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10

上下册 案

方映红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目录
课文 作者 页数
高三上册
第三课 出师表 诸葛亮 1
第二单元 辞、赋、骈文 8
第五课 涉江 屈原 9
第六课 前赤壁赋 苏轼 13
第七课 与陈伯之书 丘迟 18
第八课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24
第九课 将进酒 李白 27
第十课 兵车行 杜甫 30
第十一课 《正气歌》并序 文天祥 33
高三下册
第一课 鸿门宴(2006) 司马迁 36
第二课 荆轲刺秦王(2016) 《战国策》 46
第三课 烛之武退秦师(2019) 《左传》 53
第五课 师说(2013) 韩愈 58
第六课 过秦论(2012) 贾谊 64
第三单元 宋词 70
第八课 相见欢 李煜 74
第九课 雨霖铃 柳永 76
第十课 声声慢 李清照 78
第十一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80
第四单元 元曲 82
第十二课 小令二首 83
第十三课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87
第十四课 窦娥冤 关汉卿 91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三课
出师表 诸葛亮

壹、作者
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三国蜀汉著名政
治家、军事家。
 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 汉武帝建安十二年,经刘备三顾草庐,终被打动,出仕协助
建立蜀汉政权,拜为丞相。
 他与刘备死后辅助后主刘禅,封为武乡候,主持军政大事,
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曾六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因国力
有限,壮志未伸,于后主建兴十二年(234),积劳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追
谥忠武,葬定军山。
 著作有《诸葛亮集》。

贰、提示
1. 本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2. 《出师表》传世有二,蜀汉后主建兴五年,诸葛亮驻军汉中,行前向后主刘
禅上表辞别,即本文的《前出师表》。
3. 翌年,在出兵散关,围陈仓,出师前再次上书,是《后出师表》.
4. 出师:率兵征讨,这里指的是蜀国军师诸葛亮出兵讨伐魏的事。表:奏表、
表文,是古代臣子像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内容多是陈述自己的愿
望和请求,也是实用性很强的议论文。
5. 魏蜀吴三分天下,蜀汉最弱,后主庸懦,内忧外患。诸葛亮竭尽智虑,不改
初衷,抱着“死而后己”的决心,尽力辅佐刘禅。
6. 他在表中一边忠言劝谏,一边表明心迹,即分析了蜀汉当时的形势和出师的条
件,劝谏刘婵要尊贤纳谏,要赏罚分明,要“亲贤臣、远小人”,以继承刘
备复兴汉室的遗志,又自述身世,感念先帝知遇之恩,表达他日夜思虑的心
志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7. 宋陆游《书愤》诗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句,就是一
个著名的例子。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Pag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叁、结构图
分析形势 开张圣听
提出建议 赏罚分明 论述透辟
出 亲贤远佞 句句在理 议论叙
师 事抒情
表 晓之以理 融为一
追述身世 以身许国 创业艰难 言辞恳切 体
表明忠贞 夙夜忧叹 请命北伐 字字有词
分述职责 诹善纳雅

动之以情

肆、原文&译文
第一部分(第 1 段-第 5 段)
分析国势危急,论及国家存亡之理。以警醒刘后主。

先帝 1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臣诸葛亮上言:先帝创立大业还未 第一段:


2
(cú),今天下三分,益 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 作者分析蜀汉在这
州疲弊 3,此诚危急存亡之 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蜀国人 样危急的形势下,
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 却有一批忠臣志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 士,他们感念先帝
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 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 的殊遇,而过国事
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 的将士们 在外 (疆 场上)奋 不顾 尽心尽力,这意味
圣听,以光 4 先帝遗德,恢 身,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 着客观形势果然堪
弘 5 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他们的特 殊待 遇, 想报答给 陛下 忧,但希望任然存
薄,引喻失义 6,以塞忠谏 啊。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 在。
之路也。 臣意见, 发扬 先帝 遗留下来 的美 提出三项建议:
德,振奋鼓舞将士们的志气,不应
1.广开言路
该随便地看轻自己,说些不恰当的
话,以致堵塞群臣进谏的道路。 2.严明赏罚

3.亲贤远佞

1.先帝:指刘备。刘备此时已死,故称先帝 4.光:发扬光大
2. 崩殂:死。古代帝王死亡 5.恢弘:发扬、扩大。
3. 疲弊:人力与物力缺乏 6.引喻失义:讲话不恰当

Q1:《出师表》劝说的对象是谁?刘禅/刘后主
Q2:忠臣志士为何愿意继续为国为君尽心尽力?感念先帝恩德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2|Pag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 第二段:


1
(zh ì ) 罚 臧 2(z ā ng) 否 (p 一个整体,奖惩功过,表扬批评, 1.严明赏罚
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 不应该有所差别。如果有做坏事触
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犯法律或做好事有贡献的,陛下应 2.赏罚奖惩应该
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 交给有关的主管官吏判定他们应得 有统一的标准
3
明之理 ;不宜偏私,使内 的处罚或奖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 3.刘禅不可以横
外异法也。 明的治理方式,不应偏袒徇私,使 加干涉
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制。
4.告诫刘禅“不
宜偏私”

1. 陟:提升、奖赏 3.平明之理:公正、英明的治理。
2. 臧:善

Q3:作者认为如何才能体现君王的公正严明?
对待宫中与相府中的官吏需奖惩分明,不能徇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 第三段:


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这些都是贤良忠实的人,志向和心 提出“亲贤远
志虑 1 忠纯 2,是以先帝简 3 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 佞”的建议
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 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
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 无论大小,都应该和他们商量,然 --先传文臣,后
之,然后施行,必能裨 4(b 后再实行,这样一定能补救欠缺疏 传武
ì)补阙 5(quē)漏,有所广 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
益。
1.虑:思想 4. 裨:有助于弥补欠缺疏漏之处
2.忠纯:忠心耿耿 5. 阙:欠缺
3.简:选择
Q4:作者像刘禅推荐哪些人才?
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1,晓 将军向宠,品性善良,办事公正, 出师前,军政上的


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 精通军事,从前试用,先帝称赞他 安排
帝称之曰“能”,是以众 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 第四段:推荐武
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 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要 将、诸葛亮也有自
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 征询他的意见,这样一定能使军队 己的看法
行阵 2 和睦,优劣得所。 团结合作,才德高低不同的人都能
-信赖托付-诸葛亮
够得到适当的职位。
荐臣一片真诚

1.性行淑均:本性善良、行事公正 2.行阵:指军队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3|Pag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Q5:试述作者向刘禅推荐向宠将军的原因。
向宠将军善良、办事公正,先帝称赞他有才能精通军事。若军中事务能先征询他的
意见,必能使军队团结合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 第五段:


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 期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 提出“亲贤远佞”
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远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 的建议,承前两段
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 道理。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 的“荐贤”
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 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
皇室兴衰的总结,
桓、灵也。侍中、尚书、 的做法感到痛惜遗憾的。侍中郭攸
先汉的“兴盛”和
长史、参军 1,此悉贞良死 之与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 后汉的“倾颓”做
节 2 之臣,愿陛下亲之、信 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 对比。
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 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
而待也。 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
为期不远了

1.参军:指蒋琬,当时任参军 2.死节:能为节义而死

Q6:试分析汉朝昌盛与后期衰败的原因。
汉朝前期,君王亲近贤臣远离小人,所以国家昌盛;后期,君王亲近小人,疏远贤
臣,以致国势衰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 6-7 段):


自叙出身经历,并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和白帝城托孤为重点,表达作者
“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情感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我原本是一个平民,亲身在南阳耕 第六段: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 田种地, 只求 在乱 世中能保 全性 1.说明他本无意
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 命,不奢求在诸侯间做官扬名。先 于功名
鄙,猥自枉屈 1,三顾臣于 帝不因我出身低微,见识浅陋,反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 而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 2.受到刘备的赏
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 里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时天下大 识器重和推心置
以驱驰。后值倾覆 2,受任 事,我深受感动而奋发,于是答应 腹的交好,“由
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长坂兵 是感激”,才改
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 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 变初衷,出山效
矣。 危难时刻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到 命
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1.枉屈:降低身份 2.倾覆:失败

Q7:为何作者早期不求当官扬明?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4|Pag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作者希望能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所以宁可躬身于耕田种地,而不求当官。________
Q8:作者后来为何愿意为刘备奔走效劳,且接受重任?
作者对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实深受感动,且深知刘备是个善用人才的君主,所以二十
一年来为刘氏父子竭忠尽智,余力不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 先帝知道我做事严谨慎重,所以临 第七段:


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 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 追述“受命”以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遗命以来,日夜忧虑叹息,只怕不 来的心情和行
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能将先帝托付的事办好,有损他知 动,表达对蜀汉
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 人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 的忠诚和兴复汉
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 水,深入到蛮荒的地方。现在南方 室的决心
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的叛乱已经平定,兵员配备已经准
1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备充足,应当激励并率领全军,北
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 上平定中 原, 我愿 尽我平庸 的才
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 能,铲除奸诈凶恶的敌人(曹
于斟酌损益 2,进尽忠言, 魏),恢复振兴汉朝天下,迁回原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来的都城洛阳。这就是我用来报答
先帝,并 忠于 陛下 的职责和 本分
啊!至于考虑朝政的得失利弊,向
陛下毫无保留的进献忠诚的建议,
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
任了。

1. 驽钝:指头脑不灵活 2.损益:减少、增加

Q9:先帝临终前交托给作者的任务是什么?
评定南方判断,辅助后主恢复汉室,迁回都城洛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10:关于刘后主处理朝政上的事务,作者有何建议?
关于朝政上的利害得失,作者建议刘后主听取郭攸之、费祎等忠良的意见。_____

第三部分(第 8-9 段)
向刘禅提出期望。表文结束之前,将“出师”与“谏言”两层意思拢合一起______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 第 8 段:
效 1,不效,则治臣之罪, 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没 明确归纳各方面
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 有成效)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 的职责,在用人
之言,则责攸之、祎、允 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 办事方面对刘禅
等之慢,以彰 2 其咎 3;陛 言,那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 提出期望
下亦宜自谋,以咨诹 4(zō 等人的怠 慢失 职, 揭示他们 的过
u)善道,察纳雅言 5,深追 失;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5|Pag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 询治国的良策,明察和接受正直的
激。 进言,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这
样)我就受恩不浅、感激不尽了。

1.效:效力、效劳 4. 诹:征询、询问
2.彰:表明、揭示 5.雅言:正言、正确意见
3.咎:过失

Q11:作者希望刘后主交给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讨伐曹魏及兴复汉室的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12:作者对刘后主有何忠告?
希望刘后主能向忠臣征询治国良策,明察和接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 如今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面对奏 第九段:


知所言。 表热泪纵横,不知要说些什么了。

伍、练习与实践
1. 本文开篇,诸葛亮给刘婵分析了那些对蜀汉不利及有利的局势?为什么?
不利条件:先帝创业未到一半就中途去世了,蜀国人力物力皆缺乏,处在“危
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
强,国家必然败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条件:侍卫大臣和将士们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皆忠心
耿耿,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在疆场上奋不顾身。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
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2. 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婵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那一条
是主要的?
① 广开言路(建议陛下“开张圣听”,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
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赏罚分明(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
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一个统一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6|Pag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其中“亲贤远佞”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为忠谏之
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
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此题意在培养学生对文
3. 摘引课文原句,找出诸葛亮对国家大事提出哪些意见与建议。
①宜开张圣听 ②昭平明之理 ③宫中之事,悉以咨之 ④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⑤亲
贤臣,远小人 ⑥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理解文章第 1 段中两句重要的话,起到劝诫刘禅“修明政治”的作用。
思考

第一句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因为蜀国是
先帝创下的基业,是“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根据地,所以既表达了诸葛
亮深痛刘备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心情,忧虑托付担子的沉重,也唤起刘禅对自身
所负重任的重视,警示后主要奋发有为,继承先辈遗志;接着“危急存亡之秋”
讲形势严重,说明修明政治的必要性。第二句是“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讲幸赖先帝善于用人,
还有一批忠臣志士,说明修明政治尚具备有利条件。从表达上看,语意凝重,
为后文提出建议定下基调。
5. 理解文章第 6、7 两段在文中的作用思考题
5.1 文中表明诸葛亮出身的句子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5.2 当时他的志趣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3“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
当世之事。
5.4 文中的“卑鄙”是低微而鄙俗的意思,具体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
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5 那句话概括了诸葛亮与先帝刘备患难与共的经历?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6. 第 7 段“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
指什么?
作者的身世、经历;使后主明白创业之艰难,同时表达作者自己愿竭忠尽智来
报先帝知遇之恩的决心。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7|Pag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7. 文中第 6,7 段文字,是作者回顾对他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分别


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奉命于危难之间(兴复汉室),临崩寄大事(白帝
托孤)。概括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
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表明先帝对他的重
要委托,间接地说明了自己此次北伐的理由。
8. 综合归纳,看看诸葛亮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建议的
①六出:六出祁山。②七擒:七擒七纵。③东和:东和孙吴。④北拒:北拒曹
魏。⑤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⑥排八阵:摆设八阵图。(意思对即可)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8|Pag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二单元
辞、赋、骈文

简介
1. 中国古代的辞、赋、骈文以其文字,音韵和句式著称,形成最优美典雅的
文学作品。

2. 辞:是起源于战国时代的一种古代诗体,也是指用这种诗体创作的诗歌。
2.1 产生于长江江南,“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称“楚辞”.
2.2 楚辞体写诗歌的有屈原、宋玉、景差等人,其中以屈原的作品《离骚》广
为世人所瞩目,楚辞因此被后世称为“骚体”或“骚体诗”。

3. 赋:本诗《诗经》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有韵
的散文体。
3.1 盛行于汉代。
3.2 辞赋都是源于《诗》,《赋》的远源是《诗》,近亲是《诗》,可说是由楚辞
演化出来的,后人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4. 骈文:受汉代辞赋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
4.1 起于东汉,
4.2 骈文在唐代时期很兴盛,中唐以后至宋朝逐渐被“古文”代替,但仍有不
少优秀的骈文佳作。晚唐称“四六”,到清代才叫“骈体文”。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9|Pag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五课
涉江 屈原

壹. 作者
 屈原(约前 340-约前 278),名平,字原。
 战国时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代表作者。
 屈原初辅楚怀王,做过左徒、三。
 他主张联齐抗秦,但得不到楚王和其他贵族的支持,遭馋去
职,一生两次遭放逐,长期流浪,最终自沉汨罗江而死。
 屈原在那个士人“择主而事”的时代,始终忠于楚国,表现了他的爱国自强,
被称为伟大的爱国诗人。
 主要作品《离骚》、《九章》、《九歌》等。

貳. 提示
1. 本篇选自《九章》,也是顷襄王(前 296)屈原第二次被放逐是的作品。他此
行是渡江往南开始,所以诗名就叫《涉江》。
2. 诗歌叙述了诗人在流放途中,度过长江,登上鄂渚,穿过洞庭,走到沅水上
游,再行经辰阳,进入溆浦的经历和心情,即是一首纪行诗,又是一首抒情诗。
3. 全诗分五个部分
诗人先着重写自己的理想,抒发他不为人人知的怨苦;接着描写途中思念家
园,不忍离去的情境;跟着借对溆浦一带阴森幽暗的描绘,抒发仿佛苦闷的
心情;然后记述历史上几位与自己有相似境意的人,又以自我安慰,并借以
表明自己绝不变心而从俗;最后做总结,既感叹政坛黑白不分、是非颠倒,
又表示自己将远离污垢,永保高洁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0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參. 原文&译文
《涉江》共有五段三十句,以时间为序,按行程次序安排段落记叙:涉江前
(不得志而被流放)→涉江途中(流放途中思故国)→入溆浦(踏入流放地所
见)→山中独处(流放时所遇所思)→尾声(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段:
“涉江前”。写他遭统治者流放,被逼涉江远去的原因与悲愤心情。这个部分以时
间为序忆述了诗人自己大半生的经历和遭遇

余幼好此奇服 1 兮,年既 我自幼就喜欢这奇特的服饰 第 1-3 句:先说诗人“幼”时


老而不。带长铗之陆离 啊,年纪老了爱好仍然没有减 即怀有不同一般的理想,写
兮 , 冠 2(gu à n) 切 云 崔 退。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 奇伟瑰丽的服饰。
(cuī)嵬(wéi)3。被 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帽。身上 第 4 句:写诗人身处黑暗的世
明月兮珮宝璐 4(lù)。 披挂着珍珠佩戴着美玉。 道,虽遭迫害排斥,但决不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 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 妥协,见其坚持真理的精


神。
方高驰 5 而不顾。 正向高处奔驰一点也不回顾。
第 5-6 句:说诗人长大踏入仕
驾青虬(qiú)兮骖白螭 乘着有角青龙驾辕无角白龙拉
途,遇上个“混浊”的世
(chī),吾与重(chó 套的车子,我与舜帝重华同游
道,无人为伍,在现实世界
ng)华游兮瑶之圃。登 瑶圃。登上昆仑山啊吃那玉树
中陷入孤独苦闷,不得不凭
昆仑兮食玉英 6,与天地 的花,我要与天地啊同样万寿
借幻想去寻求精神上的安
兮同寿,与日月兮齐 无疆,和日月啊一齐永放光 慰。
光。 芒。
第 7 句:写诗人怀着痛苦的心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 可悲啊,楚国没人了解我,明 情,被迫远离故国,流放僻
余济乎江湘。 早我就要渡过长江、湘水了。 远的南方。

1.奇服:奇特的服饰 4.宝璐:佩戴美玉
2.冠:用作动词,戴 5.高驰:大步的驰聘
3.崔嵬:高耸的样子 6.玉英:玉树的花

Q1:诗中的“奇服”比喻为什么?
诗人高洁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2:诗人要离开故土的原因是什么?
遭遇黑暗势力的迫害和排斥,但不愿妥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
叙述途中的经历和心情。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1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乘 1 鄂( )渚( )而 登上鄂渚岸边回头遥望国都 第 1~4 句写诗人被流放的季


反顾兮,欸 2( )秋冬 啊,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解 节,陆路、水路的旅程以及
之绪 3 风。步余马兮山 开驾车的缰绳,让我的马慢慢 他途中悲伤满怀的心境。
皋,邸余车兮方 4 林。乘 地走上山冈,让我的车停息在 第 5 句接写自己的行程,早上
舲( )船余上 5 沅( ) 方林。坐着小蓬船沿着沅水向 从枉陼出发,晚上到了辰
兮,齐吴榜( )以击汰 上游前进啊,船夫们一齐摇桨 阳,足有一日行程,可见诗
6
( )。船容与 7 而不进 划船。船只缓慢地不肯行进 人去国日远,早发晚宿的艰
兮,淹回水而凝滞。 啊,停在回旋的水流中凝滞不 辛行程。
前。 第 6 句“苟余心其端直兮,虽

朝( )发枉陼( ) 清早我从枉渚出发啊,晚上便 僻远其何伤!”,行程愈


留宿在辰阳。只要我的心是正 西,作者思想愈加坚定。
兮,夕宿辰阳。苟余心
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 直忠贞的啊,就是被放逐到偏
伤 8。 僻遥远的地方又何妨!

