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2

2021 年第 4 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4,2021

第 48 卷 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Vol. 48


( 总第 257 期)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o. 257

约瑟夫 · 洛克阿尼玛卿考察的学术意义和
科学价值
杨毛措
( 中央民族大学 藏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摘 要] 20 世纪 20 年代,美籍奥地利探险家、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深入我国西北甘青地区,在
黄河河谷和阿尼玛卿山脉中间的高海拔地带进行的科学考察是西方探险史上的重大事件,相关学术成果和
书信日记对研究青海省东南部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洛克一生著述颇丰,他的日记著
作和书信档案是研究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物种分布、植物群落和地理概貌的珍贵材料,是透视 20 世纪 20
至 50 年代中国边疆地区政治现状、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宗教文化的宝贵资料。在洛克的中国考察中,其
纳西学研究早已为世人瞩目,学界对他在中国西南地区的考察活动及其学术贡献已有充分探讨。相较而
言,洛克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探险经历和考察活动尚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本文拟以洛克所著 《阿尼玛卿山
和邻近地区专题研究》,哈佛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和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等机构所藏洛克书
信档案为材料依据,以洛克的阿尼玛卿考察活动为研究对象,在简要梳理其缘由背景和过程始末之基础
上,通过论述阿尼玛卿考察活动的内容、特点和成果,探讨洛克阿尼玛卿考察活动的学术意义和科学价值。
[关键词] 约瑟夫·洛克; 甘青地区; 果洛; 阿尼玛卿山
[中图分类号] C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575 ( 2021) 04-0067-12
DOI:10.15970/j.cnki.1005-8575.2021.04.008
物学家和探险家约瑟夫 · 洛克的动荡生涯 》一书
引言 [1]
详细介绍了洛克的个人生平 , 李若虹博士的
约瑟夫· 洛克 ( Joseph Francis Charles Rock) 中译本传记 《苦行孤旅: 约瑟夫 ·F· 洛克传 》
( 1884—1962) 于 20 世纪 20—40 年代活跃于我 首次向国内读者展现了这位天才植物学家不平凡
国西南和西北边疆地区,曾先后受美国国家农业 [2]
的一生 。洛克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因不满父
部、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和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植 亲安排,年轻的洛克离家出走并开始了居无定所
物研究所等机构资助,在云南、四川、甘肃和青 的流浪生涯,最终凭借坚韧的毅力、出色的工作
海等地从事植物学和科学考察活动 ,采集了大量 能力和语言天赋在美国社会扎根立足,27 岁便
植物、昆虫和飞禽标本,并在 《国家地理杂志 》 成为夏威夷大学植物学教授。定居美国后的洛克
等期刊以高质量的照片和生动的叙述为西方读者 在植物学界崭露头角,1922—1924 年间在云南
介绍了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 、风土人 丽江的植物学考察活动为美国带回 8 万余件植物
情和历史 文 化。 斯 蒂 芬 妮 · 萨 顿 ( Stephanne B. 标本和 1600 多件鸟类标本,从此引起学界关注,
Sutton) 所撰洛克传记 《在中国边境省份———植 各方邀请纷至沓来,接连促成其对青海阿尼玛卿

[收稿日期] 2021-04-18
[作者简介] 杨毛措 ( 1985—) ,女 ( 藏族) ,青海同德人,藏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
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族历史与文化。
[基金项目] 哈佛燕京学社 (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访问学者项目资助。
[致 谢] 感谢洛克传记的中译本作者李若虹博士和洛克书评作者娘吉加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67
( A myes rma chen) 地区和邻近的四川康定等地 文化商贸,收录的 82 张黑白照片和 5 张彩色地
区的考察活动。 图是研究 20 世纪前期甘青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
文化的宝贵资料,附录中的 647 条不同文字的地
一、洛克与 《阿尼玛卿山和
名更是不可多得的方志材料。然而,该书自出版
邻近地区专题研究》 以来,除了 20 世纪 50 年代的四篇书评和一篇新
[6]
20 世纪 20 年代, 洛克对阿尼玛卿雪山及其 近之作外, 似乎没有引起更多关注 。 书评作
邻近地区的地理考察是近代西方探险史上的重要 者多米尼克·施勒德 ( Dominik Schrder) 如此评
事件,在西方关于藏族的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 价该书: “最近, 有关阿尼玛卿的著作、 报道和
义。1925 年 9 月, 洛克在 《国家地理杂志 》 发 文章相 继 问 世, 克 拉 克 ( Leonard Clark ) 的 书
表了一篇文章,其中简要提到自己的阿尼玛卿考 《疾风》 也刚出版。但是, 这些成果并没有很高
察计划: “我拍摄了许多照片, 有些照片非常有 的科学价值。洛克的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有关该地
趣。希望将来能够为大家写下我探访这座名山的 区最扎 实 的 科 学 著 作, 其 价 值 将 经 久 不 衰。”
[7]667-668
经历。我将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到过阿尼玛卿山的 洛克本人也把该书定义为 “科学报告 ”,
白 人, 也 是 首 位 从 拉 加 寺 渡 过 黄 河 的 西 方 对该地区植被分布、动物资源、地形地貌、山川
[3]
人。” 这是有关洛克阿尼玛卿之行的最早报道。 河流、生态环境、人口部落和人文历史的详细记
1930 年 2 月,洛克在 《国家地理杂志 》 发表了 录和细致论述使该书迥异于外交官 、传教士、旅
一篇长达 54 页的长文, 首次完整地叙述了阿尼 行家和商人等各色观察人士的浮光掠影式叙
玛卿之行的缘由始末,详细记录了自己的考察活 述②,也使其区别于洛克早年刊发于 《国家地理
动和旅途见闻感想,以亲切的文笔和生动的照片 杂志》 的通俗性文章。 洛克在书中用不同语言
为西方读者呈现了阿尼玛卿及其邻近地区的自然 的学名记录了这些地区的植被动物、 山川河流、
[4]
风光和风土人情 。 现存于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峡谷平原、气候海拔、寺院道场、人口牧户、部
(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Edinburgh) 和哈佛大 落村庄、文物古迹和历史沿革,不同寻常的考察
学 阿 诺 德 植 物 园 ( The Arnold Arboretum of 路线、明确有序的考察重点和系统严格的知识叙
Harvard University) 的洛克档案包括大量有关此
述构筑了洛克阿尼玛卿考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学术
次考察的日记、信件、电报、照片和地图,是了
意义。
解洛克阿尼玛卿考察和洛克思想的第一手材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 著名探险家尼古拉
料①。根据这些资料, 萨顿也在洛克传记中专设
[1][2]
· 普 尔 热 瓦 尔 斯 基 ( Nikolay Przhevalskii )
章节介绍了洛克的阿尼玛卿之行 。
( 1876 ) 、 彼 得 · 科 兹 洛 夫 ( Pyotr Kozloff )
《阿尼玛卿山和邻近地区专题研究 》 是洛克
( 1902) 和卡尔·弗特勒 ( Karl Futterer) ( 1903)
于 1924—1927 年间考察青海省东南部阿尼玛卿 等人也对甘青地方进行过考察 , 但这些人走
[8]
[5]
及黄河河谷地区的专题成果 。 该作于 1956 年 的是经典路线,往往穿梭于青海湖、塔尔寺、西
在罗马 出 版, 是 罗 马 东 方 丛 书 ( Serie Orientale 宁和拉卜楞之间,没有进入果洛。而洛克是从甘
Roma) 的第七卷。 作为一项专题研究, 对阿尼 肃省南部卓尼出发,途经合作和夏河等地,从青
玛卿以及邻近地区自然地理的科学表述和人文历 海省东南方向进入果洛地区,测量了阿尼玛卿的
史的知识论述是该书核心所在。同时,本书还介 高度位置,并经过黄河河谷穿越了今青海省贵南
绍了甘青地区历史沿革、民族关系、权力结构和 县和同德县大部分地区,途经许多藏族部落及区

