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5

呈交日期:18.7.

2021

姓名(华):谭秋晴
(英):
班级 :
教师姓名 :林秀丽师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1)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
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
前。

2)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3)闻说:听说。

4)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5)自缘:一作“只缘”,自然是因为。缘:因为。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
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
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 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 年)上万言书,提出变
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 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 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 年)再
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
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
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
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
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题解】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宋仁宗皇祐
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所
写。当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报复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
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王安石改革就制,实施新法的前奏。古人常有浮云蔽
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
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
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
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
前奏。

【译文】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

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

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赏析】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
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
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
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
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
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
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
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
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
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
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
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
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
“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
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
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
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
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
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
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
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
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
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
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
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
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
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
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
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
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
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1)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又名“云雾敛”“鬓云
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2)“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
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3)“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芳草”常
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4)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黯,形容心情忧郁。乡魂,即思乡的情
思。语出江淹 《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5)追旅思(sì):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旅
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绪,情怀。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 年 10 月 1 日-1052 年 6 月 19 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


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
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 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
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
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 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
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题解】

《苏幕遮》是北宋前期名臣范仲淹所做。他当时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
御西夏的军事。在边关防务前线,当秋寒潇飒之际,将士们不禁思亲念乡,于
是有这首借秋景来抒发怀抱的绝唱。这首词的上片主要写景,用多彩的画笔绘
出绚丽、高远的秋景,意境开阔;下片主要抒情,表达客旅乡愁带给作者的困
扰,极其缠绵婉曲。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 1040 年(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公元 1043 年(庆历三年)间,


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译文】

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
烟。

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
到片刻安慰。

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赏析】

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
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
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谭评词辨》),实属确有见地的公允评
价。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衍为
曲子,竟成千古绝唱。

上片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
黄叶。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
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濛,一派青翠。山峰,映照着落日的余辉;天宇,
连接着大江的流水。无情的芳草啊,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辉
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

这幅巨景,物象典型,境界宏大,空灵气象,画笔难描,因而不同凡响。更妙
在内蕴个性,中藏巧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眼前的秋景触发心中
的忧思,于是“物皆动我之情 怀”;同时,心中的忧思情化眼前的秋景,于
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此内外交感,始能物我相谐。秋景之凄清衰飒,
与忧思的寥落悲怆完全合拍;秋景之寥廓苍茫,则与忧思的怅惆无际若合符
节;而秋景之绵延不绝,又与忧思之悠悠无穷息息相通。所以“丹诚入秀句,
万物无遁情”(宋邵雍《诗画吟》)。这里,明明从天、地、江、山层层铺写,
暗暗为思乡怀旧步步垫底,直到把“芳草无情”推向极顶高峰,形成情感聚焦
之点。芳草怀远,兴寄离愁,本已司空见惯,但本词凭词人内在的“丹诚”,
借“无情”衬出有情,“化景物为情思”,因而“别有一番滋味”。
整个上片所写的阔远秾丽、毫无衰飒情味的秋景,在文人的笔下是少见的,在
以悲秋伤春为常调的词中,更属罕见。而悠悠乡思离情,也从芳草天涯的景物
描写中暗暗透出,写来毫不着迹。这种由景及情的自然过渡手法也很高妙。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与“旅思”意思相
近。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上下互文对
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愁之深自见。

下片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
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
婉曲。“明月”句写夜间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
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

结拍两句,写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之
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这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而又自然。
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外达到最高潮,词至此黯然而止。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的方式,其特
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深挚之情
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
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
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
颓靡。整体说来,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
统的诗。这说明,抒写离愁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
院。
宋.程颢《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释】

1)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2)午天:中午。

3)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一作“望”,意指靠近、依靠。随,沿
着。

4)时人:一作“旁人”。

5)余:一作“予”,意指我。

6)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

7)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作者简介】

程颢(1032-1085 年),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洛阳人。嘉祐二年(1057
年)进士,调鄂鄠县主簿。熙宁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因与王安石
政见不合,贬为镇宁军签判,知扶沟县。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他
是有名的理学家,北宋理学五子之一,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二人创立的
学说,世称“洛学”,是理学中的重要派别。曾在洛阳讲学十余年。著作有后
人所辑《二程遗书》。