1.乘:登,指登岸 5.上:逆流而上
2.欸:叹息 6.汰:水波
3.绪:残余 7.容与:船行迟缓,指徘徊不前的样子
4.方:旁 8.伤:妨害、妨碍

Q3:诗人“反顾”的原因是什么?
对故国的深切眷恋,及不忍离去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写进入溆浦以后,独处深山的情景。

入溆浦余儃(chán)佪 进入溆浦我迟疑徘徊啊,心里 第 1 句写诗人无所是从而徘


(huái)兮,迷不知吾 迷惑不知该往哪里去。深邃的 徊不前的样子。
所如。深林杳(yǎo)以 树林幽远昏暗啊,这里是猿猴 第 2 句写山高林昏,雨雪纷
冥冥兮,乃猿狖之所 居住的地方;山岭高峻遮蔽了 飞,阴森景象,处境凄凉
居。山峻高以蔽日兮, 太阳啊,山下阴沉不明而且多 冷落。
下幽晦以多雨。霰(xià 雨;雪花纷纷飘落无边无际
n)雪纷其无垠(yín) 啊,浓云密布好像压着屋檐。
兮,云霏霏而承宇。

1.儃徊:徘徊,指心情的无所找落 4.霰:雪珠
2.杳:深远的样子 5.承宇:连接屋檐
3.冥冥:昏暗

Q4:诗人居住的环境如何?
清冷、昏暗、人迹罕见的偏远地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2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四段:从诗人本身经历,联系历史上忠诚义士的遭遇,进一步表明诗人的政治立
场。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 可叹我的一生没有欢乐啊,寂 第 1~2 句写诗人深知自己在


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 寞孤独地住在山里。我不能改 这 样 的 政 治 和 生 活 环 境
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 变志向去附和流俗啊,必将忧 中。
终穷 1。 愁痛苦终身失意惆怅。
接舆髡首兮,桑扈 2(h 楚 狂 接 舆 装 疯 自 己 剃 去 头 发 第 3~4 句借古代隐士不满现
ú)裸行。忠不必用兮, 啊,隐士桑扈脱衣裸身而行。 实的反常行为,抒发诗人
贤不必以。 忠心的臣子不一定被重用啊, 的坚持。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z 贤人也不一定被器重。伍子胥 第 5~6 借古代忠臣贤人的悲


ū)醢(hǎi)。与前世 遭到杀身之祸啊,比干被剁成 剧,从历史的事例中说明
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 肉泥。以前的世代也都是这样 忠、贤不被统治者所用。
今之人?余将董道 4 而不 啊 , 我 又 何 必 怨 恨 现 在 的 人
豫 兮 , 固 将 重 3 ( ch ó 呢 ! 我 将 坚 持 正 道 毫 不 犹 豫
ng)昏而终身。 啊,当然就会一生都陷入黑暗
的境地。

1.终穷:终身困厄,不得志 3.重:一再
2.桑扈:裸体,表示自己愤世怒俗 4.董道:遵循正道

Q5:“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意志坚定,对邪恶势力决不妥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6:诗人以四位古代贤人自比,他们依次是?
接舆、桑扈、伍子胥、比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段:
批判楚国政治黑暗,邪佞之人执掌权柄,而贤能之人却遭到迫害。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 尾 声 : 鸾 鸟 凤 凰 一 天 天 远 去 第 1~2 句喻忠贤日益远离,小


远兮。燕雀乌鹊,巢堂 啊 , 燕 雀 乌 鹊 却 在 庙 堂 上 筑 人窃位,把持朝政。
坛兮。 巢。 第 3~4 句比喻奸邪之人邀宠得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露申辛夷那样的名贵花草,在 志,陆续进用,而忠贤却被

腥(xīng)臊(sāo)并 树林子里枯死凋零啊!腥臊恶 弃被逐,不得接近(国

御,芳不得薄兮。 臭般的小人当道,芳草般的贤 君),折磨死于荒原。

人忠臣就不被任用(不能亲近 第 5 句直指楚国政治黑白颠
国君)啊! 倒、是非混淆。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3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阴与阳已经颠倒位置,时令节 第 6 句重申诗人一方面胸怀坚


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 序也不得当啊! 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又感到
兮。 满怀忠信却惆怅失意,飘飘忽
失意徬徨。

忽我将远走他乡!

1.林薄:草木杂生的地方 4.芳:芳香的东西,比喻忠臣贤臣
2.腥臊:恶臭的东西,比喻谗佞小人 5.薄:靠拢
3.御:进用 6.当:正常、适当

Q7:试分析诗人在本段运用的比喻手法。
诗人以鸾鸟、凤凰、露申、辛夷比喻贤才;以燕雀,乌鸦和腥臊恶臭比喻小人。

肆、练习与实践

1. 诗中的“奇服”指的是什么?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诗中的“奇服”是指诗人“带长铗、冠切云、被明月、珮宝璐”的打扮。这样
的描写主要是用来比喻、象征和衬托诗人本身高洁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

2. 诗中屈原以哪四位古人自比?这样洗的目的是什么?
接舆、桑扈、伍子胥、比干。说明诗人早已心中有数,“忠不必用兮,贤不必
以”,而且是“与前世而皆然兮”,所有贤士均是如此,进一步申述自己虽遭
受深重痛苦但仍执着追求真理,无怨无悔的心态和决不变心从俗的意志。

3. 《涉江》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诗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第一,诗人在叙述自己流放的经历和悲惨遭遇时,表现了反抗现实的叛逆精神
和对理想的强烈追求。正因为黑暗的现实使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诗人于是驰
骋瑰丽的想象,“高驰”去追求理想。第二,诗人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想象写理
想境界,用鲜明生动比喻表现自己的不同流俗,用象征手法来表现对光明的追
求,对黑暗的揭露,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鲜明的艺术形象,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浪
漫主义色彩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4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六课
前赤壁赋 苏轼

壹. 作者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
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也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苏轼 21 岁中进士,经历了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
五朝。
 他在诗、文、书、画的领域,无所不能,堪称文艺全才。
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貳. 提示
1. 宋神宗元丰十二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元年五年(1082),秋、冬、他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
两篇赋,本文是《前赤壁赋》。
2. 文中的赤壁实为黄州赤鼻叽,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苏轼在这
里不过是借景抒情,借题发挥而已。
3. 赋形成于汉代,是讲究文采、对仗、韵律、专事铺叙,介于诗歌与散文之
间的一种文体。
4. 赋体经过长期演变,由早期的骚体赋、大赋到东汉末期出现的抒情小赋,
魏晋六朝的骈赋,唐朝的律赋,后来受到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又形成了散
文赋。
5. 苏轼的不少作品皆以借景立论,阐明哲理为主,《前赤壁赋》就是一篇代
表作。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5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參. 原文&译文
时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地点: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景物:(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露)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第一段:
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纵情于山水的欢快心情。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 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 朋友乘着小船在赤壁下游玩。清凉 景色如何?给我们营造
之下。清风徐来,水波 的风缓缓吹来,水面上不起波浪。 了怎样的意境?
不兴。举酒属客,诵明 我端起酒杯劝客人喝酒,吟诵《诗 “清风徐来,水波不
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经·月出》的诗篇,高唱“窈窕” 兴”“月出于东山之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 的那段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边 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的山后升起,在北斗和牵牛星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慢慢地移动着。白濛濛的雾气笼罩 天”。营造了一个友人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 江面,水色连接着天光。任凭小船 相聚泛舟赤壁之下的画
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 随处漂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 面,上面是一轮皓月,
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水势浩瀚,船儿像凌空乘风而行, 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

飘飘乎如遗世 1 独立,羽 却不知道要停歇在何处;只觉得身 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

化 2 而登仙。(冯 通:凭) 子轻快得像要离开尘世,无牵无挂 风徐徐吹拂,任一叶扁


舟轻浮水面,畅饮美
如道家羽化成仙。
酒,吟咏诗文,舒畅飘
逸、景色澄澈幽美、如
梦境一般超然物外的境

1.遗世:遗弃尘世,脱离人间 2.羽化:道教称非升成仙

Q1:写出文中人物出游的时间,地点与方式。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地点:赤壁,方式:泛舟

第二段:
写由乐转悲的感情变化,表达了作者惆怅失意之情。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 这时,酒喝得十分欢畅,我敲着船 2.歌词中的“美人”指


而歌之。歌曰:“桂棹 边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木做的 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
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 棹啊兰木做的桨,拍打着水面的月 人怎样的情怀?
光。渺渺 1 兮予怀,望 影啊逆流追逐江面浮动的流光。我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6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美人兮天一方。”客有 的情怀啊悠远茫茫,思慕中的那人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


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朋友中有 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 位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那洞 求。作者遭受贬谪后,
如慕,如泣如诉;余音 箫声音低沉悲凉,有如怨恨有如倾 仍然坚持理想执著追求

袅袅 2 ,不绝如缕。舞 慕,既像啜泣也像低诉,箫声在江 的态度和不甘沉沦的情

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 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使得 怀。

嫠(lí)妇 3。 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让 3.作者怎样描写箫声之


孤舟上的寡妇闻之哭泣。 悲?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
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
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
幽怨悲凉的哀音表现得
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
闻其声,催人泪下。

1. 渺渺:悠远的样子 2. 袅袅:余音不绝,婉转悠长
3.嫠妇:寡妇

Q2:作者将“桂棹”“兰桨” “溯流光”比喻为什么?
“桂棹”和“兰浆”比喻为品质高洁,“溯流光”比喻百折不挠,不向恶势力屈
服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3:作者如何形容友人的萧声?
低沉悲凉、如怨恨如倾慕,如泣诉令人如低诉令人闻之悲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
以主客问答的方式,描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来了悲的原因。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我顿时神情变得严肃,整理衣裳端 4. 本 段 怎 样 将 景 、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 正地坐着,问朋友说:“为什么箫 理、情结合在一起?
也?”客曰:“‘月明 声这样悲凉呢?”朋友说:“‘月 转折、过渡的作
星稀,乌鹊南飞。’此 明星稀,乌鹊南飞(明月升起,星 用。经过吟诗与吹
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 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 箫的描写,使“泛
夏口,东望武昌,山川 去)’,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 舟”的快乐气氛向
相缪,郁乎苍苍,此非 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 悲凉转化,完成了
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 两段之间的过渡。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初
顺 流 而 东 也 , 舳 ( zh 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
ú)舻(lú) 1 千里,旌 东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军队
旗蔽空,酾(shī)酒 2 的旗帜遮蔽天空。他面对着长江饮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7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临江,横槊赋诗,固一 酒,横握长矛吟诗;原本也是一代
世之雄也,而今安在 的英雄人物啊,如今又在哪里呢?
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 何况我和您在江边水渚上捕鱼打
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 柴,和鱼虾做伴,与麋鹿为友,驾
鹿,驾一叶之扁舟,举 着一片叶子似的小船,举着酒杯互
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 相劝酒;生命短暂得像蜉蝣一样寄
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生在天地间,个体渺小得像大海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 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
之无穷。挟飞仙以遨 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能
游,抱明月而长终 3 。 和仙人携手遨游,和明月一起永世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 长存;明知道这种想法终究不能实
4
于悲风。” 现,只好把感慨化为箫声,寄托在
悲凉的秋风中了。”

1.舳舻:首尾衔接的船只有千里之长 2. 酾酒:饮酒
3.长终:长存、直到永远 4.遗响:余音,指萧声

Q4:作者引用曹操诗句的用意是什么?
凭吊古代豪杰,哀叹人生短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5:简述作者的三大哀叹。
1.与天地相比,生命是短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大海相比,个体是渺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长江和明月相比,人是无法永世长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
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随遇而安的乐观态
度。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 我对朋友说:“你也知道那江水和 5. 作者如何从“变与


与月乎?逝者如斯,而 明月吗?江水虽然像这样不断流 不变”的角度来分析
未尝往也;盈虚者如 去,但它始终不曾消逝啊;月亮虽 自己的人生感悟?
彼,而卒莫消长 1 也。 然像这样地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 由眼前的“江水”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有增减啊。原来,如果从变化角度 “明月”想到曹操、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没有 周瑜两个英雄人物,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 一刻不发生变化的;如果从不变的 是写景;再由他们的
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 角度来看,那么万物和我们的生命 “而今安在哉”,揭
何羡乎!且夫天地之 都是一样无穷无尽的啊,这样又有 示 人 生 短 促 之
间,物各有主,苟非吾 什么好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 “悲”,这是议论说
之所有,虽一毫而莫 事物都各有所属,如果不是我应该 理;引出曹、周两
取。惟江上之清风,与 拥有的,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应求 人,更见己身之渺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8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 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 小,自然生出“哀吾


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明月,耳朵听到就成为悦耳的声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音,眼睛看到便形成美丽的景色; 无穷”的感慨,这是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取用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也不会 抒情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竭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
啊,也是我和您所能共同享有
的。”

1.消长:增减

Q6:作者以什么例子来说明“变”与“不变”的哲理?
从“变”的角度,江水会流,月亮有阴晴圆缺,人会生老病死。从“不变”的角
度,江水不曾消失,月亮不曾亏损,人也参与了整个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段:写主客得到解脱的喜悦。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朋友们开心地笑了,于是洗了酒杯 6. 末段酒后一片狼藉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重新斟酒再喝。直到菜肴和果品都 “相与枕藉乎舟中,
相与枕藉 1 乎舟中,不 吃完了,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大 不知东方之既白”的
知东方之既白。 家纵横相枕随意睡在船中,不知不 景象作结有什么用?
觉东方的天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
光。

1.枕藉:随意躺卧

肆. 练习&实践
1. 第三段中,作者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说明什么道理?
人生是短暂渺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末“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既之”,在文中有何意义?
此句与开头相呼应,指客人听了作者的话,转悲为喜,彼此开怀畅饮,欣赏美
景,一同忘怀得失,将忧伤随风消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水波不兴——没有涟漪和波纹。形容十分平静。
冯虚御风——乘风腾空遨游。
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羽化登仙—— 感觉身体轻得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指修行的人成道时骑鹤升天
而去。这里也比喻飘洒脱俗。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9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如泣如诉——好像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乐声)悲切。余音袅袅——形容
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不绝如缕—— 像用一根细线连接着,形容极其危急。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
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现在也形容声音细微而连绵不断。
正襟危坐——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山川相缪——形容山与河流相互交错。
旌旗蔽空——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横槊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比喻非常渺小。
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20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七课
与陈伯之书 丘迟

壹. 作者
 丘迟(464-508),字希范,吴兴乌程人。南朝梁文学家。
 自由聪慧,颇有文才,尤其擅长写骈体文和山水诗,在齐梁间是一位著名的
文士。
 初仕齐,以秀才迁殿中郎;入梁后,为萧衍中主薄。后萧衍立为梁武帝,丘
迟以文才为武帝说器重,官至永嘉太守、司空从事中郎。
 钟嵘《诗品》把丘迟的诗列入中品,赞美其诗风“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
 著有《丘中郎集》,今传明人所辑《丘司空集》。

貳. 提示
1. 陈伯之,南朝齐人,任江州刺史。梁武帝萧衍起兵攻齐,伯之背齐拥梁,被
封为丰城县公,后因听信部下挑唆,起兵反梁,投奔北魏,为平南将军。
2. 天监四年(505)冬,梁武帝命其弟临川王萧宏率军北伐,陈伯之奉命抵抗,
时丘迟在萧宏军中为记室(书记),萧宏让丘迟以私人名义给陈伯之写了这
封劝降信_。
3. 丘迟工诗,但使他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就是这篇出色的骈文《与陈
伯之书》。
4. 此书一出,陈伯之为书信的情理说慑服,于天监五年(506)三月在寿阳率
兵八千从北魏降梁。
5.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骈文书信,用典较一般骈文少,而且力求摒弃晦涩冷僻的
典故,尽量写得明白晓畅,具体实在。
6. 信中先是义正言辞的谴责陈伯之叛国投敌不明大义,接着宣扬梁朝不咎既
往。、宽大为怀的政策。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21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參. 原文&译文
第一部分:
以陈伯之过去在梁今在魏的际遇悬殊,渲染他往日的才德勋业,对比今日的昏聩卑
怯,背叛投敌的不义和不智,以激起他对当前环境的不满。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 丘迟拜上,陈将军足下: 第一段:

无恙 1,幸甚,幸甚! 将军您平安万福,万分荣幸!将军 1. 赞 赏 陈 伯 之 有 勇 之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 的勇武是全军之首,将军的才能也 才,是个极杰出的人
世出,弃燕雀之小 是当世的豪杰,您鄙弃燕雀般的小 物。
志,慕鸿鹄 2 以高 志向(离弃齐国),仰慕鸿鹄高飞 2.为陈伯之背梁投魏,表
翔。昔因机变化,遭 的远大抱负(投靠梁朝)。当初您 示遗憾,为止惋惜。
遇明主,立功立事, 顺应机缘归服梁王,受到明主梁武
开国称孤。朱轮华 帝的赏识,才建立功勋大业,得以
毂,拥旄万里,何其 封爵称孤,乘坐华丽的车舆,持旄
壮也!如何一旦为奔 节而号令一方,这是何等的威风
亡之虏,闻鸣镝 3 而 啊!怎么一下子成了逃亡投降异族
股战 4 ,对穹庐以屈 的俘虏,听到(胡人的)响箭就两
膝,又何劣邪! 腿发抖,面对着(北魏统治者的)
毡帐弯腰跪拜,这又是何等卑劣
呵!

