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1 建设工程的法律基础

一、建设工程的基本内涵和法律体系的基本知识
1. 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2. 建设工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的名称不统一性
3. 分成十个专业类别: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民航机场工程、港口与航道工
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矿业工程、机电工程。
4. 三大特点:项目固定,生产和交易的交织,生产过程的唯一性
5. 项目固定:工程项目固定,工程队伍流动,工程类别复杂,建设条件多变,建设周期
长,人、财、物消耗大等特点,与其他行业明显不同。
6. 生产过程的唯一性:所有的工程项目都必须经过立项批准、设计、施工、竣工验收、
交付使用、质量保修等程序。

7. 法律:广义上泛指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狭义上仅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
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8. 法规:在我国建设工程领域,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以及地方性
规章。法规的效力要低于法律。

9. 法律体系: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的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
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
11. 三个层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12. 七个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
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13. 法律体系的主要特征: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一个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
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理想化);客观法
则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
14.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是把关于建设工程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章程、地方法规和地
方章程等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体系。体系中的法
律具有独立性,但整个体系具有完整性。

15. 法的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门规章;
地方规章;国际条约
16.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是我国最
高的法律形式。
17.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
《立法法》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
实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8. 地方性法规:一种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另一种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
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制定的。
19. 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等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务
院的决定,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调整本部门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关系的 、
并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是属于执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形式是命令、
指示、规章等,其名称也可以表现为“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比如,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
20. 地方规章:也可称为地方政府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
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所制定的规章。
21. 国际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以国际法为准则而为确立其相互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书
面协议,是指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缔结、参加、签订、加入、承认的双边、多边的条
约、协定和其他具有约束性的文件。国际条约包括一般性的条约和特别条约。
·一般性的国际条约:通常是大多数或多数国家参加的,主题事项涉及世界性问题,起
着创立一般适用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作用。
·特别条约:一般由两个或几个国家为特定事项缔结的。
22. 现行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对应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项目环境评价和环境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消防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司法》
《建设工程许可证条例》——《税收管理法》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二、法律关系和法律权利
1.建设工程法律关系:由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所确认和调整的,在建设工程管理和协作过程
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特征:
1)综合性
2)一种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
3)以受国家计划制约的建设管理、建设协作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4)建设工程行政法律关系决定、制约、影响着有计划因素的协作关系。
3. 建设工程法律关系:必须包括关系主体、关系客体、关系内容。
·关系主体: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法人
·关系客体:财、物、行为、非物质财富
·关系内容:建设工程权利、建设工程义务
4.关系主体:
1)国家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
会;
·行政机关:依照国家宪法和法律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的机关。
2)社会组织(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
义务的组织。
法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
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注意:法人不是人,是一种社会组织,是一种集合体,是由法律赋予法律人格的组织集合
体。这是法人与自然人的根本区别。它可以是个人的集合体,也可以是财产的集合体。不
以组织集合体名义出现在民事主体的,不能为法人。
自然人也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比如建设企业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同企业签
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就自然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5.关系客体:
建设工程法律关系客体指工程建设中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共同指
向的对象。
财、物、行为、非物质财富
财:一般指资金及各种有价证券,表现为建设资金、各类价款等。如基本建设的贷款合同
即客体就是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物:指可为人们控制的并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表现为建筑材料、机械设
备,工程建设的产品等。
行为:指人的有意识是活动。表现为完成一定的工作,如具体的施工工作等活动。
非物质财富:指人们脑力劳动的成果或智力方面的创作(智力成果)等。
6.关系内容:权利与义务
义务和权利是对应的,相应主体应自觉履行建设义务,义务主体如果不履行或不适当
履行,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建设工程法律权利:
法律权利: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
保障手段。法律权利,也是一个和法律义务相对应的概念。
一切法律权利都受到国家的保护,当权力受到侵害时,权利享有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或
者有关主管机关申诉或请求保护。
“债权”、“物权”、“知识产权”等
8.债权:
债:是按照合同约定或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建设工程债的常见种类:
1) 施工合同债。发生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对施工任务的完成及质量、工程款的
支付等问题中。
2) 买卖合同债。发生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材料设施供应商之间,对材料设备、或质
量与价款等问题中。
3) 侵权之债。发生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周边单位或居民之间,对各类侵权问题中。
侵权的情形很多,常见类型如下:
1) 因施工噪声、废气或污水排放造成邻近区域污染的侵权;
2) 因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遮挡正常的关照的侵权;
3) 因施工措施不当造成邻近道路、管线及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受损的侵权;
4) 因采购、运输、堆放、保管、施工或安装错误造成的材料、设备受损的侵权;
5) 因管理措施或施工方法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
9.物权:
民事主体依法对特定的物进行管理支配,享有利益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物权的实
现不需要他人的协助,是绝对权。
10.物权 vs 债权:
1)债权与物权的主体不同。
债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是对人权;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义务主体
则为不特定的,是对事权。
2)债权与物权的客体不同。
债权的客体可以是物、行为和智力成果;物权的客体则只能是物。
3)债权与物权的内容不同。
债权的实现需要义务主体的积极行为的协助,是相对权;物权的实现则不需要他人的协助
是绝对权。
11.物权的分类:
·根据物权的权利主体是否为财产的所有人:自物权、他物权
·根据设立的目的不同: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根据物权的客体是动产还是不动产: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
12.物权的特征:
支配权、绝对权、财产权、排他性一物一权 eg:土地所有权
13.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又称为智慧财产权,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权利。
我国承认并以法律形式加以保护的主要知识产权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
秘密以及其他有关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四大基本特征:
1)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性质;
2)专有性(独占性或排他性);
3)地域性;
4)时间性。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