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1

此文稿為自他學習而做,僅供參考,容有疏失,懇請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

org/

【四聖諦 (一)】

講授:雪歌仁波切
2005/9/15

這門課的主題是「四聖諦」,在講解時會配合「十二因緣」
,講幾次,
接著講把四聖諦如何與道次第配合,這樣你們會了解四聖諦與道次第(主要
是科判)之間有甚麼關係、互相呼應。西藏三大寺或一些寺廟,若一堂課開
始的時候,人多一點的話,就感覺很棒。我們這裡的場地很小,所以今天
感覺人比較多。在印度菩提迦耶每年藏曆一月一日至十五日過年之後都辦
法會,有普賢菩薩的法會等等。有宗大師創辦的神變節祈願法會,通常格
西的考試也配合這個時間舉行。在法會正行的前一天,僧人們都會先排位
置,有點像開幕。這時,本來是不需要很擠的,那邊地方很寬,可以慢慢
進來,但大家都會故意擠來擠去,我門有一種說法:這個時候或開幕時要
請很多人來,擠一點,以後會旺!所以今天,也可以說請大家擠一擠!

這門課,主要的對象是比較沒有接觸佛法的人,或是已接觸佛法,但
想明白如何把佛法運用於生活上的人而開的。所以在內容上,講的是一些
比較簡單的佛法概念,也與生活比較有關的。另外,要對新同學說聲抱歉,
因為我的國語很差,有些字用得不對,讓大家聽得有點吃力,抱歉。

「四聖諦」
,若你們完全沒有聽過的話,把這些字先背起來,以後慢慢
對佛法比較了解,「四聖諦」,是佛法裏一個很重要的根據,一個名相。這
四個聖諦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為什麼佛陀講經時要講這四個?由
於佛陀很關心我們的離苦得樂的悲心,所以才講這個。因此,我們也要四
聖諦在自己的離苦得樂的感受上去用,若沒有去用四聖諦就像放在書裡
面,與自己生活上的離苦得樂的感受是二件事,沒有關係的話,佛陀講這
些就沒有意義了。佛,是因為很關心我們對於離苦得樂的渴望與需求,才
講四聖諦。

四聖諦 2005TP-001-20050915 -1/11- 四諦講修佛學會修訂


此文稿為自他學習而做,僅供參考,容有疏失,懇請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那麼,我們的感受與四聖諦有何關係?我們都想離苦,但是卻不懂真
正的苦是什麼,苦的因也完全不懂,由於這二個原因,所以我們沒有辦法
脫離輪迴的苦。因此佛陀講,
「苦諦」與「集諦」是為了我們心裡很希求脫
離輪迴的苦為主而講的。另外,我們很希求要獲得快樂,佛陀看到我們對
快樂是那麼樣地渴望,心裡很不捨,所以講了得到快樂的方法「滅諦與道
諦」
。若我們很想脫離苦的話,就先要了解那些苦在那裡?佛陀在苦諦中所
講的對不對?若對的話,再去看佛陀在集諦中所講的,我們自己苦的因在
那裡?要把佛陀所講的,與我們平常渴求的脫離苦與脫離苦因的願望連結。

但是我們不會連結,我們想脫離的苦有時並苦,由於自己認識錯誤而
把它當成苦;有時,雖然對於苦的認識是對的苦,但我們自己覺得這些苦
是存在的,這些苦的產生是不需要因的,是無因的,所以沒有變法改變它,
這種想法也會增加我們的痛苦。所以我們要了解它是不是苦?苦的因是從
那裡來的?了解之後,雖然還沒把苦與苦因斷除,但卻能讓自己心裡會變
得比較有膽量、有信心:我一定有機會斷掉那些苦,因為我知道苦的因。
由於知道了苦的因,比較勇悍的心就會生起,這種心生起之後受苦時,也
不會有那麼痛苦或忍不住的那種感受。

