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应试宝鉴 (整理版) P80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1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
中国历史断代表
(据《要略》编,附列开国帝王)
三皇五帝
夏(禹——桀)禹
商(汤——纣)汤
西周(周武王——周平王)
东周(周平王——BC221)
1.春秋时代(周平王——BC475 三家分晋)
2.战国时代(BC475——BC221)
秦(BC221——BC206)赢政
西汉(BC206——AD8)刘邦
东汉(AD8——?)刘秀
三国(210——280)
魏 曹丕 吴 孙权 蜀 刘备
西晋(265——316)司马炎
东晋(317—420)司马睿
南北朝(420——581)
(东晋之后分南北,南方依次演化为宋齐梁陈四朝,称为南朝,北方先被前秦统一,后为被魏所代,北魏又分
化成东西两魏,各有更代,最后被北周统一)
隋(581——618)杨坚
唐(618——907)李渊、李世民
五代十国(907——962)
北宋(960——1127)赵匡胤
南宋(1127——1279)赵构
元(1180——1368)忽必烈
明(1368——1644)朱元璋
清(1636——1911)皇太极
民国(1911——1949)孙中山
紫斗明灯 版权所有

中国历史的现象与规律:
1) 朝代冠以东西南北者,皆先西后东,先北后南,晋,西汉、东汉,西周、东周,北宋、南
宋;
2) 同一时期几个政权并存时,以汉族政权为为史纲;
3) 中国统一都是北方(国家)兼并南方(国家),明代例外(但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在开国
不久又从北方攻克南方)

图表
1.五帝表
名称 黄帝 少昊 颛顼 帝喾 尧 舜 禹

1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别号 有熊氏 金天氏 高阳氏 高辛氏 陶唐氏 有虞氏 —


分类 皇 帝 帝 帝 帝 帝 王
姓 赢 __ __ __ 姚 姚 姒
注:颛顼音 zhuanxu ,帝喾音 diku
2.佛学宗派表
宗派 法相宗 天台宗 华严宗 律宗 净土宗 禅宗
别称 唯识宗 法华宗 贤首宗 南山宗 莲宗 __
玄奘 智 达摩
代表人物 法藏 道宣 昙鸾
(窥基) (湛然) (慧能)
《瑜伽师地
经典 论》 《法华经》 《华严经》 《四分律》 《无量寿经》 不立文字
《成唯识论》
万法唯识 三谛圆融 随缘生起 戒法戒体 投生莲花 顿悟成佛
主要教义
心无外境 一念三千 理事同波 戒行戒相 往生净土 我心即佛

3.中外文化交流重要人物表
序号 人物与国籍 时期 交际国 交际事件 交际效果 后世影响
1 徐福 秦 东海求仙 不知所踪 最早到达日本的猜测
中国与
建立了中国与西域
2 张骞 西汉 西域诸 出使西域
诸国的联系

中国与
3 班超 西汉 西域诸 出使西域 开辟了丝绸之路

中国到 到达五十多国, 扩
4 郑和 明 七下西洋 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西洋 大了中外交流
5 唐 中国 到 西行求法 取经多部,主持翻 著《大唐西域记》
玄奘
印度 译大量佛经
6 唐 中国 到 东渡传法 开创了日本律宗
鉴真
日本
7 东晋 中国 到 西行求法 历时 15 年,取经六 著《佛国记》
法显
印度 部
8 唐 中国 到 西行求法 研修印度佛学与医 《南海寄归内法传》
义净
印度 学及文化
9 马可··波罗 元 欧洲 与 游历中国 爱欧洲介绍了中国 《马可··波罗游记》
(意) 中国 文化
10 明 欧洲到 西学东渐 传播西方文化和宗 《天主真义》
利马窦(意)
中国 教,介绍中国文化 《四书》译本
11 唐 日本 与 东来求法 开创了日本真言宗 著《文秘镜府论》
空海(日)
中国
12 唐 日本 与 东来求法 开创了日本天台宗
最澄(日)
中国
13 圆仁(日) 唐 日本 与 东来求法 《入唐求法巡行礼记》

2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中国
14 南北 印度到 西来传法 开创了中国禅宗
达摩(印)
中国
15 唐 日本 与 日本遣唐 中进士,官秘书
晁衡(日) 中国 使 监,与李白、王维交

16 吉田真备 唐 日本 与 日本遣唐 创日本文字
(日) 中国 使 传播围棋
17 高向玄理 隋 日本 与 日本遣隋 促成日本经济政治
(日) 中国 使 制度改革

4.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四大区域比较表
文化区域 文化代表及其地理位置
1.裴李岗文化:8000 年,河南
2.仰韶文化:5000-6000 年,河南
3.龙山文化:山东,4000—5000 年
黄河流域文化
4.大汶口分化:山东,5000 年
区域
5.马家窑文化:甘肃,4000—5000 年
6.齐家文化:甘肃,4000 年
7.二里头文化:河南
1.河母渡文化:浙江,7000 年
长江流域文化 2.马家浜文化:浙江,5000-6000 年
区域 3.良渚文化:浙江
4.屈家岭文化:湖北
珠江流域文化 1.石峡遗址,广东韶关,4000-5000 年
区域 2.百越文化
北方和东北文 1.红山文化:内蒙,5000 年
化区域 2.牛梁河遗址:辽宁,5000 年

5.中国历史名人表
  帝王 政治家 思想家 军事家 文学家 其他
原始社会 尧、舜、禹          
西周 周武王 周公        
春秋   管仲 孔子、老子 孙武    
战国   商鞅 孟庄荀韩 孙膑、吴起    
秦 秦始皇 李斯   项羽   陈胜
汉 文帝、武帝 曹操、诸葛 董仲舒 韩信、卫青、 司马迁 张衡
亮 霍去病、李
广
魏晋南北朝         陶渊明 王羲之
唐 太宗、玄宗 武则天、魏     李杜韩李昱 玄奘、鉴真、
征 黄巢
宋   王安石 文天 朱熹 岳飞 欧苏陆辛 司马光

3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元 成吉思汗、 耶律楚材     关汉卿  
忽必烈
明   张居正 王守仁 戚继光 罗贯中、施 郑和、李自
耐庵 成
清 康熙、乾隆 曾国藩 林则徐、龚 郑成功 曹雪芹 达赖、班禅、
自珍、康有 洪秀全

中华民国   孙中山     鲁迅

6.明清科举考试流程表
次序(阶
一考 二考 三考
段)
院 试 会 试
考试类型 乡 试
县试 府试 院试 会试 殿试
参考条件 童生 童生 童生 秀才 举人 贡士
通过后身份 — —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第一名称号 县案首 府案首 院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每年 子午卯酉年 辰戌丑未年
考试时间
二月 四月 — 八月 二月 —

7.近代不平等条约表
序号 1 2 3 4 5 6
签订时间 1842 1856 1856 1860 1895 1900
条约名称 《南京条约》 《瑷珲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签约国 英 俄 俄美英法 英法 日本 八国

8.古代人名罕见字表
谢朓(tiao) 皇甫謐(mi) 赵 孟 頫
(fu))

中國文化應試筆記
第一章 中国文化概论
一.中国文化的内涵
1. 广义的文化——各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2. 狭义的文化——社会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
3. 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汉族文化为主干,融合各少数
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对世界文化有广泛影响。
二.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
1. 16 世纪前,高度发展期:影响并推动世界文化发展,辉煌辐射。
2. 16—20 世纪中,迷茫改革期:受制于资本主义并在其影响下改革。
3. 20 世纪中至今,复兴崛起期:政治强大,传统弘扬,经济发展。

4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4. 未来展望: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立足于中国国情,利用民族资源,面向世界,博取众长,
综合创新。
三.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要略】作为中国文化外在特点)
1. 连续性:源远流长,传承不绝。(古埃及,印度,巴比伦文化都已消亡)。中国文化在历
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
2. 精湛性:博大精深,科技(四大发明),精神(文史哲著作丰富),制度(国家体制、
科举制度)都有灿烂成果。
3. 包容性:兼容并蓄,以汉文化为主体,吸收各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极强的同化能力。
4. 整体统一性: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文同根,书同源。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
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
5. 多样性:丰富多彩,多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形式多样,千姿百态。
【要略之要略】
1.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刘向《说苑》,意思与“武威”相对,即文治教化。
2.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指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属狭义的精神曾面。
3.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
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4.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的着的具
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
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3)行为文化层: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
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
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
5.中国文化的内在特点:1)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中国虽
然也有宗教,但它并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宗法道德观念才是维系
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2)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3)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

第二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与文化
一.方言与地域文化
(一)中国五大语系:汉藏—阿尔泰—闪含—南亚—印欧。
(二)中国方言
1.概念:共同语言的地域性变体,同一种语言,因地方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语音、词汇、语法
等现象。
2.七大方言:北方—吴—湘—粤—闽—赣—客家(其中,北方方言又称“官话”,是普通
话的基础方言)
3.方言形成原因:1)人口分布广,交际少,地理条件限制;2)集体迁移;3)外来语。
4.方言与地域文化: 1)方言集中体现地域文化;2)方言反映地方民俗习惯:如河南话的
“中”表示“对”,“好”,此因河南自古为中原;广东人不分“冰”“雪”,称“冰
箱”为“雪柜”。
5.方言形成地方文学艺术:1)京韵大鼓、京剧、京味儿文学;2)东北二人转、赵本山的东
北味儿小品;3)苏州评弹;4)山东快书。
6.提倡普通话【明灯注】这部分参黄伯荣《现代汉语》
 1.1955 年,国务院“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上提出:提倡普通话。
 2.普通话概念: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
语法规范。
二.汉字文化(明灯按:本部分详见《现代汉语》或《要略》)

5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一.汉字的产生
1.传说:因鸟兽足迹得到启发,仓颉造字。
2.怀疑:结绳记事。
3 起源:陶器符号。(半坡遗址,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考证)
二.汉字的演变
(一)演变的阶段
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与草书
(二)各阶段字体概述
1.甲骨文:
商代记事。
字体:多象形字,刀刻,笔画直。
安阳小屯首现,出土 10 万余片,有文字 6000,可辨认 3000。
2.金文
商代→西周,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
字体:象形→符号化。出土 4000,可辨认 2000
内容:祭祀、盟约、赏赐、战争
最大:司母戊鼎。
3.篆文
秦代通行的全国统一文字。
字体:均匀齐整→更加符号化,偏旁部首固定,删减异体字。
六国大篆→秦国小篆。
代表作:李斯 《仓颉篇》《博学篇》
4.隶书
篆书→简化为隶书。(分秦隶、汉隶),汉字演变的转折点。
5.楷书
兴于汉末,盛于魏晋 。(从这时起,书法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
字体:端正匀称。
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  (其中,颜真卿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草)
6.行书
东汉末年
字体:介于楷草之间:近楷不拘,近草不放。
7.草书
隶书→快速连笔而成。
分章草、今草和狂草
书法家代表:张旭、怀素。
(三)六书
汉字表意,形体结构与表音文字不同。
[象形]: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日,月,羊)
[指事]: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 (上,下,刃,甘,亦)
[会意]:用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从,明,休)
[形声]:用表义的部件和表音的部件组成新字。(河,攻,基,问)
[转注]:可互为注释的字。(考--老)                      
[假借]:借同音字表示有音无字。(求本意皮衣,借为请求的求)
【明灯注】这部分详参黄伯荣《现代汉语》

6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三.汉语言文字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要略缺)
(一)汉语言文字的影响
汉字对国人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儒家都有影响,在政治统一方面都有很深的体现。
(1)促进传统的思维方式--写实主义与形象思维;
(2)巩固传统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
(3)延续传统的儒家思想--三纲五常;
(4)统一规范全国语言;保证政治统一。
(二)促进传统的思维方式——写实主义与形象思维(【明灯注】本题非常重要,与汉教息
息相关)
1.中国人自古重形象思维,注重对人自身与大自然的观察,然后给以形象的描绘。
2.中国人的形象思维与西方不同,注重整体性,模糊性。抓事物主要特征,生动表达。
3.不求外形和局部的逼真刻画,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4.汉字的创造和绘画的表现均如此。如木,牛,羊等字,从象形到符号化都使人一见到汉
字就想到形象。
【明灯注】以下部分超出了大纲纲目。
(三)巩固传统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
1.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之一的“天人合一”把自然界和人看成一个整体。认为:认识宇宙
的中心,认识人的自身即认识自然万物的过程。这种观念反映在汉字中:指人体部位,行
为,特点,也可以指物,即这个字既属于人也属于物,如“首”字本指人头,又可以指器
物把柄顶端,或带头者,如“擒其首”,“部首”;再如“耳”字本指人耳,又可以指附
于事物两旁,便于提携之物,或探听者,如“鼎,其耳三寸”,“充当耳目”。
2. 字的本意与后起意义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古人是通过认识自身来人是万物的,人和自
然处于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
(四)延续传统的儒家思想——三纲五常
1. 反映家庭观念:如“安”字:女人在屋里则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又如“好”字:
女人带着儿子则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2. 反映男尊女卑观念:如“夫”字:顶天立地站着的人为夫,而“妇”(其繁体字)字:
手拿扫帚的人为妇。汉字在简化之前,很多繁体字反映儒家思想对国人的影响。
(五)统一规范全国语言;保证政治统一。
1. 汉字沟通了语音差异较大的各种方言。书写与语音关系疏远,因此有跨越时空的稳定性。
2. 方言使语音不同,汉字使说的不懂得可以看得懂。作为全国范围内通用的交际工具,保
证了全国的交流,成为政治统一的基础之一。
3. 从北到南,从南到北,文字相同;从合到分,从分到合,文字不变。
4. 海峡两岸,文字相同,相通,同宗同源,分裂无理。
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文化
1.数量:
[语言]:56 个民族,80 种语言。(汉、回、满通用汉语,其它民族兼用)
[文字]:57 种文字,现用 40 种,已停用 17 种。(有的少数民族有语言而没有文字)
2.语系:
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明灯注】与前有矛盾)     
3.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
1)记录了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和社会状况。
2)融合和吸收多民族语言文字,加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
3)通用汉语普通话,通用汉字的现象,日益普遍

7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要略之要略】
1.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
2.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
3.甲骨文最早是由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首先发现的。
4.甲骨文包括(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
5.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以(石鼓文)为代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由金文向小篆过
渡的一种字体。
6. 研究汉字的书,有秦代的(《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到汉代,三书合一成为(《仓颉
篇》)。
7.“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后世文字学家多采用(许慎)的说法定名、(班固)的说法定序
8.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1)写实主义精神;2)人体本位精神;3)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

第三章 中国历史
一.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明灯注】参见表格部分,一目了然)
1.中华民族起源于全国范围内,并非一时一地,而是经长期融合交汇而形成。
2.四大区域: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有四大区系:
1)黄河流域文化区: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
2)长江流域文化区 :河姆渡、马家浜
3)珠江流域文化区:石峡遗址
4)北方和东北文化区:红山文化
3.我国历史的开端:1965 年,云南,“元谋人”,距今 170 万年。
二.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
(一)中国历史缩微
(1)人文始祖黄帝,是中国原始氏族社会走向统一,并有重大发展→父系社会,生力大发
展,出现私有财产→产生战争
(2)夏启建立奴隶社会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至春秋末,奴隶社会达 2000 年。
(3)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大发展(铁器广泛使用);生产关系大变革(奴隶
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意识形态里产成了诸子百家。
(4)秦始皇统一中国:创皇帝制,废分封制,设郡县制,统一全国多种事物,完善国家统
治机构
(5)汉武帝扩大疆土,形成汉文化(汉字/汉人/汉族)。“文景之治”,加强中央集权。
(6)南北朝分裂,形成民族大融合。佛教大发展。
(7)唐初百年,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军事空前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
(8)宋代懦弱。面对金元政权,汉族从此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实力。
(9)元朝统一,奠定了多民族趋势,发展了中国版图。
(10)清代强调民族融合,将周边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形成了中国今日版图!(台湾、西
藏、新疆、蒙古)
(11)清中叶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二)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事件(【明灯注】是补充的材料,原笔记无此内容)
1.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法家人物商鞅在秦国实行的变革,也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改革。公元前 359
年—350 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两次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是:1)在全国建立县级行政单位,县设令和丞。
是秦始皇设立体制的开始;2)编制户口:五家为伍,两伍为什,确立了严格的集成管理;3)奖励军功:可
按功劳授予 20 等爵位;4)实行小家庭制,以利于战争动员和税收;5)废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6)统

8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一度量衡;7)制定法律。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摧毁了旧的行政体制,使秦国逐步强大,秦始皇确立封建
中央集权制,最后统一中国。 
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革新图强的改革措施。是中国历史上中原农耕文化第一次以主动姿态学习和吸引
北方游牧文化。灵王总结了赵国武备落后,民风积弱,强大的邻国时刻要入侵,立志改革,学习胡夷骑射。
灵王说服王公大臣穿起胡服,训练骑兵,改善了军备,拓展了边界,表面上是衣着服饰的改变,实质上是
不同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是赵国思想观念的变革。 
3.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
公元前 230 年到前 221 年,秦灭掉六国,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1)创立皇帝制度,
掌握最高权力,皇帝至高无上,独断一切,皇帝之下,设立“三公九卿”为其服务;2)废除分封诸侯的制
度,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3)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4.汉武帝设立太学
公元前 134 年,汉武帝亲自策问考生,董仲舒,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元朔五年(公元前 124
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提出的“兴太学,置明师”的建议在京师设立太学,立五经博士,置弟子 50 人,
是中国最早的学府。 
5.北魏孝文帝改制
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主动融入中原文化的历史事件,是划时代的举措。北魏孝文帝亲政后,实行了一系
列改革:1)学习汉文化地区的礼制,建立明堂、太庙;2.推行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建立地方基
层组织机构;3)创立和实行均田制;4)迁都洛阳,以便更有利于学习中原文化,禁止鲜卑姓,通用汉姓。
禁止说鲜卑语,改说汉语。禁止胡服,改穿汉服。鼓励胡汉通婚。意义:大大加速了鲜卑汉化的进程,同时
也使北魏王朝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兴盛局面。
6.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当政时,北宋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危机严重,各地农民起义爆发,王安石主政时实行了一系列
改革措施。内容:1)设立机关,统筹变法事务;2)在民政方面:实行青苗法(借钱给农民耕种)、免役法
(变差役为募役);3)在财政方面:实行方田均税法(土地和税赋重新整理)、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建
设)、均输法(改地方供应为国家采购)、市易法(抑制物价);4)在军事方面:置将法(设置军将),
保甲法(废募兵改征法),保马法(令百姓为国家养马),军器监法(加强军器的制造与管理);5)改革
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结果因新法损害了大地主势力,遭到旧派的反对,不久,王安石被罢黜,变法失败。
7.张居正变革
明代晚期,张居正实行的政治经济变革。内容:政治改革方面:1)推行考成法,对官员进行考核和监
督,以防止腐败和贪污;2)整顿邮传驿站制度,防止官员及其家属占公家的便宜。经济方面:重新丈量全
国土地的基础上,实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这是在中国税役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8.戊戌变法
1898 年,清末戊戌年间,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首的资产阶级改革派发动的变法改良运动。变法
实行了一百多天后被废止,因此又叫百日维新。内容:1)改革旧的官僚机构,拆减闲散衙门;2)废除八股
文,设立新的学校;3)设立农工商总局,实行经济建设;4)军队改用新法操练;5)鼓励办报,给予一定的
言论和出版自由。结果因慈禧太后的顽固派反对,变法最终失败。
9.辛亥革命
1911 年,清末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年为辛亥年,因此叫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首
先在武昌发动起义,在湖北成立军政府。各省响应,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 年,成立中华民国临
时政府,清皇帝退位。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意义:结束中国二千年封建集权制度。
三.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
【明灯注】要略 P41 提到了隋文帝的开皇之治,不可不知
1.文景之治

9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西汉初期,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共约 40 年),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复兴,
民风淳厚,社会稳定,政权巩固,天下安宁。奖农耕,废苛刑,开言路,重学术,社会经
济由恢复到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史称“文景之治”。
2.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共约 50 年),出现了百废俱兴,国家安定,经济
繁荣,君臣团结,政治强大的局面。
1)贞观之治(名词解释)
李世民即位后,于次年改元贞观。贞观共 23 年,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
让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生产;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重视对人才
的网罗,重视科举制度,善于纳谏。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促进了
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为唐朝树立了声威。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
荣,出现“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太平盛世”。
2)开元之治(名词解释)
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厉精图治,能够任用贤能,进行一些改革。
因而这个时期,政局比较稳定,经济继续发展,被称为“开元之治”。
3.康乾盛世(名词解释)(【明灯注】“盛”到何种程度?人口从 6000 万激增到 1 亿 7 千万,故怎样
形容都不过分)
康熙,乾隆时期(共约 120 年左右)
军事:平定三藩叛乱、平定葛尔丹叛乱、平定回族叛乱、收复台湾
农业: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政治贪污(?)、兴修水利
文教:《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四库全书》
结果:耕地扩大,人口增多, 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平定叛乱,奠定中国今日的版图,国
势推向高峰 。
四.中国历史名人
见图表部分之表 5。
五.中国史学名著
(一)正史
正史有三种体裁:纪传体、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
1. 纪传体
以人物为纲,《史记》,〈汉〉司马迁创。
【明灯注】
〈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分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类文体,班固〈汉书〉断代为史,废掉世家
成纪、表、书、传四体,取其首尾,乃称纪传体。
2. 编年体
以时间为纲,《左传》左丘明创,〈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为代表
【明灯注】依《要略》,编年体始于《春秋》,经查证,笔记的说法正确,《左传》或称《左氏春秋》,是编年体
之祖,《春秋》则不是。
3. 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刚,《通鉴纪事本》,(南宋)袁枢创。
(二)专门史
1. 典章制度史
三通:
<唐>杜佑《通典》(【明灯注】笔记原文作《通史》,误)
<南宋>郑樵《通志》(【明灯注】笔记原文作郑焦,误)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10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2. 会要
〈唐〉苏冕《会要》(【明灯注】笔记原文无此,依要略增之)
(三)地方志 (又称方志)
1. 全国志:总志、一统志   《大元大一统志》
2. 省志:(数量最多) 《湖北通志》、《顺天府志》
3. 县志、镇志、村志
(四)谱牒(又称族谱或家谱)(【明灯注】本部分对应于要略 P55—56)
全国上万种,多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保存最多。
清王朝家谱称“玉牒”
内容:家世源流,迁移,官职,突出事迹
(五)史论、考据
刘知兀《史通》
章学成《文史通义》
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乾嘉时期,考据突出。)
【明灯注】原笔记漏掉杂史,今补充于下:
(六) 杂史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唐〉吴兢《贞观政要》
【要略之要略】
1.(元谋猿人)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
2.(北京猿人)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
3. 最能反应母系氏族文化的是(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
4. 最能反应父系氏族文化的是( 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又称(黑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
是(龙山文化)
5. 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
(1)黄河流域文化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2)长江流域文化区:河姆渡文化、三峡文化
(3)珠江流域文化区:百越文化
(4)辽河、内蒙古地区文化区(北方和东北文化区):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
6. 三皇五帝:三皇:(伏羲)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神农)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
(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7. 三王:禹、汤武王、周武王
8. 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西方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与南方的苗蛮集团。
9.(夏代)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10.(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11. 卜辞:即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
12. 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 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13. 西周通过实行(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宗法制)。
14.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
襄公(有渴望,无实绩)
15.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16.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11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17.清朝政府在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把新疆、青海、蒙古、西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奠定了中国今日
的版图。
18. 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军事优势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恭亲王奕欣等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主张利用西方技术,举办近代工业,用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
派”。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科学技术,举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及新式学校,
史称“洋务运动”。
19. 我国最早的实录是南朝时出现的(《梁皇帝实录》)。
20. 制度史的首创者是唐代史学家(杜佑)。
21. 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22. 会要:记述一朝一代的典章,具有断代史的性质。(苏冕)首作会要。
23.(刘向)的(《列女传》),首开为中国妇女立传的先河。

