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26卷第2期 南 京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Vol.

26No.2
2
004年3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r.2
004

热管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的 CFD 模拟及试验


孙世梅‚张 红
(南京工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2
100
09)

摘 要:根据热管换热器结构特点及传热特性‚建立了热管换热器壳程流动与传热的三维物理模型。模型中引入
了多孔介质模型中的分布阻力和分布热源的概念‚通过 CFD 计算软件模拟研究了热管换热器压力降与温度场分
布‚模拟研究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热管换热器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CFD;压力降;温度场 ●
关键词:热管换热器;多孔介质;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K1
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1-7
643(2
004)0
2-0
062-0
5

  近年来‚数值模拟研究方法为经济和安全地设 与传热数值计算模型‚采用 CFD 大型计算软件对热


[1]
计、
评价及改造换热器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 管换热器内流动与传热的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为
[2‚
3] [4]
Partankar and Splanding 、Sha 等人已为换热器数 热管换热器进一步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
值模拟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9
0年代末‚我国科技 据。
工作者对管壳换热器的数值模拟研究亦取得了很大
的进展和突破 [5~7] ‚然而对热管换热器数值模拟研 1 传热模型描述
究却未见报道。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热管换
热器中‚冷热流体间的热量传递是靠热管内工作介 1
∙1 热管换热器传热模型建立
质蒸发和冷凝的相变过程而实现的‚因而导致热管 在热管换热器中‚热量通过热管或热虹吸管管
换热器的总体性能一方面取决于热管元件内部的传 内工作介质蒸发和冷凝的相变过程从高温流体传递
热性能‚另一方面又取决于管壳间流体流动和传热 到低温流体。因此‚可以将热管换热器看作是由热
的特性‚而且这两方面的性能是相互影响的‚这就决 管内工作介质相变传热耦合在一起的两台独立的换
定了热管换热器数值模拟研究较管壳换热器相比具 热器 [8] ‚如图1所示。由于热管换热器内充满大量
有更大的难度。本文拟结合热管换热器传热特点‚ 的热管传热元件‚一方面使得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
引入多孔介质传热模型建立了热管换热器三维流动 动空间减小‚另一方面极大地阻碍了流体的流动‚因

图1 热管换热器传热模型
Fig.
1 Heat transfer modeling of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 收稿日期:
200
3-0
6-1
5
作者简介:孙世梅(1
966-)‚女‚吉林人‚副教授‚在职博士‚主要从事高效传质传热设备研究。
第2期 孙世梅等:热管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的 CFD 模拟及试验 63

此可以引入多孔介质模型的概念‚将热管换热器视 1
∙3  分布阻力
为多孔介质‚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动看成是多孔介 根据 Darcy 定理‚多孔介质中流动阻力可由下
质内的流动。根据 Darcy-Bricnkman-forchheimer 多孔 列公式计算 [9] :
介质模型 [9] ‚将模型作如下假设: μ 1
Ri = v + C ρ|v i |v i  ( i = x、y、z)
(1)将热管元件组成的热管换热器空间视为一 γi 2 2
多孔介质‚采用容积孔隙度 β描述热管元件的存 (2)
在‚容积孔隙度是流体所拥有的空间占总控制容积 由于在热管换热器中‚沿流体流动方向除了热管元
的比率; 件以外别无其它障碍物存在‚因此‚管束的分布阻力
(2)考虑热管元件的存在对流体流动的阻碍作 可表示为:
用‚采用分布阻力 Ri 的概念计算热管换热器压降; 2C2xGmax G
Rx = (3)
(3)假定热管换热器内的流动与传热是稳定的。 ρSt
1
∙2 控制方程 1
Ry = C ρv2 (4)
2 2y
因热管换热器大多是长方体结构‚因此‚采用三
1
维直角坐标系‚流体流动方向为 x 方向‚换热器宽度 Rz = C ρw2 (5)
2 2z
方向为 y 方向‚高度方向为 z 方向‚在 x、y、z 方向上
1
∙4  分布热源
的流体流动速度分别为 u、v、w。因此‚基于模型假
在表1中:qc 和 qh 是冷热侧热管换热器单位体
设‚两台换热器的控制方程可以统一表示为:
积内传递的总热量。
∂ ∂ ∂ ∂ ∂φ
(β
ρuφ) + (βρvφ)+ (β ρwφ) = βΓ + Q
∂x ∂y ∂z ∂x ∂x qh = (6)
Vh
∂ ∂φ ∂ ∂φ
βΓ + βΓ + Sφ (1) Q
∂y ∂y ∂z ∂z qc = (7)
Vc
式中: β为容积孔隙度; ρ为流体密度;u、v、w 分别
总换热量为:
为直角坐标系中 x、y、z 方向的速度分量; φ为一般
变量;Γ为φ的扩散系数;Sφ 为源项。守恒方程中 φ、 Q = KAΔTm (8)
Sφ、Γ见表1。 1 1 1 1 1
= +
K heo A eo + hei A ei hci A ci hp
+ h A
co co
表1  直角坐标系中守恒方程的 φ、Sφ、Γ表达
Table1  Expression of φ、Sφ、Γof the governing (9)
equation in rectangular coordinate system