① 按照洛克遗嘱,洛克书信、照 片和 日 记 的 原 件 现 存 于 爱 丁 堡 皇 家 植 物 园。RBGE Archives: The Joseph F. Rock Collection,


GB235 JFR. 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现藏 14 盒洛克档案,第 5、6、14 盒档案与 1924-1927 年间的阿尼玛卿山考察相关。第 5 盒档案为
洛克书信,据笔者统计,这段时间洛克和萨金特主任之间共有 171 封书信,其中,125 封由洛克写出,46 封是萨金特主任的回信。与
本文主题密切相关的书信有 7 封,分别是洛克于 1926 年 4 月 29 日、6 月 8 日、6 月 10 日和 8 月 10 日写给萨金特主任的 4 封信和萨金
特主任于 1926 年 8 月 10 日、9 月 27 日和 10 月 27 日的 3 封回信。第 6 盒为洛克电报,第 14 盒为洛克 6 本日记,最后一本日记记录了
洛克于 1926 年 4 月 23 日至 5 月 12 日期间的考察活动。读者可通过阿诺德植物园和哈佛图书馆网站 ( https: / / iiif. lib. harvard. edu)
阅览洛克档案。Joseph Francis Charles Rock Papers. Archives of the Arnold Arboretum of Harvard University. 1922-2005. https: / / arboretum.
harvard. edu / wp-content / uploads /2020 /07 / III_ JFR_ 2012. pdf
② 据学者统计,从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有关甘青地区的西方游记著作多达 56 部。Bianca Horrleman,“A Bibliographic Note
and Table on Mid-19th to Mid-20th Century Western Travelogues and Research Reports on Gansu and Qinghai”,Asian Highlands Perspectives ,
2015,vol. 37,pp. 37-78.

68
域,深入接触了当地藏族居民,考察了自然地理 中,洛克形 容 自 己 的 阿 尼 玛 卿 之 行 始 于 一 次
和人文历史。作为一名探险家,洛克对此番考察 “机缘巧合” ( a chance encounter) 。1923 年, 洛
极为自豪,他把当时轰动一时的威尔逊·波普诺 克在 云 南 碰 到 乔 治 · 爱 德 华 · 佩 雷 拉 将 军
( Wilson Popenoe) 的南美之行形容为 “外出野 ( George Edward Pereira) ( 1865—1923) ,这位英
餐”,与自己在时政动荡的中国深入阿尼玛卿的 国将军兴致勃勃地向洛克讲起自己曾于北京至拉
[1]134,[2]182
考察壮举有天壤之别 。洛克的甘青考察 萨途中目睹阿尼玛卿雪山的有趣经历 ,估算阿尼
前后历时三年有余,随行的向导、厨子、护卫和 玛卿主峰的高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
[4]134
。 佩雷拉
脚夫等大部分是藏族牧民,考察活动曾受卓尼土 将军对阿尼玛卿高度的描述,使洛克对这座黄河
司、拉卜楞和拉加寺 ( ra rgya dgon) 活佛等的 源头的神秘之山憧憬不已。
协助支持。
洛克的 这 一 愿 望 在 两 年 后 终 于 得 以 实 现。
19 世纪以来, 西方对中国的报道多聚焦于
1924 年,洛克获得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 ( The
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 相较于对口岸的密切关
Arnold Arboretum of Harvard University) 的资助,
注,内陆腹地在西方的中国表述中一直处于神秘
[9] 被该植物园首任主任查尔斯·斯普拉格·萨金特
状态 。在中国西南和西北边疆地区长期生活
( Charles Sprague Sargent) 派往青海阿尼玛卿山
和深入考察的独特经历赋予了洛克特殊的中国经
和祁连山地带进行植被考察,重点收集灌木和针
历,出色的语言沟通能力、 扎实的野外考察技 [1]81-82,[2]105
叶树种 。1924 年 9 月底, 洛克从旧金
能、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娴熟的社交手段使洛克
山坐海轮前往上海,于 1925 年 4 月 21 日到达阿
能够迅速适应错综复杂的时政局势 ,顺利结交当
尼玛卿考察的始发地甘肃卓尼。由于当地各方势
地政府官员、政教首领和部落头目,因地制宜地
制定出周密翔实的考察计划,使自己在每一次考 力时有冲突, 他不得不暂缓阿尼玛卿考察计划。
察中化险为夷、满载而归。多年的中国边疆经历 以卓尼为基地,洛克一边在局势相对稳定的周边
使洛克的中国表述具备特殊的资格 ,从小自学的 地区进行植物学考察,一边休整队伍,等待局势
汉语使他能够更加深入地接触中国社会 ,也使他 缓解。在滞留卓尼期间,洛克对迭部、青海湖和
能够参阅诸如 《青海记 》 等古代方志文献, 从 祁连山等地区进行了考察,还通过友人引荐和个
而进一步了解青海古代历史和历史沿革 ,青海建 人出色的外交能力,拜访并结交了甘青地区的军
省后的 行 政 建 制、 经 济 物 产 和 风 土 人 情 等 情 阀头目、政教首领、权贵名流和部落首领,这些
况①。洛克在阿尼玛卿和青海黄河河谷的考察活 人脉关系对促成阿尼玛卿考察起到了一定作用 。
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西方世界对青海自然地理 由于局势动荡, 当时只有 10 岁的第五世嘉木样
和人文历史的认识。 正如德国学者施勒德的评 活佛 ( blo bzang ‘jam dbyangs ye shes bstan pa’ i
价: “当时,欧洲还没有有关中国西部青海地区 rgyal mtshan) 与其父隐居在卓尼土司领地内的
[7]667-668
如此全面且细致的介绍。” 鉴于学界对洛 山区。洛克于 1925 年 4 月和 5 月, 先后两次拜
克在阿尼玛卿地区科学考察活动论及较 访嘉木样活佛。经卓尼土司举荐,嘉木样活佛为
[1]133-139,[2]178-190,[10]
少 ,本文 拟 以 洛 克 所 著 《阿 洛克写了三封引荐信,把他介绍给阿尼玛卿附近
尼玛卿 山 和 邻 近 地 区 专 题 研 究 》 为 主 要 依 据, 的藏族部落首领。1925 年 9 月, 在去青海湖考
结合洛克书信档案, 梳理和探讨洛克于 1924— 察途中, 洛 克 在 西 宁 拜 访 了 宁 海 镇 守 使 马 麒
1927 年间在阿尼玛卿及邻近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 1869—1931) 。 马麒为他配备了去往青海湖的
的缘由始末和意义价值。
骡子,专门组建了一支护卫队,还答应帮助洛克
二、从卓尼到拉加寺: 于次年年底前顺利到达阿尼玛卿 。 对于这次谈
话,洛克在日记中写道: “相互道别时, 我们俨
洛克的甘青之旅 [1]102,[2]137
然已成好朋友。” 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使
1930 年,在写给 《国家地理杂志 》 的文章 洛克深谙如何与地方官员、权贵打交道。每到一

① 根据洛克描述,他复印了当时南京内政部图书馆所藏 《青海记》 手稿本,并在著作中翻译了有关青海历史部分,几个月后


该手稿毁于一场火灾,洛克声称他的复印本是 《青海记》 唯一幸存的版本。Joseph F. Rock,The Amnye Ma-Chhen Range and Adjacent
Region: a Monographic Study,Rome: Serie Orientale Roma,1956,vol. 12,pp. 8-23.

