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9

习俗与道德的关系

姓名:张为之,班级:化学 1 班,学号:222862
摘 要:道德与习俗紧密相连的例子在日常中随处可见。在习俗中,道德完成了由他律到
自律的转化过程。在道德的初始时期,由于社会的实践与经验的积累,人们采用
了习俗形式,宗教形式的道德。但随着时间流逝与社会的发展,道德渐渐与习俗
产生了背离,道德不再便显出习俗所表现出的规范形式,而是以自身的形式存在。
关键词:习俗 道德
一、 习俗的特征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习俗,是习惯风俗的意思。有关于习俗的解释,在古文中比较常

见。例如,《荀子·富国》注释:“俗,谓民之风俗也”我们可以看出,风俗两字其实意

义相近,均为风俗习惯的意思。

在英语中,风俗和道德的关系从词本身就可以惯出,道德(moral)和风俗(mores)

只相差两个字母,并且前者是由后者演化而来的。按照词语的演化历史推断,人类社会最

初的道德大多是由以习俗规范的形式存在着,即道德为习俗的一部分。但随着人类实践的

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提高,道德才逐渐脱掉了习俗的外壳,变成一

种独立的形式存在。

习俗的在社会中的推行依靠着社会心理、习惯对人类思想、言行的维系,是人在原始

社会中,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背景下,通过生产时间和其他社会活动实践而逐渐形成的一种

文化现象和心理。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就能够很好的理解,当这种现象和心理一旦产生,

就会在社会中占据较为稳定的地位和心理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的改变当前社会和

后代的行为方式。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习俗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1. 简易性。习俗相较于法律,其对社会的各种事物涉及面更加广泛,譬如:婚嫁丧

娶、庆祝节日、人情往来,很明显,习俗对社会具有的是情感具体化的功能,人

们通过习俗约定的具体措施来表现自己在一些社会活动中的情绪。但同时,它缺

少系统性、严谨性。

2. 区域性。习俗的区域性很好理解,习俗的产生社会并不具备当今的交通技术和交

流能力,社会的孤立性相较于现在而言更加明显,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

俗”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我们不能够相信完全具有不同基因,身处于不同社会

背景的人群能够创造出相同的习俗。

3. 自觉性。习俗的这一特点与其形成形式有关,习俗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

成的,其本身就是社会的发展选择,靠的是复杂因素产生的无形的外在力量强制
进行。习俗的广泛普及是源于社会活动的需求,因此具有一定的自觉性。

4. 内控性。习俗的实施依靠的是一种情感和心理认向的共情。所以习俗是群体的自

我调整机制,社会这个系统依靠着这种调节机制发展和传承。

二、 原始社会中的习俗和道德
与日常直觉不同的是,原始人的生活并非是想象中的自由自在而又无拘无束的,相反,

他们深陷于社会原始道德和习俗的沉重枷锁的禁锢之中。这不仅反映在社会关系上,更包

括宗教、劳作、工艺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之中。在传统的原始社会里,习俗代替着法律行使

着维持社会秩序的工作。同时,道德和习俗最早产生的氏族社会初期,道德和习俗有一个

发展演变的过程。旧的道德和习俗不断被摒弃,新的不断产生,而具备合理性的便被永久

的保留,传承下来。氏族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规则,而氏族的成员们对这些规则心怀敬畏

因为这是他们所敬畏的经验不断完善得到的帮助他们更好生存的规则,并把遵守这些规则

视为自己的义务。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道德在词源上就是习俗只是随着时间的变迁,习俗慢慢退化

为道德和法律,这其中决定性的条件是什么。经济的发展肯定是决定性的条件,但是伴随

阶级、国家的产生,利益的分割,习俗慢慢产生了分化。还没有出现国家的时候,利益的

分割通过氏族酋长的威望,以及原来的传统习俗就可以解决。随着家庭、阶级、国家的出

现,有些利益的分割靠自发习俗和调节,即能达到,而有些利益的分割,却要靠制定法律

来维护和分割。所以说,道德从来没有摆脱社会实践中的利益趋向,道德从其产生之时就

具有着社会的功利性。

利益是伴随人类社会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初期,利益以一种共同利益的形式出现的,