1 无恙:没有忧愁病痛 3 鸣镝:响箭
2 鸿鹄:比喻抱负远大的志士 4 股战:大腿颤抖,形容恐惧的样子

Q1: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描述陈伯之今昔之变化?
作者以“燕雀”与“鸿鹄”志向小大作对比;再以“开国称孤”与“奔亡之虏”做
壮劣的对比,来衬托陈伯之目前处于窘境。

第二部分(2-3 段):
为陈伯之当初所以“背梁降魏”作解释,并替他如今应该“去魏归梁”摆出种种理
由,再说明梁朝气度恢弘,表明陈伯之若弃暗归来,必将受到礼遇。

寻君去就之际,非 推想您离开梁朝投靠北魏之时,并 第二段:


有他故,直以不能内 没有其他原因,只不过因为自己内 第一层:
审诸己,外受流言, 心考虑不够周全,又听信了外面的
叙述梁王朝对戴罪立功
沈迷猖蹶,以至于 谣言,一时迷惑错乱,才到了今天
者宽大为怀,过往不
此。圣朝赦罪责功, (叛梁降魏)这个局面。我们圣明
咎,既讲清了(梁王朝
弃瑕 1 录用,推赤心 的梁朝君主宽赦罪过,只要求戴罪
的)政策,也指明了
于天下,安反侧于万 立功,不计较以往的过失而能广为 (陈伯之的)出路。
物 2。将军之所知,不 录用,以赤诚的心对待天下人,让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22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假 3 仆一二谈也。朱 所有心怀动摇的人都能消除疑虑安
鲔涉血於友于,张绣 定下来。这些您是都知道的,不必 第二层:重申陈伯之叛
刃於爱子,汉主不以 我再一一细说了。过去朱鲔虽曾参 梁后,梁王朝并没有采
为疑,魏君待之若 与谋杀了光武帝的哥哥,张绣也刺 取任何报复的手段,侧
旧。况将军无昔人之 死了曹操的爱子,但汉光武帝并不 重动之以情,以此推动
罪,而勋重於当世! 因之而疑虑朱鲔(反而诚心招降 对方去魏就梁的决心
夫迷涂知返,往哲是 他),曹操对再次归降的张绣也还
与,不远而复,先典 像过去一样。何况将军并没有他们
攸高。主上屈法 4 申 这样的罪行,而且在当世功绩显
恩,吞舟是漏;将军 赫。误入迷途而知道复返,这是古
松柏不剪,亲戚安 代圣贤所赞许的(做法);在过错
居,高台未倾,爱妾 还不严重的时候而能及时改正,这
尚在;悠悠尔心,亦 是《易经》中所推崇的(行为)。
何可言! 当今皇帝轻于刑法而重施恩惠,
(法网宽疏)连像吞船的大鱼这样
罪恶深重的人都可漏网;将军在这
里的祖坟完好无损,亲人父母安居
乐业,老屋旧宅不曾倾毁,爱妾也
还在家中。您心里好好想一想,这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1.瑕:玉的斑点,此指过失 3.不假:不必
2.万物:指天下人 4.屈法:轻法

Q2:作者认为陈伯之背梁投魏的原因是什么?
没有考虑周详、听信谣言以及一时的迷惑,使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____________
Q3:作者援引君主厚待朱鲔和张绣的史实,其用意为何?
以此表明梁朝招降的诚意实意,解除陈伯之的后顾之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 如今(梁朝的)文武百官出入朝 第三段:


序,佩紫怀黄,赞帷 廷,像鸿雁飞行一般尊卑有序。有 叙述 梁王 朝文 臣武 将为国
幄之谋,乘轺建节, 的佩着紫绶怀着金印,在军帐中参 效忠 ,他 们或 运筹 于帷幄
奉疆埸之任,并刑马 与谋划国家大计;有的乘着轻车竖 之中,或鏖战于疆场之
作誓,传之子孙。将 着符节,接受保卫边疆的重任;而 上, 各有 封赐 ,功 名利禄
军独靦颜借命,驱驰 且都与朝廷杀马立誓,功臣名将的 还可传之后代子孙的场面.
毡裘之长,宁不哀 功勋爵位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唯有
哉!夫以慕容超之 将军您厚颜偷生,为异族的头领奔
强,身送东市;姚泓 走效命,难道不觉得可悲吗?凭南 第三 层, 透彻 地分 析了敌
我双 方目 前的 优劣 形势,
之盛,面缚西都。故 燕王慕容超那样强大,结果还是身
写陈 伯之 处境 艰难 ,旨在
知霜露所均,不育异 死刑场;像后秦君主姚泓的威风,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23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类;姬汉旧邦,无取 也还是被反缚到长安问斩。由此可 敦促 对方 速作 抉择 ,尽快


杂种。北虏僭盗中 见,天地之间虽然霜露均布,却不 与魏决裂。
原,多历年所,恶积 养育外人;我中原姬汉古国,决不
祸盈,理至燋烂。况 接受异族。北魏霸占我们中原已有
伪昏狡,自相夷 好多年,罪恶累积得这么多,照理
戮,部落携离,酋豪 说已也将灭亡了。更何况他们君臣
猜贰。方当系颈蛮 昏庸狡诈,自相残杀;所属部落四
邸,悬首藁街,而将 分五裂,酋长们也都互相猜忌各怀
军鱼游於沸鼎之中, 贰心。马上就要从蛮邸被绑缚到京
燕巢於飞幕之上,不 城,把首级悬挂在藁街示众,然而
亦惑乎? 将军您却像鱼一样在沸水锅中游
泳,如燕雀一般在动摇的帐幕上筑
巢,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1.雁行有序:比喻尊卑有序 7 僭盗:超越身份,冒用上者的身份行事
2.赞:佐助 8 携离:叛乱
3 轺:古代轻便的小马车 9 猜贰:疑忌
4 建节:即将符节插在马车上 10 蛮邸:外族首领所居的馆舍
5 靦颜:厚颜,羞惭貌 11 飞幕:飞动摇荡的帐幕
6 面缚:面部朝前,双手缚在后

Q4:作者多次以“异类”和“北虏”这样的名称贯穿于全文,其寓意为何?
言明夷、夏是有差别的,且表达了梁朝绝不是异族的深意。____________________
Q5:作者如何形容陈伯之目前的处境?
陈伯之被形容为游于沸水锅中的鱼,以及筑巢于动摇帐幕的燕子,以此比喻他的处
境甚危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用江南春色美景以唤起对方的故国之思,,再以廉颇、吴子的典故激其思乡之情

暮春三月,江南草 暮春三月,江南绿草遍野,各色的 第四段:


长,杂花生树,群莺 杂花开满树丛,成群的黄莺振翅翻 1. 用 古 人 廉 颇 、 吴 子
乱飞。见故国之旗 飞。您(与梁军对垒)遥望故国的 的事例
鼓,感平生于畴日 1, 旌旗,回想起往日在梁的生活,每
2. 用 历 史 人 物 的 爱 国
抚弦登陴,岂不怆悢 当您手持弓弦登上城墙,难道不感
2
之情,激发对方,如
!所以廉公之思赵 到悲伤吗?正因为如此,(当年出 此以乡情,动人情,
将,吴子之泣西河, 亡到魏国的)廉颇仍渴望能重作赵 以旧情唤新情。
国的将领,(魏将)吴起临别西河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24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人之情也,将军独无 (想到西河将被秦军占领)不禁悲 3. 提 亲 对 方 , 自 求 多
情哉? 伤流泪,这也是人之常情;难道将 福
军您就没有这种(怀念故土的)情
感吗?希望您尽早作出妥善(归
梁)的安排,自己(弃暗投明)寻
求更多的福祉。

1.畴日:昔日 2.怆悢:悲伤

Q6:作者描绘江南胜景的用意是什么?
为了勾起寄居在朔北沙漠中的陈伯之缅怀故国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7:文中那两位历史人物与陈伯之的际遇颇有相似之处?
廉颇与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
宣示梁王朝恩威,以四方归附的天下大势,敦促陈伯之不要错过时机,及早改悔归
来。

当今皇帝盛明,天下 当今皇帝非常开明,天下人民安居 第五段:


安乐。白环西献,楛 乐业。西边献来白玉环,东边进贡 回到严肃的军事政治问
矢东来;夜郎滇池, 楛木箭;(西南边远的)夜郎和滇 题。对比昔日梁王朝的
解辫请职;朝鲜昌 池两国,改随汉人风俗,请求封 盛强大,北狄野心。引
海,蹶角受化。唯北 官;(东方)朝鲜和(西方边远 起陈伯之对国家民族的
狄野心,掘强沙塞之 的)昌海,叩头归附接受教化。只 感情,当机立断,敦促
间,欲延岁月之命 有北魏野心勃勃,在沙漠边塞之间 他速归大梁。
耳!中军临川殿下, 横行,企图拖延时日,苟全性命。
明德茂亲,揔兹戎 (我梁朝)中军统帅临川王殿下,
重,吊民洛汭,伐罪 德行英明而且又是皇上的兄弟,统
秦中,若遂不改,方 领这次北伐的军事重任。慰问中原
思仆言。聊布往怀, 地区受迫害的人民,讨伐北魏逆
君其详之。 贼。倘若您仍不思悔改,将来一定
会再想到我的话(那就太迟了)。
姑且用这封信来表达我们往日的情
谊,希望您能仔细地考虑这件事。
丘迟顿首。
丘迟再拜。

1.茂:至亲 3.聊布:聊且陈述。布:陈述、表达
2. 遂:一直,仍旧 4.详:审慎,仔细考虑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25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Q8:作者如何形容当今皇帝的功绩?

以各部落异族愿意接受归纳,来形容武帝的威望及国势日益强大。______________

Q9:作者如何形容北魏目前的国势?

北魏统治者内部勾心斗角,自相残杀,日薄西山。如今天下归心,只有北魏依靠险
要地势顽抗,苟延残喘,离灭国之日不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26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肆. 练习&实践

1.本文第二段表达了几层的意思?请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首先指出陈伯之投魏只不过是一时迷惑,并无重大原因;叙述梁的宽大政策,并
以朱鲔、张绣之事来宽慰他、讲梁王朝对其家室的礼遇来感化他。
2.文中第三段以“鱼游沸鼎”“燕巢飞幕”两个典故设喻,作用是什么?
指出陈伯之处于危境之中,不速作抉择就太糊涂了、说明归梁则功名显赫,留魏
则危机四伏、提醒对方不能不作趋利避害的抉择。
3.试写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主要旨意为触动陈伯之对故国
之思,早日幡然来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丘迟引用“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这两个事例的用意是什么?
丘迟引用这两个事例,表明他知道陈伯之的叛变是有苦衷的,先为陈伯之的情感
上做了一番开解;表示他相信陈伯之的内心仍然是向着梁朝的,所以用“廉颇离
开赵国,仍希望出任赵国的将军”“吴起虽离开魏国,但得知魏国失去西河仍非
常痛苦”的典故来求得陈伯之的共鸣,以此达到劝降的目的。
5. 从内容上看,这封信什么地方打动了陈伯之,能使之率兵归降?
丘迟这封信之所以能够打动陈伯之的原因,简言之“晓之以大义”,“戒之以
利害”,“动之以情感”这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晓之以大义——A)受谣言迷惑、不能自持之果,给对方保留“归降”的
余地。(第 1 段)B)阐述梁朝“赦罪责功”的宽大政策,举朱鲔、张绣为例,若
能反正,必受优渥对待。又陈述陈伯之祖坟、亲戚、家人、家宅尚在,证明梁
朝对他是仁至义尽。(第 2 段)C)让陈伯之感到丘迟是处处在为他着想,是真心
实意地帮助他弃暗投明,摆脱困境的。
(2)戒之以利害——A) 说明来归之利。朝中功臣名将,全都受着信任。B) 说明
不来归之害。举慕容超、姚泓之例,证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颇有被南方铲除
之虞,更指出北方政权废替频繁、内乱迭起的事实。C) 示之以威。总述梁朝恩
威,称颂萧衍“皇帝盛明”,各方蛮夷都来“请职”“受化”,唯“北狄”不

(3) 动之以情感——A)激发陈伯之的乡土之情、故国之思。其一是描绘江南春
光的明媚绮丽.B)引乡土之情,激起故国之怀。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27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八课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壹、作者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是中唐著名的现实
主义诗人。
 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其后举家搬迁到新郑。
 武宗会昌六年八月,白居易卒于洛阳,享年 75 岁,世称白
博、白文公。
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平易通俗,
被称为“老妪能解”。
 在文学上,他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世称“元白”。
 晚年与刘禹锡友善,称“刘白”。著作《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贰、提示
1.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歌行,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叙事中有强烈的
抒情性。
2.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3. “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题材,有“乐曲”的意思。“行”一般七言,间杂
三、五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自由,富于变化。
4. 《琵琶行》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所作。

叁、原文&译文
第一段: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28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二段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描写琵琶女调弦定音后,


开始弹奏的情况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 “转轴”暗示他心中的忧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弦弦”感觉哀思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弹奏琵琶的手法:拢、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捻、抹、挑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 “展歇”不是弹奏结束,
而是短暂的静默。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肆、练习&实践
1. 全诗一共塑造了几个人形象?诗人用哪个诗句将这些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
两个形象:琵琶女、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 《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
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当“四弦一
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
似向前声”,作者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侧
面描写。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29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九课(2019)
将进酒 李白

壹、作者
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先世于隋末流徒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
碎叶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 幼时随父迁居锦州昌隆青莲乡。李白的一生大部分在漫游中
度过。
 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 文章风采,各动一时,颇为玄宗赏识。
 李白的是以抒情为主,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
称,与杜甫合称“李杜”。
 今存九百多首诗歌,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贰、提示
1. 《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题目意译即“劝酒歌”,传统上多写饮
酒放歌的情怀。
2.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自创新意,借题发挥。
3. 本诗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李白与岑勋应邀到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维好友同登颖阳山饮宴。
4. 诗人感叹自己的青春已逝,工业无成,借酒放歌,尽吐怀才不遇之北怅,并
以“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勉,渴望能够一展抱负。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30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叁、原文&译文
第一节:感叹黄河之水不复返,感叹白发苍苍青春不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以夸张修辞的表现黄河从
人生不返 天飞奔腾而来的磅礴气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势,继续以夸张修辞表现
韶光易逝 人生从少到老的过程竟是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朝暮一天的过程。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饮酒行乐  “人生”转入写乐

乐观面对  “天生”表达诗人的自
信,反过来看,诗人怀才
不遇下的自我安慰与自
勉。

第二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烹羊”句承“得意须尽
宴饮最乐 欢”的场面,指和朋友的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聚会畅饮之乐
好友共饮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三百杯”“杯莫停”
“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示
钟鼓馔玉不足贵,愿长醉不复醒。
放歌抒杯 要喝得尽兴,尤其是三个
好朋友难得相聚之时刻。
借酒消愁
 “与君”“尽欢”诗人解
愁的动作。
 “长醉不复醒”借酒消
愁,以此忘怀不遇。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 “圣贤”如孔孟,始终
圣贤寂寞 不能尽其才;屈原又忠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而被诽谤,古说“皆寂
饮者留名 寞”。然而寂寞的也是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诗人自己。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卖物换酒  “饮者留其名”是说如
与尔同销万古愁! 阮籍等人这些魏晋名
只愿消愁 士,对抗朝廷,嗜酒放
纵,留下民生。
 写诗人旷达乐观的情
志,一方面流露诗人的
不平之气。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31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 “主人”诗人狂态刻画
得淋漓极致。

肆、练习&实践
1 解释下列诗句中画线的词语
朝如青丝暮成学:晚上变成白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须一饮三百杯:不是确数,指喝得多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钟鼓馔玉不足贵:不值得珍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李白作诗常用夸张的艺术变现手法。试从诗中举出几个例子。
①黄河之水天上来②朝如青丝暮成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千金散尽还复来④会须一饮三百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惟有饮者留其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人三人是怎样喝酒的?请依据下表找出有关喝酒的诗句,并说说喝得怎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喝得尽兴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喝得急

将进酒,杯莫停 喝得急 将进酒,杯莫停 喝得急

但愿长醉不复醒 喝得纵情 但愿长醉不复醒 喝得纵情

斗酒十千恣欢谑 喝得放纵 斗酒十千恣欢谑 喝得放纵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喝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喝
得任性 得任性

3 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有文人嗜酒的描述出现?试针对这现象表达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32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十课
兵车行 杜甫

壹、作者
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或杜工部。祖籍襄阳,
生于巩县。
 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科场失利,末能考中进士。后入长
安,困顿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始博得些小官职。
 安史之乱时,他被叛军所俘,脱险后到灵武,被委任为左拾
遗,后又贬为华州司公参军。
 现存诗作一千四百五十首,最早的诗集为宋人编的《杜工部集》二十卷。

贰、提示
1. “行”是汉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诗人末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
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形式,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
2. 诗歌巧妙的寓情于叙事之中,全诗贯穿诗人激切奔越与沉郁顿挫的思想感情。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33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叁、原文&译文

第一段:一幅生死离别图,为全诗奠定沉郁悲凉的基调。

起行之际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 一对对人马全副武装


亲人相送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 亲人相送的悲凉
生死离别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亲人奔跑着与青年诀别
 战争带来的悲伤和愤懑。

第二段:“道旁过者”的自称。上段诗人的目睹,这段开始时诗人耳闻。

点明征调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 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消


耗了一个人的人生。
束发出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 唐玄宗牺牲战士性命者,
白首未归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矛盾直指最高统治者。揭
帝皇野心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露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
村落荒芜 情。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 征夫痛苦、庄稼田园的荒
芜。劳动人手缺乏,健壮
妇人下田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妇女要下田了,没法照顾
人如鸡狗 家里,无法两者兼顾。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心中怨恨  “敢”役夫心理充满怨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征调未停 恨,但不敢轻易表露。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租税哪来  对朝廷强烈的控诉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第三段:役者的控诉,也可以是诗人的感叹。

生女最好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 重男轻女的观念,这里却


说“生女好”,无休的战
可恨生男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争让男生成了牺牲品。
尸骨遍野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 荒凉、可怕的现实
鬼哭神嚎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 开篇是人哭,终篇是鬼
哭。
 生不得安宁,死不得瞑目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34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肆、练习&实践