69
个镇子,洛克都会主动拜会结交当地官员 ,他在 罗博罗夫斯基 ( Vladimir Roborowski) ( 1893) 、
日记中写道: “一个人想要在这种偏僻的地方正 费尔南德 · 李默德 ( Fernand Grenard) ( 1898) 、
儿八经地生活,一定要讲究言行,让当地人觉得 斯文赫定 ( Sven Hedin) ( 1900) 、 威廉 · 菲尔
[1]15,[2]13
你确确实实是一个有身份的显贵之人 。” 希纳 ( Wilhelm Filchner ) ( 1903 ) 、 科 兹 洛 夫
1925 年 10 月, 洛克一行到达青海湖地区, ( 1905, 1908 ) 、 威 廉 · 柔 克 义 ( William
收集了不少鸟类标本。两周后,洛克在祁连山东 Rockhill ) 、 阿 尔 伯 特 · 台 飞 ( Albert Tafel )
麓进行考察,因山区恶劣的天气,考察不得不匆 ( 1914) 、甘瑟 · 克勒 ( Günther Khler) ( 1928)
[5]161
匆收尾 。1925 年 12 月 4 日, 经过张掖、 西 和弗特勒 ( 1943) 等绘制的近代地图上完全没
[5]64-65
宁和夏河等地,洛克再一次回到热情好客的卓尼 有标记或是错误地标出拉加寺的位置 。
杨土司领地。1925 年 12 月至 1926 年 4 月,当地 作为一名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当得知拉加
各方势力军事冲突全面爆发, 拉卜楞寺被占领, 寺在刊印 《甘珠尔 》 后, 洛克以极其遗憾的口
夏河成了一座空城。这场战火也蔓延到卓尼,洛 气写道: “以前都不知道拉加寺有印经院。 去年
克只好再次推迟行程。在此期间,洛克先后三次 为了给美国国会图书馆购买一整套卓尼寺 《甘
赴迭部河谷地区考察。迭部河谷拥有丰富的森林 珠尔》 和 《丹珠尔》,我不得不预支了费用, 导
树种,是植物学的一片宝地,洛克在日记中毫不 致现在不可能再购买拉加寺 《甘珠尔 》 了。 在
掩饰内心的兴奋,非常自豪地写道: “我是来到 甘肃西部兑现货币非常困难,那儿没有银行,邮
[1]99 [5]66
此地的第一位白人。” 局的货币储备也非常有限。” 到达拉加寺后,
1926 年 4 月 26 日, 洛克终于从卓尼动身, 洛克 会 见 了 年 轻 的 拉 加 寺 主 持 香 萨 ( shing
启程前往心心念念的阿尼玛卿雪山 。洛克一行从 bza’ ) 班智达 ( 1898 - 1937) , 希望他能够把嘉
卓尼经过碌曲、临潭、合作到达拉卜楞寺,全程 木样活佛的介绍信转呈给果洛三大部落头领 。对
记录拍摄了沿途主要村镇寺庙和山川河流 ,较为 于洛克的请求,香萨班智达认为由拉加寺出面可
详细地介绍了甘青地区蒙古、藏、回各民族间的 能会适得其反。因为拉加寺向果洛各部转达了马
历史关系,梳理了蒙古族迁入夏河地区的历史、 麒意欲向果洛征税的消息, 引起果洛各部不满。
拉卜楞建寺历史、嘉木样活佛转世系统、拉卜楞 因此,香萨班智达建议洛克一行趁果洛各部尚未
[5]33-50
与河南蒙古亲王的关系 。 在拉卜楞寺考察 觉察到考察队行踪,一路快马加鞭赶到阿尼玛卿
期间,洛克从阿柔 ( A rig) 部落雇了 60 头牦牛 地区。对此条建议, 洛克认为: “对他们的提
和 14 匹马, 又雇了 20 名阿柔牧民作为随从护 议,我明确表示反对, 我并不是去阿尼玛卿观
[5]51-52
卫,便向下一个目标拉加寺挺进 。 光,而是计划在那里做长期的植物学考察 ,所以
我需 要 尽 可 能 得 到 果 洛 部 落 的 理 解 和 协 助。”
三、拉加寺: 不在西方地图上的 [5]184
香萨班智达最终同意由他分别给果洛日芒
神秘之境 ( ri mang) 、 康甘 ( khang rgan) 和康萨 ( khang
1926 年 5 月 15 日, 历经两周左右的长途跋 gsar) 三大部落头领写一封介绍信, 让考察队能
涉,洛克终于到达青海省玛沁县东北部黄河北岸 够穿过三大部落的领地到达阿尼玛卿 ,并为洛克
[5]68-70
的拉加寺 ( rwa rgya dgon) 。 拉加寺是阿尼玛卿 一行提供必要帮助 。 经过一个多月焦灼的
考察路线中的最后一站,洛克计划以拉加寺为基 等待,只有康萨部落首领回复了香萨班智达的请
地向阿尼玛卿挺进。洛克在书中介绍了拉加寺的 求,书信提到康萨部落可以联络其他部落确保洛
建寺历史、建寺者阿柔格西的生平以及该寺在近 克考察队在前往阿尼玛卿途中的安全 。
[5]64-70
代各民族商贸活动中的地位 。 洛克进一步 阿十姜康萨头领写给大武甲米的信 ①:
指出,由于很少有西方人到过拉加寺,西方探险 这些俄罗斯人求助于我。他们要去阿尼
家包括普尔热瓦尔斯基 ( 1883) 、 弗拉基米尔 · 玛卿,不仅需要你们指引关照,还需要提供

① 此信的藏文拉丁转写和英文译文收录于 《阿尼玛卿山和邻近地区专题研究》 中。鉴于本书信的重要性,由本文作者译为汉


文载入文中。Joseph F. Rock,The Amnye Ma-Chhen Range and Adjacent Region: a Monographic Study. Rome: Serie Orientale Roma,vol. 12,
1956,pp. 145-146.