所以,學苦諦、集諦,我們要盡量連接上自己生活上的感受。而苦諦
中較細微的部份,也要多研閱相關經論。對我們來說,直接看佛經是有困
難的,所以,以前大祖師尊者們所寫的解釋佛經的那些論典,要看一看。
讀論典時,要對較細微的部分要深入了解,我們在面對自己的苦時,才會
了解經典講的內容在哪裡,否則,比較難了解。

學習滅諦、道諦也是一樣:我們希求要獲得快樂時,那些樂是不穩定
的樂,它也會轉變成苦,它不是圓滿的快樂。圓滿的樂是甚麼?就是滅諦,
我們要獲得它的方法,就是道諦。所以滅諦道諦,我們也要仔細認識,然
後省思自己的生活上,要怎樣改變。雖然現在還無法直接把滅諦道諦用在
生活上,但隨順的滅諦道諦的我們可以用。隨順滅諦,舉例來說,跟某一
個人一直不和,我遇到他就會生氣,此時,我們先離開他,離開這個環境,
比如,我心裡想到他時,就不要想,因為自己沒有辦法面對嗔心。所以就

四聖諦 2005TP-001-20050915 -2/11- 四諦講修佛學會修訂


此文稿為自他學習而做,僅供參考,容有疏失,懇請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先不要想這個問題,
「不要想」就是斷掉這個嗔心,就是一種隨順滅諦的作
法,這種方法:
「不要想」
,好像心裡要讓自己快樂一點。至於隨順道諦,
例如,當隨喜自己的福報、隨喜自己好的部分,但隨喜的時候也要小心,
因為有時可能會生起貪心。在隨喜自己的好時,要看它的「因」隨喜它,
這樣就比較不會生起貪心,比如,在隨喜自己想「我有甚麼好,我有甚麼
好」 時,心想:這些好一定是我曾經做了那些善根,才有現在這些好的功
德福報,所以,我們隨喜自己這種方法,也可以算隨順道諦。因此,對隨
順滅諦道諦,也是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盡量去做的。

我們這樣做的話,才能讓佛陀因為關心我們苦樂希求的當下而講的四
聖諦,變得有意義。

到底,已沒有是四聖諦講的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呢?平常我們自
然所感受的痛苦,這種了解是苦諦嗎?或者我們所了解的這些苦的因,就
是集諦嗎?我們很想離開苦,但我們所認識的苦的程度是正確的嗎?不夠
正確。我們「很想脫離苦」的這個感受是正確的,但是對於感受的對境、
也就是對於苦的認識是不正確或不圓滿的,有時認識的對鏡是完全不對
地,所以佛陀講苦諦,為了讓我們對苦有正確認識。對苦認識不圓滿的,
比如:我們看某人這一生很麻煩很苦,這種看法,只看他很短期的一些不
好、不快樂的地方,沒有看它的「因」在哪裡?它本身是怎樣苦、怎樣把
苦與煩惱,又混在一起談?這種是我們沒有辦法認識得很圓滿地。在認識
苦的時候,我們主要是根據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想法,所以很多是在煩惱
的當下去認識苦,因而產生了很多錯誤,不圓滿的認識。有時,我們認識
的這些苦可能完全不是苦但我們自己覺得是苦的,比如說:我們覺得若沒
有輪迴這些事的話,我們會很苦;若沒有這個世間的話,我會很苦;若沒
有我們享受的那個貪,以及那些享受的對境,就會受不了!這是對苦完全
錯誤的認知。

佛陀在說苦聖諦時,雖是在針對我們感受的當下而講的,他說:我們
「很想脫離苦」的這個感受是對的,但對苦的認識卻有很多錯誤。所以苦
「諦」的這個諦字,是真理的意思,所以,佛陀說,眾生對苦的認識不圓

四聖諦 2005TP-001-20050915 -3/11- 四諦講修佛學會修訂


此文稿為自他學習而做,僅供參考,容有疏失,懇請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滿,甚至完全錯誤,所以你們對苦一定要認清楚!你們認識的苦是不對的。
佛陀告訴我們,真正的情況是甚麼甚麼樣的情況,我們才稱它為「苦」
,這
就是「苦諦」的解釋。