这是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以及每个部落成员自身能力的弱小,原始人只有共同努力、互相

帮助才能生存下去。这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原始人始终把维护部落的利益作为内省的

一种信念来加以自觉遵守,甚至为其牺牲。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产品有了剩余,使得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

的产品成为了可能,因此个人利益变成了同集体利益相对立的东西。随着占有别人的财富

和劳动的次数变多,个人利益占有的心理情感慢慢成为一种习惯。刚开始的时候,这种行

为是受到原始的道德规范的谴责,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对这种行为在心理上是排斥的。但

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越来越富足,以及分工的出现,剩余产品和保留战俘成为一种经常出

现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阶级的出现,标志着利益阵营的完全分化。贫富差距的的拉

大,又进一步拉大了上述的各种可能性。于是,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产生,私人利益
的观念进一步巩固。关于利益调节的习俗规范因而随之土崩瓦解为道德、法律两大阵营。

有些原始习俗继续发挥着原有的作用。但如果我们将所有这些规则、惯例和行为方式都视

为习俗的总体,那么,毫无疑问,土著居民均会对此深怀敬意,倾向于去做和别人一样的

为每个人所赞许的事,并且如果不陪他的爱好或私利诱导或误入歧途,他将会遵循习俗的

约束而别无他求。可见个人利益的出现在习俗的遵循中所起的重大的剥离作用[2]。

从道德的起源看,道德与习俗在原始社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两者还是存在着差

异。风俗中有道德的内容,道德又从风俗中汲取相对稳定的行为规范,把它系统化、固定

化。

总之,原始社会道德和习俗是融合在一起,区别并不是很明显,生产的发展、利益的

不可调和性,使习俗发生了分化,习俗的他律是法律的产生,习俗的自律是道德的转化。

传统是在个人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这一行为的重复次数越多,变得越固定,人们对它的

意识程度也越轻,从而变成了无意识。与这些意识程度相伴随的是这些行为所具有的情感

价值越来越被人遗忘,因而,违背习俗的行为也越来越少。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深深根植于

原始人的大脑中,成了他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背离这种习惯思维方式的现象直接会使原

始人感到焦虑。于是,人们经常的反复的遵守习惯,结果习惯变成了自发的行动。因而,

行动也就不带任何意识因素。因此,每一种习惯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原始人对违背习惯

的厌恶比现代人明显。

原始社会习俗的推行靠的是一种自发的对习惯的仿效,经过人们无意识的积累,逐渐

积淀成群体的行为方式。习俗的推行靠的是原始人的自觉,并用它来调整群体之间的行为

在原始社会里,习俗几乎是无所不能,它几乎成为联结所有人并规范他们履行义务的主要

力量。从这种意义上,习俗就是承担了道德的功能。

三、 习俗和原始道德的规范
原始人无条件的践行各种习俗,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形成了很多古老质朴的

社会道德观念,靠着原始的道德规范和习俗,原始人的生活就能有序的运转。

(一) 道德与原始先民的日常习俗
在原始社会,在生活中,产妇忌未满月就进厨房、下地和出门的习俗。这反映了对妇

女儿童的特殊保护。孕妇忌吃肉,因为吃了肉后恐婴儿得病。这也是为了保护下一代的健

康而着想。在家庭关系中,有习俗云“天上的雷公,地上的母舅”的俗语,这反映了家庭

管理从横向来看是受舅权的支配,从纵向来看是受父权的支配。在原始的家庭关系中,人

与人之间有互助的义务。但这没有人身依附关系,没有强制性,而是依靠亲情的温暖自愿
来支配着。有少数民族吃饭时有忌抛洒饭粒或碗底剩残饭的习俗,否则要遭雷击,这一习

俗源于对天神的敬畏,其实它反映了先民珍惜劳动成果和节约粮食的传统美德。还有长辈

跟晚辈之间忌开玩笑,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要相互照顾等等诸种习俗。

在生产中,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要参加劳动,并要团结协作,从这习惯可以体现出原始