70
最好的陆路或水路向导,务必要保证把他们 精良的护卫队伍,或者争取到果洛所有部落的友
[5]135
安全送至他们想要去的地方。如果有人胆敢 好支持,现在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为了行动
加害破坏,务必严惩追究。这些人必定不会 灵便,在不引起果洛各部注意的情况下快速完成
伤害别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观赏风景,收 考察活动,洛克一行轻装上阵,他们的计划是走
集标本。 到果洛雍西 ( g. yon gzhi) 部落的领地, 从阿尼
果洛其他两部的回绝让洛克极度心灰意冷, 哲戈 ( A myes ‘brug dgu) 山峰观赏阿尼玛卿。
他提出如果得不到拉加寺和果洛各部的支持 ,唯 登上阿尼哲戈后,洛克发现从阿尼哲戈只能看见
有寻求马麒的帮助,保护他的考察队顺利穿过果 阿尼玛卿的一座主峰, 洛克一行便决定转移阵
洛腹地。事实上,洛克搬出马麒完全是虚张声势 地,爬到附近更高的夏曲英卡 ( sha chu’ i yum
的权宜之计,最初从卓尼出发时,洛克已经制定 khar) 山观察阿尼玛卿。
出周密计划。 香萨班智达最后想出一个折中办 1926 年 7 月 19 日, 洛克一行顺利到达夏曲
法,提 出 由 与 拉 加 寺 关 系 良 好 的 加 萨 ( rgya 英卡山脚,7 月 20 日, 考察队把马队留在山脚,
bza’ ) 部落从水路护送洛克去阿尼玛卿 。 洛克带着一批随行人员爬过陡峭的山坡 ,在半山
腰,终于近距离望见了阿尼玛卿主峰的一部分 。
四、“矛盾修饰”:
洛克以激动的心情写道: “通过陡峭的山坡, 我
洛克的 “果洛表述” 看见了阿尼玛卿观世音山峰的巨大金字塔式山
作为最早从青海省东南面进入果洛和接近阿 体,我们集体欢呼。 相信在山顶能够看得更清
[5]144
尼玛卿的西方人,洛克在该区的探险活动和研究 楚,因为今天万里无云。” 几小时后,洛克一
成果是 20 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对该区最系统的 行终于登上 4600 米的夏曲英卡山顶, 这是洛克
考察和表述。1949 年在军阀马步芳的支持下进 生平到过的离阿尼玛卿主峰最近的地方 ,他极为
入果洛的美国探险家克拉克如此评价洛克: “洛 自豪地写道: “即便在山顶待上几个小时我也不
克博士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中国西部和西藏东部地 会看厌这样的美景。我和辛普森很荣幸成为从黄
[11]184
区最伟大的探险家。” 《阿尼玛卿山和邻近 河以西观赏阿尼玛卿的首个西方人 。 到目前为
[5]145
地区专题研究 》 以五章篇幅介绍了阿尼玛卿地 止,果洛人还没有发觉我们的行踪。” 从夏曲
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果洛各部历史现状和 英卡远眺阿尼玛卿,洛克拍摄了阿尼玛卿各个主
区内主要山川河流的情况,作为其阿尼玛卿考察 峰,记录了阿尼玛卿山峰的高度。 《阿尼玛卿山
的集中成果,该书也是了解洛克思想和表述方式 和邻近地区专题研究 》 收录了从阿尼哲戈山峰
的主要依据。 和居布 ( rgyud par) 山峰远眺阿尼玛卿山脉的两
( 一) 果洛的山: 阿尼玛卿 张照片,洛克镜头中的阿尼玛卿山脉连绵起伏,
通过细致周密的谋划, 洛克成功冲破 20 世 壮观巍峨。当洛克一行在夏曲英卡山峰时,恰巧
纪 20 年代果洛地区瞬息万变的紧张局势和时政 有一位当地牧民上山煨桑,因担心他们的踪迹被
动乱,在拉加寺香萨班智达的安排下, 于 1926 更多当地人发现,考察队匆匆结束了考察。洛克
年 7 月 14 日从拉加寺启程, 由加萨部落牧民一 事后回忆道: “同伴们下山后, 我独自在山顶待
路护送,乘坐羊皮筏沿着黄河,从北面向阿尼玛 了一会。我沉浸在秀丽的风景中,还在山顶采集
卿方向出发。面对果洛的特殊局势和阿尼玛卿的 了雪莲。沉重的心情让我撕心裂肺,望了身后的
地理特征,洛克一改以往在云南、川西和甘南等 阿尼玛卿最后一眼,我沿着陡峭的山路回到了营
[5]145
地大部队式考察,及时调整了行程计划: “有一 地。”
件事变得很明朗。在阿尼玛卿地区进行既安全又 洛克罗列出阿尼玛卿在中文、英语、德语和
悠闲的考察是不可能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是,尽 俄语等语言中的不同转录翻译, 梳理了 《钦定
量快速到达雪山附近, 每天不在同一个地方过 西域同文志》 《水道提纲》 和 《嘉庆一统志 》 等
夜,队伍充分 保 持 机 动。 不 带 牦 牛, 它 们 太 慢 古籍史书对阿尼玛卿名称的不同记载 ,参考了藏
了。换上快骑,携带少量驮马。驻扎在一个理想 文地理名著 《地理广 论》 ( ‘dzam gling rgyas
的地点悠闲地进行考察,需要一支庞大而又装备 bshad) 中的藏文写法[5]108-112 。 有关阿尼玛卿的
71
词源学含义,洛克参考了藏学家弗雷德里克·托 约莫在 28000 英尺左右。然而,自从我从一个更
马斯( Frederick W. Thomas ) 在 《南语: 汉藏边 高的海拔位置观察到贡嘎山,并知道贡嘎山的高
境地区的一种古语言 》 中对敦煌古藏文 “南语 度后,我初步推算阿尼玛卿的高度应该不会超过
写本” 的解读, 认为托马斯对 “玛 ” 字的解释 21000 英 尺 ( 6400 米 ) 。 我 最 近 ( 1950—1951)
是合理的, “玛 ” 指代 “孔雀 ”, 因为孔雀是这 刚刚在 12500 英尺高空飞过珠穆朗玛。单从高度
[5]108,[12]135 [5]142
些古代部族崇拜的祖先 。 他还毫不客 讲,阿尼玛卿确实无法与珠穆朗玛相媲美 。”
气地批评近代西方地图没有准确标出阿尼玛卿的 然而,除了佩雷拉将军,洛克也并不是宣称阿尼
位置,并根据亲眼所见,自己绘制出一幅阿尼玛 玛卿高于珠穆朗玛的唯一的西方人。20 多年后,
卿草图。 洛克对阿尼玛卿山神的形象十分感兴 美国探险家克拉克在离阿尼玛卿山脚一英里的地
趣,以前他只在石藏寺 ( gtsang dgon) 和卓尼寺 方近距离观察并测量了主峰高度 ,并指出由于距
的壁画中见过阿尼玛卿山神。 在逗留拉加寺期 离远,加上没有专业的测量仪器,洛克的测量数
间,洛克主动请求香萨班智达赠送一幅阿尼玛卿 据偏差大。但克拉克自己却认为阿尼玛卿主峰有
唐卡。当时,香萨班智达也没有阿尼玛卿山神的 9041 米高[11]175-191,184 。对于上述说法, 洛克在著
唐卡,就赠送了一幅度母唐卡,该唐卡右下角绘 作末尾的附录中专门做出回应,提出克拉克所测
有阿尼玛卿。作为纳西学专家,洛克提出纳西族 的并不是主峰,只是西北面的高峰,还批评克拉
[5]149
也信仰阿尼玛卿山神,并在书中翻译解读了东巴 克没有任何照片和地图为证 。
文 写 卷 《Khu ma 》, 提 出 该 经 文 中 的 山 神 洛克在阿尼玛卿的植物学考察在 4500 米以
“Muan mi bpa lo” 是藏文 “玛卿博 热 ” ( rma 上的山区进行,主要采集点集中于果洛玛沁县达
chen sbom ra) 的变音。 通过与藏文神山志记载 隆 ( dar lung) 和阿尼哲戈等区域。 洛克在这些
的阿尼玛卿形象进行比较,洛克认为藏族的阿尼 地方收集到了雪莲 ( saussurea hypsipeta max ) 、
玛卿和纳西族的 “Muan mi bpa lo” 是同一座山。 双脊荠属 ( Dilophia macrosperma O. E. Schulz) 、
让洛克感到惊奇的是: “纳西人从来没有听说过 延胡 索 ( Corydalis) 、 马 先 蒿 ( pedicularis) 、 福
玛卿博热,我询问过的所有东巴竟然对这个出现 禄草 ( Arenaria Prezewalskii max) 、 总 状 绿 绒 蒿
[5]119-121
在他们经文中的神山位置毫无所知 。” ( Meconopsis racemosa max ) 和 党 参 科
阿尼玛卿主峰的高度是西方探险史上的热点 ( codonopsis) 等高山草本植物,但并没有发现任
问题之一。自从佩雷拉将军宣称阿尼玛卿的高度 何灌木和针叶树种。对于这一带的草本植物,洛
超过珠穆朗玛峰之后,测量阿尼玛卿的高度便成 克说: “很显然, 这些地方太高了, 夏天又太短
为每一位试图进入果洛腹地的西方探险家的终极 了,所以长不出像岷山和南方山区那种高原植被
[5]143
目标,洛克便是其中之一。1926 年 5 月 30 日, 群。” 在阿尼哲戈看到大盘羊后,洛克激动不
当洛克在黄河河谷第一次清楚地欣赏到阿尼玛卿 已: “他们的角并没有向两边展开, 而是向前呈
时,曾激动地写道: “我数了数, 有九座山峰, 螺旋状”, “他们跟我在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见
其中一座呈金字塔状,至少有 28000 英尺 ( 8534 到的那种野生盘羊完全不一样,我敢肯定阿尼玛
米) 之高,很可能会超过喜马拉雅山群峰, 甚 卿地区的念 ( 即大角羊 ) 是一个未被归类的物
[1]132 [5]138
至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 洛克于 1930 年写 种。” 植物学考察是洛克阿尼玛卿考察的主要
给 国家地理杂志 上的文章也称其高度超过
《 》 工作 在 1926 年历时三个多月的考察中, 洛克

