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23卷 第5期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Vol∙23‚No.

5
2011年10月 JOU RNAL OF SHENYANG U NIVERSIT Y Oct.2011

文章编号:1008
-9225(2011)05
-0081
-04

中国文学中地府判官形象演变与文化蕴涵
邵 颖 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研究了地府判官形象的演变‚认为它发轫于唐‚盛于唐后‚随时代递变呈现出文学的演绎特征。
唐代文学家模仿人间官职将判官形象移入冥界官制之中‚赋予判官佛教化与中土化的双重文化特征‚为文学
绘就了特殊的人物图谱。随着冥界观念的成熟与世俗信仰的普及‚判官形象渗入多种文学体裁中‚日益丰富
多彩。后代文学中的判官走向神坛‚寄托了士庶的人生期望与运势憧憬‚体现出神谱化的文学特征。
关 键 词:判官;冥界观念;形象演变;文学形象
中图分类号:I 207.
41   文献标识码:A

地府判官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极为活跃的形 府判官没有明显的宗教色彩或信仰文化差异‚他
象‚它具有非凡的文学魅力与信仰效应‚发挥着广 们作为文化符号现身于任何一种冥界体系‚同时
泛而持久的影响力。写及冥界的中国文学作品多 出现于传统化的地府和佛教化的地狱之中。他们
刻画地府判官‚甚至出现绕过阎罗王而书写判官 既能辅助泰山府君‚如《
河东记·李敏求》记柳十八
的文学现象‚凸显这一人物的特殊之处。判官形 郎任泰山府君判官、《
玄怪录·刘讽》物怪祈祷“ 刘
象的孕育与发展既是中国冥界信仰普及化的过 姨夫得太山府纠判官”‚亦可参赞阎罗‚《广异记·
程‚也是中国文学日渐丰富化的历程。 韦广济》等作品多将判官归为阎罗属吏。这种文
学现象的出现缘于唐人的冥界认识。因为从唐代
一、始兴于唐 从人世步入地府
叙事文学作品来看‚作家所描述的冥界折射了中
判官一职为隋时使府始置‚唐代使臣处理外 国冥界观念的成熟化‚融含着本土与佛教文化因
派事物者皆可自选官员充任判官‚以掌文书事务。 子‚
是一种多元化、融合性的冥界形态(笔者另文
唐睿宗以后‚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皆设判官 介绍这一问题‚兹不赘述)。
辅助处理事务。判官于节度使府襄赞节度使‚分 出现于冥界观日渐成熟期的判官形象融汇佛
判仓、兵、骑、胄四曹事‚处理兵马钱粮实际事务‚ 教与本土冥界文化观念‚出现于佛教化的地狱和
颇为唐人所重视。 中土化的泰山地府两种地府体系中。无论现身于
现实社会中的判官一职渗入冥界之中‚成为 泰山地府‚抑或阎罗冥府‚判官皆决人生死、勾人
唐代冥界主题叙事作品中的重要角色。唐人笔下 魂魄‚故作品常有判官追摄人命之描写‚《酉阳杂
的冥界有一套健全的官僚体系‚以阎罗王为中心‚ “唐元和初‚汉州孔目典陈昭‚因患见
俎·陈昭》记:
簇拥判官、录事、主簿等冥官及伺命、鬼卒、牛头等 一人着黄衣至床前‚云: ’” [1] 判官
‘赵判官唤尔。
差役。地府判官出现频率远逾录事、主簿‚见于唐 形象融入佛教地狱宗教审判观念因素‚故惩罚罪
人叙事文学作品凡30篇。这些冥府判官由人间 人、量裁善恶的功能成为唐代叙事作品的特征。
死者继任‚有名有姓‚而冥界又常多呼其姓‚称为 作为地府重要官员的判官行使着审判罪人、判司
某判‚如崔判、陆判。他们襄赞阎罗‚主掌地府生 冥务的权力‚类似《广异记·皇甫恂》所述‚勘断杀
死簿录‚权限仅次于阎罗王‚洵为地府的高级官 生罪责是判官的基本职能。有些作品延承了地界
员。 由天授命的思想‚故所描写的判官需受命于天曹‚
地府中的判官充满作家的文学设想‚并不同 《
集异记·卫庭训》记:“ 有一黄衫吏‚持书而入‚拜
于录事、主簿形象延续前人思维。唐人设想的地 曰: ’” [2] 而他处则载判官任免
‘天曹奉命为判官。

