 1718),編號 M。圖片來源:荷蘭國家博
物館 Rijksstudio。
466
包括 1680 年代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 (Plan van het kasteel Victoria,
de stad en gedeeltelijk de omstreken van Amboina) 中:編號 9 的大吊橋;編號 12、13 的堡壘、火藥
廠和編號 36、14、16 的公司馬廄、倉庫和裝貨區。圖片來源: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
編號 1328,李京翻譯。

95
城內其它河流則平行於運輸丁香的懷托摩河,之間沒有運河串聯,與巴達維亞遍佈全城、
相互貫通的運河運輸網絡形成很大的差異,反映出公司藉由對航道的控管來防範私人船隻的
丁香走私活動,來配合公司的壟斷政策,全面圍堵丁香的走私。為了防止私人船隻經由其它
河流走私丁香,公司不僅控制了運輸丁香的懷托摩河,限制私人船隻在特定航道與地點之間
航行,還規定一切出海的私人船隻須為空船,並在另一條發源自內陸的大象河與臨近河流的
出海口設置警衛室,以監控往來的私人船隻467。由於安汶唯一重要的出口商品丁香完全被公
司船隻掌控,自給自足的安汶經濟對進口商品的需求又很低,私人船隻在對外貿易中沒有獲
利空間,從結果上導致市民幾乎被排除在安汶的對外貿易之外。市民唯一可參與的經濟活動
是城市內部與鄉村地區之間的零售貿易468,由此形成了私人商販通過批發公司商店的進口商
品來經營城內零售交易的貿易模式。城市其它區域的市民團體被排除在懷托摩河的進出口貿
易活動之外,城內其它河流也因此呈現出與之互相平行、互不連結的分佈模式。

4-3-3 人工運河的族群隔離功能

圖 4-3-5 安汶的人工運河與族群隔離469

467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5.
468
同上。
469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1680 年代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 (Plan van
het kasteel Victoria, de stad en gedeeltelijk de omstreken van Amboina),作者匿名,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編號 1328,鄭斯文重製。

96
城內人工開鑿的運河與溝渠則發揮對當地基督徒的族群隔離功能,如圖 4-3-5,公司將大
量的安汶基督徒 (編號 A-G) 安置在城市邊緣地區,並藉由城內的人工運河 (編號 b) 與溝渠
(編號 c) 將其隔離在城市主要空間之外。這些安汶基督徒是來自安汶島 Soya、Halong、
Mardheyka 等村莊的村民,在葡萄牙政權與當地穆斯林政權的戰爭中,一些歸順葡萄牙的安
汶基督教村莊遭到攻擊,不得不在 16 世紀末被迫放棄原來的定居點,遷移至更安全的安汶
城堡附近470;在 1636 年安汶基督徒爆發叛亂後,又陸續有村莊被公司強制遷出不易監控的山
地,依各村莊為單元,集中安置在城堡周圍471,並保持各村莊互相獨立,防止他們互相聯合,
也確保他們受到公司武裝力量的嚴密監控。該事件後,城市開始修築木柵,以隔離安汶基督
徒;數十年後,這一臨時性的木柵被重建為永久性的防禦工事,人工運河 (de Gegraven Gracht)
(編號 b) 也在這一背景下得以開鑿,有助於強化對安汶基督徒的隔離,防止他們再度向城市
發動攻擊。雖然運河很快就遭到暴雨的嚴重破壞,但仍是劃分城市族群的重要界限,城市東北
側的瓦亞拉特河 (Riv Wayallat) (編號 a)、人工開鑿的排水溝渠 (編號 c) ,也成為安汶基督徒
內部的分界線。

非 公 司 職 員 的 其 他 城 市 居 民 被 依 種 族 劃 分 為 歐 洲 人 、 華 人 和 原 住 民 (indigenous
citizenries),雖然在城市的行政管理措施對他們存在權力、地位與社會階級的區分,但這種族
群區隔並未嚴格地反映在城市空間上。公司沒有為特定族群嚴格劃定專門的居住區域472,不
過仍存在著因經濟地位而產生的空間分化,公司職員和較富裕的居民在遠離沼澤和海洋、海
拔較高的地勢上獲得了大面積的土地,在那裡種植水果和蔬菜,享受著下午茶會和晚餐聚會
的活躍社交生活473。

4-4 各類建築與設施

城市的對外貿易設施與政府管理機構集中在由城堡前方通往內陸的同一條軸線上;城內
貿易的相關設施與私人商店,則形成垂直於該軸線、由城堡沿海岸向西南方向延伸的東北-西
南向軸線;隨著公司在當地的傳教,服務於城內不同族群的新教教堂,均勻地分佈在城市各
區域的中心,以確保各教堂所服務的人群能在最短距離抵達;醫院、濟貧院等社會福利設施,
則安置在城市邊緣地區。

470
Knaap, G. (2003). Headhunting, Carnage and Armed Peace in Amboina, 1500-1700.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6(2), 165–192. p.174.
471
Knaap, G. (2004). Kruidnagelen en christenen: De 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en de bevolking
van Ambon, 1656-1696. Leiden: Brill. pp.39-40.
472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26.
473
Greig, D. E. (1987). The Reluctant colonists: Netherlanders abroad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Assen, The Netherlands; Wolfeboro, NH, USA: Van Gorcum. p.154.

97
4-4-1 政府管理機構與設施

為因應不斷擴張的城市,政府管理機構由最初的城堡開始,逐步向外分散和擴張。在 1680
年代的安汶地圖 (圖 4-4-1) 中,刑場、市政廳、長官公署和花園沿著維多利亞城堡正中央的
軸線——紳士街 (de Heeren-Straat),以及城市通往內陸的主要河流懷托摩河 (River Whytomo),
沿城堡向城市東南方向延伸,它們集中分佈在紳士街與懷托摩河之間的街廓內,共同串聯起
一條象征政府統治權威的城市中軸線。

圖 4-4-1 1680 年代安汶的政府管理機構與設施474

其中,城堡 (編號①) 是政府統治的權力中心,是最高權力機構安汶省政治議會 (Political


Council) 的所在地,集軍事、政治、經濟功能為一體,它延續了葡萄牙城堡的所在位置,而
且防禦能力與規模在不斷強化。為了保護城堡免於城內的威脅,公司在 1605 年佔領安汶城
堡之初,就將城堡前的房屋向南遷移數百米,以確保城堡與城市之間保持足夠寬敞的廣場空
間475,在 1680 年代和 1718 年的城市地圖中,該廣場上始終設有一座刑場 (圖 4-4-1 編號②),
扮演著政府維護政權的角色。公司還在安汶的磚造矩形城堡外圍增設護城河,在中心加築壁
壘 (bulwark),並於 1614 年改名為維多利亞 (Victoria) 城堡,1630 年代初期又再度加強防禦。

474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1680 年代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 (Plan van
het kasteel Victoria, de stad en gedeeltelijk de omstreken van Amboina),作者匿名,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編號 1328,鄭斯文重製,李京翻譯。
475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09.

98
1654 年,隨著荷蘭日益增長的人口與需求,城堡臨海側擴建。1670 年代,城市曾討論要在異
地重建城堡,以因應英法的聯合勢力,期間還遭遇 1674 年全城的大規模地震,但最終仍在
1697 決定延續原位置。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治理的政治職能開始逐步向外圍城市釋放。 1674 年,安汶爆發


大規模地震,嚴重地摧毀了城市與城堡,公司不得不在城內買了一棟房子作為長官及其眷屬
的臨時住宅,後來變成永久的長官公署 (’t Gouverneur huys)476,隨後又在公署後方修建了大
片長官花園,長官公署 (編號④) 與花園 (編號⑤) 正式從城堡向南遷至城內。長官公署與花
園先後出現在 1680 年代和 1718 年的安汶地圖上,由於地處高地而享有絕佳的視野,還有大
片的花園妝點,公署被譽為“城內最頂級的住宅”477。1680 年代後,公司又陸續在城市中增
設市政廳 (編號③) 與公司花園 (編號⑥)。在 1718 年地圖中,市政廳首度出現在醫院的舊
址上,正對著城堡廣場與刑場,主入口由古典柱式和山墻裝飾478;公司花園則位於護城河內
的城市邊緣,佔據了王子街與綠色丐軍街交叉口南側的街廓。

圖 4-4-2 (左) 1724 年安汶的舊長官公署479


圖 4-4-3 (右) 1724 年安汶的舊醫院或市政廳480

政府管理機構在城內的分散和擴張,有賴於當地相對安穩的軍事環境和公司在當地強有
力的控制。為了確保對安汶城市的絕對控制,伊斯蘭的法律制度481被完全禁止,公司不僅佔
據了政治議會 (Public Council) 中的權力核心,還嚴格地控制城市人口中公司職員的比例,

476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08.
477
Greig, D. E. (1987). The Reluctant colonists: Netherlanders abroad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Assen, The Netherlands; Wolfeboro, NH, USA: Van Gorcum. p.154.
478
Greig, D. E. (1987). The Reluctant colonists: Netherlanders abroad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Assen, The Netherlands; Wolfeboro, NH, USA: Van Gorcum. p.155.
479
1724 年安汶的舊長官公署 (The old house of the Ambonian governor)。圖片出處:François
Valentyn, Description of Amboina, Volume I, no. XXXVI (between pp. 132 and 133).,荷蘭皇家圖書館
(Koninklijke Bibliotheek) 建立的圖資庫「記憶」 (The Memory).
480
1724 年安汶的舊醫院或市政廳 (The Old Hospital or Town Hall of Ambon)。圖片出處:François
Valentyn, Description of Amboina, Volume I, no. XXXIII (between pp. 124 and 125),荷蘭皇家圖書館
(Koninklijke Bibliotheek) 建立的圖資庫「記憶」 (The Memory).
481
Broekman, E. R. (2018). Religieuze geschillen: Religieuze tolerantie onder de VOC op het eiland
Ambon in de zeventiende eeuw (Bachelor's thesis). Utrecht University. p.28.

99
安汶的公司職員人數從 17 世紀初的數百人,發展至 17 世紀末已達到近一千人482,城市居民
中有高達 40%的男性自由民都是公司職員,這就確保了城堡相較於城市具有壓倒性的軍事優
勢483。在優勢軍力的保護下,公司也因此能夠安心地將長官公署、花園、市政廳等政府管理
機構從城堡釋放至城市內部。

同時,為了確保公司對城市運輸航道的壟斷地位,公司還在城市內陸與海洋的主要河流
懷托摩河 (編號 A) 上設置了堡壘與大型火藥廠 (編號⑧),以強化對河道的監控。與此同時,
在城市另一條主要河流大象河 (River Olifant) 和城市中央較短河流的出海口,又分別設置了
荷蘭市民警衛室 (編號⑨) 與原住民警衛室 (編號⑩),很可能是為了配合公司對私人船隻實
施的進出口管制,以防止丁香走私,確保離岸船隻沒有運載丁香。

4-4-2 宗教建築與設施

為了強化和鞏固荷蘭主導的基督教統治,公司打壓天主教與伊斯蘭教在安汶當地的勢力,
在城市積極推行新教,建立教堂並發展學校,新教教堂也成為城內唯一被允許設立的宗教建
築。城內第一座新教教堂是由葡萄牙時期遺留的天主教教堂改造的,供城內族群共同使用,
隨著城市空間的擴張,原先城內族群共用的新教教堂擴增為兩座,分別供荷蘭語和馬來語族
群使用,實現了禮拜空間的族群分隔。1680 年後,城市共有三座教堂 (圖 4-4-4),分別是城
堡內的小教堂、中國街上的馬來教堂和紳士街上的荷蘭教堂,三者均勻地分佈在城市各區域
的中心,也符合服務人群的就近原則,確保城堡駐軍和各族群的市民都能在短距離內抵達教
堂。

為了防範天主教與伊斯蘭教背後的葡萄牙與當地蘇丹勢力,安汶城市內部完全沒有非基
督教的宗教建築 (圖 4-4-4),非基督教被排除在城市之外。實際上,公司害怕的不是宗教本
身,而是擔心宗教背後對族群的強大凝聚力。在 1605 年荷蘭佔領安汶城以前,這兩大勢力在
當地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對公司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公司對安汶天主教的排擠尤為強烈,1605 年後,整個安汶地區再也沒有天主教教堂的痕
跡,公司將葡萄牙唯一一座服務於葡萄牙軍隊和城市人口的聖保羅教堂 (St Paul’s) (編號②)
改造為新教教堂 (Protestant church),驅逐了當地的天主教傳教士,並強迫當地的天主教徒改
信新教。這種排擠繼承自荷蘭本土,儘管 1579 年的烏特勒支聯盟中曾聲明要保障個人的信
仰自由,但實際上,荷蘭共和國天主教徒被新教教會剝奪了公共職能和貧困救濟,成為社會
的底層484。

482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p.110-111.
483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3.
484
Broekman, E. R. (2018). Religieuze geschillen: Religieuze tolerantie onder de VOC op het eiland
Ambon in de zeventiende eeuw (Bachelor's thesis). Utrecht University. p.20.

100
圖 4-4-4 1680 年代安汶的宗教建築與設施485

由於伊斯蘭教人口規模遠比天主教徒龐大486,為了維持在島上的政權穩定,公司對伊斯
蘭教的容忍度更高,清真寺僅被排除在城市之外,在瓦亞拉特河 (Rover Wayallat) (編號 C) 東
北側的周邊鄉村地區,清真寺 (編號④) 仍然存在於摩爾人社區中。安汶長官德克·德哈斯
(Dirk de Haas)曾在 1691 年 5 月 14 日寫道:“他們不允許在城市和城內住所進行公開的
Mahometaesen 儀式,但他們可以在城堡附近鄉村地區的摩爾人區進行並建立該教派的宗教信
仰。”穆斯林被允許繼續在安汶島上居住,但只能在特定地區,不允許他們任意地在各地從
事宗教活動。487在安汶城內,公司禁止穆斯林在公共場合表達伊斯蘭教義,以維持新教的正
統地位,但同時又允許他們在家中信奉自己的宗教,這與荷蘭本土對家庭教會的容忍度非常
相似488。不過,公司對異教的政策並不是穩固的,一旦異教的勢力過於龐大,即便在城市外
也會遭到宗教迫害。1620 年,安汶東北部的瓦伊 (Waay) 高達一半的基督徒又重新成為穆斯
林,伊斯蘭教在鄉村地區勢力在不斷擴張,公司採取了鎮壓措施,燒毀了當地的清真寺,並
要求原來的基督徒重新皈依基督教489。

485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1680 年代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 (Plan van
het kasteel Victoria, de stad en gedeeltelijk de omstreken van Amboina),作者匿名,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編號 1328,鄭斯文重製,李京翻譯。
486
同上。p.31.
487
同上。p.17.
488
同上。
489
同上。p.19.

101
除了排擠異教徒,強化當地人對公司的認同感,公司也積極推廣基督新教,隨著原住民
基督教徒的規模日益壯大,也導致了馬來教堂 (編號②)、荷蘭教堂 (編號③) 在 17 世紀下半
葉分開設置的局面。在華人、歐洲人、原住民三大族群中,原住民是公司積極同化的對象,
而且在城市中的推廣卓有成效,在 1700 年的城市原住民 (Indigenous) 人口中,有高達約 90-
100%的原住民是基督徒490。這被視為是促進居民對公司統治者忠誠的一種手段,也有利於政
府施行符合基督文化的法規。

1605 年公司佔領安汶初期,原住民信仰基督教的規模較小時,原住民與歐洲人共用教堂。
公司將葡萄牙的聖保羅教堂改造為新教教堂 (Protestant church) (編號②),同時服務荷蘭語和
馬來語的基督教徒,城堡駐軍則在城堡內部的小教堂 (編號①)接受佈道491。

此後,公司採取了一系列鼓勵與懲罰並行的行政措施,以擴大基督教在原住民中的普及
率。為了鼓勵原住民改信基督教,公司在安汶城市與周邊鄉村地區廣設教會學校,並頒布政
策,規定唯有基督徒才能獲得教育和政府中較低階的行政職位,在這樣的氛圍下,失去了蘇
丹政權的穆斯林社區在安汶殖民社會中處於從屬地位492。為了確保新皈依的基督教徒嚴格遵
循新教的生活方式,公司在 1647 至 1650 年間出台了相關政策,規定基督徒必須執行基督教
婚姻和新生兒的洗禮儀式,嚴禁婚前性行為,此外,還規定奴隸和原住民市民必須將年滿 8
歲的兒童送至教會學校上學,違反上述規定者,將處以高額罰款493。

此外,公司還組織牧師,積極參與荷蘭文與馬來文的翻譯與教師培訓工作,培訓鄉村教
師到城區上課與考試,以幫助原住民排除理解聖經的語言障礙,更快速而有效地學習新教。
1614 年牧師 (Caspar Wiltens)抵達安汶,在當地發展荷蘭語學校,並致力於編寫荷蘭-馬來語
詞典,將佈道文翻譯為馬來語。1620 年代初,Danckaerts 還在城堡成立了荷蘭語學校,為當
地的原住民教師提供私人教育,教師與學校的數量迅速增長,至 1700 年已達到 54 所學校,
規模為 5190 名學生494。

在公司的推廣下,原住民人口與信仰基督教比例迅速增長,原先的新教教堂日漸不敷使
用, 公司開始將族群分流,在城內設立了專門面向原住民基督徒的馬來教堂,也就此奠定了
馬來教堂 (編號②) 與荷蘭教堂 (編號③) 分立的局面。1658 年後,新教教堂遭大火焚毀,公
司在燒毀的教堂原址臨時搭建了木造的建築,改為專門服務於原住民族群的馬來教堂 (De
Maleytse Kerk) ,供馬來語的族群禮拜。荷蘭語的基督徒市民則轉至城堡內部的小型教堂,
臨時與城堡駐軍一起接受禮拜。1680 年代,公司在在長官公署對面新建荷蘭教堂 (圖 4-4-5),

490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2.
491
同上。p.108.
492
Sholeh, B. (2013). The dynamics of Muslim and Christian relations in Ambon, eastern Indone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 4(3), 303–311. p.304.
493
Broekman, E. R. (2018). Religieuze geschillen: Religieuze tolerantie onder de VOC op het eiland
Ambon in de zeventiende eeuw (Bachelor's thesis). Utrecht University. p.26.
494
Steenbrink, K. A., & Aritonang, J. S. (2008). Chapter Five. The Arrival Of Protestantism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The Moluccas 1605–1800. In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Indonesia (pp.
99-133). Leiden: Brill. p.105.