同樣的集諦也是這樣,我們把不是苦的因錯認為苦因。把很多自己煩
惱的看法一直加上去,有時,我們認識它是苦因但不圓滿,所以也有錯誤,
因此佛陀開示了集諦。佛陀開示滅諦道諦,也是一樣。

以上所講的重點有幾個,一、佛陀為什麼講四聖諦,二、因為我們對
苦及苦因認識錯誤,所以才稱佛說的是苦「諦」集「諦」…,為什麼稱「諦」

是相對於我們認識錯誤來說的,三、為什麼稱它為四「聖」諦?

事實上,不只是我們,所有的凡夫都會認識錯誤,聖人才不會有這種
錯誤,他們所認識的苦、集、滅、道都是對的,他們的感受與認識,是正
確的。聖人對於苦與苦的因、樂與樂的因的認識是圓滿的,所以我們就稱
它為「聖」諦。佛陀一直講:你們認識的苦、苦因,樂、樂因是不對的!
所以稱它聖諦,苦諦……一直講「諦」就是我們認識錯誤,還沒有認識圓
「哦!四聖諦?!我聽了很多次了,我都
滿的意思。因此,我們不可以想:
懂了。」想想,佛陀初轉法輪時,那些在場聽聞的人,應該比我們更棒吧。
所以我們不可以覺得四聖諦是很簡單的。

佛陀講四聖諦,一方面是因為他很關心我們離苦得樂的感受,另一方
面是因為,四聖諦是最好的方法。我們在學習前,要這樣去思惟。思惟前
者,四聖諦是佛陀對我們的關心而講的,由於自己離苦得樂的感受與佛陀
所開示的四聖諦很有關係,所以,我們的心才會動。否則,我們的心是不
會動的,佛陀講什麼都不會理睬。思惟後者,這是最好的方法,事實上,
對我們來說,要改變的話,最好的方法也是要先認識自己對離苦得樂的希
求,我的感受在哪裡?要從這邊改變,才會改得很快。如果像石頭一樣,
這邊打一下,沒感受,那邊摸一摸也沒感受,這種人就不會改變。

這種情況,比如一個世間的小朋友;左邊跟他講甚麼,他沒甚麼感受;

四聖諦 2005TP-001-20050915 -4/11- 四諦講修佛學會修訂


此文稿為自他學習而做,僅供參考,容有疏失,懇請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那邊要讀書,它也沒甚麼感受,這邊打一打他也沒感受,一般來說,這種
人就很難改變。就像這樣這個「感受」很重要,若沒有這種感受就很難改
變。但比喻中,這個世間小朋友沒有這種感受的意思是,認不出他自己的
感受,他一定有感受,可能他自己覺得,
「不理睬」是最舒服的感覺,所以
他自己一定還有另一個需求。有人會說他不想脫離苦,他覺得苦也很好。
但,他這樣想,也有一個他對於好與不好的感受了。也許他覺得:面對苦、
或天氣熱一點…這樣才會舒服,他在感受上也有分舒服與不舒服。因此,
無論在甚麼地方,我們只是認不出來而已,一定有它的感受,我們每一個
眾生想離苦得樂的這個需求完全不會停止不會斷的。因為我們永遠有這種
感受,所以,永遠有改變的機會,因為永遠有改變的機會,可能有一天就
會有料想不到的大改變,那就會成佛了。改變的機會,一定永遠都存在於
我們的心上。彌勒菩薩在《寶性論》裡說:即使是小螞蟻,任何一個眾生
都會成佛,原因在哪裡?因為永遠都有改變的機會。在輪迴中,有時在三
惡道裡好幾億劫,有時投生為人身,有時為天人…,即使在地獄道很長的
時間,我們想要離苦得樂的希求仍然在,希求不會斷,所以改變的機會就
永遠在。為什麼眾生會成佛?因為改變的機會永遠有,所以,一定會改善。
釋迦牟尼講四聖諦,也是講我們為什麼會成佛,它的根本在哪裡?就在於
我們有離苦得樂的需求?祂看到眾生的如來藏或佛性,也可以比較明白的
說祂看到了眾生永遠有這種可以改變的機會,講得更明白些,我們有這種
想離苦得樂的需求永遠不會斷,所以才有這種機會,才有如來藏,或佛性。
因此,佛陀才講四聖諦。