第四章 中国哲学
一.中国哲学的主要概念
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是哲学,西方文化的中心是宗教。哲学是人类思想的总结,是对
人类自身和大自然关系的思考。
一.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
1.天人合一:讲人与自然的关系
(1)天和人的关系是相通而统一的。
〈西周〉“天命论”
〈春秋〉子产“天人相通”
〈战国〉孟子“天人同流”
〈汉〉董仲舒“天人感应”
〈北宋〉张载“天人合一”
(2) 人道与天道即人世的道德原则和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3) 人们行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必须注意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必须在道德上对得起客
观世界。
2.内圣外王:讲人与社会的关系
(1)概念
“内圣”指人的修养成就,“外王”指在社会上的功用。“内圣外王”指在精神修炼,
道德修养方面获得最高成就的人最有资格为王。
(2) 途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
(3)中国历代社会所推崇的理想人物几乎都按这种格式加以塑造。     
二.诸子百家
(一)概念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诸子指前秦至汉初,建立独立思想,树立专

学说的代表人物,百家指各个学派,古代常混杂统称。据司马迁的解释,诸子百家的出现,
表明社会各阶层,各群体都在思考社会,自然界出现的五花八门的现象,都在找寻天下太
平、
人类生存的最好方式,立身之责,强国之策。
据《汉书·艺文志》载,号称“诸子百家”,实际上有代表性的是十家:儒—道—墨—
法—阴阳—农—名—兵—纵横—杂家。

12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二)儒家思想
1.儒家的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荀子
2.儒家的主张
治国以礼:礼乐治国,以求国家大同小康
天下归仁:以仁义教导民众,以仁爱思想统治国家
述圣传文:继承发扬传统
3.孔子的思想
(1)仁爱(核心,《论语》中“仁”字出现 109 次)。
   仁为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 仁的主要意思是“爱”,《论语》中提出“道德上
的君子和地位上的君子。”
(2)正名
具体的事物要符合为其限定的含义。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明
灯注】笔记原文作“事不达”,误,后面还有一段:“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
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认为,正名有着很重要的社会功用,他在解释什么是为政之道
时说,“政”来资“正”字,政就是要人们走正路。所以管理国家必须“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此即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3)天命
“天命”指天或上帝的命令,“天”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天”有时可以
作为有意志的能赏罚的人格神存在,也有自然含义,即不断运行的自然界;“命”是支配
社会生活的盲目的异己力量。
    孔子尊天,但怀疑鬼神,他认为,因为祭神,所以神存在,对鬼神的最好办法是“敬
而远之”    
(4)中庸(最高的道德)
     “中”是“执两用中”,“中立不倚”。度量以取中,无过无不及, “庸”指“不
易”。 中庸与“和”有联系,容忍种种特殊成分,建立和谐秩序,和谐而不极端。
【原注】辅导班教授特别指出:建立和谐社会自四中全会提出,经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及中央政治局集
体学习两次升温,已在国人中取得广泛共识。说明新的领导班子已开始注重传统儒学在当代中国国情的结
合。
【明灯注】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很重要。什么叫因材施教?佛教已经给出了答案:教育猪,就要
用猪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和方法,慧根高的就直接让他在菩提树下站着,差一点的就让他念经,太差的就
让他吃素拜佛。
4.孟子的思想【明灯注】指南和原笔记中都遗漏了孟子最重要的观点:义,今一并补之
(1)性善:(孟子的根本观念,一切议论的出发点)
     人与生俱来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
的开端。
(2)王道:“以德服人”
    治道的两种方式:王道与霸道。王道通过道德指事和教育来实现,因为“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霸道依靠暴力和强迫来实现。孟子把孔子的“内圣”之道推广到治国
的政治方面,成为“外王”之道。
(3)寡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艰难刻苦的修身过程,达到舍身求义。
(4)义

13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孟子对儒家思想的一个贡献是提出了“义”。孟子认为,仁是人心,义是人路,在孔
子杀身成仁的基础上,提出了还要舍身取义。
【明灯注】孔子生前不受重视,常有生不逢时之慨,比起孟子来,他老人家实在幸运,孟子的伯乐是 1000
年后的朱熹,朱熹将《孟子》列入四书,孟子才被儒生尊为亚圣,成为副教主,有谁比这更怀才不遇的呢?
5.荀子的思想
(1)明于天人之分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是天,人是人,各不相干。
(2)化性起伪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要使人性从恶变为善,必须通过人的修身与教化,兴礼义,
制法度。“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原始的朴质的自然属性,“伪”是人为,由于后天环境影
响,经过长期教化和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品格。
(3)人格培养
把礼乐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认为音乐是人情化的调和性艺术,礼乐的交互作用使天
下太平。
【明灯注】荀子的学说中有法家的因子,有人说他“外法内家”,还有的干脆就把他老人家直接装在法家
的筐里,正因如此,他的弟子才出了两个法家人物,韩非子与李斯,但荀子的思想根本还是儒家
(三)道家及其主张
1.道家简介
道家认为道是哲学的最高范畴,宇宙的根本规律,“道可道,非常道”;道更是世界
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家哲学是一种乱世时期的哲学,战国时代特有的针对乱世而发并能在乱世中行之有
效的学说。是百家中唯一能够与儒家分庭抗礼的派别。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的代
表作《道德经》,庄子的代表作《庄子》。
2.老子的思想
(1)无名之道:(道的基本特征)
天地万物都有道,但道无名,因为普通的语言和概念不能表达道。
(2)反者道之动
是对变动的合乎规律的表述。矛盾双方到了极端就会对立方向转化。有得必有所失。
(3)无为而治
必要--过度,自然--人为(对立统一)
    人要做到:知足、寡欲、弃智、抱朴(【明灯注】葛洪自号抱朴子,乃源于此)
    理想的国家是圣人当政,圣人的职责就是不做事,无为才能无不治。老子反对周公造
作的礼乐典章制度。
3.庄子的思想
(1)万物一齐
齐物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是非--是非之争是无谓的争论,因为不存
在是非对错之分。
(2)安之若命
用完全自然的态度对待人生,用师法自然的方式认知世界,实现人的精神自由。
(四) 其他八家的思想主张
1.墨家 
代表人物:墨翟
  十大主张:尚同、尚贤、节用、节葬、非乐、非攻、非命、尊天、明鬼与兼爱。(【明灯注】记忆
方法:二尚又二节,三非尊明兼)  

14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墨家与儒家是当时的两大显学,墨家(后期)注重研究形式逻辑与自然科学,提出名、
辞与说的思维的三种形式。对几何和物理也有研究。
墨家自产生起就与儒家唱反调,其十大主张有六个与儒家不同,“兼爱”是墨子学说
最重要的哲学命题,表不分远近亲疏地爱,非攻即反对不义战争,非乐即反对礼乐、节制
欲望,非命即不屈服命运,尚同即主张思想统一,尚贤即惟才是举,节用和节葬,即提倡
节俭、节约,尊天与明鬼,则肯定天意和鬼神的存在。
【明灯注】
《要略》中还基于意识形态传统,谈到了东汉的王充及其《论衡》(P74),其实是障眼法,王充是
无神论者不错,但王充也是历史上最坚定的宿命论者,他信命而不信神,与墨子正好相反,难道王充也算
唯物主义者吗?
2.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兵书
战争的先决条件:知己知彼,知人知天。
战术:“奇”是旁出奇袭的灵活战术。“正”是正面对阵的常规战术。用正兵挡敌,用
奇兵胜仗。
【明灯注】孙膑容易与孙武相混,《孙子兵法》不是孙膑写的,不妨可以记为:孙膑是孙子的孙子。
3.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诸子百家中最晚的派别,形成中央集权专制理论。《韩非子》总结慎到、申不害、商鞅三
大派的观点,提出以法治为中心,综合运用法、势、术。法是君主制定的法令,势是指君主
的权势地位,术指君主心中的权术。
4.名家  惠施、公孙龙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是古代最重要的一个辩题)
     辩论名实问题,强调名实相符,发展古代逻辑学。
【明灯注】惠施,原笔记误作惠师,是庄子的朋友,好辩论,与庄子有著名的“濠梁之辩”,令后人叹为
观止。
5.阴阳家  邹衍   《周易》(后被司马迁列为六家之首)   
     在“术学”基础上糅合阴阳五行。
6.纵横家  苏秦、张仪
     以连横、合纵政策分别策划统一中国,“衡则秦帝,纵则楚王”
7.农家    许行
     研究农业政策,生产技术
8.杂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
    “杂糅”各家学说,主张统一中国。
【明灯注】吕是秦始皇的“亚父”和宰相,
《吕氏春秋》是他的一堆门客写的,所以称为杂家,成语“一字千
金”即出于此。
三.两汉经学
(一)概念
汉代儒学的表现是经学化,“经学”是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
(二)背景
汉武帝“独尊儒术”时兴起的两汉学术思想主流。
(三)代表人物:董仲舒(今文经派)
(四)派别
经指六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和《乐》,《乐》失传,实际是五经),开始
只是抄录文字的不同,但后来成了不同的学术学派。
1.古文经学:先秦时用古文(篆书)书写的,由汉代学者训释的儒家经典,重在训诂,代

15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表人物是郑玄。
2.今文经学:两汉时用当时流行的文字(隶书)抄录儒家经典所成的定本。重在阐述微言
大义,代表人物是董仲舒。
【明灯注】指南与原笔记都有:“东汉末年,郑玄使两家的斗争趋于消失”的说法,不知其所自来,都是
错误的,依《要略》P79,东汉有马融、许慎(《说文解字》作者)、郑玄一批经学家,都属于古文经学派,而
没有古今调和,此后三国(王肃、虞翻),两晋南北朝(南王被郑)均以古文经学为“官学”,直到唐朝
为开科考,才由孔颖达编纂《五经正义》,使两派观点合二为一,须明辨之。
四.魏晋玄学
(一)概念
流行于魏晋时代的哲学思潮,以老庄思想为主旨,糅合儒家经义所形成的学派。
“玄”指深奥难测,无法用语言明确表达的某种状态。研究这种状态的学问叫做“玄学”。
玄学是道家复兴的表现。
(二)背景
“正始之音”是两汉经学转化为魏晋玄学的起点。“正始之音”指的是三国曹魏正始
年间,以王弼,何晏为代表的思想界,运用辨析,论难,评判的方法,以《老子》、 《庄子》
的思想解释《周易》,建构“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潮。                           
(三)代表人物
王弼、何晏、郭象 (玄学讨论的问题,在郭象那里得到了最高的解决)
 【明灯注】成语“得意忘形”即源于王弼的谈论玄学的名言——得意忘象,汉代研易重象数,而不重义理
至晋代王弼将此风气一扫而光,如此风云人物,死时年仅二十三岁。
(四)特点
以清谈的方式研究哲理,用最精粹的语言,最简洁的词句表达思想谈论现实世界的本
质。(五)内容
“有无之辩”——否认世界万物的本原
      “名教与自然”——讨论社会治理应顺其自然还是坚持封建礼教。
      “言与义”是从名实之辩演变而来。
 【明灯注】晋人思想开放而洒脱,不受儒学礼教羁绊,象竹林七贤那样放荡形骸、饮酒作乐,也并非特殊
现象,即使王羲之也喜欢纵情山水,无拘无束,因而才能醉里写出《兰亭序》的神笔。
五.宋明理学
(一)概念
是宋明儒学的总称(延续 600 多年),因重视阐释义理,兼谈生命,就有了理学之称,
又由于它尊重儒家传道的系统,故又被称为道学。
(二)背景
两汉以后,儒学内在的变化:以经学为表现形式的儒学墨守成规,拘泥于训诂,活力
消失,致使儒家转向探求“原道”和“原性”。
     吸取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了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核心内容的新儒学。
(三)派别
1.程朱理学:
程颢、程颐(真正奠基人) →“天理论”:格物穷理,“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集大成者)→“理”,最高的“理”是太极,认识论:“格物穷理,致知”两个阶

2.陆王心学(与理学相对)
陆九渊(象山先生)→接受了程颢的“天即理”,形成了“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
便

16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是宇宙”的思想体系。
王守仁(阳明先生)→“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致良知”,首次明确提出“知行合
一”,
强调行而后知。
【明灯注】陆象山悟性奇高,他本不会下围棋,一天看到有人自称江南第一高手摆擂台寻弈,观棋三天,
回家就对着易经书中的河图和洛书苦思,第四天上台挑战,着法匪夷所思,将高手击败,事后则忘记围棋
怎么下了,其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六.清代朴学(按:此部分指南缺,不知何故,另外要略非常详尽,不可不细读)
(一)概念
亦称“汉学”或“考据学”,盛行于清朝的训诂考据的学派,文风朴实,重视实证,
因其盛行于清代乾隆、嘉庆两朝,好尚相同,自成体系,又称为“乾嘉学派”。
(二)背景
清初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清谈误国,提倡经世致用,转而研究经典,此外康乾时期大兴
文字狱,学者为避祸而去考据训诂
(三)代表人物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钱大昕,戴震
【明灯注】黄宗羲不但是大学者,而且也是极其有民主思想的人,其性情也异于常人,史载:黄父被阉党
害死,他身怀铁椎,赴京申冤,抵京时,崇祯皇帝已平定阉党,为其父平反,黄余恨不消,亲手打死杀父
凶手,其孝名轰动京城,传遍天下。清兵入关后,他组织武装抗清,被剿散通缉,四处亡命,至康熙时期
采取怀柔政策,才回乡著作,创浙东学派,桃李天下。
(四)风格
重视考据、训诂,学风平实、严谨。每考证一义,必要搜集大量相关材料,旁征博引,
锲而不舍,然后得出结论。
(五)内容
以经学为中心,衍及文字音韵、名物训诂、史籍考订、方舆地志、天文历算、金石乐律等
各个方面。
(六)贡献
通过校勘辑佚古代文献,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学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总结,业绩卓
著,超越既往,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弊端
在实践中难免脱离实际、烦琐细碎。
七、当代新儒学(明灯按:此部分指南与要略皆缺)
(一)背景
晚清以后,儒学已渐从考据训诂中解放出来,与议政,改良等政治活动相结合,形成
现代新儒学。
(二)代表人物
龚自珍,康有为,特别是王国维。
(三)发展
20 世纪 20 年代。新儒学成熟,接续儒家道统,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和历史使命感,力图
融汇中西文化,实现儒学现代化。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钱穆。(“国学大
师”钱穆较为有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后,儒学研究仍在充分发展.
(四)当代新儒学的内容
1.儒学与科学
2.儒学与民主政治

17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3.儒学与社会发展和管理
4.儒学与企业管理
5.儒学与现代化
6.儒学与人生价值
(五)当代新儒学的任务
1.深入研究儒学历史和内涵
2.结合社会现实发展
3.参与创造新的中国文化
【要略之要略】
1.(儒家)讲的是“入世之学”,讲的是政治教化,其作用偏重于社会,就个人来说,偏重于人的品格修
养;而(道家)讲的是(“出世之学”),主要讲的是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个人,而且偏重于个人精
神层面。
2. 墨家在形式逻辑方面,提出了以(名、辞、说)为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几何学、力
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3.(儒学)和(墨家学说)在战国时代并称为两大显学。
4. 法家学说所说的“法”即君主的法令,君主治国必须有明确的法令,赏罚必须严明;所说的“术”即

主驾驭群臣的心术和权术,君主应知人用人,听言察实;所说的“势”即君主的权势地位,君主必须牢牢
掌握权柄不放。
5. 六艺(名词解释):《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等六部先秦时的著作,在《庄子》一书中被
称为“六经”,这六部经典经过孔子删订,成为向弟子讲授的教材,因此也称为“六艺”。
6. 今文经:到汉武帝设立“太学”时,经书大都没有先秦时的旧本,而是由战国时代的学者师徒之间口

传授,后来才采用汉代当时流行的隶体文字书写而成的,因此称为“今文经”。
7.古文经:使用“古文字”写成的先秦旧本,是从孔子旧宅的壁缝里发现或从民间获得的古文经书。
8.今文经学家西汉以(董仲舒)为代表,尊(孔子)为经学之祖,注重阐述经文的(微言大义);而古文
经学家尊崇(周公),认为六经不过是孔子整理过的古籍史料,真正的古意还有待研究,注重(名物训
诂)。
9.唐代孔颖达等人合编(《五经正义》),对汉代以来的经学做了一次系统性的整理。
9.玄学(名词解释):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以老庄思想为主旨,又糅合儒家经义   
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说。“玄”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指深奥难测而又无法用语言明
确的某种状态、关系或道理,研究这种深奥难测的状态关系或道理的学问,就可称为“玄学”。
10. 魏晋玄学及其思辨方法,如(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等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1.北宋初年的(胡瑗)和(孙复),都强调儒家纲常与天道的一致性,讲“经世济人”,两人实开理学

河。
12. (张载)称他治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3. 北宋理学四大家是(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
14. 理学中有四学即,濂(周敦颐之学)、洛(二程之学)、关(张载之学)、闽(朱熹之学)
15. 朴学(名词解释):清代的儒家学者因思想和社会的变迁又归向经学,象汉儒一样注重训诂和考  
据,而这种训诂和考据之学被称为“质朴之学”,简称“朴学”。
16. 乾嘉学派:朴学以清代为盛,成就超过古人,尤以乾隆、嘉庆时的朴学最辉煌,形成“乾嘉学派”。
17.(顾炎武)是清代儒林第一人,他的两部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被认为“无一字无
来历”。

18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18.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明夷待访录》)为考古论今之作,
突出表达了他的进步思想。
19. 后人把王夫之的作品集结为(《船山遗书》),总结和发展了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达到了中国
古代哲学的高峰。
20. 四存之学:颜元是一位专讲实学的思想家,因反对书本上的学问,所以著述很少,一生只写了四篇文
章,即《存学》、《存治》、《存性》、《存人》,称为“四存之学”。 

第五章 中国宗教
一. 中国原始宗教与信仰
(一)原始宗教的特点
1.中国原始宗教是多神论,即物物是神,处处有神。
2.中国人对各种神不是始终专一的信仰,而是希望多神能对他们的现实生活有直接的影响
或救助,因此对各种神有用则拜,可以选择,可以更换。
3.中国人不变的三大崇拜
(1)天地崇拜——天地(生之本也)是人类生存的环境
(2)祖先崇拜——祖先(累之本也)是人类得以延续的纽带。
(3)君师崇拜——君师(治之本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者、教导者。
严格的说,三大崇拜不是宗教,而是世俗民风。
(二)三大祭祀
1.祭祀天地
祭祀天地的形式有封禅、祭祀后土和庙祭以及郊祭。
(1)封禅
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封,指在泰山上设坛祭天,禅,指在泰山附近的小
山上祭地(一般是梁父山),都由帝王亲临。封禅的目的是帝王以天子的身份祭告天地,
借以表明自己的登位和统治合乎天意和正统。
史书记载,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秦始皇,第二个是汉武帝,宋真宗是历史上最后一个
封禅的帝王,封禅次数最多的是唐高宗,另,武则天因自己是女帝而改封嵩山,改禅少室
山。
(2)祭祀后土
封禅是祭天,自然还有祭地的仪式——祭祀后土。历史上第一个祭祀后土的是汉文帝,
地点在汾阴(今山西)。
(3)庙祭与郊祭
庙祭是祭祀天帝,地点在雍州的天帝庙,郊祭则是在京城外郊区祭祀天地。
2.祭祀祖先
周礼本规定,天子、诸侯、大夫与士都建宗庙用以祭祀,至秦始皇,明令只准帝王拥有
宗庙,他人不得用宗庙,至此宗庙就称为太庙,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
官员和百姓用宗祠祭祀祖先,也叫宗族祠堂。
3.祭祀君师
(1)君师的含义
“君”指历代明君,“师”指孔子和关羽一文一武两圣。后世的“师”包括先贤,即
中华民族各朝代的杰出的代表人物。
(2)祭君
历代设帝王庙祭祀先朝开国皇帝,但清朝不祭秦始皇,明代则不祭秦始皇和忽必烈。
(3)祭孔

19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孔子从汉代高祖刘邦开始被祭祀,唐太宗时期,在全国兴建孔庙,成为士人的朝拜对
象,至清代孔子被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而达极至。
(4)祭关
大规模祭关,始于宋代,顺治时期,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正时期,在全
国兴建关帝庙。
【明灯注】古代的忠臣良相也有庙,如张良庙、诸葛祠等,当代周公——周恩来最喜欢逛庙(但不拜),但
他从不去帝王庙,只去张良庙和诸葛祠这类庙,还有两件事颇有意味:一是周爱写诗,但写完后马上撕掉,
二是死后绝不留骨灰,知其味者几何?
(三)中国宗教的特点
1.没有形成政教合一制度;
2. 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3. 从属于世俗与伦理道德;
4. 各种宗教和平共处。
二、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起源与发展
(一)道教概述
是在中国本土生长的宗教,是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民众文化的关键。
1.产生时间:东汉中叶
前身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在东汉中叶产生,创始人有两说:一是于吉,二是张
陵(张道陵),一般采后说。
2.思想渊源
1)原始宗教和巫术;2)春秋战国方术;3)阴阳五行说;4)黄老学说
3.基本特点:
1)既有民间信仰,有有方术;2)既重视眼前利益(修身养性),又有长远追求(长生
成仙)
4.内容
1)道家思想;2)神仙术;3)为人驱鬼
老子的《道德经》本是朴素辩证认识客观世界与人生的著作,却被曲解而神化,奉为道
教经典,传说中的皇帝也被拉来说成是和孔子一样主张清静之术。
(二)道教的发展
1.东汉三国时期
(1)五斗米道
汉末,张道陵辞去江州县令职务,入大邑县鹤鸣山修炼,自作道书,奉老子为教主,
以《道德经》为经典,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因无论何人,只要交五斗米即可被保护,当时
被称为“五斗米道”,该派后来成为道教的正统——天师派。黄巾军起义时期,天下大乱,
张陵之孙张鲁割据汉中,在陕南川北建立政权(达 30 年,后被曹操剿灭),成为道教的起
源之一。   
(2)太平道
东汉顺帝时期,于吉献《太平经》,内载阴阳五行,神仙咒符等,东汉末,张角、张宝、
张梁三兄弟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太平道”,并利用太平道组织黄巾军,遍布中原,

