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公式整理 第 1 回 (單元 1 實數) 公式整理 第 2 回 (單元 2 直線與圓)

   正整數(______) 1. 直線方程式
  
  _____(_____)  0 (1)點斜式:過點 A( x0 , y0 ) 且斜率為 m  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負整數
 _______(____)  
_____(____)   有限小數
1.  (2)斜截式:斜率為 m,y 截距為 b  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循環小數 (3)截距式:設直線 L 的 x 截距為 a,y 截距為 b  L : ____________________

 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

2. 有理數的定義: 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_的數。 2. 直線的斜率

(1)過 A( x1 , y1 ) 、 B( x2 , y2 ) 兩點求斜率  m


AB
 =_______________。

3. 若 x  k  ______________
(2)若 L : ax  by  c  0 ,  mL  ___________ 。
若 x  k  ______________

若 x  k  _______________ (3)若 L 與 x 軸正向所夾的有向角是 θ,  mL  __________ 。

4. 雙重根號化簡
3. x 截距為 a ,表示圖形過______________; y 截距為 b ,表示圖形過________________
設 a  b  0 ,可得 (a  b)  2 ab   _____________

5. 算幾不等式
4. 設兩相異直線 L、
1 L2 的斜率分別為 m、
1 m2
設 a  0、b  0 ,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號在___________時成立。
(1)若 L1 // L2  _____________
6. 乘法公式
(2)若 L1  L2  _____________
(1) (a  b  c)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  b)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 ax  by  c  0 平行的直線,可設為__________________

(3) (a  b)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 ax  by  c  0 垂直的直線,可設為__________________

(4) a 3  b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a 3  b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求兩點距離


若平面上兩點 A( x1 , y1 ) , B( x2 , y2 ) ,兩點求距離 AB  _________________
(6) x3 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x3 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整理 第 3 回 (單元 2 直線與圓) 公式整理 第 4 回 (單元 3 多項式函數)

1. 求點到直線的距離 1. 多項式除法原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 A( x1 , y1 ) 到直線 L : ax  by  c  0 的距離 d ( A, L)  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餘式=0 或 deg(餘式)< deg(除式)
2. 求兩平行線之間的距離 2. 綜合除法
兩平行直線 L1 : ax  by  c1  0 與 L2 : ax  by  c2  0 , (1) ( x 3  4 x 2  6 x  17)  ( x  3) , 求商式______________,餘式_____________
兩平行線的距離 d ( L1 , L2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圓方程式: 圓心為 A(h﹐k),半徑為 r 之圓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圓與直線的關係判定

L 與C (2) (2 x3  3 x 2  6 x  17)  (2 x  1) , 求商式______________,餘式____________


L 與 C 交兩點 L 與 C 相切於一點 L 與 C 不相交
的關係

圖形

幾何判別

聯立方程式 聯立方程式 聯立方程式 3. 餘式與因式定理


代數判別 有兩相異實數解 有兩相等實數解 沒有實數解
( ) ( ) ( ) (1)多項式 f ( x)  ( ax  b) 的餘式為 r,則__________________

(2)多項式 f ( x) 有因式 ax  b ,則__________________


5. 過圓外一點 (a, b) 求切線的方法

設切線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偶函數: 函數滿足______________的特性,圖形對稱 y 軸。
利用______________,求出 m 即可。

(2)奇函數: 函數滿足______________的特性,圖形對稱原點。
6. 已知圓的切線斜率為 m,求切線的方法

設切線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5. 二次函數及其圖形
利用_________________,求出 k 即可。
二次函數 f ( x)  ax 2  bx  c 圖形的頂點坐標為( , ),

對稱軸為_______________。
公式整理 第 5 回 (單元 3 多項式函數) 公式整理 第 6 回 (單元 4 數列與級數)

1. f ( x)  ax 2  bx  c 恆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設  an  是等差數列,公差為 d,
f ( x)  ax 2  bx  c 恆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則(1) 等差數列定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n  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元二次方程式 ax 2  bx  c  0 ,則 x 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S 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令兩根分別為  ,  ,則兩根之和     ____________,兩根之積   __________ (4) a, b, c 三數成等差,則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三次函數 y  f ( x)  ax3 的圖形 (對稱___________)。


2. 設  an  是等比數列,公比為 r,

則(1) 等比數列定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n  ___________________

 ,r 1

(3) S n  
 ,r 1

(4) a, b, c 三數成等比,則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三次函數 y  f ( x)  ax3  px 的圖形 (對稱___________)。