佛陀一方面看到我們為甚麼可以成佛,我們可以成佛的本性,一方面
因為很關心我們離苦得樂的需求,所以講了四聖諦。有時候,若朝自己佛
性的角度去思惟,好像會讓自己變得勇悍些,不會自輕,較有自信;有時
思惟我們那麼渴望離苦得樂,而佛陀對我們那麼關心,我們心裡對於佛陀
悲心的感受會出現,會謙卑些。對於覺得自己很棒,把自己看得很高的心
壓低一點。

無始以來,我們離苦得樂的渴望,分分秒秒未曾剎那暫歇,直到來世
到未來世…,一直不會斷,我們自己看一看!這樣是不是很可憐啊?。賢

四聖諦 2005TP-001-20050915 -5/11- 四諦講修佛學會修訂


此文稿為自他學習而做,僅供參考,容有疏失,懇請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劫有一千尊佛,其中許多佛,覺得末法時代,眾生的煩惱非常熾盛,很難
改變而不想來、不想理了,但釋迦牟尼很勇敢地扛下了這件事情(註:
《悲
)。所以,從佛的角度看,賢劫千佛中,最勇敢的是釋迦牟尼佛;但
華經》
就我們的角度看,世尊的大悲心很強,因為對我們很關心,而來到世間看
著我們,就是在很關心我們的當下,講出我們對離苦得樂的希求,於是在
初轉法輪時講了四聖諦。

四聖諦中,世尊為什麼反過來,不從快樂的滅諦道諦開始先講,苦諦、
滅諦後講?還有,就苦諦集諦來說,集諦是因,苦諦是果,為什麼不先講
集諦,後講苦諦?同樣的,滅諦是果,道諦是因,道諦為什麼沒有先講呢?
為什麼都是從果的部份先講?以上講到兩點,一個是因果的角度,一個是
為什麼沒有先講快樂的部分—滅諦與道諦,然後再講苦諦、集諦?所以我
們要先了解,佛陀之所以這麼說,都有其意義,我們要深入了解,若不瞭
解就抓不到其中所隱含的意義,便會對四聖諦沒有甚麼感覺。所以我們要
了解它的意義在哪裡。

為什麼沒有先講滅諦、道諦,然後講苦諦、集諦?我們想「脫離苦」,
「想獲得快樂」這二者之間,沒有甚麼差別的感覺,究竟哪種感受先出來,
對我們來說是平平的,這二個感受是一起出來的,沒辦法分先後。我們有
多麼想享受快樂,一樣,就有多想脫離痛苦,它們是一起的,沒有先後。
我們想快樂的部分就是滅諦、道諦,想脫離苦的部分就是苦諦、集諦。所
以看來,滅道諦也可以先講啊。但,為什麼佛陀不這樣說呢?事實上,在
我們所以為的樂,完全沒有真正圓滿的樂、我們對境的樂完全不是快樂,
我們所以為的苦,就更不用說,當然一定不會是快樂的。所以以我們自己
感受到的角度看,其實在我們心的對境裡,苦是一直在的。這些要先認清
楚,否則,深陷於自己誤以為是的快樂裡,佛陀所說的滅諦道諦,就完全
不可能啟發我們。所以,為什麼佛沒有先講滅諦、道諦?基本上以我們的
感受而言,我們想離苦與想得樂的這二種感受是同時發生的,但佛陀在講
解的時候,主要是就我們對於離苦得樂認識上的錯誤為主,而講了四聖諦。
所以,佛陀所說的,不是僅對我們對離苦得樂的渴望與感受為主,而是指
出我們感受當下對於苦樂的認識錯誤,所以講了四聖諦。若直接就感受來