1 请在句后标明下列诗句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车辚辚,马萧萧:对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夸张、顶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夸张、比喻、委婉________________
d)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对比

2 紧扣加点的词语,分析下面诗句的含义。
a)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尚未成年的孩子和白发老人都被征服
役,使人目不忍睹,揭露了统治者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兵黩武的罪恶。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
大多重男轻女。今日反以生女为好,这种反常的心理深刻地反映了当时
兵役的残酷,以及男丁的悲惨命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歌开始的七句诗即形成一幅送别图。试指出其中有哪些构成要素?它们共
同构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声音:“车辚辚”“马萧萧”“哭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牵衣顿足拦道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物:“尘埃不见咸阳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仓促、嘈杂,以及妻离子散、生死离别、混乱动荡的悲惨画面。__________
4 诗人为什么要借用“过者”与“行人”的回答来叙述故事情节?
借“过者”的问,带出“行人”的控诉,以增强战争之苦的真实感。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35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十一课
《正气歌》并序 文天祥
壹、作者
 文天祥(1236-1283),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
吉州庐陵。
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他于理宗宝佑四年举进士
第一。
 恭帝德祐元年,元兵长驱动下,他在家乡起兵抗元。次年,
任右丞相兼抠密使。临安被围,他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
抗争被拘,后得以逃脱。
 随即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
大都。文天祥后期的诗歌多表现爱国精神,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其威
武不屈的英雄气概,震撼人心。
 他在生平说遇险难和战斗事迹写为诗歌,编成诗集《指南录》。存有《文山
现实全集》20 卷。
贰、提示
1. 这首诗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是作者被囚于元大都狱中时所写。诗人在诗
里将抽象的“正气”具体化,说它“下则为河丘,上则为日星”,于人曰
“浩然”,沛乎塞苍冥。而这“天地正气”在国家民族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就表现为志人仕人的凛然节气,所以本试题为“正气歌”。诗人描写了自己
被俘后的狱中生活,热烈歌颂了支持他顽强斗争的正气。
2. 诗的前半篇,礼赞了十二位前代英雄,可谓中华民族气节的赞歌。后半篇转
入自叙,叙述诗人的从容赴难,临危不惧,以及其坚贞报国、视死如归的精
神,是诗人民族气节的战歌。
3.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共 60 句,结构紧密,层次分明。诗歌情感集中且强烈
的表达诗人的光辉思想与高尚情操。这首诗是一篇永垂不朽的爱国诗作。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36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叁、原文&译文
第一段:人间有正气

正气无所不在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 “浩然之气”是这是论述的重


点。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 正气聚集在天、地、人之间。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 “浩然之气”是一种精神,是一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种无穷的力量。
治世乱世有正气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 “时穷节乃见”全文的核心思
想。

第二段:举了十二位历史上的忠贤志士。

举 十 二 之 士 : 崔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 以“烈士”表现浩然之气。
抒、董狐、张良、
 “三纲”指之前说的“天、地、
苏 武 、 严 颜 、 嵇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绍、张巡、颜杲卿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人”,仰赖正气维持。

管宁、诸葛亮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 人有“道义”,是因为人的内心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有正气。

祖逖、段秀实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天地人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靠正气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第三段:写诗人自己,感叹自己的遭遇,表现了悲壮的精神。

自陈遭遇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 自己被关押在牢里的情况。


幽困牢房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 监狱环境幽暗潮湿,鬼火出没。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环境恶劣  鼎镬之刑是一种人烹煮的残酷刑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 法。诗人认为自己即使受到了这
身心难受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种酷刑都不会投降,感性为过捐
躯。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 诗人以“千里马”和“凤凰”比
喻自己,皆在说明自己的人格节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操,也有说此是比喻贤愚不分。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 在这恶劣的环境度过两年,各种
毒害都自行退避,不能加害于他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37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心中磊落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身处此地而不病,正是因为浩然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之气。
疾病不侵
 “哀哉”句以牢房的环境恶劣,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对比诗人内心的“安乐”同样源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于“正气”。
 见贤思齐,他们的精神,正是浩
然之气,鼓舞在狱中的诗人。

仰慕前贤
忠贞自誓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38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肆、练习&实践
1 作者认为,当正气体现在人的时候,就会出现“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这些情况。诗中作者着重说明了哪一种情况?举
了那些事例来说明?

诗中作者着重写了“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情操,即在国家危难时刻,
人刚正节操表现得淋漓尽致,舍生取义,留名青史。诗中列举中国历史上十二
位英豪的壮烈事迹,说明“时穷节乃见”的事实,表明正气的巨大力量。这十
二位英豪事迹包括:齐国的太史和晋国的董狐都是史官,他们忠实于史实,不
为权势所屈服。秦代的张良,不甘心韩国的灭亡,铸铁锤狙击暴君秦始皇。汉
代苏武牧羊十九年,坚持了民族气节。东汉的严颜宁愿断头,不肯投降。晋代
的嵇绍甘洒热血,以身殉职。唐代的张巡痛恨逆贼,咬碎牙齿;颜杲卿骂贼断
舌,宁死不屈。汉末的管宁,戴着黑帽在辽东讲学,清操自励。诸葛亮效忠蜀
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东晋的祖逖,渡江击楫,誓复中原。唐代的段
秀实以笏击贼,不肯与逆党同流合污。

2. 作者说是正气给了他力量,顶住了狱中收到折磨。他认为这种力量是怎样
来的?

正气给予的力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对祖国心存耿耿,一片忠心;二是
前贤的美德、哲人的榜样给予作者激励,使他坚持斗争下去。

3. 试指出中国文学史上还有那些悲壮高亢的诗文的诞生,其情况是是和文天
祥创作的《正气歌》一样,都是人生中最惨痛激烈,极度苦厄创作出来的?

屈原《离骚》;杜甫《春望》,“三吏”“三别”;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
何时了)》;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陆游《示儿》;林觉民《与妻
诀别书》等。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39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一课
鸿门宴 司马迁

壹、作者
 司马迁(约前 145-前 90),字子长,西汉夏阳人。
 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被尊为
“史圣”。
 汉武帝时曾任任郎中、太史令、中书令。
 司马迁最大的贡献是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
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
书》)。因此,后世人尊称他为史迁、太史公。

贰、提示
一. 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
传体通史,全书 130 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十表(记大事年月)、
八书(记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
共 52 万字,记载了从皇帝到汉武帝时代三千年间的历史。这部史学巨著被
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同时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名著,鲁迅称誉它为“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 结构图
宴 无伤告密 挑起事端 项羽 刘邦
会 项伯告密 出现转机 开端 主动 被动
背 张良献计 运筹帷幄
景 项伯美言 形式缓和

鸿
宴 刘邦谢罪 项羽释疑 轻敌 能言
门 发展
会 范增举玦 项羽不应 自大 善辩

斗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寡谋 善于应变
争 樊哙闯帐 斥责项羽 高潮

宴 刘邦逃席 有惊无险 结尾

刘邦脱身 张良入谢

事 归至军中 立诛无伤 尾声 被动 主动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40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一部分(第 1 段&第 2 段)
宴会前,交代“鸿门宴”的由来。主要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
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 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还没有和
项刘两军的 驻
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 项羽见面。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
地及双方兵
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 派人去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
力,“当是
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 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珍珠宝器
时,项羽兵 四
有之。” 全都占为所有。” 十万,在新 丰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 (xi 项羽非常生气地说:“明早好好犒 鸿门;沛公 兵
1

ǎ ng) 士 卒 , 为 击 破 沛 公 劳士兵,替我击败刘邦的军队。” 十 万 , 在 霸
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 当时(的局势是),项羽的军队有 上”,
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 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刘 项羽占有绝 对
万 , 在 霸 上 。 范 增 说 项 羽 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 优势,战争 的
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 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山东 主动权在他 手
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 时,贪图财物,喜爱美女。现在进 中
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 入关中,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
其 志 不 在 小 。 吾 令 人 望 其 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
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 派人观察他顶上的云气,都形成龙
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虎的样子,呈现五彩的祥色,这是
天子的云气啊。赶快击败(他)不
要错失良机!”

1.飨:用酒款待宾客 2,美姬:美女

Q1:项羽欲消灭刘邦的起因是什么?
A1:曹无伤密报刘邦欲在关中称王;范增以刘邦有称霸的野心及具天子之云气以说
服项羽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
描写项伯夜访张良的经过。叙述张、刘商量对策,拉拢项伯,希望他替刘邦说清的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 楚国的左尹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
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 叔父,平时和留侯张良交情很好。
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 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
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 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去见张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41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 良,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
“毋从俱死也。” 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跟着一
起送死啊!”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 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沛
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 公现在有危急的事,(我)逃走是
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 不 守 道 义 的 , 不 能 不 告 诉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 (他)。”于是张良就进去,全都
“为之奈何?”张良曰: 告诉了刘邦。刘邦很惊慌,说: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怎样应付这件事呢?”张良说:
“是谁替大王出这个计策的?”
曰:“鲰(zōu)生说(shu
ì)我曰:‘距关,毋内诸 刘邦回答说:“有个浅陋无知的人
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 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
之。”良曰:“料大王士卒 侯的军队进来,秦国的土地就可以
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 全部占有了。’所以就听他的话
然,曰:“固不如也。且为 了。”张良问说:“估计大王的军
之奈何?”张良曰:“请往 队能够抵挡得住项王的军队吗?”
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 刘邦沉默了一会,说:“本来就比
也。”沛公曰:“君安与项 不上。这该怎么办呢?”张良说:
伯有故?” “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不敢背
叛项王啊。”刘邦说:“你怎么会
和项伯有交情呢?”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 张良说:“秦朝时候项伯和我有交
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 往,项伯杀了人(犯了死罪),我
急,故幸来告良。”沛公 设法救了他;现在情况危急,所以
曰:“孰与君少长?”良 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
曰:“长于臣。”沛公曰: 和你的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 “他比我年长。”刘邦说:“你替
之。”张良出,要项伯。项 我请他进来,我要用对待兄长的礼
伯即入见沛公。 节接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
伯。项伯立即进去见刘邦。
沛公奉卮(zhī)酒为寿,约为 刘邦奉上一杯酒为项伯祝福,和他
婚姻,曰:“吾入关,秋毫 约定结为亲家,说:“我进入关
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 中,财物丝毫都不敢占有,登记官
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 吏、人民的名册,封存官府仓库,
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一心等待将军(的到来)。之所以
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 派遣官兵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
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的变
也。”项伯许诺,谓沛公 故啊。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
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能详细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42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项
项王。”沛公曰:“诺。” 伯答应了,跟刘邦说:“明天你不
可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刘
邦说:“好的。”
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项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 羽)军营里,把刘邦的话完全报告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 了项王,趁机说:“刘邦不先攻破
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 关中,您怎能轻易进来呢?现在人
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 家立了大功(你)却要攻打他,这
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 是不仁义的。不如就趁机好好地对
之。”项王许诺。 待他。”项王答应了。

1.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 5.郤(xì):隔阂、嫌怨
2.当:抵挡、抵御 6.属:辈
3.非常:指意外的变故 7.翼:羽翼
4.戮(lù)力:合力 8.蔽:遮挡

Q2:张良在接获项伯的密报后,为何不选择离开?
A2:张良以自己为韩王护送刘邦为理由,更不应在刘邦有危急时逃走,而且背弃主
公自己逃生是不守道义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3:项伯为何同意将军中机密传达给刘邦?
A3:项伯与险难中不忘朋友张良,当张良提出危难时不能弃友自逃,这和项伯要唤
走张良的道理是暗合的,所以项伯也就同意了张良的请求,将军中机密直送政敌刘
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4:项伯如何说服项羽接见刘邦?
A4:项伯让项羽意识到刘邦先攻如关中的目的是等待项军的进入,所以若项羽杀了
刘邦这功臣,就等于没有意义。项羽于是答应项伯的请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 3~4 段)
宴会中,写鸿门宴上双方明争暗斗,剑拔弩张的紧张场面。作者写了刘邦谢罪、范
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宴四件事.

沛 公 旦 日 从 百 余 骑 来 见 项 第二天清早,刘邦只带了一百多人 第 3 段:
王,至鸿门,谢曰:“臣与 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
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 “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43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 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
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 战,然而我自己也没料想到竟能先
此。 进入关中打败秦国,能在这里再看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 到将军您。
臣有郤。”项王曰:“此沛 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
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 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
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 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
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 这样呢?”项羽当天就留刘邦一起
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 饮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坐西
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 向东);亚父面向南坐,——亚父
坐,张良西向侍。 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
坐;张良面向西陪坐。

范增数(shuò)目项王,举 范增几次使眼色示意项羽,举起所
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 佩带的玉玦向项羽暗示多次,项羽
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 沉默地不作回应。范增站起来,出
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 去召来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
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 不忍下手。你进去上前敬酒,敬酒
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 完了,请求舞剑助兴,趁机在坐席
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 上袭击沛公,杀掉他。不然的话,
虏。”庄则入为寿。 你们都将成为他的俘虏!”项庄就
进去敬酒。敬完酒后,说:“君王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 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
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 助兴的,请让我舞剑吧。”项羽
舞。”项王曰:“诺。”项 说:“好吧。”项庄就拔剑起舞。
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 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
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 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找不到机
得击。 会刺杀刘邦。

1.瞋(chēn)目:瞪眼 4.细说:小人的谗言
2.跽(jì):长跪,挺直上身 5.置:放弃
3.啖(dān ):吃 6.道:取道

Q5:鸿门宴中的座位安排表明了什么?
A5:项羽和项伯是最尊贵的位次,范增是次尊贵位次;刘邦是第三位次,张良和樊
哙则为侍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6:鸿门宴上范增屡次制造机会让项羽杀刘邦,为何最终未能得逞?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44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A6:范增在宴会上数次举起玉佩示意项羽杀刘邦,项羽犹豫不决,所以迟迟未动
手。后来,范增召来项庄舞剑伺机行刺,却遭到了项伯屡用身体掩护刘邦,使到项
庄无法下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于是张良到营门外去见樊哙。樊哙 第 4 段:
(kuài)。樊哙曰:“今日之 问:“今天的事情怎样了?”张良
事何如?”良曰:“甚急! 说:“非常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 舞,他的用意始终在沛公身上。”
沛公也。”哙曰:“此迫 樊哙说:“这太紧迫了!请让我进
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去,和他们拼命。”樊哙就带着剑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拿着盾牌闯进营门。
交戟(jǐ)之卫士欲止不内, 拿戟交叉守着营门的士兵想要阻止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 不让他进去。樊哙侧过盾牌向卫士
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猛撞过去,卫士都被撞倒在地。樊
瞋(chēn)目视项王,头发 哙就进去军营内,掀开帷幕向西站
上指,目眦(zì)尽裂。项王 立,瞪眼看着项羽,头发坚起,眼
按剑而跽(jì)曰:“客何 眶都要裂开了。项羽手按着剑柄跪
为者?”张良曰:“沛公之 直身子问:“这人是干什么的?”
参 乘 ( cān shèng ) 樊 哙 者 张良回答:“他是沛公车右的卫士
也。”项王曰:“壮士,赐 樊哙。”项羽说:“壮士!——赏
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他一杯酒。”(左右的人)就给他
一大杯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 樊哙拜谢,起身,站着(一口气)
王 曰 : “ 赐 之 彘 ( zhì ) 把酒喝了。项羽说:“赏给他一只
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 猪腿。”就给了他一只生猪腿。樊
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 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
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 盾牌上,拔出剑切着吃起来。项羽
士!能复饮乎?”樊哙曰: 说:“壮士!还能再喝吗?”樊哙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 说:“我死都尚且不躲避,一杯酒
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 又何须推辞!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
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 狠的心肠,杀人只怕不能杀尽,处
胜,天下皆叛之。 罚人只怕不能用尽酷刑,天下人都
背叛了他。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
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 楚怀王曾经和各诸侯将领约定:
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 ‘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就封他为
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王。’现在沛公先攻破秦国进入咸
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 阳,一丝一毫都不敢据为己有,把
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宫室关闭封好,退军驻扎在霸上,
而等待大王到来。他特意派遣将士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45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盗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 贼的出入和发生意外的事故。
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 像他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的赏
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 赐,反而因听信小人谗言,要杀有
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 功劳的人,这样做是重蹈秦朝灭亡
应,曰:“坐。”樊哙从良 的覆辙啊!我私下认为大王不应该
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这样做!”项羽无言以对,就说:
因招樊哙出。 “坐吧。”樊哙挨着张良身边坐
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
所,趁机叫樊哙出去。

1.斗厄:大酒杯 4 细说:小人的谗言
2.彘肩:猪的前腿 5
3.啖:吃

Q7:试分析樊哙在宴会上的表现?
A7:樊哙勇闯宴会,质问项羽,为刘邦辩解,项羽令他喝酒吃肉,他二话不说,豪
爽喝,大口吃,表现勇猛。樊哙为人忠诚,有勇有谋,最后救出了刘邦。________

Q8:试概括樊哙说服项羽不杀刘邦的一番说词?
A8:从怀王立下的约定来说,先破秦的入关者可称王。故刘邦若要称王亦理所当
然,但他进城后丝毫无取,只因等待项羽,所以刘邦劳苦功高。不用杀。________

第三部分(第 5~7 段)
写宴会后,刘邦脱席与张良和樊哙计划的经过。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 刘邦出去后,项羽派都尉陈平去叫 第 5 段:
召沛公。沛公曰:“今者 刘邦。刘邦(对樊哙)说:“刚才
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出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樊
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 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细枝末
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 节,行大礼节就不躲避小的责备。
刀俎(zǔ),我为鱼肉,何 现在别人正像切肉的刀和砧板,我
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 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
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 呢?”于是刘邦就离营而去,只让
何操?” 张良留下辞谢。张良问道:“大王
来时带些什么礼物?”

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 刘邦说:“我拿一对白玉璧,准备
项 王 , 玉 斗 一 双 , 欲 与 亚 献给项王,一对玉酒杯,要送给范
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 增。正遇上他们发怒,不敢献上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46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我献之。”张良曰:“谨 去,你替我送给他们吧。”张良
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 说:“遵命。”在这个时候,项羽
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 的军队驻扎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
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 扎在霸上,相隔四十里。刘邦于是
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 留下车马随从,脱身后独自骑着
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 马,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
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 四人拿着宝剑盾牌快步离去,从骊
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 山下来,取道芷阳抄小路逃走。刘
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
营中,你才进去。”

1.间:抄小路 2.督过:责备

Q9:樊哙以何说辞劝刘邦迅速离开宴会?