102
馬來教堂也在 1696 年被重建為石造建築,至此,城堡內的小教堂、中國街上的馬來教堂和紳
士街上的荷蘭教堂,分別為城堡駐軍、荷蘭人市民和原住民市民提供禮拜空間,正式實現了
不同族群的分流。

圖 4-4-5 1724 年安汶的新荷蘭教堂495

4-4-3 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

安汶的醫院、孤兒院、濟貧院等社會福利機構,如圖 4-4-6,和巴達維亞存在很多相似之
處,首先,兩地的這些社會福利機構都集中安置在城市整體格局的邊緣地區;孤兒院與濟貧
院的職能也都統一集合在同一棟建築物中;而且,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弱勢族群也同樣受到
不同的管理機構管轄,雖然關於安汶非基督徒的社會福利機構在文獻與圖像中沒有明確記載,
但很可能也在空間上形成分化,分別建立了收治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社會福利機構。

醫院的選址與巴達維亞一樣,很可能受到環境污染與城市防禦兩種因素的綜合考量,隨
著日益穩定的城市政治和軍事形勢,從城堡對面遷移至城市外圍區域。公司佔領安汶後的第
一棟新醫院 (編號①) 在 1625-1630 年間落成,位於城堡前方496。由於公司當時為實現丁香貿
易壟斷,而在安汶群島上發起了一系列的軍事征伐497,城堡內部駐軍有龐大的醫療救治需求,
選擇在城堡前方建設醫院,很可能是為了向城堡內部駐軍提供及時的醫療服務,也確保身為
軍事後勤機構的醫院,能夠受到城堡的嚴密防護。當局勢穩定時,醫院由於容易造成周邊環
境的污染,而被遷往城市的邊緣地帶。1650 年代後,公司完全征服了安汶地區,並採取更加
嚴厲的治理手段。隨著政治局勢的穩定,醫院的軍事服務功能與防禦需求都急劇下降,醫院
也因此在 1680 年至 1718 年間,由城堡前方遷至護城河外 (編號②) (圖 4-4-7)。

495
1724 年安汶的新荷蘭教堂 (The new Hollandsche Kerk in Ambon)。圖片來源:François Valentyn,
Description of Amboina, Volume I, no. XXXVII (between pp. 132 and 133),荷蘭皇家圖書館
(Koninklijke Bibliotheek) 建立的圖資庫「記憶」 (The Memory).
496
1680 年代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 (Plan van het kasteel Victoria, de stad
en gedeeltelijk de omstreken van Amboina) 的編號 17,顯示為醫院 (Het hospitaal),同一地點在 18 世
紀的地圖中則標示為市政廳。
497
即 1624 至 1658 年間的“安汶戰爭 (the Amboinese Wars)”。

103
1686 年建立的濟貧院與孤兒院 (het Armen-Weeshuys) (編號③)498整合在同一棟建築物
(圖 4-4-8) 中,緊鄰當時城市北側的護城河,設置在城市內側的邊緣區域。安汶移民城市的本
質,導致政府有義務為孤兒提供照顧,並協助處理移民者的遺產事務。在政府主導下的孤兒
照顧與遺產處理,受到基督教的法律和道德觀念的影響,與非基督徒存在很大差異,這就導
致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孤兒照顧與遺產處理,受到各自獨立的管理機構管轄499。濟貧-孤兒院
的所在地點,位於紳士街 (de Heeren-Straat) 與皇家街 (de Konings-Straat) 之間的街廓內,並
緊鄰荷蘭教堂,帶有很強的荷蘭色彩,很可能專門服務於佔城內人口多數的基督徒群體。

圖 4-4-6 1680 年安汶的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500

498
Greig, D. E. (1987). The Reluctant colonists: Netherlanders abroad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Assen, The Netherlands; Wolfeboro, NH, USA: Van Gorcum. p.155.
499
佔多數的基督徒群體,由 1630 年代成立的信託董事會 (Board of Trustees) 協助處理,由兩位公
司職員、三位市民,以及由公司主導的司法組織共同組成董事會;一切關於非基督徒的遺產繼承事
項,特別是華人,則委由 1647 年成立的華人遺產執行委員會(Council of Executors of Chinese
Estates),它是由公司布店的管理者主持的,其成員則由原住民甲必丹、華人甲必丹和其它傑出的華
人共同組成。
500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1680 年代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 (Plan van
het kasteel Victoria, de stad en gedeeltelijk de omstreken van Amboina),作者匿名,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編號 1328,鄭斯文重製,李京翻譯。

104
圖 4-4-7(左) 1724 年安汶的新醫院501
圖 4-4-8 (右) 1724 年安汶的濟貧-孤兒院502

4-4-4 商業建築與設施

城內商業建築 (圖 4-4-9) 以城堡為原點,分別向東南與西南兩側分佈,形成東南-西北向


的對外貿易軸線,以及東北-西南向的城市內部商業軸線。二者被清楚地區分開,呼應公司對
城市對外貿易與內部經濟活動的明確劃分:前者是被公司壟斷的丁香出口貿易,禁止任何市
民從事丁香的種植與貿易;後者則是由公司與市民共同參與的內部貿易,公司進口商品並在
公司商店經營獲利,市民也能進口商品、參與城市內部的零售貿易503。

為了實現對丁香出口的壟斷,公司在發源自內陸的主要河流懷托摩河 (River Whytomo)


(編號 B) 沿岸設置了大量服務於丁香貿易的設施。公司在懷托摩河與城市的接壤處,設置了
公司馬廄 (編號⑥);在城市護城河周邊,則設置了控制河流通行的開合橋(編號⑤),以及裝
貨區 (編號③) 、糧倉 (編號④)和公司製磚坊 (編號⑦) 等貨物儲存與服務設施;最後,公司
在河流出海口設置了城堡 (編號②) 與碼頭 (編號①)。這樣的佈局有利於將唯一重要的出口
貨物——丁香,沿著懷托摩河,從內陸輸送至停靠在城堡碼頭的公司船隻。在 17 世紀下半
葉,安汶每年約有 10 至 15 艘公司船隻靠岸,它們往來於巴達維亞以及鄰近的特爾納特省
(Ternate)、班達 (Banda) 和錫江 (Makassar),既載送軍隊、火藥,也發揮進出口的職能,進
口印度紡織品、爪哇的大米和歐洲銀元,出口丁香,每年出口的丁香價值高達 600,000 磅
(lbs)504。

501
1724 年安汶的新醫院 (The New Hospital of Ambon)。圖片來源:François Valentyn, Description of
Amboina, Volume I, no. XXXVII (between pp. 130 and 131),荷蘭皇家圖書館 (Koninklijke Bibliotheek)
建立的圖資庫「記憶」 (The Memory).
502
1724 年安汶的濟貧-孤兒院 (The Poor Orphanage in Ambon)。圖片來源:François Valentyn,
Description of Amboina, Volume I, no. XXXVII (between pp. 130 and 131),荷蘭皇家圖書館
(Koninklijke Bibliotheek) 建立的圖資庫「記憶」 (The Memory).
503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5.
504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8.

105
圖 4-4-9 1680 年安汶的商業空間佈局505

安汶每年約有 30-50 艘私人船隻靠岸,進口大量的蘇拉威西 (Sulawesi) 紡織品、爪哇和


錫江產的大米,以及從巴達維亞購得的中國瓷器,但是,除丁香外,安汶沒有什麼值得出口
的商品,因此離岸的船隻幾乎都是空的506,與公司船隻形成鮮明的對比。此外,公司還限制
私人船隻必須在特定航道與地點間航行507。

城市內部貿易集中在遠離懷托摩河的沿海地帶,公司商店 (Compagnies Winkel) (編號


⑧)、市場 (de Pasar of Markt) (編號⑨) 和街屋 (shophouse) (編號⑩) 都位於城堡西南側,串
聯形成一條以中國街為軸,從城堡向西南方向延伸的商業軸線。地方貿易的交易內容主要
是以當地特產的西米 (sago) 和漁產,交換進口紡織品、鐵製工具、瓷器和鹽508。公司在公司
商店批發進口商品,市民經營進行內部的零售交易,共同形成城市內部貿易的主要結構。其
中,華人積極地在市場擺攤、經營商店、在鄉村地區間兜售商品,在城市零售業中佔據主導
地位。

505
本研究繪製。底圖來源:1680 年代維多利亞城堡、安汶城市與部分周邊環境的平面圖 (Plan van
het kasteel Victoria, de stad en gedeeltelijk de omstreken van Amboina),作者匿名,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編號 1328,鄭斯文重製,李京翻譯。
506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8.
507
同上。p.115.
508
同上。p.118.

106
公司將市場 (編號⑨) 設立在城堡西南側的海邊,便於監管,公司也從市場攤位的租稅
中獲利509。市場 (圖 4-4-10) 採用荷蘭傳統的廊式農舍與穀倉中常見的建築形式,由一個長
方形平面的開放空間組成,堅固的柱子支撐著屋頂木桁架,上面覆蓋厚重的瓦片510。市場攤
販大多由華人和馬爾迪吉基爾-望加錫人 (Mardijker-Makassarese) 組成,在市場中經營攤販
的人數在 1675 年達到約 90 人511。當時市場上銷售的產品,除了富裕歐洲市民所生產的牛奶
與奶油512、從海外進口的紡織品、大米和中國瓷器513之外,可能還包含了華人與望加錫人小
規模地種植的糧食作物,馬爾迪吉基爾-望加錫人捕撈打獵獲得的漁獲與野味、生產的棕櫚酒,
以及各族群從事木匠、鐵匠、石匠、裁縫、製鞋等所生產的手工產品 514 。市場設有集市日
(Market-day),不僅服務於城市內部交易,也是周邊鄉村地區的交易中心515。

圖 4-4-10 1724 年安汶的市場516

公司商店 (編號⑧) 則設置在城堡南側,緊鄰城堡與中國街的入口處,一方面有利於從


停靠在城堡碼頭公司船隻獲取進口的商品,另一方面又便於將商品批發給從事零售業的華商。
公司在公司商店販售印度紡織品,創造了公司內部貿易的最大獲利來源517。此外,由於公司
職員的給薪很少,公司商店除了銷售商品,同時也為公司職員供給物資518。

509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7.
510
Greig, D. E. (1987). The Reluctant colonists: Netherlanders abroad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Assen, The Netherlands; Wolfeboro, NH, USA: Van Gorcum. p.155.
511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7.
512
同上。
513
同上。p.118.
514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7.
515
Steenbrink, K. A., & Aritonang, J. S. (2008). Chapter Five. The Arrival Of Protestantism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The Moluccas 1605–1800. In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Indonesia (pp.
99-133). Leiden: Brill. p.106.
516
圖片出處:François Valentyn, Description of Amboina, Volume I, no. XXXII (between pp. 124 and
125).,荷蘭皇家圖書館 (Koninklijke Bibliotheek) 建立的圖資庫「記憶」 (The Memory).
517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p.117.
518
同上。p.115.

107
臨近市場的海岸與中國街兩側分佈了大量的街屋,從街道名稱與地塊形態推測,這裡大
多是華人經營的商店,反映出華人在零售業的主導地位。17 世紀末,安汶大約有十位財力較
雄厚的華商,他們從公司商店批發印度紡織品,並在紡織品的零售業中佔據主導地位519。在
歐洲人、華人與原住民三大市民族群中,華人也是擁有最多私人船隻的族群520,這意味著他
們能掌握更豐富的進口商品。經營商店的華人店主 (shopkeeper) 和華人商販從華商那邊取得
貨源,在城內經營商店,或在鄉村地區間遊走販售商品,主要服務的客群是當地的安汶人
(Ambonese) 。

4-5 小結

公司從葡萄牙手中奪取安汶並重新規劃城市,最初是為了壟斷丁香貿易,而採取的物質
手段。公司首先對據點進行軍事征服和暴力壟斷,接著通過人口控制和宗教同化政策來加強
控制、維持公司的統治地位,最後成功地建立起由進出口貿易壟斷和城市稅收這兩大獲利來
源組成的經營模式。

公司在亞洲發展殖民貿易的初期,首要目標是建立對摩鹿加香料的全面壟斷,1605 年,
公司基於這一目標進行城市擇址,奪取了葡萄牙在安汶的城市據點,城市所在的島嶼地形也
塑造了以自然河流構建的城市水路系統;公司雖然一度建立人工護城河與防禦工事,但由於
惡劣的氣候環境和城內壓倒性的軍事優勢,城市輪廓長期而言仍順應自然狀態,呈現不設防
禦工事的不規則形式。安汶群島是丁香的產地,地處盛產高級香料的摩鹿加群島中心,貿易
戰略位置絕佳,公司因此奪取了葡萄牙在安汶島沿岸建立的安汶城市,並藉由長期的大規模
軍事征服,實現對安汶群島丁香種植與貿易的壟斷。城市所在的島嶼地形影響了城市的水路
系統,由於山勢陡峭,有不少自然河流從高山經城市排入海中,很少發生嚴重的積水,因此
沒有建立運河系統的需求。地震、洪水頻發的自然環境,加上公司在城內壓倒性的軍事優勢,
則導致城市長期未建立城防系統,城市範圍最大程度地向外擴張至山川河流的邊界,呈現出
不規則的輪廓形式;即便在 1630 至 1680 年代,公司因應安汶島上各村莊的基督徒叛亂,曾
一度將他們集中安置在城市邊緣,並興建木造或土製、近似矩形的防禦工事加以防禦,也很
快遭自然災害沖毀。

由於公司在丁香貿易上不依賴於華人,擁有成熟貿易網絡與信貸體系的華人群體又構成
了潛在的走私威脅,因此,公司藉由嚴格的人口控制、宗教同化政策和絕對優勢的軍力,極
大地降低華人的比例和社會地位,確立了公司在城內的絕對統治優勢。安汶的城市結構因此
更接近荷蘭的基督教城市,公司的治理機構和面向基督徒的宗教建築、醫療和社會福利機構,
也得以由城堡周邊向城市內部全面擴張。城市的治理機構,包括市政廳、長官公署,甚至是
長官花園,都從城堡向外延伸擴張至城市內部;城堡廣場上的刑場,則用於嚇阻華人走私。
作為戰略設施的醫院,最初設置在城堡周邊,隨著日益穩定的城市政治和軍事形勢,也從城

519
同上。p.117.
520
同上。p.118.

108
堡對面遷移至城市外圍區域。城堡內的小教堂和城內兩座新教教堂,則依最短距離的原則,
均勻地分佈在城市各區域的中心。

對武裝力量和思想的控制,奠定了公司壟斷貿易的基礎。1650 年代後,公司實現了對安
汶群島丁香生產與貿易的壟斷,由於丁香幾乎是安汶唯一具出口價值的產品,公司也因此壟
斷了安汶的進出口貿易和內陸至海外的運輸路線,並利用各種防禦、貿易相關的建築與設施
來強化這一控制。由內陸延伸至海洋、通往城堡正前方的懷托摩河,可視為城市的中央運河,
是公司丁香壟斷貿易的運輸路線,公司在河流出海口設置了隔離在城堡內部的公司碼頭,又
在河流與城市邊緣的接壤處設置公司的馬廄和倉庫,嚴格地控制了商品進出口的城市主要運
輸河道。為了防止走私船隻經由其它河流進行走私活動,公司還在城內其它重要河流的出海
口設置了警衛室,並且杜絕懷托摩河與其它平行的河流之間產生任何串聯。

除了丁香的進出口貿易,城內的其它貿易則向市民開放,為了使其與丁香出口貿易保持
安全距離,城市內部貿易以城堡旁的市場為核心向西南方的沿海地帶發展,完全垂直且不相
交於城市的丁香運輸路線,公司藉由公司商店的批發和財政稅收從中獲利。公司在城堡對面
設立公司商店,批發進口商品給華人零售商,獲取城內貿易獲利;又在城堡西南側設立市場,
收取營業執照費用,也便於公司監控城內貿易活動。這些公司商店和市場沿著中國街向西南
側延伸和擴張,形成市場海岸與中國街兩側大量的街屋,從街道名稱與地塊形態推測,這裡
大多是華人經營的商店,反映出華人在零售業的主導地位。

這些多層次的城市空間元素,從城市輪廓、街道與運河系統到城內的各類建築與設施,
共同串聯起整個城市的防禦、治理和貿易活動,最終實現公司的獲利目的。

109
第五章 台灣的熱蘭遮與普羅民遮

本章將視角轉移至台灣:東亞轉口貿易的樞紐熱蘭遮市,與內陸農業開發的據點普羅民
遮市,成為公司在東亞與中、日兩國貿易的重要據點。以下章節將首先簡述公司在熱蘭遮與
普羅民遮的城市擇址、經營模式與建設歷程,再依序從城市輪廓、街道運河紋理與建築與設
施這三個空間層次,來理解公司如何將城市空間與軍事防禦、治理政策和貿易財政等面向的
手段相結合,實現對熱蘭遮與普羅民遮的經營獲利。

5-1 城市發展概況

中國商品與日本白銀構成的絲銀貿易在 17 世紀上半葉的公司亞洲貿易網絡中扮演非常
關鍵的角色,在中國禁止通商的環境下,公司急需在東亞尋找一處臨近中國、便於與華商貿
易的據點。因公司的這一動機,台灣西南部輾轉獲選為公司在東亞的據點,也由此塑造了公
司在熱蘭遮與普羅民遮的經營模式。

5-1-1 城市擇址

圖 5-1-1 台灣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市在中國海周邊航線中的地理位置521

由於台灣位於南中國與日本間絲綢貿易的海路之上522,又未受到東亞政權的正式統治,
因此,公司將據點設在台灣西南部,能很好地獨佔中國商品收購和中日絲銀貿易,進而獲得

521
本研究改繪。原圖來源:原圖名稱為“The north-eastern region, indicating the shipping routes”,引
用自 Parthesius, R. (2010). Dutch Ships in Tropical Wat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VOC) Shipping Network in Asia 1595-1660.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p.43.
522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44。

110
對東亞地區貿易的控制權。但實際上,台灣並非這一據點位置的首選,而是歷經波折後輾轉
選擇的結果:公司最初希望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設立貿易據點,遭遇中國閉關政策523的強力
阻礙524;因而試圖在 1622 年從葡萄牙手中奪取澳門,卻在圍攻戰爭中失利;隨即轉往澎湖群
島築城,試圖控制澳門與日本之間的航線525,因中國當局主張澎湖隸屬於中國領土,而遭到
驅逐;在一番交涉後,公司以中國當局承諾發給華商許可證526為交換條件527,最終同意在 1624
年轉移至台灣,在大員建造奧蘭治 (Orange) 城堡528。在荷蘭人抵達的早期,台灣西南部已形
成大員、赤嵌兩處漢人聚落,住著漁民和海盜529,有華商貿易的基礎,也因此被公司選定,
在後來分別發展出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市。

位於大員島 (Tayouan)530上的熱蘭遮城市成為台灣總部的所在地,雖然沒有優良的貿易
港,但三面環海,與本島隔著台江內海,發揮天然的防禦功能,在公司早期資金軍力不足的
情況下,能有效地抵禦來自內陸原住民的威脅。大員島是一處狹長的陸連島531,由泥沙淤積
形成,周邊的水淺,潛藏很多暗礁532,海岸線與進港水道在潮汐與洋流的沖刷下也時有變動,
導致常有船隻擱淺觸礁。因此,大員島不具備天然良港的的深水港灣,無法停靠吃水深的大
型商船,僅能藉助小舢舨,在商船與海港之間來回裝卸船貨533。但也因為孤懸海外的地理形
勢,大員島能夠有效地防守來自內陸的威脅。由於巴達維亞當局在中日航線貿易未穩固確立
前,不願對台灣投注多餘的資源534,橫貫在內陸與熱蘭遮之間的台江內海,就成了抵禦內陸
原住民威脅的天然屏障。荷蘭人建造熱蘭遮城堡時,也將陸地來的台灣原住民視為假想敵,
在熱蘭遮城西南一個瞭望開闊的高地上,又建造了烏特勒支碉堡,作為防衛熱蘭遮城堡的重
鎮,控制唯一從內陸通往熱蘭遮城堡的道路535。

由於大員島土地貧瘠、佔地狹小,能提供的資源和建設用地有限,公司曾一度嘗試將整
個殖民的行政總部遷至位於內陸赤嵌地區、坐擁肥沃土地的普羅民遮市,卻因無法防禦來自

523
1567 年,明廷採取較之前開放的貿易政策,雖然仍未開放中日貿易,並禁止外商踏上中國土
地,但允許華商到當局認可合法的外國港口貿易,要求他們需申請船引 (許可證)繳納引稅與關稅,
便於當局控制貿易、防範走私,並從中獲利 (歐陽泰, 2007) (p. 28)。
524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47。
525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39。
526
許可證,即允許獲頒許可證的華商到台灣與公司進行交易。
527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47。
528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49。
529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80。
530
陳第《東番記》稱,荷據時期荷蘭人建造熱蘭遮城及熱蘭遮街的那塊小島為大員島 (Tayouan),
稱熱蘭遮街為大員市鎮 (江樹生, 1992) (p.59)。
531
陸連島 (英語:Tied island, land-tied islands) 是指島嶼面向海岸陸地的地方,海浪沖擊力較弱,
泥沙較易堆積,形成沙洲,當堆積的泥沙將島嶼和海岸陸地相互連接時,就稱為這個和陸地相連的
島嶼為陸連島。
532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97。
533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47。
534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135。
535
江樹生 (1992)。鄭成功和荷蘭人在台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32。

111
內陸的原住民而廢棄,直到公司征服內陸原住民、華人在中國內戰背景下大量湧入後,才重
新得到規劃。雖然普羅民遮和熱蘭遮一樣沒有優良的深水港灣536,但不同的是,普羅民遮泥
濘的海岸線東側是大片肥沃的沖積扇平原537,有利於發展農業。為此,公司在 1625 年就建立
普羅民遮,鼓勵華人墾殖者到此定居,並試圖將行政總部遷移到普羅民遮,計劃建造新城堡
538
。但當時台灣總部缺乏巴達維亞的支援,無力征服原住民,也沒錢修建防禦工事,在隨後
數年接連傳出火災、瘟疫,甚至連公司在赤嵌的房舍與農場都遭到麻豆與蕭壠原住民的摧毀,
長官與評議會因而決定將人員撤出赤嵌,拆毀城堡,也放棄了農耕事業的計劃539,並在 1628
年建立熱蘭遮城市540。直到 1630 年代中期,公司征服原住民後,內陸赤嵌地區的農業才得以
大規模開展,逃避中國內戰的華人也大量湧入,台灣長官在 1648 年後又重新規劃了普羅民
遮市,以因應大量華人移民造成房屋的建造亂象541。