四聖諦 2005TP-001-20050915 -6/11- 四諦講修佛學會修訂


此文稿為自他學習而做,僅供參考,容有疏失,懇請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講,佛陀可以先講滅道二諦再講苦諦集諦。因此,從佛陀開示四聖諦的次
第來看,對苦樂正確的認識很重要。我們有離苦得樂的感受,是佛陀講四
聖諦的理由之一,另一個理由是,我們的認識有錯誤,所以佛陀講四聖諦。

那麼另一個次第,為什麼佛陀不以「集諦、苦諦、道諦、滅諦」先講
因而後講果的順序,反而倒過來,都是果先講,因後講呢?首先,我們要
認得我們在輪迴中有甚麼不好的情況,我們會覺得有福報、有財富或輪迴
中的花花世界、各種美好受用……都是很棒的,完全不會感覺這些是苦的。
因此,首先就要從這裡改變。這種改變是屬於果的部分,我們無法馬上講
因的部分,若說是往昔惡業所感,一般人完全不會感受,若談到你現在面
前遇到的苦,他們才會接受,所以在苦集二諦中,要果的部分要先講。

就滅諦、道諦來說,滅諦,是在我們了解了苦諦的因集諦之後,心裡
自然馬上就感受到「哦!這個苦是一定可以斷除的,我已經把苦的根本因
找出來了,所以,我一定可以離開這個苦」我們會先生起這種希求,或先
會產生一定有解脫,及生起想獲得解脫的心。這是第一步,也就是感受到
一定有滅諦,其次它是從哪裡產生?怎麼樣產生?這,就是道諦。因此,
就滅道二諦來說,順序一定要先講滅諦,因為,我們在了解苦諦集諦之後,
自然會感受到的是滅諦?或是道諦呢?為什麼呢?因為在輪迴裡這麼苦、
這麼難以忍受的當下,我們抓到了它的因,馬上會感受我一定可以離開這
個苦!離開輪迴的苦,這個離開的情況就是解脫,這就是滅諦了。

在台灣,持誦釋迦心咒的人好像並不多。剛才我曾提到,世尊是在千
佛中願意來到這個世間幫助我們的人,佛教所有的法,也是從他而傳下來。
但我們持其它的咒語卻很少感念祂,這,是不是有點怪怪的呢?

今天這門課,主要是對佛法的基本認識做一些介紹,各位若有問題,
可以馬上提問;若我想到,也會馬上講,這樣可能對大家較有幫助。接下
來,我想帶著大家唸釋迦心咒。但心裡不可以視為「傳」心咒,有沒有「傳」
給大家釋迦心咒?是你們以後要決定的。在你們把我當上師之後,就可以
算是「傳」,但在沒有把我當上師之前,你們就是學一學如何唸釋迦心咒,

四聖諦 2005TP-001-20050915 -7/11- 四諦講修佛學會修訂


此文稿為自他學習而做,僅供參考,容有疏失,懇請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它的解釋如何?唸的時候如何觀想?以及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唸,我會大概
介紹一下。

請大家先跟著我唸三遍。

釋迦心咒:
釋迦心咒:嗡 牟尼牟尼 嘛哈牟
嘛哈牟尼耶 梭哈

接下來解釋咒語的意思。

「嗡」字的發音中,同時有「啊、喔、嘛」三個音,這三個音合在一
起是代表著佛陀的身、語、意,及我們的身語意。從佛陀的身語意,給予
我們身語意的加持(他的身語意加持到我們的身語意上的意思)
。當我們唸
「嗡」這個音時,就像是在呼喚、請求佛的身功德語功德意的功德加持下
來。

