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越语言对比研究综述 刘汉武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汉越语言对比研究综述

〔越南 〕刘汉武   丁崇明

   提   要   汉越语言对比研究的论文、研究者人 数 较 为 单 薄。 对 比 研 究 文 章 都 涉 及 语 言 的
三个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音层面上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越音”方面。词汇层面上
的对比除了汉语词与越语的汉越词的对比、汉 - 越称谓语对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外,其他方
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语法层面上的对比成果虽丰富,但还未研究透彻,只对现象的异同做简
单的对比,缺乏细致深入的对比。汉越语言对比研究还有很多领域尚待开辟。
关键词   汉语;越南语;对比;综述

在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上,汉 越 语 言 对 比 研 究 开 展 得 比 较 晚。1948 年,王 力 先 生 在


《汉越语研究》中,将越南汉字音分为古汉越语、汉越语 和 汉 语 越 化 三 种 类 型,运 用 音 韵 学 的 方
法研究汉越语(
Sino-annami
te)的声母、韵母、声调等整个语音系统,揭示了一些从汉语到汉越
语的规律。这项研究可以算作是汉越语言对比研究的开山之作。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的汉越语言对比研究除了王力先生的研究之外,该领域几乎是一
片空白。直至 20 世纪 90 年代,汉越语言对比研究才开始真正起步。我们以中国知网(包括中
国期刊数据库、硕士论文数据库、博士论文数 据 库)从 1991 年 至 2011 年 的 论 文 及 北 京 师 范 大
学汉语文化学院博硕 论 文 为 研 究 对 象,对 20 世 纪 90 年 代 以 来 的 汉 越 语 言 对 比 研 究 做 以 下
综述。

一 、 语音对比研究成果

根据我们的统计,汉 - 越语音 对 比 研 究 成 果 到 目 前 为 止 不 多,只 有 11 篇(占 9.


91% ),主
要集中在“汉越音”方面。

[作者简介]  刘汉武,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越南胡志明市银行大学讲师,研究方向 为 现 代 汉 语 语 法 、汉 越 语 言 对 比
及越南学生的汉语习得。
丁崇明,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及应用语言学。

142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汉越语言对比研究综述

严翠恒(
2006)的《汉越语 音 系 及 其 与 汉 语 的 对 应 关 系 》根 据 汉 越 语 的 社 会 功 能 以 及 标 准
化、自主性、历史性、活力四个划分语言和语言变体的标准证明汉越语是一种特殊语言 ,讨论了
汉越语音系与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对应关系,归 纳 其 对 应 规 律,并 对 一 些 主 要 的 规 律 进 行
了初步的解释,首次提出汉越语与现代汉语具有对应规律、存在密切的渊源关系。
陈晨、马琳琳(
2007)的《汉语和越语语音对比研究》对 汉 语 和 越 语 两 个 语 音 系 统 进 行 共 时
层面上的对比,分析了汉语与越南语的元音、辅音以 及 声 调 的 异 同,展 示 了 汉 越 两 种 语 言 的 语
音全貌与独特之处。此项对比研究对对越汉语语音 教 学 有 很 大 启 发,有 助 于 确 定 语 音 教 学 的
易点、难点和重点,提高语音教学的效率,改善越南学生的语音面貌。