百万人之众,后被统治者收编,太平道消失。
2.南北朝时期(四个人物)
(1)<晋> 葛洪

20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精于炼丹术,著《抱朴子》一书,丰富和发展了道教理论,影响深远
(2)<北魏> 寇谦之
建立了北天师道,得到皇帝支持,鼓动北魏太武帝灭佛,反对三张(张陵、张衡、张鲁
祖孙三人),改革天师道
(3)<南朝宋> 陆修静
建立南天师道,发展三张和葛洪的理论,在朝廷支持下,整理道教经典,完善了道教
理论与组织形式
(4)<梁> 陶弘景
陆的弟子,在道教理论、医药、炼丹都有造诣,著《真灵位业图》,形成了道教完整的神
仙谱系
3.唐宋元明清时期
各朝皆尊崇道教,唐代,封老子为皇帝,广建道观,宋代在太学增设道德经博士,金
代王重阳创“全真教“,元代全真教丘处机掌管全国道教,明代世宗委任道士参政,清代
重佛轻道,道教逐渐衰落。
(三)道教的派别
1.按形式区分:丹鼎派与符箓派(早期)
2.按渊源区分:
1)南北朝时期
形成天师道派、楼观派、茅山派、上清派和灵宝派五派。
楼观派:内外丹兼修,以符箓为主,至元代而归入全真道;
茅山派:符咒,炼丹和导引,至元代而归入正一道;
上清派:经典《上清经》,存思内修为主,至元代而归入正一道;
灵宝派:经典《灵宝经》,葛洪创,至陆修静发展成为南天师道
天师道:张陵创,至寇谦之发展成为北天师道
2)金元时期
各派大融合,形成正一道与全真道两大派。
正一道:以天师道为主,融合了茅山派、上清派和灵宝派,保留了符箓派的很多特点,以
江西龙虎山为基地,历代天师皆张陵之后裔(可结婚),受到皇室尊崇,元代朝廷曾封其
天师为“正一教主“
全真道:王重阳创,不重符箓与炼丹,专务养生,元代时丘处机曾被成吉思汗封为真人,
掌管全国道教,至为兴盛
【明灯注】王重阳和丘处机即金庸《射雕》中人物,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因此他自称创立的是新教
——全真教,但外人看来他们还是道士的打扮,仍认为他们是道士。
(四)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道教的某些活动含有一定的科学精神,对某些科学技术,如:冶炼、化学等做出了贡献;
2.道教的养身之道和引导之术,是现在体育健身活动的直接来源;
3.道教的成仙思想和仙界构想,激发了作家和艺术家的想象力,丰富了文学创作的浪漫主
义色彩;
4.在中国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中含有大量的道教内容。
(五)道教的胜迹(要略 P125—127)
1.重要道观
太清宫、玉清宫、白云观、永乐宫
2. 道教的名山
泰山、华山、青城山、茅山、罗浮山、武当山、崂山

21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三.外来宗教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的外来宗教指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一)佛 教
1.佛教概述
(1)创始人
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在公元前 6 世纪到 5 世纪创立。
(2)传入与发展
公元 1 世纪,传入中国内地,与汉文化交融形成,汉传佛教。
公元 7 世纪,佛教从印度和中国内地传入西藏,与藏族文化融合,形成藏传佛教,俗
称“喇嘛教”。
魏晋南北朝佛教突出发展,大规模翻译佛经,大规模佛教活动场所,大规模佛寺,石
窟,西行求法成风。
隋唐时期积极扶植佛教发展,佛教发展到顶峰,广建寺院,佛经翻译达到最高成就,
寺产丰富,寺院经济强大,学派林立。
宋元以后开始走下坡路,由博致约,由繁致简,简便易行的宗派广泛传播。
(3)主要教义
☉三世论回说:宣传自我解脱,超度求生。(使人们有所寄托)
☉容忍、不争、和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治秩序)
2.佛教的宗派
【明灯注】佛教宗派众多, 基本的分法是“二乘”与“二宗”,所谓二乘,指“大乘”与“小乘”,大乘
佛教以我国与日本佛教为代表,讲求度人,修炼的目标是菩萨;而小乘佛教现以东南亚的佛教为代表,讲
求自度,修炼目标是阿罗汉。二宗是空、有二宗,空宗立论于“无”,有宗立论于“有”,比较好理解,
这些都是了解佛教最先要知道的常识,《要略》对此谈及甚少,此无他,对佛学没有过多研究故也。
1)法相宗
别称:唯识宗、慈恩宗
创始人(及代表人物):玄奘(窥基)
经典:《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
主要教义:万法唯识,心无外境
特点:外部事物是人的思想显现外境的形相,繁琐的心理分析法
【明灯注】法相宗的观点即法相唯识,近代甚受重视,一般的图书馆都有《法相唯识论》这本书,值得一读。
原笔记将该派经典作《大唐西域记》,显然有误。
2)天台宗
别称:法华宗
创始人(及代表人物):智顗(湛然)
经典:《法华经》(也称《妙法莲花经》)
主要教义:三谛圆融,一念三千,诸法实相,无情有性
特点:后日本创日莲正宗
3)华严宗
别称:贤首宗
创始人(及代表人物):法藏
经典:《华严经》
主要教义:法界缘起,清净之心,随缘生起,理与事如同波与水
特点:传入日本成日本华严宗
4)律宗

22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别称:南山宗
创始人(及代表人物):道宣
经典:《四分律》
主要教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
特点: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扶桑,开创了日本律宗。
【明灯注】近代著名的弘一法师(李叔同)即律宗执掌。
5)净土宗
别称: 莲宗
创始人(及代表人物):昙鸾(慧远、善导)
经典:《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主要教义:投生莲花,往生西方净土
特点:日本创日本律宗
6)密宗
别称:密教
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不空、慧果
经典:《大日经》《金刚顶经》
主要教义:(秘典)
特点:传入日本成日本密宗
【明灯注】密宗在中国衰微,主要以日本的“东密”和西藏的“藏密”为主,密宗讲法力之术,据说密宗
高师讲法时施用法力,往往漫天花雨,俗人不得不信。
7)禅宗(比较重要,宜详参指南 P165 和要略)
别称:—
创始人(及代表人物):达摩(慧能)
经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主要教义:我心即佛,识心见性
特点:禅宗是纯属中国佛教,是中国佛教史的最后学派,平民化,只要顿悟谁都可成佛,
分南禅与北禅,对中国文化影响至巨
【明灯注】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偈和“心动幡动”之典,要略已载。慧能正在家烧火做饭,听到附近
有寺僧念经之声,忽然猛醒,说:我知道该去哪了,就出家当了和尚,可见这个人的悟性,传他禅宗衣钵
是必然的。
3.藏传佛教(本部分应详参要略)
1)概念:藏传佛教(藏密)=印度密教+西藏苯教
2)范围:流传于青海、内蒙古、蒙藏附近的地区
3)派别:小乘、大乘
最早有四大派:宁玛派(红教)、噶当派、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宗咯巴融
合了各派所长,创立了最后教派——格鲁派(黄教)。
4)活佛转世制度
活佛去世前,制定从某一方向寻找一个他去世时降生的男孩为其来世真身。
5)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的涵义
达赖与班禅是黄教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号。
“达赖”是蒙语,意为大海,“喇嘛”是藏语,意为上师,因此达赖喇嘛的意思是:
“对佛学无所不知,坚不可摧的象大海一样的和尚”。
“班”是梵语,即“班弟达”,意为学问高深的学者,“禅”是藏语,意为大,额尔
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所以班禅额尔德尼的意思是“学问高深、如同珍宝一样的大学者”

23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明灯注】有趣的是这些称号都是几种语言的混合语。以前报纸和新闻中经常出现班禅额尔德尼却提坚赞的
名字,当时还奇怪:怎么藏族人的名字这么长、这么奇怪?现在才明白原委。
4.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998 年大题,再考的可能性很小,略,详参指南 P166)
5.佛教的胜迹
(1)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
【明灯注】喜佛研佛的人都了解,此四大名山又称佛家四大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蛾眉山是普
贤菩萨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道场。
(2)四大禅林
灵岩寺、国清寺、玉泉寺、栖霞寺
(3)三大石窟
云冈、敦煌、龙门
(二) 伊斯兰教   
1.伊斯兰教概述
伊斯兰教又名回教、天方教、清真教,由穆罕默德创建于公元 7 世纪,于公元 7 世纪中
叶(唐代)传入中国。
阿拉伯文文“伊斯兰”的含义是顺服, 其信仰者“穆斯林”的意思是顺服者。伊斯兰
教的朝拜中心是克尔白庙
2.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
主要是“六信”和“五功”。
六信:1)信安拉是唯一的神;2)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3)信天神:4)信《古

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5)信一切都是由安拉决定的;6)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

五功:1)念功;2)拜功;3)斋功 (回历 9 月);4)课功;5)朝功 (回历 12 月)
3.伊斯兰教的派别
逊尼派与什叶派   【原注】谐音联想记忆:循着泥巴找到了十片叶子
【明灯注】什叶派是少数派,现在新闻里天天都在说伊拉克的逊尼派与什叶派,两者的区别,依要略,
什叶派尊阿里,而逊尼派尊阿里在内的四大哈里发。中国的穆斯林都是逊尼派。
4.伊斯兰教的影响
1)影响中国民族成份,促成了回族的形成和民族间的融合
2)阿拉伯文化对中国科技产生重要影响
3)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4)影响中国建筑风格,以清真寺、塔、穆斯林墓地最为常见
5.伊斯兰教的胜迹
1)四大清真寺 【原注】多次考填空,选择,试试联想记忆
●〈唐〉 广州 怀圣寺    【原注】谐音,联想记忆法:光滑——广怀
●〈唐〉 杭州 凤凰寺    【原注】联想记忆:杭州有个大凤凰
【原注】以上两个建于唐代,联想记忆:唐代有光滑的凤凰
●〈北宋〉泉州 清净寺  【原注】联想记忆:清净的泉水
●〈南宋〉扬州 仙鹤寺  【原注】联想记忆:仙鹤爱吃扬州炒饭
2)最大的清真寺
〈清〉 新疆 喀什市  艾提尕清真寺  同时容纳 6-7 千人做礼拜 
【原注】注意尕字的写法,读嘎音,联想记忆:喀什人爱提起小兵张嘎。

24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三)基督教
1.基督教概述
基督教别称景教(唐代)和“也里可温教“(元代)(【原注】联想记忆:夜里可以吃到温
饺子),基督教产生于 1 世纪中叶的罗马帝国时代,创立者是耶稣。
【原注】注意: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是在 7 世纪传入中国的
基督教在历史上有过两次分裂:第一次是 1054 年,分裂为东正教和天主教;第二次是
16 世纪,产生了脱离罗马帝国的新教 (领导者是马丁路德)
2.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唐〉贞观年间 635 年,景教经由陆路从波斯传入,唐武宗(845 年)灭佛时,一道被禁绝。
〈元〉引进罗马天主教,称为“也里可温教“,元朝灭亡,也里可温教归于灭绝。
〈明〉下半叶,重新传入中国。意大利人利玛窦主张”习儒归汉“,天主教发展迅速。【原注】
注意:多次考过利玛窦来华的时间、国籍、主张
〈清〉初,政府重视,因此得到传播,康熙年间下令禁止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但民间的
信仰没有禁绝。
〈民国〉1883 年,孙中山在香港入教,此后大规模传入。
3.基督教的经典——圣经
分为分为《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
4.基督教的信仰
圣灵、圣父、圣子三位一体,十戒(详见要略)。
【要略之要略】
1. 中国人的三大崇拜是对(天地)、(祖先)和(君师)的崇拜。
2. 历史上首次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的是(汉文帝)。
3. 中国文化中的五岳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4. 五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5. 四渎指东渎大淮(淮河)、南渎大江(长江)、西渎大河(黄河),北渎大济(济水)
6. 四海指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
7. 从(秦始皇)时候开始,宗庙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太庙)。
8. 庙号:即帝王死后在太庙受祭时享有的称号。如:明太祖、明成祖、清世祖、清圣祖
9. 帝王祭祀祖先用(太庙),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用(宗祠)。
10.现存最大的一座宗祠是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氏祠)。
11.北京阜成门现存的(历代帝王庙),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帝王庙。
12.(汉高祖刘邦)亲祭孔子是封建帝王祭孔的开始;(汉文帝)追封孔子(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受
封的开始;(东汉光武帝刘秀)明确把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来尊崇;到(唐贞观四年),开始全国性的祭
孔。
13.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的,在我国又叫(释教),管

尚叫(释子)。
14. 迦叶摩腾、竺法兰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据说是中国最早的佛经。
15. 佛教在(两汉)之间传入中国。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表现:(1) 佛经翻译的规模明显扩大;(2) 弘传活动进一步兴盛,出现了
比较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如洛阳、长安、建康、庐山等地;(3) 大量营建佛寺僧舍,建造石像石窟;(4) 西
行求法活动成风。
17.(鸠摩罗什)翻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金刚经及妙法莲花经对中国佛学理论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
18. 中国最早到西域去求法取经的僧人是三国时的(朱士行),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

25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突出发展的原因:一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社会各阶层都遭受了无穷的苦难,于
是都想在痛苦中寻求一种寄托和安宁,佛教所主张的自我解脱和超度求生等教义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二
是这一时期,社会上流行玄学,热衷清淡;三是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
20. 隋唐时期佛教的特点:一是佛学大盛,唐代的佛经翻译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超越前代而达到最高成就;
二是寺产丰肥;三是宗派林立。
21. 佛教宗派有三论宗、三阶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以及禅宗。其中,(禅宗)是
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产物。
22. 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密教)经典为主,吸收了(苯教)的某种的仪式和神持,形
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藏密),后流传于(青海)、(内蒙古地区)、(蒙藏附近的国家)等地。
23.(葛举派)又称(白教),是藏传佛教中最早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萨迦派)为西藏政教合一的宗
派;(格鲁派)用活佛转世制度解决法位传承问题。
24.(达赖)和(班禅)是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号。
25.(无常)和(无我)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26. 小乘佛教指初始的、传统的教派,讲修炼成(阿修罗);大乘佛教指后起的变化了的教派,追求修炼
成(菩萨)。
27.历史上的灭佛事件主要有四次,被称为“三武一宗”,是中外文化冲突的一种反映,也是三教对立、斗
争的一种表现。“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
28. 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29. 中国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尊崇(文殊、普贤、地藏、观世音)菩萨。
30. 佛教四大禅林是灵岩寺、国清寺、玉泉寺、栖霞寺。
31. 四大石窟:云冈、敦煌、龙门、麦积山。
32.(乐山大佛)是中国第一大佛。
33. 中国开凿最早的大佛是(太原西山大佛)。
34. 大藏经是以佛教经典为主,包括印度、中国等佛教著述在内的大型丛书。
35.(佛指灵骨)指释迦牟尼的真身遗骨。
26.道教的基本特点:一是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信仰和方术,其宗教理论和信仰素质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生
活风俗密切适应;二是保留了历史上的自然宗教因素,而且还夹带着不少迷信成分;三、它的宗教内容和
传道组织包括了道家、神仙术和为人驱鬼治病的几个层次;四、以长生成仙为信仰目标,以修生养性为现
实利益,是一种既重视眼前利益,又有长远追求的宗教,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
27. 道教发展的原因:1.道教所依据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本土产生的;2.道教的传播手段与各阶层群众的切
身利益直接有关;3.入道成仙的口号有相当的诱惑力。
28.丹鼎派由方术发展而来,以炼丹取药、祈求长生成仙为其特点;符录派是由巫术发展而来,以鬼神崇拜
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为特点。
29. 道教一般把(楼观台)作为最早的道观。
30. 道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方保护神。
31. 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32. 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1) 信安拉是唯一的神;(2) 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3) 信天神;(4) 信
《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5) 信一切都是由安拉决定的;(6) 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
33. 伊斯兰教的五功是:(1) 念功;(2) 拜功;(3) 斋功(回历 9 月);(4) 课功(“课功”的“课”的
意思:信徒要交纳课税。);(5) 朝功 (回历 12 月)
34.伊斯兰教实行政教合一,一般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派,中国的伊斯兰教  属于(前)者。
35. 番坊:唐宋时期,来华的阿拉伯商人逐渐增多,他们在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其中不少人就侨居在中国的京城和沿海城市。由于他们信仰伊斯兰教,需要经常做礼拜,就比较集中地住
在一起,形成“番坊”。

26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35.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 它的传播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成分,促成离回族的形成和各民族间的
融合;(2) 随着阿拉伯人的东来和伊斯兰教的传入,阿拉伯文化也进入中国,其中最重要的如天文、历法、
数学、医学等;(3)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6.伊斯兰教的四大清真寺是: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扬州仙鹤寺、杭州凤凰寺。
37. 中国最大的清真寺是(新疆喀什市艾提尕清真寺)。

第六章 中国古代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体包括:行政、官职、称号、法律和军事制度等
(一)行政区划制度
〈夏商〉九州: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杨、荆、豫、梁、雍九州《尚书.禹贡》。
〈西周〉封建制(分封制):周天子把新征服的地区和人民,分给自己的弟子,亲戚,功臣,
  从前部落首长的后代,由他们去建立诸侯国。
〈春秋〉(春秋)十二诸侯:鲁、齐、晋、楚、秦、宋、卫、陈、蔡、曹、郑、燕。后又兴起吴、越等。
〈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郡县制:国家由中央,郡,县三级机构组成行政机构,分天下 36 郡。中央和地方各级
官员均由皇帝任免。由此,县作为基层政权一直未变。         
〈汉〉州,郡,县
〈唐〉道,郡,县
〈宋〉路,郡,县
〈元〉设“省”。(从此有了“省”的名称)
〈明清〉省,府,县(延续至今)
【原注】注意:秦→宋,均有郡、县。
(二)职官制度
1.中央官职
〈先秦〉由于实行分封制,家天下,因此各诸侯国没有统一的官制
〈秦〉 建立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以后各代继承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考核,任命、升迁、罢免等官职
制度。
(1) 三公(中央最高级官员)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
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
(2)九卿(三公之下)
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廷尉:掌管司法;
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
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
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
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
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
卫尉:掌管宫廷警卫;

27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
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
(3)三省六部制
三省指尚书、门下、内史。起于隋代,唐到清一直沿用,李世民正式定名六部,至清代
未变。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
户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口、赋税、财政
礼部:掌管学校、科举、国家的祭礼
兵部:掌管全国军政
刑部:掌管刑法、狱讼
工部:掌管工程、屯田、水利
(4)其他中央官职
史官:掌管国家图书典籍,也称为兰台令、秘书郎。
太学教师:掌管祭酒,博士,助教。
翰林学士:翰林是进士经殿试选拔者。无实权的皇帝身边的机要秘书、文学侍从、陪读。唐玄
宗始设,唐以后,宰相非翰林学士出身则为人轻视。翰林学士在唐代不是正官,在宋代成
为正官。
2.地方官职
省级:地方大员,独掌一方军政大权。省在各朝的称呼不同,因此官称也不同,如郡守、节
度使、转运使、巡抚和省长。
郡级:省之下,县之上的官员,由朝廷委派。称呼有太守、刺史、知州或知府。
县级:最基层的国家政权,自秦始皇起,至今未变。称呼是县令、知县、(元)县尹、民国后
至今称县长。
(三)称号制度
我国古代称号制度包括年号、谥号、庙号以及避讳。
1.年号
纪年的名称,多指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每次新皇帝登基,
均会改变“年号”,称为改元。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以进行多次改元。也有皇帝在即位时
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号。
称号始于汉武帝(公元前 140 年,建元元年),终于清宣统(1909 年),中国历史上
各种年号约 600 多个年号。著名的年号,如建安、贞观、永乐、康熙、乾隆等。
2.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和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
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
制度称为设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
赠谥
始于西周,如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 【原注】:姬昌,姬发,姬旦。 姬旦(与鸡
蛋同音)即周公,故又称周公旦,周武王之弟)
范围:帝王,诸侯,大臣,立奇功之人等
谥法:
1)美谥(褒义):文,武,神,烈,昭,庄,纯,等等
2)平谥 (中性):怀,献,闵,哀,悼,康,玄,等等
3)恶谥 (贬义):暴,炀,昏,厉,幽,灵,等等 (元朝后取消恶谥)

28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4)变谥:谥号一般不变,但也有后来加谥、改谥、夺谥之事
5)私谥:非朝廷所谥,多为弟子对老师,乡民对乡里尊者,宗族内部
3.庙号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如太祖、世祖、太宗、世宗等 (不离祖宗二
字)
4.避讳(本部分可参考要略 P384—386)
讳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避讳指避开讳名,以示尊重。这种制度始于周朝,类

有国讳、家讳、宪讳三种。
(1)国讳
当朝皇帝和其七世以内祖先的名字。如秦始皇赢政,秦朝时月份名称中,故"正月"改
为"端月。"
(2)家讳
父母祖先(有时包括所有长辈)的名字,作为小辈应在日常言行或行文用字时回避。如
林黛玉读“敏”字时皆念作“密”,是避母亲名讳;唐代大诗人李贺,只因父名“晋肃”,
竟终身失去参加进士考试机会。
(诗礼之家最忌用与“饭”、“食”、“水”、“菜”等字同音或形似之字取名否则后代连
吃饭饮水都成问题了。)
(3)宪讳
对上司官员的名讳,因下属官员对上司长官称“大宪”“宪台”,而对他们的名字要避
讳,宋代—个叫田登的人当上了州官之后,要求百姓将“点灯” 改为“放火”以达到宪讳
目的。
(4)避讳的方法
改字法:对成讳之字不用,另择它字代替。如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先秦时本叫
“启蛰”,乃汉朝时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改。
空字法:对成讳之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直写“讳”宇。
缺笔法:不写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如林黛玉逢“敏”字必减笔画。
(四)法律制度
1.立法原则
自汉至清,一切立法均以儒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采取“律出于礼”原则,特别是儒
家礼教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与“五常”(仁义礼智信)。
2. 演变
教化为主,刑罚为辅,德主刑辅,出礼入刑。
1) 周公制礼,引礼入法
周礼所确定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尊尊”。亲亲与尊尊的一致性,表现了族权与王
权的统一。
2)独尊儒术,德主刑辅
汉儒董仲舒以天人感应说为德主刑辅的哲学基础,以阴阳五行相辅相成之理,来论证
德主刑辅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
3)德礼为本,刑罚为用
唐朝继续并发展了汉魏晋以来的法律儒家化的潮流,使体现宗法伦理关系的礼,基本
上法律化,“一准乎礼”成为对唐律的主要评价
3.法律内容
基本内容:孝,忠。首要地位是父权,夫权,君权,把家庭伦理移于治国立法立政,相

29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应法律从家族制度出发维护封建秩序。
4.法律形式
有相应的国家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如律、敕、令、例、格、式、典。
1)律——根本
2)敕(读“赤”音)——皇帝特命
3)令
4)例、格、式——专门法或对令的解释
5)典——法律汇编
5.中央司法机关
<秦> 廷尉
<魏晋> 大理寺、御史台
<隋唐>  大理寺、御史台,刑部(三省六部的一部)
<宋>  大理寺、御史台、刑部、审刑院
<明清>大理寺、刑部、都察院
【原注】隋至宋,均有大理寺、御史台,隋至清,均有大理寺、刑部
6.地方司法机关
<秦汉> 郡守—县令
<隋唐宋> 州—县(法曹参军或司法参军)
<元>   路—府—州—县
<明>   省—府—县
<清>   总督(巡抚)—省—府—州—县
【原注】秦至清,均有县。元至清,均有府。
6.诉讼制度
1)诉
诉者,告也,起诉也。禁止诉讼项目有:民不告官,婢不告尊,子不告父,妻不告夫,贱

告良,囚人禁告,禁止越诉。
2)讼
传唤或拘捕--〉审理--〉定证据--〉审判
3)执行
依照法律程序实现判决内容和要求。
7.刑罚种类
1)死刑:绞、腰斩、枭首等
2)流放
3)服役
4)杖笞
5)罚金
8. 监狱
监狱非执行死刑之地,而是有罪未决,或决而待执行者监禁之处。地方至县级政府军