【题解】

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薄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诗人用白描的
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歌描写了风
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全诗写出了诗人怀念少年时
在故乡时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少年时代以及对故乡前川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诗人是宋代有
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一旦走出书斋,回到大
自然中,便觉得格外爽快,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译文】

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

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

这惬意的春游呀,人们并不了解,

将会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
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诗的前二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细细
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其一,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傍花
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
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
“人在图画中”。其二,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
‘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所谓“近午天”,并不
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
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样,“过前川”也并不
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
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
很远。这样,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
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稚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
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假如说,诗的前两句主要是写情写景的话,那么,“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
闲学少年”,则主要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本来,在云淡风轻的大
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这应该是十分自然的
事,但是,在扼杀人们性灵的封建时代,这似乎只应该是有些“狂”劲儿的少
年人才能千,而须眉长者只应该端然危坐,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然
而,尽管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诗时很可能已经是一位蔼然
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
的举动。这其中包括了他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包括了他对一般
“时人”的嘲笑与讽刺,既表现了他对子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
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至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也
有意无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他不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
界中,还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的感情经常被
“理”压抑和扭曲罢了。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1)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有前后阕句句用叶韵者,而此词上下
阕各三平韵,应为其变体。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此调因此词而又名“玉
簟秋”。

2)玉簟(diàn):光滑如玉的竹席。

3)轻解:轻轻地提起。罗裳(cháng):犹罗裙。

4)兰舟:船的美称。《述异记》卷下谓:“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
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
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5)锦书:书信的美称。《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
流沙,其妻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窦滔,可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
凄婉,共八百四十字。”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

6)雁字:雁群飞行时,常排列成“人”字或“一”字形,因称“雁字”。相传
雁能传书。

7)飘零:凋谢,凋零。

8)闲愁:无端无谓的忧愁。

9)无计:没有办法。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
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
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
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
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
《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
清照集校注》。

【题解】

李清照新婚不久,便与丈夫分离。这让她倍受相思煎熬,于是在寂寥中感物伤
秋,写下这首名词。全词自然流露出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不落俗套的表达方
式让这首词焕发婉约美,有别于闺怨得主格调,称得上是工致精巧的思夫佳
作。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
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
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而现代词学家王仲闻编著的《李清照集校注》卷
一提出了不同意见:“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
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而李清照之父称为李翁,一似不知其名
者,尤见芜陋。《琅嬛记》乃伪书,不足据。”

根据李清照带有自传性的《金石录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
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后其父李格非
在党争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
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
登上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那排成人字形的雁群南
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西边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我两个人,牵动起两
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遣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地缠
绕上了心头。

【赏析】

此词通过女词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另辟蹊径地揭示出中华民族的女子多愁善感
的心理共性,既有精微的审美体验,又有精妙的审美传达,堪称一首工致精巧
的别情佳作。

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
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
气未寒时”(韩偓《已凉》)。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
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
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
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
感情色彩,具有多重妙处。这句中的“秋”字,是女词人情怀触发的景点,是
缘景生情的契机。女词人把季节业经抽象化的概念,用具有感性色彩和具体特
征的“红藕香残”表达出来。因而,“秋”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了。此
为妙处之一。妙处之二是,“香”是女词人得来的嗅觉感受。她不是对节候作
判断性的说明,而是独特地用感觉器官去进行感受,从“香残”的“残”中感
知到凉秋降临了。这种感知方式与众不同,颇有特色。而女词人用她感知方式
(主要是嗅觉)所感知到的对象的属性,又起到了暗喑提示作用,暗示着
“秋”的季节来临。妙处之三是,凉秋的“香残”景象和清飒氛围最容易激惹
人们的愁情幽绪,这在古典诗词中例证甚多。它说明了审美上的对象特征和心
理意绪的对应同构关系。女词人并没有让自然景象淹没主体的心理意绪,使读
者产生审美上的偏向,如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而是把客体的自然物象
作为引发情绪的媒介。既非意大境小,亦非境大意小,而是微衰的秋境和幽幽
的秋思的两相契合。