二 、 词汇对比研究成果

在我们 统 计 的 范 围 中,汉 - 越 词 汇 对 比 研 究 成 果 最 为 丰 富,迄 今 为 止 共 有 51 篇 论 文 (占


95% ),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
45.
学者们认识到了汉越词(
Sino 
Vie
tname
se  s)在越语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对汉语词与
Word
越语的汉越词的对比研究最为突出,已经取得了可 喜 的 成 果。 舒 雅 丽、阮 福 禄(
2003)的《略 论
双音节汉越词与汉语双音节词的异同》立足于现代汉语词 汇,定 量 分 析 了《汉 语 水 平 词 汇 与 汉
字等级大纲》甲级、乙级词汇中的 829 个双音节词与 其 对 应 的 全 借 型 汉 越 词 的 词 义,比 较 了 二
者的异同。他们认为有 65% 的汉越对应词词义基本相同,
29% 的词词义同中有异,只有 6% 的
词词义完全不同。罗文青(
2008)的《越语双音节汉越词对应汉语倒序现象规律初探》通过对收
集到的 268 个越语词进行统计分析,从词性、语素 结 构 关 系 和 词 义 角 度 与 汉 语 词 汇 做 比 较,发
现越语双音节汉越词与现代汉语倒序之间存在一定的 对 应 规 律,并 对 其 出 现 倒 序 现 象 的 成 因
进行了分析。
虽然中越两国文化有很多共同点,人与人之间的称呼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
差异。有不少论文对汉越称谓语进行了对比研究。黄 健 红(
1999)的《浅 谈 中 越 称 谓 语 使 用 共
性》对中越两国称谓语的应用现象、近期发展及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探讨二者间共同的规律,
从错综复杂的称谓语中把握两个民族语言应用的民族 心 理 特 征。 杨 悦(
2006)的《汉 越 称 谓 语
的异同及教学策略》认为汉语与越语都有丰富的称谓系统,其不同之处体现在亲属称谓泛化为
社会称谓的使用广泛程度不同,并从历史文化背景、民 族 心 理、经 济 因 素 及 传 统 思 想 等 角 度 探
究汉 - 越称谓语差异的原因。
此外,汉 - 越词汇对比研究还涉及名词、成 语、名 量 词、颜 色 词、构 词 法 等 方 面 的 内 容。 王
康海(
2005)的《汉语和越南语名量词比较研究———兼谈越南学生汉语名量词的学习》进一步丰
富了汉越词汇对比,认为汉越词量词与汉语量词在语源上有着渊源关系,但它们之间毕竟还有
很大差异,两种语言的量词系统也各有特色,彼 此 之 间 既 有 同 又 有 异。 阮 云 妆、李 柏 令(
2010)

143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的《汉越颜色词“绿”和“
xanh”的 象 征 功 能 对 比 研 究》分 析 其 象 征 功 能 差 异 背 后 不 同 的 民 族 心
理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历史文化之间的差异。刘汉武(
2011)的《试谈现代汉 - 越语
合成词构词法的异同》立足于现代汉语合成词构词法,通过对比发现几乎每个汉语合成词的构
词法都有一个相应的越语汉越词构词法,而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相应的越语纯越语词的构词法;
汉语合成词的词根次序一般与越语汉越词合成词相同,与越语纯越语词合成词相反。

三 、 语法对比研究成果

汉 - 越语法对比研究的成果较为丰富,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 49 篇论文(占 44.


14% )。
论文内容涉及很多方面,有两种语言词类、句子成分方面的对比,也有两种语言句式、语序方面
的对比,但每一方面的对比成果都不多,相对而言还很薄弱,有些问题需要重新讨论,有待做更
为深入的研究。
词类方面的对比。陶氏河宁(
2004)的《方 位 词“上”与“
trên”比 较》从 句 法、语 义 方 面 比 较
汉语方位词“上”与越语 t
rên(上),认为越语中的 t
rên 与汉语方位词“上”意义相近、用法相当,
但是“上”与t
rên 也有所异。朱阿 费(
2010)的《现 代 汉 - 越 语 介 词 对 比 研 究》运 用 三 个 平 面 的
理论,将现代汉、越语的五组常用介词进行了对 比,认 为 汉、越 语 的 介 词 存 在 一 定 的 对 应 关 系,
但这种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对多的关系。
句法结构、句子成分方面的对比。袁焱、潘武俊英(
2008)的《汉越述宾结构对比研究》从句
法结构、语义、韵律、跨度四个方面对比分析汉越 述 宾 结 构 的 异 同。 陈 晨、阮 瞿 越(
2009)的《汉
语述结式在越语中的表达类 型 及 其 制 约 因 素 》认 为,汉 语 述 结 式 在 越 语 中 的 表 达 类 型 灵 活 多
变:用述结式表达;用动词谓语表达;用 “述 语 + 趋 向 补 语”等 其 他 述 补 结 构 表 达;用 l
àm 字 结
构表达。
语序方面的对比。武氏河(
2005)的《越南语与 汉 语 的 句 法 语 序 比 较》认 为,汉 语 与 越 语 句
法语序之间的差异多,相同之处相对来说少,修饰成 分 的 排 列 顺 序 在 多 数 情 况 下 不 一 致,差 别
最明显的是定语与中心语的语序。范青钏(
2007)的《汉越状语语序比较分析》认为汉语与越语
状语语序有差异,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中越两国的思维逻辑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两国的
言语习惯不同而造成的。
句式方面的对比。刘娟、谭志词(
2005)的《汉 语 “得”字 句 和 越 南 语 “ ”字 句 的 比 较》认
为汉语“得”和越语 (得)在语音和用法上都很相似,但也有区别,指出越南留学生学习“得”
字句的偏误原因。

