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年第7卷第2期

Chines J Bas M ed T CM 2001.


V ol.7.
N o.2 49 ( 总第129页)

tity of BDN F, trkBpositive neurons decrease obviously in the cortex and hippocampus after cortical devas-
culation, T hose changes are obvious in the cinbulatic cortex and CA 1subregion of hippocampus. T he quan-
tity of A chE, ChA T , BDN F, trkB positive neurons decrease obviously in the M BN ,
and the atrophic cells are
also found in M BN , cell body become small, branches become less or even disappear. Conclusion:T hese re-
sults show that this model is an ideal model for the study of V D.
Key words:V ascular Dementia; rat model of cortical devasculation

ꆤ实验研究ꆤ

建立小鼠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过伟峰,徐 立,项晓人,司晓晨,程海波,夏卫军,唐含艳
( 南京中医药大学93号,江苏 南京 210029)

摘 要:目的:建立小鼠黄褐斑动物实验模型。方法:用黄体酮注射液( 高、低两个剂量组) 攻击雌性小鼠1


个月,以皮肤、肝脏组织酪氨酸、M DA 含量变化及皮肤黑色素细胞病理形态学指标作为考察模型是否成功
的依据。结果:酪氨酸、M DA 明显升高,皮肤黑色素沉着增加。结论:黄体酮攻击雌性小鼠所致的黄褐斑动物
实验模型获得成功。
关键词:黄体酮注射液;黄褐斑
中图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3250(2001)02-
0049-
03

根据黄褐斑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及目前通 后用高速分散器粉碎、匀浆。匀浆液以3500 r/min 离


行的“雌激素和黄体酮增多进而刺激黑色素细胞而 心15
min,取上清液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
致色素沉着”的发病学假说,用黄体酮攻击雌性小 3 M DA 、SOD 测定
鼠,复制黄褐斑动物实验模型。 按测定试剂盒的操作要求进行。
实 验 材 料 4 酪氨酸测定
1 实验动物 采用同步荧光分析法[1] 。
昆明种小鼠,体重30 g±2 g,均为雌性。 5 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黑色素阳性目标
2 实验药品和试剂 以黄体酮高剂量组小鼠皮肤为研究对象。剥取
黄体酮注射液:20 mg/ml,使用前用灭菌注射用 背部皮肤一块,去毛,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腊
水稀释至所需浓度。酪氨酸储备液:以 L - 酪氨酸用 包埋,连续5μm 厚切片,HE 染色。黑色素标记采用
蒸 馏 水 配 制 成 0.3 mg/ml 的 水 溶 液。 丙 二 醛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选用链霉菌素ꆤ生物素法。一抗
( M DA )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测定试剂盒:购自 选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 HM B45,DA B 显色,苏木素
南 京 建 成 生 物 工 程 研 究 所。 鼠 抗 人 单 克 隆 抗 体 村染。用 PBS 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用人体皮肤组
HM B45( melanoma 黑素瘤) 即用型试剂盒:购自福建 织做阳性对照。
迈新公司。 6 黑色素阳性目标的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
实 验 方 法 各组随机选取8只小鼠的皮肤组织块,各制成1
1 动物分组及攻击 张病理切片,每片观察5个互不重叠的视野,找到阳
将上述小鼠33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1只。①正 性目标( 皮肤表皮和附件上皮细胞胞浆中呈现棕色
常组:5 ml/kg 灭菌注射用水肌注。②黄体酮低剂量 反应) 后,用 CM IA S 系列98
A 型多功能真彩色病理
组:2倍于人临床等效剂量,即5 mg/kg ( 0.1%水溶液 图像分析系统对目标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每张
5 ml/kg) 肌注。③黄体酮高剂量组:4倍于低剂量组。 切片5个视野及每组8只动物黑色素阳性目标的平均
各组均注射于小鼠大腿根部,1日1次,两侧交替,共1 面积、目标与统计场面积之比( 面密度) 、目标个数与
个月。 统计场面积之比( 数密度) 、平均灰度、平均光密度、
2 皮肤、肝组织匀浆制备 积分光密度,用 t 检验方法对各组之间的数值进行
攻击1个月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背部去毛,取 统计学处理。
皮肤、肝脏各一块,用预冷生理盐水( 4℃) 冲洗,除净 结 果
杂质,滤纸拭干,切取皮肤、肝脏各0.5 g,分别放入装 1 酪氨酸含量
有9倍于组织块重的预冷生理盐水的小烧杯内,剪碎 黄体酮高剂量组皮肤、肝脏酪氨酸含量与正常

● 江苏省中医管理局资助项目,编号:950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年第7卷第2期
50 ( 总第130页) Chines J Bas M ed T CM 2001.
V ol.7.
N o.2

组比较明显升高,肝脏酪氨酸含量还显著高于低剂 剂量组比较:# P <0.05(下同)