女词人淡淡地起笔,先勾勒季节特征,然后微微推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轻
解罗裳,独上兰舟”二句,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轻”,言其悄悄;
“独”,标示仅己身一人。这里可引人悬思抒情主人公这些行动的原因和目的
所在。词中可谓不着一字,而意脉潜隐。到“云中谁寄锦书来”,原先潜隐着
的意脉开始显豁,上升到表层意象。女词人眺望秋际云天,原来是企待着丈夫
的“锦书来”,所以,紧接着才有“雁字回时”一句。“雁字”可以是眼前实
景,雁阵回归,嘹唳长空;亦可以是寄兴之景,因为鸿雁传书,已成为具有民
族色彩的传统意象,含有象征意义。当翘首企足、引领秋空,是为着等待丈夫
的书信的意识一旦成为显性意识时,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所包蕴的
深意也就得到解释。“轻”,悄然而行;“独”,独自一人是为着在一个幽静
的环境里,在孑然只身中,去慢慢等待那雁传的尺素,去细细咀嚼那离别的伤
情,去悄悄排遣那铭心的思念。这种情绪只属于她,因而无需有人结伴同来,
更不必张扬开去。一切只有在“轻”中、“独”中,オ会回味、咀嚼,才体
验、领略得到。唯其如此,方显出思妇之情的独特,益见其情之深挚。上阕的
煞尾处,突然跳成一个景象描述句:“月满西楼。”这一收煞,不但呼应了起
笔“红藕香残”的景象,而且组合成了一个空间系列环境:红藕、兰舟、雁
字、西楼。占据这空间一角的则是满怀幽思的女词人。如果化为丹青,就是一
幅绘画,产生出绘画美。“月满西楼”,以空间感透现出时态感。“满”字显
示出时间的推移。女词人独上兰舟,引领眺望,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她深
情,缱绻,执着,直等待到“月满西楼”。这里汩汩流转的是女词人的情和
意,于是前述的绘画美便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美学层次:意境美。

如果说,上阕更多地是从境中隐隐显显地透现出相思之意,那么,下阕则侧重
于直宣情愫。换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借眼前
之景来抒发,暗合流水落花的伤感和无奈,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
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
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
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
九首》其二)之恨。“相思”的全词意脉径露纸面。上阕的一切描述汇聚、绾
合到这里,为它下了注脚。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
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
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女词人和丈夫
在两处作同一的感受、感应,表明女词人和丈夫的心灵感应是同一个节拍,可
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
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
深。前人作品中也时有写两地相思的句子,如罗邺的《雁二首》其二“江南江
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地愁”,韩偓的《青春》诗“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
春两处愁”。这两句词可能即自这些诗句化出,而一经熔铸、裁剪为两个句式
整齐、词意鲜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效果。这两句既是分
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
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
“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
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了。

这首词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
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
避”脱胎而来。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
新貌,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
句,而且高过原句。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王士禛也认
为,相对于范句,李句“特工”。两相对比,范句比较平实板直,不能收醒人
眼目的艺术效果;李句则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
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这两句词是
女词人对相思情的独特体验和捕捉。相思之情,特别是心心相印的思念情,是
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它“剪不断,理还乱”,一旦萌发,难以消遏,它铭
心刻骨,像游丝一般地粘附着。它可以从外在情态的“眉头”消除,却又会不
自禁地钻入“心头”。女词人对这种情感作了独特、深细的体察和把握。这
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
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离
不开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
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同时,篇也离不开句,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
句子而振起。

女词人以独特的方式感知到人类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又以独特的技巧表达
出这一情感,凝为审美的晶体,于是这首词就产生了永久的艺术魅力。
唐.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注释】

1)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中国陕西,经中国湖北流入长江。

2)岭外:五岭(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山脉)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

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

3)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作者简介】

宋之问(约 656 — 约 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
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
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
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
为仙宗十友。

【题解】

宋之问从 20 岁步入仕途后,一路平步青云,颇受武则天恩宠。武氏去世后,他
却因逢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而被唐中宗贬官泷州。唐时的泷州的官员往往
无法适应而不能生还。神龙元年(705 年)十月,诗人过岭,次年春冒险逃回
洛阳,途经汉江时写下了此诗。诗人在诗中追叙贬居岭外的情况。临近家乡,
他迫不及待想打听家中情况,却又不敢打听的矛盾心情。全诗言简意赅,平铺
直叙中情感层层递进,尽显诗人用字功力。

