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8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第二講 太陽系介紹、現代天文學的起源

太陽系介紹

太陽系概覽

太陽系最重要的成員是位於中心的太陽 - 一顆能發光和熱的恆星,它的質量比
地球大三十萬倍。

八大行星1與它們的衛星差不多位於同一平面上。

 從「上面」(地球的北極)看,行星在近乎圓形的軌道上,繞太陽逆時針方向
公轉。
 從「上面」看,行星 (除了金星和天王星外) 逆時針方向自轉。
 行星的公轉軌道並非等距相隔,距離太陽越遠,相鄰行星之間的距離越遠。

八大行星的公轉軌道差不多位於同一平面上。(轉載自 NSSDC Photo Gallery Solar System Family


Portrait(P-36087B) (NASA))

矮行星 (Dwarf planets): 於 2006 年 8 月制定的類別,指太陽系內一些體積較


「大行星」小的星體。

小行星帶 (Asteroid belt): 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由散落的小行星組成,它們


大都是直徑小於 1 km 的岩石殘骸。

1
跟據 2006 年 8 月制定的新定義,太陽系內現只有八顆大行星或「經典行星」

1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彗星 (Comets):在非常橢長的軌道上繞太陽公轉的「骯髒雪球」
,它們在接近太
陽時變得光亮並產生彗尾。

隕星 (Meteoroids): 星際間細小的岩石殘骸。它們擊中地球後便如一轉瞬即逝
的光痕,劃破黑夜長空,這就是大家熟悉的流星 (meteors)。

太陽風 (Solar wind):從太陽吹出來的高能量帶電粒子。

放射測年法顯示隕石的年齡約為 46 億歲,與整個太陽系的年齡大致相同。

行星的分類

行星與太陽的大小比例,注意類木行星比類地行星大很多。(轉載自 Views of the Solar System


(NASA))

類地行星 (Terrestrial planets)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位於內太陽系。

密度相對地較高 ( ~3 - 5 g/cc,比較:水的密度 = 1 g/cc),由鐵和鎳構成的


核心被高密度的岩石外層包裹著。

質量與體積較小
=>重力較弱
=>衛星數目較少 (例如:地球只有一顆,火星有兩顆),有稀薄的大氣
層,沒有光環系統。

2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表面滿佈環形山。

類木行星 (Jovian planets)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位於外太陽系。

外觀像氣體、主要由氫和氦構成,密度較低 ( ~1 g/cc)。

沒有固體的表面,但內部有很厚的液體層,可能有如地球般大小的岩石核心。

體積與質量較大
=>重力較強
=>有光環系統 (ring systems)、很多衛星、濃厚的氫大氣層、有強大的
氣壓和很多複雜氣象變化。

產生強大的潮汐力 - 與月球作用在地球海水的潮汐力相似。
=>洛希極限 (Roche limit):當行星與一個物體之間的距離等於其洛希
極限時,行星作用在物體的潮汐力,與凝聚物體的萬有引力大小相等。
=>當衛星進入洛希極限內,它承受的潮汐力比凝聚本身的萬有引力較
強。
=>如果衛星的結構不夠強韌,便會被潮汐力瓦解,產生的碎片形成光環。

行星的特質
水星 (Mercury)

沒有可以保留熱力的大氣層
=>晝、夜的溫度相差很大 (-170°C 至 430°C)。

大氣層由於表面過熱和行星重力過弱而流失
=>表面保留了很多環形山未有被大自然侵蝕。

卡勞維斯盤地 (Caloris Basin) 是被一塊巨大的隕石撞擊而成的。

一般相信環形山之間的平原 (intercrater plains) 是由凝固的熔岩流形成


的。沒有像月面上那般廣大的深黑熔岩平原。

3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裂谷 (lobate scarps) 是表面上巨大的彎曲懸崖。

水星的表面像月球一樣佈滿環形山,在最年輕的環形山周圍,仍殘留著隕石撞擊表面時物質四濺
的痕跡,故顯得較光亮。 (轉載自 The surface of Mercury (NASA))