量组( 见表1)。 以人体皮肤组织 HM B45标记作为阳性对照,黑
2 M DA 、SOD 含量 色素细胞整齐排列于基底层,棘细胞层中偶见阳性
两剂量组的肝 M DA 含量及高剂量组的皮肤 细胞。
M DA 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模型组:HM B45标记的黑色素阳性细胞明显增
两剂量组皮肤、肝 SOD 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 多,成簇分布于毛囊基底细胞团中,呈强阳性反应,
变化( 见表1)。 表皮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层中亦见单个散在分布的黑
3 小鼠皮肤 HE 染色切片及 HM B45标记黑色 色素细胞,伴细胞核增大及核上移。表皮细胞数增
素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多,局部呈疣状增生。
正常组:鳞状上皮较菲薄,由排列整齐的基底细 4 HM B45标记黑色素细胞的病理图像学分析
胞和棘细胞组成,共2~3层,表面有少量角质。真皮 4.1 小鼠表皮黑色素沉着面积、数量和细胞核
中见毛囊,皮脂腺与表皮相连,未见汗腺。皮下脂肪 数目
组织未见特殊。HM B45标记表皮中几乎未见黑色素 模型组表皮黑色素阳性目标平均面积( 黑色素
细胞,毛囊、皮脂腺基底细胞中见少量黑色素细胞。 染色面积) 、面密度、目标个数、数密度、细胞核数目
表1 黄体酮注射液攻击后 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动物,有显著性差异,P <0.01
酪氨酸、MDA、SOD 含量(  ̄x ±s,/mg 蛋白) ( 见表2)。
组 别 组织 n 酪氨酸( μg) M DA ( nmol) SOD( nu) 4.2 小鼠表皮黑色素沉着的深浅度
一幅黑白图像上每一点的深浅度在计算机内可
正常组 皮肤 10 0.34±0.21 3.06±0.73 47.29±13.37
化分为0~255个等级,称灰度值;光密度则反应物体
肝脏 11 0.27±0.08 5.73±1.39 40.73±9.97 对光的吸收率( 透过率) ,两者都反应物体颜色的深
黄体酮 皮肤 9 0.42±0.14 3.96±1.76 52.26±10.61
浅程度。颜色越深,灰度值越小;而其对光线的吸收
越多,故光密度越高。积分光密度是物体的平均光密
**
低剂量 肝脏 9 0.35±0.13 10.64±2.96 53.60±17.88 度与物体面积的乘积,颜色越深,面积越大,光密度
黄体酮 皮肤 11 0.56±0.19 *
4.10±1.33
*
50.87±11.09 越高。
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皮肤黑色素阳性目标的
高剂量 肝脏 10 0.87±0.23**#9.18±2.11** 46.33±15.38
平均灰度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
注:与正常组比较:* P <0.05,** P <0.01;与黄体酮低 密度明显高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3)。
表2 小鼠皮肤黑色素沉着面积、数量的变化(  ̄x ±s)
目标面积 数密度
组 别 面密度 目标个数 细胞核数
( μm 2) ( E-
06)

正常组 324.68±107.12 0.0014±0.00052 0.40±0.19 1.60±0.74 0.83±0.25

模型组 2351.88±1044.28** 0.01 ±0.0045** 1.35±0.49** 5.73±2.18** 5.73±2.41**

表3 小鼠表皮黑色素细胞的灰度值和光密度值(  ̄x ±s) 物质在酪氨酸酶的进一步影响下,聚并而最后氧化


组 别 平均灰度 平均光密度 积分光密度 成棕色黑色素[2] 。可见,酪氨酸增多为黄褐斑发病的
主要物质基础。
正常组 113.48±29.19 0.24±0.14 226.97±183.17
由于黑色素的形成是酪氨酸酶一系列氧化反应
模型组 85.14±18.22 0.38±0.11
* *
764.35±383.75** 的结果,揭示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平衡系乱,可
讨 论 能是黄褐斑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王氏[3] 对35例黄
1 用黄体酮攻击雌性小鼠复制黄褐斑实验动 褐斑做 LPO、SOD 含量测定,有15例 LPO 超过正常
物模型的依据 值,占42.9%,29例 SOD 低于正常值,占82.9%,而7
黄褐斑的确切病因、发病机制目前不甚清楚,根 例正常人对照组各为1例异常。两组 LPO、SOD 含量
据多数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等进行推断,主要与内 及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01)。
分泌紊乱有关。而妊娠、哺乳、口服避孕药、卵巢及乳 根据黄褐斑的发病学说及皮肤色素沉着的机
腺病变等因素,导致内分泌失调,使体内黄体酮、雌 制,以黄体酮( 孕激素) 长时间攻击雌性小鼠,使其内
激素含量增高,刺激黑色素细胞,导致皮肤色素沉着 分泌失调,并以肝、皮肤组织中酪氨酸、M DA 、SOD
增加。 含量变化及皮肤黑色素细胞增长情况为考察造模是
研究黄褐斑的发病机制,首先必须弄清色素沉 否成功的指标。
着的机制。皮肤色素是在基底层黑色素母细胞中形 2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符合黄褐斑发病学特征
成的,体外研究表明,皮肤色素的合成是酪氨酸通过 结果显示,以2倍、8倍于人临床等效量的黄体酮
酪氨酸酶的作用而缓慢地氧化成多巴,多巴又在多 攻击雌性小鼠1个月后,肝、皮肤的 M DA 含量明显
巴氧化酶的影响下氧化形成无色的中间质量,这种 高于正常组动物,黄体酮高剂量组的皮肤、肝酪氨酸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年第7卷第2期
Chines J Bas M ed T CM 2001.
V ol.7.
N o.2 51 ( 总第131页)