3.常見的級數求和公式
(1) 1  2  3  4  .....  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0 a0 a0 a0
(2) 12  22  32  42  .....  n 2  ___________________

(3) 13  23  33  43  .....  n3  ___________________

1 1 1 1
(4)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2  3 3  4 n  (n  1)

5. 三次函數圖形的廣域與局部特徵

三次函數: y  f ( x)  a ( x  h)3  b( x  h)2  c( x  h)  d

(1)圖形的廣域特徵近似於曲線________________

(2)圖形在 x  h 附近的局部特徵近似於直線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整理 第 7 回 (單元 5、6 排列與組合、機率) 公式整理 第 8 回 (單元 7 數據分析)

1. 中位數 Me :
1.取捨原理
(1)將奇數筆數據由小到大排列為 x1 、 x2 、 x3 、 x4 、 x5 ,則 M e  __________
(1) n(A 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n(A B C)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將偶數筆數據由小到大排列為 x1 、 x2 、 x3 、 x4 、 x5 、 x5 、 x6 ,則 M e  _________

2. 一組正數的數據 x1 , x2 ,......., xn 之

2. 排列組合工具 (1)算術平均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Pkn  __________________ (2) Ckn  __________________ (2)幾何平均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二項式定理 ( x  y )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組數據 x1 , x2 ,......., xn ,平均數為 

(1)標準差  
7. 巴斯卡定理 Ckn  Ckn1  _____________

8. 組合總數 C0n  C1n  C2n  ........  Cnn  _____________



9. 條件機率:
(2)變異數=_________
(1) P (B A) →已知_______發生的條件下,求_________的機率。
4. 假設一組數據原來的平均為  ,標準差為 
若 新數據  a  原數據  b ,
(2) P (B A)  ___________________
(1)新的平均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A, B互斥  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的標準差  '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A, B獨立  ___________________

5. 標準化(z 分數)
12. 數學期望值:
(1)標準化過程: _______________=標準化分數
若事件 Ak 發生的機率為 pk ,其可得對應之報酬值為 mk ,其中 1  k  n ,
(2)數據經標準化後,新數據平均為___________,標準差為___________

則此試驗的期望值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整理 第 9 回 (單元 7 數據分析) 公式整理 第 10 回 (單元 8 三角)

1. 三角函數定義
1. 相關係數 r :
θ 是一個標準位置角,在 θ 的終邊上任取一點 P(x,y),且 OP  r
設數據 ( x1 , y1 ) 、 ( x2 , y2 ) 、….、 ( xn , yn ) 標準化後為 ( x1 , y1 ) 、 ( x2 , y2 ) 、……、 ( xn , yn ) ,
sin   ________
其中 x1 , x2 ,......., xn 的平均數為  x 標準差為  x , y1 , y2 ,......., yn 的平均數為  y 標準差為  y 

定義 cos   ________
則(1)標準化後: 

相關係數 r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tan   ________

(2)未標準化:
2. 三角函數值正負

相關係數 r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n 在_______象限為正


cos 在_______象限為正 
tan 在_______象限為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常用三角函數值
sin θ cos θ tan 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30°
2. 相關係數範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3. 迴歸直線公式
(1) 若數據經標準化後,則迴歸直線為__________________ 60°

(2) 若數據未經標準化,則迴歸直線為___________________, 90°

其中 m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

1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0°
4. 若 X'  aX  b , Y'  cY  d
180° -
 ______ , ac同號

新的相關係數  rX',Y'  
270°
 ______, ac異號

公式整理 第 11 回 (單元 8 三角) 公式整理 第 12 回 (單元 8 三角)

1. 換算公式
sin(180   )  __________ sin(180   )  __________ sin( )  __________ 1. 和角公式
cos(180   )  __________ cos(180   )  __________ cos(  )  __________
tan(180   )  __________ tan(180   )  __________ tan( )  __________ (1) sin(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n(90   )  __________ sin(90   )  __________ (2) cos(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s(90   )  __________ cos(90   )  __________

sin(270   )  __________ sin(270   )  __________ (3)tan(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s(270   )  __________ cos(270   )  __________
2. 二倍角公式

2. (1)平方關係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sin2θ=______________

(2)商數關係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os2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三角形邊或角
(3) tan2θ=___________________
(1)正弦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餘弦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三倍角公式

(1)sin3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上富士山)

4. 三角形面積公式 (2)cos3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塊三減三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半角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1)sin =________________ (2)cos =____________ (3) tan =______________
2 2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