收稿日期:2011-05-11
作者简介:邵颖涛(1978-)‚男‚陕西蓝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82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第23卷

由阎罗把持‚如《
广异记·韦广济》所记韦广济即被 判官辅助阎罗王、泰山府君‚裁夺阴间事务、
阎罗王追为判官‚《 “大王
广异记·李佐时》鬼卒说: 判人生死‚操持冥界大权‚成为地府主宰的得力助
[3]65
用君为判官‚特奉命迎候‚以充驱使” ‚《稽神 手‚他们在冥间的权限要远超人间。唐人大量书
录·贝禧》中也述说阎王迎请判官。 写地府文职官员‚并赋予他们极多权限‚分析其原
唐人用心为文‚多有卓荦之处‚不仅与时俱 因或需虑及以下几点。
进‚把人间社会中的判官官制渗入冥府体系中‚还 第一‚身为文士的作家把自己的生活经历融
能有意在文学书写中扩张判官的权势‚新人耳目。 进作品之中‚在作品中描写了大量地府文职官员
《 “至一大院‚
纪闻·屈突仲任》记述屈突仲任入冥‚ 办公场景‚在冥界文职官员身上折射自己的生活
[4]

厅事十余间‚有判官六人‚每人据二间。 纯以 环境。文士所创作的故事中难免带有个人意旨。
世人眼光解读冥务‚因冥务繁重故设想出六位判 或为宣扬宗教义理‚演绎佛家要旨;或以小说书写
官共同商讨冥务‚以判决死者罪恶。《冥报记·柳 心志‚寄寓落寞之志;亦有将文作视为逞才展艺‚
智感》中的判官也有六人‚柳智感担任的便是第六 纯为游戏之作。小说创作者在塑造故事时流露出
位判官。六判官的设置被后世所延续‚如山西平 潜意识‚将作者的文人身份写入作品之中‚故冥间
遥镇国寺内现存的明代地藏殿内便塑有六判像。 官员或为人间官吏兼判冥事‚或生前就是人间官
判官在冥府主要负责判决阴间案务‚像《河东记· 吏‚作者所描述的官职多为文职‚鲜有武职。
李敏求》中的判官每日判决繁多‚闲暇甚少。诚如 第二‚设置管理冥务的文职官员出于地府事
宋初徐铉《
稽神录·贝禧》所述“此乃阴府要职”‚职 务的实际需要。阴间地府无疑是人间官僚机构的
务高于其他文职冥吏。《
冥报记·张法义》记“录事 翻版‚在处理事务上与人间一脉相承。繁重的政
[5]
署发文书‚令送付判官” ‚后文又记主典向判官 府事务需要大量官员分司处置‚为适应诸种公务‚
汇报‚将他视为上级。基于判官职位相当重要‚故 古代设立了严密的各级官僚体制‚随着人间官僚

广异记·卢弁》记载‚凡人入城先需拜见判官。判 体系的逐渐成熟‚人们对于行政机构的理解也逐
官位居阎罗之下‚诸属吏之上‚常可不经由阎罗王 步加深。在文学想象世界中‚冥府与人间的行政
而直接判决亡魂罪状‚如《朱同》中主人公即由判 机构相似‚同样有一大堆判案决牍、裁罪量刑的事
官唤来‚又被判官放归人间。《
北梦琐言·僧彦先》 务需要处理‚这迫切需要小说创造出大量冥官去
中僧人彦先死后被带至地府‚“ 未领见王‚先见判 适应情节发展‚于是或掌管冥簿‚或判决冥务‚或
官”‚由判官诘问其所犯罪状。正因为判官权势极 拘捕人魂的文职官员应运而生。
重‚
所以常能徇私舞弊‚如敦煌变文《唐太宗入冥 第三‚冥间文职官员兴起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记》中的崔判官私改名簿‚增添太宗阳寿。职位显 判官、主簿等文官职务在唐代日渐为人所重‚这种
要引发了权力的畸形发展‚为文学作品提供判官 现象影响了叙事作品的创作。隋唐士子为取功
专权的题材‚涌现出大量判官权势一手遮天、徇情 名‚除科榜入仕外‚还可进入幕府谋求官职。唐代
枉法的描写。仅以营私的崔判官为例便出现元杂 行军统帅及所统军将都可配置僚佐人员‚文士借
刘泉进瓜》、云南唱本《
剧《 唐王游地府》、上海抄本 由佐幕获取功勋‚如高适、岑参均有入幕经历并皆