监狱,中央大理寺也设监狱(男女分监)。
狱具始于商代。
政警不分,军警不分。未形成独立于行政和军事部门的警察组织。

30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五) 古代兵制
1. 兵源制度
我国古代兵源制度主要有:府兵制、募兵制、部落军队。
1)府兵制
创立于西魏时期。以开府为基层组织,故称为府兵。由农户按规定出丁,府兵编入军籍,
兵士自备武器,平时参加生产,免除租调力役,战时应征打仗。
2)募兵制
创立于唐玄宗时期,自由应募(而府兵是由农户按规定出丁),应募后授田(而府兵
已有田亩)。
    募兵是职业兵(而府兵与将领分离,只在发生战争时才被临时征调在一起,故兵不识
将)。
3)部落军队
以清朝的八旗兵为典型。八旗兵每 300 人编为一个牛录,5 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5 个甲
喇组成一个固山(汉译为旗)。每个固山用一种专用的颜色作旗帜,最初只分四个固山,
有黄、白、蓝、红四种颜色,分别为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后增设四种镶边旗,分
别为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共为八旗。清军入关以后,八旗制度变为单纯的军事
组织,变成了职业军队。
2. 战争方式
我国古代战争的作战方式有:车战、步兵战、骑兵战。
1)<夏商>至<春秋>——车战
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有公认的原则,仍离不开礼的约束。交战时间短,参战人数
少,战事没有波及全民。四马战车是周代中国主力部队,不但要有四匹马和战车,还要有
御手、戈手、箭手。
2)<春秋>——步兵战
步兵指徒步作战,是陆军的主要兵种。始于晋平公(此后,春秋战国“无义战”)。
【原注】宋朝拥有中国古代防护最好的重装步兵.岳飞、韩世忠等,率领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装备的重步
兵,以密集阵容屡屡击败金朝骑兵。用大刀对付装甲骑兵进攻的基本战术,先是用大刀劈砍防御比较弱的
马腿,然后对准骑兵的胸部猛砍。
3)<战国>中期——骑兵战
     始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灵王总结赵国武备落后,说服王公大臣穿起胡服,训练骑兵。
3. 武器
为了与后来的枪炮火箭等产生热能的火器有所区分,一般将兵器分为分冷兵器和热兵
器。
<唐>前
冷武器:长兵器有戈、矛、大刀、棍、叉;短兵器有刀、剑。
射远器有弓箭、弩、抛石机
<唐>末 出现了弓弩射出的火药包
<南宋> 出现了简单火炮
<金> 出现了炸弹
<元> 金属火炮,广泛使用铁火炮,并曾在进攻日本时使用铁火炮取得成果
<明> 大小枪炮、地雷、水雷 
<清> 引进西方枪炮
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包括:土地、赋税、货币、度量衡等制度。

31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一)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社会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
1)<西周>——井田制
以村社共同体为基础的多级贵族所有制,周王是政治统辖权与土地所有权的最高代
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2)<春秋战国>
商鞅变法凭借国家权力推行"授田",确立个体家庭(包括农民和地主)土地私有制的主
导地位,国有土地与私有土地的产权开始分离。
3)<秦汉>
地主兼并土地与国家反兼并的斗争常常采取暴力对抗形式,无论是国有公田还是私有
民田,都受到政治强权甚至公私武装的强力干预。
4)<西晋>占田制 和<隋唐>均田制
土地产权被纳入中古田制的法制化框架之内,国家与私家围绕土地产权的斗争较为缓
和。 土地买卖不发达。
5)<唐>
两税法之后,土地买卖兴盛,租佃关系从为佃农制。
6)<宋>
土地产权结构复杂化,土地所有权进一步深化的结果。
(二)赋税制度
1.纳税种类(应税项目)  
实物、劳役、货币          
2.纳税计算基准
丁、户、土地、资产      
【原注】唐朝的两税法是以丁,户为主,到以土地,资产为主的转折点。意思是:两税法以前主要以家里拥
有的丁户的多少来纳税,两税法以后主要以土地资产的多少来纳税,地主要纳的税大大增加
3.税收特点
以田赋,丁赋为主,工商杂税为辅。(农业国特点)
4.赋税制度演变
1)<春秋>
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的“初税亩”:国家法律规定把公田交给耕者。
2)<唐>两税法
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按亩交纳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3)<宋>募役法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
地主也要出钱。
方田均税法:王安石为谋富国强兵,克服财政困难,实施新法,重定方田,以解决田
赋不均问题。
4)<明>一条鞭法(张居正)
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
5)<清>摊丁入亩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
【原注】唐朝的两税法、宋朝的方田均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比较重要,其余的大致了解即可。

32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三)货币制度
货币种类有贝壳、谷帛、铁币、纸币、金银、货币等,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商>——牲畜、谷物、贝壳、铜币
<春秋>——金属铸币,形态各异,如刀币、圜钱等。
<秦>——方孔圆形半两钱
<汉>——五铢钱 (成为此后 700 年的主要货币)
    秦始皇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中国古钱圆形方孔的形制,汉武帝在历史上第一次实
现了货币本身的标准化。
<唐>——开元通宝”
年号钱,历时 1300 多年(至<清>宣统)。开元钱不再像半两、五铢那样以重量命名。这
标志着独立的“钱”的概念终于诞生了。
<北宋>——铸币与交子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代是铸币业比较发达的时期,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前代。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御
书钱堪称一绝,古钱中罕有与其匹者。
<明>——白银
     大交易多用银,小交易用钞或钱。
<清>——银票和铜元
<咸丰>银票
<光绪>铜元。
铜元取消方孔圆形货币,标志着我国金属货币铸造工艺从传统的手工翻砂铸造进入先
进的机器化生产的新阶段。       
<民国>——纸币为主,银元、镍币为辅
【原注】
人民币相关知识:
到 2004 年止,人民币一共发行了 5 个套别的品种
1948 年,第一套人民币
1955 年,第二套人民币
1962 年,第三套人民币  (1 块钱是“女拖拉机手”,5 块是“炼钢工人”,10 块钱是“大团结”的那
套)目前流通的是第四套,第五套
1987 年,第四套人民币   (少数民族头像的那套)
1999 年起,第五套人民币  (票面右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汉语拼音字母和蒙、藏、维、壮四种民族文
字)  
(四) 度量衡制度 
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包括:度制、量制、衡制。中国古代计量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受到
儒家礼乐制度的深刻影响。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以乐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单位制。经过《汉
书》整理成文,代代相袭,至清朝仍被康熙、乾隆所遵从,延续至民国时期。
1.度制
<商>——骨尺
1 丈= 10 尺, 1 尺= 10 寸,1 尺=16cm。“丈夫”约为现代 1 米 6
<春秋战国>
乐器黄钟律管的管长 90 分,1 分为 1 黍,是最早的有关长度计量的记载。
<秦>——统一度制
<汉>——有浮动。

33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1 尺=22cm。 “七尺男儿”,也约现代的 1 米 6
<南北朝>——度乱,尺拉长则百姓苦。
<唐>——分大小度。
大为官尺,小为古制尺,即汉尺度。
<明清>——管理较严,统一制作器具,禁止私人制造。
<清>末——通商带来米制、英制和德制等,使度量制度陷于混乱。
除朝廷规定外,民间有木工用的“鲁班尺”,裁缝用的“衣工尺”,乐工用的“律尺”。
2.量制:计量容积。量称谷物、油、酒等
材料是铜、铁、木。
<战国>——栗氏量
<西汉><王莽>——嘉量
〈清〉勺,合,升,斗,石(依次递进)
各朝代量制有变化,大抵到南北朝前接近,之后容器扩大,而容量数目并未扩大。
3.衡制:计量重量
<商> ——以同某物重量权衡
<春秋>——衡:木棍中提纽,两头悬石或物,平衡则等重。
<春秋>末至<战国>——根据衡制出天平砝码。
<战国>——天平普及
<秦>——始创“斤”,一方寸黄金为一斤。制造各种重量的“权”,形状各异。
<北魏>——秤
<清>——台秤、磅秤。
三.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
(一)宗法制度的概念
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继承法,也是继统法。实行这种继承法,必须首先严格区别嫡庶
关系。宗族,家族内部的法律规定,即宗法宗规。在封建社会中是普遍现象,但在开放的民
主社会里,是一种礼仪常识。
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主要是宗族制度和亲属制度。    
(二)宗族制度
1.族亲制
三族:父母,兄弟,妻子
    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儿,孙,曾孙,玄孙
2.宗亲制
大宗(嫡系)【原注】注意,嫡读“笛”音
    小宗(庶系)【原注】大宗、小宗的关系是君与臣,兄与弟的关系
3.嫡庶制
一夫多妻的前提下,分嫡妻、嫡子(宗子)与庶妻、庶子。
(三)亲属制度
亲属是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原注】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根据单系亲属原则组成的社群,在人类学中的专门名称是氏族。
五服制(丧服制)
是按照生者与死者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划分的,所谓披麻戴孝,出自周礼,是儒家的
礼制。
1.斩衰: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衫缘不缝边。为期 3 年。适用于子为父,父为长子,妻
妾为夫,未嫁女为父。

34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2.齐衰:丧服用粗麻布制作,逢边。为期 1 年。适用于为伯父母,叔父母,祖父母。
3.大功:熟麻布。为期 9 个月。适用于为姑母,丈夫的祖父母,伯父。
4.小功:熟麻布,细工。为期 5 个月。适用于为外祖父母,丈夫的姑母。
5.缌麻:麻布丧服。为期 3 个月。适用于为岳父母,堂伯叔。
四.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
(一) 礼乐制度概述
1.产生时间
周初,由周公制定。周王朝设置我国第一个音乐机构——春宫。
2.目的
1)总结商代灭亡的教训;
2)巩固等级社会;
3)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礼仪有别,音乐也有别,加强和巩固了严密的宗法制度。
3.产生原因
1)群体生活,人际交往的需要。
2)远古祭祀的需要。
3)约束社会道德,维护统治尊严的需要。(国家四维:礼,义,廉,耻) 
(二)礼乐的经典著作——“三礼”
三礼包括《周礼》、《仪礼》、《礼记》。是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
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1.《周礼》
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
记录周朝各种制度。(原名《周官》,刘歆改为《周礼》)  (可出填空)
    内容为“六官”:天、地、春、夏、秋、冬
    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
主管营造。
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上古文献中实属罕见。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
统,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国家大典,用鼎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等。
2.《仪礼》
记载周至战国时期儒家传习礼仪的第一部著作,记录各种礼仪形式的规定。内容包括:
冠礼、婚礼、丧礼、祭礼、饮礼、燕(宴)礼、射礼、聘礼等 17 篇。
3.《礼记》
是我国最古老的儒家十三经之一,为孔子弟子及后来学者所记。秦始皇“焚书坑儒”
后散佚。内容包括: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哲学、农学等,是后世研究上古社会生活特别
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圣选编的叫《小戴礼记》,即我
们今天见到的《礼记》;东汉末年,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
(三) 五 礼
中国古代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嘉礼,军礼。
从周至清,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形式,或因地制宜,或约定俗
成。
两千多年的古代历史,也是五礼的历史。汉族统治者用这个系统,掌管中央政权的少数民

统治者也用这个系统,甚至民国时期也将当时的礼仪制度都纳入五礼分类中。
1.吉礼

35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祭祀以祈求吉祥的礼仪,如祭祀天神地祗和宗庙(祖先)的祭祀,,封禅是历代最大的
吉礼。
2.凶礼
伤亡灾变之礼,如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以丧礼最为重要。
3.宾礼
主宾相见场合的礼仪,如朝拜、会见、会盟、中国与外国之间关系的仪典。
4.嘉礼
喜庆之礼,如登基、册封、婚冠、宴乐、颁诏等。     
5.军礼
军武之礼,如亲征、遣将、受降、凯旋、大射等。

第七章 中国古代社会
一.士农工商(明灯按:本部分不见于要略与指南)
春秋时期齐国的贤相管仲最早把士商工农的排位确定下来。早期中国不歧视任何一个
行业,凡是生活与生产所需要的行业都是正当的行业;凡是从事正当行业的人都是值得尊
敬的人,士商工农四民都受到尊重。
士商工农可以专业化也可以兼而为之——农可以经商,士可以从商, 商可以从政。
汉晁错第一个提出“农本商末“的理论,向皇帝提出了‘重农抑商“的建议。士商工
农之间的平等地位从此分出高低贵贱。
(一) 士
1.地位
独特的社会阶层,介于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之间。社会地位高“四民之首”。
2.作用
开创、继承和发扬了博大精深中华文化。
3.经济实力:低
4.人物
儒化或官僚化的读书人,代表人物往往是各个时期的著名学者。
(二)农
1.地位:低
2.经济实力:差
3.人物
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人口【原注】决定了中国是农业大国。
    历代都有农民通过各种途径(如科举、起义等)进入士的阶层。
【原注】农业文明最早出现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发明耕地工具的是神农氏;第一个“时播百谷草木, 淳
化鸟兽虫蛾”的是黄帝;第一个制定农历的是尧。
(三) 工
1.人物
从事各种制造和加工业的生产者。
2.特点
子承父业,善于动手动脑、善于发明创造、善于制造先进工具与先进器具等。城市经济
越发达,工业越发达。
【原注】比较:燧人氏钻木取火,西方的火是从天堂偷来的;木屋与草房是有巢氏动手动脑创造的,西方
的伊甸园是上帝为人创造的。

36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四) 商
1.人物
从事物资流通领域的经营或服务行业的人员。
2.特点
城市越发展,商业越繁荣,商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在早期的中华大地上,政治
家可以弃政从商,商人也可以弃商从政。韩非子是第一个把商人列为“五蠹”之一。
二.婚姻家庭(本部分参要略 P346—350)
中国古代婚姻家庭知识主要包括婚姻形式、婚姻礼仪、婚姻法律等。
(一)古代婚姻的形式
1.一夫多妻制
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实行此制度。每个朝代虽有关于妻妾数量的大致规定,但实际上并
不严格,官方不干涉。传统中国男性的正妻只有一个,其他有婚姻关系的女人常称为妾。中
国皇帝的正妻是皇后,其它妻子称妃嫔等(当老婆开始代表妻子后,小老婆便可以指妾)。
2.一夫一妻制
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家庭是一男一女终身同居的形式。妻死可续妻,夫丧可改嫁。
【明灯注】原笔记脱“中国婚姻制度沿革”一节,见《要略》P346—350,兹将其梗概如下: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经历了血缘群婚、对偶婚和夫妻知婚姻三个阶段。
1)血缘群婚:同血缘的氏族成员交配成婚,以现在的观点看,是乱伦,如传说中黄帝与其妹妹女娲成婚。
2)对偶婚:禁止氏族内通婚,即同姓不婚,除此之外,别无禁忌,以现在的观点看,是男女性自由,生
子归母,亦随母姓(没有办法,因为母亲们也很可能不知道孩子的父亲哪个坏蛋),因此早先的姓全带女
旁。
3)夫妻婚姻:夫与妻的概念在这个阶段才产生,产生于父系社会,主要是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制度,前
者早有滥觞,如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舜,后者以现在的经济学观点看,是相互承包关系,延续
至今。
另,以前还考过少数民族的婚姻制度(习俗),现在可能已经超纲,可参《要略》P350,或下文的《要
略之要略》。
(二)古代婚姻礼仪
1.父母之命,媒灼之言
父母对子女婚姻有决定权。子女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婚姻还必须由媒人从中介绍,男
女不准自由恋爱,婚嫁。
2.六礼(古代婚礼的基本程式,先秦时制定)
(1)纳采:男方请媒人向女家提亲。《礼记》:‘纳采用雁“。雁具有随着阳气而迁居的习
性;失去配偶后不再另配的品质。“纳采用雁”象征着忠贞、守节,与男权社会中女子从属
于男子的现实相合,要求妻子服从丈夫。
(2)问名
男方请媒人问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年月即生辰八字,特别是秦汉以后,随着门阀制度的
形成与发展,高门与低门,嫡出与庶出,有着严格的差异。
(3)纳吉(正式订婚的仪式)
男方将占卜合婚的吉兆报告女家,男女双方换定贴,确定婚姻关系。
(4)纳征(纳币)
指男家向女家赠送聘礼。男方向女方赠送彩礼以后,婚姻关系就宣告正式成立。男家赠
予女家彩礼后,女家亦应回赠男家一些礼品,不过其数量要少得多,只要有象征意义即可。
男女双方互赠的礼品都必须是双数,其中含有成双成对的意思。
(5)请期

37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选择结婚日期。由男家卜得吉日,请女家商定。
(6)亲迎
在结婚之日,由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新娘,归来举行婚礼。古代迎亲最初用车,后来
演变为用花轿。最隆重的是拜堂仪式,包括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
(三)古代婚姻的相关法律
1.五不娶:逆家女、乱家女、世有刑罚、世有恶疾、丧母之女
2.七出(休妻):不顺父母、无子、淫佚、恶疾、多言、盗窃、嫉妒
3.三不去(不可休妻):有所娶无所归、为公婆守丧三年、先贫后富
4.二义绝(夫妻之间):两族之间殴杀、通奸
5.协离:夫妻双方一致同意离婚,法律允许。
三.姓氏名号(明灯按:本部分可参要略 P48—60 及指南,原笔记是对要略的提炼和归纳)
(一) 姓与氏
1.姓
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
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
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最早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明灯注】
依要略,炎帝——姜姓,黄帝——姬姓,少昊——赢姓,虞、舜——姚姓,皆带女旁,反映了母系氏
族社会“知母不知父”的状况,只能以母姓为姓。
1. 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

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氏”,是姓的分支。氏出现
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3.姓与氏的关系
<周>初 天子为姬姓,氏很多。分封姓同则族同。
       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先秦> 姓氏有别。
       姓明血缘,氏别贵贱。
       姓是族号,氏是分支标志。
       氏为贵族专有。
<春秋> 氏不为贵族专用,氏也成姓,姓氏并立,数量骤增。
       姓氏相同,以名相别。名字(个人标志)日益突出。
<战国> 姓氏混一。随着宗法制度的崩溃,等级制度被破坏,姓氏合二为一,标志着现代意
义姓氏的产生。
<汉> 姓氏统一,姓与后来基本相同,氏为女性称呼。
【明灯注】此处原笔记过于简略,多处未讲明,今依《要略》充之,一目了然。
1)氏最早表示氏族的分支;周代以后诸侯以封地为氏,或以祖先的官爵号为氏,由此氏成为贵族地位的
标志,称为:“贵者有氏,贱者无氏”;例如,商鞅本姓公孙,因是卫国贵族,故称卫鞅,后来被秦国封
于商地,故又称商鞅。
2)先秦时代,氏主要用于男子,以示地位,而姓用于女子,因同姓不婚,以示血缘,称为:“男子称氏
以别贵贱,女子称姓以别婚姻”。女子只能按孟仲叔季的排行来称呼,例如孟姜女,她姓姜而非姓孟,她
排行老大,故曰孟,与今日迥然不同。
3)秦汉以后,姓氏混同,例如《史记》说秦始皇因生于赵,故姓赵,于是氏也变成了姓,统称姓氏。

38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4)不知何时起,氏成了已婚女子的称呼,例如刘姓某女嫁给张姓,则称为张氏,家谱或死后墓碑则记张
刘氏,反映了夫为妻纲的宗法观念。
4.姓氏来源
上古最早产生的姓:(母系氏族,姓里都有女字旁)姜,姬,姚
国名:齐,鲁,楚,秦
地名:东郭,西门
动植物:牛,羊,马
职业:陶,乐,卜
官职:司马,尉,史,司徒
【明灯注】
《要略》引经据典,言之甚详,可能会考的还有:
少数民族:宇文(隋代宇文化及),尉迟(音 yuchi,如唐名将尉迟恭),慕容(古鲜卑族,如《天龙八
部》中的慕容复),长孙(如长孙无忌,唐太宗的皇后好象也姓长孙)
爵号:侯,王
居住地:西门(西门庆,但西门子绝对不是),东郭,东方(东方朔),南宫
排行:孟(伯),仲,叔,季
5.姓氏数量
<汉> 500 左右
<宋> 1700 左右
<清> 5000 左右,清亡后,姓氏大减,少数民族姓氏混于汉姓之中。如爱新觉罗改姓金、赵,
叶赫纳拉改姓叶等。
<现代>3000 左右
据《中华姓氏大词典》,中国历史上共有姓氏 11969 个,其中单姓 5327 个,复姓 4329
个。1987 年《人民日报》公布,常见姓氏 200 个,最常用 100 个,人口众多的 19 个,这 19
个姓共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最大姓李(1 亿),其次王(9 千万),张(8 千万),依次
是李—王—张—刘—陈—杨。
(二) 名、字、号
1.名与姓氏的关系
名是个人的符号,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
2.命名原则(《左传》)
1)信:上天的征兆。  如孔鲤,陆游;
2)义:祝颂。 如屈平,郑和,张居正,康有为
3)象:孩子的象征。如孔丘,赵云,苏轼
4)假:借用某物名称。如用五行命名,朱棣,朱高炽
5)类:孩子与父亲的共同点,如傅抱石——傅二石——傅小石
命名六忌:国名、官名、山川、隐疾、畜牲、器帛
3 . 字及其与名的关系
【明灯注】原笔记未谈字的由来。字由名演化而来,统称名字。名一般用于谦称,或上对下,字用于尊称,
或下对上。取名字的原则是:因名取字,义相比附。之后才有如下的具体原则。
同义:屈原名平,字原;诸葛亮,字孔明;班固,字孟坚;毛泽东,字润之。
反义:朱熹字元晦;管同字异之。
相关:孔丘字仲尼;苏轼字子瞻。
无关:刘邦字秀;欧阳修字永叔。

39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字是在举行成人仪式上所取。古代男子 20 岁举行冠礼,女子 15 岁举行笄礼。《颜世家


训》“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人自称一般用名,不用字。字是供他人称呼所用。
4.号
唐宋时期,文人活跃,“号”真正流行,明清达到鼎盛。种类有自取号,他取号和浑
号。
1)自取号
个人喜好:陶渊明——五柳先生;欧阳修——六一居士
籍贯或居住处:李白——青莲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居室:陆游——老学庵,王维——竹里馆
2)他取号
地望:王安石——王临川;李鸿章——李合肥
官爵:鲍照——鲍参军; 杜甫——杜工部
谥号相称:韩愈——韩文公;岳飞——岳武穆
3)浑号【明灯注】此部分不见指南与要略
一般是他人所取,形象而通俗,多见于文学作品。如宋江——及时雨,李逵——黑旋风,
鲁智深——花和尚
四.三教九流(明灯按:本部分不见于要略和指南)
“三教”:儒、释、道;
“九流”:儒,墨,道,法,阴阳,名,农,纵横,杂家
此种说法产生约在宋代,明代以后很少用这个含义。“三教九流”泛指旧社会中各种
人物和各种行当,本是中性词。明代后多指下层社会人物,今犹是。
【要略之要略】
1.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
2. 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1) 它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其历史渊源非常久远,是
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2)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与封建礼制相结合,标榜同姓同宗,抬高名
门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3) 它虽然以汉族原有的姓氏为主体,但是也吸收和容纳了
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因此它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象征。
3. 中国的姓氏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
4. 姓: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
号,这个族号就是“姓”。
5. 氏:同一母系血统的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
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
6. 姓氏最初的区别:(1) 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2) 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3) 姓区
别血统,氏区别子孙。
7. 进入夏商周三代,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这时,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
8. 姓氏混为一体,大致是在(秦汉)时代。
9. 姓氏的主要来源:
(1) 上古最早产生的姓:姬、姜、姚等;
(2) 祖先的族号:唐、夏、周等;
(3) 国名:齐、鲁、燕、韩等;
(4) 地名:西门、南宫、东郭等;
(5) 官职:司马、司徒、司空、帅、尉、史等;
(6) 职业:屠、陶、乐、卜等;
(7) 动植物:马、羊、龙、杨、柳等;