φ Sφ Γ 2 模拟及实验研究
∂(βP)
uh -βRhx -
∂x 2
∙1 数值计算方法
∂(βP)
vh -βRhy - μh 热管 换 热 器 冷 热 侧 流 体 控 制 方 程 分 别 采 用
∂y
热流体侧 SIMPLE 算法求解离散方程组 [10] ‚在本求解过程中‚
∂(βP)
w h
-βRhz - 为加快收敛速度‚将动量方程与能量方程分开求解。
∂z
λh 2
∙2 边界条件
hh qh
Cph 进口:给定热管换热器冷热流体侧进口温度、压
∂(βP) 力和质量流量。出口:出口速度、压力和温度由质量
uc -βRcx -
∂x
守恒确定。壳体壁面:采用不可渗透、无滑移和绝热
∂(βP)
vc -βRcy - μc 条件。
∂y
冷流体侧 2
∙3 模拟研究条件
∂(βP)
wc -βRcz -
∂z 本文模拟的是1台高温热管换热器的低温段‚
λc 如图2所示的虚线框内‚在实验中低温段的冷空气
hc qc
Cp c 侧‚从空气进口处开始‚每隔一排热管设置一对热电
偶‚
测量相应位置处的冷流体温度。低温段的热流
64 南 京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6卷
第2

3排、第1
体侧的第5排、第1 7排、第1
8排、第2
3排 相应位置的热流体温度。表2列出这台换热器低温
1排的中间位置处各布一个铠装热电偶测量
和第3 段的结构参数与实验参数。

图2 高温热管换热器综合性能实验装置
Fig.
2 Synthetical performance experiment set up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表2 低温段热管换热器的结构参数与实验参数
Table2 Geometric and experiment(design) parameters in low temperature section of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试验参数(设计参数)
结 构 参 数
热流体侧 冷流体侧

管子尺寸/mm ●
38 热侧翅片间距/mm 4 进口温度/℃ 2
45 进口温度/℃ 2
7

蒸发段长度/mm 3
90 冷侧翅片间距/mm 3
∙8 出口温度/℃ 1
00 出口温度/℃ 2
00

冷凝段长度/mm 2
70 迎风面管间距/mm 6
6 流量(标况)/(m3·h-1) 5
85 流量(标况)/(m3·h-1) 4
84

翅片高度/mm 1
2 热管排列方式 4‚
3‚4 压降测量值/Pa 8
90 压降测量值/Pa 16
90

翅片厚度/mm 2 管排数 3
5

2
∙4 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的出口温度、冷流体出口温度与实验测量值的比较‚
2
∙4∙
1 热管换热器冷热侧流体温度场与实验测量 由图3、
4可以看出‚热流体的温度由入口温度2
45
结果对比分析 ℃逐渐降低到8
2 ℃‚冷流体温度由进口处的2
7℃
图3、
4为冷热流体在已知热流体、冷流体进口 6
逐渐上升到18℃‚与试验测量值比较表明:温度场
温度条件下经过 CFD 软件模拟计算得到了热流体 0%左右。这说
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误差在1