5-1-2 城市經營模式

公司在台灣的經營目標是發展轉口貿易,壟斷日本白銀與中國商品在台灣的交易,並發
展內陸的農業生產基地。然而,佔領台灣的初期,公司需同時面臨中國海盜542、日本海商的
挑戰,和內陸開展獵首行動的原住民,因此將發展重心集中在偏安一隅的大員島,在 1628 年
規劃了熱蘭遮城市。在公司佔領台灣前,每年都有中國漁船跨海來捕魚,華商則聚集在大員
與日本商船進行貿易,還有華人住在西部的原住民部落中從事鹿製品的買賣543。日商和華商
原來就在大員開展貿易,但新來的荷蘭人卻要求他們支付「一成的關稅」544,後來又改變規
定,令他們只能與公司交易,意圖壟斷中日貿易的獲利,引發他們的不滿。公司與日商、華
商之間存在緊張的競爭關係,但同時卻又因極度依賴於日本白銀與中國商品545。面對日本佔
領台灣的野心、日商的貿易競爭以及中國各海盜集團的潛在威脅,公司既要與之爭奪利益,
又需同時維持與中、日的貿易夥伴關係,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這也導致台灣遲遲無法得到
巴達維亞的軍事與資金支援,士兵人數稀少而無法抵抗原住民的攻擊、在本島建立穩固的統

536
在整個赤嵌地區西側是泥濘的濱海沿線,紗線和暗礁會隨潮水退漲和天候不同變化,對於吃水
較深的歐洲船隻而言相當兇險 (歐陽泰, 2007) (p. 67)。
537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67。
538
同上。頁 228。
539
同上。頁 230。
540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6。
541
同上。頁 60。
542
由於華商被禁止與日本交易,而轉往地下走私,不受到政府的保護,容易受到敲詐勒索和劫
掠,他們因此共同組成了龐大、武裝的海上私人走私組織,結合走私、海盜、敲詐行為,並向商人
和漁民索取保護費,而以暴力來抵制其對手。(歐陽泰, 2007) (p. 81)
543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44。
544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98。
545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53。

112
治。內陸的農業開發事業,以及 1625 年將行政總部遷移至普羅民遮的計劃,因此以失敗告終
546

到了 1630 年代中期,上述問題一一得到排解,公司逐步確立對經濟與軍事的壟斷,有效
地形成統治的強制力,在熱蘭遮與普羅民遮所在的赤嵌地區建立起穩固的地位。1635 年,幕
府將軍下達禁止日人出國的禁令,公司瞬時擺脫了日本對大員主權的嚴重威脅和日商的貿易
競爭547;另一方面,公司在 1634 年就與中國的鄭芝龍集團建立起穩定可靠的貿易關係548,
1637 年,鄭芝龍稱霸福建貿易網絡,掌控了私人華商的出海貿易549。在穩定的中國商品供貨
和相對安定的社會形勢之下,台灣的轉口貿易開始繁榮興盛,台灣長官向巴達維亞請求的增
援武力終於得到批准,於是自熱蘭遮城堡率軍征服了最具威脅性的麻豆社,引發此後原住民
各部落的爭相求和。1636 年,台灣長官和評議會舉辦盛大儀式,二十八個村落代表出席,與
原住民形成封建領主與封臣之間的關係550,正式確立了荷蘭在台灣西南平原的統治地位551。

由於台灣臨近中國沿海海盜的活動區域,華人的潛在威脅仍存在,公司因此對華人一直
心存戒備,採取各項治理手段,對華人進行監控,以防範華人的走私活動和軍事叛變,維持
公司的統治地位。熱蘭遮與普羅民遮比巴達維亞更符合包樂史所說的中國殖民城市552,華人
是兩城市民的主體,公司既仰賴他們提供中國商品和勞動力,又擔心他們與中國沿海的海盜
集團勾結,構成對公司統治的威脅,因此採取措施,來監控華人的行為553。自 1627 年起,公
司就要求所有在內陸生活或貿易的華人每個月必須至城堡報到,辦理居留許可證,便於公司
辨明他們的身份,並監控華人移民者的行蹤554。為了防止華人煽動原住民叛變,公司還在 1642
年禁止華人與原住民雜居,規定想跟原住民交易的商人,需至大員申請執照 (pascedul),
「可
以操一艘舢舨,當成從事交易時的棲身之所」不想要或買不起的人,就要移居至赤嵌、熱蘭
遮市,或者最靠近大員灣的數村之一555。公司雖然為城內工作的華人提供一整套市政法律體
系的保護,保障他們的產權、市政安全、市場交易秩序,並推行司法系統和警察機構556,但

546
1625 年起,公司就鼓勵漢人墾殖者到赤嵌稱為普羅民遮的新市鎮居住,同時也試圖把整個殖民
行政中心遷移過去,開始遷移資材去建造新城堡。結果 1626 年發生大火,不久後傳出瘟疫,此
外,最具威脅的是當地原住民的攻擊 (1629 年,麻豆與蕭壠的原住民摧毀了公司設於赤嵌的房舍與
農場)。長官與評議會因而決定將人員撤出赤嵌,拆毀城堡,也放棄了農耕事業的計劃 (歐陽泰,
2007) (p. 230)。
547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116。
548
同上。
549
私人海商需向鄭芝龍繳費才得以航向台灣 (歐陽泰, 2007) (p.107)。
550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35。
551
同上。頁 152-153。
552
Knaap, G. (2003). Headhunting, Carnage and Armed Peace in Amboina, 1500-1700.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6(2), 165–192. p.128.
553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26。
554
同上。頁 102,299。
555
同上。頁 306-307。
556
同上。頁 239。

113
將華人排除在最高決策單位——台灣評議會之外,在所謂的市參議會 (Scheepenbanck) 中,
華人也僅佔兩席557。

在強力的控制和監管之下,公司成功地在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分別建立起轉口貿易港和農
業生產基地,壟斷其收益,並藉由稅收政策間接地獲取其它經濟活動所創造的收益。轉口貿
易、農業開墾和稅收這三種獲利途徑,經由台江內海這一水路運輸系統的串聯,共同構成了
公司對熱蘭遮-普羅民遮雙城系統的經營模式。

熱蘭遮城市成為公司經營轉口貿易的中心,形成以摩鹿加香料和日本白銀換取中國絲貨、
砂糖等商品的壟斷貿易。公司禁止職員與華商交易,並管制、限定市民的貿易範圍,以此方
式控制了台灣的進出口貿易,賺取高額利潤558。1628 年,公司與鄭芝龍簽署為期三年的貿易
協定:鄭芝龍必須按照固定的價格供應絲貨、砂糖、薑等貨物,以換取公司運來的白銀和香
料559。來自中國的華商船隻送來絲貨、砂糖等中國商品,由公司直接收購,將貨物卸下後,
就直接送進公司在熱蘭遮城堡內的倉庫560。當南季風吹起,滿載香料與諸色貨物的公司船隻,
由巴達維亞航向大員商館。商館抵達以後即卸下部分船貨,儲放於商館貨倉,準備換取中國
的絲、砂糖、鹿皮等貨物;商船則繼續前往日本交易,換取白銀561。這些與公司交易的華商,
也大多居住在熱蘭遮城堡旁的熱蘭遮城市內。

普羅民遮市則在內陸農業發展、大量華人移民湧入後重新得到規劃562,成為公司在廣大
的赤嵌地區發展獵鹿和農耕事業的中心,荷蘭董事們曾屢次提到,可將台灣建設成供應在全
亞洲荷蘭人的糧食產地563。熱蘭遮則與巴達維亞一樣,從轉口貿易重鎮轉換為治理大片領土
的首都564。1635 年征服內陸的原住民後,公司開始計畫、指導與控制整個農業的主導權,建
立起一種與少數僑領合作來和華人一起發展農業的模式,也奠定了殖民地自給自足的基礎,
在 1640 年代中期進入穩定發展。公司與大部分從事甘蔗開墾的華人投資者達成協議,無償
地贈予他們一塊土地,由他們率領一群農夫從事開墾,但必須按照荷蘭當局的指示,種植一
定數量的甘蔗與其他作物,並按照預定的價格向公司供給一定數量的農產品565。公司還鼓勵
稻米種植,並引進了靛青、大麻、煙草等經濟作物566。同一時期,公司也試圖壟斷鹿皮出口

557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27。
558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40。
559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104。
560
據華人通事何廷斌的轉述,華商將貨物卸下後,常常還沒有拿到應有的付款單,就被送到公司
的倉庫,以至於收不足賬款。華商將壓艙貨物輸入台灣,如屋瓦和木料,卻被公司強制以低價收購
(歐陽泰, 2007) (p.412)。
561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130。
562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60。
563
同上。頁 76。
564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460。
565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59。
566
同上。頁 61。

114
貿易567,規定所有出口鹿皮只能授予公司。公司將內陸生產出來的蔗糖和收購的鹿皮經由台
江內海運輸至熱蘭遮,再出口到亞洲各地,特別是日本和波斯市場 568,以獲得龐大的利潤。
為了鼓勵更多華人移民前往內陸開墾,公司提供了安全穩定的環境與稅賦減免、頒授土地等
優惠政策569。早期遭到廢棄的普羅民遮市,因蜂擁而至的華人移民而繁榮起來,台灣長官於
是在 1640 年代末期下令重新規劃城市570。

圖 5-1-7 1652 年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571,由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共構的雙城系統建立的經營模式


(圖上方為北)

除了公司直接壟斷收購和經營的貿易事業,城市和廣大內陸內部的其它經濟活動則向華
人市民開放,公司藉由收稅來從中獲利。華人積極地從事城內的釀酒業、屠宰業、手工業和
零售業等城市內部經濟活動,位於熱蘭遮市的公司稅務所直接向其徵收各項稅賦,包括由居

567
公司原打算壟斷鹿皮貿易,在 1635 年規定華人不得自行出口鹿皮,須由公司承購,但獵鹿區域
幅員廣闊,難以管理,走私活動興盛 (韓家寶, 2002) (p.63)。公司因此改變策略,約在 1636 年施行
「獵鹿執照制」,出售獵鹿執照給來自大員的華人,批准他們在鄰近原住民村落獵場捕鹿 (韓家寶,
2002) (p.44)。公司以此方式間接地壟斷了鹿皮貿易,並向華商徵收鹿皮與鹿肉的什一實物稅,以攫
取鹿皮的外銷獲利。公司出售獵鹿執照,課徵鹿肉、鹿皮什一稅,並外銷日本來獲利;華人也外銷
鹿皮到中國 (韓家寶, 2002) (p.64);最終的受害者是因鹿群銳減而頓失生計的原住民。
568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37。
569
同上。頁 226。
570
該城市的名稱,在 1648 年曾短暫地被時任的台灣長官改為荷恩 (Hoorn),在 1649 年又被巴達維
亞總督駁回,重新改為普羅民遮 (Provintia) (冉福立, 1997) (pp.60-61)。
571
1652 年地圖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布洛克荷伊(Cornelis Jansz Plockhoy)繪製,現藏於荷蘭國
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圖片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115
留許可證演變而來的人頭稅572、向進出熱蘭遮的非公司船隻課徵的進出口貨物關稅573、熱蘭
遮市的房產稅、磚與石灰稅、建築執照、市場營業執照和釀酒執照等各種費用574。為了省下
維持一套完善殖民行政組織所需的經營成本,並藉由標售競價來獲得最大利益,公司也發佈
了一連串贌 (稅收承包利權),將對某種經營活動的壟斷權利贌出575。一方面包括專門買入賣
出某種商品的權利,如壟斷各原住民村落交易活動的村落交易稅576 (贌社)577、屠宰並於市場
販售豬肉的專賣權 (豬隻屠宰稅權),以及壟斷所有烏魚子和烏魚收購的烏魚稅權578;另一方
面,也包含徵集某種關稅的權利,例如為了增進蔗糖生產而課徵的稻米什一稅579和公秤稅等。
隨著 1640 年代中國內戰而導致的絲貨價格暴漲、華人難民湧入,為了彌補貿易收入的缺口,
支付日漸沉重的開支,公司針對華人移民所開征的稅目日益繁重580。

5-1-3 城市建設歷程

1623 年,公司在澎湖建立城堡據點的同時,為了解台灣港口的貿易情形,就已經同時策
劃在大員島上草建城堡581。因中國當局主張澎湖隸屬於中國領土,而遭到驅逐後,在 1624
年轉移至台灣。從 1624 年佔領台灣,到 1662 年遭鄭軍擊敗失去台灣據點的這段時間內,公
司在台灣的建設可大致劃分為四個時期,分別為:初期嘗試大員與赤崁整體規劃的嘗試和失
敗、熱蘭遮城市建設初期、熱蘭遮城市建設成熟期以及普羅民遮城市的重新規劃。

◼ 1624-1628 年:大員城堡與普羅民遮市整體規劃的嘗試和失敗

1624 年,公司被迫遷往台灣島。初抵台灣時,公司構想了一個較大規模的規劃方案,將
建設範圍擴及北線尾沙洲、大員島和內陸廣大的赤崁地區,來實現對台灣的開發和建設。1624-
1625 年,公司基於大員島上原有的城堡雛形重新加以建造,定名為奧蘭治城 (Fort Oranje),
城堡周圍發展出市街,又在大員島對面的北線尾沙洲建立商館;1625 年,公司也同時在赤崁
規劃普羅民遮市街,並規劃將商館遷往普羅民遮582,同時也試圖把整個殖民行政中心遷移過
去,開始遷移資材去建造新城堡583。1627 年,為了整合公司在大員與赤崁的行政與貿易業務,

572
1640 年,公司開始徵收人頭稅,早期用於監控華人的居留許可制度,被利用為開徵稅款的辦
法,只對男性華人開徵,幾乎所有的納稅人都居住在熱蘭遮以及普羅民遮所在的赤嵌地區。(歐陽
泰, 2007) (p.298)
573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132-133。
574
同上。頁 146-148。
575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303。
576
為了保障贌社商的獨佔貿易權,公司驅逐非法居留於已售出稅權村落內的華人,掃除非法交
易。公司除利用牧師與政務官查探外,還派遣士兵四處搜捕、稽查,並鼓勵原住民檢舉「非法華
人」,一旦非法居留者被查獲,則強制遷居赤嵌或遣返中國 (韓家寶, 2002) (pp.158-159)。
577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306。
578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151-153。
579
不與承包商合作的農人將被處以沉重的罰鍰,以補償贌商的損失。(歐陽泰, 2007) (pp.304-305)
580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95。
581
村上直次郎 (1975)。熱蘭遮城築城始末。臺灣文獻,26(3),頁 114。
582
同上。頁 116-117。
583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28。

116
阿姆斯特丹的公司總部還下令將大員島上的奧蘭治城與赤崁內陸的普羅民遮市一併改稱為
熱蘭遮 (Zeelandia) 584
。然而,在經歷一系列嘗試後,迫於軍事與貿易的多方威脅和自身軍力、
資金的匱乏,公司不得不在 1628 年後放棄這一宏大的建設計劃,轉而將城堡與城市建設集
中在大員島上 (圖 5-1-2)。

◼ 1628-1635 年:大員的熱蘭遮城堡與城市建設初期

由於日本佔領台灣的野心、日商的貿易競爭以及中國各海盜集團的潛在威脅,公司在台
灣的貿易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這也導致台灣遲遲無法得到巴達維亞的軍事與資金支援,士
兵人數稀少,而無法抵抗原住民的攻擊、在本島建立穩固的統治。

圖 5-1-2 維也納凡德爾亨 (Van der Hem) 地圖集中的 1635 年熱蘭遮市鎮規劃圖585 (圖右方為北)

如圖 5-1-2,呈現出 1635 年左右台灣長官普特曼斯對熱蘭遮市鎮的空間規劃,城市的基


本格局已大致底定:由城堡廣場上遷入的公司商館,奠定了由內、外堡構成的城堡組合;城
堡東側主要由華人聚集的熱蘭遮市也已形成六個街廓、三條主要街道,城市的房屋建設較為
稀疏;城市與城堡之間則由空曠的廣場加以分隔。這反映出公司在 1630 年代初,因敵軍來襲

村上直次郎 (1975)。熱蘭遮城築城始末。臺灣文獻,26(3),頁 118。


584

本圖是 1665-1670 年間 J. Vingboons 摹繪 D. de Solemne 在 1634-1635 年繪製的原圖。原圖作者是


585

繪圖師 D. de Solemne,也是台灣長官普特曼斯 (Hans Putmans) 的女婿 (賴志彰 & 魏德文, 2018),


圖中呈現出 1635 年左右台灣長官普特曼斯對熱蘭遮市鎮的空間規劃 (冉福立, 1997)。圖片來源:
《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

117
的消息頻傳,而決定將兵力集中在大員島上586、重新制定的規劃方針。1626 年普羅民遮市的
大火和瘟疫大流行,以及 1629 年麻豆與蕭壠的原住民對公司房舍與農場的摧毀587,更加速了
這一進程。1628 年,公司廢棄了普羅民遮市,也廢棄了在北線尾的商館及公司其他建築,正
式在大員規劃熱蘭遮市588,並在熱蘭遮城堡旁興建新的商館589。1629 年,公司又開始重建熱
蘭遮城堡,為了強化城堡對公司設施的保護,還將商館遷移至城堡北側590,不斷擴大城堡的
規模,開展對內、外城的建設591。

◼ 1635-1640 年代末:大員的熱蘭遮城堡與城市建設成熟期

圖 5-1-3 J.Vingboons 繪製的 1644 年大員鳥瞰圖592 (圖下方大致為北)

586
村上直次郎 (1975)。熱蘭遮城築城始末。臺灣文獻,26(3),頁 119。
587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30。
588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0。
589
村上直次郎 (1975)。熱蘭遮城築城始末。臺灣文獻,26(3),頁 119。
590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3。
591
村上直次郎 (1975)。熱蘭遮城築城始末。臺灣文獻,26(3),頁 122。
592
J.Vingboons 在 1644 年繪製的大員鳥瞰圖,藏於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當時熱蘭遮城之建築已全部
完成,同時期繪有多幅雷同的熱蘭遮城及部分台江內海一帶的地景圖,經多幅比對後,發現這幅畫
與荷蘭 Middelburg 的 Zeeuws Museum 所藏之版本最相近 (賴志彰 & 魏德文, 2018)。圖片來源:
《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

118
1630 年代中期,由於幕府下令禁止日商在海外貿易593、公司又與稱霸福建貿易網絡的鄭
芝龍集團建立起穩定可靠的貿易關係594,在排除了外部威脅並獲得穩定的中國商品供貨後,
公司得以開展在台灣的貿易事業。

公司在台貿易的繁榮,促使熱蘭遮城市建設獲得高度發展。如圖 5-1-3,在 1644 年中,


由內、外城構成的熱蘭遮城堡已經完工,城市街廓大規模地擴張,也在城堡廣場與城市邊緣
增設了市場、刑場、鑄鐵場、墓園等城市公共設施。同時,由於貿易事業的繁榮,台灣也因
此獲得巴達維亞的兵力支援,率軍征服了最具威脅性的麻豆社,引發此後原住民各部落的爭
相求和,在 1636 年確立了公司在赤崁的統治地位595。1640 年代,中國明清政權更迭所引發
的內戰,也造成大量從事商業和農業開墾的華人移民湧入台灣596。這兩大因素使得赤崁地區
的農耕事業得以獲得開發,公司還因此在 1643 年在熱蘭遮的城市東岸設立了大員與赤崁之
間的定期渡輪597,以改善大員與赤崁間的經濟運輸條件。

◼ 1640 年代末之後:熱蘭遮城市的郊區化——普羅民遮城市的重新規劃

到了 1650 年的前幾年,大量的華人難民因中國內戰而湧入台灣,導致熱蘭遮的用地資
源飽和,也擴散至內陸赤崁地區的普羅民遮,形成當地隨處建造房屋的亂象。公司於是在 1648
,599
年後重新規劃普羅民遮市598 ,熱蘭遮市的規模也隨著土地資源的飽和而不斷擴大。