144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汉越语言对比研究综述

四 、 结语

比起汉英、汉日、汉韩语言对比研究来,汉越 语 言 对 比 研 究 的 论 文、研 究 者 人 数 较 为 单 薄。
对比研究文章都涉及语言的三个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音层面上的对比研究虽然成果不
多,主要集中在“汉越音”方面的研究,但对汉语教学有 很 多 启 发,有 助 于 改 善 越 南 学 生 的 汉 语
语音面貌。词汇层面上的对比研究所涉及的方面虽 然 广 泛,但 除 了 汉 语 词 与 越 语 的 汉 越 词 的
对比、汉 - 越称谓语对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外,其 他 方 面 的 研 究 还 不 够 深 入,有 些 研 究 需 要
重新讨论。语法层面上的对比研究成果虽丰富,但还未研究透彻,只对现象的异同做简单的对
比,缺乏细致深入的对比。
可见,汉越语言对比研究还不够深入,几乎只 停 留 在 汉 越 语 言 表 层 的 基 本 差 异 上,其 力 度
和深度都有待加强,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汉越语言对比研究还有很多领域尚待开辟。
对比研究要从不同的视角着手,才能给对比研究真正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陈   晨、马琳琳(
2007)汉语和越语语音对比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 4 期。
陈   晨、阮瞿越(
2009)汉语述结式在越语中的表达类型及其制约因素,《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 5 期。
范青钏(
2007)汉越状语语序比较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 6 期。
黄健红(
1999)浅谈中越称谓语使用共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 3 期。
刘   娟、谭志词(
2005)汉语“得”字句和越南语“ ”字句的比较,《广西社会科学》第 11 期。
刘汉武(
2011)试谈现代汉 - 越语合成词构词法的异同,《语文学刊》第 16 期。
罗文青(
2008)越语双音节 汉 越 词 对 应 汉 语 倒 序 现 象 规 律 初 探,《广 西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第
4 期。
阮云妆、李柏令(
2010)汉越颜色词“绿”和“
xanh”的象征功能对比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第 10 期。
舒雅丽、阮福禄(
2003)略论双音节汉越词与汉语双音节词的异同,《汉语学习》第 6 期。
陶氏河宁(
2004)方位词“上”与“
trên”比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 6 期。
王   力(
1991)《王力文集》(第 18 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王康海(
2005)汉语和越南语名量 词 比 较 研 究———兼 谈 越 南 学 生 汉 语 名 量 词 的 学 习,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文。
武氏河(
2005)越南语与汉语的句法语序比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 6 期。
严翠恒(
2006)汉越语音系及其与汉语的对应关系,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杨   悦(
2006)汉越称谓语的异同及教学策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 6 期。
袁   焱、潘武俊英 (
2008)汉越述宾结构对比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 5 期。
朱阿费(
2010)现代汉 - 越语介词对比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45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附录:汉越语言对比研究论文统计表

时间 语音对比 词汇对比 语法对比 总共


(年) 11 篇)
( 51 篇)
( 49 篇)
( 111 篇)

1991—1997  0

1998  1  1

1999  2  2

2000  1  1

2001  0

2002  1  1

2003  1  2  1  4

2004  6  3  9

2005  3  4  7

2006  1  4  5  10

2007  2  3  7  12

2008  2  12  11  25

2009  2  3  3  8

2010  1  4  5  10

2011  11  10  21

146
英文摘要

va
lue
 in
 in
terna
tiona
l Ch
ine
sel
 anguage
 teach
ing.The 
par
ame
ter
s of
 th
iscommun
  ica
tive

t i
em nc
lude de
sti
nat
ion,que
sti r,answe
one rer,con
ten
t and
 tr
ans
por
tat
ion.The ba
sic

chema
 st
ruc
tur
e can be d
ivi
ded
 in
to t
hree
 lnks:t
i he que
sti
one
r sks,t
 a he answe
rer
answe
rs,
and
 the 
que
sti
one
r i
gve
s t
hanks.
Ke
y wo
rds:Pr
ima
r Ch
y  i
nee;Commun
s ica
tive
 iem;Schema
t  st
ruc
t e;S
ur imp
le“
Ask
ing
 for