水星表面的卡勞維斯盤地 (Caloris Basin)。照片顯示山脊和斷層在接近盤地中央的區域(左上方)


較為明顯。 (轉載自 Ridges and Fractures on Floor of Caloris Basin (PIA02422) (NASA))

金星 (Venus)

順時針方向自轉。

表面隱蔽在高密度而穩定的雲層之下。

雷達顯示金星表面主要被起伏的平原 (rolling plains) 覆蓋著,間中有一些


高山和火山。廣泛分佈的斷層 (faults) 證明表面曾經有火山活動。

很久之前,大部份水被太陽輻射分解。

4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乾燥而濃密的大氣層 (約為地球大氣層密度的 100 倍),成份主要為二氧


化碳 (CO2)。
=>溫室效應 (greenhouse effect):CO2 困住太陽輻射帶來的能量。
=>表面非常酷熱 (470°C),大氣層佈滿氣體化合物。

太空船伽利略號 (Galileo) 拍攝得之金星照片,顯示金星大氣層內濃厚的雲層和複雜的天氣模


式,卻拍攝不到金星的表面。 (轉載自 Venus Cloud Patterns (colorized and filtered)(PIA00072)
(NASA))

濃厚雲層下的金星面貌。這是電腦根據雷達記錄得的資料所模擬的假色影像。圖中顯示了兩座火
山,和似乎是由熔岩泛濫造成的起伏平原。(轉載自 NASA's Observatorium (NASA))

火星 (Mars)

土壤蘊含豐富的鐵質,所以呈現紅色 (鐵鏽);在火星表面上觀看,天空呈
現粉紅色,這是表面上吹起的紅色塵埃造成的。

5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表面有不少環形山,也擁有巨大的火山 (例如 奧林匹斯山,Olympus


Mons )、峽谷 (例如 水手谷,Valles Marineris ) 和乾涸的河床,並經常發生
巨大的塵埃風暴。

火星的質量不足地球的 11%,故引力也較弱。
=>數十億年前的火星大氣層比現時的密度高很多,但易揮發的氣體不斷
流走,現在只剩下稀薄的大氣層 (約為地球的 1%),主要成分為 CO2

很久之前,水份被太陽輻射分解 (火星並不像地球一樣擁有可以遮擋太陽紫
外線的臭氧層)。
=>表面只有少許與礦物質混合的水殘留在土壤裏。極冠 (polar caps)
含有多層凝固的 CO2 (乾冰),覆蓋著一些冰(固態水)。
=>NASA 在 2015 年通過分析光譜,證實火星表面仍有季節性的鹽水

根據舊河床和侵蝕痕跡 (似乎是液體流動時造成的) 等證據,可以推論:


=>數十億年前火星比現在溫暖,有較厚的大氣層。
=>可能曾經存在大量液態水。

哈勃太空望遠鏡攝得的火星照片。相片清楚地顯示了火星其中一個極冠。我們可以看見一些模糊
。(轉載自 Comparison
不清的細條紋,一些早期的觀測者可能誤信它們是由火星人開拓的「運河」
View of Mars Cloud Cover (NASA))

6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火星表面上有些被泛濫的液體 (很可能是水) 所侵蝕的痕跡,由此可推論火星在數十億年前可能


擁有大量液態水。最近哈勃太空望遠鏡用紅外線拍攝得火星上有與礦物質混合的水比想像中多,
(請看 Martian Colors Provide Clues about Martian Water(PRC99-07))。

火星擁有兩顆形狀不規則的衛星 : 其中一顆是 Phobos。(轉載自 Phobos (NASA))

7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另一顆是 Deimos。(轉載自 Deimos (NASA))

木星 (Jupiter)