如圖 5-1-4,在 1648 年的熱蘭遮城與大員市鎮鳥瞰圖中,城市街廓的數量持續擴增為 16


個,公司對城市的建設也漸趨完善,以樹枝、蠔殼和沙子鋪設了一條由熱蘭遮城堡通往城市
的道路600,還在城市海岸邊興建了護岸工程601。

593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116。
594
同上。
595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35。
596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8。
597
1643/04/02《大員決議錄》(鄭維中提供):1643 年,也為了改進交通,決定自 4 月 10 日起,在
大員與赤崁之間行駛定期渡船。
598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60。
599
1648/11/02 《Overtwater 呈總督函》(鄭維中提供):現在因很多中國人湧來,到 1648 年 11 月,
已建造有 175 家中國人的房子,荷蘭人看到他們隨意建造,相當混亂,恐怕將來無法整頓,故予以
設計道路,規劃市鎮。
600
1645/10/25 卡隆呈總督函 (鄭維中提供):我們從城堡直到那市鎮,即那些街道的起點,在那起
伏不平的鬆軟的沙地上,造了一條路;路基安置小樹枝,在那上面鋪一呎 (約 30 公分) 厚的蠔殼,
用木塊鎚搗,最上面再鋪上摻有貝殼的沙子。這條路,寬有 28 呎 (約 8.8 公尺),兩旁用雞籠運來
的硬石護邊,是個堅固耐用的工程。
601
1645/10/25 卡隆呈總督函 (鄭維中提供):我們也在海岸做了護岸工程,我們把這工程延長到北
岸和東岸。我們用中國人的柱子,把 12 呎長的木樁打進沙裡,用一半的柱子圈住,再用木錨勾住
裡邊,用小樹枝塞進裡邊的深處,在那上面再鋪以各種垃圾和蠔殼,以抵擋海水的沖擊,藉此在碼
頭沿著那些房屋建造起一條平坦的道路。

119
圖 5-1-4 司馬爾卡頓 (Caspar Schmalkalden) 繪製的 1648 年熱蘭遮城與大員市鎮鳥瞰圖
(圖下方大致為北)602

在 1652 年的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中,如圖 5-1-5,熱蘭遮市的街廓數量更進一步擴增為


19 個,城市南岸呈現出 1648 年後新建的 L 型南方水道,用以改善與普羅民遮市之間的航運
條件603;重新規劃的普羅民遮市,則位於內陸赤嵌地區的西岸,呈現出八個規整的矩形街廓。

公司士兵赫伯特在 1662 年鄭荷戰爭期間所繪製的圖像,如圖 5-1-6,則反映出 1648 年


後,公司為了因應地價上漲,而在熱蘭遮城市南岸新開發的小島與四個街廓604,以及 1658 年
開始重建、連接城市與人工島之間的開合橋605。圖中左上角還標示出 1653 年在內陸赤崁地區
建立的普羅民遮城堡,呈現出對角雙棱堡的建築形式,以壓制 1652 年郭懷一發動的華人農
民起義所反映出的潛在威脅606。

602
1648 年熱蘭遮城與大員市鎮鳥瞰圖,收錄於《東西印度驚奇旅行記》(Die wundersamen Reisen
des Caspar Schmalkalden nach West-und Ostindien, 1624-1652),是由 1648-1650 年停留在台灣的德國
籍士兵兼測繪師司馬爾卡頓 (Caspar Schmalkalden) 利用勤務餘暇繪製的寫生作品 (鄭維中, 2006)。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Wikimedia Commons。
603
1647/11/24-26《熱蘭遮城日誌》 :為了小船的方便,要用市鎮的收入,在大員南岸開鑿一道適用
的水道,不然舢舨在低潮時就無法靠岸。
604
1648/11/02 《Overtwater 呈總督函》(鄭維中提供):現在因很多中國人湧來……而且熱蘭遮市鎮
也因為中國人來得多而地價高漲起來了,原來的地方也已經沒地方增建房子,所以計畫要向該市鎮
的南邊擴大。
605
1658/01/07 《熱蘭遮城日誌》:熱蘭遮市鎮南邊海港 (Zuyderhaaven) 的中間,要建造一座堅
固、兩側為磚造的橋頭,可以拉高起來的橋的工程,將於近日開始建造。
606
村上直次郎 (1975)。熱蘭遮城築城始末。臺灣文獻,26(3),頁 123。

120
圖 5-1-5 1652 年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607 (局部) (圖上方為北)

圖 5-1-6 赫伯特 (A. Herport) 繪製的 1662 年大員鳥瞰圖608

607
1652 年地圖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布洛克荷伊(Cornelis Jansz Plockhoy)繪製,現藏於荷蘭國
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圖片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608
1662 年的「大員鳥瞰圖」 ,是瑞士籍的公司士兵赫伯特 (A. Herport) 所著的《東印度旅行短記》
一書附載的插圖 (鄭維中, 2006),是他在 1662 年繪製,記錄下親眼目睹的鄭荷交戰的場景,彙整了
鄭荷雙方軍力的部署、戰情及四次重大戰爭 (賴志彰 & 魏德文, 2018)。圖左上方繪有普羅民遮市
鎮的規模,也繪有熱蘭遮市鎮南側新開發的小島與四個街廓。圖片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
集》。

121
5-2 城市輪廓

熱蘭遮與普羅民遮這兩座以華人為主體的城市,都沒有建立人工的防禦工事,顯現公司
節約成本的意圖和對城內華人的不信任;兩城分別呈現出的有保護、無保護的輪廓構成,以
及不規則、幾何形的輪廓形式,則真實地反映出兩地建設時的政治軍事局勢和地理環境差異,
也奠定了公司經營城市事業的統治基礎。

城市輪廓是否由城市防禦系統構成,取決於公司對城市內部和外圍地區是否形成壓倒性
的控制力:當公司沒有控制城市範圍之外的廣大內陸地區時,就需要建立防禦工事、或充分
利用自然條件來保護城市;另一方面,當公司對城市內部缺乏控制力時,也不會貿然地建立
人工的防禦工事。城市輪廓的形式,則符合最大利益的原則,因應當地的情況而靈活調整。

5-2-1 熱蘭遮的不規則城市輪廓

圖 5-2-1 1662 年海岸線圍塑的熱蘭遮城市輪廓609

熱蘭遮的城市規劃始於 1628 年,用於安置華人,由天然海岸線圍塑出城市的外圍輪廓


(圖 5-2-1),反映出公司對內陸原住民的防備,有利於公司在當時有限的軍力、資金條件下,

本研究繪製。以 1652 年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中的熱蘭遮城市平面為底圖,並根據 1662 年大員


609

鳥瞰圖增繪南邊擴建的小島。底圖來源: 《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122
對大員島這一小範圍的區域形成壓倒性的全面控制,以保證公司的權威和強制力,發展轉口
貿易。1620 年代,由於尚未建立穩固的貿易關係,台灣長官無法從巴達維亞獲得足夠的資金、
兵力支援,公司統治層不支持在台灣建造像巴達維亞一樣串聯城堡與城市、耗費巨資的城墻
防禦工事610,又無力壓制來自內陸原住民的威脅,公司試圖在 1625 年將行政總部遷至普羅民
遮的計劃也因此失敗,轉而在大員島上規劃熱蘭遮城市。與普羅民遮遙相呼應的大員沙洲,
在荷蘭人抵台初期就已是日商與華商自發前往交易的所在地611。如圖 5-2-1 (套疊歷史地圖的
結果,未經過校正,更接近真實形態的熱蘭遮市鎮平面重建研究成果請參照圖 5-2-2),由台
江內海與外海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有利於保障熱蘭遮城堡與城市免於原住民的威脅,發展
公司的轉口貿易事業。

圖 5-2-2 1640 年代中期熱蘭遮市鎮平面重建圖,套疊於現今安平地籍圖612

1630 年代中期後,公司獲得巴達維亞總部的支援,資金較為充裕,卻依然沒有遷移總部、
建設城市防禦工事,而是擴大了城堡規模,則反映出公司對城內華人的戒備。公司將原先設
置在城堡廣場上 (圖 5-2-3) 的長官公署613、公司職員宿舍和倉庫等重要建築遷至城堡北側,

610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6。
611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98。
612
圖片出處:黃恩宇 (2019)。1640 年代中期台灣熱蘭遮市鎮空間平面重建研究。建築學報,
110,25–48。頁 38。
613
公署有兩個地窖,最貴重的貨物,像絲綢,都儲存在長官公署 (冉福立, 1997)。

123
並在外圍加築了長方形的防禦城墻 ('T Hoorenwerck),形成外城 (圖 5-2-4),加以保護614。此
時公司區隔與防禦的對象已經不是原住民了,而是城市內的華人,顯現公司對於自己在城市
內部的控制力缺乏信心。公司在 1630 年代劃定的界樁,反映了這一現象,與公司相關的人員
活動受到嚴格的保護和限制,被隔離在城市範圍之外。1634 年,公司將城市定義為華人地區,
並設置了界樁615,將城堡與城堡廣場隔離在城市之外,以避免荷蘭士兵、工匠和水手去華人
地區醉酒鬧事。到了 1648 年,在大員 3000 人的總人口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為公司工作,
住在熱蘭遮角城和城堡的圍墻裡616。甚至,在 1644 年的手繪大員鳥瞰圖 (圖 5-1-3) 中,熱
蘭遮市所在區域被清楚地標示為華人區 (’T Chinees Quartier),這表示,即便公司與歐洲人在
城內也有地產,但在公司的認知中,城市仍是華人的活動範圍。種種證據都顯示,公司將熱
蘭遮市視為一個由來自中國的亞洲異教徒所佔據的華人城市。

圖 5-2-3 1635 年的熱蘭遮城堡、城堡廣場上的舊商館與城市的 6 個街廓617 (圖上方大致為北)

圖 5-2-4 1648 年擴建並加固後的熱蘭遮城堡與城市的 16 個街廓618 (圖上方大致為北)

614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5。
615
界樁在熱蘭遮城日誌中的記載:設置四個界樁:劃定地區的盡頭即東端、印結瓦定房子(印結
瓦定的房子繼承自 Saco,可能在 A 街廓)西邊的沙丘、墓園後方的沙丘、從那裏往海邊的沙丘。
工匠、士兵、水手不得擅自走出該地區,避免與市鎮產生麻煩 (熱蘭遮城日誌 1634/04/27);再次強
調界樁,避免荷蘭士兵、工匠和水手去華人地區醉酒鬧事 (熱蘭遮城日誌 1637/04/02)。
616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9。
617
1635 年手繪大員平面設計圖 (局部)。原圖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618
1648 年熱蘭遮城鳥瞰圖 (局部)。原圖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Wikimedia Commons。

124
隨著城市建設用地因人口增長而不斷趨於飽和,沙洲東岸與南岸又因泥沙淤積而不斷釋
出的新土地,城市街廓的數量不斷向東、西、南側擴增,城市的輪廓也緊貼著海岸線、隨之
向外擴張。潮汐與洋流的沖刷時常改變沙洲的面積與形狀619,導致大員島的海岸線不斷發生
位移,隨著沙洲東側和南側的不斷淤積,城市輪廓整體而言呈現出朝東、南方向擴張的趨勢,
甚至直到 1647 年,流沙還持續地灌入城市南邊新開鑿的海港620。1640 年代,中國明清政權
更迭所引發的內戰,也造成大量從事商業和農業開墾的華人移民湧入台灣621,用地需求不斷
擴增。1635 年時,城市內僅有六處街廓 (圖 5-2-3);到了 1648 年,大員持續擴大為十六個街
廓 (圖 5-2-4);在 1652 年地圖中,擴增為十九個街廓 (圖 5-2-5);在 1662 年地圖中,甚至連
南邊新開鑿海港的南側,都新增了由四個街廓組成的新開發區,由橋樑串聯北邊的城市區域
(圖 5-2-6)。

圖 5-2-5 1652 年的熱蘭遮城堡與城市的 19 個街廓622 (圖上方大致為北)

圖 5-2-6 1662 年的熱蘭遮城堡與城市南側新增的 4 個街廓623 (圖上方大致為北)

其中,城市北岸與東岸彎曲的海岸線,在 1640 年代的人工護岸工程中被修正為直線,這


利於節約工程成本,有助於發揮土地使用的最大效益,也符合荷蘭城市規劃理論對直線的青

619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48。
620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60。
621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8。
622
1652 年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 (局部)。原圖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623
1662 年大員鳥瞰圖(局部)。原圖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125
睞。1640 年代中期,熱蘭遮日誌中有多筆記載顯示,熱蘭遮城市北岸接連遭遇嚴重的海浪侵
624
蝕,導致大量土地被沖刷流失:
「強風,港道海浪洶湧,大員北邊土地被大量沖失 」
、「近日
625
要開始修理大員北岸,因上次風暴又損害 」、「市鎮北邊嚴重受損,很多土地被沖走流失,
626
幾間房屋倒塌 」
。為了遏止這一趨勢,公司向私人船隻徵收工程費用627,在城市北岸進行了
大規模的護岸工程建設,運用木棍與木板組合成木柵欄,再向內填充石頭、樹枝等重物 628,
以抵擋海水衝擊,並將範圍從北岸延伸至東岸629。從 1644 年 (圖 5-2-6) 與 1648 年 (圖 5-2-
4) 地圖的對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海岸線拉直前後的變化。

圖 5-2-7 1644 年的熱蘭遮城市輪廓630

5-2-2 普羅民遮的矩形城市輪廓

目前已知的普羅民遮城市輪廓,最早是公司在 1640 年代末規劃的,由於位於相對平坦


的衝積扇平原,坐擁廣闊的內陸腹地,呈現出規則的矩形輪廓,用以安置與日俱增的華人移
民。坐落在腹地廣闊、地勢平坦的赤嵌地區,普羅民遮的城市輪廓得以按照理想的模式來規
劃,形成短邊平行於海岸線,長邊由海岸向內陸延伸、擴張的矩形輪廓,非常符合斯蒂文 在
理想城市中提出的城市輪廓形式。

如圖 5-2-8,根據普羅民遮城市空間平面的復原成果,普羅民遮的城市輪廓是由八個街廓
的外圍構成,這是以 1652 年地圖中的普羅民遮城市輪廓 (圖 5-2-9) 為基礎,套疊清領、日
治時期的地籍圖與歷史地圖,並結合荷蘭海外城市的案例和清代歷史文獻推測的結果 (黃恩

624
1643/08/01 《熱蘭遮城日誌》
625
1643/10/23 《熱蘭遮城日誌》
626
1644/07/30 《熱蘭遮城日誌》
627
1645/07/24 《熱蘭遮城日誌》:「建造市鎮護岸的開支沉重,要從民船徵收。」
628
1643/08/01 《熱蘭遮城日誌》:「必須用木棍和木板樁緊密圍起來,柵欄後面填石頭擋住,從那
第一道橋直到市鎮的陸地,都要這樣圍起來,阻止海水衝擊,阻止海水湧到陸地上來。」
629
1645/10/25〈卡隆呈總督函〉:「我們也在海岸做了護岸工程,我們把這工程延長到北岸和東岸。
我們用中國人的柱子,把 12 呎長的木樁打進沙裡,用一半的柱子圈住,再用木錨勾住裡邊,用小
樹枝塞進裡邊的深處,在那上面再鋪以各種垃圾和蠔殼,以抵擋海水的沖擊。」
630
1644 年大員鳥瞰圖 (局部)。原圖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126
宇, 2021)631。根據套疊和分析結果推測,德慶溪的支流枋溪橫穿城市東側的兩個街廓 (圖 5-
2-9),很可能類似於安汶城市中,以自然形態貫穿城市街廓的溪流 (圖 4-3-1)。此外,在目前
已知的兩張繪有普羅民遮市的地圖中,城市分別由八個街廓 (圖 5-2-9) 和六個街廓 (圖 5-2-
10) 組成。六個街廓的版本是日耳曼士兵赫伯特 (Albrecht Herport) 在 1660 年底前往台灣,
經歷荷鄭之戰後,繪製的普羅民遮市的最後樣貌632,很可能是由於東側兩個街廓的發展並不
清晰,因而未被赫伯特辨認出來。據傳,清代吳園 (日治時期公會堂) 在 17 世紀是公司通事
何斌的庭園633,其佔地面積極廣,遍及枋溪的東西兩側,很可能幾乎佔據了城市東南角的整
個街廓,因此,城市東側的兩個街廓很可能未發展出密集的街屋,導致城市意象並不明顯634。

圖 5-2-8 1652 年普羅民遮平面復原圖中的城市輪廓635

631
黃恩宇 (2021)。臺南市赤崁文化園區相關歷史場景調查考證及虛擬模型建置計畫。臺南市:臺
南市政府文化局。頁 69。
632
鄭維中 (2006)。《製作福爾摩沙——追尋西洋古書中的台灣身影》
。台北市:如果出版社。轉引
自 (黃恩宇, 2021) (p.71)。
633
盧嘉興 (1967)。<台灣一大名園——吳園的築建者吳尚新>。
《台灣研究彙集》,2 期,頁 31-43。
傅朝卿 (2001)。 《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台南市: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轉引自(黃
恩宇, 2021) (p.71)。
634
黃恩宇 (2021)。臺南市赤崁文化園區相關歷史場景調查考證及虛擬模型建置計畫。臺南市:臺
南市政府文化局。頁 71。
635
本研究繪製。以 1652 年普羅民遮市鎮平面與周遭環境復原圖為底圖重新繪製。底圖來源:黃恩
宇 (2021)。臺南市赤崁文化園區相關歷史場景調查考證及虛擬模型建置計畫。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文化局。頁 61。

127
圖 5-2-9 (左) 1652 年的普羅民遮市636 (圖上方為北)
圖 5-2-10 (右) 1662 年的普羅民遮市637 (圖上方大致為南)

城市輪廓僅由街廓外圍輪廓組成,完全沒有人工的城墻護城河或自然的防禦要素,則反
映出公司對城外的強大控制力和對城內華人的不信任。由於公司在 1630 年代中期後已排除
了內陸地區唯一的威脅來源,擊潰內陸的原住民的最大勢力,並藉由地方會議和納貢制度確
立了公司對原住民村社的封建統治地位638,因此沒有耗費巨資建立外圍城防系統的必要;而
且,城內居住的都是華人,堅固的城市防禦工事反而會給公司帶來危機——萬一華人叛變、
控制了城市,城防系統將導致從外部前來支援的荷軍無法入城鎮壓,反而保護了城內的華人。
早在 1651 年,就已經有風聲,推測鄭成功將要攻台,華人必會大量開墾原住民土地639;1652
年,長期受到沉重賦稅和高額物價壓迫的華人農民,在郭懷一的率領下發動叛變,攻陷了公
司在赤嵌的房舍,叛亂數量龐大,高達當時台灣華人的四分之一640,這些傳言與事件都應驗
了公司對華人的擔憂。郭懷一事件後,公司在城市北邊建造了普羅民遮城堡,設立一名駐守
在城堡內的地方官,以強化公司對城市的監管641。

5-3 運河水道系統與街道網格模式

由於土地含水量較低,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城市內部最初都沒有運河,直到客貨運輸需求
因內陸經濟開發而不斷擴大,公司才在兩城沿海的渡輪處開鑿了運河,正式形成由台江內海
串聯的內海運輸系統,服務於公司的農業經營和出口事業;兩城的街道都呈現出規整的網格
模式,服務於公司對城市土地和房屋的徵稅制度。

636
1652 年大員及周邊地圖 (局部)。原圖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
637
1662 年大員鳥瞰圖 (局部)。原圖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638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35。
639
鄭維中 (2006)。製作福爾摩斯:追尋西洋古書中的台灣身影。臺北市:如果出版社。頁 107。
640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316-318。
641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8。

128
5-3-1 運河水道系統與街道網格模式

熱蘭遮所在的大員島是一座孤懸於海外的沙洲,從山脈累積的流水難以抵達,水源匱乏,
甚至必須由台灣本島來供應日常用水642,因此城內既沒有自然河流,也沒有形成完整的城市
運河系統,甚至在城堡外圍也沒有開鑿護城河。這是因為人工開鑿的水道必須有持續不斷的
水源供給,保持水的流動,否則將導致嚴重的衛生問題。在關於荷蘭城堡外側溝渠是否應注
入水流的討論中,就曾提到,荷蘭人非常擅長使用運河的強大防禦能力,是因為他們在低地
國的沼澤地形中能輕易在地表下挖出水,但是,倘若無法保證新鮮水源的持續湧入,將引發
水道發臭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防禦能力較弱的乾溝反倒會是更好的選擇643。在缺乏淡水
資源的大員島上開鑿運河,也必然會引發運河中的水無法持續更新的問題。因此,1640 年代
後,當公司為了因應雙城之間日益頻繁的客貨往來,而在熱蘭遮南岸開鑿人工運河 (圖 5-3-
1) 時,也是引入海水,而非內陸淡水,以保障運河的持續更新和正常運作。

圖 5-3-1 1647 年規劃開鑿的熱蘭遮市南側運河644 (圖上方為北)