40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8) 排行或数字:孟、仲、季、伍、陆、万等;
(9) 爵号或谥号:王、侯、昭、庄等;
(10) 出身:王子、公孙、公子、王孙等;
(11) 少数民族:长孙、慕容、尉迟等。
10. 郡望:“郡望”是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而为人们所仰望,实际指某一姓氏的社会影响。由于推崇高门
大姓,人们注重出身,看中门第,便产生了所谓的“郡望意识”。如韩愈其实是河阳人,但由于韩姓以昌
黎为郡望,所以自称“韩昌黎”。
11.姓氏的产生和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姓氏的混杂则是(社会变动)的反映。
12.姓氏混杂的原因:1)帝王分封子弟功臣:从周代起,天子分封诸子诸臣和先朝后裔,建立了许多诸
侯国,形成很多氏,也即后来的姓。2)战乱:战乱造成人口大量迁移。3)官宦:古代做官都在异地,后
来子孙在当地定居,成为当地一姓。4)移民:封建国家为补充边远地区人口,或为了补充某些地区因战争
饥荒造成的人口短缺,采取强制性的移民措施。
13.“名有五”:《左传》中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1)信:以出生时的情况命
名;2)义:以道德品行命名;3)象:以某一物的形象命名;4)假:借用某一物体的名称;5)类:
取婴儿与其父相同之处命名。另外规定,不以国名、官名、山川、隐疾、牲畜、器帛等六种事物命名。
14.号的流行是在(唐宋)以后,(明清)时为盛。
15.对偶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逐渐认识到血缘婚姻的危害,并逐渐产生明确的婚禁,
即禁止一切血缘亲属之间的性关系,而到血缘以外的氏族寻找婚配对象,这就出现了氏族之间的“对偶
婚”,
即“同姓不婚”。特点是非同一血缘氏族的男女方的婚配;男女之间的结合尚不固定,男可以多妻,女也
可以多夫。但主要的是:男子出嫁到女方氏族,子女归女方,从母姓,血统按母系计算,财产由女子继承。
16.媒人的最早产生,大约在(周代)。
17.嫁娶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8. 转房婚: 形式主要是兄死,弟以嫂为妻;姐死,妹代姐为妻;父死,子以异母为妻。在西南地区和东
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曾较长时间的流行过。
19.阿注婚:流行于云南的一支纳西族和一支普米族。“阿注”是纳西语,意为“伴侣、朋友”。只要不
是同一母系血统的成员及其后裔,都可以互为阿注。他们之间的性关系非常自由,到晚上,男阿注就到女
阿注的专用放里过夜,天明赶回家去劳动,这种阿注关系时间可长可短,每人除一个长期阿注以外,还有
许多临时阿注。所生子女不知其父,都归母家。
20.抢夺婚:云南地区的景颇族、傣族、苗族欧曾实行过强夺婚,是男子通过强夺手段与女子成婚。是一
种民俗,民间的“抢夺婚”其实只是一种形式,在此之前,双方早已换过婚礼,选定成亲日子,但在迎亲
那天,男方还是要组织一帮人,隐蔽在约定的地点,等新娘一到,一拥而上,捆绑回家,新娘则大呼救命,
女方家人假追一通。
21(父权)制度确立后,形成了一夫一妻制。

第八章 中国文学
一.诗歌
(一) 古代诗歌的发展及特点
体裁完备,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作家无数。
诗歌的另一种形式——词也高度发展。
1.体裁完备
<先秦>  四言诗   格律严格    《诗经》 
        杂言诗   楚国方言    《楚辞》
<汉>    五言诗   淡淡哀愁   《古诗十九首》,乐府诗

41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南北朝> 七言诗    鲍照为代表:隔句用韵,首句出韵,为唐诗奠定基础。
<唐>    格律诗   讲究句数、押韵、对仗、平仄,标志着诗歌的成熟。
<唐>之后 逐渐完备
格律诗介绍
格律诗的成熟标志着诗歌的成熟。古诗→格律诗→近体诗
《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唐诗→(加词牌,字数固定)宋词→(加调,衬词,曲
律)元曲    (【原注】从《诗经》到元曲,一路唱来。)明清由于大兴文字狱,诗歌衰落了。
格律诗的要求
1)句数,字数固定:律诗共 8 句,五言律诗 40 字,七言律诗 56 字;绝句 4 句 (律诗的
一半长短。“绝者,截也。”)五言绝句 20 字,七言绝句 28 字
2)押韵:隔句用韵,首句出韵,不换韵。
3)对仗:一联诗中,上下两句形同位置的词语,词性相同。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词性:形名名方动)——王维《山居秋暝》
4)平仄
起初四声为:平、上、去、入,后来“平”分为:阴平、阳平,入声取消,“四声”变为:阴
平、阳平、上、去。 <南>武帝永明时期,沈约提出“四声八病说”,利用汉语音韵的特点进
一步强化诗歌的独特方式。在声律方面为诗歌创作做了许多规定,对五言古体诗向律诗的
转变有一定影响。平仄间隔使用:阴阳为“平”,上去为“仄”,七言格律的平仄规律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2.题材内容丰富
1)立志诗  
孔子“诗言志”    《诗经》
2)咏情诗  
屈原“诗咏情”    《楚辞》
3)叙事诗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
4)山水诗 
<南北> 二谢:谢灵运,谢朓【原注】 “月”字旁义多为胖,据说谢朓出生时是个胖小子。
    <唐> 王维
【原注】王维三十岁丧妻后,过着独身生活,即喜参禅,张九龄罢相后,他政治上灰心,故寄情山水田园
和佛教禅理,在辋川别墅过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更趋消极。他是诗人,又兼画师,成为南派泼墨山水的
宗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另外,王维很早就归心于佛法,精研佛理,尤其是晚年归隐后,更是沉
湎于佛理之中,所以他写下很多空灵洁净的“禅诗”。
5)田园诗 
<晋> 陶渊明开创, <唐> 王维,孟浩然
6)边塞诗 
<唐> 高适(现实主义)、岑参(浪漫主义),内容:边塞风光、边塞战争、边塞将士思

7)新乐府 
<唐> 李绅 《悯农》  “锄禾日当午”
白居易 《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
【原注】关教授对白居易的人品做过批评,风烛残年时的白居易的《追欢偶作》中写道:“十载春啼变莺舌,
三嫌老丑换蛾眉。”意思是:我家里养的家妓,每过三年多,我就嫌她们老了丑了,又换一批年轻的进来,
经常换新鲜货色,十年间换了三次了。公然以此自炫!什么文人?什么人品?

42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明灯注】关教授未免过于苛求了,怎能以后来的道德观念来衡量古人?李白扬州散万金,小谢携妓游山
林,自晋至唐,多有及时行乐的观念(李白诗:行乐须及春),观念上也很开放,现在的女孩子流行的
“低胸装”、“露脐装”,在唐代早就流行过了,在性观念上也很自由,老白比起太白,那算小巫见大巫
了。
8)理趣诗 
宋代,“倡天理,灭人欲”
9)咏史诗
先秦至清,代表作: <唐> 杜甫 《蜀相》,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
深锁二乔。”
【原注】关教授在课堂上特意点出杜牧喜兵书,对前人的军事评论有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类诗为“翻
案诗”。如《赤壁》中的后两句,意思是:当时周瑜采用部将黄盖火攻之计,适值东南风发,火乘风益烈,
尽烧北船,并延及岸上曹营,曹军大败。诗人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
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
台上供他享受了。诗人认周瑜获胜乃是巧得天时之利,说明抓住机遇的重要。立意新颖,用典谐谑,寓意
奇警,是诗化了的史论。
3.风格成熟多样
创作风格也可称为“创作道路”,“创作方法”
主要两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诗经》→乐府→杜甫
浪漫主义:《离骚》→李白
诗歌成熟的标准:语言锤炼、塑造形象、创造意境
4.作家作品
<先秦>《诗经》,《楚辞》
<汉>  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建安风骨(慷慨激昂)
<南北> 陶渊明  《饮酒》《归园田居》
       左思    《咏史》  抨击晋朝士族制度
       鲍照:对七言诗的贡献重大
<唐>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行书书法家;开创水墨画;大乐丞(音乐家)       
       李白:浪漫主义,成就最大
       杜甫:现实主义,“安史之乱”前后的作品称为“诗史”
       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杜牧:山水诗 《江南春绝句》,咏史诗《赤壁》
       李商隐:爱情诗
【原注】关教授说,要是哪位男同学需要抄情书,建议读读李商隐这位“大情圣”的爱情诗。哪位女同学收
到特别隽永的情书时,也可以翻看李商隐的爱情诗集,看看是不是抄自那里。当然,这只是小花絮。但是,
这位感情丰富的诗人把恋爱的各个阶段,各种滋味,相思,暗恋,热恋,相聚,离别等等描写的令人为之
动容,刻骨铭心。可是,由于很多原因,他的爱情是多题为《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至今还常常用来
描述或表达送别的心酸。
<宋> 苏轼:贴近现实,语言通俗化
       陆游:爱国诗人
【原注】关教授说陆游一位极其爱国的伟大诗人,一生中一万多首爱国的诗,最著名的《示儿》至今还是脍
炙人口。可是大家知道吗?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是谁吗?陆游二十岁与唐琬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
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
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孰料,缘深情浅的这对恋人多年后竟在沈园意外邂逅,陆游“怅然久之”,

43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于沈园内壁上题一首《钗头凤》,沧然而别。唐婉读此词后,对了一首词作为回复,不久即郁闷愁怨而死。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在他六十七岁
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事隔四十年字迹虽然已经模糊,他还是泪落沾襟,
写一首诗以记此事。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沈园》
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在写诗怀念唐琬!这是一种深挚无告,令人窒息的爱情,能在死后四十年里
仍然不断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种幸福了。关教授曾特意到绍兴的沈园,站在桥上,空中的明月,水中的
倒影,仿佛看到一位老人,拄着拐杖,倚靠在栏杆上,泪眼模糊的看着水中倒影,还在怀念着与唐琬共同
赏月的情景。唐琬,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明灯注】这个鄙人绝对不敢苟同。幸福只能以当事人的主观感受为衡量标准,如果替唐琬着想,倒觉得唐
琬是世界上最最痛苦的女人,关教授明显是情圣型(感情神圣主义者)。
      李清照: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辛弃疾:爱国诗人。“英雄之词”
      杨万里:“杨诚斋体”。摆脱江西诗派的束缚。
      范成大:爱国诗。田园诗,描绘农村风俗。
<清> 纳兰性德  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金缕曲》
5.诗歌的另一种形式——词
时间]产生于唐,最早作品是敦煌曲子词——在甘肃敦煌石窟里发现的唐五代民间词,
代表作: 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原注】李煜即位时,南唐已为宋的属国。他面对宋朝的压力,逆来顺受,以图苟且偷安。975 年,宋军入金
陵,俘后主,南唐灭。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位国君,亡国后被俘。在三年的软禁生涯中,他念念不忘故
国,写下了一篇篇用血泪凝成的词章,相传这首《虞美人》便是他的绝笔。 作为国君,李煜无疑是失败的;
作为词人,他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将词由花前月下娱乐遣兴的工具,发展
为歌咏人生的抒情文体。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原注】“东边日出西边雨”这对矛盾着的词语,表明少女对爱情的成功时而信心十足,时而灰心丧气。在
这里词作者使用的是象征性的笔法。“道是无晴还有晴”,这是为了增强词的感染力,而根据汉语语音的
特点,采用双关笔法。因为“晴”与“情”是谐音,那词句中的“晴”实际上是“情”。这样说来那就成
了“道是无情还有情”。
       苏轼 (顶峰)
对词的贡献:扩大词境:豪放飘逸,使词达到“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推进词律:不拘守词调,词律,句法特点。
            改变词风:与柳永婉约派相对,创建“豪放”派。《念奴娇》最杰出(大江东
去)
      柳永 《雨霖玲》(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原注】柳永是个风流才子,他为人放荡不羁,虽中进士却潦倒不堪。“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
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他的词擅长于抒写离别羁旅之愁思,
是北宋词人中最具“小资情调”的人。
(二)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及特点
1. 题材紧密结合时代需要和气氛
1)五四前后的呐喊与呻吟
闻一多  《死水》
徐志摩  《再别康桥》(闻、徐是新月派的代表)

44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郭沫若  《女神》
冰心    《繁星》
2)革命战争的歌颂
田间   《给战斗者》
光未然 《黄河大合唱》(曲:冼星海)
3)新社会的颂歌
郭小川  《将军三部曲》  《甘蔗林--青纱帐)
贺敬之  《回延安》  《雷锋之歌》 《西去列车的窗口》
闻捷    《天山牧歌》
4)新时期特殊题材的诗
1976 年 天安门抄诗
2. 形式上的探索
1)五四运动后:各种中外诗歌形式的探索。
2)革命时代:革命现实主义激情与唯美主义形式之争。
3)新诗歌理论:何其芳的诗歌主张
除了应该具备诗的一般特点外,以形式而论,还应每行有一定的顿数,可分三顿、四顿
五顿几种不同的句式。在长诗中,如有必要,顿数可以变化;同时要押大致相适的韵,不
一定非要一韵到底,可以少到两行一换韵,四行一换韵。何其芳关于现代格律诗的理论主
张,是在研究了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的传统,研究了“五四”以来新诗创作的实践经验,
并借鉴了外国诗歌的形式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 现当代诗人及代表作
郭沫若 《女神》
胡适 《尝试集》
冰心  《繁星》
闻一多 《死水》
徐志摩 《再别康桥》 (独抒性灵)
戴望舒 《雨巷》
田间  《给战斗者》
光未然  《黄河大合唱》
袁水拍  《马凡托的山歌》
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
郭小川  《将军三部曲》 《甘蔗林--青纱帐》
贺敬之  《回延安》 《雷锋之歌》
闻捷  《天山之歌》
舒婷   《致橡树》
二. 散文
(一) 古代散文的发展及特点
1. 古代散文的发展概述
<春秋战国> 古代散文成熟
诸子散文 《论语》、《老子》、《庄子》等
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
    最早的散文集《尚书》:西周至春秋王侯讲话的记录稿,如:西周初期,分封诸侯时周
公对封侯者的告诫,谈话等)
<两汉> 传纪文学的成熟——《史记》与《汉书》

45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魏晋南北朝> 骈文占据文坛 400 年。


   骈文——讲究形式美,对仗,具有诗歌特点的散文。骈文体也称“骈偶”、四六等”,
正式形成于两晋,于南北朝臻于巅峰。
<唐>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中唐由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是一种
文学思潮。提倡“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
“古文”——和魏晋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相对立的。特点是:奇句单行,不拘格式。在
文法上取法先秦两汉的散文。)
<宋> 诗文革新运动
    诗文革新运动——与政治革新紧密关联。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包括针对晚唐五代文
风的改革,得到欧阳修的支持。 欧阳修主持科举,严令写平实朴素的古文。
    强调“道”先“文”后,与古文运动的“文以载道”一脉相承。继承并发展了唐代古
文运动,取得胜利。)
2.古代散文的特点
内容:现实主义;注重情感表达;富有哲理;塑造形象
结构:形散实不散,看似无章法,实则有主线
语言:平易流畅,优美隽永,回味无穷
3.古代散文的作家作品
(1)<春秋> 时期——《三传》
传——在中国古代,对经书的讲解称为“传”
左丘明 《春秋左氏传》 (《左传》)
公羊高 《春秋公羊传》
谷梁赤 《春秋谷梁传》 (另有穀梁的写法。)
【原注】
《春秋左氏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春秋时代 200 余年的历史。比《春秋》
的叙事编年多 13 年。
【原注】与《国语》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左丘明是位了不起的盲人史官!公羊
传和谷梁传将的是所谓“微言大义”,就是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
作。)因而许多内容太过牵强附会,经不起推敲。而左传则以史实为主,补充并纠正《春秋》中错误或没有
记录的大事。而且左传的文学性也很高,因此它的史料价值和影响力都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
(2)<两汉>时期
《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30 篇。五部分:1)本纪:帝王之事,如《项羽本纪》;
2)世家:诸侯之事,如《陈涉世家》;3)列传:人臣之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4)表:
表格形式的大事记;5)书: 典章制度。
《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原注】班固,字孟坚。名与字同意关系。 代表作是
《苏武传》,与《史记》的语言风格相比,典雅古奥,比较艰深。
《过秦论》——政论文,作者:贾谊
《论贵粟疏》——政论文,作者:晁错
【原注】“谷贱伤农”,意思就是说,粮食太便宜了,就会挫伤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导致产量减少,这
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我国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一个农业国,所以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
农业的发展问题。西汉初年,久经战乱,生产凋敝,人民生活贫困,四处流亡,影响到了汉王朝的安定。
针对这种情况,晁错上书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他认为蓄积多,则民心稳,统治稳固;而要增加蓄积,必须
想办法使农民尽心于农业生产。但现状是农民忙活了一年,到头来却只有很少的收益,为了应付各种赋敛,
有的甚至“卖田宅,鬻子孙”;而商人无农民之劳,却能“衣必文采,食必粱肉”。这种差距不可能使农
民安心于农业,作者由此提出“欲民务农,在于贵粟”的观点。应该说他的观点对于扭转“谷贱伤农”的

46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状况是有好处的,对我们今天解决“三农”(指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也是有借鉴意义的,但他尊崇
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对待商业和商人也有一些偏颇和不公正之处。
【明灯注】晁错,因他为人的原因以及提出的“削藩”主张得罪了很多人,最后在皇帝的授意下,被骗到
市集腰斩,临死时还穿着朝服。
(3)<魏晋>时期
曹植  《洛神赋》
【原注】东晋著名的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便是取材于三国曹植的《洛神赋》。原作描述的是诗
人情场受挫,未能与所爱的人结合,而通过神话寓言,在想象的空间中让自己与洛水边美
丽的仙女洛水神相遇,以释放自己对失去情人的伤怀和思念。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
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
依依不忍地离去。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江淹  《别赋》(骈文),《恨赋》,《乐赋》
【原注】竹简上刻着的古体字谁也看不懂,人们于是便把竹简拿给江淹看,江淹一看就认出竹简上写的是
周宣王时候的事情。从此,江淹的名气广传。到萧衍建立梁朝以后,拜江淹为光禄大夫,即皇帝的高级顾
问.江淹当了大官以后,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再也不愿意动笔写文章了。时间一长,才思减退,有时勉强
写出一点东西,但人们读了以后感到十分乏味。因此,人们都很惋惜地说:江郎才尽。
(4)< 唐 > 时期
韩愈  《原道》,《原毁》,《师说》,《马说》,《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 
议论文:《捕蛇者说》,《天说》
寓言(独立的文体):《三戒》:黔之驴,临江之糜,永某氏之鼠   (哪三种动物?)
游记(独立的文体):《永州八记》(优美的山水游记,表达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
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
王勃  《滕王阁序》 【原注】江南三大名楼:湖北武汉市黄鹤楼,湖南岳阳市岳阳楼,江西南昌市滕王
阁。“唐初四杰”中最为出名的当数王勃。整篇《腾王阁序》一气呵成,字字玑珠,句句精妙,尤其是“落
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离开洪州之后,继续赶往交趾与父母团聚,在渡海时遇到风浪,
不慎翻船。王勃淹死海中,当时他年仅二十八岁,一个杰出的诗人,就这样怀着满腔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只有他写的那篇《腾王阁序》代代相传,永驻人间。
杜牧 《阿房宫赋》  (杜牧:翻案文人)
【原注】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嫌都城咸阳人多,先王留下的宫殿太窄,就在渭南大兴土木,营
建新宫。为此,秦始皇曾征集劳力七十余万,开采大批石料。砍伐楚、蜀大批木材。至秦灭亡时也未全部完
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当时人因宫的前殿所在地叫阿房,就称其为“阿房宫”。整个宫殿规模宏大,富
丽堂皇。 “六王毕,四海一。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亡后,项羽进入咸阳,焚烧秦国宫殿,大火三月
不灭,阿房宫变成一片焦土!
杜牧写《阿房宫赋》是有感而发的。当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唐敬宗李
湛即位后,更是荒淫无度,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深了社会危机,
杜牧正是要借《阿房宫赋》来讽谏唐统治者要以秦为戒,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5)< 宋 > 时期
欧阳修  《醉翁亭记》
苏轼    《贾谊论》,《石钟山记》
范仲淹  《岳阳楼记》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
【原注】1069 年,身为参政知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给

47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
的复信。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
思想表示不满。文章批驳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避轻而简明扼
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答司马谏议书》中的“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
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6)<金元> 时期
元好问  《中州集》【原注】唯一的躲过战火的金朝文学集。
(7)< 明 > 时期
刘基   《卖柑者言》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归有光 《项脊轩志》
【原注】是一篇情真意切,凄婉动人的好文章。心生戚戚,倍感凄惶,令人“长号不自禁”。一个充满激情、
奋发向上的读书郎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为之心潮澎湃;尽管读书的生活是那样清苦,陪伴他的只有寂寂
的庭阶和时来啄食的小鸟,但只要有书可读,即使是半墙的明月,斑驳的桂影,也让他觉得“珊珊可爱”。
家族的败落离析、祖上的谆谆教导、祖母和母亲的殷切期望,更加激起他立志于学、学有所成的决心,科举
上,惨淡经营,三年一次的会试,一连八次都是落第而归;四十三岁时,失去了最心爱的长子;时隔一年,
又失去了任劳任怨、与己分忧的妻子王氏。先生对妻子有着很深的感情,所以后一部分的补记全是记自己
的妻子。回想起与妻子“凭几学书”的岁月,物在人亡,睹物思人,怎能不潸然泪下!“吾妻死,室坏不
修”,“卧病无聊”,“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看似平淡的叙述,却隐含着先生撕心裂肺的痛,尤其
是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悲中之至悲,谁不流涕!
袁宏道  《满井游记》
【原注】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 袁
宏道反对承袭,主张通变;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推重民歌小说。他在礼部作官,虽然官务清闲,但污浊
的官场仍使他尝尽百暖百寒、乍阴乍阳的人间恶趣。春在溪头芥菜花,当他偶见嫩柳迎风、鱼翔浅底的青山
绿水时,他仿佛恍然大悟:人间不是没有春光,人生不是没有快乐!
张岱    《西湖七月半》
(8)< 清 > 时期
清前期:三先生: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三大家:侯方域, 魏禧, 汪琬
清中叶: 桐城派是最著名的散文流派,其主要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等都是安徽桐城人
得名。
方苞  《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
【原注】左忠毅公因弹劾魏忠贤,被诬下狱,受酷刑死于狱中。魏忠贤死后,被追谥为“忠毅”。逸事,指
散失的没有流传的事迹。
姚鼐  《登泰山记》
清后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散文体”。
(二) 现当代散文的发展和特点
1. 现当代散文的发展
(1)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呐喊——反封建制度的主题:鲁迅杂文,陈独秀,胡适等的散文
(2)30 年代前后——对现实生活和个人心态的反映:茅盾,朱自清,周作人,郁达夫,
冰心,巴金
(3)解放区及解放后——歌颂革命和新社会:杨朔,刘白羽,魏巍,秦牧,吴伯箫
(4)新时期——呼唤改革,百花齐放:徐迟,余秋雨
2. 现当代散文的特点
内容:大多数注重与时代同步,反映现实;小部分只表现个人生活琐事,个人情感。