【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作于公元 706 年(宋之问神龙二年)作者途经汉水时。武氏去世后,


唐中宗将其贬为泷州参军。公元 705 年(神龙元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
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写下了此诗。另一说,此诗是李频由贬所泷州逃
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汉水)时所作。
【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

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

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赏析】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
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
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
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
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
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
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
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
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
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
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
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
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
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
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
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
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
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
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
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
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
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
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
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
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
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
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
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
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
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
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
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
首诗便是一例。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
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
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
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
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1)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2)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
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3)校(jiào)书:官名,即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4)长风:远风,大风。

5)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酣,畅饮。

6)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7)建安骨:建安风骨,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文创作风格
为代表的文学风格。

8)小谢:指谢朓(464-499),字玄晖,南朝诗人。后人将他与谢灵运并举,
故有大谢、小谢之称。

9)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秀发,这里指诗文俊逸。

10)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

11)览:通“揽”,这里作“摘取”解。

12)称(chèn)意:称心如意。

13)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

14)弄扁(piān)舟:指隐逸于江湖之中。
【作者简介】

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
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
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
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
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
卷。

【题解】

李白在宣城与族叔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并不直言
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
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的天宝十二载(753 年)。李白于天宝元年(742
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天宝三载(744 年),因
被谗言击中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大约是在天宝
十二载(753 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
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李白要送行的李云,又
名李华(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是当时著名的古文
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
天宝十一载(752 年)李云任监察御史。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
公中集序》中记载:“(天宝)十一年拜监察御史。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
公入司方书,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为肃。”可见李云为官的刚直、清
正和不畏权贵。这首诗是在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白为
之饯行而作。
【译文】

昨天的日子渐渐离我远去,已经不可能挽留;

今天的日子扰乱了我的心,充满了无限烦忧。

长风吹过了几万里送来秋雁,对此可以开怀畅饮酣醉高楼。

校书您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有我的诗如谢朓秀朗清发。

我们都是心怀逸兴壮思飞动,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轮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忧愁。

人生在世上不能够称心如意,不如明天披头散发驾舟漂流。

【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
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的豪迈情
怀。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
“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
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
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
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
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理
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
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
“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
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
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
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
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
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
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
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
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
就油然而生了。
五、六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
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
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具有
“建安风骨”。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
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
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
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
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
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
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
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
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
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诗人的精神尽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的身体却始终被羁束在污浊
的现实之中。现实中并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可以自由飞翔的天地,
他所看到的只是“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这种可憎的局面。因此,当他从幻
想中回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
的烦忧苦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
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的。“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
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
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
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
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尽管内心的苦闷
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
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
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
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
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
进步理想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
句,更像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
丽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因
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
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
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
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
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
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
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必须有李白
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
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
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
朗,仿佛脱口而出。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
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唐.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1) 暝(míng):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2)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3)新:刚刚。

4)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5)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6)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7)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8)浣:洗涤衣物。

9)随意:任凭。

10)春芳:春天的花草。

11)歇:消散,消失。

12)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13)留:居。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
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
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
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
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
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
书画。有《王右丞集》。
【题解】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是盛唐诗人王维的代表诗作之一。创作当时,
王维隐居于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山居秋暝》运用定点和多元感官描
写手法,描写初秋傍晚时,空气清新,人迹罕至的山林的景色;叙述竹林里传
来的洗衣姑娘的歌声笑语,从中带出景色的优美,生活的无忧无虑,人们的勤
劳善良。诗人借景抒发过安静生活理想的情怀,同时反面衬托对污浊官场的厌
恶。全诗人景相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秋薄暮雨后初晴时的山村图景,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
川别业时,此时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的后期
了。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时期最后一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
排挤罢官,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
度。开元二十八年(740)后,他终南山构筑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此
诗即作于这个时期。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风旎光和山居村民的
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
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
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
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
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
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
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
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
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
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
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
力。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
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
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
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
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
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
劳善良的人们。这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希望过闲适无忧无虑生活
的向往,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黑暗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
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尾联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其喜归自
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的感受。厌恶宦海
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
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
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
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
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元.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释】

1)折桂令:曲牌名,属北曲双调。

2)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3)强整乌纱:乌纱,帽子。化用孟嘉重九登高、龙山落帽的典故。

4)翠袖:代指歌女。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股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
红。”