「牟尼」:這裡有三個「牟尼」,牟尼是「度」或「贏」之意。你們有
沒有聽過一些藏人的名字「圖登」?其中「圖」是釋迦牟尼,
「登」是祂的
教法。我們稱世尊為「圖巴」,
「圖」的意思是度眾生或戰勝煩惱、戰勝業
障、一切障礙。

所以有三個「牟尼」
,三個牟尼有三個不同對境。第一個牟尼的對境是:
粗猛的我們世間都可以看得到的貪嗔等煩惱,這些粗猛煩惱,是佛教與外
道修行共通的、短期可以斷除的煩惱,所以,不一定需要佛教的方法,例
如皈依發心才能斷除,比如佛教的禪宗、外道的神通。有些定力很好的人,
外表看起來,他們似乎完全沒有煩惱的樣子,如果對佛法的認識不深,我
們會認識錯誤,以為他可能是阿羅漢,修行很棒。所以先不談下輩子如何,
或斷除輪迴,我們一般得到的粗猛煩惱,例如:那個人嗔心很強,這個人
貪心很強,忌妒心很強等,要斷除這些煩惱不一定要靠佛法,外道的方法
也可以暫時斷除那些煩惱。所以,這種煩惱是第一個牟尼的對境。

陳那論師著的《集量論》的書首禮讚中,讚嘆佛陀的二種法身:智慧
法身與自性法身。智慧法身是佛陀心續的功德,這個部份可分為三:了解

四聖諦 2005TP-001-20050915 -8/11- 四諦講修佛學會修訂


此文稿為自他學習而做,僅供參考,容有疏失,懇請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無我、了解空性、圓滿了解空性。自性法身是佛陀心續斷除煩惱的部分也
有三:佛教與外道共通的可以斷除的那些煩惱、解脫(獲得阿羅漢果位時
可以斷除的那些煩惱,佛也斷除了)
、佛(斷除阿羅漢果位到成佛的過程中
所尚未斷除的,如我愛執、所知障)
。所以要斷除的煩惱有三:首先,一般
不需學佛,外道也可以斷除的那些煩惱,其次是一定需要佛法(但不需要大
乘法),才能斷除的煩惱,第三種是一定要靠大乘佛法否則完全無法斷除的
我愛執及所知障。

第一個牟尼要斷除的是粗的,我們大家看得到的共外道那些煩惱。第
二個牟尼,第二階段要清掉的煩惱是小乘的我執,人我執。

第三個嘛哈牟尼:是大乘法才能斷除的這些障礙,都完全清除。

這三個也是有次第的。所以,牟尼牟尼嘛哈牟尼……

「耶」:為了前面講的這三個

「唆哈」
唆哈」:請您開心地接受我的祈求。(咒語裡常都有「唆哈」這個字)

所以「牟尼、牟尼、嘛哈牟尼耶、唆哈」的意思就可以知道了。

嗡」代表我們的身語意,與第一個「牟
「嗡 牟尼」的對境(共外道的那些煩
惱)有關的,我自己的身語意。與第二個「牟尼」的對境(小乘可以斷掉的煩
惱)有關的,我的身語意。還有第三個「嘛哈牟尼」的對境(大乘法才可以斷
除的煩惱、障礙)我也有。所以由以上煩惱造作出來的我的身語意,也需要
嗡」與下面的「牟尼
改變,所以「嗡 牟尼」 牟尼」…也可以連結,是有關係的。
牟尼 「牟尼
牟尼
「嗡」是簡略的表示,你的身語意要加持我的身語意上,我的身語意要改
變,要怎麼改變?