太陽系最大的行星。

色彩絢麗的暗帶紋 (dark belts) 與亮帶 (light zones) 是複雜的天氣現象。大


紅斑(Great Red Spot) 是一個巨大的氣旋,維持了超過 300 年。

整個木星完全被雲層覆蓋著,雲層形成有花邊的雲帶,在氣流的帶動下轉動。色彩繽紛的雲層相
信是由氨所組成的複雜分子造成的。雲帶內的湍流非常複雜。 (轉載自 Jupiter Storms (NASA))

8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木星的大紅斑是一個巨大的氣旋。(轉載自 Hubble Views Ancient Storm in the Atmosphere of Jupiter


(NASA))

木星的急速自轉 (週期約為 10 小時) 使它變得扁平。

內在壓力非常強大,氫氣被壓縮成金屬液態氫 (liquid metallic hydrogen) - 一


種十分好的導電體
=>導電物料的急速旋動產生強大的磁場 (約為地球的 100 倍),把繞著
行星的帶電粒子困在一層薄薄的電流片 (current sheet)上。

它擁有暗且薄、由細小粒子組成的光環。

木星擁有至少 79 顆衛星,伽利略發現了其中最大的四顆。

 木衛一 (Io) 的火山噴出的氣體和物質含有大量彩色的硫化物。它的內部


受木星的潮汐力作用因摩擦而生熱 (潮汐加熱 - tidal heating)。
 木衛二 (Europa) 是一個被冰覆蓋著的岩石世界。
 木衛三 (Ganymede) 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表面佈滿被槽溝地形分隔
的環形山,地質年齡較其他衛星老。
 木衛四 (Callisto) 擁有暗淡、滿佈環形山的表面。

9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木星其中最大的四顆衛星。(轉載自 The Galilean Satellites(PIA01400) (NASA))

土星 (Saturn)

太陽系第二大行星,擁有至少 82 顆衛星。

大氣狀況與木星相似,但暗帶紋與亮帶不如木星般明顯,颳風也不如木星般
頻密,但風力較強,偶然也會出現白色的雲。

平均密度 (0.7 g/cc) 比水低。

擁有巨大、明亮、由細小冰粒構成的光環系統。

 在地球上用望遠鏡可以很容易地觀測到三個同心光環 (A,B 和 C)。


 光環內有很多結構 (例如卡西尼環縫 - Cassini's division) 正受著衛星
引力的影響。牧羊衛星 (Shepherd satellites) 把最外層的光環局限在它
現存的範圍內。
 光環包含數以萬計狹窄的小環 (ringlets),是粒子密度較高的地方。

土衛六 (泰坦,Titan) 是一顆巨大的衛星。它的溫度足夠低,可以保存以氮


和甲烷為主要成份的大氣層。

10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土星環繞太陽公轉週期約為 29 年。對地面的觀測者來說,由於光環平面與黃道相交的角度保持
不變,所以我們有時會看到光環的「上面」
,有時會看到「下面」
。上圖顯示土星跟地球落在同一
平面上, 因此, 在照片中光環好像消失了。在土星上的黑點是土星的衛星-泰坦的影子。下圖顯示
土星的光環開始傾斜。(轉載自 Edge-On View of Saturn's Rings (NASA))

航行者二號攝得的土星光環。這幅色彩經過處理的照片顯示土星的光環由數以萬計的小環組合而
成。 (轉載自 NSSDC Photo Gallery Saturn-Rings (P-23953C) (NASA))

天王星 (Uranus)

在 1781 年被英國學者威廉赫歇耳 (William Herschel) 發現。

大氣層內的甲烷使它呈現藍色,大氣流動亦遠不如木星般明顯。

11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自轉軸平行於公轉軌道的平面
=>在天王星的觀測者會看到太陽在半個公轉週期內永不沒落,但在隨後
的半週期內卻永不升起。

擁有暗淡、狹窄、很疏和垂直於公轉軌道平面的光環系統。天文學家透過觀
測掩星 (occultation) - 行星在一顆恆星前面經過 - 而發現天王星的光環。

擁有至少 27 顆衛星。

右圖是經電腦處理後的天王星假色影像,顯示了一些暗帶紋與亮帶。(轉載自 NSSDC Photo Gallery


Uranus (P-29478) (NASA))