人的集体精神。在原始社会,物质生产资料非常重要,因而随着生产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

进步,原始社会中的财产关系也经力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古时,劳动工具是

重要的财产,从习俗来看,人们有这样的约定,一段时期内,大家约定有一天都不去耕种

而是让劳动工具休息一天,这从表面看是一种对神的敬仰,从规范来看是对生产工具及财

产的保护。原始社会里的某些风俗习惯是从保护部落及其个人的财产、人身的目的而产生

的,并且对违反者要给予一定的惩罚,惩罚的形式因事而异。

同时,有些习俗规定禁止任何人砍伐森林、庙宇附近树木,违者会受到惩罚。这一习

俗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认为神在树林中,所以他们把祭祀活动放在树林中进行,每个部落

都有一个固定的祭祀场所,场所一般都会在树林周围。为了避免冒犯神灵,对神所居住庙

地、林盘等附近的树林,都严格的加以保护和管理,每个人都有保护它的义务,并不得随

意砍伐。在活动中还有长者念咒语的仪式,通过这种方式对人们进行劝导,使人向善,相

当于法律的效力。这种活动源出自于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在古时候,视偷盗、杀人、故

意伤害为一种极端违规违俗、败风败俗的不良行为,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当然,日常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仅此几点说明。在原始社会中,日常的习俗以一种

应该与不应该的原始的道德观念调节着原始人的生活,而这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

(二) 习俗式原始道德规范
1. 集体观念

集体观念是人类最初的美德之一,每个氏族成员必须遵守,这种遵守是自发的。这是

原始人在面临死亡、毁灭时的一种必然选择。这在以后逐步形成了一种习俗观念,成为原

始人固有的观念。每个氏族成员都会把集体利益看作至高无上,并无条件遵守。“为了在

发展过程中脱离动物状态,实现自然界中的最伟大的进步,还需要一种因素:以群的联合

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原始人为什么必须有集体的观念?前述,

原始人在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会有一种强制服从关系,但是随着氏族社会的建立和稳

固,原始人跨入到初步的社会形式中,个人必须依靠集体才能生存下去。原始人的劳动工

具简陋,生产环境恶劣,劳动技能差,因而单纯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生存的。自然的选

择使得他们必须团结起来。因而,集体的劳作是防止野兽攻击,进行集团化协作,增强战
斗力的必选手段。单个人如果脱离了群体,生存就会面临极度的考验。逐出氏族,这是惩

罚犯罪者的最严重的手段。集体远比个体重要,似乎成为了一种约定的信念。“部落、氏

族及制度,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3]因而,可以这样说,个人的是集体的,集体的是

大家的。集体观念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有着地域的狭溢性。

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向自然作斗争的唯一力量,人们依靠氏族的力量

而存活。在氏族中,个体和集体相互交融,当个体离开了集体氏族时,个体也就无法存活

但是这种看似美好的氏族集体主义思想,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因为它仅仅着眼于一个小的

团体,对于氏族内部的人员视为手足,而对集体外的人员则视为外人,甚至看作敌人。

这种思想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让氏族内部无比团结,任何对于氏族成员个人的

伤害都会视为对全体氏族的伤害。这也是血缘复仇思想的发端。血族复仇这种古老的习俗

在世界流行,其渊源就是氏族制度。

2. 团结互助精神

原始人在集团内,不是各自分裂的,他们必须协同劳动、互相合作。这种作刚开始可

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渐渐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变成了一种共识,共识慢慢就成了

习俗。在团结互助的过程中,无序的劳作变成有序,于是分工成为集团内协作的手段。女

性采集、织补、哺育后代,男性狩猎和制造工具。老人负责照顾孩子和讲授劳动经验,儿

童则帮助妇女参加生产。这是建立在性别和年龄自然分工的基础之上。这表明原始人已经

有了责任承担的意识,这是道德起源萌芽关键的一步。

文化人类学认为原始社会对社会的控制依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而无习惯法和政府权

力。道德观念在当时只是一种萌芽,其规范的具体的内容可能有:人人平等、劳动成果平

均分配、同姓不婚等。

平等是指在原始氏族社会里氏族成员之间人人平等,没有等级之分。互助是指氏族成

员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互相协作、共同生产。正义是指氏族有基本的平“等理念,追求处