牟尼」
第一個「牟尼
牟尼 ,要改變粗猛的煩惱,以及與此煩惱有關的身語意

牟尼」小乘法能對治的我的造作出來的身語意要清除掉
第二個「牟尼
牟尼

四聖諦 2005TP-001-20050915 -9/11- 四諦講修佛學會修訂


此文稿為自他學習而做,僅供參考,容有疏失,懇請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嘛哈牟尼」時,大乘法才能對治的,由我愛執及所知障造
第三階段「嘛哈牟尼
嘛哈牟尼
作出來的我的身語意,都要改變,要清除。

為了以上,我的這些希求,請求您慈悲地接受。

牟尼、
牟尼、牟尼、
所以當我們念「牟尼 牟尼、嘛哈牟尼耶、
嘛哈牟尼耶、唆哈」時,一方面感念佛
唆哈
陀的恩德,一方面思惟剛才講的那些意思。這樣,一定能對我們有很大的
幫助。因為,世尊是特別來世間救我們這些末法時期的眾生。以前,西藏
有個修行者,完全沒有辦法生起一起證悟,一直卡在那裏,於是他去請教
「你的皈依境裡,少了一個人,那個人是小時候教
他的上師。上師跟他說,
過他藏文發音的女士。所以完全沒有生起證悟。」因為人家都看不起她,
西藏社會裡,男女有很大的差別。一個男眾修行人,拜一個婦女是不可能
的。此外,他現在修行很棒,講經說法都很行,而且小時候,可能附近鄰
居也會教他發音…所以,那個階段他沒有想到小時候對他有幫助的這個
人,因此皈依境裡少了她,因而沒有生起證悟。

像這樣,對小時候教拼音的老師的感恩,就無法生起證悟;那麼,若
我們少了對世尊的感恩,不用說,肯定證悟生不起來。釋迦牟尼的恩德是
最大的。因此,我們在念釋迦心咒時,心裡要一直念著祂的恩德。釋迦牟
尼佛的咒語一定要念。

有同學問:釋迦心咒「最少」要持多少?我想反問:比如我們閉關,
要到什麼時候才算圓滿,才算達到目的?儀軌裡有講,見到釋迦牟尼佛就
算達到目的了。所以,你們念釋迦心咒,當親見世尊時,就不必再唸。當
,那閉關要甚
然,現在閉關要見到釋迦牟尼佛才算圓滿的情況(親見本尊)
麼時候才能結束呢?所以我們起碼會定一個數量,比如:十萬遍(以前曾
有人唸了十萬遍而見到)等等。

真正的及果,是要見到世尊。若問我有沒有見過?當然沒有,所以我
到現在都還在持續著持咒呢。哈哈。

四聖諦 2005TP-001-20050915 -10/11- 四諦講修佛學會修訂


此文稿為自他學習而做,僅供參考,容有疏失,懇請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釋迦心咒是一定要唸的,數量上,最起碼要十萬遍。比如,若從今天
開始不可以斷,每天至少一遍,如此地累積計算下去,但若中間間斷了,
就要重新計算。當然,若每天能一萬遍,累積十萬遍是很快的。各位如果
覺得自己的修行有卡住,也許就是少了對世尊的感恩吧。今天,若大家一
起在心裡,答應要好好念釋迦心咒的話,由於世尊隨時都看得到我們,他
的心裡一定會很高興、會給我們加持。

就像受皈依戒一樣,我們「答應」的時候,也有一個好處,佛菩薩們
都會高興,高興的當下,我們會一直做,一般我們有「答應」做,與沒有
「答應」做,有很大的差別。答應,一方面是聽佛菩薩的話,願意依著他
們的想法去做。若沒有了「答應」這樣的許諾只是去做,這件事情就只是
我們個人的事;我們答應之後,去做這件事情,就有了「我聽他的話,接
著祂的想法去做。」的這種功德。

大家若要用這種方式持釋迦心咒,可以配合與釋迦牟尼佛的生日或成
道日等有關的節日來承諾比較好,就好像送一個人生日禮物,他會比較高
興一樣,平常給他禮物他可能比較無所謂。所以配合世尊生日等有關的紀
念日來發願、承諾,比較好答應,就像在好日子受菩薩戒一樣,也是很大、
很殊勝的供養。#

四聖諦 2005TP-001-20050915 -11/11- 四諦講修佛學會修訂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