天王星的自轉軸傾斜 97.9°。當天王星繞太陽公轉時,自轉軸的方向保持不變。 (朱德權先生,


香港大學物理系)

12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海王星 (Neptune)

十九世紀的天文學家發現天王星的公轉軌道並不是完美的橢圓形
=>天王星正受到某一外圍未知行星的引力影響。
=>根據牛頓力學,預測這顆行星的質量與公轉軌道。
=>在 1846 年終於發現海王星。

大小、質量和大氣狀況與天王星類似。

亦發現了一些氣旋 (例如大黑斑 - Great Dark Spot )。

由凝固的甲烷構成的白色雲層,在高緯度的地方漂浮著。

擁有細小、暗淡的光環和至少 14 顆衛星。

這是航行者二號拍得海王星的近照。(轉載自 Neptune Full Disk View(PIA01492) (NASA))。

矮行星 (Dwarf Planets)


自 2006 年起有的分類。定義為:圍繞太陽連行的天體,其質量不足以清除軌道
上的其他天體,但卻有足夠的質量以成球狀。

截至 2019 年,矮行星包括冥王星(Pluto)、穀神星(Ceres)、鬩神星(Eris)、鳥神星
(Makemake)及妊神星(Haumea)。2

2
有關矮行星的詳細資料,請參閱:
http://solarsystem.nasa.gov/planets/profile.cfm?Object=Dwarf
http://www.iau.org/public_press/news/release/iau0807/

13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冥王星(Pluto)

細小、密度低 (可能含有大量冰) ,既不是類地行星,亦不是類木行星,現


歸類為「矮行星」。

順時針方向自轉,自轉軸傾斜 60°。

公轉軌道是九大行星中最橢長的,部份更與海王星的軌道重疊
=>有時會比海王星更接近太陽。

沒有光環,但有一顆 相對地 較大的衛星 - 查倫 (Charon) 及四顆小衛星


(Nix、Hydra、Kerberos 和 Styx)。

這是新視野號 (New Horizons) 拍得冥王星和查倫的近照。在 1930 年冥王星己被發現, 但查倫在


1978 年才被發現, 這是由於它們太接近, 在地球上的望遠鏡跟本無法分辨開來。 (NASA)

小行星 (Asteroids)

一些繞太陽公轉的細小岩石殘骸。

大部份小行星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asteroid belt) 內。它們的軌道可


能受這兩顆行星的萬有引力影響 (火星的兩顆衛星可能是被俘獲的小行星) 。

14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只有約 16 顆小行星的直徑大於 240 km,其餘大部份的直徑都只有 ~0.1 km,


呈不規則形狀。在小行星帶最大的天體是穀神星 (Ceres),現歸類為矮行星。其
直徑約為月球的三分之一。

大部份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是一些不能集結成行星的原始岩石;有些人則認為它
們是很久以前一顆瓦解了的行星碎片。

阿波羅 - 阿莫爾物體 (Apollo - Amor objects) 是數十顆軌道深入內太陽系的小


行星,可能仍有很多這類小行星未被發現。
=>可能與地球發生碰撞!

恐龍滅絕的理論: 六千五百萬年前,地球被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擊中
=>爆炸產生的塵埃經年籠罩整個地球,把太陽光隔絕
=>植物枯死
=>食物鏈被擾亂
=>恐龍餓死

Gaspra 是小行星的一份子。(轉載自 NASA Observatorium (NASA))

彗星(Comets)

循著非常橢長的軌道繞太陽公轉,大部份散佈在冥王星以外很遠的地方 (可能遠
至 50,000 AU)。

大多數是「長週期彗星」 - 公轉一周可能需時十萬至一百萬年。一些為數不多
的「短週期彗星」週期與人的壽命相若 (例如哈雷彗星的週期為 76 年)。

15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它的軌道會因為物質被蒸發而出現明顯的變化。彗星有時會
被其他行星俘獲甚至被瓦解 (例如在 1994 年 7 月,Shoemaker - Levy 9 彗星與
木星發生碰撞)。