雖然沒有圖像與文獻記載可直接證明,但根據 1752 年的台灣府城平面圖和荷蘭海內外


城市規劃的經驗645推測,為了讓來自熱蘭遮的大量舢舨在此停泊卸貨,在普羅民遮東西向的
主要街道上,公司很可能也沿海岸向東開鑿了一條運河。在 1752 年《重修台灣縣志》的城池
圖 (圖 5-3-2) 中,有一條由台江內海海岸延伸至大井頭 (今民權路與永福路的交叉口) 的水
道,恰好位於普羅民遮城市復原平面中主要街道的位置,大井頭在清朝也是通往安平 (熱蘭
遮城市) 的碼頭乘船處646。這一清朝地圖中所繪製的人工運河,很可能繼承自 17 世紀的普羅
民遮市,並延續了原有的形態與使用功能。

642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47。
643
Hogg, I. V. (1985). The History of Forts & Castles. Crescent Books,頁 115-116。
644
1652 年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 (局部)。原圖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645
參考荷蘭城市規劃理論、荷蘭貿易城市實例和上述巴達維亞與安汶的情況,在有進出口需求的
城市中,通常有一條貫穿城市中心的運河或河流,形成串聯內陸與海洋的貨物流通路線。
646
黃恩宇 (2021)。臺南市赤崁文化園區相關歷史場景調查考證及虛擬模型建置計畫。臺南市:臺
南市政府文化局。

129
圖 5-3-2 普羅民遮市西岸運河可能的位置和形態647 (圖上方大致為東)

公司沒有將普羅民遮西岸的運河向內延伸,一方面,很可能是由於東西地勢的高差過大,
在城市西側與東側之間僅 600 多公尺的距離間,高差達 7 公尺,難以開鑿一條水流和緩、便
於運輸貨物的人工運河648;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為了使之成為類似於阿姆斯特丹早期的內港
區域 (圖 2-1-2),供舢舨停泊卸貨。倘若大井頭是當時船隻登陸的碼頭,則恰好與後來的普
羅民遮城堡位於同一街道上,便於公司監控城市進出口貿易的情況,非常符合公司在碼頭周
邊設置監管機構的習慣。

基於上述推測,熱蘭遮南岸的運河,與普羅民遮西岸的運河,在台江內海的串聯下,正
式形成了一個以內海為核心的雙城水路系統 (圖 5-3-3)。

圖 5-3-3 1662 年熱蘭遮與普羅民遮的內海水路系統649

647
1752 年《重修臺灣縣志》城池圖 (局部)。藍色部分為人工開鑿的運河港道,虛線部分則分別為
普羅民遮城堡的所在地,以及普羅民遮城市街道大致的位置。原圖來源:王必昌 (1752)。《重修臺
灣縣志》。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 (2005)。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648
同上。頁 72。
649
本研究繪製。以 1652 年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為底圖,根據 1662 年大員鳥瞰圖,增繪南邊擴建
的小島。底圖來源: 《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

130
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原先都有華人聚落,但是在公司的主導下,都先後被重新規劃,形成
網格狀的街道模式。1628 年,公司決定將荷蘭人與華人的居住地集中安置在大員島後,就開
始根據計劃和規定,積極地建設熱蘭遮城市,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街道始終呈現垂直水平
的分割模式。1635 年時,兩條東西向的街道和一條與之垂直交叉的街道構成了網格狀的城市
街道模式;隨著城市在 1647-1648 年間向南側、西側和東側擴張,城市街道系統的規模也隨
之擴大,在 1652 年的地圖上,形成三條東西向的街道和三條與之垂直交叉的街道網格650;之
後在城市南側擴建的新開發區,也延續了這樣的街道秩序,形成如圖 5-3-4 的街道網格系統。
這些街道有序地將城市劃分為幾個規整的矩形街廓。

圖 5-3-4 1662 年熱蘭遮的街道網格系統651

這種規整的街道網格模式有利於分割和計算土地面積,便於公司制定統一的房屋管理規
定,並向土地所有權人徵收房屋稅和交易稅,以支付殖民經營所需的各項開銷,如維持治安、
防禦工事、興建醫院等652。公司派遣土地測量師對熱蘭遮市的所有街道與土地施行普查,通
常會繪製一本地圖冊,測量和記錄各地段的位置和面積653,如圖 5-3-5,作為土地所有權的劃

650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9。
651
本研究繪製。以 1652 年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中的熱蘭遮城市平面為底圖,根據 1662 年大員鳥
瞰圖,增繪南邊擴建的小島。底圖來源: 《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652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70。
653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2。

131
分基礎。1629 年,當局隨即頒令,規定市民在興建房屋前必須先申請建築執照654,私人房屋
的佔地可深達 44 公尺,但寬度通常不得超過 10 公尺655,在房屋完工後,還須向城市的書記
官 (secretary) 索取土地所有權狀。據此,公司官員得以透過秘書處,查閱地段的位置和大小、
房屋的買賣情形,以及抵押貸款的情形,清楚掌握市內房地產建設和交易的狀況。持有土地
權狀的所有人,每年需向市政府繳交房屋稅,出售房屋或土地所有權時,也必須到秘書處登
記移轉,並支付 10%的房地產交易稅。當城市有特別的公共工程時,例如南邊運河的建設工
程,公司也會根據土地登記資料加徵其他的臨時費用稅 (incidental tax) 來籌措建設經費656。

圖 5-3-5 1640 年代中期熱蘭遮市鎮土地所有權人的分佈重建圖657

在 1640 年代末重新規劃的普羅民遮市,也遵循嚴格的街道分割模式,能夠以中央街道
為軸線,滿足人口增長和土地擴張的需求,規律地沿海岸向內陸擴建。由於公司在 1635 年後
開始大舉開發赤嵌地區的農業生產基地,鼓勵華人大規模移民,在 1625 年建設後又陷入「沉
睡」的普羅民遮市,因此重新繁榮起來,也造成城內隨處建造房屋的亂象。台灣長官對此不
滿,在 1640 年代末下令重新規劃市鎮,街道必須寬達 25 至 30 公尺,有一條主要街道沿海
岸向內陸延伸,三條短街道與之垂直相交658,形成如圖 5-3-6 所示的普羅民遮城市街道網格。

654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146。
655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9。
656
同上。頁 52。
657
圖片出處:黃恩宇 (2019)。1640 年代中期台灣熱蘭遮市鎮空間平面重建研究。建築學報,
110,25–48。頁 40。
658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60。

132
圖 5-3-6 普羅民遮的街道網格系統659

5-3-2 台江內海的經濟運輸功能

在 1630 年代中期後,公司開始在赤嵌地區經營農業出口事業,也與中國建立了穩定的
貿易關係,阻隔在熱蘭遮與普羅民遮之間的台江內海,正式成為串聯熱蘭遮與普羅民遮的水
路運輸系統 (圖 5-3-7)。1634 年,公司開始大舉開發赤嵌的農業基地,同年,即設立定期的
渡輪,在熱蘭遮與普羅民遮之間定期來回載客運貨,同時也開放依照不同價格運貨至魍港、
蕭壠、新港等地660。為了使普羅民遮來往熱蘭遮的船隻便於裝卸貨物661,1647 年,公司還
決議在熱蘭遮城市的南岸開鑿一條水道 (圖 5-3-1),方便從普羅民遮前來的舢舨停泊:

因為此地的巿鎮(指熱蘭遮巿),由於(內陸)農業的增長而日益興盛起來,也使居民更加
繁榮富裕起來,因此決議,為了那些小船的方便,要用巿鎮的收入在大員南岸開鑿一道適用
662
的水道,不然,那些舢舨於低潮時就無法來靠岸。

659
本研究繪製。以 1652 年普羅民遮市鎮平面與周遭環境復原圖為底圖重新繪製。底圖來源:黃恩
宇 (2021)。臺南市赤崁文化園區相關歷史場景調查考證及虛擬模型建置計畫。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文化局。頁 61。
660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2。
661
同上。頁 60。
662
熱蘭遮城日誌 1647 年 11 月 24、25、26 日

133
圖 5-3-7 熱蘭遮與普羅民遮市之間的內海航運系統663

熱蘭遮與普羅民遮沿岸的運河,在台江內海的串聯下,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雙城水路運
輸系統。這一水路運輸系統維繫了公司在農產品出口事業和原漢交易,也間接地維繫了公司
從贌社中獲得的間接收益。一方面,公司在赤嵌地區以固定價格收購的蔗糖和收購的鹿皮需
經由台江內海從普羅民遮運輸至熱蘭遮的公司倉庫,再出口到亞洲各地664。另一方面,公司
將各村社原漢交易的壟斷權標售給華人,再從贌社標售中獲取利潤,為了進行原漢交易,華
商需從中國進口鐵鍋、織品、煙草、粗瓷器等低價商品,至熱蘭遮繳付關稅,再經台江內海
運輸至內陸,換取原住民出售的鹿製品、漁獲665,最後再回到熱蘭遮繳付出口稅,返回中國。
在這一內海航運系統的支持下,公司得以順利地在農業經營和稅務中獲取利潤。

5-4 各類建築與設施

本節關於城市重要建築與設施分佈位置的討論,是結合歷史地圖和熱蘭遮城日誌的記載
推測而來,由於普羅民遮的歷史地圖和文獻記載較少,發展時期也較晚,下面的討論將集中
在公司台灣總部所在的熱蘭遮。各類建築與設施的分佈位置,串聯起城市各類事務的運作模
式,反映出公司在面對華人為主體的城市時所採取的經營策略,也顯示公司與華人互利共生,
又嚴加防備的矛盾心態。

公司對城內華人的戒備,不僅反映在不建城市外圍城防而擴大城堡規模的城防策略上,
也反映在城市公共建築的佈局上:公司所主導的政府管理機構和設施、服務於公司職員與歐

663
圖片出處:黃恩宇 (2021)。臺南市赤崁文化園區相關歷史場景調查考證及虛擬模型建置計畫。
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664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37。
665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393。

134
洲市民的教堂、醫院和社福機構,都集中在城堡周邊區域,包括城堡內部、城堡廣場和城市
前排房屋,與城市保持一定的距離,反映出公司對城市的高度戒備。

5-4-1 政府管理機構與設施

熱蘭遮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據點的所在地,各類政府管理機構與設施也因此集中在熱
蘭遮市內 (圖 5-4-1)。

熱蘭遮市

圖 5-4-1 1662 年熱蘭遮的政府管理機構和設施666

城堡是公司在台灣的權力核心,相較於巴達維亞與安汶,台灣的城堡規模顯得特別龐大,
除了四棱堡的城堡主體之外,還納入了北側由長官公署、職員宿舍和倉庫等建築組成的城堡
外城。在海外勢力、特別是中國海盜的長期威脅之下,原先位於城堡廣場的舊商館被遷移至
城堡前側,並加築防禦城墻,形成堅實的城堡外城。在公司抵台初期,由長官公署、職員宿
舍、兵營和倉庫共同組成的商館,散落在城堡與城市之間的廣場上;1629 年,時任的台灣長
官普特曼斯 (Putmans) 留意到,舊商館如果被攻擊,無法得到城堡的保護,因此,他拆掉那

本研究改繪。以 1652 年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中的熱蘭遮城市平面為底圖,根據 1662 年大員鳥


666

瞰圖,增繪南邊擴建的小島。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等檔案記載,推測並標示出建築與設施的所在位
置。底圖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135
些房子,遷移至四角城堡的內部和北側 (圖 5-4-2),為了確保防禦能力,還在長官公署的大
廳和屋頂上架設小砲,以便保護公署和兩側的倉庫667;1634 年,受到中國海盜劉香 (Janglauw)
偷襲後668,公司更加警覺到加強防禦的必要性669,決議將所有商人、士兵、水手、工匠通通
召進城堡670,又在新商館的外圍加建了防禦城牆與棱堡,形成與城堡相連接的外城 (圖 5-4-
3),以強化其防禦功能。在 1648 年,佔大員總人口高達三分之一、服務於公司的各類人群都
住在城堡裡671。

圖 5-4-2 (左) 1635 年城堡廣場上的舊商館和城堡北側的新商館672 (圖上方為北)


圖 5-4-3 (右) 1644 年新商館外新增的牛角狀防禦城牆673 (圖下方大致為北)

刑場則從建城初期就佇立在城堡與城市之間的廣場上,是政權向市民施加強制力的具體
手段,對城內的華人和城堡內的公司職員形成威懾,以實現公司的人口監控和貿易壟斷政策。
一方面,為防止華人與中國的海盜集團勾結,壯大海盜集團的勢力,構成對公司政權的威脅,
刑場被用來懲處違反公司人口監控政策674的人,如果沒有攜帶居留許可證,或者遷移至其它
村落卻沒有向公司報備行蹤,被盤查、臨檢的士兵查到後,將被判處監禁、或押赴刑場在公
眾面前受刑675。另一方面,刑場也被用於懲處華商和公司職員的走私活動,倘若公司一般職

667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3。
668
由於公司與鄭芝龍合作,引發海盜劉香 (Janglauw) 的不滿,在 1634 年派兵偷襲熱蘭遮城堡 (歐
陽泰, 2007) (p.107)。
669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4。
670
1634/04/09 熱蘭遮城日誌(在中國沿海及大員商館所寫的日誌摘錄):由於商館離城堡較遠,不
能好好防衛,所以決定將所有商人、士兵、水手、工匠通通召進城堡,從城堡來防禦商館與工廠
(倉庫)。
671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 。臺北市:漢聲雜誌。頁
59。
672
1635 年手繪大員平面設計圖 (局部)。原圖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673
1644 年手繪大員鳥瞰圖 (局部),編號 7:牛角狀防禦城牆 ('T Hoorenwerck) (鄭維中譯)。原圖來
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674
1626 年,荷蘭官員即要求制訂居留許可相關的法律, 「台灣評議會已經決定,為了將商人、工人
和海盜分開,要發佈告令,要求所有在內陸原住民村落裡做生意的華人,到此(城堡)來報到,並且
申領執照,許可其在彼生活。惟不需繳任何費用。」(歐陽泰, 2007) (p. 297) 1640 年後,居住在熱蘭
遮市和赤崁一帶的華人每個月需向公司繳交人頭稅以獲得居留許可證 (歐陽泰, 2007) (p.298)
675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99。

136
員私下與華商交易被查獲,也將受到公司的懲處676,以此來確立公司不可撼動的貿易壟斷地
位。如圖 5-4-4、圖 5-4-5,在熱蘭遮的多幅歷史地圖677中,刑場始終是被詳細刻畫和突出的
對象,可見刑場在公司統治中的重要性。

圖 5-4-4 (左) 1632 年熱蘭遮城堡廣場上的刑場678 (圖下方大致為北)


圖 5-4-5 (右) 1644 年熱蘭遮城堡廣場上的刑場679 (圖下方大致為北)

1640 年代的華人移民熱潮帶動了熱蘭遮人口的急劇擴張,隨著城市的發展和擴大,治理
需求增加,城堡的治理職能也向城市擴張,在城堡對面的城市前排增設了市政廳和監獄,城
堡廣場上也新設女子懲戒所。1650 年,為了處理台灣日益增加的行政管理業務,公司決議新
建市政廳。綜合文獻、圖像與既有研究推測,市政廳的地點很可能位於 I 街廓的前排房屋。
這一推論基於三個依據:首先,根據熱蘭遮日誌的描述,市政廳應位於與窄街相鄰的 I 或 K
街廓680;此外,在 1650 年 10 月 31 日《台灣致巴達維亞書信》的記載中,公司決議在城市西
側、檢察官的房舍旁取得地權,新建市政廳681,而 1640 年代中期熱蘭遮市鎮的地籍重建圖
(圖 5-4-6) 則顯示,I 街廓中有較多的歐洲人地籍,因此公司在此購置地產的幾率較高;第三,
熱蘭遮日誌中曾多次提及市政廳內設有地窖682,據黃恩宇老師的復原研究推測,安平唯一設
有地窖、周邊保留傳統荷蘭十字砌法磚墻的梳妝樓遺址也位於 I 街廓683。綜合上述推測,市
政廳的所在地很可能位於 I 街廓的前排房屋。市政廳內設有一座議會廳,市政法庭、遺產管
理委員會、婚姻事務管理委員會等都可在此開會,議會廳前方有一座前屋(voorhuijs)
,上方

676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39。
677
包括 1632 年台灣熱蘭遮城堡鳥瞰圖、1644 年手繪大員鳥瞰圖、1648 年熱蘭遮城鳥瞰圖、1662
年大灣島上的熱蘭遮城和 1670 年台灣熱蘭遮城市與城堡鳥瞰圖等歷史地圖。
678
1632 年台灣熱蘭遮城堡鳥瞰圖 (局部)。原圖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Wikimedia Commons。
679
1644 年手繪大員鳥瞰圖 (局部)。原圖來源: 《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
680
窄街上,介於市政廳和 Coene 的房屋間,也挖了一道壕溝 (熱蘭遮城日誌 1661/08/25)。
681
VOC 1176 Taiwan to Batavia Fol 939v 1650/10/31:考慮到臺灣迄今為止,儘管在每天行政管理的
業務都在增加,卻沒有建立一座市政廳……所以我們在此,在市鎮的西側,一處合適的地點造屋,
位於檢察官的房舍旁邊,又取得了這一房舍的地權,再多花了 300 里爾加買了一座小屋,藉此構成
了市政廳。(鄭維中提供原文及翻譯)
682
敵人把火藥藏在房子的地窖,也在市政廳的地窖 (熱蘭遮城日誌 1661/09/03)。
683
圖片出處:黃恩宇 (2019)。1640 年代中期台灣熱蘭遮市鎮空間平面重建研究。建築學報,
110,25–48。頁 42。

137
則有寬廣的房間,後方為秘書所用的辦公室684。監禁犯人的監獄,也在同一時期,從城堡內
的監獄685擴增至市政廳旁的監獄686。

圖 5-4-6 1640 年代中期熱蘭遮市鎮各類土地所有權人分佈圖687

1645 年,為了強化基督教對世俗生活的指導地位,保證基督徒忠誠地履行基督教的生活
形式,公司決議比照巴達維亞的做法設置女子懲戒所688,對不遵守禁慾規範的基督徒女性施
以懲罰。根據歷史文獻與圖像的綜合比對,女子懲戒所的地點大致位於公司醫院的東側 (如
圖 5-4-7)。根據《熱蘭遮城決議錄》1648 年 8 月 29 日的記載,公司先在公司醫院的東側建立
了女子懲戒所,隨後,又於 1648 年在女子懲戒所的南側建設一所東西向的石屋,用來收容罹
患傳染病或精神疾病的病患689。這一關於女子懲戒所所在地點的文獻描述,可在 1648 年的熱
蘭遮與大員市鎮鳥瞰圖中得到印證,如圖 5-4-7 所示,位於市鎮南邊的女子懲戒所,與公司

684
VOC 1176 Taiwan to Batavia Fol 939v 1650/10/31
685
城堡監獄的相關記載:犯人 Cornelis Lichthart 從城堡監獄逃跑,故士兵去市鎮尋找 (熱蘭遮城日
誌 1651/11/10)。
686
市政廳旁監獄的相關記載:將要在市政廳旁邊那所公司的房屋與土地,拿來興建營房與監獄,
那地方,有一段時間讓此地稽查官免費居住,現在已經空出來了 (熱蘭遮城日誌 1654/10/16)。
687
圖片出處:圖片出處:黃恩宇 (2019)。1640 年代中期台灣熱蘭遮市鎮空間平面重建研究。建築
學報,110,25–48。頁 40。
688
熱蘭遮城決議錄 VOC 11160, Fol. 422 1646/08/12:5 月 17 日決議根據巴達維亞的範例,於大員
的南側建造一女子看守所,正對著刑場,但是至今尚未完成。熱蘭遮城日誌 1646/08/13:去年 5 月
17 日福爾摩沙議會決定,要在大員南邊建造一座婦女監獄 (vrouwentuchthuys),但迄今都延期,
娼妓活動又開始,近日將開始建造。
689
熱蘭遮城決議錄 VOC 1170 Fol 544r 1648/08/29:考慮到一些人,常常在治療過程中,或者由於
可能傳染疾病,或者由於精神病可能傷人,因此決議,這些不能在一般房舍收容更無法治療的人,
我們在公司病院的東側,在先前已經建造女子收容所同一排建築那裡上,接下去往南方延伸,直到
醫院那一排的的地方,以公費建造一座東西向的石屋,用來做那些必要的工作。

138
醫院和附屬精神病暨傳染病院,共同組成了一個建築集合體。女子懲戒所不止是針對尚在成
長的年輕女性,也針對已犯下錯誤的成年女性690,受刑人需勞動營生,並交付生活費691。