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组及低剂量组。可见,以8倍于 对照的病理分析,却可见黑色素细胞整齐排列于基
人黄体酮等效剂量,注射时间1个月,可以达到升高 底层,提示黑色素特染并不对昆明种小鼠的皮肤黑
皮肤、肝脏酪氨酸含量,并导致氧化与抗氧化之间平 色素细胞显色。而采用免疫组化技术,以鼠抗人单克
衡系乱的目的,它符合黄褐斑发病的生化学改变特 隆抗体 HM B45作为抗体来标记黑色素细胞,即可显
征。 示出小鼠皮肤中的黑色素颗粒,提示其黑色素可能
3 皮肤黑色素病理形态学研究结果证实模型 与人体皮肤黑色素有抗原交叉反应。这一病理组织
取得成功 学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进行皮肤黑色素代谢障碍
就黄褐斑的动物模型而言,判断是否成功最直 性疾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接、最客观的指标,是皮肤病理学检查黑色素沉着是 参 考 文 献
否增多,它较之酪氨酸等生化指标的测定更具实际 [ 1] 李耀群,许金均,黄贤智,等.氨基酸注射液和水解蛋
意义。结果显示,正常组小鼠 HM B45标记皮肤仅在 白注射液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甲酸的同步荧光分
毛囊、皮脂腺基底细胞中见少量黑色素细胞;模型组 析[J].药物分析杂志,1991,11(6):323- 326.
黑色素细胞明显增多,成簇分布于毛囊基底细胞团 [ 2] 陈庭仁.紫外线治疗学[M ].第1版.重庆:科学技术出
中,呈强阳性反应。病理图像学多参数定量分析结果 版社重庆分社,1988.61.
显示,模型组皮肤黑色素着色面积、深度明显大于正 [ 3] 王国丽,李慕庄,宋翔,等.黄褐斑患者中 L PO 和 SOD
含 量 初 探 [J ] .临 床 皮 肤 科 杂 志,1994,23( 3) : 129-
常组,这从病理学角度进一步证实,用本方法制作的
130.
小鼠黄褐斑动物模型是成功的。
4 对小鼠皮肤黑色素病理形态学研究方法的
收稿日期:2000-
10-
16 修回日期:2000-
11-
09
评价
作者简介:过伟峰,男,江苏无锡人,副研究员,
小白鼠正常组和模型组皮肤 HE 染色病理切片
医学博士,主要从事脑病、神经病、黄褐斑的临床与
在光镜下均不能发现黑色素细胞,用黑色素特殊染
科研研究。
色方法,以黑色素特染试剂对皮肤病理切片染色,仍
未见黑色素颗粒。而以人体正常皮肤组织作为阳性

Development of a Ex perimental M odel of Chloasma in M ice

GU O Wei-feng, XU li,XIA N G Xiao- ren, SI Xiao-chen, CHEN Hai- bo, XIA Wei- jun,
T A N G Han-
yan
( 93

J iangsu N anj ing 210029China)
N anj ing Univ ersity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Abstract:Objective:to create a experimental moolel of chloasma in female mice. M ethods:after muscu-


lal injection of progesterone at high and low dosage for one month in female mice,tyrosine and M DA in
skin and liver w ere measured, and skin melanocyte w as observed.
Results:tyrosine and M DA Significantly rose and the deposit of melanin in skin increased.
Conclusion:
the model of chloasma in female mice can be induc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f pyogesterone.
Key words:progesterone; chloasma

ꆤ临床基础ꆤ

从脾胃的生理特点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组方结构
贾风新,李 桂
( 张家口市第五医院胃肠病专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 要:消化性溃疡其病位在胃而与肝脾相关。溃疡病的存在更易导致胃、肝、脾功能失调。在溃疡病治
疗过程中,应结合脾胃之生理特点,用理气活血、凉润通降、健脾化湿之药合理组方,达到脾胃纳运相协,燥湿
相济,升降相因,从而利于提高溃疡病的愈合质量。
关键词:脾胃;生理特点;消化性溃疡;组方结构
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3250(2001)02-
0051-
02

消化性溃疡( 下称溃疡) 是指胃、十二指肠部的 学观点来看,其病位在胃而与肝脾相关。溃疡病的存


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心下痞”等范畴。从中医 在更易导致胃、肝、脾功能失调。脾胃居于中焦,互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