翠莲宝卷》《
隋唐演义》《
混唐后传》《三宝太监西 由此获至荣耀‚此类文士在唐代并不在少数。唐
洋记》等作品。 人游历冥界叙事作品所叙写的文职官员反映了这
唐代的判官与录事、主簿同为文职官员‚共断 种社会现象。作品所描写的判官、主典、录事等‚
冥务‚相互配合。有些小说对他们的名称并没有 是将人间社会官僚机构挪移到阴曹地府‚体现了
予以严格区分‚《广异记·李强友》中屠者死后还 作者以人间官吏结构去认识另一世界的特征。
“太山有两主
阳‚诉说自己亲见泰山主簿‚并解说:
二、唐代之后判官形象的演绎与新变
于人间如判官也” [3]128‚将主簿与人间判官职
簿‚
从地府走上神坛
务等同。又如《
冥报记·柳智感》将判官与录事混
同。从诸种记述可窥知唐时冥界行政机构对掌管 唐人笔下的冥府官吏多为后代文学作品所沿
某种职事的职官并未严格界定‚冥界所需的是执 袭‚尤其是判官形象得到长足发展。判官出现于
掌刑狱的文职官员‚至于其官名界定并不重要。 宋元明清散曲、民歌、杂剧、笔记小说、散文等多种
这种情况也与现实社会相似‚或如有学者所论“泛 文学体裁;明清传世的大多数小说皆出现冥府判
称的判官本来是对协同长官处理公务的某类佐官 官的书写‚种数极为繁多‚出现频率极高‚如《
西游
[6]

的通称。 记》出现51处“判官”一词。宋明清文人笔记小说
第5期       邵颖涛:中国文学中地府判官形象演变与文化蕴涵 83

最常写及判官形象‚有些作品倾心塑造这一形象‚  ‚以为神不赐许‚时已被酒‚遂发怒‚取 毁之。
子不语》有12篇作品写及判官。
如袁枚《 神之侧塑两判官‚所谓善恶二部者。杨控恶者须‚
宋元明清的判官被人们赋予神灵的性质‚常 ‘教汝作判官略无灵验‚虚
仍批其颊‚大声叱之曰:
塑以泥形木胎加以膜拜‚踏上一条逐渐神化的道 受香火享奠‚可谓失职‚何不请我做?我一生留意
路。判官塑像的习俗在五代已有记载‚后周广顺 ’” [12]
文章‚十分准拟科第‚何为不报我耶?
三年(953年)《
判官堂塑象记幢》碑文感念判官干 此处提及的善恶判官洵秉于唐人笔下的善恶
系罪福‚遂建堂塑像‚“ 命匠者审运丹青‚澄神绘 童子‚小说将善恶童子智能转移到判官身上‚赋予
[7]
塑‚
遂于堂内塑六曹判官并神鬼侍从” 。《太平 判官赏善罚恶的功能。作者借主人公之口道出:
广记》卷三一四“刘峭”一篇‚则描述了山岳神 中 判官享受凡人香火享奠‚应显灵验佑护凡人。善
的判官形象‚故事记叙刘峭游玩云顶山‚“ 睹山庙 恶判官在宋代较为流行‚谢枋得《叠山集》卷十五
”刘峭所见庙宇中土
盛饰一堂‚有土偶‚朱衣据鞍。 有两则文章提及善恶判官‚记录罪人向善恶判官
偶判官‚则为云顶山王麾下的判官‚亦被奉作神 诚心祷告之辞 [13] ‚说明善恶判官已被奉为神  ‚
 。据文中提及“辛酉岁” “ 孙逢吉” 等信息‚可知 成为百姓祭祀乞灵的对象。这里有两个疑问:善
故事发生于孟蜀广政二十四年(961年)。这里的 恶童子何以变为善恶判官?善恶判官反映怎样的
判官作为云顶山王僚属并不费解‚将判官附之于 冥界观念?善恶判官的兴起预示人们对判官认识
山岳神 是唐代作品之惯习‚类似于泰山府君的 的转变。由唐代叙事作品中善恶童子或善恶使者
判官。后代的判官形象既有来自地府‚亦有山岳 过渡到善恶判官‚人们在他身上寄予了奖善惩恶
僚属‚皆承前人遗绪‚还有如《
水浒传》第十回林冲 与裁决罪刑两重职能的厚望‚既延续判官判决冥
[8]
所见山神庙亦塑判官 。后人给某位神  配以 务的思路‚更希望他能奖善惩恶‚佑护凡人。这里
佐僚亦唤做判官‚《海公小红袍全传》卷十二则记 的判官偏重于奖赏善行、处罚恶迹‚已经不再是唐
“乃鸠工在广东省城起盖庙
城隍庙里塑有判官像‚ 人笔下考量宗教罪状的判官形象‚更富有人情味‚
宇‚牌额书‘天下都城隍庙’。殿上塑海爷金身‚两 满足了世俗大众奖善诫恶的心理。宋代之后‚佛
[9]