圖 5-4-7 1648 年熱蘭遮的公司醫院、附屬精神病暨傳染病院和女子懲戒所692 (圖上方大致為南)

普羅民遮市

如圖 5-4-8,位於台灣本島的普羅民遮市,在 1640 年代末重新規劃以前,受熱蘭遮的直


接管轄,一直是公司在本島的後花園,設有公司馬廄與公司花園 (編號②);在郭懷一叛變後,
公司才增設了普羅民遮的地方官,新建了普羅民遮城堡 (編號①),以強化普羅民遮市對本島
的治理功能。

在《東西印度驚奇旅行記》(Die wundersamen Reisen des Caspar Schmalkalden nach West-


und Ostindien, 1624-1652) 中,根據 1648-1650 年暫居台灣的德國籍士兵兼測繪師司馬爾卡頓
(Caspar Schmalkalden) 對公司馬廄與公司花園 (編號②) 進行了以下描述693:“普羅民遮市,
當地人與華人稱為赤崁 (Saccan),設於大員本身正對面的本島上,有三或四排全為華人居住
的房舍,但沒有防禦工事。在本市旁有公司的馬廄,裡面飼養著公司的馬,旁邊是一個美麗
大花園,種植著各色各樣的水果、亞洲植物,並由一間房舍。馬廄裡有一位日耳曼人馬廄總
管,若干日耳曼僕役,和一些奴隸,而花園是由一位日耳曼園丁與一些奴隸 (負責) 料理園
務。”

1652 年郭懷一大舉匯集農民成軍叛變,公司在赤崁建造的這些房舍遭到攻陷694,成功鎮
壓叛變後,公司決議在赤崁附近建造一座新的普羅民遮城堡 (編號①),並採取各項政策,一
方面緩解華人移民的抱怨,另一方面,也加強對赤崁地區的管控。公司決定在台灣本島設一

690
1645 年 5 月 17 日,議會決議:鑑於,令人十分遺憾,在這小社群中的一些女性公開的過著醜
惡、污穢、可恥的生活,勾引男人和少年褻瀆神聖;且鑑於基督聖名被異教徒如此污衊,將激起其
神聖的上帝,一切污穢之敵的懲罰和正義之怒-如若未採取適當措施療癒此一邪惡的話-故本日由
大員議會決議(三名淫婦已移送公司法庭審理) ,在大員市的南側、公司病房的隔壁、刑場的正對
面的築起一座如 Batavia 所設置足以稱道的機構,婦女懲治所。(熱蘭遮城日誌 (II):388) 轉引自
(鄭維中, 2001) (p.192)
691
1645 年 5 月 17 日的議會決議 (熱蘭遮城日誌 (II):388)。轉引自 (鄭維中, 2001) (p.192)。
692
1648 年熱蘭遮市鎮鳥瞰圖 (局部)。原圖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Wikimedia Commons。
693
鄭維中 (2006)。製作福爾摩斯:追尋西洋古書中的台灣身影。臺北市:如果出版社。頁 128。
694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316。

139
個司法行政官,通常稱之為地方官 (Landdrost) 或法官,負責承接不涉及死刑的案件,如同
司法評議會一樣,管轄權包含荷蘭人、原住民和華人695。

圖 5-4-8 1652 年普羅民遮的政府管理機構與設施696

5-4-2 宗教建築與設施

熱蘭遮市

由於熱蘭遮市是公司職員、歐洲人和華人聚集的所在地,各類宗教建築與設施也因此都
集中在熱蘭遮市內。如圖 5-4-9,服務於公司職員與歐洲市民的教堂和墓園位於城市外圍或緊
鄰城堡的城市邊緣,華人寺廟卻反倒能自由地、公開地設置在熱蘭遮城市的核心區域,恰恰
說明城市在某種程度上是公司眼中的「城外地區」
,也反映出公司對城市的戒備。

儘管當時城內已有一定比例的歐洲人擁有城市地產 (圖 5-4-6),但教堂與墓園的擇址,
不僅沒有依據就近原則設置在歐洲人居住區域的中心,反而緊鄰城堡、位於城市的邊緣地帶,
與巴達維亞和安汶形成很大的反差。最早的墓園 (編號①) 設置在城堡西南方、遠離城市的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365。


695

本研究繪製。以 1652 年普羅民遮市鎮平面與周遭環境復原圖為底圖為基礎,加上西岸推測的運


696

河,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等檔案記載標示出建築與設施的所在位置。底圖來源:黃恩宇 (2021)。臺
南市赤崁文化園區相關歷史場景調查考證及虛擬模型建置計畫。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頁
61。

140
沙丘旁 (圖 5-4-10),可能位於後來的馬廄、烏特勒支堡附近。或許是由於舊的墓園不敷使用、
或是因為離城市太遠、交通不便,1643 年,公司開始籌措經費,在城市的西南角697的街廓內
新建一座教堂墓園 (編號②),由公司管理和出售,用以埋葬荷蘭的公司職員和自由民698。在
1644 與 1648 年地圖 (圖 5-4-11、圖 5-4-12) 中,城市西南角的街廓都顯示為一處四面由白墻
環繞的露天墓園,臨北側街道的一側還設有一棟建築物,很可能是墓園的教堂。隨後,公司
也在 1644 年,開始在城堡外城699建造教堂(編號③),並在 1645 年竣工。

圖 5-4-9 1662 年熱蘭遮的宗教建築與設施700

697
關於城市教堂的記載:關於在市鎮西南側所要建立的教堂,將會耗費不少金錢,需要公司的經
費支援,所以評議會決定,預訂要葬在那裡的人,若要在露天處購買墓地者,需支付 2 里爾,而已
經在廊道拱頂下埋葬者,如同現在已經做的一樣,需再支付 1 里爾……(熱蘭遮城決議錄 VOC 1145
fol 444r 1643/05/07)
698
關於墓園所有權和服務對象的記載:為補貼新建墓園經費,1 個露天平地墳墓為 2 里爾……墳墓
要歸公司所有,墓園由 Nicasius de Hoogh 記帳與管理 (熱蘭遮城日誌 1643/05/07);有幾個公司職
員和自由民,在此地荷蘭人的墓園裡(按照規定的價格)以 30 里爾的價格購買了幾個有拱頂的墓
地……(熱蘭遮城日誌 1646/08/13)
699
關於城堡教堂的記載:……在城堡內奠下教堂的第一塊基石 (熱蘭遮城日誌 1644/01/19);在角
城(外城)建造的教堂,最近屋頂和拱門完工了,進行第一次禮拜 (熱蘭遮城日誌 1645/11/12)。
700
本研究改繪。以 1652 年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中的熱蘭遮城市平面為底圖,根據 1662 年大員鳥
瞰圖,增繪南邊擴建的小島。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等檔案記載,推測並標示出建築與設施的所在位
置。底圖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141
圖 5-4-10 1635 年地圖中的墓園701 (圖右方為北)

圖 5-4-11 (左) 1644 年的城市教堂與墓園702 (圖下方大致為北)


圖 5-4-12 (右) 1648 年的城市教堂與墓園703 (圖下方大致為北)

華人寺廟則與之形成強烈對比,坐落於城市北側的對外碼頭沿岸,即城市貿易的核心區
域。在安汶與 1650 年代後的巴達維亞城內,華人寺廟和清真寺等異教建築物都是不被允許
存在的,但是直到 1661 年,熱蘭遮日誌中仍明確提到,在城市北岸沿線“從那稅務所,沿著
海邊向東”,有一座華人廟宇 (Chinees purgatorium)704(編號④)。

普羅民遮市

由於缺乏史料和圖像的詳細記載,目前已知關於普羅民遮市宗教建築與設施的所在地,
僅有普羅民遮市周邊的華人墓地。在普羅民遮市以南,今日南山公墓的所在地,有一座始建
於 1642 年的曾振暘墓,從碑文上得知他出身於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於台灣荷治時期來台
705
。由此推測,文獻中所載的位於赤崁的華人墓地,很可能位於曾振暘墓所在的區域。

5-4-3 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

熱蘭遮與普羅民遮的醫療、社福機構並非面向全體市民,而是根據族群而區分服務對象,
華人與歐洲人根據不同的族群身份,受到不同系統的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的照顧。如圖 5-4-

701
1635 年手繪大員平面設計圖 (局部)。原圖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702
1644 年手繪大員鳥瞰圖 (局部)。原圖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
703
1648 年熱蘭遮市鎮鳥瞰圖 (局部)。原圖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Wikimedia Commons。
704
關於華人廟宇的記載:從那稅務所,沿著海邊向東直到那華人的煉獄 (Chinees purgatorium, 當
指華人廟宇),昨夜堆放了一些堡籃 (熱蘭遮城日誌 1661/06/06)。
705
石萬壽. 樂君甲子集.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04 年 3 月: 251 頁.

142
14,熱蘭遮的醫院、孤兒院等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僅適用於城內的基督徒,集中在熱蘭遮城
堡周圍,華人則另外由獨立的中醫院和華人孤兒院進行收容與救助。

熱蘭遮市

圖 5-4-14 1662 年熱蘭遮的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706

主要服務於水手和士兵的公司醫院 (編號①),設置在熱蘭遮城堡外圍區域,凸顯公司對
城市的戒備態度。根據 1648 年地圖顯示,熱蘭遮城內的醫院設置在城堡的大砲射程掩護處,
具有救治傷病和水手的重要軍事職能707,兼具軍事後勤中心的角色,因此也不能偏離城市的
防禦體系,以確保醫院在戰爭期間仍持續發揮作用。如圖 5-4-7,為了防範傳染和精神病患的
攻擊問題,公司在 1648 年沿公司醫院東側的女子懲戒所向南延伸擴建,新增附屬於公司醫
院的精神病、傳染病院。

706
本研究改繪。以 1652 年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中的熱蘭遮城市平面為底圖,根據 1662 年大員鳥
瞰圖,增繪南邊擴建的小島。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等檔案記載,推測並標示出建築與設施的所在位
置。底圖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707
關於公司醫院成立與增建的記載:在大員位於大砲射程掩護處,興建起一處壯觀的病院以及馬
廄 (熱蘭遮城日誌 1643/08/26);考慮到一些人,常常在治療過程中,或者由於可能傳染疾病,或者
由於精神病可能傷人,因此決議,這些不能在一般房舍收容更無法治療的人,我們在公司病院的東
側,在先前已經建造女子收容所同一排建築那裡上,接下去往南方延伸,直到醫院那一排的的地
方,以公費建造一座東西向的石屋,用來做那些必要的工作 (熱蘭遮城決議錄 VOC 1170 Fol 544r
1648/08/29)。

143
此外,根據記載,孤兒事務所(編號②)708曾設置在城堡的上層城堡內;雖然沒有任何關於
中國孤兒院所在位置的圖像和文獻記載,但華人 Sinquan 曾在 1646 年被任命為中國孤兒院的
成員709,證實了中國孤兒院的存在。

普羅民遮市

圖 5-4-15 1652 年普羅民遮的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710

華人的醫院則遠在赤崁地區,是公司為了吸引華人移民前往內陸開墾,而設立的醫院
(hospital):
「因為那些於蔗園等農耕地區勞動的華人,常陷入病痛纏身需要照顧,此設施將能
吸引他們離開中國,又促使其努力勞作。」711據國姓爺指控,熱蘭遮本來有一座專為中國貧

708
關於孤兒事務所的記載:下午,……把現在的福爾摩沙議會由下列人員增強組成……並決定,
要把上層城堡那個老的孤兒事務所當作開會的地點,在那裡開設三天通常的辦案日,即星期二、星
期四和星期六,每天都從下午兩點鐘準時〔開始接辦案件〕。(熱蘭遮城日誌 1651/08/23)
709
VOC 1160, fol 442v. (鄭維中提供)
710
本研究繪製。以 1652 年普羅民遮市鎮平面與周遭環境復原圖為底圖為基礎,加上西岸推測的運
河,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等檔案記載標示出建築與設施的所在位置。底圖來源:黃恩宇 (2021)。臺
南市赤崁文化園區相關歷史場景調查考證及虛擬模型建置計畫。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頁
61。
711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33。

144
民設立的醫院712,卻因長官 Caesar 貪圖個人私利而被迫搬到普羅民遮所在的赤嵌地區,很可
能指的也是這座醫院。如圖 5-4-15,中醫院 (編號①) 的所在地,據說位於普羅民遮城內、今
日北極殿的所在地,鄭軍攻臺時佔據此處以醫治傷兵,後來即將此醫館改建成北極殿。713,714

5-4-4 商業建築與設施

熱蘭遮市

圖 5-4-16 1662 年熱蘭遮的商業空間佈局715

熱蘭遮城市內部與貿易相關的建築與設施,如圖 5-4-16,服務於公司的獲利經營。可大
致分為三類,一類是由公司壟斷的國際轉口貿易,包括倉庫、碼頭、修船區;第二類是公司
與華人合作的內陸農業,包含與赤崁之間的渡輪碼頭、倉庫等;第三類則用於華人主導經營

712
關於貧民醫院的傳言:國姓爺指控:本來大員有一個為窮人而設立的醫院,前任長官 Caesar 存
心不良想要從中私取利益,乃強迫收買那間醫院,改建為住屋,並命令他們去赤崁另建一個醫院,
使那些手腳病痛或有其他病痛的窮人很難去那裡看病 (熱蘭遮城日誌 1657/08/25)。
713
王浩一. 《在廟口說書》. 台北市: 心靈工坊文化. 2008 年 8 月: 頁 35─38. 張溪南、黃明漢.
《臺南上帝爺信仰研究》.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12: 頁 78-80、105─107.
714
卓克華則認為,此說為後人編造的可能性較大。 (卓克華. 《從寺廟發現歷史─台灣寺廟文獻之
解讀與意涵》. 揚智文化. 2003-11: 頁 233-272.)
715
本研究改繪。以 1652 年大員及周邊地區地圖中的熱蘭遮城市平面為底圖,根據 1662 年大員鳥
瞰圖,增繪南邊擴建的小島。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等檔案記載,推測並標示出建築與設施的所在位
置。底圖來源:《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145
的城內生產和零售業,包括市場、魚市場、肉市場,公司藉由設立公司商店、稅務局、公秤
所等機構向華人徵稅,以攫取其中的獲利。

圖 5-4-17 (左) 1644 年熱蘭遮城堡前方的石造碼頭716 (圖下方大致為北)


圖 5-4-18 (右) 1635 年熱蘭遮城堡北側新建公司倉庫的設計草圖717 (圖下方大致為北)

服務於公司轉口貿易的建築與設施,包括碼頭、倉庫和修繕船隻的工匠區,集中分佈在
熱蘭遮城堡周邊,受到城堡廣場的阻隔,與城市維持很大的距離,該佈局可防止公司重要的
設施遭到攻擊,也有利於壟斷中日絲銀貿易,防止華人與公司職員進行私下交易。结合歷史
文獻與圖像推測,位於城堡前方的石造碼頭718(編號 1) (圖 5-4-17) 和臨近海岸、位於城堡外
城內的公司倉庫719 (編號 2) (圖 5-4-18),是公司轉口貿易的核心。在 1644 年等多幅地圖中,
如圖 5-4-17,城堡北側臨海處都築有半圓形的碼頭,在同年的熱蘭遮日誌中,也有關於該碼
頭損毀的記載,並將其稱為城堡的石造碼頭720,推測應為專供公司使用的碼頭;最初位於城
堡廣場上的公司倉庫,也因 1634 年中國海盜的攻擊721,而在 1635 年遷移至城堡前方 (圖 5-
4-2),後來被進一步建設為熱蘭遮城堡外城的一部分。

當時,公司商船從巴達維亞送來的香料等貨物,很可能就是由城堡下方的碼頭 (編號 1)
直接送入倉庫 (編號 2);公司卸下部分香料等貨物,向華人船隻收購絲貨、砂糖等中國商品
後,再直接從城堡下方的碼頭送入熱蘭遮城堡外城的倉庫內,最貴重的絲綢,甚至儲存在倉

716
1644 年手繪大員鳥瞰圖 (局部)。原圖來源: 《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717
1635 年台灣熱蘭遮堡前的長官公署與倉庫鳥瞰圖 (View of Governor’s house and warehouses in
front of Fort Zeelandia on Formosa),是長官公署與倉庫的設計草圖,現藏於荷蘭國家檔案館
(Nationaal Archief)。
718
在 1644 年等多幅地圖中,如圖 5-4-17,城堡北側臨海處都築有半圓形的碼頭,在同年的熱蘭遮
日誌中,也有關於該碼頭損毀的記載,被稱為城堡的石造碼頭,“海水高漲,城堡的石造碼頭遭受
損壞,石頭鬆脫,很多陷入土裡,海邊土地流失,Hollandia 稜堡前的的土地只剩八步寬度。”(熱
蘭遮城日誌 1644/07/30),應為專供公司使用的碼頭。
719
公司倉庫最初位於城堡廣場上,1634 年時,由於“擔心海盜劉香的企圖, (公司將)貨物從倉庫
搬進城堡。”(熱蘭遮城日誌 1634/04/08) 為了加強防禦而遷移至城堡北側沿海處,如圖 5-4-18,在
1635 年的地圖中,公司倉庫由城堡廣場遷移至城堡前方,後來這裡被進一步建設為熱蘭遮城堡外城
的一部分。
720
“海水高漲,城堡的石造碼頭遭受損壞,石頭鬆脫,很多陷入土裡,海邊土地流失,Hollandia
稜堡前的的土地只剩八步寬度。”(熱蘭遮城日誌 1644/07/30)
721
“擔心海盜劉香的企圖, (公司將)貨物從倉庫搬進城堡。”(熱蘭遮城日誌 1634/04/08)

146
庫旁的長官公署;接著,公司船隻繼續駛向日本,換取白銀722,由此實現公司在熱蘭遮的轉
口貿易獲利。可能被用於修繕公司船隻和製造武器的鑄鐵場723(編號 3) (圖 5-4-19、如圖 5-4-
20) 和木匠坊724(編號 4),根據圖像與文獻的描述,也緊鄰著城堡,分別位於城堡的東北角和
西南角,也是公司重要的保護對象。在 1634 年受到海盜攻擊後,服務於公司的工匠也和水手
與士兵一樣,被召進城堡接受保護。隨公司商船抵達台灣的水手,從碼頭登陸至城堡倉庫載
卸貨,短暫停留後隨即啟航離開,流動性極大725,活動範圍也限縮在城堡周圍。

圖 5-4-19 (左) 1644 年熱蘭遮城堡廣場上的鑄鐵場與市場726 (圖下方大致為北)


圖 5-4-20 (右) 1648 年熱蘭遮城堡廣場上的鑄鐵場與市場727 (圖下方大致為北)

第二類建築與設施服務於公司與華人合作的內陸農業,包含與赤崁之間的渡輪碼頭、倉
庫等。1635 年後,為了從內陸赤崁地區的農業開發和獵鹿活動獲利,公司與華人合作,在熱
蘭遮與普羅民遮廣設碼頭和定期渡輪,鼓勵華人從事內陸的農業開墾和獵鹿活動,以固定價
格向其收購蔗糖、鹿皮等產品,再經由台江內海運輸至熱蘭遮市,出口到亞洲各地728。根據
熱蘭遮城日誌的記載,隨著赤崁農業在 1640 年代中期進入穩定發展,1643 年,公司在城市
寬街 (Breestraat) 東端設置來往於熱蘭遮與普羅民遮之間的渡輪729 (編號 6);1647 年,又進
一步決議在城市南岸新挖的運河兩邊設置碼頭730(編號 7),並增設來往於熱蘭遮與普羅民遮