8534 米 ( “more than 28000 feet” ) ,向全世界宣 分别从拉卜楞、拉加寺和卓尼给萨金特主任写了
[4]185
布阿尼玛卿是世界第一高峰 。然而,在 《阿 4 封信汇报考察进展①, 萨金特主任也在 3 封回
[5]138
尼玛卿山和邻近地区专题研究 》 中, 洛克校正 信中鼓励并肯定了洛克的考察工作 。在 6 月
了这一说法: “当时我没有测量仪器, 只能从我 8 号的书信中, 洛克写道: “对植物来说, 这个
们所处的海拔位置大致判断,那时我估计其高度 时间还有点早。灌木还没有开花,阿尼玛卿山区

① 洛克的 4 封信写于 1926 年 4 月 29、6 月 8 号、6 月 10 号和 8 月 10 日,萨特金主任的回信分别写于同年 8 月 10 日、9 月 27 日


和 10 月 27 日。Joseph Francis Charles Rock Papers. Archives of the Arnold Arboretum of Harvard University. 1922-2005.

72
的开花季节一定来得晚,据说 7 月份下雪是很正 释,洛克并没有进行判断取舍。有关果洛人的渊
常的。”① 结束考察后, 洛克在 8 月 10 日的书信 源,洛克提到他于 1950 年 9 月 30 日收到法国藏
中写道: “ ( 阿尼玛卿山区) 没有任何林区或灌 学家罗尔夫·斯坦因 ( Rolf Stein) ( 1911—1999)
木。我在黄河河谷唯一观察到的树木是云杉和一 的一封信,信中分享了斯坦因新近发现的一则有
种刺柏”, “从植物学角度讲, 我对阿尼玛卿山 关果洛人的传说
[5]125-126
。 斯坦因描述的故事其
区极其失望,这里是整个青海湖地区植物最为贫 实是在果洛地区流传甚广的果洛阿本 ( A ‘bum)
瘠的地方! ”② 对此,萨金特主任在 8 月 10 日的 传说,19 世纪藏文史著 《安多政教史 》 和 《果
回信中积极地肯定了洛克的成果: “你提到的高 洛宗谱》 等史书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14]

山听起来非常有趣,因为从来没有任何西方人采 洛克在考察活动中,较为深入地接触了加萨、
集过那里的云杉种类 ”③, “你可千万别忘记了, 雍西、布仓 ( ‘bu tshang) 等果洛部落的牧民,
在某处找到自己想要的树种固然重要 ,可是发现 这些观察虽然基于亲身体验,但他的描述却无法
那里不长自己想找的植物也同样重要 。 由此看 完全摆脱近代西方在表述果洛上的教条式洗礼。
[1]139,[2]189
来,你的西藏之行还算是成功的” 。
现存洛克书信、日记、游记和 《阿尼玛卿山和邻
位于久 治 县 境 内 的 年 布 玉 则 ( gnyan po g. 近地区专题研究》 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洛克对果洛
yu rtse) 是果洛三部的发祥地。对于这座赫赫有
牧民的总体看法。洛克于 1926 年 6 月 8 日从拉加
名的神山,洛克在书中强调年布玉则当时未被任
寺给萨金特主任的信中写道: “亲爱的萨金特主
何西方探险家发现,也不在任何西方地图上,第
任,我向您保证,我们晚上不敢睡觉,都是眯一
一位发现这座神山的西方人是他已故的朋友威廉
会,因为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藏民基本都是强
·辛普森( William Simpson) 。1928 年 1 月 24 日,
盗”④,“当我从果洛返回后,你会收到我的书信。
辛普森在从拉卜楞写给洛克的信中写道: “我在
如果你没收到来信,那么,我有可能已经长眠于
康干和康萨地区发现了一座非常漂亮 、白雪皑皑 [2]347
那片土地” 。在 《阿尼玛卿山和邻近地区专
的山。这座山没有阿尼玛卿高,我的估计约莫是
题研究》 中, 洛克如此描写果洛牧民: “叛逆,
20000 英 尺 ( 6096 米 ) 。 但 由 于 其 山 体 是 石 灰
无法无天,臭名昭著,土匪; 我从未在世界任何
岩,使这座山更加崎岖、秀丽。镶嵌于巨大的石
地方见到如此充满敌意和不友善的人,微笑似乎
灰岩悬崖下的隽美的小湖泊使得这座神山更加美 [5]137
从来不存在于他们冷酷的性格中! ” “他们笑
不胜收。你肯定会喜欢上那里的美景。特别懊悔 [5]143
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牧民笑 ” ,“果洛人会
的是,我当时没有相机拍下几张风景照 。这座山
袭击任何接近黄河以西的人。他们不承认任何权
叫年布玉则,是果洛的另一座神山,仅次于阿尼
[5]126-127
[5]125 威,只承认自己的部落头人” , “他们的一
玛卿。” 结合洛克的描述和他在果洛的行程,
基本可 以 断 定, 洛 克 一 行 终 究 没 有 走 到 年 布 生在马背上度过,时刻准备战斗,甚至是彼此争

玉则。 吵也要战斗。他们经常以六百人组队进行抢劫,
[5]127
( 二) 果洛的民众: 人口与部落 使阿尼玛卿西部的马队道路很不安全” 。
据洛克记载,当时果洛大概有 5 万牧户, 最 近代以来,果洛一直是西方人梦寐以求的探
大的部落 为 日 芒 ( 贡 麻 仓 ) 、 康 干 和 康 萨 三 部 险胜地,“神秘之山 ” 阿尼玛卿的高度吸引了一
落,其中 日 芒 部 落 势 力 最 大, 大 约 统 辖 11000 批又一批探险家冒险踏足这片神秘之地。 然而,
户。对于果洛一词的词义,洛克引用英国外交官 由于其高寒的天气、恶劣的道路、封闭的环境和
查尔斯· 贝尔 ( Charles Bell) ( 1870—1945) 的 强悍的居民,大部分探险者或是改变计划绕道而
解释,认为 该 词 的 含 义 为 “转 过 头 ” ( head 行,或是半途折返知难而退, 也有人历经万险,
turned around) , 形容果洛人的性格[13]190 。 拉加 最后却徒劳无功,像洛克一样较为顺利地进入果
寺僧人则告诉洛克, 该词其意为 “圆头 ”, 只有 洛进行 科 学 考 察 的 西 方 探 险 家 屈 指 可 数。 于
[5]123
果洛人才有圆实的头颅 。对 这 两 种 不 同 解 1938 年至 1939 年间滞留玉树的德国探险家恩斯

①②③④这几句话均为本文作者所译。Joseph Francis Charles Rock Papers. Archives of the Arnold Arboretum of Harvard University.
1922—2005.