彗核 (nucleus):彗星主要的固體部份,體積很小 (衹有數公里)。彗星離太陽很
遠時就只有這部份。

彗髮 (Coma):塵埃與被蒸發的氣體包圍著彗核,最大時體積可以與木星相比。

彗尾 (Tail):蒸發的物質被太陽風和太陽輻射的壓力吹成尾巴狀,指向離開太陽
的方向。當彗星最接近太陽時,彗髮與彗尾變得最明顯。

在巨大而遙遠的奧特斯雲 (Oort cloud) 內,儲存了成千上萬不活躍的彗星。估


計有接近一萬億顆彗星在距離太陽 30,000 AU 至 1 ly 的範圍內繞太陽公轉,只
有極少數的彗星受擾後會進入太陽系。

威斯 彗星 (Comet West) 在1 97 6年 訪問 內太 陽 系。 ( 轉載自 Two Tails of Comet West


(Observatoire de Haute, Provence, France/NASA))

柯伊伯帶 (Kuiper belt)

在海王星的軌道外 (30 - 100 AU) 存在一些細小的冰質物體,可能是很多短週期


彗星的來源。

冥王星可能只是柯伊伯帶中的物體。

其它已發現的柯伊伯帶物體還包括 Sedna3 及 Eris (2003UB313)4 等,後者可

3
或會被歸類為矮行星

16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能較冥王星還大。

柯伊伯帶 。(轉載自 Kuiper Belt Comets (NASA))

隕星 (Meteoroids)

直徑 1.2 km 的美國阿里桑那州隕石坑。它約在五千萬年前被一塊鐵質隕石撞擊而成。 (轉載自


Impact Craters (NASA))

星際間的岩石殘骸擊中地球,與地球大氣層摩擦生熱而發光
=>在天空造成一條轉瞬即逝的光痕,這就是所謂流星 (meteors)。

大部份隕星都在穿過大氣層時被燒毀,那些僥倖抵達地面的殘餘部份稱為隕石
(meteorites)。

有些隕星是彗星的碎片,它們散佈在彗星的公轉軌道上。
=>當地球在某彗星軌道附近掠過時,便產生壯觀的流星雨 (meteor shower)。

4
現歸類為矮行星

17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太陽系演化理論 - 原始星雲假說 (Solar nebula hypothesis)

(最左) 原始星雲的旋轉使它 (左)收縮成碟狀,然後(右、最右) 差不多在同一平面上形


成行星。 (朱德權先生,香港大學物理系)

原始星雲 (solar nebula) 是一團旋轉中的混沌氣體與塵埃。

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centrifugal force) 使這團星雲變成扁平的碟狀


=>一些離開核心的物質形成行星。
=>大部份行星在同一平面上繞太陽公轉,自轉方向相同。

凝聚的分化 (differential condensation)

 越接近核心,溫度越高
=>只有金屬與金屬氧化物在核心附近冷卻凝固,冷凝種子很細小而且密
度很高 (在星雲中金屬含量很小)。
 距離星雲中央越遠,溫度越低。
=>硅酸鹽與岩石冷卻凝固。

冷凝種子發展成行星。

 在核心附近形成細小、高密度的行星 (類地行星)。它們的重力較弱,故只能
保持較薄的大氣層和俘獲少量的衛星。
 距離核心較遠的地方形成龐大、低密度的行星 (類木行星),它們的重力較
強,故能保持較厚的大氣層、俘獲很多衛星和擁有光環。