A9:做大事者不必顾及细节、有礼节之人不须顾忌小责备、刘邦等人像鱼和肉任人
宰割,情势危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10:刘邦在出席宴会前准备了什么礼物送给项羽和范增?
A10:一对白玉碧送给项羽;一对玉酒杯送给范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段: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辞谢献礼,项羽授玉璧而范增破玉杯的过程。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 刘邦走后,(张良估计他们)已从 第 6 段:
入谢,曰:“沛公不胜杯(b 小路回到军中,张良进去辞谢,
ēi)杓(sháo),不能辞。 说:“沛公已经喝醉了,不能亲自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 来告辞。叫我恭敬地奉上白玉璧一
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 对,敬献给大王;玉杯一对,敬献
拜奉大将军足下。” 给大将军。”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 项羽问:“沛公在哪里?”张良
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抽身
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 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中了。”项
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 羽就收下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
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 范增接过白玉杯,丢在地上,拔出
破之,曰:“唉! 剑砍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 值得和他共谋大业!
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 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矣!” 了。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刘邦回到军中,立刻杀掉曹无伤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47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Q11:项羽和范增如何看待刘备的献礼?

A11:项羽收下白玉壁,且把他放在座位上;范增则在接了玉杯后,丢在地上,还
出剑将之击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12:从刘邦逃脱一事,分析项羽和范增的态度有何不同?
A12:项羽对杀与不杀刘邦尚在犹豫,所以刘邦的遁逃对他而言,并不构成任何影
响;而范增已看清刘邦的潜力,杀刘邦是势在必行,所以当刘邦顺利逃脱时,对范
增而言,是极其愤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鸿门宴的人物列别

阵营 主帅 谋士 武士 扭转局势关键人物

项营 项羽 范增 项伯 项庄

刘营 刘邦 张良 曹无伤 樊哙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48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肆、练习&实践
1.范增是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扮演什么角色?

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让刘
邦无意称王蒙蔽项伯,欺骗项羽,化险为夷。范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他
为“亚父”。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对项羽妄自尊大
的性格不了解,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要刘邦按既定方针办事,又叫
项庄舞剑,擅自做主。致命的弱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如何刻画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

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矛盾斗争中——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席间杀死刘
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态度展开。刘邦
的虚伪狡诈和项羽的直率粗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的性格特点如何?

缺乏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刚愎自用:范
增献计,食言。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49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二课(2006)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壹、作者
 《战国策》为秦汉间人集当时各国史料编写而成,作者已不可
考,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辑完成,始定名。
 刘向(约前 77-7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西汉经学家、录
学家和文学家

贰、提示
一. 本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全书共 33 篇,约 12 万字,主要反映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
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谋臣策士,是战国时期政治斗争最完整的一部著
作。
二. 这部书记事写得十分生动,既有鲜明的史学特色,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 公元前 228 年(秦王政 19 年),秦军灭朝破赵,大兵直压燕境。燕国的局
势危如累卵,燕太子丹于是孤注一掷,派荆轲行刺秦王,以挽狂澜于既倒。
第二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土和樊哙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却因行刺失败
而被杀。
四. 本文通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始末,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同诸侯之间的兼并与
反兼的斗争,赞扬了荆轲的狭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通知的思想。
五. 结构图
开端( 1-2 )行 秦兵压境 心系国难
刺缘起 太子求谋 早有所虑
发展( 3-9 )行 准备信物
荆 刺准备及辞诀 准备利刃 工于心计 围绕“ 刺
轲 太子 配备助手 刚烈悲壮 详略得 当
刺 怒喝太子 波澜起 伏
秦 易水决别 惊 心 动
王 魄”
高 潮 ( 10-17 ) 厚遗蒙嘉 沉着机智
延刺秦王 顾笑武阳 视死如归
图穷刃见
倚柱笑骂
结局(18) 秦王被斩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50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叁、原文&译文

第一部分(第 1~2 段)事件缘起。赵国已被秦国吞灭,秦军大兵压境,战火燃至


燕国南部边境。“太子丹恐惧”,请荆轲商量对策,至此拉开了行刺秦王的序幕。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 秦国大将王翦打败赵国,俘虏 第一段:


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 了赵王,完全占领了赵国的领 “ 破 ” “ 虏 ” “ 收 ”
南界。 土,又挥军北进掠 夺土地,一 “进”“略”“至”六
直打到燕国南部边境。 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
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
形势。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燕 太 子 丹 很 害 怕 , 就 问 荆 轲 第二段: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 说:“秦国的军队很快就要渡
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 过易水,那么虽然 想长久侍奉
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 您,又哪里能够呢?”荆轲
谒( )之,今行而无信,则秦 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
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 请求行动。如 今空手而去没有
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 信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
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 在秦王用千斤的黄金和一万户
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 人口的 封地悬赏缉拿樊将军。
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 级,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 秦
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 王,秦王必然乐于接见我,那
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 么我才有办法来报答太子。”
之!” 太子说:“樊将军因 为走投无
路才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
自己的私仇,而伤害长者(来
投靠我)的心 意,希望您再考
虑考虑吧!”

1.谒:请求 4.深:程度深
2.信:信物、凭证 5.把:握、抓住
3.更:考虑考虑

第二部分(第 3~9 段)事件发展,交代行刺前的所有预备工作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51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 第 3 段:“求取信


樊於期,曰:“秦之遇将 私下去见樊於期,对他说: 物”(第 3 段):荆轲
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 “秦王对待将军, 可以说太刻 体谅太子“不忍”,果
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
皆为戮没(mò)。今闻购将 毒了。父母亲和宗族,全被杀
慷慨陈辞,采用的是层
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戮或没收为官奴。如今听说用 层逼近的方式
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 千斤黄金、 万户封地来悬赏将
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 军的头,你打算怎么办?”樊
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将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
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 每次 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
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 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
者,何如?”樊於期乃前 来!”荆轲说:“如今有一个
曰:“为之奈何?”荆轲 建议,既可以解除燕国的祸
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 患,又可以替将军报仇雪恨,
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 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 说:
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zhè “到底怎么做?”荆轲说:
n)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 “希望得到将军的人头献给秦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 王,秦王必然高兴且 好好地接
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 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
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 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那么将
拊 (f ǔ ) 心 也 , 乃 今 得 闻 军的仇报了, 燕国被欺侮的耻
教!”遂自刎。 辱也除掉了。将军你可愿
意?”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
左手握住右 腕走上前说:“这
是我日夜咬牙切齿、痛彻心胸
的事,而今才听到您的指
教!” 于是就割颈自杀死了。

1.戮没:杀戮和没收 4 把:握、抓住
2.顾:不过、只是 5 揕:用剑刺
3.善:好好地 6 见:被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 太子听到这个消息,急速驱车 第 4 段:太子丹听到


哭,极哀。既已,无可奈 赶到,伏在尸体上大哭,非常 消息之后悲痛异常,但
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悲伤。事情已经这样,没有其 事已及此,太子无可奈
何,于是把樊将军的头
函封之。 他办法,就收拾樊於期的头,
颅盛放在密封的匣子里
用匣子装好。

於 是 太 子 预 求 天 下 之 利 匕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天下锋利的 第 5 段:寻求剧毒匕
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匕首,得到了赵国徐夫人的匕 首巧妙地藏在地图中
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 首,用百两黄金买 下,让工匠
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52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 用人来做实验,血沾湿衣褛,
者。乃为装遣荆轲。 没有不立即 死亡的。于是替荆
轲整理行装,派遣他上路。

1.濡:沾湿 2. 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 燕国有勇士叫秦武阳的,十二 第 6&7 段:又安排了


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 岁时杀过人,人们不敢和他对 燕国勇士秦武阳作为副
秦武阳为副。 视。太子就派秦武 阳做副手。 手 . 信 物 、 匕 首 ( 物
力)、助手(人力)都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 荆轲在等一个人,想和他一道 准备妥当;荆轲只等一
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还没有 位协助他刺秦的挚友来
来,就留下来等 他。 临

1.忤视:正视、迎着目光看 2.为副:做助手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 过了一阵还没出发,太子嫌荆 第 8 段:
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 轲动身晚了,怀疑他改变主意 “怒叱太子”
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 后悔 了, 就 又去 请 问他 说:
太子丹毕竟是站在己方
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 “太阳已经快下山了,您难道 利益的人,当他看到荆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 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 轲迟迟未能成行,即
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 先派秦武阳上 路!”荆轲生气 “疑其有悔”,怀疑荆
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 了,呵斥太子说:“现在去了 轲的忠心,于是催促他
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 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的, 赶紧动身,还说出“先
遣秦武阳”的话来相
请辞决矣!”遂发。 那是没 用的人。如今只拿着一 逼。
把匕首深入到生死难测的秦
国,我之所以停留,是想等我
的 朋友一起去。现在太子嫌我
动身晚了,我就辞别了。”于
是出发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 太子和那些知道内情的宾客, 第 9 段:
衣冠以送之。 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他送 “易水送别”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 别。 本段为荆轲送行,是刺
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 到了易水边, 祭过路神,就要 秦的前奏,拉开了慷慨
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上路了。高渐离敲着筑,荆轲 悲歌的一幕,也是“行
刺准备”中的高潮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 和着节拍唱歌,发出悲凉的声
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 音,大 家都流泪哭泣。荆轲又
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 走上前唱道:“风声萧萧悲鸣
瞋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 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
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返!”又发
出激愤的声调,大家都怒目睁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53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眼,头发都竖了起来。 于是荆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轲就上车离去,始终没有回头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再看一眼。
到了秦国之后,(荆轲)带着
价值千金的礼物,厚赠秦王宠
幸的臣子中庶子蒙 嘉。

1.终已不顾:终始不曾回头 2.币:礼品
3.比:并列 4.假借:宽容、原谅

第三部分(第 10~16 段)

事件高潮。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
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是“厚遗蒙嘉”,后
一个层次“秦廷行刺”,是事件的高潮。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 蒙嘉替荆轲先在秦王面前说: 第 10 段:
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 “燕王确实害怕大王的威势, “厚遗蒙嘉”
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不敢起兵抗拒大 王,愿意全国
是说到了秦国以后,荆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 上下都做秦国的臣子,排在诸 轲首先厚赂秦王的宠臣
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侯的行列里,像秦国的郡县那 中庶子蒙嘉,为见秦王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 样贡纳税 赋,只求能够守住祖 铺平了道路。
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 先的宗庙。燕王慌恐畏惧不敢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 亲自前来陈述,恭敬地砍下樊
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於 期的首级并献上燕国督亢地
区的地图,用匣子封好,燕王
亲自拜送庭前,派使者来 报告
大王。

1.振怖:惧怕 2.比:并列
3.供:给 4.使使:派遣使者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 一切听凭大王的吩咐。” 秦王 第 11 段:蒙嘉先替他


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听了,非常高兴。于是穿上礼 在秦王面前美言,先说
服,安排了最隆重的九宾仪 燕王对秦国十分
式, 在咸 阳 宫接 见 燕国 的使 畏惧恭顺,再进一步讲
者。 明燕王如何诚心诚意侍
奉秦国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54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 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首级的盒 第 12 段,
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 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 “秦王闻之,大喜”;
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子, 按正 、 副使 者 的次 序前
又因为是宠臣所言,也
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 进。走到殿前台阶下,秦武阳 增加了对荆轲的信任
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 害怕得脸色都变了,臣子们感 感,欣然决定以九宾大
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 到很奇怪, 荆轲回头对秦武阳 礼“见燕使者咸阳宫”
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笑了笑,走上前对秦王谢罪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 说:“北方蛮夷地区粗野的
所持图!” 人,从没 有见过天子,所以惊
慌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宽容
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
使 命。”秦王对荆轲说:“起
来吧,把秦武阳的地图给我拿
来。”

1.假借:宽容,原谅 2.发:打开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 荆轲取过地图献上,秦王展开 第 13 段 : “ 秦 廷 行
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 地图,图卷展开到最后匕首就 刺”(第 13~16 段)
概括了“顾笑武阳”
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 露出来了。荆轲 趁机左手抓住
“图穷匕见”“倚柱笑
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 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直 骂”
绝袖。拔剑,剑长,操其 刺过去。还没有刺到秦王身
三个场面,表现了荆轲
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 上,秦王大 惊,自己挣扎跳起 勇敢、机智的另一面。
立拔。 身来,扯断了衣袖。秦王急忙 咸阳宫中,当秦武阳捧
抽剑,剑身太长,只好抓住剑 着地图匣,跟着荆轲上
鞘。 一时又怕又急,剑又套得 殿时,年十二就杀人的
很紧,所以不能立刻拔出来。 他竟“色变振恐”,以
致“群臣怪之”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 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着柱子 第 14 段:
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跑。大臣们吓得发呆,事情突
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 然发生没有意料 到,大家都失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 去常态。而按照秦国的法律,
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 群臣侍立在殿上的,不允许携
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 带任何兵 器;那些拿着兵器的
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 侍卫,都排列在殿下,没有皇
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 上的命令不得上殿。正当危急
搏之。 时 刻, 来不 及 召唤 殿下 的侍
卫,因此荆轲能够追赶秦王,
而大家在惶急之中,也没有 什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55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么东西来对付荆轲,只能赤手
空拳一起和荆轲搏击。

1.还:环绕 2.尺兵:尺寸之兵,指各种兵器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 这时,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 第 15 段:
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 药袋扔向荆轲。秦王正绕着柱
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 子跑 ,仓 猝 慌急 不 知如 何是
曰:“王负剑!王负剑!” 好。两旁的人喊道:“大王快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把剑推到背后!大王快把剑推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 到背后!”于 是才拔出剑来击
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 杀荆轲,砍断了他的左腿。荆
轲,被八创。 轲重伤跌在地上,就举起匕首
投刺秦 王,没有投中,只击中
了铜柱。秦王又砍杀荆轲,荆
轲身中八处剑伤。

1.提:掷击 2.负剑:背剑,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

第四部分(第 17-18 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
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 了,靠着柱子笑着,叉开两腿
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 大骂道:“事情之所 以没能成
契以报太子也。” 功,是因为想活捉你,要你归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 还(诸侯们土地的)契约来回
眩良久 报太子。”
秦王的侍臣上前杀了荆轲。事
后秦王头晕目眩了好长一段时
间。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56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肆、练习&实践
1. 为了刺杀秦王,太子和荆轲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

函封樊於期首级;求徐夫人的匕首;令秦武阳为副手。 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哪些部分表现了荆轲的“智勇双全”

“智”:私见樊於期/荆轲有所待 /厚遗秦蒙嘉 / 前为谢曰

“勇”:顾笑秦武阳/ 倚柱而笑、箕踞而骂/令秦王目眩良久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这句子呼应中文的那一句话?意
味着什么?

呼应“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意味着大家都知道荆轲“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
秦”,不管是刺杀还是挟持秦王,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成功,也难逃
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荆轲临死时说“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这番话
表现荆轲怎样的性格和心态。

荆轲的最后一句话,表现他凛然无畏的性格,也表明他对太子丹的赤诚忠心。
尽管太子丹对他有过怀疑,但他还是坚守信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

一是仓促出阵,荆轲未能等到得力的助手,在太子丹的紧逼下,让有勇无谋的
秦武阳充当帮手,关键时刻无人支援。二是燕太子丹制定的刺秦方案有问题,
他想仿效当年鲁国勇士曹沫,用一把尖刀威慑齐桓公的做法,让荆轲最好是挟
持和胁迫秦王,勒令他答应退还各国诸侯的土地,如果不答应,再刺杀了事。
正是这挟持和刺杀的抉择,那千钧一发之际的片刻犹豫,丧失了行刺的时机,
留下了千古遗恨。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57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三课(2019)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壹、作者
 左丘明(公元前 556-公元前 451),史学家,春秋末期鲁国的
史官,相传是《左传》和《国语》的作者。
 《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现在一般认为《左传》非
一时一人所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时期,是由战国时的一
些学者编撰而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是左丘明所写。

贰、提示
一.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原名《左氏春
秋》,又名《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 《谷梁传》合称“春秋三转”。它
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多年
间春秋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事迹,是研究中国先秦历
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 《左传》也是历史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
理清楚,详略的当;写人简洁生动,刻画细致,使人物跃然纸上。本文语言显
易懂,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是一篇以记述古人辞令为主的散文佳作。
三. 公元前 630 年,郑国被晋、秦两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
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巧妙利用秦晋双方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不费一
兵一卒,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还派兵保卫郑
国,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完全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四.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勇敢机智、善于辞令的外交才能,以及深明大义,
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复
杂的外交斗争。
五. 史书的体例-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主要有以下几种:
通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断代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年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别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纪事本末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纪传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58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叁、原文&译文

第一部分(第 1 段):秦、晋围郑。形势严峻:“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
小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郑国岌岌可危。二写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
晋,且贰于楚”,说明这次郑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利害
关系,这里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一个有力的条件。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 第 1 段:说明战争的


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 起因
军函陵,秦军氾南。 在与晋国结盟 的同时暗中又与楚
国结交。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
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1.以:因为 3.军:驻军
2.贰:有二心 4.函陵:郑国地名

Q1:秦晋两国以什么理由要攻打郑国?
A1:他们指晋文公当年逃亡之外,经过郑国时却未得到郑文公以礼相待;此外,
谴责郑国在双方结盟时,暗中与楚国结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 2 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 第 2 段:写佚之狐向


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 “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如果能 晋文公推荐烛之武担
君,师必退。”公从之。 派烛之武去 见秦伯,秦国的军队 当游说秦国退兵的重
任之经过。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 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
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 且
已。”公曰:“吾不能早 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
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 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
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 有重用您,现在 危急之中求您,
有不利焉!”许之。 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
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
答应 了。

1.辞:推辞 3.陪:增加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59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2.执事:办事的官吏 4.邻:指晋国