73
特·舍费尔 ( Ernst Schfer) 提到从 19 世纪末到 落 ( lus rde) ,管辖 600 牧户, 分布于阿尼玛卿
20 世纪初,至少有 11 次试图进入果洛领地的西 以东和黄河以西东阔 ( ’dom khog) 地区。 女王
[15]
方考察活动宣告失败 。 因此, 近代西方有关 部落是果洛首个顺服马麒势力的部落 ,引起其他
果洛的想象和表述多为道听途说的传闻流言和捕 各部仇恨不满。事实上,关于女王与果洛其他部
风捉影的小道消息, 很少有 “身临其境 ” 的见 落的恩怨纠纷、女王父亲的身份问题以及女王与
[15],[18]
闻叙述和经验之谈。西方世界对果洛的无知助长 马麒的关系一直众说纷纭 。 根据相关文史
了西方的果洛情结,果洛的神秘也催生了一系列 资料和女王后裔口述史,1921 年, 马麒抓获的
两极化的 “果洛刻板印象 ” ( Golok Stereotype) 。 并不是 “果 洛 女 王 ” 本 人, 而 是 果 洛 贡 麻 仓
在 古 伯 察 ( Evariste Huc ) 和 秦 噶 毕 ( Joseph ( gong ma tshang) 部落头人的母亲,“果洛女王”
Gabet) 、科兹洛夫等人的眼中,果洛人是凶残顽 只是被果洛各部推荐前往西宁赎回头人母亲 。而
固的排外分子; 在舍费尔的笔下,他们既野蛮强 且,与 “果洛女王 ” 关系密切的不是马麒, 而
[19]
悍, 又 温 和 友 好; 法 国 探 险 家 桂 博 ( André 是马麟 。因此, 洛克对 “果洛女王事件 ” 前
Guibaut) 和利奥塔尔 ( Louis Liotard) 在游记中 因后果的一番描述与史实多有不符 。
写道: “果洛人粗狂而温柔,…… 这些人非常奇
[15] 五、“未知区域”: 洛克对黄河
妙地把残忍和友善结合于一身。” 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说, “高贵的野蛮人 ” ( noble savage) 河谷和居布山脉的考察
是西方 “果 洛 表 述 ” 的 真 实 写 照。 笔 者 认 为, 直到 19 世纪末, 旅行家们除了文字还通过
近代西方传教士、探险家和旅行家对果洛的描述 绘制插图来记录旅途见闻,照相机的出现和使用
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洛克对果洛部 变革了人们记叙的方式。 于 1868—1872 年间游
族的整体性印象和判断。例如,美国人柔克义在 历中国的约翰·汤普森( John Thompson) 在 《中
自己的游记中把果洛人形容为凶神恶煞的 “土 国及其人民画册 》 ( 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匪” ( brigands ) 和 残 暴 疯 狂 的 “野 蛮 人 ” People) 中首次使用了照片①, 是西方记录中国
[16]
( savage)
; 俄国军官和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 方式的巨大变革。在拉加寺等待果洛三部回信期
考察队于 1884 年考察长江源头时, 因触犯圣湖 间,即 1926 年 5 月 27 日至 6 月底,洛克考察了
与 300 名果洛人发生枪战; 1844—1846 年最早 黄河河谷和居布山脉的植被情况 。相较于在阿尼
进入该区的欧洲人、法国遣使会士古伯察和秦噶 玛卿山区的植物学考察中留下的遗憾 ,洛克对自
[17]
毕的描述更是充满了想象 。 同时, 于洛克之 己在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上游的考察颇有信心 ,在
后抵达果洛的法国探险家桂博和利奥塔尔 、德国 写给萨金特主任的信中, 洛克颇为自豪地写道:
探险家舍费尔、美国探险家克拉克等人的叙述也 “我们正在带回黄河河谷和阿尼玛卿周边的首批
体现出类似的程式化描述。洛克在中国西北政局 照片,没有任何西方人曾踏足过拉加寺以西的地
最为混乱动荡的年代,奇迹般地进入果洛进行植 方! ”② “黄河河谷绝对是一片未知区域! ”③ 洛
物学考察,其 “果洛经历 ” 为西方人的 “果洛 克在 《阿尼玛卿山和邻近地区专题研究 》 中以
表述” 提供了某种解释性框架。 三章篇幅介绍了相关情况,并拍下了许多珍贵照
( 三) “果洛旧事” 片,该书收录的黄河峡谷照片多达 15 张, 每一
除了 “神秘之山 ” 阿尼玛卿,20 世纪初在 张都生动地展现出黄河一泻千里的壮丽之美 ④。
中国西北政局轰动一时的 “果洛女王事件 ” 亦 对于此番考察,细心的洛克提前规划了考察
吸引洛克前往果洛一探究竟。洛克在果洛部落一 路线,确定了主要停留点,并针对考察途中可能
节中写到果洛女王 ( Golok Queen) 统辖鲁德部 碰到的困难和挑战准备了解决方案 。关于路线安

① John Thompson,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 a series of two hundred photographs,with letterpress descriptive of the places and
people represented,Sampson Low,Marston,Low,and Searle,1873.
② 出自洛克 1926 年 8 月 10 日书信。本文作者译。Joseph Francis Charles Rock Papers. Archives of the Arnold Arboretum of Harvard
University,1922-2005.
③ 原话为: “absolutely terra incognita”,出自洛克 1926 年 6 月 8 日的书信,出处同②。
④ 洛克在此次考察中共拍摄了 630 多张照片,照片原件现存于爱丁堡皇家植物园,读者可通过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 《洛克档
案》 和哈佛图书馆网页的 Visual Information Access 目录查询浏览。

