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

注重过程深挖本质 “三导”成就深度课堂

——《四边形内角和》说课稿

我的思考:
在以往的教学中关于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这个结论,学生往往是借助于三角
形内角和的探索经验,通过实验直接得到,缺乏一定的科学严谨性。那么能否让四年级的
孩子从数学的角度,利用纯证明推理的方式得到结论呢?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对该课展开
了下面的研究。

一、说研究
1、说联系
本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 5 单元《三角形》中的教学内容。在本课的学习之前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及内角和的学习。而本课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个课
时,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的学习经验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
2、说学情
(1)学生的共性
四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增强,正处于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情
感的重要时期。
(2)学生的个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这时我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习能
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3)学生的知识水平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和确定本课的重难点,我进行了两次学情测试。为了了
解他们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已有了怎样的基础,我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学前测试(附件 1)。
为了了解学生对学过知识的遗漏之处,我还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学后测试(附件 2)。
3、说学习目标
根据以上的研究与调查,本课我制定以下的学习目标。
(1)运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经验探索四边形内角和,掌握求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
(2)能利用量、拼、转化等方法进行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思考、推理、归纳的等一系列活动,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学习过程,

1
培养学生探究推理能力,感悟转化、数形结合、建模、分类等数学思想。
(4)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性,建立优化意识,发展实践能
力与创新精神。
4、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通过推理证明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难点:将四边形转化成三角形进行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
1、说教材处理
(1)教材编排
教材设计了“回顾——探究——总结”这三步,既遵循了解决问题的一般的研究路径,
又突出了观察、推理、归纳的过程。在回顾与反思中,“证明”二字则凸显了本课的核心,首
次让学生用推理证明的方式得出结论。
(2)教材的处理及意图
为了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实现应用与创新的目的,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同时,我作出了
如下灵活的处理。
① 课前我大胆设计《预习导航》(附件 3),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迁移,改进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② 课堂中,我注重每个同学都亲身经历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感悟“转化”的数学
思想。通过交流实验法与推理法,体会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对比辨析体现方法优化的过程。
2、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预习导航,提出猜想
(二)合作探究,验证猜想
(三)巩固拓展,归纳积累
(四)布置作业,总结提升
第一环节:预习导航,提出猜想
(1)课前独立尝试
我认为通过对三角形内角和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实验证明的方法,那么本节课
的关键就是学会推理证明。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预习导航》:
层次一,通过“你能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探索四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吗?”这一问

2
题,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方法。
层次二,让学生从探究特殊四边形的内角和中提出猜想。经历在特殊中猜想,在一般中
验证的过程,初步了解特殊到一般的合情归纳数学思想。
层次三,对猜想进行验证。另外,我还设计了“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验证吗?”这一
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思考,为推理证明方法的引出作好铺垫。
(2)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课的开始,我会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检查《预习导航》的完成情况,在学生展示自学成
果的同时生成更多的教学资源,这有助于找准教学的起点。
创新点 1——第二环节:合作探究,验证猜想
1、第一次导学(从一到类)
学生展示完自学成果后,将对学生所出现的方法一一呈现。
(1)算角求和
针对特殊图形的角度直接相加。
(2)量角求和
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
(3)拼角求和
将四个角拼在一起得出周角。

1 4

1
2
2 4
3 3
(4)分角求和
将四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推理出四边形内角和。

180°+180°=360° 180°×4—360°=360°

呈现出各种方法后,进一步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让学生清晰地看出算角、量角、拼角
属于实验法,而分割法则属于推理证明。
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成进行教学,体现了教学的真实性,并在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分类归纳能力,完成从一到类的过程。

3
2、第二次导学(从多到优)
在对方法进行分类归纳后,我将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直接算角
仅局限于特殊图形,量角难于避免误差,拼角受环境、材料限制。可以看出实验证明方法均
存在局限性,从而凸显推理证明——分角求和的重要性,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完成从
多到优的过程。
3、第三次导学(从混到明)
(1)提出疑问
在突出分角求和后,则将目光聚焦在分成 3 个或 4 个三角形的这种分法上。

180°×3-180°=360° 180°×4-360°=360°

通过动画的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这两种分法均产生了新的角,而这些角并不是原来
四边形的内角,因此要减去这些角的度数。
(2)突破“瓶颈”
同时利用几何画板展示继续对比三种不同分割方法:顶点连顶点、顶点连边、顶点连中
心点。使学生发现分割出来的三角形数量越少,计算方法越简单。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到“位
置越特殊,方法越简单”的道理,完成从混到明的过程。
(顶点连顶点) (顶点连重心点) (顶点连边)

180°×2=360° 180°×4-360°=360° 180°×3-180°=360°


4、回顾反思,归纳小结
通过三次导学完成从一到类,从多到优,从混到明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过程、明晰方法、
感悟思想。
第三个环节:巩固拓展,归纳积累
(1) 巩固练习,发现提升
我设计了完成课本第 68 页的做一做作为巩固练习,在学生呈现多种分割方法后,突出
分割成三角形的优势,并进一步发现“从同一个顶点出发进行分割”的简便性。

4
创新点 2——拓展练习,发现规律
针对拓展练习,为了鼓励学生将分割的方法学以致用,我改变教材直接呈现方式,改
为学生任意画出多边形独立进行推理证明,然后完成表格寻找方法 ,而教学的重点则聚焦到了
如何寻找出边数与三角形个数之间的规律上。让学生初步体会在简单中寻找规律,在复杂中运用规律的过

程。

……
图形

边数 3 4 5 ……

……
内角和 180° 180°×( ) 180°×( )

第四个环节:布置作业,总结提升
下课前,我将布置以下课外作业,对本课所学知识作进一步的巩固。
(1)完成书本 P70 第 7 题。

三、说教学评价
在这节课里我将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探究、质疑的学习氛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
价和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为了更好地评估学习效果,我除了设计“课堂小测”(附件 4)
还结合《知识过关记录表》(附件 5)对小组长的课堂反馈进行汇总和跟进,落实全体学生人
人过关,课课过关。

纵观全课,本课的教学核心部分是以三次导学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从一到类,从多到优,
从混到明的过程。紧紧抓住三角形与四边形内角和的关系,凸显知识本质,让学生在操作、
探索、推理中形成结论,注重知识形成过程。除了得出结论外,在课堂中我还润物细无声地渗
透了转化、合情推理、数形结合、分类等一系列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推理验证、总结
概括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大大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有效思维量,实现教学追求的创新。
四、 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 简洁清晰,方法突出。

5
附件(1)
《四边形内角和》学前测试

附件(2)
《四边形内角和》学后测试

6
附件(3)
《四边形内角和》预习导航

《四边形的内角和》课堂小测
一、填一填。
1、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
2、求四边形内角和时把四边形分成( )个( )。
二、求出该多边形的内角和。
附件(4)
《四边形内角和》课堂小测

7
附件(5)
《四边内角和》知识过关记录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