核心部份形成太陽。當它發光發熱時,輻射壓力把剩餘的氣體和塵埃向四方八面
推走。
=>行星的演化過程因而告終,最後星雲外圍剩下來的物質形成奧特斯雲和柯
伊伯帶。

18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現代天文學的起源

公元 1340 年左右,英國學者 William of Occam 發表了一項馳名於世的原則,


叫做 Occam's razor。這項原則幫助科學家在叢叢互相競爭的理論當中,如何揀
選一項最好的理論。現把這項原則扼要引錄如下:

『在互相競爭的理論當中,最好的理論就是最簡單的理論,換言之,能夠以最少
的假設解釋所有觀測結果就是最好的理論。』

古希臘天文學 ○ 0点

泰勒斯 (Thales of Miletus, 624 - 547 BC)


罐罐
 宇宙是合理的,是人類可以理解的。
 這種觀念與更早期的神秘主義大相逕庭。神秘主義認為事物的終極成因已超
越人類所能理解的範疇。

泰勒斯

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 570 - 500 BC)

 天地萬物皆以幾何和數學 (音樂) 原則為基礎。


 天體運動之和諧、協調產生真實的音律。

19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畢達哥拉斯

柏拉圖 (Plato, 428 - 347 BC)

 我們看見的現實只是某種完美狀態的一種扭曲投影。
 圓形是最完美的形狀。
=>天空各星體都作等速的圓周運動。

柏拉圖

阿里士多德 (Aristotle, 384 - 322 BC)

 和大多數先驅者一樣,他也相信宇宙以地球為中心的模型 (地心模型,
geocentric model)。
 共有 56 個結晶球體環繞靜止的地球轉動。
 為了解釋太陽、月球和行星的視運動模式,他指出這 56 個球體不斷地向西

20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面轉動,並彼此相對運行著。

阿里士多德

伊巴谷 (Hipparchus, ~200 BC)

 他是最偉大的古代天文觀測者。也繪畫了第一幅星表,並且發現了歲差的現
象。
 地球接近圓心,卻不是位於圓心上。
 每顆行星在其細小的圓形軌道上運行,而小圓的中心則循著另一個較大的圓
形軌道繞地球轉動。

伊巴谷

21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托勒玫 (Ptolemy, ~140 BC)

 對地面觀測者來說,行星的運動有時會緩慢下來,及至停滯不前和往反方向
運行數月,形成一個逆行圈 (retrograde loop)。簡單的地心模型並不能解釋
這種現象。
 托勒玫運用更成熟的數學方法修改了地心模型。
 每顆行星在其細小的圓形軌道 (本輪,epicycles) 上運行,而本輪圓心又在
個別的大圓形軌道 (均輪,deferents) 上繞地球轉動。
 地球不在均輪圓心上 (與伊巴谷的見解相似)。
 若把地球和太陽以一條無形直線連在一起,那麼,金星和水星的本輪圓心就
會永遠落在這條直線上。
=>嘗試解釋為什麼金星和水星會以晨星或昏星的姿態出現。
 托勒玫的宇宙觀與觀測結果大致相符。但細小誤差不斷地隨時間累積。

托勒玫

托勒玫系統是以地球為宇宙的中心,並以行星在本輪圈上作等速的圓周運動為基礎。值得注意的
是,水星與金星的本輪圓心必定落在地球與太陽所連成的直線上。 (朱德權先生,香港大學物理
系)

22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哥白尼 (Copernicus, 1473 - 1543)

 他提出日心模型 (heliocentric model),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每顆行星


(包括地球) 繞著靜止的太陽作圓周 (circular) 運動。
 哥白尼的日心模型並不能比托勒玫的地心模型更準確地預測行星的位置。
 但日心模型確實比地心模型更為簡單、優美。
 再者,哥白尼系統成功地解釋了行星逆行的原因:地球的公轉速度比外行星
快,當地球越過外行星時,便會出現逆行現象。

哥白尼

哥白尼在《天體運行之革命 (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一書中刊登了他的宇宙模


型。他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與其他行星繞著太陽作圓周運動,宇宙的外層被一個不動的
球面包裹著,上面佈滿固定的恆星。雖然哥白尼系統不能更準確地預測行星的位置,但卻比托勒
玫系統簡單、優美得多。 (朱德權先生,香港大學物理系)