74
排,洛克询问当地牧民并实地调查过是否能够沿 区系,他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当地霍部落的历史
着黄河岸边考察河谷地区,然而,狭窄陡峭的峡 遗迹。根据 《阿尼玛卿山和邻近地区专题研究 》
谷、锋利垂直的悬崖和蜿蜒湍急的支流使洛克意 记载,洛克一行与夏卜浪部落的两次邂逅似乎并
识到考察队只能顺着较高的山谷行走 ,从高处往 不愉 快。 “夏 卜 浪 人 竟 然 对 他 们 的 狗 放 任 不
[5]91
下观察拍摄黄河及其支流。根据在拉加寺了解到 管! ” 在巴河谷, 洛克一行走到尕毛其 ( gad
的情况, 洛克认为此行最大的麻烦是 “藏族部 mo che) 等村庄。根据洛克的叙述,这些定居的
[5]85
落之间的宿怨争斗 ” 。巴 ( ‘ba’ ) 河谷是 村民被巴河上游牧民称为 “地下的农民 ” ( sa
洛克的重要考察地点之一,也是通往居布山脉的 ‘og rong pa) ,尕毛其村当时只有 5 户人家, 第
必经之路, 因此, 如何与居住在这里的夏卜浪 一户于 1919 年迁居于此。 这些农民的房子由黄
[5]105
( sha sbrang) 部落相处并安全顺利地穿过巴河谷 土砖块所盖,屋顶是平的 。
是洛克最放心不下的事情。最终,洛克想出了一 洛克到达居布山脉后,以四块粗棉布雇了一
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们决定在黄河以西的部 名贵南县鲁仓 ( klu tshang) 部落藏族牧民作为
[5]96
落雇佣牦牛, 并从拉加寺雇佣看管牦牛的僧人, 向导将他带到山脉和森林中心 。 考察队在这
雇佣的僧人们来自拉加寺西部的强悍部落 。尽管 一带露营了大约两周,记录了当地主要部落、寺
我们被告知夏卜浪部落不尊重任何人 ,但是僧人 院、河谷、山脉、河流、植物和鸟类。洛克拍摄
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的,至少在黄河这头。僧人 并搜集了云杉 ( Spruces) 、 杨 树 ( poplars) 、 白
的红色袈裟在牧民中是一种通行证 。因此,我们 花 委 陵 菜 ( potentilla glabra ) 、 短 叶 锦 鸡 儿
与拉加寺的两位僧人达成了满意的协议 。他们同 ( caragana brevifolia kom ) 、 丁 香 忍 冬 ( lonicera
意带我们和十头牦牛去居布山脉 ,并把我们送回 syringantha max ) 和 青 花 委 陵 菜 ( potentilla
[5]86
拉加寺。” 洛克一行要经过夏卜浪部落去居布 salesoviana steph ) 。洛克认为虽然这里的降水量
山脉的消息似乎在拉加寺传得很快。 临出发前, 较为充沛,但由于夏季短和气候寒冷等原因 ,这
有一位年长的牧民找到他们,请求他们给夏卜浪 一带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并不丰富 ,而且山脉岩
部落首领用藏文写一封信,抱怨夏卜浪部落的牧 石的构成对植被分布也有影响。洛克指出居布山
民偷走了他哥哥家的牛。由于此行需要跟夏卜浪 脉生长的许多植被也生长于西伯利亚 、喜马拉雅
[5]97-98
部落打交道, 带路的僧人认为送这样的信并不 山西北部、 中亚和阿拉斯加等地区 。 洛克
[5]87
合适 。 观察了这一带垂死的柳树和稀少的植被后 ,认为
1926 年 5 月 27 日, 洛克一行带着十只驮牛 是牲畜破坏了山脉的森林分布和植被的健康生
和几匹马,从拉加寺往北出发,前往位于今青海 长,他在书中写道: “上千棵垂死的树见证了牦
省同德县和贵南县之间的居布山脉考察 。考察队 牛和绵羊的破坏力。森林退化后,柳树开始冒出
一路经过地形开阔且植被丰茂的斗索 ( stag so) 、 来了。野草蚕 食 森 林 后, 苔 藓 就 死 了。 苔 藓 死
[5]100
佐母 ( mdzo mo) 、江群 ( ‘jang chung) 和江卿 后,云杉就开始长了。” 洛克在调查同德县和
( ‘jang chen) 等地, 简要介绍了赛勒寺 ( gser 贵南县境内的森林资源时写道: “由于他们的泥
lag dgon ) 和 居 住 在 这 些 地 区 的 叶 群 ( g. yer 土炉子只能烧动物粪肥, 藏民不需要砍伐木材,
skyong) 、华却、聂纳 ( nywa nag) 和吾加 ( Ao’ 除了遭受绵羊和牦牛的破坏之外 , 森林完好无
[5]76
u rgya) 等部落。 对于江群和江卿, 洛克引用藏 损。” 1926 年 6 月 30 日, 洛克一行登上了居
学家托马斯的研究,认为从拉加寺到青海贵德之 布杂甘 ( rgyud par rdza rgan) , 在山顶远眺了阿
间的区域就是汉史记载的析支,即古羌人的居住 尼玛卿山脉,鸟瞰了山脉西端的黄河峡谷,观察
地,并进一步从语言学的角度解释汉文的羌字和 到了今贵南县所属阿措寺 ( A tshogs dgon) 、 芒
[5]80
藏文的’jang 或 ljang 是相互对应的 。 在一个 拉 ( mang ra) 、木格滩 ( smu dge thang) 和阿尼
大雨天,洛克一行终于抵达现今青海省海南藏族 直亥 ( A myes brag dkar) 等地。
自治州同德县所在地巴河谷,研究了该地的植物 洛克一行在返程途中遭遇了同德县吾加和瓜

75
什泽 ( mgar rtsc) 部落之间的激烈冲突①。1926 首次向西方世界介绍了 “神秘之山 ” 阿尼玛卿
年 8 月 9 日,洛克经过拉卜楞回到了此次考察的 及其邻近地区的地理风貌,引起了欧美大众的关
出发地卓尼。对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谷和居布山 注。于多年后完成的 《阿尼玛卿山和邻近地区
脉的考察是洛克阿尼玛卿探险的主要组成部分 , 专题研究》 则是洛克甘青地区探险的集中成果,
《阿尼玛卿山和邻近地区专题研究 》 以三章篇幅 是了解洛克思想及其阿尼玛卿考察的重要依据 。
介绍了这些区域的植被资源、地理概貌、部落分 经过长期准备和精心打磨, 作为一部学术著作,
布 及 其 关 系、 重 要 历 史 古 迹 和 重 大 历 史 事 该作虽在地名考释和历史考证方面存在不少谬
[5]72-106
件 ,洛克的记录为研究青海省东南部藏族 误,但其记录 的 植 被 动 物、 山 川 河 流、 河 谷 平
部落史和近代社会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 截至目 原、部落村庄和民族关系等,为了解青海省东南
前,相关研究虽然也简要涉及洛克的阿尼玛卿之 部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提供了参考 ,对梳理和考
[1],[20]
行 ,但学界甚少提及洛克对青海省东南部 证这些区域的历史地名、部落结构和经济社会具
黄河上游的考察。 有一定价值,对该区域各方势力与果洛各部历史
结束考察数年后, 洛克在 《国家地理杂志 》 恩怨等问题的描述也给研究近代西北史提供了一
的一篇文章中如此评价黄河上游和阿尼玛卿地区 些线索。
的生态景观: “在这里的偏远处, 在人迹罕至的 然而,受时局和环境影响,洛克最终没有走
山谷中, 我发现无数仍然不惧怕人类的野生动 到令他心驰神往的阿尼玛卿山脚下 ,也未能在果
[4]131
物,这里像伊甸园一样宁静 ” , “黄河与阿 洛腹地进行长期、广泛和系统的科学考察,更未
尼玛卿之间的整个区域是一座巨大的生态花园 。 能深入了解果洛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 ,仅为期数
无论在什么地方, 我都能看到野生动物自在觅
日的 “果洛经历 ” 不免让人质疑洛克对果洛的
食。这里有许多鹿, 还有许多我没有见过的动
[4]172
“表述资格 ”。 测量阿尼玛卿主峰高度作为洛克
物” 。
本人引以为傲的 “科学壮举 ”, 也因方法不科学
结语 和仪器不专业遭到同行的批判否定 。综合洛克的
“果洛表述 ”, 笔者认为, 洛克对果洛的认知是
与之前走过的猛虎出没的中缅边境 、 鸦片
矛盾的。如果借用文学话语, 洛克的 “果洛修
盛行的滇西和土匪当道的川西相比 , 洛克进入
辞” 具有 “矛盾修饰” ( Oxymoron) 的特征。 一
的西北甘青地区不仅政局扑朔迷离 , 时政瞬息
方面,对果洛的山,洛克极其向往,阿尼玛卿的
万变 , 严酷的自然条件 、 险峻的地理环境和复
高度是吸引洛克进入果洛的驱动力 ,相关测量测
杂的社会关系都让考察工作举步维艰 , 阿尼玛
卿山区贫瘠的植被群落更使其高原植物学考察 绘工作是此次考察最让洛克本人踌躇满志的成

陷入困境 。 工作中的遗憾促使洛克扩大考察范 就。然而,另一方面,对生活在这个地理空间中


围 , 考察重点从采集树木标本拓展到对阿尼玛 的果洛藏族民众,其表述亦受前人影响,缺乏理
卿高度的测量和位置的测绘 、 对果洛地名和部 性观察和经验描述。对地理空间的积极赞美和对
族历史的考证研究、 “对果洛女王事件 ” 的梳 人物性情的消极臆想构成 了 洛 克 “果 洛 表 述 ”
理以及对青海省东部黄河河谷及居布山脉等区 的基本框架。另外,从成果性质和成果转化速度
域的探险 , 这些意外的考察发现与人文收获代 看,洛克对这片 “未知区域 ” 自然科学的发现
替植物学工作支撑起洛克阿尼玛卿考察活动的 均以标本、照片和地图等形式迅速在西方世界流
学术意义和科学价值 。 传、保存和出版,而对这片区域人文历史的研究
有关此次考察的最早记录出自洛克考察期间 却受考察时限等影响,多基于个人追忆和间接史
的书信日记,受条件和篇幅所限,这些私人书信 料,且出版面世也是在考察结束 30 年后。 我们
日记仅是简单介绍考察计划和工作进展 。考察结 还应该注意到, 洛克对果洛的 “矛盾修饰 ” 不
束后,他为 《国家地理杂志 》 撰写的系列报告, 仅体现在他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不同表述中 ,也