旁塑判官、判吏‚自此香烟不绝‚千年永享。 至 教信仰流于大众化‚因果报应的观念弥加兴盛‚被
于阎罗驾下冥曹判官之像‚在后世作品中尤为多 纳入善恶框架中的判官富有世俗化的特征。周密
见。阴府判官渗入世俗信仰‚处处可见‚如《
咫闻 《
癸辛杂识》续集下“周弥陀入冥”便体现了百姓心
“至慈溪县章桥拆建薛庙‚好事者添塑
录》卷一云: 目中孝行赐福的观念‚周弥陀为人善良且孝‚因此
[10]
判官六‚分列两旁” ‚清李调元《
弄谱百咏》自注 被冥官释放还阳 [14] 。唐代判官殆无因孝行善举
“火判‚元旦京师铁门泥塑判官‚用石炭烧之则
云: 而释人返阳者‚宋人眼中的善恶判官却能因孝养
[11]

七窍出火。 地府判官在阳间竟有被烧之虞‚读 行为免除亡魂罪责‚昭示宋代判官形象寄托了更
之令人莞尔。判官被奉为神灵与世俗的共同心理 多的世俗特征。
有关。自晚唐之后‚民间造神运动不断高涨‚世俗 唐后文学中的地府判官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
百姓将小说形象、历史人物奉作神 并加以膜拜‚ 掌管籍簿的职能‚其所掌簿籍常有两类:仕途功名
判官形象的发展与声势浩大的造神潮流相契合。 簿与生死名簿。世俗崇信冥间主宰人间科举‚掌
唐宋士庶所造神 体现出世俗化的特征‚皆是有 管冥簿的判官能预言科榜名次及仕途运势‚如《

益于百姓生活的人物。世俗百姓热切期望在死后 “包公朦胧中见一判官‚持簿入
待制出身源流》记:
世界也能得到神 庇佑‚他们致力于创造冥间神 来‚ ‘今年状元是何处人?
监候使者问云: ’……判
 ‚不仅神化阎罗王、地藏菩萨‚还推出判官、城隍 ‘是庐州合肥县小包村包十万家第三个儿
官答云:
等人物形象。市民村夫将判官纳入庙宇并加以崇 ’” [15] 掌管生死名簿的判
子‚名文拯‚该他得状元。
祀‚往往在其身上寄托某种希望‚祈求判官的佑 官更为世人周知‚华广生《
白雪遗音·杨柳东风》所
护。在百姓心中‚判官代表冥府的权势‚掌控着凡 “要到阎王殿上把冤诉‚判官簿上把名
辑民歌云:
人福禄寿算。常人膜拜判官‚充满期冀之心‚渴望 ” [16] 但在文学书写中‚因簿册不同而将掌簿判
题。
判官显灵指点人生。《
夷坚支志》癸卷载有一则判 官分为数种‚更趋琐碎。《豆棚闲话》所记掌簿判
“杨大方者‚岳州人。性耿介‚有操持‚好
官趣事: “玉帝传旨‚即命注生、注死及盘
官掌管不同冥簿‚
使气‚见称乡里。绍熙三年‚赴漕台试‚于江陵道 ” [17] 元人杂剧《
查禄位判官一齐俱到。 萨真人夜断
中过一庙‚望其相(像)貌颇雄‚整衣冠入谒。焚 碧桃花》提及生死判官与掌姻缘判官‚分别掌管生
香 致祷‚因掷案杯 ‚咨决得失。凡三掷‚皆得阴 死簿册与姻缘簿册。而宋人《无上黄 大斋立成
84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第23卷