48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结构风格:继承古代形散实不散的传统,风格多样化。
语言:各有特色。如:富有哲理,激扬奋发,平实如话,细腻琢磨,沉于情感,追求文采等
3.现当代散文的作家作品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  《朝花夕拾》 (回忆性散文集)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美文)
【原注】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共同的题目,各作散文一篇,以风格不同
各有千秋而传世,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唐代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
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把对秦淮美景的抒写与对时局的深沉感慨结合了起来。清代孔尚
任作传奇《桃花扇》,更是极写秦淮河笙歌繁华的气象和国破家亡的惨景。
周作人《乌篷船》 【原注】关教授对周作人的文采给予肯定,但对他叛国亲日的行径十分气愤!
夏衍  《包身工》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两次赴朝)
杨朔  《茶花赋》,《雪浪花》,《荔枝蜜》
刘白羽《长江三日》 (选自《红玛瑙集》)
秦牧  《艺海拾贝》 (“花城”)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选自《北极星》)
冰心  《小橘灯》
穆青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巴金  《随想录》
徐迟  《歌德巴赫猜想》
余秋雨 《文化苦旅》
【原注】鲁迅杂文中有大量著名散文:《纪念刘和珍君》,《娜拉走了以后》,《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
三 . 戏 曲
(一) 古代戏曲的发展及特点
1.古代戏曲的发展
雏形:唐代参军戏(类似东北二人转)。
     唐玄宗在华清宫内建梨园。
发展:宋代演唱。
      金代院本(董西厢)
      由金入元:关汉卿
成熟:元代杂剧。
      明清戏剧.
      京剧的产生及地方戏的发展。
    (乾隆 55 年结合进京的地方戏二黄与弋阳腔形成京剧。)
      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2.古代戏曲的特点
1)结构完整,情节无缺。(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结局)
2)戏剧冲突强烈(矛盾迭起引人入胜)
3)虚拟时空环境(与西方的话剧由根本不同)
4)严格的表演程式(如:规定千军万马的调度是在舞台上走一个圆场。)
5)夸张的艺术形象(脸谱)
6)突出的舞台效果(布景,服装,灯光,音乐,舞台调度等)

49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3.古代戏曲的作家作品
<金>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
<宋>无名氏 《赵贞女》
<元>关汉卿 《窦娥冤》,《望江亭》
     王实甫 《西厢记》
     马致远 《汉宫秋》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白朴   《墙头马上》
     郑光祖 《倩女离魂》
    元曲四大家:关、马、郑、白
     散曲:
     关汉卿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马致远 《天静沙.秋思》  (秋思之祖)
     张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
<明> 汤显祖《牡丹亭》 (临川四梦:紫,牡,邯,南)(与莎士比亚同时代)
<清> 洪升  《长生殿》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
     孔尚任《桃花扇》  (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再现南明兴亡始末,用
儿女之情衬托国破家亡之痛,集中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和斗争。) “南洪北孔”
(二) 现当代戏曲的发展及特点
1. 现当代戏曲的发展
(1)五四时期:反封建的主题。
(2)30 年代:倡导革命。话剧成熟。
(3)40 年代:戏剧与时代形势紧密结合。
(4)建国后:歌颂新社会,认识旧社会。
(5)新时期:拨乱反正。
2. 现当代戏曲的特点
1)话剧完全成熟,京剧及地方戏缓慢发展。
2)主题突出,明确,结构为主题服务。
30 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
4)人物典型、形象丰富。
3.现当代戏曲的作家作品
1)五四时期:
胡适   《终身大事》  (1919 年,最早的话剧创作。)
郭沫若 《三个叛逆的女性》 (《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田汉   《名优之死》
2)30 年代:
曹禺   《雷雨》 《日出》  《原野》
夏衍   《上海屋檐下》
田汉   《回春曲》
3)40 年代:
街头剧  《放下你的鞭子》
郭沫若  《屈原》 《虎符》  《棠棣之花》
欧阳予倩《桃花扇》 《忠王李秀成》
夏衍    《法西斯细菌》

50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贺敬之  《白毛女》
电影文学《一江春水向东流》
5)建国后:
老舍   《龙须沟》  《茶馆》
农村题材: 胡可《槐树庄》
          王炼《枯木逢春》
军事题材:《万水千山》《兵临城下》《霓虹灯下的哨兵》
6)新时期:
苏叔阳  《丹心谱》    (以“四人帮”攻击周总理的政治斗争为背景。)
沙叶新  《陈毅市长》  (“冰糖葫芦式”的结构)
四. 小 说
(一) 古代小说的发展及特点
1.古代小说的发展
1)萌芽阶段——上古神话(只有粗糙的故事)
   <战国>到<秦汉> 《山海经》: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
    <西汉>      《淮南子》:女娲补天,共工触不周山,后羿射日。
2)雏形阶段——南北朝小说(已有情节和人物性格)
         干宝《搜神记》
         刘义庆《世说新语》         葛洪《西京杂记》
3)成熟阶段——唐传奇与宋话本(有完整情节,有细节,已注意人物典型化)
         唐传奇:《南柯太守传》《长恨歌》《莺莺传》
         宋话本:《大宋宣和遗事》《碾玉观音》《错斩崔宁》
4)发展顶峰——明清小说(情节完整,细节真实,人物典型,语言个性化)
<明>: 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中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小说《金瓶梅》
       《水浒传》《西游记》
<清>: 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
2.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
1)情节完整:故事结构无缺,“五何”俱全(时,地,人,事,结局)
2)人物典型:人物形象来自生活并典型化,有代表性。
3)细节真实:对人物性格,事件,环境最小处的细腻描写很真实。
4)语言个性化:人物语言符合其身份及性格特点。
(二) 现当代小说的发展及特点
1.现当代小说的发展
(1)五四时期——现代小说产生
现代小说开始于“五四”运动前后,成熟于鲁迅的作品。1918 年,鲁迅《狂人日记》为
第一部,后结集出版了《呐喊》 《彷徨》,确立了基本主题,叙事结构,现代语言的榜样。名
篇有:《狂人日记》、 《阿 Q 正传》、
《故乡》、《药》、
《祝福》、
《风波》、
《孔乙己》、
《伤逝》等。
【原注】关教授讲到:《呐喊》
《彷徨》反映了“五四”运动时期和过后,人们从呐喊革命口号到革命过后彷
徨的心态,根本原因是辛亥革命不彻底。革命后形成两大阵营:分别是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鲁迅在《彷
徨》的扉页上写到“中间余一卒,荷戟尚彷徨”,意思是:中间有一个小兵,扛着枪不知何去何从。

51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2)20—30 年代——一批作家有多方位的创作
郁达夫的自叙传体的抒情小说《沉沦》
柔石描写社会问题的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3)30——40 年代——小说创作的高峰,现代长篇小说获得丰收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寒夜》(婚外恋问题)
老舍:《骆驼祥子》
     《月牙儿》
     《四世同堂》
沈从文《边城》
茅盾:《子夜》(30 年代的代表作)
     《林家铺子》
     《春蚕》
钱钟书《围城》
解放区小说创作: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孙犁 《荷花淀》
周立波《暴风骤雨》
(4)建国后阶段
杜鹏程《保卫延安》
杨沫 《青春之歌》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梁斌 《红旗谱》
曲波 《林海雪原》
姚雪银《李自成》
(5)新时期
刘心武《班主任》
王蒙 《春之声》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张洁 《沉重的翅膀》
湛容 《人到中年》
2.现当代小说的特点
1)主题与时俱进
2)人物典型化
3)语言有时代色彩

第九章 中国艺术
一.书法艺术
(一) 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商周> 开始:与汉字的产生同时。甲骨文象形文字有艺术美,商周时期的金文与篆文,无
论铸在钟鼎上还是可在石鼓上,都是艺术。
<汉> 成熟:汉代书写工具发展,纸张产生,汉字的隶书,草书,楷书等产生,书写者追求

52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艺术美。
<南北朝> 大发展:“书圣”王羲之。
<唐> 鼎盛:产生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
把书法的各种体都发展到相当高度。
<宋>平和发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宋徽宗赵佶“瘦金体”。
宋初,赵孟頫
<明清>总体失去活力:不如唐宋。出现呆板工整的“台阁体”。
明:董其昌“台阁体”。(徐渭突破“台阁体”)
清:乾隆(注入活力)
郑板桥突破“台阁体”
(二)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与汉字同美:方形结构和线条变化是汉字书法美的基础,无论汉隶,魏碑,晋行,唐楷,
万变不离其宗。
运笔取势:艺术特征全在运笔的不同。无论用笔部位,运笔方法,结构安排,都注意运笔
取势,力在其中。
起笔要逆,结构要违,章法要侧。
书法艺术讲变化,主次,虚实,奇正,开合自成。
(三) 书法名家
<晋>:王羲之,王献之
<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
<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佶
<元>:赵孟頫
<明>:祝枝山,董其昌,徐渭
<清>:郑燮(郑板桥)特点“怪”。(“难得糊涂”)
(四) 历代名作
<西周>:(金文)毛公鼎铭文
<春秋>:(大篆)石鼓文
<汉>: (隶书)大风歌碑
<南北>:(行书)兰亭序
(魏碑)张猛龙碑
<唐>: (楷书)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狂草)张旭 肚痛贴
(五) 书法学特称
书圣:王羲之
草圣:张旭。(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称
“张颠”)
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
宋四大家: 苏,黄,米,蔡
瘦金体:宋徽宗赵佶
台阁体:董其昌
碑:历代刻碑,立传或传经用,以碑习字称“碑学”
贴:将碑刻拓印后,或木刻,或石刻,再印成习字标准称“贴”。主张以贴习字称“贴
学”

53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宋前重贴学
清以后重碑学。
二. 绘画艺术
(一)中国画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新石器时期(约 6000 年前)彩陶图案,岩画。(河南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山
东龙山文化称为“黑陶文化”。)
<先秦> 绘画出现了独立作品:墓中出土的帛画已有主题,线条有力生动。
<秦汉> 壁画,帛画发展成熟:咸阳秦宫遗址壁画;洛阳汉墓壁画;马王堆西汉帛画;辽
蒙东汉壁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以线条勾勒。
<魏晋南北朝> 绘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不再是建筑物或器皿等的附属。宗教画,人物
画,山水画,花鸟画先后成熟。
<隋唐> 绘画艺术高度发展。种类,技法都超过以往,产生一大批各有风格特点的画家。
<宋元> 绘画受到朝政重视,宫内设画院,科举设画科。画家专业化,产生风格流派,书画
结合。
<明清> 主张艺术革新,表现个性。
产生了唐寅等吴派画家,徐渭大写意。
清初四王;扬州八怪;清末吴昌硕把书法,绘画,篆刻结合在一起。
(至清末)中国绘画完成发展。
门类: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写实,写意;理论:大量画论文章。
(二)中国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1.形神兼备,画贵神韵。注重神似,气韵,形态是否逼真在其次。重在写意,写神。
2.诗情画意,重在意境。画如诗,有情趣,有意境。要描绘一种境界,抒发一种感情。使人
与自然相通,相融。
3.心师造化,迁想妙得。以造化(大自然环境)为师,为创作源泉。在观察体验,“迁
想”的基础上,分析,提炼,构想,有“妙得”再去作画。(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
4.绘画技巧讲究“六法”:(谢赫提出)
气韵生动: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
骨法用笔:说明人内在性格的刚直、果断及其外在表现等。
应物象形: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在六法中,象形问题摆在第三位,表明在南北朝
时代,绘画美学对待形似、描绘对象的真实性很重视。但置于气韵与骨法之后,表明那时的
艺术家已经相当深刻地把握了艺术与现实、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关系.
随类赋形:色彩与所画的物象相似,色彩非自然主义。
经营位置:绘画的构图。经营原意是营造、建筑。非定点透视,而是散点透视
传移模写:临摹作品
5.绘画分四品:(也是现在拍卖价格的依据,逸品最贵。)
能品: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达到了形真神似的地步。有功力,能表现。
妙品:在“能品”的基础上更求神似,画面中时有奇妙的神来之笔。得心应手,笔墨精妙。
神品:形神兼备,立意秒合自然。
逸品:技法炉火纯青,不拘章法,尽情表现胸中逸气。
6.绘画分南北宗:
受佛教南北禅的影响,唐代开始从艺术审美上将南北风格区分欣赏,绘画分南北宗,但作
家不分南北。
北宗——理念追求深透,画法著色山水。北宗之祖:李思训(大李将军)
南宗——理念追求淡远,画法笔墨渲淡。南宗之祖:王维 (王右丞)

54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三)绘画的名家名作
1.人物画:中国画最早成熟的品种,高度成熟于隋唐时期。
<东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原注】顾恺之“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写入史书作传记的伟大画家。
《女
史箴图》:女史,是宫廷中侍奉皇后左右、专门记载言行和制定宫廷中嫔妃应遵守的制度的女官。箴是规劝
告诫的意思。曹植的《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
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
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洛神赋图》长达近 6 米,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
<南梁> 张僧繇:画龙点睛
<南朝> 陆探微:与顾,张合称“六朝三杰”
<隋> 展子虔:《游春图卷》(青绿山水)
<唐>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步辇图》是留传下来最早的一幅反映我国各民族人民要求统一团结愿望的重要画卷。该
画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来迎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景。)
<唐> “画圣”吴道子,主要壁画,佛教绘画。《孔子像》《送子天王图卷》《地域变相图》
<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形成仕女画类)
<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的繁荣景象。图中 500 余人物)
<宋> 李公麟《维摩居士像》
<明> 陈洪绶:变形夸张风格。
2.山水画:隋唐时成为独立画种,从人物画的背景地位中彻底脱离出来。分为青绿山水,
水墨山水。
<唐> 北宗:(武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青绿山水)
南宗:(文臣)王维 (水墨山水)
<五代> 荆浩: (北方山水画)
董源(北宋米芾称董源的作品为“江南画”)
<宋> 米芾,刘松年
<元> “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明> 戴进,文征明,唐寅,董其昌,石涛,八大山人,王时敏
【原注】唐寅(唐伯虎)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才气横溢,但并不风流,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
在绘画上,唐寅擅长山水,又工画人物,尤其是精于仕女,画风既工整秀丽,叉潇洒飘逸,被称为“唐
画”,为后人所推崇。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俊逸秀挺,颇见功夫。此外,他还能作曲,多采民歌形式。如
此多才,明代文人中是少见的。唐寅,为“吴门画派”。
【原注】董其昌的书法为“台阁体”。
【原注】八大山人即朱耷,生于明朝。23 岁时出家为僧,40 余岁还俗,其佯狂玩世,疯疯颠颠,一生大半
世以鬻书卖画为衣食,以冷逸空灵的笔墨和孤傲不群的形象,来宣泄他满腔的悲愤和家国之痛。所署八大
山人,后人看到“八”和“大”这两个字,会想到“哭”和“笑”这两个字,“哭之笑之”,足见他胸中
的悲痛与无奈。
<清> 任伯年
3.花鸟画:中唐出现,宋代成熟,发展迅速
<唐> “画鹤名家”薛稷
殷仲容善画花鸟
<五代> 黄笙,徐熙
<宋> 宋徽宗赵佶,苏轼

55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元> 柯九思
王冕善画荷花
<明> 陈淳,徐渭
<清> 任伯年,八大山人,石涛,金农,郑燮(郑板桥善画竹子)
(四)书法与绘画的关系
1.书画同源:最早的文字是图画,象形文字又使图画线条化;
2.书画同工具:文房四宝——纸墨笔砚;
书画同是线型艺术:书法是线条艺术,中国画是点线艺术,不同于油画的板块艺术。中国
传统书画属于同一类别;
3.书画相通互补:题画文字是书法,部分书法如同画,讲构架美。
三.音乐艺术
(一) 音乐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上古>——起源于表达感情和祭祀活动。
<周> ——音乐功用大增,水平很高。周公制礼作乐,音乐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
三个特点:1)分等级;2)成为教育课程;3)从祭祀转向为政治服务
音乐演奏水平很大提高,研究音乐的著作大量产生,如《乐记》,荀子的《乐论》
<汉> ——除加大音乐的社会功能外,又成立“乐府”,搜集整理演奏民歌。
<南北朝> ——中国音乐大发展
民族大融合使各民族融和;佛教大发展使宗教音乐大量融入;玄学的影响带来对音乐
美感作用的研究;南北分裂,使南北方音乐分别得以发展。
<隋唐> ——中国古代音乐最盛期
中原文化生活活跃,到处莺歌燕舞;朝廷喜爱歌舞,建“梨园”,制作歌舞节目。
《破阵乐》《霓裳羽衣曲》)各个民族、国家文化都被唐朝兼容。
唐代音乐的三部分:燕乐,曲子,变文。
<宋元> ——音乐市民色彩增强
宋词来自民间曲子词;
元散曲融入更多市井色彩;
有了专供演出的勾栏瓦舍。
<明清> ——音乐中民歌占很大比重,超过历朝。
音乐理论的研究取得空前成就(朱栽堉《乐律全书》)
(二) 音乐的审美特征
1.能够抒发感情,跨越时空地传播,引起共鸣,如《孔雀东南飞》
2.可以陶冶性情,使人产生美感享受,如《春江花月夜》
3.表现民众的呼声与愿望,使下情上达,如《伐檀》、《硕鼠》
4.能够起政治教化作用,激励民众,如《大风歌》、《破阵乐》
(三)名家名曲
<舜> 《韶》乐舞,用于祭典仪式。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周> 《武》周武王时期大型乐舞,表演灭商战功和天下太平。
<战国> 《九歌》屈原作,祭祀楚国各种神,谱民间祭神乐曲。
《高山流水》赞誉弹琴人俞伯牙与听琴人钟子期由知音而发展成生死之交,意在感
慨“知音难求”。全曲立意清高,有气势,有形象,充分发挥了筝的演奏技巧。巍巍青山,
滔滔江河,尽在筝音中,听罢一曲,心旷神怡。
<汉> 《广陵散》描写战国时聂政刺杀韩相之事,晋朝嵇康善奏此曲而闻名。
《胡笳十八拍》是关于蔡文姬的故事,曲谱深沉苍凉。

56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原注】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
个儿女。在塞外渡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平定中原后,汉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
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
姬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古曲)《梅花三弄》南朝至唐代演奏。
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
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古曲)《十面埋伏》古琵琶曲,描写项羽兵败自刎前的心情,凄悲慷慨。
(在中日甲午海战前,邓世昌曾奏此曲作为对将士们大战前的激励!)
<唐> 《秦王破阵乐》唐代宫廷乐舞,描写秦王李世民破叛将,解唐危,庆胜利。
《阳关三叠》是唐代蓍名琴歌,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为词,全曲曲调纯朴而富
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表达离情别意。
《霓裳羽衣》是唐玄宗时期的大型乐舞套曲。
玄宗曾登三乡驿,望女儿山,有感于神仙之事,回宫后遂作此曲。渲染天外世界的
缥缈。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阳萧鼓》
《浔阳琵琶》。张若虚词。描写江南春
晚江边月色花丛及思念亲人之情。
【要略之要略】
1.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
(1)“礼乐一体”的原则:有礼必乐,乐附于礼;乐在诸多艺术中独具至尊地位;
(2)融合互通的精神:即中国艺术的主门类不是各自为域、互不相关的,而是彼此相通、融合为一的;
(3)注重神韵的技法:即中国艺术注重表现事物的意趣和人的内在感情,要求在 艺术创作中突出神
似;
(4)用于教化的目的:即传统艺术很重视艺术的目的性和社会功能。
2.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从(汉魏时期)才真正开始形成的。
3.隶书:秦代由于官狱多事,奏章繁多,为了求得速决速用,官府让隶人(奴隶)们省易抄写,遂称
“隶书”。
4.隶变:隶书到汉代逐步定型为横扁形的,从起笔到结体,都有一定的规格,到东汉,隶书成为官定标
准字体。这一书体的变革,文字史上叫做“隶变”。
5.(钟繇)完成了楷书的定型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6.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7.唐初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8.(欧阳询)被尊为唐人楷书第一。
9.(薛稷)实开后世瘦体的先河。
10.颜肥柳瘦:(01 年名解)
11.帖学:就是辗转翻刻前代名帖,然后又师法于帖。
12.宋代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3.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14.宋徽宗赵佶的字体是(瘦金体)。
15.晚明四大家:董其昌、米万钟、邢侗、张瑞图。
16.所谓运笔起势指起笔要注意(逆),结体要注意(违),章法要注意(侧)。
17.数量很多、阵容最大的雕塑作品是(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8.汉代采用寓意手法雕塑作品代表作时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
1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以表现(佛教内容)为题材。

57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20.(灵岩寺千佛殿的 40 尊罗汉彩塑)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
21.秦汉时期,出现(百戏),包括杂技和歌舞。
22.唐代开设(教坊),管理宫廷歌舞。
23.梨园:(97 年名解)
24.(唐玄宗)被奉为戏曲祖师。
25.杂剧的角色一般有(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角色扮演。
26.杂剧流行于元代,以(元大都)、(山西平阳)、(杭州)为演出中心,现存最早的戏台保存在(山
西)省。
27.京剧:清乾隆五十五年开始,“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京演出,汉调
秦腔也入京献艺。于是议徽汉二调为主,吸收昆腔、秦腔唱法,又接受北方方言的影响,创造了新的唱腔 ,
以京韵念白,形成今天的京剧。
28.雅部:昆腔曲调高雅,词章优美,为封建士大夫所欣赏,被称之为“雅部”
29.花部:昆腔以外的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特别是北方的梆子戏,因为风格粗犷,语言通俗,深受广大市
民阶层的欢迎和喜爱,所以被贬称为“花部”。
30.(京剧)代表了中国戏曲发展的水平,分为(京、海)两派。
31.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32.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
(1)虚拟的时空环境;
(2)严格的表演程式;
(3)夸张的艺术形象。
33.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与西洋画的区别):
(1)从艺术特征上讲:西洋画注重“形似”,以写生为主;中国画注重“神似”,以写意为主。画人物,
着力表现他们的形态特点和意趣。因此,中国画在构图时特别讲究“立意”,即确立画家所表现的那个意
境,而这种意境也正是画家所追求的情趣所在。
(2)在色彩的运用上:
西洋画大多是依据一定的光源,表现客观事物的色彩变化,明暗的对比比较强烈,感性的描绘比较突出;
中国画运用色彩,主要是为了表现事物的特征,并不依照自然的光源,同时也是为了加强作品的情调和气
氛,追求一定的装饰效果,因此有时采用非常鲜明的对比色,形成所谓的工笔重彩。
(3)在画法上:
西洋画注意描写对象的比例,高低远近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中国画却只注意线条的运用,以线条的疏密、繁简、曲直、刚柔来体现华中丰富的韵律节奏,从而造成一种
空灵的艺术效果。
34.绘画早在(先秦)时代已经是成熟而又独立的艺术门类;
35.(汉代)绘画成为政治统治和封建教化的一种手段;
36.(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画取得支配地位。
37.没骨法:花鸟画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墨笔勾勒。
38.画龙点睛的故事指(张僧繇)。
39.东晋时期的(顾恺之)被称为“三绝”(画绝、才绝、痴绝)。
40.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卷》)解决了山水画的空间远近关系问题。
41.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反应了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赞干布联姻的历史事件。
42.画圣(吴道子)一生主要创作壁画,他在艺术上的主要贡献是发展(“线描”),创造了(“兰叶
描”)的线形。
43.在(张萱)和(周昉)的影响下,形成了仕女画这一画科。
44.金碧山水:李思训、李道昭父子喜用强烈而鲜明的色彩,创造了一整套青绿着色的方法,画面金碧辉