23
第二講
恆星⾃ ⼀ 23:56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 除⾃ imm

這個示意圖解釋火星在天空中所走的複雜路徑。圖中顯示火星與地球在六個不同日子時的相對位
置。火星的運行速度比地球慢,所以當地球越過火星時,相對於背景恆星,火星的視路徑就會改
變速度和方向。 (朱德權先生,香港大學物理系)

伽利略 (Galileo, 1564 - 1642)

 他是哥白尼日心模型的偉大保衛者。
 他史無前例地使用望遠鏡對天空作精細的觀測,並通過實驗和觀測的結果建
立理論。
 他於天文學的主要發現:
 月面佈滿凸凹不平的山脈和高地。
=>與傳統的天體完美論大異其趣。
 金星像月球一樣有位相變化 (盈虧)。
=>金星環繞太陽公轉。
 發現四大衛星環繞木星公轉。
=>當木星移動時,其衛星仍跟隨著它。
=>說地球運動並不荒謬,月球不會因地球運動而落後於地球。
 觀測太陽黑子和他們在日面上的運動。
=>太陽自轉。
=>太陽不是完美的。

24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伽利略

在托勒玫的模型中 (左圖),金星的本輪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所以金星永遠以蛾蝞月狀出現。
伽利略在望遠鏡的協助下,發現金星會經歷完整的位相變化,證明金星如哥白尼所假設般環繞太
陽公轉 (右圖)。 (朱德權先生,香港大學物理系)

布拉赫‧第谷 (Tycho‧Brahe, ~1600)

 他是一位偉大的天文觀測家。他花了二十年光陰,每天從不間斷地觀測太
陽、月球和行星的位置,雖然沒有望遠鏡的協助,但他測度結果的誤差卻少
於 4'。
 他摒棄哥白尼的日心模型和托勒玫的地心模型,因為兩者皆不能作出準確的
天文預測。他曾建立一個複雜的宇宙理論,但後來卻被證實是錯誤的。

25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第谷

約翰尼斯‧克卜勒 (Johannes‧Kepler, 1571 - 1630)

克卜勒

他根據第谷的觀測資料,推論出三條舉世聞名的行星運動定律 (three laws of


planetary motion):

第一定律:每顆行星都在其橢圓形軌道上環繞太陽運行。太陽在橢圓軌道的其中 ⼈ ⼀⼀

一個焦點上。

26
第二講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課程單元一

圖中示範如何利用一條繩子、一枝鉛筆和二枚大頭釘畫出一個橢圓形。克卜勒的行星運動第一定
律指出,行星在橢圓形的軌道上環繞太陽運行,太陽位於橢圓形的其中一個焦點上。大多數行星
的橢圓形軌道近乎圓形。 (朱德權先生,香港大學物理系)

第二定律:若把太陽與行星以一條直線連接起來,這條直線會在相等的時間內掃
過相等的面積。
=>行星距離太陽越近,其運行速度越快。
a-b.io
rslower

克卜勒的行星運動第二定律指出,太陽與行星所連成的直線於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圖
中三處深色部份的面積 (A, B, C) 相等,故可推論行星越近太陽,其運行速度越快。 (朱德權先
生,香港大學物理系)

第三定律:行星公轉週期 (P) 的平方,與它和太陽平均距離 (a) 的立方成正比


( P2 和 a3 成正比)。
=>行星距離太陽越遠,其公轉週期越長。
=>可以十分準確地預測每顆行星的位置。(哥白尼的日心模型假設行星公轉
軌道是圓形的,故不能作出準確的預測。)
=>最終證實了日心模型。

天文學家圖片由 The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rchive,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Scotland 提供。

27
戀曬

constanttni
ff -crimiams-2cdhei呈me~TF.ir
趟引⼒
fe
""

fmuscz
)

速度
an

o
t
Mrnneh

GM



GM -4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