图3 热流体侧温度场模拟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比较 图4 冷流体侧温度场模拟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比较
Fig.
3 Comparison of computed resuer with Fig.
4 Comparison of computed resuer with experiment
experiment value in hot flow side value in cold flow side
第2期 孙世梅等:热管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的 CFD 模拟及试验 65

明‚
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可以合理准确预测一台热管 (b)图为压降随流体纵向流动
侧压降三维计算模型‚
换热器温度场的分布。 位置变化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冷流体总压降模拟计
2
∙4∙
2 热管换热器冷热侧流体压降与实验测量结 算值为16
80Pa。与表2中所示的实验测量值比较‚
果对比分析 9
热流体压降试验值为80Pa‚冷流体压降试验值为
图5为热管换热器热流体侧压力降 CFD 计算 16
90Pa‚模拟计算与实验测量误差在5%左右。一
(a)图为热流体侧压降三维计算模型‚
值‚ (b)图为压 方面证明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表明‚采
降随流体纵向流动位置变化曲线‚图中可以看出热 用多孔介质模型可以合理准确预测一台热管换热器
5
流体侧总压降模拟计算值为82Pa。图6为热管换 内压降。
热器冷流体侧压力降 CFD 计算值‚(a)图为冷流体

图5 热流体侧压力降模拟计算值
Fig.
5 Computed resuer of pressure drop in hot fluid side

图6 冷流体侧压力降模拟计算值
Fig.
6 Computed result of pressure drop in cold fluid side

热管换热器内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为热管换热器
3 结 论 故障诊断即事故分析提供依据。

本文引入多孔介质模型概念建立了热管换热器 参考文献:
三维流动与传热的数值计算模型‚并应用计算流体 [1 ] 陶文铨.数值计算传热学 [ 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
990.
力学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研究‚与试验结果吻合良
[2 ] Patankar S V‚Spalding D B.A calculation procedure for the tran-
好。这表明可以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对热管换热器进
sient and steady-state behavior of shel-
l and-tube heat exchangers [M].
行数值模拟计算‚用此模型可以合理准确预测一台
66 南 京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6卷
第2

In:Heat Exchangers Design Theory Sourcebook.Washington‚D.C: [6 ] 黄兴华‚王启杰‚陆震.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和传热的三维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
4.1
55. 数值模拟 [J ].化工学报‚2
000‚
51(3):2
97-
301.
[3 ] Patankar S V‚Spalding D B.Computer analysis of the three dimen- [7 ] 俞茂铮‚姚秀平‚汪国山‚等.大功率汽轮机凝器汽相流动与传
sional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a stream generater [ J ].Forsch Ing 热特性的数值分析 [J ].动力工程‚
199
5‚1
5(6):
42-
48.
Wes‚
197
8‚(4
4):
47-
52. [8 ]  Dunn P D‚Reay D A.Heat pipes [ M ].England:Pergmon press‚
[4 ]  Sha W T.Multi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ing of heat exchangers 1
982.
[J ].J of Heat Transfer‚
198
2‚(1
04):4
17-
425. [9 ] Fluent.
inc.
Fluent user’s guid [EB/OL ].Http:
//www.
Fluent.
com.
[5 ] 王定标‚董其伍‚刘敏珊‚等.纵流壳程换热器数值模拟应用研 [1
0]  Patankar S V.Numerical 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low [ M ].New
究 [J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199
9‚2
0(2):1
8-2
0. York:
Mcgraw-Hill‚
199
0.

Analysis of CFD simulation with experiment of heat transfer


and pressure drop for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SUN Sh-
i mei‚ZHANG Ho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2
100
09‚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geometric features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a three dimen-
sional therma-
l hydraulic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of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The numerical model consid-
ered the distributed resistance model and distributed heat source model.Pressure drop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ere
calculated by CFD software.The analytical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son of computed resul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is result offered a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and spread application of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Key words: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porous medium;
numerical simulation;
CFD;
flow field;
temperature field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