58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煌,世称“金碧山水”。
45.泼墨山水:王维丛抒情的角度描绘山水,把淡泊恬静的诗意表现在画面上,他不施色彩,而以墨的浓
淡表现山水的神韵,被称为“水墨山水”。
46.(五代)是花鸟画的成熟阶段。
47.西蜀画家(黄荃、黄居寀)父子采用(勾现)的填色方法,演变为后世的工笔画;
48.江南以徐熙为代表的徐体采用(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墨笔勾勒的方法),演变为后世的写意画。
49.院体画:宋代时, 朝廷在宫内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以科学考试吸收画家,形成“院体画”,其特点
是严密精细,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观赏,题材多为山水、花鸟。
50.南宋画院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
51.元代四大画家: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
52.明写意山水画的代表(徐渭)被称为大写意画家,采用(泼墨勾勒)的技法画牡丹
53.清代末年的画家以(任颐即任伯年)和(吴昌硕)为代表。
54.形神问题:中国画注重气韵和神似,注重表现对事物的神态,抒发艺术家所获得的意趣,至于对象的
形态则是在其次。
55.“心师造化”是南朝(陈代姚)在(《续画品录》)中首先提出来的;“迁想妙得”是(顾恺之)提
出来的。
56.“六法”是南朝绘画理论专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创作和批评的标准。
57.(莫是龙)首先提出南北画宗的理论。
58.早期的音乐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巫术祭祀)。
59.周朝音乐的特点:
(1)等级化,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他们拥有的乐队、编排和人数都有等级差别;
(2)音乐成为教育的中心,是学生学习的课程;
(3)音乐的功能用于祭祀转向主要为政治服务。
60.清商曲(《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廷花》、《子夜四时歌》)。
61.唐代的(燕乐)、(曲子)、(变文)代表了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成就。
62.到唐玄宗的时候,燕乐演出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两种形式,他所选的梨园子弟都属
于(坐部伎)。
63.宋代词人大都通晓音律,其中以北宋的(姜夔)和南宋(张炎)为代表。
64.(变文)后来发展成为宋元时期的诸宫调。
65.勾栏(艺人)和瓦子(舍)。
66.北宋(陈旸)的(《乐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著作,反应了我国宋代以前的音乐成就。
67.明代的(鼓词)和(弹词)相当流行,这一时期音乐理论的最高成就是(朱载堉)的(《乐律全
书》),提出了十二平均律。
68.五音:也称“五声”,是中国古代五个音阶的总称,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音乐的
1 、2、3、5、6,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下产生的音乐状态,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和音阶形式的基础。
69.七音:也称“七律”,是五音的进一步发展,即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个偏音,即现代音乐中的
4、7。
70.编钟是(商周(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乐器。

第十章 中国古代科技与教育
一.古代科技名著
1.天文学
《灵宪》——<东汉> 张衡
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天文学理论;反映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宇宙是无

59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限的,天体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月蚀起因于地遮日光,月绕地行且有
升降,认识到太阳运行(应是地球公转)的某些规律,正确解释了冬季夜长、夏季夜短和春分
秋分昼夜等时的起因。
张衡的其他贡献: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
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天文志》:二十四史各史都有
2.农学
1)
《齐民要术》——<北魏> 贾思勰
是中国北魏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全面总结了黄河流域的
农业生产经验,书中记载的人工选育良种法,已接触到环境影响遗传性状的问题,比达尔
文的《物种起源》的叙述早 1000 多年。
2)< 明>徐光启 《农政全书》
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枝艺等。系统、集中地叙述屯垦,
水利工程和备荒是其一大特色。
3.数学
1)
《周髀算经》
既谈天体又谈数学的天文历算著作,主要讨论盖天说。
2)
《九章算术》
成书于公元 1 世纪,流传至今的是晋>代刘徽和唐代李淳风的注本。
包括九个问题的解法,合计 246 个数学问题。其中的世界之最有: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
开平方,开立方;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联立一次方程的方法;负数概念与最小公倍数。
4.医学
1)
《黄帝内经》——公元前 3 世纪
是中医学最古老、最完整的典籍,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2)《神农本草经》<西汉>
收载药物 365 种,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3)
《伤寒杂病论》——<东汉> 张仲景
提出辩证施治原则。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
4)《针灸甲乙经》——<魏晋>皇甫謐
记录人体穴位和针灸疗法。
5)
《诸病源侯论》——<隋> 巢元方
世界上最早记载骨伤科清创缝合技术。
6)
《千金方》——<唐>孙思邈
总结和发展前人的临床经验,对糖尿病,脚气病,夜盲症等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7)
《洗冤录》——<宋>宋慈
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比西方早 300 多年。
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收录药物 1892 种,药方 11096 个。东方医学巨著。
5.地理学
1)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记述 1250 条河流,水文,地物,古迹等。
2)
《徐霞客游记》——<明>徐霞客
34 年考察 16 省工农业,交通,地貌,民俗等。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详细记录所经地
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徐霞客一生除了
家中发生重大事件外,几乎没有停止旅游,并详细记录途中所见,是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

60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
二.古代重大发明创造
中国古代有众多的科技发明,世界之首的有 270 余项。影响最大的是四大发明。
1.四大发明
(1)造纸术
(东汉和帝时)蔡伦总结民间积累的经验,以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为原材料,造出
轻便经济的纸献给皇帝,很快得到推广。人们称其为“蔡侯纸”。
(2)火药
源于古代的炼丹术。
<唐>孙思邈在《孙真人丹经》中首次记载了制造火药的方法。是世界上有关火药的最早
记载。
<宋>火药的燃烧性的武器: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爆炸性的武器:霹雳炮。
<南宋> 火枪
<元> 火铳:管形火器,是近代枪炮的始祖。
(3)指南针
<春秋> 司南:人们发现天然磁石能吸铁,并能指示南北,利用其特性,制造了早期
的指南针。
<宋> 利用人工磁化技术将钢针,铁片等磁化制成指南针,指南鱼等用于航海。后制
出罗盘。
<元> 中国航海完全依靠罗盘引航。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4)印刷术
古代的印章和碑石拓印启发雕版印刷的发明。
<隋> 雕版印刷:把文字或图案反刻在木板上,刷墨,铺纸拓印而成。
<北宋> 活字印刷:毕升发明。使用的胶泥字模可以反复拼版印刷。
<元> 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转轮排字架。
<明> 铅活字。
6 世纪,造纸术→朝鲜、日本、越南
8 世纪,造纸术→——〉波斯,土耳其→阿拉伯→欧洲
12 世纪,指南针→阿拉伯→欧洲
13 世纪,火药武器随蒙军西征→阿拉伯→欧洲。
14 世纪,活字印刷术→朝鲜、日本
15 世纪,活字印刷术→欧洲
2.其他发明创造
1)天文历法
天象记录:世界上最完整,最丰富,最准确。
世界上最早记载太阳黑子、彗星、哈雷彗星、新星、日食、月食、流星雨等。
天体测量:公元前 4 世纪,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经》比西方早 200 年。
敦煌发现的唐代星图绘有 1350 多颗,是世界上现存星数最多的,最古老的星图。
历法制定:殷周时期,已有较为准确的历法,殷代四分历定定岁为 365.25 日,比欧洲早
1000 多年。
2)农业
生产技术:
<西周> 三圃法
<西汉> 代田法,区种法,溲种法。

61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北魏> 《齐民要术》,绿肥轮作。
农具:
<西汉> 赵过 耧车
<东汉> 杜诗 水排
<三国> 马钧 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是近代水泵发明之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灌溉工具
之一)
<西晋> 刘景宜 牛转连磨
管理经验:
《齐民要术》总结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农政全书》集大成的著作。
3)算学
最早创立十进位记数法。
发明算筹、算盘
1 世纪——《九章算术》
1 世纪——分数、正负数
1 世纪——勾股定理
3 世纪——刘徽用“割圆术”算出圆周率为 3.1416
5 世纪——祖冲之,算出圆周率为 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间,以分数表示为 355/113,
比欧洲早 1000 多年
13 世纪——秦九韶,“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比欧洲早 500 多年
13 世纪——李治“天元术”,解一元高次方程,比欧洲早 300 多年
14 世纪——朱世杰“四元术”解四元高次方程,比欧洲早 400 多年
4)医学
中药:BC3 世纪 《黄帝内经》
<西汉> 《本草纲目》
<东汉> 《伤寒杂病论》
< 隋 > 《诸病源侯论》
< 唐 > 《千金方》
< 宋 > 《洗冤录》
< 明 > 《本草纲目》
针灸:
<北魏>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王叔和 《脉经》
麻醉: <东汉> 华佗 “麻沸散”
疗法: 中药,针灸,按摩等。
5)地学
《水经》
郦道元《水经注》
我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 晋 > 裴秀 《禹贡地域图记》
【原注】裴秀生活在魏晋时期,官职尊贵,先后任散骑常侍、司空等职,除了监察执法外,兼掌重要图籍制
作。裴秀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制图经验,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制图六体”,其中包括比例、距离、方位等
制图的科学原则,对地图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裴秀 “一寸为百里”的全国地图《方丈图》
三.科举与教育

62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一) 科举制度
1.科举制前官员产生的办法
<夏商周> ——世卿世禄制:官位世袭,君主不能任意罢免。
<春 战> ——招贤纳士
<西 汉> ——察举制:由地方官员向中央政府举荐人才。
征辟制:皇帝或官员直接征聘有名望的人担任职务。
<三国魏> ——九品中正制:由中央派员至各州郡担任中正,负责考察人士。考察所得分成
九个等级加以品评,申报中央供选拔官员参考
2.科举制的建立与完善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恢复州县地方官举士的方法。607 年,隋炀帝设“进士科”,以
考试方式选取士人。内容有:时务策,进士科,明经科。
唐朝开始逐渐完善,科目增加完备,方法严密。
类别有常科与制科。
1)常科
考生:生徒和乡贡
生徒:中央及地方学校的学生。
乡贡:须先由州县考试合格才能至京城参加考试。
地点:尚书省,简称“省试”。
负责部门:最初由尚书省吏部掌管,后改由礼部负责。
时间:春季,称“春闱”(闱是考场的意思)
内容:各科不一。
进士科:时务策,诗赋。
武则天创立武科。
2)制科
非常设考试,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考试对象多属知名人士。因非正途出身,往往不
被人重视,被称为“杂色”。唐朝以后,也称为“恩科”。
3.科举制的发展
宋代科举比唐代有发展。
级别:州试,省试,殿试。
三舍法:外舍生,内舍生,上舍生。
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南宋后,第一甲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
花)
明清两代为科举制度的典型。
三考出秀才:县试、府试、院试。(参加这三个考试的考生均称“童生”,院试合格者为
“生员”,俗称“秀才”)
三试出进士:乡试,会试,殿试
名称 频率 月份 别称 地点 合格者 第一名
乡试 三年一次 八月 秋闱 省城 举人 解元
会试 乡试次年 二月 春闱 礼部 贡士 会元
殿试 会试同年 秋 保和殿 进士 状元
考试科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医等专业。
考试方法:贴经,策论,诗赋
(二)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
1.古代官学

63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 夏 > 庠,序


< 商 > 庠,序,学,瞽宗
<西周> 国学设于王城,诸侯的国都,分大学,小学。
辟雍:设于王城的大学。(四周环以圆形水池。)
泮宫:设于诸侯国的大学。(环以半水。)
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乡学:庠,序,校。设于王城,诸侯国的郊野乡遂。
< 汉 > 分中央,地方两类,习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1) 中央
太学——(汉武帝设立)设五经博士,兼负责培训地方师资。(东汉时最盛时达 3 万
人)
鸿都门学——专门学习书法画辞赋的艺术学校。世界上最早的高等艺术专科学校。
四姓小侯学——专为外戚四姓子弟设立的贵族学校。
(2) 地方
郡国—— 学校
乡聚——庠,序
(在学,小,庠,序中均讲五经,由太学培训者为师)
<魏晋> 立国子学。
<隋唐> 学校附属于科举,为科举培养人才,学而优则仕。
< 唐 > 国子监——中央设立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 宋 > 实行学官,学田制度,使学校有了固定的教育经费。
<宋元> 分斋教学。
< 明 > 国子监——教育行政管理;国家最高学府。
< 清 > 国子监——取代太学,成为国家最高学府。
<清末> 废科举制,废旧学校,兴新学。
2.古代私学
<春秋> 天下大乱,私学兴起。孔子办学最著名,教学为六艺(诗书礼射御数)弟子三千 ,
精通六艺者 72 人。
< 汉 > 私学及其兴盛,学生超过官学。私学程度相当于太学的称为“精庐”,“精舍”。
相当于小学的称为“学馆”,“书馆”。
<魏晋> 官学颓废,私学应时而兴。
< 唐 > 私学与官学同样兴旺。兴起私塾,秀才为师,为城乡启蒙教育的主要场所。
< 宋 > 新的私学形式——书院开始蓬勃发展。
<清末> 光绪 31 年,1905 年,宣布取消旧式学校,全国私塾大部分停止。
四.书院教育的地位和影响
1.书院教育概述
(1)产生时间:宋元时期
(2)产生的原因:官学为科举,学者无处讲学,办书院以讲读研习。学者需要聚会讨论各
种问题的场所。
(3)教学内容:与当时兴起的理学有关。
(4)教学方法:学生个人钻研;相互问答;聚众讲解;教师进行读书指导
2.书院教育中的讲会制度
邀请不同学派的学者往来讲学,进行学术交流。
3.书院教育的影响

64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教育形式有别于官学,师生不慕名利,专心学问,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史上有
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1)追求学术自由,促进学术发展。
2)提高研究成果,留下许多著作。
3)宋代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乾嘉汉学都与其有联系。
4)自由讲学,抨击朝政。(明代遭禁毁,清朝被改造成学校。)
4.著名书院
宋初四大书院——岳麓,白鹿洞,石鼓,睢阳
南宋四大书院——岳麓,白鹿洞,丽泽,象山
书院数量北宋 37 所+南宋 136=173 所
5 书院学者
朱熹,程颐,程颢等自办书院,交流讲学。
【要略之要略】
1.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02 年大题)
(1)被视为“旁门左道”
(2)具有强烈的实用性
(3)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
2. 二十八星宿:古代的天文家在观测天象时,选取黄道带及赤道带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观测的标志 ,
其中每个星宿由若干颗星组合。
二十八星宿又以东、北、西、南方位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方保护神苍龙、玄武、白虎、朱雀相
配。
古人认为二十八宿属于恒星,它们的方位是永恒不变的,因而可以用来作为观测行星的坐标。
3. 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知识中的重要概念。
4. 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的历法把一年十二个月分成二十四节气,这是依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所
处的二十四个不同位置制定的,它能反映不同月份的气温、物候和雨量变化,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
5. 圭表:圭:是地面上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子;
表:是直立于地面的杆子或柱子。
圭、表两者垂直,日光照表,投影于圭,是中国古代观测日、月变化的方法
6. 天干地支:天干(10 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12 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一定次序结合,组成 60 个单位用的纪年。其组合时,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
开始,至癸亥结束,称作“六十甲子”,分别代表六十年。之后再予以重复,如此周而复始,用以纪年。
此外,也可以用于纪日。
7.(《管子•地员篇》)可以看作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著作。
8.《吕氏春秋》中的(《上农》
、《任地》
、《辨土》
、《审时》)阐述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不违
农时”的生产规律。
9.《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
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古代历
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10.《农政全书》: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所著,是一本集大成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农业百科全书。内
容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技艺等众多方面,系统集中的叙述了屯垦、水利工程
和备荒为一大特色,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
11.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的数值,比欧洲先进了(一千)年。
12.刘徽在《九章算术》中第一次提出了(极限思想),并且运用(割圆术)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

65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13.北宋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提出的“贾宪三角”可以求出任意高次方程的数解值,这比欧洲早
了(四百年)年。
14.数学家(秦九韶)由于在(《数学九章》)中提出“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而被美国科学史
家称为“所有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15.流行最广且影响巨大的是明代程大位所著的(《直指算法通宗》)。
16.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诊断)和(治疗)的整体观念。
17.四诊:望、闻、问、切。
18.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19.(《皇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20.“病入膏肓”和“讳疾忌医”两个成语都出自(扁鹊)治病的故事。
21.(仓公)在中国医学史上首创病历。
22.(扁鹊、仓公)两人一直是中国药王庙里供奉的鼻祖。
23.《伤寒杂病论》:汉代名医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
。总结和创制
的二百余种处方,贯彻了“理、法、方、药”一致的原则,治疗效果显著,至今仍为人们所应用。
24.(华佗)首创中医病历,《三国演义》中为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写的就是他。
25.晋代(王叔和)编写的(《脉经》)一书详细描述了脉象所反映的各种病状。
26.隋代(巢元方)等人编写的(《诸病源候论》)专门描述病情、分析病理,对诸多病症确定了病名。
27.唐政府编写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28.金元四大家(派别名称以及代表人物):
(1)泻火派,代表人物:刘河间
(2)补土派,代表人物:李东恒
(3)攻邪派,代表人物:张子河
(4)养阴派,代表人物:朱丹溪。
29.针灸:用针、灸的两种方法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消除病因的目的。
30.针灸依据的理论是(经络学说)。
31.(黄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世界上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32.明代三大针灸巨著:《针灸大成》、《针灸大全》、《针灸聚英》。
33.(《尚书•洛诰》)记载西周初年在建造洛阳城时绘有洛邑一带的地图。
34.(《管子•地图篇》)已经将山川、道路、城郭的位置与大小列入了地图绘制必备的内容。
35.晋代制图学家(裴秀)确定“以一寸为百里”,把十进位应用于制图方面,中国人比阿拉伯人和欧洲
人早了(一千年)。
36.《徐霞客游记》对(西南地区)的石灰岩面貌进行了深入考察和描写。
37.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38.蔡侯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多种植物纤维造纸,并且大大提高了纸的质
量,史称“蔡侯纸”。
39.《管子•地数篇》中记载了我国人民发现的天然磁石吸铁的性质和指示南北的性状。
40.司南:人们利用天然磁石的特性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其形状象一把小勺子,底部圆形,置于
平滑的刻有二十四向的地盘上,勺柄就会自动转向南方,但因地盘与司南底部产生的摩擦,所以测方向难
以准确。
41.罗盘:人们将指南针于二十四方位盘结合起来,制成罗盘。
42.(《梦溪笔谈》)一书记载了指南针并不完全指南这一事实。
43.最迟在(唐代),火药已经被发现和利用。
44.中国最早的印刷术开始于古代的(印章)和(石刻)文字。
45.(唐代《金刚经》)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印刷品。

66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46.(宋代)出现了很多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书坊。
47.胶泥活字(宋庆历年间毕昇)
木活字(元代农学家王祯)
铜活字(明代)
铅活字(16 世纪)
48. 释菜:旧时学校,在建校或开学之初,都要举行祭祀先圣之礼,“释菜”只供奉蔬菜,礼比较轻,
49. 释奠:除蔬菜外,又供奉牲牢布帛,礼比较重。
50.(重农)和(重教)是中国文化的两大传统特点。
51. 最早把教育二字联系起来的是(孟子),(《孟子•尽心篇》)一文中提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2. 学校的发展:
夏代:庠、序、学、校。
西周:国学和乡学。
汉代:官学和私学。
隋炀帝:六学二馆。
53.(《劝学篇》)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
54. 束脩: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必须奉敬礼物。
55. 明 清 国 子 监 : 国 子 监 最 初 只 是 管 理 教 学 的 行 政 机 关 , 后 来 在 发 展 演 变 中 与 国 子 学 合
一,到明代已取代国子学,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的东西。到清代又取代太学,成为国家
唯一的最高学府,但其职权已经大大缩小,不再是教育行政领导机关。
56. 明清国子监的学生分类:
(1) 在京会试落地的举人,由翰林院择优选送入监就读的叫“举监”;
(2) 从各地方学校中选拨入监就读叫“贡监”;
(3) 三品以上官员子弟靠父荫入监就读的叫“荫监”;
(4) 因监生缺额由普通人家捐资而特许其子弟入监就读的叫“例监”;
(5) 外国留学生在监就读,称为“夷生”。
57. 我国书院教育的三大高潮:
(1) 宋初:统治者看到民办书院为政府解决了文化教育问题,培养的人才也有助于维护统治,所以从政策
和物资两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出现了宋初四大书院
(2) 南宋:官学腐败,州县学校有名无实,而兴盛起来的理学又需要宣讲的场所。这时,理学的代表人物
朱熹相继恢复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的教学活动,并亲自讲课,各地纷纷效法,出现南宋四大书院;
(3) 明代中叶以后:政治黑暗,科举腐败,一些儒学名士借书院宣传学术思想和政
治主张,发动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书院教育重又兴起。
58. 宋初四大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
     另说: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
59. 南宋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
60. 历代书院都以研究和讲解(理学)为根本,基本教材是(《四书》)和(《五经》)。
61. 书院在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朱熹创立的(讲会)制度,即学术辩论制度。
62. 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是由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
63. 我国的家庭教育应该最早始于(西周)。
64.(孔子)是理所当然的家庭教育的鼻祖。
65.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的家庭教育学专著。
66. 家训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代(朱柏庐)的(《治家格言》)。
67. 清代民间小学的办学形式(蒙馆、家塾、族学)。
68.(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官吏制度)构成中国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

67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69. 中国科举制度的特点:
(1) 它是教育进行和结束阶段选拔的人才的一个手段,因而也是古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始至终与教
育密不可分
(2) 它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并不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或者说主要
不是看重干才,而是看重文才。
(3) 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教人获取功名利禄,充当黄的工具和奴仆。
(4) 它所造成的社会结构是官贵民轻,从而形成一个官吏社会。
70. 察举:就是由公卿、列候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
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
71. 征辟:就是由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来做官。
72. 策问:被察举的人,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方法是由皇帝提出政治或经义方面的问题
73.(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
74. 九品中正制:将被选者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由朝廷任命的
“中正官”通过品评,然后按等录用。
75.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
76. 常科:就是每年举行的考试;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立科目,也叫“特科”,其内容也相当庞杂,是朝
廷特选人才的一种办法。
77. 生徒:参加常科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中央及地方学校的学生,称为“生徒”。
78. 乡贡:不在学校的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经州县考试合格后到京城参加考试,这些
人称为“乡贡”。
79. 三舍法:就是把国子监的学生分为上舍生、内舍生、外舍生三个等级。
80.(宋太祖)建立了殿试制度。
81. 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院试、乡试、会试。
82. 恩科:朝廷为了延揽人才,常在皇帝即位或其他国家大典时特别增加一次考试。
83. 科举制度的流弊:
唐:(1) 使一般读书人养成侥幸进取的心理,认为只要一登龙门,便可身价百倍,因而寻章摘句,死记硬
背,并不在实际本领上下功夫
(2) 全国举子甚多,而录取的名额又十分有限,考中实在不易,与试举子们不得不找靠山,行贿赂,通观
节,走后门,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比较正直的人往往屡试不中。
明清:(1) 明清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其流弊更甚于前代。八股文形式死板,束缚思想,不能发挥一个
人的真正才智;
(2) 明清科举考试益发腐败,考官和考生试场作弊层出不穷;
(3) 即使是殿试,皇帝有时也胡乱取士,并不真正按确定的标准。