5)玉手琵琶:指歌女弹琵琶助酒兴。

6)“蝶愁”一句出自于苏轼的“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此处
“蝶愁”即人愁,照应着前文的“倦客”,“黄花”即菊花,映衬着曲题。

7)“一抹”二句:代用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
村。”一抹:一道。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 1270—1350),宇小山,浙江庆原路人(浙江宁波鄞县),元朝散
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张可久是元曲
作家中作品最多者,数量之冠,传世、保存小令作品 800 余首。他的散曲集有
《小山乐府》《张小山小令》《张小山北曲联乐府》等。

【题解】

诗人在重阳节时登高远眺,只见秋景萧瑟,大雁南归,不仅触景生情,更添思
乡愁绪。因此,他写下了这首元曲,抒发对官场的厌倦,以及迟暮思归之情。
整首小令以眼前登高所见实景为始为终,中间的部分回忆官场得意之时。诗人
以昔日乐景写此时哀情,形成强烈的对比,并且巧妙地引用前人的诗词入曲,
足见作者的创作功力。
【创作背景】

这首曲子是诗人登高游览时所作。眼见这萧瑟的秋景、南归的大雁,作者不禁
触景生情,勾起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写下了这首抒发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的情
怀的曲子。此曲作于作者再任昆山幕僚时,时为至正九年(1349)。

【译文】

勉强整理乌纱帽打起精神登山。回归的大雁横穿飞过秋季的天空,在外漂泊困
顿疲倦的游子思念起了家乡。

回想那些歌女们殷勤劝酒,大家频频举起酒杯,玉手拨弄着琵琶的场景。

西风萧瑟人已逐渐衰老长出满头白发,蝴蝶愁飞明日黄花。

转过身来回看那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飞远的寒鸦。

【赏析】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作者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一下
自己的官帽,看着大雁回归,多年漂泊在外的诗人不禁触景生情,思念起自己
的家乡。首句中“青山”二字即指代归隐,面对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诗人联
想到自己奔波的一生,大雁尚有归期,而自己却多年客居他乡。作者明着是写
天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实则表达的仍是对官场的厌倦和归隐的愿望。这
三句既写景,又有情,情景交融,一个“横”、一个“倦”字充分地表达了萧
瑟秋天诗人的倦息之情。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作者开始转向回忆官场的生活,曾经有
美人款款招待,莺歌燕舞,宾主间频频举杯,听着那歌女弹奏美妙的乐曲。作
者用三个对仗工整的短句,采用以点带面的描写手法,以小见大,看似是美好
的回忆,实则这正是作者所厌倦的官场狂欢,他对此无半点留恋之情。“人老
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诗人已至暮年,白发飘飘,恐怕也再无精力
在官场中斡旋,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归宿了。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诗人又转而描写眼前景,他向那遥远的
天际望去,只见一抹残阳西下,几只寒鸦在空中远远地飞去。“寒鸦”曾多次
出现在张可久的曲子中,用来表达一种萧瑟、落寞的情绪,此处再次塑造这样
一种情境,更添惆怅之意,而他自己的经历正如眼前的情境一样凄惨、悲凉。
这几句中,诗人再次将自己的经历与景物融为一体。

此曲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作出这种选择的无奈与
矛盾。整首曲子语言清秀明丽,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极具艺术表现力。文中
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景交融,如“青山”“寒鸦”“夕阳”,实为写景,但这景
中均寄托着作者的惆怅之情。
元.关汉卿《南吕.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

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注释】

1)南吕:宫调名。四块玉:曲牌名。

2)绝:断。

3)凭阑袖拂杨花雪:写主人公靠着阑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飞絮,以免妨碍视
线。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
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

4)斜:此处指溪流拐弯。

【作者简介】

关汉卿,元代戏剧家。号已斋叟。约生于金末,卒于元代,大都人(今河北安
国)。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首。钟嗣成
《录鬼簿》说他曾任太医院尹。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 60 多
种,现存 18 种。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
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是他的代表作。所作散曲今存套曲 10 多套、小令 50 多首,内容主要包括三个
方面:描绘都市繁华与艺人生活,羁旅行役与离愁别绪,以及自抒抱负的述志
遣兴。