irec
tions”Schema;Ba
sic
 schema
 st
ruc
tur

(Vi
etnam)Luu 
Hon 
Vu 
and 
Ding  ng,A 
Chongmi li
ter
atur
e r
evi
ew 
ofcompa
  ris
ons
 be
tween
Manda
ri Ch
n  i
nes
e and 
Vie
tname
ses
 ince
 the 
1990s
Li
ttl
e compa
rat
ive
 re
sea
rch 
has
 been 
unde
rtaken 
on 
Manda
rin 
Chi
nes
e and 
Vie
tnam-

se.Compa
rat
ive
 re
sea
rch
 invo
lve
s r
esea
rch
 in
tot
 hr
ee 
aspec
tsof
  a
  anguage (
l phone
tis,

vocabu
lar
y and 
gr r).Re
amma sea
rch
 in
to 
phone
tic
s ma
inl
y focu
ses
 on 
Manda
rin 
Chi
nes
e-
Vi
etname
se 
phone
tic
s.Apa
rtf
 rom 
suc
ces
s i
n compa
ring 
Chi
nes
e vocabu
lar
y and 
Vie
tnam-

se 
vocabu
lar
y and 
compa
ring 
pred
ica
tes
 in 
Chi
nes
e and 
Vie
tname
se,r
esea
rch
 in
to 
vocabu-

ar ha
y  s 
not
 been 
ver
y t
horough.Wh
ile
 re
sea
rch
 in
to 
gramma
r ha
s been
 suc
ces
sfl,t
u her
e i


 lack 
of 
det
ail
ed 
work
 in
 th
isa
 rea.The 
exi
sti
ngr
 es
ear
ch 
mer
el compa
y  res
 the
 simi
lar
iti
es

and if
fer
ence
s be
tween
 the
 two
 l s,bu
anguage t f
ail
s t
o make
 in
tens
ive
 compa
ris
ons.Thu

many 
res
ear
ch 
area
s a
res
 ti
llunexp
  lor
ed.
Ke
y wo
rds:Manda
rin 
Chi
nee;Vi
s etname
se;Compa
rion;Rev
s iew


iang 
Aoshuang,Inve
sti
gat
ion 
and 
ana
lys
ison
  t
 he
 tr
ain
ing 
cour
ses
 to 
Chi
nes
e t
eache
r vo
l-
un
tee
rsi
 n 
Tha
iland (
Phi
lii
p s)
ne
Th
isa
 rt
icl
e i
nve
sti
gat
est
 he 
cour
ses
 of
 twe
lve 
Chi
nes
e t
eache
r vo
lun
tee
r t
rai
ning
 ins
ti-

uts,t
e hrough con
tra
sti
ve ana
lys
isand
   sur
vey
 feedbacks
 from 
203t
eache
r vo
lun
tee
rs i

Tha
iland.Th
isa
 rt
icl
e ana
lys
est
 he 
cha
rac
ter
ist
ics
 of
 cur
ren
t dome
sti
c vo
lun
tee
r t
rai
ning
cur
ricu
la  pu
and  t
s forwa
rds
 ome
 sugge
sti
ons
 to
 the 
vol
unt
eer
 tr
ain
ing.
Ke
y wo
rds:Ch
ine
set
 eache
r vo
lun
t r;Teache
ee r t
rai
ning;Cur
ricu
lum

Gu 
Ling,A 
pre
limi
nar
y s
tudy 
oni
 nt
erna
tiona
l Ch
ine
set
 eache
rs’i
nduc
tion
 tr
ain
ing
Dr
awi
ng 
on r
elevan
t t
heor
ies
 on
 teache
rs’prof
ess
iona
l deve
lopmen
t and
 teache
rs’
edge,
knowl thi
s a
rti
cle 
ana
lyze
s how 
the 
nov
ice
 teache
rsimprove
   the
irt
 each
ing
 sk
ill
s and
deve
lop 
prac
tica
l knowl
edge
 in
 the
 induc
tion
 tr
ain
i prog
ng  rams
 of 
PIB 
and 
ACC 
whi
ch 
are

eat
ured 
asi
 nt
ers
ive 
cour
ses.I
tsen
  l
ight
enmen
t t
o t
hei
 nt
erna
tiona
l Ch
ine
set
 eache
rs’i
n-
duc
tion
 tr
ain
ing
 is
 di
scu
ssed 
aft
erwa
rds.

22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