仪》卷五十三详细记录了冥府中的各类判官‚记有 的神灵。
地府掌受生十二库判官、地府阳曹院判官、地府阴
参考文献:
曹院判官、察命都知司判官、地府掌籍掌算判官、
地府司命司录判官、地府注生注死判官、地府注福 [1 ] 段成式.酉阳杂俎 [ M ].方南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18] 1981:
268.
注罪判官等二十九类 。如此繁复的判官类型
[2 ] 薛用弱.集异记 [ 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39.
前所未闻‚管理内容包括了冥府事物的方方面面。 [3 ] 戴孚.广异记 [ M ].方诗铭‚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这些种类繁杂的判官名称具有泛化的倾向‚将各 [4 ] 李 .太平广记 [ M ].北京:中华书局‚1961:
668.
类曹务皆冠之判官之号。分门别类‚或按簿称呼 [5 ] 唐临.冥报记 [ M ].方诗铭‚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75.
判官‚可能借鉴了人间官僚体制‚但略嫌繁复。
[6 ]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 [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阎罗王是冥界权威的符号象征‚而真正处理 版社‚2003:
53.
冥府事务的则是判官‚故文学作品中的判官形象 [7 ] 董浩.全唐文 [ M ].北京:中华书局‚1992:
2061.
远较阎罗丰富‚小说描述的入冥情节即使没有阎 [8 ] 施耐庵.水浒传 [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39.
[9 ] 惜红居 士.海 公 案 [ M ].北 京:北 京 燕 山 出 版 社‚1996:
罗也少不了判官。文士笔下的判官骨肉俱丰‚生
507.
聊斋志异》“ 陆判” 一则为最。这位
动逼真‚尤以《 [10] 慵讷居士.咫闻录 [ M ] ∥陶勇‚标点.重庆:重庆出版社‚
判官运用神通‚给书生朱尔旦更易慧心‚又为朱妻 1999.
变更头颅‚堪称惊世骇俗。在文学作品中‚最能保 [11] 李调元.童山诗集 [ M ] ∥丛书集成:初编:
2314册.北京:

持经久魅力的冥府判官当推“崔判官”。缘自敦煌 中华书局‚1985:
523.
[12] 洪迈.夷坚志 [ 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1250.
唐太宗入冥记》‚这位崔判官从宋人开始被
卷子《
[13] 谢枋得.代五显庙巫祝为还愿人放罪文 [ M ] ∥曾枣庄‚刘
奉为神 ‚加以祭奠‚成为后代判官之代称。 355册.成都:巴蜀书社‚1994:
琳.全宋文: 137-138.
唐人笔下判官活跃于地府‚襄赞冥君处理冥 [14] 周密撰.癸辛杂识 [ M ].吴企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务‚而后代作品中的判官则更具有神的性质‚常被 1988:
198.
[15] 安遇时.包龙图判百家公案 [ 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奉为神 供于庙宇。唐人书写的判官并不直接勾
1996:
7.
拘人命‚只在阴府管理事务;此后的判官活动范围 [16] 冯梦龙.明清民歌时调集 [ M ].上海:上海古籍 出 版 社‚
已不局限于冥间‚常以托梦、幻境等方式直接与凡 1987:
814.
人交流。就其管辖事务而言‚唐代判官主要扮演 [17] 艾衲居士.豆棚闲话 [ M ].张敏‚标点.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4:
46.
审判亡魂、量刑罪状的角色‚后代判官职能渐趋繁
[18] 蒋叔舆.无上黄 大斋立成仪 [ M ].道藏:
9册.上海:上
复‚日益走向世俗化的道路‚成为被百姓普遍崇奉 海书店‚1988:
690-691.

Image Evolution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Judge in Underworld in


Chinese Literature
S HA O Y ingtao
(Institution of Literature‚Chin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Abstract: T he image of judge of underworld originated in the T ang Dynasty‚and flourished after the T ang
Dynasty‚with the alternation of times it show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Writers of
T ang Dynasty created the bureaucracy of the underworld by imitating the bureaucracy of the real world;
they gave the judge the dual cultural identity‚w hich is blend of Buddhism and Sinitic culture‚and created
a special character in literary.With the maturity of the concept of underworld and the popularity of secular
religion‚the image of judge appeared in a variety of literary genres.T he judge w as deified in the literature
gradually‚on w hich common people placed their hopes of life expectations and fortune;and it reflected the
literary features of theogony.
Key words: judge;underworld concept;image evolution;literature image

责任编辑:王立欣】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