【题解】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知情的小令。内容描绘一位深情女子送别情人,凭栏追寻情
人离去的身影,但却被关山阻隔,无法如愿,尽显哀婉的情态。“一点相思几
时绝”是全篇的中心,说“相思”只“一点”,似乎不多,但又不知“几时”
能绝。这就强调了别情缠绵的一面,也使前两句显得十分形象。

小令文句虽短,但语言生动形象。关汉卿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
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勾勒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思绪,给人
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创作背景】

《四块玉·别情》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
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送别后,
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
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
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
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
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译文】

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对你难分难舍,

一点相思情在心中萦绕不绝。记得送别时我斜倚着栏杆目送你远行。

我用衣袖拂去如雪的杨花,以免妨碍视线。然而你的身影已看不见了,

只见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远行的道路,我才意识到
心上的人,真的走远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情绪的小令,用代言体写男女离别相思,从语言、结构到音
情都有值得称道之处。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自从送别以后,心中万分难舍,一点
相思之情,绵绵不断,不知何时能停止?作者以主人公——一名与爱人分离的
女子口吻写来,直抒其缠绵的相思、真挚的爱情。曲从别后说起,口气虽平
易,然送别的当时,既觉“难舍”,过后思量,心绪自然无法平静。说“相
思”只“一点”,似乎不多,但又不知“几时”能绝。这就强调了别情缠绵的
一面,比起强调别情沉重的那一面,似乎更合情理,此即所谓藕断丝连。“一
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的中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使之成为全篇描写和抒
情的基调,也使前三句显得十分形象。

“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有二重意味:首先点明季节为暮春(杨花如雪)时
候,此时节容易动人离思,句中或许还含有“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
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苏轼《少年游》)那种暗示别离情
景的意味;二是点明处所系有阑干处,当是高楼;与此同时也就点明了女主人
公是独上高楼,她在楼上站了很久,以致杨花飞满衣襟,须时时“袖拂”。

末尾三句“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分明是别时景象,它与前数句的关系
不甚确定。可有多种解会。可作顺承看,女主人公既在“凭阑”,不免由望情
人的去路而引起神伤,“人去也”是痛定思痛的口吻。另一种是作逆挽看,可
认为作者在章法上作了倒叙腾挪,近乎小山词所谓“从别后,忆相逢”(晏几
道《鹧鸪天》)的写法。两种解读都可以,就造就了作品的多义性和启发性,
体现了作品之妙。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1)溪柴: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蛮毡:中国西南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
毛毡,宋时已有生产。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蛮毡出西南诸番,
以大理者为最,蛮人昼披夜卧,无贵贱,人有一番。”

2)狸奴:指生活中被人们驯化而来的猫的昵称。

3)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汝南先贤
传》:“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
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僵,僵硬。孤
村:孤寂荒凉的村庄。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4)思:想着,想到。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
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唐书·地
理志》:“北庭大都护府,有轮台县,大历十年置。”曹唐诗:“灞水桥边酒
一杯,送君千里赴轮台。”

5)夜阑(lán):夜深。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
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
尚难成眠。

6)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宋书》:“铁马二千,风驱电击。”冰河:冰封
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 年),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
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
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
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
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 9300 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内容极为
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
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
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
十个文集传世。

【题解】

此诗作于绍熙三年(1192 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之时。此时诗人已经 68
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空怀壮志,却
不为朝廷所重。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把恢复
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第一首诗写大雨和诗人的悲凉处境;第二首诗则
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和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哀。诗歌感情深沉悲
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精神。

【创作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 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 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 68 岁,虽然年迈,
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
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
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译文】

其一

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其二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
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
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

第一首诗主要写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诗人之处境。前两句以夸张之法写大雨瓢
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
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后两句转写近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
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门,其妙处是把作者的主观之感和猫结合一起写。这首
诗也道出了作者处境悲凉。

第二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
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
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
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
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
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
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
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
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
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
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但
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
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诗
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自有“肉食者谋之”,
诗人不必多此一举。另外,诗人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
击,最后才罢官闲居的。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
的前途和命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今后国运如何他可以毫不负责。其次,虽
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作为年迈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
的义务了。作为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七旬老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
志,这就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达官贵人和苟且
偷生的人,他们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却无心复国,显得渺小和可鄙。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
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
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
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
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
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
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