Q2:烛之武为何婉拒郑文功的要求?
A2:烛之武不满郑文公的用人方式,并对自己过去不被重用感到愤懑不平。
Q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一句,表达了烛之武怎样的思想感情?
A3:除了表达推辞之意外,烛之武也表达了自己壮士不遇、虚掷岁月的无奈和感
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4:对于烛之武的推辞,郑文公有哪两点回应?
A4:承认以往没有重用烛之武是自己的过错、指出郑国的灭亡对烛之武也没有好
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第 3 段)(烛之武)说退秦师。记述烛之武对秦伯之以害,诱之以利的
一番说话。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 第3段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 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 第一层(“秦、晋围
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秦、晋两国 围攻郑国,郑国已 郑,郑既知亡矣”)
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 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 说明秦、晋围郑,郑
国必亡。
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 对您有好处,怎敢再拿这件事来
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 麻烦您?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 第二层(“若亡郑而
有益于君”至“君之
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 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
薄也”)说明亡郑只
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道这是不容易的, 为什么要灭掉 对晋国有利,于秦则
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 郑国来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无利可图,有害无
为晋君赐矣,许君焦、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 益,以打消秦国“亡
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 力也 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 郑”的念头。
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 郑的打算而把它当做(秦国)通 第三层(“若舍郑以
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 往东方道路的主人,秦 国使者往 为东道主”至“君亦
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 来,(郑国可以随时)提供他们 无所害”),进一步
说明保存郑国对秦的
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 所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没有什
好处,利诱秦国舍弊
之。”秦伯说,与郑人 么坏处。 而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 求利。
盟。使杞子、逢孙、杨孙 恩惠,他也曾经答应把焦、瑕二
第四层(“且君尝为
戍之,乃还。 座城池割让给您,(然而) 他早
晋君赐矣”至“君之
上渡过黄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 所知也”),引史为
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会 例,举以前晋对秦的
有满足的时 候呢?现在它已经把 背叛事件,说明晋君
郑国当作东边的领土,又想要扩 “不可信”,以离间
秦晋联盟。
张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侵犯 到
秦国的土地,又从哪里得到它所 第五层(“且夫晋,
想要的领土呢?(这样一来)就 何厌之有”至“唯君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60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会秦国受损而晋 国得利了,希望 图之”),进一步从


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赞同 历史说到现在,再推
测未来,指出晋的贪
(烛之武的话),就与郑国签订
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了盟 约。派杞子、逢孙、 杨孙守
卫郑国,于是就撤军了。

1.陪:增加 3.行李:出使的人
2.薄:少、小 4.阙:侵损、削减

Q5: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退兵?
A5:一、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秦伯的好感。二、说明郑国灭亡只对晋国
有利,却对秦国有害无利。三、分析郑国若能保存,将对秦国的称霸有好处。四、
指出晋国有野心及贪得无厌、使秦伯意识到晋国若强大,将威胁秦国。
Q6: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后,有什么反应?
A6:十分高兴,决定与郑国结盟,并派将领杞子、逢孙、杨孙为郑国防守。

第四部分(第 4 段):
记述晋军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 第 4 段
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人(秦穆公) 的协助,我是不会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 有今天的。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
整,不武。吾其还也。” 又反过来伤害他,这是不仁义
亦去之。 的;失掉自己的盟友,这是不明
智的;用混乱冲突来代替和谐一
致,这是不符合武 德的。我们还
是回去吧!”晋军也就撤离了郑
国。

Q7:记述晋军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A7:一、不能恩将仇报;二、不能失掉亲善的盟国;三、不能以分裂来代替团
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61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肆、练习&实践
1.秦晋联盟围郑的原因是什么?

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即
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以及公元前 632 年的晋、楚“城
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其二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
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
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2.第 3 段中,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 125 个字,语言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个层次:①站在秦国


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②说明亡郑利晋,保郑
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③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④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⑤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
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
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
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以不超过 20 字来概括“烛之武说服秦退兵最重要的理由”。

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
退兵理由?

略(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
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
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
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主要也是晋文公并不昏庸,他理智冷静,
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
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___________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62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五课
师说 韩愈

壹、作者
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
 唐代杰出的哲学家、散文家。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
年任吏部待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
文公”。
 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
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 他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后世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对当时和后世的散文影
响极其深远。
 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

贰、提示
1. 《师说》是韩愈名篇之一,选自《昌黎先生集》,约写于唐德忠贞元十八年
(802)。当时韩愈 35 岁,在长安任国子监四门博士。
2.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为阐述自己对某种事物
的见解。“师说”意思是说关于“从师学习”的道理。
3. 文章虽说是“赠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批评当时社会不重视从师学习的
风气 ,指责士大夫之族自恃门第高贵,“耻学于师”,甚至讥笑别人“不耻
相师”的恶劣行为,起着针砭时弊,宣扬从师的作用。文中阐明老师的必要
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用“传道受业解惑”六子来概括老师的职能,发前人所
未有,成为历代准则。
4. 本文段落简述:
第一段:以教学的重要作用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原则,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师道之不传”,批判“士大夫之旅”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反面
论证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孔子为例,进一步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点明写作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63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叁、原文&译文
中心论点:
“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评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
劣风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 段:正面立论,并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与“从师的原则”。本文开篇即提
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 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第 1 段:
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 老 师 , 是 传 授 道 理 , 传 授 学 以教师的重要作用总
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 业,解释疑难的人。人不是生 论从师的必要性和从
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 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 师的原则,则提出中
心论点。
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 疑惑?有疑惑如果不向老师学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 习,那些成为疑惑的问题,就
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始终不能解决了。出生比我早
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 的人,他知道道理本来就比我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先,我跟从他向他学习;比我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出生迟的人,他知道道理如果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也比我先,我也跟从他向他学
习。我(向他)学习的是道
理,哪管他出生比我早还是比
我晚呢?所以,无论地位高低
贵贱,无论年长年少,道理存
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
方。

1.闻:听见,引申为懂得、知道 3.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第二段:反面论述“师道之不传”,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
气。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 唉!古时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 第一层,以“古之圣


人”与“今之众人”
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传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
作对比。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惑很难哪!古代的圣人,他们
第二层,以择师教子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 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
和自身“耻师焉”作
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 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
对比,得出了“小学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64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 人 , 他 们 跟 圣 人 相 比 差 很 远 而大遗”的结论。他
认为某些人一方面懂
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 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得孩子学习句读要
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
“择师而教之”,而
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 自己面对大道茫惑不
于 其 身 也 , 则 耻 师 焉 , 惑 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 解,却不愿请教老
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 概都出在这里吧!疼爱自己的 师;一方面只是注重
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 孩子,选择老师来教育他们;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却不明白“传
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 但是对于他自己,却认为跟从
道解惑”的重要性。
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老 师 学 习 很 可 耻 , 真 是 糊 涂
第三层,以“巫医乐
焉,或不(fǒu)焉,小学 啊!那些孩子们的(启蒙)老
师百工之人”和“士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 师,只是教他们读书、学习文
大夫之族”的学习态
医 乐 师 百 工 之 人 , 不 耻 相 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大 度进行对比,批判当
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 道理,解答人生疑难问题的老 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
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 师。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 风气,揭示了尊卑贵
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 决 , 有 的 ( 句 读 ) 向 老 师 学 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
的奇怪现象,发人深
也 , 道 相 似 也 。 位 卑 则 足 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
思。
羞,官盛则近谀。”呜呼! 学习;小的方面(句读)要学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 习 , 大 的 方 面 ( 疑 惑 ) 却 丢
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的!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他
也欤! 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
这类人中,(听到)有人互称
“老师”“学生”的,就成群
聚集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
嘲笑的原因,就说:“他和他
年龄差不多,修养和学问也差
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
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
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又
近乎谄媚。”唉!跟从老师学
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里就
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和各种
工匠这些人,士大夫们是看不
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
不上这些人,这真是奇怪啊!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65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1.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4.众人:一般人
2.出人:超出一般人 5.下:低于
3.犹且:尚且 6. 惑:糊涂啊

第三段:正面论证“圣人无常师”,先举孔子从师行为例证,次举孔子择师言

论引证,论证师生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

圣 人 无 常 师 。 孔 子 师 郯 子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
(tán)、苌弘、师襄、老 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
聃(dān)。郯子之徒,其 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
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 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
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 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
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我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
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
攻,如是而已。 学生贤能,只是学习道理有先
有后,技能学业各有各的专
长,如此罢了。

1.常师:固定的老师 3.不必:不一定
2.师:乐师

第四段: 简要地说明本文写作缘由,并对论题作一点补充交代。本段属于附记性
质,表面上是“赠李蟠”,实际上是借题抒发,以李蟠这个从师学习的正面例子
来显示恢复师道(“能行古道”)的慨叹,可见全文都是紧紧围绕着中心论点来写
的。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 李家的孩子名蟠,年纪十七
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 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
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 传文全都学习过了,他不被时
行古道,作《师说》以贻 俗束缚,来向我学习。我赞许
之。 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正道,
所以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
他。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66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全文重点:

第一段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吾师道也”
正面论说,托
教师的职责 传道受业解惑
古立论要从师
择师的原则 (从师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终不解矣
正 ●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小
反 结)

证 第二段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反面论证,批
三组 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于师) →圣
判不从师的恶
劣风气 对比论证 益圣、愚益愚(小结)
抨击时弊 ● 于其子(择师教之)—于其身(耻师) →小
学而大遗,未见其明(小结)
● 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
而笑) →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小结)

第三段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正面举孔子 (古学者) (行)孔子师郯子等人 弟子不必不如师
从师的范例 举例论证 ● (言)三人行必有我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引用论证 (小结)

第四段 结论:“(李蟠)能行古道”(呼应前文“学者必有师”)
正面举李蟠
(今学者) 写作本文目的→赠李蟠
从师的范例
举例论证 ● 写作本文原因→赞许李蟠能“不拘于时,学于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67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肆、练习&实践
1. 何谓师说?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说明全文是怎样的围绕这个中
心论述的?
“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本
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
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择师)的标准。接着,
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 反衬从
师学习的重要。在第3段中,又运用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
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
余”,“能行古通(行从师之道)”,再一次强调了他的中心论点。

2.古人如此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________________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说老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你觉得那一项比较重要?
这和我们现在的情况有何差异?

(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
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现在的“道”指的是思想品德教育。古代的“业” 泛指经、史、诸子之学
及古文写作等专业知识,现在多指“各行各业”的技艺。)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68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六课
过秦论 贾谊

壹、作者
 贾谊(前 200-前 168),世称贾太博、贾长莎、贾生。西
汉洛阳人,汉代初期杰出的政论家,散文家,也是有名的
辞赋大家。
 年少是即以文才显名。20 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迁太
中大夫,参与政事,备受倚重。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朝廷
权臣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博,后改任梁怀王太薄。过
了几年,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自伤为博无状,又自叹怀
才不遇,一年后抑郁而死,年仅 33 岁。
 贾谊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代表作由《过秦论》、《论积贮疏》等。
 他也是从事骚体诗发展为汉赋这一过渡时期的代表《吊屈原赋》,有《鵩鸟
赋》等名牌传世
 所著作品五十八篇,西汉刘向编为《新书》,已散佚不全。
 名人辑有《贾长沙集》,今人辑有《贾谊集》。

贰、提示
1. 本文选自贾谊《新书》第一卷,其中个别文句参考《文选》和《史记》,有
所改动。《过秦论》属于政论,被誉为“古今第一气盛文字”,有上、中、下三
篇。
2. 这里选的是上篇。过秦,即评论秦的过失之意。“论”是一种议论文体。
3. 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最大的特色,就是从大量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课文前
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手,由兴到亡的全部过程。
A)写秦孝公:有吞并天下的雄心,以及秦任用商鞅变法,力图富强
B)写惠文、武、昭襄几代国君:几代国君“因遗策”,秦国日益强盛,诸侯恐惧,
会盟而谋弱秦,结果反为秦国所困
C)写秦始皇:以武力统一天下,着意渲染秦攻的时候何等强盛,再用于是一转,
极力辅助写秦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暴政。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69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叁、原文&译文
第一部分(第 1 ~ 3 段):叙述秦国强盛,攻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历史事迹。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 秦孝公占据崤山和函谷关的险 第 1 段:专门论述


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秦 这一时期,写秦孝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 君大臣牢固地守卫着,暗中图 公的野心和任用商
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 谋周王室的天下,有控制天 鞅取得的成效。

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下,夺取海内,占据全国的意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 图(即占有周室天下之意),
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 和吞并边远邻邦(异族外域)
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的雄心。在那时候,商鞅辅佐
秦孝公,对内建立法规制度,
致力于耕作纺织,修造防守作
战的器械;对外推行连衡策
略,使诸侯自相争斗。这样,
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黄河以
西的大片土地。

1.拱手:两手相合,形容毫不费力

第二段:叙述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等几代君王统治时期的的功业,以及孝文王、
庄襄王时秦国的形势。“蒙故业,因遗策……北收要害之郡”,写秦孝公死后,秦
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张领土,进一步发展商鞅的策略。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
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 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
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 业,沿袭前代留下的策略,向
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 南攻取汉中,向西占领巴、蜀
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 一带,向东分割肥沃的土地,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 向北侵占重要的城邑。各国诸
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 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
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 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奇珍贵
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 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
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 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订
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 立合纵政策缔结盟约,互相援
重士,约从离衡,兼韩、 助结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时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70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魏、燕、楚、齐、赵、宋、 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
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 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
士,有宁越、徐尚、苏秦、 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贤明
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 聪慧忠诚可靠,宽大厚道爱惜
最、陈轸、召滑、楼缓、翟 人才,既尊敬贤才又能器重谋
景 、 苏 厉 、 乐 毅 之 徒 通 其 士,(他们)相约合纵以离散
意,吴起、孙膑、带佗、倪 秦国的连衡政策,同时聚集了
良、王廖、田忌、廉颇、赵 韩 、 魏 、 燕 、 楚 、 齐 、 赵 、
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 宋、卫、中山的军事力量。这
地 , 百 万 之 众 , 叩 关 而 攻 样一来六国的人才,有宁越、
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 徐尚、苏秦、杜赫这些人替他
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 们(各国诸侯)谋划策略;齐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 明 、 周 最 、 陈 轸 、 召 滑 、 楼
诸 侯 已 困 矣 。 于 是 从 散 约 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些人
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 为 他 们 沟 通 意 见 ; 吴 起 、 孙
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 膑 、 带 佗 、 倪 良 、 王 廖 、 田
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 忌、廉颇、赵奢这些人替他们
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统率军队。他们曾经凭着十倍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
直逼函谷关进攻秦国。秦人敞
开关口迎敌,九国的军队,却
迟疑徘徊不敢前进。秦国没有
耗费一个箭头,但天下诸侯就
已经很狼狈不堪了。结果是联
合的军队解散盟约失败,大家
争相割地来贿赂秦国。秦国有
了充足的力量利用他们的弱
点,趁机追击溃败的(诸侯
国)军队,百万败兵尸体横
卧,流淌的血把盾牌都漂浮起
来了;趁着这有利的局势,侵
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
地。强大的国家请求降服,弱
小的国家亲自入秦朝拜。这样
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71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在位的时间很短,秦国没有什
么战事。

1.爱:吝惜 2.致:招纳

第三段:写秦始皇的功业。这里分别从灭诸侯、统一天下,以及后来的巩固政

权的治国策略两个方面来加以叙述。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到了秦始皇的时候,他发扬了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 前六代君主的功业,挥舞着长
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鞭来驾驭天下,吞并西周、东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 周,灭掉了各国,登上了尊贵
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 的皇位统治全中国,用种种刑
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 罚来奴役天下的老百姓,威势
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 震慑天下各地。向南攻取百越
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 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
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 郡 , 百 越 各 部 落 的 头 领 低 着
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头,颈上捆着绳子投降,把自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 己的性命交给秦国的小官吏处
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 理。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
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 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
聚之咸阳,销锋镝(dí), 百多里;胡人再也不敢到南方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 来放牧,六国的遗民不敢拿起
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 武器来报仇。接着废除古代帝
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 王的治国之道,焚烧诸子百家
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 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
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 昧无知;毁坏著名的城邑,杀
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 害 英 雄 豪 杰 ; 收 缴 天 下 的 兵
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 器,把它们集中在咸阳,熔铄
千 里 , 子 孙 帝 王 万 世 之 业 销毁,用来铸成十二个铜人,
也。 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
后依仗华山成为城墙,凭借黄
河作为护城河,据守在高峻的
华山上,下临深不可测的黄
河,把这当作坚固的防御屏
障。优良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72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着战略要地,可靠的臣子、精
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
问过往行人(而谁敢把他怎么
样)。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
里自认为函谷关这样险固的地
势,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是
子孙万代称帝称王的基业。

1.烈:功业 4.马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振:举起 5.俯首:低头、表示服从

3.策:马鞭 6. 藩:篱笆

第二部分(第 4 段):写陈涉起义,秦朝迅速灭亡。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还震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 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
(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 过是个用破瓮做窗户、草绳系
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 门轴的贫家子弟,是村里耕作
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 的人,又被征调做戍守边境的
(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 卒子;他的才能不如中等人,
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 更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贤
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 德,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
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 他投身在戍卒的队伍中,从民
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 间突然起义,率领着疲惫困乏
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 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
秦族矣。 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他
们)砍下树木作兵器,举起竹
竿当旗帜,天下百姓像云一样
聚集起来,像回声似地应和着
他,都担着粮食,像影子似地
紧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
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朝政
权。

1. 牖:窗 3.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73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三部分(第 5 段):论述秦国覆灭的原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 要说这时秦朝的力量并没有缩
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 小减弱,雍州的土地,崤山和
涉 之 位 , 非 尊 于 齐 、 楚 、 函谷关的险固,还是像从前那
燕、赵、韩、魏、宋、卫、 样。陈涉的地位并没有比齐、
中山之君也;锄櫌(yōu)棘 楚 、 燕 、 赵 、 韩 、 魏 、 宋 、
矜(qín),非铦于钩戟长铩 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锄
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 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
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 那些被发配防守边境的戍卒并
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至于深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远的谋划,带兵打仗的方法,
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 更不如从前那些武将谋臣。可
度 ( du ó ) 长 絜 大 , 比 权 量 是二者成功失败却大不相同,
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 功绩事业完全相反。假使拿崤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 山以东的各诸侯国与陈涉比比
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 长短和大小,衡量一下权势和
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 力量,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崤函为宫;一夫作难(nàn) 秦国当初凭着它小小的国土,
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 发展到到帝王的权势,统辖八
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 州,而使得同等的六国来朝
攻守之势异也。 拜,已经有了一百多年了;然
后又把整个天下当作自己的私
产,把崤山函谷关作为内部宫
墙;但是一个戍卒发动起义就
毁灭了帝王基业,皇子皇孙都
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
笑,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攻
守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却没
有施行仁义啊!