722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130-131。
723
在 1644 年、1648 年等多幅歷史地圖中,如圖 5-4-19、如圖 5-4-20 所示,城堡下方、臨近刑場
的位置都明確標示了一座由連棟房屋組成的鑄鐵場,它在 1661 年的熱蘭遮城日誌中被明確稱為公
司鑄鐵場,表明這是專門服務於公司的鑄鐵場:“已將城堡下方(的)公司鍛鐵場和其他連接的磚
造住屋拆除了。”(熱蘭遮城日誌 1661/05/21)。
724
木匠坊在 1650 年代的熱蘭遮城日誌中被多次提及,位於 1651 城堡內城的左後方(即西南角),
“……那個木匠房,現在造在這四角城堡後面城牆近旁,一有機會,就應該移到別處,因為萬一有
事,將對城堡不利。”(熱蘭遮城日誌 1651/09/07);直到 1657 年, “由於颱風摧毀木匠坊,(才)
決定將其安置於新的肉市場內。”(熱蘭遮城日誌 1657)
725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39。
726
1644 年手繪大員鳥瞰圖 (局部)。原圖來源: 《臺南市四百年古地圖集》 。
727
1648 年熱蘭遮市鎮鳥瞰圖 (局部)。原圖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Wikimedia Commons。
728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37。
729
1643 年熱蘭遮城日誌中曾明確提及寬街東端的赤崁渡輪,“本月 10 日起,要在市鎮寬街
Breestraat 東端安排 3 艘配船夫舢舨,作為渡船。”(熱蘭遮城日誌 1643/04/02)
730
1647 年的熱蘭遮城日誌中記錄了福爾摩沙議會關於在城市南側運河兩端設置碼頭的決議, “對
於上個月 26 日,因為幾個理由,福爾摩沙議會決定,要在市鎮東南沿岸開鑿一條河道,現在決
定,該河道要 120 呎寬,兩邊碼頭都要 48 呎寬。”(熱蘭遮城日誌 1647/12/29)

147
的渡輪,還在南邊海港設置了砲手,以監控往來赤嵌的渡船731。此外,據文獻記載,公司在
市鎮内還有多座倉庫732,根據黃恩宇老師基於 1643 年地產登錄簿的資訊 (圖 5-4-6) 的推測,
寬街東端臨近碼頭的公司土地,很可能是公司倉庫的所在地733,用來存放公司從赤崁地區收
購的蔗糖、鹿皮等產品。雖然 1635 年施行的鹿皮壟斷收購制度因走私活動猖獗734改變為「獵
,形成公司出售獵鹿執照、課徵鹿皮什一稅、外銷日本,華人外銷鹿皮到中國735的
鹿執照制」
雙軌模式,公司仍從中獲得了巨大利潤。

第三類建築與設施,則用於華人主導經營的城內生產和零售業,包括市場、魚市場、肉
市場,以及公司所設立的公司商店,稅務局、公秤所等機構。由於公司並沒有完全壟斷城市
的進出口貿易,華人在公司許可下仍可從事非核心商品的進出口貿易,華人因此完全主導了
城市內部的生產交易活動。公司則向市民徵收各項稅務,通過在城市內部廣設市場、在城堡
對面設置稅務局和公秤所、舉辦贌售大會推行包稅制,間接地獲取大量利潤。

其中,公司與華人合作獲利的一個重要項目是原漢貿易。據熱蘭遮日誌記載,華人寺廟
臨近城市北岸碼頭736,因此北岸很可能是華人與中國沿海往來的主要碼頭,華人船隻可能就
是從這周邊的碼頭737(編號 11) 登陸,從中國進口低價商品,包括鐵鍋、織品、煙草、粗瓷器
等,經由東岸 (編號 6) 或南岸 (編號 7) 的渡輪前往赤崁,與內陸的原住民交換鹿製品和漁
獲後,再經熱蘭遮出口至中國738。公司設置的稅務所 (編號 8),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多處記載
的推測,大致位於臨近城堡的城市北側沿海區域739。公司在此檢查貨物內容,並向華商課徵
進出口稅740,741。非公司船隻在此申請許可證並繳交進出口關稅後,仍可載運對公司貿易不具

731
1658 年的熱蘭遮城日誌中記錄下公司的決議,“任命砲手 Pieter la Dale 擔任市鎮南邊海港,以
及往來赤崁渡船的監督員。”(熱蘭遮城日誌 1658/01/19)
732
城內倉庫在熱蘭遮城日誌中的記載:“……派人去市鎮燒毀市鎮所有倉庫,把市場、木工坊、放
鹿皮的木屋、以及海港南邊小島的薪柴都燒掉。”(熱蘭遮城日誌 1661/05/05)
733
黃恩宇 (2019)。1640 年代中期台灣熱蘭遮市鎮空間平面重建研究。建築學報,110,25–48。
734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63。
735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64。
736
關於華人廟宇的記載:從那稅務所,沿著海邊向東直到那華人的煉獄 (Chinees purgatorium, 當
指華人廟宇),昨夜堆放了一些堡籃 (熱蘭遮城日誌 1661/06/06)。
737
整個城堡和市鎮的北邊和東邊都擴建了碼頭岸壁,由填充了樹枝、石頭和廢棄物的木樁建造而
成 (冉福立, 1997) (p.56)。
738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37。
739
在 1650 年代與 1661 年荷鄭交戰期間,熱蘭遮城日誌曾多次提及稅務所的所在位置。根據文獻
的描述,稅務所臨近城市北側的海邊“從那稅務所,沿著海邊向東直到那中國人的煉獄 (Chinees
purgatorium,當指中國人的廟宇)……”(熱蘭遮城日誌 1661/06/06);“敵人在寬街與窄街各開一個
口,也在稅務所北邊沿海的堡籃開口,每個開口各射一兩發砲彈。很多中國人逃往市場。”(熱蘭遮
城日誌 1661/07/05) 而且稅務所還位於城市西側、臨近城堡的前排房屋處“向市鎮試射大砲,包括
市鎮最前排的房子和那些街道、稅務所、市政廳、窄街、Baly 的房屋、寬街、市場。” (熱蘭遮城日
誌 1661/07/04)
740
議會決議,等著輸出的貨物,如鹿肉,都必須用稅務所後方的磅秤秤過 (熱蘭遮城日誌
1654/05/12)。
741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64。

148
威脅的細項貨品前往巴達維亞貿易742。除了上述華商進出口商品、公司課徵進出口稅的合作
模式之外,另一種合作模式則是由公司與華商共同組成的批發-零售的銷售鏈。據熱蘭遮城決
議錄的記載,位於南邊水道西端的公司商店 (編號 13) 743
,很可能類似於安汶的情況,是這
一合作模式的載體。公司藉由在公司商店批發進口商品的交易中獲利,從事零售業的華商則
向公司批發商品,再進一步銷售至原住民各村社。

公司與華商的另一合作項目是城內貿易。公司在城內設置的市場和公秤所,為城市內部
的交易活動提供場所並維持秩序,各市場臨近的碼頭,也反映出市場主要交易商品的來源。
城堡廣場上的市場744 (編號 10) (圖 5-4-19、圖 5-4-20),供華人與當地原住民前來交易745,一
方面方便士兵前來購買,另一方面也便於公司監控;魚市場746(編號 11) 設置在港口旁,從歷
史地圖中船隻的停泊位置來判斷,很可能臨近城市東北岸通往外海的碼頭;1655 年新建的磚
造市場和屠宰場747(編號 12),包含了肉市場,結合熱蘭遮城決議錄與日誌的多處記載推測,
則大致位於墓園以南、南側新挖運河的西側出海處新設的地塊內,臨近南岸碼頭 (編號 7)。
1650 年代,為了避免華人之間稱重交易貨物時常發生的爭議,議會接受公司通事的建議,決
議在稅務所旁周邊一處官方的公秤所 (stadswaage) (編號 9) 748
,地點大致在城市西側、臨近

742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134。
743
關於公司商店的記載出現在 1648 年的熱蘭遮城決議錄中,根據描述,公司商店東臨城市南側新
開鑿的運河西端“考慮到市鎮南方開始興建運河,……決議 [分隔]前述運河還有碼頭,東到…西
到深水處的地方。所以舢舨在退潮時將舵懸起來可以進出,還有在水道西端,就是公司商店前方,
向南挖寬度 60 呎的運河。”(熱蘭遮城決議錄 1648/05/03) (原文及翻譯由鄭維中提供)
744
1634 年,城堡廣場上的舊商館被改造為熱蘭遮市的首座市場 (冉福立, 1997) (p.51),在 1644
年、1648 年等多幅歷史地圖中,如圖 5-4-19、圖 5-4-20 所示,也都明確標示出該市場在城堡廣場
上的位置,直到 1661 年都還存在“……一中國人從稅務所後方持白旗至舊市場插一封信……” (熱蘭
遮城日誌 1661/06/25)
745
1634 年熱蘭遮城日誌中,關於首座市場的建造目的的記載“長官普特曼斯與議會決議,為要防
止太靠近城堡買賣中國貨物而引起的各種意外,又為要方便士兵與中國人,決定要在那劃定地區建
造幾個小房子,讓所有中國人與此地居民 (原住民) 帶他們的貨物在那裏出售” (熱蘭遮城日誌
1634/04/27)
746
根據 1651 年熱蘭遮城日誌中的記載,魚市場設置在城市港口旁“曾任中國人頭家、遭控詐欺罪
的中國商人 Hincko 的腳剛踏上陸地,既沒有先問他為何回來,也沒有先跟特使閣下或任何其他官
員溝通,就立刻被長官閣下下令帶去這港口的魚市場。”(熱蘭遮城日誌 1651/09/28)。
747
根據 1648 年熱蘭遮城決議錄,公司早在 1648 年就開始籌劃在城市南側運河的西側出海處,建
造一座新市場“在緊接運河西側出海處,劃設地塊,或者能建設一處房宅,或者能夠建構一處市
場,待日後決定。”(VOC 1170 熱蘭遮城決議錄 Fol 525v-526r,1648/05/18);1655 年熱蘭遮城日誌
則顯示,該市場與屠宰場的設計圖已完成,並即將開始建造“要在熱蘭遮市鎮南邊建造的市場與屠
宰場的設計圖,已經確定了,將按設計圖建造。”(熱蘭遮城日誌 1655/09/07);在荷使第二、第三
次出訪中國記的版畫附圖中,如圖 5-4-21,城市西南角一處街廓的周邊,被標示為市場與肉市場,
反映了 1661 年的情況,也呼應了上述文獻中關於新市場與肉市場位置的記載。
748
熱蘭遮城日誌中關於建造公秤所的記載:“總督來信提到:要在大員市鎮南邊把海港挖深……建
造一所新的磚造市場,一個公秤所 (stadtswage)……都非常重要,不可再拖延,市鎮的經費應可支
應這些工程。”(熱蘭遮城日誌 1654/07/01)

149
稅務所的位置749,在每次貨物稱重時向市民收取少許費用750,並委由華人包稅商徵稅751,公
司則藉由向華人標售包稅利權來獲利。

圖 5-4-21 1661 年左右熱蘭遮市西南角的市場與肉市場752

除了徵收進出口稅和城內交易的費用,公司還通過稅務所 (編號 8) 直接徵收城內的各


項稅務雜項,或通過公司庭苑的贌售大會來標售包稅權。公司從 1640 年開始向華人徵收人
頭稅,規定每個月的十五號,在熱蘭遮市和赤嵌一帶定居的華人男子都要繳納稅款以取得一
張居留許可證,由於華人慣用農曆,荷蘭人每個(陽曆)月初都會在稅務所前升旗,提醒華人
繳稅日程753。此外,公司對華人所從事的釀酒業、屠宰業、手工業和零售業等各項經濟活動
也都有制定了相應的稅賦。1651 年,公司在熱蘭遮城市內新建了公司庭苑754,地點未知,用
以舉辦福爾摩沙的村社、湖泊和漁場、中國人的人頭稅、以及市鎮的公秤的贌售大會。

普羅民遮市

普羅民遮市與經貿活動相關的建築與設施,由於缺乏史料與圖像的記錄,難以辨識其所
在位置,此處暫時省略相關的分析與討論,留待未來更多的資料釋出,再加以補充。

749
根據 1661 年熱蘭遮城日誌的描述,可推測公秤所大致位於城市西側、臨近稅務所的位置。在荷
鄭戰爭期間,當公司從城堡辨識敵人在城市前排挖掘的壕溝時,公秤所成為城市北端的辨識指標,
可知公秤所應位於城市的西北側“那市鎮前面(敵人已在那裡挖了)的壕溝,看起來現在已經全部
挖通了,因為,從那公秤處的北邊靠近海邊的地方開始,一直向南延續到那市場的南邊的該市場與
那醫院之間,都已經沒有隔離的地方了。”(熱蘭遮城日誌 1661/07/22) 此外,根據描述也可以得
知,公秤所與稅務所之間僅間隔一條巷子或街道 “一個民兵鼓手從公秤所與稅務所中間繼續走
去,去到市政廳。”(熱蘭遮城日誌 1661/06/13)
750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頁 179。
751
議會決議……那些在本地互相買賣的貨物,為了避免將貨物搬去磅秤處的重大負擔,只需在市
鎮的公秤贌商何斌的門口秤過即可,又為了方便,貨物可放在他的房子裡 (熱蘭遮城日誌
1654/05/12)。
752
這張版畫是荷使第二、第三次出訪中國記的附圖,繪製的是 1656 年左右的熱蘭遮市鎮,但添加
的字母及說明,表達的卻是 1661 年左右的情況,於 1670 年出版。(鄭維中提供註解翻譯與說明) 原
圖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Wikimedia Commons。
753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頁 299。
754
公司庭苑在熱蘭遮城日誌中的記載:下午,在此地熱蘭遮市鎮的公司庭院裡…舉行福爾摩沙的
村社、湖泊和漁場、中國人的人頭稅、以及市鎮的公秤的贌售大會 (熱蘭遮城日誌 1657/06/30);傍
晚,上述閣下們和朋友們到外面去活動活動,參觀市鎮的各處地方,也去參觀最近在那裡建造的公
司的庭苑 (熱蘭遮城日誌 1651/8/23)。

150
5-5 小結

公司對熱蘭遮與普羅民遮的城市空間規劃,最初是為了建立和經營中國商品的轉口貿易
事業,而採取的物質手段。公司首先對據點進行軍事征服和暴力壟斷,接著藉由對華人的強
力監控來確保公司的統治地位,最後成功地建立起由城市轉口貿易、農業開墾和稅收這三大
獲利來源共同組成的經營模式。

1624 年荷蘭抵台初期,急於在尚未全面征服內陸的情況下,發展中國絲綢與日本白銀的
轉口貿易,並實現對據點的全面控制,這一目的影響了城市的擇址,並由此構成了城市輪廓,
特殊的沙洲地質也導致城市內部沒有運河等水路運輸系統。由於大員島具有華商貿易的基礎,
又孤懸海外,免於原住民的攻擊,公司因此選擇將台灣總部設在大員島,並隨後在城堡對面
規劃了熱蘭遮城市。為了盡可能利用有限的土地,城市最大限度地擴張至海岸線,城市輪廓
也因此沿著海岸線發展,儘管彎曲的海岸線在多次護岸工程中被盡可能地拉直,但整體仍呈
現出不規則的形式,大員島外的海洋也因此成為天然的城市防禦工事。由於大員島缺水的沙
洲地質,熱蘭遮沒有土地排水需求,也因此無法建立完整的城市運河系統。

1635 年後,公司實現了對大員和內陸赤崁地區的全面統治,但由於臨近中國海盜的活動
區域,華人又幾乎是移民的唯一來源,華人的潛在威脅仍存在,公司不得不採取嚴格的治理
手段和相應的空間佈局來防範華人的走私活動和軍事叛變,確保公司的統治地位。這一戒備
態度導致熱蘭遮城堡的擴增,與公司貿易相關的各類人群,甚至包括商人、水手、工匠,都
遷入城堡或周邊區域;橫貫在城市與城堡之間的刑場,則發揮嚇阻華人的作用。對華人的戒
備也影響了熱蘭遮城市的治理機構、宗教建築和社會福利機構的佈局,甚至是普羅民遮的輪
廓構成。公司所主導建立的市政廳、服務於公司職員與歐洲市民的教堂墓園、醫院和社福機
構,也都集中在城堡周邊區域,包括城堡內部、城堡廣場或城市前排房屋,與城市保持一定
的安全距離。後來的普羅民遮市沒有建立城防系統,也很可能是為了防止華人叛變,後來的
郭懷一事件應驗了這一擔憂,公司也因此增設普羅民遮城堡來加強監控。

建立了全面且穩定的統治地位後,公司得以確立對絲銀貿易的壟斷,實現轉口貿易的龐
大獲利,為了防止公司重要的設施遭到攻擊,並防範華人與公司職員私下交易,公司絲銀貿
易的相關建築與設施也被嚴格地限制在城堡周邊。服務於公司轉口貿易的建築與設施,包括
碼頭、倉庫和修繕船隻的工匠區,都集中分佈在熱蘭遮城堡周邊,受到城堡廣場的阻隔,與
城市維持很大的距離。

同時,公司也向華人市民開放城市內部貿易和部分的進出口貿易,公司藉由批發和財政
稅收來從中獲利,公司的徵稅考量,影響了碼頭、市場、稅務所等商業空間在城內的佈局,
也是城市街道採用網格模式的重要原因。市民的進出口碼頭和各類交易市場廣泛地設置在城
內,為了監管貿易,公司盡可能地將市場和公秤所設置在城堡廣場或城市前排房屋,也在前
往赤崁的碼頭周邊設立公司商店,可能和安汶一樣,藉由批發進口商品給華商來參與城內貿
易,並從中獲利。公司也在緊鄰城堡的城市沿海處設置稅務所,以便對進出口船隻進行監管,

151
並徵收城內各項稅務,此外,還設置了公司庭苑來召開贌售大會標售包稅權,共同實現公司
對進出口稅、人頭稅和城市、內陸各類產業經營的稅務徵收。熱蘭遮與普羅民遮街道的網格
模式,也有利於房地產的商品流通,便於公司分割計算地塊面積,徵收相應的房屋稅。

公司對內陸的農業經營,則在 1630 年代中期後開始得到發展,並建立起與華人移民開


發農業的合作關係,由此導致普羅民遮的重新規劃,也正式地確立了熱蘭遮與普羅民遮之間
的水路運輸體系。因應農業開墾引發的內陸移民增長和經濟發展,公司在 1640 年代末期重
新規劃普羅民遮市。為了將內陸生產的大量農產品運輸至熱蘭遮城市,公司開鑿熱蘭遮南邊
運河、普羅民遮西側運河,設置輪渡,建立了熱蘭遮與赤崁之間以台江內海串聯的水路運輸
系統。此外,公司也可能在熱蘭遮東側海岸建立了倉庫,用以存放向華人收購的農產品。 這
些多層次的城市空間元素,從城市輪廓、街道與運河系統到城內的各類建築與設施,共同串
聯起整個城市的防禦、治理和貿易活動,最終實現公司的獲利目的。

152
第六章 結論

6-1 巴達維亞、安汶、熱蘭遮與普羅民遮之比較

本研究之初曾設想,中西方文明的相遇會否對城市的空間形態產生影響?然而,研究結
果表明,荷蘭東印度公司對於海外城市的空間形態,從城市輪廓、街道、運河網絡到各建築
與設施的佈局,都施加了極強的控制力,華商雖然在城內具有極高的經濟地位,對城市空間
發展的影響卻非常有限,凸顯出不同於荷蘭本土的海外殖民城市特質。在荷蘭,城市的商業
環境相對自由,城市管理核心的政治決策也很大地受到城內商人階層的影響;而在海外殖民
地,公司既是城市的管理者,也壟斷了最大的貿易收入,本質上是以公司規劃的貿易計劃為
核心,在一定限度內開放自由貿易的經濟形態,由市民組成的商人階層對城市整體發展的影
響力有限,由公司主導的城市規劃也因此塑造了這些海外城市的空間形態。

因應公司在不同區域據點的經營目標,城市的擇址、輪廓、運河網絡和重要建築與設施
的佈局關係,並沒有固定的形態,靈活地採取相應的規劃模式。不變的是荷蘭城市規劃理論
的基本觀念中,對直線、對稱、秩序的青睞,以及這一規劃理念背後所隱含的經濟理性,即
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則。

一、城市擇址

在城市擇址方面,這些城市都重視內陸-海洋的航運條件,符合荷蘭城市規劃理論;但不
同的是,這些城市的擇址,更多地是公司基於在當地區域的貿易戰略目標所選擇的最佳戰略
地點,而不符合荷蘭規劃理論中所青睞的環境特點。

雖然荷蘭城市規劃理論中提倡的城市最佳位址是土壤肥沃,且位於發源自大規模內陸土
地、可通航的大型河流的河口三角洲,但除了位於芝利翁河口、坐擁大片內陸土地的巴達維
亞,安汶位於地勢陡峭的島嶼沿岸;熱蘭遮則位於佔地狹窄、孤懸海外、土地貧瘠的陸連島
上;普羅民遮雖坐擁大片台灣本島的土地,也未佔據主要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從地理環境來
看,都並不理想。