理事务的公平。原始社会没有“道德”这个说法,“道德”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

后、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产生的,因为道德主要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互助是氏族成员之间的一种必然选择。生产力水平低下,为了共同生存下去,个人之

间、部门之间必须达成协作的关系。而氏族就是以团结互助的基本单元。互助和分工是连

接在一起的。劳动作为原始人谋生的手段。即表现为天然的义务,又表现一直的被约束性

如果有一方没有自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便会妨害集体的生产,从而遭到集体的孤立和惩

罚。因而,原始社会的各项生产是密切配合的。团结互助的精神还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保
护上面,对本部族那些老、弱、病、残,集团都有抚养的义务。这些规范慢慢变成了一种

习惯,如果谁违背了,将会受到集体的指责。

原始社会中团结互助的精神,老人经常以神话、传说或歌遥的形式教育下一代,从而

在世代的传承中,使其成为美好的传统。但是在氏族、部落范围内形成的这种朴素的互助

情神,也有其局限性和狭溢性。恩格斯指出:“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无论对别一部落

的人来说或者对他们自己来说都是如此:部落氏族及其制度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都是自

然所赋予的最高权力,个人在感情、思想和行为上始终都是无条件服从的。”因此,原始

人的互助仅限于自己小的团体内部,这种朴素的道德精神具有一定的狭隘性。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原始人的团结互助精神被传了下来,在这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道德观念。

3. 原始平等观

原始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在生产生活资料相对欠缺的条件下,

平均分配是时势所致,同时也是保证生产进行下去的条件。否则,大多数人饿死,氏族或

部落就不能维持下去了。原始人的平等观,还表现在随葬品的一致。曾在我国周口店的山

顶洞里,发现原始人,无论是老人、小孩、男子或女子,他们的随葬品都差不多,这表示

原始人在生前和死后都贯彻了平等的原则。在氏族内部,贯彻男女一律平等,集体参加生

产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共同遵守氏族习俗。这种原则的彻底性表现在,对于老年人,残

废了的同族人以及孤儿母,都一视同仁的对待。从断了手的尼安德特人,还活了好长时间

这说明失去劳动能力,也能得到集体的照顾。对于年老的人,留在洞穴和住所,从事生产

工具和修理,而在从前,可能是被遗弃掉。氏族社会的公职人员,他们同氏族成员一样劳

动,一样分配劳动产品。

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产生一定的道德规范。在原始社会,人们还形成道德理论,但却

存在着公共的道德标准。于是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套不成文的习俗

这些习俗反映了他们朴素的道德观念。

原始人的道德观念,是维护原始公社制度的工具,是为当时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到了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原有的道德观念,长期形成的依靠社会舆论维

持的习俗,掺入了阶级的因素,社会中不再有统一的道德了。从此以后:“道德始终是阶

级的道德。”

原始社会是确曾有过的时代,那时社会没有剥削、压迫,但是,这种原始的平等互助

关系,不是社会生产高度发展的结果,而是人们征服自然能力大小的结果,人们之间不是

没有矛盾和斗争,只是还远没打上阶级的烙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人的力量和
智慧受到自然力量的沉重压抑,饥饱无常。人们争取主动的每一个细微进步,都要付出代

价。列宁指出:“原始人获得的必需品是自然界无偿的赐物,这是笨拙的童话,……这种

黄金时代在过去从来没有过,生存的苦难,同自然斗争的困难使原始人受到十分沉重的压

抑。”

四、 习俗和道德的分离
道德是习俗演化而来的,同时,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规范内容方面,习