1.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74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肆、练习&实践
1. 本文是《过秦论》上中下三篇中的一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
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作者总结秦王朝的历史教训,竟在借古讽今,目的是劝汉文帝施行仁政。

2. 面对百万之众的“多国部队”,秦国为什么敢“开关延敌”,而九国之师又
为“逡巡”不敢前进?

九国之师联合起来的整体实力绝对要比泰国强,如果他们真能团结一致攻打秦
国,秦国必亡无疑。然而事实上诸侯各国结盟必然是以不使自己受伤害为前提,
所以大家都抱持观望的心态,裹足不前。所以九国联合起来纵然有百万之师,
也形同虚设。秦国正是看到诸侯国的这一致命弱点,才敢大胆地“开关延敌”,
而九国之师也真的只是徘徊不前,谁也不敢冒然进入,落得狼狈不堪的可悲下
场。

3.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攻转守,就其国内来说,运用了那些守的策略?

他的统治策略大致分三步:①愚民政策,“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
首”。(他认为先王的治世之道不符合他今天一统天下的专制统治,而诸子百
家之言多讲“仁义”,也与他的专制统治格格不入,人民读多了这种书,定会
对他的专制产生不满,所以残暴地焚书坑儒,在人民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②想尽一切办法削弱人民的反抗力量,“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
(始皇帝认为人民没有了兵器自然就不会或根本就无法起来反抗了。其实这种
想法是非常愚蠢的,人民虽然手无寸铁,但不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吗?)
③“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派“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
何”。(在这统一的国家里还要设卡放哨,仔细盘问来往的行人,以防止人民
造反,更使得人民“道路以目”,敢怒不敢言了。)纵观始皇的愚民、弱民、
防民三部曲,实际是在处处设怨,步步种恨,为以后人民的暴乱、反抗做了铺
垫。

4. 第 4 段中,作者详写陈渋的种种劣势,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75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作者详写陈涉的种种劣势,是为“过秦”的论点提供事实论据,以陈涉部队这
样的乌合之众,竟能在顷刻之间推翻强秦暴政,正印证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
势异也”这个道理。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76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三单元 宋词
纵有千种风情
1.请比较近体诗和词的异同?
诗和词虽属于诗歌体裁,但到底有其不同的地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数:近体诗句数有定,词的每个调固定,不能增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制:诗的句式分五七言两种。词的长短不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律:诗出汉乐府外不携乐律,古体诗不限平仄。词必须携律。_______________
内容:诗的体裁比较广泛,可抒情,叙事,协议。词的体裁比较狭窄,以抒情为主

2.词有婉约词与豪放词之分,分别有哪些代表诗人?请分别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四大韵文为何?其中的“词”又那些别称?中国文学史上若提及“乐府”,
可能意指那些文学体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谓“词牌”?“词”的“词牌”与内容相关吗?词可不可以换韵?为何词比近
近体诗格律更加严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77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壹、何谓“词”
1.词的别称:

别称 原因

指配合音乐演唱的歌詞。但曲子的唱法已经失传,因此今日读唐宋词,只
剩下文辞的欣赏而已。
词是由唐诗绝句演变而来

词原本是可以配乐唱歌的唱词

词的句法长短不一

2.词的简介:

由 继承乐府之遗风,受少数民族,外来音乐的影响,进而改变唐诗的面
来 貌,所发展而成

地 与汉赋、唐诗、乐府并称中国四大韵文。

别 曲子词、乐府、长短句、

体 1.小令:又称令,五十八字内

2.中调:又称引、近。五十字到九十字

3.长调:又称慢。九十一字以上

流 发现于中唐,滋衍于五代,大盛于两宋。

格 1.词需合乐,故格律的限制比近体诗格律得多。
律 2.字句长短、每字平仄,皆有严格的限制。填词者必须按谱而填。
3.词牌又称词调,表示音乐性的调名,现今的歌谱。各调皆有固定之格
律,但未必和内容相关。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78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4.押韵:平仄韵均可,可以换韵。

风 婉约派 1.词之正宗
格 2 北宋初年受晚唐、五代的影响
3 内容格调:男女之情,婉约含蓄
4 代表作家:欧阳修、柳永、张先、周邦彦、李清照

豪放派 1 词之变调
2 北宋中期,苏轼奠定之风格
3 气势豪迈,不拘音律,题材广泛
4 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陆游
词 1.词圣:词中之帝:李煜
人 2.爱国词人:辛弃疾
3.闺秀词人字翘楚者:李清照
4 大量创作慢词之人:柳永
5.豪放词风之创始人:苏轼

3.词谱与词例举隅

用字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押平声韵 押仄声韵

标记符号 ○ ● ◎ △ ▲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79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詞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詞例】: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中
唐‧白居易)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晚
唐‧溫庭筠)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南
唐‧李煜)

4 词与近体诗

体裁 近体诗 词

异称 今体诗 诗余、曲子词、乐府、长短句

分类 绝句、律诗、排律 小令、中调、长调

盛行 唐 宋

句式 五言七言、每句字数一致 句式长短不一,每首各有其句式

平仄 只 分 平 仄 , 仄 声 包 括 上 、 严格区分平、上、去、入四声
去、入

押韵 偶数句末押韵、一韵到底 押韵视词调而定,可转韵

段落 不分 一个段落称“片”或“阙”或
“叠”,最多四段

音乐 可歌、入乐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80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5 诗、词、曲之比较

诗 词 曲

句式 1 乐府诗:

2 古体诗:

3 近体诗:

字数 字数固定 字数固定

体裁 1 乐府诗 1 小令 1 散曲

2 古体诗 2 中调 2 剧曲

3 近体诗 3 长调

格律 分平仄 分平仄 分平上去入

押韵 1 乐府诗

2 近体诗

音乐性

别称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81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八课
相见欢 李煜

壹、作者
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
 中主李璟第六子,徐州人。
 961 年即位,五代十国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世人称李后主.
 975 年,宋太祖灭南唐,他被俘到汴京,封为“违命候”,
过了约两年的囚徒生活,终为宋太宗赐鸩毒杀。
 李煜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在文艺上却是一位难得的通才。
 他精通诗文、书画、音乐,尤擅长填词。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宫廷中的淫靡
生活,被俘后,词风大变,多抒写对昔日生活的眷恋与眼前囚徒生活的叹息。
 李煜存词四十多首,其词语简练生动,直抒胸臆,不如雕饰,在词的发展史
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后人将他与李煜的词的词合编为《南唐二主词》。

贰、提示
1. 《相见欢》原为《》,又名《乌夜啼》、《上西楼》。李煜此词表达了词人
国破家亡后的离愁别恨。

2. 词作上阙运用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描摹了一幅意境朦胧、
浸染着哀愁的图画,深刻的映现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凄恻;下阙则是一般人只
能意会,却难以言传的感情思绪,以一个具体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来,
最终以“滋味”来喻愁,更是绝妙之笔。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82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叁、练习&实践

上阙

景象清冷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无言”一句,勾勒出词人孤身寂寞


的身影。
内心凄清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月如钩”暗示词人只有冷月相伴
 “清秋”满园秋色也是寂寞的。

 “锁被这高墙深院牢牢地锁起来了”

下阙

离愁像丝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离愁”是诗眼,全词处处皆言愁。


 把离愁比喻为丝,使抽象的感情具体
愁有滋味 可感。是离国哀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 根据词的内容填空。

词中点明伤怀的地点是西楼,时间是夜晚,季节是秋天。

2. 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月如钩”一句写的是仰望之景;“寂寞梧桐深夜锁
清秋”一句写的是俯视之景。

3. 词中,作者处处借景抒情。试指出词中的景物,并说明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
点。

词人自亡国被囚禁后,变成无人可共话。“无言”,并非无话可说,而是无人
可以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什么词人“无言独上西楼”?

表面指浓浓的秋色被幽深的庭院锁住,同时也兼指词人,还有词人的心绪也被
牢牢地囚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剪不断,理还乱”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现在人们运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把离愁比作丝的千头万绪,以千丝万缕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绪之
纷繁难解。现在人们多用这一比喻形容人内心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83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九课
雨霖铃 柳永

壹、作者
 柳永(约 987-约 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建州崇安人。
 北宋婉约派代词家之一。
 晚年始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
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
许。
 善于运用铺叙手法、通俗语言,写羁旅行役。
 词作流传很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美誉。他还是第一位大
量创作慢词的词人,对词调的发展有贡献。
 世传《乐章集》。

贰、提示
1. 《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名,宋人借酒曲倚新声,始见于柳永《乐章集》。
相传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
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词调,是作者离开汴京,与情人话别时之作。

2. 《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词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作者当时在仕途上失意。
不得已离京远行,与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上片写离别前与离别时的留念难
舍的情感下片写想象离别后的追忆思念的情景

3. 词义凄清冷落的秋天为背景衬托出离情。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84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雨霖铃
柳永

写景叙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 冷落凄 清的 秋景 ,凄 凉急 促的蝉 鸣


声,渲染情人离别的悲凉图景。
离别之际 骤雨初歇。
 首三句,点出时间,地点和环境。寒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 蝉为秋 季, 长亭 为惜 别之 地。次 三
句,写地点在京都城外的岸边。
兰舟催发。
 词人因伤离别而借酒消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写出一个完整的离别场景,处处充满
词人浓烈的情感:无绪、留恋、泪
念去去,千里烟波,
眼。
暮霭沉沉楚天阔。  “念去去”想象别后天涯之隔,引发
下联。

写景抒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  表明离别的原因是因为“多


情”冷落凄冷的季节更是增添
想象别后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离愁之绪。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1. 词中点明送别的地点是都门长亭,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天气是骤雨过
后。

2. 词中借用以下典型的意象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寒蝉:凄凉感

b) 长亭:离别

c) 暮霭:压抑忧伤

d) 残月:伤离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85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十课
声声慢 李清照

壹、作者
 李清照(1084-约 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
人,为婉约派代表词人。
 自小受气父李格非影响,受到很好的文学艺术熏陶。丈夫
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学家,两人感情融洽哦,一同收集和
研究金石书面,并整理校勘古籍,过了二十多年的幸福生
活。
 靖康二年,北宋亡,夫妻二人逃亡江南。不久,赵明诚病故,李清照从此过
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离乱和贫困中度过了晚年。
 南渡前,其词内容狭窄,多写儿女相思离别,题材局限于个人生活。南渡后,
词风大变,作品多反映国破家亡之痛和对故土故人的思念。
 其词婉约约清新,被称为“易安体”。著有《词论》一书,另有《漱玉词》
传世。

贰、提示
1. 《声声慢》词牌名。历来作者多用平声韵,而词人人改用仄声韵,能更好地
表达忧郁的情怀。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以往词上下阙的局限,一气贯注,着
意染愁情,感人至深。

2.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的作品,写的是她在一个凄清冷落的秋天黄昏里的
愁感。

3. 词表面上写的是一个连接一个的秋天景物,其实一个连接一个地都在反映着
她国破家亡,沦落天涯,形影相吊的孤寂落寞和萧索悲凉的愁境。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86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声声慢
李清照

伤逝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首句 7 组 14 个叠字,从动作、
环境和心理描写,刻画词人若
凄凄惨惨戚戚。 有所失的心境,以及寂静凄清
的环境。反写词人的心绪。
孤独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冷清与凄惨是寻觅的结果。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乍暖还寒的多变天气,叫人难
以适应。
伤逝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借酒消愁,以酒抵寒意。
伤逝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词人在庭院欣赏黄菊花盛开。
孤独 如今有谁堪摘?  “憔悴损”,形容身体羸弱,
容颜衰老,不可挽回。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伤逝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孤独之人最怕漫漫常日,听着
细雨敲打梧桐叶的声音。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词人内心愁苦,无人倾诉,独
自一人。

1. 试从词中几个词人用来抒发愁情的意象。
酒、雁、黄花、梧桐、细雨、窗儿、黄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古典诗词注重字句的锤炼,故有“诗眼”或“词眼”之说。请找
出《声声慢》的词眼。
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一副凄美的黄昏雨意图。试
想象这幅画面,并以自己的话把它叙述出来。
略(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听了就叫人悲凉。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
细雨,一点点,一滴滴地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渲染难
以排遣的愁怀,更是悲上加悲。这种种的况味,怎么是一个“愁”字就能
道尽的呢?)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87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十一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壹、作者
 苏 轼 ( 1037-1101 ) , 字 子 瞻 , 号 东 坡 居 士 , 眉 州 眉 山
人。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官至翰林学
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的一生历尽仕途坎
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远谪惠州。
 元符三年遇赦北还,第二年卒于常州,终年 66 岁,追谥文忠。苏轼的散文
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
开豪放一派,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与辛
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有天真烂漫之
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善画墨竹,亦喜作作古木怪石,论画
主张神似。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世。

贰、提示
1 《念奴娇》,词牌名。“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姬,其态娇媚,词调名
称于此。
2 “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赤壁是三国是孙权、刘备联军大败曹军的地方,
一般认为因为在今湖湖北的赤壁山;但苏轼所游所写的是黄州的赤壁,一名
赤鼻矶。由于苏轼所写的赤壁词和赋都很有名,后人便称黄州赤壁为文赤壁,
称赤壁之战的蒲圻赤壁为“武赤壁”。
3 这阙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 47 岁,功名未成,反被谪居黄州是
之作。上阙:歌咏赤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词人从中得出人生在世如梦
般,既然如此,不如举杯祭奠长江和明月,一醉消愁,脱却苦闷,从有限人
生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超脱与自由。
4 本词具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艺术表现特色。词中所写的壮丽山川、
三国英雄及壮志难酬的豪举,共同和谐地营造出一种壮丽雄浑的意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88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苏轼

赤壁英雄 大江东去,浪淘尽,  呈现雄浑磅礴之势,指千古


以来的杰出人物,都淹没在
千古风流人物。 没有历史长河之中。

故垒西边,人道是,  词人无限的缅怀之情,予人
沧桑,辽远之感。
三国周郎赤壁。
 词人看到周瑜作战的赤壁,
描写了它四周的景色。

赤壁景色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动词,写出景物动态感

 哺益无数的英雄好久,感叹
卷起千堆雪。 江山依然秀丽,可是英雄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杰都消失。

回忆周瑜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 展现英雄美人图,渲染

 周瑜的装束,儒将的打扮。
雄姿英发。 赞赏周瑜风度翩翩,从容镇
定的抵御百万强敌,让对方
羽扇纶巾,谈笑间,
灰飞烟灭。
樯橹灰飞烟灭。

观照自身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 周瑜甚至显赫一时的英雄豪


杰,都随着大江东区。人不
早生华发。 过是沧海一粟,何苦执着于
壮志难酬的心绪。不如举杯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祭奠江月,与之共饮。

1 《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名。上阙写景、下阙怀古,作者塑造了
周瑜的英雄形象来自托。

2 词人为什么要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一扫之前慷慨悲凉的气氛,顿时把读者带进一个万马奔
腾、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令人神追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从中不难想象
周瑜统领水军的雄姿英发,同时也预先为下阕渲染气氛、歌颂周瑜,做了铺垫
和蓄势。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89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3 这阙词,是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的?我们应当怎样认识作者对人
生看法?

词上片主写赤壁景色,下片主写人物事迹,篇末则借怀古抒发情感,把写景、
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最后词人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看似情调低
沉,其实是在自我安慰中超脱,从有限人生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90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四单元 元曲
唱得梨园绝代声

1. 中国古典戏曲与词、诗、赋等同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戏曲即作为阅读的文
本存在,也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艺术形式,一门
综合性艺术。

2. 元代是中国戏曲繁荣兴盛的时期。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两大类。

3.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是用作清唱的歌词。

4. “杂剧”是专指舞台上用的剧,有完整的艺术形态,主要由曲词、宾白和科
介(表演)三部分组成。

5. 本单元中的小令《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双调·沉醉东风·渔夫》,散曲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以及杂剧《窦娥冤》都是元代的代表作。

6. 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在文学史上获得了唐诗、宋词同样高的地位,是中
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91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十二课
小令二首

壹、作者
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
著名散曲作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
 幼有才名,常游京师,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翰林直学
士、礼部尚书等职。
 英宗至治二年,辞官归隐济南云庄。天历二年关中大旱,
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星夜奔赴前往赈灾,到任四月,劳瘁
而死,卒封滨国工,谥文忠。
 著有《三事忠告》等,散曲集有《云庄闲居自适小乐》 (简称《云庄乐府》)。
明代朱权《太和正因谱》谓其曲“如玉树临风”。

o 白朴(1226-约 1312),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山西
河曲人,客居真定,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o 白朴博览群书,学问精深,幼年梦古军攻占南京,父母
离散,曾由大诗人元好问照料。
o 蒙古灭金后,移居金陵,与诸遗老诗酒往还,终生不
仕。
o 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其杂剧、散曲作品风格
朴实俊秀,以绮丽婉约见长。
o 所作杂剧 16 种,今存《唐明皇叶秋梧桐雨》(《梧桐雨》)《裴少俊墙头
马上》、《董月华乐东墙记》三种,而以《梧桐雨》为代表作。另有词集
《天籁集》,集后附有散曲小令 37 首,套数 4 套,今人隋树森《全元散曲》
收录。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92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贰、提示
1. 小令是中国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散曲。《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吕”是宫调.“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怀古”指游览
古迹而触发感慨。张养浩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
中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感人至深,兼有山水诗的意境和历史家的
眼光。这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也是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天历二年,观众大
旱,他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名赈济陕西途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
叹喟,后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
2. 作者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揭示了历代封建王朝的衰亡给
广大百姓造成的极大痛苦,表现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前三句写登
临潼所见,险要地势由远而近,即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
起伏的情感。
3. 白朴的这首《双调·沉醉东风·渔夫》,选自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双调”
是元曲宫调之一,其中前四句须构成两对。“沉醉东风”是曲牌名,“渔夫”
是这首小令的题目。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93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叁、曲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寓情于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作者登临潼见到的景物,用比拟和修辞手法


表现潼关山聚水怒的动态感。
悲愤之情 山河表里潼关路。  暗示潼关的险峻,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展现
一幅雄浑苍茫的景色。

怀 王 朝 望西都,意踌躇。  西都——长安历代都城,兴衰更迭。作者远
望,思绪横跨千与年。
古 更迭 伤心秦汉经行处,

百 姓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想象昔日盛景,今日眼前的荒凉当对比。

痛苦  让作者悲痛的是民间疾苦
兴,百姓苦;
 朝代更迭带给人民的都是苦难,兴盛的朝
亡,百姓苦。 代,是百姓的心酸血泪换来的。

 朝代灭亡,多少无辜的人牺牲。

1.试摘录《山坡羊·潼关怀古》原句,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 中心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b) 描写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c) 把静态写成动态的句子: 峰峦如聚。

d) 点题“怀古”,并表现作者无限伤感原因的句子: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
间都做了土。

e) 描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恒生的句子:望西都,意踌躇。

2 作者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为什么?