第十一章 中外文化交流
一.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与发展
始于新石器时期,至先秦已有大量文物证明。
仰韶文化→新疆
夏商时代→西伯利亚
殷商移民→美洲
战国秦时→墨西哥
周朝→中亚,西亚
秦朝以后成规模的进行中外交流:中日,中印,中阿,中欧等
唐宋时已有大量史书记载。

68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汉唐有了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中外交流日益发展
西汉→印度洋
南北朝→阿拉伯
唐以后,到达更远
明代→非洲
明清→全世界
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
(一) 徐福东渡
公元前 219 年,齐人徐福与一些人士上书秦始皇,声称海中有三座神山,请求秦始皇
派童男女和他一起去求长生不老药。秦始皇听信了他的话,派数千童男女乘船随他出航。经
过几年,花去了许多费用,并没有得到神药。徐福等人到达平原广泽之地,居留下来,称
王不归。五代时,《六贴》中说,徐福到达的蓬莱即日本国,至今子孙皆姓秦。徐福墓,祠建
在日本歌山县新宫市,成为名胜古迹。
(二) 陆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非之间来往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是最早由德国人里希霍芬
在 1877 年《中国》中提出的。
丝绸之路的名称与丝绸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主要货物有关。是古代联接东西方交通线
路的总称。
前 4 世纪——印度《政事论》提到中国成捆的绮(丝织品的名称)。
前 1 世纪——中国的丝绸在罗马受到热烈欢迎,被视为高贵与财富的象征。
前 138 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虽然被匈奴人赶至中亚的大月氏人不愿再返旧地 ,
张骞的使命虽未完成,但了解了西域各地的情况。
前 119 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加强了联系。使中国的中原王朝首次对
西域的形势,地理,物产等有详细的了解,和西域的许多国家有了正式的往来。对于汉朝
军队打败匈奴,维护东西方交通的畅通起了重要的作用。张骞的西行称为“凿空”,张骞
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开辟者”。
<东汉> ——班超出使西域,帮助各国铲除匈奴的势力,加强了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再次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AD97 年>——班超派甘英出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波斯湾畔折返而归。
(三)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由海上航线联接亚欧非之间的通道。
<西汉> 从越南北部,广东,广西港口乘船到达印度东岸,斯里兰卡。
<东汉> 从波斯到红海。从海上到达大秦。
<魏晋> 由于北方战乱,陆路交通受阻,海上交通有较大发展,外国商人通过海路来华不
断增加。
<唐宋> 中国政府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
< 唐 > 中国船只到达巴格达。
<宋元> 由于指南针等先进航海技术的运用,中外海上的交往大大发展。
< 明 > 郑和下西洋的空前壮举。最远处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
(四)佛教东传和僧人西行求法
1.东汉白马寺
东汉明帝,梦见顶有白光的金人从空中飞来,次日召集大臣占梦,傅毅说金人是西方
的佛。于是明帝派 18 人西行求佛。他们到了大月氏,遇见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邀

69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请两人来华传教。一行人用白马驮经卷,来到洛阳。68 年,明帝下诏在洛阳建寺,纪念白马
驮经,寺名叫“白马寺”。白马寺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
2.东晋法显西行求法
到达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地,由海路回国。历经 15 年,30 余国家,著《佛国记》 。
3.佛法东传
6 世纪,佛教从朝鲜半岛南部传入日本。唐朝时来华学习佛法的日本僧人很多。空海在
长安青龙寺研习密宗,归国后创建日本佛教的“真言宗”。最澄在浙江研习天台宗,归国
后创建日本的天台宗。最澄的弟子圆仁以来华求法的见闻写成《入唐求法巡礼记》。
4.鉴真东渡
唐代扬州大明寺高僧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弘扬佛教,先后 6 次冒死东渡。第 7 次成
功,在日宣布律宗。
5.玄奘取经
唐代,玄奘去印度取经,共译佛经 75 部。著《大唐西域记》记述经历的 110 个国家,传
闻的 28 个国家的见闻。
6.义净求佛
唐高宗到武则天时期,义净赴印度求法,从扬州出发,经广州渡海到印度。著《南海寄归内
法传》。
(五)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
隋朝,日本 5 次派遣隋使来华。
唐朝,日本 18 次派遣唐使来华。每次人数从 200 人到 600 人不等。
“大化革新”的重要人物:南渊清安,高向玄理等仿照中国均田制在日本实行班田制。
吉备吉真,空海等借助汉字,创造了日本的假名字母。
阿倍仲麻吕(晁衡)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官至秘书监,与李白,王维等诗人交厚。
(六)郑和下西洋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他受皇帝派遣先后 7 次率领庞大船队远航印度洋,最
远处到达红海,非洲东海岸(明代以加里曼丹岛为界,其东称东洋,其西称西洋),最多
时大小船只 200 余艘,大型宝船 62 艘,最大的船长 44 丈,宽 18 丈,船队人员 27000 多人。
到达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1)郑和船队奉行睦邻政策,与所到国家建立广泛的政治联系。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搭
乘下西洋的船只来华同好,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2)郑和船队搭载大量的丝绸,瓷器,金银铜铁制品,农具等物资,换回各国所产的香料,
棉布,铅锡,珠宝,黄金等。促进了中外经济的发展。
(3)郑和下西洋时,亚非许多国家还处在原始的社会经济文化状态,郑和船队所到之处,
颁行历法,宣讲文教礼仪,对诸国落后习俗的改变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郑和船队先进的造船与航海技术,给许多国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日后世界的造船
及航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 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
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明末清初,西方的传教士来到东方,在传教的同时带来西方的
科学知识,同时,他们也把东方文化向西方作介绍。
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受到忽必烈的接见,在华 17 年,供职于元廷。
2.意大利人利玛窦——是明末清初传教活动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3.中国的"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被翻译成西方文字在欧洲出版。
4.中国文明在欧洲产生巨大反响,17—18 世纪出现“中国文化热”。欧洲的“洛可可艺

70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术”就是在借鉴、吸收中国艺术后产生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
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三.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明灯按:本部分可参考表格部分)
1.徐福
公元前 219 年,齐人徐福与一些人士上书秦始皇,声称海中有三座神山,请求秦始皇派童
男女和他一起去求长生不老药。秦始皇听信了他的话,派数千童男女乘船随他出航。经过几
年,花去了许多费用,并没有得到神药。徐福等人到达平原广泽之地,居留下来,称王不归
五代时,《六贴》中说,徐福到达的蓬莱即日本国,至今子孙皆姓秦。徐福墓,祠建在日本
歌山县新宫市,成为名胜古迹。
2.张骞
(前 138 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虽然被匈奴人赶至中亚的大月氏人不愿再返旧地,
张骞的使命虽未完成,但了解了西域歌赋哦的情况。
(前 119 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加强了联系。使中国的中原王朝首次对西域
的形势,地理,物产等有详细的了解,和西域的许多国家有了正式的往来。对于汉朝军队
打败匈奴,维护东西方交通的畅通起了重要的作用。
张骞的西行称为“凿空”,张骞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开辟者”。
3.班超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帮助各国铲除匈奴的势力,加强了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再次
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4.甘英
(97 年)班超派甘英出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波斯湾畔折返而归。
5.法显
东晋,法显西行求法,到达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地,由海路回国。历经 15 年,30 余
国家,著《佛国记》。
6.玄奘
唐代,玄奘去印度取经,共译佛经 75 部。著《大唐西域记》记述经历的 110 个国家,传闻的
28 个国家的见闻
7.鉴真
唐代,扬州大明寺高僧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弘扬佛教,先后 6 次冒死东渡。第 7 次成功,
在日宣扬律宗。
8.郑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受皇帝派遣先后 7 次率领庞大船队远航印度洋,最远
处到达红海,非洲东海岸。
9.迦叶摩腾、竺法兰
东汉明帝,梦见顶有白光的金人从空中飞来,次日召集大臣占梦,傅毅说金人是西方的佛
于是明帝派 18 人西行求佛。
他们到了大月氏,遇见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邀请两人来华传教。一行人用白马驮
经卷,来到洛阳。
68 年,明帝下诏在洛阳建寺,纪念白马驮经,寺名叫“白马寺”。白马寺被尊为中国佛教
的“祖庭”。
10.阿倍仲麻吕(晁衡)
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官至秘书监,与李白,王维等诗人交厚。
11.马可·波罗
1275 年,随父亲和叔叔来华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1291 年,马可波罗父子趁护送蒙古

71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公主阔阔真下嫁波斯之便,返回欧洲,1298 年,在对热那亚的战争中被俘,狱中口述了在
华见闻,由狱友鲁思蒂谦记录成文为《马可·波罗游记》。
12.利玛窦
意大利人,是明末清初传教活动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要略之要略】
1.中国很早就与美洲有来往,影响巨大的早期中外交往就是(“周穆王西游会见王母的故事”),这在
《史记》和晋代的《穆天子传》中都有生动的记载。
2.晋代陈寿的《三国志·吴书》记载徐福东渡到达的是(亶州)。
3.日本至少在(明代)开始祭祀徐福。
4.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印度洋的海路。
5.(东汉时)中国人已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6.为适应海上贸易的需要,宋代设置(“市舶使”),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7.元代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真实记载了柬埔寨吴哥时代的文化。
8.(鉴真)是日本律宗的始祖。
9.日本的平安二宗是(天台宗)和(真言宗)。
10.唐代的(义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描述了东南亚和印度佛教、地理、民俗以及医方。
11.李白的《哭晁衡》写的是日本人(阿倍仲麻吕)。
1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
13.(《马克•波罗游记》)是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传教士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利马窦)于公元 16 世纪来到澳门。
14.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备受信任,以一外国人出任清政府的钦天监。
15.介绍中国历史最早的一部著作的是西班牙人(多萨)在罗马出版的西班牙文(《中华大帝国史》),
随后法国人(杜赫德)编撰的(《中华帝国志》),于 1735 年在巴黎印行,是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
式的著作。
【要略之要略補充】
1. 编年体:按历史编年分述历史事件,并杂以评论,借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2. 纪传体: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并用专章记载典章制度。
3. 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按类组织史料,每一类记述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可以单独成篇。
4. 实录:忠实记录帝王言行的史书。
5. 我国最早的实录是南朝时出现的(《梁皇帝实录》)。
6. 制度史的首创者是唐代史学家(杜佑)。
7. 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8. 会要:记述一朝一代的典章,具有断代史的性质。(苏冕)首作会要。
9.(刘向)的(《列女传》),首开为中国妇女立传的先河。
10.(《尚书》)著作里面的(《禹贡》)一文,是我国地方志的雏形。
11. 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是东晋(常琚)的(《华阳国志》)。
12.(《大元一统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规模巨大的全国一统志,为明清两代编修大一统制提供了范例
和模式。
13. 方志学的代表人物是乾隆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章学诚),他的史学著作有(《文史通义》)。
14. 方志的两大流派:
(1) 历史学派:以章学诚为代表,主张方志是“一方之全史”,“志属信使”
(2) 地理派:以戴震、洪亮吉为代表,主张方志主要记述地理状况。
15. 地方志的作用:
(1) 是社会制度之隐微不见于正史者,往往于方之中得其梗概;

72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2) 是前代人物不能登名于正史者,往往于方志中存其姓氏;
(3) 是遗文佚事散在某部者,赖方志然后能以地为纲有所统摄;
(4) 方志多详物产税额物价等类事实,可以窥见经济状态之变迁;
(5) 方志多详建置兴废,可以窥见文化升降之迹;
(6) 方志多详族姓之分和、门第之隆衰,往往可与其它史实互证。

第二部分 当代中国国情
(一)人口政策
1.计划生育
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我国就致力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并逐步制定和完善了严格控
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1982 年 9 月 1 日,在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中央正式将计划
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 2002 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计划生育从一
项基本国策上升为国家法律。据国家统计局普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转入
低生育、低死亡、低增长的发展阶段,进入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2003 年,我国总人
口为 12.9277 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 21%。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累计少出生人口近
3 个亿。
计划生育的战略目标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核心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
生优生。晚婚是指在法定结婚年龄(《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为男 22 周岁,女 20 周
岁)的基础上,男女青年超过法定结婚年龄 3 年以上初次结婚为晚婚;晚育是指已婚公民
达到晚婚年龄后初次生育子女的为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农村困难地区夫
妇在间隔几年后可生第二胎。根本目的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使人口数量和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计划生育的基本方针是:“三为主”: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
2.有关对少数民族实行的特殊计划生育政策
我国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发展,从“鼓励生育”到“节制生育”的过程,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在少数民族中推行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政策在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要求有所差别,即农村宽于城市,少
数民族宽于汉族。
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9%。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和人口素
质,从八十年代初开始,除西藏和人口稀少的民族地区外,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提
倡计划生育,具体政策由民族自治地区和有关省、自治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
一般是在农牧民中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对部分确有困难的农、牧民还可以放宽。
(二)民族政策
1.少数民族概况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现有 56 个民族,汉族约占总人口的 92%,少数民族约占 8%,少
数民族大多有自己的语言,30 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并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分布地区广,占地面积大,靠近边疆,人口稀少,地区资源物产
丰富,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
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
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2.中国实行的民族政策
1)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73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2)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自由,支持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
4)大量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发展经济。
5)积极发展文教,保障少数民族文字。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7)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
8)实行适当的社会主义改造,民主改革。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见《指南》P223)
(三)宗教政策
1.中国宗教概况
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 。在我国,佛教已有二千年左右的历史, 道教有一千
七百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天主教和基督教则主要是鸦片战争后
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信教的群众现约有一千多万人;天主教现约有三百多万人;基督教现
约有三百万人; 佛教 (包括喇嘛教)在藏、蒙、傣等少数民族中几乎是全民信仰的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汉族中现在也还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的宗教存在“五性”,即群众性、民族性
国际性、长期性、复杂性。
2.中国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
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
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
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
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既尊重和保护信教的自由,也保护不信教的自由,这是最基本
的内容。
(2)宗教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动
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任何国家机关、社会
团体和个人不得损害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干预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也不能利用宗教破
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更不允许利用宗教进行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各宗教一律平等
我国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不论信众多寡、影响大小,在法律面前一
律平等,没有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政府对这些宗教一视同仁,不加歧视。
(4)宗教与国家政权分离
按照这一原则,任何人都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的行政、不得干预司法、学校教育和社
会公共教育;不得干预婚姻、计划生育等等。国家政权也不能被用来推行或禁止某种宗教。
(5)国家保护一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的正常的宗教活动
各宗教团体自主地办理各自的教务,并根据需要开办宗教院校、印发宗教经典,出版
宗教刊物,举办各种社会公益服务事业。
在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内和按宗教习惯在教徒自己家里进行的正常宗教活动,受到国
家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加以干涉。
国家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正常教务的权利。
(6)无神论与有神论之间相互尊重
任何人都不应到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无神论的宣传,或者在信教群众中展开有神还是无
神的辩论;任何宗教组织和教徒也不应在宗教活动场所外布道、传教、宣传有神论、散发宗

74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教传单和其它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出版发行的宗教书刊。
(7)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我国宗教事务由中国人自己来办,不受外国势力的干涉和控制,成为我国各宗教共同
遵循的一个原则。我国的宗教团体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下,实行自治、自养、自传。
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并不排斥在互相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宗教组织或宗教
人士进行交往。对出于宗教感情的外来援助、捐赠等只要不附带干涉我国内部事务包括宗教
事务的条件,宗教组织可以接受。
3.“法轮功”问题
“法轮功”是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邪教组织,“法轮功”是邪教,不是宗教。
“法轮功”组织及其活动,破坏了社会稳定,影响了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取缔“法
轮功”组织及其非法活动,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政治稳定和现代化建设
的顺利进行。
(四) 经济政策
1.所有制结构
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
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
2.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
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
同富裕。
3.宏观调控管理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处理国内问题,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国际问题,也不能忘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处理好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辩证关系,促进经济建设和其他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切实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基础上,保持平稳发展。
努力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收益高,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坚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共建和谐社会是胡锦涛提出的工作重点)
2. WTO(略)
3. 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略)
(五) 文化政策
1.基本政策
两为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 1956 年 4 月 28 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地把“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作为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方针提出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75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有机统一;
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重大文化事件(略)
1)2008 年北京奥运会
2)郑和下西洋 600 周年
3)抗战胜利 60 周年
(六) 教育政策
1.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
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教育法》
1986 年 4 月 12 日,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
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
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
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
育事业。
3.语言文字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
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
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各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扫除文
盲的教育工作。
4.考试
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
办。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
者其他学业证书。
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
发学位证书。
(七) 外交政策
1.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
1)独立自主——基本立场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基本目标
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本准则
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基本立足点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基本国策
2.现阶段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国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一如既往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维护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

76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
基本目标。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
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将深化与发展中
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
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区域合作。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扩大共同
利益的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外交活动,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
其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在国际和地区组织中作出建设性的努力。中国将全面加强经
济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积极维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
3.中国政府的其它外交主张

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
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
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
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
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国
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

4. 外交常识与时事

1.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政府在 1953 年首先提出。1954 年中国和印度政府中国和缅甸


两国政府先后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
共处。
2.第三世界
毛泽东在 70 年代对世界政治、经济力量作出了科学的划分,他根据 50 年代国际各种
政治、经济力量的发展状况,指出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是第一世界,亚洲(除日本
外)、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
世界。三个世界的理论对于孤立霸权主义和进一步加强中国同第三世界各国的团结和友好
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3.上海合作组织
其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1996 年 4 月 26 日,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从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
正式建立。“2001 年 6 月 14 日至 15 日,“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
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六国元首举行首次会议,并签署了《上海合作
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首次峰会上还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
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为联合打击“三股势力”奠定了法律基础。上海合作组织每年举行一
次成员国元首正式会晤,定期举行政府首脑会晤,轮流在各成员国举行。

77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4.“参拜靖国神社”与“历史教科书”问题
(八)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概述(原笔记)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收回香港、澳门,实现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和
平统一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1983 年以后,邓小平在多次谈话中,对“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了具体阐述。1984 年 5
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国
两制”的构想,获得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策。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
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一国”是“两制”前提。认同“一国两制”首先必须认同“一
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国家的主体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制”就是在国家
的主体制度实行社会主义的同时,通过中央的授权,在某些特殊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这些地区实行高度自治的程度可以高到实行不同于内地的制度。“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政府在一九九七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
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派军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而不
是去干预香港的内部事务。对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变。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概括地说,就是以和平方
式实现国家统一,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允许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
存。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不同
的社会制度,长期和平共存。
2.“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下为补充)
  1978 年 11 月 14 日,邓小平在同缅甸总统吴奈温的会谈中谈到台湾问题,他说:“在
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日在台湾
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要统一。”这是邓小平初步表述了“一国两
制”构想的内容。
  随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分析台湾问题时,没有使用“解放台湾”的提法
而是用了“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提法,标志着统一祖国的战略思想开始
发生根本性转变。三中全会以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
造了新的有利条件。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都希望统一,携手
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
制”的科学构想的主张。
  1979 年 1 月 1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正式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
政方针,指出:“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
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
失。”并提出海峡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和进行“经济、科学、文化、体育”
交流的建议。邓小平在很多场合中反复讲到这些观点,并提出我们当然希望用和平方式解
决台湾问题,但是我们不能以此来捆住手脚,也就是说不排除使用武力。
  1981 年 9 月 30 日,叶剑英同志以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名义向新华社发表谈话,代表中
央提出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称为“九条方针”,反映了一国两
制的主要内容,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82 年 1 月 11 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说,“九条方针”是以叶

78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一国两
制”的概念。1984 年 2 月邓小平对美国客人完全清晰地表达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
概念。他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
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
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同年 5 月,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概念。
3.“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
概括地说,“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
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
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
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
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
发展。
  (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
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
队。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邓小平在构想"一国两制"之初,就明确表示港、澳、台
回归后,要长期保持这些地区现行制度。并说 50 年不变,后来又说,前 50 年是不能变,50
年之后还是不需要变。
4.“一国两制”的实践及其意义
1)“一国两制”的实践
由于“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尊重历史与现实,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与愿望,并谋求
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产物。所以付诸实践后,取得了可喜的积极成果。中英、中葡两国政
府已达成协议;而香港已经实现“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回归祖
国;澳门也已实现“一国两制”、“澳人治澳”,于 1999 年 12 月 20 日回归祖国。海峡两岸
的大陆和台湾之间,虽一波三折,但两岸各种交往、联系日益扩大和发展。随着香港和澳门
问题的顺利解决,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可以完成。
2)“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维,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富
有想像力的最佳方案。“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第一,“一
国两制”为和平解决历史遗留和国际争端问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第二,“一国
两制”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第三,“一国两制”有利于推进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第
四,“一国两制”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从而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繁
荣与进步。
5.特别行政区制度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宣
告成立。特别行政区享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是在一国两制的构思
下形成的。主要内容有:1)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2)在大
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3)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
治权,具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享有独立的地方财政权,实行独立的水
手制度,享有独立的外事权。

79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6.两岸交流的新动向——胡连会、胡宋会与胡慕会(略)
(九) 当代法律
1.立法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宪法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
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
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作为中国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国家组织和活动的总章程,是国家法制的自身基础和
核心。
2004 年 3 月 4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修改。宪
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
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
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善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作出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规定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权
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等。
3.其它法律(略)
4.《反国家分裂法》(略)
(十)生态与环保

1.生态环保的基本政策

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以及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围绕
“十五”和 2010 年期间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及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建立与我国社
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环境科技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
综合决策能力,为解决中国目前和未来的重大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证人民身
体健康,保障国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的环境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1.符合国情。适应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目标,符合国家对环境科技发展的要求。
2.突出重点。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为环境管理服务,发展高新技术和解
决关键性、全局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实现以点带面,促进环境科技全面发展。
3.客观性与可行性。立足环境科技发展的规律,确定未来 5 年和 10 年两个阶段的环境科技
发展的目标、主要内容和任务。
4.促进环境科技体制改革。有利于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和推动环境科技发展,促进建立
有生机和活力的环境科技创新体系。

3.今后任务与目标

全面系统地研究适应我国 21 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方法,
建立科学决策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有毒化学品污染防治研究,为保证人体健康提供技术
支撑。进行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研究,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

80
中国文化应试宝鉴之一

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研究先进的环境监测
技术和环境信息技术,为全面提高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的研究,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环境问题,培育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高新技术产品和环保产业市场。
加大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力度,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加强核安全和辐射环境安全技术研究。
开展全球环境问题研究,维护国家环境安全。

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的发展战略思路应以全球变化为背景,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
展为指导,以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核心,以系统的区域综合防治为重点,建立与全面小康社
会相适应并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与环境科学理论的技术体系。
2010 年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战略目标是为遏制生态与环境质量继续恶化提供科技支撑。
2020 年的战略目标是为生态与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
科技支撑。

2005 年 4 月 22 日是第 36 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


题为“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8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