俗和道德是相互贯通,相互吸收的。习俗里有道德规范的内容,习俗历史的总结了原始社

会许多的道德规范;同时,道德也有许多习俗普遍认可的内容,它们互相推动了双方的发

展,互相支持。习俗和道德的联系性一致还表现在,习俗与道德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不管是习俗还是道德,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把人们的行为纳入到秩序范围内。在社会发

展过程中,他们相互凭借和促进。习俗是推广道德的重要路径,道德规范往往采取习俗的

形式,并以此影响社会生活。习俗的日常应用性,使得道德从世俗层面汲取了有益的成份

为社会秩序的推行和建构提供了合理的社会基础。而另一方面,道德为习俗提供了道德判

断和价值基础,使风俗习惯不断完善自己。

尽管道德与习俗之间存在亲缘性联系,但道德和习俗并不能划等号。从词意上来看,

道德有习惯或习俗之意。但是,个人或群体的道德,也即道德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人们在思

想中认为什么是合适的、正当的行为,什么是应该与不应该的行为。而习俗却达不到这样

的深度。因而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对于习俗来说,一个人可以非常自然地做出某种习惯

上或习俗中的行为,那么,道德却总是要牵涉到对有关行为的反省评价和规定。有时候,

有些道德规范的要求高于日常的习俗,违反了要受到社会的遗责,而违反了习俗只是表现

出来行为的怪异性。同时习俗有更明显的历史继承性。

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具有社会利害效用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在原始社会中,

某些习俗或行为方式被长久的延续下来,主要在于他们的存在更有利于部落全体成员的生

存,更有利于成员之间的和谐幸福,或者因为它们与该部落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大多数

社会道德是从原始风俗习惯演化而来的,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风俗和道德两者是相互贯通、相互吸收的。风俗和道德的相互联系,还体现在其社会

功能的一致性上。习俗和道德规范,都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运行,在作用于社会的过程中

他们往往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从曰常生活的层面,为社会整合的

实现及社会秩序的建构和延续提供了担保。习俗也不断接近道德的目标,使社会道德不断

完善。另外,习俗和道德在规范性、持久性方面而具有同一性,并且是在一定社会实践中
形成的,两者都是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并且在长时间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道德

和习俗也有一定区域性,在一个地区或民族内是善的事件,到另外一个地方可能是恶的。

在某一特定环境是道德的,在另一环境里,该行为又是不道德的。

习俗和道德在价值、社会效用的差异性,使得习俗向道德规范的转化体现出一定的选

择性。社会习俗随着时间的变迁可能变得不是善的、正当的、有益的,或者习俗在起初就

不是善的,只是当初选择了它。很多习俗也包括着大量的恶俗,只有那些被证明具有善的

价值的社会习俗才可转化为道德。从道德的起源来看,道德最初以习俗的形式而存在着,

表现为习俗的统治。后来道德从习俗中分化出来,但是二者联系依旧紧密。

当然,也有很多人,对道德和习俗关系持有一种个性的观点。譬如尼采认为习俗和道

德就是对个人自由的压制,而一般人则骂信习俗和道德,并充满了畏惧感。敢于反抗传统

的是战士,但在世人眼中却是不道德的人,反而尼采称这样的人为“最好的人”。

因而,道德是人的一种文化创造。道德对人在社会中行为做了约定俗成的价值判断。

从社会生活中的习俗生出各种规则和规范,并逐步积淀、发展成舆论和社会意识,进而成

为道德。“原始人确有一种固定的是与非的标准,这是无可疑的。他们的这种行为的规则

很有秩序地包括个人一切的行动。‘风俗是国王’这句话还不够,风俗事实是神圣的国王

他还容许个人有自己判断行为的地步或考虑的机会。对于这种道德律的遵从,为社会的惯

例或宗教的规则所要求。”

五、 总结
习俗和道德的关系总体上来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道德从氏族社会产生的习

俗中,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化,最终产生了相应的道德体系,但在这一过程中道德和习俗并

没有分离,仍然属于同一个体系。第二阶段就是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逐渐从社会

习俗中脱离出来,并形成了一个单独的整体,取代部分原始社会中习俗的社会角色并承担

相应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3
[德]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年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