但從公司發展亞洲貿易網絡的戰略視角來看,這些城市的選址都是優良的戰略地點。巴
達維亞扼守歐亞航路,有助於發展與亞洲各地的轉口貿易;安汶地處摩鹿加群島的中心,是
原先葡萄牙在摩鹿加群島的重要據點,既能打擊葡萄牙勢力,又可發展壟斷香料的核心事業;
臨近中國的熱蘭遮和普羅民遮,已形成了有規模的華商聚落,有利於公司與華商交易中國商
品,發展重要的中日絲銀貿易。綜合本研究所選取的四座城市,可清楚地發現,公司在選擇
海外城市據點位置時,首要考量的是戰略地點,而非自然環境和地形特點,會根據城市在其
貿易網絡中擔任的角色和周邊軍事形勢,靈活地做出選擇。

153
二、城市輪廓

在城市輪廓方面,這些城市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都盡可能地採用荷蘭城市規劃理論
所推崇的直線或矩形形式。而是否建造城防系統、建立更符合幾何形式的城市輪廓,則基於
對當地不同時期的軍事威脅與資金條件的綜合考量,而靈活變化。

為了節約建造成本,各城市的輪廓形式,因應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軍事形勢而形態各異,
但都受到了荷蘭規劃理論的影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仍盡可能地採用規整的直線和矩形
形式。巴達維亞建城初期以天然河流為輪廓的不規則形式,在建造資源變多、軍事威脅提升
的情況下,發展為近似對稱的矩形輪廓;安汶由山川河流形成的不規則輪廓形式,藉由新修
的外圍道路將曲線修正為直線,在後來因應軍事危機而興建的臨時防禦工事,則呈現出規整
的矩形輪廓形式;熱蘭遮由彎曲的海岸線構成的不規則輪廓形式,也藉由新修的海岸堤防,
將曲線修正為直線;普羅民遮由於不需要考慮城防系統的建設成本,從規劃之初就呈現出極
為規整有序的矩形輪廓形式。

海外各城市是否興建城防系統,則取決於公司衡量當地情況,對上述優缺點進行評估的
結果。荷蘭本土城市由棱堡城墻和護城河構成的城防系統,是因應西班牙政權的軍事威脅而
建設的,而在海外,各城市的外部防禦需求不同,又面臨人力資金短缺和內部叛變的風險,
因而會靈活地選擇是否建立城防系統。巴達維亞由於是公司總部所在地,資金相對充裕,又
面臨外部當地政權的威脅,因此從建城之初就建造了完整的城防系統,當內部亞洲異教徒勢
力過大威脅政權時,公司就將其逐出城墻;公司在安汶當地的政權相對穩定,防禦需求不大,
因此,僅因應當地局勢的變化暫時性地設置防禦工事;熱蘭遮建城之初,雖然受到內陸原住
民的嚴重威脅,但資金短缺且華人叛變風險高,公司於是藉由陸連島的選址,在不建造防禦
工事的情況下,藉由海洋實現對外部的防禦;內陸的普羅民遮也面臨資金短缺和華人叛變風
險高的雙重問題,因此當公司直到外部的原住民威脅消除時,才重新規劃了沒有城防系統的
普羅民遮市。

三、運河水道系統與街道網格模式

在城市運河水道系統方面,這些城市都和荷蘭本土城市一樣,建立了串聯內陸與海洋的
水路系統。在荷蘭城市規劃理論中,沿海貿易城市的運河系統因沼澤地勢的排水需求而生,
又發揮著商品運輸的功能,而在海外,這些沿海貿易城市都仰賴水路系統來實現商品的運輸,
反映了貿易城市所共有的運輸需求。但是,由於海外各地的地形差異,城市運河系統並非唯
一可選擇的空間元素,可以被自然河流和內海取代。如安汶、熱蘭遮和普羅民遮,雖然因島
嶼和沙洲地形而未形成整體的運河系統,但同樣有自然河流或內海構成的水路系統來滿足城
市商品運輸的需求。此外,在異文化族群共存的海外城市中,水路系統還發揮族群隔離的功
能。如安汶和巴達維亞,由於亞洲異教徒與歐洲人共同生活在以歐洲基督教信仰與血統體系
為中心的城市內,為了防範異文化的負面影響,水路系統還發揮著族群隔離的功能。

154
城市的街道系統則嚴格遵循荷蘭規劃理論對直線的偏好,都呈現出垂直水平的網格狀模
式,有利以幾何學分割地塊、計算面積,便於後續的地產銷售和財政課稅,發展城市的房地
產業。但是,由於早期建設時缺乏規劃,後續重新規劃的街道系統在尺寸和劃分方式上都更
為規整。巴達維亞建設初期,由於發展城市建設較為倉促,城市東側的街廓的尺寸比較不均
勻,1650 年代後發展的城市西半部,由於預先規劃,則呈現出較寬闊且整齊劃一的街道紋理;
安汶的街道系統以葡萄牙時期的城市街道為基礎,缺乏整體一致的規劃,雖然經公司重新整
合拉直,但整體仍呈現出不均勻的劃分方式;熱蘭遮的街道系統,也因為發展倉促,且城市
的擴建過程因應不同時期自然淤積的泥沙面積而增加街廓,未經過長遠的預先規劃,因此街
道對街廓尺寸的劃分也極不均勻;普羅民遮市,則由於腹地寬廣且預先規劃,街廓的尺寸非
常統一。

四、各類建築與設施

各類建築與設施的佈局,與荷蘭城市規劃理論的差異最大,各城市之間的差異也很大,
城市的貿易職能會影響城市的人口結構,也會影響公司在城內的貿易、治理和宗教、福利設
施的佈局。其中,貿易與治理之間的關係是核心,宗教、福利設施的佈局則配合政治治理機
構的佈局而調整。在本文所選取的這幾座城市中,建築與設施的佈局,充分地反映出公司在
各城的經營模式下,與華人截然不同的合作關係。公司對華人的依賴程度差異很大,從熱蘭
遮與普羅民遮向巴達維亞和安汶,依賴程度遞減,整體而言,公司在經濟上對華商的依賴越
大,對城市的控制力越弱,公司對城市的邊界感越強。

與經貿相關的建築與設施的分佈,受到公司在海外城市貿易經營模式的影響。首先,公
司城堡作為城市經濟活動中規模最大的貿易中心,在串聯海洋與內陸的主要運輸路線中,都
佔據了海岸端頭的核心位置,這是三處海外據點所共有的特點。此外,商業空間的佈局也反
映出公司各地的主要獲利產業對華人的依賴度差異,公司對華人的經濟依賴度越高,商業空
間對市民的開放程度就越高。在巴達維亞和熱蘭遮,由於公司強烈依賴華人等外國商人的貨
物來維持轉口貿易的繁榮,公司僅壟斷了城堡周邊的轉口貿易區域,而將城市主要軸線開放
給市民,鼓勵廣大內陸地區的農業開墾和城內外的貿易活動。因此,城市的市場、公秤所等
商業空間,與荷蘭城市規劃理論相似,分別沿著由內陸向城市沿海延伸的水路系統分佈,形
成城市的貿易軸線。安汶城市中的貿易軸線則較特殊,為了壟斷丁香貿易,公司壟斷了海洋
與內陸運輸路線,嚴禁市民參與,並將城內的貿易空間分裂為互不相交的兩條軸線:一條是
串聯內陸與沿海的運輸路線,經營丁香出口貿易,被公司壟斷;向市民開放的城內貿易活動,
則被限縮在另一條從城堡出發沿海岸延伸的商業街。

城市治理相關的建築與設施,與荷蘭城市規劃理論形成很大差異,治理軸線與貿易軸線
並非垂直相交,而是互相平行甚至重合的。這體現出城市統治核心的東印度公司作為一家貿
易公司的特殊屬性——既是城市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城市最大的商業集團;另一方面,由於
公司政權的維繫需仰賴荷蘭強大的海軍力量和海外補給,以臨海城堡向內陸延伸的治理軸線,
也有利於接收和調度海外的軍事資源。此外,這些建築與設施在城內的分佈位置,也反映出

155
公司對城內移民的戒備程度,公司對移民的經濟依賴程度越低,對城市的戒備心就越低。這
不僅反映在城市治理機構的佈局,也同時體現在宗教建築、醫療與社會福利機構的空間佈局
上。

在荷蘭本土,宗教建築依據最短距離的原則來佈局,而在海外,宗教建築的佈局則因應
各地的宗教政策和社會環境而有所調整,一方面滿足歐洲人的信仰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用來
強化公司統治地位的治理手段。 在巴達維亞和安汶,公司在城內積極向亞洲原住民推廣新
教,並提升宗教建築在城市空間佈局中的地位,在巴達維亞尤為明顯,教堂同時也是公司強
調基督教統治地位的治理手段;但在熱蘭遮與普羅民遮,由於華人佔據了城市的主體,公司
完全放棄在城內推崇基督教的統治地位,甚至容許華人在城內建設寺廟,而教堂和墓園僅僅
用於滿足歐洲人的信仰需求,甚至為了強化防禦,設立在城堡和城市邊緣的位置。

在荷蘭城市規劃理論中,醫院與濟貧院、孤兒院等社會福利機構被整合在同一棟建築內,
服務於貧民,位於城市的邊緣地帶。海外的情況與之類似,不過醫院較為特殊。公司在海外
城市設立的醫院,主要是為了服務公司職員、士兵和水手,具有軍事後勤補給單位的性質,
因此當城市局勢不穩定時,為了確保醫院能正常運轉,公司會將醫院設置在城堡周邊以確保
防禦,直到局勢穩定,才遷移至城市邊緣區域。在巴達維亞與安汶,醫院都曾因當地政權的
軍事威脅而設置在城堡周邊,隨著公司全面鎮壓城市外部勢力,建立起穩定的統治後,醫院
也最終被公司遷至城市邊緣;而在熱蘭遮,醫院卻始終佇立在城堡周圍的廣場上,與城市保
持距離,由此也反映出公司對台灣據點的華人移民仍抱持著強烈的戒備心態。

6-2 後續研究

本研究以公司在城市的經營模式為視角,輔以荷蘭城市規劃理論,檢視了公司在亞洲三
處貿易據點的城市規劃,探究城市規劃與公司經營模式的關聯性,以形成對荷蘭海外殖民城
市空間形態與內涵的全面認識。這一研究主題,在未來仍有進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研究潛力:

一、 荷蘭東、西印度公司在其它地區的殖民城市研究

本研究所選取的城市都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貿易網絡中的據點,都以發展貿易為主要
目的,也都是華商的主要活動範圍。那麼,基於同一套荷蘭城市規劃理論,當荷蘭東、西印
度公司在面對不同的族群屬性、人口結構和不同的經營模式時,又會如何調整城市的輪廓、
街道網格、運河系統和各類建築與設施的空間佈局,與本研究的結論存在哪些異同呢?例如,
在東南亞、南亞和非洲的其它城市,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不同族群的海商集團,如印度人、阿
拉伯人之間,可能會形成類似或異於華商的合作與戒備共存的矛盾關係;在美洲,荷蘭西印
度公司則更多地以歐洲移民的方式建設和經營城市。這些差異會否對城市空間產生影響?倘
若將本研究的城市比較方法進一步擴大至荷蘭東、西印度公司在東南亞、南亞、非洲和美洲
等其它地區的城市,加以檢視,實現更大範圍的城市比較研究,將有助於發現荷蘭海外殖民
城市更豐富、更普遍的建設規律。

156
二、16 世紀起歐洲國家在亞洲的殖民城市研究

本研究假設,荷蘭海外殖民城市的規劃方式和空間形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荷蘭城市規
劃理論的影響,但或許同時也存在另一種可能性,即荷蘭海外殖民城市的規劃方式和空間形
態,會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歐洲各國海外殖民城市的普遍特性?比荷蘭東印度公司更
早在海外發展貿易和殖民掠奪的西班牙、葡萄牙,是國家權力在海外的延伸,與荷蘭東印度
公司在同一時期建立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則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一樣,都是受到國家支持的特
許商業組織。這些國家是荷蘭的競爭對手,其目的也都是為了藉由人為地建立和擴大城市據
點,實現對海外殖民地的資本掠奪。這些西方國家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建設城市的相似動機,
或許會導致它們在海外殖民城市的輪廓、街道網格、運河系統和各類建築與設施的空間佈局
上,有很多相似之處。若將本研究的城市比較方法進一步擴大至同時期的其它西方國家在亞
洲各地的城市據點,形成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海外殖民城市的比較研究,或許能歸納出該時期
歐洲海外殖民城市的共性,也可從中發現荷蘭海外殖民城市的獨特之處。

三、多元族群視角下的城市空間研究

雖然荷蘭海外殖民城市的城市建設受到公司的強力主導,但倘若未來能補充關於族群關
係、貿易互動等方面的更加豐富的史料記載,引入更多不同視角的觀察和認識,將有助於形
成更嚴謹的分析,確定城市內部建築設施的地點和實際的使用情況,例如從華人的視角來釐
清公司關於城市商品進出口壟斷政策的詳細規範和實際執行情況,將有助於更精確地理解城
市貿易空間設施的佈局關係。此外,多族群研究視角的更大意義在於,能夠建構多元視角下
的城市空間,探究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對同一城市空間的不同使用模式與理解方式,重建出
一個更生動且真實的城市生活圖景。

157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孔復禮 (2019)。華人在他鄉:中華近現代海外移民史。臺北市:臺灣商務。

王立武 (2012)。十七世紀荷蘭東亞殖民城市的空間規劃——以巴達維亞城與熱蘭遮市的比

較為例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王浩一 (2008)。在廟口說書。台北市: 心靈工坊文化。

冉福立 (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臺北市:漢聲雜誌。

包樂史 (1997)。巴達維亞華人與中荷貿易。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

包樂史 (2015)。看得見的城市:全球史視野下的廣州、長崎與巴達維亞。臺北市:蔚藍文

化。

安博遠 (2013)。低地國家史。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江樹生 (1992)。鄭成功和荷蘭人在台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臺北市:漢聲雜誌。

江樹生譯註 (2002)。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江樹生譯註 (2002)。熱蘭遮城日誌第二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江樹生譯註 (2002)。熱蘭遮城日誌第三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江樹生譯註 (2011)。熱蘭遮城日誌第四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江樹生譯註 (2010)。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台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 I (1622-1626)。

臺南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江樹生譯註 (2010)。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台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 II (1627-1629)。

臺南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58
江樹生譯註 (2015)。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台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 III (1629-1636)。

臺南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羽田正 (2018)。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新北市:八旗文化。

李京 (2018)。西蒙.斯蒂文之《建築論》的城市規劃觀念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

學。

村上直次郎 (1975)。熱蘭遮城築城始末。臺灣文獻,26(3),112-25。

芒福德 (2005)。城市發展史。北京市: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卓克華 (2003)。從寺廟發現歷史——台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新北市:揚智文化。

洪傳祥 (2003)。荷蘭人統治下大員港埠體系的形成與空間開發。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9,

1–60。

洪傳祥 (2005)。荷蘭人統治下赤嵌市街的空間規劃。都市與計劃,32 (3),303–31。

馬爾滕·波拉 (2013)。黃金時代的荷蘭共和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溪南、黃明漢 (2013)。臺南上帝爺信仰研究。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傅吾康 (1988)。印尼華文銘刻彙編(上冊)。新加坡:南洋學會。

黃恩宇 (2019)。1640 年代中期台灣熱蘭遮市鎮空間平面重建研究。建築學報,110,25–

48。

黃恩宇 (2021)。臺南市赤崁文化園區相關歷史場景調查考證及虛擬模型建置計畫。臺南

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市:遠流。

鄭維中 (2001)。荷蘭時代臺灣的社會秩序:自然法的難題與文明化的歷程 (碩士論文)。國

立政治大學。

鄭維中 (2006)。製作福爾摩斯:追尋西洋古書中的台灣身影。臺北市:如果出版社。

159
賴志彰 & 魏德文 (2018)。臺南四百年古地圖集。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韓家寶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

二、西文文獻

Boerefijn, W. (2016). About the Ideal Layout of the City Street in the Twelfth to Sixteenth

Centuries: The Myth of the Renaissance in Town Building. Journal of Urban History, 42(5),

938–952.

Boerefijn, W. N. A. (2010). The foundation, planning and building of new towns in the 13th and

14th centuries in Europe: An architectural-historical research into urban form and its

cre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Amsterdam University.

Breuning, H. A. (1954). Het voormalige Batavia: Een Hollanse stedestichting in de tropen, anno

1619. Amsterdam: Allert de Lange.

Broekman, E. R. (2018). Religieuze geschillen: Religieuze tolerantie onder de VOC op het eiland

Ambon in de zeventiende eeuw (Bachelor's thesis). Utrecht University.

Burke, G. L. (1956). The making of Dutch towns: a study i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London: Cleaver-Hume Press.

Gaastra, F. S. (2003).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Expansion and Decline.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Greig, D. E. (1987). The Reluctant colonists: Netherlanders abroad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Assen, The Netherlands; Wolfeboro, NH, USA: Van Gorcum.

Haan, F. de (1935). Oud Batavia. Jakarta: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160
Heuvel, C. V. D. (1982). De verspreiding van de Italiaanse vestingbouwkunde in de Nederlanden

in de tweede helft van de zestiende eeuw. Vesting: Vier eeuwen vestingbouw in Nederland, 9–

18.

Heuvel, C. V. D. (2005). De Huysbou: A Reconstruction of an Unfinished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Town Plan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by Simon Stevin. Amsterdam: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Heuvel, C. V. D. (2011). Multilayered Grids and Dutch Town Planning. Flexibility and

Temporality in the Design of Settlements in the Low Countries and Overseas. Early Modern

Urbanism and the Grid: Town Planning in the Low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 10,

27-44.

Hogg, I. V. (1985). The History of Forts & Castles. Crescent Books.

Kanumoyoso, B. (2011). Beyond the city wall: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ommelanden of Batavia, 1684-174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Knaap, G. (1991). A City of Migrants: Kota Ambon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donesia, 51, 105–128.

Knaap, G. (1992). Crisis and Failure: War and Revolt in the Ambon Islands, 1636-1637. Cakalele,

3, 1-26.

Knaap, G. (2003). Headhunting, Carnage and Armed Peace in Amboina, 1500-1700.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6(2), 165–192.

Knaap, G. (2004). Kruidnagelen en christenen: De 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en de

bevolking van Ambon, 1656-1696. Leiden: Brill.

Knaap, G. (2006). Kasteel, stad en land. Het begin van het Nederlandse Imperium in de Oost.

Leidschrift, 21(2), 17–30.

161
Milone, P. D. (1966). Queen city of the East: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lonial cap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Nijenhuis, W. (2011). Stevin’s Grid City and the Maurice Conspiracy. Early Modern Urbanism

and the Grid: Town Planning in the Low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 10, 45-62.

Oers, R. van. (2000). Dutch Town Planning Overseas During VOC and WIC Rule (1600-1800).

Zutphen, Netherlands: Walburg Pers.

Parthesius, R. (2010). Dutch Ships in Tropical Wat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VOC) Shipping Network in Asia 1595-1660.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pp.52-59.

Raben, R. (1996). Batavia and Colombo. The Ethnic and Spatial Order of Two Colonial Cities

1600-18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Rutte, R. (2016). Atlas of the Dutch urban landscape. International Planning History Society

Proceedings, 17(5), 13-26.

Salmon, C., & Lombard, D. (1980). Les Chinois de Jakarta: Temples et vie collective = The

Chinese of Jakarta: temples and communal life. Paris: E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Sholeh, B. (2013). The dynamics of Muslim and Christian relations in Ambon, eastern Indone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 4(3), 303–311.

Steenbrink, K. A., & Aritonang, J. S. (2008). Chapter Five. The Arrival Of Protestantism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The Moluccas 1605–1800. In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Indonesia (pp. 99-133). Leiden: Brill.

Stevin, S. (1964). Principal Works: The Art of War. Edited by WH Schukking (Vol. 4). CV Swets

& Zeitlinger.

162
Zandvliet, K. (2007). Mapping the Dutch World Oversea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State

Contexts of Renaissance Mapping, 3, 1433-1462.

三、網路與數位化資料

Atlas of Mutual Heritage, A longterm co-operation of the Nationaal Archief (Dutch National

Archives), Rijksdienst het Cultureel Erfgoed (Dutch Cultural Heritage

Agency), the Rijksmuseum Amsterdam and the Koninklijke Bibliotheek (Dutch National

Library), Website: https://www.atlasofmutualheritage.nl/.

Nationaal Archief (Dutch National Archives), Website: https://www.nationaalarchief.nl/

Rijksstudio, Rijksmuseum Amsterdam, Website: https://www.rijksmuseum.nl/.

The Memory Database, Collections from more than a hundred Dutch museums, archives and

libraries, Website: https://geheugen.delpher.nl/

16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