① 据笔者调查访谈,这次部落争斗确有其事,最初始于一场牲畜盗窃案,争斗导致双方人畜死伤 20 余,是两大部落历史上的
重大事件。

76
反映在他对藏族上层人士和底层民众的不同描述 于 “纳西学之父 ” 的西南考察和 “纳西经历 ”,
中。在 书 信 著 作 中, 洛 克 总 是 以 “the Living 他的西 北 考 察 和 “藏 族 经 历 ” 由 于 受 自 然 环
Buddha” “the Lama” “ the Prince” 和 “ ‘the 境 、 时间精力和个人学术旨趣的影响 , 最终未
Pandita”等敬语谦逊地称呼拉卜楞嘉木样活佛、 能如 其 纳 西 学 研 究 一 般 一 举 成 名 。 除 上 述 原
拉加寺香萨活佛和卓尼土司,称这些人士是自己 因 , 笔者认为 , 成果出版不及时 , 研究主题的
的知己 好 友, 对 藏 族 普 通 牧 民 却 缺 乏 相 同 的 综合性和庞杂性 、 考察所涉地域狭小以及接续
“同情之理解 ”, 这样的反差也体现在洛克的西 研究不充分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洛克
南考察中。 的阿尼玛卿研究鲜为人知 。 作为近代首位进入
洛克曾在云南生活长达 24 年之久 , 长期与 果洛和接近阿尼玛卿的西方人 , 洛克的西北考
纳西族接触交流 , 晚年投身于纳西族语言文化 察和阿尼玛卿探险之学术意义和科学价值仍有
研究 , 被欧美 学 界 称 为 “纳 西 学 之 父 ”。 相 较 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

[参 考 文 献]

[1 ] SUTTON B S . In China’s border provinces: the turbulent career of Joseph Rock,botanist-explorer [M]. New York:
Hastings House,
1974.
[2 ] 斯蒂芬妮 ·萨顿. 苦行孤旅: 约瑟夫·F·洛克传[M].李若虹,译.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3.
[3 ] ROCK F J . Experiences of a lone geographer: an American agricultural explorer makes his way through brigand-infested
central China en route to the Amne Machin range,Tibet [J].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1925,48( 3) : 331
-347.
[4 ] ROCK F J. Seeking the mountains of mystery: an expedition on the China-Tibet frontier to the unexplored Amnyi Machen
range,one of whose peaks rivals everest [J].Th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1930,
57( 2) : 131-185.
[5 ] ROCK F J . The Amnye Ma-Chhen range and adjacent region: a monographic study [M].Rome: Serie Orientale Roma,
1956: 12.
[6 ] LANCIOTTI L. The Amnye Ma-chhen range and adjacent regions: a monographic study by J. F. Rock[J] Revue
Bibliographique de Sinologie,1956,2: 33; SCHWEINFURTH U. The Amnye Ma-Chhen range and adjacent regions by J.
F. Rock[J] Erdkunde,1958,12: 158 - 159; SCHRDER D. The Amnye Ma-Chhen range and adjacent regions: a
monographic study by J. F. Rock [J] . Anthropos,1958: 667-668 ; NYANGCHAKJA. Review: the Amnye Ma-chhen
range and adjacent regions [J]. Asian Highlands Perspective,2020,
59: 94-107.
[7 ] SCHRDER D. The Amnye Ma-Chhen range and adjacent regions: a monographic study by J. F. Rock [J] .
Anthropos,1958.
[8 ] PRZHEVALSKII N. Reisen in Tibet und am oberen lauf des gelben flusses in den jahren 1879 bis 1880( Travel in Tibet
and on the upper land of the Yellow River 1879 - 1880) [M]. Jena: Hermann Costenoble,1884; KOZLOFF P. The
Russian Tibet expedition [J].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1902,( 19) : 576-598; FUTTERER K. Geographische skizze
von Nordost-Tibet( Geographic sketch of northeast Tibet) [M]. Gotha: Justus Perthes,1903.
[9 ] COOPER T. Travels of pioneer of commerce in pig tail and petticoats: an overland journey from China towards india
[M]. London: British Library and Historical Print Editions,2011.
[10] 李若虹,陈庆英. 洛克在甘青藏区: 民族学研究的一手材料[J].西北民族研究,2002( 4) : 5-13; 李沛容. 哈佛大学
阿诺德植物园植物学家的东部藏区活动考述( 1906-1927) [J].西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 : 116-122.
[11] CLARK L. The marching wind[M]. London: Hutchinson,1955.
[12] THOMAS W F . Nam: an ancient language of the Sino-Tibetan borderland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8.
[13] BELL C. Portraits of the Dalai Lama [M]. Somerville: Wisdom Publications,1987.
[14]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安多政教史( 藏文) [M].兰州: 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 234-236; 扎西加措,土却多杰.
果洛宗谱( 藏文) [M].西宁: 青海民族出版社,
1991: 26-32.
[15] HORLEMANN B. The Golok of Tibet through western eyes: fascination and horror [M]/ / SCHFER E . Tibet in 1938-
1939: Photographs from Expedition to Tibet . Chicago: Serindia,2007: 91-102.
[16] ROCKHILL W W. The land of the lamas: notes of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M]Mongolia and Tibet ,The Century
77
Company,1891: 116,256.
[17] HUC E,GABET J. Travels in Tartary,Thibet,and China during the years 1844 - 5 – 6 [J]. Office of the National
Illustration Library,1852,2: 100.
[18]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青海三马[M].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6: 70-71; 杨恩洪.果洛的女王部落与联
姻传统[J]. 西 藏 民 俗,1995 ( 4) ; HORLEMANN B. Tibetans and Muslims in northwestern China: econominc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a complex historical relationship[J].Asian Highlands Perspectives,2012,21: 141-186.
[19]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青海三马[M].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6: 70-71.
[20] ARIS M. Lamas,princes,and brigands: Joseph Rock’s photographs of the Tibetan borderlands of China [M]. New
York: 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 1992; WAGNER J. From Gansu to Kolding: the expedition of J F Rock in 1925-1927
and the plants raised by Aksel Olsen [J]. Dansk Dendrologisk rsskrift,1991( X) : 19 - 87; GOODMAN J. Joseph F.
Rock and His Shangri-La [M].Hong Kong: Caravan Press,2006; MUEGGLER E. Bodies real and virtual: Joseph Rock
and Enrico Caruso in the Sino-Tibetan borderlands [J].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2011,53( 1) : 37
-60.

The Academic Significance and Scientific Value of Joseph


Rock’s Amne Machin Expedition
Yangmaocuo
( Institute of Tibetan Studies,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

[Abstract]In the 1920s,Austrian American explorer and botanist Joseph Rock went on his expedition
into Gansu and Qinghai in northwestern China.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in the remote far-flung areas in betwee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and the Amne Machin mountain is a major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Tibetan
exploration,and relevant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letters,diar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natural geography and cultural history in the southeastern region of Qinghai Province. They are also precious
information on political status,ethnic relations,social life and religious culture in the border areas in 1950s.
During Rock’s visit to China,his Naxi research has long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The academic circle
has paid full attention to his investig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Comparatively,Rock’s exploration experiences
and activities in northwest China have not attracted enough attention. This article refers to Rock’s studies on
Amne Machin, letters and documents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Arnold Arboretum of Harvard
University,the Royal Botanic Garden Edinburgh,and researches on Rock’s expedition in Amne Machin
region. On the basis of briefly reviewing the reasons,background and process of his expedition,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academic significance and scientific value of it by discussing the content,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 of Rock’s expedition activities in Amne Machin region.
[Key words]Joseph Rock; Gansu and Qinghai region; Golog; Amne Machin Mountain

[责任编辑 李 劼]

78

You might also like