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可知,他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
心。这其中隐含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94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3.“亡,百姓苦”好解释。王朝灭亡之际频乱,民不聊生。“兴”,怎么也
“百姓苦”呢?

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
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
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连,不论“兴”或“亡”,
受苦的都是百姓。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95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所处环境 黄芦岸白蘋渡口,  对仗工整,用景物呈现渔夫所处在优美的


环境,体现渔夫的清高脱俗。
绿杨堤红蓼滩头。  四种颜色和景物渲染环境和季节。

虽无那刎颈交,  转折句,可以同生,共患 难的好友固然


所处之交
好。没有也不强求。
却有几个忘机友。
 有白鹭和沙鸥的陪伴。
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
所持心志  烘托渔夫与世无争的节操,可见渔夫是一
不识字烟波钓叟。 位隐逸者。

1.《沉醉东风·渔夫》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开头两句用“黄芦”“白苹”“绿柳”“红蓼”等自然景物组成了一个五
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画面,提供了渔夫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从而表现了
渔夫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致,同时点出此时的时令是秋天,为下文的
“秋江”做了伏笔。

2.《沉醉东风·渔夫》中描写的烟波钓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寄寓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小令中描写的烟波钓叟生活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过着像鸥鹭一样无拘无
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寄寓了自己厌弃功名、鄙
弃官场、流连山水,甘心淡泊宁静,追求自由的品格情操。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96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第十三课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雎景臣

壹、作者
 睢景臣(约 1275-约 1320),名舜臣,字景贤,一作嘉贤。元代著名散曲,杂
剧作家。江苏扬州人,后移居杭州。
 心性聪明,酷爱音律,一生未仕。著有《雎景臣词》。所作散曲仅保留套数
三篇,代表作《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名动当时,使他在散曲史上占有
不容忽视的地位。

贰、提示
1. 散曲盛行于元明,可抒情、写景、叙事、无宾白、科介,是用作清唱的歌词。
元散曲主要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种。套取由两个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组成,
一韵到底,一般都有尾声,可任意增加句数。
2. 雎景臣的《高祖还乡》是元代套曲的代表作。高祖即汉高帝刘邦。曲中写他
刚回到家乡时的一个场面,篇中取材有某些历史依据,但大部分情节都是虚
构的。
3. “般涉调”是宫调(乐调)名;“哨遍”是曲牌(曲谱)名,为本宫调第一支曲的
曲牌,与同宫调的 “耍孩儿”“煞”等八支曲组成套曲。“高祖还乡”是这
一套的题目,也是这一套的中心命题。
4. 刘邦(前 256-前 195)称帝后,威如海内返故乡,可是作者却通过一个没见过
世面,而又熟悉刘邦底细的乡民口吻,生动的勾勒了他还乡时稀奇古怪的盛
大排场,以及装腔作势的丑恶嘴脸,更不留情面地揭露了他过去偷桑借粮,
强秤麻、暗偷豆的无赖行为,并以贫贱与显贵的对比描写,寥寥数笔,画龙
点睛地勾出他昔日虽然喂牛吃草,拽坝扶锄,如今却“觑得人如无物”的变
化,撕下了封建统治者神圣崇高的面具,否定了他的无上权威,同时也无情
地嘲讽那些趋炎附势,忙着接驾的乡绅和乡民装模作样的丑态。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97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叁、【原文】
第一部分:以简洁的笔法,描写高祖即将还乡,村里一片忙碌的场
景。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 社长挨家挨户在粉壁上写通知:凡是官
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一 府吩咐下来的差使,都不能借故推辞。
壁厢纳草也根,一边又要差 这一次的差使不同一般。这一边要缴纳
夫,索应付。又是言车驾, 除了根的草料(马饲料),那一边又要
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 调派劳役的人,样样事儿都必须认真对
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 待。有的说是皇帝出行的马车,大家都
抱着酒胡芦。新刷来的头 说是皇上亲自前来,今天衣锦荣归故
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 乡。只见王乡老端着盛献礼的瓦制大托
妆么大户。 盘,赵忙郎抱着准备给皇帝敬酒的酒葫
芦。头上戴着才洗刷过的头巾,身上穿
着刚浆洗过的绸衫,真正是装腔作势,
摆着阔气财主的模样。

第二部分:叙述汉高祖的乐队、旗队、仪仗队和随从人员刚刚进村的
场景,突出仪队的浩大声势,侧写乡民对皇帝车驾的嘲笑。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 【耍孩儿】爱出风头的王留带着一群装
妇,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 模作样的家伙,吹笛打鼓的乱糟糟。只
颩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 见一大队人马来到村口,前头几面旗子
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 迎风招展。一面旗上画着白色的环套住
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 一只大白兔;一面旗上画红圆圈,圈住
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 一只黑乌鸦;一面旗上画一只公鸡在飞
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 舞;一面旗上画着一只狗长了双翅;一
缠葫芦。 面旗上画着一条蛇缠绕着一个葫芦。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 【五煞】还有刷过红漆的钢叉,用银镀
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 过的斧头,连甜瓜苦瓜模样的东西也镀
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 了金色。枪尖挂着亮闪闪的马镫,扇子
毛扇上铺。这些个乔人物, 铺了一层雪白的鹅毛。还有那几个莫名
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 其妙的人,手里拿着一些罕见的器仗,
些大作怪的衣服。 穿着怪模怪样的衣服!

[四煞]辕条上都是马,套顶 【四】拉车的全是高头骏马,笼头上一
上 不 见 驴 , 黄 罗 伞 柄 天 生 只毛驴也没有。车驾上打着的黄罗伞,
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 它的长柄天生是弯曲的。车驾前走着八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98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若 干 递 送 夫 。 更 几 个 多 娇 个侍从官员,个个板起面孔,像是庙里
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 木雕的判官;车驾后跟随着一群手捧香
案,不时递送什么的随从。还有许多个
千娇百媚的女子,她们都穿着一个式样
的衣服,一模一样的梳妆打扮。

第三部分:这里写“见驾”“骂驾”,揭露了所谓“汉高祖”的底
细,原来就是旧时村里的流氓刘三(刘邦),是最精彩的一部分。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 【三】车上的那个大个儿下了车,众乡
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 人恭恭敬敬地对他行大礼。那人斜视着
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 众乡亲简直是目中无人。父老乡亲们都
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 屈膝弯腰向他跪拜,那人只是略微挪动
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 身子扶一扶。我突然抬头一看,看多几
我胸脯。 眼就认了出来,差点儿把我给气炸了!

[二煞]你身须姓刘,你妻须 【二】你这个人本来是姓刘的,你的老
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 婆应该是姓吕。把你们的底细从头一一
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 说出来:你本人做过泗水亭长,喜欢喝
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 酒;你的岳父在村里教学童,读过些许
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 书。你曾经在我们村庄的东面居住,也
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曾经帮我打过短工,喂牛、割草,拉犁
耙和拿锄头。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 【一】春天你偷采了我的桑叶;冬天你
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 借过我的谷子;平时零零碎碎地支借了
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 米麦数也数不清。请你经手换田契,强
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 行多称了我三十斤麻;还酒债时,偷着
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 少给我几斛豆。有什么讲不清楚的地
书。 方?明明白白地写在账簿上,现在还放
着借据在那儿。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 【尾】你欠我的钱,可以在即将摊派的
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 官差钱里赶紧偿还;你欠我的粮,可以
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 从粮税中给我暗中扣除。我说啊刘三,
捽住,白甚么改了名、换了 谁又要把你揪扯住?你平白无故地为什
姓、唤做汉高祖。 么改名换姓,叫做汉高祖!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99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肆、练习&实践
1. 和诗词比较起来,套曲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套曲的两个特点:一是必须有一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相联,如《高祖还乡》
是用“般涉调”,在这个宫调内有《哨遍》《耍孩儿》《煞》《尾》几支
曲子相联而成,而且“煞”用了五遍。二是全套无论长短必是首尾一韵。
此外,套曲的语言也没有诗词那么典雅。
2. 作者怎样描写乡民们对高祖还乡民们对高祖还乡所持的态度?这样的描
述方式有什么社会意义?
作者用极尽嘲讽的手法来描写乡民们对汉高祖还乡的态度。这反映了在作
者所处社会里,对最高统治者的反抗情绪。以当时来说,敢于对皇帝表示
出这般蔑视,是难能可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这句
话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它传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句话以民间口语入曲,它传达了“我”瞧不起皇帝的仪仗队,进而也蔑
视封建最高统治者权威的思想感情。

第十四课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00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窦娥冤(第三折) 关汉卿

壹、作者
 关汉卿(约 1220-1300),号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
代杂剧的代表作家。多才多艺,一生从事戏剧创作,
有“梨园 领袖” “ 杂剧班头”之誉 , 与郑光祖 、白
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 元代人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他不仅通晓音
律,长于歌舞,编写杂剧,有时还登台演唱,有丰富
的艺术实践。一生创作丰盛,为一时之冠,代表作由《窦娥冤》、《救
风尘》、《望江亭》等,其中《窦娥冤》是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
深刻封建社会的黑暗腐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
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精神。
 剧本结构完整,矛盾集中强烈,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语言质朴精炼,对
元朝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 关汉卿是中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被称为“元杂剧鼻
祖”;在世界戏剧史上享有盛誉,有“东方的莎士比亚”之誉。1958 年,
入选为“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作品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
在世界各地广泛的流传。后人辑有《关汉卿戏曲集》《关汉卿戏剧集》
行事。

贰、提示
1. 《窦娥冤》全面《感天动地窦娥冤》,又名《六月雪》,是中国古典悲剧
的优秀作品。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国称誉它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
之中,亦无愧色”
2. 《窦娥冤》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楔子”相当于故事的序幕;
“折”是杂剧划分演场次的单位。一般一本四折,每折唱同一宫调的一
个套曲,也是故事的一个段落,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幕”。四折分别是
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束。

叁、原文&译文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01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 第一部分(开头至
“临危好与人行方
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 便”,包括《端正
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 好 》 《 滚 绣 球 》
《倘秀才》《叨叨
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令》四支曲子):
这一部分分为两层
【正宫】【端正好】没来 【正宫】【端正好】无缘无故触犯了王
意思,写窦娥的怨
由 犯 王 法 , 不 堤 防 遭 刑 法,没想到遭受刑罚,叫一声冤屈惊动 恨和表现她的
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 天地 。 刹那间 我的 游 魂已先 飘向阎罗
美好心灵。
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 殿,怎么不把天地呀深深埋怨。
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 【滚绣球】有太阳和月亮早晚悬挂在天 第一层,开头至


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上, 有 鬼和神 掌握 着 生死大 权。天地 “只落得两泪涟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 呀!就应当把对错分辨清楚,怎么可以 涟”,写窦娥被押
赴刑场,途中诉说
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 混淆了坏人和好人?做好事的人挨受贫
冤屈、指斥天地鬼
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 穷还 命 短,做 坏事 的 人享受 富贵还命
神、揭露世道不公
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 长。天地呀!为什么要欺善怕恶,原来
(包括《端正好》
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 也是这样趋炎附势!地呀,你不分好歹
《滚绣球》)
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 怎么称得上是地!天呀,你错判对错枉
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 称为 天 !哎呀 ,只 我 落得两 眼泪水直
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 流。
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
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
了时辰也。(正旦唱)

【倘秀才】只是被这枷锁扣得我左摇右
【倘秀才】则被这枷扭的
晃,人群挤得我前仆后仰。我窦娥对哥
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
哥那里有句话要说。……向前街走去我
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
心里怨恨,从后街走去我死也无怨,请
有句言。(刽子云)你有 不要推辞说路程太远。
甚么话说?(正旦唱)前
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
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02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 第二层,写窦
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 娥请求“不走后
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 街”及其哀怨低回
面也好。(正旦唱) 的身世之叹(《倘
【叨叨令】可怜我单身孤影没有亲人, 秀 才 》 《 叨 叨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 只落得吞声忍气白白地叹怨。……早已
令》)。
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 经十多年没见爹爹面。……怕只怕在前
气空嗟怨。(刽子云)难 街里被我婆婆看见。……白白地将她气
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 死了
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
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 啊,白白地将她气死了啊。请求这位大
哥,就帮帮临死的人,给我行个方便。
杳无音信。(唱)早已是
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
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
里去,是甚么主意?(正
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
婆婆见。(刽子云)你的
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
的?(正旦云)俺婆婆若
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
去呵,(唱)枉将他气杀
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
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
行方便。(卜儿哭上科,
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
妇儿!(刽子云)婆子靠
后!(正旦云)既是俺婆
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
付他几句话咱。(刽子
云)那婆子,近前来,你
媳妇要嘱付你话哩。(卜
儿云)孩儿,痛杀我也!
(正旦云)婆婆,那张驴
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
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
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
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
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
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03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
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
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
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
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
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唱)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 【快活三】可怜我窦娥被官府糊里糊涂
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 地判了死罪,可怜我窦娥死后身子和首
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 级不在一处,可怜我窦娥过去的日子操
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 劳家务,婆婆呀,你就看在我窦娥没爷
少爷无娘面。 没娘的份上。

【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 【鲍 老 儿】可 怜我 窦 娥服侍 婆婆这些


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 年, 逢 年过节 时拿 一 碗冷粥 水祭一祭
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 我; 你 去我那 受刑 法 的尸体 上烧些纸
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 钱,就当作是祭奠你那死去的孩
化 的 孩 儿 荐 。 ( 卜 儿 哭 子。……婆婆呀,再也不要啼啼哭哭,
烦烦恼恼,怨天怨地了。这都是我窦娥
科,云)孩儿放心,这个
的命运不好,不清不楚,受屈含冤。
老身都记得。天那,兀的
不痛杀我也!(正旦唱)
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
哭,烦烦恼恼,怨气冲
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
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
衔冤。(刽子做喝科,
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
到了也。(正旦跪科)
(刽子开枷科)(正旦
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
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
怨。(监斩官云)你有甚
么事?你说。(正旦云)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04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
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
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
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
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
都飞在白练上者。(监斩
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
么不紧。(刽子做取席站
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
(正旦唱)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 【耍孩儿】倒不是我窦娥要发下这不可
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 理解的誓愿,确实是冤情太深了;如果
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 不显现些奇迹给大家传示,也就看不出
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 天理 昭 彰。我 不要 半 点热血 洒在尘土
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 上,要它都喷溅在八尺旗杆挂着的白绫
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 上。让那四周的人都能看见,这就是我
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 像苌弘化碧、望帝啼鹃那样深重的冤屈
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 啊。
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
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
说,几时说那?(正旦再
跪科,云)大人,如今是
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
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
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
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
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
胡说!(正旦唱)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05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 【二煞】你们都说现在暑气逼人,不是
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 下雪的季节,难道就没听说因为邹衍的
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 冤情而六月下雪的事吗?如果有一腔怨
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 气像火一样喷射出来,一定会感动得六
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 瓣的雪花像绵花似的滚滚而降,免得我
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 窦娥的尸首暴现出来;哪里需要什么送
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葬的 白 车白马 ,把 我 送到荒 凉的墓地
去?

(正里再跪科,云)大
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
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
亢旱三年!(监斩官云)
打嘴!那有这等说话!
(正旦唱)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 【一煞】你认为上天不能期望,人心不
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 值得 怜 悯,却 不知 道 老天也 肯如人所
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 愿。为什么三年没有下雨,都是因为东
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 海曾经有位孝妇蒙冤。现在轮到了你们
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 山阳
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 县,这都是因为官吏们无心秉公执法,
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 使到老百姓有冤无处诉说。
言!

(刽子做磨旗科,云)怎
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
(内做风科,刽子云)好
冷风也!(正旦唱)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 【煞尾】浮云为了我遮蔽了阳光,阴风
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 为我刮得天旋地转,三桩誓愿我一一说
题遍。(做哭科,云)婆 明白了。……那时候才把我这被屈死的
窦娥的冤情洗清。
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
亢旱三年呵,(唱)那其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06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
窦娥显!

(刽子做开刀,正旦倒
科)(监斩官惊云)呀,
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
事!(刽子云)我也道平
日杀人,满地都是鲜血,
这个窦娥的血都飞在那丈
二白练上,并无半点落
地,委实奇怪。(监斩官
云)这死罪必有冤枉。早
两桩儿应验了,不知亢旱
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
且看后来如何。左右,也
不必等待雪睛,便与我抬
他尸首,还了那蔡婆婆去
罢。(众应科,抬尸下)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07 | P a g e


高三华文上下册 2020

肆、练习&实践
1. 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10 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根据文中曲牌和故事情节发展,把课文分成若干部分,并加以概括解说。

10 个曲牌分成三个部分:一是《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四
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的悲愤之情,表现她的反抗精神,以及写她
对婆婆的体贴爱护,说明她的善良心灵。第二部分是《快活三》至《鲍老儿》
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诀别婆婆。第三部分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3. 《滚绣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窦娥什么情感?

用了呼告、对比、对偶、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窦娥不仅呼天,她还骂天,
对人人敬畏的天地进行了愤怒的抨击。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
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它已经超出了为个人鸣冤的层次,上升到对社会、
对封建秩序的反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窦娥临刑时发下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怕则怕被我婆婆见”“枉将他气杀也么哥”——说明她怕走前街是怕被她婆
婆见到后让婆婆伤心。这一情节表现了窦娥温顺善良的一面,使窦娥的形象更
加丰满鲜活。揭示了窦娥所处环境的黑暗与现实的残酷,并激发人们对窦娥的
深切同情。

2020 高三上册讲义 20200108(答案版)YHPNG.docx 108 | P a g 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